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小学

2024-10-01

聋校小学(共12篇)

聋校小学 篇1

聋校是为了帮助听力有障碍的学生学习基本知识技能的学校, 是满足社会上失聪人群对于知识的需求和教育价值实现的组织。数学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常识知识, 成为聋校教学中的重点科目, 提高聋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够增强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获得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减少聋生因听力障碍而导致学习困难的挫败感, 让聋生在学习上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如何提高聋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和需要攻克的难题。

一、目前聋校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的特点

在研究提高聋校小学数学课堂效率这一问题之前, 我们要充分了解聋校小学生学习数学时的状态和心理特点。

1.理解能力较差

小学数学中有很多需要用语言和文字叙述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 其中涉及逻辑思维的训练, 在解答的过程中需要对题目进行分析理解。但是很多聋生因为听力障碍影响了语言系统的发展, 导致缺乏基本的语言词汇积累, 很多词语通过看文字解释是没办法理解其中真正含义的。特别是聋生的手语表达习惯的养成, 加大了聋生在理解问题时的难度, 随着年纪的增长, 知识难度的提高, 题目信息量增加, 让很多聋生在数学的学习上更加力不从心。例如:某地粮食去年产量100万吨, 今年产量预计是去年的2倍, 实际产量只超过去年70%, 问今年粮食产量为多少。针对题目中的“预计”“实际”“2倍”“超过”等关键词, 如果学生不明白这些词的具体含义, 在解题的过程中就会无从下手。

2.抽象思维能力不足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 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概括、综合、推理、演绎、换算等抽象思维能力, 聋生在视觉方面的敏感性比较高, 习惯用视觉信息进行推断, 认识世界比较片面, 因此抽象思维能力就较差, 如果题目中的文字说明比较抽象, 就会影响聋生的审题效果, 他们无法通过抽象文字构建题目中所需要的解题情境, 无法进行推理。例如在解决应用题时, 虽然部分聋生能够利用公式解出题目, 但是他们没有真正明白其中的数量关系问题, 没有形成系统的抽象思维, 遗忘率比较高。

二、提高聋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1.充分调动聋生的视觉优势

聋生因为听力障碍影响了语言能力的发展, 学习数学的能力与经验较差, 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学习数学的自信, 需要教师利用各种能够直观感受的教学道具, 创设简单、有趣并有意义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参与到数学的游戏教学中去, 加强对于数学学习的体验积累。除此之外还要利用多媒体、网络、实物展示、模型等能够充分发挥聋生视觉优势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多参与、多动手、多动眼、多动脑, 增加实践操作的活动, 丰富聋生在学习数学时的学习经验。

2.丰富教学方式

聋校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以手语为主, 改变由教师单一授课的模式, 采取分组教学的教学方式, 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在课堂上锻炼语言能力,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学会表达与合作, 加强对“数学生活化”的真实理解。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认识差异, 需要教师重视他们的理解差异, 开展探究式、创新式的教学方式, 将手语教学与书面教学有效结合起来, 有效地传达信息, 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题目中的文字含义以及数学语言、数学概念和数学构建的情境。

总之, 让每一个人都能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了解数学的真实价值, 是开展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聋校的学习过程是帮助社会弱势群体顺利融入社会的过渡阶段, 因此在聋校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就要提高聋生的数学能力, 让数学走进每一个聋生的生活中, 使其运用数学知识更好地面对生活。

参考文献

[1]赵希媛.聋校数学教学中多元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 2010 (30) .

[2]张向鸿.信息技术在聋校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1 (08) .

[3]张燕.浅谈如何激发聋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 (10) .

[4]吴亚英.新课程背景下的聋校数学教学[J].绥化学院学报, 2011 (02) .

[5]齐琳.聋校数学教学刍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1 (13) .

聋校小学 篇2

史秀珍

我们培养教育的聋生,将来都要融入社会,自主、自立于社会,更需要与周围人交流并平等参与社会。实践证明,聋生与正常人的交往中,较喜欢使用书面语。一是因为聋生的口语很多发音不够准确,常人无法听清;二是因为大多数正常人不懂手语。由于聋生听力受损,组织书面语的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常人。因此,在聋校教学中应加强聋生书面语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

下面浅谈我在聋校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聋生书面语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

一、低年级生字词的巩固

聋生学习知识的特点是以目代耳,主要通过视觉感觉字音、字形,通过手语理解字义,增加了学习巩固生字词的难度,遗忘率高。为适应聋生的特点,在识字学词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方法,以巩固聋生所学字词。如:找朋友法:老师将学过的合体字拆开,把偏旁和独体字分写在卡片上,分挂黑板两旁,叫一个同学拿偏旁,再叫另一个同学拿独体字,两个同学把拿到的卡片拼在一起,组成字。拿对了,老师及时鼓励。大家齐读所拼出的字。两人一组,轮流上来拼。添加法:老师写出一个单字,让学生组成词,再把词写成句子。如:‚雄——英雄——人民英雄纪念碑——清明节我们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献花圈‛。开花法:老师写出一个单字,让学生 1

用这个字组成词,并写下来,比赛看谁写得多。如:

(一)(海浪)(炮)(火炮)

(海边)—海—(海面)(饱)(吃饱)—包—(跑)(跑步)

(海风)(刨)(刨子)

(一)(二)

老师写出一个独体字让学生加偏旁组字写词。如:上

(二)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即巩固了聋生所学字词,又提高了聋生组词说话的能力,同时发展了聋生的扩散思维,加深了聋生对字词的理解,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为聋生书面语的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高年级聋生书面语能力的培养

1、通过复述练习,培养聋生书面语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那些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复述课文时,思路清晰,用词准确;而那些语文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在复述课文时,思路混乱,词序颠倒,语法不通。但是这些同学经过教师的指导、点拨,也可以把课文复述的比较正确。因此,在聋校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进行复述练习,消除手语和书面语的语法障碍。

一是按顺序复述课。如:《蒋小芸洗手帕》一文,复述蒋小芸是怎样洗手帕的,按洗手帕的顺序为:‚端水——先——然后——最后——洗完后——‛。

二是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把它们连成通顺的话,复述课文内容。如:《秋天》一文,关键词语为:‚天气、树叶、大雁、地里的庄稼、农民、景象‛。学生经过思考,想象就可以把课文内容复述出来。

2、仿说、仿写练习,培养聋生书面语的运用能力。

在以往的聋校教学中‚重讲轻练,重教轻学‛,强调了聋生语言能力训练,忽视了聋生书面语言的练习,课堂教学多是字、词、句的分析讲解,而忽略了语文能力的整体训练,造就了聋生学习语文的困难,尤其是聋生书面语的表达词不达意,跟不上手语、口语。为了改变现状对聋生进行仿说、仿写训练,培养聋生书面语的表达能力。

一是仿照课文的写作顺序及写作内容进行仿说、仿写。

课文《我们的学校》一文中写到:‚走进校门是个美丽的大花坛。大花坛后面是整洁明亮的教学楼。穿过教学楼是宽阔的操场。最后面是一排宿舍楼。宿舍楼旁边是食堂。‛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写作顺序,把自己的学校介绍给别人,并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老师加以引导并纠正。

