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兴趣培养方法拾掇

2024-09-12

数学兴趣培养方法拾掇(精选9篇)

数学兴趣培养方法拾掇 篇1

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 人都会有一种情绪色彩, 这种情绪会指引人的意向, 影响人的活动, 我们将其称之为兴趣。对于学生来说, 兴趣是他们渴求科学文化知识的心理表现, 是他们不断探究真理的心理催化剂。在学习的动机中, 兴趣是最实际的一部分, 它会促使学生对一些事物有很大的注意, 并积极地对其进行研究、探索, 逐步掌握事物的规律。这种浓厚的兴趣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这也是科学家、发明家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我们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 是教学的重点。怎样做才能有效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新奇事物, 吸引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年龄较小, 对事物的猎奇心很强烈。因此, 他们很容易被一些新鲜、奇异的事物吸引。针对小学生的这种心理,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新奇的事物, 或者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来启发学生, 让他们敞开心扉, 接受知识, 独立自主地进行思考。以我教学“能被三整除的数”这一知识点为例, 我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任意写下一个数, 然后我给他们写的数后再加上一个数。给所有学生的数都加完后, 我让他们用3去除这个数, 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这种新奇的方式让学生觉得很“好玩”, 他们都认真地去计算。当得知两个数相加得到的数都能被3整除时, 学生的好奇心就更强烈了, 他们很想知道其中的诀窍, 觉得教师一定有自己的秘诀, 也很想让教师告诉他们这个秘诀。他们带着迫切的求知心, 认真地听教师讲解知识点, 很轻松地就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教师也完成了让学生从无疑到有疑, 再到无疑的认知过程的转化。

在进行课堂提问时, 要注意方式方法, 尽量选取一些新颖的问题来吸引小学生的兴趣, 并用新鲜、独特的方式来进行讲解, 以能够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为目的, 让课堂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如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特征”时, 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不做老师了, 要做一回学生, 让你们考考老师。”学生一听就觉得很新鲜, 问道:“怎么考?”我说:“你们任意说一个最简分数, 我就能在五秒钟之内告诉你这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都很兴奋, 都争着要让教师回应自己说的分数, 整节课都在活跃的气氛中进行。我画了两个大圆圈, 分成两个集合, 分别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和“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 并把学生说出来的分数分别填到两个圆圈内。开始时, 学生都不相信, 但是, 经过他们自己检验, 我这个“学生”的答案准确无误。这样做, 不仅能够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检验问题, 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 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 真是一举多得。

二、生活实例, 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可以在开始新课时引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实例, 通过一些身边的问题和儿童感兴趣的事物来吸引他们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让他们能够快乐学习。如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课时, 我提问:“你们都见过什么形状的车轮?为什么没有三角形的车轮?椭圆形没有棱角, 能做车轮吗?”经过讨论, 学生都对这些生活中忽视了的问题进行思考。我又顺势推进, 把圆的特征逐步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之中。这样, 在问题中融入生活中的实际事物, 能够让学生产生熟悉感, 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能够很轻松地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情境, 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法将数学知识变成学生探索的对象, 让静态的知识学习变成动态的探索, 并帮助学生组织材料, 让学生求知的过程变得更顺畅, 能够更轻松地获得新知识。这样做, 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为他们打开思路, 让他们更好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以我教学“数学反比例”一课为例, 这节课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从两种变量的变化规律中发现“隐蔽”的其“积”一定。为了突出这一本质, 我为学生进行了情境创设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演示:在箱子里放入一把铅笔, 我每次拿10个出来, 3次就拿完了;每次拿5个出来, 6次能拿完;如果每次拿3个, 要拿几次才能拿完呢?此时, 我的演示戛然而止, 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这个演示成功地将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探索, 把本质“隐蔽”的定量 (铅笔的个数30个) 变得很明显, 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去领悟“橡皮擦”的总数一定, 也就是“每次拿的个数”与“需要拿的次数”的“积”一定, 为抽象反比例的意义创造了条件, 也为学生的问答打开了思路。

四、创设悬念, 巧设疑问, 激发兴趣

要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处于最佳心理状态, 教师必须想方设法去调动学生的情绪, 唤起学生的心里共鸣,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 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6、8、12、17、24、26、39、42、53、66。问:“谁能很快判断出哪个数能被3整除?”由于这些数都是一位数或者两位数, 学生当然很快就能判断出来。教师再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上一些四位数、五位数等, 问“谁能很快判断出哪个数能被3整除?”由于数目较大, 学生都陷入了沉思。教师抓紧时机说:“我能很快就知道哪个数能被3整除。”一一指出后, 教师紧接着又说:“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 我都能很快地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学生一听, 课堂气氛立刻就活跃了, 连平时不爱动脑筋的学生听了, 也争着写出数字, 想考考教师, 当教师一一说出正确答案时学生觉得新奇:数目这么大, 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就能答对呢?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起来。教师接着又说:“我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就能判断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能被3整除的数”这样, 有目的性地创设悬念性的问题, 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及时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五、适当表演, 提高兴趣

