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空间利用率

2024-06-29

提高空间利用率(共12篇)

提高空间利用率 篇1

为了适应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国家建设部提出, 住宅设计应当贯彻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建设方针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要以现代家庭的居住行为方式为依据, 提高室内空间的利用率, 努力完善住宅的使用功能。随着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 住宅开发及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住宅的建筑形式也越来越呈现出多样性。在设计过程中, 要在多样的住宅建筑形式中, 能够设计出经济适用、外形美观、节约土地, 又富有个性的住宅建筑。

1 住宅建筑的规划与设计要求

当前住宅区的规划布局十分重要。在气候方面应该根据当地地方气候特点因地制宜, 要使建筑群和建筑物的规划布置有利于自然通风, 并且要保留自然水域面积, 增加植被绿化, 减少硬化地面, 形成小区微气候。最重要的是合理布置建筑物的朝向,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的平面布置还应有利于组织夏季凉爽时间的穿堂风。

建筑物的规划设计首先要以人为本, 塑造更优美的室外环境。其次, 建筑物的功能要合理, 主要居住的房间各种设施齐全, 能满足节能的要求, 同时要结合城市的自身特色对建筑物进行总体规划。住宅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 是创造良好环境的基础, 是设计的感观因素, 是设计中的重要工作。因此, 要以最经济实用的设计和最节能的方法对住宅进行合理的规划。

2 建筑设计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住宅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适用性、可改造性和可发展性。生态住宅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 它主要强调环境和能源的有效利用, 注重环保思想, 提倡循环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了人们能够拥有健康舒适的生活, 应该注重住宅周围的环境问题, 并且使用无害化的建筑材料, 这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生态住宅是要耗费地球最少且最安全的能源和资源, 以最少的废弃物排放量实现人们居住的健康舒适的整体目标。

发展生态住宅产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 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原则并实现自然、建筑和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努力做到自然资源与人工开采之间的平衡, 善待自然, 以建造一个适合人居住的良好的生态环境。

循环利用可分为再利用和可循环, 其原则为:为了减少建材的能耗, 住宅建筑一般使用再利用和可循环的材料;为了确保人们的健康和自然的无害, 住宅建筑一般使用绿色建材;为了降低由于运输材料而造成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住宅建筑一般利用可降解、可再生资源, 还要尽量使用本土材料。在技术成熟、经济允许的情况下, 适当地使用新材料、新技术, , 提高住宅的物理性能和使用寿命。

3 住宅建筑的舒适性和生态住宅

3.1 住宅的舒适性

3.1.1 住宅建筑的舒适性

现如今人们对住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 要求住宅要简洁、大方、舒适、自由。对室内日照、通风、景观等因素的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现代、接近自然, 体现自由、体现家庭的亲切感。特别是今后生态园林住宅环境发展的大趋势, 环境规划已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 必须和建筑一起整体考虑。

3.1.2 住宅建筑的适应性

住宅建筑的适应性主要通过3种方法获得: (1) 在墙体中设门洞, 建立空间的多向联系; (2) 使墙体限定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的功能布局, 实现空间的多功能; (3) 区分承重与非承重墙, 使空间灵活划分。在保证住宅经济原则下, 采用框架结构, 减少墙体对空间的限制, 实现结构的适应性。

3.2 生态住宅

现如今生态住宅的出现更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它是一种绿色环保型的住宅, 更倾向于接近自然, 感受自然。城市不只是人类的栖息场所, 更是人类与地理环境、代谢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相互作用的复合体。

生态住宅的内涵包括以下几点:

3.2.1 生态住宅中最核心、最有生命力的是设计原则中所蕴涵的生态学思想, 即生态环保, 健康生活。

3.2.2 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以实现为人类提供更加适宜居住的空间和环境的整体目标。

3.2.3 生态住宅的基本立足点是要求遵循生态学原理, 实行自然化、节约化、环保化原则。

生态住宅的发展理念:首先要拥有健康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满足人体的舒适性, 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其次, 要保证家庭的安全性和私密性;最重要的是调节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亲近自然、感受自然, 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降低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4 现代住宅建筑的节能措施

4.1 尊重自然与环境策略

尊重自然与环境的策略主要是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 把建筑选址, 建筑规划和环境污染作为首先考虑的问题。在住宅建造的过程中要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 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压力, 保护环境。建筑物的内部要精心设计, 选择环保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努力打造一个绿色健康城市。

4.2 减少能耗策略

减少能耗的策略是指在建筑的过程中要用尽各种办法尽量把能耗降到最低, 节省材料, 降低能耗以建造生态住宅。

太阳能和地热能都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并且在当代建筑中应用十分广泛, 深受人们的喜爱。这些能源的合理利用是绿色生态建筑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另外, 还要注意在装修过程中对原材料的能源损耗和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及其人们的影响。

4.3 健康化、无害化策略

要是建筑物能够健康化和无害化, 首先, 要选好建筑装饰的材料, 从源头保证建筑的无害化;其次, 当建筑物成为成品是要加强室内通风, 保持室内的湿度和合理的温度。还要注意噪声污染, 创造良好的环境。室内的采光和室外的景观环境也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愉悦人们的身心, 放松心情, 提高建筑的适应性、灵活性。也增加了人们对建筑物以及建筑师的认同感。

任何住宅小区所产生的废弃物无疑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 要提高环境质量, 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和有正确的处理方法十分重要。要将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合理的分类, 对有用的、可回收的废品进行回收利用, 这也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结语

一个好的建筑应该是感性的、美观的、生态的。在研究中发现, 城市集合住宅中应用生态节能技术的很少, 城市集合住宅应用生态节能技术的紧迫性, 也能看出生态节能技术很少, 城市结合应用生态技术的紧迫性, 也能看出生态节能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自身还存在诸如造价、技术等问题。现如今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不断的增强, 人们更加追求与自然亲近, 更加希望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维持生态平衡, 人类生态住宅的目标也将得以实现。生态住宅是一种新型的住宅模式, 它的发展创新更需要人们的努力。因此, 要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继续研究创新, 提高建筑的生态质量, 建造一个多元化的“健康”城市。

参考文献

[1]贾云燕.刘达.以人为本的现代住宅小区设计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

[2]张晓丹.对现代住宅小区设计中的看法[J].陕西建筑, 2009.

[3]宋健.谈城市规划中居住小区设计[J].消费导刊, 2008.

