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中学物理教学

2024-07-21

搞好中学物理教学(精选12篇)

搞好中学物理教学 篇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怎样上好一堂作文课, 让学生获得写作的知识和能力, 成为了众多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很多学生认为作文课枯燥无趣, 导致写作能力差所以上好作文课尤其重要。下面我就如何搞好中学作文教学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让学生学会观察

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 就是用眼睛去看, 要远“观”近“察”, 事事留心, 时时注意, 养成一种习惯。

记得2013年冬天下第一场雪时, 我正给学生上作文课, 学生被漫天的雪花吸引了, 心思早就不在教室了。这时, 一名学生说:“老师, 您能让我们去打雪仗吗?”我灵机一动, 说:“好!”教室里立刻沸腾了, 学生摩拳擦掌准备往外冲。这时, 我却不紧不慢地说:“大家先别急, 先听我朗读一段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中描写景色的片段, 再去好好玩, 好吗?”学生立刻安静下来, 接着我激情昂扬地朗读起来。朗读结束, 我说:“现在我们就走出教室, 去尽情玩吧!玩够了我们写篇有关雪的文章, 好吗?”“好!”学生齐声回答。那次习作非常成功。

二、关注评价方式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导下, 作文评改应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 要让每一次作文评改成为学生更好地进行下一次写作练习的加油站,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理会”甚至是“领会”教师评价性的指导;也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积极自主地修改作文, 从而达到在修改中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那么, 教师该怎样评价学生的作文呢?

(一) 评中有“激”

在学生作文的旁批和总评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要以赞赏的语言夸奖学生, 对于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教师更要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 哪怕就只是一个字、一句话, 或一个精彩的修辞, 教师也要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 以使他们保持浓厚的写作兴趣。

(二) 评中有“法”

无论是文章的整体布局, 还是段落的条理, 或是语言的修饰, 甚至一个标点的运用, 都要精益求精。作文评改时, 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把文章修改的原则指明, 让学生明白哪些地方出了问题, 这样学生修改起来就好很顺利。

(三) 评中有“范”

教师的一举一动时刻影响着学生。因此, 教师的评语应是一篇精短的小作文, 它应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 教师应让自己的评语既简短生动, 又富有启发性、指导性, 使学生心领之, 神会之, 心慕之, 手追之。

当学生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后, 教师就要组织和指导学生采用自改和互改的方式自主修改作文。

三、增加学生的生活积累

大部分学生往往拿起笔却是不知道写什么, 这种现象在中学作文教学中经常出现现象。头脑里没有丰富的素材, 当然就写不出成文的东西。根据我多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的经验, 我认为观察是学生获得丰富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 观察的多了就形成各种各样的表象, 写作的材料就积累起来了。所以, 我就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观察身边的事件和生活。在去年的国庆节前夕, 学校安排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可是我却发现学生没有积极参与的动力, 原来是学生对学校这样的安排不感兴趣。于是, 我抓住这次机会,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命题是“国庆节是这样庆祝的”。由于我的命题符合了同学们的心里想法, 所以学生以很高的热情参与了这次活动, 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心里的自然反应, 我心里感觉很是高兴, 原来学生的文笔可没有这么出色。只有平时注重对生活和事物的细心观察, 才能在头脑中积累大量的作为素材。生活当中的任何一件小事, 身边的任何景物都会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 积累的东西多了, 慢慢的就会改变提笔无字的现象。“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讲得就是这个道理。

四、传授写作技巧, 让学生能写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中学语文教材中, 课文的安排都是以单元为单位的, 单元里面的文章基本上文体相同, 这样的编排体系能够以单元写作训练来体现写作体系, 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指导, 使单元中的课文成为学生写作的范文。那么, 应如何进行习作指导呢?在实践中, 我初步探索出一种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以学促教的习作指导策略, 建立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 即“学生初学—师生评点习作—互评—自改与互改”。“用我眼看世界, 以我手写我心, 以我文抒我情”,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他们的作文自然能够写得扎扎实实, 写作水平也就能够得到不断提高。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观察、构思、自改、互改, 最大限度地张扬学生的个性,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将教师的指导环节融入对具体习作的点评之中,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出针对性较强的点评方案, 这样学生就乐于接受, 也就不会出现千篇一律的状况。

五、课堂上加强口语作文训练

写作前的指导和写作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作文主题、谈论所选题材以及行文构思, 都是锻炼学生口语能力的好机会。写作课上最有效的口语训练当是口头作文, 通过口头作文, 可以帮助学生做到有内容、有中心、有条理、有文采地进行口头表达。另外, 作文课上进行的讲评也是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分别选择一些好的和美的文章读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发现文章的优劣, 然后再让学生发表见解, 口头进行修改和评议, 这样就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培养学生写日记的好习惯

日记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学生往往有一些想法, 不愿与教师当面讲, 而在日记中便少一些这样的顾虑。班级中的很多问题我都是从日记中发现的。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向我反映情况, 还不忘嘱咐一句:老师, 可千万别说是我告诉你的。所以, 写日记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还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得力帮手。我很重视与学生在日记中的沟通, 遇到问题我会马上解决, 还要给他们写上热情洋溢的、充满鼓励的话语。同时我也指导学生经常在日记中进行反思, 从而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另外我搜集了一些身处逆境却能奋发向上的人物事迹讲给他们听, 告诉他们暂时的失利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永远失去斗志, 那才会永远没有翻身的机会。

摘要: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 搞好中学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主要任务。本文中笔者从六个方面就搞好中学作文教学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搞好,中学,作文,教学

搞好中学物理教学 篇2

浅谈如何搞好中学的班级管理

湖北郧县谭山中学索明涛

班主任工作繁杂、琐细,如何在忙乱中理清工作思路成为抓好班级,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近十年,在不断地实践中摸索出一些对山区学校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现将其介绍如下:

一、统一认识

人们常说一支军队如果将帅与士兵的认识不统一会造成军心涣散、步调不一致,这支军队一定会打败战,班级的管理也是一样,如果班主任不设法让学生的思想和班主任保持一致,班级的管理也是费力不讨好,收效甚微。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思想统一起来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让学生真的认清学习的重要性。

多数学生对学习的认识仅停留在“学习好了,学业有成了,爸妈开心,自己有面子,将来也可以找份好工作,能赚大钱,生活会好过些。”这也是推动这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其实这种认识是肤浅的,这种思想只是古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翻版,是不可取的。这种指导思想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一旦参加了工作,他们将以追名逐利为目的,为达到某种目的不择手段,最终成为名利的奴隶,危害社会。这种认识谈不上认清学习的重要性。还有极少部分学生的认识更加肤浅,他们认为读书是在为国家、为家长尽义务,他们在校的目的是为了长身体,为了让家长“安心”在外工作。这部分学生可以说是脚踩西瓜皮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他们没有了目标,又加上正处在躁动不安、叛逆心理极强的年龄段,各种违纪现象的频频出现就不足为怪了。这部分学生没有“学习重要”的概念,更谈不上认清学习的重要性。

班主任具有认识的前瞻性和对学生生理、心理正常反应的预见性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有了这种对学生生理、心理的认识、预见,那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真正认清读书的重要性就有了可能。本人认为读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能让人辨是非、明事理;(2)学习能使人增长见识、才干,能提高人的素养;

(3)学习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心胸豁达,身心健康。从教以来,我是怎样把对学习重要