二是仿照课文恰当使用动词、形容词的特点进行仿说、仿写练习。在《小八路》一文中,对小八路的描写为‚身穿军装,头戴军帽,脚穿草鞋,胳膊上还有臂章。‛通过此段描写,一个鲜明的小八路形象就浮现在我们眼前。此段描写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使用了‚穿、戴‛两个动词。要求学生仿照此段写法,对熟悉的人进行描写,观察的顺序也是从上到下。有的聋生对一个值日生的描写为:‚头上扎着粉红色的蝴蝶结,脖子上系着红领巾,上身穿着短袖衫,下身穿蓝裙子,胳膊上戴着‘值日生’臂章‛。

3、把看(听)话练习和观察结果落实于书面表达。

小学语文课后练习题,大部分有看(听)话练习,在做练习时,要让学生把看到的写下来,加上标点,教师及时订正。在进行观察活动时,要明确观察思路,让聋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这时聋生往往是说的热

闹,但要他们用书面语表达时,就会出现丢掉虚词、语序颠倒等毛病。教师要及时帮助聋生将手语转化为书面语,并进行个别纠正。久而久之,聋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就会提高。

4、通过阅读培养聋生书面语的表达能力。

阅读能补偿聋生的能力,拓宽知识面,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现行聋校小学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一学期教一本书,学生就只学一本书,没有其他阅读材料,限制了聋生信息的获得,知识与能力的转化。因此,在聋生尽可能的范围内,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范围。但是,阅读要根据各年级的特点,有明确目的性、实用性,对课本上的阅读文章侧重学知识、懂方法,对课外的读物侧重用方法、成习惯,这样课内外结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生活、开阔视野,增长了知识,而且培养并提高了聋生的书面语能力。

另外,创设适当的对话场景,将语言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进而培养并提高聋生的书面语表达能力。

通讯地址:河北省曲阳县聋哑学校

邮政编码:073100

聋校小学 篇3

一、聋校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聋校小学科学教学存在两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目前,聋校科学教师中有一部分是其他学科兼课的教师,这部分兼课教师在专业素养上还存在差距。有些教师对科学教学的教学方法不够重视,较为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情感方面的培养;课堂上的活动不够丰富,就教材讲教材,就知识讲知识的现象比较突出。另外,有些教师在思想上认为小学科学是副科,不重要,于是教学设计较松散,想怎么上就怎么上。还有部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虽然较高,但在教学设计时却忽视聋生的实际情况,教学效果也常常打折扣。

(二)聋生方面

经过调查发现,小学三年级聋生识字不多,对很多自然现象、生活现象无法用准确的词汇进行描述,使得教学起点一降再降,给教学带来了不少困难。聋生整体的科学前概念偏差比较大,甚至缺失,聋生科学素养个体之间呈现差异大、分化严重的现象。家庭生活中家长缺乏对聋生科学知识的渗透和科学素养培养的意识,家长对于学校科学课的重视也不够,与教师配合意识不强。当班级人数超编时,教师无法做到兼顾每一个聋生,课堂管理难度增大。课堂教学经常还不能保持良好的教秩序。

综上所述,聋校学校科学课的教学起点是低的,基础是薄弱的。如何优化聋校科学课堂教学已经摆在了日事议程上。

二、聋校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优化的对策

鉴于聋校科学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聋校科学课的教学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一)制度上的改进与课程内容的整合

1.建立一支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

为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聋生的科学素养,学校在现有条件下首先加大对任课教师的专业培训,并选择有一定专业背景或者具备专业特长的学科教师任教。

2.制定體现“融合生活”理念的学科内容

在很多聋校开设的小学科学课程至今还沿用原聋校自编教材——自然教材。教材的落后是显而易见的,有不少学校开始尝试使用普通学校的科学教材,但必须要在有益于教学的层面进行慎重取舍。要在聋校小学科学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讨论稿)的指导下,对学校现行的科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慎重选择聋生必学的基本科学概念,制定出与之相关的教学主题。

(二)优化聋校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基本策略

(1)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①基于聋生前概念的教学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应充分考虑聋生的前概念因素,在组织教学时要从知识、问题、和聋生探究等方面出发进行聚焦。通过情景的创设产生认知冲突,建构科学概念,通过对新概念的拓展与运用,由前概念转变为科学概念。

②关注每位聋生发展的教学

教学过程中应关注每一位聋生是否能够在平等、尊重的环境中参与交流和学习;关注每一堂课中每一位聋生是否都能获得一定的满足感,是否都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不是还蓄积了进一步发展的愿望和动力。

③ 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方法

“融合生活”的课堂教学要求建立在对聋生来说具有感染力的真实生活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思维发展训练——小组协作学习——学习效果评价等环节进行教学设计。

④基于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融合生活”的课堂离不开多元化的评价。在教学实践中,应将对聋生发展性的评测和评价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始终。

(2)改进聋生单一的学习方式

经过调查发现,聋生学习科学侧重在死记硬背,学习方法不当,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聋生的学习方式。

①重观察能力的培养

聋生的缺陷补偿主要来源于他们的视觉,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视觉补偿的功能。教师要引导聋生认识到“眼睛看到了不一定都是可靠的”,把握事物的全面性,需要动用身体的各个感觉器官参与到观察活动中,通过运用启发性的问题串,规定聋生观察的要求和方向,训练聋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并鼓励聋生详细描述观察的结果。

②重活动记录的训练

科学课上要求聋生每人都有一个记录本,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聋生们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现象;他们参与活动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他们的一些奇思妙想;自己的困惑;他们实验的过程以及最后获得的结论。

③打通课堂内外的通道

“融合生活”的科学学习常常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如果说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那么课外活动则是课程实施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因此,科学教学要让聋生有更多的机会走出课堂,走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学习科学、用科学,在大自然中生发灵性和智慧。根据教学内容,将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构建起课内外相结合的“大科学课堂”。

④有效利用家庭资源服务教学

由于聋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的限制,极需家长的理解和大力支持。教师要鼓励家长带聋生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参与家务劳动,丰富聋生的感知世界,给孩子创设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让家长成为聋生一起探究问题的好伙伴。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只有将科学教育与聋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优化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提高聋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能够促进聋生主动地投入到科学的学习中,使他们领略到科学的无穷魅力。

聋校小学 篇4

一、我国当前聋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聋校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安排的课时与其他学科相比占有更多的比例。教师所花费的教学精力很多,但是聋生的读写能力仍然较低。 很多小学阶段的聋生写作和阅读能力只能刚刚及格或者略高于及格分数线。 同时,自拟题目作文不及格的现象普遍存在。 分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教学方法重教轻学,教学效果不明显

在聋校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虽然加强了对聋生的语言练习,但是却忽视了培养聋生的思维发展能力;强调练习口语,却忽视了练习书面语言等。 比如,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小学语文教师更多时候注重的是对教材中字、 词以及句的讲解,而缺少对培养整体性语文学习能力的训练,难以实现对听、说 ( 口型) 、读 、写的全面发挥 ,致使聋校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普遍不高。

2.教学条件有限,聋生缺少课外阅读资料

目前,由于聋校的小学教学条件有限,很多学校存在教学设备陈旧和配套的教学资料不充分的情况,致使教学的模式比较单一, 加之聋校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学生很难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新鲜事物,进而限制了聋校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在聋校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均是教师讲一本教材,学生也只阅读一本教学的内容,基本上很难参与到其他阅读材料中。 由此,聋校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也呈现出越来越窄的发展趋势。

