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通讯员的思维空间论文

2024-08-18

拓宽通讯员的思维空间论文(共4篇)

拓宽通讯员的思维空间论文 篇1

长期以来, 广大通讯员为新闻媒体采写了大量稿件, 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任务, 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 在新的历史时期, 在新闻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 许多通讯员却陷入了不知道如何为新闻媒体采写稿件、写不出有分量的稿件、稿件采用率低的困境。这种情况, 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 但从通讯员自身来说, 新闻思维的能力和方法不足也有很大关系。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 由封闭型社会走向开放型社会, 新闻媒体为了适应人们对新闻信息的新的需求,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在新闻理念、指导思想、报道内容、写作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刻改革, 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在这种新的新闻生态环境中, 新闻工作者只有用多种思维方法观察分析事物, 才能适应新闻报道的需要。为此, 通讯员要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摆脱只习惯于用顺向思维思考运作新闻报道的僵化、固化的思维方式, 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学会和掌握应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思考运作报道, 打开新闻报道工作的新天地。以下几种思维方法可供通讯员参考:

逆向思维。这种思维方法也称作反向思维, 是相对顺向思维的思维方式。逆向思维就是在遇到一些事物时可倒过来想一想, 从相反的方向或角度考察分析问题, 从而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没有关注的新问题、新角度, 或者找到别人不曾采用过的表达方法。有一年, 中原油田的几位通讯员在新闻培训班采访实习时, 到一个二级单位采访这个单位改革分配制度的情况, 可到这个单位后却被告知改革已半途而废了。听到这个情况, 通讯员纷纷打道回府了, 可有一个通讯员却留了下来, 他通过和干部、职工座谈, 写出了一篇这个单位的分配制度改革为什么会夭折的报道, 被几家新闻媒体采用了。逆向思维在不少时候都可以使通讯员在看似无文章可做的情况下豁然开朗, 独辟蹊径, 写出别开生面的报道。

开放性思维。开放性思维的特点是全方面、多视角地审视看待事物, 是与把事物彼此割裂开来、孤立起来、封闭起来的保守性、被动性、消极性的形而上学思维相对立的思维方式。当今社会已是一个开放性的社会, 地域之间、行业之间、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各种社会元素之间, 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互相交叉、互相影响的程度越来越高, 流动性越来越强, 各种事物的新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新闻工作者只有运用开放性思维, 具有统观全局、把握全局的能力, 才能写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报道来。通讯员活动范围有限, 相对狭小, 要在新形势下做好新闻报道工作, 就要跳出那种只看事物在本地区、本单位是否突出、是否典型, 一事一报、就事论事的报道模式和框框, 要应用开放性思维拓宽视野, 把发生在本地区、本单位的事物放在广阔的背景下来衡量, 有针对性地、选择性地与周围事物进行横向比较, 从而判断出其个性中是否包含有共性的东西, 是否能够构成新闻、是否具有新闻价值。这样, 才能够采写出立意高、内涵丰富、影响力大的稿件来, 才能够提升报道质量。

发散思维。这种思维方法又称轴射思维, 其特点是以一个事物或一个事件为中心, 把思路打开向四面八方扩散, 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考察和思考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社会是多元的、多样的、多变的, 事物、事实也都是多点的、多面的、多棱的, 新闻要全面地、真实地、客观地反映事物, 报道就应该是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的。过去, 一些通讯员采写的稿件存在着简单化、概念化、绝对化的弊端, 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思维单一, 把五彩缤纷的事物看成非白即黑、非此即彼两大块。要克服这种弊端, 通讯员就要学会发散思维的方法。对于要报道的事物, 要张开思维的翅膀, 通过全面观察、纵横展开、比较、质疑、联想、前瞻等方法, 对事物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的解剖分析, 探求出事物独特的特点和深刻的本质, 从而确定出鲜明的新闻主题, 选择出最佳的报道角度, 选用有说服力、感染力的具体材料, 撰写出内容厚实、令人耳目一新的报道来。

问题思维。一位著名的老新闻工作者曾经讲过这样的话:“一篇好的新闻报道, 应该是能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报道。”一个新闻工作者, 如果对社会上和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不感兴趣, 大脑里不装着问题、不研究问题, 那是写不出好的新闻的。通讯员要增强问题思维能力, 充分利用生活、工作在基层, 与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联系紧密的有利条件, 用心发现和关注在社会转型时期不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 尤其要听取群众的呼声和诉求, 关注有关民生中的种种问题。要调查了解问题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分析问题的走向, 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意见和对策。这样, 就能够拓宽报道面, 写出既能体现中央精神, 又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赢得受众欢迎的报道。

