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阶段论文

2024-06-08

教学评价阶段论文(共12篇)

教学评价阶段论文 篇1

摘要: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关注质量、保障质量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培养保障人民健康所需的高素质合格医学人才,是医学院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教学管理的目标。而要保障所培养的医学生的质量,离不开教学质量评价,它是诊断、鉴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价

一所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学校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是评价学校教育工作的尺度,也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提高教学质量是医学院校建设永恒的主题,只有保证医学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多年来,医学教育质量一直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有效保障医学教育的质量已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1 我国现阶段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质量是指教与学2方面的质量,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现阶段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和评价的重点[1]。教师和学生是评价教学质量的2个主要方面。

1.1 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教师是进行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决定因素。教师教学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目的的实现与否。因此,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职能,它能引导教师按教学规律办事,为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是根据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师的工作任务,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方法手段对教师个体工作的判断。通过评价使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之处,借以发扬优势,弥补不足,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1)教学目的;(2)教学内容;(3)教学的组织、结构或清晰度;(4)教学技巧、表达和讲课能力;(5)创新性教育;(6)师生活动和交流;(7)教学效果等。评价的主要形式很多,在我国,目前主要是通过学生评价、同行评价、自我评价、教务管理部门的评价等来收集评价信息[2~4]。

1.2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差是教学质量高低的体现。因此,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关键和教学质量的体现点。狭义的教学评价就是指以学生为对象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的为依据,运用恰当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影响下的发展变化,并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传统的观点把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依据,随着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全面素质为中心的学生学习综合评价观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1)品德修养;(2)知识素质;(3)能力素质;(4)技术技能掌握状况;(5)心理及非智力素质;(6)身体素质等。评价的形式有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评价、教务部门评价、学生班级评价等,通过测验、观察、抽样等方法来收集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树立综合评价观,动态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提高教学质量。

2 现阶段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2.1 评价的对象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对象主要是在校学生,主要评价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根本未考虑其毕业后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是否能够用其所学为人们提供满意的服务[5]。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其“教育产品”是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医学生的素质好坏是反映教学质量高低的关键。医学院校如同生产人才的“工厂”,教师如同生产“产品”的“工人”,在校生只是正在制造的“产品”或者是“产品”的雏形。走向社会,进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才是“终极产品”。如被社会(用人单位)承认、接受,并能适应工作,则是“合格的产品”。但笔者认为只有“终极产品”(毕业生)质量合格,能够为社会(单位)所接受,才能说明教学质量高。在校生的质量再高,如毕业后无用武之地,不能适应岗位工作,也难以说明教学质量高。故对毕业生的素质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的关键。

要提高教学质量,反映在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方面,就是其必须在知识、能力、素质3方面符合社会需求,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难以预测的工作事件之中立于不败之地。教学管理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集中体现在毕业生的数量和质量上。学生的质量高低只能靠毕业生到岗位后的实践来检验和评价。

2.2 教学质量评价的机构单一化

当前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机构多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由医学教育专家组成,而没有社会力量的参与,即只管“闭门造车”,而不管造出来的“车”社会需要不需要。各医学院校也逐步开展教学改革,进行教学质量评价,建立了一系列评价体系。但它们大多由本校学生、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来进行评价,带有一定的主观偏倚性,客观科学性得不到保障。教育部门从理论上评价认为培养的学生素质是高的,就说明教学质量高,根本不去考虑用人单位的反馈情况。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教学的质量。就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而言,用人部门无疑是需方,是“客户”,它能表明学校的“终极产品”——毕业生是否适应社会的需求,表明学校教育的社会价值的实现程度。医学生如同“产品”一样,只有被社会接受、受用人单位欢迎,才是合格“产品”。因此社会(用人单位)对人才质量的评价具有权威性。

医学教学质量评价应有专门的机构来实施,它既熟悉医学教育情况,又不隶属于某一高校或政府部门,这样就可避免许多人为因素的干扰,使评价的结果更具有客观性。现在有许多学者提出建立评估中介机构,使社会力量充分参与高等院校教学质量评估活动。

3 医学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改进浅见

3.1 加强对医学院校毕业生质量的跟踪评价

毕业生是教学的“终极产品”,其质量高低反映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应加强对毕业生质量的评价,把毕业生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就医学院校来说,应到各医疗单位收集毕业生信息。从上级医师的评价、病历书写能力、实际临床分析能力和患者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毕业生质量评估是以社会用人单位为评估的主体、以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为评价的客体来反映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其是衡量医学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学质量评价外部监控的主要方法之一。用人单位对医学院校毕业生质量的评价结果是学校教学质量的最终评价依据,应增加例如毕业生专业对口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等指标,提高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

3.2 医学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医学教学质量评价,除了发挥学校内部和教育主管部门这2个主体的作用之外,社会的主体作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这里所谓的社会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媒体。其中用人单位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是高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体系中最客观、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但由于此项评价的组织工作难度大,评价指标繁多、不易统一,评价范围涉及的面太宽等原因,虽然有些高校和部门进行过评价尝试,但难以长期坚持下去。因此在我国,社会评价一直是个薄弱环节。因此,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使他们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地参与社会评价,并从中获得长期的收益,是推进教学质量评价的关键之所在。

鼓励和支持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在政府职能转变的大形势下,政府与医学院校在评价活动关系上发生了变化,由政府直接组织的评价活动减少,具有社会意义的评价对学校又非常重要。因此,评价中介机构应运而生,如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直属事业单位),对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是他们的职责之一。

3.3 对医学教学质量评价的再评价研究

当教育领域中的各种评价得到发展时,人们又开始对评价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客观性产生怀疑。评价指标是否科学、客观,评价程序是否合理,如何对评价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鉴定以及如何改进和完善评价等问题,又引起人们对各项评价进行再评价的重视。评价结果的客观、有效是任何评价的生命线。近十几年来,国外研究提出了许多再评价标准。再评价可以明确评价结果的信度和效度,使评价结果真正具有权威性。

参考文献

[1]陈蓓.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综述[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2):44~46.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徐毅鹏.21世纪初叶的中国高等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5]关明杰.论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6,4:458~459.

[6]法正仪,高颖.现代教育观念对师生质量观的评估探析[J].大连大学学报,2001,21(1):69~72.

教学评价阶段论文 篇2

——让课堂教学评价语更有实效

木兰县民主小学 杨春丽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让每位一线教师都面临新的考验和新的挑战,它让每一位语文教师更认真地思考着,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是指教师对学生瞬时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一种评价。)。使其真正的能影响课堂教学气氛和教学活动,能真正有效的服务于课堂,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启发。看看我们今天的语文课堂,看似教师的评价语很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这样一味鼓励表扬式的评价却存在一些问题:

一、只关注对于所学知识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运用、掌握的过程等相关问题的评价

我们的语文课堂无目的性评价现象极多,许多课堂教学评价仅仅局限于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再现,或对知识的正确与否进行评价,忽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评价,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良好的心理素质、新颖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独到的体验和感悟,更是缺乏及时的激励性的评价。这不仅忽视了课堂评价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更可怕的是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性,扼杀了学生创造的火花。(本段摘自新浪博客永不言弃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

二、课堂教学评价中缺少互动性 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语文教学,应该是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活动形式。可是,从古至今的师者高高在上的威严,大大地制约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极大的制约了学生们的个性发展空间,严重地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和主体地位,从真正的意义上否定了教学的实际意义,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全然不在。

三、教师评价语不能及时发挥其延缓导向作用

及时、正确的评价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要求。课堂上我们对于学生的回答或发问,不能给予准确的评断或正确的引导,不但不会保护他的自信心,不会激励其学习兴趣,久而久之的同级评价会让孩子们厌烦甚至忽视。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草率地评价“好” 或“很好”、“你真棒”等等。不但不能很好地展现学生思维的过程,还把能帮助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样我们更会极严重的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思维碰撞的火花永远都不会生发。

以上三个问题,严重的违背了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的,通过对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我门认为课堂教师的评价语应要想更具实效性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价语要适度有激励性

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能否得到保证关键在于教师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语。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子,内心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夸奖和认可,课堂上,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因此,我们的评价语要尽量多一些认可和表扬,这样才能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为了不使我们的评价过于敷衍过于平平,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吝言词地给予表扬和鼓励。所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 如“你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老师相信不久的将来你一定是个小作家!”,“你真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能把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运用到这里,这就是温故知新啊!”这样的评价语一定会让学生们真正的体会到思考的、学习的、发言的快乐,他们大声地读,快乐地说,向我们展示着“我能行”的自信。

但是目前很多教师的评价语过于盲目的追求激励性,误解了新课标中的评价理念。比如有些老师上公开课,不论学生回答的对还是错,总是表扬:“好,请坐。”“你真棒!”“你回答的声音真响亮。”“你真了不起!”弄得听课老师和学生心里都不以为然。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让他们能欣然接受,使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对于极其浅显的问题我们大家表扬,低年级还好,若是在中高年级,不仅不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因为这会被同学们当成无能的标志。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学生的回答,认真倾听,捕捉可圈可点处,对学生错误的回答,委婉的指出:“你的想法好像有点受局限,听听别人的回答相信对你会有启发!”学生的回答不够完善时,应引导一下:“还有补充吗?仔细看看xx处。”我们的评价要表扬与批 3 评相结合,提升优秀,激励后进,指出不足,让评价发挥实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多创意的评价。”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每个学生表达的内容和观点进行恰当有针对性的评价。课堂上我们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针对其个性特点进行有效的激励。具体做法:

1、挖掘教材中的可比因素。如:“你的毅力不逊色于文中的主人公!”

2、与同学对比。如:“你总能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总能在众生中脱颖而出!”

3、与教师对比。如:“你真了不起,读得比老师还好!向你学习。”

4、与自身对比。如:“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那,你的进步很大!”