提高空间利用率 篇2

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问题具有典型的时空特征,经历着复杂的时空转化过程。在宏观上是社会过程、经济过程以及生态过程等在土地利用空间上的动态映射,在微观上是政府、居民、企业等主体之间以及其与土地利用实体之间并行的局部作用的适应过程在空间上的表达。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模型可以作为这种特征的数学映像,从而实现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目前国内外关于复杂地理计算模型在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布局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但复杂地理计算模型在许多方面已初露端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地理空间演化的理论和动态模型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地理学家开始应用复杂地理计算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分析地理系统的空间复杂性问题。

其中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简称CA)为理解和认识地理时空演化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薛领,杨开忠,2002)。元胞自动机(CA)在模拟复杂空间系统时有很多优势,在一些领域正慢慢补充和取代一些从上至下的分析模型。近年来,元胞自动机模型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增长、城市扩展和土地利用演化的模拟研究中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表明元胞自动机模型可以比较有效地反映土地利用空间演化的复杂性特征。1997年Y C.Xie借助GIS和CA模型对城市土地利用变化进行有效地模拟;黎夏、叶嘉安、刘小平、杨青生等(1999、2001、2002、2005、2006)将约束性CA模型应用到城市土地可持续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模拟与规划模型中,利用CA和GIS自动生成基本农田保护区,基于CA构建城市扩张的动态选址模型等;刘耀林等(2004)将元胞自动机模型与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层次分析方法有机结合,构建城市空间动态扩展模型,并以海南省琼海市为例进行了验证。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模型方式,单纯的基于元胞自动机理论的土地利用空间演化模型仅能以局部邻域空间元胞的互作互动,在离散地理空间的演化规则作用下,模拟基于空间现象交互作用的自组织演化过程,但对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等宏观因素往往难以有效反映。系统动力学模型是建立在控制论、系统论和信息论基础上研究反馈系统结构、功能和动态行为的一类模型,其突出特点是能够反映复杂系统结构、功能与动态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复杂系统进行动态仿真实验,从而考察复杂系统在不同情景(不同参数或不同策略因素)下的变化行为和趋势,提供规划空间布局决策支持。

但是,作为一种自上而下的宏观数量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在反映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特征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多智能体建模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中除归纳和演绎之外的第三种重要研究方法,是进行复杂系统分析与模拟的重要手段(王铮,2005)。以多智能体理论为基础的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发展和空间演化模拟的动态模型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可以比较好的解释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微观主体行为,然而该类模型在表达空间信息方面能力较弱,不能充分表述和利用城市空间信息。

阳台空间巧利用 篇3

阳台作为一个室内向室外延伸的空间,可以使人摆脱室内封闭的环境,呼吸室外新鲜空气,享受阳光,放松心情。—个休闲又实用的阳台充满着清新和舒适的味道。添上几件与情境相符的家具,会为阳台增色不少,是家中难得的一块休闲之处。

将阳台改造为一个休闲区,可根据阳台面积大小,摆放一些竹质、藤质的家具,窗户上还可以挂上竹卷帘,营造出一种田园气息。墙面的搁板上摆放几个既美观又大方的竹制储物篮,方便收纳各种零星物品。如果有足够的位置,还可放置一个藤质的摇椅,复古而典雅,突出阳台的休闲功能,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置身于这样的阳台,显得既舒适又惬意。

布置美丽实用的收纳区

小户型由于面积较小,阳台要么与卧室相连,要么与厨房相连,良好的收纳功能显得更加重要。阳台常常被主人用作储物的空间,堆放洗衣机等物品,这使得本已狭窄的阳台更显零乱不堪。为了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就要充分利用空间,重新划分区域功能,使阳台变得整齐有序,让空间面积无形中增大。

在决定怎么放置杂物之前,不妨提前做一个简单的规划,画一张草图,先分配好洗衣机、晾衣架等不能随意移动的大物件的位置,然后再分别安置可移动的小物件。可以在阳台角落的墙上设置几层搁架或者放置收纳橱来满足收纳功能,这样既满足了归置杂物的收纳功能,同时又起到了裝点整个阳台的作用,使整个阳台空间显得井井有条、美观大方。

打造精致的阳光书房

对于书桌的位置,人们一般最先想到的是把书桌放在靠近窗户的位置,这样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光,在学习之余还可以欣赏到窗外的美景,舒缓眼睛疲劳。阳台是居室中最接近自然的地方,将书房移到阳台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让光线充足的阳台空间得到充分的利用。

书房的功能与区间划分因人而异,可以根据空间的实际情况与个人生活习惯来决定书柜、书桌的摆放位置。书架、书桌是书房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阳台书房在选择书架时要注意尺寸,最好是根据阳台实际空间量身定做,将书桌、书架设计得精巧别致。这样既提供了完善的实用功能,又使空间的利用发挥得恰到好处。

营造宜人小花园

绿色植物就如春的使者,撩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种种遐想,那生生不息的感觉让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进行阳台绿化,既能美化生活空间环境,又能有助于改善室内空间的小气候。在阳台的一角,可以设置花槽或花盆架,根据气候和各人爱好,栽植各种花木,把阳台打造成一个小花园。

阳台空间有限,适合栽种攀藤或蔓生植物,在阳台内可以装一个小铁架,错落有致地放置各种各样的盆栽和鲜花。为了夏日遮阳,可以种植牵牛花、金银花、吊兰等,并在阳台东晒或西晒一侧牵扯细绳,让它们攀缘而上,形成一个绿色屏障,不仅形成立体式绿化,还可降低室内温度,使阳台显得格外清新,幽雅宁静。

引导学生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空间角 篇4

一、注意学生基础知识的储备

(一) 学会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1. 学生对于立方体、长方体、正四棱柱等空间几何体很熟悉, 可以直接建立 (在此不再强调) 。

2. 对于一些不能直接建立的立体图, 要尽量建立较好求的坐标系, 使更多需要的点落在坐标轴上, 这样的点坐标就相对简单了。

例1:2006年全国二卷第 (19)

如图,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 AB=BC, D、E分别为BB1、AC1的中点.

(Ⅰ) 证明:ED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

(Ⅱ) 设 , 求二面角A1-AD-C1的大小.

这样的空间几何体应如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呢?

引导学生观察几何体的特征, 如何构造两两垂直的且交与同一个点的三条线。

首先我们知道直三棱柱的特征是侧棱垂直于底面, 又知道底面中AB=BC, 这是在告诉我们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再考虑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取底边中点, 顶点与中点相连, 此线便垂直于底边了。这样就找到了三条两两垂直的且交与同一个点的线, 就可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了, 以便我们解决问题。

总结一般步骤为:首先, 找到垂直于底面的一条线, 作为Z轴。其次, 在底面上找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 分别作为X轴和Y轴, 利用现有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

总结常用方法:找中点 (一般在题中会出现等腰三角形或者等边三角形, 往往找到底边的中点, 顶点与中点相连, 此线便垂直于底边了, 把此线作为其中的一轴) 。

(二) 平面的法向量的求法

在可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前提下, 我们就可以求某个平面的法向量了。

法向量指的是垂直于面的向量。在用向量解题的过程中, 只要遇到面便要求出它的法向量。如何求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如例2。

例题2:如图,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G、E、F分别为AA1、AB、BC的中点, 求平面GEF的法向量。

分析:这个几何体是正方体, 可以直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找出需要的三点的坐标即可。

略解:以D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E (1, 1/2, 0) 、F (1/2, 1, 0) 、G (1, 0, 1/2)

由此得: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 由 及 可得

, 令y=1, 取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评析:因为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个, 方向可上可下, 模可大可小, 我们只要求出平面的某一个法向量 (教简单的) 即可。

二、注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引导与总结

(一) 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0°﹤θ≤90°)