对学生的表演越适当越及时, 效果就越好, 激励作用也就越大, 就越能提高学习兴趣, 因此, 在教学中要善于创造时机。如每当完成一项哪怕是很少很浅的知识传授以后, 就及时进行目标明确的学习检测:对于答对的学生, 应该及时表扬;对于答错的学生, 也应捕捉其“闪光点”, 给予肯定或奖赏, 并想方设法启发他们答对;对比较好的学生 (尤其是后进生) 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赞扬, 使他们充满信心地学习, 越学兴趣越浓。在教学工作中, 教师不仅要注意发现学生的优点, 同时要注意及时而且恰当地给予表扬。除此之外, 组织一些小型的学习评比活动, 也能达到表扬激励的目的。比如, 对课堂提问积极的学生进行评比等, 将评出的优胜者及时地在表扬栏里升上不同的小红旗。这些活动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 又能照顾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要, 因而引发出人人争先进、个个受表扬的氛围, 使他们充满信心地学习数学, 并且越学劲头越足。

总之, 无论我们采用什么方法, 只要使学生对数学课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就能获得学习的成功。

小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和方法 篇2

关键词:爱心;情境;争辩;行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4-106-01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要想让孩子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首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然而在长期应试教育的驱使下,我们有些时候心里不免急功近利的片面認为,只要习题答案正确,学生记住,考试就没问题。于是在课堂上,学生一旦回答出错,我们就很难沉得住气,不免训斥几句。久而久之,造成课堂乏味,气氛沉闷。学生"碰壁"多了,也就不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数学的兴趣荡然无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打破上述僵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我们只有顺应孩子们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

一、用“爱心”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我认为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效率。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引导学生从上到下观察12÷4=3,120÷40=3,1200÷400=3这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各是怎样变化的?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的刘丽把手举了起来。我高兴的把她叫了起来,但她却站在那里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这时,其他同学坐不住了:一些调皮的孩子开始讥笑她,学习好的孩子也不耐烦的埋怨她耽误时间。再看刘丽,脸涨的通红,低着头不时拿眼睛溜着老师和同学。从她胆怯的目光中我可以感觉到连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想退却了。可我走过去,抚摸她的头,亲切地说:“没关系,你在课堂上举手,老师特别高兴,这证明你想和大家一起努力学习了,第一次当着老师和大家发言,难免紧张,深呼吸一字一字的把你观察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即便是错的,老师也要表扬你的勇敢!”当时,她激动得热泪盈眶,用颤抖的声音结结巴巴的讲出了自己的观点,居然是对的!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也禁不住心潮澎湃。我们多给学生关爱、鼓励,还有什么困难能让学生望而却步呢?把关爱献给学生,把信心还给学生,这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感情基础。

二、用"情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如形体语言,课件、录音录像,简笔画,故事表演等等,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面积和面积单位》等课时,我借助教学课件,分别以生动的小故事、有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复习了旧知识,产生了新问题,接下来便主动地投入到探究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很自然地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学习效率很高。再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短短的40分钟下来,几乎每个孩子都明白了时与分的关系。无可否认,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三、用"争辩"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我注意抓住契机,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好引导者的职责。如教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时,简算1200÷500一题,我让学生先自己在本上试着做一做。由于刚学完商不变的性质,在计算方法上不存在问题,所以学生们兴趣十足、信心百倍地做了起来。之后我组织同学交流结果:“商2余2”“不对!”应该“商2余200”。班里一阵骚乱,而且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学生居多。这时,我让学生开展讨论,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向对方提问。于是,双方同学马上就展开了唇枪舌战,一开始学生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渐渐的,同意第一种答案的同学就意识到自己错了,并且对那些反驳他们的同学表示心悦诚服。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是学生们自己在讨论、交流。事实证明,学习效果是极好的。因为,他们是在主动学习,有自我价值的体现在等着他们。鼓励争辩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心需要。

四、用"行动"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全体参与,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乐趣,在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做到三个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理解算理和掌握算法相结合;独立操作与小组合作操作、小组讨论互相启发相结合,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获取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还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讲解《有余数的除法》新授过程中,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分橘子的练习。有10个橘子,平均分给小组中的4位同学,每人分到几个?还剩几个?有的小组是3位同学,每人可以分到几个?还剩几个?通过动手操作,启发学生梳理自己的意见,并在小组中表达出来,看一看,谁说得最准确、哪组说得最完整。让每个同学都有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他们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

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在立足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的同时,建立一个开放似的课程体系,从学生出发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我通过开设数学活动课等形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统计知识》时,让学生统计学校内的事物;在教学完《年、月、日》知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2010年的年历;在教完《长、正方形面积》时,让学生动手测量生活中的长正方形面积,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数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消除了对数学的厌倦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用生活中的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方法浅析 篇3

