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搞好初中语文教学

2024-07-18

怎样搞好初中语文教学(精选12篇)

怎样搞好初中语文教学 篇1

小学生升入初中后, 学习上有了很多的变化, 初中语文教师如何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 提高学习效率是面临的教学问题。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是主课, 搞好教学关系到学生以后的中考、高考。我们要让学生在初中阶段有良好的学习素质, 在教学中探究实效性的教法来搞好语文教学。

一、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教学实际工作中, 存在以下几种教不得法的问题:一是教学不到位, 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对文章中字词的解释而不重视对文章整体理解和语言运用巧妙的讲述。二是教学方法呆板、僵化。一些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 并以这样一种方式去应对各种文章, 不能灵活变动, 模式过于僵化、呆板。三是以讲为主。在分析课文时, 总跳不出“分析”的框架, 局限于深入理解这个层面, 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总想分析出其微言大义来。仿佛不这样教就显得教学没有深度, 不这样教就不算完成教学任务。有时为了追求课堂上的表面活跃, 大量的提问充斥课堂, 满堂讲、满堂问、串讲串问, 把语文课上成问答课。四是题海战术。现在的学生, 除了极少的上课时间, 大部分时间都被“考试”“训练”给占满了。学生整日里泡在“题海”中而不能自拔, 而考试时最感头疼的还是不会阅读分析。这除了试题本身的因素外, 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题海战术的不灵验。

教学方法上存在的这些问题, 说到底, 还是教师对语文教学上的认识有偏差。

现在的教师, 文凭上都是高学历,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就显得有些“低能”。他们也知道自己努力地去教学生, 却收不到成效, 也很苦恼, 在努力去改变种种问题, 但是总也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有的教师说:“我是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去组织课堂教学的”“教学形式比以前增多了, 有提问、质疑、合作学习等, 能用的都用上了”。我感觉, 教师在改变的同时, 要思考是“量变”还是“质变”, 要从思想观念上提起重视。思想观念上的偏差必然导致行为做法上的走样, 所以, 要解决课文教学“怎样教”的问题, 正确解读新课改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师要有自我提升的意识

密切关注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新成果, 使认识和实践及时跟进。新的课改成果凝结着众多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潜心探索的智慧和心血, 我们要及时了解、及时吸收, 使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少走弯路, 而且如果能将我们自身的探索与他人的成果有机结合, 还可望生成属于我们自己的更为适用的教学策略、教学路径等。我们关注的渠道主要有相关的专业期刊、专业网站、专家博客、有关专著、各层级的研讨会、培训班等。不仅要看、要听、要学, 还要深入思考, 及时归纳梳理, 弄清楚各路成果的来龙去脉, 内化成自我的一部分,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使自己很快也能成为专家学者, 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树立团队意识、攻坚意识, 整体提高语文教育水平。试想如果没有全国范围的自上而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氛围, 靠一个个教师的个人努力在数年内要把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水平提高到现在的程度是多么困难。在一个相对关联密切的单位区域内, 比如一所学校或校内的一个年级组, 能真诚地联合起来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肯定比个人单枪匹马奋斗其成效要显著得多。在一个真诚合作的团队中, 不仅能使个人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还能使个人的潜在能量得到充分的发挥, 成员间优势互补的效应得以充分的显现。

三、重视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是学习的有效手段, 与作品对话、与作者交流、与自然交友、与别人沟通的活动, 可以采用朗读、泛读、默读、研读、背诵等方式, 不同方式的读, 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比如, 课文朗读, 通过反复的有感情地朗读学习, 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陶冶情操;课文研读, 是对内容深层次的把握, 逐字逐句的阅读, 弄懂字、词、句的意思, 把握中心思想, 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略读, 对课文内容不求甚解, 做大致的了解, 阅读速度较快;赏读, 突出学生的主体阅读地位, 保证学生宽松、自由、开放的阅读时空, 让学生有时间读、有心境读, 追求一种读书的无扰与无我, 一种从容与自在, 读出感觉来, 融进作者的情感世界里, 心灵放飞于语言的天空里, 从而产生或喜或悲, 或敬或憎的情感体验, 为人生的未来发展构筑起一座精神的家园。

阅读是广义的, 不只是书本的文章,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 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拓展思维, 积累知识, 提高语文素养。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 很大程度上来自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外阅读, 用形象的话来说, 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 也是鼓帆前进的风。”如果课内阅读是点的话, 课外阅读就是面, 点面结合, 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 互相促进和提升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自由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自由选择, 古今中外的名人传记、小说、散文、神话等。另外, 学生可以订阅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报纸杂志, 如《语文报》《读者》《微型小说选刊》《中学生阅读》等。教师应把教学大纲中指定的中学生课外文学名著必读的篇目推荐给学生, 鼓励学生用节约的零花钱买书, 以备自由阅读时人人都有书可读。这种阅读方式给学生开放了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 深受学生的欢迎。

教师要营造一种大的语文学习氛围, 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外阅读指导很重要。首先强调读, 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进而让学生在众多的复习资料中能进行思考:我究竟需要什么?什么东西对我最有用?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

总之, 教学是一门科学, 不是教师把书本知识讲给学生那么简单的, 我们要按照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进行实践, 按照教学的规律来教育学生, 这样的教学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 使教学顺利开展, 达到教育目标。

怎样搞好初中语文教学 篇2

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校长要团结领导班子成员,规划学校发展大计,认真研究提高办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不断优化学校管理。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管理手段,对学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协调。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就如何搞好学校教学管理工作和大家进行探讨。

管理从思想上来说是哲学的,从理论上来说是科学的,从操作上来说是艺术的。现如今,学校管理活动已经从经验走向科学继而走向科学与人文的整合。这就要求现代学校管理者要有一个进步的管理思想氛围,如民主、人本、效率等富含现代管理意蕴的思想,这与现代教育的使命是密切相关的。教育管理的发展轨迹,是从以“事”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经验主义走向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继而走向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整合的发展过程。因此,小学校长应当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有效地实施学校管理工作。

一、以先进的理念带动学校发展,在办学理念的定位上校长应当有全面的思路

多年来,我校在抓常规管理上,坚持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过程管理与考核结果相结合,充分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办学质量逐年提升。

(一)制度管理到位,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我校近年来制定出了一整套符合本校实际的规章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日趋科学合理。对学校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目标、工作措施、注意的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并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以制度规范教职工的言行,建立起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激励教职工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形成一种人人能做事、事事有人管、事事能做好的良好氛围。