创新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具有发现性和开拓性, 是人类思维活动的高级形式, 也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报道中求新出新必备的思维模式。通讯员要努力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 要敢于以开拓、怀疑、批判、不怕担风险的精神看待事物, 发现前人所未想、别人所未想的新事物、新经验、新问题、新思想, 以达到新闻求新、求异、求实、求深的目的。在新闻写作上, 要敢于打破新闻写作时的传统模式, 按照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 不拘一格写新闻, 怎样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就怎样写, 怎样能吸引受众就怎样写, 写出导向正确、主题鲜明、内容翔实、生动活泼的新闻。通讯员的创造性思维越活跃, 新闻报道的舞台就会越广阔。

(作者单位:中原油田第七社区管理中心)

编校:张红玲

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篇2

一、让学生自主地阅读

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地阅读实践活动, 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独立性, 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充分地读书, 要善于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 也就是创设一个优美的阅读情境, 将学生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相关直觉经验提取出来, 使他们主动地读, 专注地读, 兴致勃勃地读。形式可多样化, 如读一读, 演一演, 画一画, 唱一唱, 比一比, 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 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 欣赏美的画面, 感受美的形象。让学生在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到审美乐趣, 真正体现自读、精思、感悟、吸纳的学习过程。

二、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要让学生自己与课文对话, 从自我出发去感受和体验。在学生认真地阅读了课文之后, 可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疑点, 对于其中有探讨价值的问题, 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让他们各抒己见, 自己去寻找答案。在探究性阅读的深读阶段, 以一两个问题带动全篇的解读。牵一发而动全身, 以一问抵许多问的主要问题导引学生深读课文, 激发他们阅读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而有效地避免课堂上浅层次的碎问碎答带来的高耗低效。教师上课, 不应机械执行、完成自己的教案, 而是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进程和思维的走向, 相机予以调整;有时还要善于捕捉时机因势利导, 从而形成合作探究的气氛。

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扬弃

学生要进行批判性的阅读, 要让他们努力辨别真伪, 识别偏向, 理解人们对作品的不同反应, 并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能力是学生主体精神和个性发展的表现。学生的阅读过程不仅是学习知识的过程, 而且也是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阅读一篇课文, 不断摈弃旧的, 吸收新的, 在一次次的陶冶与扬弃中, 不断地树立对自己的自信心, 自觉地变换思维模式, 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拓宽作文多向创新思维空间 篇3

关键词:作文,创新,多彩激发,多元思维,多层训练

所谓创新就是指打破常规思维的定势, 不落俗套, 有创造性和鲜明个性的思维能力。陶行知在《创造宣言》中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那么, 写作教学中如何拓宽作文多向创新思维空间呢?结合多年来的写作教学实践谈谈以下体会。

1 多彩激励, 培养作文创新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才会产生成效。为激活学生的写作兴趣, 做“有米之炊”, 让学生走出校园, 外出郊游, 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 学生有感而发, 将耳闻目睹抒写下来, 将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展开联想, 领悟其美, 体味其理, 催发文思, 就能写出一篇篇文情并茂的文章来。修正好好作文推荐发表、评奖营造颁奖氛围。黄欣同学在参加《关心下一代周报》小记者夏令营后触景生情, 随感而发, 信手拈来, 写出了《感受自然》一文。此文在市“彩虹杯”作文竞赛中获一等奖。

在作文教学中, 我把仿句练习作为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尝试, 人人参与, 次次评比, 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提高了, 作文中的好词佳句增多了。其中蒋达同学凭着对“风”的感悟, 就写下了这样富有创造性的佳句:“风是上帝心灵的召唤, 风是圣母爱意的吹拂, 风是天地万物的交会;……风能吹过心田, 风能透过肌肤, 给人清新凉爽, 给人舒适甜意。”

讲评, 也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渴望成功, 渴望得到别人认可也是每位学生的共同心理。用爱心去欣赏品评学生的习作, 哪怕是写得好的一个词一个句, 都给予肯定与赞扬, 使学生在被评价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受到鼓舞, 激发兴趣。

2 多元思维, 拓宽作文创新空间

文贵求异, 思贵创新, 自古皆然。我们语文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去写“人人心中有, 个个笔下无”的文章, 让他们写出新意来, 写出特色来。