一件事情做不做, 有没有必要去做, 要看这件事情的重要程度。对于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来说,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我们要不断地研究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提高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可以摆脱部分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恐慌, 慢慢地提高学习成绩;第二, 提高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可以让数学教学课堂变得生动, 充满活力;第三, 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给学生带来自信。因此, 培养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切实有用的方法。

一、巧妙运用数学美

数学课程本身存在着很多的美感, 比如:数与形特征的外在美, 数学语言符号、数学图形、数学公式之间的对称美, 老师和学生共同探讨解题思路的过程美, 等等。对于老师来讲, 要懂得努力向学生传递数学中个各种美, 让学生感知并体会到数学中存在的这些美感, 感受到数学这个五彩斑斓的美的课程, 从而学生便会用心去体会这种美, 不断地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 对数学的兴趣也会越来越高。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韦达定理) undefined学生肯定会为其简单而统一的规律感动。又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时候, 老师教授学生认真画出各种二次函数的图形, 看各种二次函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看看谁画的图形最准确, 准确的图形看上去是非常漂亮的, 通过这样的教学, 学生便会产生很大的兴趣, 动手去画图, 知识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了。再比如, 在教授黄金分割知识的时候, 教给学生黄金分割用于优选法及建筑、绘画、舞台艺术设计等各种实际应用, 再通过一些艺术设计图片来感染, 让学生学好黄金分割知识。总之, 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鉴赏和感受数学美, 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开辟第二课堂

在数学课堂之外, 利用业余时间举办各种各样的和数学有关的小游戏, 比如, 数学知识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开展兴趣小组等, 相当于开设了第二课堂, 这些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快乐, 在活动中能够不断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作为初中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是巨大的, 需要老师去挖掘。同时通过各种活动的成功完成, 学生在活动中会有较大的成就感, 对于数学的兴趣自然而然就有了, 这个时候老师再加以引导, 这样数学学习兴趣就提高了。

三、多表扬多鼓励

这个过程要求老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要做到由浅到深, 循序渐进, 要充分了解各个层面的学生, 对于不同层面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让学生心中充满进步感, 同时在老师占主导作用的同时,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例如, 当学生做对一道题目的时候, 要对其进行表扬, 初中学生年龄不大, 情绪化比较严重, 叛逆心理也比较强, 多对其进行表扬, 对于提高其学习兴趣是非常有用的。当做错题目的时候, 老师不能一棒子打死, 去批评学生, 而是要看学生的整个做题过程, 哪个地方出了问题, 哪个地方思路正确, 即便题目做错了, 还是要表扬其思路正确的地方, 这样学生就不会有太大的失落感, 同时还能切身体会到老师的关心, 必然会提高其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创设个性情境

到了初中, 学生的个性已经变得相当突出, 每个学生的特点、兴趣方面都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 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要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以便满足不同的需要。对于基础好一些的学生, 可以布置些较高难度的习题, 让其觉得具有挑战性, 完成后还能够充满十足的成就感;对于基础略微差一点的学生让其多做一些基础题, 这样学生不会感觉到吃力, 基础知识也就打牢了。同时老师要注意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 调整自己的教学过程, 以保持教学课堂上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三角形全等”时, 不妨创设如下情境:有一块三角形玻璃板, 不小心被打碎成了三块, 如果想要再配一块同样形状的玻璃, 是否必须三块都带去?只带一块行吗?为什么?一题三问, 层层递进, 更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也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融洽师生感情

作为初中学生来讲, 年龄不大, 情绪化也比较严重, 经常会爱屋及乌。学习过程也难免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讨论, 哪个老师对我们真好, 非常和蔼, 经常给我们讲一些拓展思维的与课本无关的知识, 我们都特别喜欢他, 我们都特别喜欢上他的课, 对这门课也特别感兴趣。这样的讨论经常在校园里听到, 当然反面的也很多。从这些讨论中, 我们会发现, 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初中数学来讲, 在初中的课程中是比较难的一门, 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须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因此, 数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 当学生们听得一头雾水的时候, 老师就应该立刻察觉到, 并通过各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 换个角度来讲授不懂的知识, 这样让课堂气氛融洽和谐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在课余时间, 要多关心学生, 多找学生谈心,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以自己真诚的爱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六、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是一个比较高的过程, 需要老师不断地引导、不断地培养。所谓数学思维方法就是将学习数学知识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从中领悟数学真谛, 发现数学的奥妙。这个过程需要老师不断地增强自身的知识, 为学生提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 让学生在能够解决问题的同时, 联想到懂得该问题能够解决很多实际的问题, 这样学生在做对题目的同时, 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感受到了对以后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因此, 为了能够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学生便会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 兴趣自然也就上去了。

总之, 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也不言而喻。因此,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 初中数学教师要开拓自己的思维, 在教学中不断总结, 运用各种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通过各种途径, 来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兴趣有了, 积极性提高了, 自信心上去了, 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自然就上去了。

参考文献

[1]吴祖涛.刍议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 (教研版) , 2009 (1) .

