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材料利用率

2024-10-16

提高材料利用率(共12篇)

提高材料利用率 篇1

1 引言

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 汽车行业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急剧上升, 致使钢材、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同时, 汽车整体价格又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厂家要通过各种途径内部消化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上升以保持产品的竞争力。奇瑞汽车作为一家以生产高性价比经济型轿车的企业, 为保持产品的竞争力, 不断挖掘内部潜力, 降低产品成本, 其中提高单车材料利用率便是努力的方向之一。

2 汽车车身开发中影响材料利用率提高的因素

材料利用率是衡量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 提高材料利用率也是包含整个产品开发周期的活动, 每个环节中均可以通过详细研究加以解决。造型设计阶段, 造型概念尽量不要在牺牲材料利用率的前提下建立, 分件线应尽量避免出现局部形状的凸出或内凹, 前后左右侧的分件线尽量保持近似平行, 以实现材料利用率的提高;在工艺规划阶段, 冲压工艺方案的制定应考虑材料利用率是否最高, 是否为最优;在现生产阶段, 通过新工艺或工装的运用, 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的目的。

2.1 产品设计的工艺性

图1a、图1b分别为公司两个自主开发车型的发动机罩外板。其中, 图1a所示的发动机罩外板造型概念的建立是以牺牲材料利用率为前提的, 前端反凹弧的造型影响了材料利用率的提高, 建议后期的类似产品沿图示位置分件;相反, 图1b所示的发动机罩外板前后弧度近似平行的分件线, 便于后期正式生产时套用弧形刀以实现无废料排样, 从而大幅度提高材料利用率。

图2a、图2b分别为两种概念设计结构的前门外板。其中, 图2a代表整体冲压结构。该结构的特点是整体刚度好, 但材料利用率低;同时, 后侧凸出部分影响了材料利用率的提高, 如沿图示位置分件, 则可减少材料的不必要浪费。相反, 图2b代表分体冲压结构, 分块设计的门外板结构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另外, 前后弧度近似平行的分件线对材料利用率的提高也非常有利。

2.2 冲压工艺的规划

在保证满足产品性能要求的前提下, 能采用成形工艺不采用拉深工艺, 能采用开口拉深的制件不用闭式拉深;采用浅拉深工艺能满足要求的不采用深拉深工艺。在冲压工艺规划过程中, 冲压工艺方案的制定应有利于提高材料利用率。现以两种后门外板的拼合工艺为例, 说明冲压工艺方案对材料利用率的影响。

图3和图4分别为公司正在开发车型后门外板的两种冲压工艺。图3所示的冲压工艺必须采用方料成形, 造成材料大量浪费。图4所示的冲压工艺方案采用右图排样方案以配合摆剪的应用, 极大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2.3 先进工艺及工装的运用

对发动机罩类制件采用弧形刀, 可提高材料利用率。目前, 公司已成功开发两套弧形刀模具, 其弧度R分别为2 065 mm和1 500mm, 如图5;两套模具都实现3个车型发动机罩内外板6种制件的共用, 其中弧度为2 065 mm的弧形刀应用到B2X及B1X车型发动机罩内外板的验证工作正在进行中。

以R≈2 065 mm的弧形刀应用到S1X、T1X、A2X车型的发动机罩外板上为例, 说明弧形刀对材料利用率提升的作用, 如表1。

对正在开发车型的发动机罩内外板套用已开发的弧形刀是否可行进行验证也是提高材料利用率工作的一部分。为提高验证的可靠性, 减少试冲报废, 在物理验证之前, 借助Autoform成形分析软件进行CAE分析。图6~图9是B2X、B1X车型的发动机罩外板的CAE分析结果。分析结果是基于边界条件相同的前提下进行的。从分析结果看出, 采用方形料和弧形料成形效果基本相同。图10是B2X车型发动机罩外板物理验证的制件, 从而可以判断采用弧形料完全可行。

2.4 合理的排样

合理排样不但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还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因而应引起高度重视。

图11是P1X车型后门内板后部的冲压工艺方案。目前, 采用方料加拉深切角的工艺, 造成了材料的极大浪费, 后期通过模具的改造并通过合理排样 (如图12) 以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的目的。目前M1X车型的后底板大都采用方料拉深成形的工艺方案 (如图13) , 造成了材料的极大浪费, 后期新开发车型可考虑采用如图14所示的“T”形料及排样方式。

2.5 塑料件的应用

以塑代钢是通用工程塑料发展的重点方向, 对于车身上部分结构复杂、工艺性差的非受力件及装饰件可以考虑采用塑料件, 这样既减轻了整车质量和降低了材料消耗, 又提高了整车材料利用率;另外, 采用塑料件也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和造型的效果。目前, 以塑代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 如塑料制件批次稳定性差、缺少合适的材料标准、材料成本偏高以及材料资源少等问题。

2.6 高速线冲压设备的应用

目前, 公司在五期设备规划中采用了大台面的高速线冲压设备。高速线冲压设备的应用可取消前期由于受压力机台面限制造成的制件分块。同时, 采用高速线冲压设备后可以多考虑左右制件合并的冲压工艺方案, 从而减少了左右制件分别成形工艺补充部分的材料浪费。

摘要:从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冲压工艺规划和先进工艺及工装的应用3个方面说明了汽车车身开发中影响材料利用率提高的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提高材料利用率 篇2

常言道,做事要有计划,要摆脱“混日子”,就要试着将每日的任务列出来。也许有人会把当日的计划写得满满的,细致到了分钟,但如果每天都这样列计划,反而会更浪费时间,违背了时间管理的初衷,所以不必事无巨细,只需把当日重点要完成的任务有条理地列出来即可,并给自己设定时间完成。

很多人可能在某个时间段里同时做两件事,任务之间若有交叉且自己可控,那在同一时间段进行也无妨,但是必须保持界限,且切忌频繁切换,否则会增加隐形消耗。理清任务主次是我们高效利用时间的关键,在什么时间点完成什么任务,自己心里要有所把握。

当一个大任务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就分割成小任务,只要每天都完成小任务,你就会越来越接近那个大目标了。

利用高效时段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效时段,早中晚不一样,明确自己的高效时段,可以把重要的任务放在这一时间段完成。对于大部分上班族来说,高效时间段在于白天,坐在熟悉的办公室里,展开一天的任务。对于自由职业者或夜猫子来说,夜晚安静的环境会给予他们更多工作的灵感。

但高效时间段是可以培养的,最重要是养成规律的作息,生物钟若是经常被打乱,不单对身体是一种巨大的损耗,随之带来的各种问题,比如头痛,也会降低工作的效率,浪费时间。

在合适的环境里

在日常工作进行中,有多少人会忍不住刷微博、看微信?很多人容易被各类的信息吸引好奇心,在目光的转移中寻求暂时的逃离,又或许是信息恐慌症作祟,担心自己错过信息,时不时就点亮手机屏幕,因为几条未读消息而刷起了朋友圈,时间流逝而不自知。

选择一个尽量安静且不容易被打断的环境进行重要的工作,让自己保持长时间的专注,避免好不容易整合的思绪被突然打断,增加时间的损耗。但也要避免在寻找合适的环境上花费过多的时间。

利用碎片时间

除了每天用来处理重要任务的大块时间,我们还有许多被割裂开来的碎片时间。利用好这些碎片时间,完成一些碎片的任务,可以降低很多大块时间的消耗。

很多人说:生活忙碌,根本就没有时间看书,工作忙碌,根本没有时间健身......但人们并非真正的没有时间,只是不愿意挤出时间去做这些事,比如可以利用等人等车的时间阅读文章,利用周末的时间锻炼而不是窝在房间里,利用夜晚下班后的时间学习而不是只盯着手机屏幕。利用好碎片时间,某种程度上来说,你的时间就比别人更充裕。

《我的前半生》里,贺涵说:

“即使是吃饭的时间,也应该有效利用起来,去做点什么或学点什么.......一天三个小时,一周算起来就比别人多出一天的时间。”

日常总结

一天下来,需要对自己的时间安排做一个回顾总结,比如看看自己今天完成了哪些工作,遇到了哪些问题,有没有被一些事情打断,有什么方法可以改进,明天的计划又是什么等等,通过写工作日志对自己的时间有一个把握。

