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公安工作

2024-10-10

基层公安工作(精选10篇)

基层公安工作 篇1

引言:

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作为重要的涉外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力量, 日常外管及处置涉外案事件任务日益繁重, 参与国际合作、涉外警务活动也越来越多, 所涉及的涉外翻译工作必不可少。特别是近年来, 随着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来华外国人的数量逐年递增, 其活动范围、涉及领域也不断扩大, 各类涉外的敏感问题、涉外违法犯罪活动日渐突出, 且呈现多样性、复杂化趋势。

一、基层公安出入境管理涉外翻译工作的特殊性

1.1具有翻译的普遍特点。公安出入境管理涉外翻译同其他翻译一样, 有翻译的共有特点, 即: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是不同民族间相互交往、相互了解的桥梁, 都遵守“信、达、雅”的基本标准。

1.2具有行业特点, 其特殊性主要有:

1.2.1翻译的高标准和严肃性。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涉外案事件查处, 在此过程中, 涉及对境外人员的询问、讯问等环节, 是严格的执法过程, 法律的严肃性能否得以正确、有效传达,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翻译质量, 这对公安出入境管理涉外翻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1.2.2政治的警觉性。作为公安民警, 在进行涉外翻译工作过程中, 必须清醒地认清国际形势, 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的和平演变、人权攻击等行为, 因此, 公安出入境管理涉外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 我们要有足够的政治敏感性和警觉性。

1.2.3礼仪性、政策性与纪律性的统一。翻译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文明与礼仪, 同时还要牢记我们的政策与纪律。公安出入境管理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 因此, 我们必须牢记翻译必须符合国家对外政策。我们要时刻牢记“外事无小事”, 必须遵守纪律, 做到“该说的说, 不该说的不说”,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忘乎所以”, “敞开心扉”, 而永远应当记住“内外有别”, 懂得公安出入境管理涉外翻译的高度政策性和纪律性。

二、基层公安出入境管理涉外翻译工作的难点

2.1涉外翻译民警警力严重不足, 分布不均衡。

目前, 基层公安出入境部门英语专业民警普遍较多, 但能胜任涉外翻译工作的民警人员较少, 其他小语种涉外翻译民警较英语涉外翻译民警则更少。特别是在处置突发性涉外案事件时, 一旦“外援”未及时赶到, 往往会错过最佳处置时机, 酿成不良后果, 影响公安机关和国家形象。

再者, 涉外翻译警务人才分布不均衡, 例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及省会、沿海城市各类翻译警务人员较多, 边疆各省市掌握与其毗邻国语言的警务人员较多, 如东北三省俄语、朝鲜语涉外翻译警力较为集中, 而内地其他省市, 特别是市、县两级公安出入境部门则没有上述两种优势, 涉外翻译警力普遍较为匮乏, 小语种涉外翻译警力更是凤毛麟角。

2.2涉外翻译警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接受专业、系统培训机会少。

近年来, 各地在录用公安公务、选调生过程中都对外语人才有所侧重, 各地市、县两级公安出入境部门外语专业警力配置局面普遍得到了较大改观, 特别是英语专业入警人员逐年增加, 但学外语专业并不一定能胜任涉外翻译工作。警务人员外语水平有高有低,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翻译水平高的人员甚至不一定是学的外语专业。

我们欣喜地看到, 各地政府、公安出入境部门近年来都较为重视外语人才库建设, 但是由于种种因素, 各地“重建库、轻培养”的现象还较为普遍, 提供相关翻译系统培训的机会普遍较少。近几年, 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深深体会到:翻译工作不仅仅是口语交流那么简单, 它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并且是在不断实践前提下的大学问, 因此即使是外语专业的毕业生, 如果不是学翻译 (实践) 专业, 又未经系统的专业培训, 也很难胜任翻译工作。

三、新形势下, 如何做好日益繁重的涉外翻译事务

3.1建立警、校联合培训模式, 健全涉外翻译警务人员长效培养机制

当前, 各级公安出入境部门正在逐步完善外语人才库建设工作, 建议以此为契机, 由部或省级公安出入境等相关部门加强与相关高校的协调, 统筹专项基金, 建立完善警、校联合培训模式, 对符合条件的外事民警进行定期的轮训, 并建立长效考核制度, 健全涉外翻译人员长效培养机制。

一是可以充分发挥系统内部现有外语人才基础优势, 借助相关高校对其进行专业、系统的翻译培训。二是此举可以大大缓解市、县两级出入境管理部门涉外翻译警务人员不足的局面, 应该说是立足现有基础、着眼长远发展一项有效措施。

3.2涉外翻译民警不断加强自我学习,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对外事人员提出过“三过硬”的要求, 即思想政治过硬, 外语业务过硬, 一般知识过硬。新形势下, 涉外翻译警务人员的外语基本功扎实, 中文写作流畅通达, 熟悉外交礼仪, 这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还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始终坚持党、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树立全局观念, 善于从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大背景中领悟党中央的方针政策, 一切行动都要自觉服从国家政治和对外警务交流的需要;强化使命意识, 牢固树立“外事无小事”的思想。

四、结语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今时代, 基层公安出入境涉外翻译警务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公安出入境管理涉外翻译的特殊性, 既要熟知国家的对外交往大政方针, 即:懂政治;又要立足基层公安出入境工作实际, 即:懂业务, 同时, 还要广泛涉猎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自然科学知识。只有具备扎实的外语基本知识, 又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 不断学习、坚持不懈, 才能胜任涉外翻译工作, 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涉外翻译民警。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 来华境外人员数量逐年递增, 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特别是基层 (这里主要指市、县两级) 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 在外管业务、涉外案事件查处以及对外警务交流活动中会涉及大量的涉外翻译工作 (这里主要指口译) 。笔者试着结合基层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工作实际探讨所涉及涉外翻译工作的特殊性和难点, 以及公安出入境部门民警如何在涉外翻译中做好本职工作。

关键词:公安,出入境管理,涉外翻译

参考文献

[1]、张莉萍, 《实用警务英语口语》, 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 2004。

[2]、宋广益, 《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外语干部的现状与对策》, 公安研究, 1994。

[3]、于泓源, 《奥运之年在京外国人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出入境管理调研文集, 2008。

基层公安工作 篇2

今年以来,支队在市局党委的领导下,以 “三基”工程建设为载体,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特点,站在新起点,立足新职能,坚持 “抓队伍、抓法制、抓机制、抓保障”为切入点,突出抓好队伍正规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基层基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抓好队伍建设,努力打造过硬公安队伍。

抓好队伍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为此,支队提出建设“四化”公安队伍的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抓好队伍建设,为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建设过硬领导班子。一是把领导班子建设放在首位,从支队领导班子自己建设抓起,努力建设“学习型”、“团结型”、“务实型”、“亲民型”、“廉政性”五好领导班子;二是加强公安机关的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基层所队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坚持“治警先治长”,抓好科队长干部培训和管理,实行量化考核、定期讲评,鼓动先进、鞭策后进,极大地调动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为干部队伍的茁壮成长和公安工作的长效开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二)建设过硬公安队伍。一是支队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广大民警的头脑,不断提升民警的政治素养;二是按照市局“大教育、大培训”的要求,以“三懂五会”(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和会擒敌自卫、会执法值勤、会管理服务、会群众工作、会微机操作和应用)为重点内容,不断深化大练兵工作,突出抓好民警执法办案能力、微机操作应用能力、警务实战技能和群众工作能力的培养。除省厅、市局调训外,根据日常工作安排和不同岗位的需要,我局还积极开展集中训练和各类业务工作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按照立足岗位、贴近实战的要求,创新训练的方式方法,保证民警的参训时间,将教育训练工作融入到日常警务活动中去,做到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增强教育训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严格落实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通过开展创建无违纪所队活动和签订廉政责任书,抓好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和公安机关内部纪律的贯彻执行,加强警营廉政文化建设,组织民警到枣庄台儿庄、省监狱进行革命传统、廉政教育活动,做到正面引导和警示教育相结合,提高广大民警的防腐拒变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民警违法违纪情况的发生,达到纯洁公安队伍的目的。五是严格落实从优待警措施,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加大从优待警力度,切实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爱护民警,努力消除民警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特困民警家庭救助、定期体检休假及其他保障制度,不断提高民警的生活福利待遇,改善民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激发队伍干好公安工作的热情。

二、抓好法制建设,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法制工作是公安工作的基石和生命线。今年年初,根据市局党委提出的关于“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要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的指示精神,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提出“抢抓机遇、狠抓建设、走在前列的法制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对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推进了支队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顺利健康展。

(一)切实抓好“硬件”建设。今年以来,在市局领导亲切指导和有关警种部门的大力帮助下,支队抓住市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大楼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市城管执法局等部门的资金方面支持,先后投入?余万元用于支队办公场所、办案区的规范改造及购置设备。目前,支队建起统一外观标识、突出公安城市管理特色的办公区域和办案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案情分析室、物证保管室、询问室、讯问室等办案功能区,并安装了音像同步录制设备和监控设施,保证办公、办案工作的需要。

(二)切实抓好“软件”建设。大力加强科技强警战略。一是支队通过经常性地召开法制工作例会、执法讲评会,举办集中训练班,组织参加诉讼案件旁听,组织公安业务法律知识考试等会议和活动,在全局范围内积极掀起学法、用法高潮,对民警进行法制教育和培训,鼓励民警参加司法考试,2010、2011年支队四名民警顺利通过全国司法律师资格考试。目前,支队正进行办案模式信息化改革,开展网上警综系统平台技能操作培训,进行网上办案流程应用,推进办案信息化进程,为现实斗争服务;二是注重从日常执法执勤中查找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大力整治那些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执法执勤制度,不断提高执法执勤的规范化程度;三是不断完善健全执法办案机制,推出执法办案全程跟踪制度,建立民警、单位执法档案,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完善考核机制,强化奖惩措施,以此来促进支队整体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的提高。全年,我局办理刑事案件?起,行政案件?起,未发生一起案件涉访涉问题;保障城管执法活动?起,配合。。。,未因民警执法不当引发生任何不良社会舆情。