(二)考核管理到位,提高办学质量

科学化的考核方式是检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质量高低的重要依据。多年来,我校在狠抓制度落实的前提下,严格考核管理:一是认真研究制定考核细则。依据制度要求制定各项工作考核办法,经过自上而下的研究讨论,修改完善,达成共识,形成考核细则;二是在严格落实考核上下功夫。在考核方法上,采取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工作成绩考核与基本技能考核相结合,突出教学工作全程考核这一重点。三是执行考核公示制度,提高考核透明度。凡学校组织考核的结果都必须向全体教师公布或公示,使教师认识到自己工作中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激发教师改进工作的主动性和认真做好工作的积极性。

(三)校长必须率先垂范且与教师共担教学任务

当一个好校长,必须先当好一个好老师。校长必须言传身教,率先垂范,其言行和举止直接影响着一所学校的教风与学风,其信心和干劲是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前进的原动力。校长身体力行,教师才会与你同心同德,共同战斗,出色地完成任务。

二、抓队伍管理,重培养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我校坚持抓教师的理论学习不放松,确保学习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一是组织教师系统地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律法规,使广大教师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教师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抓好师德行风建设,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十不准》,使广大教师严于律已,勤奋工作,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二)抓好教师基本功训练

一是建立教师培训制。利用学校的校本研修时间,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教育方法,以此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完善全员听课制度。校长、中层干部深入课堂,采取听、说、评、研等方法,促进教师教学技艺的提高。开展新教师上见面课,全校教师上转转课,骨干教师上优质课,青年教师上合格课,以此提升教师备课和上课的质量。

怎样搞好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篇3

一、围绕实验的“原理”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活动

化学实验理论的主体内容,可概括为实验原理、装置原理、操作原理三类。教师应当在具体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对上述“三大原理”的探索、理解和辨析,自始至终渗透着思维训练活动。

首先,是实验原理的思维训练。“实验原理”即反应原理,指的是每个具体的化学实验,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推断了什么样的物质发生何种变化的理论。可以围绕如下的角度引发学生思考:1.变化实质──什么化学物质(有时还应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要选用这些物质)?2.定量关系──反应物之间采用怎样的物质的量(或质量、或体积、或微粒数目)的关系?为什么要采取此种定量或过量关系?3.反应条件──实验时应选择怎样的物质状态、变化温度、压强或催化剂条件?为何要选择这样的条件?(1)仪器选用──根据实验原理,对特定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应选用哪种量取、混合、反应、加热、除杂、干燥、检验、收集、吸收、分离、缓冲(安全)的仪器?为何选用这些仪器更适宜?(2)配套组合──根据实验需要,选用的仪器之间,大小、规格应怎样协调、搭配?如若不这样组合会出现什么弊端?能否作某种调换或代用?(3)连接顺序──为达到良好效果,选用的仪器应采取怎样连接的位置顺序和安装与拆除的先后顺序?为什么要安排这种顺序?不遵循此顺序会带来什么不良后果?

二、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为创造性思维夯实基础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与化学有关的现象随处可见。用砖砌墙和贴瓷砖时,先要将砖和瓷砖用水湿润;新买的铝锅,烧过自来水后有黑色斑点;经常雷雨交加的地方禾苗长得很茂盛,这些奇妙的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后,就能促使他们去学习掌握水泥、铝和氮气的性质。

我们也会遇到一些奇特的实验现象。例如:一铝制的盛饮料的易拉罐内充满CO2气体,然后往罐内注入适量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将罐口密封,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呢?首先,易拉罐“内凹变瘪”,接着“瘪了的罐重新又鼓起来”。对于前面的现象一般很容易解释。这是因为学生很容易从固有的思维定势出发,即分析物质发生变化时,只从加入的物质来考虑,只分析NaOH溶液与CO2的反应,就能得出易拉罐“内凹变瘪”的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后面的现象呢?深入思考,不难得出这是因为容器本身“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也会发生反应。对这些现象的好奇,能使学生的情绪亢奋、激动,从而在白热化的思维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一般说来,学生对化学实验都颇有兴趣,但往往只是好奇心驱使所致,由于观察实验时的目的性不明确,不善于集中注意力观察那些关键设备的主要现象,加之演示实验时仪器小而教室范围宽、学生多,所以他们观察实验并不准确。为此,在可能的条件下,教师宜改演示实验为并进实验。

三、运用典型实验灌输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为了提高化学实验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效能,教师应当借助典型的化学实验来诱导、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教师宏观地把握大纲、教材的整体,通过哪些典型实验对学生进行哪些方面思维训练的规划,分阶段、分层次实施。例如:物质燃烧时有不同的特征。气体燃烧时产生火焰,固体燃烧时产生火星或火花。而硫在通常状况下是固体,可是,它在空气中燃烧时为什么产生火焰而不产生火星呢?我们只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硫燃烧的特征就能把握其中的奥妙。原来燃烧时,固态硫先液化后再气化,因此硫蒸汽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将教材规定的某些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改为实验设计或实验习题,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自己提出实施方案,以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例如:给初三学生讲铁的性质,做铁钉生锈这个演示实验时,可先让学生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十天准备三支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铁钉一枚。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等到讲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带来“成果”。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结合,直到得出正确结论,效果就比较好。

三是选用一些“中考”试卷的典型综合实验题,指导学生解题,乃至跟动手实验结合起来训练,中学教材和历届高、中考试题,不乏优秀的典型化学实验题型,如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的制取与系列性质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颇有作用。

综上所述,结论十分明显: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不容忽视,化学实验活动中的思维训练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对化学实验的观察一般按下列順序进行:1.观察装置图,选择所用的仪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用法;2.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3.注意反应发生的条件,同时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4.观察反应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等。要依次进行,不遗漏。实践证明,注重观察程序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 四川省古蔺县皇华中学)

怎样搞好初中文言文教学 篇4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学习兴趣,专业素质,诵读训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浅易文言文,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可是、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现代社会是科技发达的社会, 在科技领域与文化领域中运用的多是白话文, 片面地认为对文言文学习不需要再下苦功夫, 殊不知, 这是极端错误的思想。“鉴前世之兴衰, 考当今之得失”, 其实古代文化中的许多作品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在有些文言作品中我们能学到处世之道;在有些文言作品中我们能学到文化知识;在有些文言作品中我们能学到政治上的利弊。因此, 学好文言文不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国的悠久历史, 也能够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 由此可见, 搞好文言文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仅供大家参考:

一、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 在文言文教学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上课的时候, 学生两眼茫茫, 一脸的厌烦状。当我们趣味盎然地对文言文进行讲解时, 学生却毫无兴趣。因为这些文言文比较深奥, 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太远。所以, 我们教师有责任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 渗透民族自豪感

