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途径

2024-08-03

表达途径(共11篇)

表达途径 篇1

英语书面表达往往要经过认真审题、拟出表达要点、根据要点扩展成文、修改检查这几个步骤才能完成。而修改检查是写好一篇文章、提高表达质量、取得高分的关键。那么, 在书面表达时, 我们如何进行修改检查呢?

一、修改

在书面表达中, 对一篇文章的修改, 我们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恰当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 避免因词语的重复使用而造成的文章表达的单一性

请看下面一段描写与他人联系方式及接受新闻信息的今昔对比文字:

Over the past twenty years or so,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life.Take my family for example.My parents contacted others mainly by sending them letters in the past, but now we get in touch with them by telephone at home.And once my parents listened to the radio for news and other information, now we watched the news and other programs on TV instead.

以上一小段文字中, 在表达“联系”时用了contact与get in touch with、“过去”用了in the past与once、“但是”用了but与instead, 从而避免了单词的前后重复使用, 使得句子的表达灵活多变, 且无烦琐之感。

2. 适当增加修饰语句, 使得句子的表达有血有肉, 更加丰满, 避免句子表达的枯燥、干瘪

请看下面一组描写住房条件的今昔对比的句子:

(1) About twenty years ago, my parents lived in a small room, but now we have moved into a large house.

(2) When they got married about twenty years ago, my parents lived in a small room crowded with furniture, but now we have moved into a large new three-room apartment.

比较之下, 第 (2) 句无论在句子结构上, 还是在语句的修饰方面, 显然比第 (1) 句更自如、更有文采。

3. 删除冗余词语, 使句子显得更简洁、利落

有些考生在进行书面表达时, 担心文章的词数不足, 便刻意在句中增加一些修饰成分。这样, 反而适得其反, 会大大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体会一下下面的一段文字, 看看删除了括号中的词语以后, 是否给人一种要言不烦、简洁流畅的感觉呢?

When they got married about twenty years ago, my parents lived in a small room (and it was) crowded with furniture, but now we have moved into a large new three-room apartment (in a new building) .In short,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our life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have brought us comfort and convenience.

4. 适当转换句式, 使句子结构长短交错, 生动活泼

例如:

(1) Mike doesn’t like swimming in summer, and his brother doesn’t like swimming, either.

可转换成:Mike doesn’t like swimming in summer, and neither does his brother. (倒装句)

(2) We should do something to prevent such a mistake from being made again.

可转换成:Something should be done to prevent such a mistake from being made again. (被动结构)

以上两句通过转换, 意义没变, 但表达效果大不相同。

5. 尽量运用高级词汇或句式, 来增加文章表达文采, 提高文章得分档次

高级词汇的选择主要体现在用高中所学词汇来代替初中所学词汇, 用书面语词汇来代替口语词汇, 并能运用课本外所掌握词汇来代替课本中所学词汇。高级句式主要是指分词、定语从句、介词短语、省略句、修饰性状语等。请体会一下下面几个句子中的划线部分被句后括号中的词汇或句式替代后的效果。

例如:

(1) I’m writing to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a flat for you. (inform you of)

(2) The bathroom and the kitchen are very good. (well furnished)

(3) The flat has an area of 25 square meters and has a bedroom, a bathroom and a kitchen. (with)

(4) The flat situates in a building on Fangcao Street, and it is not far from Jianxin Chinese School. (which)

(5) If you don’t like it, I can try and find another place for you. (not)

(6) When they got married about twenty years ago, my parents lived in a small room and it was crowded with furniture. (crowded或which was crowded)

(7) When he pointed to the policeman not far away, the young man explained. (Pointing to)

6. 巧妙使用句子间的连接 (过渡性) 词语, 使全文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 过渡自然, 表达更具有连贯性

连接 (过渡性) 词语的使用是语言的连贯性得以实现的最重要的手段。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恰当地使用一些承上启下的连接 (过渡性) 词语是非常必要的。请体会下面的两小段文字中的连接 (过渡性) 词语。

(1) In the bedroom, there is a bed, a sofa, a desk and a chair.The bathroom and the kitchen are well furnished.Moreover, Bus No.11 can take you straight to the school.Actually, it’s only one stop way.Do you think you’ll like it?

(2) When they got married about twenty years ago, my parents lived in a small room crowded with furniture, but now we have moved into a large new three-room apartment In short, changes in our life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have brought us comfort and convenience.

二、检查

一篇书面表达经过认真审题, 拟出要点, 再扩展修改成文后, 检查这一环节是不可缺少的。检查时, 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查文体格式、人称、动词时态是否符合写作要求

正确的文体格式、人称、动词时态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为提高文章的得分档次打下基础。

2. 检查所写文章要点是否齐全, 有无遗漏

按高考书面表达评分标准, 每遗漏一个要点, 要扣除2分, 因此遗漏要点将会严重影响文章的得分。

3. 检查连接 (过渡性) 词语的使用是否有误

不同意义的连接 (过渡性) 词语在句子间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 我们在使用时千万不能任意乱插乱用。只有准确使用, 才能使得所写文章更具有连贯性, 否则, 将会影响文章成绩。

4. 检查标点符号、大小写及单词拼写是否正确

在英语中, 一般不使用冒号、书名号等标点符号, 有些同学在写信、留言条等文章开头的称呼时, 常受汉语的影响, 总是使用冒号, 如“Dear Tom”, 其实应该使用逗号;在写书名时, 用书名号, 如《Oliver Twist》, 其实, 英文书名不需要用标点符号, 仅大写即可。另外, 句子的首字母要大写, 单词拼写要正确, 尤其是一些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或过去分词, 要特别注意弄清。记住:高考书面表达评分标准规定, 标点符号、字母的大小写、单词拼写的错误, 每三处扣1分。

5. 检查所写文章总词数是否符合要求

近年来, 全国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所要求考生写作的总词汇都是以150词为要求, 故考生在写作时, 一般不得少于130词, 或不得多于170词。否则, 按高考书面表达评分标准, 要扣2分。

总之, 在书面表达中, 只要我们能严格按照写作要求去做, 准确把握写作方法, 掌握写作技巧, 就一定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表达途径 篇2

【关键词】 英语书面表达 恐惧心理 克服 有效途径

一、高中英语书面表达现状分析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不少学生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脸、哀声叹气,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恐惧心理和排斥情绪,对写作不感兴趣,写作学习的动机水平较低。存在着“学生说到写作心烦,教师见到学生的习作头痛”的现象。笔者所在的是一所农村中学,教授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早有放弃学英语的念头。记得高三刚接班的第一次月考,笔者所任教的高三(2)班作文平均分仅为7.8分,其中0分(一字未写)的学生有10个;高三(5)班虽是年级文科重点班,但作文平均分也只有11.2分,甚至也有2位学生得了0分。那么让学生产生书面表达恐惧心理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克服学生对英语书面表达的恐惧心理呢?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对所任教的两个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如下:

1. 你害怕写英语作文吗? A、非常怕 B、有点怕 C、不怕

2.平时写作中的单词你能正确拼写出来吗?A、基本上不能B、少数不能 C、基本上能

3. 你会用简单句的五种基本句型造句吗? A、不会 B、有点会 C、会

4. 你每天都会背单词吗? A、不会 B、有时会 C、会

5. 你有过放弃学英语的想法吗? A、很早就有 B、曾经有 C、没有

6. 你在乎老师对你作文的激励性评价吗? A、不在乎 B、有点在乎 C、非常在乎

通过问卷调查笔者发现:被调查的93人中,有59人非常怕写英语作文,占63.44%;有34人很早或曾经有放弃学英语的想法,占36.56%;有78人非常在乎老师的激励性评价,占83.88%。笔者对调查结果进行了仔细分析,并对具有代表性的同学进行了个别交流,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英语书面表达存有恐惧心理,不敢动笔去写。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学生害怕写作呢?

