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表达

2024-09-12

语文表达(精选12篇)

语文表达 篇1

到底怎样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呢?我试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 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一、营造环境, 让学生“想表达”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蹲下身子看孩子”, 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这样才能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 唤醒沉睡的创造潜能, 开启幽闭的心理智能, 进而培养敢表达、想表达的勇气和信心。

一是强化表达需要。要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 潜移默化地提示学生, 表达是生活的需要, 生命的需要, 并且要不断强化这种需要。课余时间, 经常讲一些像“高尔基写《老橡树之歌》”“法拉第写《电学实验研究》”等表达方面的故事, 在思想意识里播下表达的种子;课堂上, 多讲“如果你来表达, 你会怎么说”“你可以这样表达吗”“想想有更好的表达方式吗”“看看作者是怎样表达的”等提示语言, 在现实当中激发表达需要。

二是感受表达魅力。激发学生表达愿望的一个更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表达的意义, 表达的美。比如, 我在一次下雨之后, 让学生以《雨后》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前我领学生观察校园雪松, 有的学生说像哨兵, 有的学生说像宝塔。我说:“再看宝塔上缀满了什么?”“雨滴”“珍珠”……最后, 让学生把发言扩充开来表达, 出现了诸如“校园里一株株青翠的雪松, 挂着一身亮闪闪的雨珠, 真是一座座珍珠塔”等很多优美的句子, 这样学生就从实践中感受到了表达的魅力。

三是营造表达氛围。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表达交流的温床。教师和学生都要尊重和关注他人, 学会倾听, 乐于倾听, 包括一些“异样”的声音。如朗读时结结巴巴、答题时错误百出、议论时词不达意, 甚至文不对题、标新立异, 都要做到不嘲笑, 不挖苦, 大家予以及时的提示和善意的帮助, 让课堂里听不到呵斥, 看不到僵局和苦恼的阴影, 这样才能鼓励学生敢于说话、乐于说话。

二、激活话题, 让学生“能表达”

词典中对表达的定义有这样的描述:“表达以交际、传播为目的, 以物、事、情、理为内容……”根据这一描述, 我们可以从物、事、情、理入手, 激活表达话题, 让学生有的表达, 能够表达。

一是描“物”。这是表达的最原始内容, 也是学习表达最初级的方法, 就如同我们指着一棵树问刚学讲话的儿童“这是什么”。当然, 随着年龄的增加和表达水平的不断提高, 这种“物”的呈现要更加立体、多元。

二是说“事”。说事相对描物, 需要想象等心理过程, 是训练表达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在教学低年级时, 经常利用幻灯片制作一个或几个动物图片或场景, 创设一个故事的开头, 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编童话故事。或者事先做好录音, 叙述一个故事的结尾, 让学生想象故事的前一部分。在这样的情景之下, 学生的表达欲望很高, 表达效果自然也会很好。当然, 这个过程中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 特别要关注开口难的学生, 同时还要鼓励创新, 尽量不人云亦云。

三是抒“情”。情感最能打动学生心灵, 也最能激发学生表达欲望。比如, 我在教学《月光启蒙》时, 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 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而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 自然而然地抒发感情。

四是论“理”。说理议论是表达的较高层次, 是一个人思维缜密性等综合素质的体现。很多课文寓“理”于形象之中、行文之间。如学习完《海伦·凯勒》后, 让学生写读后感。通过课文中的例子, 引导他们小中见大, 通过活生生的画面, 具体的事物, 得出深刻的道理, 重大的主题, 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从而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教给方法, 让学生“会表达”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学生要学会表达的有关技能, 说话要说普通话, 力求发言准确, 吐字清晰, 运用恰当的语调, 注意句子停顿, 控制说话速度, 使表达的语调、语脉、语流、语速等自然合度, 大方得体。实现这些要求, 我们应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内容上要加强储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脑中“空空如也”, 又何来口中的“滔滔不绝”, 笔下的“洋洋洒洒”呢?所以, 要抓积累、强储备, 让更多的优美词句、经典语段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为优美表达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形式上要合乎规范。要想让表达思路清晰严密, 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 就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实践中, 我经常教给学生一定的说话方式, 如“我读了……我觉得……我想到了……我感到……”有了一定的范式, 学生不仅有话可说, 而且不至于离题万里, 让人听了云里雾里。

三是技巧上要清楚展现。流利的讲话、工整的书写会为表达送上“附加分”。说话, 要求学生说普通话, 声音宏亮, 口齿清楚, 正确地发音吐字, 语气连贯, 表达清楚;写话, 要求学生字迹工整、规范、漂亮, 并且有一定速度, 能够做到“我手写我想”。

四、提升素养, 让学生“善表达”

苏霍姆林斯基说:“对语言的感受, 以及想用语言去表达内心世界最细腻的活动的愿望, 是真正人的文明素养的重要源泉之一。”表达不仅是语文素养, 更应该是一个人的全面素养、综合素养的体现。因此, 我们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认识境界, 让他们都能“善表达”, 表达出美的东西。

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我们要引导学生用美丽的眼睛去看生活的美, 看世界的美, 再把美表达出来, 这样的表达才能得到认可、才能有生命。但是, 我们的学生可能不懂美。美就如阅读, 一篇文章能让我们由衷地喜欢, 它让我们身心愉悦, 觉得心灵受到感染和净化, 觉得自己因这些作品而变得格调高雅。这就是美, 这种美从何而来?可能是诗化的主题, 干净而美化的文字, 可能是不同流俗的精神境界, 也可能是一道风景……所以, 教师要借学生一双审美的眼睛, 让他们心灵美、捕捉美、表达美, 做一个“善表达”的人。

德国思想家伽达默尔说:“谁拥有语言, 谁就拥有世界。”只要我们牢记“充实人文内涵, 提高语文素养”是职责, 时时激发想表达的激情, 及时创设能表达的内容, 适时教给会表达的技巧, 不时提升善表达的素养, 我们的学生就能骄傲地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进生活。

语文表达 篇2

1.提问方式:此诗有什么样的意境?表现了怎样的画面?诗人通过什么景物表达自己的感情?

2.答题步骤:

①描写初始中展现的途径和画面(翻译——忠于原文)。

②用4个字概括景物营造氛围特点(以下4组)

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明净炫丽。

③回答表现诗人什么感情(先答原因,后答感情)。

3.答题示例: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时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①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的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滩上静睡不动。

②这是一幅明净炫丽的图景。

③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怎样的表现手法?怎样的艺术手法?怎样的技巧(手法)?怎样抒发感情的?

2.答题步骤:

①明确告诉其手法。

②结合诗句证明为什么。

③运用这种手法有效地表达出因---而产生的---情感。

3.答题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骆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时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

①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②天位方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表达本位:语文意识的觉醒 篇3

有着这样的本体把握,你就会在“言语性”这一课程特性烛照下按照语文规律进行实践性尝试,你就会将教学的触角指向“语用”层面,从而更多地去关注“怎么写”,而非“写什么”。你就会引领学生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体认言语表达形式的精妙,体悟言语表达意蕴的精深。

基于这样的语文观,审视《夹竹桃》(国标本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的教学价值,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最为基本的教学问题,不仅不会迷失方向,还会有一种鲜亮洞透的感觉。

一、教学价值:用“表达本位”的视角整体观照

《夹竹桃》是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所作的一篇意蕴深厚、意境深远的散文,文质兼美,以清新深邃的笔触、洗练优美的语言,充分运用想象、对比、反衬等多种表达方式,赞扬了夹竹桃顽强不屈的韧性,展现了其“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失睿智”的独特的创作风格。

文本承载和表现的内容,属于文本内容本身范畴,而非“教学内容”的全部。对于教学内容的确定,要用语文学科的独特视角加以观照、甄别、滤选、重组。

语文课程,以言语性定位,就是表明在语文教学中要以言语表现为本位。一切的语文训练,都要围绕着言语表现这个主轴展开。听、读,是为着说、写;说、写,包含、提高、发展并最终完成了听、读。说与写是听、读的能力的最佳呈现。以表达为本位追究,关注文本独特的“言语现象”、“言语形式”、“言语意蕴”,这才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价值所在。基于这样的视角,对于《夹竹桃》一课的主要教学价值就会有一个清晰而准确的把握,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这样的韧性”和“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等问题上,而应重点体现以下几个层面。

1.文体

全文情景交融,意蕴深厚,由表及里,托物抒情,文章以散文清新淡雅、朴实自然的风格将读者带入美妙的境界之中,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良好凭借。