三、抓好警务机制创新,搭建基层发展的基础平台。

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工作的基石,近年来,支队坚持从创新警务机制入手,不断强化基层基础。我们结合公安城市管理工作,重点加强了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警务责任区。全市设立了?个警务责任区的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群众需要的重点环节,将警力摆放在发案弥补了基层派出所、巡警力量的不足,发挥《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以《》为题进行刊登。二是充分利用全市公交车、出租车司机这一宝贵资源,构建信息网,积极物建情报信息站点、发展特情、治安耳目和信息员等秘密力量。及时搜集、汇总各类信息,加强治安形势分析和情报信息研判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准确、翔实第一手资料,为维护稳定和治安防控提供有效预警信息。今年九月份以来,支队以开展“六小警务”、“换位体验”、“维权教育月”等活动为契机,组织民警先后深入到基层进行走访调研和开展讲座活动,与基层部门负责同志会商维权协作机制和应急行动方案,与基层保洁人员进行座谈,征求意见建议,排查各类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了解基层保洁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大家排忧解难和办好事、实事,并发放《致全市基层的一封信》、“警民联系卡”等宣传资料,赢得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引导基层部门、逐渐融入支队情报信息建设,取得预期效果。至十月中旬,共举办知识讲座50余场次,征求意见建议200余条,搜集各类情报信息400余条,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70余件,赢得全市基层系统职工的高度赞誉。《日报》《时报》《齐鲁晚报》《山东商报》和“电视台都市频道”、“电视台新闻频道”、“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纷纷跟踪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宣扬了公安的“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三、开展维权打击,助推信息网建设。工作中,支队注重突出抓好涉及城市基层方面的“小案件、小矛盾、小纠纷”,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作用,对侵害基层合法权益和影响安全感的各类案(事)件,细致排查化解、重拳出击,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有效遏制了城管基层领域侵权案件高发势头,震慑了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了基层的合法权益,净化了社会环境。《齐鲁晚报》《时报》和电视台“都市频道”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16039”城管服务热线高度关注,社会各界群众予以强烈谴责。对此,支队领导高度重视,闻警而动,立即启动联合维权机制,多方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维权活动,多次督导并派出专门力量参与问题的调查处理工作,在支队民警主动介入下,问题均得到了合理、妥善解决,维护了的合法权益,民警以快捷、高效的工作作风赢得基层部门和市民群众的高度称赞。“市城市管理局”主网页、《每日城管》等也多次刊登报道有关情况。

基层公安机关党风廉政之思 篇3

古人云:“贪如火,不禁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十八大之后,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不仅大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还发出了“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号召,一时间众多官员纷纷落马,社会风气逐步得到了净化。

就基层公安机关而言,党风廉政建设是新时期公安机关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民警队伍的健康发展、战斗力的提升和职责的履行。但是,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个别民警在其中迷失了自我,抵制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影响了公安系统的全面建设及发展。因此,加强党风廉政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性

1、廉洁自律是公安民警的必备素质。公安队伍是否廉洁,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形象和威望。从小的方面说,民警是否廉洁,直接关系其自身的发展和家庭的幸福、和谐。各级公安机关一定要正确对待和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切实做到清正廉洁,执法为民。

2、执法为民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迫切需要。一是民众依法维权的意识逐渐增强,对执法者执法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现代传媒的发展,对执法者的监督更为严格。目前网络等传媒的发展迅猛,使得公共权力更加透明,监督领导干部的层面更为宽广和高效,这就对领导干部的言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认真分析,找准症结

从近年全国公安系统发生的一些违法违纪案件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党风廉政建设不够深入。只限于学学文件、通报,走走过程,缺乏深入性、及时有效性和针对性,廉政文化整体氛围不浓;二是党风廉政建设举措不实。虽然出台了许多措施,但针对性不强,效果不明显。三是制度建设不够系统。由于任务繁重,人员流动较快,致使基层所队制度衔接不够,漏洞较多。

(一)以位谋权,以权谋私。有的利用职权吃、拿、卡、要,有的法制意识不强,不严格履行执法程序,不作为或乱作为,捞取好处,败坏了社会风气。

(二)思想腐化,道德败坏。有的民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思想作风不端正,生活作风不检点,腐化堕落,道德沦丧;不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和道德操守,未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名利观,未能严格遵守公安机关的有关规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教育,筑牢公安民警的思想防线。防范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教育是基础。在教育内容上,要强化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的理想信念教育,使民警经得起考验;强化以法律法规为主的法制观念教育,明确可为与不可为的行为界限;强化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化以“现身说教”“以案说法”为主的案件警示教育,使全体公安民警珍惜现有的工作和手中的权力。

(二)拓宽监督渠道,构建全方位的监督机制。“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要改变事后监督的滞后性,一是要拓宽监督制约的领域和范围,对民警特别是公安领导干部的监督,应注意从八小时之内向八小时之外延伸,不留“空白”。二是要建立单位、家庭、社会三方面协助监督的工作机制,实施全方位的监督,切实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家庭,管好配偶和子女。同時,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社交、生活领域,把好“交友关”和“生活关”。三是要提前介入,将监督的触角由以往的事后转向事前、事中,进一步增强监督的超前性,有效防范消极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领导以身作则,防止上行下效。有句话说“身正不怕影子歪”“上梁不正下梁歪”,一级看一级,领导就是榜样。在当今世界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公安队伍里更是如此。在公安一线基层所队里,领导面临的考验比普通干部要多得多,只有领导经得起考验,作风过得硬,下属才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警队才整体廉洁自律。古人云:“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领导干部要注重小节,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否则,上行下效,队伍就会变成烂摊子,与党和人民要求就会越去越远。

(四)不纵恶小,建立长效机制。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违法违纪就像大堤漏洞,惩戒如同堵漏,及时堵小,可防微杜渐减少损失;视小不堵,终将酿成大患。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定期检查各单位“一岗双责”的落实情况,看对本单位存在的违法违纪苗头和隐患是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是否做到早提醒、早告诫、早预防,促使各单位形成领导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严格责任倒查追究。发生违法违纪的单位,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并在绩效考评和评先评优工作中一票否决,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抓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相关链接

张庆繁简历

张庆繁,男,中共党员。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大理州县市公安局工作。 2002年通过竞争上岗被选拔到大理州公安局任信息通信科科长,后改任信息通信处处长、科技信息化处处长。现任大理州公安局网安支队支队长。

李培荣简历

李培荣,男,1965年生人。中共党员,曾在大理州县市文化、档案等部门工作。从警以来,先后担任大理州公安局办公室主任、宣传科科长,大理州公安局治安支队政委、宣传处处长、政治部副主任、网安支队政委等职。多年来笔耕不辍,文章少有儿女情长与人生咏叹,而多铁血沙场与英雄本色,先后在中央、省级媒体发表散文、纪实文学、论文等近50万字。

基层公安工作 篇4

1“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意义

1.1 信息型社会要求基层派出所工作必须做出决择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当前,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技衍生了无穷的生产力, 正以无可阻挡的势头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群众的生活方式, 同时也对社会管理部门和机构的工作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基层派出所而言, 必须改变以往的“案件主导警务”的工作模式, 明确压发案、突出预防才是社会治安工作的新要求。在过去, 基层派出所也投入了人力、物力来获取信息, 但这些信息没能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和利用, 大量的重要信息被忽视, 不仅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 也影响了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的控制能力, 使“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成为纸上谈兵。因此, 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派出所必须认清形势, 把信息工作重视起来, 改变以往的工作理念及工作模式, 突出信息主导警务的新理念, 并将“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有效地贯穿到常规工作之中, 让情报信息真正引领警务。

1.2 以问题为导向, 提升派出所对社会治安的掌控能力

社会治安工作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 可能引起社会治安问题的因素也非常多, 要求公安机关对治安信息的理解必须全面细致。治安信息及可能引起治安问题的信息都是公安机关的信息收集范围, 而这些信息是基层派出所最可能获得的, 在派出所工作中, 精确把握治安动向是治安防范的基础, 这要求派出所在日常工作中, 必须深入了解辖区的各类问题, 收集、整理治安信息, 提前介入, 将治安问题化解于萌芽状态。因此, 基层派出所必须重视治安信息的收集, 提高对社会治安的掌控能力。

1.3 是派出所警力“无增长提高”的重要手段

“警力不足”是当前公安机关急需解决而在短期内又无法解决的难题, 虽然各方面都提出“警力无增长提高”, 但一直都没有提出来有效的解决对策, “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是化解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的重要手段。公安机关之所以警力不足,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部分的警力都被放到破案中, 以武汉市某派出所为例, 该所现有民警27人, 其中有7人在刑警中队, 占全所警力的1/4, 老、弱、病、女民警12人, 而社区民警也要参与到部分案件的查破工作中, 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治安防控中去。因此压发案, 把警力从繁重的破案中解脱出来, 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预防, 而预防的重要前提就是治安信息的掌控。治安信息掌控得越好, 防患于未然, 后续的工作压力就越小, 才能真正实现警力的“无增长提高”。

2 基层派出所“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认识不足

“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是2003年提出的, 但对基层派出所的民警而言, 这只是把他们的日常工作又增加了一项而已, 在内心上, 对此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武汉市某派出所为例,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 在其辖区中, 假冒伪劣食品的生产作坊最多时有1 000余个, 虽然国家对食品犯罪多次强调并在公安机关成立了相应的专门队伍负责此类案件的侦查, 但社区民警对这种食品违法犯罪行为已经“接受”了, 并没有把它作为社区治安信息收集和上报, 忽视此行为对社会治安的危害。也有民警对食品犯罪行为人的“理解”, 如笔者在湖北省利川市调研时了解到, 该辖区有养殖户将死因不明的牛切割卖肉的违法行为, 高检、高法曾专门下文对“死因不明”的牲畜上市作为食品犯罪行为的一种明确规定, 但是民警则出于同情, 认为“养殖户买一头小牛约需8 000元, 养殖了很久, 突然死亡, 其上市卖肉大约能卖8 000左右, 虽然还是有损失, 但毕竟能挽回部分经济损失”, 因此, 基层民警对此也就有意“忽视”了此类违法犯罪行为, 对此类信息也就没有收集和上报。