二、探究产生恐惧心理的原因

1. 书面表达难的心理定势

有些学生从一开始学习写作的时候就觉得书面表达是一种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自己的英语水平这么差,肯定写不好,对写作表现出强烈的恐惧心理和排斥情绪,怕写或干脆不写。

2. 缺乏成功的体验

在平时的写作和考试过程中,一部分学生由于得分低,教师的评语缺乏激励,经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使他们谈作文色变,久而久之,便失去了写作的兴趣和动力。

3. 语言基础知识薄弱

很多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基本上不记单词和词组,不背佳句和课文段落,这样,到了写作的时候只能是“无米之炊”。

二、寻求克服学生英语书面表达恐惧心理的有效途径

1. 克服心理定势,激活学生写作兴趣

心理学认为,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总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因,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书面表达难的心理定势一旦形成,这种动机就会受到严重的阻碍,学生越害怕写作,就越无法通过正常的写作训练,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消除实际写作困难所带来的挫败体验;而越无法提高写作能力、消除自己的写作挫败体验,就越会害怕、厌恶写作,这就慢慢形成了一个难以摆脱的消极心理怪圈。那么,如何来消除这种心理定势呢?笔者作了以下途径的尝试:

(1)高考真题结果展示,诱发学生写作动力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书面表达难的心理定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高考书面表达的评分标准了解不够。他们认为自己的写作水平这么差,写出来的文章肯定拿不到分数,还不如不写。笔者在开学后的第一节写作讲评课上用幻灯片给同学们展示了高考书面表达评分标准的第一、二档要求和浙江省高考英语卷书面表达的评分样例:

第一档(差,1-5分)

未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明显遗漏了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内容,原因可能是未了解试题的要求;语法结构单调,词汇项目有限;较多语法结构和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了读者对写作内容的理解;缺乏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不连贯;信息未能传达给读者。

第二档(较差,6-10分)

未恰当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漏掉或未描述清楚一些主要内容;写了一些无关的内容;语法结构单调,词汇项目有限;有一些语法结构和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了读者对写作内容的理解;较少使用语句间的连接成分,内容缺少连贯性;信息未能清楚地传达得给读者。

20浙江省高考英语卷书面表达的题目是:

假设你是李越,你的加拿大笔友Steve来信说,他和他的一些同学正在学中文,请你推荐两本学中文的词典.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请你给他写一封回信.

英汉/汉英词典 新华字典

收词(字) 18,000(英语) 20,000(汉语) 10,000

价格 52元 11元

特点 大量例子、用法说明,适合初学者 中国最常用的汉语字典

(本文属于第二档次,可得9分)

原文 问题分析

① Very glad to see your letter.

② I heard you are learning Chinese. I very glad to hear that. There are two dictionary to recommend you.

③The first one, the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Chinese English Dictionary. ④ It has 18,000 English words and 20,000 Chinese that cost only 52 yuan, ⑤ there are lots of examples and how do you used it, that first learn used it very well. ⑥ The other one is Xinhua Dictionary. It has 10,000 words, only coast 11 yuan, there are usually uses Chinese dictionary it’s very wonderful.

⑦ So, I hope you are learning well. ⑧ I will listen to your goodlider.

①中国式英语

②本段出现时态不协调、谓语缺失、忽视名词的数等语法错误

③不成句子

④误用从句

⑤句子不平衡,影响了理解

⑥句式单调,没有层次,没有“句子”的概念

⑦中国式英语

⑧不知所云,信息未能传达

看了评分标准和样例之后,同学们都很兴奋,觉得只要动笔去写,拿到第一、二档的分数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看到同学们都有这种跃跃欲试的感觉,笔者马上布置了一篇较为简单的话题作文,这次所有的学生都动了笔,虽然有些学生的作文中错误非常多,甚至连一个正确的句子也没有,但这毕竟是一种进步,只要能让同学们的这种写作热情保持下去,他们的写作水平肯定会有所提高。当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写出一、二两档作文的时候,我们老师就应该乘胜追击,引导他们向三、四档,甚至第五档的作文努力。

(2)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写作热情

在笔者所任教的高三(5)中有一位学生的数学和文综成绩居年级前列,但英语成绩一直都不理想,从初三开始他就基本上放弃了英语学习,至于英语考试中的书面表达他从来都是一字不写,用他的话说就是“自己根本就不是学英语的料。”但自从笔者在上次写作讲评课上展示了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第一、二档的评分标准后,他也有了想动一动笔写作的念头。趁这个机会,笔者赶紧鼓励他马上动笔,并给他布置了一篇相对比较容易写的作文。题目是:“My best friend”(80字),这个题目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是很简单,最多只有初中三年级的写作难度。但对于从来都没怎么写过英语作文的他来说要完成这篇文章并不是一件易事。看到他面露难色,笔者又给了他一些中文提示:

( 名叫李平,今年18岁,爱好篮球和听流行音乐;擅长英语,并且经常帮助别人;同学们都很喜欢他等)。

到了晚自修的时候,他把作文交上来了:

My best friend

My best firend name is Liping. he is 18 years old. He like basketball and popular music. He like help to people. Classmate very like he .

I think he is my best firend.

虽然里面的错误非常多,字数也明显不够,按照评分标准应该属于第一档的作文,但对于他来说毕竟算是不小的进步。为了对他表示鼓励,笔者给了他6分,他欣喜若狂,发誓以后一定不会再放弃英语,放弃书写书面表达了。之后,笔者与他仔细分析了这篇作文的写法,告诉他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要求他重新再写一篇。在此之后的英语写作中,对他的作文笔者全部都用面批的方式,从头到尾仔细分析。几次下来,他的书面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他说:“老师,您放心,我一定会争气的。”有这样的毅力,这样的写作热情,写作能力当然有了很大的进步。在高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中,他的作文拿到了15分。在的高考中也考出了75分的好成绩,顺利地上了二本。在他的带动下,全班同学的写作热情都明显提高,再也没有在英语考试中不写书面表达的学生了。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对这类学生予以关注,消除他们的写作恐惧心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对他们另眼相看,有点滴的进步就进行适时有度、客观地表扬,让他们永远都保持写作的极大热情。

2. 激励性讲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特的研究表明,自我评价是一个从外部评价到内部评价逐步过渡、逐步内化的过程。也就是说,人们往往通过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来不自觉地感觉自己,然后做出相应的自我评价。如果外部评价不恰当,就会产生由于缺乏正确的自我知觉而被动的产生一种自我评价的错觉,对自我的行为表现不能有及时正确的自我认识。学生的外部评价主要来自教师。因此,教师的评价十分关键。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和评定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评价应遵循“激励性原则”,经常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从而克服书面表达的恐惧心理。笔者在这方面也作了一些尝试:

⑴评价方式的多元性

①口头评价:激励性评价语言增进学生写作兴趣

教师激励性口语是教师运用期待、赞美、表扬、谅解和激将鼓励等方式来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教育口语。在课堂教学中,一句简单的激励性语言将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并使其内心永远充满感激之情和亢奋的学习热情。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点评有时不应只局限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学生答题时出现偏颇在所难免,此时教师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简单以答案的对错来下结论,而应全面看待学生的回答。可以对他们的思路、语言、体态等作出具体分析,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学生某一方面、某种程度的肯定。

②书面评价:借笔为媒巧激励

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留下一些激励性的语言,不仅是对他们劳动成果的奖励,更是作为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使学生产生愉快的体验。几句激励性的语言既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又让老师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促进彼此共同发展。