求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计算, 可以先转化为计算向量 与 的夹角, 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公式的变形, 即计算

注意:由于两向量的夹角范围为[0°, 180°], 而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为0°﹤θ≤90°, 若两向量夹角α为钝角, 转化到异面直线夹角时为180°-α, 学生往往会忽略符号的问题, 求出两个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可能会出现负数。学生会直接回答所得的结果, 忽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要去掉负号, 取正值, 忽略了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

例3: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E、F分别是B1C1和C1D1的中点, 求DF与BE所成角度的大小。

引导学生利用空间的向量概念以及向量的计算, 包括夹角问题, 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会灵活运用, 将其转化为向量问题来解决。让学生自己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准确找出四点坐标, 并求出两个向量的坐标, 再利用公式计算。

(二)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已知AB为平面α的一条斜线, n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 过A作平面α的垂线AO, 连结OB, 则∠ABO为斜线AB和平面α所成的角, 易知:

特殊情况:当 , 则直线AB与平面α垂直。

例4: (2006佛山模拟卷第17题) 四棱锥P-ABCD中, 侧面PCD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 且与底面垂直, 底面ABCD是∠ADC=60°的菱形, M为PB的中点, Q为CD的中点。

1.求证:PA⊥CD;2.求AQ与平面CDM所成的角。

分析:第一小问用传统方法比较易证;第二小问用传统方法解有一定难度, 但用法向量就较简捷。用向量法解题关键是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但是这个空间几何体不能直接建立坐标系, 要结合题目所给的条件, 侧面PCD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 Q为CD的中点, 等腰三角形或正三角形要注意利用三线合一的条件, 所以有PQ垂直于CD, 又点Q为CD中点, ∠ADC=60°, 底面ABCD是∠ADC=60°的菱形, 所以△ADC为正三角形, ∴AQ⊥QC。那么就可以以点Q为原点, PQ所在直线为Z轴, QA所在直线为X轴, QC所在直线为Y轴,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从而使点坐标易找, 解法简便。 (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计算, 求出平面CDM的法向量, 就可以转换成求法向量与直线AQ的夹角余弦值即为线面角的正弦值。)

(三) 求两个平面所成的角即二面角

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的原enm理。

设n1, n 2分别为平面α, β的法向量, 二面角α-ι-β的大小为θ, 向量 的夹角为φ, 则有θ+φ=π或θ=φ, 基本结论:构成二面角的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或夹角的补角等于这个二面角的平面角。

此法是利用两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求角。但要注意两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与二面角的大小是相等或互补的, 所以在计算之前不妨先依题意判断一下所求二面角的大小, 然后根据计算取“相等角”或取“补角”。

例5: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AB=2, BC=4, AA1=2, 点Q是BC的中点, 求此时二面角A—A1D—Q的大小。

分析:一是很好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二是空间向量的方法避免了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 可以直接利用求法向量的夹角来求得二面角。

解:如图,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依题意:A1 (0, 0, 2) , D (0, α, 0) .

面AA1D的法向量 .

设面A1DQ的法向量 , 则

二面角的平面角为锐角

∴二面角A—A1D—Q的大小为 .

评析:1.用法向量的方法处理二面角的问题时, 将传统求二面角问题时的三步曲:“找——证——求”直接简化成了一步曲:“计算”, 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空间想象难度, 达到不用作图就可以直接计算的目的, 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2. 此法在处理二面角问题时, 可能会遇到二面角的具体大小问题。如本题中若令α1=-1, 则 , ∴二面角A—A1D—Q的大小是 的补角 。所以在计算之前不妨先依题意直观判断一下所求二面角的大小, 然后根据计算取“相等角”或取“补角”。

综上所述, 向量方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但是它并不是万能的, 只有那些适于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题目才更加适合。即在计算或证明立体几何问题时, 因地制宜地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从而将空间问题用坐标运算求解, 这样有助于学生避免较为复杂的空间想象, 通过计算就可以解决问题。空间向量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应该让它成为学生解决立体几何求空间角问题的一个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 .

[2]数学 (必修2及选修2-1) .人民教育出版社.

[3]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规定 篇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合理开发城市地下空间资源,适应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利用,必须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的城市地下空间,是指城市规划区内地表以下的空间。

第三条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应贯彻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合理利用、依法管理的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考虑防灾和人民防空等需要。

第四条 ____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

第五条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应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规划。实施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有关建设单位应根据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规划设计条件,编制具体的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规划。

第六条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地下空间现状及发展预测,地下空间开发战略,开发层次、内容、期限,规模与布局,地下空间开发实施步骤,以及地下工程的具体位置,出入口位置,不同地段的高程、各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地面建筑的关系,及其配套工程的综合布置方案、经济技术指标等。

第七条 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编制应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科学预测城市发展的需要,坚持因地制宜,远近兼顾,全面规划,分步实施,使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应实行竖向分层立体综合开发,横向相关空间互相连通,地面建筑与地下工程协调配合。

第八条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编制应采用准确、可靠的城市勘察、测量、水文、地质等资料,具体编制工作应由相应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承担。

第九条 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依据《城市规划法》关于城市总体规划审批的规定进行审批。

城市地下空间建设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查后,报城市人民政府批准。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需要变更的,须经原批准机关审批。

第三章 城市地下空间的工程建设

第十条 城市地下空间的工程建设必须符合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进行地下工程建设,应持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的各类批准文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通过的初步设计图纸等有关文件,依法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二条独立开发的地下交通、商业、仓储、能源、通讯、管线、人防工程等设施,应持有关批准文件、技术资料,依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城市新建民用建筑按照国家规定建设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该民用建筑方可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第十三条建设单位或者个人在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其他有关批准文件后,方可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第十四条地下工程建设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标准和规范。

第十五条地下工程的勘察设计,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单位承担。

第十六条地下工程设计应满足地下空间对环境、安全和设施运行、维护等方面的使用要求,使用功能与出入口设计应与地面建设相协调。

第十七条在城市建设大型地下工程,其设计文件必须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设计审查。

第十八条地下工程的施工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确保工程质量。

第十九条地下工程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施工单位认为有必要改变设计方案的,应由原设计单位进行修改,建设单位应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条地下工程的施工,应尽量避免因施工干扰城市正常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不得破坏现有建筑物,对临时损坏的地表地貌应及时恢复。

第二十一条 地下工程施工应推行工程监理制度。

第二十二条 地下工程的专用设备、器材的定型、生产要执行国家统一标准。对一些特殊专用设备、器材的定型、生产应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第二十三条 地下工程竣工后,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工程的竣工验收并签署意见,经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建设单位应在竣工验收六个月内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建档案管理机构报送有关资料。

第四章 城市地下空间的工程管理

第二十四条 城市地下工程由开发利用的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进行管理,并接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地下工程应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维护”的原则,允许建设单位对其投资开发建设的地下工程自营或依法进行转让、租赁。

第二十六条 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应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的使用管理,做好工程的维护管理和设施维修、更新。要建立健全维护管理制度和工程维修档案,确保工程、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第二十七条 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在使用中要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制度,采取可行的措施,杜绝可能发生的火灾、水灾、爆炸及危害人身健康的各种污染。