三、评价语言要具有导向性

1、教师的评价语言能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导向性,好的导向性评价,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要善于巧妙地点拨、引导,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学生读书时可以这样评价:“古人说,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读完后可以说:“读得非常响亮、流利,如果速度再放慢些,并掌握语气,同学们会更佩服你的,继续努力!(本段引自新浪博客柳妞很快乐教师评价语言的魅力)

2、教师的评价语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 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例如教学《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一课时,有些孩子认为肇事者应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逃跑,这时我们要给予正确引导,帮助其正确认识到当今社会中一些现象的认为表现错误,帮助其认识到诚实守信这一中华传统美德。

四、评价语要有后期的延缓性

所谓延缓性评价,就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行为方式或语言,或提问或实验,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说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延缓性评价把评价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论证。每当一种意见提出时,教师都请学生给予评判,他们或分析,或争论,或同意,自己来处理。教师只在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才适时给予点拨。(本段引自安婵的《改变课堂教学方式适应新课改》)

浅谈低幼阶段学生评价的有效办法 篇3

关键词:学生评价;有效办法;低幼阶段

以往对低幼阶段学生也大都沿用终结性评价模式,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把考试和评价划等号,把成绩视为学习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学生发展的过程体验,很少关注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和主动性、创造性。致使孩子们无法体味学习中的乐趣,也不能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擦出灵感的火花,更不能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自己不同的价值!因此,改变现有的单一评价模式,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之举!

一、确定科学的学生评价方案的基本步骤

根据陈玉琨老师1999年所出版的《教育评价学》一书,我们可以把低幼学生评价的步骤总结为:

也就是说,最初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身体发展情况,制定科学的学习目标,针对目标设计评价方案,然后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最后还要对评价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按照这样的步骤老师可以制定适合本地区、本校(本园)或是本班有针对性的评价方案。

二、适时评价、综合评价相结合才是有效的评价策略

对低幼学生进行评价,要关注他们的认知发展情况、动作发展情况、技能掌握情况、情感培养情况和社会性发展情况等几方面内容。

(一)适时评价

适时评价包括课堂之中的评价、活动之中的评价和生成性情景中教师的评价。我们根据作用的不同可以把适时性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归类为:

1.定位性评价。即在课堂活动中,我们对于学生表现的一种肯定和鼓励。例如,在朗读的时候教师评价“你读得真有感情,就连我也沉醉其中。你是到目前为止我听到的读得最棒的一个!”

2.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用于反馈学生学习的成果。它强调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同时也表现出学生学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具体情况。

3.诊断性评价。即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不当问题的指正。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分辨对错。同时还应指明改正方向。

4.总结性评价。是教师对于整个活动中学生综合表现的一个适时的评价。

清代学者颜元说过:“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所以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评价,教师都要做到:真诚与尊重、谦虚与宽容、准确与得体、机智与巧妙、诙谐与幽默、独特创新又生动丰富。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个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肯定的手势、一句温暖的话,都会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综合性评价

这里所说的综合评价即“成长记录评价”法。成长记录可以分为文字记录、图片记录、媒体记录和学生作品记录。当然,这几种记录方法我们可以结合使用。例如,用图文并茂的方法来记录,记录的内容也因人而异:第一次玩泥时的手印、与教师或同学之间有趣的对话、参加集体活动的精彩镜头、对家庭情况的采访、最得意的绘画作品、探究活动中的思维发展过程等等。这些内容分别体现了季节性、时间性、地域性、知识性、技能性、习惯性、独立性、探究性、生成性。记录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可以请孩子们自己来记录、可以同伴之间相互记录、可以教师帮助他们记录、也可以请家长参与进来。利用“成长记录”综合评定法对学生进行评价,更科学也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提高。

要实现这样的评价方法,教师在实施的过程当中就要首先学会观察:在活动中树立目标性和系统性。正像周兢老师所说:“尽可能驾驭或控制我们观察的过程,使之真正成为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实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教师在实践中只有将学生在课堂之中学习新知的适时性评价和以考试为基本形式的终结性评价以及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综合性评价结合起来运用,才能有效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儿童积极、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陈玉琨.教育评价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2.

教学评价阶段论文 篇4

关键词:器乐学习,鼓励性评价,鼓励语

目前国内有为数众多的孩子在学习钢琴、手风琴、小提琴等乐器。但是, 我们遗憾地看到, 有大批的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艰苦的学习后却最终无奈的放弃了器乐学习。而停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孩子从刚开始的喜欢乐器到最终极度地不喜欢练琴, 有的甚至由于弹琴引发了很严重的家庭矛盾, 家长和孩子之间关系紧张, 孩子对学习的乐器极度反感, 甚至有些孩子还因此养成如厌学、说谎等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 最终, 在无可奈何之下家长不得不选择了放弃。另有一些孩子虽然还在坚持学习, 但也大多是在家长的重压之下无奈地坚持。很多家长都不能理解同时也不能接受这种现象:大多数孩子在学习乐器的初期是非常喜欢自己所学的乐器的, 而且家长在经济上、精力上也是做了很大的投入和付出, 可最后的结果却令家长很失望, 同时也给孩子带来了痛苦。

1 鼓励性评价对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的影响

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儿童在器乐教学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由于器乐学习的长期性、器乐学习本身的难度以及技术练习内容的枯燥性 (如各种练习曲) , 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来看, 要使这些年幼的学生保持主动学习器乐的积极性和对器乐学习、练习浓厚的兴趣就变的格外的重要。一个有经验的器乐教师会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去激发、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鼓励性评价的运用就是其中非常有效的一个方法。同时, 家长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人人皆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儿童学习乐器的时候, 家长往往就变成了最重要的课外辅导员, 辅导员既要监督孩子们的练习, 也需要辅导孩子拥有健康、乐观的学习心态。所以此时家长的鼓励语也是非常重要的。

鼓励性评价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动机, 以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一种价值评判活动。“鼓励语”是鼓励性评价活动以语言形式的体现, 因此文中主要以鼓励语为主, 来讨论鼓励性评价活动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影响。 “鼓励语”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器乐学习过程中, 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器乐学习的兴趣、器乐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练习的成果、音乐表现力等各个方面所说的带有赞扬性质和肯定性质的话语。如“太棒了”、“真好”、“美妙极了”“你弹的棒极了”等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不仅是在音乐教学中, 而且在各种学科的教学活动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果我们能在器乐教学中正确而适当地运用它, 就会发现它往往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

2 鼓励语的作用

2.1 教师对于鼓励语使用的效果

首先, 鼓励语恰当运用的作用, 在于它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器乐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使学生感到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 关于学习的动机有“竞争动机理论” (怀特) 和“成就动机” (麦克里兰德) 等理论, 竞争动机是指人有一种支配和主宰其环境的内在需要, 如掌握一件乐器的演奏技巧等。成就动机指每个人都希望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获得更大、更好的成就, 这是推动人们工作、学习的主要动力之一。他们的研究都表明, 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和发展学习动机, 教师应该不时地对学生正面评价和奖赏 (当然, 教师对学生的奖赏不应过度) , 以此给学生带来继续器乐学习的欲望, 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其次, 教师发自内心的赞扬会创造出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 使教师与学生达到一种情感的交流, 培养一种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能在愉快的心情中不知不觉地克服器乐学习上的困难, 从而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

再之, 鼓励语会产生一种榜样效应, 如在小组课或其他场合, 对优秀学生衷心的鼓励和赞扬使得其他学生产生一种对优秀学生所受到的赞扬的羡慕之情, 对赞扬的渴望会驱使孩子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 有了内在的学习动力。

3 鼓励语的使用艺术

3.1 鼓励语可以让孩子坚持做一件事情的信念

来自于家长的鼓励语, 对于学习乐器的孩子尤为重要。离开课堂后, 长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的就是家长。身边有一个学琴的孩子, 她的妈妈非常懂得运用鼓励语的艺术, 以鼓励孩子坚持学琴。每当孩子在练琴前, 或者在某个作品很难进行下去的时候, 她妈妈就说到:你看今天作品练习比昨天的练习要熟悉多了, 你再坚持一下, 再去上课的时候, 老师一定会表扬。

3.2 对于初学者, 鼓励语还如同精神奖励

奖励是一种表扬形式。奖励也有一定的心理暗示作用。因为人是有思想性的, 即便是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家长的鼓励语有事会对孩子起到终身的影响。一位西班牙的大提琴手, 他开始学琴年龄超过了10岁。这个年龄对于专业的大提琴学习来说略显偏大, 但孩子在学琴初期, 就是在爸爸的不停地鼓励下每天练琴, 尤其对于大提琴音色的追求, 使得他的出色表现不是过人的技巧, 而是出人意料的美丽音色。可见, 家长的鼓励话语在孩子心中是举足轻重。

3.3 鼓励语会让孩子面对挫折充满信心

一次, 幼儿园举行了“六一”儿童节的表演, 演出中间有个小朋友走错了事先安排的路线。但小朋友机敏地行了一个谢幕礼就跑开了。演出结束后小朋友对于所犯的错误有些不开心。然而, 小朋友的妈妈告诉孩子:虽然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 但她运用自己的机敏很好地处理了这个问题, 以后在遇到问题时, 你就会渐渐知道如何去一个人处理。话语是平淡的, 却巧妙单机消除了孩子心中的不悦, 且把小朋友带入了对于以后演出机会的美好希望中。所以说, 家长的鼓励语也会帮助孩子建立信心。

4 鼓励语在具体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鼓励语的适当运用虽然有许多的正面作用, 但如果运用不当, 则会适得其反。

