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化国家(共6篇)
法制化国家 篇1
摘要:三农问题现在已经不再只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也是农产品流通、城市一体化、农民工问题。三农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随着社会的大发展, 三农要面对的问题还很多, 尤其是在转型时期的中国, 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的三农法制却在建设中找不到自己的定位。
关键词:三农,政策,三农法制
近几年来, 三农问题越来越引起中央的重视。2004年至2011年又连续八年发布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 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一、关于当前三农基本政策的文件整理及综述
(一) 关于三农的金融政策
探索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 保障农户存款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二) 关于三农的税收政策
1. 减免税收政策。
我国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屠宰税以及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 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2.增加补贴政策。2004年以来, 国家还先后出台农资综合直补和粮食直补、农作物粮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 对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 关于三农的社会保障政策
1. 农村的教育改革。
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 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除作业本费外,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再收取任何费用。2.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 从2006年起, 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 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四) 关于三农的土地政策
在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国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二、我国关于三农基本政策暴露出的问题
1.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 缺乏健全的法律知识, 国家在农村对法律推广的力度不够。一旦发生经济纠纷、邻里矛盾、婚姻问题, 农民又不愿意去打官司, 喜欢私了, 可结果往往导致农村恶性斗殴事件频发。特别是现代农业建设中, 作为参与主体的农民, 欠缺法律知识。
2.三农立法相对滞后性, 实际生活中难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现行的很多有关三农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文件, 由于制定时间相对较早, 已经不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体制在下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建设起到抑制作用。近几年, 我国在三农方面有较快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出台了大量的涉农政策, 很多政策处于频繁的制定、执行、调整、适用、修改, 而同时期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文件相对滞后, 对三农政策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缺乏总结, 在发展中缺乏对法律的完善。
3.社会保障义务主体在法律层面上存在着法律界定不清、内容不明确、农村义务主体缺失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 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是行政领导型, 而非社会义务服务型的, 这种制度体系一方面阻碍了农村社会保障化的实现;另一方面, 过度的城镇社会保障导致在城镇的社会保险过于集中, 在农村社会保险建设缺位, 农村社会保障权不仅存在着制度上的结构性缺失, 而且还存在着经验现实上的操作性缺失。
三、我国依然要继续建立、完善三农法律体系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几年关注三农问题, 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 但是我国依然要继续建立、完善三农法律体系。对农村土地权益、现代农业、农村金融、农村保险、农产品流通等问题, 以法律手段进行强制约束;同时, 整合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农业技术推广法等, 催生农业保险法, 形成完善的农业支持法律体系, 保护农业发展, 保护农民利益, 保障粮食安全。政府应该在农村法律规范的指引方面, 立足于长远规划的制定, 以此引导农业立法时的计划性, 协调农业法律与其他产业部门法律的衔接, 推动我国的农业法制体系建设。 (1) 土地制度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三农问题和城乡关系, 土地问题不解决, 农民的自身能动性无法调动, 农业生产就无法提高。一方面是, 土地制度不健全, 法律对土地集体所有的产权界定不明, 使用权不能自由流转, 由于土地财产权不明, 农民担心辛辛苦苦播种的土地会被收回, 宁愿撂荒等着国家征收土地, 也不愿耕种。另一方面, 国家要征收土地, 农民没有发言权, 低价征收、强行拆除。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后“被上楼”, 住进了农村社区。国家面对农村社区化现象进行管理、规划、投入, 进城农民的户籍、社保、农村土地流转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法律界定。要使城镇化与全民创业共同推进、与新村建设共同推进、与农业现代化共同推进。 (2) 平衡协调农业与工业, 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 系统规划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并通过中央和地方的综合性规划法、专项规划法、特殊规划措施法、产业政策法等来加以具体落实, 从而避免支农惠农政策的口号化、形式化, (3) 最终在法律权利上实现农民的国民待遇
参考文献
[1]李雨, 刘冬梅.农村法制体系构建之初探[J].特区经济, 2009, (4) .