2.2 数据库的建设与使用存在缺陷

首先是数据库的维护更新不足。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 公安基础数据必须紧跟形势的要求, 否则必然会出现功能滞后的现象, 而现在这种现象已经有所凸显。公安基层数据信息中有大量的没有实际用途或者虚假的数据, 以及应当按照实际情况应该修订而没有修订的信息数据。目前, 此类信息公安机关的信息系统是无法进行过滤的。其次是没有对基础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在工作中, 很多单位都要求每个基层民警必须上报一条以上的工作信息, 从而造成每天公安机关的数据库中储存有海量的信息 (包括无价值信息和虚假信息) , 按信息化工作要求必须对这海量的信息进行处理、分类、关联、反馈等, 让这些海量的数据动起来, 成为公安工作的指南针, 但目前各地的公安数据库还无法实现此功能。最后是信息的交流使用功能不完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主导工作, 但是由于现在各地公安机关基本上都是收集信息, 对主导工作特别是引导基层工作做的并不好, 基本上都是在为领导服务, 基层民警的利用功能欠缺。如笔者在调研中了解到, 湖北省某地为了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多部门联合建立了社会治安防控网, 进行网格化管理, 布建了大量的网格员, 但这些信息数据都只到社会治安综治部门, 基层派出所无法地查阅, 也就无从及时了解到网格员收集和上报的有关治安信息, 没有形成合力。

各地公安机关都建立了相关的情报信息系统, 并成立了情报研判的机构, 但在实际的工作, 这些研判机构只对全局负责。但基层派出所各有特点, 全局性的研判结论并不一定适合本所的治安形势, 而自己又没有相关的机构和人员, 所以信息系统的研判结论显得华而不实, 实用性不强。

2.3 基层民警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不全面, 不系统

对于基层派出所的民警而言, 虽然信息化建设提了很多年, 但他们并没有得到实惠, 工作性质与内容并没有什么改变, “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只是纸上一句话, 其效能并没有在基层体现出来。部分老民警年纪偏大, 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 只是感觉到信息化又给他们增加了一项新工作内容, 此工作到底能解决什么他们没感觉到, 他们只能根据领导要求完成信息上报, 这些信息到底为了什么, 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再加上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强, 对此工作往往会让其他人员代为完成。

2.4 信息采集不规范, 实用性不强

由于基层派出所民警日常工作的工作特别多, 虽然为了加强社区警务建设, 有很多公安机关提出了社区民警“三不一专 (不值班、不点名、不办案、专心做社区工作) ”的工作要求, 但在实际工作中根本无法实现。因此导致基层民警对信息化的认识和理解不到位, 更多的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一项“添头”性的工作, 每天只是应付一下, 有的甚至让治安协管员随意上报信息, 上报的信息没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海量的信息中包括大量的无效信息及虚假信息。

3 加强基层派出所“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工作的措施

随着公安机关“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不断深入推进, 基层民警的工作环境和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 社会治安信息系统已经覆盖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 这为提高基层民警的情报信息能力提供了前提保障。

3.1 加强宣传教育, 提升派出所民警对信息工作的认可

情报信息意识具体表现在对情报信息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而该认知又是建立在信息系统对公安工作的实效, 对需求情报信息的迫切程度, 对捕捉情报信息、分析情报信息、判断情报信息、吸收情报信息的自觉程度等基础之上。首先, 要加强对基层民警的引导。在日常工作中要教育民警牢固树立“不懂科技应用的民警将失去工作权, 不重视信息工作的民警将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的理念, 把各类治安信息系统作为工作的必备工具, 将信息采集融合到日常的各项警务活动中, 使广大民警形成既是信息的采集者、使用者又是信息警务的受益者的共识。其次, 要强化信息作战能力的学习。要将信息化应用培训制度化, 纳入“三个必训”, 成为必要内容, 采取集中培训、分类指导、典型经验推广等多种形式, 引导民警增强情报信息意识。健全完善实战培训机制, 加强情报信息综合研判、应用的培训指导, 开阔民警的研判视野, 推动工作理念、工作模式的转变。最后, 要强化应用能力考核。要建立全警信息化采集录入应用考核机制, 严格工作责任和奖惩, 建立新的信息化工作的考核机制, 充分激发广大民警的信息化作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 加强信息的应用推广, 提升派出所民警对信息的依赖

要牢固树立情报信息主导警务的理念, 着力在整合信息资源、加强综合研判、强化实战应用等方面提升民警信息化应用能力水平, 实现以基础信息支撑情报研判、以情报研判引领打防管控。一要用信息化手段来主导警务工作, 提升科学预警的能力。基层派出所必须掌握工作主动权, 必须依托警务信息综合研判敌情、社情、警情, 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并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随时调整警务布局, 切实增强警务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实现用情报信息控制和引导警务工作方向的目的。二要用信息化手段来强化信息交流, 提升打击破案的能力。信息化在实战应用中最大的威力, 就是通过完善网上排查、网上并串、网上查证、网上控嫌控赃、网上追逃等侦查破案工作模式, 将人、案、物、地等要素串联起来, 从而缩小范围、发现疑点、挑出线索, 为打击破案指明方向, 这是基层信息化应用最直接的需求, 也是其生命力所在。通过“人机结合”, 把各公安机关各部门、各条线的信息资源串起来, 让信息在不同警务工作环节中共享流转, 有效提升信息碰撞比中的几率和信息指向的精确性。通过“内外兼顾”, 把派出所与其他社会力量串起来, 整合社会信息, 拓宽信息渠道, 形成社会层面的信息共享协作机制。三要用信息化手段来统领工作, 提升合成作战的能力。要实现各部门、各警种协同作战、有效互补, 需要建立统一、精准、高效的指挥体系。

3.3 加强信息系统的构建, “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接地气

(1) 严把基础信息录入。目前湖北省主要的警务信息平台是警综平台, 有关警情的处置与反馈, 日常检查情况以及其他有关涉警人员的数据信息都需要在平台录入反馈, 这就要求从数据信息的采集到录入都要严格把关。一是建立数据录入报表台帐。对于录入平台的数据信息按类别条项制作报表台帐, 这样一方面利于分析查找出录入信息是否较为全面;另一方面便于信息的核对检查, 对于录入的数据资料核查时就有迹可循, 最大限度防止数据录入的漏项、缺项、误项。二是增加数据核查关。目前基层派出所只负责信息的录入, 并没有对录入信息进行审查的要求。由于每天产生的数据比较多, 难免会在采录层面有差错, 为了避免此现象出现, 基层派出所可安排专人负责对每天录入数据信息的检查, 发现有遗漏或者录入不全的通知采录人加以修正。三是采取录入负责制。基础数据的录入实行“谁录入谁负责”的制度, 一来可以提高采录人员的责任感, 二来是因为录入者对所采录信息情况比较熟悉, 也便于数据清理与更新维护。

(2) 加强信息共享交流。一要转变思想, 增强协作观念。各派出所结合当前治安工作的需要, 加强联勤联动机制建设, 对涉及到数据的录入、查询和利用的工作, 所以首先就要转变思想, 增强合成作战的协作观念, 让数据资源在交流中碰撞, 形成数据网加大治安防控力度。二要充分利用警务平台, 确保联网互动。加强对数据库里的涉案人员、视频图像信息、人口管理等基础数据的充分共享利用, 让数据资料在平台联动中交流共享, 从而优化整合各个不同部门数据系统资源, 实现多方资源整合与应用服务的灵活性, 让数据发挥出应有的实战效果。三要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制。既要做好保密工作的需要, 又要确保数据信息共享利用规范合理化的要求。

(3) 优化临时流动数据。要维护好社会治安秩序, 管理好人口是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 流动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流动人口数量多、成分广、变动快, 有效地对其加以掌控对维护社会治安具有重要作用, 派出所如何确保此类流动数据信息实时有效变得最为关键。为此, 一是可以采取手工登记及时递送方法。对于那些没有计算机或者不通晓计算机抑或在没有电的情况下旅店式出租屋住宿采用手工登记的, 将信息汇总后及时递送到辖区派出所登记管理, 避免造成掌控管理的缺漏。二是对暂住人口可以采取“以房管人”模式。如制作出租屋暂住登记表并附上相关法条发放于出租屋业主, 明确业主的责任, 时刻做到人住登记, 人走删除, 确保数据鲜活, 民警再通过定期到辖区巡查核查暂住人员基本信息, 从而分析把握流动人员的行为轨迹。三是扩大范围强化管理。一方面加强普法宣传, 扩大场所管理范围, 落实涉及到修理店、洗浴场所、网吧等场所的责任, 在每个场所设下登记簿并拟定专人负责采集登记往来场所的流动信息;另一方面结合巡逻盘查过程, 将得到的信息资料录入信息管理系统, 促进信息资源优化整合,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4) 搭建面向全警的创新应用平台。就是要为全警打造类似Google、百度、腾讯这样的公安信息创新应用平台, 既要从现有应用中筛选出一批创新应用的小软件、小工具, 也要为打击破案、执法办案等专业领域工作研发或扶持一批业务工具, 同时还要面向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以及社会管理、服务群众等领域, 开发一批便捷、低成本、普及型的应用软件, 以方便全警随时随地下载应用。同时, 要完善发明创造评审鉴定、版权保护、奖励表彰等制度, 激发和保护好广大民警的创造激情。

(5) 信息系统建设接地气。目前, 公安机关的信息系统的建设都很完善, 但这也仅限于机关, 对于基层派出所而言, 很多系统都没有延伸到一线, 大量的有用信息基层民警无法及时查阅和使用。因此, 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以基层派出所为基础, 各种基层信息系统必须延伸到基层派出所, 为实战工作服务。

3.4 改进考核标准, 提升基层派出所民警对信息工作的积极性

在当前的各地的工作考核中, 都有信息化工作的考核, 但该项考核基本上都以完成信息数量为考核要件, 对信息对工作的实效基本上都没有作为考核要求, 只要求数量, 对质量要求不高。对于基层民警而言, 付出大量的工作, 收集、整理各类治安信息, 自己并没有从中受益。因此, 改变当前的信息化工作的考核标准, 在各种警务实绩中必须将信息工作作为分享部分, 要把提高数据的数量、质量和网上信息综合应用的成效, 置于检查、考核和指导的优先位置, 提升基层派出所民警对信息工作的积极性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王前勇.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有效途径探索[J].辽宁警专学报, 2009 (4) :78-80.