第一, 教师和家长的鼓励语一定要发自内心, 是真情实感, 要有感而发, 抓住孩子的每个细小进步加以鼓励。

切忌装腔作势、假意应酬。

第二, 不可滥用鼓励语。

如果教师无原则地对自己的学生加以表扬和鼓励, 就会使学生沾沾自喜、自以为是、自由散漫。而这一切都恰恰与教师的初衷相反。

第三, 要与适当的批评相配合。

教师应该赏罚分明, 对学生的每一个细小进步都要加以肯定, 而对他们的每一个错误和偷懒行为都应该加以适当的批评和改正, 决不可姑息。

第四, 精神鼓励为主, 物质鼓励为辅。

孩子在有突出表现的时候, 学校就会授予他们小红花, 或者红领巾, 因为这些小红花、红领巾不仅是荣誉, 同时还代表精神上鼓励。物质鼓励应多从有助学习的方面考虑。

第五, 说鼓励语时, 要注意环境和时间。

家长最好不要在逛街、吃饭这样很随意的环境里说鼓励语。因为此时, 孩子注意力并不在与家长的交谈上, 而且, 这种环境里说到鼓励语, 也会显得家长很不严肃。

第六, 鼓励语要说的及时。

前边有个故事关于小朋友在演出时出错了, 但是她妈妈及时说出了鼓励的话语, 不仅帮助孩子走出了阴霾, 同时培养了孩子的坚强和自信。

5 结束语

器乐学习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学习过程。在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中, 教师和家长一定要努力采用各种可行的方法来引导、激励、鼓舞学生, 正如著名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所说:“应该在每节课结束时使儿童感到增长了力量, 而且盼望着下一次的上课。”使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满自信地学习, 从而为他们明天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和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1.

[2]李妲娜, 修海林, 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教学评价阶段论文 篇5

课堂观察与诊断在教学中最显著的作用是,提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关注学生的学习。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课堂观察与诊断的含义

科学视角下的“课堂观察”源于西方科学主义思潮,作为一种研究课堂的方法,发展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N.A.Flanders)于1960年提出,后经不断修正:“互动分类系统”,即运用一套编码系统(coding system),记录课堂中的师生语言互动,分析、改进教学行为,则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开始。

其中,“诊断”旨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而传统的“评价”更多的指向狭义的终结性评价。也可以这样说,“诊断”不仅仅有评定优劣的功能,更注重客观分析原因这一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作用,寻找教师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二、课堂观察与诊断的作用

在现代教育中,课堂观察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唤醒隐藏在教师心中的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一)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通过课堂观察,教师借助合作的力量在实践性知识、反省能力等方面将获得新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1.课堂观察可以发展教师的实践性知识。课堂观察即教师参与研究,教师参与研究则是教师获取、发展实践性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2.课堂观察可以增进专业反省意识。课堂观察为教师提供了反思的有效刺激,课前会议的讨论,课后会议的反馈、反省与评议,足以使观察者、被观察者对于自身原有的专业实践认知与行为之间形成不平衡,进而引发批判、质疑先前行动假设的动机。由教师同伴向授课教师提供大量真实信息,提供自己的分析与判断,可以促进授课教师自主改进教学,是一种真正的发展性评价,淡化了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如果教师持续地开展课堂观察,这种反省行为就会不断得到强化,进而迁移至其他的学校专业活动,扩大反省的范围与对象,提高教师对专业的领悟与反省能力。

3.课堂观察常常被用于教师培训,尤其是新任教师或者实习教师的培训,职前的教师培训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观察自己或他人的教学,不断改进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微格教学的使用就是利用一些技术设备的辅助,实现受训者事后对自己的教学的观察和分析,这对实习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教学技能的学习过程。同时有经验的教师或者管理人员通过对新任教师教学的观察分析,找出不足,快速而有效地帮助新任教师掌握教学技能,顺利地开始其专业化的教学生涯。然而,对于教师个体而言,专业化是教师一生职业生涯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教师的在职培训同样也少不了课堂观察,通过观察,随时纠正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创造一个更有活力的环境。

4.课堂观察可以有效提升教师的参与教育研究意识,促进授课教师自主改进教学。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最大特点及其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教师参与研究。在传统的研究模式中,往往是大学或者特定研究机构的专家对教学进行研究,然后告知教师应当如何去做。“采用研究者的姿态后,教师从受控制的地位中解脱出来,采用这样一种批判性的方法,教师不仅是在从事一项有意义的专业发展的活动,也是在进行一个不断改善并变得更自主的专业判断的过程……好的教师应当有专业判断的自主性,他不需要被告知做什么,不依赖于研究者、监督者、改革者,但并不是说,他不可以接受专家学者的思想,建议和支持,而是接受必须是在服从他自己判断的基础上,所有教育专家的任务都是为课堂中的教师服务的,而不是相反……”。

(二)课堂观察能为教育决策与评价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

在用于课堂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课堂观察还能为教育决策与评价提供客观依据。科学的教育决策应当基于科学研究的基础之上,某项教育措施是否可行,某种教育方法是否应当加以推广,或课程开发有无成效等问题无一不需要通过教育科研(特别是实验研究)加以解决,而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课堂观察为其收集最及时、可靠而直接的反馈信息,检查某项教育决策,措施和改革在课堂实践中体现的效果,以便随时修正教育决策研究的方向,使教育决策更为科学,而教育决策是否真正科学也同样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提供的客观依据来进行评价。对教育决策的评价落实到课堂中,包括对教师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评价。要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须借助于课堂观察。

(三)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切实改善学生学习方式

课堂观察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推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最终的落脚点仍然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开展课堂观察活动必然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与提升。

(四)促进教师间形成学习共同体,营造合作的教研文化

课堂观察与诊断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从观察与诊断的主体来看,必不可少的要有被观察者和观察者的共同参与,课堂观察诊断任务的驱动使听课教师不再仅仅充当旁观者的角色,而使全程参与研究活动,有对课堂教学充分的积极的思考,因此,同伴互助与自我反思、专业引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符合校本研修的基本规律。因此在课堂观察与诊断中有利于强化教师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第二课时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理论与技术

课堂观察与诊断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反思的镜子,通过观察诊断能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课堂观察与诊断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沿,因此,研究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技术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十分必要。英国学者雷格·列文(Reg Revans)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行动学习的概念,就指出教师的行动学习就是:为改进自己的教学而学习,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而学习,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学习。

一、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

课堂观察是有目的的研究活动,观察者只有清楚观察的目的,才能收集到更确切有效的资料,才能确保观察的有效性。课堂观察前,首先要明确本次课堂观察的目的和任务目标,其次选择合适的观察对象,然后确立恰当的观察视角和观察工具,做好观察的准备工作。课堂观察常用的主要工具有定量观察量表、定性观察分析提纲、摄像机等。制定观察的量表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观察量表制定的科学与否、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观察效果的好与差。观察量表的制定需要根据课程特点、教师水平、学生基础、教学实际等方面综合设计,二、课堂观察的基本形式

课堂观察有五种基本形式:课堂活动全息观察;关键问题聚焦观察;依据价值评判标准的三、课堂观察方法的分类

课堂观察兴起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课堂观察方法去分为实验观察与自然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直接观察和非直接观察,结构观察、准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开放式观察、聚焦式观察与系统观察,以及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等等诸多不同的分类标准。

四、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程序

第三课时 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维度

一、课堂观察与诊断的维度分类

(一)宏观和微观

课堂的宏观观察涉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内容、环节、时间安排)、学生活动的类型、组织教学(随机)、设备使用、资源开发等方面。

(二)以观察对象为划分标准

1.教师方面

为达到一定的观察目的所选取的观察对象以教师为主体,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如教师的提问、教师课堂巡视情况、教师的课堂任务指令、教师的肢体语言运用等等。

2.学生方面

教学评价阶段论文 篇6

关键词基础教育 教师素养 评价指标体系 AHP法

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素养的自我评价是教师考察自身素养的重要方式,相对于他评而言,更具参考性,因此对教师素养自我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很有必要。构建科学的教师素养自我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进而改善与提升自身的人格与教学魅力。本文运用AHP法构建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素养自我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教师素养自我评价提供的指标系统更为科学。

一、AHP法与教师素养自我评价指标构建

1.AHP法模型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即AHP)是由美国运筹学家、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迪(T.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是一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经济等各种系统的决策分析之中。其基本思想是把复杂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有序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各个因素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专家和决策者的判断,确定决策方案相对重要性的总的排序,进而通过综合评分法,得出每一层级指标的得分。

2.指标构建原则

指标构建要考虑指标的独立性及全面性。独立性原则是保证所选取的各指标之间不受影响,从而尽可能使得评价指标体系更为科学。全面性原则即构建指标体系尽可能涵盖所有的影响因素,以增加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本文以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素养评价为目标,依据教师素养核心要素构建二级指标,分为基础素养、专业素养、综合素养,在二级指标下,对各二级指标再次构建第三层次支撑指标(具体见表1)。

3.指标解释

基础素养。良好的基础素养是一名合格教师的最基本标准。身体健康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础,没有良好身体条件的支撑,纵使有再好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亦无法付诸实践。善良有爱心、责任心强、自我学习能力强等等是教师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相对较小,思想、心理发展程度以及身体发育均未成熟,在各个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好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受益终身,不良的引导亦将祸害学生一生。新闻曝光的教师殴打学生、性侵学生以及幼儿园的孩子被遗忘在校车上而导致被闷死等事件均是因为教师当事人未具备以上的基础素养。此外,教师的学习能力以及言语清朗度均是教师基础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此,在基础素养这一核心要素层面选取了身体健康、善良有爱心、言语清朗、态度温和、忍耐力强、责任心强、自我学习能力强、尊重学生等评价指标。