2.文字

本文语言优美、凝练、流畅,层次清晰,结构紧凑,富有张力,季老超然的生活态度和脱俗的生活情趣皆隐藏于字里行间。如第二自然段对两盆夹竹桃的巧妙而有趣的描摹:“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如第三自然段四字词语的精准连用:“应有尽有、花团锦簇、满院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万紫千红”。如第四自然段中“无……不”和“无不”等双重否定的强调,无不彰显言语表达的独特个性和魅力。教师应带领学生反复诵读原文,走进语言文字之间去咂摸,去体味,去积累。

3.文法

对比反衬、虚实相生、正面刻画等写法的恰当运用,对于表现“这样的韧性”和“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等精神层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应通过有效的教学引领学生去感悟,去涵咏,去内化,去吸收。

如何让文本的独特价值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加以凸显?一句话,要千方百计搭建言语实践的平台,智慧地牵引学生在以“说、写”为主体的听、读、思、悟、品、析的立体学习的进程中,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和提升。

二、教学实现:循着“言语实践”的路径潜行

语文能力本质上是实践性的,而不是认识性的,脱离语言交际的实际情境,脱离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就会丧失最基本的动力和内容。关注言语性,就是关注实践层面、行为层面的特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能,在动态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参与语文实践,历练语言,增强表现,而学习兴趣、学习品质、启迪思维、陶冶情感等维度自然包含其中,实现三维目标的螺旋递进。

二堂好课,一定有它内在的生长逻辑,教学时若能将文本的内在结构、内在意蕴转化为课堂的教学结构、教学意蕴,不仅能凸显文本的主干,也能使课堂变得疏密有致,扎实灵动。要努力在文本中找出合适的问题、情节或以某个句子、某个词语作为切人口辐射全篇,将文本进行适度整合,使内容清晰地呈现出块状结构,进而使之成为有效的教学结构,构成巨大的张力。

1.“爱”的情感体验

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赞美之情可见于课文的字里行间,而这份浓浓的情感又是通过文章结尾“这样的韧性,又能引起我许多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中的一个“爱”字加以结束。因为其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真切的体验,这样独特的表达形式,需要教师领着学生去用心体验一番。这份体验,不是直接给予学生所能解决的,需要引领学生联系上下文,在文本言语的前后观照中品味,需要学生将自己置身于文本真实的情境之中切己体察,精心涵咏。

2.“词组群”的整体呈现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对“家中花”和“夹竹桃”的个性描写,将相关词语聚焦,有两组词语构成对比鲜明的“词组群”,其意义是多重的:①积累语言。让孤立于平面之中的只言片语聚焦于一点,形成块状,构成张力,便于积累;②建构形象。通过提供“言语”的准确表现形式,冲击学生的视觉,震憾学生的心灵,在强烈的对比辨析中,为学生自主建构属于自己独特理解的“夹竹桃形象”,这样的形象是立体的、丰满的、圆融的;③体悟写法。既可以学习基本的词语表达方式,也可以感知这样的写法:“点”上的景组合成“面”上的环境,而对比反衬又可为文本的核心抓手“爱上了夹竹桃”作出强有力的情感铺垫。

3.“双重否定”的深度辨析

季先生的文笔质朴,但是遣词造句极其考究,可谓匠心独运。文中的妙词佳句俯拾皆是,“无不”与“无……不”这两组双重否定句的精妙表达,带给读者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其强烈语气背后的丰厚的精神价值是需要深度挖掘的。如何让这样精妙表达的张力发挥到极致?比较中辨析,揣摩中呈现,是个不错的选择。教学中,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无不”与“都”加以比较辨析,学生或从主观的感觉人手,或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观照,或从整体语境的意蕴揣摩,真切地感受到夹竹桃的坚韧不拔。而这个时候,教师需要再燃上一把表达之“火”,跟进一句…无

不’的背后有风骨,‘无不’的里面藏韧劲。作者多会写呀!好一个‘_无不’,用词精准,表达生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便将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向“体悟怎么写”的言语表达秘妙之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真正地感受到“无不”表达的精准与生动,也真切地体验到了揣摩语言文字所带来的愉悦之感;在这样的过程中,谁能分得清哪个环节体现工具性、哪个步骤又在彰显人文性呢?二者自然巧妙地交融在一起,黏合在一块,不可分离,物我俱化,形成“球体”,这才是真正的语文之道。

4.“然而”的上串下连

不惜笔墨,细致描摹一年三季“家中花”盛开的万紫千红的醉人景象,就是为了凸显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的可贵韧性。其语义转挽、语势转折、语情转变,全靠一个然而”来扭转乾坤。纵观全文,“然而”一词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它既是对上文“家中花”美中不足的惋惜,更是对下文夹竹桃韧劲十足和引起幻想这两处关键段落的了结它既能呈现于你的眼前,更能触动你的心灵。教学中,可以循着这样的教学步骤前进:①辨析“然而”一词后面的逗号能否去掉?②要写央竹桃,为何用很多笔墨来描写院子里常见的花呢?③季老到底想要通过“然而”来表达内心怎样独特的情感呢?④看似不起眼的一个词语,一个标点,却隐藏着作者独特的情感。这些精彩的妙处,需要你的那双慧眼去发现。经历这样的几个回合,给“然而”投射感性的、动态的、生命的形象,上串下连,建构整体模块。这一过程,串起的是和谐的整体,连成的是灵动的篇章。

5.“幻想”的内外融合

学生的阅读过程应始终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应该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课文第五小节充分运用了“虚实相生”的写法,其神奇的“幻想”,给坚韧的夹竹桃着上一份神秘的色彩,呈现了独特的美。如何让这些平面的文字变得立体,如何让抽象的语言跃动生命的旋律,如何实现内在与外在的交融,需要一个充满感性的支点,一个富有张力的凭借。我们不妨顺水推舟,这样引导:“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思路,展开大胆的想象: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你带来怎样奇妙的幻想?将你的幻想写下来吧。”之所以搭建这样一个“写”的平台,就是要将学生推向语文学习的前台,就是要将夹竹桃的形象植入学生的灵魂深处,就是要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文字的价值背后,就是要使得学生成为言语实践的主体,让学生经历一次与夹竹桃心灵对话的过程,经历一次丰富的情感体验的过程,经历一次自内而外的语言表达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对季老之“爱”有着细致入微的体悟。

6.发现“不一样”

课文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与平时读过的课文有哪些“不一样”呢?在课文中找一找、划一划,说说你的发现和理解。每一篇优秀的作品,它的言语表现都带有鲜明的个性色彩,即使表现与他人相似的内容,使用的是同样的文体,写出来的文字也是各不相同的。而每一篇文章的重要表达价值就在于此。寻找言语表达的“不一样”,,这是一种言语思维习惯的培养,能不能发现“不一样”,关键是你的眼睛、思想、精神、心灵和积累能否时刻保持敏锐,是否能保持对事物的新鲜感和好奇心,读出文本的“不一样”之处,有自己独立而崭新的“发现”,体悟言语表达在“形式”上的与众不同,透过一个又一个“陌生化”的词语、句子,感受言语表达的精妙,从中揣摩一些规律,习得一些语感,丰富自己的言语认知,完善自己的言语结构,发展自己的言语智慧和灵性。

语文教学,教师要通过一篇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例子,以“表达”为本位追求,努力而机敏地开掘有效的教学价值,循着“言语实践”的最佳路径,吸纳清芳,探幽索隐,引领学生感受言语表达的精准、体悟言语表达的精彩、探寻言语表达的精妙,增长学生的言语智慧,发展学生的言语个性。

初中语文教师语言表达艺术 篇4

教师语言表达艺术的三种表现

一是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这是教师语言表达艺术的基础级。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说话务求正确, 每个词都有自己的含义, 不善于选择恰当的词, 无异于美术课上不用削好的铅笔而用钉子去绘画。”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教师的语言表达不准确, 不仅不能恰当地揭示出课文蕴含的意义, 有时还会因此而引起歧义, 造成学生理解失误或产生新的疑点。因此, 无论是课文分析, 还是作文评讲, 教师都应该一语中的, 让学生掌握要领。而要做到这点, 语文教师必须对所讲的内容有精深的理解, 对知识点有深入的研究, 然后再通过你精确的表达, 打破和消除学生理解与感悟中的阻隔, 从而进入洞明之境。如上郁达夫《故都的秋》一文时, 很多教师习惯用教参上提出的“秋花图”、“秋槐图”、“秋果图”等词语来概括文中的几幅画面, 这样的概括虽然也符合文意, 但却不能将语言文字中所流露出来的悲凉之感表达出来, 而且学生如果仅从“秋花”“秋槐”“秋果”的字面去理解, 反而感到一种诗意盎然;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 就改用“破屋蓝花”、“秋日青果”、“落蕊轻扫”这样三个关键词组, 引导学生准确地领悟到郁达夫眼中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对郁达夫通过这段貌似诗意浓郁实则悲凉感伤的文字有了更为深刻地感受。