[2]史君峰.论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构建[J].科技视界, 2013 (4) :186.

[3]朱爱琴.加强基层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的对策思考[J].新闻采编, 2011 (4) :45-46.

关于公安基层信息调研工作的思考 篇5

广安交警支队 曾灵

当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公安交管工作环境更为复杂,各种新的工作难题不断涌现,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改善工作方法,以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要求基层公安机关必须要加强信息调研,及时掌握新情况,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政策制定及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对此,笔者就当前基层信息调研工作谈几点认识和思考。

一、正确认识基层信息调研工作的重大意义

信息调研工作是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交警部门科学决策、正确指导工作的基础和重要依据,承担着承上启下,保障政令、警令畅通,出谋划策,当好领导助手参谋的重要任务。在当前信息渠道多元化的形势下,上级决策所需的信息量增大了,影响决策的变数增多了,决策的时效性增强了,只有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才能作出全面、系统、真实的决策依据。因此,基层信息调研工作,对于上级公安机关制定政策规划、做出决策部署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它是上级决策者了解基层情况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直接关系着决策者能否有效评估利弊,正确做出决策部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交通安全形势的不断变化,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这就给我们的基层信息调研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基层信息调研工作者只有面对新形势,分析新情况、制订新举措,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信息调研工作才能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促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二、客观面对当前基层调研信息中的不足

基层信息调研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已引起各级公安机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但当前公安基层调研信息质量普遍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需要我们客观面对,其主要表现在:

(一)针对性不强,与当前形势及实际工作脱节。信息调研是针对某一件事或某一方面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掌握情况、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策略,既重“调”也重“研”,二者不可或缺,具有极强的目的性。而当前公安基层的信息调研工作却大多数存在“调”“研”两张皮,或纸上谈兵,甚至闭门造车的情况。了解情况的基层民警不参与调研信息写作,信息写作人员又未深入基层一线,缺乏对基层情况的了解,缺乏对当前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的认识,全凭主观臆断,写出的调研信息与当前实际工作完全脱节,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秋行冬令,不合时宜,根本不具备参考的价值。

(二)创新性不足,立意的高度和深度缺乏。立意是调研信息的灵魂,立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调研信息的好坏,是衡量调研信息价值的唯一标准。它要求站在全局的角度思考问题,创新性地分析问题,提出治本之策。而当前公安基层的调研信息却大多仅局限于对一般性问题进行调研,调研的层次也极其表面化,没有深及本质;有的只是站在自己工作范围内开展调研,没有从全局出发,就事论事,论点匮乏;有的更是为调研而调研,东拼西凑,老生常谈,缺乏新意,普遍存在调研不足、分析不透、观点不新的现象,写出来的文章没有高度,对策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三)可信度不高,数据事例来源不实。调研是为真实反映当前工作实际,解决难点问题,要求文中所用数据及事例必须完全真实可信,否则便失去了调研的意义。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大多数调研信息由于缺乏基层调研实践难以得到真实而鲜活的事例,数据也仅是根据各项统计上报得来,难以检验其真实性,甚至存在着为支撑观点而胡乱编造数据或歪曲事例的情况,更有“拿来主义”者,完全照抄照搬他人文章,不负责任,至使调研信息完全与工作实际不符甚至相反。由于各种事例及数据真假难辨,极易导致决策失误,因此也很难得到各级决策层的采信,从而失去调研工作的真正意义。

(四)文字表达不畅,写作技巧生疏。调研信息并不一定要有华丽的词藻,但最基本的要求是用词要准、语句要通、层次要清、逻辑要顺,才能言之有物、读之有义。但由于基层调研信息大多由基层民警撰写,未接受专门培训,写作水平普遍不高,或结构不合理、论述不充分,或层次不清,逻辑混乱,甚至出现词不达意、语句不通、题目与内容不符,观点与事例相悖的现象,难以表达其真实的思想,体现应有的实际意义。

三、深入分析当前基层信息调研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信息调研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表面上看既有调研写作人员水平不高、责任心不强等主观原因,也有时间有限、工作紧张等客观原因,但从深层次分析主要在 “人”与“制度”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人的因素

从调研写作人员来看,人员少,工作量大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基层所队,往往只有1至2名内勤民警,难以实现有效分工,只能大包大揽连轴转,既要负责文件收发、信息传递、档案整理、后勤保障,还要上报工作情况、迎接各级检查,事情多而繁杂,只能疲于应付,根本没有时间精力深入一线调查了解情况,更无暇研究思考对策。专业培训缺乏,信息调研能力不强、素质不高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前基层信息调研民警大多由外勤民警转做内勤,未接受过专门调研写作培训,信息调研摸不清方向,找不到方法或表达不清、阐述不明,使得信息数量不但低产而且质量也不高。

从基层领导来看,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大多数基层领导由于忙于各项业务工作,对信息调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更加之信息调研工作成效短时难以显现,工作量难以量化,部分基层领导便产生片面认知,认为信息调研就是玩文字游戏,简单容易不劳力,从而轻视信息调研,对调研写作人员不关心,对信息调研工作不闻不问。信息调研人员付出的艰辛劳动很难得到认同,工作成效得不到应有回报,长此以往,写作积极性逐渐丧失,出现消极情绪,或者转做外勤,信息调研工作出现无人做、不愿做的局面,只能靠聘请临时人员或安排临近退休的老民警充数,信息调研工作难以开展。

(二)制度的因素

信息调研工作人是根本,是基础,制度却是驱动力,是保障。良好的制度体系才能保证信息调研工作良好的开展。而当前的信息调研制度体系却存在诸多偏差,主要表现在“三重三轻”:一是重量轻质。当前各级公安机关对下的信息调研考核无一例外都以量作为考核的第一标准,量大则优,导致部分基层公安部门为排名靠前,片面追求量的上升而忽视了质的要求。各种不合实际、拼凑抄袭、甚至无中生有的文章便大行其道,格式不符、语句不通、句式杂揉的低劣文章充斥期间。二是重惩轻奖。奖励是积极的督促手段,能较好的激起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惩罚只是被动的督促手段,容易引起工作者的消极情绪。但在大多数基层公安机关的制度中都将惩罚作为了第一种手段,总是规定“不做会怎样”而忽视了“做了能怎样”,对奖励咸口不提,即使有也仅是“蜻蜓点水”,劳动报酬与调研人员付出的劳动不成比例,难以真正激发信息调研人员的动力。三是重表轻实。当前,基层信息调研工作大多只注重文章本身,而缺乏对文章实际意义的追踪问效,片面强调文章写作上的好坏,而忽视了它的实际指导意义,与信息调研用于指导工作的本质相悖离。好与不好一个样,高低优劣一个样,付出多少一个样,难以促使调研人员真正深入基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写出高水平的调研信息。

四、创新突破,切实解决当前基层信息调研工作中的问题

面对当前基层公安机关信息调研工作中的种种问题,要切实解决,就要转变观念、创新突破,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并协调发展的相关机制,建议可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一)以文职换警为核心,加强调研队伍建设 所谓文职人员是指在公安机关内部从事文字工作及内勤事务处理,而不参与外勤执法工作的正式事业编制人员。由于当前基层警力有限,在业务工作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要想从内部调整人员是不现实的,而通过从外部新增文职人员来专门从事内勤及信息调研工作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原因在于:一是通过新增文职人员臵换出从事内勤及信息调研工作的民警,能有效增加基层警力;二是“术业有专攻”,专门针对信息调研岗位招聘的文职人员能够较好的保证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三是具有正式事业编制的文职人员相对临时人员更稳定,责任心更强。招聘文职人员而不是民警降低了对身体条件及年龄限制等方面的要求,能够确保有更多信息调研方面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安机关。此举在上海、广东等地公安机关已得到实践验证,我市岳池县在近几年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先后4次面向全县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人员公开招考了105名文职人员,臵换出了大量非警务岗位民警,使全局的信息调研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增加文职人员的途径可从三方面考虑:一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考,通过向各级政府汇报,向人事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各级人事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考试、录用,此举能吸引到许多在其它各行各业从事多年文字工作有丰富经验的优秀人才。二是院校选拔,通过到高校文秘、中文等相关专业选聘大学毕业生,可以保证人员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能通过其带动激活各级公安机关信息调研工作,提高整体水平。三是优选调入,针对在外地或外单位工作的具有较高信息调研水平的事业编制人员,可根据个人意向,通过考察,协调人事部门直接调入。通过近几年多地实践来看,公开招考及优选调入人员一般年龄稍长但经验丰富,能很快适应工作,但起责任,而院校选拔的人员年龄较轻,虽经验不足,但专业功底较深,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互带动,能极大地提高基层信息调研水平。

(二)以基层实践为根本,加强调研能力培养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没有基层实践经验,没有通过对基层从事实际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不可能写出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的调研信息。因此加强调研人员能力培养首先要以实践为基础,加强基层调研实践,通过深入基层一线调查,了解当前工作中的难点问题,确定调研方向,开展有针对性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一线民警及广大群众的意见,汲取好的经验做法,认真分析数据资料,找准问题关键,进行总结提炼,不断培养信息调研人员的信息把握、收集、提炼能力。其次要强化专业写作及技巧培训交流,要通过每年聘请信息调研方面的专家或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举办专业培训,传授最新的专业知识,以保证信息调研人员的信息更新,与社会发展同步,避免知识老化、僵化。同时还要经常性地组织信息调研人员进行座谈,交流好的经验做法,以激发思维和写作活力。再次,还要加强调研人员政策及相关知识的学习,公安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业务涉及面广,又关乎社会稳定大局。公安信息调研人员需要有较强的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同时还要能及时把握当前大局及公安工作形势,写出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的调研信息,切实为领导决策提供帮助。因此要求信息调研人员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通过报纸、网络等随时关注时事动向,认真学习当前各级领导的讲话,把握大局,找准切入点,才能更好地进行调研写作。