养成习惯

习惯的力量有多强大,相信大家都知道。有的人工作必须要拖到deadline甚至超过deaeline,才能勉强完成,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就要养成好的工作习惯,把时间管理的各个步骤都做到位:列出任务,利用高效时间段、在合适的环境里完成重要任务,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对日常进行总结等,一旦你创建了自己的工作方式,就要以高度的自律不断地去实践它,直到变成自己的习惯。

提高材料利用率 篇3

关键词:自然材料;幼儿数学;活动能力

随着幼儿教育的不断发展,数学教育已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兴趣更大的因素取决于提供的教育材料。通过实践、尝试,我觉得利用幼儿平时看到的、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把抽象的数字转化为直接感知的具体形象,那么枯燥的数学就会变得生动有趣,幼儿自主性学习的因素也会大大提高。

一、选取农村自然材料,激发幼儿学数学的兴趣

1.带孩子走进大自然,亲自选择自然材料

随着一个个富有我园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的展开,我们经常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来到大自然,让孩子亲自参与寻找,收集一切可利用的自然材料。例如,中班数学“树叶分类”活动,我带领幼儿来到大自然,认识各种树叶并收集各类树叶,回园后引导幼儿按颜色、大小、边缘进行分类,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2.利用家长教育资源,挖掘自然材料

家长是教育的丰富资源,正逐步成为人们的共识。为此,作为教师,我尽力激发家园之间的互动情感,充分发挥家长的最大作用。如,让他们知道自然材料可对幼儿进行数学兴趣的培养,幼兒早期智力的开发,不单单是靠花钱购买新颖的玩具和图书,而自己居住的环境所蕴含的自然资源是任何图书、玩具都替代不了的。

二、巧用自然材料,设计数学游戏操作卡

在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是操作活动的物质支柱,要积极通过幼儿的操作活动,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就必须为幼儿提供符合其思维特点、贴近幼儿生活的数学操作材

料。而我们收集的这些农村自然材料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1.让幼儿根据材料特征自己设计

幼儿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发展的观点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每样自然材料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把它结合于数学教育中,操作简单且幼儿易于理解。我尝试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通过自身的实践来设计操作卡,从而进一步调动幼儿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2.师生共同设计

有的自然材料虽然没有蛤蜊、粟果那样有其明显的特征好利用,但只要稍加动脑,把它加工一下,同样为幼儿所喜爱,也同样可以根据游戏设计出较为新颖的操作卡来。

三、利用开放性数学区域活动,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

在以往的数学活动中,教师都是采用单一的集体授课的形式,忽视孩子个别差异和学习兴趣,孩子缺乏探索、操作的机会。区域活动作为一种开放性教育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使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同时能大大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例如,小班幼儿可利用实物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按大小、颜色分类;中班幼儿可进行数数、一一对应、排序、分类练习;大班幼儿可进行数的组成、加减运算、逢双数、逢五数的练习。因此,农村自然材料的融入使幼儿园的活动更具时效性和地方特色。

作为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我们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些农村自然资源,根据《纲要》精神,带领幼儿去自由感受,使幼儿的学习有直接的感知和理解,有效地促进幼儿活动能力的发展。

提高材料利用率 篇4

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 必须做到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 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所谓经济效益, 就是指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提高经济效益就是要以较少的劳动耗费创造出较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劳动耗费既包括人 (劳动力) 的消耗, 也包括物 (原材料、辅料、能源等) 的消耗。我国原材料和能源耗费很大, 而经济效益仅及发达国家的1/3~1/4。以轴承套圈的材料利用率为例, 发达国家高达65%~75%, 我国仅达40~55%。提高材料利用率有利于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减少污染,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就提高轴承材料利用率的部分方法做一简要介绍, 并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分析。

二、提高轴承套圈材料利用率的方法

(一) 合理设计轴承套圈锻件的形状。

轴承套圈锻件是轴承生产的初级产品, 其形状与成品的形状越接近, 在随后的车磨加工中加工变形越小。因此, 我们在设计轴承套圈锻件形状时, 要仔细考虑哪些余块是必须增加的, 哪些部位是可不必增加余块而能锻造出来的。而余块加越少, 则锻件的形状与成品就越接近。如用扩孔机辗扩成形的轴承套圈锻件直接将滚道部分碾压出来, 则材料利用率可提高2%~6%。

(二) 合理选择锻造工艺方案。

一是塔形锻造工艺和套锻工艺可以减少料芯损失, 使每套轴承内外圈从单料生产时的两个料芯减少为一个料芯损失, 从而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的目的, 其具体数值因轴承型号的不同而不同。二是利用较大型号轴承的内圈的料芯生产小型轴承套圈。三是冷挤压和温挤压以及冷辗扩, 因无加热造成的氧化脱碳可以使加工余量减少50%以上, 它们都是材料利用率较高的轴承套圈锻造工艺, 但对设备的吨位要求较大, 故适用于成批大量条件下的小型轴承套圈锻件生产, 因而, 我们在技术、设备等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优先选用上述工艺。四是多工位压力机及单点压力机连线配上下料设备均可进行一火锻造。一火锻造改变了下料、锻造两火加热的状况, 既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又节约了大量料段的管理工作和燃料消耗, 并且由于减少下料加热的1%~2%烧损, 使材料利用率相应提高1%~2%。五是利用整形工艺是提高材料利用率的一个简便而有效的途径。整形就是将辗扩成型的套圈外径 (或内径) 通过模腔精整成形。以基本消除辗扩产生的椭圆度、锥度等形状误差以及尺寸误差, 整形工艺简单易行, 特别对于外形为圆柱面的轴承套圈锻件采用通过式整外径的工艺更为方便、套圈外径整形后其尺寸误差可控制在0.5mm以内;椭圆度和锥度可基本消除。因而我们可以减少为尺寸误差和形状误差设置的余量, 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的目的。一般材料利用率可提高3%~6%, 同时, 将整形面作为车加工的第一夹持基准面极为有利, 它为车加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创造了条件。退火后的套圈在室温下进行冷精整, 则其尺寸误差可基本消除, 加工余量可以再减少20%, 材料利用率可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 合理选择退火方式。

退火方式的不同对于退火后套圈的氧化、脱碳层深度影响较大。例如, 套圈不装包的裸露退火不仅会产生0.2~0.4mm后的氧化皮, 并且它所产生的脱碳层深度要比装包退火的套圈深0.2~0.3mm。因而经装包退火的套圈余量可以减少0.5mm左右。在此工艺中, 采用生铁铸造的包子不仅使用寿命短, 且热容量大使退火时的能耗增加, 若采用不锈钢板焊接而成则可弥补这一不足。保护气氛退火是一种较先进的工艺方法, 它采用向退火炉内灌注保护气体 (如氮气等) , 以造成炉内不易氧化、脱碳的退火气氛, 从而达到减少套圈表面氧化、脱碳层深度的目的。经保护气氛退火的金属表面无氧化皮产生, 若再增加可控制的富碳气氛, 则其表面基本无脱碳。这对于减少机加工余量, 提高材料利用率是极为有利的。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提高轴承套圈的材料利用率。但是材料利用率的提高, 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效益的提高。我们在选用这些工艺方法前, 必须根据本厂的产品特点和生产批量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在确保制造质量, 原材料和能源节约的基础上, 全面考虑设备和工装的投资, 以及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劳动条件和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

三、提高材料利用率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

(一) 外径整形工艺。

采用通过式整形方法, 适用于外形为圆柱面的轴承套圈锻件。这类锻件的外径余量为2mm (退火状态:装包) , 公差为1mm生产工艺为压力机挤压→扩孔机辗扩。

1.技术经济分析。

(1) 原材料消耗。

如前所述, 套圈外径通过整形, 为形状误差而设置的余量可减少0.5mm, 同时, 套圈整形后可减少辗扩操作的尺寸误差, 使其控制在0.5mm以内 (减少1mm) 。这样, 为形状误差和尺寸误差而增加的锻件余量可减少, 从而提高材料利用率3%~6%。

(2) 设备及人员技术。

整形工艺需要在原压力机挤压——辗扩工艺的基础上添置一台100吨以上冲床或相应能力的机械、液压机床, 对机床的精度要求不高, 可利用现有的旧机床或自制简单的压力机。