二是语言表达的丰富生动性。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希望自己的讲解能吸引学生的目光, 引起学生的兴趣, 从而能调动、激发学生主动性。而欲达此目的, 一个好语文教师在讲堂上会激情饱满, 通过自己富有张力的语言, 让学生沉浸在课文的语境之中。比如, 我在讲《葫芦僧判断糊涂案》一课时, 对课文中贾雨村听了原告哭诉冤曲后, 起初也欲拘囚被告秉公判案, 但听了门子一番“护官符”的高论后, 立刻“变色”, 终而循情让元凶逍遥法外, 办了一个糊涂案的所作所为, 我先是给学生讲了契诃夫《变色龙》中那个巡警奥莫洛夫不断“变脸”的故事, 然后结合课文, 用讲故事的形式, 和生动的现代语言, 讲述了一个富有情趣的现代版贾雨村判案经过, 讲述过程中我还在黑板上写下这样两组词语, 概括总结了贾雨村前后不同的性格心理和两种不同的角色形象:

始则心存良善法不容情一股豪气———没有失去良知前的“人”。

终则为虎作伥循私枉法胆小如鼠———失去良知后的封建“狗”。

这样, 由于自己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的引导启发, 学生便与教师产生共鸣, 课堂教学气氛自然活跃起来。当然,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 前提是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充满激情, 只有在激情四射的情况下, 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才会抑扬顿挫, 绘声绘色, 才会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乐不可支, 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 师生才能同时沉浸在“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的情境之中。

三是辞约意丰的凝练性与循循善诱的启发性。课堂上的语言表达, 若过于冗长复沓, 必然造成语无重点, 令学生听了摸不着头脑。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自己教学语言的凝练性, 努力做到通过自己精练的语言表达, 不仅能让学生很容易地把握住每一句话、每节课的重点, 还能便于学生能从重点中联想到其他的知识点, 这对学生的知识积累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 在介绍屈原的生平经历时, 不少教师都会用很长的语言文字来介绍屈原的生平遭遇, 这样既费时费力, 还让学生不知所云, 因此, 我在课堂上是这样讲解的:先在黑板上写下“身经三代”、“两遭放逐”、“一颗赤心”三个词组, 然后围绕三个词组进行解释, 这样既使学生很容易理解, 也便于记忆, 这十几个辞约意丰、提纲挈领的字, 却给学生留下了鲜明深刻的印象。

为了提高语言表达的艺术, 语文教师应该从三个方面去进行努力。

一是注重知识积累, 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在知识更新频率极高的当下, 学科之间的知识渗透、交叉、借鉴与吸收越来越普遍, 语文知识的天地越来越宽广, 因此, 一个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尽管不可能做到无所不晓, 但除了要拥有丰富的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之外, 至少还应该在哲学、历史、地理、音乐、绘画, 甚至在自然科学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程度的知识涉猎, 努力在自己头脑里建起一座知识的“仓库”, 努力使自己的语汇更加丰富、更具现代性, 这样才不至于在语文教学中因为语言表达的原因而影响了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和沟通。

二是注重语言新因素新形式的学习和运用。语言是伴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 在社会生活发生激剧变化、学科知识更趋渗透融合的今天, 许多新鲜活泼的新词汇、新句法不断涌现, 因此, 一个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 除了己有的语言积累外, 还要密切关注新出现的语言现象, 努力向生活和人民群众学习新的有鲜活生命的语汇、语法, 建筑起自己始终丰富多彩的“语言仓库”来。语言仓库里的东西多了, 教学当中, 教师的语言使用才会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讲起课来才会有趣、有味、形象、生动。

第三, 勤于学习更要勤于实践。我们都知道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的道理, 语言运用的能力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高的。语言表达的艺术, 就象戏曲演员的表演艺术一样, 必须“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因此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 即使是老教师, 也要加强备课, 对自己每堂课的教学语言都要反复琢磨, 每句话都要再三推敲, 只有勤学苦练, 才会技高一筹。

小学语文表达方法及作用 篇5

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如:被暴风雨压弯了腰的花草儿伸着懒腰,宛如风从睡梦中苏醒;偎依在花瓣、绿叶上的水珠,金光闪闪,如同珍珠闪烁着光华。

表达方式——议论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

如:吸烟是一种既害人又害己的行为。抽烟会影响抽烟人的健康,很多肺癌患者的病因就是香烟。此外,抽烟还会伤害你周围的人的健康,“抽二手烟”对身体的坏处甚至更大,也许你的家人不自觉地就被你伤害了。所以我认为吸烟危害健康,我们应该鼓励吸烟者戒烟。

表达方式——记叙把人物的经历、行为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用文字表达出来。

如:麦克去看电影,他买了票走进了电影院。可是,过了一会儿,他走出来又重新买了一张票,再走进电影院。

过了一分钟,麦克又走了出来,第三次走到售票处,售票小姐很惊讶地问:“你不是已经买过票了吗?为什么还要买啊?”麦克很生气地回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走进电影院,就有一个人把我的票撕掉!”

表达方式——说明用简洁的文字把事物的特征、形状、性质、用途等情况解说清楚,表达明白。

说明的语言一般要求准确、浅显易懂。如: 法国首都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市内分为20个区,面积达105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

表达方式——抒情用饱含情感的语言文字抒发对人或对事的各种感情。

小学语文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97-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口语交际能力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语文的功能有了新的定位。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而口语交际正是小学语文教学围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所设置的一项教学内容。那么,本人就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探讨,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因为口语交际的过程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心灵与心灵感应的过程。一方面,我们必须要求每一位学生学会文明和谐地与人交流,重视学生交际的态度和说话语气的引导,对学生明显的语病、用词不当等错误,应适时地纠正,不把脏话、恶行带进课堂。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做表率,并及时提高自身涵养,形成健康向上的言语交际观念。要做到这些,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的口语交际氛围,既要学会欣赏学生的“奇谈怪论”,使学生敢说,爱说,又要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认知水平、判断能力等做好宏观调控,避免其偏离正轨,破坏口语交际训练目标的达成。

二、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实物创设情境

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因此,在教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如第六册语文课本中有口语交际“说家乡”,教师把一幅幅家乡的山水画、果园、田野、建筑、风情世俗等熟悉的画面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教师的相机点拨,人人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话题到“家乡的景”、“家乡的人”、“家乡的建筑”、“家乡的风情”小组中交流,然后每小组留下一人,其他成员带着本组交流成果分别到其他小组分享,这样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达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2、表演创设情境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来思维的,儿童只有通过表演,再现生活情景,从中感受、体验形象,观察、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才得到最充分的发展。如口语交际“买文具”,这是小学生社会交际活动中常见的买卖交易,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买卖双方本着各自的立场说话、做事,教师设计两个层次的问题:“售货员没搭理你,怎么说”、“要求调换商品,怎么说”,让学生在小组内扮演交际的主人公和收货员阿姨的对话情景。学生在表演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既顺应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和能力发展。

三、多多鼓励孩子,培养自信

我们有的孩子胸中有货,也想把自己心中的话说出来,但缺乏勇气,不敢说,尤其不敢对着老师说,这时如果老师能给予多多的鼓励,充分的信任他们,多对他们说:孩子,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我想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他们敢说的基础上,老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多给孩子一些空间,使其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自己想到的,用生动形象的词语或句子说出来,或者将其写下来。老师给予充分的肯定,使他尝到成功的喜悦。这就为其今后的学习打开一条宽敞的道路。如:我所教的四年级,有一个孩子的写作很好,但就是不爱说话,对着老师就更不敢说了。针对此种情况,在一次的口语教学中,我就先让他们自己几个一组讨论,然后写下来,最后一个一个的起来说,轮到她的时候,看她有点胆怯,我就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温和的说:“不用怕,照着本子大声的读出来吧!”在我的鼓励下,她第一次大胆的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读出来,而且还加了许多没写到的内容,得到了全班同学的称赞。我明显地看到她开心的笑容。从此在课堂上,她大胆多了,也爱说多了。

四、分层次制订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制订不同的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降低难度,循序渐进,提高学习兴趣。儿童的语言、思维、个性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这是儿童心理发展所具有的一种客观规律。我们应该遵循这个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儿童教育工作。比如教学内容的设计,处在一定年龄阶段的孩子学习什么才是最合适的,是由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的。孩子能够学会什么,能够学会多少,这些都受到他们思维水平的制约。因此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不同学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及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规律,制订不同层次的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

五、开展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

口语交际训练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进行。比如,我们学校每年都举办读书节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文艺晚会,背古诗比赛等,这些都是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很好的平台。这样的做法,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既积累了说话材料,又激发了说话兴趣,活跃了思维,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六、加强口语训练指导,教会学生掌握表达方法

无论采取什么形式进行口语表达训练,教师都应认真指导,不能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说,而要教给学生正确方法。 教师的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帮助学生明确口语表达要求。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年级口语表达训练的要求,结合本年级的口语表达训练目标,让学生明确每次口语表达训练的具体要求。2、帮助学生理清表达顺序。即帮助学生确定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可以选用什么样的句式和结构,教会学生打腹稿,以便使学生在口语表达时对训练的目的、重点、顺序等做到心中有数。3、选择指导的侧重点。不同的训练方式,教师的指导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如读后说侧重指导学生正确观察方法,启发联想与想象;体验说则既要指导学生操作,又要帮学生掌握观察重点;开火车说侧重指导学生围绕中心进行口语训练等。

参考文献:

[1] 李永恩.浅谈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06).