③合作激励评价:加强合作与交流

加强合作与交流,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新要求。合作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与他人合作,互相交流,积极沟通,促进自身发展。可以设立多个奖励方案:最佳合作奖,最准确奖,最快速度奖,最具创意奖。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完成作文后,上讲台展示,介绍本组成员间合作程度,作文好在什么地方,接受其他小组的评议。通过小组内自评,小组互评,选出各个奖项,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互相交流能力。鼓励同学们互相评价,使其学会互相欣赏。

④学会自我评价,正确对待自我。

在实施课堂评价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方式是,自己评价自己。教师应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尽量为他们提供显山露水的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能,欣喜看到学生慢慢学会了自我评价,坚定了学习的信心,体验了成功,并学会了自我欣赏,敢于正确对待自我。

⑵评价语言的真诚性

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仅限于:“Very good! Wonderful! Well done!”等,而且只要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得到此类的夸奖,评价的泛滥化必然会带来激励功能的淡失。过度的激励性评价会造成学生自我感觉太好,对学习、工作的困难性产生低估,使激励性评价在学生心中贬值。笔者在对学生作出评价的时候,会先对其好的方面进行表扬,然后再指出不足,让他觉得对他的评价是教师的真情流露,是教师发自肺腑的,是有针对性的,而不是随意的。比如在听完学生的回答之后,笔者会说:“You did a good job. But if you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r pronunciation, you’ll be better!”、“Your answer is very good. But can you say it more loudly next time?”等。在对学生予以书面评价的时候,笔者会把他们写得好的句子用横线画起来,然后写上一个大大的“Good!”。打完分数之后,笔者会按照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评分标准予以评价,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如:“Quite a good composition! But if you can write it more clearly, you’ll get a higher mark! Come on next time!”

总之,评价是一门艺术,在运用过程中要讲方式方法,要正确地、恰当地去评价学生。应多找学生的优点,多使用写激励性评语,但也不是说不能找缺点,要力求做到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努力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能欣赏别人,又会欣赏自己,快乐地、健康地成长。让激励性评价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强大动力,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3. 夯实语言基础,切实提高写作能力

激励性的评价固然能促进学生的写作热情,但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能力来解决这些现实的写作困难的话,这种挫败感就难以真正得到消除而会一直持续下去,那么学生也就难以真正地克服写作恐惧心理。因此,教师还应该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的实际困难,完善他们的基本写作能力结构,切实提高他们的写作实践能力水平。

(1)常抓听写和翻译

单词和短语是书面表达的基础,听写是促使学生掌握单词和短语拼写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在听写第一遍的时候,我只是简单地要求学生写出单词或短语,之后布置他们课后用这些单词和短语去造一些和他们实际生活有较密切联系的简单句子,并选一些简单且具有代表性的句子第二天让学生再次听写。这样句子被选到的学生心里当然是美滋滋的,自信心和写作激情也得以进一步的提高。况且,这样不仅可以及时加强对新学单词和短语的记忆,而且还懂得如何在句子中灵活运用,对于写作的帮助当然是很大的。比如在讲解“be addicted to” 这个短语时,学生写出了:

“ Nowadays many students are addicted to playing computer games/novels.

(近几年来,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或小说)”这样的句子。

另外,在学习“make use of ”这个短语时,学生写出了:

“We should make use of every minute to study hard.

(我们应该利用每一分钟时间努力学习)”的句子。这样的训练长期坚持下去,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得以提高。

(2)灵活运用教材,注重好句的积累

我们目前的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好词好句。如果在碰到好句的时候,教师提醒学生有意识地记下来,在今后的写作中恰当地加以运用,将会对整篇文章得分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SEFC BOOK2A Unit9中:

With better education, people will be able to build a better society in harmony with nature.

(在更好的教育环境下,人们才能建立起一个与自然相和谐的更好的社会。)

在SEFC BOOK1A Unit1中:

…he understands that friendship is about feelings and that we must give as much as we take.

(他明白了这样的道理:友谊离不开感情;人既要得到关爱,又须给他人以同样多的关爱。)

也可以训练学生学会替换课文中重点句型的各个部分,造出新句。

如学了文中句型:“He found it important to study the situation in Russia.”后,先弄清该句子的基本结构,然后让学生替换句中的各个成分,再造出类似的新句来:

* We found it necessary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 They found it interesting to travel in the countryside.’

* She found it important to make good use of time. …etc

让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三、结语

让学生克服书面表达的恐惧心理,迸发动笔的激情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农村中学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只要教师因势利导,趋弊为利,就能有效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感和写作中的焦虑不安等消极情绪与心理障碍,达到“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境地,使学生的思想在活跃、舒畅、欢乐的心理支配下自由运转,产生巨大的创作热情,进入写作时的最佳心境。

参考文献:

《情感教学心理学》 卢家楣 上海教育出版社

《外语教学心理学》 章兼中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外语教育心理学 》 贾冠杰 广西教育出版社

提高学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途径 篇3

关键词 高中英语 书面表达 能力

书面表达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版牛津教材对此很重视。每单元的开始都会有“welcome to the unit”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输出能力,而在每单元的结束“project”都有相关的引导并留下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书面语言输出。因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输出以达到交流。而书面表达则考查了学生将思维用语言清晰、准确、客观地表达出来的能力。因此,我们要紧抓写作教学,将它植根于课堂内外,让它与各种教学材料紧密结合,寻找各种途径进行训练,提高学生语言的输出能力。

一、充分利用教材

1.缩写训练

缩写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并理解其内在结构联系的基础之上,对已学的材料进行分析,补充自己的理解、感受和见地,并用自己的语言以书面表达的形式作出一篇新文章。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说后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学习。在缩写开始之前,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分析必要的关键词与原文的信息内涵,让学生能够将原有的理解与新的语言输出相结合,以便能够高效地完成缩写任务。这类训练相对简单,它既巩固了阅读理解,训练了总结概括的思维,还能帮助学生提高书面语言输出能力。

2.仿写训练

语言学习从宏观上来说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学生虽然掌握了词汇、语法等表达的基本要素,可是真正输出时,错误百出,甚至满纸的中式英语。在写作训练时,教师就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词汇用法、句式搭配等语言习惯,体会英语的思维习惯及写作技巧。教学中在完成课文学习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已知信息、篇章结构、内在逻辑,以一个相似的主题为中心,仿写一篇新文章。在仿写之前,教师也要做好引导,帮助学生分析原文的语言习惯,尤其是与汉语相异的地方。这样学生才能用英语思维,英式表达,使得自己的语言习惯“入乡随俗”,并真正地“本地化”。仿写可以在掌握和巩固课文语言用法的同时,让学生尝试各种文体,有助于学生写作风格多样性的养成。

3.自写训练

现行教材无论哪个版本都图文并茂,尤其是牛津版本各单元的各个组成部分都配有生动的插图。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时,就可以利用图片,让学生先写后读,“本末倒置”。学生不是先去读课文,而是让其先读图,思考从图中获得什么主题、写作材料、如何谋篇文章,动笔写完之后,还要以文比文。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图片与背景,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观画写文,并且通过与原文的对比,写作上的缺点与不足一目了然,而对于原文中语言习惯及写作亮点也会印象深刻。

二、紧密结合听、说、读、译

1.利用对话训练

对话与写作同是语言输出的形式,所以它可以作为书面表达的练习材料。高中教材中出现了各种文体,其中小说、戏剧中对话相当多。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之后编写相似的对话,或者根据对话展开丰富的想象将其改写成一篇短文。通过写来巩固对说的理解,完成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的转化,争取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利用听、说训练

