太极技击基本功(精选9篇)
太极技击基本功 篇1
太极拳训练要求重精神、重意感、重内劲的锻炼。太极拳技击讲“挨得上,打不上”,在近身搏斗时,丝毫不怕对方的打击力,且越是高手越是喜欢对方猛扑硬撞,以使对方自作自受,而为此就必须通过技击基本功,训练出不怕对手打击的身体素质。
一、太极技击
要把传统太极拳技击架作为基本功训练的主要课程。最好先请明白太极拳理论和方法的老师悉心讲解、示范、喂劲、做桩摸劲。故拳论指出:“入门引路须口授”。
除练拳架之外,还须抽出几个式子刻苦练习发劲,一个动作,一个式子要练它上百遍、千遍、万遍,甚至十万遍,直至纯熟。但练习发劲仍然要遵守太极拳柔中寓刚的原则。腰裆劲下沉,掌、拳、腕、肘、肩、腰、胯、膝、脚,劲用在何处,浑身内力即集中于何处。一发之后,立即放松,切忌未到落点,就浑身鼓劲。
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拳架可以快练。此外,为了全面了解技击运动规律,可适当练习拳击、摔跤、柔道、举重、八极拳、翻子拳、通臂拳、形意拳等,特别是结合柔道和摔跤练最好。因为柔道与摔跤技巧的发挥,有助于太极拳的发劲,这种练习可提高发劲效果。如果从事竞技性的推手或散打练习,就必须在练习拳架和推手之外,再练习身体及身体主要部位的基本功夫和辅助功力,这样才能在推手或散打竞赛中得到好的成绩。
二、腰腿功夫训练
站桩、单操、抖杆子、拧棒子、抓葫芦、太极球、拉皮筋、抖麻辫、抛沙袋、打狗皮袋等等许许多多的锻炼方法,对太极拳技击功夫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都可以作为太极拳技击训练的基本功和辅助功进行练习。尤其是桩功、单操、步法(腰腿)、动作组合发劲练习是不可少的功力操练,是对拳功的深入锤炼和发展。桩功训练才能使定势尽快产生功力,腰腿强健,中线如轴立。
站桩有小骑马步、大骑马步、马蹬步、丁八步、丁字步、三体式步、仆步、独立步等多种方式。练习桩步稳固,要配合呼吸行气,发展内劲和耐力,练拳前后应练习30分钟。除此以外,调架子时,尽可能地将势下压,使大腿处在水平位,拉长时间慢慢行架,并且自始至终让体重落在一条腿上,这样练出来的腿功极佳。
腰腿功夫除在上述练法中获得以外,还要练习踢腿、下腰以提高柔韧性,重在追求腰腿功夫。另外还可进行如单腿跳、蛙跳、负重跳、旱地拔松(即深蹲跳提膝高抬)、压杠铃深蹲起、仰卧起坐、立卧撑、悬垂举腿等等,来加强腰腿腹背韧性功力的训练。
三、抖大杠子功法
单操是对拳架中各种动作,发劲的反复操练,也是对拳架的锻炼。单操手也可作为实战散手练习,但要准确掌握技击意图。实战散手的反复锤炼才能独到地发展自己的实战手法,使之冷快绝伦。
练习太极,不光能追求柔,只有刚柔兼备,才是太极拳高水平的体现。为了进一步提高绝对功力,使功夫真正达到“滑如冰凌粘如胶,软如棉花硬似铁”的境地,就不但要练拳架,用于贯通内气,协调周身,还要练高强度的功力,练器械来增加耐力和爆发力。这其中最简便又实用的一种练法就是抖大杆子。
抖大杆子方便易行,能发达肌肉,增加浑身弹韧性,发展劲力。尤其抖劲,又有增加功力,同时防止笨拙,提高枪棍功夫,所以有的前辈才“大杆子不离手”。人皆言当年杨禄禅身小力微,然又有“杨禄禅推车——平端”之语形容其力大过人。力大力小无可考,但近代杨澄甫、陈发科却都是体重近三百斤和二百斤,加上技术全面、功力足,发之至骤,人不可当,所向披靡,饮誉武坛,便是例证。当今之太极技击名家妙手,亦大都身体强健,“豆芽菜”式的体格恐难成强手。当然有的拳术大师的身体外观上很瘦弱,但决不同于先天的弱不堪击,而是苦功操练已敛力入骨,功力卓著,或是独到之学已登峰造极,故而能在关键时刻异于凡人而转危为安。身体、功力是技击的本钱,一定要加强自身绝对功力的锻炼,纵然是灵巧,也不是在不花费力气中得来的。
抖杆子一般分为抖大枪和去掉枪头只划杆子两种形式,其方法基本相同。大杆子又名蜡木杆,是由长约3米,粗5厘米的白蜡圆木做成的(因其有弹性和韧性)。制作时,除了杆身木刺可以削掉,大头的一尺多长处,可削细点以便手能握住外,其他地方不能修理,否则一修就不耐用了。有“四面劲”的杆子是好杆子,即杆子四面,每面用力按弯,一松手就能还原。这种杆子,练习时杆梢不管怎样抖动,杆身仍能保持正直。如果杆子弹性不好。一抖便成了弓形,就无法练习了。练习抖划杆子,可以单人练,也可以双人对滑,每天用拦、拿、扎、绷、批、压、封、闭、捅、捉等方法抖划杆子一百下(或分几次练,下肢成弓、马步互换式),杆子重量应视功夫而增加,尽量发身体和腰劲进行抖杆子。扎空回手,拧后,劲力深者能将对方的衣裳拧在杆子上,把人拖倒。所以,抖大杆子主要是训练腰腿和手腕的功力。
抖大枪是太极拳传统练习中的一种重要练法,也是加强太极拳劲力与耐力的一种重要练习手段。历代太极拳家对此练习十分重视,可惜的是一方面有些教师因某些原因不拟传习,另一方面是有些学习者一见此大器械就怕有用力之嫌而放弃。枪杆是用富有弹性的白蜡圆木,将其木刺用钉锤砸平制成。重20~30斤的铁枪,每天抖百下,或分几次练,与抖杆法相同。铁枪重量可视功夫增加至40斤,但总到以力所能及为准,练到筋疲力尽为止。如果是将基础训练后得出的松弹劲加以应用,不过就是将手延长而已,把本身的富于弹性的劲力通过富有弹性的白蜡木杆传递到枪头。这种强化练习反过来会加强自身的身法调节水平和劲力,特别是对于加强发劲威力程度,则更为重要。
双人划制是互用拦、拿、扎等方法,由轻而重,由慢到快,柔中寓刚,每次以力尽为度,即长功力,也实习了枪法基本功。
四、拧太极棒功法
拧太极棒更方便(坚木制粗圆棒,以满把能全握住为准,棒长与自己的小臂长相等),两手各执一端如拧人臂,上下、左右、内外,缠绕绞转,落点时抖发,也可以用手指绞转,练习指力和灵活。长期练习拧棒子能更好地协调全身整劲、争力、手臂的拧劲、握力,使发劲前后两膊相系。是辅助训练握手中的擒拿捌采手法和散手中的乱环手法、十字手法等的极好方法。
在拧棒子的同时,有条件的可以单手或双手配合拧长把、有重量的石盘或跳高支架等,将其斜放在身前,一手从下向外,缠抓握长柄的顶端(重头着地),向外拧转,使圆盘底座滚转至右前方,然后换左手拧转。随着手腕功夫的加深,可适当练习将重头上翘,并能尽力坚持一段时间,这对增加把力有一定的好处。
对手腕部的功力和忍耐力的训练,传统的练法还有拧卷重物、拉橡皮筋、抛掷沙袋、抖麻辫等方法。
传统推手是拿跌掷打兼施并用,上边推手,下边施脚,虽着重于“沾连粘随”的“懂劲”,提高拿跌掷打的技巧,也极重视速度快、爆发力强的发劲。使拿跌掷打的技巧凭借强大的发劲威力,显示其灵活。所以,上述的基本功及辅助功训练不可忽视,必须认真练习,为以后获得高深的功夫,打下坚实的基础。
太极拳技击之劲力 篇2
在物理学中,力和劲可划为同一个概念,但在武技中它们却成了两个不同的概念。武技讲究灵活与变化,这与人的操作密切相关。劲是瞬间、变幻、爆发的,而力是长时、简单、呆滞的。不管是哪国、哪派,当其作用于一个对象(人或物)时,其最终效果只会体现在一个元素上:劲。
太极拳练功人的劲、力不同常人,它是在意识支配下,按太极拳的运动规律,通过气息吐纳和肌肉伸缩产生的一种能量,具有传递迅速、变换灵活、随意性大的特点。太极拳的用意,用的是合乎拳理规矩的意,并非只讲意而不讲用力,那种单纯求意、不敢用力的认识和情况是不符合武术对抗规律的。
万法皆由力
“一力降十会,一巧破千斤”。究竟是力重要,还是招重要呢?答案是力重要。所谓“一力降十会”,是指当一个人的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战胜那些会一些招式但力量明显不足的对手;而“一巧破千斤”,是指运用功力便可以破解更大的拙力。
太极拳的技击是通过自身肢体的巧妙运动,将力作用于对手身体,达到将对手击倒或击伤之目的。在技击中没有需要力还是不需要力的问题,只有如何用力的问题。也就是说首先要有力,其后才谈如何得到用力的技巧。
力有三个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其中力的大小是首要的,而力的方向、作用点,甚至力的大小变换均属于用力技巧。作为一个技击家首先应谈练力,只有具备了雄厚的力量,才足以与强悍的对手搏斗。如何练力呢?按照传统的说法,力有先天力与后天力之分。所谓先天力叫本力,它是局部肌肉的绝对力量,一般通过负重锻炼即外功(如石锁、石担等)来提高。所谓后天力也叫内力,是通过整个身体的协调发力使相关的肌肉紧张、无关的肌肉放松,并使身体各个部位肌肉的力量聚合在一起由身体的某个部位放出。后天力一般是通过一些与心理、呼吸、肌肉、骨骼有关的徒手操练(如站桩、走架等)来训练。
先天力是后天力的基础。如果没有基本的肌肉力量,何谈发力的协调性?此外,在训练时良好的先天力素质可以帮助拳手尽快找到后天力的感觉。在技击中,良好的先天力素质也可以弥补后天力技术上的不足。如果将武功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阶段的话,初级与高级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不会发后天力,即不会运用内力而后者可以。