我们虽然不能左右时代, 但我们能从时代发展中进行反思, 我们的文言文承载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渊源。我常常引导学生从文言文中获取我们先辈的智慧,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让他们懂得, 多学习文言文是有很大用处的。

2. 树立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 我常常教育学生, 文言文其实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 只要我们明确地区分现代文与文言文的区别, 懂得现代文与文言文是密不可分的, 不少的文言文我们在电视或电影中接触过, 这样学生就能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觉得文言文就在自己的身边。时间一长, 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心理也就消除了, 大部分学生就会越来越喜欢文言文了。

二、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

文言文是诗文中的精华, 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重要部分, 这些作品中有先哲们的崇高理想与美好情操,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笔精神财富, 作品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 文采斐然可观、章法匠心经营, 是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因此, 我们教师要想教好文言文, 就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高素质的专业水平, 并能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同时在上课时还要对文章相当的精熟, 对名篇经典能够背诵, 对一些名人轶事、名篇佳句能信手拈来, 这样的表现才能让学生对你顿生仰慕之情, 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热情才会越来越浓厚。例如, 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醉翁亭记》一文时, 我首先用流畅优美的语言给学生背诵了一遍, 同学们甚是羡慕, 纷纷效仿, 背诵效果相当不错。

三、加强文言文的诵读训练

俗话说得好,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从韵律和节奏上看, 文言文是汉语的基础, 在形成过程中比较偏于对仗、讲究韵律、注重平仄。例如,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刘禹锡的《陋室铭》一文就是运用散句与偶句的搭配串联, 使之形成了韵律统一、节奏整齐的一篇美文, 对这样的文章, 我们应该反复诵读。可是在很多情况下, 我们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 很少组织学生读课文, 错误地认为读课文浪费授课时间。其实学生对文章不熟悉, 怎么能正确地理解文意呢?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想提高文言文的教学效率, 就必须加强诵读训练。为了做到这一点, 我常常采取教师范读, 学生默读、齐读、个人读、分组读等形式, 在读的过程中, 我还指导学生运用一定的朗读技巧来增强语感。这样学生就能从整体上理解文章的含义了。

四、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对于一些故事性强的文言文, 我常常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在阅读时, 我不给学生布置一些硬性的阅读任务, 而是让他们主动地、独立地去阅读。阅读的目的是以关注文章的内容、获取文本的信息甚至以娱乐审美为中心, 阅读中可以不求甚解, 不需要带任何负担。例如, 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岳阳楼记》一文时, 我就采用了自主式阅读法, 结果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 他们读得趣味盎然、津津有味。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同学们对文言文有了极大的兴趣, 不少的学生自觉地读起了《聊斋志异》等文言小说。

总之, 文言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要想搞好初中文言文教学,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教师要积极实践、认真研究, 只有这样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才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1]王珏.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再认识[J].语文教学之友, 2001 (6) .

[2]张超.自主式阅读:阅读的返璞归真[J].山东教育, 2002.

[3]谭秋庚.初中文言文“读说点练教学法”.语文教学之友, 2000 (3) .

怎样搞好述职 篇5

述职,是干部对自己在一个阶段工作中的德、能、勤、绩方面的表现,向组织和群众进行报告的自我总结评价,也是一项重要的干部考核制度。它对于激励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大多数干部十分重视述职,想通过述职,尽可能全面地向组织展示自己的政绩和才能。那么,怎样搞好述职呢?

一、提高认识,端正态度

述职是“自己考核自己”的过程,有利于增强岗位责任意识。为了搞好述职,干部必然要用审视的目光来回顾自己的工作,看自己平时哪些工作做的好,哪些工作做的不够好。这种审视是一种主动的“自我考核”行为,会对思想产生比较大的触动,从而增强岗位责任意识。这种形式与领导和干部部门进行的被动式考核相比,激发出的岗位责任意识往往要更自觉、更长久。

述职是“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有利于增强积极进取意识。述职不仅是对工作的回顾,也是对经验教训的总结和概括。这就要求干部拿起思想分析的武器进行“自我解剖”,既看到成绩,也发现问题。既从成绩中受到鼓舞和激励,也从问题和差距中明确努力方向,增强争先创优的进取意识。

述职是“接受群众监督”的过程,有利于增强自省自律的意识。在述职过程中,干部不仅要自己解剖自己,而且要把自己放在群众面前亮相。这无疑是一次接受群众监督的好机会。平时自身要求严格,个人形象好,述职就能说服人,打动人;而平时作风飘浮,表现一般,就难免在述职时为“理屈词穷”而汗颜。这就激励干部必须从平时做起,从点滴做起,时时做到自省自律。

述职是“自己展示自己”的过程,有利于上级组织和领导全面了解掌握干部素质情况。述职过程也是上级考核述职者的过程,尽管干部平时工作在各级首长眼前,但由于首长分工不同,不可能对干部情况了解得都十分清楚。而采取述职的方法,可以使干部的思想水平、工作政绩、群众印象得到一次全面展示,从而使领导了解到其他考核方法难以掌握的情况,有助于领导准确把握干部素质,为合理使用干部提供依据。

二、明确内容,把握重点

干部述职,一般每年结合半年或年终工作总结进行,述职一般应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其中包括完成了哪些重大任务;哪些任务目标还未完成,进展到什么程度;二是取得的成绩。有哪些工作、经验被上级肯定推广,所负责的工作在上级评比中取得哪些名次,在下面有什么良好反响,以及受到何种奖励等;三是工作经验。完成任务时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哪些深刻体会。四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五是今后的打算。

述职如同汇报其他工作一样,要抓住重点,具体应把握两点:一要紧紧围绕自己的岗位职责述职,防止“站错位置”。述职是自己履行职责情况的报告,也是对自己德、能、勤、绩进行自我评价的总结。所以,述职前应当重温自己的职责,明确自己的“责任田”,防止把他人分管的事扯到自己身上来。但述职,不是流水帐式的谈一下自己所干的每项工作,而是通过对自己所承担的主要工作进行综合分析,展示自己的思想状况、精神风貌、工作效绩等方面的情况。

二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述职,力求“文如其人”。要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防止讲成绩拔高掺“水分”,讲问题“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的问题。因此,述职者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述职。述职前应广泛征求他人的意见,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思考,认真剖析,这样,述职时才能做到准确实在,文如其人。

三、理清关系,准确表达

述职者要注意处理好三个关系,准确表达自己的德能勤绩。一是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述职是总结个人学习、思想、工作等情

