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艺术歌曲(共6篇)
舒曼艺术歌曲 篇1
在浪漫主义历史长河中, 舒曼作为其杰出的代表人物, 是一个成功的继承者与开拓者。舒曼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地位, 其音乐思想是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时期审美意识的产物, 他对音乐艺术本质的理解, 对音乐的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要求, 对音乐生活音乐创作中的庸俗倾向的批判, 在西方音乐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凡学习西洋唱法的歌唱者, 都要将舒曼的艺术歌曲作为必备曲目。他所创作的艺术歌曲是人类艺术宝库中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 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的艺术歌曲中常采用的主题诗是描写爱情、大自然、和人生中短暂易逝的幸福和一些叙述故事情节的的诗作在舒曼身上, 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和音乐家的敏感反映能力结合在一起, 所以舒曼享有“诗人音乐家”的美誉。
舒曼对当时音乐生活和音乐创作中庸俗的倾向的进行着历史性的批判和评论。他的音乐语言来自于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 在用这种音乐语言对自己的民族情感加以表现时, 对民族就起了支持作用。舒曼喜欢从民间音乐一一民俗性的舞曲、分节歌、叙事歌等民间体裁中汲取它们的音调特点, 再进行必要的“修剪”和“嫁接”, 使之成长为自己的浪漫主义之树。他两部最出色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以及《诗人之恋》, 中的一些歌曲, 可视为这方面的出色范例, 充分的表现了舒曼的歌曲中遵循了德国民歌简洁, 朴实, 自然的特点。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支持着自己的民族。
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中, 钢琴伴奏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开创了浪漫主义钢琴表现技巧的新天地。众所周之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极大程度上继承了舒伯特, 但是他没有像舒伯特那样将钢琴伴奏作为某种景物或场景的描写, 而发扬了舒伯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抒情的一面, 并将钢琴伴奏作为一种情感的载体, 直接表现主体内心情感, 把艺术歌曲旋律与钢琴伴奏结合的完美无缺, 天衣无缝。他给予钢琴伴奏更多的独立性, 并巧妙的发挥前奏、间奏和尾声的表现力, 尤其是在歌曲前后都增添钢琴序曲和终曲, 使钢琴伴奏展现了无穷的可能性。他的转调手法使音乐从古典和声和转调法中解放出来, 从而丰富了和声的色彩和表现手法。此外他还吸收了复调音乐织体的写作风格, 加强了钢琴伴奏内声部旋律的活跃性, 更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及范围。
他的声乐套曲《诗人之恋》的音乐继承了舒伯特声乐创作的传统, 注重对诗歌情感的深刻体现。不过在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 歌唱和钢琴伴奏两部分的地位是对等的, 而舒曼则把钢琴和歌声更紧密的结合, 甚至有时钢琴部分超越了歌唱部分。从钢琴伴奏上看, 此作品已打破了过去那种钢琴伴奏的概念, 它为钢琴伴奏的独立性开辟了先河。舒曼把钢琴伴奏与歌曲旋律的完美结合, 使歌曲表现手段更加细致灵活, 对人的情感、心理状态、大自然的优美景色的展现, 都使音乐形象更加鲜明、具体、生动。还有履行自己的职责求得生存。
由此可见, 安部公房的这篇小说, 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提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 他从现实社会和人们的存在认可俩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对普通人命运的看法, 并表达了一种无奈的哀叹。他让我们认识到, 现实世界是势力的、潮湿的、冷漠的, 普通人只能作为一种衬托, 游离在人群中, 四处飘荡, 寻找着自己的方向。努力的结果完全取决于不确定的因素, 可能永远被忽略, 永远都没有收获。这不正体现了普通人的一种悲哀的命运么。
从而把钢琴伴奏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舒曼认为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富有浪漫情感的艺术, 是浪漫色彩的本身, 音乐中应突出情感。音乐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 应自我肯定、自我崇拜、自我想象甚至于自我宣泄。他认为声乐是人类情感的流露, 是除了语言之外最能直接与人类交流的音乐特殊语言。情感放在什么地方音乐就会随之出现在这个地方。他认为歌曲表现的感情是丰富多彩的。对感情的运用的推崇至极, 甚至置它于理性之上。他认为理智有时可能会出错, 但是感情却是不会出错, 不会骗人的。在创作音乐时, 情感的真挚投入尤为重要。这样才能更好的诠释音乐, 更好的让观众产生共鸣。
他还十分重视音乐创作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他用自己的音乐反应着现实生活。并坚持只有来自生活的艺术才是有真情实感的内容, 才能与人产声共鸣。在舒曼的创作过程中, 扎根现实生活, 所以他的作品表现的不止是其深思熟虑的一面, 更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连。通过他的一起写作品让人们可以更清楚的了解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的痛苦、矛盾以及社会现实对他们的不公平待遇。对一些庸俗习气和浮华、僵化的守旧的艺术趣味进行批判。他指出“音乐决不是供人娱乐、供人在茶余饭后消谴解闷的东西。”通过一些反映市民生活的歌曲作品如《走私犯》《灿烂的五月里》《英雄颂》等对这类现象进行了深刻尖锐的批评, 引导人们以积极向上的思想态度去对待生活, 以高尚的艺术观念去接受文艺作品。他用自己独特的音乐方式, 奠定了后期浪漫派艺术歌曲发展的基础, 特别是他对于继承与创新的态度上给予了我们后人极大的启示, 为我们今后的学习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典范。他的创作思想对以后各时期、各民族的艺术歌曲创作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摘要:舒曼艺术歌曲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创造个性鲜明。他的艺术歌曲无论是在创作手法上还是在古典主义歌曲的继承和发展上都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其艺术歌曲进行剖析, 揭示其独有的音乐特色, 并通过作品的简介透视出舒曼的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人生。
关键词:舒曼,浪漫主义,艺术歌曲,风格,特色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1983.
