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基方法

2024-09-19

培养基方法(共12篇)

培养基方法 篇1

在兽医诊疗工作中, 常常需要运用到药敏试验。就锦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禽病门诊为例, 天天都有用到培养基平板做药敏试验。由于需要大量的药敏培养基平板, 在长期的实践工作中, 笔者探索出了新的培养基制备方法。现将试验过程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器材与试剂

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YXQ-LS-30SⅡ) , 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产品。恒温培养箱 (JKDP.360) , 厦门医疗电子仪器厂产品。生物安全柜 (NU-437-400E) , 美国Nuaire。试验室p H计 (PHSJ-3F) , 上海雷磁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产品。营养琼脂粉 (批号20151005) , 北京奥博星产品。冰箱、250ml生理盐水玻璃瓶 (以下简称玻璃瓶) 、棉绳、注射器针头、无菌培养皿、封口塑料膜、天平、250ml量筒、自制药敏片、蒸馏水。

1.2 试验方法

同时用传统方法和新方法各制备10个培养基平板。传统方法制备的培养基平板编号为A, 新方法制备的培养基编平板号为B。同时进行大肠杆菌药敏试验。

2 培养基制备新方法

2.1 配料

按照营养琼脂粉说明书给出的比例称量出干粉倒入250ml玻璃瓶中, 倒入相应比例的纯化水。然后盖上瓶塞, 再用塑料膜包裹整个玻璃瓶瓶口部分, 用棉绳绑紧。最后剧烈震荡, 充分混合。瓶中的液体不要超过220ml, 如果需要的量大, 可以多配几瓶。

2.2 加热溶解与灭菌

(1) 把玻璃瓶放入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中。用注射器6号针头扎穿封口膜与瓶塞, 针头保留其中, 使瓶中压力与蒸汽灭菌器中的压力同步。

(2) 高温可破坏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灭菌温度和时间, 并且不可重复灭菌[1]。在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中121.3℃灭菌15~20min。这个湿热灭菌的过程包含了传统的培养基加热溶解的步骤。

(3) 灭菌15~20min后, 灭菌器自动停止加热。这时候拔除电源, 让灭菌器自然冷却减压。1~2h后, 压力仪表显示为0时可以打开放气阀, 排出残余蒸汽, 使灭菌器内外压力一致时, 带棉布手套取出玻璃瓶, 拔除注射器针头。瓶中的培养基已经完全溶解, 这时候需要注意反复倒置轻摇玻璃瓶20次, 使里面的液态培养基充分均匀透明。

2.3 矫正p H值

培养基配方要求的p H值为灭菌或者消毒后的p H值, 即培养基使用前的p H值[2]。把玻璃瓶转移到无菌操作台或者生物安全柜中, 缓慢的打开瓶塞, 用试验室p H计进行测量, 然后用无菌的1mol/L Na OH或1mol/L HCl矫正。

2.4 分装

待矫正后的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就可以在无菌操作台或生物安全柜中向培养皿中倾倒培养基了。倒入培养皿中的液态培养基要全部自然覆盖培养皿的底部, 厚度为3~5mm。

2.5 检定

每批培养基平板制成后须经检定方可使用, 新制成的平板培养基, 含水量较多, 不利于药敏试验, 应将冷却凝固后的平皿倒扣搁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 培养24h。24h后培养基平板没有长菌才可以使用。

2.6 保存

检定合格的培养基要转移到无菌湿盒中保存, 正面朝上摆放, 然后一起放入2~8℃冰箱里保存。

3 大肠杆菌药敏试验

在禽病门诊采取10户10只大肠杆菌病鸡的肝脏, 每份肝脏分别涂抹A、B培养基平板, 贴上同样的药敏片, 进行37℃培养24h。观察A、B平板大肠杆菌生长情况。观察同类型药敏片在A、B平板上的抑菌效果。

4 结果

4.1 新方法制作的培养基

新方法制作的培养基淡茶色透明, 质地均匀, 无絮状物或沉淀。药敏试验中培养基平板软硬度适中不易划破。细菌生长方面与传统方法制作的培养基相比较无明显差异。

4.2 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

两种方法制备的培养基均能让大肠杆菌正常生长, 并且不同的药敏片在A、B两种培养基平板上的抑菌效果差别不明显, 见附表。

5 讨论

本文通过培养基平板药敏试验检验了培养基制备新方法的可行性, 从而证明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制备方法可以运用该新方法。培养基制备新方法较传统方法有九处优点, 一是缩短了制备时间;二是减少了制备器材 (电炉、石棉网等) ;三是有效防止加热溶解过程中的烧焦和外溢事故;四是缩短了高温时间, 减少了高温过程对培养基的营养破坏;五是可以批量制备, 不像传统方法一次只能加热溶解一个烧杯;六是实现了仪器标准化, 不会因人的技能水平差异或者个人行为的偶然性而导致不同批次的培养基质量差异;七是防止水分散失导致浓度变化;八是节省能源;九是防止电炉引起的烫伤甚至火灾。

参考文献

[1]刘荣华.微生物检测中培养基的制备及注意事项[J].当代临床医刊, 2015 (1) :1236.

[2]马莉.浅谈微生物试验室培养基制备[J].现代测量与试验室管理, 2011 (3) :35-36.

培养基方法 篇2

1加强诵读,熟悉文本,培养语感

诵读(朗读和背诵)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和好经验。“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背诵,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吸收语言材料,形成良好的语感,进而领悟文章的文脉,了解文言文遣词造句行文布局的一般规律,并深入体会作者形诸文字的内在思想感情。

勤读多背,在背诵中领会文意,是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基本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诵读培养出来的。然而,诵读不是让学生随心所欲地朗读课文,它必须尊重创作者镕铸在文章中的真实的思想感情。宋代理学家朱熹说过:“学者观书,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不仅强调了诵读的重要性,而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加以设计,让学生在理解课文思想感情、疏通课文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诵读,以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学习效果。此外,诵读要做到忠实于原文,力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通思路、读出感情、读出特色。

在教学《滕王阁序》的时候,笔者就运用了诵读法去组织教学。作为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文辞优美,极富艺术感染力,但由于用典较多,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阅读上有一定的难度,如果采用传统的讲读法进行教学,很可能教师讲得兴高采烈,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所以,笔者在引导学生明确句读、理解典故含义的基础上,大胆采用了诵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诵读中读准句读、明确内容、赏析名句,并进而体味作者用优美的语言所传递的美妙境界。这样,一方面避开了讲读法的枯燥乏味,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诵读中发现美,感悟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学习兴趣。

2立足文本,营造自由的课堂气氛

教师应以文本为基础,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那么,应如何让学生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2.1培养学生借助字典、自主阅读课文的习惯

高中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基础,所以在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之前,教师不妨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查阅字典,自主阅读课文,并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地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阅读的习惯,另一方面通过预习也可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学生熟悉课文,走入课文,并进而理解课文,达到自主阅读的目的。

2.2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也即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少分析,多引导,多给学生读和感受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寡人之于国也》的时候,笔者先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预习课文,然后引导学生诵读课文,在学生对课文内容逐渐熟悉的前提下,笔者提出了两个问题“孟子和梁惠王的对话是怎样展开的”和“孟子如何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并让学生诵读课文,回答问题。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熟悉,因而发言踊跃,说得头头是道。笔者在略作总结之后,要求学生就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疑问,这时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古人为什么那么强调人口数量之于国家的重要呢”,对这位敢于质疑的学生,笔者给予了肯定,但笔者并不急于回答他提出的问题,而是把问题交给其他学生,要求他们通过小组讨论,找出答案。这样,在引导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对大胆质疑的行为的肯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3注重比较阅读,鼓励自主合作探究