况的报告,而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又是融于集体之外,也不能把其变成单位的工作报告。要客观地分析评价自己在集体中所起的作用,明确个人的成长进步既与自己努力分不开,同时也与上级领导机关的帮助指导及所在集体的同志们的支持和帮助分不开。

二是成绩与问题的关系。如何处理成绩与问题的关系,是述职者较难把握的问题之一。有的感到成绩讲多了怕别人说自己“不谦虚”,问题讲重了怕掩盖住成绩,影响自己的进步。还有的把大家一起努力取得的成绩说是自己的,把个人应负的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为此要正确处理这一关系,述职必须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既要把成绩讲够,讲实,不掠人之美,又要把问题找准、摸细,不推诿责任,做到恰如其分,令人信服。

怎样搞好农村英语教学 篇6

一、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

作为老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在课堂上,经常会遇到具有各种各样坏习惯的学生,他们学习基础差,底子薄,对学习毫无兴趣。面对这些学生,作为老师不应该抱怨他们、疏远他们、放弃他们,而应多关心他们、接近他们、爱护他们,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老师的关心、爱护和器重。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做到以下两点:一、让学生接受你这位老师,喜欢你的课,乐意与你接近,学生就会不知不觉中把热爱教师的情感转化到学习上来,直接内化为学习的动力;二、尊重学生求知的权利,努力设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或障碍,开发学生的智力,让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是巩固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

二、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通过开展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鼓励表扬学生的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首先通过认真备课、准备各种课件、利用实物、模型、投影、图画、简笔画或语言动作等来创设各种语言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开发学生智力。其次,通过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情境,开展多彩丰富的活动,努力使教学过程富有趣味。如教唱外国歌曲、自编自演小型节目,做游戏,脱离课本进行模仿表演,日常的“warm-up exercise”,“pair-work”等等,很受学生欢迎。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始终保持亢奋状态,最大限度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全员参与,制约了惰性,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和才智,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想象、快速反应、敏锐思维、表演等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保持着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注入生活内容训练学生创新思维

在传授英语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知识进行实践活动,使英语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使学生受到创新思维的训练,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在每堂课前的热身对话中,我要求学生们说自己的生活,自己熟悉的事物,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真情实感。如学生学了“see a doctor”(看医生)这个单元,在猪流感防治期间,我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对话练习。学生们用自己学过的句型创造性地说出了不少预防猪流感的对话练习,涉及内容确实让人感动,让人惊叹。这些生活化的思维训练使学生最宝贵的自主创新意识得到最大化了的开发。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和帮助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改进,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更能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学习。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们一般比较注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进行教育,其实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往往比批评他们的不良习惯更有意义,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在教学中,我注意直接法与暗示法相融合,取得良好效果。直接法强调:在教学中运用各种直观手段,使英语词汇同它所代表的概念与表象直接联系,用英语进行直接的思维活动,使语言达到正常的反应速度,这符合学生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特点。如运用图片教学英语单词或将图片拟人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性,帮助学生对单词进行整体认读及记忆。直接法重口语,强调口语和语音教学,抓住了英语教学的实质。直接法注重以句子为单位进行教学,广泛运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方法,教学生动活泼,使毫无联系的单词在一定语境中建立起某种联系,产生意义。直接法强调模仿多练,在某种程度上使学生感到枯燥,暗示法教学恰恰弥补了这一点。暗示法的优势是善于借助暗示手段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以音乐正听力,促进听说领先;以简笔画(或多媒体)强化单词记忆;在欢乐地游戏情境中创设轻松的课堂气氛,进行语言实践。我们知道,学生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很难得到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注重直接法与暗示法的恰当融合,引导学生在自然愉快的情境中,无意识地学得知识和技能,学会语言的惯用性和熟练性。

怎样搞好高中物理概念教学 篇7

笔者从近几年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归纳总结认为, 搞好物理概念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精研教学大纲, 明确概念的要求

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广泛应用。对于物理概念, 一般都应使学生理解它的含义, 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根据大纲的要求, 进行针对性分析教材中出现概念的目的性和科学性。既必须明确:物理学中为什么要提出这一概念?概念是怎样被科学的表述出来的?它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具体地说应认真钻研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弄清与物理概念有关的物理事实 (包括实验事实) , 既弄清物理概念的依据。第二, 要明确这些物理事实提出了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既明确引入概念的必要性。第三, 研究中采用什么手段和方法。例如加速度, 速度, 电场等概念用比值法.第四, 对概念的意义要逐字逐句的推敲, 从而全面准确的弄清它的物理意义, 特别要明确概念的适用条件。对其中物理量的定义式、单位等也要有所掌握。第五, 弄清关系密切的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明确教材中的地位, 它是否为重点、难点或关键。

二、重视概念的引入方法

1. 实验法。

大多数物理概念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实验演示, 让学生透过现象, 剖析揭示其本质而引入新概念的, 学生易于进入教学情境, 形成鲜明的印象, 从而强化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例如, 在讲述超重与失重时, 让学生在弹簧秤下挂上钩码, 静止时在指针下卡一块小纸片并记下示数, 当提着弹簧秤加速上升时指针会把小纸片推到下方, 此时发现弹簧秤示数增大了, 从而给出超重的概念;同样, 在观察弹簧秤加速下降时其读数减小的现象后, 建立失重概念。通过实验演示的直观教学, 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新概念的情境, 而留下深刻的印象。

2. 类比法。

类比是从事科学研究最普遍的方法之一, 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物理学中, 有不少的概念是用类比推理方法得出的。因此, 针对这类物理概念的教学, 其最佳方法就是用类比法进行引入教学。只有这样, 可以使学生借类比事物为“桥”, 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思维, 从而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新概念。

3. 设疑法。

设疑如同悬念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经过学生积极思维之后得到的概念能经久不忘。在概念教学中设置疑难能更好地为概念引入创设思维情境, 这是引入物理概念的一种好方法。例如, 引入动量的概念时, 先试问:相同速度扔出的篮球和铅球, 运动员能接住哪一个?