[2]李宝唐.浅谈初中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设计[J].陕西教育, 2010 (7) .

[3]曾宏亮.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J].沙棘·科教纵横, 2010 (8) .

[4]余巍.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思考[J].商情, 2010 (8) .

[5]袁晓勤.培养初中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07 (2) .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八种方法 篇4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兴趣;学法改革

对教师而言,要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既要让学生喜爱课任教师,也要让学生喜爱上数学这门功课。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数学这样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师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目标激励法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可生动地向学生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课堂伊始让学生随意报数,教师很快判断能否被3整除,然后让学生用除法验算,结果全对。继而教师设问:“如不用除法运算,还能有什么方法能快速得出答案?”此时,学生因好奇想知道答案,学习兴趣就被激发起来。

二、谜语故事法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乐于猜谜语、听故事,教学中教师若能运用谜语、故事的形式紧密结合教材组织教学,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小时、分、秒的认识”,教师可首先让学生猜谜语: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然后要求学生编故事,根据书本的插图,编一个小朋友是如何爱惜时间,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故事;最后指导学生练习。这样,小学生能自然而然地认识钟表中的小时、分、秒,同时通过故事受到了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学习情绪高涨。

三、直观演示法

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运用直观教具进行演示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比多(少)”的应用题,教师用白蝴蝶卡片7只,花蝴蝶卡片3只,贴示说明“白蝴蝶比花蝴蝶多多少”“花蝴蝶比白蝴蝶少多少”等概念,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实践操作法

好动,是小学生的又一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画一画、拼一拼、剪一剪,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能提高。例如教学“分数的意义”中,教师在讲清楚“单位1”“平均分”两个概念后,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纸,这样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仅兴趣浓厚,而且理解深、记得牢。

五、创设情境法

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些“问题的情境”,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学圆周率之前,先布置学生量出各种不同直径的圆周,记下其直径和周长的数据。上课伊始,让学生用周长除以直径。经过计算,发现所有的周长与直径之比都接近3.14,从而使学生感到有趣和好奇,隨之便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六、巧妙设问法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计各种启发性的问题,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师生进行计算比赛,求相同加数的和,然后教师向学生提问:“老师为什么一下子能算出结果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较为简便?”通过设问,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尝试练习法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根据这一特点,采取尝试练习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分数化小数”,首先要求学生把3/4、7/25、1/3、7/22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然后,让学生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①什么样的最简分数能够化成有限小数?②什么样的最简分数不能够化成有限小数?③我们能不能不进行除法计算,就能判断出什么样的分数可化为有限小数?通过练习,由于学生急于寻找规律,学习积极性高涨,兴趣大增。

八、竞赛激励法

竞赛是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有效手段。在低年级教学中组织口算、笔算接力、“开火车”“夺红旗”等竞赛。在高年级教学中可布置一定习题看谁解得快,看谁解法多,看谁编得又快又对(加编应用题),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

数学兴趣培养方法拾掇 篇5

一、巧用数学史料,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用好相关素材,对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显著。比如:(1)在讲解《圆》的相关知识时,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和祖冲之的“割圆术”:依据无限—极限的思想,把关于圆内接多边形的研究方法,移植到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研究上;有关圆周率的研究,比西方相关成果早一千多年。为了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无限、极限的思想,我常对学生作这样的引导与描述:若把圆周平分成二、三、四、五、六、八、十二等分,弦与弧,差别大吗?显然,笔直的线段与弯曲的弧线,形状有差异,长短也有差异。但当我们把圆平分成一百八十或三百六十、三千六百等分时,情况如何?当把圆周等分成三万六千等分时,弦与弧、扇形与三角形,差别如何?当把圆周等分成三十六万等分、三百六十万等分呢?……这种把圆无限等分,用三角形代替扇形、用弦长代替弧长的“近似”“逼近”的做法,正是无限逼近的思想,即极限的思想。这样的描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讲授勾股定理的相关材料时,我告诉学生:我国古代的相关成果比西方相关成果早了一千多年。(3)关于“贾宪—杨辉三角”的研究,我国的成果比西方的相应成果早了一千多年。

教学实践表明,经常有目的、有计划、适当地引用相关史料,适当穿插一些数学家经过艰苦努力而取得辉煌成就的史料,对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持久性,都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