用后天力打人可以在瞬间产生巨大的力量,并且这种力量可以持续作用于对手的身上,从而将对手发起,并在对方的受击部位以至于全身,产生巨大的震荡和渗透力,使其身体受到极大的伤害。而以先天力打人,即使拳手本人的肌肉力量很大,由于不同肌肉的互相牵制,也会使得作用于对手身上的力量减弱很多,并且呈断续状态,其结果只能使对手局部受伤。
高明的拳手在发后天力的同时会听力,因此可以根据对方的变化顺势变力,在对方后撤时蓄力跟进连绵不断,通常一个很小的动作便能产生新的打击效果。而仅凭先天力的拳手主要依靠局部肌肉的屈伸而积蓄和发出能量,因此对方变招时便需要换手,或采用其他肢体续招,由此产生的动作就要大得多,同时也就需要更多的时间。再者,不练后天力的拳手,往往听力技能较差,因此变招所用的反应时间也相对较长。初级拳手连环出招往往是基于练习时所熟悉的组合,而练习时往往是按固定的套路进行,倘若对手没有按其事先设想的方式出招,他便无法继续出击了。
先天力靠局部肌肉的屈伸来发力,身体上那些肌肉屈伸幅度小的部位便无法发力,不能做到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能打人。而后天力靠整体发力,并可凭意念将这种整体力由身体的任何一点向外发出,可以使人达到周身浑圆、无处不弹簧的境界,这样拳手才有可能反应极快、变招迅速,才可能一人胜多人。
用力日久方可豁然贯通
太极拳的用力,既有柔力,又有刚力,还有刚柔兼用之力。太极拳的练力过程分轻力、柔力、刚力、巧力四步骤。轻力练拳架,这种练法是为了去其僵劲,增加肌肤灵敏度。如果从高层次技击角度讲,练太极拳还应练出柔力、刚力、巧力,既有灵感能借力,又能用千斤之力合之发劲。这样技击时便可遇强敌能掤、重体能抛,以重击轻,一举成功。
太极拳练成的力称为劲。它是通过盘架子与推手练成的活力。力与劲不可截然划分,但是有一定的区别。概括言之,力方而劲圆,劲浑厚而充满;力滞而劲畅,劲可遍及全身通于四梢;力迟而劲速,意到劲至,刹那遍体;力散而劲聚,劲集中于一点,威力无穷;力浮而劲沉,劲像水银那样沉甸甸的;力钝而劲锐,发劲能入骨三分。太极之劲,灵捷无形,手到劲发,内劲潜转,巧用结合,避实击虚,寸劲击发。
太极拳的劲力,一般分柔、刚两劲,这是基础劲。从力的大小讲,太极拳要练出重、轻、空三劲。从力的方向讲,太极拳要练柔劲走圆弧,打刚劲出方点。从劲力的运行速度讲,盘架时要先慢后快,然后快而复慢,最后能快能慢;推手时,能与对方合拍,能“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随心所欲。
怎样练太极拳的劲力呢
1.轻劲练法
拳论曰:“用意不用力。”这是对初学者的要求,同时要求心静用意、螺旋转动、筋骨松开、劲力合住,其目的是排除身体僵劲,增加灵感。轻是保证全身内外充分放松的必要措施,所谓“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只有用力越少越好的“轻”的练法,动作才能越练越灵活;不轻就不能松,不松就不能灵活。灵是轻的发展,在轻的基础上发展灵,方能达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高度敏感的“灵”的境界,将来在“忽隐忽现”中兼练沉着的功夫时也不致妄动拙力。
2.柔劲练法
由轻入松,由松入柔。运劲走圆孤,凡动要在圆中注力,表现为外似棉花内似钢。柔劲可增加浑厚的掤力,与敌搭手时不被对方所制。练习柔力时,外形不论是平圆还是立圆,是顺螺旋还是逆螺旋,都要有规律地反复绞转,配以内动,里不动外不发,气沉丹田,气宜鼓荡,运用内气潜转的调动逐渐对架势注力。
怎样注力呢?要注意研究呼吸,有规律地进行逆腹式呼吸。内劲运转全在呼吸,呼吸是催力的动力。开、实用呼,合、虚用吸,呼吸要与动作合拍。运气在呼,增气在吸,通过深呼吸可扩大肺活量,推动内气潜转,先求气达四梢,再求内气充满,再次求内气灵转,最后研究气力的发出。柔劲练成后既可产生打硬拳的劲力,又不使外形显露,既无断劲(丢劲),又无显于外的倔劲。柔劲像和成的面团,柔软丝连,拉拽不断。
3.刚劲练习
何为刚?在发劲时内外合一,将自己的力量发到击点即为刚。能将自己全部的力量发到击点就是刚劲的最高标准。
练习发刚劲,首先须明拳理。拳论曰:“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专注一方。”其二要研究发劲的根源,其根在脚。要在意识指导下进行腹式呼吸,使气沉丹田,这样才能在发劲时稳定重心,增强两足力量使下盘稳固,利用地面反作用力加注爆发力。练时要注意纠正形不到位、气不跟随、形到气不到之病。
拳论曰:“身如弓弦,手如箭。”“劲起脚跟行于腿,主宰于腰,发于梢。”这里的“手”和“梢”,并非仅仅局限于“手”和“梢”,而是指击点即劲的气头,要达到周身各个部位能发劲。练习发刚劲要循序渐进,先进行单式练习,把拳、掌、肩、肘、膝、脚等练好,然后再求挨着何处何处击,最后达到随心所欲发劲。
4.巧劲练习
巧劲是太极拳达到神化地步的综合技击功能,表现为高度的敏感、精确的判断,采用绝妙的招法,处处得机得势。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量变才能质变。盘架子时细心研磨知己的功夫,推手时不断总结知彼的经验,只要不断升华,久练便可得到太极真功。
太极拳的劲别、劲源、劲路、劲点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这是太极拳练习的必经过程。何谓懂劲?首先要弄懂太极拳劲力的特征、组成、源泉、种类(劲别)及劲力运行的枢纽,以及每个拳式、动作中劲点所在及其变化。只有把每个拳式动作中的劲源、劲路、劲别、劲点的变化搞清楚,练拳时才会越练越充实。一式可以多用,一动可以多劲,劲力可以变化多端,奥妙无穷。打拳行功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弄明白每个动作起点到落点的劲路和劲点变化,即弄清楚每招每式动作中的劲点所在,以及这个劲点在整个动作运行中的变化。否则,练一辈子太极拳仍是空架子。
太极拳的劲分为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传统太极拳每式、每动都有鲜明的技击含义,劲点、劲路都十分清楚,掌握这些劲路、劲点及其变化,在推手和散打中也大有作为。
劲起于脚。脚蹬地,借助大地的反弹力而形成人体力的主要根源。劲路如同电子器械之电路,不论这个动作走上弧、下弧、里弧、外弧,还是走圆圈、S线,都要弄清每个过节中劲路的变化。每个动作运行中往往包括若干个劲点,粗看只是走了一个弧线,但其实内含丰富多变的劲点,如果不注意就会丢掉一个劲点。要把拳打得非常精到,就必须弄清每个动作中的劲点所在,以及劲点在路线中的多种变化。
太极拳运劲的枢纽——丹田内转
太极拳技击四要素 篇3
太极拳作为武术, 与其他拳术相比, 有着独特的技击特色。其主要特色是, 以柔克刚, 包含了以静制动和以弱胜强的特点。“抽刀断水水更流”, “滴水能穿石”等等, 都说明了“柔胜刚”的道理。
传统太极拳散打实战功夫的基础是拳法和推手。传统太极技击强调的是意在先。也就是说, 无论对方的动作如何迅猛, 我应提前洞知, 寻机而发, 或化或打。在抓好太极拳沾粘连随, 迎其锋芒而上的同时, 还须合理运用闪、腾、走、活等方法, 再顺势运用八法攻击对方。所以, 太极拳技击能力应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也要有能力、速度、技巧和心理等要素。
首先是劲力。当对方来劲时, 不但要以太极拳“用意不用力”, 先凭借敏锐的皮肤感知迅速作出判断, 以顺劲、柔劲、化劲、借力打力来应对, 还要用在意的导引下, 通过气息吐纳和以意导动的内气运行, 结合骨骼与筋的开合蓄发而生的内劲及蹬地发力瞬间, 脚、腿、腰脊与手完整一气的整劲爆发力来对付。此劲传递迅速, 变换灵活, 随意性大, 不易被人察之, 且威力无比。
在传统太极拳技击中所用的“力”是“内力”、“暗力”、“活力”、“先天力”, 以及“运用整劲的弹抖爆发力”;不用的“力”是指“僵力”、“拙力”和“后天力”。不经过“放松不用力”的途径, 难得“用力”之精巧;不经过“用力”的修炼, 而难得“不用力”虚无之奥妙。“用力”与“不用力”交互为用, 相继出现, 相互转化。
第二是速度。“心如火花手如弹, 灵机一动鸟难飞。身似弓弦手似箭, 弦响鸟落显神奇。起手如闪电, 电闪不及合眸;击敌如迅雷, 雷发不及掩耳”。可见, 太极拳的技击是极重视速度的。太极拳的速度是来自于轻缓的慢练之中, 通过这种“用意不用力”的慢练, 用头脑悉心分析体会、领会要领, 通过慢练中的耳听、目视及皮肤感知, 练就周身虚灵一气, 逐步达到自然而然的下意识运动, 形成灵敏的条件反射, 产生一种特殊的反应速度。太极拳讲究后发制人, 那就要求应有后发制人的敏捷, 有我先动的速度, 必须意速神玄。