2.1 从立意上创新。

立意是指一篇文章的主题, 作者所要表达的好恶、观点等。人云亦云, 一没有价值, 二没有新意。训练学生立意创新, 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有创造性地思考、善于从多角度思考的习惯。要不为习以为常的看法所左右, 不迷信权威, 善于质疑。比如, 对习语“有风方起浪, 无潮水自平”、“人在屋檐下, 不得不低头”、“胳膊拧不过大腿”、“谦虚是美德”、“知难而退”等等, 都可以创新思维, 逆向立论:无风也起浪、人在屋檐下就是不低头、胳膊就要拧大腿、要勇于展示自我、要迎难而上等等。卢洁同学写的《天上也有不平事》一文, 巧妙地运用一则引人入胜的神话故事, 形象地摹写了土地流失的惨状, 其间人物冲突不断, 读来发人深思。此文荣获了无锡市在参加无锡市第七届“惜土”杯征文竞赛一等奖, 被《现代写作》报刊载。

2.2 在材料上创新。

学生作文材料经常让人似曾相识:总是下雨妈妈送伞、老师给我补课、帮助孤寡老奶奶等等。这是不注意取材的创新, 思维局限在部分材料的框架中。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 只要用心观察、留意,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世上所见所闻均可入作文。事物的多样性决定了材料的千变万化。方昀芝同学当堂作文《现代科技带来的》时, 选择了电脑带来的“尴尬”, 反向立意, 选材典型, 构思精巧, 情节曲折, 语言幽默、流畅、生动, 文章读来使人感觉如遇其事, 如见其人, 此文荣获宜兴市一等奖。

2.3 在布局上创新。

有了较好的素材、明确的中心, 还必须在构思布局上不落俗套, 独具匠心。平时在课外阅读中, 以创新的目光, 寻觅构思新颖的佳作。学生习作先摹仿后创新, 可根据材料、主题的需要, 安排恰切的结构形式能使文章增色。杂文常常突破议论文三段论结构, 纵横捭阖、挥洒自如。小说根据主题、篇幅的需要, 也可以打破传统的三要素, 淡情节或轻人物, 合并高潮、结局或错位发展与高潮, 起到出人意外的效果。作文的布局有法而无定法, 学生逐步成熟后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推陈出新、创造发展。张弘同学写的《校园轶事》一文选取了校园生活的三个典型轶事画面, 反映校园生活, “有竞争、有快乐、有关爱, 它情系着我们的一切”。文章采用问题推理形式, 布局创新, 语言生动简练, 荣获江苏省二等奖。

2.4 从语言上创新。

生动、新鲜的语言使文章出色、升格。写作过程中, 要求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检查是否有新意:开头是否有悬念;主体部分是否恰当充实;结尾是否能深化中心, 给读者留有余味;全文有没有画龙点睛之笔。按照这种方式检验自己的作文, 大部分都能在某方面写出新意来。譬如陈婧瑜同学的获奖作文《我的故事, 我的歌》, 结尾在上文构思的基础上, 水到渠成, 画龙点睛:“我有三大财富:勤奋、坚强和微笑。勤奋给予自己, 坚强面对人生, 微笑施与他人。它们编织成了我的故事, 它们是美妙的音符, 谱写成了我的人生之歌!”

3 多层训练, 提高作文创新能力

写一篇文章的过程是观察—思维—表达的过程。我认为最重要的环节是想象力。发挥创造性想象力的关键在于大胆的编织, 不停的编织。我对学生进行如下写作训练:

3.1 口说。

依据语文课程总目标, 根据学生生活中交际的实际需要, 设计口语交际板块的训练系列, 每一次训练都以学生熟悉的话题为凭借, 点明交际训练的目的、方式与要求, 展示交际的过程与方法。如七年级上册, 设计了4次口语交际, 它们分别是“认识新朋友”、“让我来解说”、“放飞我的梦”、“成长”。这些“口语交际”的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 交际的方式指导具体, 过程明晰, 既考虑“表达”的需要, 又考虑“交际”的具体要求。

3.2 布“白”。

我把诗歌鉴赏中的“留白”迁移到作文教学中, 这将给学生留下了多维思索和多元解答的空间。我课中留三分钟时间供学生讲新闻讲故事, 讲的学生不说出标题, 然后请听的学生用一句话进行概括, 对不同的概括, 教师不做任何评价, 只问某同学的概括与材料是否有联系, 若能用语言叙述主旨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即为正确, 反之为错, 然后我总结一句话:“同一则材料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 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社会阅历和不同的需求, 可以提炼处不同的主旨, 尽管是应用文写作, 答案也不会是唯一的。”