[2] 史力范,刘美凤.聚焦口语交际教学的三个层面[J].小学语文教学,2010,(01)

语文表达 篇7

管建刚:中国的科举制度存延上千年, 一篇文章定终生, “写作”重于“阅读”由来已久, 什么时候变成“阅读”重于“写作”?新文化运动后。

白话文的兴起, 理论家“理论纷杂”, 能写几大卷。我以为, 百姓的阅读需求, 是一个很站得住脚的原由。中国第一份白话报《无锡白话报》的创始人裘廷梁说, “白话”的好处有八个, 其中三个为“免枉读”“便幼学”“便贫民”, 即小孩、普通老百姓都能读懂, 不会弄错意思。1901年, 《杭州白话报》创始人林白水在创刊号上写道:“因为我是一个平民, 所以我说白话, 是一般老百姓的语言, 而不是一般士大夫阶级的咬文嚼字或八股文的文章。我不满风花雪月, 也不像别的报纸一样, 捧戏子或歌颂妓女的美丽风骚。我只是把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小事报告给一般老百姓。”他创办《杭州白话报》的目的, 是让普通老百姓也能读懂, 读明白。

白话文运动的胜利, 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渴求。光靠“胡适和陈独秀”的几篇文章, 不可能, 至少不可能如此顺当。白话写作的根基在于“白话阅读”的社会需求。封闭的、封建的中国人, 需要听听外面的声音, 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机、没有电话、没有网络的清末民初, 阅读是百姓最经济的方式。陈腐的“读书为了写作, 写作为了功名”要矫正, “阅读独立论”“阅读目的论”应运而生, “阅读”重于“写作”也逐渐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 “扫盲”任务依然艰巨, “识字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文革”后, 专家们认为, “识字教学”已经相当成熟, 语文教学的研究应该转向。转向哪里?经论证, 转向“阅读教学”。一位资深老专家参加过30年前的那场论证, 他回忆说, 大家觉得阅读教学终究有一篇篇课文摆在那儿, 好弄;作文教学什么也没有, 教材也没有, 难弄。

民国盛起的“阅读”重于“写作”的观点, 必然带来“阅读教学”重于“写作教学”的盛行。“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教好了, 便不必有什么作文指导”等观点以火箭的速度迅速蔓延。一说作文教学, 马上有人扯到阅读上。“一个学生读了一千万字, 作文写得不好都难。”“阅读万能论”被广为接受, 中国大地“阅读教学”风起云涌。

近30年来, 语文教学以“阅读教学”为突破口, 我赞同。中国人的“阅读”还没有做好, 很多人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国有上千万的语文教师, 你说他们怕写作、不会写作, 很多人会承认;你要说他们怕阅读、不会阅读, 无数的人不承认。它说明了一种关系:阅读在写作的下位, 会阅读不等于会写作;写作在阅读的上位, 会写作一定会阅读。一个经常阅读的人不一定经常写作, 一个经常写作的人一定经常阅读;一个会阅读的人不一定会写作, 一个会写作的人一定会阅读。

“阅读”低于“写作”, “阅读教学”低于“作文教学”。“写作”高于“阅读”, “写作教学”高于“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能力解决了, 写作能力依然可能悬而未解;学生的写作能力解决了, 阅读能力必将迎刃而解。

记者:管老师, 就语文教学来说, 识字、阅读、写作三者的“位置”, 孰重孰轻?您怎么看?

管建刚:我常把语文教学的三大内容“识字”“阅读”“写作”, 比作一楼、二楼和三楼, 识字是阅读的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识了字, 并不表示会阅读;同理, 阅读了, 并不表示就会写作。

站在哪层楼看语文, 能把语文看得更清楚、更真切、更凸显语文的本质?我的站点是三楼, 是“写作”。一个会阅读的人, 一定能识字, “阅读”在“识字”的上位, “识字”在“阅读”的下位。一个会写作的人, 一定会阅读, “写作”在“阅读”的上位。站在写作的山头, 俯瞰阅读;站在阅读的山头, 仰视写作。“俯瞰”和“仰视”, 哪个轻松、潇洒?

看书法展, 站在生活的角度, 你可以是一个纯粹的欣赏者。作为教师, 你带学生去看书法展, 你不可以是一个纯粹的欣赏者, 你的学生也不可以是一个纯粹的欣赏者, 因为那不是生活的角度, 那是教学的角度。教学的角度, 不能只是欣赏, 不能只做粉丝, 要给学生抱负和行动的冲击:有一天, 你们也要写出那样的字, 让别人来欣赏。

读一本诗集或小说, 站在生活的角度, 你可以是一个纯粹的欣赏者。作为教师, 你带学生一起阅读, 你不可以是一个纯粹的欣赏者, 你的学生也不可以是一个纯粹的欣赏者, 因为那不是生活的角度, 那是教学的角度。教学的角度, 不能只是欣赏, 不能只做粉丝, 要给学生抱负和行动的冲击:有一天, 你们也要写出那样的诗歌和小说, 让别人来欣赏。

语文教学是不是可以对学生说:别尽看别人的书, 让别人成为你的“书”的消费者!

“凡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百剑而后识器”, 一个人弹奏过一千首曲子之后, 才能够通晓音韵声律, 鉴赏过一千把宝剑, 才能够辨别出真正的利器。很多人把它和读书、写作联系起来:“观百剑”, 读了很多书, “而后识器”, 才懂得写作。为什么不看前半句, 死盯着后半句?“操千曲”, 写了很多的文章, “而后晓声”, 才知道写作是怎么回事、文章是怎么回事!

“一个教师写了一辈子教案不能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了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为什么要说“写”三年反思能成就教师, 而不说“读”三年教育专著, 能成就教师?一个真正意义上拿起笔来反思的人, 一定是一个阅读的人。写作高于阅读。阅读, 很大程度上接受别人的“同化”;写作, 很大程度上拒绝与别人的“相似”, 表达自己的“独特”。你想成为名师, 你要有自己的“独特”, 而不是被别人“同化”。

记者:管老师, 我们身边有的孩子在入学前口齿伶俐, 表达顺畅, 为什么上学后反而表达退步了?这仅仅是个例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目前的阅读教学究竟对学生起着怎样的作用?

管建刚:都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 因为儿童时不时会突然说出让你惊奇的话, 那话语是儿童所独有的。读了几年书, 儿童的诗的语言消亡了, 为什么?被“规范”了。说到教学, 我想先说说教材。由于我们的教材建设以“阅读”为核心, 很少考虑到学生的作文, 即使考虑了, 也是很肤浅的。从写作的角度去看“阅读教材”, 它的确存在不少问题。比如, 小学生作文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自己的所感所想为主, 且以“第一人称”为主。然而, 你去翻阅一下小学语文教材, 绝大多数的课文, 都不是“第一人称”的文章。你让孩子写第一人称的作文, 却一天到晚读的是“第三人称”的课文, 怎么学呀?