第三是技巧。传统太极拳技击的技巧是多方面的, 甚至还包含着翻筋错骨、点穴闭气、擒拿摔打, 但主要还是体现在太极拳特有的技巧上。“阴阳”两易, 不停地变动转换, 在太极拳技击的技巧中明显体现。例如, 感悟“引进落空合击出”。引进落空就是对方进攻我时不要御敌于门外, 把他放进来, 用身体的某一部位接触对方。这时, 如果全身实则是顶, 也就是全阳;如果全身都虚就是丢, 也就是全阴。都不对。应该像太极图中“阳中有阴”那一半, 接的那一点就是图中的阴的那一点, 而身上其它地方则是阳的那大部分。这就是“阳中有阴, 不丢不顶”。阳的部分是要松沉, 不是要你硬, 而要有前进的意念;阴的部分也要松沉, 不是让你软, 是要接他的面而不接点。也就是不接力, 不但要有外动, 更要用面化, 让他没有着力点而落空。
“合击出”, 则是在引进落空对方不得机不得势时, 我全身阴阳换为太极图的另一半, 接对方的那一点突然变阳, 改为接点而不接面。而全身松透变为阴, 接的那一点再移点不移面, 从而改变对方的力点让他原来的力点落空, 我就可粘住对方把对方松柔的发出去。这种在听懂化拿发的一霎间之阴阳转换, 动急则急应, 动缓则缓随, 没有任何思考的余地。
太极拳特有的听劲、化劲、发劲的技巧, 随时随势随机而变。它巧在合理运用了力学原理。例如击打对方时, 要求顺着来力的方向及时加力, 从合力上来提高打击的效果。“顺其力破之为巧, 逆其力破之为拙”, 即为借力打力。又如通过太极拳特有的圆运动, 既有效地把对方来力化解, 并可把对方击打出去, 又不使自己受到短时较强的反作用力而使自身的力维持着中正平衡的沉力。太极拳十三势中所谓四正四隅的八门, 要求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开胯扩膝、松腰吊裆, 使人形成一个有弹性的球体。不着力则罢, 一着力即随之旋转, 沿切线方向滑出。拳谚云:“静之则合, 动之则分, 立如秤准, 活如车轮。”人体各部分柔和协调, 各关节放松运动, 犹如许多小球可分可合, 合则为一个大球, 分则为许多小球。合是利用肢体互为交替进退, 使对方摸不着重心变换, 击之则化, 退之则跟, 技巧尽现。
太极拳技击之“形”论 篇4
一、避实击虚
太极拳中的“虚实”包括重心虚实、劲力虚实、动作虚实、招法虚实、进攻虚实、防守虚实、手脚虚实等多个范畴。正如杨澄甫先生所言,“太极拳以分虚实为第一要义”。马虹先生言要维护自身的随遇平衡,需要把握三种虚实关系:一是重心虚实的调整关系,二是发劲的虚实关系,三是手足虚实的搭配关系。孙南馨言:“转变虚实,避实击虚,不仅指在腰胯,左右两手之间有虚实,一手之间有虚实,乃至周身处处有虚实。”正如拳论所说:“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在太极拳技击中要做到避实击虚,取胜于敌,就需要做到四点,即“形人而我无形”、“致人而不致于人”、“以众击寡”、“因敌变化示神奇”。
“形人而我无形”实质就是运用侦察、佯动、伪装等手段,暴露敌情,隐蔽我情。对太极拳技击来说,具体方法有:战前分析对方可能会使用什么套路,哪些技巧,最擅长什么招式,最惯用什么手法等,总之在未战之时,先要熟悉对手;故意挑逗是技击格斗中惯用的手法之一,通过挑逗,摸清对手的动作惯性,扰乱他们的注意力,激怒他,让对方内心不再平静,使其思维混乱,从而寻找下手机会;用假动作迷惑对手,转移对方的注意力,让其“顾此失彼”、“首尾不能兼顾”,令其处于不利之地,即使对方处于有利之地,也要让其“失势”;通过一些招式试探对方,观察对方防守的重点和弱点,然后根据其防守布置,进攻薄弱部位。
“致人而不致与人”就是掌握主动权,调动敌人而不被调动。在太极拳技击中,要掌握主动权,用自己的意图控制局势,并使之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做到能远能近、能蓄能发,全身无处不柔、无处不刚,处处能化、处处能发,挨着何处何处击。要做到这些就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意导拳势,选择有利地势,借用利己的外因条件,使用恰当的武器;意导气流,时时遵循“引进落空合即出”,随形而攻。
“以众击寡”就是要做到集中兵力,积极主动地对敌人展开多方位的突然袭击,迫使敌人不得不处处防御,面面把守,从而造成敌人被动防御的局面。被动防御则兵力分散,这就为对进攻敌人弱处创造了条件。在技击过程中,避免“以弱击强”,尽量不要用自己的弱势去和对方的优势进行直接对抗,否则易造成敌人“以众击寡”的局面,因而,在主动进攻的同时,也要学会“避势”,即暂时躲避不利的环境,也可以叫做“闪”,例如陈式太极拳二路“炮捶”主要以“闪展腾挪”为主。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为了做到“因敌制胜”,太极拳强调“舍己从人”。了解敌人的目的、虚实、战略、战术就是所谓的“从人”;所谓“舍己”,就是要去掉自身存在的主观性,客观地看待问题,从理性的角度来分析问题。要想做到“舍己从人”,在技击过程中还要求做到“粘连黏随屈伸灵,来叫顺送不丢顶,急应缓随任人变,进之愈长退愈促,仰之弥高俯弥渊”。太极拳的套路是固定的,而每个套路的用法却是变化无穷的,如果死学套路,不知变通,就会陷入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无疑在太极拳技击中将会非常不利。因而,学习太极拳以后,要对套路进行拆拳讲劲,活学活用,将套路中的各个招式融会贯通,并可以随意组合以应付不同敌人。
二、兵形象水
太极拳从创立伊始,就与水有着深厚的渊源,同时“水”字也是贯穿中华文明始终的符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管子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道出了水所蕴含的的哲理。拳论中讲“上如行云下如流水”,就是用水的意境来形容太极拳的精华。孙子说:“夫兵行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行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因而,太极拳技击之形就是“水形”。
水有三态,为气态、液态和固态。常温下的水为液态,当温度达到100摄氏度以上时就变成水蒸气,而当温度降低为0摄氏度以下时就形成了固体冰。液态的水既是至柔又是至刚的,至柔者无所不入,至刚者无坚不摧。水顺流而下,顺势而为,随法自然。太极拳如水,在技击时,与敌交上手后要求不丢不顶,顺其势、借其力,引进落空。譬如,当敌人用拳向我胸部击来,我则向右转身、撤右步,则敌人拳必然落空,我则双手接其小臂,顺其发力方向,接其劲向后向下捋,敌人必然重心前移,而其步伐必然跟不上,导致其前倾,为了保持平衡,其手臂必然向后拽,同时身体往后坐,我则又顺势而为,借其力,将其往后推,二力合之,必超出其所控制范围,则其必然后墩于地,便可将其制服。“顺水推舟”后再给对方来个“顺水人情”是太极拳中最常用的技法,从这一个侧面就说明传统武术中的近身技击多是连环技法,不能一打一停,否则前一招和后一招的效果将会大大折扣。荀子说:“君者盘也,盘圆而水圆;君者盂也,盂方而水方。”水无形无色,将其盛于杯中,则其为杯形,将其盛于盆中,则其为盆形;水流山缝罅隙之中,则水亦为其形。水的这种“随机应变”,正是太极拳技击中的需要坚持的最基本原则之一。拳法者,兵法也。技击之法正如用兵之法,应以变应变、以变克变、以变胜变,拳法之变如五味不可尝尽,如五色不可观尽,如五音不可听尽。常言道“以不变应万变”,“不变”并非真的不变,而是先通过仔细分析、积极思考,从而寻得应变之法,以迅雷之势还击对方,正所谓“后人发而先人至”。拳论中有“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对方动作快我也要快,对方动作慢我也要慢,这样才能不丢;刘淑君老师常讲对方快我比他还要快,对方慢我比他还要慢,这样才能不败。“水滴石穿”,滴水以柔弱之体,击穿刚硬之石,并非一日之功。水一旦有了足够的压力和速度,将会变得无坚不摧,可以瞬间击毁一切。比如海啸可以摧毁沿海的所有草木、建筑、生命等,石油钻井利用水射流技术进行破岩钻进,机械加工厂利用水射流技术切割钢板,汽车保养店用高压水枪清洗汽车等等。太极拳技击时,一旦具备了足够的力量和速度,便会令对方既无招架之功,更无还手之力。