二、借助数学美感,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处处充满了美的特性、美的表现。根据教学内容,有机地选用数学美的素材,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的美,培养其数学素养。比如:(1)圆锥曲线的方程,表达方法的简洁、对称,是数学表达的简洁美、对称美、抽象美的典型。(2)最基本的二次曲线,图形的对称美、流畅美,具有仅用语言、文字所不能达到的境界。图形由运动、变化逐渐形成,图形的对称与方程式的对称,是中小学生认识数学表达的对称美的最好的素材,这些美的特征很抽象,引导学生认识它们,也较困难。在教学实践中,我与其他老师商量,主要采用逐步渗透、适当点拨的方法。比如,我们对于“黄金分割点”、“黄金分割数”的教学与引导,先后选用了以下素材: (1) 正常健康的人体,肚脐位置是人体正常身高的黄金分割点; (2) 人的上肢、肘窝是肢长的黄金分割点; (3) 人的头面部,鼻尖部位是头部总高度的黄金分割点; (4) 当外界的气温在人的体温的黄金分割数附近(23℃)时,人觉得最舒适; (5) 舞台上,报幕员站在舞台边缘的黄金分割点位置,最等称; (6) 有关医学研究表明,人正常吃饭达六七成饱,最有益于健康; (7) 经艺术家研究发现,绘画时,某些最重要、最需要突出的内容,宜画在画面高度的黄金分割点附近;……经过这番引导,学生无不感叹:数学———奇异!数学———美!

在数学活动课上,我曾不止一次、不止一处借用现代教育资源网(如学生科技网、中国教育信息网、K12学生频道)中提供的相关素材,引导学生欣赏:比如:(1)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无一不体现出几何图形的对称美、流畅美;(2)当今世界上最流行、最时尚的车型,其外形,无一不借助于几何形体的美(学生对此类话题极感兴趣);(3)今日都市的夜景中,闪烁的霓虹灯的变幻规律,由数控技术操作;(4)医疗用的心电图,体现了人体正常规律的匀称美与动感美;(5)用三角函数的图像近似地表示(如钟摆、弹簧)简谐运动的特性或交流电的变化规律,也是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知识、认识数学美的有效素材;(6)借用现代数学教育技术中的函数拟合软件,近似地描述诸如财经、股市、人口增减、资源测算问题中的数量规律,正是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美的极好机会,自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策略与方式。

总之,只要我们认真挖掘,就不难发现,表现数学美的素材十分丰富、感染力强,自然有助于我们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

三、依托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学习兴趣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或技术,当学习者深知其广泛应用范围及价值时,其学习积极性常常会呈现出极好的状态,并且其持恒性也会处于高度的自觉状态。

在传统观念中,数学主要用于计算、测量、建筑等方面。随着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及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于数学应用的广泛性的认识,已日趋全面与深刻。教学实践表明,恰当引用这类素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1)在现行小学到初中教材中,借助于学生对学籍号、考试号的了解,对于数字编码常识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再借助于高中排列、组合知识的教学,我引导学生反复讨论: (1) 一个保险柜,密码是6位数字,那么这个号码锁最多可设置多少个不同的号码? (2) 一个保险柜,号码为8位数字,那么不知密码的人,想一次打开这个锁,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 (3) 某城市现有约800万人口,若该市规划局与电信部门计划设置六位电话号码,那么最多可设置多少部固定电话?若设置七位电话号码,最多可以安装多少部固定电话? (4) 国家的军队、财经、公安等部门,为了确保信息交换、传输的安全,在电子信息的传输时,常常要加设密码,凭我们的生活经验,若用数字代码,至少要多少位? (5) 为便于公民的信息管理,把我国十三亿多人口每个人的住址(省、市、县、乡镇)、出生时间、性别等主要信息用代码表示,那么,至少要在身份证号代码上设置多少位数字?经过这番引导,学生对于数字排列的基础知识及应用价值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2)乘车、购物、医疗、购房、买车、旅游等各项活动,均离不开数学的计算与筹划。(3)股市、物流、财经、贸易、税务、金融,无论哪一行都离不开数学中的很多的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幂函数等);在相关内容的教学时,不妨进行相应的渗透;又比如,放射性物质的衰减、人口增长、资源的开发(或退化),又紧密联系着指数函数模型;再比如,金属等固体物质的延展、收缩等变化,工厂生产成本的核算,物理学中的热的传递、温度的变化……均离不开函数模型。(4)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极为密切的出租车计费,电话费计费,家庭用电费水费,汽车油箱中适量存油及消耗、行驶、剩余油量等很多问题中,均依托了一次函数模型。(5)在生产、生活计算中,优化思想———最值问题,又常常离不开二次函数的理论基础与指导。(6)关于洪水、地震、干旱、沙尘暴、森林火警、泥石流等水文、地质、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均紧密联系着统计学及概率论中的最基本的原理与方法。……事实上,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在每个相关素材及适当时机,适当地向学生做些介绍,引导学生认识其应用价值,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文化素质,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运用悖论与陷阱,激发学习兴趣

无论是数学中的悖论还是一般逻辑学中的悖论,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均有其独特的效果。比如, 为了帮助学生搞清某些概念 (或原理、法则) 的本质, 不妨组织学生讨论来自他们自身的错误, 从而达到澄清是非的目的。比如, 为了引导学生认识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与性质, 我曾借用一个同学作业中的典型错误, 组织了讨论“1=100吗?”。大致思路为:。借此素材, 发挥之, 可以推得1=1000, 1=10n (n为整数) 。请问:错误的根源在哪里?