[2]李保林, 张磊.破解“三农”问题还需法律护航[N].湖北日报, 2011-3-9.
[3]李长健, 李伟, 薛报春:我国农民权益保护与农村社区发展基本法律问题研究综述[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3) .
法制化国家 篇2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为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五五”普法工作情况和“六五”普法启动情况的报告,5月中旬至6月上旬,调查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德康带领下开展了相关调查活动。调查组在听取了市司法局等20个市直有关部门普法工作汇报的基础上,分别对市教育局、国资委等市直部门和瓯海、瑞安、永嘉等7个县(市、区)开展了调查,同时调查组一行还进机关、赴社区、看学校、访企业,实地察看和听取基层干部、代表、群众对普法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五五”普法工作基本情况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积极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认真组织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为建设“法治温州”营造了浓厚氛围,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领导重视,普法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五五”普法作为“法治温州”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市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定期研究与部署普法工作,加强对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工作督导,全市普法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居建立普法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法制宣传联络员,形成了系统化的普法组织网络。组建了普法讲师团、法制副校长、村(居)法律顾问等队伍,形成了比较专业化的普法师资力量。市、县政府将普法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不断提高标准,有关单位多方筹措资金支持普法活动,经费保障基本落实到位。市普法办积极探索普法工作新机制,制定出台普法工作要点、目标责任分解等相关制度性文件,加强工作考核,促进了普法工作责任落实。
(二)分类施教,普法工作覆盖面进一步扩展。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深入开展。政府及其部门充分利用办公会议、专题学习、党校培训等平台与途径,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制教育,并建立实施分级法律考试等各项制度,做到以考促学、以学促用。围绕民生问题和政府工作重点,开展“送法下乡”活动,加强对民事纠纷、土地征用、村组织换届选举等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依法办事。学校将法制教育纳入课程体系,注重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开展预防毒品和公共安全等主题教育,注重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组织企业经营管理者参加法律课程学习,组织律师深入企业开展“法律体检”,相关职能部门结合执法工作对企业员工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增强企业管理者依法经营、依法治企的意识与能力。市、县普法办联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新温州人的法制宣传教育,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有效拓展了普法工作覆盖面。
(三)载体创新,普法工作形式进一步多样化。市、县普法办和各部门联动开展“迎奥运、庆国庆”、“百名律师进千村”等专项法制宣传活动,以点带面推进普法工作。结合有关“主题宣传月”、“宣传周”、“宣传日”活动,深入开展专题普法,通过悬挂横幅标语、举办图片展、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制文艺汇演、组织法律知识竞赛、举行法律咨询等各种形式活动,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取得了较好的普法效果。充分运用科技手段,拓展普法平台,在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媒体,开设法制专栏、专题节目、网络课堂等,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瑞安的《云江警视》、泰顺的《警民桥》等一些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法制节目,受到当地群众的普遍欢迎;瓯海、瑞安等县(市、区)司法部门还运用qq、微博、手机报等新兴科技平台,开展普法工作,活跃了普法形式。有关部门还在法院、劳教所等单位建立法制宣传教育基地,通过组织旁听庭审、现身说法等方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苍南、洞头等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还通过各种载体,把法制宣传教育渗透到人民调解工作之中,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深入到重点工程建设服务之中,进一步增强了普法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四)普治并举,普法工作成效进一步提升。