第二十八条 建设单位或使用单位在使用或装饰装修中不得擅自改变地下工程的结构设计,需改变原结构设计的应按规定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九条 平战结合的地下工程,平时由建设或使用单位进行管理,并应保证战时能迅速提供有关部门和单位使用。

第五章 罚则

第三十条进行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违反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及法定实施管理程序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处罚。

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或罚款的处罚。

(一)未领取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擅自开工,进行地下工程建设的;

(二)大型地下工程的设计文件未按规定进行设计审查的;

(三)擅自改变原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的;

(四)因施工不当或未对临时破坏的地表地貌及时恢复,对城市交通和生活秩序造成不利影响的;

(五)因开发建设地下工程导致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或地下管线等设施造成损失、人员伤亡或影响建筑物、构筑物正常使用的;

(六)因人为因素造成地下工程发生火灾、水灾、爆炸、污染和其它损失的;

(七)在使用或装饰装修中擅自改变地下工程的结构设计的。

第三十二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并报____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五条 本规定由____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利用探讨 篇6

【关键词】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利用;动因;原则;有利因素;不利因素

1、前言

作为空间资源的城市地下空间应该得到广泛地关注,并将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作为当前城市建设工作的一项重点。城市地下空间商业价值巨大,特别在城市地上空间商业资源已经日益紧张的今天,很多有识之士已经将重点转移到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上。在实际的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利用中要考虑开发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做到对动因方向和强度的却低昂,形成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利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总结出今后做好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利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要点,真正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找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实现对城市进步和提升的有力支撑。

2、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动因

2.1城市地上商业空间开发已到极限

当前,城市地上商业空间已经遇到发展的“天花板”,再加大投入、再予以重视都不会形成商业空间的大规模开发,不能给城市提供新型的商业模式,而且会带来交通压力过大、城市商业圈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基础设施负担过重、环境和生态问题严重等实际问题,这会直接导致城市资源的枯竭和发展潜力的丧失,严重影响城市商业和城市整体的全面发展。为了确保城市的持续进步,必须开辟新型空间和资源,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环境和条件。

2.2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潜力巨大

城市发展在新时期已经告别传统追求面积、追究GDP的固定思维,当前城市发展力图实现空间的全方位利用和立体化城市的呈现,当前城市开发需要从空中、地面、地下多层次、多空间、多角度进行全面开发,并已经初步形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热潮。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可以环节城市地面和空中商业空间匮乏的问题,并会利用传统城市商业圈形成的规模优势和服务优势,在短时间即可获得丰厚的收益,在进一步丰富城市商业和城市服务数量和种类的基础上,发展出体系更为合理、层次更为多样的城市商业空间,形成对城市发展的大力支持。

3、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因素

3.1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利用的不力因素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具有不可逆性,难于改建和扩建,一旦开发开始将很难停止;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存在自然资源上的制约,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缺少阳光、空气、自然景观,并难于形成自然方式与自然沟通和交换;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给人带来时间、空间上的错位感,同时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封闭性强,容易形成安全隐患和群体安全事故。

3.2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利用的有利因素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自然条件优越,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具有恒温性、恒湿性、隔热性、遮光性、气密性、隐蔽性、空间性、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已经建成的交通网络和商业圈,有利于短时间形成优势,取得经济效益;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有利于实现节省空间和节约资源的目标,便于实现城市的持久发展。

4、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原则

4.1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开发应该以有限合理地开发地下空间资源为基础,把“以人为本”作为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根本前提,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

4.2科学性原则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利用和开发要有持续的利用思想和科学的开发原则,要用统一的眼光、协调的方式对城市地下商业空间进行利用,在坚持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科学性的基础上,达到对城市生态和功能的重新构建和改善。建议采用科学植树、科学划分空间、科学定义功能等方式,为城市地下商业空间更好地服务生活、服务社会服务。

4.3综合化原则

综合化的开发利用是当前城市地下商业空间规划和设计的基础思想,也是设计和开发工作的基本原则,应该将城市地下商业空间附近区域有潜力、有发展的区域统一进行规划,实现综合化地开发,以城市地下商业空间为主,构成发展的中心,带动附近区域共同地、综合地发展。

5、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利用应该注意的问题

5.1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空气流通性问题

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空气的流通性相对较差,不利于身体健康等其他方面。这也是造成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隐患,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使空气流通性得到改善。

5.2城市地下商业空间防火性

应该高度重视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防火问题,要预防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出现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真正实现消防安全。在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利用国产中要将防火和防水两项工作结合起来,做到火灾出现时对火災的及时扑灭,又做到渗漏出现是对渗水快速地处理。

5.3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安全性

地下空间较地面空间相比,在紧急出口、路径向导等方面有很大的弊端,这就需要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应该考虑如何去解决的问题。例如当火灾发生时,密封性很好的地下空间不利于人流疏散;没有灯光设置的路径指示牌,将使置于其中的人流失去导向行进的能力,这些都是应该考虑的方面。

6、结语

综上所述,大力开发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实现更大的商业、经济、社会价值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要看到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从掌握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和利用的影响因素入手,在坚持城市地下商业空间开发和利用原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城市地下商业空间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从空间和资源上缓解城市发展的危机,创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方式。

参考文献

[1]欧孝夺,李结全,欧刚,饶平平.南宁市地下空间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03)

[2]王平.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析现代城市水景设计[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3]赵寅钧.浅析寒地城市地下商业空间设计——以哈尔滨红博广场地下商业为例[J].四川建筑,2011(01)

[4]刘雯,于乐.城市地下商业圈发展浅析及问题探讨——基于政府和房地产企业视角[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03)

提高空间利用率 篇7

1 戴维·哈维的空间压缩思想

一些理论认为, 现代主义以非人性的信条, 用理性规划的刻板模式, 毁坏了我们的城市, 相反, 后现代主义尊重城市的自然发展和无序格局的价值, 促成建筑风格的自由多样性[1], 而戴维·哈维依靠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核心形成了一种新的时空观, 他认为不是因为过于遵从规划原则, 而是由于规划者屈服于市场的压力, 从而出现了许多丑陋发展现实[1], 他指出, 全球、国家、区域甚至家庭的规模、边界以及结构不仅仅是自发的, 而是政治斗争以及科技和政治经济条件下所做的决定的结果[2]。

目前, 全球化时代面临着许多困境, 现代生活中, 人们通过不断的制造公路、铁路、桥梁等打破原有的空间障碍来实现时间、空间的压缩, 这种形式的变化也使人们体验时间与空间的方式发生改变, 这也就是人们对于“时空压缩”的体验。

2 破碎空间的发掘利用

随着时空压缩的速度越来越快, 许多城市空间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许多空间由于不合时宜、陈旧而发生装饰甚至重建, 因而有人指出, 城市景观的不断变化实际是空间压缩的力量将城市压碎, 然后重建的循环, 通过这种循环来实现资本的增值[3]。在利用时空压缩来追求快速发展的同时, 一些空间被打碎、重建, 与此同时, 一些构筑物之间破碎的空间产生了, 对于这些破碎空间的发掘利用又称为一种时空压缩的手段, 来满足人们生活需求, 这在实质上是一种对于“时空压缩”理论的新实践。