(3) 工模具。

此种工艺的整形模具, 加工方便, 可设计成综合式模具, 操作调整都很方便。模具受力不大, 对材料无特殊要求, 用GCr15轴承钢锻造车加工、热处理而成。

(4) 劳动消耗。

整形工艺需要增加一个劳动力, 但由于辗扩后的套圈都要经过整形, 辗扩过程中形成的锥度和椭圆度都可以在整形时基本消除, 因而对辗扩的精度要求可降低, 扩孔机的调整时间可以减少, 扩孔机轴的使用寿命相应提高, 因此加快了扩孔工序的生产速率, 不仅提高产量10%左右, 而且减少了料段在高温炉内的加热时间, 提高了辗扩时零件的温度均匀性, 减少氧化脱碳, 避免料段过热。

2.工艺成本分析。

(1) 工艺成本降低值。

一是原材料和燃料。按年产250万件φ120mm以下的圆柱形外套计算, 外经整形工艺每年可节约轴承钢75吨 (平均每件0.03kg) , 原材料费用可降低38.5万元 (5, 000元/吨) ;同时可节约下料和锻造时加热这部分材料的燃料费用4.5万元 (加热煤耗按1吨/吨钢计算, 600元/吨煤) 。二是生产工人工资。整形工艺要增加一名操作工人, 虽然由于生产速率加快, 产量定额可提高10%左右, 但这部分费用每年仍要增加1.5万元左右。三是使用机床的有关费用。由于增加一台100吨冲床, 电耗每年增加8, 000度左右, 电费增加4, 800元 (按0.60元/度计算) ;大修费用平均每年增加5, 000元。三是机床折旧费:为增加一台100吨冲床, 机床折旧费每年增加0.6万元。四是功模具损耗费用。整形模一次使用平均寿命为5, 000件, 模损后可改用其它型号, 两次总寿命为10, 000件。每件模具总费用为200元, 则年模具消耗费用增加5万元 (250万件÷10000件×200元) 。五是车间经费。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生产250万件套圈锻件所需要的车间经费可减少2, 000元左右。因此, 根据上述分析, 工艺成本降低额为35.12万元/年。

(2) 新工艺方案追加投资。

整形工艺需增添一台100吨冲床, 需投资6万元;整套整形模具的投资为3, 000元, 因此, 新工艺追加投资为63, 000元。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undefined (年)

即当年可收回成本而获利, 经济效果较好。

(二) 辗出滚道工艺。

以6207内圈为例, 若将外沟道辗扩出来, 不仅可节省原材料, 并且由于金属的流线分布趋于合理而提高锻件的机械性能和成品轴承的寿命。辗扩外滚道不需添加设备和增加劳动力, 只需将碾压轮的槽型改变即可。调整和操作都不增加难度。

1.技术经济分析。

(1) 原材料消耗。

6207内圈 (成品净重0.0835kg) , 老工艺沟道不辗出, 材料供应定额为0.1721kg;若将沟道辗出, 则材料供应定额可减少到0.167kg, 材料利用率提高3%。

(2) 工模具。

辗扩外滚 (沟) 道需要改变碾压轮的槽型。可将原来二片组合的碾压轮改制成三片组合, 滚 (沟) 道的对称度可在碾压轮车加工时得到保证。

2.工艺成本分析。

(1) 可变费用。

a.原材料和燃料费用:原材料每件可节约0.0051kg, 原材料费用减少0.030元/件;这部分材料的加热燃料费用很低, 可忽略不计。b.工模具损耗和维修费用。由于碾压轮有原来的二片组合式改为三片组合式, 模具折旧费用和维修费用增加0.01元/件套圈。

(2) 不变费用。

为改革碾压轮而增加投资4, 000元/年。

设原工艺方案和现工艺方案的工艺成本分别为:

Cm1=QD1+B1

Cm2=QD2+B2

式中, Cm1、Cm2——原方案和现方案的工艺成本 (元/年) 。

D1、D2——原方案和现方案的工艺成本中单位锻件的可变费用 (元/件) 。

B1、B2——原方案和现方案工艺成本中的不变费用 (元/件) 。

Q——年产量 (件) 。

令Cm1=Cm2, 则undefined

式中:Q0——临界产量

B=B2-B1=4000 (元/年)

D=D2-D1=0.020 (元/件)

undefined万 (件/年)

若以年产6207轴承100万套计算, 即Q=100万时, 则

Cm=Cm2-Cm1=Q (D2-D1) - (B2-B1)

=1000000×0.020-4000=1.6000 (万元)

即每年可获利1.6万元。

3.质量效益分析。

由于沟道在辗扩工序成型, 金属流线连续分布合理, 有利于提高轴承寿命。

四、结语

上述两种工艺的技术经济分析仅考虑了锻造工艺成本, 不包括运输费用、仓库保管费用以及对其它费用的影响。例如, 整形工艺由于形状质量的提高和机械加工余量的减少而使车加工生产效率提高, 废品率下降。若将上述因素考虑在内, 则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更大。我国每年轴承行业生产用钢约在100万吨以上, 如果材料利用率平均提高2%, 则每年可节约钢材2万吨, 价值10亿元。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能源、原材料消耗大国无疑是举足轻重的。

摘要:本文从轴承套圈锻造及预先热处理 (球化退火) 工序, 介绍了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方法, 并进行必要的经济技术分析。

怎样提高大脑的利用率 篇5

读书会激发想象力。当你在读书时,大脑会不断持续地在反应

画面。读书让你的大脑运转起来,开始工作。

练习冥想

不要害怕,不是让你离开这新时代的最深端,对人而言,最简单的冥想方式就是花一点时间独处,进行放松和集中思考。

获得大量休息

缺少睡眠会影响你吸收新知识的能力。这意味着你复习的效率要比你预想的低得多。因此你的大脑需要足够的休息。

加强体育锻炼

有研究表明,运动会增强血液到大脑的能力,进而让大脑可利用的体积增加。所以你还等什么,快在复习的间隔去操场嗨起来!

吃一个好早餐

吃一顿好早餐会令你有一个好的开始。多吃高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早餐,这会为你的大脑提供充足的营养。鸡蛋,面包加豆浆或牛奶是个不错的选择。

积极的思考

要鼓励自己,相信自己我一定能行。要对世界抱有怀疑的态度,思考。寻找新的体验和技能,做令你感觉良好的事儿。

增加词汇量

相信我,无论在英语还是在汉语中,词汇量都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标杆。英语成绩也许会说明一切。

处理数学问题

处理数学问题也会令你的大脑恢复最佳状态,我们往往会过度依赖计算工具,而忽略了大脑才是最佳工具。处理数字和回想久远的记忆,是异曲同工的,对于我们来说,那些老师上课讲过的知识就算是久远的记忆了吧。

欣赏音乐,制造浪漫

欣赏优美的音乐,或者制造一点浪漫也是让大脑获得放松,恢复状态的有效法子。尤其是对于女生来说。相反的,男生制造浪漫的举动,不仅可以加快大脑的运转,也许还会抱得美人归呢。

如何提高肥料利用率 篇6

关键词:科学施肥;培肥地力;深施肥;提高利用率

中圖分类号:S1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162-1

1影响化肥肥效的主要原因

1.1施肥结构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

目前,有些农民仍按传统的经验施肥,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性和随机性。致使肥量虽加大,产量却不增加,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1.2施肥方法不科学

农民们往往注重底肥的施入,很少进行追肥,这不仅降低了肥料利用率,而且会使作物生长后期出现脱肥现象,影响作物的产量;种肥不分,施肥深度过浅也是化肥利用率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农民在给作物追肥时仍采用人工撒施再起垄掩埋的办法,这种施肥方法虽然省工省力,但极易造成化肥的挥发和淋失,降低了化肥利用率。

1.3微量元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由于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长期得不到补充,其含量己不能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根据土肥的“同等重要律和最小养分律”学说,即使氮、磷、钾的施入比例合理也会影响作物的产量。2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核心,开展科学施肥