政府及其部门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以普法推动依法治理,以依法治理提升法治水平。特别是“五五”普法围绕“平安温州”、“法治温州”建设,在各领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各县(市、区)大力开展“法治县(市、区)”创建,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我市各行业专项整治、重点工程建设、换届选举等重大活动,坚持普法先行、依法实施。有关单位紧紧抓好“民主法治村(社区)”、“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和“诚信守法企业(个体户)”等创建活动,夯实基层法治建设基础。总之,通过“五五”普法,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法治理念和依法行政能力不断提高,“法治温州”建设进一步深入推进。
二、普法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普法工作走过了二十五年的历程。一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优良传统,取得了显著成效。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加,人民群众对法制文化的需求和普法工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普法工作积累的困难与问题进一步凸显。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部分领导干部对普法工作的认识有待深化。对普法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使得个别地区、部门(单位)普法工作开展力度不大,应付思想、形式主义仍一定程度存在。有的基层领导干部认为普法工作只是 “法治温州”建设的一个环节,没有进行专题研究和系统规划,工作主要由司法行政部门、法制处室承担,工作局面难以打开。个别领导干部对普法工作产生了厌倦情绪,认为这项工作没有坚持的必要,影响了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有的基层领导干部自觉学法用法的积极性不高,依法行政的理念不强,普法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个别人有法不依、违法行政,甚至目无法纪、贪赃枉法,严重影响了普法效果。调查座谈中,基层干部和群众普遍认为,“领导干部依法办事,是最有效的普法;违法行政是对法治的最大破坏”。
(二)普法工作开展不平衡现象有待改变。普法工作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重点对象之间,开展不平衡的情况仍一定程度存在。各县(市、区)在普法经费支出、力量配备、活动开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如,20,洞头县普法经费以人均1.5元纳入财政预算,而有的县(市、区)普法经费仍不足人均0.4元。有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普法工作已经实现了常态化并不断创新载体开展活动,而有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仅在相关宣传日开展口号式宣传,难以使法律入脑入心。部门(单位)对普法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平衡,承担执法任务、同群众联系较密切的部门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普法力度相对较大,而有的决策型、管理型部门没有将依法行政和法制宣传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公务员的法制教育往往依赖于政府法制部门和党校培训。在普法对象上,公务员接受法制教育的机会较多,而领导干部学法的时间不多,农民、青少年、企业管理者和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教育机会相对较少,为此突出重点不断扩大普法覆盖面仍是一项紧迫任务。
(三)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增强。有的地区、部门没有认真把握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要求,没能够抓住重大活动契机宣传法律精神和政府的法治理念,没有及时向群众普及所需的法律知识和解答有关法律问题。一些部门重执法行动而轻法制教育,重政策处理而轻法律宣传。同时,法制宣传教育内容乏味、形式呆板、互动不足等问题仍一定程度存在。在内容上,有的部门注重学习宣传与工作职责紧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注意学习宣传宪法和基本法律,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利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在形式上,有的部门在普法工作中“照本宣科”,没有将法言法语转化为生动的群众语言,在普法中擅于贴标语、喊口号,不擅于设计群众喜闻乐见的普法方式。有基层干部反映,农村普法花钱请人讲课,还要花钱请人听课。在成效上,没有将提高法治实践水平作为衡量普法成绩的基本标准,一些部门重台帐制作,“台帐一大筐,什么东西都往里装”,工作形式化,针对性不强,实效不明显。
浅析国家当前三农法制建设 篇3
[关键词]三农;政策;三农法制
近几年来,三农问题越来越引起中央的重视。2004年至2011年又连续八年发布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一、关于当前三农基本政策的文件整理及综述
(一)关于三农的金融政策