书面表达是从口头表达发展而来,是对口头表达的提炼与升华。英国学者布里顿指出:“学生的口语句型和表达方式往往是他们学习写作的基础。”塔夫也指出:“教师必须在教授写作的同时,帮助学生丰富和提高其口头表达的技能。因为口头形式往往包含了大量近似于书面语的结构与措辞。”由此可见,听说与写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创设各种交际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听说训练机会。让学生在听说训练中交流讨论,共同构思,提炼主题与内容,完成一篇基于听说基础之上的写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技能,还可以尽快抓住主题,获得丰富写作内容,从而有助于完成一篇高质的书面表达。

3.利用阅读训练

当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素材达到语言输入大于输出时,书面表达的高水平才有出现的可能。而阅读是学生获得素材的主要途径。除了课堂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外也要指导学生完成一定量的阅读。信息时代,阅读材料的获得来源广泛而且也比较容易。在引导学生完成阅读、获得丰富的写作材料同时就要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展开多种形式的训练,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书面语言输出。

4.利用翻译训练

翻译是独立进行语篇写作的基础阶段。语篇写作是由一定的翻译句群按照内在逻辑组成的篇章结构。因此,加强翻译的训练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翻译要注意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1)运用英语记录的能力,锻炼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与反应速度;(2)根据句意,结合已有词组、句式、习语连词成句;(3)组句成篇。这绝不是句子的简单堆砌,而是要采用复合句、非谓语、倒装等多种表达方式按照一定逻辑关系并以一个主题为中心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上下文紧凑的篇章。

近年来高考的写作命题变化较为灵活。漫画类、图标类、文字说明类、读写类等均有出现。内容涉及也较为广泛,青奥会、环境保护、希望工程、社会现象等等,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和发挥余地,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要想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必须勤于思考,帮助学生积累材料,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写作训练。

多途径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4

一、引导幼儿多观察,让幼儿在认识周围环境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现实生活是言语发展的基本源泉,幼儿的言语往往是将自己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一切事物用词句来表达。现实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新鲜的环境、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既能充实幼儿说话的内容,又为他们创设了说话的情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激发他们说话的愿望;还可以抓住一日活动中的每一环节,让幼儿自由选择观察对象,进行随机教育。例如,教师可让幼儿亲自看雨景、听雨声、踩雨水,边看边说,或者在春天来临之际,为幼儿准备小蝌蚪、花种子等,指导幼儿亲手培养、种植,并让他们仔细观察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变化特点等,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并启发幼儿将看到的、想到的都说出来,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引导幼儿多倾听,让幼儿有说的兴趣

听觉是一项教育内容,它不仅要求幼儿会听,而且必须听懂。用口语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是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呢?教师在刚开始可以选择一些故事性强、幽默有趣的故事讲给幼儿听。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的积累,可再选择一些朗诵文字性较强、情节丰富的故事。然而在听故事时,幼儿往往满足于故事情节,常常听完就完了,这就需要教师在复述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回忆故事的主要情节,对一些新词、新句加以强调,并让幼儿说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让幼儿懂得如何去倾听故事,而且还能真正发挥故事的教育作用,让幼儿在不知不觉地学习故事中的生动语言。

三、引导幼儿多思考,让幼儿有说的欲望

学龄前儿童好奇心强,思维正处于跃跃欲试阶段,培养他们的扩散性思维就成为语言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教师要为幼儿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和别人说的可以不一样。不论是一个词汇,还是一句短句,都鼓励幼儿说得不雷同,引导幼儿多方位思考问题;还可以经常选择富有想象力、创造性、能积极诱发幼儿思维活动的问题,如“天下雨了,你没带伞,该怎么办?”“天上的白云像什么?”等等,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而扩散性思维的培养又促进幼儿更自觉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为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最好的素材。

此外,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进行扩词、扩句、造句训练,让丰富的感性经验运用于实际中,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另一个主要手段。教师可以利用创编故事、角色游戏等,让幼儿在模仿角色的口气中组织语言,并创造出许多有趣、充满想象力的对话,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要给幼儿创设“说”的环境和机会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但要发展幼儿听的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幼儿说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给幼儿创设“说”的环境,让幼儿在说话中练习说话,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要经常利用课间、饭后、做游戏、离园等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幼儿谈心、交朋友。通过交谈,让幼儿信任老师,愿意和老师交流。在幼儿用语不当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告诉幼儿应该怎样表达。不光要让幼儿具有语言模仿的能力,而且还要幼儿举一反三,会依照原有的语言范例,丰富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注意采取综合教育手段达到教育目标。如,我在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以后,让幼儿用撕纸的方法、橡皮泥和各种自然物,做一套故事中的青蛙、蝌蚪、鹅、乌龟、小鱼等角色。做好后,让幼儿边演示边讲,加深幼儿对故事的记忆与理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想象力,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得到提高。

多途径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篇5

关键词 幼儿 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0111-02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社会活动的重要工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语言的发展要从幼儿开始,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注重各个领域的教育是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为了增强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实效性,应从以下几方面培养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

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在于思考。因此,在幼儿园语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法设法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幼儿思考表达的愿望。

1.接受幼儿的语言特点。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多鼓励、少批评。有的幼儿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准确或恰当,会出现少词多字的现象。这时教师除了要引导幼儿准确的表达外,还应极力鼓励他们使用语言解决问题。

2.满足幼儿交往的需要。在集体语言教学活动时,教师要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幼儿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交流的目的。

3.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以竞争来刺激幼儿发展,比如在语言活动中,有“比比谁想得快、说得多”之类的内容,结果举手的总是语言发展好的幼儿,语言水平稍弱的幼儿就干脆不举手了。其实,每个幼儿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所以教师要承认幼儿之间的差异。例如,要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可用“你能勇敢地说,真好!”来鼓励,增强他们说话的自信心。因材施教,根据幼儿个性设问,让幼儿全体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不同层次幼儿的表达能力。

二、鼓励引导幼儿想说、敢说、会说

1.让幼儿想说。依据幼儿好表扬、喜欢小礼物的特点,可用激励的方式使幼儿产生想说的欲望。如,在上语言课时,教师对能积极发言的幼儿及时地发一朵小红花以及拥抱一下等方式给予肯定。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幼儿,一步一步地引导,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达到愿意与他人交流的目的。注意选择一些故事性强、幽默有趣的故事讲给幼儿听,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幼儿学习故事中的生动语言,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和欲望。

2.让幼儿敢说。其实有些幼儿不是不想说而是不敢说,因此要为幼儿提供多种表现自我的机会,逐渐消除幼儿害怕独立表现的恐惧感,增强幼儿大胆表现的欲望。如,开展“开心小主持”“课间播报”“自由交谈”等活动,让幼儿把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通过自己的语言讲给同伴,既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又提高了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还要经常利用饭后、离园等分散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幼儿谈心、交朋友。通过交谈,让幼儿信任老师,愿意和老师交流。在幼儿用语不当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告诉幼儿应该怎样表达。让幼儿举一反三,会依照原有的语言范例,丰富内容,表达新的意思,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3.让幼儿会说。在幼儿想说、敢说的基础上教师就要引导幼儿会说。比如,秋天带幼儿散步时,让幼儿观察各种树木、花草的变化,幼儿在寻找过程中会发现好多树变了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这样说:杏树叶变红了,柳树叶变黄了,石榴树的叶子黄了,像一把金色的小扇子,柳树的树叶落下来像小船等等,这样引导幼儿把观察到的、想象到的事物及时地说出来,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幼儿学习语言,要通过多种感官直接感知。教师要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发挥幼儿主体作用,让幼儿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培养幼儿语言学习能力。