一些高年级学生, 写说话句老写“我说”“他说”“你说”, 这已经成为一种“病”, 什么时候落下的“病”?低年级。低年级课文, 几乎清一色“XX说”。小孩子第一眼接触的东西, 有“印刻效应”。小孩子识了字, 要读文了, 书声琅琅地读, 反反复复地读, 这都对。不对的是, 反复读的文, 反复的“你说”“我说”“他说”, 一两年下来, 学生拿起笔来, 一大堆的“你说”“我说”“他说”。高年级学生, 一写到心里的想法, 马上写下两个字:我想。什么原因?低年级的教材, 为了使孩子能够一下子读懂, 一看就知道是谁“想”的, 到处是“XX想”。

学生作文写什么?写自己的生活。然而, 学生一天到晚、反反复复朗读的课文, 大都远离他们的生活, 一年年读下来, 学生会以为, 只有像书上的“生活”, 才是可以写成“作文”的。学生作文, 用谁的语言?自己的语言。然而, 学生真的是用自己的语言在说话?不是的。学生用的是“课本语言”, “成人语言”。以前的小孩子, 一天到晚把“子曰”挂在嘴上, 拿起笔来, 自然也“子曰”起来。学生读了一年又一年的课文, 课文都是规范的成人话语。“成人话语”之前加“规范”两字, 那是因为你读课文, 分不出巴金和老舍, 成人的文章被“编辑”得一个面孔了。儿童一年到头读着规范的成人话语, 读上几年, 自然照着课文上的规范的话来作文。他们已经从课文中得到信号:谁能学着像课本像大人那样说话, 谁就是成功者。儿童说的不再是儿童的、丰富的、新鲜的话, 而是成人的规范的话。

我倡导读书。然而, 我反对读书的目的是为积累语言;我反对猎取语言, 丰富儿童语言、为儿童写作打好基础的观点;我反对基于强化儿童阅读为先、写作为后的教学理念;我反对基于将儿童看作是没有语言个性、没有语言材料、没有表达能力的儿童假设。很多的语文教师, 要求学生边阅读边摘录好词好句, 摘录到最后, 学生对摘录深恶痛绝, 继而对阅读害怕起来。我还反对以读书的名义, 用作家的语言来同化儿童的语言。每个人的、自己的语言才是最好的、最流畅的、最贴己的、最有自己的温度的。阅读的目的, 是发展学生自己的语言, 而不是改变学生的语言;要发展学生自己的语言, 学生必须在写作中明白自己的语言气质。一个不知道自己的语言气质的人, 到哪里去找适合自己的作品和作家呢?

一个明白自己语言气质的人, 他的阅读就是真正有选择的阅读, 有品质的阅读。那是从表达出发的阅读, 那是从“三楼”上看下来的风景, 一览无余, 又惬意又舒服。

记者:管老师, 您认为阅读教学不能解决作文教学的事, 而现实中的阅读教学却也很重视“写”, 您如何看待“阅读教学”中的“写”呢?

管建刚:“阅读万能论”者认为, 只要阅读教学取得突破, 必然带来作文教学的突破。只要“多读”, 作文就能写好?我问自己, 也问读者, “多读”真的能解决“作文”?一个人的写作能力依附于四大要素, 即, 写作兴趣、写作意志、写作人格和写作技法。读书, 只能部分地解决“写作人格”, 部分地解决“写作技法”。阅读只能解决部分“文字技巧”, “文心技巧”几乎涉及不到。一个人的“写作人格”主要来自“生活背景”和“阅读背景”。“一个人的阅读史, 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作为推动阅读的一种说法, 完全可以, 作为一种科学界定, 则有问题。一个人的精神发育, 还来自他的生活背景。

阅读教学中流行“挤”进写。没有挤进“写”的阅读课, 被认作理念不先进。一个“挤”字, 道出了阅读教学对“写”的重视, 也道出了阅读教学对“写”的无奈。

观摩课上, 教师以“名言”的方式, 让学生写一两句话的读后感。学生写的话, 有的很精彩, 很有想法, 很有深度, 赢得听课者的掌声。这能解决“作文”吗?写作的难点不在于写一句有想法的话, 而在于将那一句有想法的话, 用一篇文章娓娓道来。阅读教学中的“写”的另一个不良导向是:为别人写, 揣摩别人的需要、正确答案来写。 (1) 揣摩老师的要求而写, 期望自己写的话, 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同。阅读教学中的“写”, 不像自由作文, 有一定的背景和要求;不像自由阅读, 想批注什么就批注什么。 (2) 揣摩课文本身的主题、内容, 期望写出来的话, 能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阅读教学“挤”进去的“写”, 主要为“阅读”服务。真为“写作”服务的, 也只是一些片段模仿, 如模仿“总分”结构写话。这类模仿, 总显得捉襟见肘, 既要模仿片段的结构, 所写内容又要与课文相关, 关联越紧密越好。

阅读对写作的作用, 第一不是语言积累, 第二不是写作技巧, 排在前几位的是: (1) 阅读使人心灵敏感。 (2) 阅读使人思想深刻。 (3) 阅读丰富人的“言语图式”。真正会阅读的人, 是深刻的。阅读而不深刻, 你就要警惕, 他的阅读可能是“消遣性阅读”“伪阅读”。人需要消遣性阅读, 阅读教学却不是。阅读教学中挤进去的“写”, 至多解决些“小片段”, 它的核心在“阅读”, 不在“写作”。要是阅读教学的核心指向“写作”, 那正是我所期待的一场阅读革命。

不少阅读课中的“写”, 对写作反而起“倒忙”。教师喜欢找课文的“空白”, 让学生补写。比如《钓鱼的启示》里有一句:“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 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 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教师会让学生思考“父亲看了好一会儿”, 心里在想什么。我以为, 到这里是不够的, 还必须让学生明白, 为什么这里作者不写“父亲心里的想法”, 只写“看了好一会儿”。

今天的白话文已经到了明白如话的地步, 普通的表现方式对学生来说, 不会产生多少阅读困难, 教学的重心应从内容的理解上走出来, 学生读懂课文基本意思后, 要带领学生去搞明白, 文本的意思是如何随着语言的铺展表现出来的。特别是那些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多层语意的文句, 往往就是作者的神来之笔, 它一般不是作者无意而为的“妙手偶得”, 至少是“无意中的有意”, 是百转千回后的“那人竟在灯火阑珊处”。

一旦阅读教学如此追问, 一旦阅读教学有了“写作意识”的关照, 步入指向“写作”的阅读的脚步声, 就临近了。阅读的前方有个“写作”引诱着、引领着, 阅读肯定会发生“质”的飞跃, 阅读将不再纠缠于内容, 将从内容走向内容的呈现。

记者:您认为, 以“表达”为核心的语文时代, 还将有多远?

管建刚:很多发达国家的小学语文课程, 都以“表达”为核心。他们看到了, 站在“表达”的山头, 才能将语文一览无余。

吴忠豪教授的《外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里面讲到, 美国的母语教材, 有“阅读课本”“词汇课本”“句子练习课本”和“写作课本”。“阅读课本”, 即我们的“语文书”, 每天用于阅读的时间有限, 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用于词汇练习、句子练习、听说练习和写作练习。美国威斯康星州学校四、五年级学生, 每天的小学英语课程, 拼写45分钟, 语言艺术45分钟, 阅读45分钟。用于语言学习和表达练习的时间, 远远超过阅读的时间。日本发行量最大的光村版《国语》, 以五年级第二册教材为例, 4个单元, 前3个单元包括“听说”“习作”“阅读”和“语言事项”, 第4单元呈现一个研究性学习活动, 要求学生确定研究题目, 写一份研究报告。一册课本中词汇学习5次, 写作练习6次, 听说练习2次, 阅读课文5篇, 写作和听说领域的学习量, 远远超过了阅读领域。

美国、日本和英国的语文教学, 以“表达”为核心?难道人家的阅读真的已经达到不用担心的程度, 成为习惯的程度, 成为一种生活的必需?我不相信。我相信中国的基础教育不比人家差, 那完全是教学观的问题。外国小学一年级, 就让孩子写“书”, 我们到三年级才让学生写“片段”。美国人认为写作是一种创作, 我们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写作叫“习作”。我们总以为, 写作文高不可攀, 哪能说写就写。以“表达”为核心的语文教学, 那不是拔高, 那只是观念。

超前的东西, 不是孤独就是夭折。教育没有超前的眼光, 我们又怎么能培养出具有超前意识的未来的公民?民国的梁启超认为, “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写”的水平, “读”的中心就该在“写”的规律和法则上。民国的黎锦熙说, 写作比阅读重要, 那是不用说的事。

语文表达 篇8

一、“四步四环”综合语文课堂学习模式的基本内涵

“四步四环”是指在“学习目标、学习准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四个步骤中突出课堂学习过程, 通过“读顺读懂、质疑知妙、拓展运用、展示表达”四环节,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

二、“四步四环”综合语文课堂学习模式的具体操作

(一) 学习目标综合, 明确“为什么学”