专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内涵则是建立在将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专业”的基础上。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素质和修养,是指经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并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逐渐发展而成的具有专门性、指向性和不可替性的素养,强调的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标志性。因此,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具备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如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专业学科知识等等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此外,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学业检查与评价能力以及教学实施能力;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教师应掌握相应的科研能力以及掌握新兴教学方法的能力;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要迎合时代的需要,要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识素养、评价素养和创新素养,并充分利用其为教学服务。因此,在教师专业素养这一核心要素层之下选取了普通文化知识、教育学科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学设计能力、掌握新教学方法的能力等子目标进行评价。

综合素养。综合素养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是教师在具备基础素养和专业素养之外还应掌握的有利于促进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的相关能力。教师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创造力是教师提升教学艺术所必须掌握的能力。

二、指标权重计算

1.构造成对比较矩阵

针对具体问题分析时会考虑多种因素,有些因素有相同的量纲可以直接数量比较,但更多的因素不易定量地比较,人们凭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判断,受到相当大的主观因素的影响,当因素较多时给出的结果往往是不全面和不准确的。Saaty等人提出了成对比较法,可以提高诸因素比较的准确程度: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而是两两相互对比。每次取两个因素Xi(第i个评价指标因子)和Xj,用Xij(i=1,2,3……n;j=1,2,3……n)表示Xi和Xj对上一级指标的影响程度之比,按1~9的比例标度Xij来度量(对重要性程度赋值)。n个因素彼此比较,便构成一个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可见Xii=1,Xij=1/Xji,Xij>0。Saaty提出1~9及其倒数作为判断矩阵标度和判断矩阵示例,分别见表2、表3。

2.计算权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

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利用一致性指标进行最初矩阵A的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需要计算出正互反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Saaty等提供了和法、根法、幂法实用方法。本文采用和法计算。①将判断矩阵(表3)的指标按列求和:且进行每一列向量归一化:X。②将归一化后的矩阵按行求和:Wi=∑。③将向量W=(W1、W2、W3…Wn)T归一化,得Wi:Wi=,Wi即权向量,也即第i个指标的权重。④计算最大特征根近似值λmax(A即最初的判断矩阵):λmax。⑤矩阵一致性检验:一致性检验指标CR=CI/RI。其中CI=(λmax-n)/(n-1),n为判断矩阵的维数。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Saaty等对其取值如表4。当CR<0.1时,表明矩阵A不一致程度在允许范围内,可用特征向量作为权向量;当CR≥0.1时,表明矩阵A一致性检验不通过,要重新进行成对比较,或者对A进行修正。将矩阵A经过一致性检验后,计算得到的权向量Wi即指标权重。本文各层次指标体系及权重如表1。

三、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素养水平的确定

1.计算步骤

根据前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权重的计算,可以结合对每一个指标的水平评判,利用下述步骤和加权求和思想,计算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素养水平。

(1)自我评分

定义评价阀值V=(V1,V2,V3,V4),见表5,利用阀值给出教师素养分值V。

(2)核心要素层评价等级度

本文核心要素层等级度B=Wc*Vi,Wc为支撑指标层相应指标权重,Vi为相应指标获得自我评价分值。

(3)教师素养水平

加权求和计算教师素养(Teacher’s quality)水平TQ=WB*B,WB为核心要素层相应指标权重。

2.教师素养自我评价尝试性演算

运用构建好的指标体系以及AHP法运算得出的权重,进行教师素养自我评价。

①尝试性对支撑指标层进行评分,具体见表6。

②计算出核心要素评价等级度:

B1=∑(Wc1Wc2…Wc8)T(94,90,…90)T=84.81

B2=∑(Wc9Wc10…Wc17)T(82,75,…85)T=79.49

B2=∑(Wc18Wc19…Wc20)T(80,80,…78)T=79.67

③计算教师素养水平:TQ=(WB1,WB2,WB3)T*(B1,B2,B3)T=82.3102

计算结果显示,尝试性的自我赋分评价,表明教师素养处于良好状况,专业素养最低,需要加强专业素养训练。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素养自我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国内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素养评价研究提供一定借鉴,也为教师对自身素养水平有较清晰的认知提供一定的参照。但该指标体系是基于分析已有研究文献进行的大胆尝试,需进一步进行探讨与完善。尤其随着时代的变化,教师素养的评价指标也应随着时代的要求而改变。

参考文献

[1] 李晋红.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师素养探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S3).

[2] 戴丽敏.当代科学教育变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素养刍议[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3] 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吴友华,熊林江.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文献综述[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4).

[5] 白利霞,李英姿.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教师应具备的现代教育技术素养[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8(2).

[6] 谢爱莲.基于AHP法的大学德育能力评价体系探讨[J].湖南社会科学,2014(1).

多阶段风险投资项目评价 篇7

风险投资 (Venture Capital Investment) 是“把资金投向蕴藏着较大失败危险的高新技术开发领域, 以期成功后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 (成思危) 。风险投资的一般流程是:项目来源、初步审查筛选、项目评价、达成投资、投资监控、退出。风险资本拟进入投资之前无法准确预测其所准备投资项目的回报率, 因为从风险资本进入初期经过企业发展成熟后, 到风险资本退出需要至少几年的时间, 期间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投资没有回报甚至本金都无法收回。所以, 在风险资本选择项目进行投资之前, 会尽可能对拟投资项目以及可能会对投资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解和评价, 以帮助风险投资家进行决策和控制风险。

二、文献综述

对于影响风险投资诸多因素最早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 起点是Myers和Marquis所做都大规模的实证研究, 其研究的主要缺陷是过于偏重财务方面的考虑, 忽略了技术、市场等方面存在都不确定性。对此许多研究机构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其中的几位研究者Wells (1974) 、Poindexter (1976) 、Tyebjee和Bruno (1984) 关于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调查结果表明 (见表1) , 企业家及管理层的素质成为风险资本家决策的首选指标, 其次是产品市场增长和投资回报率。

美国纽约大学企业研究中心对100家专业创业投资公司投资评估决策所做的调查结果表明, 在24个考虑因素中, 首选因素是“企业家自身具有支撑其持续奋斗的禀赋”;其次是“企业家非常熟悉企业自身的目标市场”, 第三是“企业家以往领导能力的证明”和“在5到10年内至少能获得10倍回报”。位列最后的是“企业将开发一个新的市场”和“我不会进行追加投资”。表2列示了该调查揭示的前10个评估决策考虑因素。

在风险企业价值评价方法上美国兰德公司 (RAND) 提出来德尔菲法 (Delphi Method) , 20世纪70年代中期, Saaty发展了德尔菲法, 提出了层次分析法 (AHP) , 通过一定模式使决策思维过程规范化, 将人的思维判断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量化, 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决策。Tyebjee和Bruno在定性研究基础上, 利用问卷调查和因素分析法, 经过因子分析将其归为四个维度, 并利用回归分析法得出了16个重要因素, 其中期望收益由市场吸引力和产品差异度决定, 可预见的风险则由管理能力和对环境威胁的抵制能力决定, 从而提出了第一个风险投资决策模型。

我国对于风险投资的研究起步较晚, 现在仍处在初级阶段, 对于风险投资项目筛选与评估的研究也处于一个初步的探索阶段。刘曼红 (1998) 指出风险投资事业在我国的发展势在必行, 我国高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仅为20%, 而西方国家高达60%以上。余晓玲等 (1998) 提出包括技术、经济、社会效益、开发单位等共15项指标, 并运用灰色系统评价方法, 建立一个DEA评价模型;宋逢明和陈涛涛 (1999) 、杨青 (2000) 就高技术项目分别给出了投资评价都指标体系, 这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性强;尹淑娅 (1999) 对Tyebjee and Bruno (1984) 两位教授提出的评估模型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作了修改, 并用权重和概率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的评估标准做出了量化, 对我国创业投资评估的量化作了有效的探索, 其模型中应引入“退出机制潜力”, 该因素由退出难易与退出方式选择两指标决定;扶缚龙、黄健柏 (2002) 指出现行评估方法存在两方面的不足, 如各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存在差异性;没能给出综合权衡效益和风险的确定性评估结果, 并针对两方面的不足, 对现行风险投资项目评估方法进行改进, 提出了基于KENDALL-W检验和多属性效用函数 (MAUF) 理论的风险投资项目综合评估方法;潘相如和沈良峰 (2004)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的集值统计原理分别进行指标权数确定和专家打分都数学处理, 进而建立了定量评估模型。

风险企业的另一个特性就是有很明显的阶段性, 对企业的业绩和状况进行经常性的评估, 并保留放弃追加投资的权利。这些模型都试图适用于风险企业所有阶段的评估, 但是风险企业的不同阶段, 评价指标亦不相同, 而且各个指标的重要性也不是一成不变。

而对于风险企业项目的价值评价的主流方法则是将传统企业价值估价方法进行改进。Gorman and Sahlman (1989) 对依照风险调整折现率进行研究;Lerner (2000) 认为, 按照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应该是风险企业价值估价的基本方法, 但是难以寻找出合理的方式调整贴现率;Kaplan and Ruback (1995) 提出了调整现值法, 此法针对风险企业的特点, 强调分步估价, 但是这种方法适用于创立和发展阶段的风险企业。Dittmann et al. (2004) 的实证研究指出在风险投资项目价值评估中主要应用DCF (Disount Cash Flow) 方法。DCF法是目前较为公认的一种方法, 项目价值的核心NPV计算, 。其中n为资产寿命, Ct为在t时刻的现金流, It为在t时刻的投资回报, r为无风险利率。实际上的风险投资是在投资期间分阶段进行投资, 期间不获得回报, 而是为了在企业成熟上市后, 在资本市场上出售股票获得高额的回报。所以基于风险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 。