4. 激趣法。

心理学家认为: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那便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地去探索新知识。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中物体运动与变化现象。因此, 在物理教学中引入概念时应注意结合有趣的物理现象进行讲述去吸引学生, 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了解, 并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这是值得注意采纳的方法。例如, 在引入电磁感应概念教学时, 简要介绍法拉第其人及其在物理学上的杰出贡献等事迹, 以激发学生学习该概念的兴趣。除了利用物理史料激趣外, 在概念引入前, 如设计一些趣味实验, 提出一些相关的奇妙的自然现象, 设置悬念等, 也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新概念的引入, 有利于学生接受并掌握概念。

当然, 除了上述四种概念教学引入方法, 还有亲身体验法、实物模型分析法、理想实验模型法等等, 在此不再繁述。总之, 无论采用何种引入方法, 都必须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 尽可能做到形象直观,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揭示概念的本质, 理解概念

物理教学实践表明, 学生只有理解了概念, 才能牢固的掌握概念。而要使学生理解概念, 就必须使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直观材料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但概念不能从直观材料中直接得出。必须通过学生的思维才能把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 这是认识的飞跃, 是使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一步。为实现这一飞跃, 就必须启动学生的思维。在概念教学中, 常用的思维方法有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归纳等多种, 只有引导学生的正确思维, 才能揭示概念的本质, 使学生全面的掌握概念。

例如:讲授惯性概念时, 首先, 从外力停止作用后的标枪、小车等物体仍能沿原来的方向继续运动这些事实出发, 逐个分析, 然后综合得出:运动着的物体若不受到外力作用, 仍能保持直线运动。摒弃了“外力是使物体产生和维持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观点。然后分析小车沿斜面下滑这一实验:当小车从斜面上冲下来进入毛巾铺着的水平面上时, 小车通过很短的距离就停下来了;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入光滑的水平面时, 通过的距离就要长的多。平面愈光滑, 小车运动的愈远。对这一事实比较分析得: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减小是由于接触面对它的阻碍作用引起的。分析结果突出了“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是受到其他物体作用”这一本质, 而摒弃了“物体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 速度会自动减小”这一习惯看法。再在小车实验的基础上, 运用想象和推理的思维方法, 设计一个理想实验:从斜面上冲下来的小车进入一个绝对光滑的平面, 由于不受任何阻碍和牵引作用, 可以判断小车将一直运动下去, 既做匀速直线运动。突出了“物体不受其他物体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一本质的联系, 而摒弃了“物体要受其他物体不变的作用力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错误观点。最后举例说明:不仅小车是这样, 其他物体也是这样, 提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防止认为“惯性是某些物体所独有”的片面认识。把上面个别现象所得到的知识加以综合, 并进行抽象和概括, 就能得出“惯性”的概念。

揭示概念的本质, 不但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定义、熟记定义, 更为重要的是应以定义为基础, 全面的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并且认清概念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

四、抓区别、找联系、深化概念

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 必须注重要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一些类似的有关概念进行同中求异, 异中见同, 反复深化概念。

例如:“速度”和“加速度”是力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要求学生必须有深科的理解, 在教学中就要对两个概念进行全面比较, 找出区别和联系。使学生知道,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或者说是描述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越大, 表示物体运动的越快, 或者说位置变化的越快。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越大, 表示速度变化的越快。速度等于位移和时间的比值, 而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和时间的比值。速度的大小决定于位移和发生变化所用的时间, 位移大速度不一定大。而加速度决定于速度的变化的大小和发生变化所用的时间, 而不决定于速度的大小和速度变化的大小。速度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 速度的方向就是位移的方向, 而加速度的方向可能跟速度方向相同, 也可能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增大时, 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减小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通过上述比较, 就可以使学生对“速度”和“加速度”这两个概念有比较深刻理解。

浅谈怎样搞好盲校语文教学 篇8

一、要看到盲校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对搞好语文教学很重要

结合盲校学生生理特点与语文学科特点进行分析,大量的事实表明,与普通学生相比,盲校的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主要表现出的问题:

(一)因为盲校学生普遍存在视力的障碍,使他们学习语文缺乏生活直观性

诚然,由于视力上的缺陷,使得这些学生往往不能对世界有完整的认识。对于过于宏观或微观的物体来说,对于过于遥远的东西,如太阳、月亮之类的物体,对于只能依靠视觉感知的颜色及二维平面等物体的层面上,这些学生常常很难获得准确认知。所以,他们对于这些物体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的概念,往往会是片面的、一知半解的、甚至是错误的。比如,学生都说得出长城很长,有万里长,要不然为什么叫万里长城呢?也能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但这万里长城究竟是多长,大多数学生其实没有感性的体会。由于生活概念的缺乏,这就给学生的语文学习造成了直接不利影响,也给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巨大的制约力。

由于视力缺陷,使这些学生的活动范围和感知内容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也使得学生无法看到大千世界里万事万物的景象,让黑暗隔离了光明,更无法对自己不熟悉的生活场景或物体做出真实的描述和合乎逻辑的推理。这使得学生无法理解许多文学作品中的描写,进而严重影响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主旨的把握。

从语文学科角度来说,由于视力的缺陷,使学生缺乏生活直观性,这也在不同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知识的接受和消化。在盲校学生语文学习中,许多看似简单的词语,可是学生却可能无法理解。因为他们掌握的词汇量的少、词语积累的不够的缘故,这对于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上的限制和困难更是可想而知的。

(二)要看到盲校学生学语文,还缺乏文字学习的直观性

汉字是一种以表意为主兼具有表音功能的一种文字。而盲文是一种仅在盲人中通行的仅具有表音意味的一种独立文字体系。这种字形的缺乏对学生学习语文所带来的障碍是很严重的。以同音词为例,不加声调的话,等等词语在盲文书写上都是一样的,学生选择、辨别的难度可想而知。双音节词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么多对于单个语素辨别的困难就更可想而知了。

因为文字直观性不足的缘故,而导致对学生进行阅读———尤其是文言文阅读———和理解会带来极大困难。比如,《论语》中“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所有的字普通小学生都认识,而且大概意思他们也可以猜出。可是假如不加声调的话,全盲生是绝对读不出来的,更不要说理解它的含义了。

除此之外,低视生在阅读和书写时普遍具有粗心大意、急躁不安等特点,而较年幼的或者是缺乏较好阅读训练的学生还会出现严重的跳字、跳行、回视等现象。这种种显然都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二、搞好盲校语文教学是值得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对待的问题

教学方法的好坏、能否给学生以有效的补偿,这对于他们的知识掌握与否和知识掌握的程度高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要着力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对于盲生而言,采用最好的教学方式,我想,莫过于采取直观性教学。

首先,要加强教师语言和动作上的直观性。

事实上,对于抽象的或者不可见的事物,教师必须用准确的语言,通过形象的描述把它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可以获得准确、清晰的概念。与此同时,教师还必须擅于运用描述性的语言为学生渲染出合适的情境,让学生时而徜徉在荷花池畔,时而投入到火热的黄土高原生活,时而身处杏花春雨江南,时而置身于冰雪覆盖的北国……帮助学生进入到文章或教师预设的氛围之中,给学生以艺术的体验,激起学生的共鸣,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其次,要有效使用直观教具可以运用现代电教多媒体技术,构建声光电刺激上的直观教学。