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测试结果以及肥料的利用率,调整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的合理用量和比例,使作物得到全面合理的养分供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物的增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氮肥不宜做口肥,避免产生烧种烧苗现象,主要采用基施、追施两种,要底、追肥相结合,氮肥分次施用,适当降低基肥比例。磷肥集中施用,根据多年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用200kg左右二铵隔年减少10-20%,玉米不减产。磷肥的特点与氮肥完全不同,磷在土壤中移动距离很小,只有1cm左右,很容易被固定,其水溶性逐步向难以被作物吸收利用的形态转化,因此水溶性磷肥的施用要尽量减少磷的固定,可溶性、难溶性磷肥的施用,要尽量扩大与作物根系的接触面。从施肥方法角度看,磷肥基施是提高肥效的重要措施,磷肥的施用应采取条施或穴施等方法,集中施用,基肥一方面可以施到较深的土层,便于根系吸收,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作物磷的营养临界期的需要(磷的营养临界期一般是在幼苗期)。钾肥可分底肥、追肥两次施用,钾肥在土壤中移动性比较小,但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和再利用能力很强,随着作物的生长,钾不断从老组织向生长活跃的新部位移动,因此钾肥宜作基肥和早期追肥用,以保证作物前期生长的需要,同时基肥能施到较深的土层,可以减轻由于土壤干湿交替引起的钾的固定,作物能充分利用,可以更好地发挥肥效,追肥也要尽量深施到湿土层。

3培肥地力,提高土壤有机质,提高肥料利用率

由于化肥的大量应用,农民逐渐忽视了有机肥积累,致使大量有机肥资源流失,既浪费了资源,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所以要认真做好农家肥的积造,大力推广秸秆还田,通过夏坑沤、冬堆沤、春秋灭茬还田等各种方式,提高秸秆还田数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对城镇粪便、有机废弃物等实施无害化处理,使之转化为可利用的有机肥料资源。化肥、有机肥要配合施用,有机肥中除含有氮、磷、钾和各种中微量元素以外,还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和有机胶体,具有改土培肥等重要作用,可弥补单施化肥所造成的养分单一,易被土壤固定和淋失等缺点,减少化肥使用量,较大提高化肥利用率。

4推广深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在作物生长的各个阶段合理地施肥,以满足作物整个生育期的养分供应,达到经济施肥的目的。深施肥技术是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深施肥与表土层施肥有明显差异,深施肥能将肥料施到预期的部位,达到作物前期平稳生长、后期优势生长的目的,对于作物高产稳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般追肥深10-15cm,增产10-15%,施基肥时,采取犁底施,撒后耕翻,起垄。土壤质地轻,墒情差情况下,一定要深施,氮肥深施时应配施口肥和追肥,才能达到省肥高产的目的,提高肥料利用率。而表土层施肥,肥料达不到作物所需的部位,部分肥料没有被吸收就早已挥发掉了,不但浪费了资源,还污染了环境。

5根据土壤条件、肥料性质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

低肥力的土壤基肥的比例应大些,高肥力的土壤追肥应占较大比重,质地粘重的土壤,保肥能力强,基肥的比例可大些,而质地轻的沙性土,其保肥能力差,养分易损失,基肥比例应小些,施肥要采用“少吃多餐”的施肥方法。如尿素施用后不宜立即浇水,也不易在大雨前施用,否则,尿素很容易随水流失。既浪费了肥料,又污染了环境。

提高材料利用率 篇7

1 当前企业库存材料管理的现状

以该企业的库存管理为例,在项目的进展过程中,当年生技部的同事需要提前预算出下一年度的网改工程材料明细并统一上报集团公司,再由集团公司统一采购下拨材料。

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在实际的操作中出现了预算与实际决算之间的结果出现一定误差,导致了库存积压。在下一年度的项目中,原有的材料既无法使用,又难以适用于新的项目,只能堆积在仓库中。这不仅增加了企业资金周转的难度,而且也降低了原材料的利用效率。

2 造成企业库存原材料积压的原因

2.1 采购计划不准确

该县电力企业在项目启动之前,必须计算出一个严谨细致完善的物资采购计划,并与项目实际情况结合,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这个计划要解决主业原材料的采购数量、时间、质量标准等问题,最后上报省公司统一招标采购。但是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采购计划、工程材料明细等资料的不准确导致了企业整体预算与决算的差异。这严重影响了企业对于主业原材料采购的方向,出现了重复采购的问题。

对于辅业公司的工程材料的采购,该县电力企业在原材料的采购中会依据工程预算以及图纸设计的原材料清单进行采购,这种采购方式虽然有一定的计划性,但是在工程实际操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偏差,比如:时间性偏差、与实际需求的偏差等。这使得原材料在到货之后可能无法立即使用,占用企业的库存使得其他项目的材料无法买入。或者项目过程中出现设计修正,增加工程量等问题,使得原有的原材料不足,二次采购的原材料超过工程量需要,导致物资积压。这些情况都会影响采购计划的准确性。

2.2 物资积压管理制度不完善

首先、当前的企业管理中,没有建立合理的、完善的库存物资积压追究责任制度。长期以来,物资积压的主要责任都由物资部负责,设计、运营部门都没有承担物资积压的责任。但是追根溯源,库存原材料积压的源头却是上述相关部门。由于采购计划与原材料积压考核没有挂钩,使得设计管理部门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使得物资材料清单、采购计划在制定的过程中考虑不完善,有一定的不规范性。

第二、导致县级供电企业有大量积压库存材料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基层县局供电企业做工程预算的人员业务不精,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导致预算与决算差异太大,最后工程没有完全消化计划中采购的原材料,造成库存积压问题。

2.3 与供应者合作程度较低,没有深入的市场化运营管理

根据经济学原理,市场经济中分为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三个市场主体。企业是销售者的主要组成部分,供应者作为生产者,是产业链的源头,也是企业的重要资源之一。加强与供应者的合作,是控制原材料库存积压的重要方法。但是当前的集团招标采购方式是按照分批次的招标计划进行采购,基层单位没有采购的自主权,无法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进行采购。当前使用的采购制度,一方面可以避免物资采购中的各种舞弊和暗箱操作;另一方面也抑制了基层电力企业市场化运营的深入,降低了物资循环使用的力度。

3 对如何提高企业库存材料利用率

3.1 统一原材料采购标准,

统一物资采购的质量标准,逐步推进标准化的物资使用方式,设计部门和采购部门要加强互动,提高对市场现有材料的了解,增加对标准化材料的使用程度,减少非必要性的特殊材料、非标准材料的使用,尽量做到一种材料可以在多个不同的工程中通用。从源头减少物资积压的可能性,提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

3.2 结合实际需求,掌握材料消耗数据,及时预估各种原材料消耗

设计人员与工程预算人员在要及时跟进项目进程,主动与施工单位进行对接,了解原材料的设计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在设计过程中完成修正工程量清单以及各种采购计划。同时,鼓励管理者在施工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建立科学的数据模型,如:线性回归方程、指数加权方程、移动平均等模型,掌握物资消耗的规律。并对原材料的消耗进行大体的估算与控制,提前预估物资消耗。这样将减少物资积压的风险,同时提高现有物资的使用效率。

3.3 提高电力企业工程预算员业务能力

产生当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电力企业的基层工程预算人员业务能力较差,缺乏工作经验。在进行工程预算的过程中,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和计算预算表,造成工程建设中材料消耗与计划不符。对此,基层电力企业要加强对预算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在企业内部,进行预算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在外部,可以与市场结合,聘请外部高水平的预算人员进行监督和指导,辅助工程建设。再有就是加强对预算业务无人员的绩效和考核,增加实际结算和库存原材料等方面的考核指标,完成任务者奖励,考核不达标者进行处罚,提高基层业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责任心。

3.4 多种方式处理积压物资

对于已经积压的物资,要加强渠道的探索。建立相关的库存材料数据系统,在内网上公示库存物资的数量、材料标准以及用途,使得负责其他区项目以及其他地区的预算工作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当前库存状态,优先计划当前库存的的物资。或者加强与供应者的联系,促进厂商回购计划,减少库存压力,提高库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降低基层电力企业的原材料积压,提高库存原材料的使用效率,需要我们不断加深探索,循序渐进,只有完善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基层预算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素养,才能有效的减少物资的积压,保证企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贺映辉.降低企业物资积压的措施分析[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4(4):90-92.

[2]王贡.企业库存材料管理方法的分析与研究[J].财经界,2012(2):69-69.