3.忽视聋校自身的语言教学特点,教学重心不明确

聋生主要是由于听觉产生障碍最终导致的语言缺陷,因此,聋校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对聋生语言能力的补偿式教学,进而使聋生形成一定的语言文字能力,即听( 看) 、阅读、说( 口型) 以及写作的能力。 但是,在聋校的教学过程中,存在句子和句群教学不扎实的问题,进而致使整个聋校的教学质量上不去。

二、提高小学阶段聋生写句能力的有效策略

1.通过看图写句的方式,提高小学阶段聋生的写句能力

由于聋生的生活阅历相对来说比较少,因此,在写句时,便会存在没有素材或者素材单一的情况,因此,通过看图写句的方式, 可以提高小学阶段聋生的写句能力。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色彩鲜艳、内容有趣的图片,分发给学生。 比如,语文教师可选择春意盎然的风景图片,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图片进行写句,并要求学生根据图片信息进行联想,想象自己在春天发生的趣事,然后写一段话。 这样一来,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同时也能锻炼聋生的想象力,为写好文章奠定基础。

2.通过优句摘抄的方式,提高小学阶段聋生的写句能力

注重对优秀语句的积累和运用, 无论是对聋生还是普通学生来说都是提高写句能力的有效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聋生自制一个“ 摘抄本”,先让聋生认真的阅读,然后再将自己喜欢或者认为比较好的语句摘抄下来,通过长时间的坚持和积累,就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限制,存储的知识尚不够丰富。 因此, 语文教师应鼓励学生选择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来开阔眼界,进而丰富写作的内容。比如,可选择儿童故事类的《 探险家故事精选》《 成语故事精选》《 神话故事精选》 等作为教学素材。

3.将生活与教材内容有效结合,提高小学阶段聋生的写句能力

写作素材均源于生活,为提高聋生的写句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将教材与日常生活信息紧密结合。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写句环境开展“ 每日写句”的练习。 比如,今天是星期几, 是不是什么节日;今天轮到谁值日,谁值日最认真等。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特殊事件,并记录下来。 比如,今天突然下雨了,我帮妈妈收衣服;某个同学今天生病了,没有来上学;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想给她准备一份礼物等。通过让学生坚持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写句练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写句兴趣, 进而提高写作水平。 此外,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多组织学生参加郊游活动,带聋生走进大自然亲身感受四季变化,为写句积累生活素材。

三、提高小学年级聋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1.教授适用的阅读方法

由于聋生在阅读中会受到自身条件的限制, 在掌握学习技巧方面则需要语文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 语文教师应该在每周为聋生安排一节学习适用阅读方法的课程。 上课的具体内容可以由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可通过结合阅读材料,采用师生共同阅读的方式进行, 让聋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领悟并熟练掌握适宜的阅读方法。 例如,快速阅读、默读或者是抓关键句进行整体性理解等。 教授适用的阅读方法,不仅可以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而且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聋生的心理素质。

2.为聋生提供更多的课余阅读空间

根据聋生缺少课外阅读资料的现状, 聋校应该尽量为学生设置更为科学的班级图书角, 以便于聋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 同时,班主任及语文教师也应该定期开展阅读活动,使聋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同时,班主任及语文教师应该注意对图书角图书的选择,图书的内容不仅要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也要容易引发聋生的阅读兴趣,以满足聋生的阅读需求。 比如,选择图文并茂的书籍、有趣味性的书籍、通俗易懂的书籍等。

聋校 牙刷 牙膏 教案 篇5

教学名称:洗漱用品 教学对象:聋校一年级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活动过程:、让学生认知理解洗漱用品,并学说。

2、能够理解洗漱用品的作用

3、培养学生良好个人卫生习惯

指导学生正确学说牙膏、牙刷、香皂、毛巾 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实物牙膏、牙刷、香皂、毛巾。

2、纸条、蜡烛、打火机

1、开始部分: 常规训练: 呼吸:吹蜡烛

舌操:《小花猫》包括伸舌、卷舌、添嘴角 1)引入部分:

今天老师给同学带来几样东西,看看都是什么呢? 同学们先想一想什么东西我们每天都会用,用了它我们的牙齿会很干净.用了它我们的手会很干净···学生回答 2)认知洗漱用品。

A、出示牙刷,提问:这是什么啊?牙刷。我们每天早晨起来都要刷牙,不刷牙会怎么样啊?牙会很脏,很难看,是不是?那么,我们一起读一读,牙刷!

B、我们拿起牙刷就刷牙可以吗?不可以。那还需要什么才能刷好牙呢?想一想!牙膏。出示牙膏,我们要挤牙膏才能刷牙。那谁 1 能告诉老师牙膏是什么味道的?牙膏是甜的。牙膏是辣的。同学们说的都对,那和老师一起读:牙膏!

C、下面我们再看一样东西——香皂 那能谁告诉老师它是什么?它可以干什么?香皂、洗手。我们每天都要洗手,吃饭之前要洗手,便后要洗手,这样我们的小手才会干干净净的!那么我们一起读“香皂”。

D、最后我们再看一样,它就是毛巾,同学们有没有毛巾啊?有毛巾,用毛巾干嘛呢?擦手、擦脸!我找同学说一说:“毛巾” 一起说:“毛巾”。

4、结束部分:

那我们看一看我们都学了什么呢? 牙刷、牙膏、香皂、毛巾

5、课后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了牙刷、牙膏、香皂、毛巾。那同学们会不会正确的使用它们呢?下次课老师提问正确的刷牙方法。

板书设计:洗漱用品

Ya gao 图

聋校小学 篇6

【关键词】中小学美术;个性化教育教学;以生为本;实践与探析

什么是个性化教育呢?顾名思义,就是在承認群体学生共性前提下,坚持“以生为本、素质发展”的指导思想,注重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充分强调他们的个性培养和有效发挥,从而积极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美术学科具有人文性质,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也是学校施行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发挥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其它课程相比较,美术学科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其表现性、丰富性和个性化。而且在美术欣赏和创造活动中,只有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表现,提倡它的别出心裁和与众不同,才会产生创造力和持续探究的可能性。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阐述之。

一、中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与培养的作用意义

学校教育是人生之旅的奠基工程。俗话说:“个性品质决定命运。”中小学龄正处于学生个性人格初期塑造并逐步养成的重要阶段。在学校教育中,美术课程既可直接发现和发展造型、色彩、制作、创造等一般或超常性的美术才能,又能间接地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 美术活动可以充分显示与学生气质特点相对应的美术语言,具有某种心理测验的作用和意义。②通过美术作业,可以显露与常态不同的且被内在气质掩盖的一些现象,还能显露、鉴别、培养和发展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各类隐性潜能。③可以较好地显露并鉴别学生如情趣志向、思维方式、动手实践和创造能力等非美术潜能。④为学生在自我发现和专业选择等提供一种形象化参考。如在美术作品欣赏课程中,积极有效地开展个性化教学,既可帮助学生逐步地学会欣赏,又能促进他们作出一种个性化审美判断。长期以往,对于学生人格的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能够起到积极性的正强化作用。

二、简述中小学美术个性化教学与培养的有效措施

如何打造中小学美术课程个性化教学活动呢?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艺术实践课题。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考虑入手:

1、在教学目标上要努力体现个性化特征。

在中小学校教育中,美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非在于培养许多专业型小画家,而是在于通过有效地“激励、唤醒、鼓舞”,逐步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艺术能力素养,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铺路。这是一种战略性指向和战术性指导并重发展的教学目标。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中小学龄正处于求知强学的黄金阶段,他们的可塑性极强,而且具有无限发展的潜在性空间,只要教师具备放眼长远的战略意识和长袖善舞的教学能力,就会正确认识并有效把握课程教学目标、阶段性教学目标、长久性教学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处理能力。因此在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态势,应适当性控制学生的美术技巧,而不是普遍采取“普通话套讲八股文”的传统模式,主动去规范他们的美术思想;努力提供一种善教乐学的时空市场,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程度不同地培植和开发潜能,从而促进其美术学习的个性化发展。

2、在教学环境上要努力体现个性化特征。

心理学和现代认知学研究表明:环境生成情境,情境铺设心境,心境决定个性。换言之,良好和谐的教学环境对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能力有着前后贯通的重大影响。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适当地走下讲台,更多地深入到学生中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且努力制造或生成幽默风趣、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以不断增强他们的向师情感和向师力,充分发挥亲师信道的良好效应。再如,根据实际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巧妙地运用以多媒体为主的现代教育技术,努力为学生提供一种具有趣味性、启迪性和挑战性的良好教学情境;并注重开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材施教活动,以强调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激发他们的自觉主动性。还有,教师可充分利用并有效把握学生的表现欲望和互比心理,选择教室某一处平面作为学生作品展览区域——可同时展出,也可优选展览,通过“以赛激趣促学”形式,有效激发争先创优意识和善于进取行为,不断促进个性化发展。

3、在教学方法上要努力体现个性化特征。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中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尊重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可以而且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因需制宜地开展开放性、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课程教学活动,而不必过多地拘泥于条条框框的约束。比如,在学生独立学习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不规定主题而有学生任意作画的方式;作画期间,学生可随时随地提问,教师则本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适时适量地予以提示、启发、点拨和讲评,也可把教师主评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值得强调的是,美术学科与其它多类学科之间具有一种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教学中要加强学科知识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努力从中攫取“1+1>2”的综合教学效应。再如,美术学科与语文知识之间的相互整合:唐代岑参“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的诗句,既说明了近大远小的透视道理,又描述出一幅撞击视觉心理的美妙画面。如此整合,既可激发学生的思想情感和想象力,又能增强他们的文学艺术修养。

此外,打造美术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活动的途径和方式还有许多,如个别化辅导、个性化评价等。总之,只要我们以生为本、与时俱进,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就一定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促进特殊教育美术教学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聋校语文课堂“热点”扫描 篇7

一、发表见解“追求无忌”, 偏离了文章原意

聋生认知水平不高, 在学习语文时, 大多以自己对生活的直观认识形成的经验, 或以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思考作出天真无邪的发言, 这本无可非议。可近年来, 一些语文老师“疑问让学生提, 见解让学生说”, 课堂上也常听到“没关系”“不要紧, 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时, 不少老师同样亲切有加, 以表扬为主。附摘录于某聋校的《司马光》一文的教学实录:

师:你觉得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做法好吗?

生:大家都慌了, 有的去找大人, 有的哭起来, 只有司马光的办法又快又好。

生:不好, 砸坏了公园的缸, 又可能把缸里的小朋友砸伤。

师:你觉得第二个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生:对, 小石头都会砸伤人, 这么大的石头还可能会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生:缸片飞出来, 也会把外面的小朋友砸伤。

师:这位小朋友真会动脑筋, 想得真周到。

这位老师对这“无忌的童言”可谓是格外保护, 表扬有加。其实, 本文是赞扬司马光在危急时刻不慌不忙、急中生智, 而对司马光评价在老师的“怂恿”下严重偏离了对课文原意。教者应充分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 引导学生的思维空间, 提高阅读质量。

二、朗读教学“主观臆想”, 淡化了朗读指导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感情朗读, 需要情感的投入、语调的变化、停顿的转换, 需要内行的老师在朗读基调上的准确引导。把握不准课文基调, 朗读教学就惨了。附摘录于某培智学校的《一夜的工作》的朗读课例:

师:此时此刻, 你能读读最后一段话, 表表你的心意吗? (语调亲切地引导) ……

师:带着你喜欢的语气读, 你认为该怎么读, 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在老师的启发下, 出现了好多种读法。

生: (读) “看啊, 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学生始终用低沉缓慢的语气读前三句, 最后一句用亲切询问的语气读) 其实, 这段话是作者看了总理一夜工作后发自肺腑的赞美, 朗读时的语调是“高声”赞美, 可在老师“亲切地引导”下, 学生只能循着亲切的基调, 低沉地读书了。

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 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 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 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 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1) 充分诵读, 触发语感。让学生反复接触语言、感受语言, 将诵读贯穿于课的始终, 采用灵活多样的诵读方式。诸如,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个体自由诵读、同桌之间互相诵读、选点诵读、根据自己的领悟诵读等。 (2) 潜心品读, 领悟语感。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 反复咀嚼、深入品味。 (3) 积累运用, 积淀语感。积累就在于“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三、学习方式“一味合作”, 取代了独立感悟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 于是, 合作学习成为部分教师追求的标杆, 成为实践新课改的课堂标签。然而,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教室里热热闹闹, 气氛活跃, 似乎人人参与其中。但仔细一看:A组学生压根儿没有合作讨论, 是在闲聊;B组学生围坐在那里, 聆听个别好学生的主讲, 充当“陪坐”或“听众”的角色;C组学生合作正渐入佳境, 但时间已到, 只得打住……这样的合作学习, 或蜻蜓点水, 或干脆成了聋子的耳朵, 摆设而已。没有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 并解决问题, 这样的合作学习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1) 鼓励质疑, 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 使他们敢想、敢说出自己的见解; (2) 恰到好处地运用讨论、探究等合作学习手段, 允许实话实说, 甚至允许有争论。让学生在独立感悟的基础上展开合作, 在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处开展合作, 在合理有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 以便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与合作精神。 (3) 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自主、合作、探究变成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需要, 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聋校语文教学策略刍议 篇8

1 聋生语言学习的特点

聋校学生对于语言学习的特点主要是区别于正常学生而谈, 一般来说主要有记下几项:一是掌握语言与文字的顺序不同, 聋生是先学习文字后, 再学习语言;二是语言形成的途径不相同, 聋生需要在既定的教学条件下专门培养而形成, 整个过程需要较为完整;三是语言的学习与实践上的脱节, 经常会出现次序上的颠倒、语句不通、表达不清晰等问题;四是手势语言对有声语言上产生的干扰, 这主要是对一些相类似词汇手势上导致出现的问题, 如果教师或者是同学的手势不够规范, 就会影响到有声语言的表达而产生用词不当等情形。手势语言成为聋生最早接触的社会语言, 他们在书面语生成上所使用的语法技巧、语言结构以及词语等方面比健康学生落后很多, 但是让他们使用自己最基本的手语方式进行交流, 他们会表现非常流畅。