所谓比较阅读是指把相关的作品放到一起来欣赏,比较异同,评论优劣,让学生在对比中熟悉课文,对课文相关内容有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从而增加文言积累,开拓知识视野,训练思维能力,提高鉴赏水平。在高中语文课本中存在大量可供比较的文言作品,如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贾谊的《过秦论》和苏洵的《六国论》等,教师可将相关的作品放到一起教学,让学生针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进行比较,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熟悉作品,获得对作品更为全面直观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阿房宫赋》时笔者曾做过这样的尝试:在指导学生阅读《阿房宫赋》之后,笔者又让学生阅读了贾谊的《过秦论》,并让学生通过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从不同角度去自主解读秦灭亡的原因,同时借助文本自主品味“赋”与“论”的不同特色。实践证明,运用比较阅读法组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较阅读,可以是课文与课文的比较,也可以是课文与影视作品的比较。现在很多影视作品都是根据文言作品改编的,有一定的文言含量,如《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如能将其运用到课堂中来,让学生观看影视作品,阅读相关文学作品,并加以比较,既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言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提高文言素养。

3突破文本,注重拓展阅读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文言积累,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兴趣,仅仅依靠课内的文言文,还远远不够,因此,在平时学习文言文时,要注意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即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凭兴趣,自觉、主动地阅读?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3.1推荐故事性较强的阅读篇目

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文言离我们这个时代太遥远了;深奥难懂的先秦散文,往往让学生望而生畏,提不起兴趣。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不妨选择一些古代寓言、传说或传记等故事性较强的文章,例如《聊斋志异》、《世说新语》、《说苑》、《新序》等,推荐给学生,让学生轻轻松松地阅读,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发现,文言其实并非面目可憎,反而生动有趣,这样,学生和文言的距离拉近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3.2鼓励学生作读书笔记、写读后感

教师应鼓励学生作读书笔记,让学生将所读文章中的精彩片断记下来,并运用到作文中去。另外,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总会有自己的体会,所以教师也应鼓励学生写读后感,让学生写下自己对所读文章的主旨或文中某一方面的感受,并深入阐述,做到读而有感,这样,以读促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实现以写促读的目的。

在教授新教材文言文的过程中,笔者深深体会到:学习文言文仅靠讲,是没有出路的,教师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从课内到课外,积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由自觉阅读转为自主阅读,并形成能力,养成习惯,才能提高学生自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1、1、如何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我们必须从多方面体察时代的需求,优化自己的语文教育观念:①要根据时代需要,正确对待语文教育观念。凡是对语文教育现代化有用的,就要继承发扬,反之,必须否定、摒弃。②要根据时代的要求,重新审视现代语文教育观念,从当前语文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更替与完善。③展望未来,勾画语文教育的走向,构建超前规范性的语文教育观念。

2、语文学科的属性有哪些?①基础工具性②思想教育性③社会实践性④文学性⑤知识性

3、现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有哪些?①说明语文科的性质和地位。②规定语文教学的目标。③说明教学内容。④提示教学应当重视的问题⑤规定了基本篇目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贯彻“渗透审美教育”的原则。(1)美读——让学生领受情感美。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而美读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美感的基本途径。它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把储存的信息的符号载体还原成作者所要传达的真情实感,使作品中的人物情景跃出纸面,使学生进入角色,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直接受到作品感染熏陶。(2)遵路——让学生体察文思美。就是让学生体品作者写作时的思路布局谋篇,以便开拓文章的思想内涵及艺术匠心、美学趣味。(3)入境——让学生理解意蕴美。入境就是要把学生引入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的意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亲身所历,似言出己口、情出己心,通过自己的体悟,深入认识作品的思想底蕴和美学价值,从心里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入境不仅使学生对美的事物从直觉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稳定的情感、意志、性格,并使他们所获得的审美经验进而转化为行为的技能技巧乃至理念、信仰、世界观。(4)悟文——让学生感悟语言美。

2、2、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品味炼字的贴切和用语的精妙,可以使学生既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又从作家文笔之中吸取语言滋养,逐步提高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5)勤笔——让学生借鉴文学美。就是引导学生自己拿起笔来从作品中借鉴美、模仿美、表现美、创造美。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是课程教学目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加强德育渗透,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必要举措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请你就如何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功能,简述自己的认识和实践。(15分)

2.“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大纲》(2002年版)规定的阅读教学目标,它包含哪些具体要求?这条教学目标有什么深刻的教育意义?(15分)

第二部分(30分)

3.以下是学生们对《项链》主题的不同理解,如果你在上课,你将作怎样的处置?为什么?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之上的丑恶面目。

②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

③表达了作者对人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④揭示了经受挫折能使人变得坚强的道理。

⑤告诉人们成败的关键在于自己把握。

4.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请你简述自己作文讲评教学过程,并分析其教学功能。

*5.(此题申报高级职称者做,申报中级职称者不做)

语文教材配备《语文读本》,是为了扩大阅读视野。你是怎样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读本》学习的?请举一个教学实例加以说明。

第三部分(40分)

6.阅读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写一篇赏析性短文(可作全面赏析,也可有所侧重)。500—600字,题目自拟。(40分)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②驿墙。

因思杜陵③梦,凫雁满回塘④。

(选自《语文读本》第三册)

[注] ①征铎:装在车马上的铃。②明:照亮。③杜陵:古县名,在现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南。④回塘:回环曲折的池塘。

2003年杭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考核

高中语文试卷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30分)

1.(15分)

参考答案(要点):认识:①语文学科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如良好的精神品格、人生态度、美好情感、审美情趣、良好个性等等。②认识到须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因素,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③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人文精神,重视心灵沟通,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实践:能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作相应的阐述即可。

评分办法:意思符合,较全面、正确,13—15分;意思基本符合,10—12分;有明显欠缺,7—9分;严重欠缺,6分及以下。

2.(15分)

参考答案(要点):教学要求:①能阅读多种文本;②能运用多种阅读方法;③能对阅读材料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多角度的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主要意义: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评分办法:教学要求9分,每条3分,意思符合即可;意义6分,视答题情况给分。第二部分(30分)

3.参考答案(要点)

语感培养的基本方法 篇3

有的学生一拿起文章就能流利地朗读起来,读完文章就能迅速、准确地感受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语句写得感人,哪些段落写得精彩,他们依赖的是一种直觉性的思维。我们把这种感觉的过程称为语感的感知阶段,它是语感培养活动中的初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培养语感的第一种能力。虽说是直觉性,是起始阶段,但要具备这样的能力,也需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和实践。

一、反复朗读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朗读对训练语感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读为本”,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范读等多种读书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语感训练应先从读时的正确、连贯入手,要求学生不但能读准生字词,还要能速辨标点符号,合理进行词语组合,读出句子,形成语流。再逐步提升到理解读。品味读,通过反复的朗读,让学生体验到文章语言文字的节奏、情绪色彩、内在韵律、情味气势等。最后,对那些美妙语句,达到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言的积累。

语感的培养是讲究技法的。学生是在一篇篇文章的朗读中获得感知语言的技法。而“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富有技法的声情并茂的朗读是对学生语感培养的有效的训练方法。它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倾听中获得语感的熏陶,协调、把握重音、语调、节奏等语感的技法,促进语言的感受能力。

二、广泛阅读

语感能力的形成 ,仅仅靠对一篇文章的阅读和理解是远远不够的。大量阅读,广泛接触各种题材、体裁的文章,是培养语感的前提和基础。吟诵的内容多了,语言的积累就多了,语言的体验就深了,语言的感受能力也强了,到用时,就能厚积而薄发。叶圣陶早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现在有许多学生,除了教本以外,不再接触什么书,这是不对的,为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不可。”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经过了感知阶段,了解了语言材料的感性形态后,然后透过形象表层深入领会文章的内在精神,对语言深层含义领会的过程是语感培养的第二阶段,也是关键环节。

三、在比较中揣摩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发现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且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教学时,老师可通过减一减,加一加,换一换,调一调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得精妙准确,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

四、在想象中体会

语言感受的产生是以感性为主体的,训练语感,需要与具体形象联系起来,才能领悟其丰富的内涵。在教师有启发性的提示下,学生顺着文章内容合理展开联想,凭借想象使具体事物在脑海重现,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中,在具体生动的语言形象中感受语言背后的深奥与美妙,达到“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的境地,让学生在心中产生“内心视像”,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