在此讨论过程中,总体而言,学生的思想活跃,情绪高涨;后继调查发现,即使学习成绩很差的同学,收获也是很大的。其根源就是来自于浓厚的兴趣。

在高一年级同学系统学习“集合”、“对应”的知识时,我曾引导同学讨论过一个问题:ΔABC中,与BC边平行的中位线为MN,问:MN上的点与BC上的点,哪个多?为什么?

经过这次专项讨论,学生不仅逐步深化了对集合、对应概念的认识,而且了解了关于“有限量”的性质及研究方法,自然也强化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从我们自身的观念、习惯与教学行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我们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同时,深入反思,积极改进我们的教学行为。比如,我们应时刻对学生和工作充满爱心与热情;我们应不断学习,不断吸取最新的专业、前沿科研成果,真正做到经常更新我们的知识、观念、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自身高尚的人格,丰富的想象,精炼、规范、幽默的语言,高度的概括能力,娴熟的演算技巧,高超的解题方法,恰当运用的现代教育媒体,也为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保证,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做好了准备。这均是我们做好数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仅要从以上五条途径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在教学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深入挖掘教材、巧用现代媒体等各个相关环节上多动脑、多花气力,从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稳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镜流.教育心理学新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7, 4, (1) :86.

[2]章士藻.中学数学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 (2) :94.

[3]唐明干.初中数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思考.北京中小学教材教学 (中学理科) , 2001, (4) :22.

数学兴趣培养方法拾掇 篇6

心理学家指出:胆怯和过分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 而勇敢和自信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在教学中, 首先教师要转变观念, 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 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 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创设和谐的氛围,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认为给学生关爱, 就是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信心, 提高学习效率。因此, 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 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 以表扬、鼓励为主, 使学生感觉到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教学之无小事”, 我们在课堂上一句不经意的话, 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能顺利完成训练的学生, 给予表扬和鼓励, 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 也不能选择批评, 不要挫伤他们的信心, 而应给予启发开导。

二、以“境”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 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 很多孩子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一提起数学课, 仿佛就是无休止的计算。其实, 数学应该是小学阶段最容易吸引学生的有趣的科学。因为它不仅具有工具性, 而且还有较强的人文性, 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教学中, 我就灵活运用各种手段, 如形体语言, 课件、录音录像, 简笔画, 故事表演等等, 再现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涉境体味, 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争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是一个个不相同的个体,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读者心中的《红楼梦》。我们教师不应用“唯我独尊”的威严压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而应创造一个能让学生百家争鸣、各抒己见的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争论之中, 寻找自我价值的体现,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内驱动力, 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在教学中, 我注意抓住契机, 适时点燃争论的“导火索”, 尽量给学生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 尽好引导者的职责。

四、以“动”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兴趣培养方法拾掇 篇7

一、发挥肯定和赞赏的作用,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意志

肯定和赞赏都属于正面教育, 也属于赏识教育范畴。任何人都需要甚至渴望受到肯定和赞赏,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 他们需要包括肯定和赞赏在内的多种教育“营养”补充“能量”。数学是纯理性的学科, 知识非常抽象, 逻辑性很强, 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很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很多学生因难于入门而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 做到“察其言 , 观其色”, 对学生取得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肯定 , 对于学生出色的表现进行适度赞赏, 让学生在接受肯定和赞赏中身心放松愉悦。只有这样,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意志才能得到有效培养, 教学质量才会稳步提高。

比如, 我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有一位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好, 100以内的加减法很难熟练计算准确。经过仔细分析, 发现这名学生属于小龄入学, 是典型的“小马拉大车”, 上学之前家长没有很好地开发他的智力。于是,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给他出一些相对简单的习题, 并对他进行耐心辅导, 他几乎每次都能准确地计算出结果。我坚持对他的进步给予肯定, 受到表扬的他, 每次都会高高兴兴, 信心十足。经过两个月的培养, 这名同学的进步很大, 几乎能与全班同学同步完成任务, 甚至能主动提出问题。这说明, 赞赏和肯定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很重要。

二、讲述关于数学家的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个具体生动的数学故事, 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在任教小学三年级数学课的时候, 根据学生不愿意学习数学的情况, 利用自习课的部分时间, 向学生讲述了数学家高斯小时候的精彩故事。

我向同学们讲述:高斯念小学的时候, 有一次, 包括高斯在内的部分同学因为没有完成课堂作业, 放学后被老师留下做数学题。老师要求全体留下的同学做一道相同的数学题, 题目是:1+2+3+…+97+98+99+100=? 老师要求谁先准确地算出来, 谁就先回家。老师想, 这下子一定把你们难住了吧。两三分钟后, 高斯站起身子, 对老师说:“老师, 我算完了, 可以回家了吗! ”这时其他同学还在着急地计算着, 听到后都非常诧异。然后, 我就把高斯的简便算法告诉学生: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 也就是说:1+2+3+4+…+96+97+98+99+100, 100+99+98+97+96+…+4+3+2+1, =101+101+101+…+101+101+101+101。也就是说这些数字相加 , 共有一百个101, 但算式重复了两次, 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是5050。

