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业

2024-11-17

古代农业(精选8篇)

古代农业 篇1

文献是伴随着文化的创造而产生的。古代农业文献是指农书, 即受到近代西方农学的影响以前中国人所撰写的那些有关农业生产的著作。我们探讨古代农业文献分类目的在于把这份遗产中的有用部分梳理出来, 使之为当前的农业生产服务。

一、《四库全书总目》中古农业文献记载

《四库全书总目》“农家类”中所收的书十分芜杂, “大抵辗转旁牵, 因耕而及相牛经, 因相牛经及相马经、相鹤经、鹰经、蟹录, 至于相贝经而‘香谱’、‘钱谱’相随入矣。因五谷而及圃史, 因圃史而及竹谱、荔枝谱、橘谱至于梅谱、菊谱, 而《唐昌玉蕊辨证》、《扬州琼花谱》相随入矣。因蚕桑而及茶经, 因茶经及酒史、糖霜谱至于蔬食谱, 而《易牙遗意》、《饮膳正要》相随入矣”。在《四库全书》中, 农家著作的范围又未免划得过于狭窄了, 基本上是以农桑为限, 这显然与同时期官方编辑的《授时通考》依据的是同一观点。不过, 无论如何像鹰经、钱谱以及《饮膳正要》之类, 总是不应视为农书的。近年来, 各方面编定的所谓“古农书目”, 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不但许多泛论重农的著作列了进去, 而且因为农田灌溉而连带收进了专讲治河的书, 因为捕蝗而连带收进了纯粹属于地方行政性质的赈灾的书, 甚至因为本草书里涉及各种农作物和家畜, 也都被当作农书来著录。如果照这样“辗转旁牵”起来, 可以算作农书的不知道要达到怎样一个数量。因此, 只从这方面来考虑, 也有必要划定一个范围。

在许多毫不相干的著作被列入“农家类”的同时, 与农学有关的著作却又散见于传统的经、史、子、集中。“农家类”是属于“子部”的, 但一般著录的只限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农书, 还有更多的农书是收在“子部”的其他各类。如陆世仪的《思辨录》和杨屾的《知本提纲》是归入“儒家类”的, 《亢仓子》中的《农道篇》列在“道家类”中, 兽医书要到“医家类”中去找, 相马、相牛一类的书则往往归入“形法类”或“艺术类”。过去许多与农业气象有关的即所谓“占候”性质的著作, 又常常是在“五行类”。特别需要提出的是专谱, 也就是以茶、竹、花卉、果树等为对象的专书, 在过去的各家书目中, 归类更是极不一致, 后来才大体上统一归纳到所谓“谱录类”中。“史部”里面也有许多农书, 如“荒政”的书中记载关于捕蝗、治蝗的知识和方法。至于“集部”, 如秦观的《蚕书》, 原来就是编在他的《淮海集》中的;《杨园先生集》里面也可以找到《沈氏农书》和张履祥的《补农书》。至于“经部”, □《尔雅》系统的著作中就有很多农学方面的材料, 如程瑶田《九谷考》、刘宝楠《释谷》等书。

二、古农业文献分类

根据所记载内容的范围, 中国农书可分为综合性农书和专业性农书两大类。

1.

综合性农书, 内容包括农、林、牧、副、渔等多方面。按其涉及地域范围的大小和编写体例的不同, 又可分为全国性农书、地方性农书和月令类农书三类。

(1) 全国性农书。这类农书反映广大地区直至全国的农业情况, 最重要的有五大农书, 即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代司农司的《农桑辑要》、元代的《王祯农书》、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清乾隆官修的《授时通考》。这五大农书既有综合性的共同点, 又在历史背景和内容方面各具特色, 是中国农书的典型代表。此外, 战国时期《吕氏春秋》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四篇农学著作, 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传统的发端;《管子·地员》篇论述了土壤和植物的关系, 都是很重要的综合性农学论文。它们在先秦农业文献大多佚失的情况下, 尤其具有可贵价值。成书于西汉的《氾胜之书》虽然保存下来的字数不多, 其内容也属于综合性农书。