[2]李应华.西方音乐史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1:52.
[3]吴源.舒曼[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4]袁冬梅.漫谈艺术歌曲[J].东方艺术, 2004 (S1) :158.
[5]巴琴斯卡娅.舒曼传.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编译室翻译, 音乐出版社
[6][德]舒曼.古·扬森, 陈登颐译.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M]
[7]高慧、论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审美功能[J].艺术教育, 2006 (5) :63.
[8]王个松.谈艺术歌曲的特点及创作[J].惠州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9]方之文著.舒曼:诗的音乐, 音乐的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10
[10]霍立.舒曼的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钢琴伴奏艺术[J].乐府新声, 2006
[11]常桦舒曼和他的钢琴作品[J]钢琴艺术, 2003 (01)
[12]王健健.舒曼声乐套曲.诗之恋人的艺术特色及其演唱研究[D].2008 (01)
舒曼艺术歌曲 篇2
一、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舒曼受家庭环境及诗人文学家的影响,自幼喜爱文学,并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被称为“诗人音乐家”,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意的色彩。在舒曼的五百多首艺术歌曲中,爱情为主要题材,还兼有一些抒情的以风景描写为题材的歌曲和叙事曲,艺术性非常高。其艺术歌曲创作方面大多选用如海涅、歌德、拜伦、席勒、莎士比亚等诗人的作品,常常在文学中汲取主题和形象,把音乐和文学相互融合,以诗人的眼光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丰富内涵,通过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及他对诗歌的敏捷而直觉的洞察力从中发掘诗歌更深的意境。
1828年,18岁的舒曼在慕尼黑结识了诗人海涅(Heinrich Heine),海涅的形象给舒曼留下深刻印象,他的诗歌给予了舒曼很大的启示,于是舒曼共将海涅的42首诗歌曲化,《诗人之恋》就是其中一首作品。在选曲方面舒曼颇具匠心,他依照海涅的《悲剧———抒情插曲》《歌之卷》中的一卷,从中选出16首,依照“钟情—表白—幸福—背弃—忧伤”的逻辑发展顺序编订而成。就像海涅诗歌的一贯基调,这是一部悲剧性的套曲,舒曼在音乐上注重歌词的连续性,精妙地把一首首小曲编织在一起,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诗人之恋》这部作品中,舒曼的文学修养在音乐中很好地显现出来,其音乐与文学相互融合,充分体现了浪漫主义音乐重视情感表达。如第一首《灿烂鲜艳的五月里》,描写春天来到了,万物复苏、百花盛开,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诗人心中萌发了对爱情的渴望,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之情;“灿烂鲜艳的五月里,所有的花朵开放,在我温暖的心里,爱情的意念升起,灿烂鲜艳的五月里,所有的鸟儿歌唱,我向她诚恳表白,我思恋爱慕的情意”[1]。这首歌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真诚,以及对未来爱情生活的向往。第二首《从我的眼泪里面》中诗人选定了理想的情人,刻画了一个渴望爱情青年的形象。第八首《如果花朵知晓》中有大量的颤音伴奏,暗示着诗人的烦躁情绪,但看着地上的花朵、歌唱的夜莺、天上的星星,但愿能获得安慰,然而结果并非所想。最后一句“我心底的裂痕”情感强烈,多愁善感的诗人爆发了内心的情绪。第十六首《旧日邪恶的歌谣》中诗人决心彻底地摆脱痛苦,把爱情和痛苦统统装进棺材,用十二个巨人抬着,抛入海底。这首歌曲庄严、有气势,旋律起伏比较大,整个节奏给歌曲增加了严峻的色彩。最后一大段钢琴的尾奏描写大海淹没了棺材,仿佛爱情也随之沉到海底。
二、汲取民族艺术特色
艺术歌曲的创作以德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为基础,鲜明地表现出德国音乐的民族性,反映了德国民族的风格特点。舒曼创作灵感的来源一方面是从民歌和民间舞曲,另一方面是从人民日常生活中找寻灵感。如歌曲《莱茵河,圣洁的河流》就吸收了民谣、乡村歌曲、民族民间音乐的素材,显示了他对德国艺术文化有非常深厚的感情。
艺术歌曲《诗人之恋》中的第十四首是Allnaechtlich im Traume,在这首歌曲中,舒曼直接采用了民歌素材,与第十三首相比,前首的梦境仍然受困于破碎的感情,在这首乐曲中却慢慢出现复合的迹象。诗人在梦中见到姑娘:“你向我轻轻地说了句话,并且送我一束柏书花球。当我醒来时花球早已消失。”[2]此曲都由短乐句组成,梦境中爱人亲切地对待诗人,梦中的一切令诗人悲伤,醒来后却不再流泪,也忘了梦中的一切,仿佛意味诗人在找寻文学诗词的精美篇章,渴望音乐与诗的完美结合。总之,舒曼深厚的文学底蕴滋养了艺术歌曲创作与发展,在创作中他善于从诗中捕获音乐灵感,并把诗歌的神韵通过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诗“歌”化的同时也使乐成为“诗”化的乐,从而增强了艺术歌曲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张洪岛.欧洲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3.
[2]刘新丛, 刘正夫.欧洲声乐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
[3]蔡良玉.西方音乐文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9.