三、将语言教学渗透到其他教学活动中

1.渗透到游戏教学中。游戏教学是幼儿园教学的主要方式,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获得语言的发展。比如,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在分配角色时要反复强调角色名称,然后请每个幼儿说说自己在该游戏中担任什么角色,任务是什么等等。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时,言语交往的机会增多,有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2.渗透到音美教学中。在音乐活动中,让幼儿边听音乐边联想,然后用语言描述出音乐旋律所表达的意境及自己的感受。如,在听完《春天来了》这首歌后,幼儿就会说:“我感到天气变暖了,柳树发芽了,田野变绿了,山里的野花开了,蜜蜂蝴蝶飞来飞去。”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说说螺旋线像什么,幼儿就会说像妈妈的头发、攀登架、螺丝等等。这样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自然的氛围中获得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影响力

要想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自身就要加强语言修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是模仿,而教师就是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因此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自己对幼儿的影响,在平时的教学活动及课余与幼儿、家长交谈中,教师的语言一定要做到发音准确规范,表达简洁明了。教师要通过过硬的业务素质,高超的教学技能,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表达途径 篇6

一、通过直接感知,在认识周围事物中发展幼儿语言

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人、物、大自然及社会现象紧密相连。通过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听、看、触、摸、尝、闻等,获得周围的一切知识,继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语言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认识能力,而认识范围的扩大、内容的加深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因此,要注意发展语言交往能力紧密与认知能力发展相结合。根据幼儿直观感知的特点给幼儿创设条件,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发展幼儿语言。如在春天,教师可带幼儿种植,让其亲自动手,从中得到丰富的印象。带幼儿松土、选种、种植、移植……在做每一项工作时,都是边干边讲,使幼儿知道这种劳动叫什么,相应地丰富幼儿词汇。教师选几种种子,让幼儿观察,比较它们的异同。幼儿会说:“有的像小米粒,有的像桔子辫……。”出苗了,幼儿观察得仔细了,兴趣更浓了。通过种植与照料花草,不仅丰富了知识,也陶冶了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自然界千资百态的变化。幼儿生活内容丰富了,思路也就开阔了。让他们动手、动脑、动口,在幼儿直接感知中丰富知识和发展语言。

二、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1.角色游戏: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我经常带孩子们参与角色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刚开学时,让孩子们分别扮演老师和小朋友,在游戏与老师打招呼:学习说“老师早”、“老师好”、“老师再见”等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也会模仿扮演喜欢的角色,如医生、菜场的营业员等。为了使游戏进行下去,角色与角色之间要发生联系,这时,老师要鼓励孩子去和其他幼儿沟通,互相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在老师的提示下孩子也要试着作出简单的回答。有时在活动中,孩子们之间也会发生冲突,如争夺玩具等,这时,老师可鼓励孩子动脑筋,想办法,或者提醒他们说一句好听的话:“请你……”,也可鼓励孩子去求助老师:“*老师,我要……”。在这样的情景中,孩子迫切需要解决当前的问题,说话的欲望就比较强烈,此时说出来的话语也与当前的场合比较吻合,在自然而然中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2.主题活动:经常开展主题活动,不仅能训练孩子们的语言,还能促进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如在学期结束前,请孩子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讲述新年的到来,大家都长大一岁了,要努力地学习各种本领。在活动最后大家一起交换新年礼物时,则要求每个孩子都说上一句祝福的话,在大家的相互的感染下,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多幼儿都能说出一句完整的话,如“祝你新年快乐”、“请收下我的礼物”等。在这种主题非常明了的氛围中,幼儿语言学习的积极性高,效果也比较好。

3.区域活动:每天的区域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因为在活动中,孩子们能依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的选择内容,他们一边积极思维、动手操作材料,一边讲述,在动手、动脑中使语言讲述显得自然、表达更为完整。

三、利用图画读物进行语言学习

图画读物是幼儿的精神食粮,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美丽,深受幼儿喜爱。欲想发挥图书的作用,需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教师可以通过“家园之窗”来请家长多给幼儿讲一些书中的童话故事,并要求幼儿记住故事,到幼儿园来讲给小朋友听。如果家长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讲故事,也可以让幼儿自己看图书,幼儿根据丰富的画面内容自由想象故事中发生的事情,然后将图书带到幼儿园,看着图书讲故事给小朋友听。此外,教师还可以布置幼儿回家复述在幼儿园听到的故事,和家长谈谈幼儿园发生的趣事等。经常布置幼儿类似的任务,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得到不断提高。教学中我们还经常进行班级的讲故事比赛。让他们集体复述故事改编的“龟兔赛跑”。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在儿童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使用有效的方法激活幼儿学习语言的内在动力;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快乐的发展;让内向的幼儿大胆说;让爱说的幼儿说得好;让全体幼儿都能说会道,这应成为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的共同目标。

摘要:幼儿期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时期,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让幼儿从生活中通过使用语言来学习语言。培养并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教师必须通过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出良好的语言环境,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幼儿能健康的、愉快的成长。

表达途径 篇7

一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是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启发诱导下, 主动获取知识, 发展智能, 形成良好品格的过程。在启发式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应注意设计好教学环节。如根据课程内容课前设置问题, 选择现实中常见的、学生关心的、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引导学生先行思考, 做好准备, 这样既可以为学生回答问题做好心理准备, 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学生回答问题时, 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 应鼓励他们大胆地各抒己见, 回答正确的给予表扬, 回答不全面的也要给予鼓励, 并引导其思考后再补充完善。

二是采用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是教学的一种方式, 它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规划者、组织者, 向学生提供问题和资料,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与创造。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 强化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维互动。如采取案例研讨、情景模拟等方法, 建立学习小组, 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智慧共享中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矫正。

三是采用探究式教学。所谓探究式教学, 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 (或科学) 研究的情境, 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 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 开展交流与合作等探究活动, 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 特别是探索精神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式教学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学习为主体, 以教师组织、引导、倾听、点评为辅的教学理念, 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符合中小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问题进行探究, 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探究任务。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可以发表个人见解, 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 形成探究成果, 在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时也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开展自评与互评

组织学生开展自评与互评既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又能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新课程教学中, 提升学生的评价能力, 让自评和互评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自发意识。自评可以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 如课前让学生自评准备情况, 下课前说一说自己整节课的学习情况, 一周结束回顾评价自己一周的表现, 学期结束谈一谈自己的成长与收获、不足与改进等。互评可以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 锻炼学生清晰表达自己思想观念和见解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取长补短、增进沟通、建立友谊。同时, 在互评中也能让学生体验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道理, 也可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养成虚心向他人学习请教的习惯, 真正实现在自评、互评中快乐成长。

2.组织班会活动

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全体学生参与的议事活动。它既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引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 又是培养和展现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培养和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的一种重要方式。班会是一个说出心里话的场所, 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迷茫与困惑的事说出来, 同学们出谋划策集体讨论, 班主任善诱指导, 凝聚智慧, 形成共识。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理自治能力, 又能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加深师生、生生之间的彼此了解, 从而达到凝心聚力的目的。学生在主题班会中是“主角”, 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能力都能得到极大提高。