五、入境时品性

古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训练学生的语感,就要把语言的理解与情感的体味结合起来,使学生透过文章的字字句句感受作者那起伏的情感,“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内心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因此,在语感的训练中,要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使学生与文章产生共鸣。

语感培养既要层层深入,又要相互渗透,不同阶段要用不同方法有所侧重,循序渐进。从而使学生面对语言材料时,能创造性地感悟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东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种黑曲霉斜面培养基的优化方法 篇4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种

黑曲霉Co827, 菌落生长较快, 菌落凸起, 边缘整齐, 菌落较小, 带皱折, 培养4天孢子呈黑色。96 h摇瓶产酸14.0%。

1.2 培养基

1.2.1 平板培养基

(1) 麦芽汁培养基:2.0°Be~6.0°Be麦芽汁, 琼脂1.7%, p H自然。

(2) 麦芽汁营养盐培养基:3.0°Be麦芽汁, Mg SO4.7H2O0.15%、K2HPO40.36%, (NH4) 2SO4 0.2%, 琼脂1.7%, p H自然。

(3) 土豆汁培养基 (PDA) :土豆汁, 葡萄糖2%, 琼脂1.7%, p H自然。

(4) 土豆汁营养盐培养基:土豆汁, 葡萄糖2%, Mg SO4.7H200.15%, K2HPO40.36%, (NH4) 2SO4 0.2%, 琼脂1.7%, p H自然。

1.2.2 发酵摇瓶培养基

玉米粉液化液15%, 玉米液化液清液85%, p H自然。

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超净工作台 (安徽省航天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

血球计数板 (上海市求精生化试剂仪器有限公司) 。

恒温培养箱 (杭州蓝天化学仪器厂) 。

恒温摇床 (哈尔滨市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显微镜 (上海光学仪器六厂) 。

恒温培养箱 (上海齐欣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1.4 实验方法

1.4.1 平板培养方法

将菌悬液用玻璃珠打散后摇匀, 用吸管取0.1 ml滴入制作好的不同培养基的培养皿中, 35℃培养96 h。

1.4.2 摇瓶培养方法

250 ml三角瓶内装有消好的摇瓶培养基40 ml, 将菌种自平板挑入三角瓶中, 放入摇床, 35℃, 300 r/min转速下培养96 h。

1.5 平板上菌落孢子计数

取100μl灭菌水冲洗孢子, 吸出孢子菌悬液至于EP (eppendorf) 管中, 取1μl滴于载玻片上, 轻轻盖上盖玻片, 不要有气泡, 然后在血球计数上查数孢子。

1.6 摇瓶酸度测定[5]

取1 ml摇瓶发酵液, 以酚酞作为指示剂, 以0.1429~0.1430 mol/L Na OH溶液滴定至淡粉红色, 所消耗的Na OH毫升数即为摇瓶酸度。

2 结果与分析

2.1 最优培养基组分的确定

分别采用不同波美度的麦芽汁、麦芽汁营养盐、土豆汁、土豆汁营养盐作培养基, 将黑曲霉生产菌种培养96 h, 在显微镜下观测菌落生长情况。采用不同培养基96 h菌落形态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3.0°Be麦芽汁培养基和4.0°Be麦芽汁培养基上菌落形态规整, 颜色较深, 边缘清晰, 长势较为旺盛。

将每个培养基做三个平行样品, 测定小试管中每个各个菌落的孢子数, 取平均值。然后, 将小试管中菌落转接进大试管。测定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3.0°Be及4.0°Be麦芽汁培养基的单菌落长孢子数分别为148.3×105和127.3×105, 且可转接大试管数均为30。所以, 可以初步判定3.0°Be~4.0°Be的麦芽汁培养基为较优培养基, 最为适合Co827的生长。

2.2 最优培养基浓度的确定

为了进一步确定最优麦芽汁浓度, 以0.1°Be为一浓度梯度, 每一梯度培养基做三个平行样, 测定单菌落孢子数, 然后将单菌落接入三角瓶进行摇瓶发酵 (起始糖液总糖为14.9%) , 测定96 h摇瓶酸度和96 h还原糖值, 取三个平行样的平均值。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 随着麦芽汁浓度的升高, 单菌落孢子数逐步上升, 3.5°Be~3.6°Be时达到峰值, 为167.2×105左右, 此后逐步下降。因此可以结论, 3.5°Be~3.6°Be为最优麦芽汁培养基浓度。

同时, 从表2中可以看出, 3.5°B e~3.6°Be时, 14.40%左右的摇瓶产酸也为最高, 而还原糖降低到0.50%~0.51%左右, 说明糖酸转化率也较高。这一点再次证实了孢子数越多, 菌种活力越强, 产酸能力越高[7], 证实了3.5°Be~3.6°Be为最优麦芽汁培养基浓度。

3 结论

采用3.5°Be~3.6°Be麦芽汁培养基, 单菌落孢子数达到167.2×105左右, 产酸为14.40%左右, 相对于现生产上普遍使用的3.0°Be麦芽汁培养基, 产孢子能力提高了15.07%, 摇瓶产酸提高了3.1%左右, 这对于提高后续菌种活力, 提高产酸水平, 降低柠檬酸的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通过一系列实验, 优化了黑曲霉Co827的斜面培养基配比。优化后的斜面培养基为3.5°Be3.6°Be麦芽汁培养基。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 单菌落孢子数达到167.2×105左右, 产孢子能力提高了15.07%, 通过摇瓶验证, 产酸达到14.40%, 提高了3%左右。

关键词:黑曲霉Co827,斜面培养基,麦芽汁,优化

参考文献

[1]姚汝华.微生物工程工艺原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0:93-99.

[2]孙荣, 王艳, 杨平平.柠檬酸发酵现状及展望[J].中国调味品, 2011, 36 (1) :90-91.

[3]储炬, 李友荣.现代工业9发酵调控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250-253.

[4]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菌种鉴定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0:93-94.

[5]GB/T 8269-2006, 柠檬酸[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6.

[6]GB/T 5009.7-2008,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8.

培养基方法 篇5

导语:高中是每个学生一生中很重要的一段时期,将来的高考甚至能决定你一生的走向。那么,我们在高中应养成什么好的学习习惯呢?

1、以学为先。在我们心目中,学习是正事,理应先于娱乐,一心向学,气定神闲,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忘我备战。

2、随处学习。善用零碎时间,每天在晨跑中、吃饭排队时、课间、课前、休息前等零碎时间里记忆词语,背诵公式,破解疑难,调整情绪。无论怎样各具特色,有一点是一致的:保证学习时间,学会见缝插针利用好空余时间,经过日积月累,效果很可观。

3、讲究条理。将重要的学习用品和资料用书立或指向装好,分类存放,避免用时东翻西找。每天有天计划,每周有周计划,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做事,不一暴十寒。

4、学会阅读。学会速读和精读,提高单位阅读量。学会读一本书或者一个单元的目录、图解和插图,提前了解内容,获取更有效的信息。当积极的阅读者,不断的提问,直到弄懂字里行间的全部信息为止,特别要弄懂知识的起点和终点,梳理好知识要点。

5、合理安排。该做啥时就做啥,在合理的时候做合理的事情,不背道而驰。比如抓课堂效率,当堂听,当堂记,当堂理解,不理解的话课下或者当天找时间主动找老师请教,做到堂堂清。比如利用好时间,勉励自己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做到日日清。比如能够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动静相宜。比如坚持紧跟老师步伐复习,不误入歧途。比如坚持勤睁眼常开口,对课本上的东西多看,对未懂的内容能多问。

6、善做笔记。学会一边听课一边记重点,不是事无巨细全盘记录,特别善于记下老师补充的东西,课本上没有的东西特别是思维方法更要认真记录。能及时整理笔记,对老师强调的重要知识点格外注意,特别注意让知识系统化,积极思考能解决什麼问题。