高架桥是现代生活中时空压缩的产物, 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日益拥挤的现状, 通过空间的改造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随着高架桥交通功能空间的产生, 桥下空置的大量空间资源需要受到重视, 这种破碎的空间需要通过合理利用, 才能为人们创造更完整、丰富的生活空间, 从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3 哈尔滨市桥下空间利用现状

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省会城市, 是我国东北地区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中心, 据统计, 截止到2007年上半年, 哈尔滨市已有桥梁142座, 可开发利用的桥下空间有6.7万m2, 被占用的空间有3.1万m2[4]。为了规范、美化桥下空间, 哈尔滨制定了一系列的原则、方案, 并提出了桥下空间以交通功能为主、增加绿地并满足人们活动空间需求、不得搞经营, 做到美化城市等要求。

目前, 哈尔滨市区高架桥的利用、管理仍处于滞后阶段, 从其功能角度来看, 哈尔滨市区的桥下空间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形式:

1) 停车空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汽车已经广泛普及, 出行高峰时段往往会出现私家车、公共用车、出租车拥堵, 找不到停车位的现象, 将桥下空间开发为停车场能够在不花费更多土地与资金的情况下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但在对其美化与管理方面仍有不足之处 (如图1所示) 。

2) 交通用途。在交通复杂、拥挤的街区, 桥下空间起到了交通分流的作用, 利用桥下空间可以通过开辟新车道、增设交通信号灯以及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措施, 完善道路的通行能力。对于具有交通功能的哈尔滨市区桥下空间, 其设施、功能等方面的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如图2, 图3所示) 。

3) 绿地景观空间。为了改善城市环境, 哈尔滨市区的某些高架桥下设置了绿地, 这使得枯燥、单调的交通空间有了变化, 一定程度上在人们感官上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如图4所示) , 但由于空间、交通等方面限制, 其形式过于单一。

4) 活动空间。在空间的不断压缩下, 从前的耕地、空地、文娱活动用地不断被商业、居住建筑以及其他构筑物取代, 居民的文娱活动空间不断缩小, 哈尔滨市区的某些桥下空间成为了人们下棋、烧烤、运动等活动空间 (如图5所示) , 由于这些空间所处行车之间, 其环境、安全存在着一定隐患。

5) 闲置空间。在哈尔滨市区内仍有较多桥下空间处于未开发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状态 (如图6所示) , 对于这些破碎、闲置的空地有着较大的开发利用空间, 如设立停车场、开辟新车道、增设绿化形成绿化景观空间等。

4 哈尔滨市桥下空间利用建议

我国对高架桥桥下空间资源利用的研究尚处于发展阶段, 对于哈尔滨市区桥下空间的利用, 首先要对未开发以及开发利用不充分的桥下空间进行改造, 结合地域特色、周边环境以及居民需要进行合理规划。此外, 对现已开发利用的桥下空间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强对于停车空间管理。对于位于市区内停车位紧张区域的桥下空间, 如:商场、学校等人流量较大、车辆需要有停靠的区域, 其桥下空间应充分利用, 在不占用其他用地的同时, 满足人们需求。此外应根据不同区域、时段特点, 设立时段性停车场, 即根据城市需求, 合理控制利用空间, 如某些区域内的桥下空间早晚可以用作早、晚市临时贩卖场地, 日间可以作为停车场用地以及其他满足周边人群需求的空间, 以此来保证桥下空间24 h充分利用。因此, 提高对于桥下空间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的进程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 更是美化环境、创造活力城市的必要手段。

2) 优化交通用途空间的设施。根据哈尔滨道路网络现状来看, 城市道路网络较为复杂, 随着城市内机动车辆数量的增加, 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 高架桥的出现缓解了这一现象的同时, 其桥下空间为疏导交通、提供新的行车路线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但在某些区域的桥下空间作为停车场并没有设置交通标志、信号灯等措施的情况下, 被车辆作为转向通道, 因此在具有交通功能的区域设立交通设施、加强管理能够便利于民的同时消除安全隐患。

3) 完善绿地空间的景观建设。对于不可进入的桥下空间, 应完善其景观营造, 在考虑交通便利性、便于养护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物种, 丰富植物群落层次, 适当增加园林小品等元素, 以营造富有变化、文化意蕴的绿地景观。

4) 提高活动空间的景观效果、加强安全设施的设置。为了满足人们文娱活动需要, 在某些桥下空间设置运动器材的同时, 增设一定的绿化景观带、休憩设施以及园林小品等元素, 如成都高架桥下的民俗文化景观, 不仅能够将城市文化、城市文明与现代快节奏的交通结合在一起, 更能够形成一种安全屏障, 实现人车视觉、心理上的隔离, 在满足安全性的同时, 更会使屏障内外人们在速度与喧闹中解脱出来, 让人们更能感受到宁静清新、闲适和谐的自然环境。

5) 适当开发作为商业用途的桥下空间。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快, 人们对于周边生活环境服务的全能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因此为桥下空间的商业性用途带来可能性与必要性。如日本在高架桥下开设殡仪馆、浴池;法国在铁路高架下设立艺术桥商业长廊;台湾在高架桥下设置市集、商场等, 一系列国内外实例证明将桥下空间适当开发作为商业用途, 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求, 更能够利用广告、租金、服务收益作为养护管理高架桥的资金来减少政府专项资金的支出。

5 结语

当然, 对于空间的压缩、破碎空间的利用并不是无限制进行的, 当压缩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导致各方面无法协调而崩溃。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 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使得更多的劳动者从乡村、中小型城市涌入到大城市中, 大量的劳动者又成为消费者, 召唤出更多的有效需求———空间、生活、生产等, 这就导致城市进一步的膨胀、扩张, 长此以往, 这个循环不断循环、推进, 最终会导致城市荷载的崩溃, 合理利用破碎的空间只是在缓解这一进程的推进, 更有效的政策方法亟待推出来拯救我们日益扩张的城市。

参考文献

[1]吴敏.英国著名左翼学者大卫·哈维论资本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 2001 (3) :4-7, 24.

[2][美]戴维·哈维.希望的空间[M].胡大平,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韩梅.论戴维·哈维的时空压缩理论[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 2010.

[4]肖卫星.杭州市高架桥下空间利用规划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11.