影响舒曼艺术歌曲创作的因素 篇3
艺术歌曲是一种在德国取得辉煌成就的音乐会独唱曲, 根据德国名翻译为歌曲的意思, 一些名人在浪漫主义时期创作的名作作为当时艺术歌曲歌词的主要来源, 其曲调比声乐作品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表现形式自由, 更加细腻地表现人的情感变化。钢琴伴奏在19世纪的艺术歌曲中是一种最常用的伴奏形式, 其地位也被提高到一个不可或缺的高度。艺术歌曲按照形式分为单曲和套曲两种, 套曲是由多种单曲组合共同讲述一个主题或故事, 作为一部相对较大的套曲其中的单曲多数采用一位诗人的诗歌, 音乐中的贯穿手法采用较多的是由一个主题贯穿, 这样就保证了套曲中的音乐形象的一致性。这些因素的组合构成了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主要特征。
二、影响舒曼艺术歌曲创作的因素
1. 艺术歌曲发展历程的影响。
艺术歌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形式, 其渊源可追溯到西方中世纪以方言为歌词的世俗爱情歌曲。早在11世纪, 随着游吟诗人的崛起, 情歌和叙事歌得到了发展, 随之在12~13世纪产生了德国恋诗歌手 (Minnesinger) , 15~16世纪的名歌手 (Meistersinger) 替代了恋诗歌手的歌曲, 16~17世纪出现的牧歌, 这些都对后来艺术歌曲的创作起到了深远的影响。德国的艺术歌曲的创始人是哈斯勒和阿贝特, 经过莫扎特、贝多芬, 到了歌曲创作极为繁盛的舒伯特, 他的艺术歌曲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艺术歌曲历时上千年, 在这样漫长的岁月里, 艺术歌曲不断地发展、完善, 到了舒曼生活的时代, 他将长期积聚下来的一切积极因素都运用到艺术歌曲创作中, 将艺术歌曲的创作凝练成一个前人无法可及的地步。
2. 时代背景的影响。
舒曼所处时代的音乐是由古典主义风格转变为浪漫主义风格时期, 其中音乐创作题材多选择以歌德、拜伦、海涅等著名诗人的代表诗歌, 追求个性的解放, 用以歌颂自然之美、反对崇尚理性和体现民族情愫为主要基调, 这些都对舒曼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音乐方面, 维也纳古典乐派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创作预示了艺术歌曲后来的发展方向, 到了19世纪, 随着浪漫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舒伯特最终确立了这一声乐体裁式, 舒曼在前辈创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这种音乐体裁。
3. 家庭和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舒曼生于一个殷实的书商家庭, 其父奥古斯特是当地一位有名的书商和出版商, 他还曾翻译过英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拜伦和斯格特的著作, 这对舒曼文学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1828年舒曼到莱比锡学习法学, 在当时莱比锡是全德国的文化中心, 舒曼来到这里仿佛进入知识的海洋, 他认真的翻阅各种文化名著, 积极地研究各种哲学思想, 研究外语历史, 这些经历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他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和参加各种音乐活动。向莱比锡有名的钢琴教育家弗里德里希·维克学生钢琴。在他学习的各门功课中, 音乐的重要性仍然占了首位。这种对文学和音乐的嗜好和因此而积淀起来的精神修养, 深刻地影响了他以后的音乐创作生活。
4. 舒曼爱情经历的影响。
舒曼的许多作品都是在对克拉拉情感的激发之下产生灵感而创作出来的。克拉拉是注明钢琴家和教师弗里德里奇·维克的女儿, 第一次见到舒曼时克拉拉才9岁, 两人的相熟是在舒曼向维克学习钢琴之后, 两人经过长期的交往, 相互对彼此有了了解, 默契成为恋人, 到克拉拉成人后, 舒曼将他和克拉拉的恋情告诉了维克, 但维克坚决反对他们之间的恋爱关系, 并带着女儿出了国, 出国的日子里, 舒曼眷恋着克拉拉, 克拉拉也不时想着舒曼, 在二人实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 这对年轻人最终以诉诸法律解决。1840年, 舒曼与克拉拉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 在这一年舒曼共创作了138首艺术歌曲, 占其全部作品的半数, 其中《诗人之恋》与《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是其中两部声乐套曲代表作。《诗人之恋》是通过音乐将一个诗人对爱情的向往与失恋后的痛苦形象表现出来, 通过音乐及简单的笔法将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及艺术形象表现出来。《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描述了女性爱情生涯的历程, 显然是诗歌的内容使热恋中的舒曼产生了共鸣。克拉拉也因为被舒曼视作终生的妻子而成为歌中的少女, 这一部为女性而作的作品中, 充满了舒曼精细敏感的浪漫气质。
5. 浪漫主义文学与诗歌的影响。
舒曼生活在浪漫主义时期, 由于家庭文化的熏陶, 幼年时期就对文学和诗歌表现出极浓的兴趣。在幼年时期就曾对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以及希腊悲剧有所研究与翻译, 其作品往往与德国文学家的诗篇相通。德国著名诗人的诗歌是他艺术歌曲创作的重要源泉。在舒曼的艺术歌曲里, 经常会有海涅、歌德、拜伦、席勒、莎士比亚等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诗。舒曼不仅是一位有丰富浪漫情怀的作曲家与音乐评论家, 而且还是一位拥有敏锐洞察力的文学鉴赏家, 舒曼在选择诗词时是非常认真的, 必须要挑选出自己满意的诗歌作为题材, 在创作时运用丰富多变的表现手法将诗的底蕴展现出来。
摘要:艺术歌曲是以一种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独立的音乐体裁形式存在的。德国艺术歌曲在发展过程中作为一个流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尤其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罗伯特·舒曼, 他在继承古典音乐的基础上, 发展并丰富了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 把艺术歌曲的创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实现了音乐与文学的高度统一, 人声与钢琴伴奏的完美结合。本文通过以下五点, 来论述舒曼的艺术歌曲创作。
关键词:影响,舒曼艺术歌曲,创作因素
参考文献
[1]方之文.舒曼——诗的音乐, 音乐的诗[J].星海音乐学院, 2004, (4) .