1.要求: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要达成的目标。全国小语会原理事长崔峦老师早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发言中就强调:“三维目标整合, 年段语言训练目标突出, 并且能将目标落实到教与学的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最佳结合点, 将思想、知识、能力、智力等目标有效整合, 同时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 来确定符合学情的学习目标并加以落实。有效整合目标要突出三大因素:一是文本认知, 教师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二是课标的要求, 特别是对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 不可越位, 也不可不到位;三是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

2.误区:教师们确定教学目标时往往是怕不全, 怕遗漏。因此, 一堂课的目标少则三四个, 多则六七个, 十分繁杂。同时, 所定目标多数没有考虑学情, 因而课上得很辛苦。如“理解内容”方面, 教师就很容易低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的文本内容, 学生已经理解了, 甚至发表了精当的见解, 教师往往还不断地问, 学生只好强打起精神回答, 磨来磨去, 不但效率不高, 更重要的是磨灭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使学生产生了厌烦的情绪。所以, 课前了解学生, 知道学生已知、已会了哪些, 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十分重要。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已知的基础上探求未知。

3.策略:反反复复读文本。

第一步, 把文本读厚, 读出文本的妙处来。课标要求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 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就是说, 教师研读教材的程度, 对文本的理解和对文本的欣赏程度, 直接影响着自身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师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诗意地阅读教材, 即使没有任何参考书作参考, 也要能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语言美……这就是我们说的“薄书读厚”。

比如“桂林的山真奇啊, 一座座拔地而起, 各不相连, 像老人, 像巨象, 像骆驼, 奇峰罗列, 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 像翠绿的屏障, 像新生的竹笋, 色彩明丽, 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 危峰兀立, 怪石嶙峋, 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样一段描写的文字, 教师要能凭借自己的语感, 体味到它给予我们的画面感、动静感、色彩感, 语言的变化美、生动美、音乐美、诗意美, 乃至它的节奏, 它的情味。只有对《桂林山水》一文有了丰富的理解、感悟和欣赏, 才能使整堂课上得有厚度。

第二步, 把长文读短, 读出最核心的内容。这一步是指教师要能把长文读短, 读出文章最核心的内容。如《穷人》中的“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和对话描写”, 《可爱的草塘》《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类课文的“抓住特征进行描述”。这些目标十分简明, 落实起来简单, 学生学起来自然轻松。所以, 教学目标不在多, 贵在落实。

只有认真研读课标、研读教材、研读学生, 依据课标的要求, 按照课标规定的年段目标, 兼顾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最佳结合点, 才能使思想、知识、能力、智力等教学目标得到有效整合, 使之符合学情, 提高教学效率。

(二) 学习媒介综合, 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及学习环境

1.要求:简便、实用。

2.误区:不加选择过多地引进图文资料, 课件“满堂飞”。

3.策略: (1) 综合美术元素, 扩展语文观感作用。如教学《麻雀》一文, 综合绘画艺术, 让学生熟读课文后, 要求他们用绘画表现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画出四幅连环画。学生兴趣盎然, 画意极浓, 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展开丰富的想象, 完成了图画, 把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再现出来。原本机械的、程式化的教学与压抑、沉闷、单调的课堂, 变成了充满灵性、情感性与创造性的课堂。在艺术活动中, 直觉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对逻辑思维能力起到了互补作用, 有助于创造力的发展。而学生参与艺术活动体验, 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愿望, 这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 发展了他们的想象力, 增强了他们的创造力。 (2) 综合戏剧元素, 演绎语文内在思想, 深化情感体验。如《将相和》一课属历史故事, 通俗易懂, 教学此文时, 可在学习了解了有关人物、背景、历史以后, 让学生自己合作组成一个个剧组, 认真理解课文, 深入挖掘人物情感, 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将相和》。教师则在每一个剧组的表演中, 在与学生们的共同欣赏中, 与学生们共同评价。 (3) 综合运用数字技术, 发挥现代媒体的多维表达的作用。运用数字技术辅助教学, 让学生学会使用学习工具自主学习, 使压抑、沉闷、单调的课堂教学变得活泼而富有灵性, 充满了情感性与创造性。比如, 利用电子书包的录音工具, 要求学生回家完成朗读作业并录音上传, 远比家长监督签字有效、有趣。

(三) 文本资源综合, 确立“学什么”

“学什么”比起“怎么学”同样极为重要。学生学习的内容要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 要树立“大语文”观念, 把语文学习置于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中, 而不只是把学科知识强化为核心内容。

1.要求:课标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要避免繁琐, 简化头绪, 突出重点, 加强整合, 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 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 教学抓住本质内容, 精简非本质的内容, 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就会使一节课显得充实而简约。因此,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给学生的东西一定要经过选择和整合。

2.误区:教学内容取舍不当。

3.策略:综合读写训练的内容。

教师要能够“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准确地取舍教材内容, 精选出最精彩的内容与学生分享。比如, 《白鹅》一课就可以确定重点教学目标为“品味白鹅高傲中透着有趣、可爱的特点, 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 并根据这一目标确定学习内容:重点学习能表现白鹅高傲、可爱、有趣的吃相的内容, 而对叫声的内容和步态的细节描写, 教学时就可以忽略或不讲。

再如, 《春望》一诗, 可以确定学习目标为:体会诗人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崇高人文情怀。根据这一目标可确定教学内容:详细学习《春望》, 略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一诗集中体现了诗人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诗人为“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而见花落泪, 闻鸟惊心。为了突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教学时可补充杜甫“平生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人为平复叛军而喜, 为收复失地而狂, 为结伴返乡而歌。两首诗一忧一喜, 正反对照, 就可以很好地突出诗人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崇高人文情怀。详教《春望》, 略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一悲一喜, 一详一略, 形成鲜明的对比, 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震撼。

(四) 学习过程综合, 明确“怎么学”

1.要求:语文教育的过程就是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 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要重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索, 积极地参与读、写、听、说活动, 在语文实践中增长才干, 形成实实在在的语文能力。

2.误区:教学环节繁杂, 设问多, 学生被教师牵着在“迷宫”里转来转去。

3.策略: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以“表达能力”为核心引领教学, 智慧地通过“综合”重组读写训练的内容和形式, 使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成为一个综合化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学习过程通常分为“读顺读懂、质疑知妙、拓展运用、展示表达”四个环节。

第一, 读顺读懂。这一环节是学生以“读”为主的思维实践活动。在课堂学习中, 教师创设具有鲜明学科特点的学习情境,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使学生通过整体上的初步感知来收集信息, 作为进一步思维的加工材料。学生自主从学习材料中获取各种信息, 提炼筛选出有效信息, 并经过自主思维加工, 形成规律性的认知。如在学生读通读顺文本的基础上, 教师以“这是一篇写______的文章”为任务, 让学生默读全文, 多元、多角度地读懂文本。这一环节既是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 也是对他们思维能力的锻炼。

第二, 质疑知妙。这一环节是学生以“说” (口头表达) 为主的思维实践活动。学习中, 教师充分利用学习任务, 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思想交流、智慧碰撞、情感交融中, 分析难点、解决疑点, 使学生养成积极参与、勇于表达、大胆展示、敢于质疑、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如在学生读懂文本的基础上, 教师以“我发现______”这一问题为切入点, 引领学生从文本中的词、句、内容、主题、写作手法等方面来发现文章的妙处, 让学生阐述自己的发现, 提炼、总结、提升妙点, 并通过教师提供的相关拓展的材料, 如文字材料、图片材料、影像材料等进行内化。如学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 在提炼文本妙点“抓住细节表现美”的写作手法后, 就可以《清塘荷韵》一文和“学校活动”的图片为拓展内容, 使学生通过阅读欣赏进一步内化该妙点。

第三, 拓展运用。这一环节是学生以“写” (书面表达) 为主的思维实践活动。学习中, 教师引导学生在经历了伴随着积极情感体验的探究过程之后, 要让学生把在学习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运用到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从而实现认识上的“第二次飞跃”。如学习《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 就可以仿照作者“抓住细节表现美”的表达方式, 让学生写一写学校活动中的美。

第四, 展示表达。这一环节是学生以“表现”为主的思维实践活动。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最好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中的发展既有智能方面的也有情感方面的, 而这些发展是要经过理性思考之后在有目的、有规划的实践中实现的。具体到课堂学习中, 就是要把探究所得到的规律认识加以迁移运用, 使知识和能力结合起来并实现内化, 变成学生的学养。

语文教学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刍议 篇9

课前说话训练时间可掌握在五分钟之内, 时间虽短, 但贵在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因材施教, 让学生敢说