性认识的这些理念灌输到学生思想中的呢?首先以自己平日的言行、举止,理性去影响学生,让他们视我为榜样;其次,经常帮助他们分析身边所出现的各种事情,帮助他们辨是非、明事理;另外经常利用班会课、语文课这两个平台,举些名人的名言和相关事迹来教育他们。比如: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明理方面,我经常把孔子的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挂在嘴边,常给他们讲文天祥、刘胡兰等人的英雄事迹,讲闻一多“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民族气节,讲孔融让梨这类谦让的典故。再如提高人的素养方面,我是经常要学生去背陶渊明、刘禹锡、周敦颐的诗句,特别要求他们细心去领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蕴含的深邃的悠然自得的意境,要求他们细心去琢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深刻的思想内涵,以及“出於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的现实意义。

通过这样细心的引导,耐心地说教,我所带的班级学生的思想认识有了提高,学生对学习重要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2、让学生尝到“劳有所获”的甜头

“甜头”式教育模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效果好成为大家的共识。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尝到学习的甜头,天天学不学一个样,他们是不会长期坚持学习的,作为教师应该明白学生的这种心理。记得领袖毛泽东说过这么一句话“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也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因此教育应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各种方法去诱导他们,让他们尝到“劳有所获”的甜头,觉得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以此达到最终挖掘他们内在潜能,激发他们学习动力,唤醒他们生命感、价值感的目的。那么“甜头”式教育与统一认识又有什么内在联系呢?其实学生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又在学习过程中尝到了甜头,那么学生就会相信你,坚信你所讲的道理是正确的,他们就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样一来一个班的思想统一就非难事了,在之后的教育实践中,只要我们引导的正确、得当就能让学生的认识统一起来。

二、言传身教

教书育人是最崇高的职业,也是非常特殊的职业。教师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要管好一个班集体,班主任必须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打铁还须本身硬。作为教师如何才能在社会竟争日趋激烈,各种社会问题频频出现的今天保持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做到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下面我也想结合自身的特点谈谈,首先我从思想上认清了言传身教在教育实践中的重要性,时时提醒自己要保持良好的品行,有千万双学生及学生家长的眼睛在盯着你。其次,我没忘自已是一名受人敬仰的教师,没忘教师的神圣使命——教书、育人。时时用“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来勉励自己每天都在努力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已的教育教学能力,真正能以一名合格的教师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正是由于我履行了一个教师的使命,严以律己,以身作则,学生对我心悦诚服,才使得班级各项工作才顺利地开展,此外,本人对言传身教进行过细心观察和探究,发现了这些现象:(1)班主任心理欠健康的品行欠好的,所带的班级各种怪异现象频频出现,班主任心理平和、品行良好的,班里出现怪异想象的很少,有些甚至没有,似乎可找到某个规律。(2)平时班主任责任感强,能在教育实践中灌输一些理性的东西,学生中躁动的少些,多数学生也比较理性,平时班主任不负责任,对学生不理不睬,不闻不问,遇事处理得粗糙、拙劣的,学生中往往有较多蛮横、不讲道理,对人冷淡的,这种截然不同性格的形成,其实是和班主任的行为习惯紧密相联。由此可见言传身教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三、讲究管理艺术

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体现了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比如:班里甲同学与乙同学因一点小小的误会大打出手,双方都受了伤,作为班主任处理这件事情的恰当与否,直接体现了班主任的管理能力。

那么怎样才算管理艺术,科学管理呢?第一、应时刻牢记你是班级大家庭的大家长,要有责任感、使命感;第二、在处理班级事务中要尽量做到公平、公证、公开;第三、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建立真诚的友谊关系;第四、细心地研究每位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第五,树立教育无小事的理念;第六,选好班干部,充分调动他们管理的积极性。这些是本人的管理经验,也是我觉得行之有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下面我想谈谈自2005年下半年至2008年上半年对(2)班管理,主要讲讲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曾记得刚接下这个班,总觉得身上压力很重。这个班的学生明显不同以前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非常活跃,也异常大胆,各种怪异的学生都有,比如:从小学读过来,上课讲个不停的;喜欢搬弄是非、作弄人的;天天无所事事,写所谓情书的;“疯疯癫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应用尽有。针对这样的一群学生,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而不大胆地创新,与时俱进,肯定是管不好这个班。那么我是怎样理清管理思路,做到有条不紊地对班级进行管理的呢?首先在七年级课没那么紧的情况下,我大胆地放下了上语文课的时间,花了较多的时间帮助学生分析纠正各种不良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整顿”,多数学生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事可以为,什么事不可为。这为后面工作开展的得心应手开了个好头,奠定了基础。在以后的工作中,我经常跟学生交谈,留心他们行为习惯的变化,每天做好记录,给每位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做到随时掌握班内的第一手材料,及时拟订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班主任工作稳步进行。由于工作方法的切实可行,工作做到了学生的心坎上,渐渐拉近了我和学生的距离,师生关系变得融洽。班里那些有毛病的学生在努力地改正,太过张扬的学生也有了几分内敛,班风好转,学习风气渐渐变浓。苍天不负苦心人,这个班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居全级之首,各项评定指标都达标,到了八、九年级班里的班风学风更加好了,都居全年级之首,升中考试成绩理想,这些成绩的取得可以说是讲究管理艺术的结果。

以上所讲是对整个班的管理情况,下面我想就个别事例更进一步谈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比如:班里有名叫张帅的学生,人长得特高大的,但身上的坏毛病很多,最突出的特点是对异性极为感兴趣,七年级第一学期开学初就有很多学生向我反映收过他的“情书”。他的这种行为异常反常,也是我头一回遇上这种现象。针对这样的一名学生我没有把他骂个狗血淋头,甚至没有用过重的语气,因为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我想知道这种反常的原因。于是我先把他叫到房里,跟他聊起了“女人”的事,开始他还有点羞羞答答的样,后来看到

我班主任都没有什么避讳,他也打消了疑虑,大胆地谈出了他对异性那种朦胧的“神往”之情,以及产生这种情感的原由。通过这次交谈,我找到了他的症结,原来是读小学时和那些无心学习的未成年人“社青”混在一起,听他们讲男欢女爱之事太多,又正值他处在发育期,才有了那些反常的举动。了解了真相,他的那些行为就在情理之中了。之后,我又是怎样去引导他、教育他的呢?首先他对我吐露的真情,我进行了保密,没有向其他老师、同学提起,没有让他失面子,另外,我又大胆地给他做了体育委员,让他有事可做。这样以来,他觉得班主任是很理解、信任他,是可以讲贴心话,做贴心朋友。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工作勤快、学习也渐渐用心起来,经常主动向老师请教,女生再也没收过他的情信。最后这名学生考上了高中。

农村中学如何搞好体育教学 篇3

【关键词】 农村;重视;教师业务;兴趣

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入到了热爱体育的行列中,学校体育既能培养学生的体育基础,又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要将一些体育运动技术,技能尽可能地传授给学生,以奠定学生体育锻炼的基础。然而农村中学由于场地、器材、资金等的限制,要上好农村中学体育课,提高其教学质量并不是很容易的,这里就谈几点看法:

一、立足实际,重视体育课程

在现今片面追求学生升学率的思潮下,学校体育教育得不到充分的重视,同时每一个学生,都认为只要是语文、数学等升学考试科目成绩好,体育成绩好不好没关系,肤浅的认为体育课就是“玩儿课”聊聊天,追逐打闹就行。即使现在体育成绩被列入到了中考行列,有些学校领也认为体育课只练考试项目就可以,体育课直接就可以上成训练课,或者等到了九年级再搞突击训练也能取得好成绩。学校不注意调动体育老师的积极性,造成体育教师自暴自弃,上课不认真,认为没器材,场地质量差,怕出意外伤害,没法正式的上课,即使上课也采取放羊式的教学。有的学校干脆以师资紧张为由,体育课在课表上成了摆设实际上不开设体育课,或直接被其它学科老师“挪用”。所以,农村的体育教学实际上处于一种不规范的状态。为此,作为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一定要端正教学思想,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作正面引导,引导他们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同时还要通过不断规范体育课堂来争取学校的支持。更主要的是我们体育教师要开动脑筋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器材,认真组织教学,上好体育课,提高教学质量。如开展踢毽子活动,就可先组织学生进行了“制毽子比赛”,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又充实了活动器材 ;再如学校的体操棒、跳绳、乒乓球台等都可以通过体育教育的努力能够完成。这样既节约了开支,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养成了学生从小节俭的好习惯。我们还可以利用学生身边常见的物品来做体育活动器材。

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

1、用良好的教师形象来影响学生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这就要求每位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着装整齐,精神饱满,言于律己,时时刻刻注意自己言行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

2、要做到讲解清晰,示范规范

“示范”是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体育运动的由来就是模仿,学生学习运动技术、技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模仿,因此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俗话说什么样的教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对主要基本技术工作进行研究,做好示范,确保示范,动作的正确性,规范化(示范规范化本身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选择示范的位置、角度、速度、次数和运用示范的时机等方面都应用科学性,才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如果运用示范不当,则会造成事与愿违,影响教学效果,由此可以教师必须不数提高业务水平,提高示范能力。

讲解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输出信息的核心教学法,讲解的内容要与教学内容及学习掌握体育运动的竞赛规律相吻合,语言简单扼要,使讲解既精练又形象生动,又能突出重点。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完成一项动作技能,主要是看学生在这项动作技能上的重点部分完成得如何,如果学生能够掌握技术重点,那么学生已经算是基本掌握了整个技术动作要领。因此,我们在讲解是要突出重点。

如:在教学《双手向前投掷实心球》时,我发现这项技能的重点是学生的使力顺序,这了让学生能更好掌握用力顺序,我特意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在示范的同时结合讲解,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了这项技能的用力顺序,最终达到完全掌握的目的。

用好讲解时的语言,使讲解润色生辉,更加形象生动,形成独特的魅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如果既平淡无味,又不能突出重点,就会降低讲解的效果,失去讲解的作用。

3、抓住学生特点认真组织课堂

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七年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灵活动用组织方法,针对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在“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如一节课中,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传统的队形变换方法显得机械、死板、单一,且容易出现散乱的状况,而此时教师采用游戏或舞蹈等教法进行衔接,即会使学生感到新奇,又会使教学活而不乱,顺利过渡。

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任何知识都有一个产生、发展、老化的过程,知识一旦老化,就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要在教学过程中做的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我们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观念,新知识、新技能、并充分利用到教学中去。

实践证明,作为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是能做到以上三个方面,就能够将体育课上的生动有趣受到学生欢迎,使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得到迅速的提高。

如何搞好中学数学教学 篇4

一、做好小学与初中数学基本能力的衔接

大多数学生由于小学运算能力差, 基础掌握不牢固, 所以要让他们坚持天天训练五分钟的运算题, 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加快他们的运算速度。初中与小学的运算相比, 多了负数、负号, 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难接受, 很多学生往往把负号忘记了, 导致运算及结果不注意负号而出现错误。所以在训练运算能力时, 要让他们特别多做有负号或结果是负数的题目, 让学生偏爱负号, 逐渐适应负数与负号。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每到课余时间, 我都要与学生在一起谈心, 让学生认为老师是他们真正的朋友, 慢慢地他们会将自己在学习中的困难告诉老师, 让我帮他们走出困境。这样我随时提醒他们的错误之处, 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 部分学困生认为数学学不好了, 想放弃学习的想法, 我就从各方面与他们交流, 不断地鼓励他们, 给一些基础题目让他们不断练习, 直到他们一次性做对为止。他们通过不断反复训练做对题目, 觉得自己成功了, 富有成就感。后来他们主动要我出题目给他们做, 重新燃起了学习的热情, 并向我保证一定会加倍认真学习, 争取学习有所进步。

三、采用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

面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 他们的小学数学基础不同, 所接受的数学老师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也不同。对于基础好的学生, 我们要适当提高难度, 让他们“吃饱”;对于数学基础差的学生, 我们要降低难度, 让他们有学习数学的信心。另外,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老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重要途径, 但是, 目前数学作业过度统一要求, 内容单一, 创新不足, 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分层布置作业也是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初中数学中我们一定要精选学生的作业, 量少而精,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解方程这一章中, 基础薄弱的学生要求要熟悉直接开平方法和公式法, 基础好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这两种, 还要会用配方法解方程。时间长了, 学生对解方程的方法熟悉了, 就要求全部学生都要熟练地运用适当的方法解方程。

四、加强学生综合运算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要求, 初中数学教学应该侧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通过第二课堂等实践活动, 把教科书上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同时在数学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这一方面的培养, 能提高学生加工、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 提高通过阅读将文字的东西转化成数学信息, 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例如, 我们在学习圆这一章时, 先让学生自学, 自己发现圆的一些特性:对称性、旋转不变性等。自己总结归纳出有关圆涉及到的概念:圆心、半径、直径等。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由圆的面积公式得到扇形的面积公式等比较复杂的知识。

五、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要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巧妙的设计问题, 启发学生质疑, 促进学生自主探索。2.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 仅思教学模式, 教师的授课不能超过十分钟。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新问题。4.倡导学生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自学为主、老师的讲授只是“画龙点睛”的作业, 充分发扬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的作用, 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学生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课堂作业当堂完成。由学生指出相互之间的错误, 再更正,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测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当堂训练也有利于复习和巩固新知识, 老师也容易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在学完一节、一课、一单元后, 让学生动手“列菜单”, 归纳总结, 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 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 有时出题要求学生要当面完成, 检查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 或单独辅导他们, 直到他们理解为止。

如何搞好作文教学 篇5

湖北省郧县青曲镇中心小学     李兴慧   电话:07197518111

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来说,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来讲,最难写的也是作文。每次习作,老师讲完要求之后,学生总觉得没有可写的素材,对此,我觉得在作文教学中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我觉得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观察生活,举一反三

观察是学生获得作文材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观察练笔范围广,开式多,它对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有着深远的意义,不少学生作文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就要教给观察方法,要选择好观察对象。我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如书包、储蓄罐、小玩具等,让学生知道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以“文具盒”为例,我在指导观察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按从外到里的顺序,仔细、具体观察文具盒的特点,交以详细描述文具盒的形状、图案、内部结构和作用为例,指导学生自觉地、有目的地从一般的“看”上升到真正的观察,帮助学生把个别、部分的认识以综合,把各部分连起来说。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就能举一反三。