[2]沈静.论声乐套曲中得情节性——以舒曼《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为例[J].学术论坛, 2009, (9) .
[3]刘进军.浅谈德奥艺术歌曲的历史演变和对我们的启示[J].人民音乐, 2003, (9) .
[4]夏小燕.舒曼的声乐逃去《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兼谈舒曼对艺术歌曲传统的继承与发展[J].音乐艺术 (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 2004, (9) .
[5]韦亦琣.浅析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J].甘肃高师学报, 2003, (06) .
舒曼与勃拉姆斯艺术歌曲比较研究 篇4
一、生活背景所决定的艺术歌曲内容和情绪的不同
舒曼除了作品之外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和克拉拉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他的艺术歌曲以爱情为主要题材, 还兼有一些抒情的以风景描写为题材的歌曲和一些叙事曲.在舒曼的五百多首艺术歌曲中, 占比例最高的是爱情歌曲, 其中有很多艺术性非常高。歌曲集《桃金娘》是舒曼在1 8 4 0年作为结婚礼物送给克拉拉的。该集共有2 6首歌曲, 每一首都写得极其动人, 其中最受人们喜爱并传唱最广的是第一首《献词》。在《妇女的爱情和生活》以及《诗人之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甜美的爱情生活给舒曼带来无限的灵感, 而这些灵感也使得他的艺术歌曲充满着情爱的题材.其次是以抒情的风景描写为题材的歌曲也很多, 如《月夜》是一首具有典型的舒曼式浪漫主义风格的歌曲。它是根据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艾兴多夫的原诗创作的。而叙事诗最出色的是《两个掷弹兵》。
勃拉姆斯经历了坎坷的人生, 由于缺少家庭的温暖, 终身未婚使他倍感孤独和凄凉.所以他的艺术歌曲多是对时代和人生的思考, 对现实的失望, 这些伤感的情绪色彩成为勃拉姆斯大多数艺术歌曲情绪的基调, 他的艺术歌曲表现了深刻的哲理性, 从而形成了勃拉姆斯特有的内在的抒情风格。如在他的《要是我知道回头路该有多好》中得以充分体现, 歌中唱道:要是我知道回头路该有多好, 那通向童年的路很美妙。为什么我老要寻求幸福离开母亲的怀抱?哦, 我多想去安卧, 奋斗也不能唤醒我……不再追求, 不再寻找……要是我知道回头路该有多好, 那通向童年的路很美妙, 我寻找幸福都是徒劳, 我的周围, 是一片荒芜悲怆。这是勃拉姆斯对自己过去的人生奋斗经历的回顾, 袒露出中年勃拉姆斯内心的疲劳和对人生的无奈及感伤, 真挚的抒发了他对故乡、童年的无比眷恋之情。这里既有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 又有波澜起伏的不平心境, 感情的表露深刻而内在, 反映了勃拉姆斯内在的抒情风格。《旷野孤寂》也是体现勃拉姆斯内在情感的典型作品之一, 歌曲速度徐缓, 曲调真挚动人, 钢琴伴奏中左手的持续音表现出悠然荡漾的感觉。他慎重的避开过分情绪化的表现, 旋律内容含蓄, 在庄重中带有伤的情绪.他的最后一部声乐套曲集《四首严肃的歌》中的第四首《我若能说万人的方言和天使的语言》取自新约圣经”格林多前书”的1-3和12、13段歌曲.主要内容是信仰、希望、爱。可见
二、对民族音乐的运用的程度和方法有所不同
舒曼将本国民歌与艺术歌曲结合, 隐晦短小的旋律。德国民歌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特点, 自始至终保持了一贯的纯朴, 鲜明的特点。其创作中, 虽避免直接以德国曲调入曲, 但词里行间, 无不显露出他对本国民族特有情调的钟爱。尤其体现在德国民族特色的和声上, 舒曼从中发掘开辟了浪漫主义和声新领地, 给人一种诗意般朦胧的氛围和充满环境的美妙境界。音乐强弱有度, 音律故作参差, 随意转调, 尤其以大小调交替和模糊调性之离调艺术手法。如舒曼用海涅的诗歌谱写的《莲花》, 音调自然朴素, 全曲基调是F大调, 那种无拘无束, 缥缈离奇的情感尽生情态, 使情感与艺术高度融合, 从而表达内心的感受。因之形成其创作又一特色。
歌曲创作和民族民间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勃拉姆斯音乐创作风格的突出特征, 这种结合不仅是德国的民间音乐而是将奥地利斯拉夫民族、匈牙利的吉普赛音乐等民族音乐和艺术歌曲结合在一起。勃拉姆斯对民间音乐的神往, 不仅出于艺术爱好, 而且表现出他的强烈爱国热情以及对民族文化艺术的深厚感情。他搜集了大量民间歌曲并重新编配后出版, 主要有《儿童民歌集》、《德国民歌》、七册《德意志民歌》。勃拉姆斯曾说:“民歌是我的理想。”“改编民歌的工作对我来说是一种满足。”!这些德奥各地的民间歌曲、舞曲, 为他的音乐创作提供了用之不尽的源泉。勃拉姆斯创作了很多接近德国民歌旋律风格的艺术歌曲, 通过民歌般的、亲切自然的旋律, 在内容和情绪方面塑造了极其丰富多样的形象。德国民歌在旋律曲调方面有一个主要的特点, 那就是多为分解三和弦的旋律结构, 这种特点在勃拉姆斯创作的艺术歌曲中多有体现。如《萨福颂歌》, 旋律开始是由3大调的正三和弦分解而成的;另外还有《少女问话》等, 都在简朴中塑造了充满的民间音乐因素融合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 以其鲜明的民族性形成了自己的特有风格, 反映出他与广大人民在精神上、情感上的相通与联系。
