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表达

2024-07-01

文章表达(共4篇)

文章表达 篇1

关于“のだ”的研究文章已有很多,野田春美《「の(だ”)」の机能》一书的参考书目,竟达169篇之多,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往对“のだ”的研究,是不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但笔者认为这两者之间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书面语言大多没有特定的对象,或大多不以某个人为特定对象,在后面这一点上,演讲近似于书面语言。而口头语言,特别是对话中,大多是一对一或一对少量的多数。这样在语言表达上就出现了差别。比如,因为文章是作者与不特定的读者的对话,所以一般不会出现表示“命令、劝诱、教示”等意义的用法。

以往的研究主要从句子的层面进行分析,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但笔者在学习和教授日语的过程中,对许多句子中的“のだ”,感到用现在已有的观点无法理解或无法进行很好的解说。笔者以为,需要以新的视角对“のだ”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探讨。

三上章在《続·現代語法序説》中描述的一段话很能给人以启示。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在二战后,有一个美国妇女在近一个小时的日语演讲中没有使用过一次“のだ”,除了语感上的微妙差别外,不使用“のだ”也能把事情叙述得很清楚。那么,这种语感上的微妙差别是什么呢? 三上章没有说。笔者的理解是,“のだ”的使用对外国人来说是很难的,换句话说,“のだ”很具日语特色,它反映了日本人的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

“のだ”所表示的意义,佐治圭三1认为表示“对前面所描述的事态、状况的说明,或说话人基于某状况或事态的判断、说明、劝诱、当为、命令、咏叹”等意义。吉田茂晃2认为表示“换言、告白、教示、强调、决心、命令、发现、再认识、确认、调整语调、客体化”等意义。这些论述是很有道理的,关于“のだ”上述意义的用法就不再赘述。但笔者认为这些论述依然不够全面,不能概括全部的语言事实,尤其在文章表达中的用法。

笔者试图从篇章的角度,从日本人的语言表达习惯方面,对文章中出现在句末的“のだ”(包括“のです”、“のである”、“のであります”等形式)的意义谈谈看法。下面,我们通过实际用例行分析探讨。例如:

課長の悩み

今年の四月に、課長になりました。はじめは、とてもうれしかったのですが、このごろは、ちょっと…。課長になってから、前より残業が多くなりました。部下が仕事をしているのに、わたしだけ、先に帰れませんから。休みの日も、「課長の仕事が、ちゃんとできるだろうか? 」「部下を、うまくコントロールできるだろうか。」などと考えて、すこしも、疲れが取れません。最近、夜もねむれないんです。ベッドに入ってから、二時間も三時間もねむれないことが多いんです。 それで、朝早く起きられません。朝食もあまり食べられません。新聞もあまり読めないんです。読むと、頭が痛くなって…。会社へ行くのがつらくなりました。 (《新编日语》第二册189页,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在这篇短小的阅读文里,有三个句子的句末出现了“んです”,即“最近、夜もねむれないんです。”“、二時間も三時間もねむれないことが多いんです。”、“新聞もあまり読めないんです。”。

下面我们来分析这三个“んです”。第一个“んです”的句子不能理解为对“すこしも、疲れが取れません。”这种状态的说明,因为它前面有表示原因的“…考えて”,无需再进行说明。第二个“んです”句子,是对第一个“んです”句子里所说的“夜もねむれない”的具体状况的描述。紧接着作者用“それで”来连接后面的句子,这表明前面的句子与后面的句子是一种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朝早く起きられません。”、“朝食もあまり食べられません。”、“新聞もあまり読めない”这三种状态都是“夜もねむれない”的直接后果。所以前面两个句子的“んです”实际上是表示原因的““ので”的语义。 这样一来,最后一个“んです”又该作如何解释呢? 因此,单从句子的层面来探讨“のです”的用法是远远不够的。