探索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保障农户存款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二)关于三农的税收政策
1.减免税收政策。我国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屠宰税以及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2.增加补贴政策。2004年以来,国家还先后出台农资综合直补和粮食直补、农作物粮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对调动农民务农种粮积极性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关于三农的社会保障政策
1.农村的教育改革。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除作业本费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再收取任何费用。2.农村医疗卫生改革。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四)关于三农的土地政策
在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国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
二、我国关于三农基本政策暴露出的问题
1.农民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健全的法律知识,国家在农村对法律推广的力度不够。一旦发生经济纠纷、邻里矛盾、婚姻问题,农民又不愿意去打官司,喜欢私了,可结果往往导致农村恶性斗殴事件频发。特别是现代农业建设中,作为参与主体的农民,欠缺法律知识。
2.三农立法相对滞后性,实际生活中难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的很多有关三农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文件,由于制定时间相对较早,已经不适应我国当前社会经济体制在下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对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建设起到抑制作用。近几年,我国在三农方面有较快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出台了大量的涉农政策,很多政策处于频繁的制定、执行、调整、适用、修改,而同时期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文件相对滞后,对三农政策在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缺乏总结,在发展中缺乏对法律的完善。
3.社会保障义务主体在法律层面上存在着法律界定不清、内容不明确、农村义务主体缺失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我国社会保障体制是行政领导型,而非社会义务服务型的,这种制度体系一方面阻碍了农村社会保障化的实现;另一方面,过度的城镇社会保障导致在城镇的社会保险过于集中,在农村社会保险建设缺位,农村社会保障权不仅存在着制度上的结构性缺失,而且还存在着经验现实上的操作性缺失。
三、我国依然要继续建立、完善三农法律体系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几年关注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但是我国依然要继续建立、完善三农法律体系。对农村土地权益、现代农业、农村金融、农村保险、农产品流通等问题,以法律手段进行强制约束;同时,整合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农业技术推广法等,催生农业保险法,形成完善的农业支持法律体系,保护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粮食安全。政府应该在农村法律规范的指引方面,立足于长远规划的制定,以此引导农业立法时的计划性,协调农业法律与其他产业部门法律的衔接,推动我国的农业法制体系建设。①土地制度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三农问题和城乡关系,土地问题不解决,农民的自身能动性无法调动,农业生产就无法提高。一方面是,土地制度不健全,法律对土地集体所有的产权界定不明,使用权不能自由流转,由于土地财产权不明,农民担心辛辛苦苦播种的土地会被收回,宁愿撂荒等着国家征收土地,也不愿耕种。另一方面,国家要征收土地,农民没有发言权,低价征收、强行拆除。农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后“被上楼”,住进了农村社区。国家面对农村社区化现象进行管理、规划、投入,进城农民的户籍、社保、农村土地流转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法律界定。要使城镇化与全民创业共同推进、与新村建设共同推进、与农业现代化共同推进。②平衡协调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系统规划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并通过
中央和地方的综合性规划法、专项规划法、特殊规划措施法、产业政策法等来加以具体落实,从而避免支农惠农政策的口号化、形式化,③最终在法律权利上实现农民的国民待遇
[注释]
①李雨,刘冬梅.农村法制体系构建之初探.[J].特区经济,2009,(4)。
②李保林,张磊:《破解“三农”问题还需法律护航》,《湖北日报》,2011年3月9日第2版。
③李长健,李伟,薛报春:《我国农民权益保护与农村社区发展基本法律问题研究综述》,《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李雨,刘冬梅.农村法制体系构建之初探[J].特区经济,2009,(4).
[2]李保林,张磊.破解“三农”问题还需法律护航[N].湖北日报,2011-3-9.