(2) 地方性农书。这类农书所阐述的农业技术一般是当地农民的生产经验或作者实践的体会, 其理论概括和分析也常有独到之处, 如南宋的《陈旉农书》。该书提出的“地力常新壮”论点, 是对中国传统农业有关土壤改良的高度概括。明末的《沈氏农书》所论述的水稻施肥理论和实际操作也合乎现代植物生理学原理。清初杨屾《知本提纲》中的“修业”章, 是有关陕西关中地区旱农生产技术的农学论文, 既有实际操作, 又有理论分析, 是很精辟的地方性农学文献。

(3) 月令类农书, 即用月令、时令及岁时作为体例进行论述的农书。月令体裁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夏小正》, 该书虽无月令之名, 但也是按十二个月分别记载天象、物候、农耕、狩猎、蚕桑以及政事等。汉以后, 月令类农书在内容和体裁上有所发展和演变, 除农家月令书之外, 还采用时令、岁时记等形式, 内容扩大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历代相沿, 以月令体裁写成的农书约20余种, 如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唐韩鄂的《四时纂要》、元鲁明善的《农桑衣食撮要》等。

2.

专业性农书, 即只涉及农、林、牧、副、渔某一方面, 专门论及一种或一类栽培植物、家养动物或农业技术的农书。这类农书门类多、数量大, 占中国农书的绝大多数。

(1) 果树类。《诗经》中已有关于果树名称的记载, 但果树类农书出现则始自唐代以后, 如南宋韩彦直的《橘录》、《龙眼谱》。北宋蔡襄的《荔枝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荔枝专著。

(2) 蔬菜类。中国古代蔬菜类农书较少, 现在流传下来的只有北宋僧人赞宁的《筍谱》、南宋陈仁玉的《菌谱》、明黄省曾的《芋经》等。但有关蔬菜的文献则很多, 多散见于综合性农书、月令类农书和重要的类书中。此外, 从明代开始陆续出现野菜类专著, 如明代王磐的《野菜谱》、鲍山的《野菜博录》等。这类专书的目的在救荒, 所记植物大都是野生蔬菜, 并都有图像, 可以按图索骥, 对于今天鉴定植物的种名和整理发掘蔬菜资源有一定价值。

(3) 花卉类。据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所载, 花卉类农书总数达150种, 现存约85种, 其中以明清两代居多。可根据其体例、叙述范围和对象分为三类:其一是通谱类花卉专书, 收录多种花卉于一书, 再分门别类地叙述, 如北宋周师厚的《洛阳花木记》、南宋陈景沂的《全芳备祖》、明王路的《花史左编》、清陈淏子的《花镜》等。其中, 有的详于品种名称的登录, 如《洛阳花木记》;有的详于栽培技术的介绍, 如《花镜》;有的详于历史文献中有关花卉的赋咏辞藻的记录, 如《全芳备祖》等。其二是专谱类花卉, 一书只记一种花卉。自晋戴凯之的《竹谱》起, 到宋代陆续出现了牡丹、芍药、菊花、兰花、梅等专谱, 到明清更多, 著名的有宋代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刘攽的《芍药谱》、刘蒙的《菊谱》等。这些专谱着重品种和鉴赏, 对栽培技术记述较少。其三是一些农书中收录的有关花卉的内容, 如南宋吴怿的《种艺必用》、明王象晋的《群芳谱》等。此外, 在本草类书和其他大型类书中也有关于花卉的内容。