二、积累材料,灵活运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平时很少课外阅读,特别是农村的学生,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三、教给修改方法,培养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这也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作文教学上的体现。所以,在作文作文教学中,就必须养成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一方面向他们介绍古人名家锤字炼句的故事,进述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道理,提高他们认真修改草稿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第一篇作文学生做好草稿后,老师选择一篇有共同毛病的作文抄在黑板上,指导学生逐字逐句推敲,教给学生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完后,再让学生比较修改后的作文和刚才的作文,使学生清晰地感知到好文章确实是改出来的。再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有了修改作文的兴趣,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自然也养成了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大有好处。还可以让同学之间互相修改,这样也可以互相学习。

四、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1] [2] 下一页

。儿童有了兴趣,就会乐在其中。要重视讲评艺术,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每篇作文我讲评两次。学生作文草稿交上来后,我先粗略地看一遍,好、中、差各选一篇,在课堂上评改,表扬好的思想、选材、词句,指出不足之处,再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写得不好的还要重写。最后誊清上交的作文,教师再认真批改、讲评。第二次讲评,着重表扬改后有进步的同学。特别是对于写作基础差的儿童,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鼓励为主,充分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学习写作。这样,教师虽然辛苦,却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受到教师热情洋溢的称赞,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

搞好中学物理教学 篇6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1

一、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动机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老师喜欢的程度。“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名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创设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学生只有在宽松、和谐、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维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课堂中应让他们拥有自己的声音,鼓励他们敢想、敢猜、敢说、敢做的精神,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欲望,表扬他们点滴的思维成果,师生间共同形成一种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维品质。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认识更加具体化

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实物,如“摩擦”一节,教材用推大衣柜的方式导出,教室里没有,但有电视柜,因此,让学生推电视柜来说明,学生用亲眼见到的实验现象总结规律,记忆势必深刻,又如“杠杆”一节,可利用教室中的扫把,请几位同学上讲台扛起来,然后改变扫把的不同位置放在肩上,让其感受用力大小变化,增强了实验的真实性和机动性,这就很能说明问题。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很多,提倡多观察、多分析,对学习和巩固物理知识很有必要,这也能时时记起,不会遗忘,自然界的电闪雷鸣,雨后的彩虹,太阳光的色散,冬天人们呼出的“空气”,汽车的发动,发光的电,照相机照相,工人利用杠杆把很重的东西滚上去,都离不开物理知识。我叫学生多观察,随时联系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其中的道理,这样,既能让他们掌握课本知识,又能让他们开阔眼界,还能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何乐而不为呢?

四、正确的肯定和激励学生的回答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回答问题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也不可能与你的标准答案一字不差,因此,我总是先肯定他们回答正确的一部分,再帮他们分析不足部分,或经过学生讨论共同分析学生为何错的那部分,而不是一概否定他的答案。这样,他们就有勇气回答下一个问题,积极参与老师的教学,不懂就问。老师做到上课随和但不随便,学生也能在老师的肯定和赞许中自主学习,学习积极性就会更高。

五、重视学法指导

只有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钓鱼的本领”,具备了学习能力,学生才能成为善学者,才能真正成为主动的学习主体。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在授课中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趣闻和物理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物理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启于思,思启于问”。在新课标下的课堂应是这样: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的养育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殿堂,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有了探索新知识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得到丰富,有了亲身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物理教学反思才具有它真正功效。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作为物理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自己去学物理教材,怎样听课、做摘记、怎样完成物理作业和课外小实验等。之外,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物理学习中特有思维和研究方法的指导。因为在物理学发展的道路上,成功地创造了一套绝妙的物理方法。例如:观察实验方法、假说方法、模型方法、理想化实验方法、类比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我们物理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物理本身的同时,必须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去学习这些物理方法,领悟物理学家在探索知识过程中不畏劳苦、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师的学法指导应战在完善思维过程和优化思维品质的高度,培养学生的排除干扰信息、捕捉本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推理能力。概括地说,就是要指导学生用物理观点,物理思想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这个目标一旦达到,学生学习物理能力素质就有了质的飞跃。

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交往能力,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许多发明创造是多人合作共同搞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面对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同学之间可以讨论、争辩、交流。

总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但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老师减轻了许多困难,改善了教学中那种以教师为主的课堂中一堂死水的教学模式,培养的不是死记硬背的书呆子,而是二十一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树仁.试论研究性学习[J].教育科学研究,2011(05):314-315.

[2]魏日升,张宪魁,主编.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与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838-839.

[3]夏惠贤.多元智力理论与个性化教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3:131-132.

搞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 篇7

一、加强仪器管理搞好物理实验教学

1. 加强仪器管理, 提高仪器完好率。

仪器管理规范化, 要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落实各种表、册、账、单的使用。对损坏的仪器要迅速修理补充。仪器在使用中的管理要做到“严”和“细”。“严”就是对学生要求严格,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上好实验课打下良好的基础。“细”就是管理要具体, 检查要认真。在实验中, 严禁各组随便调换仪器, 实验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后, 各组长要细心检查, 认真整理器材, 值日班长还要逐组检查、登记各组的仪器完好情况, 这就确保了小件仪器无遗失, 大件仪器无损坏。这样才能充分保证仪器的完好无缺, 杜绝不正常的损耗, 对于正常的故障, 也能随时发现及时修复, 使仪器保持良好状态。

2. 搞好实验教学, 提高实验开出率。

要使实验教学坚持下来, 既要解决思想观念问题, 又要解决方法问题。思想观念不解决, 就坚持不了实验教学, 方法问题不解决则做不好实验。在教学实践中, 要认识到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 更能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培养整体素质。新知识包括仪器的用途、结构、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步骤与合理的操作顺序等。基本素质则包括严格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工作习惯等。这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观念问题解决后, 方法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实验方法上, 坚持做到:第一, 每一个实验都提前做好准备。对学生, 要求课前进行实验预习, 明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和实验原理, 了解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设计好实验所用的表格。教师课前要对所用器材进行认真的检查和调试, 该修的修, 该换的换, 把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解决在上课之前。第二, 在实验课上, 要先做好示范, 把实验中易出现的问题给同学们讲清楚, 在学生实验时加强巡视, 随时掌握实验进度, 统计完成情况, 督促对现象和数据的记录, 推广好的方法等。课后, 特别要帮助实验失败的小组分析问题、查找原因, 并尽快安排他们补做实验。第三, 要留给学生继续研究的余地。要求大家在认真完成教材任务的基础上, 争取人人动手, 重复练习, 多次操作, 以期知识转化为技能。实践证明这是升华知识、提高兴趣、培养基本技能的有效方法。

3. 开放实验室, 提高仪器利用率。

在做好教材要求的分组实验后, 要更充分地发挥教学仪器的作用, 开放实验室是一个很好的做法。这就是每个小组、每个同学随时都可以到实验室去做自选的实验。有的同学补做还存有疑问的分组实验, 有的做老师课堂上做过的演示实验, 有的做课后的小实验, 还有的做习题上的实践性实验……总之, 只要同学们提出申请, 都应尽力给予安排。这样做虽然麻烦了一些, 却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有力地深化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二、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上好物理实验课