2 聋生语言学习的现状

2.1 学习能力普遍较差

与正常人不同, 聋生缺乏对声音的有效认知,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学生对语言的认知, 大大降低了聋生语文学习能力。当语言材料以书面语的形式呈现给聋生时, 对语言的理解和生成的能力落后于健康学生, 对语言的理解相当困难。但以手语 (包括指语) 的形式呈现给他们时, 对语言理解和生成的能力与健听学生理解口语的能力相比, 没有显著差异。如:聋生之间, 他们用手指语进行交流;如同健听学生用口语交流一样, 互相能获得情感帮助, 满足情感需求, 建立起友谊, 在学习、生活各方面互相帮助。

2.2 学习知识较慢

由于听力障碍, 至使聋生的语言发展比较迟缓, 无论是对语言的理解还是语言的表达都落后于健听学生。词汇量较少, 掌握和运用语法结构的能力很差, 造成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很低。通过语言获取的社会文化信息极少, 缺乏社会交流手段和能力。由于语言上的缺陷, 聋生在语言的理解和生成方面显得比较呆板, 缺乏灵活性, 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受自身听力语言的影响, 使得社会认识发展缓慢, 并且容易出现认识偏差。

2.3 学习效果不佳

有数据表明, 聋生语言学习的能力只能相当于正常学生的1/3左右, 这就直接影响到聋生语言学习的效果, 在聋校, 帮助聋生发展语言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在聋生中, 因为听觉障碍, 所以复杂的发音方式, 隐蔽的发音部位造成构音的困难程度增加;除了极少数人没有正常的构音运动能力外, 太多数学生都具备发展语言的可能性,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为他们提供语言发展的机会, 特别是在语言发展关键期内提供训练和教育的机会。如:班上有一名男生, 听力残疾属于中度, 但他能看别人讲话时的口形。入学时不会发一个标准的音, 而且气流很弱, 我就从口形开始指导, 慢慢地教他找发音方法, 两年后, 这位同学已能读准一些简单的词语, 能清楚地叫老师、爸爸、妈妈, 能喊操, 而且声音响亮。

3 聋语校文教学的策略

3.1 形象化语言的运用

聋生对语言的运用, 因为其自身特点所限, 缺少多样化的体会和感受, 由于聋生年幼失聪, 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上相比于同年龄段的正常儿童都相差甚远, 这也严重制约了聋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实现这方面的突破要找寻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来为之, 在课堂上联系各种仿写句子的时候, 举一反三, 训练他们自己思考, 自己表达的能力, 在对聋生进行口语训练的时候, 应该通过实物或者教学训练挂图对照, 让学生观察, 再加以语言的教学, 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如在上《人造琥珀》这一课时,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 将琥珀的样子, 远古时代的环境, 苍蝇和蜘蛛的行动及巧合, 松脂球变成化石的经过等, 通过一幅幅的照片展示给学生看, 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这一琥珀如何形成的这一教学难点。

3.2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长期以来, “灌输-训练”是聋校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 发展至今仍然很有市场, 作为聋校的教师, 因为具有听力上和汉语水平的优势, 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境地, 要打破这一传统死板的教学模式, 需要在教学环境上进行改变, 建立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去学习, 真正以学习语言、学习语文知识为乐趣。课堂教学中, 要充分发扬民主, 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让学生敢于各抒已见, 畅所欲言。因此, 在课堂提问时我总是和蔼地微笑说:“请你来读这段课文”, “回答很好, 请坐下”, “不要紧张, 说错了没关系”, 这些带有感受情色彩的交流方式, 有利于搞活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浓郁的研讨气氛中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

3.3 情境式教学的运用

对于聋生来说, 他们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学习的主要途径, 就是要通过视觉接受绝大多数的语言学习, 而多媒体构建的情境式教学将是为他们学习提供了方便。它可以让学习内容更加丰富, 可以利用科技手段, 让学生领略更多逼真的图像、鲜艳的色彩, 还具有动画功能, 能化静为动, 可以通过可以手段打造的情境式教学方式, 给予聋生更多直观、形象、运动、交互和可重复性的观感, 对聋生是胜利缺陷提供有利的补偿。例如《安塞腰鼓》是一篇颂扬生命力的美文。学生阅读前, 让学生收集陕北生活环境、民风民俗, 以及腰鼓文化的资料。课堂上则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陕北腰鼓舞动的雄壮场面。虽然学生听不到那激越的鼓声, 但从空旷的黄色背景、雄健的打鼓后生, 他们能真切地感受课文, 感悟生命。

总之, 新课改方兴未艾, 这次改革能给予聋生多少的新策略, 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创造。作为聋校中的一名教师, 更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真正为聋生做奉献, 使他们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摘要:聋校语文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生理特殊性进行有效学习, 实行适当的学习策略方能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文章从聋生语言学习的特点入手, 深入分析聋生语言学习的现状, 提出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合理性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聋生,语文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李盼.关于聋哑学校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 2010 (4) .

[2]谢缀飞.基于“快乐式”的聋哑学生语文教学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8) .

再谈聋校语文教学方法 篇9

聋生因为听觉障碍, 在学习各科知识方面, 尤其是学习语文方面困难显得更加突出。笔者认为, 在聋校语文教学中, 首先应该广泛运用聋生的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残存听觉等感觉器官去直接感知事物, 让他们与语言文字描述的对象去发生联系, 去认识它们, 从而正确理解语句的意思和课文内容。因此直观演示法是最适宜的。“依文学语”是聋生学习语文的特点, 所以要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应充分运用读书指导法。聋生语言缺陷要得到补偿, 要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语言文字能力, 必须要认真组织聋生自身的语言实践练习。所以练习教学法对聋童有重要意义。其次, 在运用语言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时, 运用的必须是聋生具有感性经验的语言。在运用直观教学方法时, 要注意和相应的语言结合起来, 尽一切可能让聋生运用语言这一方式来理解、掌握知识。第三, 聋校语文不能只用口语讲解知识, 也不能在教学中只采用一种方法。否则就会出现聋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 注意力不集中, 出现老师用手敲桌子、用脚蹬地板等聋校特用的办法去吸引, 维持聋生注意力的现象, 这样做是无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

在日常的实际教学中, 对聋生具有特殊意义的直观教学法和读书指导法运用得不充分, 教师大多是单纯用口语、手势讲解课文, 影响了评议教学的质量。因此, 笔者根据自己这几年的一些教学感悟和反思, 谈几种教学方法在聋校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一、直观教学方法是聋生在校学习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

现代教学指出, 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是从感性开始的。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学方法, 能使聋生充分运用各项感官, 观察、接触所要学习的事物本身, 使聋生获得的概念鲜明完整、充分真实并且具体精确。

直观教学符合人类思维发展从具体到抽象的规律, 当聋生对抽象的概念不能用语言来理解时, 如果有实物或形象的帮助, 就显得容易多了。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直观教学法使学习内容和客观事物形象直接联系, 能帮助聋生正确理解知识, 还可以提高聋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的能力。聋生学习语言, 总是以感性的形象作为来源, 只有创立了各种形成感性形象的机会, 才能更好地学习语言。

现在大多数聋校都有了多媒体设备。笔者在使用多媒体设备时, 明显感觉到这是最现代化的直观教学手法。它对聋生学习语言文字十分有利, 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动态画面, 把情境搬进教室;也可以将画面和语句紧密结合, 画面、文字、声音同步显示, 也可以随意选取, 不仅对理解语句起到了有效作用, 而且对训练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十分有效。