三、在伴奏的运用上有所区别
毫无疑问, 在艺术歌曲中, 声乐和钢琴是不可分离的织体, 钢琴伴奏作为艺术歌曲的一部分, 对作品的完整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在创作中二者都很重视伴奏的地位, 注意将伴奏和音乐情景交融。但是区别仍然存在, 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 很少有篇幅较长的前奏;歌曲主体部分的钢琴伴奏和声新颖、织体丰富, 常使用大段的琶音或切分节奏, 有时钢琴与人声形成呼应, 有时钢琴以持续低音来支持人声的流动, 成为演唱者有力的依托;钢琴尾奏部分为歌曲创造了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好像是演唱者的情绪和音乐意境的延续, 直至结束, 实现声乐与钢琴的完美结合。值得注意的是, 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突出歌声, 不让钢琴伴奏部分超越其本质上从属地位。而在舒曼创作中在舒曼的歌曲中钢琴与人声密不可分。有时钢琴部分甚至超过歌唱部分。他还常常在歌曲的前奏和末尾加上大段的钢琴演奏。比如在舒曼“《月夜》这首作品中前奏和间奏、尾奏占到整个作品的二分之一。在如在《诗人之恋》终曲中“古老邪恶的歌谣”以钢琴延续1 5个小节将使人无法言表的巨大痛楚表现的淋漓尽致, 甚至意蕴上尾奏大有超过歌曲的意味。
四、在创作技法上的不同。
舒曼的节奏最具有独创性, 他非常爱用复杂的节奏, 我们常见到跨小节的切分音, 高低声部的复节奏, 在曲式上, 他挣脱古典样式, 不受束缚, 依从感情的自由奔放, 抒发内心的感受。曲式自由松弛习惯运用通谱体, 从而形成了他创作上的又一大特点。在和声上舒曼则开辟了浪漫主义和声手法的新领域, 他力求和声“功能”强度的减弱, 运用不协和音, 转离调大胆, 他常采用大小调交替以及模糊调唱舒曼的抒情性艺术歌曲时, 必须具备能在高音区上渐弱和运用轻声的技巧。唯此才能表达出这种缥缈的、超脱尘世的遐想和令人神往的意境。如舒曼用海涅的诗歌谱写的《莲花》, 音调自然朴素, 全曲基调是F大调, 当唱到“月亮是她的情人, 用光辉将她唤醒”时, 调性向b A大调离调, 使歌曲进入一个情感高潮。接着, 伴奏又造成离调效果, 舒曼用这样多变的调性对人物内心进行细致刻画, 形象地描绘了莲花的情态。
勃拉姆斯多样的旋律技法, 创造了极富个人特色的、丰富的、广阔悠长的旋律, 塑造了丰满生动的音乐形象。在曲式上勃拉姆斯喜欢用分节歌的形式。所谓“分节歌”是指数段歌词用一段曲调歌唱的歌曲。各段歌词格式一致, 字数也大致相同, 曲调大多富于抒情性而较少有戏剧性。分节歌的结尾段落有时各段歌词完全相同旋律的走向与语言的自然趋势有机结合, 能够恰当确切的表达愉悦、压抑、哀愁等多种情绪。勃拉姆斯经常用下行旋律音调来抒发哀伤、悲戚的情感, 如《我正迷蒙的入睡》中, 大量的下行旋律音调运用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在旋律进行中, 音的跳进易于造成情感的起伏跌宕, 具有较大的力度感和紧张度。如《徒然小夜曲》中, 勃拉姆斯运用大六度、小七度音程的跳进, 逐层把音乐推上了高潮, 也使情感表达更为奔放生动。半音阶的行进, 尤其是上行的半音阶行进能形成一种波涛汹涌的趋势, 使旋律拥有了更多的发展动力。如《旷野孤寂》中, 多处的歌唱旋律声部和伴奏低音声部上行半音阶的进行, 积聚了浓厚的倾向性, 使歌曲具有强烈的推动力。在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中, 多变节奏的运用对音乐形象的塑造和情感的表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附点音符、切分音、重音移位、三连音等节奏的频繁运用, 改变了节拍原有的律动, 使音乐效果更为复杂和生动。这些节奏的运用不仅出现在歌曲的旋律声部中, 也出现在钢琴声部中, 如《萨福颂歌》的钢琴声部中连续切分节奏的运用;《在湖滨的花园中心》中, 钢琴声部曾出现右手连续切分与左手三连音的节奏组合等, 增强了音乐的流动感。调式调性的灵活运用, 在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中塑造了多种色彩的对比和变化。转调、离调的手法在勃拉姆斯的歌曲中经常运用。如《徒然小夜曲》中, 第一、二、四段为1大调, 第三段转为4小调;在《草率的誓言》中, 在第一段结尾处由5小调转为) 大调, 同主音大小调交替运用。
有人称勃拉姆斯是古典主义的最后一人。但他的节奏、和声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形式, 浪漫主义的内容。而舒曼虽然是早期的浪漫主义奠基人, 但他的作品中浪漫的内容与形式相结合, 更多的倾向并且代表着浪漫主义的特征。
结语
舒曼和勃拉姆斯的艺术歌曲是世界音乐艺术的瑰宝, 是艺术人生的完美结合, 他们为德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的艺术歌曲, 都能够深刻准确地从独特的角度表达出诗歌的意境, 他们将旋律与语言音节、语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本文将二者创作艺术歌曲在钢琴伴奏、对于歌词运用、对民族音乐运用的程度等方面的区别总结出来, 希望能够对艺术歌曲的发展及创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8月第2版