提高材料利用率 篇8

关键词:汽车覆盖件,冷冲模材料,利用率,价值

0 引言

当前, 各类物品价格飞速上涨, 其中钢材的价格一直处于不断上涨的状态。对于汽车制造商而言, 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生产整辆车的成本应降为最低。据某知名汽车生产制造商透露, 每辆汽车的生产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 主要包括原材料的使用、制造、开发设计及其他。在这其中, 原材料的使用最为重要, 可以说原材料是汽车制造的基础。从汽车车身使用的原材料看, 钢材所占的比例超过了80%, 因此汽车车身覆盖件的材料利用率对于整辆车的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知道, 汽车车身覆盖件均是由冲压过程而加工成的。本文主要攫取了汽车覆盖件冷冲压模具材料进行着重论述, 介绍了如何提高冷冲模材料的利用率, 然后阐析提高汽车覆盖件冷冲模材料利用率的重要意义或价值。

1 如何提高汽车覆盖件冷冲模材料利用率

材料利用率是衡量合理利用材料的经济性指标, 它是从经济的角度对材料的节约的一种反映。下面以ξ代表材料利用率。一般而言, 有如下两种方法来定量地计算材料的利用率:

(1) 面积计算法:

式中, S———单位步距内冷冲模的实际面积;

a———条料宽度;

l———步距。

(2) 重量计算法:

式中, M1———产品重量;

M2———坯料重量。

下面就是根据上述两种计算方法, 对于如何提高汽车覆盖件冷冲模材料利用率的方法进行阐述。

1.1 针对面积计算法的冷冲模材料利用率提高的方法

我们知道, 汽车覆盖件冷冲模材料所产生的废料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工艺废料, 即由料头、料尾和边余料而产生的废料等;二类为结构废料, 这类废料主要由冷冲模的形状特点产生的。由上面 (1) 式可知, 单位步距内冷冲模的实际面积一般为确定值, 只要在设计的时候, 使条料宽度和步距尽可能小, 这样冷冲模材料的利用率就会提高。具体而言, 主要应从减少工艺废料着手。减少工艺废料的有力措施是:设计合理的排样方案, 选择合适的板料规格和合理的裁板法 (减少料头、料尾和边余料) , 或利用废料作小零件等。对一定形状的冲件, 结构废料是不可避免的, 但充分利用结构废料是可能的。当两个不同冲件的材料和厚度相同时, 在尺寸允许的情况下, 较小尺寸的冲件可在较大尺寸冲件的废料中冲制出来。如电机转子硅钢片, 就是在定子硅钢片的废料中取出的, 这样就使结构废料得到了充分利用。另外, 在使用条件许可下, 当取得零件设计单位同意后, 也可以改变零件的结构形状, 提高材料利用率。

1.2 针对重量计算法的冷冲模材料利用率提高的方法

重量计算法就是产品的质量与坯料重量之间的比值, 在实际情况下, 产品的质量是确定的, 那么需要变化的值即为坯料重量, 要想使冷冲模材料的利用率提高, 就要降低坯料的重量, 即减少坯料的使用。笔者根据实际的工作经验, 现提出如下关于提高冷冲模材料利用率的方法:

1.2.1 在汽车产品开发初期应对该产品进行冷冲压工艺分析, 在设计方面应尽量使产品的复杂程度降低, 这样有利于冷冲模的设计和制造。我们知道, 一个产品若干其外形表现得十分复杂, 那么该产品就非常难成形。此类产品在开发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料边首先展开, 然后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样式进行排样, 进而对车辆产品的外形以及边界进行优化。这样设计的好处就是可以减少排样的废料搭边或者无废料搭边。另外, 某些需要通过拉伸才可以成形的产品, 在成形的过程中应该优先考虑产品成形的工艺性, 局部在车身上与搭接件无配合关系或是与内饰件装配无干涉的部位, 应尽量加大过渡的R角部分。例如某产品的R角值为R4mm, 经过设计, 更改后为R12mm, 半径变大了, 这样就降低了拉伸件成形的难度系数, 便于产品的成形。上述设计具有两个方面的优点: (1) 首先, 提高了拉伸工序件的刚性; (2) 除此之外,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冷冲模材料的利用率。在这其中, 对于成形较落差较大的冷冲模而言则表现得尤为明显。

1.2.2 在冷冲模开发设计的初期, 应该用CAE进行分析, 优化工艺造型, 以使坯料尺寸减至最小。由笔者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可知, 汽车车身覆盖件中约有3成以上的零部件均需要经过拉伸成形工序。所以说, 冷冲模设计之前对即将生产的产品进行工艺分析和CAE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冷冲压工序进行科学设定, 然后经过实际情况, 设计合适的冲压角度, 最后利用三维软件制作工艺补充面。改变坯料外形对于提高材料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以下述为例, 对该问题进行说明:架设某汽车产品覆盖件冷冲模材料的厚度为1.4mm, 材料单价为0.8万元/t, 已知改车年生产量为4万台, 车型寿命以2年来计。这样节省的板材总重量记为C, 即

则在两年节省冷冲压板材的费用H=C×0.75=51×0.75=38.25万元。

2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 当前时期下, 讨论汽车覆盖件冷冲模材料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或是经济意义。具体而言, 其重要价值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 提高汽车覆盖件冷冲模材料利用率, 能够充分体现了当前社会所提倡的“节能、环保”的理念;

2.2 提高汽车覆盖件冷冲模材料利用率, 能够促进汽车生产的大力开展。

参考文献

[1]曹力丰, 李正奇, 陈晓磊.汽车车身冲压件材料利用率提高研究[J].上海汽车, 2010 (5) .

[2]曾宪章, 何文学.论采用Autocad辅助冲模排样及它们的材料利用率计算[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5 (3) .

提高材料利用率 篇9

事实上, 新教材提供的各类材料, 无论是探究情境、相关链接, 还是名人名言、专家点评, 都经过了教材编写者的精心挑选和编排, 如能充分运用, 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本文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学为例, 就如何利用教材材料进行高中政治课教学谈谈笔者的一些体会, 供参考。

一、运用教材材料进行新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形成情绪高涨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给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此言从一定意义上强调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精彩的课堂导入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顺利地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开个好头。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 诸如复习已知导入法、时政热点导入法、趣味故事导入法、图片视频导入法, 等等。笔者认为, 运用教材材料作为教学情境, 是实现新课有效导入的方法之一。

例如,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材一开始就提供了有关解放战争时期辽沈战役的一段材料———“毛泽东全面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后认为, 虽然攻打锦州比攻打长春、沈阳要困难得多, 但先攻打锦州是夺取这一战役胜利的关键”。在讲授该框题第一个知识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辩证关系”时, 可以先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现代史知识分析这场战役, 让学生当一回军事策略家, 分析攻打锦州的重要性:从地理位置看, 锦州是通向关内的咽喉, 是东北敌人在陆地上的唯一通道, 这里的敌人消灭了, 就可以把东北的大门堵死, 关起门来打狗。通过探究, 学生得出结论:锦州关系辽沈战役的成败, 是整个战役取胜的关键, 属于主要矛盾。辽沈战役的胜利证明, 这一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历史知识, 进行角色模拟, 进而引出哲学道理导入新课, 在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学习新知兴趣的同时, 还较好地实现了不同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 使学生加强了分析和归纳能力, 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二、运用教材材料分析新授知识———突破重点难点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每一课、每一框题都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谓教学重点, 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及思想方法, 也称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所谓教学难点, 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 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一节政治课成功与否, 受多种因素影响, 突破教学重点、解决知识难点, 是帮助学生把握教材知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基础和关键。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 如保证充足的教学时间、列举大量的事例说理、整合教材的相关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等。其中, 运用教材材料分析相关知识, 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 就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一条重要途径。

《生活与哲学》教材正文部分大多是主干知识, 对刚接触哲学知识的高中生来说, 要理解遇到的哲学概念和原理有一定难度。而教材提供的名言、漫画、事例等各类具体、生动、形象的材料, 简单易懂、浅入深出, 只要运用恰当, 于突破知识重点和难点会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是《生活与哲学》第五课第二框的知识重点和难点, 一些教师在讲解该知识点时通常列举的是取得巨大成就的名人成长故事, 以说明意识不仅能够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而且能帮助人们提高自己的水平, 但给学生的印象却往往是大而空, 以致教学出现知识与效果脱节的现象。其实, 对“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这一知识, 直接运用教材提供的材料即可取得较好效果。如漫画———“面对石头与电脑”, 能让学生认识到“人的意识具有极大的能动作用”;列宁、毛泽东有关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名言, 能有效地说明“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帮助学生较为自然地得出“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的结论;作曲家贝多芬忍受严重耳疾的折磨, 凭着对音乐的挚爱和坚定的信念与命运抗争, 在完全失聪的状态下创作了享誉世界的音乐作品的史实, 能使学生认识高昂的精神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从而加深对“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的理解, 等等。可见, 政治课教学要突破重点和难点, 有时不必大费周折地四下查找材料, 充分而灵活地运用教材材料, 或更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运用教材材料完善教学过程———实现自然过渡