水至柔为气,水至刚为冰。说明水能适应任何环境,不会消失,不会被击败。在技击实战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像水一样,随机而变。气态水即为水蒸气,无色无味无形,无迹可寻,但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太极拳技击中,要像水蒸气一样,让敌人无迹可寻,不留给对方任何破绽,不给对方任何机会。对于对方来说,我则可以处处寻机而动,正如拳论中讲“合则周身,柔软似无骨,忽然放开都是手”,令其无所防,无处防,无法防。同时,水蒸气有极强的可压缩性,可以承受很高的压力,其能忍、能容。太极拳技击时,一定要有大家风范,堂堂正正、光明磊落,不可投鼠忌器、落井下石、怀恨报复等。在敌人耍横袭击时,我则先忍,一为良言相劝,二为观其言行,熟其招法,待其黔驴技穷之时,一招便可制敌。拳法中的很多招式也包含了能容能忍的内涵,如借力打力、引进落空等。冰为固态水,至刚至寒,可藏万物。万物藏于冰中,可保持色泽鲜艳而不腐败。学拳者需要保持“太极大道”,不可惹是生非,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身处大道,则底气十足,在气势上压倒敌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若能心底无私,即可无坚不摧。武术技击实战中,何尝不是有很多人败在“道”上。
三、巧计动敌
孙子云:“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动敌”就是通过计谋调动敌人,使敌人按照我的意图动作,从而造成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势态。“动敌”的形势和内容都是积极主动的,同时为了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知己知彼”、“因敌制胜”。无论是“兵形象水”还是“巧计动敌”,其目的都是实现避实击虚。陈王廷《拳经总歌》说:“勾逼揽人人晓,闪惊巧取有谁知。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声东击西要熟识,上笼下提君须记。”计谋的运用使得太极拳技击艺术更加光彩夺目。
浅谈陈式太极拳的技击性 篇5
关键词:陈式太极拳,攻击性,内涵
太极拳的技击性鲜为人知, 人们看到的往往都是如行云流水般的动作, 但很少有人问津太极拳的“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这股无坚不摧的内劲。技击, 是太极拳的精华, 没有技击的功夫, 就等于有体无用, 就不能称为武术。练太极拳只有体用兼备, 性命双修, 才能达到武术之上乘。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太极拳的了解不够深, 也体现出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陈式太极拳技击性的历史根源
史料和实地考察都证明, 太极拳创立于明末清初, 源于河南温县的陈家沟, 迄今已由300多年的历史, 我们现在大多认为陈王廷是太极拳的创立者, 也就是当今太极拳流派中的陈式太极拳, 除此之外还有杨、吴、武、孙等式, 他们都是在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陈家沟旧本里保留着陈王廷自叙生平的遗词: “叹当年, 披坚执锐, 扫荡群氛, 几次颠险!蒙恩赐, 枉徒然! 到而今, 年老残喘, 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 闷来时造拳, 忙来时耕田趁余闲, 教下些弟子儿孙, 成龙成虎任方便……”从这段陈王廷自叙中可知其武艺非凡。那么, 其创立的太极拳也必然和技击有关。
后来的杨班候等人与各门派高手较技的确事例更是不胜枚举, 太极拳的确技击得到了不得当时社会的广泛认可。由此可见, 太极拳确实有着很强的技击性。
二、陈式太极拳技击性的内涵
1. 套路与技击的有机融合
我们学习太极拳套路 ( 拳架) 主要目的大多是为了健身。毫无疑问, 对太极拳了解的越深, 拳架动作越标准, 健身效果自然越明显。这要求我们必须知道一定的拳理, 如虚实、松沉以及其技击原理等。而这又让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太极拳套路的目的, 通过拳架的学习掌握太极拳的技击原理, 即“舍招求劲”, 是为了掌握太极劲。“由着熟而渐悟懂劲, 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招熟要求练习者将每一式的招法使用练习到不用想的情况下就能自然使用, 也就是形成了条件反射。已腰部为轴心行拳, 招招一气呵成, 以内气摧动外行。沾手即发以此体现出避实击虚, 蓄而后发, 引进落空, 松活弹抖的技击风格。
2. 桩法与技击的完美结合
站桩是中国武术独具特色的训练方式, 通过特殊的静态练习, 使形体放松, 神意安然, 内气顺畅, 在静态中体验阴阳内在的转换规律, 静以致动, 使拳法体用兼备。没有内在的拳架乃无根之木, 无源之水。拳界又有“百练不如一站之说”, 故站桩为练习太极拳不可缺少的必修课, 既是入门初学的基本功, 也是练拳到了高级阶段的必修课程。练站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下盘稳固, 足膝有力, 气沉丹田, 心静神清。拳谚有云“未学拳, 先学桩”。少林拳有马步桩, 八卦掌有三体式, 而太极拳有无极桩, 桩法是拳术的基础, 如此才能在推手中气不躁动, 腰腿有力, 足膝轻灵, 进退操纵得宜。但练习需持之以恒才能感觉到丹田之气充盈, 四肢内劲增加, 三心二意是练不出真功夫的, 更体会不了太极拳的内在本质。若从保健或体育医疗的角度上说, 站桩有调剂身心, 改善心态畅活气血和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而在练拳之前静站片刻, 则能进一步获得动静相济之效。练太极拳最忌用力, 务使全身松开, 气血贯注, 日久自然练出内劲。这种内劲是很柔的, 遇敌时不含抵抗力, 能随敌劲以为伸缩, 所谓柔中而有弹性 ( 《吴鉴泉的太极拳》) , 而太极站桩主要就在于练出这种松劲, 以意念引导动作, 用丹田的内转带动四肢的运动。这样发出的尽才整, 只有通过太极站桩才能达到“意、气、力”三者相合。在站桩过程中, 要调身形, 使肢体彻底放松, 除去体内僵劲。只有肢体放松, 皮肤的触觉才能灵敏, 才能做到意到、气到、劲到, 才能节节贯穿, 唯有入静, 无神才能体现, 才能体现到内气的运动, 培本固元, 增强内劲, 桩法与技击也才能完美结合。桩功是在静中求松, 打套路是在动中求松。
3. 推手与技击的巧妙契合
太极推手是太极拳格斗练习的一种基础方法, 是根据两人徒手接触, 以掌握对方劲力的大小, 方向, 并控制对方重心, 使对方失去平衡, 同时保持自身平衡的一种技击方法。
目前, 太极拳的研究重点是对套路和健身祛病的确研究, 一谈到太极拳的技击就会指向推手。推手不是太极拳的终极目标, 而是练习的过程, 如果将推手与太极拳的技击等同, 就割离了太极拳的整体性, 从而否定了太极拳的技击特征。所以, 要发展太极拳的技击就必须重视关于太极拳“打”的那部分理论和技法, 将它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整理出符合人体生理和运动规律的部分, 用于指导具体的技击实践, 使推手与技击巧妙契合起来。在推手之后, 还要练习单势, 也就是“着”, 由招熟而渐懂劲“而后从心所欲也就是可以“打手”了, “打手”就相当于现在不拘形式的散打, 打手才是太极拳的最终目的。
太极推手以四正为主 ( 棚捋挤按) , 四隅为辅 ( 采挒肘靠) 。清王宗岳《打手歌》曰: 棚捋挤按须认真, 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 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 沾连粘随不丢顶。棚、捋、挤、按、采、冽、肘、靠称为太极八法。上下相随始终保持“立身中正安舒”使重心相对稳定, 手去步趋, 身退步撤, 步随身换, 凡在运动中, 两脚随攻守之势而动, 使人体中心不超过底盘范围。
4. 内劲与技击的微妙整合