3.举行说故事比赛

“说故事比赛”是如今很多中心小学经常开展的“读书系列活动”之一。说故事比赛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提升普通话水平, 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激发对阅读经典文学的兴趣, 分享阅读成果, 提升综合素养, 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讲故事活动, 我们可以事先让学生准备好一个故事, 题材不限,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长短不一、难易不同的故事, 可以先在家里说给父母听、说给亲朋友邻听, 然后再说给同学和老师听。通过说故事, 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培养学生的自信, 也能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三架起学生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桥梁,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 家庭教育在我们的大教育系统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活泼开朗、爱说爱笑的学生多数都是与父母和他人沟通良好的学生, 性格内向、不爱言辞的学生多数是与父母和他人沟通不畅的学生。中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已有自己的思想, 然而多数家长因为工作繁忙并不了解, 因而容易产生心理上的隔阂。让父母与孩子相互了解, 帮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 班主任应发挥好纽带作用, 架起学生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让他们平等对话、相互理解, 在关爱中吐露心声、感受亲情。

教师一方面要了解学生不能与父母沟通的原因, 另一方面也要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他们对自己孩子的看法, 找出学生与家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既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也要成为学生家长的朋友, 进而帮助双方营造良好的交往氛围, 排除双方的沟通障碍, 促使学生与家长顺利沟通, 和谐共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听听父母的想法、需求、担忧, 了解父母的压力、兴趣爱好、脾气秉性和对自己的期望等。教育学生见到父母要主动问好, 每天找一点时间与父母主动谈谈自己高兴的事或不顺心的事, 与家人一起分享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成功与挫折;在节日或父母生日时送上祝福的话语, 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果犯了错, 不要逃避, 要向父母主动道歉, 争得他们的原谅等。和谐的家庭氛围, 有利于孩子与家长的语言交流、思想沟通, 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良好载体, 是学校克服课堂教学单一的缺陷, 使教学得到不断更新并具有活力的重要途径。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锻炼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一方面, 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既实现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在实践中自我充实的目的, 又锻炼了学生与他人交流的沟通能力和服务社会的实践能力。因而,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也成为学生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另一方面, 学生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也会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 如没有与人良好交流的口才、没有实践经验等。学生也能意识到如果自己不主动改变, 今后将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仅靠在校汲取的知识还远远不够, 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 这也将成为学生努力学习的内在动力。

在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中, 教师要有意引导学生精心策划、主动参与。如参观走访企事业单位、社区服务机构, 进行社会调查、社会服务, 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和社会劳动等, 让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 锤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在时间安排上, 双休日可以做一些就近走访与服务, 做一些用时较短、简单而又容易完成的社区服务项目;寒暑假开展一些连续性的、系统性的调查走访和社会实践活动, 并撰写报告等。

总之,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地探索、创新, 并结合学生的实际, 灵活地安排校内和校外的实践活动, 为学生搭建与师生、家人、街坊邻里及其他社会成员沟通交流的广阔平台, 激发他们表达沟通、展示自我、与人合作的兴趣和愿望, 在丰富的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熊梅.启发式教学原理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余华银、宋马林.互动式教学:培养统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3)

表达途径 篇8

七年级, 强化朗读与复述

朗读, 就是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朗读好文本中的范文, 使学生有个样板, 这是训练朗读的基础。教学中, 我每课书, 除了教师范读, 录音朗读外, 着重从“读”字入手, 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时间, 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朗读机会。在“读”的训练中, 做到方式灵活多样:有试读、自由读、齐读、范读等, 一些精采部分, 还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 或指导学生表情朗读。同时, 要求学生朗读时力求做到不错读、不漏读、不回读、不添字, 并且吐字清楚, 发言准确, 声音宏亮, 轻重、快慢适宜, 节奏鲜明, 赋予感情, 为说讲打下良好的基础。

复述, 即把作者的书面表达变为自己的口头表达。它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一个助推器。文本中优美的作品, 不论是词语的恰当运用, 还是新鲜生动的句式选择, 都足以诱发学生追求语言美的情趣, 有利于积累词汇和佳句, 以丰富和美化学生的口语。初一年级学生的复述, 其困难不在于对课文内容的记忆, 而在于复述的方法和姿态。为了克服背诵式的复述, 主要从四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复述训练”:一要赋予一定的感情, 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 尽量入情;二要语言通俗, 注意词汇变化, 尽量口语化;三要亲切自然, 给人以直观, 注意语速的变换;四要忠实原文, 适当润色, 注意气氛的渲染。

八年级, 注重概述与说明

概述, 是对课文的概括性叙述。它要求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课文的基本内容。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 并要求学生借助书面语的种种表达方式整理说话内容, 启发学生口头组话、组文, 着重训练其口头遣词联句之能力, 使概述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说明, 是对事物的形状、性质、功能、特点和发生、发展及结果进行解释和述说。训练“说明”主要任务就是增强学生口头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在指导学生“说”的过程中, 应以“本”为“本”, 注重训练口述课文提纲, 言之有序, 以便达到准确性和逻辑性的目的。在学生逐步掌握“说明”表达事物的基础上, 从看图说话入手, 由简单到复杂依次进行说明。观察人物, 应该注意人物的年龄、身形、状貌、服饰、动作、神态以及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观察景物, 应当注意时间、季节、周围的环境、景物的特点等, 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图”与“话”、“人物”与“说话”紧密结合起来, 做到“图”中有“话”, “话”要“说明”。

九年级, 锤炼评论与论辩

评论, 是一种主要运用议论说理的表达方式, 用之文字, 属于议论文范畴的一种文章体裁;诉之口语, 属于评论性的口头表达。当学生已经形成概括课文能力后, 就要及时地进行评论课的教学。教会学生评论, 这是由理解性阅读发展到评价性阅读的关键环节, 是口语由概括性表达发展到评价性表达的重要手段。

评论能力的形成, 不仅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 独到的见地, 深化和发展理解性阅读, 而且能为创造性阅读奠定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评价能力, 一是指导学生学习有关评论文章的理论知识, 使学生知道评论什么, 怎样评论;二是学习关于评论文章的范文, 学习名家对文章评论的方法;三是学生练习评论, 采用口头和书面相结合的方式。评论时, 重点指导学生对文章的关键句子、主题思想以及写作特色进行评价。

论辩, 是运用“议论”语体的一种表达方式, 是对客观事物有所主张的语言体裁的表达。它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鲜明观点, 并能寻找充足的根据说明自己的观点, 还要求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能有理有据地加以反驳。训练论辩, 主要培养学生用论据说明论点的口头议论能力和寻找论据反驳不同论点的批驳能力以及发展学生口语的严密性、思维的逻辑性。

培养学生论辩能力, 第一要选择恰当的课文作为切入点, 抓住疑点、难点, 发动学生展开争论。例如学完《愚公移山》之后, 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愚公精神过时了吗?”“愚公何谓‘愚’?智叟何谓‘智’?”这些问题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说、讲的兴趣,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产生说、讲的冲动, 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敏捷思维,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要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第二要结合“口语交际”的有关训练内容,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拟定题目, 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问题随堂口述作文, 力求做到中心明确, 有层次, 语言连贯清楚, 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 从而增强学生的口头综合表达能力。第三要举行专题演讲会、辩论会, 辩论可以针对当前社会上的热点设题进行。如“初中生上网的利与弊”、“克隆时代的你和我”等等, 让学生在论辩的综合训练中, 提高自身的论辩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综合性训练, 因其活动量大, 占用的时间较多, 教师要统筹兼顾, 悉心指导, 善始善终, 让它真正成为彰显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主阵地。