(4) 畜牧、兽医类。从历代书目中可查到的畜牧、兽医类文献约510部 (篇) , 但保留下来的仅1/10。畜牧类农书以“相畜”为最多, 其次是“马政”, 有关饲养管理、繁育及畜产品利用加工的文献多散见于综合性农书如《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等的畜牧部分中, 或辑录在《古今图书集成》等类书中。早在春秋、战国时, 已出现了伯乐、王良、九方皋、宁戚等著名相马、相牛专家, 但战国以前的相畜文献未能流传下来。两汉以后流传的《伯乐相马经》、《宁戚相牛经》和《隋书·经籍志》中的《相鸭经》、《相鸡经》、《相鹅经》等, 可能源于此。马政是历代王朝为繁育战马而颁布的政令, 明杨时乔的《马政纪》是现存较完整的一部马政书。现在流传的重要兽医专书中, 唐李石撰《司牧安骥集》和北宋王愈撰《蕃牧纂验方》所选录的许多验方, 有些至今仍应用于临床, 对兽医方剂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元卞宝的《司牧马经·痊骥通玄论》, 不泥古而多创新, 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明喻仁、喻杰兄弟编著的《元亨疗马集》, 编写层次分明, 对八纲辩证施治、区别诊断多有卓见, 治疗方药也多有成效, 此书流传最广, 影响远及日本等国。

古代农业文献, 其数量相当丰富, 其范围相当广泛, 其作用相当大。“农业专著”在两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等每一阶段中, 都各有不少种类, 有其显著特点, 有其伟大贡献。此外, 散见于“非农业专著”中的农业资料也很多。这些资料收录在史书、方志、政典、类书、训诂书中, 常常有意或无意地为其他所谓诸子百家以笔记、诗文集反映出来。我国农业有悠久的历史, 广大劳动人民在几千年农业生产实践和同自然界进行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它反映着中国气候、水土、作物品种的特点, 这是我国人民创造的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都为广大劳动人民所继承下来或记载在史料和农书里。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份遗产, 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加以整理和总结, 提高到科学理论的水平, 丰富农业科学的宝库, 指导农民的生产实践。这是我们科学教育工作者一项十分光荣的任务。因此, 需要根据客观实际, 运用科学方法, 对古代农业文献及其他有关的文献, 全面而又有重点地进行搜集、整理和继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毓瑚.中国农学书录[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64.

[2]石声汉.中国古代农书评介[M].农业出版社, 1980.

[3]张芳, 王思明.中国农业古籍目录[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3.

[4]惠富平.中国农书分类考析[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1997 (6) .

[5]惠富平, 牛文智.中国农书概说[M].北京:西安地图出版社, 1999.

古代农业 篇2

【重点讲解】

简要分析中国古代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古代文明是在长江、黄河、辽河等适合发展农业的大河流域发展起来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也成为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精耕细作技术则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但是到了近代,小农经济却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它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接下来我就对这个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精耕细作农业是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萌芽于夏商周时期,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是技术成形期,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扩展期,明清是深入发展期。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铁犁牛耕技术出现于春秋战国,在汉代得到改进和推广。隋唐时期,随着江东犁的出现,得到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西周时期,实行了垄作法,西汉时实行代田法。还采用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和一年三熟制。为了提高土地生产率,人们通过提高耕作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充分发挥土地潜力,在北方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形成耕耙耖技术。改变农业环境,提高土地生产率。中国古代重视农田灌溉,从古至今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改善了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总之,我国古代农业孕育了我国古代文明,它的艰难成长历程,既记载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同大自然作斗争的艰辛和智慧,也包含了历代统治者所实行的农业政策。精耕细作和自给自足,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难点分析】

全面认识小农经济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产部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其自身的农业保持长盛不衰,其社会历史和文化才能持续发展。中国古代农业非常发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正是中华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接下来我就对小农经济作一全面分析。

(1)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

第四,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的土地私有制也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劳动者有可能获得一定的土地,生产力的发展又使劳动者有能力独立进行生产活动。这样,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小资料】

神农氏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进步的情况。又传说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会人民医治疾病。

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能食用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用作药用;不能够食用的就放在身体的右边袋子里,提醒人们注意不可以食用。

《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这说明,神农氏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从原始畜牧业向原始农业发展的转变关头。怎样才能解决人们的吃食问题?神农氏苦苦思索,可谓绞尽脑汁。