[2]杨民远:《世界名曲欣赏》,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1年3月第一版。
[3]钱亦平:《钱仁康音乐文选》,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1月第一版,
[4]孙会玲.谈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演唱.《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1年3月第1期。
[5]王厚谊.论勃拉姆斯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风格《.艺术百家》, 2007年04期。
舒曼艺术歌曲 篇5
一、舒曼艺术歌曲的特征
舒曼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的浪漫派音乐家的代表, 其艺术歌曲中的选词大多来自于海涅、拜伦及莎士比亚等文豪之手, 例如《莲花》《你好像一朵鲜花》等等。舒曼在创造艺术歌曲时对其歌词的选用非常的严格, 所选用的的歌词都是其个人认为最优美、最具价值且最赋有情感与诗意的作品。他的艺术歌曲借助于诗歌的语义中最常采用其描写的关于爱情与大自然的美丽及其短暂易流逝的幸福的主题。舒曼能完美的将艺术歌曲中的歌词与音乐相结合, 使人们在欣赏美妙音乐的同时也对其中的诗歌加以关注。也正因为如此, 舒曼被后人冠以“诗人音乐家”的美誉。
(一) 尽管舒曼的艺术歌曲中的选词十分优美、感人并赋有
意境, 但也始终是无声的文字, 人们只能对其进行阅读才能领会其中所包含的浓烈的情感。而音乐所具有的直接表现人的情感和情绪的艺术功能是其他艺术所没有的, 因此艺术歌曲中真正的核心艺术还是音乐, 而将音乐与诗词相结合变更能表达诗中所蕴涵的情谊。在舒曼的心中, 诗便是音乐, 音乐便是诗。正是因为这样, 舒曼的艺术歌曲才能使“诗”升级为“音乐的诗”, 乐升级为“诗化的乐”, 并全面综合的将诗的意境、语音、节奏等内涵完美的展现。
(二) 众所周知, 舒曼是德国艺术家, 因此, 其艺术歌曲中也常常流露出德国民间音乐的特点。
德国民间音乐具有朴实、简单及工整等特点, 它不像意大利民歌那样抒情, 也不及西班牙民歌那般豪放。在舒曼的艺术歌曲作品中, 虽然很少直接将德国民歌的旋律、节奏等引用进其作品中, 但是他对德国民歌淳朴、简洁的艺术特色却十分喜爱, 因此, 从他的艺术歌曲中也能给人以淳朴的感受。他很好的运用了和声、节奏及旋律将诗歌中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舒曼是浪漫派音乐家, 其艺术歌曲作品也充满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钢琴伴奏与人声的结合也是舒曼艺术歌曲中另一个重要特征。在以往大部分的艺术歌曲中, 钢琴始终处于伴奏状态, 主要用于符合人声的走向, 而在舒曼的艺术歌曲中其钢琴与人声的关系相对紧密多了, 二者的关系就像是手心与手背, 相互依托、彼此交融、缺一不可。由此可见钢琴在舒曼的艺术歌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钢琴与人声的完美结合更能充分的表达诗词所蕴涵的情感意境。巧妙的运用钢琴伴奏能够充分的展现艺术歌曲的表现力, 并使其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明并且能有效的渲染歌曲的艺术气氛。
二、舒曼艺术歌曲《献词》的演唱分析
(一) 《献词》的演唱分析
1.对歌词的分析:舒曼的艺术歌曲《献词》是其声乐套曲《桃金娘》中的第一首作品, 其歌词选用的是德国浪漫派诗人吕克特所作的一首爱情诗。诗中对爱情的比喻有很多, 例如将爱人比作“生命”“大地”“天空”等, 甚至将爱情比作“坟墓”, 这是一种较为极端的比喻手法, 也是对最深刻爱情的形容。这首爱情诗总体来说是一首充满幸福感的诗, 因此舒曼对其创作的旋律也充满了幸福和快乐, 他将这首艺术歌曲献给了自己心爱的人克拉拉, 以此曲来表达对克拉拉深刻、圣洁的爱意。因此, 歌手在演唱这首歌曲时, 必须注意情感的表达。由于舒曼将词与曲配合得太完美, 以至于他的作品只有用德语进行演唱, 才能表达出其原作的内涵和韵味。因此, 要想成功演绎舒曼的艺术歌曲, 必须对其作品中的选词进行深入的了解, 透彻的分析其中所蕴含的真挚情感。
(二) 对旋律和节奏的分析
舒曼的艺术歌曲与当时大部分的艺术歌曲不同, 它努力的摆脱了传统的古典音乐创作模式, 运用了大量的如离调、转调以及不协和音等新的作曲手法。这些新手法是对演唱者实力的一种挑战。例如歌曲中的第8小节就是一个典型的离调。除此之外, 还需要对歌曲的衔接部分予以重视, 例如歌曲在第13和14小节就运用转调的方式将两小节中的共同音做了力度上的处理, 采用由强到弱 (P) 的力度, 使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自然的衔接起来, 并保持了情绪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根据以上的分析要求我们对舒曼艺术歌曲的调性、调式及和声都要有仔细的研究, 这是演绎其作品的前提条件, 也只有这样才能准确的展示出整部作品的全貌。对于该曲的节奏方面, 演唱者在演唱时必须在遵守节奏的同时充分的利用自身的乐感将其节奏的律动以及生命力展现出来。曲中有较多的连续的带附点的分解和弦, 这能够直接的表达出该曲激动的情感。该曲不仅表达了激动的情绪, 还运用了极具庄重色彩的下属功能和弦, 这使整首曲子很好的平衡了激动与严肃这两种情绪。另外, 对强弱关系的处理也需要重视, 尤其要注重对渐强和渐弱的细节处理。只有这样, 才能将曲子中最细腻的情感表达出来。