比如,《春》这篇课文,对于作者在文中的很多描写,学生由于缺乏观察往往很难产生共鸣。而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把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画面都用优美的图片表现出来,再加上合适的“叮咚”的水声、“啾啾”的小鸟声、“沙沙”的小雨声、孩子的欢笑声,很容易就营造出了一种欣欣然的氛围,把春的美丽与活力都展现了出来,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体验。

在进行字形教学时,多媒体更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它可以把书写的过程再现,可以给学生适合他们视力需要的颜色和大小,可以很容易就完成拆字、组字、辨字等过程。

当然,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多种直观教学手段往往需要结合在一起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现在阶段,网络已经进入了课堂,对网络资源的利用,也可以有效地缓解盲生读物陈旧稀少等现状,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眼界,这些都有利于搞好语文教学。

摘要:盲校学生是一个特殊学生群体,他们普遍存在视力障碍,正因为他们在视力上的缺陷,才导致他们在学习语文课上的诸多不便。而语文是盲校教学中非常基础但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而开展教学工作,要提高教学的直观性,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性教学辅助来帮助学生克服视力上的缺陷,从而为学生学好语文打下基础。

关键词:盲校,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参考文献

[1]陈秋节.盲校语文课堂教学特点及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3,(04).

浅谈怎样搞好小学体育教学 篇9

一、改变根本观念、完善基础设置, 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体育有其自身所既有的优势和特点, 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师, 要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搞好小学体育教学。

1. 摒弃应试教育的观念。

奥运会、世锦赛我国运动员登上最高领奖台的时刻无不成为我国的骄傲和自豪, 但是尽管如此, 我们只能算是一个体育大国, 距离真正的体育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要想缩小差距, 我们就必须从娃娃开始抓起, 从小就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 逐渐缩小我们与体育强国之间的距离。但是, 现如今应试教育仍然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因此, 家长会在课后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但大多以奥数以及英语为主, 对体育很少涉猎;而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 也是把体育、音乐、美术等一些副科让给数学、语文等一些必考科目, 挤占了体育教学的时间;体育教师也很少有专职的, 大多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 这些教师对体育教学没有正确的认识, 只是让学生进行单独的活动。这样的教学现状下, 学生不会养成爱好体育的意识以及锻炼身体的习惯。因此, 教师要改变观念, 重视体育教学,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2. 完善体育器材设施。

如果体育器材设施比较欠缺, 学生的体育活动项目就会受到非常大的限制, 不利于完成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学生对于单调的体育活动也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积极参与也就会变成一句空话。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 学校要合理地增加体育经费的投入, 还可以在社会上筹集一些资金, 让更多的社会力量来支持我们的小学体育教学。有了体育器材之后, 我们要一材多用, 充分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以此来达到丰富学生运动项目, 提升学生参与度的目的。比如, 实心球, 我们既可以用来投掷, 又可以用来做负重物、障碍物、标志物, 甚至还可以当保龄球来打。另外, 我们还可以用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做简易的体育器材。比如, 用小木棍作为跨栏的栏杆等。

3.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知识、长身体的黄金阶段, 也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因此, 我们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教师最基本的师德规范, 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在教学中注意自己的言行等, 以自身的行为来感染学生, 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性质的比赛, 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以及合作精神, 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针对现在大多学生是独生子女的情况, 我们有意识地组织一些长跑等比较艰苦的训练活动, 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另外, 教师还可以剪辑一些中国健儿在各项大赛中取得骄人成绩的画面给学生看,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和民族自信心。

二、以快乐教学促进学生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学生学习体育, 目的不仅仅在于身心健康, 还在于为一生的身体素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更在于培养心理素质。快乐教学是我们一直倡导的精神, 只有将快乐教学很好地融入我们的小学体育教学, 相信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 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快乐的元素。

人在高兴的时候学到的东西会印象深刻, 不容易忘记, 所以,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坚持快乐教学, 充分展现教学的快乐本色。同样的教学内容, 在不同的教学地点进行或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是完全不同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具有非常强的运筹帷幄的能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时代以及个性特征, 只有符合学生实际发展的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为了活跃教学的氛围, 教师可以采取游戏或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增加学生的快乐元素。学生和教师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会很好地完成体育教学。

2. 以鼓励性的语言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学生是需要赞美的, 如果教师总是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 那么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就会逐渐消失殆尽, 对体育的信心也随之消失。因此, 教师一定要掌握鼓励和赞美的艺术。如果学生做得好或者正确的时候, 教师要给予鼓励, 可以是一个欣赏的眼神或目光, 也可以是一个安心的微笑, 也可以是极具赞美的语言。当学生做错或者做得不好的时候, 教师切不可讽刺和挖苦, 而要用宽容的姿态和鼓励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再接再厉。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 学生不仅会改变自己的错误, 还会逐渐树立起对学习的自信心。只有激励和赞美, 学生才会感到开心和快乐, 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3. 注意关心学生的课后生活。

体育是一种运动, 相当于一种体力劳动, 学生身体经过大量的运动之后, 由于能量的损耗会出现疲劳或者饥饿等反应。作为教师, 如果在此刻能够细心观察学生, 督促学生进行一些放松性的活动或者及时补充能量以及休息的话, 学生在心理上会感到非常得开心和安慰, 因为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爱和关心, 在这种感情的促使下, 学生会更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体育运动和体育学习之中。

三、发挥兴趣的重要功效, 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学习, 学习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因此, 教师必须要充分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以此来提升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

1. 以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非常大的影响, 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师生之间如果没有良好的情感作基础, 那兴趣教育也就无从谈起。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教师要多和学生接触, 多了解和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把自己最真挚的感情传递给学生, 学生才能对教师产生信赖和支持的情感。在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平等的个体, 二者之间互相促进, 互相支持。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 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赞美, 给予鼓励和支持, 对于表现一般或者不太良好的学生, 教师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并找出学生的闪光之处进行表扬, 以此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学习的愿望。

2. 以新型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小学生活泼好动, 不能对一项运动保持长久的兴趣。因此, 教师就要根据教材的情况,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维持学生对运动的兴趣。由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具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所以, 教师在做体育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丰富有趣, 从而使学生对体育教学保持主动学习的兴趣。另外, 教师还可以了解学生都比较愿意学习的教材上没有的一些内容, 把这些内容以选修课的形式传授给大家, 这样在起到健身效果的同时, 还可以增加学生对体育教学的热情。