水泥库闲置空间的利用 篇8

1 采取的措施

1) 将1号、2号、5号和4号库围成的空间改造成8号库, 2号、3号、6号和5号库围成的空间改造成9号库, 分别用江沙将底部填平, 在高度7.5m处 (即库空32.5m处, 与其他库底持平) 现场用混凝土制作库底, 即把上述两个空间改造成两个新的水泥库。

2) 将4号、5号和6号水泥库上1号空气斜槽, 在4号和5号水泥库交界处的位置断开, 安装斜槽三通装置, 与1号空气斜槽形成90°的位置增加1个小斜槽 (即3号斜槽) , 出磨水泥通过1号斜槽和3号斜槽输送到新增加的8号水泥库内。以同样的方式, 将1号空气斜槽在5号和6号水泥库交界处断开, 安装4号斜槽。3号和4号斜槽的长度为新增水泥库中心到1号斜槽三通闸板阀的距离, 截面规格与1号斜槽相同, 均为B500型。在3号和4号斜槽下部的气体管道与1号斜槽气体管道相连通, 与原有的1号斜槽共用1台离心风机, 通过手动阀进行用风控制, 不需要增加新的动力。改造后的水泥库顶平面示意见图1。

3) 在改造后的8号和9号库底旁边各安装1台气力输送泵和1个储气罐, 储气罐与压缩空气气站相连, 气力输送泵通过管道与外面的散装水泥钢板仓相连, 将改造后的库内水泥用气力输送泵送到外面的散装水泥钢板仓内。在距5号水泥库外侧20m的地方, 建一座Ф8m×9m、储量500t的散装水泥钢板仓, 仓下安装1台散装机, 水泥通过散装水泥运输车出厂。改造后的水泥散装输送示意见图2。

4) 对库群基础承载力的查验, 经过原设计单位确认, 六连体为整块筏板基础, 满足承载力要求。

5) 8号和9号库内壁与其他库的内壁一样均为滑模工艺筑成, 表面光滑, 所以没有做其他处理。库底事先做成60°角的混凝土斜面, 使物料自然流向出料空气小斜槽。见图3。

6) 采用气力输送的说明。原有的6个库均通过库底卸料后经过库下的空气斜槽输送到出库提升机, 再输送到包装生产线。8号和9号库卸料位置较低, 库中物料无法进入库下空气斜槽, 因此无法通过库底斜槽送料。考虑过用拉链机将物料输送到库外新散装钢板仓, 但由于水泥库底部圈梁较高无法通过, 再加上其他设备的空间位置所限无法实现, 最终决定采用气力输送。

7) 关于收尘设施的说明。水泥库上8号和9号斜槽与原斜槽连通, 可利用原有的库上除尘器就能满足使用要求。库下斜槽与仓泵系统全部密封, 没有卸灰点, 不必考虑收尘问题。新建的散装钢板仓上安装一台DMC-64脉冲除尘器, 完全可以达到环保要求。

2 项目实施与使用效果

利用向量法解决空间问题 篇9

一、直线外一点到该直线的距离

例1如图1,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点E为AD1的中点,求点E到直线BD的距离.

分析:点E到直线BD的距离就是点E到直线BD的垂线段EF的长,而确定EF的准确位置比较麻烦,因此采用向量法.

解:如图1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EF丄BD,F为垂足(F的位置未确定),(λ∈R),由于,所以.∵A(1,0,0),D(0,0,0),,∴.又∵,EF⊥BD,∴,即.

二、两异面直线的距离

欲求两异面直线l1,l2之间的距离,可设与公垂线段AB平行的向量为,C、D分别为l1、l2上的任意两点,则l1,l2如之间的距离为.

例2在棱长为l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求异面直线A1C1与B1C的距离.

分析:因为找A1C1与B1C的公垂线或进行其他转换都比较困难,因此建立坐标系D—xyz,利用向量法计算A1C1与B1C之间的距离,为.

解:如图2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则A1(1,0,1),B1(1,1,1),C(0,1,0),C1(0,1,1).∴,.

设A1C1与B1C的公垂线段的方向量为,

则,即.

取x=1,得,又,

∴A1C1与B1C之间的距离为.

三、平面外的一点到平面的距离

例3如图3,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E、F分别是AB、AD的中点,GC垂直于ABCD所在的平面,且GC=2,求点B到平面EFC的距离.

分析: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出平面EFG的法向量,则在法向量方向上的投影向量的模为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

解:如图3,建立直角坐标系C—xyz,则G(0,0,2),E(2,4,0),F(4,2,0),B(0,4,0).

则,,.

设平面EFG的法向量,由及,可得(取x=1),∴点B到平面GEF的距离

四、和平面平行的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例4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求直线D1C到平面A1BD的距离.

分析:找出平面A1BD的任意一个法向量,同时求出平面A1BD上任意一点到直线C1D的向量,然后求出该向量在上的射影的长就是直线D1C到平面A1BD的距离.

解:如图4,建立直角坐标系D—xyz,则D(0,0,0),B(1,1,0),A1(1,0,1),C(0,1,0),所以,,.

设平面A1BD的法向量,由及,可得(取x=1).于是,直线D1C到平面A1BD的距离.

五、平面的斜线与平面的夹角

例5如图5,三棱锥S-ABC中,SA⊥平面ABC,SA=3,AB=BC=2,∠ABC=120°,求:SA与平面SBC所成角的大小.

分析:找SA上的点到平面SBC的垂线比较困难,而SA⊥平面ABC,并且∠CAB容易求得,故用向量法求解.

解:过A作AD⊥AC,交CB的延长线于D,过B作BE∥AC交AD于E.

∵AB=BC=2,∠ABC=120°,根据余弦定理可得∠BAE=60°,∴,.

设AO是平面SBC的垂线,如图5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A—xyz,则A(0,0,0),S (0,0,3),,,所以,,,,

设平面SBC的法向量,由与可得(取x=3),∴,,

∴,即SA与平面SBC所成的角为.

谈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 篇10

21世纪初, 中国经济将持续稳定增长,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特别是当前中国政府提倡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因此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将越来越得到重视。到2020年中国不仅将成为世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大国, 也将成为世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强国。对我国而言, 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 对节省城市用地, 节约能源, 改善城市交通, 减轻城市污染, 扩大城市空间容量, 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等, 都有重要作用。虽然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 一些城市先后开建了地铁, 建设了地下商场、地下旅馆、地下发电厂、地下娱乐设施等, 但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相比, 比如日本, 还有一定差距。

2 地下空间开发的结构设计方法

地下结构可分为五大类:拱形结构、圆形和矩形管状结构、框架结构、薄壳结构、异形结构。目前我国在地下工程结构计算中, 采用较多的仍是以散体压力理论为基础的荷载结构法。原因是, 一方面该理论发展时间长, 在应用中有较多经验, 另一方面该计算理论形式简单, 比较容易为工程设计人员所掌握。地下结构的设计方法主要有:结构力学方法、岩石力学方法、经验类比方法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人们已经对地下结构主体的承载体——围岩有了更高的认识。各种围岩都是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支撑能力的介质, 其承载能力必须充分的加以利用。与地面结构的设计不同, 设计地下结构不能完全依赖结构计算, 这是因为岩土介质在漫长的年代中经历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 有很多因素都影响其物理力学状态, 并且至今未完全认清。目前, 在设计地下结构体系时, 主要采用两类计算模型。一类是将围岩视为承载主体, 支护结构则约束围岩变形的模型。而另一类则相反, 是以支护结构作为承载主体, 围岩作为载荷同时考虑其对支护机构的变形约束作用模型。