对于传统的投资决策理论, Hayes and Garvin (1982) 最早指出, DCF法经常低估投资的机会价值, 因而决策者根据DCF法执行投资项目后, 往往造成投资短视的决策, 使得企业丧失竞争力。Trigeorgis and Mason (1987) 进一步指出, 传统的投资决策理论暗含了未来的现金流为静态和不变的假定, 无法衡量未来存在不确定因素时和投资者修改或延迟投资导致的管理弹性, 所以在不确定情况下的投资, 传统的投资决策理论往往给出一个错误的结果。期权定价理论应用于实物资产的投资评估的相关研究逐渐成为金融学的热点问题。

三、实物期权与风险投资的阶段特征

利用实物期权的方法来评价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在这方面有许多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但是多主要集中于二阶段投资的复合实物期权的研究。实际上, 风险投资是多阶段投资的过程, 前序阶段的投资为后序阶段的投资产生一个期权。

Black、Scholes和Merton关于金融期权的定价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们创立的定价公式是实物期权方法的基础。实物期权方法是期权定价理论在管理实物资产或非金融资产实践中的应用, 这一点著名金融学家Black、Scholes和Merton和迈尔斯 (Stewart Myers) 早就认识到了。1977年Stewart Myers首次提出了实物期权的概念, 他认为期权分析对投资项目成长机会的合理估价是重要的。Ross (1978) 也持类似的观点。

期权应用于现实资产时称之为实物期权 (Real options) 。实物期权方法表明, 公司只要定位适当, 就可以充分利用不确定性的好处, 使战略投资创造价值并避免不利的影响。金融期权通常是设计好的合约, 易于识别和交易;实物期权则一般都很复杂, 嵌入在公司的决策过程中。期权仅赋予权利不承担义务, 使持有者能在期权失效前以预定的价格买卖特定的资产, 提供后续投资的权利而不是必须投资的义务。

鉴于风险企业给风险资本家提供了未来投资企业的权利, 但是如果风险企业在后续过程中没有发展起来, 企业资产并没有像证券等金融资产那样具有高流动性, 风险投资家收回投资的可能性很低。但是风险企业还给风险投资家提供了与他人合作投资的机会, 这也是风险投资家规避风险的一条主要途径。

Tom Copeland和Lenos Trigeorgis等将企业拥有的实物期权概括为五大类, 即延期型、扩展型、收缩型、放弃型和开关型。这五类实物期权的主要特征如下。作为一种买权的延期型期权是实物期权中最重要的一类, 企业投资的大部分为沉没成本 (sunk cost) , 难以收回。如果企业可以延期投资, 就可以等到获得更多价格、成本及其他信息之后, 再决定是否投资。所以企业如果能够延期投资, 就等于拥有了一个买权, 其执行价格为投资成本它相当于一个买权。扩展型期权同样相当于一个买权。项目投资后, 如果市场条件好, 企业可以通过扩大投资规模获得更大的收益。放弃型期权和收缩型期权都是一种卖权, 在企业经营情况不佳时选择缩减或者放弃投资, 以避免更大的损失。开关型期权是一个买权和一个卖权的组合。企业经营过程中如果出现不利情况, 可以暂时停工。停工相当于一个卖权, 停工的成本是执行价格。暂时停工的项目重新开工相当于一个买权。

分段投资可以使风险投资家有效的控制企业的对其不利的行为, 减少投资的风险。分段风险投资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种子期:这一阶段是新产品和计划的形成阶段, 成功的标志是产品生产出来。这一阶段的风险很高, 产品的生产可能不成功。主要的风险有:市场发展的潜力不足, 产品的更新较快, 新产品还没上市, 就已经被淘汰。该阶段, 风险投资家要求的投资回报率较高, 一般要在60%以上。

第二阶段, 发展期:生产的产品开始销售, 但没有盈利。在该阶段中, 由于诸如创业家的能力不足, 产品的成本较高, 竞争力不强等, 致使投资的风险还很高。此时, 投资的主要用途是提高市场占有率, 扩大生产, 以追求规模效益。

第三阶段, 扩张期:此阶段, 开始盈利, 风险下降。但现金的流量少, 并且还存在着内部管理不适应、市场衰退或竞争激烈等的风险。该阶段投资的主要应用是稳定利润, 增加流动现金, 产品的更新换代等。

第四阶段, 退出期:此阶段企业发展迅速, 接近饱和, 投资的风险较低。风险主要是优秀管理者的离开、财务控制的不当、公司上市受阻等。此时, 风险投资者将通过转售股票或让企业回购股票的方式, 退出企业。

Keeley, Punjabi, and Turki (1996) 指出适当的风险企业评价理论和模型必须反映风险投资所有的高风险和多阶段特性, 并且风险投资着眼点是标的公司未来的成长潜能;其中高风险的产生是由于难以对未来预期现金流量做预期, 并且不易得出适当的折现率。而多阶段指的是每阶段投资支出前风险投资公司都会面临继续投资或放弃的抉择 (如图1) 。因此本研究将基于风险投资的高风险和多阶段特性, 构建一个多阶段复合实物期权的评价模型。

假设风险投资项目价值为V, 遵循几何布朗运动:dV=αVdt+σVdW, 其中α是对于风险投资的期望报酬率, σ是风险投资项目的波动率, dW是维纳过程增量, , ε为标准正态分布。其离散形式为 , △t为时间的变化量, △V是时间△t后的项目价值变动增量。由于风险投资的阶段性和在投资期间的不支付股利, 此期权为欧式看涨期权。可以得到著名的BS微分方程:

假设风险投资公司在t1、t2、t3、t4给予风险投资项目的投资额分别为It1、It2、It3、It4。在t5时刻, 当风险项目初次公开上市的价值R超过t4时的投资额It4, 则风险投资公司执行这一选择权, 否则, 不执行这一选择权。意味着风险投资公司在t4时刻有一选择权, 到期时刻为t5, 此看涨期权用max (R-It4, 0) 表示。此简单期权的形式可表示为风险投资公司在初次公开上市的前一阶段会依据R-It4的值去判断是否继续给予风险项目投资, 若R-It4>0时, 表示未来风险项目的上市价值会大于现在的资金投入, 因此风险投资公司会进行投资;若R-It4燮0时, 风险投资公司则放弃投资。该标的期权的期末价值以无风险利率折现到成熟期起始点t4可以表示为:

依次类推, 对于第三阶段的风险投资, 公司会根据Ct4t5-It3值决定是否继续投资。此时期权Ct3t4为复合期权, 其标的物为期权Ct4t5, Ct3t4的最终价值取决于风险项目首次公开上市的价值。由以上二阶段形成一个标的期权的复合买入期权, 前一个期权是以后一个标的期权为标的资产的复合期权, 在到期日时如果选择履约, 那么就有权利再买进另一标的资产为价格的期权。因此这个复合实物期权的价值可表示为:

则第二和第一阶段投资的期权价值分别是:

将上述公式带入 得到: 则整个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为:

由上述公式可见, 传统的净现值评价法忽略了分阶段投资期权的选择价值, 造成一些投资机会的流失。

本文通过对风险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划分, 利用期权定价原理, 合理的确定风险企业的基本素质和弹性价值, 减少对风险企业的投资价值低估的可能性, 同时帮助风险投资家识别和控制风险, 以确定是否应该对其进行投资。但是前期对风险企业的评价并不能够完全规避投资的风险, 由于风险投资家并不是风险企业的内部人, 仍然是一种委托代理模式, 还是会出现信息的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仍是风险投资的最大风险。

参考文献

[1]Tyebjee T.T.and Bruno A.V., A model of venture capitalist investment activity[J], Management Science, 1984, 30 (9) .

[2]Saaty T.L., Notes on a scaling method for priorities in hierarchical structures[J],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sychology, 1977, 15 (3) .

[3]Gorman M.and Sahlman W.A., What do venture capitalists do[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1989, 4 (4) .

[4]Myers S.C.,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Borrowing[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77, 5 (2) .

[5]Trigeorgis L.and Mason S.P., Valuing managerial flexibility[J], Midland Corporate Finance Journal, 1987, 5 (1) .

[6]刘曼红:《风险投资探析》, 《金融研究》1998年第10期。

[7]赵振武:《风险投资评估与决策研究》, 天津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论工程建设阶段监理效果评价 篇8

1 监理效果的含义及监理任务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 监理效果指的是监理方对工程施工状况实施的监督和管理。工程建设的状况则是委托方最为关心的一个问题。业主主要是通过监理实施效果的状况来判断自己的投资是否有价值, 以及监理机构的工作情况。施工方主要通过监理效果来考察监理方对施工工作监管的重要性, 并及时的与监理方沟通双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监理方则可以通过监理效果来考核监理人员的工作状况, 依照反应的状况来实施奖惩, 总结工作经验, 提高监理水平和质量。监理方在提高自身的水平和质量的同时, 也可以赢得市场上的优势竞争地位。

监理任务指的是监理方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实施监控。要达到监理的目标主要可以通过对工程建设的合同、安全、信息等方面实施监督。通过质量、投资、合同、安全等方面的监理效果可以反映工程建设阶段的监理效果, 还可以反映施工阶段的真实情况。

2 监理效果的评价

监理效果的评价指的是检验施工阶段监理效果合格的评定, 监理效果的评价也是监理活动当中一项重要的环节。通过实施监理效果的评价, 可以使监理机构及人员认识到自己工作上面的不足, 并不断的总结经验, 找出与同行之间的差距, 提高自身的监理水平和员工的综合素质。通过实施监理效果的评价, 还可以提高群众对监理行业的认识, 并改变人们传统的观念, 使监理行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对监理效果评价的内容、指标及体系的了解, 可以清楚的认识到监理效果的评价。

2.1 内容

监理效果评价的内容讲的是要根据监理目标实施的情况, 工作质量, 绩效的反应监理效果。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质量监理效果的评价, 对投资监理效果的评价、对合同监理效果的评价、对进度监理效果的评价等。