3. 以多媒体来辅助, 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教师讲解或者示范, 学生听或者跟随学习, 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并且有时候单靠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并不能把一系列的动作非常准确地演练和分解。多媒体的出现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多媒体可以生动、形象地以画面的形式展现整个的或者分解开来的教学内容, 学生学习起来直观并且浅显易懂, 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 多媒体的使用, 不仅仅传递了更丰富的知识, 还增强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学生非常乐于接受, 这必然会激发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极大兴趣和热情。

新课改下怎样搞好高中英语教学 篇10

一、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教学影响之下, 高中英语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一些教师依旧在教学中仅仅注重自身的讲解与学生的听讲的模式, 这难以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 仅仅是根据教学的要求, 记忆大量的词汇与语法, 不注重具体语境的应用。除此之外, 教师的讲解占据了教学课堂的大多数时间, 造成学生缺少练习英语的机会和时间, 这导致难以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 英语教学课堂也变成了无声英语。二是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 存在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缺少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这也难以实现理想的学习效果。不少的学生由于性格比较内向, 担心讲英语, 以及害怕自己出现语法错误或者是发音不正确而被学生嘲笑或者是教师批评。尽管不少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不错, 可是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比较低, 这都不利于高中英语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也对学生将来的英语学习和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新课改下搞好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一) 成立统一的教学小组

在新课改下, 教师的责任重大, 教师理想的教学方法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摆脱旧的、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 积极探究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为此, 教师能够成立教学小组, 各个学习小组间相互学习和探究, 共同分析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且进行应用。在统一教学中, 所有的教师都应当合理地启发学生, 以使学生自主地分析、学习,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学习, 碰到问题要求学生自主地思考, 在最后的时候跟教师沟通。在教学中, 教师针对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之处, 在教学小组之内相互协商完善。

(二) 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高中英语教师需要体现自身的主导性, 结合学生固有的语言认知能力, 营造适宜学生写、读、说、听的环境, 教师能够借助教材知识训练学生的听, 在为学生播放录音前, 能够先把学习的要求和任务确定下来, 在学生清楚了要求和任务之后, 能够有所侧重。并且, 在教师训练学生的听之后, 能够给学生提供有关于教学知识的课外阅读素材, 从而让学生阅读以及回答问题。然后, 教师能够结合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 根据教材知识提供给学生说的时间和机会, 一起对合乎语言标准以及富有创新的对话进行编排, 再对优秀的对话进行选择, 要求学生进行表演。在最后的时候, 教师能够让学生对自身熟悉的有关情景进行写。教师以这种方式教学, 循序渐进, 步步深入, 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趣味性和新鲜感,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

(三) 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改革新课改尤为关键的就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在教学中, 教师需要通过新型的教学思想服务于教学, 以探究与发现的全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思考、总结语言内容, 从而实现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结合高中英语的特性与高中学生的特点,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勤于提问, 教学留有空白, 激励学生在课下的时候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这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学习兴趣。在高中阶段通过教师启发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将来在大学时期的英语学习。并且英语这门课程的特性也表明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大作用。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成为积极参与的主体, 因而能够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四) 通过多媒体技术辅助英语教学

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当中, 教师重点凭借教材与黑板实施教学。然而, 在持续进步的多媒体技术影响之下, 作为一种关键性教学方式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体现着越来越大的功能。比如, 教师在教授学生新课的时候, 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导入课文, 这为高中英语教学带来了便捷, 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以及激发学生较强的学习动机等。除此之外,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 还能够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 通过视频与声音技术, 为学生全面地演示教材内容, 使单调和乏味的教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五) 培养学生完全通过英语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

针对高中英语的学习来讲, 无论是教师和学生, 还是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时候, 仅仅通过英语来进行, 这就好比是来到了一个仅仅可以通过英语进行沟通的国家。在这样的高中英语教学和学习模式下, 倘若要想跟别人更好地交流, 就务必使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提高,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设计任何的活动与课程都要求有学生的主动配合与积极参与。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当尽可能地用英语、适当地应用汉语进行教学, 从而使学生不再依赖于汉语。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完形填空与阅读理解练习题的时候, 让学生从英汉双解词典的应用向英英词典的应用转变, 这对于学生准确地把握英语词汇的涵义非常有益。像是针对一些难以通过汉语解释的英语词句, 教师应给出一些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和熟悉的句式, 要求学生在具体的语境当中理解和把握其涵义, 如此不但便于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也可以实现学生英语理解能力的提高以及有利于学生良好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

总之, 基于新课改教学思想的影响, 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中英语教师务必遵循以人为核心的教学思想, 立足于学生现状和发展水平, 重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从而持续地提高英语教学能力, 推动高中英语教学的持续进步。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 高中英语教学的方式、目标、思想等都出现了新的改变,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新的教学思想, 结合高中学生的学习成长与认识规律, 实现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此, 本文阐述了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以及新课改下搞好高中英语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邹为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评估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 2013 (6) .

[2]蒋慧明.开发、利用高中英语新课程资源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36) .

[3]闫向福.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中要树立五种意识[J].新课程 (中旬) , 2013 (10) .

怎样搞好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 篇11

关键词:小学;数学;练习课;饱满

中图分类号:G632.4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80-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的比重约占整个教学时数的50%,抓好小学数学练习的教学效益,对于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练习质量作基础。然而数学教学中,仍然大量存在着随意练习、机械重复、搞题海战术的现象,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使学生想练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的兴趣,学习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把练习的内容通过故事、游戏或课件等形式表达出来,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景,增强练习的乐趣。例如:在上现代小学第十二册圆柱和圆锥的练习课时,我把学生分成4人一组,给每个小组同样大的一大块橡皮泥,让他们分组合作完成捏一个圆柱及与它等底等高的三个圆锥,再捏一个等底等体积的圆柱和圆锥,学生有动手的机会很兴奋,都纷纷行动起来,在玩的过程中对“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在等底等体积时,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联系实际、化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因此,数学练习的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材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这样的数学课程才能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让数学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教师要发掘生活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把社会生活中的题材引入练习设计之中。

如在秋游活动中,每个小组活动经费50元,请你思考这些钱如何合理安排?这是一道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题目,学生们可从不同的角度,如口味、营养、实惠、合理、节约等方面叙述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只要方案合理就可以。

三、既尊重教材但又高于教材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课的依据。要想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我的做法是根据学生实际,强化主干练习,删减繁琐内容,既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化繁为简。这是上好练习课的关键。

如:在设计解方程的练习时,可以设计这样两组习题:

A组:2X+6=21.60.2X-5.6=1.678-1.6X=14

B组:0.3X-0.4×3=2.19.2+0.2X=21.842.4×()+1.4=8.