3.3 续写。

在指导学生进行续写的训练, 可根据课文情节, 合理想象, 加上或延伸课文中的情节, 再造细节, 这比仿写更进一步了。例, 学习了《皇帝的新装》后可布置“皇帝的辟谣演说”;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后, 可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有个富翁很像于勒, 他们会怎样?”等。当然, 不必限于课文, 还可以找有关的文章作为范文分析, 让学生根据其中适合的材料进行片断练习。

总之, 写作创新思维训练对我们来说虽然只是一个初步尝试, 但我们已经看到了良好的开端。今后, 我们要努力学习这方面的理论知识, 深入探索其切实有效的读写途径, 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德斌.中学作文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 , 2004 (9) .

[2]刘德斌.作文教材编写的创新与发展[J].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 , 2004 (10) .

[3]丁锦锋.刍议中学作文教学的流程[J].语文教学与研究 (教师版) , 2006, 11.

拓宽通讯员的思维空间论文 篇4

一、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营造趣味盎然的课堂学习环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课堂上精心组织形式多样的动手操作活动,唤起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激发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如教学《两数相差多少》时,让学生从家里带来果盘、纸盒、糖果、玉米粒、豆子、瓜子、玻璃球、纽扣等物品。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学生携带方便。教学时,通过让学生动手抓、动手摆,小组讨论,使学生知道谁比谁多,多多少;谁比谁少,少多少。这样简单的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把比较数的大小多少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更容易,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如何求比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以及两数相差多少的数学问题。通过让学生亲手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轻松掌握了数学知识。又如教学时使用生活中常用的扑克牌,扑克牌在学生眼中是一种玩具,用扑克牌做教具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随意抽2张牌让学生比较数的大小,还可以用扑克牌帮助学生练习加减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这样的动手操作活动满足了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使他们在动手操作中提高了数学能力。

二、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感知数学概念的形成

准确理解数学概念是进行逻辑推理,数学论证,以及数学计算的基础。数学概念一般都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应尽可能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增强感性认识,使学生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从动手操作中感知数学概念的形成,理解并掌握概念,从而获得新知。这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特点,巧妙地利用了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引导学生把纸片剪成圆形,然后将圆纸片的边缘对齐后对折,然后打开,再换个角度对折,如此多次重复操作,让学生观察多次对折后的圆纸片上有很多条折痕,仔细观察又发现圆纸片上所有折痕相交于一点,折痕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引导学生自学教材中对应的内容,学生很容易知道圆纸片上所有折痕相交的点叫圆心,每条折痕叫圆的直径。圆心到边缘的折痕叫圆的半径。同时,学生不难发现同一圆中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等。学生对通过动手操作获取的数学知识记忆深刻。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操作圆规,探究画圆的方法和步骤就容易多了。

三、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

数学公式和定理是很抽象的,因此,教学数学公式和定理时更要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要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利用数学学具,通过纸张的剪拼、图形的割补、渗透变换等方式,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从操作中掌握探究的方法,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才会更深刻,记忆才会更牢固,推理才会更加严密,所以,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积极思维从而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引导学生剪出两个大小全等的梯形,启发学生根据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很快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当然还可以通过不同的剪拼和割补图形的办法推导出计算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问题,在操作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

四、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切忌无效操作。要把动手操作与学生的思维和深层次思考紧密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建构起相应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概念的心理表征,强调“操作活动的内化”,用操作活化、深化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探究习惯,真正体现动手操作活动的价值。例如在教学《谁围的面积最大》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16根小棒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比较一下围成什么图形面积较大。学生通过动手不难发现“一边是4根小棒时的正方形的面积”,大于“长是6根小棒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大于“长是7根小棒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进而总结出:“周长一定时长与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当长与宽相等成为正方形时面积最大。”同样,可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段铁丝围成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比较一下围成图形的面积大小。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爱玩爱动的特点,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创造动手操作的时机,搭建学生动手操作的平台,指导学生动手操作的技巧。通过动手操作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从而解决新问题,为培养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更富.例谈在数学教学中对学具和教具的巧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 (14) :24-25.

[2]刘克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3, (01) :36-37.

上一篇:组合式测量方法下一篇:机械效率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