劲力一般分为缠丝劲和杠杆劲, 杠杆劲应用最广的便是借劲发劲。“以彼之力, 发彼之身”, 在贴身中用摔比较得力。而缠丝劲将力量通过肌肉表层可打向内脏, 有长劲、短劲、寸劲等, 这种劲打了让人怕。而其力量也是通过“起根顺中达梢”形成的整力, 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内劲与技击的微妙整合打人有几个特点:一是莫测, 即不被对方察觉, 使被打人如做梦一般, 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二是斯文, 即你在发劲时很从容, 与对方一搭手就可以使对方失去平衡, 也可以从对方来劲的大小产生反弹把对方发出去。三是“礼”, 即以内劲打人, 技击的对手能体会, 外者无法辨识, 以示给对方面子。四是打击的效果好, 以内劲打的使对方的整体、内部, 前面瓦解对方攻击力, 不像你用局部的力, 打击对方的一个部位, 其他部位还有战斗力。太极拳劲种类繁多, 尤以沾粘劲, 听劲, 懂劲, 化劲, 走劲, 引劲, 拿劲为擅长。能化, 能拿, 能发后, 太极拳的一招一式都可以应用。
三、小结
太极拳的技击要得到发展, 必须要给它一个适当的定位。太极拳技击不像散打摔跤跆拳道等之类, 它着重拿人的关节, 此为拿劲之形, 使对方身不能动。说内在点是拿人的劲路, 即拿人意态, 扣住其内尽变化的枢纽, 使其气不能顺, 神不能移。胯、腿、肘、腕等身体各个部分都能发劲, 而且这种劲是致命的。往往易引起损伤, 所以太极拳散手推手竞赛很难开展, 而主要通过拳架表现出其健身性和趣味性。这也是被大多数老年喜爱而很难在青少年当中普遍推广的原因。
参考文献
太极技击基本功 篇6
1 太极拳“中正”的含义
“中正”是各流派太极拳均十分注意的问题,且论述颇多。太极拳中的“中”,是指人体的中心轴线,由头顶百会穴、会阴延伸到地面的连线,太极拳理论体系中称之为“中正线”。“正”者是指练拳、走架与技击时审机度势,辨证把握动态的平衡。“中正线”中正与否是衡量身法好坏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技击水平的必由之路,即拳论中所谓的“身法以中平为宜,以正直为妙”。中轴线能否保持中正是衡量一个人身法好坏的重要标志,正如树的躯干歪曲肯定不是一棵成才树一样。
太极拳拳理体系尊崇先天太极图,行拳走架身法要像太极图中的子午线那样垂直中正,技击时则要起于中,落于中,守己疆土也在中位,出手临敌占据中央之地,意在对手之先,就已经抢占先机,即所谓“脚踏中门抢中位,就是神仙也难防”。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转换灵活,舍己从人,从人由己。同时攻于中,取彼也在中。集自己之力在正中某一处发出,是身体浑圆整劲,也是致胜的根本。可见,“中正”在太极推手技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 太极拳“中正”在技击中的分类
太极拳素有“打拳如坐轿”之说,不论拳势进退侧移,身体始终像端坐轿中一样“端的”(温县赵堡镇方言,即规矩、端正之意)。在行拳走架出手之时,周身均无定向,要想在多维空间内、在动态中寻求平衡,必然先建立自己在这个多维世界中的坐标与原点,然后才能够确定前后左右,进退反侧。否则习拳走架也就无从谈起。在这个坐标中,原点就是自身的“中正”,因此“求中”是太极拳行拳走架时的重要要领,身体不能前俯后仰,左歪右斜,需中正安舒,方能支撑八面。意念守中是太极拳修炼之心法。行拳走架动作规矩端正,不贪不欠,无过不及,不离不即,轻灵圆活,这些是意念的训练。拳架是意念的载体,我们通过盘架来强化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对于拳架动作的感知,长期积累这种感知在技击时就可以形成本能反应。因此,在技击中“中正”分:守中———立身之本、用中———发力之理、取中———破敌之术、入中———取胜之道等几个方面。
3 太极拳“中正”在技击中的作用或价值
太极拳自创立以来,技击成为众多研习太极拳者数年苦求的主要目标,经过前辈们不断创新、充实、提高、发展拳理技法,大大加强了太极的内涵。在诸多需修炼要旨之中,“中正”首当其冲。其“中正”内涵(守中———立身之本、用中———发力之理、取中———破敌之术、入中———取胜之道)在指导太极技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3.1 守中是立身之本
守中,即:守护自己的中线,中线不失视为不败。在行拳走架时,中线不能歪斜,在交手中要采用侧闪、后撤等整体移位方式保持中线不失。例如太极拳的“懒扎衣”左右式,左手上抬,左脚在前,右手在后,成丁八步,两掌侧立相向,五指撑开,身体成斜面,两手各有分工,一前一后,一高一低,两手各护身体半面,兼护中线,可护可打,攻守得当。攻守中掌握分寸,不温不火,无过不及,打即是化,化即是打,前后左右,反转照应,退即是进,进即是退,进则能占势,退则能避锋。又如,当敌方以双手摆拳击我左右耳门或左右双肩,我迅速退步抽身避开敌之锋芒,退步不可直退,先左后右,上下一致,倘若两腿动作慢而上身动作快,必然形成上体后仰之状,虽未被击中,亦将中心暴露、丢失,处于此境地最易为敌乘隙而人。
可见,在太极推手技击中,要使自己处于优势地位,首先是立身中正,只有守中才是立身之本。
3.2 用中是发力之理
用中,就是力从中线发与化,以中线为全身合力之轴线,调集各部位之力集中于中线,并由中线处发动,由身体某一部位发出,这样的力为整体力。在推手与散打中,一切力,不论是开、合、刚、柔、惊、弹、抖、螺旋、爆炸等力皆以中为基础,尽量向中心靠拢。如搬拦锤,先将手拉到腰胯旁,然后脚蹬地,由中线向前出击。有些出击的动作虽未向中线靠拢,但并未脱离中线制约,比如“双峰贯耳”。又如,与敌方推手,他单手按在我胸上,向前发力,欲将我推出,乘其力尚未全部到达时,我中线带动身体向一侧折叠,使其力落空,随即粘着发向敌方。又如,敌方以重拳击,我以手接住敌手,点上一紧,随即丢劲,卸敌于瞬间,闪开正中得横中,即我占磨脐,他占磨盘。中线的应用力,在方式上是多样性的,必须在练功时,时常想着中线,日久自见成效。因此,用中是制敌之始,发劲之理。
3.3 取中是破敌之术
中线是人身力量最易集结之处,但也是最脆弱最易受打击之处,打击敌方中心,既可使敌方受创,又可以破坏其身体平衡,把中线作为打击目标,往往可以事半功倍。取中的方式有许多种,既可取正中,也可取侧中,还可取后中等。如手臂劈击头顶,直击面部胸窝,横勾耳门,脚踢裆腹。倘若处于敌方一侧,可打击其大臂外侧,软肋外侧,若处于敌后背,可打击其侧后脑、颈部脊椎、尾骨。但是在实战时,敌我都在运动中,动作态势瞬息万变,只盯一处出手实为不易,故在搏斗中不考虑我打击具体部位,只须向其中线位置进击便可以了。
所以,要想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防守变为进攻,一定要利用中正这一原理,取我之中而破敌之中。
3.4 入中是取胜之道
入中,是步踏敌方中门,进步夺位,攻城掠地。在推手技击中,我突然顺势进步,一脚穿裆,另一脚紧随其后立于敌方中门之处,敌无立足之地,身体必然跌出。假设推手时,敌双手按我胸部,我两手从下向上将敌劲上扌朋化掉,使其落空,随即我上一脚步踏中门,穿裆夺位,将其发出。可见要想击倒对手,入中才是取胜之道。
4 结语
技击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灵魂,太极推手技击则展示出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要练好太极拳和太极推手技击,“中正”在太极推手技击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其理论意义和价值始终贯穿其整个过程。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全世界有1亿多人在练习太极拳,数目惊人。愿“中正”论能让太极爱好者真正体验太极拳的乐趣和文化内涵本质,体验太极技击的乐趣,发扬和继承中国这一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为人类的健康、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一点力量。
摘要: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健身价值被世人所认同,而体现其技击项目的推手是让人体验太极的魅力所在。推手是展示太极拳攻防技击的重要演示项目,如何在推手中战胜对手处于优势,本文通过一些实战现例和“中正”的作用对“中正”在太极推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太极拳,推手,中正
参考文献
[1]丛日东.太极推手竞技技术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1).