日本人在说话时不喜欢直接表述自己的意见, 而采用较委婉的表达方式。日语中委婉的表达方式特别多,例如“…はずだ·わけだ·ところだ·ものだ·ことだ·(表样态的)そうだ·ようだ·らしい”,以及“…ように思う·…そうに思う·…のではないかと思う·…ように見える·…そうに見える”等表达形式,虽然它们各自表达的意义不同,但是在表示不确切的判断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很明显,“のだ”在句法结构上与上述表达形式是一样的。在文章表达中,“のだ”似乎可以理解为一种委婉表达形式。

现在我们再回到前面两个句子。第一个例句中的“のです”,如前面所说,并非对前面某个句子的说明。在这段话中,有3个“ことができる”,只是前面两个采用了ます形,在最后一个“ことができる”后加了一个“のです”。实际上,它们是并列关系。笔者以为正是由于“のです”的缘故,使句子含有“对于‘「気づいたことはすぐ実行」で生きる’我是这样认为的,你以为如何呢? ”这样的语气,亦即对主题的说明。第二个例句中的三个“のです”都是作者在向读者倾诉当科长种种烦恼的具体情况,含有“当科长的烦恼,我给你说啊……”这样的语气,也是对主题的一种说明,我们把这种“のです”的用法叫做广义的说明。

由于文章表达的主旨不同,因此“のです”表达的意义也不尽相同。第一个例句是作者表明自己的一种人生哲学,“のです”的意义是委婉地提出自己的主张。而第二个例句(2)是作者倾诉自己的烦恼,重在叙述。日本人在谈话时始终保持着一种互动的形式,说话人总是期待着听话人的反应。在写文章时,它就表现在这个“のだ”或“のです”上。如例句(2)就有着一种期待读者的理解或共鸣的心情。三上章所说的语感上的微妙差别, 笔者以为是不是就是指这种日本人独特的表达方式里所蕴藏着的微妙的心情。

下面我们以吉田精一的《近代の夜明け》一文为例,看看“のだ”在文章中的应用情况。由于文章较长,不能全文抄录,只能把句末有“のだ”的句子摘抄出来。下面的句子是以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3)(前略)それに、男女が物をやりとりする場合でさえも、直接手から手へ渡してはい

けないと戒められていたのである。

(4)(前略)効して幕府の体制化に成人した人たちは、まったく違った二つの時代に生き

る思いがあったのである。

(5)(前略) そして一般の国民が政治向きに口を出したり、政治の方針を批判することは

禁じられ、それをすれば処刑されたのである。

(6)(前略)官尊民卑の考え方は、維新以後も長く残っていたのである。

(7)(前略)それが国家や社会の発展にもつながると、かれは力説したのである。

(8)福沢の影響は大きかった。人々はかれの本を読んで西洋の事情を知り、目を開かれ

たのである。…

(9)(前略) 西洋学の研究や翻訳のための役所もできていたのである。

(10)(前略) また最も早く、鉄道·病院·銀行·郵便などの、近代的施設を備えること

ができたのである。

(11)(前略)しかしそれはその一面において、日本の伝統的な文化をすべて無価値だと

する偏見、古いものを捨てて、新しいものにつくことのみが正しいという行き過ぎをも

生じたのである。

(12)(前略)かれは心情の処女地に、早く目覚めたものの孤独の悲哀と感傷を、蒔きつ

けていったのである。…

(13)こうして日本の近代は、知的にも感情的にも、革新の光明を仰ごうとする、夜明け

の時期を迎えていったのである。

全文句末有“のである”的句子共11个,而“のである”位于段落末尾的有9个,还有一个特点是“のである”都是接续在过去时的“た”的后面。从文章的内容说,叙述的是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初,日本从封建社会走向近代社会这一时期发生的变化。文章的主旨是回顾和总结历史。这里句末有“のである”的11个句子可以说是一条线,把这个历史时期的变化概括起来了。具体来说,(3)意在指出风俗习惯上与西方的不同,它是受封建思想束缚的结果。 (4)是对开放初期受西方生活方式的影响在风俗习惯上发生的巨大变化的一个概括。 (5)说的是封建时代民众在政治权利方面受到压制。(6)指出了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7)和(8)说的是思想启蒙家福泽谕吉在向西方学习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9)说的是政府为汲取西方文化而采取的措施。 (10)说的是向西方学习后所发生的变化。 (11)说的是变革时期在思想认识上出现的偏差。 (12)是对島崎藤村在这一时期文学革新的总结。 (13)是文章结尾的一个句子,是对全文的总结。