7、作业规范。认真审题,冷静应答,把每次作业当作高考,作业工整,步骤齐全,术语规范,表述严谨。规范不仅训练仔细认真品质,更能养成细心用心习惯,从而激发学习潜能。

8、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一条是重中之重,应贯穿于听课、做作业、复习等各个阶段。比如:做完一道题后,要对答案,这里应有一个反思的过程,要弄清这道题考的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为什么用这样的方法,怎样才能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9、学习互助。与同学开心地相处,遇事不斤斤计较,宽容豁达;珍视同学间的友谊,在学习中互相支持和帮助,经常一起讨论学习中的问题,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并相互交流心得。有了这种和谐的同学关系,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

10、自我调整。不回避问题,遇到问题能通过找老师、同学或者自我反思进行自我调节,摒弃外界和自身的压力,自觉地放下思想包袱,化压力为动力,不管是课业繁重还是轻松顺利时,都保持一颗平常心。不断地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在这样不断的积极心理暗示下,信心值就不断上升,从一点信心都没有逐渐到有了坚强的不可动摇的信心,通过努力,去想了、去做了,Nothing is impossible!。

情绪千万不能浮躁,要用良好的方法从容应对。一旦在学习中遇到了挫折,心情变得非常急躁时,就暂时停止学习,一个人静静地思索,进行心态的调整,不断地在告诫自己——“宁可不打仗,绝不打乱仗”。备考阶段与前期一样,每一天都努力学习,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追求高效每一天,不把时间浪费在焦虑上。

高中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俗说话:“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业成绩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上课、读书、练习” 三个环节抓起。

上课环节

课堂是同学们获取知识的主渠道。然而,听课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走神”的现象在现在的高中生群中十分严重,有些甚至还做“白日梦”,头脑思维处于空白状态,对老师讲的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全然不知。至于只听老师讲不动脑去分析,学习处于被动地位,不假思索,不求其解的同学就大有人在。这就要注意改正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上课习惯。良好的上课习惯有哪些呢?精神饱满进课堂,有着一种强烈渴求知识的愿望,这是上好一堂课的保证和动力。其次,要做到“四到”,即眼到、耳到、手到、心到。要养成手脑并用的好习惯,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以听为主,这里面既有方法的问题,又有习惯的培养。实际上,一般的学习方法经过程序化以后就形成了习惯,而良好的学习习惯往往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基础。这样,“上好课”既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就逐步提高了。

读书环节

对于教科书,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想读而读不好”或“不会读”。其 一,认为“教科书难读,不会读”;其二,认为“老师已经讲了,没有新意,高考也不考书本,不必再读”;其三,读书障碍很多,不想读。其实,读书这个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决不能忽视。要提高读书的效果,应当把握以下三个环节:即“上课前要先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以“粗读”,这样就能做到心中有“底”、有疑、有问进课堂;做作业之前要再读,即复习,要求“细读”;在训练中遇到疑难问题,找到对应章节要反复读,要求“精读”。另外,读教科书还要从中把握好知识点、重点、难点,通过自己的归纳、小结,形成本节课或本章节的知识结构,把零碎的、一点一滴的知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训练,同学们可亲自去体验品尝读书的味道,真正认识到“书本是最好的教师”,从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了读书方法,自学能力也就相应地提高了。

练习环节

课堂练习或课后练习的目的都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完整地掌握课堂所学知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发展思维能力。对于这些目的,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明白,对此,教师要心中有数。一定要告诉学生,练习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因为它既是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又是学风、意志和品德的考验。不仅要保质保量,而且还要独立和按时完成,更要从中有所收获。同学们都知道高中的学习和初中的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就是学生自主安排的时间大量的增加,于是很多同学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干点什么,出现了自习课无所事事的表现,经常做一些无关学习的事情,实际上这也是你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表现。高中的课程不论从广度和深度上讲都不能和初中同日而语,不在自习课上花大量的时间去巩固复习是很难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的,表现在考试上是明明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可就是考不好,我想关键的原因是你没有利用好自习课的时间,基础不够扎实。

抓好以上三个环节(即上课、读书、练习),是提高高中生学习效果、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对高一的学生尤为重要。当然,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很多,如:能自觉地制订学习计划并按计划执行;自觉做到每门课进行预习;课内勤于思考,积极举手发言和讨论,并能完整回答;能作好必要的笔记;认真复习,整理笔记,在理解的基础上做作业,偶有错题,但每次认真订正;时间观念强,不拖拉;不懂就问而不是不懂装懂;每天准备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品,或下节课的准备工作;认真系统复习,作好单元小结;„„当然,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过程,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艰苦的过程,也是磨炼学生意志、性格、品质的过程,要有一定的毅力和耐心,不要一遇挫折就轻易放弃。

高中学生学习规范要求

高中的学习离不开科学的方法,及早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优良学风对于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特制定《学生学习规范要求》,希全体学生遵照执行。总体要求:

1.课前规范要求:勤预习、早准备、足休息、思目标; 2.课堂规范要求:情境美、参与多、求卓越、讲效率; 3.课后规范要求:早复习、理笔记、勤思考、善质疑; 4.作业规范要求:先复习、后作业、字迹清、求效率; 5.考试规范要求:考风正、讲诚信、求规范、出成绩; 具体细则:

一、预习

1、坚持每天或者课前抽出适当时间预习新课。

2、预习时对照注释、例题、课后练习题仔细阅读新课内容,及时完成预习书面作业。

3、预习时力争自己弄懂教材中的知识点,并用红笔在课本上备注不懂的知识点。以做到有目的、有重点地去听课。

二、上课

4、上新课之前,要仔细思考学习任务和目标,了解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等知识。

5、提前在教室候课,保持教室安静,不交谈,不离座位,准备好上课需用的课本、笔记本、练习册、讲义和文具用品,做好上课准备。

6、上课铃响,老师宣布上课,学生起立。师生相互问好。迟到学生须报告,在征得老师同意后方可从前门进入教室。

7、听课时,坐姿端正,身体微向前倾,手拿笔,眼看书、黑板或老师;不翘脚,不背向后仰靠椅背或仰靠墙壁,不伏在桌上听课。

8、课堂中,积极思考、提问或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回答老师提问时,迅速端正起立。声音洪亮,一律用普通话。如不能回答,要及时向老师说明。其他同学应注意听讲,不随便讲话。

9、学生上黑板时。应动作迅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没有上黑板的学生,根据老师要求认真做题,或看书思考问题,不得东张西望,无事可做。

10、每门功课都要有课堂笔记,部分学科必须建错题集,课上记录可抓条纲,课后及时整理补充。

11、课堂练习应做在专门的笔记本上。有错及时订正,并用红笔标出错误处,妥善保管,以备自我复习之用和老师查阅。

12、观察演示实验时,不得讲话,后排学生若看不到,可选择适当位置认真观察,所有学生必须精心观察实验过程,记录实验现象,思考实验原理和规律。

13、体育课应按体育老师要求着装。体育委员在指定地点整好队伍,清点人数,并向体育老师汇报,中途不得无故离开运动场,因故不能上课,需向体育老师请假。

14、课间必须文明休息,不得在教室内外追逐打闹,大声喧哗;不得利用课间吃零食,不得随便打开平台教学电脑,不得看课外无聊报刊书籍。

三、早读、自习、晚自习课

15、早晨按时起床,早读按要求大声朗读语文或英语等,用心记忆或熟读相关内容,不睡觉,不相互讲话。

16、早读课开始后,根据老师预先布置的任务,大声朗读,用心记忆。

17、晚自习第一节课要提前进入教室,不串班,保持安静,不讲话,不串桌,做好晚自习课的准备。

18、自习、晚自习坐姿端正,认真做作业,不伏在课桌上,不向后仰靠椅背或墙壁。

19、自习、晚自习期间,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认真完成作业,如有不懂可找时间问老师,老师在解答学生问题时,周围其他学生应做自己的作业。20、早读、自习、晚自习上不准看课外书籍,不准玩电子辞典,不跑位,不睡觉,不看窗外,不随意倒水喝茶和喝饮料,不准吃零食,不随便进出教室。