[2]李成银.试论太极推手的战术与发力[J].山东体育科技,1995(2).
[3]吕墨竹.浅析太极拳在技击上的力学原理[J].辽宁体育科技,1999(5).
[4]蒋林华.试析太极拳技击运动中的力学原理[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5]李晓阳.浅析新形势下太极推手的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5(1).
太极技击基本功 篇7
先生出生之地古称壬地(壬在五行中为水的代称),位于古大陆泽西南部。元朝诗人李京《大陆澄波诗》道出了水乡泽国的迷人景色:“汪洋千顷势何雄,九水同归一泽中。波静天光分上下,浪翻地影失西东。鱼龙吞吐争春雨,鸟雀警飞向晚风。明月蒹葭杨柳岸,渔舟人唱藕花丛。”司马迁在《史记》中五记大陆泽,可见其在古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大陆泽的中心岛环水村,位居大陆泽腹心一高疙瘩上,唐之前就有此村,因四面环水,村民多以船运、捕鱼、打雁、种藕、制扇、编笸箩、簸箕为生。这里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崇文尚武。清季武考中曾出了一位武举、一位武拔贡、一位副贡;文考中出了父子举人、一位拔贡。父子大诗人刘永锡、刘书旗写过多首吟诵大陆泽的华诗丽章。
就在这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孕育了环水村一代代勤劳、勇敢、质朴的人们。这里自古以来民风剽悍,习武成风。在这历史环境熏陶下,先生自幼即随着乡邻们使枪弄棒,习练少林洪拳。尤其是有一手绳鞭好功夫,相传他在屋里发出绳鞭,穿过窗棂可将房顶上的人拿住;他有一重一百八十斤的铸铁大刀,玩得得心应手;抓住石锁舞得上下翻飞,由此也就有了之后的在滏阳河上码头举办的石锁擂台赛上,过关斩将,拔得头筹。少长适逢清末武举景廷宾(1867——1904)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至光绪二十年(1894年)在任县、巨鹿、顺德府一带教武学,幼年的王其和先生即拜师于景廷宾门下学习梅花拳。由此就有了庚子事变时,即当地人称“红毛造反”,义和团有一支队伍欲到太行山打游击借道环水村,因带兵人声称:“此村是我师弟王其和的村子,谁也不许乱动。”而秋毫无犯,村人都知道这是沾了王先生的光,至今仍被传为佳话。
步入青年的王先生走出家门,到二十里以外的大北张村投师刘瀛洲门下。刘师乃北方著名镖师,他曾在北京的会友镖局供过职,纵横南北数省,名震华夏。后因年高歇马回乡隐居,设场收徒传艺。许多有志于武术的青少年如李宝玉、王其和、崔立志、姜廷选、董文科等相继拜师于门下。王先生在这里一学就是七八个年头。他那魁梧伟岸的体魄、谦恭好学的态度、宽厚待人的性格,使刘师特别喜爱,至今刘师的后人对这位当年刘师的弟子王其和及其子王景芳仍有着良好的印象。于是刘师倾全部精力将自己一身本事教给了这位得意弟子。
在王先生随刘师习拳后期,有同村人郭三刚先生已拜郝为真先生为师,学练太极拳。先生自恃外家拳功夫已相当了得,于是与郭较技,不敌。遂感太极拳之奥妙,再加上三皇炮捶师父刘老先生晚年也开始推崇太极拳,而与太极名宿杨兆林(字振远,乡人尊称老振先生)、郝和(字为真,乡人尊称老为先生)成为盟友,奉为座上宾,并将其弟子介绍给杨、郝两位著名拳师,并在其家先后拜杨、郝为师习练太极拳。王先生就是在刘师家拜杨兆林为师的。在杨师的培育下逐渐进入了杨家太极拳的神圣殿堂,开始了武术生涯中的历史性转折,为之后的学有所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甚为惋惜的是杨师沾染上了鸦片而过早地逝世于尧山县东良村。杨师逝世后在刘师的引荐下,王先生背起行囊沿留垒河溯流而上就到了广府城,投奔郝师继续习练太极拳。在广府城学拳期间,每年都是正月十五日一过即赴广府,直到腊月二十三才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这样一学又是六个年头。在这六年的岁月中,严寒酷暑,夜以继日习练郝家拳术和内功心法,功夫日渐长进。回到家乡再与郭三刚先生一块习练推手时,郭有意试一下他的功夫,于是一记懒扎衣将王发出五六尺远(亦有人说是丈数远的)王即稳稳站定,将一双礼服尼新鞋撑坏了。郭一看说:“这是你让着我呢,你比我强了。”
民国初年郝师欲赴京发展,特意遴选了王其和、韩钦贤还有一位李姓师兄弟等随师同往。赴京后不久郝师不幸染上肠疾,被孙禄堂接家调治后,几位师兄弟才告别师父各寻活路。王先生即为自己想好两个出路:一是凭借广府城发洪水时曾救过杨之家人,来京时还怀揣杨家夫人给留的在京的住址,去投奔杨家学拳;二是前者无果即到门头沟下煤窑去。说来也并未费什么周折,就找到杨的家门,只是向门房说是要学拳时却吃了闭门羹,说是等下批再来吧。有着耿直脾气的王先生不愿乞求于人,便垂头丧气地走了。也是天无绝人之路,正走间,恰逢杨澄甫夫人乘黄包车回来。杨夫人不经意间扫了对面来人一眼,觉得有些面熟,但也不敢贸然相认,于是催促车夫快走。到门口,夫人赶紧问门房:“刚才是否有一顺德府人来过。”当夫人得知正是救命恩人来过后,急命门房将来人追回。先生到杨家以后,受到杨氏一家老小的热情款待,杨氏父子待王先生如亲人,王先生习拳求学的精神深受杨氏父子的赞许。在王将所习郝架演练以后,杨师盛赞拳势功夫深厚:“架子就这样吧,不要改了,今后就整拳吧(指技击)。”之后杨健侯、杨少侯、杨澄甫父子亲自授拳,将杨家三代摸索出的太极技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
这期间,几位先期到杨家学拳的徒弟对王有些妒忌,于是由杨师之大弟子某某出面以请喝茶为名,欲探听虚实。某天趁闲暇之际,某某即邀王到雪海楼品茶。这雪海楼上下两层,中间是一天井,二层围天井一周是一间间大小不等的茶室,天井周边是一圈的栏杆。某先生偕同王先生选一较大茶室,令伙计沏一壶好茶,两人就悠闲地品起茶来。席间某先生询问了与杨家结缘的始末,攀谈了在家乡拜师学艺的经过。最后开始切磋拳艺,欲试王功夫到底如何。于是令茶房伙计将桌椅撤至一角,两位就搭上了手,两人你来我往,我进你退,没走几个来回,王已摸出某的劲道,待某一主动进攻之势,王则轻轻一化,借力发人,双手一抖腾空将某发出,从茶室门口飞出,直向天井栏杆砸去。眼看某被栏杆一挡,头朝下,脚朝上即要栽下去的瞬间,王一个箭步蹿出,抓住某先生的脚脖将其拉回。这就是王先生在练拳中经常讲到的“前窜一丈、后退八尺”的功夫。
日月如梭,八个月一晃就过去了。经过这一段艰苦磨炼也寻访过不少的武术名家,并与之切磋、较技。这时的王先生在掌握了武派太极拳精髓的基础上又精熟杨家太极拳技法,并博采众家之长,集多家拳术精华于一身,功夫已臻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之地步。之后由于先生搞水运,加之曾与会友镖局几位镖师切磋拳艺而名声大震,会友镖局给王先生递帖,兼负冀中南一带镖业的安全保护,而往来于京、津及冀中南地区。
民国十二年(1923年)春,顺德府驻军于佑仁部胡景翼师长乃一少林武者,开始只重视少林洪拳,经过与李宝玉先生等的实际较量,才算对太极拳有了新的认识,于是聘李宝玉、王其和两位师兄弟名为“招兵团长”,伙吃一个团长的薪水,不闻军事,只管教胡及部下太极拳。闲暇下来还乘两匹高头大马,脚蹬军用皮靴到浆水、路罗、下稻畦一带教拳,至今这一带及远之山西省昔阳一带仍有演练他俩所教的武派太极拳的。待胡之部队于1924年往河南换防时,曾诚邀两人同往而未就。
此间,下稻畦水磨房掌柜,年龄在三十岁上下,身高六尺有余,膀大腰圆,浑身有着一股使不完的力气,闲暇之际,也来到练功场地凑热闹,看小青年们练拳,一向寂寞的他,总觉得有劲没处使,身上痒痒的,也想上场发泄发泄,和小青年较较劲没啥意思,便来到王先生跟前,一边喊着老哥,一边伸出手来想和王动动手。王说:“我就让你个后腰吧。”说罢水磨房掌柜即用双手用力抱住了王的后腰,王问了一句:“好了吗?”答曰:“好了。”只见王先生一个“骡子抖擞毛(亦称金鸡抖翎)”,将水磨房掌柜抖出丈余跌倒在地。自此他们关系更加密切,掌柜的倾尽地主之力,帮助远道而来的拳师。
1928年,杨师澄甫南下再次遴选王先生随行,此时王正在原籍,于是尊师命按约定时间提前赶到内丘火车站,等待师父一干人等来到内丘,便随同前往。也是天有不测风云,王先生突然闹起了肚子,上吐下泄的。等杨师到后一看这等状况,就让王先回家调养,等病好了后再去。
迫于生计,王先生在之后的岁月里,在家操持农活的同时,兼顾驾船水运。但仍然精心调教弟子,传授太极拳的真谛,培养了一批享誉邢襄大地,影响京、津、晋、冀一带的太极拳大师。他们有其子王景芳,弟子刘仁海、张金榜、吴振奎、孙群考、石瑞云、吴礼增、张洪泰、尹九志、尹九湖等数千人。