据《拾遗记》记载,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浅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篇3

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这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原因,主要表现在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上。

1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各朝代都非常重视对工具的改进。商周时人们以木、石、骨、蚌作為主要的生产工具,到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了铁农具;秦汉时期改进铁农具:耕犁上安装了犁壁,西汉发明了耧车,提高了播种速度;隋唐时进一步改进,发明了曲辕犁,便于水田耕作;北宋时出现了犁铧和踏犁,满足了不同地区的耕作需要。农业生产水平逐渐提高,推动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

2生产技术的进步。第一,耕作和管理技术。夏商周时,人们已懂得使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犁耕,并逐渐推广;西汉时在使用二牛抬扛式耕作方法的基础上又发明了一牛挽犁法和代田法,汉水流域还出现了稻麦轮作的种植方法;隋唐时普遍推广“圩田”,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第二,灌溉技术。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春秋时期的桔槔、芍陂。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时的天然陂池、坎儿井。魏晋时的翻车,隋唐时的筒车等都是著名的灌溉工程或灌溉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生产关系的调整

主要包括土地政策和赋役制度的调整。

1土地政策的调整。两汉时期开始推广的屯田制,北魏时期推行、延续到隋唐时期的均田制,虽然是各代统治阶级为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而作出的调整,但毕竟满足了部分人占有和使用土地的愿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2赋役制度的调整。简化征收手续和名目,逐渐废除了税、杂税和户税,突出田亩税,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是赋役制度调整的整体趋势。从两汉的编户齐民到北魏的租调制、隋唐时的租庸调制和明清时期的一条鞭法及摊丁入亩等,使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对政府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松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三、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战乱年代农业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和破坏,如魏晋时期、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北方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相反在政治稳定时期农业发展就迅速,如两汉、隋唐时期,尤其是隋唐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进入繁荣阶段。

四、统治者的重视

中国古代历来重农抑商。很多明君(如汉文帝、汉景帝、唐太宗等)均实行过轻徭薄赋、劝课农桑等积极政策。西汉还将铁器推广到西域。这些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五、农业交流的程度

分为内部交流和中外交流两种情况。民族间交往越兴盛、中外交流越频繁。越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两汉时期随“丝绸之路”的沟通,民族间的交往和融合加快,中原的铁农具和耕作技术传,促进了西域地区的开发;明朝时,美洲的玉米、甘薯传入我国,使不适宜种植稻麦的土地得到利用,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同时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

六、人民的辛勤劳动

古代农业 篇4

在高中历史必修2 (经济史) 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讲述中, “耕作方式”这一概念被大多数中学教材所采用, 但是许多高中历史教师对“耕作方式”概念的理解产生了疑问和困惑。因为不同教材对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表述不尽相同, 即使同一本教材对耕作方式的前后表述也出现了矛盾。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2007年1月第3版) 第5页“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一目有这样的表述:“汉朝以后, 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到第6页“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一目则表述为:“随着农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 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经历了从集体劳动到个体农耕的变化。”同一教材两处对耕作方式的不同表述不免让人产生疑问:这里所讲的耕作方式到底是指铁犁牛耕呢, 还是指中国古代农业从集体耕作发展为个体农耕?

岳麓版历史必修2 (2007年6月第2版) 第5页“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一目有这样的表述:“我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商周时期……应运而生。”岳麓版教材所讲耕作方式变化的意思是:从“千耦其耘”的集体协作发展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农耕。

大象出版社历史必修2 (2004年6月第1版) 第1课《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的第一目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有这样的表述:“这种原始的耕作方式叫做刀耕火种……精耕细作。”大象版教材把耕作方式的变化理解为对生产工具的使用, 即从刀耕火种发展为铁犁牛耕。这种理解与岳麓版教材看似也是矛盾的。