表达途径 篇9

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我们国家, 广大人民当家做主是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予以保证的。人民通过投票选举人民代表, 然后人民代表通过表决决定法律法规和国家发展的重大事项。但事实上, 人大代表的比例、监督及制度设计等存在着的问题, 极大地影响了其功能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其一, 扩大农民代表的比例。在历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中, 农民代表的人数及比例普遍偏低。第一届为63人, 占5.14%;第二届为67人, 占5.46%;第三届为209人, 占6.87%;第四届为662人, 占29.4%;第五届为720人, 占20.94%;第六届为348人, 占11.7%;第七届农民与工人合占23%;第八届为348人, 占9.4%;第九届为240人, 占8%。数量有限的代表很难将农民的意见充分地表达出来。因此, 急需扩大农民代表的比例, 甚至有必要实行向农民倾斜的差异式代表制。其二, 加强人大代表的监督力度。农民人大代表不是普通的农民, 他们是农民群体中的精英。这些原本优秀的小农一旦登上政治舞台, 就很可能卷入文化的冲突和权力的纷争中。而不断发生异化, 从而慢慢地脱离了“自己的基础”。返回村庄后, 他开始按城市的规则, 而不再是按周围存在的问题来看待事物, 他既在城市里局促不安, 也不再属于村庄。这种尴尬的状态使农民利益表达的能力大打折扣。为了避免一些农民代表脱离农民阶层而异化代表身份, 就有必要加强对农民代表实行强有力的监督。笔者认为, 首先是要建立搜集信息的常规机制。作为农民代表应该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 广泛征集农民意见。同时要建立述职制度, 明确规定一定的时间, 保证一定场所和物质条件让代表定期向选民作述职报告, 听取选民的意见, 接受选民的批评, 对不称职的代表要进行惩罚。此外还需要完善罢免制度, 以解决代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其三, 实行人大常委会的专职化。各级人大常委会承担着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主要工作和职能。但多年来, 人大常委会几乎成为一个摆设, 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年龄偏高, 专职委员会的比例偏低, 这一现象在广大农村尤为突出。因此, 为了更好地整合农民利益, 有必要在农村地区设立“特别专职委员会”, 选举出特别专职委员处理在闭会期间的各项事务。

二、改革信访制度

信访是广大农民利益表达的一种制度化的方式, 常见的形式有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类型。但目前信访制度在运行的过程中并未很好地发挥其功能, 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现有状况, 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 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责任, 加大解决问题的力度。农民信访出现的根源在于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的决策部门损害了其利益, 信访是他们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因此, 对于农民的信访, 各级部门一定要给予高度的关注, 而不能为了所谓的政绩“截访”, 堵塞农民维护其自身权益的道路, 这样只会将矛盾激化而不利于解决矛盾, 引发各种群体性事件。各级党委及有关部门一定要分工明确, 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 及时、合法、快捷地处理发生在本地的农民信访案件。

其次, 降低信访制度的救济性功能而凸现信访的监督功能。信访在一定程度上是法治的敌人, 在一个法治的国家里, 公民在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首先求助的是法律而不是信访, 信访的随意性及非程序性与现代法治思想是背道而驰的。当前的信访更多体现的是它的救济功能而没凸现其监督功能, 所以应该重新定位信访的功能。于建嵘认为:信访制度长期的治本之策是撤销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信访机构, 把信访集中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来监督职能部门的工作。笔者觉得这个建议比较合理, 唯有如此, 我们才能更好地体现信访的监督功能, 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

最后, 信访制度的改革应该和其他改革配套推行。与信访制度改革关系最紧密的是司法改革。通过司法改革, 降低农民司法的成本, 突出司法的救济功能, 让农民在遭遇不公时首先想到的是求助法律而不是信访。同时, 信访制度的改革也应该与行政改革联系起来。如扩大行政听证的范围, 防止将听证流于形式;加强阳光政府建设, 增强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 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三、扩大政协的类型界别

政治协商制度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在民意表达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这种制度在现实政治场域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协商的形式和程序不够规范;由于制度设计或者其他原因还存在着效力的局限;政协的提案是否能够最终纳入决策议程具有极大随意性等等。具体到农民身上, 政协的作用就更是大打折扣。从政协主体组成来看, 我们很难看到农民的影子, 政协的组成人员更多的是根据政协章程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在具体的运行当中, 政治协商往往是代表本人的政协委员之间的协商, 或者是代表政协的委员与代表政府的官员之间的协商, 委员的界别角色没有凸现, 委员与界别的关系不明确。因此, 寄希望于政协来表达农民的利益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为充分发挥政协在农民利益表达中的作用, 当务之急是要增加更多类型的界别, 尤其是农民群体。而要做到这一点, 又需要改变政协委员现有的产生机制。在我们国家, 政协委员的产生首先要经过参加政协的各单位提名推荐。如果推荐由单位进行, 那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兴农民代表等, 恰恰都是一些无党无派甚至无单位的体制外人士, 谁来推荐他们本身就是一个问题。因此, 笔者认为在广大农村可以借助村民自治组织——村委会的推荐, 把有热情、有能力的人士纳入到现行的政协组织之中, 从而更好地发挥农民政协委员在农民利益表达中的作用。

四、加强政党的利益整合功能

利益整合是社会发展对政党提出的基本要求。在一个阶层分化的社会里, 各个政治主体受利益驱动, 通过各种方式向政治系统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力求在权力资源的分配格局中占据一个相对有利的位置。如何整合各阶层的利益始终是执政党考虑的重要问题。伴随着乡村社会的转型, 乡村涌现了许多新的问题, 如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问题, 农民工的就业问题等等。作为一个执政党它需要从国家发展全局的角度考虑, 权衡各阶层的利益, 而不是在任何具体情形下都代表农民阶层的利益。于是, 党有时出于政权稳定考虑也默认一些有损农民利益的政策出台。同时, 由于门槛过高, 农民党员的比例相对较少,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政党制度在农民利益整合方面的功能发挥。为改变这种格局, 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努力。其一, 完善沟通和表达机制。利益的沟通和表达是利益实现的关键环节, 没有利益的沟通和表达, 利益的整合功能就难以实现。通过发展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 充分借助现代各种媒体, 广泛地收集各个阶层的愿望、利益和要求, 并及时地对这些信息作出综合考量, 尤其是对于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 我们党更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渠道主动去收集他们的意见, 在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制定中充分尊重并考虑他们的利益诉求。其二, 建立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在中国渐进式改革的背景下, 作为一个代表各阶层利益的执政党需要更加重视对农民的利益加以保护, 对于农民在利益调整过程中的损失应该想方设法给予合理补偿。同时, 应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阶级基础, 将农村中的一些先进分子吸收到党的队伍中去, 完善党派的政治协商等等。其三, 执政党还需要广开其他渠道。如通过发挥知识分子代言人的作用;挖掘农村村落的传统资源, 如体制外精英的作用, 传统宗族、宗教的影响力等等, 以便更好地发挥其利益整合功能。

参考文献

[1][美]塞谬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 等,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8:352.

[2]同春芬.转型期中国农民的不平等待遇透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2006:63.

[3]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聚焦“三农”:中国农民发展研究报告.NO5[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31.