成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除了精彩的新课导入、有效的重难点突破, 还必须做到教学过渡自然流畅、逻辑性强。过渡是为了让教学一个环节与另一个环节衔接起来, 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过渡得好, 能使课堂教学结构严密、层次清楚、脉络贯通, 使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过渡得不好, 会使人感到思路混乱、杂乱无章, 影响教学效果。要实现课堂教学自然过渡, 离不开教师充满感染力的语言导引、教学内容的自然转换和课堂教学整体结构的安排。如通过揭示一节课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 能使课堂教学从一个环节自然地过渡到另一个环节;利用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心理设置悬念, 能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实现过渡;根据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联想、类比, 用知识迁移实现知识的紧密衔接。此外, 笔者经常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讨论和分析教材材料, 实现教学过程的自然过渡。

例如, 在讲授《生活与哲学》第八课第二框第二目“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时, 笔者先讲解了关于量变的哲学概念, 然后借助教材提供的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的两个有趣论证———“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 即通过一粒谷子与一堆谷子和一根头发与一个秃子的关系的讲解、认证, 让学生在把握量变概念的基础上理解质变的内涵, 进而自然地理解和掌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这一重点知识。再如, 在讲授第九课第一框第二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时, 在讲完矛盾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要求和矛盾的特殊性及其三种情形后, 笔者借助教材提供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两句富有哲理的名言———“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和“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 以及教材中“香蕉和苹果不是水果”的漫画, 让学生讨论“莱布尼茨的两句哲理名言是否自相矛盾”“漫画中病人言论的荒唐之处”。待学生热烈讨论之后, 笔者作过渡, 教学就很自然地进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这一新的知识点讲授。

四、运用教材材料创设德育情境———进行价值引领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 》强调, 高中政治课“要充分地体现思想道德和政治方向教育的要求”“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 力求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 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 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通常要通过模仿体验策略、情景创设策略、探究活动策略、多元评价策略等的实施。而运用教材材料中蕴含的资源创设德育情境, 有助于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例如, 根据《生活与哲学·教师教学用书》的要求, 《生活与哲学》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二: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和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对于第一个目标, 笔者在讲授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进行课堂小结时,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有关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名字的由来这一“相关链接”, 思考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通过阅读和思考, 学生们理解了陶行知《三代诗》“行动是老子, 知识是儿子, 创造是孙子”的含义, 得出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结论和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对于第二个目标, 笔者首先通过教材中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并未影响其他国家的航天飞行计划的史实, 导出问题———当我们在实践中遭遇失败时怎样看待已经获得的认识?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应该怎么办?让学生讨论。经过讨论学生认识到,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我们要正确对待挫折, 不怕困难, 不怕失败, 再接再厉。其次, 笔者通过教材中有关人类不断探求对火星的认识的事例, 要求学生谈谈其中蕴含的哲理。经过分析和归纳, 学生得出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的结论和“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可见, 许多教材材料是很好的德育资源, 运用得好, 同样可以实现对学生价值引领。

五、运用教材材料进行知识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及时、准确、系统地进行知识总结, 有助于课堂教学新知识的巩固、重难点的突破、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 具有“言虽尽而意无穷”的妙用。思想政治课的知识总结常见方法, 有提纲图表小结法、课堂辩论小结法、实例分析小结法、随堂测验小结法, 等等。笔者认为, 运用教材材料对某一个知识点、一框题知识、一课书甚至一个单元知识进行总结, 效果甚佳。

1. 知识点归纳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的知识重点和教学难点, 其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纯理论知识, 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吃力。但教材提供的“示意图” (见图1) , 对这两组关系以及两组关系的内在联系已经进行了概括, 使本来抽象的知识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用好这张图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纳, 那么, 就能帮助学生化难为易, 比较轻松、准确地识记和理解相关知识。

2. 框题知识小结

通常情况下, 高中思想政治每节新课讲授的内容为一框题。在新授课结束时, 教师都会选择一定的方式, 引导学生对本框题知识进行小结。在框题知识小结时, 我们可以运用教材材料设置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 总结知识, 提高能力。例如, 《生活与哲学》第十一课第二框引用了胡锦涛的两段讲话:“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各项权益, 走共同富裕道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笔者在该框题新课教学结束时, 根据胡锦涛的讲话, 设置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并组织答案来小结新课: (1)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论依据。由此归纳出第一目知识:人民群众的地位和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 党和政府应如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由此归纳出第二目知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通过运用教材材料设置问题, 总结新课, 使学生在对知识全面、系统了解的同时, 提高了分析和归纳能力。

3.一课书或一单元知识体系构建

政治课每课书、每个单元知识讲完, 都应让学生对该课或该单元知识有一个系统了解和整体把握。利用教材每单元开始提供的知识结构图, 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课书或一个单元的知识体系。例如,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讲的是哲学的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与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四部分相比, 显得比较零碎。如果我们能在第一单元新课结束后, 与学生一起回顾和分析该单元知识结构图 (见图2) , 那么, 就可以帮助学生化繁为简, 明确该单元知识应从“是什么” (即哲学的含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 (哲学的力量) 、“怎么办” (走进哲学, 问辩人生) 三个纬度进行把握, 在此基础上构建该单元知识体系, 从而清晰、系统地把握该单元的知识。

提高材料利用率 篇10

关键词:高介电材料,胎儿磁共振成像,比吸收率,B+1场,时域有限差分算法

20世纪80年代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技术首次被应用于胎儿成像[1],如今MRI已经在临床胎儿疾病检查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MRI在胎儿疾病诊断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包括对疑似的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脖子和口咽包块、隔膜血肿、腹部包块、肠道病理,以及无法由超声检查法完全检查出的胎儿感染等疾病的临床检查[2—4]。此外,与临床上对胎儿进行的常规超声检查相比,MRI在检查胎儿脑、肺、复杂综合症以及羊水减少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优势[5,6]。

目前在临床上胎儿磁共振成像( fetus MRI) 的场强主要处于1. 5 T,而在临床上除了1. 5 T磁共振设备,3 T磁共振设备也已经逐渐被普及使用。高场磁共振设备比低场提供更高的空间、时间分辨率和更高的信噪比。高分辨率和信噪比的图像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提高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7—9]。目前已经有研究小组开始尝试在3 T下进行fetus MRI来提高成像质量[10,11]。然而在高场进行成像时会比低场在人体内沉积更多的射频能量。在研究中通常使用比吸收率(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SAR) 来衡量人体组织所吸收的射频能量[12]。对于fetus MRI而言,成像时的SAR值是最重 要的考虑 因素之一[13,14]。因为SAR值上升会导致人体组织温度上升,对于孕妇而言,组织温度上升会显著增加胚胎死亡、生长抑制和发育缺陷等情况发生的概率[15]。此外,组织温度上升甚至还会导致胎儿的大范围结构和功能缺陷[16]。这充分说明在fetus MRI中需要特别考虑胎儿的安全性。

最近的文献报道了通过在人体组织和射频线圈之间合理地放置高介电材料( high dielectric material,HDM)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SAR值。这主要是由于对于一个给定的射频功率,应用HDM可以使得被HDM所包围区域的B1+场得到增强。此时HDM所产生的强位移电流会改变线圈的B1+场,并在感兴趣区域( region of interest,ROI) 内产生强的B1+场[17,18]。因此在想得到相同B1+场强度的前提下,输入的射频功率会得到降低,从而使SAR值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Yang等人的研究表明应用HDM可使3 T脑部MRI所需要的射频功率降低50%[19]。Brink等人的研究表明由于局部发射效率的增强,SAR值得到了显著降低,同时没有产生新的射频热点[20]。本文针对目前在临床上普及的1. 5 T和3 T磁共振设备,在理论上探究通过应用HDM来降低1. 5 T和3 T fetus MRI扫描中组织射频能量SAR的可行性。