[3]李长健,李伟,薛报春:我国农民权益保护与农村社区发展基本法律问题研究综述[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作者简介]郭倩倩(1987—),陕西西安人,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0届法学硕士研究生。
加强法制教育建设法治国家 篇4
(一) 加强法制教育是保障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这也是法制教育努力追求的目标。法制教育致力于培养公民崇尚法治、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我国当下正处于经济社会矛盾高发期,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普法可以教育引导公民依法表达利益诉求, 可以提高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调处不同主体间的利益纠纷、妥善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 可以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 公正执法,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可以通过宣传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 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
(二) 加强法制教育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一项最基础的工作, 就是要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因此, 必须加强法制教育, 普及法律知识, 弘扬法治精神, 为推进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夯实牢固的思想基础,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 加强法制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推进市场经济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必须加强法制教育, 推进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建设, 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必须不断增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提高依法经营、依法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和国际经济竞争的加剧, 给我国经济安全带来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增多, 也要求在普法中着力宣传国际经济贸易法律知识, 提高企业和部门依法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法制教育的成就与不足
(一) 宪法至上的观念得到初步确立, 但仍需进一步深入人心
依法治国最根本的是依宪治国, 依法执政最根本的是依宪执政。宪法至上表现为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必须严格遵照宪法的规定, 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来自宪法或法律的明文授权, 以及对执政党行为的规范上。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但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宪法得到了一定的普及, 宪法至上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 但是在许多人的观念中, 宪法仍是高高在上。同时, 很多干部在学法过程中, 往往是上面提要求, 下面匆忙应付;或者是干部学法偏重于经济法, 其实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明确干部学法, 最重要的是学宪法, 因为依法治国首先是以宪治国。所以开展法制教育, 贯彻实施宪法, 维护宪法权威, 使宪法成为公民自觉的行动准则。只有宪法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 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才能真正具备认识基础和制度基础。
(二) 依法行政的观念得到初步确立, 但离法治政府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一系列体现着全新行政观念的行政法律、法规和规章正全方位完善着中国的行政法体系, 一些行政观念也因法制教育的开展逐渐深入公民的内心深处。但在取得成就的同时, 又应该看到在实践中政府机关的活动离依法行政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在实践中无视法律、超越法律的现象却时有发生;有些执法者过于重视行使行政权力, 不太重视承担行政责任;少数地方和部门形成了以权力为资源, 以执法为手段, 执法护违法, 违法养执法, 执法与违法相互依存、恶性循环的“执法产业”;行政机关的内部监督由于部门利益关联, 往往“相互礼让”, 行政机关的外部监督尽管主体众多, 但不易形成监督网络也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这些问题都是今后开展法制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 其中最主要的是通过法制教育来转变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公务人员的责任意识, 使其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得到初步确立, 但真正要实现仍任重道远
1954年新中国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以宪法形式固定下来, 1982年这一原则重新写入宪法,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 都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作为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反复证明, 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 就必须牢固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 但当前在贯彻执行该原则方面还存在许多弊端。法律平等还仅仅表现为形式上的平等, 即法律条文规定的政治地位的平等, 权利和资格的平等。这种状况的成因很复杂, 一方面是法律自身的局限性, 另一方面是法律在现实生活中未被严格执行。实现形式平等和事实平等的一致, 必须彻底摒弃“官本位”的封建等级特权观念。因此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任重道远。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法制教育, 加快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一) 要从注重具体法律、法规转向注重培育公民的法治观念
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 立法进程的加快, 更多、更广、更专业的法律、法规将大量创立。公民运用法律、法规的方式将从自身掌握具体法条, 直接运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逐步转向通过查询, 利用便捷、优质的专业法律服务来实现自身的权益。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适应这一变化, 把工作重点转到培养公民自觉、依法办事的观念, 提高公民得到优质法律服务的检索、查询、利用能力上来。
(二) 要注重培养公务依法行政能力, 更要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
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法制教育内容, 把普法工作的重点, 由“四五”普法时着重抓树立依法行政观念, 扩展到同时注重抓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作为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 紧紧围绕“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 分层次、分专题地组织学习, 切实增强公务员的政治意识、全局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 要从依靠法制宣传系统自身资源为主转向依靠部门、行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的作用并且更多地运用现代传媒渠道来开展
要提高法制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充分发挥社会资源的作用, 组织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 针对不同宣传对象的特点和需求, 按照“贴近现实, 贴近基层, 贴近群众”的要求, 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活动。要在继续发挥行之有效的传统渠道作用的同时, 更多地运用现代传媒渠道。在电视内容的创新、网络视频、网络广播、网络互动方式、3G技术支持下的手机视频等的利用方面, 加快利用步伐, 以提高法制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和渗透性。
摘要: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谈到过去五年的工作时指出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同时又在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指出, 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弘扬法治精神, 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这对中国航船高扬依法治国之帆, 加大马力胜利抵达彼岸,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法制教育,法治观念,依法治国
参考文献
[1]张巨成.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五个五年规划.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表于人民网.