3 地下空间开发工程及施工技术

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的需求及科学技术的进步, 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习惯上有矿山法、掘进机法、沉管法、顶进法、明挖法等等。近年来, 掘进机施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隧道掘进机, 简称TBM, 是一种利用回转刀具开挖隧道的机械装置。TBM法的施工可靠性高, 它具有开挖快、优质、安全、经济、有利于环境保护和降低劳动强度等优点。国外应用掘进机曾达到月掘进2000m以上, 日掘进70m的记录。我国在制造和应用掘进机方面也取得了一定得成绩, 在引滦工程南线使用了SJ-58A型掘进机, 达到了最高月进尺201.53m。高速掘进是TBM的最大优点, 在国内最大月成洞超过1000m的例子很多。

4 地下空间利用中的环境保护

地下空间利用的关键技术是内部环境技术和周围环境技术。保护外部环境需要预测地下空间开发对外部环境产生影响的时间、范围和规模,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 防止对外部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基本方法是调查外部环境所受影响是否超出容许范围,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环境在一定限度内, 具有自我恢复功能, 例如施工降水会导致周围地下水位下降, 停降后地下水位会恢复上升。要研究地层变形、地下水位变化这两个代表性指标, 分析其相应的变化机理, 制定相应的预测技术与对策措施。

5 地下空间的防灾与安全技术

在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时, 防灾、安全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在地下狭小空间里, 人员和设备高度密集, 一旦发生灾害, 疏散和抢救十分困难。地下工程和隧道包围在围岩介质中, 发生地震时地下构筑物将随围岩一起运动, 地下结构存在地震破坏的可能性。例如1995年阪神地震时, 致使神户市共5个地铁车站发生严重破坏。因此要进行抗震计算设计和抗震概念设计。

由于地下工程大都处于地面标高以下, 会受到地面洪涝灾害和积水回灌危害, 也会受到岩石介质中地下水渗透浸泡危害。防水材料诸如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嵌缝密封材料等都可以应用到地下工程的防水过程中。例如水泥基防水材料——“确保时”防水涂料, 近年来在广州、北京、成都等地的地下工程防渗、堵漏施工中, 收到了良好效果。

6 结语

2 1世纪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世纪, “地下空间”作为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世界上许多国家, 包括我国在内, 都在对它进行有序、合理、经济、高效的开发与利用。对于我国,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 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国际地位提高, 在城市进程加速的同时, 大城市现代化建设、更新与改造将会加快, 必将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地推进城市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地下空间的开发。在不久的将来, 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必将迎来新的时代。

参考文献

[1]张庆贺.地下工程[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5, 2.

[2]高谦, 乔兰, 吴顺川, 等.地下工程系统分析与设计[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5, 2.

[3]关宝树, 杨其新.地下工程概论[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 6.

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研究 篇1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城市出现了土地资源紧张、交通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城市空间立体化和综合化构成了现代城市发展的理想模式。文章分析了广州市地下空间发展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措施。

【关键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逐步成为制约进一步发展的因素。通过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可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上拓展生存空间,增加城市空间容量,形成地面空间、上部空间和地下空间协调发展的城市空间构成新格局[1]。

二、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广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口急剧增长,土地资源愈显珍贵。科学、有序、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城市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广州市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1.坚持规划编制先行

目前,广州市已编制完成《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布局规划》、《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广州市人防工程规划(2011—2020)》和《广州市公共停车场规划》等多个地下空间开发专项规划,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

2、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广州现有地下空间总量约3000万平方米。未来,广州将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力度,到2020年地下空间总量约5000万平方米,人均地下空间面积将达到5平方米。这些项目大致分为:

(1)地铁以及地铁站点地下空间项目。广州已开通运营地铁线路260.5公里,已建地下空间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在建线路259.8公里以及近期批复建设线路43.2公里,共549.2公里。新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方案规划未来十年将建设线路432.6公里,共计23条线路,1025公里。至2020年,计划竣工的在建地铁地下空间面积约300万平方米。

(2)结合地面建筑配套修建地下空间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市经规划验收的与住宅楼、商务楼、办公楼等地面建筑配套的地下停车场(含防空地下室)、地下通道等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总建筑面积达2500多万平方米,占整个全市地下空间开发面积的83%。据统计,广州年均竣工房屋建筑面积1200万平方米,其中年均配建地下空间面积约350万平方米。

(3)独立建设地下空间项目。90年代起,以地下交通为依托,同时利用绿地、广场或市政道路等地下空间,建设了地下商场、停车场、过江隧道、公共人防工程等地下综合体项目。已开发的广州东站东方、康王路和烈士陵园地下商场等16个主要地下商场面积总和达111.01万平方米。近年来,广州着手推进广州国际金融城、广州南站、万博商务区等大型地下空间。其中广州国际金融城项目将开发全国最大的地下城,地下空间面积约180万平方米,约是目前广州最大的珠江新城地下空间的3.6倍[3]。

3.法规政策不断完善

(1)制定了法规和规范性文件。2007年4月实施的《广州市城镇房地产登记办法》明确“地下空间的房地产登记依照本办法办理”。2008年1月实施的《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对地铁建设、地铁管理、运营安全和乘客、经营管理单位合法权益等进行了规范。

(2)积极构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制度体系。2005年以来广州市各管理部门先后开展有关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制度体系的研究和起草工作。其中《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办法》于2012年2月1日起施行。《广州市人民防空管理规定》语2014年2月1日起施行。

(3)探索建立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权属登记制度。为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范地下空间管理,近年来广州市在地下空间权属制度建设上不断探索。1996年,广州市国土房管部門在《关于地下停车场车位出售和办理产权问题的通知》中明确与高层建筑相连的地下停车场可以办理产权登记。2005年以来为多个地下商城核发了《国有土地使用证》。

4.技术保障工作取得突破

近年来,在广州市政府组织下,相关科研单位对地下空间开发技术研究取得新进展,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由市房地产测绘院制定的《地下空间产权测绘技术规范》于2012年12月1日起实施[2]。该规范是国内首个关于地下空间产权测绘整套技术规范的制度,填补了国内地下空间权属关系、面积测算方法及数据表达等方面的空白,对指导广州市地下空间产权测绘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问题

1.规划编制有待加强

一是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滞后;二是各专项规划均由各职能部门编制并组织实施,地下工程之间连通系统性不够,无法实现地下交通的网络化;三是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多是作为地面开发功能的补充,地下开发仍处于浅表层的利用,开发建设的集约化水平有待提高。

2.法律依据不足

由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问题尚未作出明确系统的规定,因此,解决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常常缺乏明确的上位法依据,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许多问题的规范仅局限在政策层面。

3.管理体制需进一步理顺

地下空间开发管理工作分散到多个职能部门,地下空间开发中用地、规划、相邻权保护等问题的协调统筹没有有力组织制度保障,制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深入进展。

四、加快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建议

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虽然取得较大成绩,但仍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为加快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必须在系统规划、法规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等方面有新的拓展。