如果单从句子的层面看,或许很难指出“のである”的句子是对哪个句子的说明。上面的句子去掉“のである”,意思依然很明确,但如果没有它,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很多初学者问这个“のである”表示什么意思,这是很难回答的。那么,这里的“のである”起什么作用呢? 笔者认为“のである”是日本人的一种语言习惯。正如前面所说,“のである”是广义上的说明,是对主题的说明。凡与主题关系密切的句子,在句末大多会有“のです”。它保持着一种向读者讲述的口吻,起到了一种与读者互动的作用,即含有一种“我是这样理解的,您以为如何呢? ”这样的语气,促使读者注意,试图唤起读者的共鸣。

“のだ”的确很多时候是对前面所描述的事态、状况的说明,或说话人基于状况或事态的判断等,因为这一点已有大量的论述,故没有举例说明。上面从篇章的层面,从日本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方面,就“のだ”在文章表达中的用法,即说明主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唤起读者的共鸣等方面,谈了自己一点粗浅的认识。由于涉及的面不够广,不能说文章表达中的“のだ”的意义就说透了。而且“のだ”的用法非常空灵,特别在口语中的表达,更是由于表达的内容、说话的对象等的不同,表达的意义也会不一样。此外,“のだ”和“のです”“のである”有时并不只是语体的差异,特别是“のだ”更有它独特的用法,这主要是缘于“だ”、“です”、“である”之间的差异,关于这些方面很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摘要:以往对“のだ”的研究,没有注意到语体上的差异,只是在句子的层面进行探讨。本文从篇章的层面,从日本人的语言表达方式方面,通过对实际用例的分析,就“のだ”在文章表达中的意义,即说明主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唤起读者的共鸣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章表达,のだ,广义说明,日本人表达方式

文章表达 篇2

我想轻轻对你说:只要用心培植,请静待花开。

你说,对于心仪之人,你已付出真诚。想对方之所想,做对方喜欢的事,不管何时何地,对方的一言一语,点滴举动,都牵动着你的心。你努力表达爱意,奉献真情,甚至不惜隐藏自我,但对方总是若即若离,云里雾里,你有点不知所措,有点悲伤。

我想轻轻对你说:只要爱是真心,情会盛开,哪怕对方转身远离,你的情怀,也是你人生路上曾经的璀璨,请静待花开。

你说,对于孩子,你已倾尽精力。为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出生,你就阅读了大量教育丛书,你大量的时间都在陪伴孩子,教育孩子,但所有的一切,好像收效甚微。孩子读小学了,依然像幼儿园的小孩,无法专心,学业不够优秀,你不明原因,你很痛心。

我想轻轻对你说:只要用心引导,尽心培养,孩子总有绽放优秀的一天,请静待花开。

静待花开,是一种心境,一种追求的状态。

静待花开,需要你在付出努力之后,依然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不急不躁,温柔相伴;需要你学会满怀爱心地等待。

花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花期,急躁等不来花开。

爱的追求千差万别,情的表现千姿百态,没有用心的经营,培植不出爱情的花蕊。

孩子的性格各异,爱好不同,灵性不同,生命的拨节更有差异,缺乏耐心,发掘不出孩子的潜能。

静待花开,是平静祥和,是执着与坚守,更是智慧和宽阔。

不管是植物培植,还是情感培养,孩子培育,或者是世上的其他事情,都要顺其自然,不急躁,不强求,默默付出,静静守候。

文章表达 篇3

一、关注内容的选择与铺设

1. 浓厚文体意识

文体就是指文章作品在结构形式和语言表达上所呈现的具体样式或类别, 它是客观存在的。文体意识则是指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和阅读教学中自觉关注文体特点, 把握文体分类, 从而确定教学方向。