表达途径 篇10

关键词:口头表达;能力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形成自己具有鲜明特色的交流方式。中国人之间的交流与国外不同,通常情况下,人们的交流从寒暄开始,从简单的寒暄中判断对方的情绪状态等。经常用到的方法有,“投石问路”等。可见人际交流在人们的生活中多么重要。良好的人际交流需要交流沟通对象具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为了培养人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需要从学生时代抓起。利用学生在求学阶段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表达习惯,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激发学生口头表达兴趣,营造良好氛围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状态不断发展不断成熟,但学生身上依然存在浓重的好奇心。教师的职责是发现学生的好奇心,正确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口头表达兴趣,引导学生的兴趣至学习过程中。口头表达是一种自由表达,不应该受到规则、条条框框的约束,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思维与理性。所以说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应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培养与学习氛围,正确引导学生快乐地学生,发现语言魅力,发现人际交流的魅力。曾有人说过,成功是依靠20%的努力工作+80%的人际沟通。口头表达是人际沟通的基础。一个人无法正确表达出自己意思,便不能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营造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习氛围,需要教师寻找多种多类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素材。素材可以是当下比较流行的推理类小说,也可以是奥巴马演讲视频,也可以选择连续剧等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利于营造活泼的教学气氛。

二、通过朗读课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也可用在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活动中。通过朗读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达素材,更多的表达形式。让学生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感受中文的博大精深。以书本教材来说,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朗读,然后让每个学生表达出自己读这篇文章时的感想、感触。有感而发的“感”并不要局限在传统“感”,而是要更遵从学生的感受与领悟,更遵循学生的思维方式。这个过程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为学生讲解课文,简略分析课文的精髓与中心思想以及朗读课文时,要注重发音标准,条理分明,语言简洁。使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地学到口头表达技能。

课本教材是教师讲读的素材之一,实际生活中,我们会接触更多不同语言形式组织的文章,比如会议报告、青春题材的小说、经济题材的书籍等。每种类型都有自己特色鲜明的表达方式。可以利用热点新闻、有争议的人、事、物等作为话题,让学生即兴演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独立性与自觉性增强,思维开始转向理论型,具有较好的抽象概括性。因此,教师可以训练他们的演讲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类型文章的朗读,让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起来。

三、教师以身作则,建立学生口头表达训练鼓励机制

在进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是学生的领头羊,是学生模仿、学习的对象,也是对学生产生直接影响因素之一。教师在要求学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同时,也要注意自身形象,在与学生的对话过程中,一定要发音清楚,准确,思路清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漫长培养的过程,教师必须利用多渠道逐渐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師要实时观察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及时指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优缺点。对于学生的进步,要甲加以褒扬。对学生的缺点,要加以鼓励,不能严厉苛责。良好的训练、鼓励机制是正确引导学生不断发展的基础。科学合理的鼓励机制可以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为了全面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教师必须针对教学班级的特点,制定适宜的鼓励机制,不断鞭策学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口才施展环境。

四、课内训练和课外实践相结合

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并不局限在单一层面中,而是多层次的,课堂训练培养是一个层面。课外培养、熏陶是另外一个层面。教师必须要把课外与课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课内时间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课堂时间毕竟有限,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口语训练的准备和多方面地进行口语训练。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堂布置的口语训练的准备工作。在口语训练时,注意搞好口语训练的布置和检查工作。教师在下课时,也可为学生布置课文复述,或者其他文章复述的要求。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充分了解文章。复述内容不要局限于课本之中,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尤其是近期来,网络流传着许多“伶牙俐齿”的段子或者文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看这些文章,活跃学生思维,避免学生思考方式只围绕着书本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前短短五分钟时间内,加强对学生的口语训练。

五、总结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网络越来越发达,蜗居在家中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他们宁愿躲在网络里面,也不喜欢与人打交道。为了促进和谐社会不断发展,提高年轻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必须加强学生时期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应该把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进行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途径是多样的,笔者在本文只是提到了几种常见途径,教师们应该多根据自己教学班级的特点,制定更为适宜的培养途径,锻炼学生在众人面前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培养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岩 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之管见[J]. 新职教,2000(07)

表达途径 篇11

一、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

1. 结合阅读的写作就是在读完一篇课文或指定的文章后,根据提示要求而进行写作的一种形式。它包括缩写、改写和写读后感等。

(1)缩写。缩写是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对原文加以压缩或概括。它要求使篇幅缩短,又要重点突出,要点齐全。缩写文章时,应按以下的步骤进行:a.认真阅读原文,明确文章的主题思想;b.判断文体类型,根据文体要求缩写;c.抓准中心思想,提出内容要点,抓住关键词和重要句子,理出纲目;d.运用所学知识把关键词、 句子等内容要点连点成线,缩写成文。

(2)改写。改写是在原题材基础上的再创作。主要是通过对原文的结构、语言、 人称、文体等加以改变,使之成为与原作品相联系但又不同于原作的新作品。改写时应注意:a.既要完整准确又主次分明地表达原文中心思想和要点,又要有合理的想象和补充;b.可以适当地引用原文中的关键词语,引用部分要恰如其分地与自己的语言融为一体;c.改写后的文章必须忠于原文;d.按题目要求改变文体、人称、事件的叙述方法和表达方法;e.改写时要注意人称的变化、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转化,以及时态语态的变化;f.改写后的新作可采用顺叙、倒叙、插叙等各种不同的结构形式。

(3)写读后感。读后感是议论文的一种特殊形式,就是在读完一篇文章后写出自己的感受。写读后感,既可就原文整体发表感想,又可就原文的某一情节或某一侧面谈体会。

2. 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还有赖于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以通过复述课文来进行。 复述活动是学生接受、加工、输出语言信息的过程。这种口头做文的训练,可以为书面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听、说、读、写等途径将课文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教给学生。

(1)听。教师通过缩写或改写课文使其成为学生听力水平所能接受的短文或故事。课上由教师口述给学生听,将词汇、 句型、课文大意等传给学生。

(2)说。教师就课文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由学生作答。提问要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这样,学生会逐渐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读。要学生“泛读”课文,进一步弄懂课文内容。

(4)写。教师将课文中的重点句型、词汇、惯用法列于黑板上,以便学生复述时有所借鉴。

其次,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课文的难易程度及体裁的差异来决定复述的形式。

(1)机械性复述。这是一种近于背诵的复述。允许学生借助于上面“说”和“写” 的内容进行复述。

(2)灵活性复述。它要求学生尽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内容、情节重新组织并复述出来。

(3)创造性复述。它要求学生最大程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合理的想象。 对课文内容、情节作重新安排,然后复述出来。这种复述形式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假设情景,让其根据这个情景复述。

上面,我们论述了培养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途径——— 一是结合阅读的写作,二是复述。这些都为做好书面表达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教师还需要进行指导,这就涉及到书面表达的解题技巧。

二、书面表达的解题技巧 审题。

1.细读说明,认真审题。

书面表达是一种控制性写作,考生必须对提示中所提出的各种要求正确理解, 才能根据要求去进行写作。因此,审题是非常重要的。动笔前,要仔细阅读试题说明,弄清文章的体裁,明确人称、时态以及动作的发展顺序。对提供的信息,无论是短文、表格,还是文字、图画,都要仔细分析。做题时,要紧扣要求,围绕中心组织材料,切不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

2.列出要点,扩点成文。

书面表达的评分依据之一是内容要点。因此,在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的基础上,应逐个地完整无缺地把内容要点列出来,然后用英语表达出来。在写作中,尽量用你最熟悉的常用词汇和基本句型。要多用简单句和熟悉的复合句,少用过于复杂的句子和没有把握的句子。

3.调整语句,完善成篇。

在要点表达出来后,要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调整各句,排列次序。有的句子要分开,而有的句子要归纳合并;有的地方需加一些修饰语,而有的地方要加一些关联词。从而, 使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过渡自然,层次分明,顺理成章。完成这个步骤时,要尽量按基本句型写简单句。根据短文内容, 确定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以及文章的基本时态。总之,要尽量使句子表意清楚、正确,使短文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

4.仔细检查,防漏防误。

在写好短文后,从题目要求上要对全文进行检查和修改。要注意字数是否相符;题材的格式是否正确;内容要点是否全面;语言表达是否有误。大至主谓一致、 时态呼应、习惯用法、人称代词、介词、连词的使用,小至单词拼写、大小写及标点符号都不可放过。另外,要做到书写工整规范,卷面整洁,否则会影响得分。

上一篇:课程教学效果下一篇:学校体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