二、读书指导法是聋生进行有效阅读的方法

读书指导法旨在指导聋生读书, 学会阅读文章的方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聋校的语文教学中, 运用读书指导法最能提高聋生的阅读能力, 且终身受用。这是因为课文是聋生学习语言的依托, 教师用它指导聋生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基础思想。聋生从学校毕业后, 书籍报纸等就成为提高他们思想水平和文化科学知识的最可靠的途径。那么, 读书指导法就是培养!、提高聋生读书的能力, 教会他们运用读书的方法去吸收更多的知识。

三、谈话写话教学法是促使聋生积极提升思维的有效方法

在教学中正确地组织谈话写话, 可以促使聋生积极进行思维, 进行智力活动, 也可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更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对话能力。在开展谈话写话教学方法时,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要结合课文内容, 能为全体聋生所理解, 而且能引起聋生积极思维, 问题不能太简单, 也不能过于难。其次教师的问话要能调动全体聋生积极思考, 顾全大局, 不能只对学习好的学生提问, 要面向全体学生。此外, 谈话写话必须是在学生对已有知识掌握的基础上进行, 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同时谨记不能急躁, 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在聋生表示有困难时, 可以让他坐下来想一想, 教师给出必要的帮助, 不要挫伤聋生的积极性。

四、多层次、反复练习教学方法是培养聋生语文能力的有效方法

聋生把习得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 要通过练习、技能巩固下来, 因此练习对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 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教学中, 运用练习教学法所练习的内容必须是聋生已经学过的理解了的知识, 否则就无法进行练习, 要抓住主要内容、基础技能进行练习。想要达到什么效果, 都必须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 要谨记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同时要经常反复使用, 才能巩固聋生的能力, 防止遗忘。

加强聋校语文实践的思考 篇10

一、让实践走进课堂

在语文课堂上, 教师应努力创设和营造真实而有意义的语文学习环境和应用环境,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表达与实践机会, 鼓励学生大胆参与, 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与语文素养, 进行交流与探究。首先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室里寂静, 说明学生集中精力思考, 要珍惜这样的时刻。”而让学生学会思考的前提是教师要给予机会, 比如说学生通过自己学习可以理解的内容, 教师可以设计学习单, 让学习单上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思考、讨论, 这样不仅解放了教师, 而且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也让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有了不断提高的机会。其次要关注到每个学生, 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开动起思维的火车, 都能鼓起勇气举手发言, 在课堂上还要给学生写的机会。如: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答案的语言组织, 小组的讨论结果等等都要落实到“写”上去。不要总把写的环节留在课后, 这样不仅效率不高, 质量也不好;也不要怕学生写不好, 总是由教师包办代替, 从而使学生产生依赖的思想。越是怕写就越不想写, 越是不想写就永远都不可能学会写。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上得不到训练, 何时训练?把教师用来精析细讲的时间还给学生, 给他们创造更多学习语文的实践机会, 相信学生会收获更多。

二、让实践融入课余

1. 阅读课外书籍。

多数聋生不喜欢看课外书, 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理解能力比较低, 学习语文必须要有足够的“积累”, 这是不容忽视的规律。所以, 教师要想办法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 比如:在初始阶段可以让聋生看带彩色插图的童话书、故事书, 等他们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再逐步提高要求。当然“积累”是为了“用”, 所以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故事会, 评比“故事大王”, 高年级学生还可以让他们写写读书心得, 择优上传班级博客。学生在“读、说、写”的实践中, 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2. 坚持写日记。

写日记的好处人人都知道, 可要真正持之以恒却很难。难就难在哪有那么多的内容天天写?所以在聋生接触写日记之初, 不能让他们体会到这样的难处。因此, 我每天课前都要利用几分钟时间有目的性地和学生进行对话, 对话时要求学生尽量把话说完整, 然后作为这一天的日记内容写下来, 字数多少不作限制, 并尽量仔细批阅, 写上鼓励的评语。时间一长, 学生养成了记日记的习惯, 许多学生已无需我对话提示能自己找材料来写了, 并把看教师的评语作为一种乐趣, 同学间相互传阅比较, 不亦乐乎!

3. 参与班报出刊、成长档案袋制作。

不要让教室里的班报成为教师比艺的舞台, 而要让它成为聋生学习语文的“实践基地”。从主题的确定、版面的设计、稿件的撰写、插图的绘画都放手让学生一手去策划, 教师只做相应的指导, 这可是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好机会。学生成长档案袋的制作也是一样, 照片的题词、作品的简介、写给老师或同学的话、学习体会等等, 这些都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语文实践机会, 所以一定得让学生动手参与, 坚决杜绝教师为了“面上光彩”而一手包办。

三、让实践走向生活

生活是聋生学习语文的大课堂, 生活中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教师要紧扣现实生活, 通过多种活动方式, 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在了解社会、了解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比如:学校经常和普通小学开展“手拉手”活动, 学生结交了许多的朋友, 我们就开展了以通信的形式向朋友介绍自己、介绍学校、介绍学习生活情况、汇报学习成绩并邀请朋友到学校、家里做客等一系列活动。活动中, 同学们兴致高涨, 积极性很高, 不仅写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阅读和交往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不仅如此, 我们还让聋生随时随地学语文。如:街上各种各样的广告;各类商品的说明;有字幕的电视新闻、电视剧;乘车、买东西、走亲访友时与他人的交流……“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社会性活动都在自觉地进行着语文实践。因此, 要尽量扩大聋生的交往范围, 丰富聋生的生活内容, 让他们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自然而又轻松地学语文, 用语文, 逐步掌握其规律。

四、让实践用于评价

通常我们用期末测试来检验聋生一学期的语文学习情况, 也往往单凭一张语文试卷来判断聋生语文水平的高低。而记忆力好一点的学生, 学习自觉一点的学生通常能得高分。其实这样的评价不仅不够合理, 还会让喜欢语文的学生会渐渐失去兴趣。而让语文实践用于评价, 更能体现其客观、公正, 并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如:教师在学期初让学生都准备一本美词美句摘录本, 定期检查学生的摘录情况, 期末可在班内做展览;布置学生每周背诵几篇课外阅读的美文, 每周一检查背诵情况, 做好记录, 到学期末比比谁背得多。这些语文实践有助于聋生积累语言素材, 而学生的日记本、作文本、成长档案袋里的内容则更容易反映出他们的语言能力。期末测试不可免, 但应改变其“面容”, 减少知识点的考查, 加重阅读与写作的考查分量, 着重检测聋生综合语言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师在评价中要注重培养和激发聋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关注学生在活动中体现出来的兴趣、信心, 适时采用生生互评、父母评议等形式, 激励内在动机。

浅谈聋校语法教学 篇11

关键词聋校 语法教学 特殊教育

语法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在语法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是普校和聋校语文教学共同遇到的问题,有些问题具有特殊性,只有聋校语文教学中才会出现。例如:师问:“你去哪儿?干什么?”生用手语表示“操场、篮球”。教师看了手语会知道这个学生是去操场打篮球,可如果让学生把这个句子写下来,给一个不懂手语的人看,他会写成:“我去操场篮球。”把“打”字给丢掉了。而且还有“爷爷生日昨天,蛋糕买吃爸爸。”其实他要表达的是:“昨天是爷爷的生日,爸爸买了一个蛋糕。”这种情况在普校是不可能出现的,但在聋生中却是常见的。可见聋校语法教学的任务更加艰巨。聋校语法教学不仅要重视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更应该重视那些具有特殊性的问题。这些特殊的问题是普校学生无需再学而聋校学生必须要学的问题。