二、目前对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两种理解

观点一:将耕作方式理解为对生产工具的使用。陈梧桐主编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丛书 (历史必修Ⅱ) 》“中国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中认为:“原始农业主要使用石器, 还有木、骨、蚌器, 耕作方式则经历刀耕火种到耜耕的发展过程。”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实验) 解读》 (2003年12月第1版) 中认为:“在农业生产中, 主要耕作方式是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内容标准注重主要耕作方式, 是想让学生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

何炳棣在《华北原始土地耕作方式:科学、训诂互证示例》一文中提到:“论到原始耕作方式, 尤其是华北的原始耕作方式, 一般考古和人类学家们几乎一致认为是‘游耕制’。……华北黄土区最早耕作方式决不是一般所谓的‘砍烧制’。”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他也把耕作方式理解为生产工具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农耕技术。

观点二:将耕作方式理解为生产组织经营方式。任世江在他的《古代中国经济的几个问题》一文中认为:“耕作技术与耕作方式有因果关系。曲辕犁增强了劳动者个体独立操作的能力。同时期西欧使用带轮的重犁, 比较笨重, 一个人就干不了。自商鞅变法以来实行的编户制度以户收税, 强令成年男子分户, 这也是形成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耕作方式的原因。”任世江对耕作方式理解的观点是:耕作方式不是生产工具或耕作技术, 而是由二者引起的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他的观点与岳麓版教材的观点基本一致。

三、“耕作方式”概念释疑

我们在弄清“耕作方式”概念含义之前, 不妨重新来认识一下“生产方式”的含义。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取方式, 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是生产力, 其社会形式是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是两者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统一。

古代农业 篇5

人类文明已经经历了非常长时间的发展进程,其主要形态大致有以下四种,也就是从最早的史前文明,发展至古代农业文明,再发展至近代工业文明,如今则已发展为现代文明。不管是哪一种文明形态,均为当时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是生活于其所在时代人们所作出的一种理性抉择。与此同时,文明形态又会反过来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我国传统农业文明绵延万年,古代先民们一代代均受到了农业文明的极大影响,这样就会产生对于在农业文明下诞生的中国古代文学审美观的一种思维方式。该思维方式会直接影响到体现社会生活实际状况的古代文学作品之中。为此,需要通过分析农业文明对我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探究我国文学丰富多彩的审美特征。

1 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庸与和谐共存的审美观

良好的气候条件、自给自足的农民生产方式,造就了华夏民族的突出个性,也就是既中庸又和谐的审美观。笔者认为,文明之起源和气候条件之间具有无法分离的重要关系。被称为全球四大文明古国的古希腊、古印度、古埃及以及中国都处于北纬30至40 度的区域之中。比如,中华文明诞生地点就在北纬30 至37度之内,该地区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季风湿润以及地中海气候特征,夏季时高温且多雨,冬季时低温且少雨。依据著名学者陈代光先生所著《中国历史地理》的描述,我国曾经先后经历了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其中的四个温暖期为从仰韶文化延续至商代、从春秋延续至西汉末、从隋代延续至北宋之初、从南宋中期延续至元代中期。以上四个温暖期正好是我国农业文明产生、发展并且步入高峰期,这也是华夏民族儿女敦厚的集体性格之产生期,而且还是审美主体由觉醒进入到发展,再走向成熟的过程。春秋时随着铁器与农具的产生,让农业劳动发展至个体化耕种的时代。百亩之田与五口之家就十分自然地组成了一个家庭,而家庭又会逐步繁衍出庞大的家族,在家族当中会有长、幼、尊、卑之分,这就要求家族成员们彼此用忠恕之道相互对待,由此而来,家、国与天下就构成了统一关系。在该价值体系之下,尊重君主就如尊敬父兄一般,爱他人之女子就如爱自家姐妹一般,所以,所说之话,所作之诗、所写之文,都应当要让读者有乐而不淫和哀而不怨之美感。《诗经》可以说是最能够展现中庸与和谐审美观的一部诗集。比如,《召南·江有祀》这首典型的弃妇诗,表现出对抛弃其的丈夫所具有的怨恨,但是全诗并无感伤与哀怨的情绪,整首诗显得既温润又中庸,体现出非常可贵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又如,杜甫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批判主义诗人,除创作了诸多反映普通劳苦大众民生困苦的诗之外,同时还创作了诸多具有中庸与和谐情调的诗歌,“天下朋友皆胶漆”与“晴看稚子浴清江”就是如此。