(三) 与钢琴伴奏的配合
绝大多数演绎过《献词》的演唱者都能明显的感觉到该去伴奏的独特之处, 它不像大多数的艺术歌曲伴奏是以直接表达主旋律开始的, 而是先采用一个分解的和弦将歌曲的调性引出来, 成功的摆脱了以往伴奏只属于衬托角色的传统伴奏模式, 并成功的将歌曲的伴奏与演唱者的情感表达相呼应、相统一。在对《献词》这首艺术歌曲进行演唱时, 演唱者切记勿用洪亮或是噪杂的声音, 因为那样会严重扭曲作品原本想表达的音乐意境, 并无法让听众深刻的领会到舒曼对克拉拉热烈而真挚的爱意。因此, 演唱者不能只顾着表现自己的音色, 而是应该运用干净和柔美的音色来演绎该曲, 让歌声与伴奏完美的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完美诠释出该作品的内在情感。
总结:
舒曼的艺术歌曲在世界古典乐坛一直享有极高的地位, 大多数美声唱法学习者, 都会将舒曼的艺术歌曲作为必备曲目。但是他的艺术歌曲具有独特性并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演唱者在对其演唱时需要对歌曲中的各个细节进行深刻的分析。本文就以《献词》为例对舒曼艺术歌曲中的特征及其演唱技巧进行了探讨, 望有关人士借鉴。
参考文献
[1]刘新建.试论舒曼艺术歌曲的特征及演唱——以《献词》为例[J].黄河之声, 2011, (6) :14-15.
[2]王珊.从舒曼艺术歌曲《献词》的演唱特点谈其音乐风格[J].大众文艺, 2009, (11) :42-43.
舒曼艺术歌曲 篇6
罗伯特·舒曼 (R.A.Schumann, 1810-1856) 是继舒伯特和韦伯之后的第二代浪漫作曲家。同时, 也是杰出的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之一。舒曼是用浪漫主义的灵感去创作艺术歌曲。舒曼具有相当丰富的文学修养, 深刻细致的音乐是他内向个性的体现。
本文从舒曼艺术歌曲选词、旋律和伴奏入手, 通过对文学特征和音乐特征全面分析了舒曼艺术歌曲的特征。并把它与徳奥其他艺术歌曲对比, 凸显其在选词与旋律以及钢琴伴奏上的特点, 及其演唱时要注意的地方。通过分析演唱《献词》时的感受来试论舒曼艺术歌曲的特征及其演唱。
一、舒曼艺术歌曲的特征
舒曼是十九世纪浪漫派音乐家, 其艺术歌曲歌词多数来自海涅、拜伦、歌德、席勒和莎士比亚等大师之手, 如《莲花》、《你好像一朵鲜花》、《我不怨你》等。舒曼的艺术歌曲在选词方面非常严格, 所选歌词都是他认为最有价值、最富于诗意的作品。借助于诗歌的明确语义, 构思精致, 中最常采用描写爱情、大自然的美和短暂易逝的幸福的主题。他的艺术歌曲歌词与音乐结合得非常完美, 正是由于这些歌曲作品, 使得许多抒情诗才能得以幸存并流传开来, 舒曼也因此被后人称为“诗人音乐家”。[1]
(一) 舒曼艺术歌曲的文学特征
再感人、再优美的诗篇, 终究是无声的文字, 其感情和意境只能由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心领神会。而音乐是心灵的艺术, 是诸多艺术形式中最能表现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艺术。用音乐来表达诗中蕴藏着的“情”和“意”是再适合不过了。[2]在舒曼的心中, 美妙的诗篇是跃动着的音符, 流淌着的旋律。用“音乐”来解读“诗”, 用“诗”来填充“音乐”的感情。他对诗歌的反应完全是出自个人情感, 他的最佳歌曲是那些触及他个人心弦的诗作。把音乐与诗完美的结合起来是舒曼艺术歌曲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 舒曼善于从诗中捕捉音乐的灵感, 并且运用音乐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 将诗歌的意境和神韵进行精心的刻画, 使诗成为“音乐的诗”, 使乐成为“诗化的乐”, 完美的诠释了诗的意境、语音、韵律、节奏等。
(二) 舒曼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
舒曼的艺术歌曲常常具有德国民歌的气息。德国民歌既不像意大利民歌外露的抒情, 也没有西班牙民歌豪放, 它始终保持着朴实、内在、简洁、工整的特点。舒曼在歌曲创作中, 虽然极少地直接引用德国民歌的曲调, 但他十分忠实于民歌的特色, 很多歌曲旋律都写得像民歌般质朴, 出色地运用和声、织体、节奏描绘出美妙的诗情画意。他的艺术歌曲有浪漫主义幻想色彩, 用音乐向人们倾诉诗意, 是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
钢琴与人声的巧妙结合是舒曼艺术歌曲的另一音乐特征。钢琴伴奏与歌唱的关系就像是手心与手背的关系,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相互依托, 彼此交融。在他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位置更为突出, 而且如同声乐与钢琴的二重唱一样, 利用琴韵来诠释诗词的独特意境。舒曼通过歌词与音乐、人声与钢琴伴奏的完美结合把我们带入了幽静、优美、充满诗意的梦境中。以钢琴伴奏来加强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展现人物的形象, 渲染歌曲的艺术气氛, 使诗、歌、伴奏三者融为了一体, 体现了钢琴伴奏的独特性。
二、舒曼艺术歌曲《献词》的演唱分析