1. 认真备课。

有些老师认为实验课好上, 学生喜欢上实验室, 积极性高, 因而不认真备课, 或者说不知道怎样备实验课, 甚至没有教案就匆忙上实验课。其实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 真正上好实验课很不容易, 不下一番工夫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上实验课应当和其他课一样备好课, 写好教案。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该提前预做实验, 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 懂得每一个实验的关键, 这样才能取得主动权, 做到心中有数。许多老教师虽然讲课多年, 对每个实验都了如指掌, 每次上课前仍要认真预做。因为时间条件变了, 因素也随着变化, 只有预做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做好实验, 上课前要认真检查每一组仪器。首先从数量上规格上检查, 其次看每一件仪器能否用。还应有一些备用器具, 以便及时补充更换。

2. 要求学生预习实验。

提倡学生预习实验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但不能停留在一般的号召上, 要布置预习提纲, 且要采取多种方式检查预习情况, 逐步做到不预习不准进实验室。例如可采用提问检查, 进实验室前检查笔记等形式;也可以将权力下放到小组长, 由他们检查后汇报。对于无故不预习的学生, 可采取停做实验先预习, 课外补做实验的办法。这样要求几次就逐步走上正轨了。

3.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实验课上, 应抽适当时间, 讲清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容易发生的故障, 点出本次实验的关键所在, 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排除故障。这样既能减少盲目操作造成仪器的损坏, 又能使教师不陷于被动地解答学生的问题之中。例如《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等四个实验, 都用到打点计时器, 而它的故障率最高。这就要讲清它的基本原理及可能出故障的几种情况, 启发学生自己排除故障。这样引导, 学生反映收获大, 远远不止学到一点知识, 更重要的是锻炼了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老师也解脱了因排除故障而所致的忙乱, 有了指导学生的主动权。在实验课上,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认真观察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 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给予指导。教师是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工作的, 工作的重点, 不是一般的讲解和辅导, 而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特别对于基础薄弱、动手能力差的学生, 要耐心指导, 引导他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确定努力改进的方向。

三、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创造思维能力

1. 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

(1) 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方法。首先是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 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 基本仪器主要有:刻度尺、量筒、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天平、温度计、测力计、压强计、打点计时器、安培表、伏特表、滑动变阻器、万用表等。物理大纲要求“学会正确使用仪器进行观察、测量和读数”。要让学生了解这些仪器的构造、原理、用途, 掌握仪器的量程、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 达到熟练地、正确地读数, 在介绍这些基本仪器使用方法时, 应抓住各种基本测量仪器的共性加以指导:第一, 各种基本测量仪器都有一定的量程。必须要求学生在使用各种基本仪器前, 搞清仪器的量程, 并且能估计被测对象的情况, 选用适当量程, 避免超过量程而可能损坏仪器。第二, 使用测量仪器前通常都要调节零点或校正零点, 否则测出的数据就不准确。如:对安培表、伏特表等应学会调整零点, 对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刻度尺之类的仪器, 还要学会零误差修正, 让学生懂得零点是相对的, 零误差的修正在生产上有普遍意义。第三, 会正确读数。要让学生掌握读数的一般方法, 关键是会读出仪器的最小刻度值, 会从最小刻度之间估计出一位有效数字。同时, 要学会正确读数的姿势。如:从量筒上读数时, 眼视线应与液面保持相平, 不能仰视或俯视, 若是凹液面读凹处, 凸液面读凸处, 从安培表、伏特表读数时, 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 并且正对指针, 估计读数四舍五入等。第四, 根据仪器的构造原理, 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和使用规则。如:天平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制成的, 因此, 使用前和称量时都要做到横梁平衡, 同时必须严格保护刀口, 要让学生理解保护刀口的重要性, 从而自觉遵守使用方法和规则;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所以, 根据热平衡原理, 测量液体时, 温度计不能离开液体, 而且要在温度计内液柱稳定时读数。显然, 培养学生使用基本仪器的技能, 必须注意把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与理解仪器原理结合起来, 这样既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 又能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样使用仪器。只有理解了仪器原理, 使用起来才会更加自觉和主动。

其次是培养学生进行试验过程必须掌握的技能。第一, 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一般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方法的技能。首先要求学生明确各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或理论根据, 根据实验的原理、要求对实验进行设计, 包括用什么物理定律、公式, 电学实验用什么电路图等。还要搞清哪些是已知量、被测量, 然后选择所需的仪器和实验条件, 进而设计好实验步骤, 画好记录表格等。其次, 培养学生正确调整和安装仪器、正确连接电路的技能。正确的实验, 首先是安装、调整好仪器或正确连接电路。如:在电学实验中, 依照电路图连接线路, 连线时, 应将电路分为主回路和支路, 从电源一端开始沿主回路按顺序进行, 其次为支路;主回路中必须有开关 (先断开) ;导线最好选用几种颜色, 主、支回路分别用一种颜色。往接线柱上接导线时, 应按顺时针方向将导线缠上。电路连接后, 必须复查, 确认正确后方能通电。第二, 培养学生正确记录实验数据, 并能进行运算和分析, 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这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 要求学生集中精力, 按实验步骤有条不紊地操作和读取测量数据, 有的实验则要求测量或操作时动作迅速, 把握时机, 如:温度测量、电学测量。要按实验先后顺序将需要测定的各量测出, 并记录下来。一般要求学生实验前列出表格, 表格设计要求:能记录直接测出的各物理量, 能记录各次测出的量, 能填写计算出来的中间数据和最后数据等内容。进行数据处理、运算, 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在整理数据时, 如发现有不合理的数据, 就应对该数据补测。要指导学生按有效运算法处理数据, 对实验结果进行适当分析讨论。第三, 要使学生了解误差概念, 并学会初步的误差计算和分析。实验后, 要指导学生对实验的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进行分析。系统误差主要是由于仪器本身的缺陷, 实验原理、装置不完善而引起的, 如:螺旋测微器零点不准;风的吹动使天平产生误差;电表指针不对准零刻度等。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是校准仪器, 或是改进实验方法。改进实验方法, 可改变仪器的位置或仪器的布置, 撤换某件仪器, 改变所选取的某个参数, 改变实验方法乃至改换实验操作人员等。例如将物体放在天平左、右盘上, 分别称衡, 可以发现天平不等臂引入的误差。偶然误差是在实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对某一物理量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 由于各种偶然因素产生的误差。减少偶然误差的办法是多次重复测量取算术平均值, 以其平均值为最终的结果。第四, 会写一般的实验报告。学生在实验结束后, 应根据原始记录和实验时的体会, 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主要有:实验名称、目的、器材、原理、方法和步骤、实验数据、数据计算和处理、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技能, 对实验报告的写法、格式等要严格要求, 书写时, 要求层次清楚, 语言流畅, 文字精练、正确, 图文并茂, 要总结出实验成功的经验或实验失败的原因, 使学生将来进行科学实验时能写出自己的实践成果, 并让别人看懂。第五, 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包括爱护仪器, 遵守安全操作规则和尊重实验事实的习惯等。如:做电学实验结束时, 应将仪器调到最安全的状态再切断电源, 然后拆除连接线, 整理好仪器和导线。

(2) 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途径。实验课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基本途径。实验课包括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演示实验是教师使用仪器, 进行实验操作典范, 它教给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如:如何正确使用仪器、安排实验步骤、操作、读数和记录数据、列表和作图线、分析和推理, 得出正确结论及分析误差等。通过大量的演示实验, 学生可以在长年累月的耳闻目睹中, 潜移默化地学到实验技能。在分组实验中, 学生的活动是多方面的, 既有思维, 又有操作, 这就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实验时, 教师可先介绍实验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然后在台上做示范, 学生在台下跟着教师做, 这种方法对于起始年级的学生是合适和有效的。学生在教师的步步指导下, 形成良好的实验方法、实验修养。随着实验技能的不断提高, 逐步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独立实验的能力。