王先生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以郝氏所传武派太极拳为基础,融汇杨式太极拳“舒展大方、深厚庄”重的特点,从而创立了一派独具风格特点之新型拳式套路和打法。其拳势特点为:“步伐灵活,转换自如。下盘结构严谨,轻灵沉稳;上身舒展大方,匀缓柔和”。广泛传播于任县、巨鹿、隆尧、邢台等县及晋之昔阳,并因经常往来于京、津,及滏阳河上、下游地区,故上述地区也有传播。
王其和先生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太极拳界著名拳师,颇有成就的技击大师。他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越了任县周边、邢襄大地之一隅,更因他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立了一派独具特色的新型拳式套路和打法,发展了杨式太极拳,推进了太极拳着练用技法的发展,而成为近现代太极拳界一代享有盛誉的太极大师。
太极技击基本功 篇8
道家文化深受周易哲学的影响, 周易哲学和道家文化的辩证法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从某种意义上说, 古代道家易学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守和尚中”思想是道家易学的核心理论。“守和尚中”观在认识问题时, 主张善于从事物的矛盾方面出发, 注重矛盾双方的依存和联结, 寻求一种和谐;在处事方法上以克服局部片面, 追寻恰当的尺度为目的。二者都表现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是一种最优化的选择。尚中标志的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结构、最佳关系、最佳方式。“执其两端用其中”就是在构建和调节主客体和谐关系时最普遍最基本的方法论原则, 并逐渐成为传统文化思维定式即思维模式。守和标志着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 它具有和谐、协调、协同、秩序等寓义。不难看出, “守和尚中”强调的是中正适度, 恰到好处;强调的是折中调合, 不偏不倚;强调的是正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度, 即不过头, 也无不及。中和思想实质上是在处世中寻求平衡, 防止偏激。朱熹释“中”为“无过不及”、“不偏不倚”。他对“中”最为精彩的解释是“恰到好处”。也就是说, 万事万物、人情物理都有一个“度”的限制, 否则, 超过度的界限, 就会带来灾害, 即要达到朱熹所谓的“恰到好处”。
太极拳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传统文化最完美的体现形式。太极拳以“太极”名拳, 本身也充满了浓厚的哲学味道, 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哲理拳”。“太极”一词, 最早见之于《周易》的“彖传”。“彖传”云:“易有太极”。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儒家易与道家易的分殊直接导致后世围绕着对以“太极”得名的太极拳的不同理解。而道家易学的一些思想对于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道家之“守和”思想对太极拳修为观的影响
太极拳对道教思想层次的融摄, 包括道教的精神、思想、理论及观念等。道教作为本土宗教的民间性和包容性, 以其无为、主静、易理、太极、八卦等思想和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太极拳的理论和实践, 道教在哲学思想上主要继承先秦“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老子关于无为、贵柔、尚雌、崇阴、法水、主静等思想被道教转化为自我的宗教精神和原则, 成为道教哲学的核心和行为准则。这样一种精神和观念为太极文化所融摄, 并逐渐形成其技术指导的思想和理论。其核心是“以静制动, 后发制人”和“以柔克刚”。从太极拳技击原理来看, 主旨不讲主动攻击对手, 而讲究因敌之势, 乘敌之机, 正如《太极十三势行功歌诀》中云:“转变虚实须留意, 气遍身躯不滞, 静中能动动犹静, 因敌变化示神奇。”[1]
道教“守和”是指圣人法顺天地, 不拘于俗, 不诱于人;万物负阴而报阳, 冲气以为和。守和即是守中, 认为守和是太极拳的最高原则之一。孙氏太极拳的创始人孙禄堂指出:“拳术之道, 首重中和。中和之外, 无元妙也”。中和, 既是拳术修为的关窍, 又是拳术运用的原则。“在拳中, 起钻落翻之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说“中者也, 大本也。和者也, 达道也。”[2]
太极拳的“中”即内劲处于静中之动, 即虽然内劲未与外界发生作用, 但能和而不流, 无处不在。“和”即内劲处于动中之静, 即虽然内劲与外界已发生作用, 但仍然能自然运作, 与未发生作用时的自然状态无异。守和就是守中之意。在行拳过程中追求快慢相间, 刚柔相济, 身法力求中正安舒, 不偏不倚, 求得八面支撑, 八不依靠。
太极推手主要采用守中用中、后发制人的战术, 一般并不主动出击, 强攻硬取, 往往先让一步, 先“化劲”后“发劲”, “力由人借”, “舍己从人”, 陈鑫《陈式太极拳图说》中有云:“太极拳是以易为经, 以礼为纬, 出入于黄老, ”[3]而且, 在序里提出学太极拳首先要主“敬”, 又云:“我守我疆, 不卑不亢”, 推手中一般不先出手, 出手也不以伤人致命为目的, 点到为止, 通常以牵动对方重心失去平稳即止。在双方接手打轮中, 如对方中正圆满, 无隙可击, 要采取守中用中之策略, 在沾连粘随中, 守住自己的中线, 等待对方发出攻势。“等”并不是等待挨打, 而是以意听准对方的动向, 是被动中的主动。当听准对方有欲进之机或在对方进攻的同时, 我即迅速乘机借力, 在其攻势未作用到我身上之前, 抢先发招, 击对方措手不及。因此, 太极推手的“后发制人”战略思想, 反映了传统“守和”思维内涵, 使太极拳不愧为一门哲理之拳。
3 易学之“尚中”思想对太极拳实践原则的影响
易学的核心思想之三即为“尚中”。《周易》认为中正、中和谓天之道;不偏执于一端, 无过不及, 为事物最佳存在之理想。只有中正、中和, 关系协调稳定, 事物才能得到正常之发展。
太极拳守循尚中, 要求“立身中正安舒, 支撑八面”;无过不及, 不偏不倚。在前进后退的转换过程中, 需“尾闾中正神贯顶”, 身体重量不可左右歪斜, 前俯后仰。如:前弓步时, 身体重量不可全部落于前脚, 要三七或四六开, 膝盖不可超出足尖, 后脚不可挺直, 身重应落在全脚掌, 不可落于脚尖;腰要直, 颏要收, 立如平准。“海底针”一式折腰下探时, 百会、会阴仍然要保持一条直线。两手在一前一后, 一上一下, 以及动作在转换时, 身子尤其要注意中正不偏, 这是关系身躯、动作姿势“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的准星。尾闾不正, 身躯必斜, 动作姿势必然歪扭, 失却中心。因之太极拳运动时极重视尾闾的中正, 不论是直的动作姿势, 或是斜的动作姿势, 都必须保持尾闾与脊椎成直线, 处于中正状态。更重要的是, 尾闾中正还影响着下盘的稳固, 尾闾一歪, 下盘重心偏斜, 它使下盘的劲力与躯干的劲力间断, 上下劲力不整;尾闾一歪, 失去重心, 下盘也就不稳固了。要使躯干的、上肢的、下肢的内在的劲力达到完整如一的地步, 必须尾闾中正。太极拳定式, 要求沉裆松胯, 呈“中定”之势。前面所提及的“刚柔相济”, 实际上也就是用“中”。强调在意不在形。运动中意、气、形三位一体, 以意为先;要意动神随, 劲断意不断, 意断神可接, 重在神韵。上下相随, 内外合一;轻松兼备, 徐疾有致;连贯圆活, 舒展轻松, 绵绵不断, 如环无端;飘逸如行云流水, 以利如苍松挺拔;运动如抽丝, 动步若游龙。这些都给人以对立统一, 均衡对称, 回环往复, 虽动犹静, 整体和谐的美的享受, 使人产生和谐美的享受。