2. 关注材料选择的妙处

《天游峰的扫路人》不写老人是怎么扫地的, 却把老人和作者的三段对话作为重点来叙述, 而且穿插了山峰、游人、环境的描写。对人物的形象刻画有什么作用呢?由此不难发现, 人物的语言更能塑造老人形象, 属于正面描写, 环境的描写更能体会出老人的性格和优秀品质, 属于侧面烘托, 这样描写使老人的形象一下子高大了许多。《鞋匠的儿子》侧重竞选总统和阻止国家分裂两件事。作为一位伟大的总统, 为什么选择的事例没有侧重他是如何做总统的?题目的制定和内容有什么样的关联?为什么要描写参议员态度的变化?带着这样的问题, 让学生研读林肯的三段对话, 他对自己说, 对傲慢的参议员说, 对全体参议员说, 三段对话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 语言表现出来的是真诚平等, 是大智慧。三段话的核心思想凸显, 那就是人人平等。由此再去看题目同内容的关联, 再去体会参议员态度的变化, 学生定能心领神会, 豁然开朗。

二、关注特殊的表达技巧

1. 特殊语言形式的妙用

《夹竹桃》在描写夹竹桃的生命力时写道:“一朵花败了, 又开出一朵, 一嘟噜花黄了, 又长出一嘟噜。”此句看似普通, 但为什么不写成:“一朵花开了又败了, 一嘟噜长出又黄了。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 夹竹桃旺盛的生命力就在这特殊语言的表达中。《黄山奇松》最后对于松树形态的描写语言中, 采用了排比句式让我们看出他的形态万千, 细心的人也可以发现, 句式是有变化的, 从“有的”到“或”的变化, 让我们感受到句式变化带给我们的表达启示。

2. 表达顺序的巧妙运用

识文先辨体, 解文先理序。文章的表达顺序一直受到教师们的关注。首先, 时间顺序。例如, 《钱学森》中几个重要时间的排列, 由此, 可以整体把握全文结构;然后抓住倒叙的时间和其他的时间加以比对, 学生定能发现其中的奥秘;其次, 空间地点的转移顺序。可以由远及近, 也可从上到下, 可以移步换景, 也可由内而外。《黄果树瀑布》作者观察的由远及近, 由谷底到潭边再到平台, 使文章清晰明白、有条有理。还有按事情发展的顺序, 叙事性作品中凡侧重叙事的一般会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展开, 如《哪吒闹海》中, 教师要带领学生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这对于学生整体把握时间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而且还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同类课文的一般能力。

3. 修辞手法的形象表达

对于修辞手法, 仅仅关注是不够的, 仅仅告诉学生修辞会让文章生动形象也是不够的, 要紧紧结合课文表达来引导体会。例如, 《天游峰的扫路人》中对天游峰的描写, 作者只用了一个比喻和一个夸张, 天游峰高和险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只拣儿童多出行》一文中, 可以问问学生:都说冰心奶奶是那么爱孩子, 可是我怎么看不到一个爱的字眼呢?再去看文章中的魔术匣子和小天使的比喻妙用, 相信学生们的感受一定更加深刻。

三、关注独特的表达效果

关注表达效果, 实际上是将表达内容和表达形式有机结合起来, 我们阅读一篇文章要了解内容, 学习表达形式, 最为关键是看其表达效果。所谓的表达效果就是语言表达的最佳状态, 同样一句话, 这样表达和那样表达的效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钱学森》一文中, 作者运用倒叙, 将钱学森劈波斩浪回国的画面放在文章的开头来描写。很多教师告诉了学生这就是倒叙就结束了, 笔者不敢苟同, 高段教学在知其表达方式的同时, 更重要是要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是什么。于是, 一幅扬眉吐气、凯旋归来的画面映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一位意气风发、充满斗志的归国英雄让我们敬佩不已。《水》这篇课文中, 为了表现出水带给三兄弟的畅快写道:“在水的滑动中, 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 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教学这里时若不跟前面的场面描写作比较, 显然再深入的体会感悟都是苍白无力的。因为细节处侧重心理描写, 侧重个人独特感受的表达, 这样的表达让读者觉得细腻生动, 尤其是真实可信。试想:如果没有这处心理描写, 水的滑动过程依然是完整的, 但缺少的是生动性和感染力, 表达的效果就自然大打折扣。