在划分句子成分的教学中这些问题表现得特别突出,对于简单的句子学生一般都能掌握,句子稍微复杂这些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例如:

“小红吃苹果。”

“小红”是主语,“吃”是谓语,“苹果”是宾语,第一次讲述学生就能接受,并能举出类似的句子。下面这个句子比较复杂。在主谓宾之外又增加了定状补。绝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划分这个句子。

“小红的姐姐正在吃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

很多学生仍然把“小红”看作是主语,这样显然是错误的,没有搞清句子各个部分之间的基本关系。这样的错误在普校学生中也会出现,但强调几次之后基本都能掌握,可是对于聋生来说,反复地讲解也无济于事,在稍为复杂句子的划分上总是遇到问题。

这个现象不是偶然的,在聋生平常的作文、日记中也一再表现出来。一篇三四百字的文字中经常可以发现十几外的错误。最常见的有这样几类,句子残缺不全,缺少主语或谓语;限定或修饰不当,定语出现在主语之后,状语出现在谓语之后;句子颠三倒四,仅仅是把词语堆集到一起,不能把词和词按正确的汉语语法联接起来;出现多余的助词,像“的”的反复使用把句子弄的稀里糊涂。如我班一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

“马老师微机课,打字,谭晓飞和我比赛,马说开始打快,我急打快,马老师说字大,不好,改小号快,完了,任问多,我不管。谭第一,马老师说我第二,生气我打快,谭慢多,骗人谭,下次打第一。”

其实他要表达的是:“在马老师的微机课上,我和谭晓飞比赛打字,马老师说:‘开始”,我赶紧打起来,任问我很多问题,我不理他。马老师说字号太大,不好看,让我换成小字。结果谭晓飞赶在前面,马老师说他第一,我第二。我很生气,其实我比谭晓飞打得快多了,他不是真得快,下次比赛一定赢他。”

在普校学生中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日记,而聋校学生中却很常见。聋生的语法教学必须面对这些问题。“人们掌握或者学会一种语言,总起来说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叫做“获得”(或习得),一种叫做“学习”(或学得)。这是两种性质上很不相同的掌握或学会语言的途径。“获得”是指儿童学会母语的过程,主要是靠模仿和强化;而“学习”多指成人学习外语的过程。”①普通教育的语法教学是在学生对语言有了广泛感性认识基础上进行理性再认识,是“获得”的过程;而耳聋学生缺乏对语言的感性认识,根据语言法则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规律地认识和学习语言,是“学习”的过程。这就是聋校语法教学的特殊性。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个问题。

(一)从聋生的生理特点来说。聋生由于听力障碍,不能象普通學生那样通过非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即所谓直觉习惯和模仿强化等手段来“获得”语言,而只能通过有意识的教或学的形式,即所谓死记硬背和听说读写的练习等来“学习”语言。所以对语言的掌握比较困难,导致聋生语言的缺陷。如语序混乱、搭配不当、称谓混淆、词不达意等情况,这种情况的存在使聋生不能准确地把握句子成分。

(二)从聋生的思维特点来说。“听觉是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但聋生在这方面是欠缺的,造成信息量的减少,使得聋生的思维比较狭隘和片面,基本上属于单向思维。语言不是简单的符号,语言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要正确地把握语言必须正确地理解语言中的思想。聋生思维的狭隘和片面对理解语言的思想有一定的影响。不能从思想上把握句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聋生思维的单向性也比较明显,不能从各个方面理解句子,这些都对聋生学习语法造成困难。”

(三)从聋生的语言特点来说。语言特点和思维特点是一致的,因为思维比较狭隘和片面,所以聋生的语言比较贫乏,句子的结构也比较简单。手势语虽然在聋人交往过程中是快捷方便的,但它不能与正常汉语一一对应起来,词汇比较贫乏,而且歧义较多,借助于动作或表情才能表达清楚,在相互交流中根据当时的对话情景经常不出现主语。而且在手势语中缺少助词、副词,经常以词代句,这对于理解复杂句子也有影响。手势语缺乏描述性语言,因此不得不把一个复杂的句子分成几个简单的句子。举一个例子说明。

“这是一位特别漂亮的小姑娘”

在汉语中这是一个复杂的句子,聋生需要把它分解成这样几个部分表达出来。

“一”“女的”“这”“美”

这种以词代句的方式省略了许多句子成分,“一位”被省略成了“一”,主语“这”可有可无。“特别漂亮”被“美”的手势代替,无法表达漂亮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句子中的词语的顺序被拆开了,复杂的句子成了几个简单的词组。聋生平常就使用这样的句子,这与正常的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在语言教学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事情。

如何解决聋生在语法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呢?

首先,有意识的增大聋生的阅读量。逐渐形成正确的语序、语感。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说:“操千曲”、“观千剑”的功夫,就是说需要反复地读写规范文章,慢慢地培养正常汉语的语序和语感,用正常的语言规则弥合手语同书面语之间的裂痕,把“聋语言”转变成正常的语言。语言的“获得”主要靠语境,而聋生听不到声音,就缺少语境。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聋生必须多读多写多抄规范文章,因为这是他们形成语境的唯一途径,这就要求我们加强阅读教学,我们学校现在进行这一方面的试验,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要求学生背诵所有的精读课文。我们的课文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范文,都具有很高的科学性、典范性。要想让学生熟练地运用规范的语言,必须要熟练的背诵记住规范的语言,这与普通小孩子学习说话一个道理,通过大量的听才能达到熟练运用。

2.加大学生的阅读量。由语文老师筛选,提供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在熟练阅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最后由学生自由消化而进一步运用。每一大周由语文老师确定一个有关的阅读主题,如肖像、景物描写、动作描写……找出相关的阅读内容,在一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阅读—熟读—背诵”,最后达到运用。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给学生补上“获得”这一部分内容。

其次,教师要加强语法教学,让学生从语法的角度组织句子。在聋生的作文和作业中有许多句子是错误的,这些错误往往又出现词语的顺序上,可是学生并不觉的有什么不对,在他们看来是很自然的。对于这样的问题除了让学生多读多写培养正确的语序、语感外,让他们从语法知识出发自学纠正错误也是很重要的。学生在学习语法之前并不知道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学过语法之后就能比较自觉地发现错误。

在语法中学生对词掌握的比较好,对词的含义掌握的比较准确,可是对句子掌握的就比较差一些,遇到复杂的句子就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各个词语的含义都明白,可是把这些词语组织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就搞不清整个句子的含义了,所以说在语法教学中有关句子的语法特别重要。划分句子成分是语法的一部分,主要涉及句子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对于形成正常语序、纠正聋生语言习惯很有帮助。

聋生的语法教学比正常学生的语法教学更紧迫,也更艰巨,特殊教育的特殊性在语法教学上有充分的表现。应该把语法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以语法教学促进语文教学的全面成功。