2. 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1) 在实验教学中突出探索方法的培养。物理教学常用的有实验归纳法和实验验证法。在教学中, 应有意识地采用这两种方法加强训练。例如, 在总电阻教学中, 就可进行这两种方法的训练。 (1) 应用实验归纳法探索电阻串联。首先,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欧姆定律设计一个电路, 测定各个电阻的阻值, 然后由学生进行实验, 并从实验中归纳出R串=R1+R2的结论。接着, 教师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和欧姆定律, 从理论上加以推导, 得出同样的结果。这样, 在获得关于串联总电阻与分电阻关系的知识的同时, 学生学习到自己设计电路、总结规律、从理论上论证的初步方法, 即实验归纳法。 (2) 应用实验验证法探索电阻并联。在并联电路的探索中, 先由教师从理论上推导出1/R并=1/R1+1/R2的关系, 接着由学生自己设计电路操作实验, 然后验证这一关系。最后, 教师进行总结, 联系电阻与导体截面积的关系对并联作出解释。这样, 在获得关于并联电阻知识的同时, 学生学习了实验验证法。

(2) 通过设计物理实验, 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怀有好奇心, 对还不懂的现象总喜欢问为什么。教师应该爱护学生的这种精神, 可以和学生一起设计实验, 组织他们观察现象, 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例如“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楞次定律”的教学, 课前可先留给学生一个思考题:如何判定感应电流方向?怎样通过实验加以归纳得出?强化学生的创造意识。在此基础上, 将学生带到实验室, 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的知识, 共同设计一个用线圈、电流表、条形磁铁组成的实验线路。让学生自己动手连接线路, 观察实验现象, 并做好记录。引导学生边观察, 边思考, 边发现问题, 边解决问题, 并根据实验记录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 帮助学生从中得出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原来磁场的变化的结论。然后, 引导学生将磁铁换成通电螺线管再做实验, 或把通电螺线管放在线圈中, 改变通电螺线管电流的大小, 并观察实验现象, 记录实验结果。最后, 归纳得出上述不同情况下的电磁感应现象所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磁场, 总要阻碍原来磁场的变化的结论, 即楞次定律。通过启发诱导, 大部分学生都能熟练应用楞次定律, 收到良好的教学成效。

(3) 重视课外实验,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的课外实验 (包括小制作) , 主要是以扩展知识面、发展创造力为主要目的的。学生在课外实验中, 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要适当引导, 不使他们过多地碰壁。但是, 教师也不可包办代替, 要让学生经受挫折, 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不断改进实验, 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从而获得成功。这样将会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 使学生得到更多锻炼。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因此, 物理实验教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加强仪器管理搞好物理实验教学,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上好物理实验课,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创造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

如何搞好中学思想政治教学 篇8

一、以学生自学为主, 教学为辅

“自学为主, 教学为辅”是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出现的新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提倡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提高他们的课题参与度,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需要先简练而精确地讲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然后将留给学生进行理解和把握的时间增长, 最后让他们把自己当作教师向同学们讲解自己的理解, 这样就可以让学习由被动方式转变为主动, 使学生增加主动学习的兴趣, 培养和锻炼自学能力,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还能减轻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二、因材施教,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传统的教育体制是以考试为导向的, 这就决定了分数是衡量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唯一标准, 而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使学生只会死记硬背, 应付考试。在新课改的条件下, 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加强自身修养, 提高知识储备, 加强教学方法, 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1) 基于平时对学生的观察, 将学生按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等进行分组。按组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法, 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2) 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 使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 如, 讲故事的方式、联系实际生活例子的方式等, 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当然, 这些工作的完成必须依靠教师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设定教学目标, 并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以有条不紊地完成既定的目标, 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对知识点进行迁移, 开拓教学思路

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 对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树立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人生路上走得更远。因此在中学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 是教师应该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知识点进行迁移就是很好的方式, 通过知识点迁移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联想, 让学生举一反三, 在轻松的环境中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如, 讲授“正常情绪”一课的时候, 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设计诸如“自己平时会有哪些情绪”“当自己有情绪时, 身体会有哪些表现”“情绪变化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哪些影响”等的问题, 将思想政治知识与生物知识进行结合, 在帮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知识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四、理论结合实际, 让知识发挥效用

思想政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思想政治知识的学习,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具备应对今后生活、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态度。中学时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 学生都处于身体发育和思想形成的黄金期, 人生观初步形成, 这个时期的教育会对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甚至终生都有深远的影响。为了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认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引用实际生活例子, 设置生活场景等方式将政治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在生活场景中体验知识的魅力, 从而帮助他们开阔思维, 更好地接受所学知识, 也有助于学生形成发散的思维,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五、面向全体, 抓两头促中间, 积极转化和辅导后进生

教学思想的转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条件。教学思想的转变体现在实际教学中, 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对待全体学生,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也即是要对全体学生负责, 在培养优等生和中等生的同时, 更要注重对后进生的辅导和转化, 以向上一级学校输送更多的优秀学生。转化和辅导后进生的工作, 要求教师要对后进生有耐心, 并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除了要帮助后进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外, 还要认真了解他们落后的原因, 帮助他们分析存在的问题,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帮助后进生的过程中, 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总之, 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教师应积极研究教学方法, 从而寻找出有效的教学方式,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思想政治课基本知识。并要在努力抓好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 重视辅导和转化学困生, 从而切实搞好思想政治教学。

摘要:根据实际教学中的总结, 提出了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适当对知识点进行迁移扩展等方法, 以达到切实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李晓峰.如何取得初中政治课教学的最佳效果[J].考试周刊, 2009.

[2]吴素辉.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之我见[J].青年文学家, 2007.

浅谈如何搞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9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是基础性学科, 是使用最广泛的一门学科, 它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所以说作为语文教师责任重大。要想搞好语文教学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学生才能主动地、积极地进行学习, 他们学习起来才不会觉得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或者说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 而是发自内心地愿意主动去学习, 这样的学习效果不言而喻。所以说提高学习兴趣是搞好语文教学的关键。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们可以从以下这几个方面去做。

1. 教师教学语言要美。

语言美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普遍使用谦语、敬语, 还有教师要注意运用的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说话的语气。教师优美的语言往往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或者是心灵的震撼, 这样一来学生被教师优美的语言所感染, 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2. 教师语言要有趣味性。

教师的语言要有趣味性, 要把抽象的道理直观形象化, 还可以适当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举一些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具体例子, 学生都会非常感兴趣, 乐于学习,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就会提高。

3. 教师语言还要具有科学性。

这也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教师在教学中, 语言表达一定要准确、中肯, 同时还要规范, 因为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课效果。教师要做到语言的科学性。第一, 教师要用规范标准的普通话, 这是教师必须要具备的素养。第二, 教师要能将书面语转化为口语, 因为口语便于学生理解, 易于学生接受所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 要有意识地把书面语转化成口语,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提高学习效率。第三, 教师要适当地运用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所谓肢体语言其实就是指身体语言, 它包括手势、眼神以及动作等。如果在教学中教师采用适当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教学, 学生更容易理解, 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有的教学内容单凭教师口头讲, 学生不好理解, 但是如果辅以适当的动作, 学生就很容易明白。