“尚中”还可作为一个追求随时随地以处中的动态概念, 即随时以处中。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 应灵活对待, 随时变通以合于中道。朱熹认为“中无定体, 随时而在”。正因为“中无定体”, 所以切不可死守一途;正因为“随时而在”, 所以人们观察事物和处理事情也要随时变化。一句话, 就是要善于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普遍性, 注意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性, 因势利导, 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太极推手“舍己从人”的技击特点充分体现了“尚中”辩证思想。如推手时不可产生“丢匾丢抗”, “顶者, 出头之谓也;匾者, 不及之谓也;丢者, 离开之下, 神似为上”。《打手要言》对舍己从人有这样的论述:“所谓一气呵成, 舍己从人, 引进落空, 四两拨千斤也。从人则活, 由己则滞。彼不动, 己不动;彼微动, 已先动。以己依人, 务要知己。以己粘人, 必须知人。”[4]这里“从人”就是因对方变化而变化, 进一步舍去自己主观性, 达到致胜。舍己, 即是舍去自身的疆力, 舍去无目的盲动;从人, 即是顺从他人之力, 避开其实处, 进入其力学结构, 进而瓦解破坏对方的进攻, 实施主动有效的进攻。“舍己从人”不是一味听人摆布, 它是运用“沾连粘随, 听化拿发”, 达到“从人由己”的主动地位, 制人而不制于人。正如王宗岳阐述的“无过不及, 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 我顺人背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 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端, 而理为一贯。”[5]这个“理”即体现“舍己从人”之理。
4 结语
以上探讨中, 我们可以看出太极拳拳理与道家易学思想相通, 特别是“尚中守和”辩证思想对太极拳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太极拳之所以流行百年而不衰, 这和周易哲学与道家文化的相互融入密不可分。由于太极拳受道家易学思想、精神、观念和理论的影响之深, 因此, 真正洞彻和把握中国武术的精神和精髓, 必先要了解中国道家文化和周易哲学。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道家易学与儒家易学来源于《周易》, 其中道家易学中的一些思想对以“太极”得名的太极拳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试从道家易学“守和尚中”辩证思想对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进行探讨, 揭示太极拳深层次思想、技术与内功修炼观与我国道教家易学融摄的渊源关系。
关键词:守和尚中,辩证思想,理性修为,技击原则,影响
参考文献
[1]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 见沈寿校.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1.
[2]朱熹.中庸章句集注 (四书五经·上卷) [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5.
[3]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5.
和式太极拳的“中正”与技击 篇9
“中”者,指人体的中心轴线,是从头顶百会穴经会阴延至地面的连线,和式太极拳理论体系中称之为“中正线”。“正”者是指走架过程中的动态、辩证的平衡。“中正线”中正与否是衡量身法好坏的重要标志,即所谓“身法以中平为宜,以正直为妙”,也是提高技击水平的必经之路。“中正”在和式太极拳中有以下含义。
1?郾行拳走架的“中正”
和式太极拳行拳走架时要求身体不前俯后仰、左歪右斜,需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和式太极拳素有打拳如坐轿之说,不论拳势进退侧移,身体始终像端坐轿中一样“端的”不偏。另外行拳走架出手之间,周身均无定向,要想在多维空间中、在动态中寻求平衡,就必须保持“中正”。
“三直四顺”也是和式太极拳走架“中正”的要求。三直:头直、身直、小腿直。四顺:顺腿、顺脚、顺手、顺身。头直则意能领得起;身直则劲自然顺直,精神能贯得起,顶劲可上领,肩颈部血脉、气流通畅,意气通达则周身轻灵;腰脊中正顺直,可使脊椎形成反弓之势,是太极拳修炼之“劲力”的源泉,“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则力由脊发”。和式太极拳又名“代理架”,是指由外带内,由外达内,由内及外,内外合一。三直四顺能够顺外形,外形顺畅则意气通达,意气顺畅则周身相随,进而周身一家。“气宜直养而无害”,自然能够健身益寿,身顺则易于锻炼“丹田”内气,这样才能够练好拳架。
2?郾意念的“中正”
意念守中是和式太极拳修炼之心法。行拳走架时动作规矩端正,不贪不欠,无过不及,不离不即,轻灵圆活,这些是意念的训练。拳架是意念的载体,我们通过盘架来强化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对于拳架动作的感知,长期积累这种感知在技击时可形成本能反应。
和式太极拳练习时要求松心凝神,心平气静,意念守中,本心与意念抱元守一,如此方能够心动意出,意动形随,意到劲到。和式太极拳第三代宗师和庆喜在教拳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拳架功夫没有达到自然圆转的程度时,不能学推手练技击,就是怕影响意念守中的锻炼。心贵静,意守中,现场临敌反应时间最短,是太极拳后发先至的基础,也是意念的自然状态。若意不能守中,心则不能静,在形则有贪欠偏倚之弊,用则呆滞不活。只有自然而然练就的技法,用时才可达到信手拈来、应物自然的无意识状态。
3?郾技击的“中正”
行拳走架身法要像太极图中的子午线那样垂直中正,技击时则要起于中,落于中,守己在中,出手临敌占据中央之地,掌握主动权,所谓“脚踏中门抢中位,就是神仙也难防”。进可攻,退可守,转换灵活,舍己从人,从人由己。同时攻于中,取彼也在中,集自己之力在正中就某一处发出,是身体浑圆整劲,也是致胜的根本。
中正线是太极拳运动中人体的公转轴。人体前面上自百会、下至会阴、过丹田的一线为“前中线”,背后与之对应为“后中线”,两侧百会至足心涌泉穴为两条“侧中线”,前后中线和两侧中线所在平面正好在“中正线”相交,此为人体运动的重心所在。和式太极拳技击的主要目标就是“取中”,即进攻对方正中线或侧中线。
以上论述中最为重要的是“求中”,虚领顶劲,下颌内收,含胸拔背,裹臀吊裆,气沉丹田,上领与下沉在意念上形成对拉之势,从而使身体中正。脊柱中正则腰轴旋转灵活自如,任督二脉流转通畅,不会产生丝毫停滞,肢体关节进退反侧屈伸游刃有余,脊椎成反弓之势,使脊柱成为劲之源泉,劲力透过梢节发出,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如皮燃火、水银泄地。唯如此才能攻于中,守于中,取于中,渐至随心所欲。
试举一例说明。
守于中(图1):
1.乙方(白)拿住甲方(黑)左臂,用力向下采压。此时甲方胸腹微含,活腰松胯,听其力,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有力、意在彼先,将劲“灌”入身体,掤劲不丢。甲方在运动中寻找机会战胜对方,借其势身体右领,重心略右移,实右虚左,舍己左臂从于对手,意要轻,身要灵,尤要使身法中正,这样劲方可领起,蓄劲而后发。
攻于中(图2、3):
2.甲方出左腿套封乙方身体侧中线,管住对手根节,同时左肩借力随势,由左走立圆轨迹向上引对手劲路,此时己之内劲锋藏于内,含而不露,因敌变化,如影随形,引其背逆之时,即可“牵动四两拨千斤”,敌我力量对比也就彼消我长了。
3.甲方将身体借势领起左臂化开乙方的采拿,虚实变化,轻松柔和。左右两臂缠绕螺旋,圈要转圆。手臂转动时,立身始终中正,脚也随之摇动,达到一动上下齐动的整体运动效果。
取于中(图4):
4.甲方已经完全掌握主动权,此时立身中正,破彼之中心位置,沾连黏随,因人进退,随屈就伸,虚实变化之间左手领其力,引敌力于空处击之,我自从容,劲力完整,如弹出膛,一触即发,威力无比,发人于迅雷不及掩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