1.加快规划编制,加强规划控制。一是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二是在实施中认真落实“保护环境、交通优先、防灾同步、结构优化、协调发展”的要求,三是注重地下空间连通,引导或强制要求地下空间、人防工程实现连通或预留连通口,以实现区域立体化、网络化发展,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综合效益。2.抓紧研究制订法规政策。加快推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立法进程,制订相关的法规、规章;编制《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白皮书》;规范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及审批制度;建立地下空间供地管理和权属登记制度。3.加大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力度。制定出台地下空间资源相关政策,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激励和吸纳社会资金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形成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多元化局面。4.加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础研究和技术保障。由政府主导,鼓励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与管理研究工作,为地下空间的科学规划和高效利用提供技术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景矿,庞永师,易弘蕾.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研究[J].建筑科学,2009,(4):72-75

[2]《地下空间产权测绘技术规范》.广州市技术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若干思考 篇12

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价值与意义

(一) 地下空间资源的潜在价值。地下空间资源有着地表资源无法相比的优势之处:第一, 地下空间蕴含着丰富的天然矿藏资源, 能够满足人类基本生活所需;第二, 地下资源在一定的技术下可以供给相当大的采集量, 只要合理开发、合理利用与管理, 其数量与质量都非常可观;第三, 地下的资源可以持续供给相当长的时间, 能够为人类的使用提供较长时间的保障。另外, 地下建设可以在现有的城市规模的基础上, 进行很大的扩建, 增加城市空间, 大部分的地下空间所需要的技术要求以目前的科技发展来看是可以达到的, 因此, 对于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极大的潜在价值。

(二)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背景与意义。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有着多种背景:一是我国人口基数本来就很大, 而人口数量仍旧在不断地增长着, 城市居住、发展等多方面所需要的空间资源被严重压缩, 急需解决的方法;二是我国土地资源虽然丰富, 但是由于人口众多, 以及山丘、沙漠等地理因素, 适宜利用的耕地、林地等各种土地资源平均到每个人, 数量就非常稀少, 而在城市中, 土地资源紧缺更为严重;三是水资源紧缺, 不能满足人类生活生产对水资源的要求, 而且我国水资源分布地域差异非常大, 更是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四是城市发展所需要的能源不能得到满足。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人均量与世界水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限制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五是我国交通业发展不够完善, 尤其是城市交通, 经常会出现拥堵不堪的情况, 甚至造成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瘫痪, 为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另外, 环境污染对于城市的空间资源利用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还有时而发生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以及战争遗留问题, 对于城市发展造成的不利因素。这些问题都要求城市需要通过开发地下空间来促进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意义主要表现为:可以不断扩展城市地下土地资源, 实现城市发展由二维平面向着三维立体的方向转变;提高城市中土地的利用效率, 节约城市土地资源;缓解城市发展中由于土地资源带来的各方面的矛盾;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完善的城市地下交通系统, 保证城市运作流畅;加强城市安全建设, 做到防止灾难发生, 降低灾难带来的损害, 从各个方面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三) 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价值与综合效益。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首先付出相应的代价, 在付出之后得到的资源回报, 其综合效益大于开发时付出的成本, 就证明本次的开发是成功的。而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的过程中, 也无形中拉动了房地产业、建筑业、机械制造业等各行业的发展,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对我国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另外,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对于城市的绿化、改善人民生活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现状。随着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需求, 我国各大城市已经开始了地下空间开发的进程。城市管理部门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事业已经逐渐重视起来。相应国家的号召, 在国家整体策略方针的指导下, 出台了符合本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政策, 鼓励各方面开展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作。随着城市地下体系的建设, 城市各类公共市政管线逐步下移。消除了城市街道空间的各种线路, 节约了土地资源, 美化了城市的环境。并且城市地下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交通系统, 休闲娱乐、购物、医疗等各方面的设施也逐渐建设起来, 使人们的生活更为方便。

(二)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虽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程已经开始, 但是在这个进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作用不够。地下空间规划滞后, 指导作用不够强劲, 连续性不强, 地下建设中不断出现各类问题, 阻碍了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另外, 对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不到位, 政府的公共管理成效与管理水平较为低下, 在开发的过程中严重影响来市民的正常生活。除此之外,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缺乏有力的法律政策, 民事权利难以保障, 开发利用者难以取得相关产权, 导致了一些人的权益受到侵犯, 影响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健康发展。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完整的信息来源。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各相关部门都局限在自己的范围之内, 信息难以流动与共享, 导致了城市地下建设进度慢、效率低。

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策略

(一) 构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体系。现如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任务越来越紧迫, 人们对于地下资源开发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对该工作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城市规划中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融合进去, 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必然的趋势, 因此, 做好构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规划体系, 是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开发战略、发展预测、开发层次等工作要有一个明确的准则, 明确开发的规模、进行的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人力等。另外, 向地下开发一些建设工作必然与地表工作有所不同, 要注意开发过程中的各方面的配合, 做好开发地下空间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二) 构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体系。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管理, 各部门要明确自己的权利与责任, 做到以市政府为领头, 一个部门发挥主要管理作用, 另外的多个部门积极参与管理, 形成“1+X”的管理模式。管理部门要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相关的资金运用、设备使用、安全问题、专家咨询等管理工作做到面面俱到, 以免管理不到位为地下空间开发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在管理中, 市政府要把握管理的主要方向, 主要管理部门充分发挥自身的职权, 其他部门积极配合管理工作, 做到各司其职, 防止滥用职权及推卸责任的现象发生。

(三) 构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政策体系。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政策体系要具有高度的导向性, 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与优惠措施, 从而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入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行列中来。具体的鼓励措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出发: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出让金优惠, 吸引更多的开发商积极进行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工作;工程运行市政设施收费优惠政策, 对地下空间开发工作中所使用的水、电、燃料等资源费用施行价格优惠;地产税收实行优惠政策, 减免部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工程中的一些税收, 从而吸引更多的城市建设者, 加快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进程。另外, 还可以根据每个城市的不同情况, 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形成比较完善的导向性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政策体系。

(四) 构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法制体系。从现有的法律来讲, 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相关的法律体系, 然而, 对于地下空间开发工作的法律可以借鉴地表城市建设的相关法律。而对于地下建设与地表建设中的不同之处, 要进行具体的、单独的立法。让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有完善的法律依据。立法要涉及到土地资源、矿物资源、水资源等各项资源的归属, 开发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与环境问题, 开发建设资金流动等各方面都要涉及到, 以明确到每一位参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人员及单位的权利与义务, 让每个人都能够尽自己的责任, 享有应有的权利。

(五) 构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信息平台。城市建设中, 信息的沟通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各个城市之间, 城市与周边地区, 以及参与城市开发建设的各个部门、单位、个人之间的信息必须要保证畅通, 才能够让城市建设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构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信息平台, 就要保证信息的来源要全面而可靠, 对信息的处理要迅速而准确, 再通过管理与决策对信息进行反馈, 从而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建设工作做好, 推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口的增加, 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 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地下空间开发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通过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的思考, 寻找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 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进程。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参考文献

[1]童林旭.中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发展道路[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5.1.

[2]任致远.城市空间发展的理性思维[J].城市发展研究, 2004.2.

上一篇:在校研究生下一篇:公共机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