二、注重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激励教育

注重激励教育, 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进行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更重要的是要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 培养德才兼备的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那么运用激励教学法, 不仅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 还可以激励学生的想象和思维, 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提高他们的各方面能力。比如, 在教学《人生寓言》这一课时, 让学生体会两则寓言分别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主人公是怎么想的?在归纳寓言寓意的时候,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只要说得有道理, 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除此之外, 教学时, 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文的分析, 大量优秀作品的阅读赏析,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 从而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和健全的人格。

三.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阅读教学中,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所以说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教学时,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诱导学生, 真正起到学生学习的领路人的作用。对于阅读教学, 教师一定要做好指导,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学会分析, 学会欣赏, 学会阅读。比如, 在教学《最后一课》时, 对阅读课文就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如, 在阅读某一段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改变往常的阅读方式, 让学生找一找段落里的动词和描写神态心理的句子, 而后思考:从哪里可以体会到教师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感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学生很自然就得出答案, 并且对文章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很好地理解了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进而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浅谈如何搞好农村中学作文教学 篇10

一、认清教学形势

我校是一所较偏远的农村中学, 相对于城市里的学生而言, 眼界狭小, 可供阅读的书籍贫乏, 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地变小, 学生作文感觉“无米下锅”, 每次作文不是流水帐就是人人都熟悉的小故事没有一点新意。作文中出现的“贫困生”、“残疾人”, 甚至是“单亲家庭”、“孤儿”等都是从作文书上抄袭而来脱离自己的生活实际, 他们的作文不可能以情动人。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众多, 学校教师重视不够, 一周只有一节作文课, 这一节课老师要指导, 学生急着要完成写作任务无心听老师的指导, 这样就写不出高质量的作文, 如此循环, 老师对学生失去了信心, 指导也是机械浮浅。学生更是应付了事, 要么抄袭, 要么随便写几句无内容无思想且前言不搭后语, 更有胜者纯粹不写, 导致老师没法批改, 这样一来作文就成了老师、学生最头疼的问题。

二、转变教学理念

我们认为, 对农村的中学生而言, 要重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低下跟他们的老师有很大的关系。部分农村中学语文教师, 对写作理论掌握较差。在上作文课时, 他们忽视了学生作文思维发展规律, 把作文课教成了纯写作课。在指导学生作文时, 不从实际出发, 孤立地给学生大讲写作技巧, 使学生本有的一点作文兴趣, 被高标准的写作艺术所迷惑, 灰了心, 以后见了作文就头痛, 被迫写出的作文不可能很优秀。

三、寻找源头活水, 注重积累内化

在作文素质训练的诸环节中, “材料积累”这一环节十分重要。这一环节是解决用什么写的问题, 即“写作之源”问题。叶老曾说:“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这充分说明了生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要写出好文章, 就必须贴近生活, 贴近社会, 从社会生活中广泛获取材料。叶老还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这话言简意赅, 表明了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因此既要指导学生热爱生活, 又要指导学生搞好阅读。只有这样, 才能解决“腹中无墨”的问题。有了“墨”, 自然能泼洒成文。可见, “材料积累”这一环节在写作训练中多么重要。

积累材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 理清材料源头, 寻找写作的活水。

无外乎两种渠道。一是丰富学生的生活, 一是书本传说材料。前者靠感受, 后者凭阅读。因此, 我们可以将“写作之源”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直接的, 即通过深入生活、观察生活, 从而认识生活、感悟生活, 获取直接的生活材料。由此而写来的文章, 往往能达到情真意切, 枝丰叶茂。正所谓“登东山而小鲁, 登泰山而小天下”, 或给人以“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之感。故直接深入生活, 获取大量可感性材料, 对于写作至关重要。另一方面, 是间接地获取材料。这主要来自于书本, 当然也包括道听途说的轶闻逸事等。对于中学生来说, 从这一源头获取材料最为广泛。鲁迅先生就有这样的写作体会, 他说:“文章怎么做, 我说不出, 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 此外并无心理和方法的。”

2. 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

围绕材料积累的途径, 我们可以确定以下几条:一是生活感悟笔录式。即对生活中的人、事、物等有所认识并通过书面形式来反映, 言之有物, 言之有情。二是阅读启示笔录式。即学生通过阅读相应的作品有所触动, 受到一定启发。并摘抄美句妙言, 记下点评之心语。三是相互学习。可举行“材料积累优秀作品展”。让广大学生学习借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这样做可以充分发挥优秀者的示范作用, 同时每个学生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材料相互交换阅读, 取长补短, 互相发表意见, 这样推动材料积累质量的不断提高。四是举行材料积累评比活动, 对做得好的班级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通过这样的组织与学习, 学生积累材料的良好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生的材料必定越来越多, 写作时自然就不会有“无米下锅”的现象出现了。

四、针对学生实际, 注重写法指导针对农村学生实际

改革作文指导方法, 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是当务之急。首先从改革命题形式入手, 即让学生自由命题、教师精心设计命题, 使学生想写;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即捕捉小事, 抒发真情、抓住瞬间, 即兴训练, 使学生有的可写;精心点拨启发, 引导学生写具体;读写紧密结合, 指导学生写好几方面进行指导,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改革评价方式, 师生平等对话

作为一名学语文教师最苦恼的莫过于评价学生的作文了。我们把许多的时间花在了作文批改上, 但实际效益却是微乎其微。因为学生关注的是“优、良、中、差”的等级或相应的分数, 而很少有人去读读评语, 反思自己作文的不足, 就更不用说动笔修改等高层次的学习活动了。

作文互评法的操作方法主要有几个步骤:

1. 公开展示作文。把学生的作文全部展示在桌上, 让学生自由选择, 自由翻阅。

2. 在评价表上写下评定意见。要求学生每看完一篇作文, 都要虚心地吸取别人的优点, 真正分享他人的成功, 同时又要认真负责地指出他人的不足之处。

3. 举行集体讲评。教师进行总结评定。教师在仔细阅读、评定每个同学作文的基础上, 在整体上对全班作文的情况作出一个评定。如哪些优点?哪些不足?哪些人的作文水平提高了?等等。然后,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再向同学们提出具体的写作要求。

作文评价既可以使学生提高兴趣, 又能扩大作文的交流面, 起到博采众长的作用。

搞好中学英语教学的几点经验 篇11

一、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学生都有学好英语的能力,只要有兴趣,其潜质会很好地发挥出来,一个学生若没有兴趣,老师讲得再好,重复的遍数再多对他也无济于事,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记得一年的夏天,天气闷热,下午第一节课学生昏昏欲睡,大部分无精打采,对教师的讲解毫无反应。看到这种情况,我想不能再这样讲下去了,得想法激起他们的兴趣。于是讲到Mrs这个单词,在讲授时,我把Mr和Miss写在黑板上,并对学生讲先生把小姐娶回家,就变成了夫人,接着写出Mrs这个单词。于是学生们忍俊不禁,也很容易记住这个单词。初中的学生爱表演,所以我在上课时总是给他们表演的机会。如在讲祈使句时,我把学生喊到前面来,按照我所说的来做,如Open the door,please.Close the window,please.谁做对了,学生们给予热烈的掌声,做错了也不批评他,让学生们给他指正。学生都很乐于参与。这样既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又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学以致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对于游戏,学生们更是乐此不疲。我在平常的英语教学中,常做接字母、拼单词等游戏。在设计游戏时要考虑到游戏的难度及适用度,尤其是一些竞赛性的游戏。利用游戏教学,能够真正地实现“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教学中,我们应多动脑筋,多想一些方法,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打造一个高效课堂。