基层公安工作 篇6

完善档案管理, 提升规范执法意识

基础档案建设是执法规范化工作的重要组成之一, 也是前提和保障。支队始终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三年来支队先后投资40余万元, 设立专门的档案室, 明确专人负责档案室的硬件设备和消防档案资料的管理。2010年, 支队着力打造执法规范化建设, 加强硬件配置, 重新购置了大批档案柜和档案盒, 进一步完善消防执法基础档案建设和管理制度。在业务档案的制作、装订、存档、借阅、交接等方面, 形成操作规范的档案建设流程, 形成了完整档案管理体系。健全和完善了单位和个人消防监督执法档案, 保证了每名消防监督员的每个执法事项、执法环节都有记载, 提高了规范执法的意识。今年6月, 支队新建的二级指挥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按照《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场所设置规范》的要求, 支队将用房设置为接待、办案、办公、生活四个区域, 进一步强化了执法规范化的硬件建设。

强化业务学习, 提升执法工作能力

消防监督执法的主要任务就是排查、督改、消除火灾隐患, 消防监督员是消防监督执法的主体。支队一直把提高消防监督员队伍的执法能力放在首位, 购置了消防设施多媒体系列软件和消防技术规范业务书籍, 并采取三项措施进行强化, 一是支队根据每月确定的学习重点, 制定学习计划, 采用每日点名提问、每周学习讨论、每月试卷笔试的方法, 强化业务理论学习, 并将成绩纳入绩效考核范畴。二是每季度邀请局相关业务处室的领导和业务骨干来支队授课, 对专业领域的知识深入讲解, 并进行答疑解惑。对新施行的消防法律法规以及总队的规定, 支队集中组织学习讨论, 尽快熟悉相关内容, 以适应新法律和规定的变化和要求。三是组织监督员深入现场, 学习建筑消防设施的功能原理和实际测试操作, 现场学习监督器材装备的应用, 掌握相关数据的判定方法, 提高检查发现火灾隐患的能力。通过业务素质水平的提高, 促进执法能力的提升, 从而迅速提升了消防监督队伍的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水平。

严格制度落实, 提升规范执法水平

为进一步提高执法规范化水平, 支队对部分总队制定的制度进行了细化, 重新完善了《河东支队防火监督处工作管理规定》。消防监督工作按照“主管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要求, 随时发现解决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执法环节、岗位, 及时查找漏洞。建立消防执法责任制度, 明确执法部门和执法岗位的职责, 建立健全消防审核、验收、监督检查工作交接制度。同时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一是落实执法质量考评制度, 将各项工作进行量化, 支队组成考评组, 每月对执法案卷质量进行考核评议, 及时发现并纠正了执行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二是认真执行执法例会制度, 通过每月召开执法例会, 引领监督员就辖区执法重点和难点问题分析研判, 确定不同时期工作的重点、应注意的问题和工作目标;三是落实绩效考核制度, 由监督员每周每月分别汇总个人工作完成情况, 部门领导进行考评打分, 由政工部门统计存档, 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调动了监督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将消防工作纳入政府各部门年终责任制考核内容, 由区政府组织定期检查考评, 通报情况, 促进各街道办事处和行业监管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五是加强对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考核, 坚持每月深入公安派出所, 指导并掌握开展消防监督工作的情况, 举办派出所消防监督执法培训班30余次, 为派出所更好地履行消防监督职责提供了有力的业务保障。

实行政务公开, 提升执法服务水平

支队利用政府政务网建立了消防专栏, 在区政府行政许可中心设置了消防许可窗口, 在防火监督处设立了举报投诉中心, 将举报投诉电话通过河东有线电视台进行了公布。通过各类途径, 严格落实警务政务公开制度, 将消防执法有关事项进行公开, 便于群众及时了解消防法律法规和反映消防问题。一是公开执法依据, 把涉及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向群众公开。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消防安全检查和备案抽查的范围等内容公布在互联网上方便群众了解。二是公开执法程序, 针对行政许可、行政执法等不同的情况, 在区行政许可中心利用查询机公开办事程序、权限和时限, 让各项执法活动实现阳光作业, 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严格落实执法事项回访制度, 利用总队开发的纪检监督信息化应用软件, 实现对消防执法工作的实时监督, 以发送短信的方式, 征询群众对消防执法工作的满意度。同时, 支队每月梳理汇总执法事项, 按一定的比例抽取进行回访, 征求当事人对执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进行消防执法事项的回访, 延伸了服务渠道, 堵塞了漏洞, 从源头上预防了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促进了执法公平公正。

加强执法监督, 提升消防执法效能

2008年以来, 共检查单位5143家 (次) , 发现隐患4343件, 督改火灾隐患4269件, 下发法律文书3277份。实施临时查封8起, 处罚152起, 罚款190余万元, 责令“三停”82家, 警告1人, 拘留2人, 有力的净化了消防安全环境。自2010年构筑消防安全“津门防火墙”工程以来, 大力实施消防安全管理“1234”工程, 完成了235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达标建设, 今年正在推动辖区413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四个能力”建设100%达标。同时, 采取多种方式, 提高执法效能。一是实行消防监督工作“组长负责”制。支队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 对各管辖区域以“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 划片包干, 采取日查与错时检查相结合的方式, 监督责任到人。二是实行内部和外部联合监督制。制定了《干部“八小时”以外管理规定》, 人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采取聘请执法和廉政监督员、设立举报电话、发放助廉卡和助廉费等多种方式, 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制作监督服务联系卡, 多次召开行风监督员座谈会, 把解决群众信访问题作为畅通群众意愿的着力点。三是实行执法过错追究制。坚持严格的案件审核、审批制度, 严格落实内部审批、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执法质量考核评议等内部执法监督制度, 坚决杜绝执法不作为、执法不公、执法不严问题。

支队连续三年在河东区行风警风评议活动中名列第一, 人民群众对消防监督执法的满意率达100%。近两年支队领导和消防监督执法人员没有因执法违法违纪行为受到法律追究或者纪律处分的情况。在连续两个执法考评年度内, 执法质量考评成绩优秀, 无被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案件。近几年也获得了一些荣誉:2007年被公安部消防局评为“信访工作先进集体”, 2007年被总队评为“十七大消防安保先进集体”, 2009年度总队新《消防法》知识竞赛三等奖。2009年被评为天津市消防志愿者行动先进组织单位, 被天津市市局评为“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被总队评为业务大比武标兵单位, 被市局评为执法为民先进单位。2010年在总队消防执法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 被总队评为“达沃斯论坛消防保卫先进集体”, 被评为“天津市消防协会先进集体”。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天津市河东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优秀服务窗口”。

强化科技手段, 提升执法工作效率

基层公安机关打击黑恶势力刍议 篇7

目前, 全国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在深入开展, 各地陆续打掉了一批作恶多端的黑恶势力犯罪团伙。但是, 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发展还不平衡, 有的地区收效甚微。在现实斗争中, 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对此认识不够明确, 往往就事论事处理问题, 导致一些黑恶势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打击处理。主要表现在:

(一) 认识不到位, 责任意识差

有的基层公安机关对辖区的黑恶犯罪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 没有深入的调查分析, 就认为辖区内无黑可打无恶可除, 把一些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当作普通的违法犯罪进行处理;有的公安机关对打黑除恶工作职责不清, 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自己在打黑除恶斗争中应当肩负的责任不清, 认为打黑除恶是上级刑侦部门和专业队伍的事, 与己无关;有的基层公安机关认为打黑除恶是高深莫测的业务, 感到自己对此力不从心, 不知道应该从何入手去发现、打击黑恶势力, 畏难发愁, 工作被动;还有的低估了黑恶犯罪的严重危害性, 认为少数“小流氓”掀不起什么大浪,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犯罪值得关注, 于是对其违法犯罪问题没有认真组织查办, 以至于此类违法犯罪活动因没有得到有效的打击而有恃无恐。另外, 还不排除存在个别基层公安机关队伍中个人素质偏低, 包庇、纵容黑恶违法犯罪的问题。

(二) 学法不认真, 执法不严谨

有的基层公安机关对打黑除恶相关法律规定缺乏系统的学习, 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活动的日常表现把握不清, 哪些违法犯罪类型可能是黑恶分子所为心中无数, 发现、打击的针对性也就可想而知。例如, 根据《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殴打他人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 情节较轻尚不够刑事处罚, 符合法定情形的, 经双方当事人同意, 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基层所队民警以此为据, 调解了一批伤害案件, 确实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但是, 有的基层公安机关执法不严谨, 以此为据也调解了大量不该调解的案件。《公安机关办理伤害案件规定》第三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不得调解处理: (一) 雇凶伤害的; (二) 涉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的; (三) 寻衅滋事的: (四) 聚众斗殴的; (五) 累犯; (六) 多次伤害他人身体的; (六) 其他不宜调解处理的。”[1]由于执法不严, 一部分黑恶违法犯罪嫌疑案件被调解了事, 直接致使黑恶势力没有得到应有的打击。还有的基层公安机关满足于案件查结率, 就事论事把一起具体案件处理完结就万事大吉, 甚至只处理了部分涉案成员就了事, 往往深层次的问题揭示不出来, 案件的主要嫌疑人没有得到查处, 黑恶违法犯罪成本降低, 必然会更加肆无忌惮。

(三) 措施不到位, 工作偏被动

有的基层公安机关对上级部署的黑恶线索摸排工作被动应付, 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纸上谈兵报表了之。上级抓紧了这项工作, 就去做一些, 一旦近期上级没有来文或督导, 就淡化了这方面的工作。在具体办案中, 侦查调查措施不力的问题也很突出。黑恶违法犯罪活动往往涉案人员较多, 有一定的反侦查意识, 确实存在案难破、人难抓的问题。有的基层公安机关存在畏难情绪, 具体表现在受理案件后调查受阻便存档备查束之高阁;有的只要抓获几名甚至一名涉案成员就匆匆结案。案件的真相, 违法犯罪事实的本来面目都没有搞清楚, 扩大战果, 发现、打击黑恶势力就无从谈起。

(四) 机制不健全, 责任不落实

全国警察力量不足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重要问题。以山东省滨州市为例, 全市公安机关警力占全市人口总量的万分之五, 尚不足全省平均万人比的一半, 个别县公安局警力只有全县人口总数的万分之三。警力不足、经费紧张成为多年来制约全市公安工作发展的瓶颈。