[2]吴爱英.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落实"五五"普法规划[J].求是, 2007 (12) .
法制化国家 篇5
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14日在北京胜利召开。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作了报告。作为一名从事普法宣传教育的公务人员,我认真地学习了十八大报告的内容。十八大报告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下面,我对十八大报告加强法治建设的内容,简单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法治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是我们党执政方式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方式的重大发展和转变。十八大报告对依法治国的论述,立意深远,操作性强,彰显出报告站在中国法治进程的历史新高度、发展新起点上。法律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规范,是巩固政权,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手段,正如战国列子所说“国者,必须以奉法为重。”只有建设成为法治社会,我们才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更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日益增长的需求。执政党需要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满足人民群众对法治 1
建设的需要,保障他们合法正当的权益,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及时给予有效救济。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十六大时,我们党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的社会必须要法治建设作为保障,实际上,也只有法治的社会才是真正和谐的社会。十八大报告为我们勾勒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愿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这是执政党的庄严承诺,是全体人民的殷切期待。
十八大报告向我们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从五个方面不懈努力。
第一,要依宪治国,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标准,也是重要标志。十八大报告指出“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法治社会的最大要素是宪法的至高无上,任何党派、政治团体、利益群体都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要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树立宪法权威,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在全社会的贯彻实施。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颁布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好宪法实施工作,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正是我们党对依宪治国这一基本执政理念的有力阐述。
第二,全面建设法治社会,必须要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十八大报告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拓展人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的事业,这需要我们设立符合我国特殊国情的法律、法规,并且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另一方面,目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法规建设方面相对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多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借鉴其他国家的良好经验和做法。同时法律的制定必须界限分明,必须要人民的有序参与,“出政施教,赏善罚暴”,这样法律才能对全社会有权威,有约束力。第三,切实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只有公正司法,人们才会信赖法律。大力加强严格、公正、文明和规范执法的能力建设,重在解决执法不公正、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对我们的司法活动和执法工作满意。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注重从规范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规范执法责任和规范执法监督入手,以执法办案的关健环节为重点,健全业务工作运行规范、执法质量保障规范、执法业务考评规范、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规范,确保依法行政,公正办案,文明执法。要从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进一步规范司法活动,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确保司法公
正,在实际工作中切实体现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护民。第四,要全面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十八大报告中,执政党第一次把‘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入行动指南,要求各级官员要树立法治思维,以法治的眼光看待一切;各级政府要以法治的方式治国理政,以法治的方式定分止争。这给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用法治思维来替代过去的领导思维、管理思维和行政思维,领导干部要成为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典范。学会运用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式应成为领导干部“依法执政”和管理社会的基本功。当下中国社会矛盾突出,消弭冲突亟待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但实践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官员习惯于依靠权力发号施令,甚至把个人权威凌驾于法律之上,导致矛盾高发多发,极大地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十八大向全党提出这一要求,对于化解社会矛盾、保持国家长治久安、保证国家发展方向、促进国家繁荣稳定意义重大;对于推进依法治国、将一切组织的运行纳入法治轨道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这在以往党的历次报告中是没有的。表明了执政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第五,全面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十八大报告鲜明地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
法制化国家 篇6
答: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进一步增强企业所得税法的可操作性,明确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范围,实施条例规定,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按照国际通行做法,企业所得税法将纳税人划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并分别规定其纳税义务,即居民企业就其境内外全部所得纳税;非居民企业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部分纳税。同时,为了防范企业避税,对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也认定为居民企业;非居民企业还应当就其取得的与其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境外所得纳税为此,实施条例对“实际管理机构”的政策含义做了明确,即指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员、账务、财产等实施实质性全面管理和控制的机构;对非居民企业所设立的“机构、场所”的政策含义也做了明确,即指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机构、场所,包括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工厂、农场、提供劳务的场所、从事工程作业的场所等,并明确非居民企业委托营业代理人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包括委托单位和个人经常代其签订合同,或者储存、交付货物等,视为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
问:实施条例对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收入作了哪些具体规定?