建立13周胎儿和成人女性盆腔混合数值模型, 采用时域有限差分 ( 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 算法计算1. 5 T和3 T普通扫描和应用不同HDM时的SAR值,以及两种场强下普通扫描和应用HDM取得最佳胎儿局部SAR( local SAR) 最大值时的B1+场均匀性。结果表明在两种场强下都可以通过应用合适的HDM来降低SAR值。在应用合适的HDM取得最佳胎儿local SAR最大值时,B1+场均匀性与普通扫描时差别不明显。本研究表明在1. 5 T和3 T fetus MRI中都可以通过应用合适的HDM来提高胎儿的安全性。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鸟笼线圈模型

仿真中所使用的射频发射线圈是由理想电流源构成的16通道低通鸟笼线圈。鸟笼线圈的直径为60 cm,长度为40 cm。每根铜棒的直径为1 cm。位于鸟笼线圈等中心处的射频屏蔽层的直径为68 cm,长度为100 cm。鸟笼线圈每个通道的铜棒上都有一个电流源,每个电流源被分配以适当的相位使射频线圈工作在正交激励模式。

1.1.2孕妇盆腔电磁模型

通过混合13周胎儿数值模型和成人女性盆腔模型[21]来构建孕妇盆腔模型。胎儿模型来自Chen等人提出的13周胎儿数值模型[22]。在本项研究中,孕妇盆腔模型共重12. 73 kg。胎儿通过胎盘吸附于子宫壁,胎盘紧邻子宫壁,处于子宫的上半球,胎儿的脸朝下。对孕妇盆腔模型内各个组织赋予相应的电磁参数和密度值就可以得到被用于仿真计算的孕妇盆腔电磁模型。盆腔内各个组织的电导率、相对介电常数和密度值见表1。在本文中胎盘和羊水的电磁参数被认为分别等同于肌肉和脑脊液的电磁参数。 孕妇盆腔模型被放置于鸟笼线圈的几何中心。

1.1.3HDM模型

在仿真中应用不同形状和介电常数的HDM,通过手动形式来调整HDM的形状和介电常数。使用的HDM都是紧贴模型的,厚度为10 mm,两种形状的HDM被分别放置于孕妇模型的左右和上下两侧,HDM的形状和放置位置见图1,分别标记为HDM1和HDM2。放置在孕妇模型左右两侧的每一块HDM的面积约为24 cm × 20 cm,放置在孕妇模型上下两侧的每一块HDM的面积约为20 cm × 20 cm。

1.2方法

采用基于FDTD算法的商用软件SEMCAD X ( Schmid & Partner Engineering AG,Zurich,Switzerland) 来计算电磁场。FDTD算法能够以很高的准确性来解决不规则形状不均匀负载之间交互的电磁场问题[23]。在计算时将孕妇盆腔模型和鸟笼线圈构成的整体作为计算域,把数值计算区域的边界吸收条件设为完全匹配层,并设置层数为8[24]。

1.2.1B1+场的计算

B1+和B1-分别是B1场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圆极化分量,可以通过互易原理[25]得到,其中B1+和B1分别是B1场在x和y方向上的分量, 计算式子为

采用B1+场相对标准差(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 来衡量B1+场均匀性[14],计算式为

式( 3) 中,σ 是ROI内B1+场的标准差,计算式为

式( 4) 中,μ 是ROI内B1+场平均值,计算式为

式( 5) 中,N是ROI内的Yee元胞数,也就是ROI内网格划分的个数,r是指位置。

1.2.2SAR的计算

Yee元胞网格点上的SAR计算式[14]为

式( 6) 中,σ( r) 、ρ( r) 和E( r) 分别指位置r处人体组织的电导率、密度和电场值。为了更好地将应用HDM时的SAR值与普通扫描时的SAR值进行比较,定义了衡量SAR变化程度的SAR偏差,计算SARdev的式子为

式 ( 7 ) 中,SARHDM为应用HDM时的SAR值, SARno HDM为普通扫描时的SAR值。

local SAR值定义为任意10 g组织的SAR平均值。HDM的介电常数被手动地设置从100 ~ 1 000以步长100进行变化。通过在MATLAB( The Mathworks,Natick,MA) 中对SEMCAD中的数据进行后处理来得到所需要的B1+场分布和SAR值。 所有B1+场和SAR值结果都被归一化为在ROI内取得1. 957 μT强度的平均B1+场,在这个场强下可以用3 ms持续时间的方波射频脉冲产生90°的质子磁化矢量平均翻转角[26]。这样就可以通过换算得到采用不同序列时对应的90°射频脉冲比对系数,将比对系数乘以本文数值计算得到的归一化SAR值,即可得到 不同扫描 序列对应 的SAR值[27]。

2结果与讨论

为了便于分析,选定过孕妇模型中心所在的横断面作为目标层,选定胎儿模型被目标层所截的区域作为ROI。表2和表3分别为1. 5 T下应用两种HDM在不同介电常数时的SAR值。1. 5 T普通扫描时的部分身体SAR( partial body SAR) 值,胎儿和母体local SAR最大值分别为0. 57,0. 93和4. 07 W / kg。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介电常数逐渐增大, SAR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对于HDM1,最佳的胎儿local SAR最大值在介电常数为500的时候取得,为0. 81 W/kg,比普通扫描时下降12. 90% 。 此时,partial body SAR值和母体local SAR最大值分别比普通扫描时下降35. 09% 和25. 80% 。对于HDM2,最佳的胎儿local SAR最大值在介电常数为600的时候取得,为0. 82 W / kg,比普通扫描时下降11. 83% 。此时,partial body SAR值和母体local SAR最大值分 别比普通 扫描时下 降21. 05% 和19. 90% 。

普通扫描和分别应用两种HDM取得最佳胎儿local SAR最大值时目标层的SAR分布见图2。普通扫描时local SAR值主要分布在肌肉、皮肤和胎儿等组织。当应用介电常数为500的HDM1和介电常数为600的HDM2时,SAR值得到显著降低,特别是分布于肌肉、皮肤和胎儿组织的SAR值得到显著降低。 此外,并没有发现应用HDM后出现新的射频热点。

普通扫描和应用两种HDM取得最佳胎儿local SAR最大值时目标层的B1+场分布见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普通扫描时ROI内B1+场的RSD值为1. 63% 。应用介电常数为500的HDM1和介电常数为600的HDM2时,RSD值分别为0. 99% 和1. 78% 。数据显示当应用HDM取得最佳胎儿local SAR值时,B1+场的均匀性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这说明当应用HDM取得最佳胎儿local SAR值时,磁共振图像质量并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在仿真中还考虑了5 mm厚的HDM,形状和放置位置同图1。对于5 mm厚的HDM1,介电常数为500时取得最佳胎儿local SAR值,为0. 86 W / kg,比相同形状10 mm厚HDM1的时候高6. 17% 。此时, partial body SAR值和母体local SAR最大值分别为0. 43 W / kg和3. 41 W / kg。对于5 mm厚的HDM2, 介电常数为600时取得最佳胎儿local SAR值,为0. 87 W / kg,比相同形状10 mm厚HDM的时候高6. 10% 。此时,partial body SAR值和母体local SAR最大值分别为0. 49和3. 84 W/kg。这说明10 mm厚的HDM比5 mm厚的HDM在降低SAR值方面有更佳的效果。

3 T普通扫描时partial body SAR值,胎儿和母体local SAR最大值分别为1. 89,2. 99和12. 95 W/ kg,母体local SAR最大值超出了IEC规定的SAR安全阈值10 W/kg[28]。表4和表5分别为采用两种HDM在不同介电常数时的SAR值。可以看出SAR值变化趋势与1. 5 T时相同,先下降后上升。 对于HDM1,最佳胎儿local SAR最大值在介电常数为400的时候取得,为2. 25 W/kg,比普通扫描时下降24. 75% 。此时,partial body SAR值和母体local SAR最大值分 别比普通 扫描时下 降28. 57% 和59. 07% 。对于HDM2,最佳胎儿local SAR最大值在介电常数为600的时候取得,为2. 36 W/kg,比普通扫描时下降21. 07% 。此时,partial body SAR值和母体local SAR最大值分别比普通扫描时下降6. 88% 和30. 19% 。

3 T普通扫描和应用两种HDM分别取得最佳胎儿local SAR最大值时目标层的SAR分布见图4。 与1. 5 T情况相同,普通扫描时local SAR最大值主要分布在肌肉、皮肤和胎儿等组织。当应用介电常数为400的HDM1和介电常数为600的HDM2时, SAR值得到显著降低,特别是分布于肌肉、皮肤和胎儿组织的SAR值得到显著降低,并且没有出现新的射频热点。