只有全面了解和熟悉学生的能力, 才能有的放矢。因此, 刚开始应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 因材施教。如有位学生性格内向, 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 我就安排他朗读一段课文, 并鼓励他大胆地读。因为是读熟悉的课文, 他信心较足, 结果读得不错, 我让同学用掌声鼓励了他。之后, 我又经常帮他找资料、做准备, 经过几次的成功锻炼, 他的信心和勇气逐步得到了提高, 也越说越好了。说话训练最重要的就是敢说。因此, 教师要多鼓励, 激发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使学生心态开放, 大胆自信, 无拘无束地开口说话。教师可以采用朗读诗歌、朗读课文片段、提问等方法进行简单的训练。

二、教给方法, 让学生会说

1、使用正确语言。

所谓正确语言, 是指在发言、讨论或演讲时要使用规范而文明的语言。

(1) 使用普通话; (2) 使用礼貌语言, 如"您"、"请"、"谢谢"、"对不起"等; (3) 语句正确, 用词恰当, 语速适中, 语音清晰, 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4) 表述要口语化, 即要将书面句式转化为生活中的语言; (5) 可恰当地使用体态、手势、表情等体态语言; (6) 讲话要沉着、冷静、自信、自然,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2、遵守正确的发言规则。

所谓正确的发言规则, 是指在发表意见时、使用语言及发言过程中出现意外时的处理原则。它包括: (1) 自己的发言请求被允许后, 要立即做出响应。 (2) 要用礼貌语言, 如称呼别人, 要讲"××同学"、"××老师";请别人讲话要用"请", 语气要和缓, 态度要诚恳。 (3) 讲话过程中, 讲错了, 要立即更正;遗忘了内容, 要及时终止发言;需要补充时, 要请示等等。

3、训练说话的条理。

在回答问题或进行讨论、演讲时, 很多同学不注意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方法, 致使讲话主题不明, 条理不清, 语句不畅, 严重影响思想表达。常见的语言程式大致有: (1) 在讲话的开头或结尾时, 要讲"我的想法或许不对……"、"……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等婉转的话, 既可激起听者兴趣, 又能调适自我心理, 自然切入或结束话题。 (2) 在谈话时, 可讲:"我认为……, 因为……";发表同意或反对意见时可讲:"我同意 (反对) 某某同学的见解, 因为…… (3) 在作陈述性发言时, 要用顺序词:"首先……, 其次……, 最后……。"或"第一……。第二……。"等等。

4、进行表达方式的训练

(1) 叙述。叙述是把人物的活动和经历、事件发生的过程说出来的表达方式。它的基本要求是:交代清楚与所述内容相关的情况, 如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要素;语脉清晰, 能按照空间转换或时间的推移, 讲出事物发展的层次。

(2) 描述。描述是显示事物形状、再现某种场景的表达方式。它要求有引人的开头, 充实、生动的情节, 还要有声情并茂的表达, 做到生动、具体、传神。

(3) 解说。解说是对事物、事理作介绍和说明。要求说的时候要切合客观实际, 又要符合认识规律, 深入浅出, 生动有趣。

(4) 评述。评述是对客观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表达方式。要明确:评是目的, 述是手段。要做到:述有选择性, 评有针对性。评得观点鲜明, 述得深入浅出。

5、训练听评的能力

首先, 要让学生清楚听话能力的基本要求:即听得准、理得快、记得清;做到听话的一次准确性, 具有较强的听话品评力和听话组合力。

其次, 要掌握一定的听话技巧。从发言人语速、停顿和语调等的变化捕捉要点, 或从发言人话语层次捕捉要点。如推断的技巧有两方面:一是信息价值的推断, 即边听边筛选出对自己有价值的材料, 抛弃无关或不感兴趣的材料, 以减轻听话中的记忆负担;二是话语真意的推断, 即从讲话人重复使用的词语、喜欢使用的词语等, 推断他的立场、观点和意图。

再次, 掌握评价的技巧, 作为一名听众要善于根据讲话人的话语内容, 进行如下方面的评价: (1) 讲话的内容是否正确, 有无疏漏的地方? (2) 讲话人的立场观点是什么?有无根据? (3) 讲话人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思路是否明确? (4) 讲话人的讲话内容是否偏离主题?

总之, 在听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如果是我发言, 我该怎样讲得更好, 更全面?我要申明什么观点?补充哪些例证?等等,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主动的、积极的听众。

三、大胆放手, 让学生乐说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之后, 教师可放手把时间交给学生, 由学生主持, 自主安排说话内容, 还可向同学、老师提问, 组织讨论。根据学生水平, 形式可以分为自由式和命题式。自由式任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 内容有很大的随意性, 如说故事、讲新闻等都可以。而命题式则由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确定命题, 讲明要求, 让学生训练。

总之, 在课前说话训练中, 学生为了有话说, 有事干, 就会积极主动地寻求知识, 以期在这演练场展示风采。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都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学习语法与训练语感》, 1985年《语文学习》第1期。

[2]Linda Campbe11 (美) :《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 中国经工业出版社2001.9。

语文表达 篇10

关键词:语言表达,语文素养,语言策略

“语文课很重要的一个维度, 是引领学生揣摩课文是如何表达的, 语文课上, 如果不研究如何表达, 而仅仅局限于意义的获得, 那么语文课就不再是语文课了。” (张祖庆老师语) 。可是, 纵观很多的语文课, 却发现, 教师的教材解读、所采取的教学策略、所设计的学习活动, 走的还是“内容—意义”的套路, 很少从“形式”入手, 探究“内容”是如何承载或表达“意义”的, 这是典型的“得意妄言”。通过日常实践与思考, 我逐渐清晰了在文本解读时怎么解读文本在语言表达上的独特点, 并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理解、内化文本语言, 在语言实践中习得语言, 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一、文本解读关注语言表达

文本解读是教师永远的基本功。成尚荣先生认为:研读是语文教师的第一基本功。朱光潜先生在《谈美》中说:“慢慢走, 欣赏啊!”这句话原本是阿尔卑斯山谷中, 一条风景极佳的道路上的标语, 它是在提醒游人景色无处不在, 只是你要学会欣赏。我们对待文本的解读, 也应该以一种欣赏的姿态, 在语言之途悠闲地散步, 置身文本其间, 徜徉文字之中, 品味文本语言中的韵味情调, 洞悉文本内在的思想经脉, 开启一扇扇语言、思想的窗户……文本解读中, 我们的视野应在文本之中, 字斟句酌, 品词析句, 这是文本解读的根本。

参加市区的多次研讨, 我非常关注手中拿到的执教者教学设计的“教材解读”部分。我发现, 凡是我们觉得充实、厚实的课堂, 老师在文本解读中都做到了“文本细读”———品词析句, 由表及里, 关注语言特色、写作技巧, 着力丰富语言素养。

【案例1】二实小的高鸣鸿教师的《春笋》教材分析, 充分关注了文本的语言表达。摘录她的一段分析:

《春笋》一文展现了一声春雷后, 春笋在春雨中破土而出, 在春光里拔节而上的勃勃春景。文中整齐对仗的短语, 不仅使文章节奏明快, 韵律感强, 而且读来使人感受到春的生机、春的活力。文章短小凝练, 一连串的动词“冲破、掀翻、冒、迎、笑、长”不仅准确形象地再现了春笋的生长过程, 而且把小春笋不畏困难、快乐向上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文末对仗的句子“一节, 一节, 又一节。向上, 向上, 再向上。”短促有力, 语调上扬, 简洁凝练, 鼓舞童心。

【评析】高老师的这段对教材的解读, 既分析了文本的内容和主题, 更阐述了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这个主题和内容的。只有关注了文本的语言表达, 才能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

【案例2】再看一位教师对《秦兵马俑》的教材分析, 由于教者将这篇说明文与前面学过的说明文相比, 它对语言表达上的独特风格没能进行细致解读, 导致目标的制订与学生贴得不够近, 课堂的生长感显得很不够, 尤其表现在语言的习得上。《秦兵马俑》这篇文章与五年级上学期学过的《莫高窟》相比, 它的独特点在于以下几点:首先, 对事物的整体介绍更具体, 它通过列数据、作比较等方法, 写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其次, 在对各种俑进行描写时, 与彩塑、壁画的描写不同。《莫高窟》中对于彩塑、壁画的描写用的是“扫描”式的方法, 用一组排比句描写了各种彩塑、壁画的姿态。而《秦兵马俑》中在对各种俑的个性进行描写时, 不仅写了其神态、动作, 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 一个俑单独成段, 详略分明。运用短语, 表达凝练。动词的运用精准地写出了将士的英勇气概。如果教师在解读过程中, 能充分关注文本独特的表达特点, 那课堂一定是另一番风景, 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在头脑中留下的不仅是那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 还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力量与伟大, 更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学会如何运用适切的语言表达不同的事物特点。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堂的有价值的生长感。

二、教学策略聚焦品味语言

教师能正确解读文本的语言表达, 这只是第一步。如何把自己对教材的解读转化成学生丰富的、具体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来理解, 内化语言, 运用语言, 那才是教学的根本。还是以高鸣鸿教师的《春笋》一课的执教为例进行阐述。

【案例1】引导学生品读比喻句“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 像嫩生生的娃娃”。教师拿出实物, 让学生观察春笋的颜色、形状, 展开丰富的想象, 练习运用比喻句进行表达。教师用最通俗的语言告诉学生什么样的颜色叫“浅褐色”。在理解“裹”这个动词时, 教师动手剥外壳, 告诉学生要用力地剥, 让学生在看演示中理解并表达对“裹”字的理解。不过, 我觉得如果让学生亲手剥一剥, 可能对这个字的理解会更深刻, 表达会更准确。

【案例2】文末对仗句的品读。教师出示“一节, 一节, 又一节。向上, 向上, 再向上。”

师:自己读读, 有什么发现?