个别基层公安机关虽然接到了上级下发的一系列关于打黑除恶工作的文件, 也制定了一些打黑除恶工作责任制, 但存在对上级文件和规定不能很好贯彻落实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没有制定切合各自各地实际的打黑除恶工作方案, 个别基层公安对自己肩负的工作职责不清。2.对打黑除恶工作的态度忽冷忽热, 没有形成良性的日常运行机制, 导致基层公安机关在日常执法办案过程中发现、打击黑恶违法犯罪的意识不强, 办法不多, 措施不力, 成效不大。

二、基层公安机关打击黑恶势力的对策

(一) 实事求是地分析黑恶犯罪形势, 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坚定不移地把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推向深入

近年来, 各级公安机关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围绕创建“无黑恶犯罪县市区”和“平安建设”, 优化经济环境, 卓有成效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打黑治痞”、“打霸治痞”专项行动, 成功摧毁了一批流氓黑恶犯罪团伙, 依法严惩了一批称霸一方、作恶多端、民愤极大的黑恶霸痞违法犯罪分子, 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 黑恶势力具有反复性、伴生性、扩散性的特点。以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为例, 目前城区街面及城乡市场成帮结伙的寻衅滋事、报复伤害、雇凶伤害、争抢工地、强买强卖等案件仍然时有发生。尤其是随着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 建设开发的深入, 各种建设工程的上马, 黑恶势力为攫取经济利益, 承揽各种建设工程, 不断滋生、蔓延;还有个别的企业负责人为所谓的保障生产经营活动, 也笼络、雇佣了一些乌合之众介入生产活动, 以暴力为后盾, 进行不正当竞争, 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和生产经营秩序。

以上这些问题, 群众有所反映, 基层公安机关在工作中也确实在不断的受案、打击、查处, 因此, 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黑恶势力犯罪的形势。要清醒地认识到, 自己管辖的区域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流氓黑恶霸痞违法犯罪活动, 没有打出黑恶势力只能说明我们的工作还不深不透, 深层次的情况还没有挖出来, 即使暴露出来的案件, 也可能因为我们没有深挖细查, 只是就事论事地作了处理, 黑恶势力没有得到应有的严厉惩处, 打黑除恶工作成效才不那么显著。就事论事处理问题的结果是查处的流氓霸痞人员不少, 却没有打出符合黑恶认定标准的团伙, 打黑除恶的任务指标没有很好的完成, 也就是打出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恶势力团伙绝对数偏少。因此, 在日常执法办案过程中, 我们要切实增强打黑除恶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进一步统一思想, 坚定信心, 坚决摒弃无黑可打、无恶可除的思想, 立足辖区、立足我们接受查处的每一起案件, 积极主动地工作, 彻查每一起有黑恶嫌疑的案件, 从中深挖细查发现、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

(二) 深入学习掌握黑恶势力犯罪的法律特征和认定标准, 把握构成要件, 把接近、符合条件的犯罪团伙梳理出来组织侦办

黑恶势力的法律特征及其违法犯罪活动的日常表现, 有关的法律规定、司法解释和规范性文件已经作了比较清晰的列举和阐述。在日常办案过程中, 基层公安机关要认真学习把握以上法律特征和认定标准, 审查自己受理查处的每一起案件是否是成帮结伙的违法犯罪案件, 是否是多次结伙作案的案件, 是否属于规定的“采取暴力、威胁、滋扰等手段, 实施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欺行霸市、聚众斗殴、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故意伤害、抢劫抢夺或涉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案件。凡是接近、符合黑恶构成条件的案件和团伙, 就要高度重视起来, 通过对团伙和涉案违法犯罪嫌疑人采取有针对性侦查措施, 审清查透涉嫌的全部违法犯罪事实, 及时把获取的犯罪线索按照规定及时传递给刑侦部门 (打黑除恶专业队伍) , 实行专案侦查, 进一步深挖细查扩大战果, 把其中的恶势力团伙打掉, 把其中的黑社会性质组织捣毁。

基层公安机关在日常执法办案中, 要始终贯穿这样一条思路去开展打黑除恶工作:考虑一切成帮结伙或多次结伙作案的违法犯罪案件是否是恶势力团伙所为———通过深挖细查发现其中的恶势力团伙———组织打掉或上报刑侦部门打掉恶势力团伙———在查办恶势力团伙过程中, 通过进一步侦查、调查, 审查恶势力团伙是否符合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征———凡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征的, 由刑侦部门 (打黑除恶专业队伍) 列为黑社会性质组织专案侦查重点查办坚决捣毁。

(三) 重视个案侦查工作, 切忌孤立办案, 加强联系沟通, 确保打击成效

打击黑恶势力不能泛泛而谈, 必须找到突破口, 从具体案件入手开展侦破工作。黑恶势力犯罪采取威胁、恐吓手段欺压群众的隐蔽性违法犯罪固然不少, 但公开的暴力性更是黑恶犯罪的一个显著特征。恶势力犯罪在一定的区域、行业内具有一定的公开性,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几乎都是恶势力犯罪发展做大的结果, 在涉黑组织形成初期, 往往也以公开的暴力立棍称霸。这些公开的暴力违法犯罪行为, 也就是具体的一起起个案, 是这个团伙成立黑恶势力的行为特征, 为此基层公安机关必须重视个案的侦查、调查工作。那么, 应当重视哪些具体个案, 哪些违法犯罪活动是黑恶势力犯罪或背后可能隐藏着黑恶势力呢?还是要紧扣法律解释、认定标准确定的案件类型, 即“采取暴力、威胁、滋扰等手段, 实施敲诈勒索、强迫交易、欺行霸市、聚众斗殴、寻衅滋事、非法拘禁、故意伤害、抢劫抢夺或涉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案件来审查。

要做到重视具体个案, 就要对案件一查到底, 把具体案件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不能仅满足于就事论事把这一起案件处理完结就万事大吉。每起案件有多少人参与要搞清楚, 要采取得力措施把全部涉案人员缉捕、传讯、抓获归案。必须理清案件的头绪, 这些人是如何纠集到一起的, 有无首要分子和幕后指使, 有无称霸、报复、涉及非法经济利益的因素, 有哪些人有前科劣迹, 其中有无群众早有舆论和我们先前有所掌握的黑恶嫌疑对象。当然, 认定一个团伙是黑恶势力仅仅查实一起案件是不够的, 按照认定标准, 认定恶势力还要至少查实这个团伙“三人以上结伙, 三次以上刑事作案”。而基层公安机关接受的案件, 有时往往就是这个团伙、这帮人结伙涉嫌的一起案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切忌孤立办案, 办案单位之间密切进行联系沟通。办案民警和单位在侦办处理具体案件的过程中, 要主动与刑警队、派出所以及治安部门等办案单位取得联系, 了解每个涉案成员是否在其他办案单位有案底或者是其他办案单位正在查找、追捕的嫌疑人。而当前, 我们还存在着办案单位之间联系沟通不到位, 某嫌疑人被此办案单位查获处理完后, 又发现此人在彼单位还有违法犯罪需要追究的问题。缺乏沟通, 信息不灵, 这也是打击力度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最终导致一个黑恶团伙在这个派出所辖区作案一起, 在那个派出所辖区作案一起, 因为联系不起来,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致使他们多次违法犯罪依然没有被打掉, 发展成黑恶势力。因此, 基层公安机关在日常执法办案中必须要重视有黑恶嫌疑的具体个案侦查、调查工作, 切忌孤立办案, 办案单位之间务必加强联系沟通, 通过深挖细查, 保证案不漏人、人不漏罪和违法事实, 决不把黑恶势力团伙案件办成孤立的个人、散案,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打黑除恶工作取得应用的战果。

(四) 积累信息线索, 汇总分析研判, 所队配合协作, 形成良性的打黑除恶工作运行机制

要稳、准、狠的打击黑恶势力犯罪, 必须注意积累信息线索, 认真汇总分析研判。个别的黑恶嫌疑个案或接到的群众匿名检举、揭发、控告可能因为某些客观条件一时难以查清结案。对于这种情况, 丝毫不能放松工作, 至少也要把涉案的可疑人员列为重点刑嫌, 记帐侦控。还要切实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黑恶人员的监督管理, 时刻注意积累涉及可疑对象的一些违法犯罪信息线索, 密切关注其涉案动向, 广泛搜集证据材料, 适时予以打击处理。涉及可疑对象的嫌疑个案多了, 群众举报多了, 侦查工作总会揪住可疑对象的尾巴, 掌握其违法犯罪的证据。

在信息积累、重点刑嫌调控、黑恶重点纫扣监管过程中, 派出所和刑警队都要发挥好各自的作用, 互通情报信息, 通过召开队所联席会等形式, 通报案情, 共同研究辖区责任区一段时以来黑恶嫌疑案件发案的情况, 组织开展黑恶线索调查摸排, 排查黑恶嫌疑团伙, 列出涉嫌的可疑对象, 从中发现、查处黑恶势力。包片的责任区刑警队要在掌握好责任区内情况的基础上, 在刑警大队的领导下, 与其他责任区刑警队互通信息, 发现、挖出更深层次的黑恶嫌疑线索。要明确刑警队民警和派出所民警都是发现、打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活动的直接责任人, 所队配合协作好了, 才会对辖区、责任区的黑恶犯罪形势把握得住, 控制得了, 才会形成打黑除恶无坚不摧的斗争合力。要在工作中认真探索, 逐步形成明确基层公安机关打黑除恶工作责任———注重日常执法办案中个案审查发现黑恶嫌疑———组织重点区域线索摸排获取黑恶信息———互通信息掌控黑恶犯罪动向——积累黑恶嫌疑信息线索认真分析研判———梳理出黑恶团伙实行专案侦查一举捣毁”的良性工作格局, 进而健全完善打黑除恶日常运行机制。

三、结语

打黑除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相信只要基层公安机关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做艰苦细致的摸排工作, 注重在日常执法办案中时刻注意发现、打击黑恶势力, 打黑除恶工作就会取得突破性进展。2000年以来, 全国先后组织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打黑除恶专项斗争, 目前第二次专项斗争正在向纵深发展。在这两次行动中, 山东省滨城区已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 当前在侦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1个, 打掉恶势力团伙24个。由于在打黑除恶斗争中表现出色, 山东省公安厅于2008年6月16日授予滨城分局“山东省优秀公安局”称号。