普通扫描和应用两种HDM取得最佳胎儿local SAR最大值时目标层的B1+场分布见图5。普通扫描时ROI内B1+场的RSD值为2. 87% 。应用介电常数为400的HDM1和介电常数为600的HDM2时,RSD值分别为3. 83% 和3. 35% 。当应用HDM取得最佳胎儿local SAR值时,B1+场均匀性稍微差于普通扫描,但B1+场均匀性微小的恶化并不会过于影响图像质量。

3 T仿真中也考虑了5 mm厚的HDM。对于5 mm厚的HDM1,介电常数为400时取得最佳胎儿local SAR最大值,为2. 45 W / kg,比应用10 mm厚HDM1时高8. 89% 。此时,partial body SAR值和母体local SAR最大值分别为1. 75和7. 19 W/kg。对于5 mm厚的HDM2,介电常数为600时取得最佳情况,最佳胎儿local SAR最大值为2. 89 W/kg,比10 mm厚HDM2时高22. 46% 。此时,partial body SAR值和母体local SAR最大值分别为2. 02和12. 33 W / kg。

本文中只使用13周胎儿和成人女性盆腔混合的截断数值模型,比起实际胎儿成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但本文结果依然可以反映应用HDM对SAR值影响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HDM对降低SAR的作用,需要建立孕妇全身模型。在实际成像中,应用HDM时需要考虑放置在孕妇身体上侧重约几千克的HDM,未来需要设计轻的HDM以便让孕妇更容易接受。由于技术和伦理的限制, 本文目前仅从仿真的角度给出研究结果,我们研究小组正在考虑应用实际的HDM并结合装有电场探头的孕妇体模在磁共振设备上进行实测研究。

3结论

合理施用 提高尿素利用率 篇11

一、优先考虑主要作物 尿素价格较高,在施用时应首先考虑种植面积较大、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如小麦、玉米),而对于荞麦等类作物,则可以根据经济情况适当少施或不施,以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

二、做基肥或追肥 尿素适于做基肥和追肥,一般不做种肥。因为高浓度的尿素会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影响种子发芽和幼苗根系生长,严重时会使种子失去发芽能力。

三、做根外追肥 尿素本身有吸湿性,容易被叶片吸收,尿素往叶内渗入时,引起质壁分离的情况少,即使发生也会很快恢复。所以尿素作根外追肥比其他氮素肥料好。根外喷施浓度随作物种类不同而异,禾本科作物根外追肥的浓度为1.5%~2%;用于双子叶作物根外追肥的浓度为1%,在作物开花期浓度还应小些。一般每亩用尿素根外追肥数量为0.5~1.5千克。喷施的时间在下午4时以后进行为宜,此时蒸腾量小,叶面气孔逐渐张开,一夜间基本上可以把稀释的尿素溶液吸收完。值得注意的是,尿素中含缩二脲若超过1%时,对作物有抑制作用,不宜做根外追肥。

四、深施覆土 尿素在土壤中分解的最终产物是碳酸铵,碳酸铵很不稳定,在土壤中或土壤表面分解形成游离氨,易挥发损失,所以尿素要深施覆土。实践证明,把尿素施在地表面常温下4~5天,大部分氮素便氨化挥发掉,其利用率只有30%左右,尤其是在石灰性和碱性土壤的表面,氨的挥发损失更为严重。因此,在用尿素作追肥时,最好是开沟深施不少于10厘米,这样才能使尿素处于潮湿土中,有利于尿素的转化,也有利于氨态肥被土壤吸附,减少挥发损失。

五、与作物要保持一定距离 因尿素含氮量高,养分浓度大,具有很大的吸湿性。因此,在追肥时,要防止把尿素施在作物根系附近,更不能把尿素掉进作物的心叶里,以免烧伤幼苗,影响生长。

六、比其他氮肥提前施用 尿素是一种低分子的有机化合物,施入土壤后会有个氨化过程,转化为一种挥发性很强的碳酸铵后,才能被作物根系吸收。因此,用尿素给作物追肥,应比其他氮肥提前7天左右施用。

七、雨后施用 尿素吸湿性能好,旱地追肥尽量在雨后,以便肥料迅速溶解,被土壤吸附。

八、切忌与碱性肥料混施 尿素属于中性肥料,追肥时切忌与碱性化肥混合施用,以防降低肥效。如非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不可时,也要错开施肥日期,一般隔3~5天。但尿素与氯化钾、磷矿粉和过磷酸钙等肥料混合施用时,增产效果显著。

九、配合其他化肥施用 尿素属于单质肥料,施用时应和磷肥或其他化肥配合使用,这样既可以满足作物对各种养分的需要,同时也能发挥肥料之间的协同作用。

十、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 尿素和有机肥料配合施用是提高尿素肥效的有效措施,可以取长补短,缓急相济;提高肥效,节约化肥;促进微生物活动,改善作物营养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增加收入等,从而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有机肥以优质猪粪为最好。

十一、追施后不宜马上灌水 尿素施入土壤后,在末被分解转化前,是不能被土壤所吸附的。如果追施后马上灌水,会造成尿素的大量流失。土壤缺水严重,非灌水不可时,也要做到小水勤灌,切忌大水漫灌。在给水稻追肥时,应考虑到尿素在转化前流动性较大的特点,追施后更不能马上灌水,一般在追后3~5天灌1次小水。

水稻提高肥料利用率试验 篇12

1试验材料与方法

选择当地主栽水稻品种龙粳31号, 供试肥料为尿素 (含纯N46%) 、三料 (含P2O546%) 、硫酸钾 (含K2O50%) 。试验地设在江滨分公司科技园区, 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为:有机质含量3.24%, 碱解氮140mg/kg、有效磷32.3mg/kg、速效钾175mg/kg。

试验共设计2个处理, 处理1施氮总量为105kg/hm2, 施用比例基肥∶蘖肥∶穗肥=4∶3∶3;处理2为对照, 不施用氮肥。每小区面积66.7m2, 不设重复。各处理磷、钾肥用量相同, 公顷用量分别为75kg, 磷肥全部基施, 钾肥施用比例基肥∶穗肥=6∶4。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水稻产量结果如下, 处理1株高88cm, 穗长17.6cm, 平方米穗数551个, 穗实粒数76个, 千粒重26.5g, 空瘪率2.1%, 产量9150kg/hm2;处理2株高84cm, 穗长16.3cm, 平方米穗数475个, 穗实粒数62个, 千粒重27.0g, 空瘪率1.5%, 产量6330kg/hm2。从以上结果可知, 处理1的株高、穗长、平方米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均比处理2高, 千粒重比处理2低, 空瘪率高于处理2, 处理1比处理2增产44.5%。

2.2氮肥用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影响

试验结果如下, 处理1茎秆产量5970kg/hm2, 子粒产量9150kg/hm2, 合计15135kg/hm2, 谷草比1.53;处理2茎秆产量5040kg/hm2, 子粒产量6330kg/hm2, 合计11370kg/hm2, 谷草比1.26。由以上结果可知, 处理1的干物质的积累速度明显高于处理2, 谷草比也高于处理2。

2.3氮肥用量对水稻氮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试验结果如下, 处理1秸秆含氮量0.61%, 子粒含氮量1.15%, 吸氮量141.6kg/hm2, 生产100kg子粒需氮量1.55kg, 土壤供氮量96.2kg/hm2, 氮肥利用率43.3%;处理2秸秆含氮量0.59%, 子粒含氮量1.05%, 吸氮量96.2kg/hm2, 生产100kg子粒需氮量1.52kg。由以上结果可知, 处理1秸秆含氮量、子粒含氮量、吸氮量和生产100kg子粒需氮量均高于处理2。

2.4氮肥的精确定量

利用Stanford差值法计算适宜的施氮总量:施氮总量 (kg/hm2) =目标产量需肥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当季利用率。假设目标产量9000kg/hm2, 目标产量需肥量=9000/100×1.54=138.6kg, 根据该试验结果土壤供氮量为96.2kg/hm2, 氮肥的当季利用率为43.3%, 确定施氮总量 (kg/hm2) =98.04kg/hm2。

3小结

上一篇:放射性核素ECT显像下一篇:建设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