答: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实施条例进一步规定,企业取得收入的货币形式,包括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企业取得收入的非货币形式,包括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等,企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以公允价值确定收入额。同时,实施条例明确了企业取得的各种形式收入的概念,以及收入实现的确认方法。
问:实施条例对企业支出扣除的原则、范围和标准作了哪些规定?
答:企业所发生的支出,是否准予在税前扣除,以及扣除范围和标准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进而影响到企业应纳税额的大小。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为进一步明确企业支出准予税前扣除的基本原则,实施条例规定,准予企业税前扣除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支出,是指与取得收入直接相关的支出;合理的支出,是指符合生产经营活动常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在此基础上,实施条例对企业支出扣除的具体范围和标准,主要作了以下具体规定:
(一)明确了工资薪金支出的税前扣除
老税法对内资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扣除实行计税工资制度,对外资企业实行据实扣除制度,这是造成内、外资企业税负不均的重要原因之一。实施条例统一了企业的工资薪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规定企业发生的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对合理的判断,主要从雇员实际提供的服务与报酬总额在数量上是否配比合理进行,凡是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常规而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都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
(二)具体规定了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
老税法规定,对企业的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支出分别按照计税工资总额的14%、2%、1.5%计算扣除。实施条例继续维持了职工福利费和工会经费的扣除标准,但由于计税工资已经放开,实施条例将“计税工资总额”调整为“工资薪金总额”,扣除额也就相应提高。为鼓励企业加强职工教育投入,实施条例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三)调整了业务招待费的税前扣除
老税法对内、外资企业业务招待费支出实行按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限额扣除。考虑到商业招待和个人消费之间难以区分,为加强管理,同时借鉴国际经验,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与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
(四)统一了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税前扣除
关于企业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的税前扣除,老税法对内资企业实行的是根据不同行业采用不同的比例限制扣除的政策,对外资企业则没有限制。实施条例统一了企业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税前扣除政策,同时,考虑到部分行业和企业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发生情况较为特殊,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作出具体规定,实施条例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五)明确公益性捐赠支出税前扣除的范围和条件
关于公益性捐赠支出扣除,老税法对内资企业采取在比例内扣除的办法(应纳税所得额的3%以内),对外资企业没有比例限制。为统一内、外资企业税负,企业所得税法第九条规定,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为增强企业所得税法的可操作性,实施条例对公益性捐赠作了界定:公益性捐赠是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同时明确规定了公益性社会团体的范围和条件。
问:实施条例对税收优惠作了哪些具体规定?
答:实施条例对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的范围和办法作了进一步明确,主要内容包括:
(一)关于扶持农、林、牧、渔业发展的税收优惠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据此明确,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1.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2.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3.中药材的种植;4.林木的培育和种植;5.牲畜、家禽的饲养;6.林产品的采集;7.灌溉、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农机作业和维修等农、林、牧、渔服务业项目;8.远洋捕捞。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1.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2.海水养殖、内陆养殖。
(二)关于鼓励基础设施建设的税收优惠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据此明确,企业从事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项目投资经营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
(三)关于支持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的税收优惠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据此明确,企业从事公共污水处理、公共垃圾处理、沼气综合开发利用、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海水淡化等项目的所得,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给予“三免三减半”的优惠,具体条件和范围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实施条例据此明确,企业以《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资源作为主要原材料并符合规定比例,生产国家非限制和禁止并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实施条例据此明确,企业购置并实际使用《环境保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该专用设备的投资额的10%可以从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当年不足抵免的,可以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抵免。
(四)关于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