四、作业

21、先复习当天所学相关内容。在复习基础上独立及时完成作业,不得抄作业,按时上交各科作业,如遇特殊情况未能完成作业,需向课代表讲明原因,及时补交。

22、书写端正,行款整齐,一律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

23、直线和图形必须使用作图工具,图形大小适当,一律使用铅笔或自动笔。

24、每次作业应做到书写严谨规范,并参照各科特殊要求。

25、作业中若有错误,经老师批改发现后,必须及时纠正,避免再犯。老师未评讲,可由课代表及时公布答案,以便自行纠错。

26、作业本必须保持整洁完好,不得随意涂写、撕页、更换。

27、每天所发案单要分科用铁夹或文件夹按顺序保管整理好,以备复习之用。

五、考试

28、提前进入考场。保持安静,不准闲谈,不跑位,准备好考试用品。

29、依照高考要求,课本、复习资料、胶带、修正液、计算器、电子辞典等一律不能带入考场,若带入必须交于监考老师处。

30、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严禁舞弊,诚信对待各类考试。

31、卷面保持整洁,在规定地方填写姓名、班级、考号,规范答题,书写工整,要求同作业要求。除作图、答题卡外不得用铅笔答卷。

32、考试中途如无非常特殊情况不得随便上厕所。

33、考试讲评时认真订正错误,及时整理、保管好各科试卷。

讲究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篇6

一、转变观念,变教学为导学

要突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就必须确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当作教学的一个的独立的任务来完成,当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来对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往那种注入式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沉闷和程式化,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语文成绩难以得到真正的提高。因此,教师要破除急于求成、包办代替的做法,充分认识学生的差异性;要相信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让学生自主决定自己的学习进程,从而达到自我控制、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主动去学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潜在的学习欲望与能力,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以最佳的教学艺术,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学中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课文内容及形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读一读、画一画;对于诗歌,可以读一读、背一背、唱一唱;对于童话和情节曲折的故事,可以读一读、演一演。这样,在画、唱、演中,不仅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情感的体会。

三、解放学生,还给学生学习主动权

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心理、生理、学习发展的需要,以取得教育的主动权;还要解放学生,把他们从以课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解放他们的双眼,不要只盯住课本,外面的世界更精彩;解放他们的大脑,点燃思维的火花;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参与实践活动;解放他们的嘴巴,使学生谈天、谈地、谈生活)。教师要相信学生有信心、有能力学好,要尊重他们的意愿,挖掘他们学习的潜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创建一个师生互动互助的良好氛围。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进行鼓励和引导,把他们的自我表现欲充分地激发出来。这样,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四、指导学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教师要加强学法引导,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文章,也是一篇指导学生自学写景文章的范文。在教学时,我先指导学生学习第一大段,分四步进行学法指导:首先,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指出写海滨时用得最多的是什么词,并把它找出来,其目的是让学生抓住海滨的特点;其次,抓住特点再细读课文,找出能表现海滨“十分美丽”这一特点的词语进行品析;最后,放声朗读,体会感情。学完这段之后我让学生总结一下刚才的学习方法。在的指导下学生很快就可以总结出来,即初读、分析层次;再读,抓住特点;细读,品词析句;朗读,体会感情。掌握了学法后,我就让学生用这种方法自学第二大段,并要求学生把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以后的自学中去。对不同的题材、不同的课文要采用不同的教法,指导学生学会不同的学习方法,其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搭建平台,创设施展才能的空间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条件,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给学生提供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让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并在充满合作机会的群体中,自主地探索知识、获得知识。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在开展小组合作时,我认真编制学习小组,按座位就近4人一组,按学习能力有机组合,指定组长负责本组学习讨论活动的开展,发挥“小能手”作用。集体交流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4名成员先后汇报发言;也可以先由组长作主要发言,其他成员补充。这样,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更多了。

另外,我还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如制作手抄报和读书笔记展评活动、故事会、诗歌朗诵、词语接龙、口语交际课等,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广泛阅读文学、历史、生物等方面的通俗少儿读物,让他们在书本、报纸、网络上寻找自己喜欢的内容,从中学到丰富的知识。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得到了巩固,自主学习得到了延伸,这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练习、多活动,增长知识、开拓知识视野的平台,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的唯一目的是促进学生“学”,教会学生“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现代人素质的需要。我相信,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转变观念,有意识地在课堂控制中运用各种策略,培养学生勇于发现、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能力,那么语文课堂教学就能勃发出生机和活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感悟能力培养方法谈 篇7

下面, 我就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来谈自己的一些肤浅认识。

一.紧扣“最喜欢的”进行学习

众所周知, 爱憎分明是小学生的天性。描写生动具体的篇章是他们争相阅读的对象。往往课文未教, 学生早已耳闻目睹了。他们为什么喜欢阅读这些地方呢?让他们道出原因来, 不正是语文课中“感悟”的过程吗?

例如在学《草原》一文中描写草原美景那部分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你最喜欢草原的哪些景色?这一发散性的提问降低了学生思维难度, 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可以说他们在未加思索的情况下便纷纷举起了手。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并不是我提问的初衷, 于是我又说:“先不要急着告诉老师, 把你喜欢的原因悄悄地与同桌说一说吧!”顿时, 学生的发言对象变成了同学, 他们谈得更轻松愉快, 并为即将的全班交流作好了准备。他们谈到了草原的天空、绿草、牛羊、小丘, 并自觉能动地引发出了自己头脑中对草原景色的储备。有特色的蒙古包、牧人放牧、万马奔腾的情景等。学到了这儿, 分析理解的目的似乎已经达到, 但如此一来, 文章描述的顺序不是被遗忘了吗?最后我又要求学生读一读课文, 说说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描述的, 并按顺序背诵课文。学生在自读自悟自述中理解了课文, 发展了能力, 充分体现出他们是学习的主人翁。

二.紧扣“最受感动的”进行学习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有许多课文是记叙英雄人物的, 他们的伟大事迹深深感动了学生, 让学生在深受感动的同时受到了深刻教育。

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描写烈火烧身的邱少云的表现那部分时, 我在自己深情朗读后问学生:这几句描写中让你最受感动的是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先前已被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引入了文章所描写的境界, 心中早已被邱少云的伟大精神所感动, 对于这个问题, 他们想谈的很多。但我没有让他们简单地把文中语句读一下就了事, 而是追问道:“是什么让你深受感动?”学生先是一愣, 继而又高高举起了手, 他们此刻急需把自己感悟到的内容告诉大家, 是邱少云严于律己, 勇于献身的精神让他们感动不已。又如在学习《凡卡》所写信的内容时, 我要求学生在自读课文后说说哪些地方最使自己感动, 感动的原因是什么, 把自己深受感动的心情读出来。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进行自我教育, 再次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三.紧扣“最有趣的”进行学习

语文教材中充满趣味性的篇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再加上教师精当的设计, 就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内驱力,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求知识, 发表见解。我由前面三点有效的做法而引发出了这一点———你认为最有趣的是什么?是什么让你觉得有趣?