二、尝试开放性作业,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在英语教学中,我实践了布置开放性的作业,极大地调动了每位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留开放性作业的方式主要是提示或引导学生打开完成作业的思路。以前学生扎在作业堆里,一味地做习题,学生累、教师也累,但知识面没有扩大,学生掌握的知识过于死板,不能触类旁通,更不用说创造能力了。现在我们非常重视开放性作业的布置。我们精心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主题作业。如:(1)学唱英语歌曲;(2)搜集中外谚语、名人名言;(3)小制作;(4)学习讲故事;(5)准备专题讨论素材、演讲素材;(6)模拟小记者采访、电话录音;(7)办手抄报、定期在校厨窗里展出;(8)为英语广播站设稿;(9)搜集你身边的英语等。例如:我们在讲“Australia”一词前,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The Australia I know.学生们收集了关于Australia的地理位置、国旗、饮食习惯、袋鼠、节日、举办过奥运会等相关资料。在讲“What do English People Like”单元前,我们布置了让学生查阅英语食品名称,从中学生们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开放型作业并不要求学生当天完成,学生可以在几天,甚至一二个星期内做好就行。重要的是要求他们亲自去做,我们不定期地把学生可以作为成果的作业收集起来,组织展览、传看,使之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给学生适时地鼓励

在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在英语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每个学生都有渴求成功的动机和需要。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每个学生都渴望、期盼教师和同学们给予他们表扬和赞誉,希望有一个公平的参与和表现机会。同学尤其是教师的激励和赞扬是他们实现持续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的有效保障。这学期我曾教的一个叫李宁的女学生,她的英语基础差,在这学期的前几周她很胆怯,对自己学习英语没有信心,我观察到这一点,就刻意地去找她的优点,有时我不经意地表场她的英语单词书写工整,有时候我发现她记单词也比较用功,就点名表扬了她,这些慢慢使她对英语的学习有了动力,有一次小结考试,她的英语成绩提高了不少。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说明了孩子是多么需要表扬,教师的一次次表场能使一名差生有很大的提高。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我比较注意学生的点滴变化,经常表扬先进,鼓励进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我总是对他们的表现作激励性的评价,充分肯定他们的优点,哪怕是一个极其细小的地方,总对他们说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Well done(你真棒),Wonderful(精彩),或者给他们一个肯定的眼神,这样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很浓,热情很高。学生表现欲望强烈,他们期望自己的才能得到展示。因此,在教学中,不管是听写,或者是小测试,我都尽可能快地改出成绩,好的同学当堂表扬,使他有成功感,稍有进步的同学,则给予鼓励,成绩不很理想的同学则耐心帮助,找出不足,加以教导,使他感到教师在关心他,给他以信心和力量。经常让几个成绩好的同学在全班传授他们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这样,既可促使成绩不好的同学更努力学习,又可让成绩好的同学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还可使全班同学都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学习方法和技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在体验成功的同时,懂得学习的轻松和快乐。经常体验成功,体验快乐,也就越易成功,这样良性的循环,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其效果是不可言喻的。

搞好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12

一、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 农村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具有一些缺陷,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中学生因为年龄小, 自制能力比较差, 自身不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 在课堂教学中, 由于班级人数比较多, 教师也没有条件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指导, 所以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不能认真、持续地坚持听课。回家后, 家长也没有时间或没有能力监督学生, 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致使数学学习出现困难。

(二) 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差, 也缺乏正确的学习数学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 他们只是简单地模仿学习和识记, 生搬硬套公式、定理, 根本没有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思考能力差, 跟不上教师讲课的思路, 逐渐产生厌烦数学的思想倾向, 甚至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

(三) 心理压力较大。

农村学生一般比较内向、羞怯, 不敢在众人面前大声讲话, 因而心理压力比较大, 不敢在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遇到不懂的问题, 也不敢发问, 不敢去请教老师和同学, 怕被人笑话、被人讥讽, 怕别人说自己“笨”。这样日积月累, 问题越来越多, 也会造成数学学习上的困难。

二、提高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为了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数学能力, 教师必须要提高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具体措施如下:

(一) 更新观念,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在很多农村学生看来, 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无味的学科, 就是一些定理、方程式、概念、公式等机械的东西, 再加上学生的社会认识面比较狭窄, 见识不多, 他们大多数的人都认为书本上学到的知识都只是单调的条条框框, 和现实生活没有什么联系, 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大作用, 这样的思想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 教师必须要帮助学生更新观念,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首先, 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沟通,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接触学生, 掌握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 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使他们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其次, 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 多讲解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知识。教师多讲解一些对于农村生活中非常实用的知识, 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明白课本知识就蕴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是密切相关、密不可分的, 学好数学知识是非常有用的。再次, 教师可以组织一系列的活动, 帮助学生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让学生互相帮助, 解决思想上的问题, 提高思想觉悟。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过程, 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

(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调

查显示, 大多数农村中学生都不喜欢数学这门课程, 觉得它难学, 还比较枯燥, 没有学习兴趣, 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是不利的。因此,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 要利用各种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 热爱学生, 加强情感教育。

教师在教育中要倾注自己的爱心, 无私地热爱自己的学生, 用爱心去感化、教化他们, 渗透情感教育, 强化师生之间的感情因素, 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让学生产生对教师的向心力, 爱屋及乌, 从而更加喜欢数学课, 充满希望地学习数学, 在自由、宽松的发展平台上尽情挥舞。

2. 化枯燥为有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多为抽象、枯燥的, 学生学起来感到很单调, 不愿意学, 一点都没有学习兴趣。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 比如形态美、思维美、历史美等, 让学生发现数学本身的魅力, 才能激发学生产生长久的兴趣。同时,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 讲解一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 将书本知识加以研究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 也可以增加数学的趣味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好的习惯能使人受益终身, 学习习惯更是如此。因此,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比如, 课前预习, 将不明白的知识重点勾画出来;课上认真听讲, 大胆发问, 积极回答问题, 跟上教师的思路;课下及时复习, 巩固所学知识等。

(三)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思想和方法。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思想和方法是提高学生数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好的方法是成功的捷径, 因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只有学生掌握了数学学习的技巧和方法, 才能真正提高数学能力, 才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1. 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教师是主导, 教师的责任是启发、点拨、指正、提升、引导与调控。所以, 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主动学习, 当堂消化所学知识。同时, 教师要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 如数形结合的思想、抽象与概括的思想等。

2. 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要想启发学生的思维就得让学生积极思考, 质疑问难是个很好的办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质疑, 启发思维,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一些容易产生混淆的概念、学生难以掌握的具体内容, 更要让学生质疑问难, 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 使他们真正学明白。

3. 让学生自主探索。

所谓自主探索就是指教师带领学生亲自去“做一做”, 在动手实践中学到知识, 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 学有所成”,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 而且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快感, 更愿意学习数学。

(四) 结合学生实际,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

上一篇:天然植物提取剂下一篇:结合旅游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