摘要:目前, 一些基层公安机关在日常执法办案中存在对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活动的日常表现把握不清, 打黑除恶意识不强, 经验不足, 能力不够, 措施不力的问题。各级基层公安机关应当实事求是地分析黑恶犯罪形势, 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深入学习掌握黑恶势力犯罪的法律特征和认定标准, 把握黑恶犯罪构成要件, 把接近、符合条件的犯罪团伙梳理出来组织侦办, 才能确保打击成效。

关键词:黑恶势力,日常执法办案,打击对策

参考文献

基层公安工作 篇8

日前, 笔者就事故暂存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到一些基层大队、中队进行了调查。

一、当前“事故暂存款”管理存在的不良现状

从调查情况看, 目前一些基层局对事故暂存款管理混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 银行账户设立混乱

调查中笔者发现, 各事故处理部门在事故暂存款银行账户的设立上, 不尽一致。如某一银行服务点, 共代理四个基层局的事故暂存款的业务。经服务点相关资料显示, 事故暂存款皆以个人活期储蓄存折存放, 以相同人名开立的存折有好几本。以相同个人名义开立的活期存折, 其实为不同单位所用。这个做法仅是账户设立混乱的一种, 既不利于款项的管理, 又不利于财务的监管和审计。

(二) 明细账不“明细”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个别银行对服务点当日移送的票据, 有时不是采取当日逐笔输入数据系统, 而是采取多日数据累加或存取互抵后存入余额的方式进行系统输入; (2) 对处理事故暂存款的每一笔存入、每一笔支出以及业务状态下的结余额等情况, 有的服务点无法立即提供; (3) 对存取的每一笔款项, 银行活期存折上没有逐项序时对应显示; (4) 在对事故暂存款的明细登记中, 服务点采用的是事故科设置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预交付款明细”登记方式, 此登记应该是以“事故及车号”为块对处理预交付款的存入、支出及余额情况进行登记的。在实际操作中, 存在同一个“事故及车号”出现在登记簿的不同地方的现象。

(三) 审批环节流于形式

通过对审批表的检查, 笔者发现的问题有: (1) 有很大一部分审批表没有填写编号, 也有填写的, 但标准不一。有填承办民警姓名的, 也有按年份编号的, 由于编号的混乱, 既无法装订和查找, 而审批表与银行凭条分开存放, 也难以验证; (2) 内容填写过于简单, 不能从文字上反映出支付事故暂存款的真实情况。有个别民警在“事故简介”栏目上填写一个字“略”。在“承办民警意见及支付原因”栏目上填写“同意支付丧葬费”, 既不说明向谁支付、由谁领取, 也不说明具体数额; (3) 审批流于形式。对事故暂存款的支付, 形式上是要领导审批、单位审核和盖章的。但实际上是由承办民警掌握和决定的, 领导和单位只是履行一下手续, 走过程而已。在检查审批表中, 出现多张民警及领导的签字日期相同的情况。也发现有的款项支付出去了, 但审批表找不到。

(四) 卷宗材料不完整

在事故调解书中, 笔者发现有缺少对事故暂存款的存入、支出及结余等情况的文字表述现象。有时卷宗中所附的事故暂存款银行票据缺少事故处理预交付款的存入、支出及结余等情况的明细账目表, 以及事故双方对此账目表的确认手续, 从而不能说明当前状态下卷宗中所附的银行票据是全部内容的银行票据还是部分内容的银行票据。

(五) 部分资金处理不明晰

事故款是用于应急的临时资金, 其利息通常是以活期储蓄的形式计算的, 具体到某一笔款项而言, 其利息是很微薄的, 交款人基本上不提出利息结算问题。目前, 通用的做法是事故处理部门将结存利息滞留在银行账户上。同时,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 不少事故款因长期无人前来领取而形成银行死账、呆账, 对这些事故处理部门不能取、银行也不能用的款项应如何处理, 财政部门和公安主管部门尚无明确规定。

二、产生不良现状的原因

治标需治本。以上只是管理中的不良表象, 透过这些现象看到产生这些现象深层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 思想认识不到位

有些人认为, 事故暂存款的管理既占用时间, 又浪费人力, 事故暂存款管理仅是事故处理工作的一个方面, 只要钱不上民警个人腰包就行了, 于是出现“心里坦荡荡, 账面乱糟糟”的现象;也有的认为, 以前都是这样操作的, 有些是前任领导的事, 存有“新官不理旧账”的思想, 事故暂存款工作抓不抓无所谓。这些思想认识上的偏差, 直接影响到管理措施的落实。

(二) 制度不健全

当前, 省、市相继出台了涉案财物管理制度, 在涉案财物管理方面加强了制度约束, 但在事故暂存款方面众说纷纭, 还没有一部合理的法律、法规或条例对事故暂存款管理完整的规定, 缺少事故暂存款管理具体实施细则及操作流程。同时, 多数单位没有将事故暂存款的管理工作和信息化应用有效地结合起来, 不善于运用信息化先进方法和手段管理事故暂存款, 更谈不上通过大平台系统实行网上管理, 滞后于道路交通事故管理形势的需要。

(三) 职责权限不明确

目前, 事故暂存款管理相对分散, 小到一个中队、大到支队事故处理科, 事故处理部门“各自为战”, 管理体系尚未科学、系统地建立起来。部门领导对本地事故暂存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心中无数, 模糊不清。

(四) 监管不到位

近几年, 尽管不断加强了涉案资金的管理, 但对事故暂存款的管理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 如财务业务指导、科技信息化平台构建、日常工作巡查、经济活动审计等, 内部各监督、管理部门之间尚未形成合力, 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深层次隐藏的缺陷、漏洞和隐患。

三、改进措施及对策

针对当前一些基层局对事故暂存款管理薄弱的现状, 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实施综合治理。笔者把综合治理的措施概括为五个字:“廉”、“准”、“实”、“细”、“严”。

(一) 廉:思想教育强调一个“廉”

事故暂存款的预交、预付, 是公安交巡部门多年来处理交通事故的传统做法, 不仅有利于促使损害赔偿义务方及时主动履行赔偿义务, 保障交通事故伤者抢救、尸体处理等善后措施有效落实, 及时化解因交通事故产生的社会矛盾纠纷, 维护社会稳定, 而且利于提高交通事故处理效率, 保障事故处理规范执法。因此, 一定要从讲民生、讲和谐、讲队伍建设的高度, 充分重视事故暂存款的预交预付工作, 加强清正廉洁的思想教育, 使事故暂存款的管理使用真正服务于民, 服务于公安执法活动。

(二) 准:原则坚持把握一个“准”

事故暂存款管理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 工作中必须准确地把握“四项基本原则”, 这“四项基本原则”是: (1) 合法性原则。民警应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民事权力自治权, 不得干预当事人对民事权力的处理, 不得违反交通事故处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当事人预交存款的数额和委托事项都出于自愿; (2) 人性化原则。事故款管理工作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利益诉求, 通过事故款制度来保证事故伤者得到及时的救治, 以此体现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3) 公平正义的原则。事故款制度设立为事故处理民警维护事故处理中的公平正义提供了有益的平台, 事故处理民警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 借助这样的平台来更好地维护公平正义; (4) 信用原则。事故处民警应做到诚实守信, 绝不辜负当事人的信任, 管好用好当事人的每一分钱。

(三) 实:管理措施贯穿一个“实”

在日常工作中, 要始终坚持对事故款每一个管理工作环节都能细致考虑、周密安排, 对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及时发现、及时查漏补缺, 保证事故当事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如一些大队在操作管理过程中出具伤情协查函。此做法可以使伤者以外的当事人和事故处理民警及时了解伤者有关情况。同时, 要填写预付委托书。预付委托书有多种委托项可选, 存款的当事人可以自行作出选择, 尊重当事人的民事自治权。

(四) 细:操作流程突出一个“细”

要注重事故暂存款细节的管理, 严格支付手续, 防止滥用乱用款项问题的发生。工作中要细化存取、款的环节。存款流程为: (1) 存款人为获知事故伤者的伤情, 为预存款做准备, 可持事故处理民警开出的伤情协查函到有关医院查询事故伤者的伤情、需休息时间和大概的治疗费用; (2) 自愿存款的当事人视情况确定存款金额和委托事项, 填写预付委托书 (一式两份, 一份交事故处理民警存档, 作为委托支付的凭据, 一份交交警部门指定的银行, 作为自愿存款的凭据) ; (3) 存款当事人持预付委托书到指定银行, 将预存款存入交警部门指定的银行账号; (4) 存款的事故当事人持银行出具的专用缴款书到事故内勤处登记后, 将第一联交由办案民警存档。取款流程为: (1) 需要取用事故款的当事人 (或当事人的委托代理人) 向办案民警讲明理由, 由办案民警出具预借款审批表和专用付款凭条 (一式四份) 交由大队领导审批; (2) 取款人在付款凭条上签字后, 到事故内勤处核对登记和盖章, 并将第四联交办案民警存档; (3) 取款当事人持付款凭条到银行取款。通过以上操作流程的细化, 使归档、审批和记账程序三分开,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民警因事故款问题受到追究的风险, 杜绝了可能存在的漏洞。

(五) 严:监督检查体现一个“严”

基层公安工作 篇9

一、基层公安机关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剖析

公安机关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重要组成部分, 是单位运转的物质基础。由于基层公安机关固定资产的购置资金大多来源于财政拨款, 列经费支出核算, 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 所以, 一些部门单位在固定资产购置、核算、管理环节中不按制度规范要求操作, 存在帐外资产, 损失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目前基层公安机关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责任不明, 日常管理力度不够