2.2 指标

定量评价是监理效果评价的表现形式。定量评价是对每个具体指标的数值进行精确的计算, 通过得出来的数据反应监理实施的效果, 这样就会使监理效果评价的结论更具权威性和科学性。监理效果的评价指标是能够如实的反映出监理效果的, 它同时还能满足各参与施工方的对监理效果评价的要求。

监理效果的评价参照的监理指标主要有:质量指标、进度指标、投资效果指标、合同监理效安全指标、组织协调指标等。

2.3 体系

按内容和范围来说, 监理效果评价可以分为全面和单项的评价。全面评价指的是对建设阶段的各个方面实施监理情况所作出的综合评价。单项评价指的是通过对项目建设阶段当中某一部分实施监理的状况进行的评价。其主要是通过局部的监理效果反映出各个阶段的问题, 并对工作作出改进。全面评价是各个单向评价的综合而形成的, 其综合评价体系的构成如图1所示。

3 总结

通过实施监理效果的评价可以反映监理目标的实施状况、质量和绩效。通过实施监理效果的评价可以使监理机构及人员认识到自己工作上面的不足, 并不断的总结经验, 找出与同行之间的差距, 提高自身的监理水平和员工的综合素质。通过实施监理效果的评价可以提高群众对监理行业的认识, 并改变人们传统的观念, 使监理行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通过对监理效果评价的内容、指标及体系的了解, 可以清楚的认识到监理效果的评价。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速,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推行监理制度的项目逐渐增加, 工程监理就是指监理方根据国家批准的相关文件以及先关法律与委托方签订有效的合同, 并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状况进行监督和管理。工程监理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并得到了完善。主要分析了工程建设阶段监理效果及工程建设监理效果的评价。

关键词:工程建设,监理,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秦旋.工程监理制度下的委托代理博弈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4, (4) :142-146.

重视阶段性评价促进反思提高 篇9

一、以每周学习小结为抓手

每周学习小结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工具,评价内容主要侧重一周学习重点、学习方法总结以及学生易犯的共性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本周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方法指导及学生的共性问题。通过撰写每周学习小结,教师可以及时反思和梳理自我教学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学生则可以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改进。家长也可以了解学生学习内容,掌握学生的学习目标。

二、以单元学习评价为方式

单元学习评价是以一个单元的学习情况为评价和反馈内容,主要形式是在单元练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做出一个单元的学习评价。单元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本次单元练习的班级整体情况、该学生的练习情况以及辅导策略等。

单元学习评价和反馈必须建立在教师对本班学生本次单元练习的深入细致的分析上,通过统计一定的数据更深层次地发现学生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为有针对性的分层辅导提供事实依据。单元学习评价能帮助学生分析自己错误的原因,同时通过分析评价可以更有方向性地指导家庭辅导,使家长更客观地认识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避免盲目担忧。左表便是一位学生的单元学习评价。

三、以学期评价反馈为载体

学期评价与反馈是以一个学期的学习作为评价和反馈的内容,结合评奖形式将学生的学期学习整体情况与少量假期针对性练习情况相结合做出评价与反馈。它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教学的双向评价。学期评价与反馈的主要内容包括班级学生的整体学习表现、假期针对性练习的完成情况以及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意见征询三个部分。

学期评价与反馈通过针对性练习让学生对一学期的重点内容进行再建构,让学生感到教师时刻关注他们的成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一个学期学习的整体认定,在多方交流互动中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工业化发展阶段评价标准综述 篇10

一、工业化阶段理论及判定标准

(一) 克拉克划分法

克拉克通过对一些国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转移的统计数据研究认为:随着一国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人水平达到一定水平后, 劳动力将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根据这一规律, 把工业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即农业为主、工业为主和服务业为主的阶段。

(二) 库兹涅茨划分法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克拉克划分法的基础上从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两个方面研究工业化的进程。将工业化程度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 即工业化的起点阶段, 第一产业的比重较高, 第二产业的比重较低;第二阶段, 工业化初期阶段,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 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 而第三产业比重只是缓慢提高;第三阶段, 工业化中期阶段, 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20%以下, 第二产业的比重超过第三产业且在GDP结构中占最大份额;第四阶段, 工业化后期阶段,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10%以下, 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并保持稳定或有所下降。

(三) 霍夫曼系数划分法

霍夫曼根据近20个国家的时间系列数据, 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 并提出“霍夫曼系数” (消费资料工业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产值之比) , 根据“霍夫曼系数”的变化趋势, 将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霍夫曼的研究表明,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工业的重心逐渐从轻工业 (主要生产消费资料) 为主转向以重工业 (主要生产资本资料) 为主。

资料来源:现代产业经济学教程。

霍夫曼系数具有简便、操作性强的优点, 但由于受到所处时代和观察面大小的限制, 仅从工业部门内部比例关系的变化来研究工业化全过程, 指标单一, 具有片面性。因此, 霍夫曼定理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 它仅适用于工业化初期或轻工业向重工业转换的时期。

(四) 钱纳里划分法

继库茨涅茨之后, 钱纳里等人借助多国模型, 对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 揭示了工业化过程中各个主要方面的一些基本关系, 形成了完整的理论认识。钱纳里等人将经济结构转换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6个时期。分别为工业化前期阶段, 以初级产品生产为主;工业化实现阶段, 细分为2、3、4三个时期, 对应为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第三个阶段为工业化完成后的发达经济。钱纳里等人的多国模型是迄今为止研究工业化涉及国家最多、时间跨度较长的模型, 因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受到普遍推崇, 我们通常所说的工业化阶段即来源于钱纳里的阶段划分。

(五) 综合指标法

经典的工业化理论认为, 工业化是一国 (或地区) 随着工业发展、人均收入和经济结构发生连续变化的过程, 人均收入的增长和经济结构的转换是工业化推进的主要标志, 认为工业化的转变是一个综合的过程。综合指标法依据经典工业化理论, 在钱纳里划分法的基础上, 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等方面构建指标对工业化阶段进行综合分析。目前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法是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陈佳贵、黄群慧等人发展的综合指数法。这一方法较全面地概括出了工业化的本质特征, 而且通过设计权重的方法能够揭示出各成分指标之间以及各分指标同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较好地弥补了钱纳里等人指标的不足, 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值得注意的是, 该方法中的权数取值来自于经验观察, 精确性尚有待观察, 但是这种方法仍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借鉴。

二、工业化阶段理论及相关评判标准启示

综上所述, 笔者发现, 在评价某地区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问题上, 最优的方案为参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进行定量综合分析。需要说明的是, 基于稳妥性的考虑, 如在研究中需采用汇率或换算因子, 应尽可能地采用名义汇率和偏大的换算因子来处理货币和价格换算问题, 这样一来, 与其他研究者的具体实证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具体时点也有所出入。但最后的结果应为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仅存在对工业化阶段低估的可能性, 而不存在高估的可能, 因此, 这种改良在一定程度上是稳妥的和经得起检验的。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 M.塞尔昆.发展的格局[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89.

[2]黄群慧.中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协调发展问题分析[J].学习与探索, 2012, (3) .

教学评价阶段论文 篇11

为全面客观地测度江苏省工业化阶段水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的C2R模型和C2GS2模型实证研究各种配置效率.数据分析表明,与铁路、公路运输相比,水路运输不存在相对过剩的投入规模,其综合效率、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均值最小.要提高水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需要在交通系统内协调配置各种运输方式的交通资源,同时协调水路运输内部各部门单位的资源配置.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相关部门在交通资源配置之前对各种运输方式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全面客观评价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关键词:

运输资源; 配置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DEA); 波动性

中图分类号: F552

0 引 言

根据文献[1]分析,江苏省工业化阶段划分主要依据为人均GDP,1995—2001年、2002—2007年、2008—2013年分别为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按同样方法计算[2],江苏省2014年人均GDP为

11 757美元,超过后工业化阶段的标志值11 170美元,据此判断江苏省从2014年起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结合运输化理论[3],江苏省工业化初期的主要运输对象为纺织品、建材、金属制品、大宗原材料及农产品,主导运输方式为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江苏省工业化中期的主要运输对象为机械、化工品、油品等重化工业产品,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仍为主导运输方式,但公路运输开始兴起;江苏省工业化后期的主要运输对象为精细化工品、高档消费品、医药制品、成套设备等高价货物,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发展趋稳,高速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迅速发展.本文拟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全面客观地测度江苏省工业化阶段水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考虑到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较为主观,模糊综合评判法主要适用于不确定性问题等,因此本文采用较成熟的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方法.该法适用于客观衡量具有多个输入输出变量的决策单元(Decision Making Unit, DMU)的相对效率,其在交通运输业中的适用性早已被诸多文献证实,例如文献[411]运用DEA方法的C2R模型和C2GS2模型测度了交通运输的效率,但未涉及工业化阶段交通资源配置效率、输入输出变量间相关关系及其他因素对DEA方法评价有效性的专门分析.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本文较多地将质量指标应用于DEA方法的C2R模型和C2GS2模型,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全面分析江苏省工业化阶段的水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测算江苏省3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相对效率和规模收益,指导交通资源配置方向与策略调整;分析在输入输出变量调整情况下,水路运输资源配置的效率值以及效率波动性和绩效方面的区别,为准确、全面测算水路运输及其他运输方式资源配置相对效率提供实证范例与重要参考,同时推动DEA方法的C2R模型和C2GS2模型实证研究.

1 水路运输在江苏省综合运输中的资源配置效率分析

1.1 评价方法与模型

在式(1)中加上约束条件nj=1λj=1则得C2GS2模型线性规划,求解该模型所得的最优解θ即为技术效率值.当θ=1且S-i= S+r=0时,Dj达到完全技术效率.另外,规模效率=综合效率/技术效率;C2R模型和C2GS2模型计算结果与指标的量纲无关;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相应的数值等于1时分别称为完全配置效率、完全技术效率和完全规模效率,当且仅当完全技术效率与完全规模效率同时存在时方可达到完全配置效率.