徳奥艺术歌曲短小精悍, 富于诗意, 追求音乐与文学完美的结合, 首先, 我们要结合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的文学色彩, 以适宜的音量来表达诗歌的幽静、细腻、浪漫的格调和情感。其次, 由于艺术歌曲多采用抒情的诗歌题材, 要注意运用轻声、半声和高声区减弱的手法表现这些含蓄内向的意境。最后, 由于语言在艺术歌曲中特殊意义, 用原文演唱徳奥艺术歌曲更能体现其意境, 使语言与音乐表现和声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 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
(一) 《献词》的演唱分析
1. 对歌词的把握
《献词》是舒曼的声乐套曲《桃金娘》中的第一首, 歌词是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吕克特的一首爱情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 把心爱的人比作“生命”、“大地”、“天空”、“天仙降临人间”等, 甚至比作“坟墓”, 这是一种对深爱情感的愉快表达。整首歌曲要充满幸福快乐, 舒曼以此诗创作又把它献给了自己心爱的人, 表达了他对克拉拉至真至纯的爱情。所以演唱时要注意对纯洁性的表现。
舒曼的艺术歌曲都能够深刻、准确、独特地表达诗歌的意境。他将旋律和语言、语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以至于他的歌曲如果不用德语演唱就会黯然失色, 毫无韵味。所以演唱好舒曼艺术歌曲的第一要务就是要准确地把握歌词。
2. 对旋律、节奏的把握
舒曼艺术歌曲的曲式及和声都力图挣脱古典音乐的模式, 运用了离调、转调手法和不协和音, 因此给演唱带来了一定得难度。如歌曲的第8小节“dar-ein ich schwab e”就是一个明显的离调, 见下例:
演唱这一句时一定要注意音准, 否则就不符合意境了, 把握作者的用意, 用那种打破常规的心情表现“我自由飞翔”。
另外, 还要注意歌曲中的衔接。如1 3、1 4小节, 共同音转调的方式和P的力度, 使得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毫无缝隙感, 自然而统一, 保持了情绪的连续性。见下例:
而第2 5、2 6小节, 一个明显的回原调。见右图:
这就要求我们对歌曲调性、调式以及和声终止时都要有所把握, 这样才能完整而准确的展示这部作品的全貌。
节奏方面, 演唱时要做到既不机械地守着节奏, 又要将节奏的生命力表现出来。连续带附点的分解和弦更多、更直接地表达了舒曼激动的心绪。而下属功能和弦的运用又使这种奔腾的心绪染上了庄重、沉稳的色彩。另外, 还要注意渐强、渐弱的细腻处理。如第一部分结尾的第1 3小节是一个明显的渐弱。
3. 与钢琴伴奏的配合
许多演唱者都明显感觉到《献词》伴奏的独特之处, 它不像其它歌曲那样一开始就直接表达主旋律, 而是以一个分解和弦引出歌曲的调性;摆脱了以往伴奏者跟着演唱者跑或推动演唱者演唱, 而是将伴奏和演唱的情感完全统一, 演唱着和伴奏者相互照应, 注重结合后的情感, 此起彼伏, 让伴奏和演唱完美的结合。
在演唱《献词》这首作品时演唱者不能用洪亮、噪杂的声音, 不然就把作品原有的音乐意境扭曲了, 也就无法让听者深切体会到舒曼对克拉拉热烈的爱了。在演唱这首作品时, 应是轻声、半生演唱, 要求用干净、柔美的声音来表现, 不能一味地表现自己, 要让歌声与伴奏完美地结合起来。
结论
作为杰出的艺术歌曲作家, 舒曼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地位, 凡学习美声唱法的歌唱者, 都要将舒曼的艺术歌曲作为必备曲目, 必须把握它的特点, 既要体现出它浪漫优雅的格调, 又要表现出它幽静细腻的情感。一个好的艺术歌曲演唱者应该具有多样的音色, 清晰的吐字, 细致的语调和含蓄柔美的演唱风格, 这也是衡量其艺术表现和演唱水平的重要标准。
通过对《献词》的演唱, 笔者感受到, 舒曼在创作艺术歌曲时, 没有着力去表现旋律的优美、华丽, 而是把挖掘歌词的内涵作为首要目的和重点, 用音乐细腻入微地表达歌词意境。同时也很清晰地看到舒曼对钢琴伴奏的精心设计, 使演唱者的歌声与伴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共同表现诗情画意。
参考文献
[1]朱敬修编.西方音乐史.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76.
[2]黄常虹, 刘善珍.诗的音乐, 音乐的诗.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 (4) :50.
[3]王贵敏.舒曼艺术歌曲的特点与演唱风格浅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 30 (3) :120.
[4]苦僧译.舒曼歌曲.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9:132.
【舒曼艺术歌曲】推荐阅读:
舒曼文化合流理论的反思与建构05-15
艺术歌曲06-30
花腔艺术歌曲12-11
歌曲艺术民族声乐艺术论文12-12
艺术歌曲声乐教学08-10
艺术歌曲的演唱09-01
歌曲演唱的艺术处理06-14
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06-27
艺术歌曲的审美效应07-01
艺术歌曲的审美特征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