例如在学习《九寨沟》一文中描写动物的那一部分时, 我便采用了此法。本来动物就是孩子的最爱, 再加上作者生动细腻的描写后, 学生读起来更是兴致盎然, 说起来也是神采飞扬。有的说喜欢金丝猴的机灵, 有的说喜欢大熊猫的憨态, 还有的说喜欢羚羊的善跑等等。为了进一步满足他们的兴趣爱好, 我又为他们提供了一次发挥想象的机会:如果你来到了九寨沟, 你还希望看到哪些动物?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空前高涨, 他们再次根据自己的爱好, 说出了自己心中其它最喜欢的动物名称, 以及它们的特点。学生在自读自悟想象中理解了课文, 发展了能力, 他们始终是学习的主人。

学生听课方法的培养 篇8

一.创设意境, 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老师的课不感兴趣, 老师讲得再多, 课上得再怎么精彩, 也是做无用功。所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听课的关键。让学生学会倾听, 是发展他们的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才能使学生获得知识, 提高课堂效率。因此, 我除了课前精心备课, 巧设问题之外, 还指定了几个“小法官”、“小裁判”。这些“小法官”、“小裁判”都是我平时观察了解到的听课最不认真的几个孩子。任务是判定学生回答问题是否正确, 学生读的课文中是否有字音不准和读错的字。他们能指出一次, 记一分, 这作为评比三好学生中的一项内容。授课前我尽量采用讲故事、猜谜语等方法巧设悬疑,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倾听的欲望,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听课, 这样就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二.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1.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

手势或身体动作最能反映学生是否在认真倾听。上课伊始, 我首先要求学生臀部坐正, 两腿自然放在桌下, 两臂自然放在桌上, 让同桌和前后桌互相监督。养成端庄大方的坐姿, 这对学生集中注意力, 认真听课很有帮助。

2.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除了让学生想听外, 还要让学生知道从何而听, 这就要求老师适时地诱导点拨, 教给学生方法, 使学生会听。对于有些学生来说, 往往老师提出一个问题, 他们要思考的时间比较长, 有时可能想不出来或摸不着头脑。这时, 他们只能是听别人的答案。因此, 我在提问的时候, 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时间,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积极回答问题。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 我采取把一个问题划分成几个小问题的方法, 设置不同的梯度。提问时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偏向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和总结。听其他学生发言时, 要求每一学生眼睛要看着发言同学的脸, 做到神情专一, 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想法一致时, 则以微笑、点头表示赞同。要让学生明白听别人讲话不是只听“热闹”, 而是带着问题去听, 去思考。一要听明白, 二要思考有无不同的意见, 三要思考是否给自己带来了启发, 在大脑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边听边想, 边听边记。

还要让学生知道:别人发言时, 要认真听, 如果有不同意见要等别人说完后再提出不同的见解, 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 这是一种文明礼貌的人应有的基本素养。

三.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

学生好的听课习惯的养成, 只有正确的姿势, 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这还是不够的, 因为孩子天性好动, 要养成倾听的习惯并不容易。我利用孩子强烈的争胜心, 我制定了“回答问题我最棒”、“做小老师”等措施, 回答对一次, 奖励一分, 为别人做一次“小老师”奖励本上加一分。

例如:一次我在讲《五彩池》这一课时, 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五彩池让我最惊奇的是什么?此时我发现有一位学生没有注意听, 我灵机一动, 提问了他, 他当然不会, 我说:“来, 谁给他当一次老师, 奖励一分。”同学们都争着给他当老师, 通过这个方法使很多学生改变了听课开小差的毛病。还有一次, 我刚讲完课时, 随堂出了几个测评题让学生回答, 发现还有部分学生不会回答, 有的学生回答不完整。我想, 刚才讲课时, 学生回答得很好, 怎么到测评了学生就不会了?由此不难看出, 有的学生是听课时并不用心, 只听不想, 左耳进, 右耳出, 也没有做笔记的习惯。所以我在课后设置了“回答问题我最棒”这一教学环节。通过这一方法督促学生, 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培养探究能力方法探析 篇9

1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探究意识, 是人脑对客观物质的新认识、新观念的创造性反映, 它是通向创造性行为的桥梁。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和教材内容恰当地寻找激活学生探究意识的结合点, 触动学生探究思维的灵感和意向, 促进学生主观反应。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可从教师激趣、设疑、求异、促需等方面进行培养。

1) 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促进思维的活跃。 (1) 注重知道引入的趣味性。如在学习等比数列求和问题时, 引入棋格上放麦粒的典故, 得出1+2+22+23+24+……+264=……;在学习等差数列求和时, 讲高斯小时候求1+2+3+……+100的故事,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这样激趣, 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的角色, 学习热情高涨。 (2) 要让学生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 来源于生活, 应用于生活。我们每天的生活、学习都与数学有联系。搞建筑, 要先设计图纸;做投资, 须先做市场调查研究等都离不开数学。 (3) 注重实用性。学了有用、学以致用, 学生就会乐于去学。如学习了三角函数以后, 去野外做一次测量实验, 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实用性和乐趣;学习了多边形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感及成就感。 (4) 注重语言的幽默感。如0在有理数里面就好象独生子女一样,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有它自己的一些特点。学习了诱导公式后, 请同学们找特点, 并用“函数名不变, 符号看象限”和“奇变偶不变, 符号看象限”给公式进行归纳, 以帮助学生记忆等, 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2) 设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在教学中, 教师善设疑, 学生善生疑, 是萌发探究意识、培养创造性人才的原动力。如在讲解“求证抛物线y= (m+1) x2-2mx+ (m+4) 与x轴没有交点”这道题时, 不妨设问:你能把它编成一元二次方程或一元二次不等式, 或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的问题吗?这样一设疑, 很自然把学生引入到生机盎然的数学情景中去, 使学生积极思考、讨论, 从而沟通了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三项式和二次函数的关系,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敢于质疑, 不唯书、不唯师, 随时问一个“为什么”, 坚持问题学习, 才会有探究的欲望和动力, 才会有新的收获, 才会有探究能力的进一步升华。

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 促需。研究表明人类的需求是萌发探究意识、启发创造活动的内动力。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 如:怎样使有限的材料做成容器容积最大?人口的增长率控制在什么范围, 才不会使地球超负荷?哪一种储蓄方式是最合适的?在学习了均值定理后, 我引入了如下一题:利用墙的一面, (1) 用长20米的篱笆怎样围成的菜地面积最大? (2) 没有条件限制, 围成的面积最大可为多少?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探究能力是我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 是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所必须具备的, 从而强化他们的探究欲望。

2 优化学生的探究品质

探究意识被激活, 这仅是创造思维的起点, 要让学生的能力真正被开发出来, 还必须优化学生的探究品质。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人才, 必须从培养优良的探究品质和素养开始, 使探究意识和思维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那么如何优化学生的探究品质呢?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寻找教学内容与优化探究品质的机缘, 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追求。1) 利用数学史教育学生, 例如在讲到圆周率时, 介绍祖冲之当时用算筹进行加减乘除等各种运算达130多次;在学习球体积和表面积公式时, 很有激情地讲阿基米德死时的故事等, 使学生感悟到探究的道路不是一马平川的, 可能荆棘丛生, 步步艰难险阻, 要从“世上本没有路的地方踏出一条路来”, 只有行动上勇敢、果断, 思想上的大无畏, 才能冲破陈旧观念的束缚, 在遇到挫折时不放弃对成功的追求, 才能成就惊天动地之物。2) 开展“挫折尝试”。如在学习了正弦定理后设计这样一题:利用勾股定理, 在钝角三角形或锐角三角形中能得到边与角之间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生遇到困难了, 但也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通过推理学生能得出下节课要学的余弦定理。) 但所设的困难的难度要合适, 不要跨越太大, 要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如果过难, 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 适得其反。

3 创设学生探究的条件

探究活动是在一定社会需求和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的, 因此,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须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 让他们把探究活动落到实处。

1) 尽量给予探究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合理运用教材的整体结构和阅读指导逐渐放手, 引导学生自学, 形成自主式的探索与学习过程, 同时合理控制教学容量, 为学生探究过程提供充裕的时间。其次, 教师的讲授不要“尽善尽美”, 让学生获得探究的“开发区”, 展开思维畅想, 发挥能力探索, 补上知识的“空白”, 这样的机会越多, 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越高涨, 潜在的智能就会得到长足发展。接着, 教师提出的问题尽可能具有启发性、开放性、探究性, 如:在“经过三点的圆”一课教学时, 先让学生依次探究“经过一点已知点A如何作圆可作多少个”;“经过两个已知点A、B如何作圆, 可作多少个”“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 如何作圆, 可作多少个”“经过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能不能作圆”, 这样通过学生自行探究, 得出定理, 然后运用新知, 解决破损圆形铁轮的浇铸问题, 以及作三角形的外接圆。最后, 让学生探究:三角形外心有什么性质?一个三角形的外接圆有几个?一个圆的内接三角形有几个?外心与三角形的位置关系, 过矩形的四个顶点能否作圆等问题, 使知识得到巩固, 理论得到提升, 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挥。