这个故事虽然很短, 却说明数学能力和数学智慧可以帮助我们获得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办法, 可以帮我们脱离“困境”。这个故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那以后,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很浓, 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三、让数学课堂回归大自然, 使学生体验自然的数学乐趣

小学生的性格特点是天真烂漫, “玩”是他们的天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 没有学习兴趣, 学习也就成了负担。”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经常利用农村的自然条件, 在天气温暖晴朗的日子, 组织学生到宁静优美、鸟语花香的野外上课, 也就是“让数学课堂回归自然”。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发现问题, 从而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进而使学生体验在大自然中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提问题》时, 我把学生带到春光明媚的田野里, 指着田野里成群的绵羊, 让学生先进行数数比赛, 看看谁用最短的时间把羊群的数量数得最准确。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数着洁白的绵羊, 很快就有四、五名同学向我报出了羊的数字。我对数得最快最准确的同学发了一支铅笔作为奖励。然后让数得不正确的同学再认真地数一遍, 他们也都数对了。我趁机说:“大家都很棒! ”学生的脸上顿时洋溢成功的喜悦。接着, 我就让学生观察羊群, 提出问题。有的学生问:为什么有的羊长着犄角, 有的却没有? 有的学生问:这些羊每天得吃很多草吧? ……我一一指导同学们互相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同学们理解不了的问题, 我就形象地进行解答, 同学们都非常高兴。这样教学, 不仅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而且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使学生要学、乐学, 进而主动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能够有效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 比如:有效利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性教学, 设计好数学游戏让学生积极参与等, 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要根据最新《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不断摸索、不断总结和不断创新。

摘要:作者从三个方面谈谈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方法:一是通过肯定赞赏培养学习意志;二是讲述数学人物故事激发学习兴趣;三是回归自然教学体验学习乐趣。

数学兴趣培养方法拾掇 篇8

一、培养兴趣, 激发热情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动力, 是一切进步的源泉。在函数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的调动、以及对学生的学习热情的激发。那么, 应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其一, 将学生的“需求”作为切入点, 将函数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函数所反映的是在自然界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其与生活实践的密切相连的。例如, 在商业方面, 如工厂、果园的利益、成本的关系等就可通过函数的知识来解决, 将函数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 必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二, 通过直观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 来辅助函数教学。在进行函数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来展示隐含的函数关系, 如赵州桥的拱桥弧度, 投篮时的抛物线等。函数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抽象的, 若是通过多媒体动画或视频将变量关系呈现出来, 可有效地刺激学生的视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便于学生理解函数关系。其三, 还应创设民主、平等、有亲和力的师生关系, 多给与学生积极的暗示。

二、联系生活实际与已有知识

对初中生而言, 函数是抽象、枯燥且深不可测的。在进行函数教学时, 教师可多联系一些旧知识和生活现象, 循序渐进的进行函数教学。例如, 在进行二次函数概念的教学时, 教师可先对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进行分析, 正方形的面积S与边长a之间的关系S=a2就是一个二次函数;圆的面积公式S=πr2也是二次函数。其中, 圆和正方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 二者的面积公式也是之前学习过的知识, 这样的讲解不仅与生活联系起来, 而且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 可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举出二次函数的实例, 并在实际的运用中去领悟二次函数y=ax2+bx+c (a、b、c均为常数, 且a≠0) 中a≠0这个条件, 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

三、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 是指通过“数”、“形”之间的相互转化来将复杂、抽象的函数问题简单化、具体化。数形结合不仅是数学的的基本思想, 还是解决函数问题的重要方法。在函数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通过让学生多画图、读图来强化学生分析图的意识。例如, 可让学生从简单的函数开始, 如二次函数的图像。教师可先呈现函数表达式, 再让学生取点描图如图。

在作图结束后, 教师可引导学生去观察函数图像的特点, 如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等等。最后再由简单的函数y=x2延伸到标准的二次函数y=ax2+bx+c (a、b、c均为常数, 且a≠0) 。在进行函数教学时, 教师不应急于完成任务, 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并仔细观察、积极思考, 在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去学习函数。另外, 教师还可通过多媒体动画或视频来演示函数图像的平移, 让学生充分体会函数变量变化与图像的关系, 以充分掌握函数图像的特点, 提高学生学生分析函数图像的能力。