1.2 评价指标选择

为更好地测算水路运输资源在交通系统内的相对配置效率,尽量选取质量指标.限于数据可得性与指标可比性,本节所指综合运输仅包括铁路、公路和水路运输.从配置研究的角度分析,交通资源常指交通基础设施(但不排斥其他指标)[13],而运输线路的形成整合了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组织、制度等交通资源,交通职工是交通基础设施营运的必备要素.因此,以各运输方式从业人数占全省综合运输从业人数的比例、各运输方式线路长度占全省综合运输线路长度的比例为输入指标,以各运输方式旅客周转量占全省综合运输旅客周转量的比例、各运输方式货物周转量占全省综合运输货物周转量的比例为输出指标(就指标本身含义而言,旅客周转量相较于旅客运输量、货物周转量相较于货物运输量更能表征运输成果,也更适合作为DEA的输出变量).

1.3 实证分析

各运输方式从业人数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其余数据来源于历年《江苏省统计年鉴》.以年份为DMU,DMU总数19大于输入输出指标总数的2倍.EViews相关关系分析显示,输入指标、输出指标内部各指标间不存在高度相关关系,而输入指标与输出指标间存在相关关系,能保证取得客观的评价效果.将数据代入C2R模型和C2GS2模型,并采用LINGO求解,计算结果见图1,3种运输方式资源配置的3种效率的标准差计算结果见表1.综合分析计算结果可知:

(1)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中的资源配置效率最高.公路运输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在工业化各阶段的均值均高于0.9,是综合运输中唯一有此佳绩的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完全配置效率和完

全技术效率时间分别为2 a和8 a,分别占工业化阶

段总时间(19 a)的10.53%和42.11%.进一步分析可知,公路运输规模收益不变与规模收益递减的时间合计占工业化阶段总时间(19 a)的26.32%,表明在特定的运输产出条件下,公路运输人力与物力(线路)资源配置规模相对过大.

(2)水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中的资源配置效率最低.水路运输的3种效率在工业化各阶段的均值均低于0.9;分阶段看,水路运输的3种效率在工业化阶段处于“中→低→高”的发展趋势,工业化后期表现出明显高于初期和中期的趋势,体现了其资源配置在综合运输体系内与工业化进程逐步协调的相对动态过程.水路运输资源配置的3种效率虽然在工业化后期高于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但在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的13 a中远低于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故其在工业化实现阶段的均值在综合运输中为最低.

(3)工业化实现阶段,在3种运输方式的标准差所显示的波动性方面,规模效率波动性小于技术效率和综合效率的波动性,表明江苏省3种运输的投入规模波动性相对较小.

同期,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的资源完全配置效率时间之比为4∶5∶2.在综合运输中,水路运输资源配置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标准差均为最大而效率平均值却最小,其综合效率、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的标准差分别为公路运输相应效率标准差的2.01,1.39,5.88倍,为铁路运输相应效率标准差的1.84,1.63,2.97倍.可见,水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的波动性最大,而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波动性相差不大.

2 江苏省工业化阶段水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纵向比较分析

2.1 评价模型与指标选择

为纵向比较分析江苏省工业化阶段19 a间的水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继续选择C2R模型测算综合效率,选择C2GS2模型测算技术效率.考虑数据可得性和指标代表性,选取航道里程(km)、船舶载客量(客位)、码头泊位长度(km)、水路运输从业人数(万人)、船舶净载质量(万t)和港航建设投资(亿元)为模型的输入指标,并依次记为X1, X2, X3, X4, X5, X6;选择旅客周转量(亿人·km)、港口货物吞吐量(亿t)、货物周转量(亿t·km)为模型的输出指标,并依次记为Y1, Y2, Y3.

2.2 实证分析

① 2013年公路、水路客货运量及周转量以专家调查结果为准,由于调查口径发生变化,为保证数据的可比性,2013年运输量数据取自《2013年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从业人员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港航建设投资数据来源于《2014江苏交通年鉴》,其余数据来源于历年《江苏省统计年鉴》①.以年份为DMU,DMU总数19大于输入输出指标总数的2倍.为避免数量级相差过大可能导致无可行解,将X1, X2, X3, X5, X6, Y2, Y3的单位依次调整为106m,万客位,104m,106t,10亿元,107t和1010t·km.EViews相关关系分析显示,输入指标X5与X6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输出指标Y2与Y3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其他输入指标和输出指标内部各指标间不存在高度相关性,而输入指标与输出指标间存在相关性.为取得客观的评价效果,根据不同的输入输出指标组合设计了4个方案,分别为:方案A(X1, X2, X3, X4, X5, Y1, Y2),B(X1, X2, X3, X4, X5, Y1, Y3),C(X1, X2, X3, X4, X6, Y1, Y2),D(X1, X2, X3, X4, X6, Y1, Y3).将数据代入C2R模型和C2GS2模型,并采用LINGO求解,计算结果见表2(其中均值为4个方案的均值),各方案3种效率的均值和标准差见表3.

将不同方案进行两两组合分成6组,分别为组I(方案A与B)、组II(方案C与D)、组III(方案A与C)、组IV(方案B与D)、组V(方案A与D)、组VI(方案B与C).综合分析表2和3可以发现:

(1)如表2所示,在各组内部具有相同投入和一项不同产出(Y2与Y3)的情况下,水路运输资源配置具有相同的良好综合效率和规模收益状态,即同一年份的完全配置效率和规模收益状态相同,而且,组I和组II分别有高达47.37%和63.16%的年份处于完全配置效率和规模收益不变状态,其余年份则处于DEA无效和规模收益递增状态.除了组I中方案B的2006年的3种效率均略高于方案A的、组II中方案C的2000年的3种效率均略高于方案D的外,两组内部各方案其余年份的所有效率处于相同的态势,原因在于在所有投入和一项产出完全相同的情况下,cov(Y2, Y3)=0.991 9≈1,即方案A和C的产出Y2与方案B和D的产出Y3具有高度正相关性(接近完全正相关).

组I和组II的完全技术效率时间分别为13 a和14 a,分别占江苏省工业化阶段总时间(19 a)的68.42%和73.68%,均超过50%.同时,两组内部方案中的技术效率均高于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而且工业化阶段各方案的技术效率均值都大于0.99,接近完全技术效率.这表明江苏省水路运输资源配置在当时的水路运输技术条件下,实现了以较少的投入取得较大的产出,换言之,水路运输技术在江苏省水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在组I和组II内部方案的综合效率均值、波动性表现上,方案A优于方案B,方案C优于方案D.这表明在具有相同投入的条件下,港口货物吞吐量作为模型的输出变量取得了相对于货物周转量作为模型的输出变量时更小的波动性、更高的效率和绩效产出.

(2)如表2所示,在各组内部具有相同产出和一项不同投入(X5与X6)的情况下,除2009年外,组III和组IV的方案A和B处于完全配置效率和规模收益不变状态时,两组的方案C和D也处于完全配置效率和规模收益不变状态,反之则不成立;组III和组IV各组内部两方案同时达到完全配置效率和规模收益不变状态的DMU总数均为8(即时间为8 a),占江苏省工业化阶段总时间(19 a)的42.11%;组IV和组III各组内部方案同时处于相同规模收益状态(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增)的时间分别为14 a和13 a,综合效率均值分别为1.890 3,1.853 5,标准差之和分别为0.183 3,0.240 8,组IV的绩效表现较好而波动性较小,整体表现优于组III,表明在具有相同产出的条件下,港航建设投资(X6)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时取得了比船舶净载质量(X5)作为输入变量时更小的波动性、更高的效率和绩效产出.

(3)如表2所示,在各组内部具有一项不同投入和一项不同产出的情况下,组V内部方案同时处于相同规模收益状态(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增)的时间(14 a)占江苏省工业化阶段总时间(19 a)的73.68%,其中,同时处于完全配置效率和规模收益不变状态的时间(8 a)占江苏省工业化阶段总时间(19 a)的42.11%,这一比例与组III,组IV的相同.组VI内部方案同时处于相同规模收益状态(规模收益不变或递增)的时间(13 a)占江苏省工业化阶段总时间(19 a)的68.42%,其中,同时处于完全配置效率和规模收益不变状态的时间(8 a)占江苏省工业化阶段总时间(19 a)的42.11%,这一比例与组III,组IV,组V的相同,而且,组V,组VI内部方案同时处于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配置效率的DMU(年份)完全重合.如表3所示,组V和组VI的综合效率均值之和分别为1.888 1和1.855 7,标准差之和分别为0.191 5和0.232 5,两组相应的差值仅有0.032 4,0.041 0.由此可见,在各组内部具有一项不同投入和一项不同产出的情况下,水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与综合绩效的表现差异不明显.

(4)总体上,工业化阶段方案A的综合效率均值大于其他3个方案的,其综合效率的波动性小于其他3个方案的(见表3).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3个方案而言,方案A的投入产出变量之间的整体协调性更好.

方案A,B,C,D达到完全配置效率的DMU总数分别为8,9,13,

12,与其规模收益不变的DMU总数和年份完全相同,即每个方案的完全配置效率与规模收益不变状态总是并存的,其余年份均不处于规模收益递减状态,即水路运输资源配置不存在相对过剩规模.