2) 创造良好的探究氛围。

良好的探究氛围是探究活动的重要条件。 (1) 教师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能消除学生心理障碍, 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学习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将以一个探究者的身份出现, 面对问题, 可以回答“我也不清楚, 我们一起来琢磨”, 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2) 在班级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如:在班内展示各种探究成果 (如小论文, 小制作等) , 举办数学知识竞赛, 实行各种评比等, 在班级形成以探究为核心的班级舆论。 (3) 班级开展小组讨论合作活动。学会与人合作, 是学生成为适应现代社会人的重要素质。一个人一个苹果, 互相交换, 还是一个苹果, 但一人一个头脑, 互相交换, 你将得到更多的头脑。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多交流讨论, 让他们的意见互相碰撞、争论、吸纳、排斥……将会有意想不到的火花产生, 从而激发学生更强的探究欲望, 提高他们的探究品质。

培养基方法 篇10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仪器与试剂

1.1.1 材料

蛹虫草废弃培养基, 陕西泾阳食用菌种植基地;澄清剂ZTC 1+1, 天津正天成澄清技术有限公司;标准牛血清白蛋白,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1.2 仪器

R-201旋转蒸发仪, 上海申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7530分光光度计, 上海分析仪器总厂。

1.1.3 试剂

乙醇、氯仿、正丁醇、葡萄糖等, 分析纯,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蛹虫草废弃培养基多糖的提取

称取蛹虫草培养基粉末100g, 按照文献[4]上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 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小体积, 加入3倍体积95%乙醇沉淀, 静置, 抽滤, 收集沉淀物, 依次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洗涤三次, 真空干燥, 得蛹虫草废弃培养基多糖EPSⅠ。

1.2.2 蛹虫草废弃培养基多糖脱蛋白

1.2.2.1 Sevag法脱蛋白[5]

准确称取EPSⅠ2.140g于锥形瓶中, 加水10mL, 80℃加热溶解并过滤, 去除不溶物, 上清液放凉后定容至10mL, 用Sevag法除蛋白, 脱除4次, 离心, 收集上清液, 透析48h后, 再加入30mL 95%乙醇沉淀, 离心, 收集沉淀物, 依次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洗涤三次, 真空干燥, 得蛹虫草废弃培养基多糖EPSⅡ。

1.2.2.2 改良的Sevag法脱蛋白[6]

准确称取EPSⅠ2.100g于锥形瓶中, 加水10mL, 80℃加热溶解并过滤, 去除不溶物, 上清液放凉后定容至10mL, 用改良的Sevage法脱蛋白, 脱除4次, 离心, 收集上清液, 透析48h后, 再加入30mL 95%乙醇沉淀, 离心, 收集沉淀物, 依次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洗涤三次, 真空干燥, 得蛹虫草废弃培养基多糖EPSⅢ。

1.2.2.3 澄清剂法脱蛋白

准确称取EPSⅠ2.180g于锥形瓶中, 加水10mL, 80℃加热溶解并过滤, 去除不溶物, 上清液放凉后定容至10mL, 按待处理溶液的10%量加入浓度为1%的ZTC 1+1澄清剂。先加入A组分1mL, 60℃下加热 15min, 再加入B组分1mL, 80℃下加热 15min, 放凉, 离心, 收集上清液, 透析48h后, 再加入30mL 95%乙醇沉淀, 离心, 收集沉淀物, 依次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洗涤三次, 真空干燥, 得蛹虫草废弃培养基多糖EPSⅣ。

1.2.3 纯度鉴定[7]

分别称取EPSⅠ、EPSⅡ、EPSⅢ、EPSⅣ产品0.5g, 用蒸馏水溶解, 定容至50mL, 使用7530分光光度计对溶液于波长190~400nm处扫描, 以蒸馏水为对照, 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蛋白质。

1.2.4 蛹虫草废弃培养基多糖含量测定

1.2.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105℃干燥0.5h后恒重的葡萄糖标准品100mg, 置于100mL容量瓶中, 加蒸馏水至刻度, 摇匀, 即得1mg/mL的标准溶液, 备用。

精密吸取标准溶液1.0, 2.0, 3.0, 4.0, 5.0, 6.0mL, 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 摇匀。精密吸取上边各种溶液2.0mL, 分别加入6%苯酚溶液1.0mL摇匀, 加入5.0mL浓硫酸, 摇匀, 静至10min, 40℃水浴30min, 在490nm波长处测定各管的吸光度值。以葡萄糖浓度为横坐标, 吸光度值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回归处理, 得直线回归方程为:Y=-0.0611+10.97×X, R=0.9990。 式中:X代表浓度 (mg/mL) , Y代表吸光度值。

1.2.4.2 样品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精确称取样品EPSⅠ、EPSⅡ、EPSⅢ、EPSⅣ各0.005g, 用水溶解, 定容至100mL容量瓶中, 精密吸取以上样品溶液2.0mL, 采用上述的苯酚-硫酸法在490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值, 代入回归方程, 计算其多糖含量。

1.2.5 蛋白质含量测定

1.2.5.1 标准曲线的绘制

准确称取牛血清白蛋白0.102g, 加蒸馏水溶解后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 制成蛋白储备液。分别吸取蛋白质标液1.0, 2.0, 4.0, 6.0, 8.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 用蒸馏水定容制成标准蛋白液。

称取考马斯亮兰G250 100mg溶于50mL95%乙醇中, 再加入100mL85%磷酸后移至1000mL容量瓶中, 用蒸馏水定容, 即为考马斯亮兰溶液。

分别吸取1mL标准蛋白液置于25mL比色管中, 加入5ml考马斯亮兰溶液, 混匀, 放置10min, 然后以蒸馏水为空白, 在595nm处测吸光度值。以蛋白浓度为横坐标, 吸光度值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回归处理, 得直线回归方程为:Y=9.18X-0.0502, R=0.9931。式中:X代表浓度 (mg/mL) , Y代表吸光度值。

1.2.5.2 样品中蛋白质的含量测定

精密吸取1.2.4.2制备的样品溶液1mL, 采用上述的考马斯亮兰法在595nm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值, 代入回归方程, 计算其蛋白质含量。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方法制得的多糖和蛋白质含量比较

不同方法制得的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 与未处理的多糖相比, 各种处理方法都可以使多糖的含量有所提高, 提高的幅度分别是澄清剂法﹥改良的sevag法﹥sevag法。但是在多糖含量提高的同时也引起了多糖的大量损失, sevag法、改良的sevag法, 澄清剂法的多糖损失率分别是14.3%、18.1%、14.2%。改良的sevag法多糖的损失率最大, 可能是因为加入了一定的甲醇和无机盐, 使得大分子量的多糖沉淀出来;sevag法和澄清剂法的多糖损失率相当。从蛋白的去除情况看, sevag法、改良的sevag法, 澄清剂法的蛋白脱除率分别是80%、83.2%、91.3%。澄清剂法的蛋白脱除率最高。

以上的分析表明, 使用澄清剂法来处理蛹虫草废弃培养基多糖, 可以达到很好的脱蛋白目的, 脱除率达到91.3%, 多糖损失率最低。

2.2 纯度鉴定

多糖在波长190~400nm区间紫外-可见光谱扫描, 见图2。图谱显示未脱蛋白的样品在280nm处有明显的蛋白特征吸收峰, 经脱蛋白样品在190nm处有多糖特征吸收峰, 在280nm处没有明显的蛋白特征吸收峰。

3 结 论

Sevag法、改良的Sevag法和澄清剂法对蛹虫草废弃培养基多糖都能达到一定的脱蛋白效果, 脱除率分别为:80%、83.2%、91.3%;但多糖也有大量的损失, 损失率分别为:14.3%、18.1%、14.2%从以上数据比较这三种去除杂蛋白方法, 澄清剂法脱蛋白效果最好, 多糖损失率最低, 同时还避免了使用氯仿、正丁醇等大量的有机溶剂。

参考文献

[1]林群英, 宋斌, 等.蛹虫草人工栽培条件优化研究[J].中国食用菌, 2006, 25 (6) :172-19.