学生根据对当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灵活选择题组,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练习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设计开放式练习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设计练习时不管是练习内容的选取还是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应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时空,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设计开放题应注意:精心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习题和形式新、解法活的开放题。

如把一个边长分别为3、4、5厘米的直角三角形饶着一条边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通过画图思考,发现答案是不唯一的,分别有一个圆锥的,也有两个圆锥的组合体,由浅入深,既复习知识又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让学生少做题多受益。

五、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

数学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的知识大都是以系统化、标准化的纯数学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练习设计,可展现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自己身旁,从自己身边的情景中可以看到数学问题,运用数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使他们对学习数学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更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要深刻领会教材的编者意图,要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例子,让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以解决。

六、设计综合化练习

练习的综合化是指练习的编排设计要注意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而使练习更具思考性。

如还是在圆柱和圆锥的练习中,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道综合题:一个圆锥形沙堆,底面积是19.2平方米,高是1.5米.(1)如果每立方米沙子重1.7吨,则这堆沙子有多重?如果派载重量是4吨的汽车来装运,应派几辆?

(2)用这堆沙子在8米宽的公路上铺2厘米厚的路面,能铺多少米?

通过本题的练习,沟通知识间的横向、纵向联系,这样有助于学生将各个知识点联成珠,结成网,形成知识体系,取得举一反三、以一题带一串、以少胜多的练习效果。

浅谈职业院校怎样搞好实验课教学 篇12

实验课教学是实践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用实验的手段去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获得更多的新知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 为未来的职业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验课教学具有这样的几个特点:a.实验课教学中可以把书本中的定理、定律等基本理论知识, 通过实验去验证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 是学生可以更好的掌握所学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b.实验课教学中我们能够发现新问题、新现象, 这些为学生对知识进一步的探索和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扩大了知识面, 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得到了补充、扩展和深化, 从而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丰富。c.实验课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能力和创造性实验能力:如实验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技术、技巧, 基本实验方法和一般实验程序以及实验的总体设计、实验方向的选择和确定, 综合分析和新知识的探索等等。d.实验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科学研究意识。

在职业院校, 搞好实验课教学是学生形成技能、行为习惯和发展学生动手能力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把学习重点由单纯的记忆转到培养和开发学生智能, 减少呆板记忆, 加强其灵活性、思考性, 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 在如今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实验教学中, 仍存在明显的不足, 使实验教学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主要表现有:师资力量薄弱、只注重实验的数量, 不注重实验的质量、实验仪器设备少等现象。为此, 职业院校要搞好实验课教学, 就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提高实验教师素质

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最大的不同就是教学重心的转移。学历教育偏重于理论知识, 且相对偏深、广、活;而职业教育则偏重于实践教学, 即动手能力, 理论知识以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教师不仅要说得好, 更要做得好。只说不做和只做不说都培养不出真正的职教人才。

提高职业院校的实验教师素质, 就是要提高实验教师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专业技术素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热爱实验室工作。实验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外, 还需要有一定相关知识和多方面的动手能力。因为实验室工作是复杂的综合性工作, 实验教师主要担负着教学实验、科研实验及实验的科学管理三项任务, 这些任务的技术性、专业性很强, 实验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的发展。

提高实验教师素质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首先要重视实验室教师的培养, 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并对他们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其次, 鼓励理论教师重视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和水平的提高, 职业院校可以建立一系列相应的制度来保证。熟悉实验室操作, 理论教师的课堂会变得生动现实, 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同学科建设相脱节的现状也会得到改善, 同时也提高了实验室人员的知识结构;再者, 在培养实验室原有的实验教师的同时, 还要从生产一线业务尖子中招聘兼职教师, 让他们将从自身现场工作中搜集、总结好的技术、方法和技巧传授给实验室的教师和学生。

2 加强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进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和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在实验室中,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独立的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加强。实验教学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实验室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职业院校的战略发展, 甚至对社会的发展也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对实验室的建设存在着这样一种观点:实验室仅仅是完成教学实验的。在这种观点的驱使下, 实验室里做试验只是为所教的具体课程而设计的基础性试验, 实验的作用也就被弱化仅为使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加深理解。以这样的指导思想进行实验室的建设必然会导致实验室的建设目标短化, 以这样的实验室建设目标培养出的学生也是不符合社会要求的。实验室不应只是单纯的实验教学基地, 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实践和研究精神的基地。这就要求实验室的建设与社会需求相接轨, 除了完成教学实验以外, 更多的是进行科研方面的综合性试验和设计性实验, 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实验室建设的目的不应定位在把实验教学当作理论教学的辅助, 而应当是开拓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实践和研究的能力。

3 规范实验教学管理

首先, 在学生教育方面, 依据职业院校自身的专业设置来规划学生的培养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 向学生介绍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和最新的教育成果, 通过顺应时势修订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教材, 在完成验证性、演示性的基础实验之后, 更多地进行分析性、研究性、设计性的综合实验, 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其次, 改革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实验室的教学是为学科和科研服务的, 有好的管理体制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实验室的管理体制, 必须建立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之下, 自上而下的进行改革, 实现校、系二级管理体制, 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 选拔有较高学术造诣、教学经验丰富的人员来担任, 全面统筹实验室各方面管理工作, 切实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

再者, 不断改革实验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更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 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挖掘他们的潜力,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首先, 实验课教师应正确引导, 使学生成为实验课的主角, 实验中既要动手又要动脑, 学生实验课前必须做好实验预习, 写出预习报告。

其次, 学生课前要做到心中有数, 实验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 操作要标准化、规范化, 严格遵守实验规定制度, 敢于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实验过程中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切忌“手把手”的教学方式。

再者, 教师应及时巡视辅导, 对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 随时做好实验记录, 并将其作为评定学生实验成绩的一项重要依据, 要以多样形式开放实验室,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验条件, 改变过去墨守成规的实验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实验中由被动变主动, 全身心投入实验。

5 强化实验考核制度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 职业院校学生的自我定位、合作意识、主人翁意识等都亟待提高。为此, 职业院校要制订各专业考核制度, 采取了自评、小组内互评、小组长评与老师评相结合;抽考 (被抽考者的成绩即为全组每人的该项成绩) 与全考相结合;理论与操作相结合;课题与全部内容相结合……,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的能力将会得到提高, 团队合作精神也将形成, 责任感、荣誉感和上进心得到极大提升。

上一篇:个体化器械操作下一篇:工程机械的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