文章表达 篇4

关联处点一点———四两拨千斤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 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几千年过去了, 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这是《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中的一句话, 充分体现了金字塔的精巧。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这一课时, 紧紧抓住这一特殊的例子, 将学生的目光聚集到“连……都……”这一关联词组, 引导学生在比较与联系生活实际中充分感知这一极端的例子给人带来的逼真感, 收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出示: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 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几千年过去了, 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齐读。

师:这句话说这些石块砌合得很紧密, 连———

生: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师:有人说这样写好 (出示: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 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 你看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从第一句能让人感觉它有多么紧密, 但第二句虽然知道, 但不知道紧密的程度。

师:好!刀片都插不进去是个特别的例子, 连刀片都插不进去, 说明连什么都插不进去。我们经常会用到这个句式“连……都……”。我们遇到一个难题, 难得不得了, 会说———

生:这道题目很难, 连班长都不会做。

师:再难一点。

生:连老师都不会做。

师:再难一点。

生:连电脑都答不出来。

生:连世界上最著名的教授都做不出来。

师:那还不难嘛, 更难的是什么?这道题很难, 难得连出这道题的人都做不出来。 (学生大笑) 这里用一个极端的例子让你感觉到逼真了吧?印象深刻了吗?好, 这个句子太重要了, 这叫什么?

学生齐读:特别的例子——逼真感。

师:紧密的程度啊, 就是这样子, 不用再怀疑了。看看, 仅仅列数字还不够, 它一定要和其他的说明方法一起用, 这样才能让这些数字更准确, 更简洁, 给我们一种现场感, 惊奇感, 让我们对埃及的金字塔有一个具体的印象。 (出示第三节全文) 请同学们再自由读读这段话。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师:读了这段话, 胡夫金字塔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生:宏伟而又精巧。

师:一齐读:宏伟而又精巧。通过这样一种说明方法, 写出胡夫金字塔宏伟而又精巧。

这一片段中, 老师抓住了“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这一特别的例子, 紧扣“连……都……”这一关联词语, 将作者列举这一极端的例子的妙处品到了极致:先是去掉这一例子比较读, 寻找感觉的不同;接着, 迁移运用这一关联词:“这道题真难, 连……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难的极端程度;最后回看“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那种逼真便直逼学生的感官而来。这样一来, 学生强烈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更重要的是, 在老师的匠心引领下, 学生也懂得了原来写一种事物, 运用一种说明方法, 还可以这样做。这就将学生的视野由阅读引向了习作, 由学习转向了运用, 在达成高段“揣摩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一年段目标的同时, 也践行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理念。

矛盾处议一议——灵动而扎实

马朝虎笔下的《水》, 以生动的笔触, 紧扣“水的珍贵”这一中心展开, 叙述了三个场景:村里人到十公里之外的泉眼边排队取水;下雨时, 用雨水来洗澡;炎热时, 母亲用一勺水为四兄弟冲凉解暑。点点快乐之中浸透着淡淡的苦涩, 以乐写苦、以乐衬苦是这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色。在文章的字里行间, 处处隐含着看似矛盾实则匠心独运的表达。执教中, 在引导学生品味一勺水冲凉的感觉时, 一个学生发现了这些矛盾点, 主动提了出来, 教师及时把握, 顺势而导, 智慧生成, 与学生共同经历了一次美妙的思维之旅:

生:老师, 我觉得这段话中有矛盾的地方。

师:哦?那你来说说看, 哪儿有矛盾呢?