为了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了四个方面的税收优惠,实施条例分别作了具体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据此明确,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条规定,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实施条例据此明确,企业的上述研究开发费用在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加计扣除50%。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实施条例据此明确,这一优惠是指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企业所得税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实施条例据此明确,可以享受这一优惠的固定资产包括:1.由于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2.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五)关于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的税收优惠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为免税收入。实施条例据此从登记程序、活动范围、财产的用途与分配等方面,界定了享受税收优惠的“非营利组织”的条件。同时,考虑到目前按相关管理规定,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一般不能从事营利性活动,为规范此类组织的活动,防止从事营利性活动可能带来的税收漏洞,实施条例规定,对非营利组织的营利性活动取得的收入,不予免税。
(六)关于非居民企业的预提税所得的税收优惠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条规定,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非居民企业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但与其在中国境内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上述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据此明确,对上述所得,减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外国政府向中国政府提供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国际金融组织向中国政府和居民企业提供优惠贷款取得的利息所得,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所得,可以免征企业所得税。
问:实施条例是如何界定小型微利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
答: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按照便于征管的原则,实施条例规定了小型微利企业的标准:(一)工业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1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3 000万元;(二)其他企业,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 000万元。与现行优惠政策(内资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减按18%的税率征税,3万元至10万元的减按27%的税率征税)相比,优惠范围扩大,优惠力度有较大幅度提高。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将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范围,由现行按高新技术产品划分改为按高新技术领域划分,规定产品(服务)应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的范围,以解决现行政策执行中产品列举不全、覆盖面偏窄、前瞻性欠缺等问题。具体领域范围和认定管理办法由国务院科技、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商国务院有关部门制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施行。同时,实施条例还规定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指标: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均不低于规定标准。这样规定,强化以研发比例为核心,税收优惠重点向自主创新型企业倾斜。
问:实施条例在特别纳税调整方面作了哪些具体规定?
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有关特别纳税调整的规定,借鉴国际反避税经验,实施条例对关联交易中的关联方、关联业务的调整方法、独立交易原则、预约定价安排、提供资料义务、核定征收、防范受控外国企业避税、防范资本弱化、一般反避税条款,以及对补征税款加收利息等方面作了明确规定。其中,对进行特别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规定按照税款所属纳税年度与补税期间同期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加5个百分点计算加收利息;对企业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实施条例的规定提供有关资料的,可以只按照税款所属纳税年度与补税期间同期的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计算加收利息。
问:为什么实施条例没有对汇总纳税和合并纳税的具体办法作出规定?
答: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条和第五十一条分别规定,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应当汇总纳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的,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选择由其主要机构、场所汇总纳税。由此,可能出现地区间税源转移问题,各界都非常关注。由于税源转移处理属于地方财政分配问题,实施条例不宜规定得过细,授权汇总纳税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行制定。实施条例施行后,将根据“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分配”的原则,合理确定总分机构所在地政府的分享比例和办法,妥善解决实行企业所得税法后引起的税源转移问题,处理好地区间利益关系。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二条规定,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考虑到企业所得税法实行了法人税制,企业集团内部的母子公司原则上应独立纳税,合并纳税应从严掌握,这样也有利于减缓地区间税源转移问题。因此,没有在实施条例中规定合并纳税的范围和条件,对个别确需合并纳税的,由国务院今后根据实际情况再作具体规定。
问:为什么实施条例没有对过渡性税收优惠政策作出规定?
答:为了保持税收优惠政策的连续性,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了对原依法享受低税率和定期减免税优惠的老企业,法律设置的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特定地区内,以及国务院已规定执行上述地区特殊政策的地区内新设立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已确定的其他鼓励类企业,实行过渡性税收优惠政策。考虑到这些过渡性税收优惠政策内容较多,而且属于过渡性措施,为保证实施条例的稳定性,由国务院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另行规定比较妥当,因此实施条例没有对此作具体规定。
【法制化国家】推荐阅读:
国家法制宣传教育08-26
法制宣传国家宪法日07-23
国家宪法日全国法制宣传日系列活动方案05-28
2 2012年“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法制宣传日活动总结06-11
法制化05-29
法制化监管07-06
法制化管理08-29
法制化行政程序10-21
档案法制化建设06-03
舆论监督法制化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