目前, 大多数基层公安机关对于固定资产管理并没有比较明确的责任划分和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固定资产应该怎样管理, 哪个部门或者哪个机构负责管理, 具体由谁来管理, 谁来负责并没有明确规定, 即便责任进行了划分和确定, 但大多都流于形式, 导致固定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同时, 按照相关规定, 公安机关的固定资产应该进行一年一次的定期清查, 但很多公安机关清查完全是在走过场, 发现丢失、损坏, 或者是实物数量与帐面数量不符的现象, 既不按规定程序进行申报也不按相关制度追责, 甚至有的公安机关根本不进行如期清查, 使公安机关固定资产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二) 专业性滞后,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公安机关是以维护社会安定为主要职能的, 其内部财务管理系统并非与当代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挂钩的结构配置, 其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一般由普通民警兼职, 并非由专业会计人员担任, 专业知识匮乏, 导致基层公安机关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 使管理效用下降, 难以维系固定资产的正常使用、养护和收益。

(三) 欠缺整合机制, 资产无法实现合理化配置

公安机关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一直以来都欠缺比较有效的整合机制, 部门与部门之间并没有形成较为合理的调配与流动, 这使得部门之间的固定资产占有量和使用率方面出现了不均衡现象, 当上级进行调拨或者是外界捐赠时, 往往很多单位对自己实际的、现有的固定资产配置情况不做准确估算和客观上报, 一味争取更多资产, 久而久之, 就会形成有的单位固定资产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而有的单位则有大量资产、资源被闲置。

二、应对措施

(一)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落实管理, 制度先行, 如果想实现公安机关固定资产管理目标, 确保每项工作都能够如期完成, 就要依托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制度来对机构、人员定职定责, 使固定资产使用者与管理者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管理者不但要管好资产, 还要定期对资产使用情况、资产状况进行核实, 可以通过建立使用、维修台帐来实现固定资产动态管理;固定资产使用者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规范使用,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交还到相关管理部门。同时要建立健全追责制度, 对相关部门、人员履职尽责情况进行定期考核, 严格落实奖惩制度。

(二) 加强固定资产的盘点及处置工作

基层公安机关应建立固定资产定期 (一年) 盘点制度, 每年应该从纪委、督查、法制等部门抽调人员与资产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组成专门的清查小组, 对发现账实不符的固定资产应及时查明原因, 编制有关固定资产成盘盈盘亏表, 按照相关规定办理资产报批手续并及时进行处理, 调整固定资产账目, 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政府的财政部门也应建立固定资产的盘点和处置制度的监督机制, 对要处置的资产进行金额、数量上的把关和审批, 并定期对预算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

(三) 加强财会人员业务培训, 提高业务素质

基层公安机关的财会人员要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 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坚持会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杜绝无证上岗现象;财会人员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 规范和完善固定资产账务处理, 搞好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 确保账账相符, 账实相符。同时, 改革现有绩效制度, 用绩效来督促公安机关财务管理人员提升自身素质, 并加强工作效用。

(四) 强化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和合理使用

公安机关在进行固定资产配置时, 首先要对本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客观清查, 对自己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数, 秉承节约资源的原则对本单位固定资产添置进行科学编制和合理计划, 并及时交由相关部门进行申请、审核和登记, 财务部门严把审核关, 避免盲目添置、盲目购买, 从而造成资产、资源的浪费。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 一方面要及时的对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进行清查, 查明资产丢失、损坏的原因, 并作出相应处理, 及时遏制资产流失现象;另一方面要对不能使用和需要修复的资产, 及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集中处理, 不得私自进行买卖、转移、报废。

三、结语

公安机关国有资产是公安机关履行职能, 提供服务的物资保证。因此, 基层公安机关要加强国有资产管理, 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 确保国有资产的使用和创效能推动公安机关的可持续发展, 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社会建设, 维护社会安定。

参考文献

[1]仇学农.公安机关基层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之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 2008, (12)

[2]雎秀清.浅析公安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 (24)

[3]黄娟.公安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 (3)

基层公安工作 篇10

现行基层公安体制基本上是继承计划经济时代的工作体制,虽然有一定的变动和改进但是仍没有脱离机关化的特点。这就必然与我国倡导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不能很好地发挥公安工作的性能也没有真正实现将派出所建成基层综合性实体的目标。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要求基层公安机关提高工作效能、增强民警素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规范内部管理,促进警风廉政建设,创建新型、高效、务实的基层公安组织,适应社会发展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

一、现行基层公安机关办公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警种划分过多、过细

我国是世界上警种划分最细、最多的国家,公安机关警种划分过多会导致各部门、各警种各自为政,这必然会分散力量无法形成有效合力,尤其是基层表现的更加明显。在基层所队中,有交警队的交警、刑侦队的刑警、巡特警队的巡警、治安队的治安警等,大多数交叉分布在几个派出所辖区内或一个派出所辖区内。由于隶属关系不同警种不同,往往各自为政,就出现了巡警只负责巡逻路段的治安问题、刑警只负责破案问题、交警只负责交通问题的现象,致使力量分散,影响了派出所预防、管理、服务、打击等多种职能集于一体的综合目标的实现。例如在不少县、市的基层公安达百人以上,但由于警种不同各管一面,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又有一些乡镇由于交警警力不足,导致交通管理工作不能正常进行,而派出所又不参与管理交通,造成了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薄弱,交通事故不断发生。

(二)机关庞大,基层薄弱

1978年“十七公”时我国的警力只有40万,警民比只有千分之四,1991年“十八公”时,我国警力达80万,警民比是千分之七,2003年“二十公”时,我国警力达180万,警民比为千分之十四,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警力增加幅度是非常大的,但是各地基层所队仍感到警力不足任务繁重,尤其是派出所,部分城市派出所的警力比八十年代还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据调查,主要原因是八十年代以来县以上的公安机关岗位分的越来越细,仅监督部门、政工就有五六家。市(县、区)政工科升为政治处后又下设人事、组织、宣传科等。而每增加一个机关处、科、室就要增设相应的警力,机关处、科、室的建立又必定向基层所队布置任务,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警力而且加重了基层所队的工作负担。

近几年来,各级公安机关也多次提出要充实基层精简机关,但是未能真正投入实际操作。机关不断向下层下达任务,但下放的警力却很少,导致基层所队不堪重负。

(三)政出多门,部门指挥

公安派出所是综合性的基层组织,上级各部门的工作多数要依靠派出所基层来完成,形成了“上边一条线,下边一根针”的情形。各个部门经常以本部门工作重要为借口直接向派出所下达任务;不同部门重复向派出所要内容相似的或相同的数据信息;各部门自行制定所管辖工作的标准并经常到派出所考核验收。面对这种政出多门、部门指挥的状况,很多基层派出所感到无所适从,只是草草应付了事,影响了工作的效能。

(四)经费没有保障

由于公安所队的经费是由县(市、区)公安局管理的,而县公安局的经费也比较紧张,所以只能保证基层民警的工资而不能保证办案、办公、装备等费用。不少基层所队不得不通过罚款的手段来获取办案、办公经费,有的甚至让受害人、受害单位负担,严重影响了警民关系,损害了公安机关的形象,妨碍了工作效能的发挥。

(五)内部监督力度不够

基层公安机关的主要活动是执法活动,基层公安民警的主要行为是执法行为。虽然公安机关内部执法监督机制逐步法制化、规范化,但是我们仍然看到当前的执法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内部执法监督工作在监督水平、监督手段、监督思路方面与新形势对执法工作的要求有出入,实际效果与规范化建设目标不相符。

二、提升管理效能的措施

(一)充实基层警力

头重脚轻的公安编制影响了基层公安行政效能。近几年以来,我们只是口头上强调充实基层、精简机关的重要性,但并未投入到实践中,基层警力严重不足的现象依然存在,其根本原因是:一过分强调上下“对口”,似乎不设立与上级对应的机构就做不到规范、统一。从当前的现实来看,解决不了机构过多、分工过细的问题就无法充实基层。二是过分强调机关工作,无法达到机关与基层在警力、物力、财力上相平衡。这不单单是方法问题还是思想认识问题。

(二)增强民警素质

民警素质在决定基层公安机关管理效能的诸多因素中起核心的作用,民警队伍的素质高了就会提高工作效率,反之,就会影响工作的执行效能。在当前基层警力不足的情况下,提高民警的素质是非常紧迫和必要的。基层领导要着重培养民警的素质,首先注重提高民警的思想政治素质。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民警的头脑,坚定政治立场,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全面加强公安建设。其次注重提高民警执法素质,基层领导应该加强民警的法律学习,使民警树立法律意识,运用法律手段严格执行法律职责,做到依法办事。还要注重提高民警的业务技能,对民警开展公安科学技术培训,针对不同的警种进行岗位练兵,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三)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

公安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要求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的领导班子。一要加强领导班子的优化组合, 在注重领导成员思想素质的基础上要注意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建设一支整体素质优良的领导班子。二要提高决策的预见性和前瞻性。正确的决策可以激发民警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所以, 公安领导班子应注重科学决策, 加强调查研究, 实行民主决策, 坚持集体领导, 以提2013年第6期中旬刊 (总第519期) 时代Times高基层公安机关管理效能。三是基层领导要严于律己、身体力行, 在工作、学习、廉政等反面起模范作用。

(四) 加强警风建设

警风问题关系到公安的形象和工作成败, 要想提高基层公安机关管理效能就要重视加强警风建设, 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强警风建设, 一要开展调查研究。在当今经济转轨的重要时期, 社会热点、难点日益增多, 为解决这些问题领导干部要开展调查研究正确判断形势、找出规律、根据事实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工作的盲目性。二要加强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离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公安的职能就很难充分发挥, 更不用说提升管理效能, 因此基层公安机关必须牢固树立公仆意识, 多为群众着想, 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多与人民群众沟通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拥护。

(五)规范内部管理

nance三、总结

提升基层公安机关办公室管理效能是一项复杂的工程, 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工作。基层公安领导只有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才能提升公安机关的管理效能, 更好地担负起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巩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三大历史任务。

摘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 对基层公安机关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切实提升基层公安办公室的管理效能, 建立一套科学、高效、规范的行政管理制度, 提高基层公安机关整体效能, 以适应社会经济政治改革下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 成为公安领导机关首要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基层公安机关,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丁建荣.构建新型、务实、高效的公安基层管理体制之探索[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 (14) :67-68.

[2]张树海.提高基层公安行政效能之我见[J].山东公安专科科学校学报, 2010, (6) :18-19.

上一篇:交互式英语教学环境下一篇:科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