生:明明只是一勺水, 但作者却说“像一条小溪流”。一个少, 一个多, 这分明就是矛盾的。

师:你真的很善于发现。同学们, 大家也来一起看看四、五两节, 看看这两小节文字中是否还有矛盾的地方? (学生静心默想, 不一会儿, 几个学生举起了手。)

生:老师, 我发现了一快一慢的矛盾。

师:说来听听。

生:“倾注”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整个倒下来, 全部倒空了, 但作者却说是“缓缓地滑过”, 而且连用了三个“滑过”, 说明水流是很慢的。

生:我发现了缺水的生活是苦的, 而且仅仅只是一勺水浇下来, 但作者却是那样地享受。这一苦一乐也是矛盾。

师:同学们, 你们真的走进了文字里去了, 老师很佩服你们对词句有着这样的敏感度。那我们不妨再往深处想一想:这一少一多、一快一慢、一苦一乐是矛盾, 可从作者的描述中, 你读起来觉得矛盾吗?

生:一点都不矛盾。

师:为什么又不矛盾呢?

生:因为太缺水了, 平时难得能够得到水的滋润, 所以虽然只是一勺水, 但因为缺得太久, 缺得太苦, 身体的每一个部位一接触到水, 就在瞬间被激活了, 所以就会感觉每一个部位都在接受水的滋润, 这是一种难得而又深刻的感觉。

生:缺水的生活是苦的, 但作者却写了一勺水冲凉带来的舒服感受, 仅仅只是一勺水, 却让“我”如此享受, 就更衬托了缺水的苦。

生:我觉得这里的乐也是一种满足, 仅仅是一勺水, 却让“我”如此满足和快乐, 我觉得文中的“我”很乐观, 我想起以前读过的一句话:“人, 不能选择生活, 却可以选择生活的方式!” (此时, 教室里的掌声经久不息。)

少与多, 快与慢, 苦与乐, 这些表述看似矛盾, 实则不然。课堂教学中, 正是学生的潜心读文, 他们才会发现这些表面矛盾实则是匠心独运的表达, 教师也及时把握了这一契机, 并引导学生“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才成就了这一次精彩的课堂。在矛盾与否的思辨中, 学生一遍又一遍地咀嚼那份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快乐与享受, 一次又一次地品味那份隐含在文字背后的心酸与苦涩, 甚至连学生的储备都被从记忆深处调了出来———“人, 不能选择生活, 却可以选择生活的方式。”以乐写苦, 以乐衬苦也在不经意间从学生的思维深处跳出, 融进了学生的感受中。

对比处找一找——形散而神聚

《轮椅上的霍金》一文讲述了被称为“宇宙之王”的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 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 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 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 为科学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故事, 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感人肺腑。本文作者的写作密码就是对比:开头命运的残酷与取得的成就对比;“只能活两年”与“一直顽强地活了下来”对比;“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与“世界公认的科学巨人”对比;“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轮椅”与“思维却飞出了地球, 飞出了太阳系, 飞出了银河系, 飞到了上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 飞向了神秘莫测的黑洞”对比;女记者认为“命运让他失去太多了”与霍金所说“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 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对比……在执教《轮椅上的霍金》一课时, 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发现对比, 在朗读中感受对比的妙处, 再带着学生往思维的深处走一走,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对比。让学生和老师一起重锤敲打这些关键的对比性的词句, 让学生在互动中深深地体会到:命运越是残酷, 就越能突出霍金成就的巨大;经历的艰难越是难以想象, 就越能凸显霍金顽强不屈的探索精神;别人越是认为他失去太多, 就越能彰显霍金积极乐观的人格魅力。虽然一处又一处的对比散落在语言文字中, 但又无时无刻不被一根无形的线串在一起, 轻轻一拎, 便可聚成美丽的珠串。这根线就是霍金不屈不挠的精神。在“对比”的探究中, 学生不仅受到了霍金顽强乐观的精神所带来的心灵的震撼, 也收获了作者语言表达给他们带来的写法的顿悟。

上一篇:低段写话下一篇:梁、板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