如表2和3所示,在工业化初期,所有方案均达到了完全技术效率,表明在1995—2001年,水路运输资源配置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实现了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这一表现优于工业化中期和后期.以均值计算,相较于其他年份,1995,1996,1997,1999,2008,2010,2012,2013年共计8个年份处于完全配置效率和规模收益不变状态,占江苏省工业化阶段总时间(19 a)的42.11%;而分阶段看,工业化初期和后期各占一半,分别占两个阶段时间的57.14%和66.67%.同时,就综合效率和波动性而言,江苏省工业化阶段3个时期的表现按优、中、差排序依次分别为工业化后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即江苏省工业化中期的水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在江苏省工业化进程中表现最差.经过主动调适,例如南京通关便利化措施的推行[14],水路运输业较为有效地化解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表现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协调性,同时也反映出近年来江苏省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

此外,在各组内部方案各种效率值和规模收益方面,组III与组IV、组I与组II的表现差异明显,前者的相似度较低.这是因为不同投入之间虽然具有高度正相关性,但离完全正相关尚存差距(0.940 4<1),而且相关系数cov(X5,X6)

3 结论及建议

(1)3种运输方式的资源配置效率横向比较分析表明,江苏省工业化中期水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最低且波动性最大,公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最高且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的波动性最小;江苏省工业化后期水路运输资源配置3种效率的均值高于其他2种运输方式的,也高于前2个阶段的相应数值.

江苏省工业化阶段历年水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纵向比较分析表明,水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均值在工业化后期达到3个阶段中的最大值,这与横向比较分析结论相互印证,表明江苏省水路运输资源配置与工业化进程相互调适,配置效率在工业化后期快速提升.

同时,两种实证分析存在重要区别: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分析得出水路运输资源配置规模收益不变(完全效率)的时间分别为4 a,8 a,后者是前者的2倍;横向比较分析主要实证研究了水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中的概况,而纵向比较分析能够选择更多具体的行业特色指标深入剖析水路运输资源配置详情,并且能够研究多变量变换对DEA模型的影响,即通过输入输出变量的调整比较分析水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性.

可见,在DEA模型中,单一的纵向比较或横向比较都不能准确地对水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全面评价.鉴于DEA模型是一种客观分配权重的评价模型,该结论具有普适性,即对其他运输方式资源配置效率的全面评价具有同样的参考价值.因此,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出发,相关部门在交通资源配置之前对各种运输方式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全面客观评价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2)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水路运输资源配置在江苏省工业化各阶段均不存在相对过剩的投入规模.相对于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分别存在5 a和3 a的规模收益递减;不同投入产出组合的水路运输资源配置方案的综合效率与规模效率具有相同的发展趋势,即同时等于1或者同时小于1,提高规模效率能加速提升水路运输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因此,从增加运输产出量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看,向水路运输倾斜交通资源配置能够取得更大的规模收益和综合效率.

(3)横向比较显示,水路运输相对于公路运输的资源配置,其投入规模较小且增速较低,应当适度降低公路运输资源投入规模并逐步加大水路运输资源配置力度.同时,纵向比较表明,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条件下,作为输出变量的港口货物吞吐量相较于货物周转量、作为输入变量的港航建设投资相较于船舶净载质量应用于DEA方法的C2R模型和C2GS2模型更有绩效.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要获得更高的水路运输资源配置效率与绩效产出,应当优先配置资源进行港口与航道建设投资,以提高港口吞吐量为目标进行水路运输资源配置策略调整.港口作为水陆连接的界面、水运活动的中心,其集疏运系统整合了各种交通方式资源,因此提高港口效率能够有效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效率提升与绩效产出.可见,以港口现代化作为综合运输体系交通资源整合的重要抓手与关键节点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新加坡港、鹿特丹港、安特卫普港等世界强港的成功实践即是典型例证.

(4)运输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与规模收益不变总是同时达到,即综合效率=1的DMU(年份)其规模收益处于不变状态,相对于其他DMU(年份),其达到了以最佳投入规模实现最大运输产出.为此,要实现水路运输及其他运输方式的良好规模收益,应当注意协调各种交通资源配置比例,而不是随意增加或减少任何交通资源的投入量,这为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以构建综合运输体系以及各种运输方式内部各部门单位的资源配置(工作)协调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运输方式自身各部门单位的资源配置比例也应当协调,只有达到最佳的投入规模,才能实现最大的运输产出,达到最高的综合效率,实现社会范围内的运输合理化.

(5)纵向比较分析还表明,只有各方案同时为完全配置效率和规模收益不变时,各方案的均值才同样达到完全配置效率和规模收益不变状态;另外,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高低会对模型分析结果产生影响,在其他变量相同的条件下,不同方案的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越接近1,两方案的DEA方法的C2R模型和C2GS2模型效率值和规模收益状态相似度越高,故需在实证研究之前用相关系数分析法科学合理地甄选输入输出变量.

参考文献:

[1]李上康. 江苏省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与相应运输化阶段的确定分析[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5, 37(1): 1017.

[2]陈佳贵, 黄群慧, 钟宏武.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 经济研究, 2006(6): 415.

[3]荣朝和. 运输发展理论以运输化为主要线索的新进展[J].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1995(4): 502507.

[4]张矢宇, 萧汉梁. 运输配置效率论和我国内河运输配置效率的区域横向测评[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4, 28(1): 122125.

[5]王丹. 我国交通运输系统资源配置分析与评价[D].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 2005.

[6]王晓兰. 江苏省交通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D].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07.

[7]常亚青, 宋来. 交通运输业相对效率、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动态研究[J]. 交通与运输, 2008(12): 143145.

[8]李维维. 江苏省交通基础设施运营效率及效能研究[D].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 2009.

[9]陈辰, 胡甚平. 基于模糊DEA的航运公司安全管理有效性评价[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2, 33(1): 1215, 19.

[10]崔岩, 吴丽美, 曲建华. 基于DEA的河南省交通运输效率评价[J]. 河南科学, 2013, 31(2): 201204.

[11]仲维庆. 区域交通运行效率分析及规模适应性研究[D].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 2013.

[12]CHARNES A, COOPER W W, RHODES E.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J].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78, 2(6): 429444.

[13]李上康. 交通资源及其配置的概念与内涵分析[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4, 16(3): 1418.

[14]陈银健, 王静. 南京海关出台18项措施促进江苏外贸增长[EB/OL]. (20121018)[20151014]. 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2/10/18/014944630.shtml.

试论小学阶段思想品德评价的原则 篇12

笔者以为,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循序渐进, 知行统一”的原则

培养品德集中到一点, 就是要落实到道德行为上。道德行为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 正确的行为方式才会带来良好的行为效果。小学生特别是低幼儿童对行为的理解具有很大的具体性和情境性。教师必须对其进行具体的指导, 细致地加以评价。对高年级学生, 除了让他们明了道德行为的一般要求、规则和步骤外, 还要使他们具有独立、灵活地选择道德行为的能力。

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 必须针对各年级道德认识的能力, 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由概念到行为制定出不同程度的评价标准 (我们称它为“思想品德评估导向标”) , 为他们创设道德情境 (条件) , 有计划、有目的地使他们得到道德行为反复训练的机会, 逐步形成正确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激励为主, 处罚为辅”的原则

小学生品德的发展, 经历了一个由非意志行动向意志行动转化的过程, 小学生的道德言行内容简单、表现刻板, 直接与外界 (教师、家长等) 的褒贬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在评价时要做到确切、合理, 把不断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意志作为出发点, 在设计“评估导向标”时对不同年级的评价标准应有侧重点, 有适当的坡度和必要的反复, 允许学生一次做不到, 下次再重做。培养他们的自觉性, 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当然, 评价小学生的道德行为, 既要以激励为主, 也要给予必要的处罚, 但一定要讲清道理, 使其明白错在哪里, 为什么错了。应该怎样去做才对。在使用“评估导向标”时, 对犯了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处罚。引导他限期 (下次自我评价前) 改正错误, 然后给予登记。再让其多次反复去做, 这样就给了他改正的机会, 激发和保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好胜心。有时在引导小学生改正错误的时候, 应该有目的地组织他们反复练 (为他们创造改正错误的条件) , 培养其道德意志的控制和调节能力, 从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的。

三、“以身作则, 以情感人”的原则

一个人的情感,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感染别人, 使对方产生相同或与之有联系的情感, 这就是情感的感染性。

在进行思想品德评价中, 教师要针对小学生思想敏捷、接受新事物快、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心理特征, 一方面要用自己对学生高度热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使他“亲其师, 信其道”;另一方面又要用自己具有丰富道德情感的形象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所以在引导学生评价中要严格作好教师的自我评价, 要求每一个教师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衡量、要求自己,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行为, 注意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要勇于自我批评, 诚心诚意地、民主地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评价, 这样, 才能作好学生的表率, 不愧“为人师表”, 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起到感染、教育学生的作用。

由于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往往受教师、家长和社会评价的影响, 所以教师和家长在平时各项活动中对学生的评价要准确、恰当, 要有激励性。特别是对待道德行为差的学生, 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因势利导, 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 培养他们的道德意志和信心, 使其刚刚萌芽的思想能够越闪越亮。

设计“小学生思想评估导向标”, 使评价序列化、立体化。德育包括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学生和不同年级的实际, 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使教育和评价具有连续性。实践证明, 这个标准应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行为到习惯、由感性到理性, 遵循“教育-领会或掌握- (心理) 发展”这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原理。

设计“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估导向标”必须将小学生日常道德规范和行为要求以导向的形式标出来, 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活动中, 自觉地沿着这个标准要求自己、评价自己。这个“评估导向标”好比一个特制的拐杖, 安装有照明的“电灯”和“危险警报器”。“电灯”好比要求学生必须做到的规范要求, 只要沿着标向做, 反复实践, 就能逐渐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警报器”好比评价, 首先是自我评价, 做错了应引起注意, 尽快改正, 力争下次做好。

总之, 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是一个体系, 需要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确定评价原则, 进而完善体系。

参考文献

[1]桑新民, 陈建翔.教育哲学对话[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

上一篇:经济复兴下一篇:人民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