聋校教师职业倦怠的个案研究 篇12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特殊教育教师面临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加, 其心理健康已受到广泛关注, 尤其职业倦怠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期的、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 出现情绪上的低落感、受挫感, 缺乏与他人交流, 工作热情降低、动力不足, 是一种非正常的心理状态[1]。教师职业倦怠不仅损害教师的身心健康, 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成长。对于教育对象为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教师, 职业倦怠的消极影响更会被放大。本文对2名聋校教师进行访谈研究, 对聋校教师职业倦怠深入探讨, 并为聋校教师的职业心理健康提供合理建议。

二、研究方法

1.个案选取

采取目的性抽样, 有目的地选择了一所聋校的2名教师。选择原因: (1) 教龄都是10年以上, 教学经历比较丰富; (2) 非特殊教育专业, 非个人意愿选择的特殊教育教师更能代表特殊教育教师对职业的态度, 以及是否曾在普通学校教学的经历可以形成对比; (3) 来自同一所学校, 便于比较学校环境等外界因素。

2.研究对象

A1教师:女, 已婚, 性格外向开朗, 教龄20年, 毕业分配到特殊教育学校, 财务会计专业, 聋校语训教师, 每周20课时, 月工资4000~5000元。

A2教师:女, 已婚, 性格内向, 教龄10年, 职称小学高级, 该学校招考转入特殊教育行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 职业班语文教师和职业班班主任, 每周20课时, 月工资4000多元。

3.具体方法

采用访谈法。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两位聋校教师进行关于职业倦怠的深度访谈, 获得聋校教师职业心理的真实描述, 挖掘职业倦怠的来源。

1.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中的主要问题

(1) 每周课时较多, 工作压力大。

聋校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存在听力障碍的聋生, 教学难度相对要大于普通教育教学。工作压力大成为影响聋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首要因素, 两位教师都认为聋校教学工作任务过于繁重, 课时数较多。A1教师说:“我们两个人包班, 一周42节课, 两个人, 差不多一个人一周20节课。”A2教师说:“每周要上20节课, 刚开始不适应。一年后转入低年级, 后来又在职业班教学。”A2教师由普通学校转入聋校, 面临更多的角色冲突。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 如果不能及时地调整心理状态, 情感容易疲惫, 长此以往, 教师不仅会对工作, 还会对学生产生消极情绪。让A2教师感到困扰的除了教学压力, 还承担着学校额外安排的任务, “我还在学校工会支部管理教学档案, 除了平时教学, 还得去工会管理这些事。这些额外安排让我很困扰”。聋校教师承担的角色多, 过大的工作量很容易透支身心资源, 产生厌倦心理。

(2) 工作待遇偏低。

这两位聋校教师都感到自己的经济收入与生活所需相比有较大差距, 对目前的工作极不满意。A1和A2两位聋校教师的月工作收入均为4000元, 不同的是A1教师的丈夫也是聋校教师, 当问到“你的工资能满足你现在的生活需求”这一问题时, A1教师说:“满足不了, 但也没办法。就想着家里两个人都困在这儿, 要能出去搞个店之类的更好。但是学校规定得特别严, 所以很苦恼。另外, 我们给孩子补课都是义务的, 家长哭闹着找你, 又不能收费, 也不能收其他好处, 就是献爱心。从事这项工作就是献爱心。”A2教师说:“几乎可以满足, 因为孩子的爸爸是大学教师, 目前没有住房贷款的压力, 但是工资待遇与教学工作不成正比, 就觉得很累。每天回家比较晚, 但是也没有办法, 不会给你加班费什么的。”这种薪资问题, 很容易使教师失去心理平衡, 严重挫伤工作热情。

(3) 家长支持不够。

聋生家长对教师工作的不配合, 也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A1教师说:“跟孩子们交流其实没有困扰, 教学互动也没有难度。我觉得困扰主要来自于家长, 要对他们进行培训, 他们什么都不懂, 说什么他们也不听。让他们参与教学。他们就觉得我掏钱把孩子放到你们这来, 就应该是你们干的事情, 我孩子康复不好肯定是你们没有教好, 推卸自己的责任。应不停地给他们培训, 要洗脑, 要座谈, 提高他们的认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A1教师说:“我们曾经于2011年底, 带着几个家长和几个老师, 到别的聋校学习, 待了一个周, 并参与听课。家长们觉得那所学校的孩子康复得那么好, 就跟人家家长座谈交流, 问他们是怎么做的。由于眼睁睁地看到事实了, 因此回来后改变很大, 并给别的家长讲, 其他家长也发生了改变, 现在好多了。”不少学生来自农村, 家长文化水平不高, 尤其是对语训知识不了解, 不清楚家庭继续训练对于聋生的重要性, 教师需要为此付出极大的心力。A2教师说:“有个学生毕业了, 他与父母关系不好, 不喜欢父母。因为家里条件不好, 又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 还有个弟弟, 家里父母比较偏袒弟弟, 不给他换助听器, 认为总换助听器不切实际。”面对这一问题, “我采取的措施就是与家长进行沟通, 告诉家长助听器对于聋生的重要性。后来, 家长明白了, 醒悟了。现在这个同学与父母的关系很融洽, 还和我们经常来往”。可见, 聋生家长的支持程度也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

2.聋校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

(1) 聋校教师个人性格差异。

A1与A2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几近相同, 都有超过十年的教龄, 与周围人际关系也都比较好, 而这两位教师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 A1教师性格偏外向, A2教师性格偏内向。导致的结局是A1教师觉得自己身体很健康, 而A2教师则认为自己身体不太健康, 心脏不太好, 曾经出现过心律不齐的情况。通过比较, 可以发现, 聋校教师的自我调节能力对身心健康存在巨大影响, 一些容易对事物产生消极悲观情绪的教师面对压力和逆境时, 很难调整心理状态。

(2) 频繁的学校文化活动加重教师负担。

聋校对教师个体心理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A2教师认为:“我觉得不好的就是下班后参加文艺活动, 因为我是一个不特别外向的人, 而且不擅长这些东西, 学起来挺费劲的, 而且有时候回家比较晚, 会耽误给孩子做饭。”由此可见, 聋校管理者与教师的沟通对教师行为的发生有着重要影响, 如果学校管理者置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点于不顾, 教师就会产生严重的逆反情绪或反抗心理, 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四、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A1和A2两位聋校教师进行访谈, 深入了解了他们职业倦怠的情况, 为了使聋校教师的心理能够健康发展, 借鉴两位聋校教师的经验, 提出适当的建议。

第一, 社会应最大限度地给予支持。倾斜政策, 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工资待遇, 真正使从事特殊教育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并利用媒体的舆论作用, 使大众理解特殊教育教师工作的艰辛, 让特殊教育教师对自己的职业产生自豪感。

第二, 完善学校管理。给教师创造各种机会, 参与到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中, 允许教师发表有关学校发展的各种建设性意见与建议。

第三, 加强聋校教师的个人心理调节。教师个人应注意加强自我心理健康疏导, 提高自我的情绪调控能力。一方面, 聋校应对教师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建立面向全校教师的心理咨询辅导室, 帮助教师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 及时排解不良的情绪。另一方面, 教师要努力加强个人修养, 克服消极情绪, 经常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参考文献

上一篇:智能诊断测试下一篇:知识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