[2]Won S Y, Park E H.Anti-inflammatory and related pharmacologicalactivities of cultured mycelia and fruiting bodies of Cordyceps militaris[J].J.Ethnopharmacol, 2005, 96 (3) :555-561.

[3]周枝凤, 梁逸曾, 等.人工蚕蛹虫草和冬虫夏草水溶性成分的相对归属分析[J].分析化学, 2004, 32 (5) :561-564.

[4]孙诗清, 李多伟, 等.蛹虫草培养基中虫草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3, 33 (146) :149-151.

[5]潘中华, 贡成良, 等.家蚕蛹虫草多糖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J].中国蚕业, 2002, 23 (4) :20-21.

[6]王卫国, 赵永亮.一种在多糖分离纯化过程中新的脱蛋白方法[J].中草药, 2003, 34 (10) :891-895.

教给方法,培养快速阅读能力 篇11

快速阅读方法是从文字中间迅速吸收有用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它的优势在于快,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处理大量的文字材料,这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对信息检索、筛选、甄别的意义重大,其目的是尽快抛弃多余信息,吸收有用信息。我们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外读物特点,大体可把它们分为一般故事类、科普知识类、文学作品类、课程辅导类等。根据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分别指导。

一、一般故事类,采用“略读法”

“略读法”就是一眼看几整行文字,抓住所读材料的系统和脉络,寻求所需的内容。它是一种高级的阅读方式。高尔基就是运用了这种纵阅横览的略读法,每翻一页就像下台阶似的从上到下地垂直看,读完了多得惊人的书籍。我国古人说的“一目十行”,指的就是这种阅读法。根据新课程标准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的要求,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学习采用“略读法”。在快速阅读时迅速抓住故事本质,掌握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能够把故事中印象深刻的地方讲述出来。运用略读法可以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避免砍柴磨工的读书现象,同时不影响对故事本身的理解程度。

二、科普知识类,采用“浏览法”

所谓浏览,就是读书时视线快速地移动,扫视读物上的每一行字,但只注意每一行中少数几个重要的字。浏览可以扩大知识面和了解最新信息,从而多发现对自己有用的资料,以便需要时进行查找。科普类的文章,一般都是一些说明性较强的文章。而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就可以了,不需作深钻细研。因此,我们可以指导学生采用“浏览法”阅读此类文章。首先,指导学生先花一两分钟弄明白文章标题的意义;接着,按常规浏览文章的序、目录、题解、索引等;然后,阅读正文的开头和结尾,用目光迅速掠过中间材料,寻找突出的标识。如,用斜体字印刷的词、加线词、插图、图表和图解等。最后,合上书,回忆所得,将零碎的内容汇集起来,或做好笔记,或进一步阅读。浏览法既抓住重点又省时间,想让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就必须教会学生采用浏览法阅读。

三、文学作品类,采用“选读法”

在一篇文学作品中,需要学生学习的东西很多,有如何谋篇布局的,有如何遣词造句的,有如何刻画人物、描写形象的等等。对于文学作品,实实在在需要精读、细读,最好什么好的方法都能学会。不过,这只是一个幻想。一篇再美的文章像这样阅读,它也会变成八股文,虽读得很烂,却烂得没滋没味,因而我们需要有选择地精读。诗歌、散文,我们可以多加诵读,对于精彩的段落、篇章加以背诵;小说作品则可以谙熟情节,把握形象,归纳主题等。选读法是一种“忍痛割爱式”阅读方法,有针对性地选择所读文学作品的侧重点,学生轻装上阵,会读得更愉快,学得更深刻。

四、课程辅导类,采用“整体阅读法”

这是一种按照一定的程序对文章从整体上加以理解的方法。大多数人在读书时,往往习惯于逐字地看。其实,绝大多数文章中的内容都可以少看或不读你就可以掌握文章内容了。如对一些理论性较深的文章,如果你还一个字一个字地看,这样读书,那实在是最蹩脚了,它会严重影响和降低你的阅读速度,而且记忆和理解效果极差。采用对文章结构总览和整体认知方式,既能加快阅读速度,又不会影响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一旦形成这样的习惯,你将无疑会大大提高阅读速度。阅读材料中文字负载的信息一般可分为三类:有用信息、次要信息、无用信息。阅读时,如果目的明确,大脑就能对有用信息优先选择,而不至于为次要信息、无用信息费时太多。阅读时要注意搜寻作者用来强调信息要点的标志和文章的连接点。例如,搜寻段落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和过渡句;搜寻在“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等之后所作的简单概括;搜寻包含信息要点的小标题,突出重点的着重号、斜体字、黑体字、疏排字等。阅读时,只要注意搜寻强调信息要点的标志,就能迅速把握文章的要点,而其他文字尽可一略而过。这样也可大大加快阅读速度。运用此方法阅读好比带着索书单进书库取书,根据索书单上的要求迅速准确找到所需图书。如果没有索书单,在众多书堆中,漫无目的地选择,一定会浪费很多时间。整体阅读法的阅读程序通常由文章的题目、体裁、段落和文章的主要内容等内容组成,只是顺序不同而已。

当然,这些快速阅读方法只是根据阅读内容的不同分类而进行指导的。快速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在教学中,我们还要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摸索,找出更好的、更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

学生自学能力培养方法谈 篇12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论指出,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通过交往, 重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间的交流包括知识信息、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信息以及生活经验、行为规范的信息等。通过这种广泛的信息交流, 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因此, 教师价值引导的落脚点应是学生的自主构建, 整个教学过程应是教不断向学转化, 以促使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断提升。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进行换位, 要从传统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促进者。具体来说, 教师应是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 而学生则是学习者、发现者、研究者、创造者。在课改中, 我注重与学生沟通, 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 了解其认知规律和兴趣点, 与学生交朋友、谈心, 进行书信交流沟通, 使课堂气氛和谐民主, 给学生创造创新的环境, 使其具备创新的品质, 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方案措施, 迁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乐学、爱学为舟, 促使学生到达学会的彼岸。

二.让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

1. 让学生在操作中参与。

小学生好动, 注意力不强。为此, 我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思维往往是从动作开始的, 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 而动手操作和观察活动最易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

2. 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

在中高年级有些教材中, 可以把要讲的新内容编成思考题, 让学生根据这些问题去操作或自学课本。系统的思考提纲, 对于学生想要干什么、观察什么、做什么都有一定的指向, 学生按照这个顺序去自学、去思考, 就能独立获取知识, 使他们由学习的客体变成学习的主体。

3. 组织“合作研讨”, 让学生在多项交流中参与。

“合作研讨”是以学生为主体, 合作为手段, 有组织、有指导地互教、互学、互帮活动。这种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突出学生间的合作研讨, 共同发现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小组研讨中, 每个学生都有发言交流的机会, 可以学习别人的优点, 培养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学习方式, 使全体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 使思维真正的活跃起来, 使课堂教学不存在被遗忘和冷落的角落。

4. 精心设计, 激活思维。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 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是师生之间信息交流、反馈的过程, 它对于启迪和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5. 设计开放性的练习, 深化思维。

课堂练习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 也能暴露学生在理解, 应用新知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组织练习的目的性要明确, 形式要新颖多样, 要强调各年级的独立性, 创造一个使全体学生都能独立动脑、动口、动手完成练习的空间, 新奇的带有激励性的练习, 学生能全身性的投入, 在练习中使他们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培养。

三.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欲望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 必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老师热爱、尊重、理解学生, 才能满足学生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学中, 应创造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热情的语言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在交往中体验到平等、民主、信任、理解与爱护。他们得到了精神的满足就会积极投入到学习。

上一篇:不锈钢切削加工下一篇:持续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