四、温故知新

在数学的世界里, 总是有无穷无尽的问题。教师可让学生多做题练习,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 享受数学的乐趣。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即教师学生练习后的及时反馈和评价。数学家赖登塔尔曾经说过, 反思是进行数学思维活动的动力和核心。通过反思, 可以有效地深化学生对函数问题的理解、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 帮助学生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函数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教学内容, 其规律、定义等都非常的复杂, 学生很难理解清楚。此时, 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练习做题之后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并给予一定的提示语引导, 让学生学会在做题后反思, 如, 这个题目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哪些?解题方法和思路是怎样的?是否存在更快捷、简单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吸取经验, 做到真正的举一反三。

总而言之, 在初中数学的函数教学中, 教师应遵循数学学科教学的共性, 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切入点, 并将教学内容与已学知识、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以此来进行函数的教学。在进行学生做题和反思的引导和指导的过程中, 既要体现函数教学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还要重视对学生画图、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的培养, 做到真正的数形结合,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函数图像的理解能力, 提高函数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徐燕, 对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方法和策略的探讨[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1年22期

[2]薛守君, 二次函数教学方法初探[J], 中学教学参考, 2011年11期

数学兴趣培养方法拾掇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题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

前言: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所以培养学生的对数学的兴趣是提高班级数学成绩的重要措施。和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需要更高的思维能力,加上数学学习涉及很多理论和反复练习很容易让小学生觉得厌烦。所以,为了确保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教师必须通过多种办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善于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很多学校都引进了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生动,所以受到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多媒体可以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更有趣,让数学教学变得充满活力。有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难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使其更加直观、形象,这样更容易被学生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数学难点和重点,更容易被学生掌握了[1]。

多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节课的时间有点长,学生很容易注意力分散或走神。如果教师讲授的都是枯燥的数学理论,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听课。如果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直观的演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们集中精力听课学习,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而且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学生数学知识,如果学生接触的都只是教材上的数学基础,这样知识面窄不利于以后的学习[2]。通过多媒体设备可以通过图片、动画和声音效果给予学生多感官刺激,让学生们了解到教材中没有体现的东西,这样不但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教师要善于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

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教师应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这样可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在刚开始学习乘法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游乐场创设情境。教师展示游乐场图片,问小朋友们喜欢游乐场吗?都喜欢游乐场的哪些项目?小学生都爱去游乐场玩耍,他们会积极回答老师的提问。他们多数人都喜欢摩天轮这个项目教师可以展示摩天轮的图片,然后让小朋友计算摩天轮上总共有多数个小朋友。列出“3+3+3+3+3=15”的算式。小学生看到游乐场图片想起自己玩耍时的快乐时光会非常兴奋积极,激发出无限的热情。然后教师在游乐场图片中嵌入多种同数相加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理解乘法的本质就是多个相同数相加的结果[3]。

比如学习“<、>、=”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很久之前,数学王国秩序混乱,0-9十个数字兄弟都想称王称霸,数学天使知道后就派遣天使“<、>、=”去数学王国整顿治理,它们到数学王国后数字兄弟并不服气,“=”说它们是天使派来的法官要治理王国的秩序,数字兄弟听了就服从“<、>、=”法官的命令,从此数字兄弟有了严格秩序没人敢违法。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它们听得非常认真津津有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三、教师要善于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

通过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习兴趣存在分化现象,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老师的授课水平。教师讲授的好不好对于学生成绩有直接影响。所以,教师应该不间断的学习充电,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教师应该了解小学生容易厌烦的特点,采取丰富的课堂教学方式提起学生兴趣[4]。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法,这样可以照顾不同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讨论,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民主、轻松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加强课堂的交流;再次教师可以开展探究式学习,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难点问题,带领学生找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索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第四教师可以利用暗示教学法,通过教室环境布置、播放背景音乐、色彩暗示等办法给予学生心理暗示,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只有9%的学生喜欢教师满堂课的都采取讲授法教学。所谓讲授法就是教师通过语言和板书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办法。利用讲授法教师方便控制教材内容和讲授进程,具有重点突出、容易发挥教师能动性的特点。使用讲授法要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不能讲授太长时间以免学生分散注意力。

四、巧妙设计课堂练习

首先,课堂时间有限,练习题不能占用太多时间,最好是有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比如加减法的进位和退位口算是小学数学中的难点,教师可以针对这部分内容多设计一些练习题。整十数的加减法等比较简单的内容可以减少练习。另外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题,这样才能确保练习的效率。其次,课堂练习的形式要丰富。学生掌握了所学知识后情绪会松懈,在做练习时就不那么认真了。小学生注意力不持久,很容易分心走神[5]。所以教师在练习时要采取多种方式,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精神集中,顺利完成数学练习。

结束语:卢梭曾经说过:“教育的根本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爱因斯坦也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于学习一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加上数学学科本身就有枯燥难懂,需要反复练习的特点,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更需要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

参考文献:

[1]徐妍.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D].天津师范大学,2013.

[2]李红梅.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207.

[3]李艳莹.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

[4]韩伟.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D].鲁东大学,2014.

上一篇:上海恩熙实业有限公司下一篇:网络对翻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