生:这两句话都是向上长的意思。

师:真了不起, 两句话的意思一样, 你都发现了。相同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生:第三句中多了一个字, “又”“再”。

师: (指导学生写“再”这个字) 这儿的“再”字与“又”意思相近, 像这样的短句, 要读得节奏感强一点。 (指导朗读)

【评析】这个案例的价值在于, 教师教给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与习惯:边读边思, 在读中引导学生发现句式表达的特点。而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教师又能深入浅出地进行引导, 主要依托形象的板书让学生理解语言, 通过朗读指导感受对仗句的表达效果。

三、语言实践植根文本语言 (模仿文本语言练习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反复提道: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当学生理解、内化文本独特的语言表达时, 还必须及时依托相应的平台, 模仿文中的语言表达形式, 练习运用语言, 才能真正习得语言。

【案例】《鸟语》一课中的排比句段的教学:“从终日忙碌的燕子那里, 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 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 我学到了勇敢顽强的精神……”

师:读了这段话, 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段话中的三句话字数差不多, 是排比句。

师:排比句有什么特点?

生:读起来朗朗上口, 有节奏感。

师:我们一起读读看 (学生朗读) , 还有什么发现?

生:前后两部分之间有联系, 前部分说的是鸟儿的行为特点, 后部分说的是鸟儿的优良品质。 (教师在相关词语下划线)

生:“认识到”“懂得了”“学到了”说的是同一个意思。

师: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来表达, 这样就避免了重复。

师:三句话虽然意思有关联, 但它们之间是有递进关系的, 越往后越深。你们从什么鸟身上学到什么呢?能否用这样的排比句段来说说? (出示句式, 学生写一写:从飞越万里的鸽子那里, 我……;从……那里, 我……;从……那里, 我……)

【评析】这个案例, 教者抓住文本独特的语言表达特点, 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发现中理解排比句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 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在语言实践中使得学生由原来对排比句的不清晰逐渐清晰起来, 从不会到会用, 思维与情感得到了同步发展, 实现了课堂的提升。

浅谈语文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篇11

一、模仿阶段:趣味入手,使其“敢说”。

在训练之初,学生对上台演讲普遍存在畏惧心理。此时,训练难度要小,可以鼓励学生讲述一些简单的笑话、小故事和寓言等。哪怕只有一两句话也可以,只要敢说即可,如果学生能够表述清楚,语言通顺,那么要大力表扬可取之处。这样做能帮助学生克服羞涩和畏惧心理,并使其树立起当众发言的自信心。例如:有一次,一名学生在第一次口头训练时,讲的是“寒号鸟的故事”,同学们都说他重复小学课文。我却说:“寒号鸟正是因为偷懒贪玩,才落到了悲惨的地步。他讲的故事多么及时呀!他是在向我们敲警钟:千万别学寒号鸟。”我的肯定评价使他信心大增,在以后的训练中,他一次比一次表现得好,其他学生也受到鼓舞,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二、提高阶段:全面参与,使其“愿说”。

当学生对上讲台不再陌生,害怕心理基本消除后,可扩大为全班

训练,让每个学生都置身课堂教学氛围内,参与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可采用“问答型”。视具体情况不同,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以听者为主,培养学生的听力。即说者说完以后,根据所说内容制定问题,提问其他同学,由听者回答。这一训练,既训练了学生们的听力,又培养了学生们组织语言口头表达能力。

2. 以说者为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即说者说完后,由其他同学根据所说内容从各方面提问,由说者回答。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了提问和被提问的机会,可以在此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也很大地调动起来,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变“要我讲”为“我要讲”。例如:有一次,一名学生在设计问题时既新颖又巧妙,还准备了亲手做的绢花作为礼物奖励答对的同学。同学们在答题过程中争先恐后,妙语连珠,积极参与到说话中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不仅克服了紧张和胆怯的心理,还积极主动地查找各种学习资料作为知识储备,以便口头表达时能应对自如。

三、思辩阶段:闪现智慧,使其“会说”。

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可以采用“论述型”,即说者自选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再由听者质疑评论,形成学生之间的辩论,达到自我学习、自我订正和共同提高的效果。例如,一名学生分析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一句时说:“‘争’字用得最好,它写出了春天来了,鸟儿们都争先恐后地寻找着自己的巢,显示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另外一名学生则说“‘争’字用得并不是最好,它只写出了鸟的情态,却没有写出声音。我们在朱自清先生写的《春》中学到一句‘蜜蜂嗡嗡地闹着’一句中,‘闹’字写得最好,既有情态,又有声音,更加生动形象。”一言既出,引出了学生们更多的思考,有的说出了“迎”,有的说出了“舞”,还有的说出了“唱”,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在自然而然中,既训练了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们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四、创造阶段:展示个性,使其“能说”。

这一阶段,是口头训练的最高阶段——口头作文。即教师出题,由说者当场口头表达,这要求学生具备相当的素质。另外,训练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选题,题目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言之有物。例如:在一次训练中,我选取了教室中的一盆植物,要求学生以此为题材做一篇口头作文。有名学生稍作思考后说到:“------欢声笑语印在了我的心上,琅琅的读书声伴随我成长。虽然没有几个人会关注我,我总是干渴着,总是被粉笔灰覆盖着,可是我仍然喜欢这些活泼的同学们。我舒展着自己,尽力地吸着教室中的废气,希望给同学们多一点新鲜空气。就算累死,我也情愿。但我又多么希望与你们一起成长啊!亲爱的同学们,可不可以给我一点点关心,每天给我一些水,每天给我晒晒太阳------”因为这位同学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和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训练题材又是天天接触的事物,因此她说得声情并茂,铿锵有声。等她说完,教室里突然响起了长久而热烈的掌声。

总之做好口头训练,既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又可以提高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辨别是非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何乐而不为呢?

语文教学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12

第一,改进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积极向教师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创新教育思想,探索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学校应该多多举办各种实践活动,如诗歌大赛、演讲、辩论赛等,促使学生参与到其中,在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外,教学需要改进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更多发言的机会,不断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二,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由于有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心理障碍,所以制约着其表达能力的提升。如恐惧心理,有的学生担心自己表达不清楚、不全面,会被其他人嘲笑,所以不敢表达。长期如此,在心理障碍的影响下,学生的表达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促使学生能够克服恐惧心理。首先,教师在课后应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帮助和鼓励学生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进行语言训练,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这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其次,教师可以传授学生一些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比如,在与别人进行交流之前,可以先进行心理暗示,鼓励自己,提高自己的信心,这样可以缓解内心的压力,轻松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三,加强口语训练。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加强口语训练。主要措施有:首先,充分利用口语课程。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语文中增设口语课程,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口语课程,加强口语训练,提前做好备课,合理设计各个课程细节,通过口语对话来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其次,增设阅读课程。增设阅读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朗读来增加阅读教学,加强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把握文章主题,在朗读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记忆。学校可以举办朗读比赛,激励学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高低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为一名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需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较高的道德素质,坚持与时俱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由于初中生的思想还不是很成熟,教师需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促使学生逐渐意识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更多时间花在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上,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增强学生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兴趣。另外,教师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使学生主动交流,积极参与到各种交流实践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五,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视。学校的重视是培养和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学校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是培养各项素质的重要基础,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视。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加大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支持和重视,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贯彻落实各种计划,并对其进行严格的监督,保证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教学计划能够顺利执行。

上一篇:数字2007下一篇:成人高校学籍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