2 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功利与诗性共存的精神属性

在我国古代农业社会之中,实用可以说是所有生产活动之目的。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农业可谓是衣食的源头。在农耕社会之中,务农的人们最关心的是农产品产量之多寡,农产品是不是能够切实满足自身家庭生存之所需。这样一来,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就具备了非常强的目的性和务实性。与此同时,我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活动迥然不同于游牧民族活动以及商业民族的活动。农耕的.特性要求其一定要做到务实,从农产品的播种到耕耘、收获,不能有一点虚假之处,也不能依赖于什么投机取巧。正所谓只有一分耕耘,才能够有一分收获。游牧民族的牧民只要能够找到了水草肥美之地就能提高经济效益,在商业性活动之中只要找对了投资的市场,加上自身所拥有的商业操作能力,也容易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以上两者均具备了某种机遇性。正所谓国以农为本,农业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统治者们的立国根基,我国农产品的产量一直比较稳定,而是真正地增加于社会物质财富的相应部门。因为我国的农业人口为数众多,广大农民往往完全依赖于其所耕作的土地,极少会进行流动,这样一来就能促使社会结构更趋向稳定,所以,农业文明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特点就能够展现出来了。因为受到了农业文明的深刻影响,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通常均会带有相当浓郁的功利色彩,十分倡导思想上的教化,要求文化创作应当做到有为,要有益于当世,内容上应当充实,形式上应当和内容保持统一,要通过惩恶与劝善来实现当时社会的和谐。同时,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所处的大环境是大自然,其中的青山绿水会不由自主地让广大劳作者在身心上经受美感之熏陶,从而触发人类感受美与欣赏美之本能,进而融合到诗意化的情境之中。

虽然农业文明条件下的劳作充满了艰辛与挑战,劳作于其间的劳动者们的物质生活通常也是十分困顿的,但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希望之心却不会消逝。一旦劳动者把自身的目光投往生机盎然的农作物之时,就会从自然事物当中萌发出全新的希望,其所能够得到的安慰以及和对当前痛苦之超越,会让其对于以后的生活产生满怀诗性之幻想,比如,古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就是这样一种情景。有鉴于此,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人和物通常都保持着息息相通的意味。文学作品当中并不会有完完全全、彻彻底底让阅读者悲痛欲绝的悲凉情景。德国文学大师歌德曾经说过,虽然中国人在思维、感觉上与我们几乎是一样的,但是又存在着迥然不同之处,就是中国人那里的自然外境往往是与人物的形象彼此相互关联的。即便是在人物一直在经历着悲剧的命运之时,其所看到的景物在表面的悲情之下,依然能够看见一抹鲜亮的色彩。比如,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主人公林黛玉,其所居住的潇湘馆显现出一种凤尾森森、苍苔满布的景象,体现出主人公的悲剧气息,就在其死去的夜里也是充满了凄凉冷淡之感,但作家在让阅读者看到红颜薄命的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她进入仙界之后由此而脱离世俗情愁纷扰的新希望。正是通过在悲剧中略带有喜剧色彩的作品,展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气质与诗性品格。

3 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朴素与清新共存的意境

我国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养育出朴素而又清新的审美情趣。我国古代黄河流域一带气候十分温和,在湿润中又多雨水,植被十分茂密,生态环境显得极好。比如,杜甫就曾经在其名作《望岳》中描述“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情景,当代读者可以想象到当时的齐鲁大地展现出来的是一片青葱、苍翠的场景,显得一望无际。人和环境可以说是大自然的一种二元化统一体,人创造出了环境,而环境则陶冶了人。如果人能够尊重自然环境,那么环境则会给人带来意象和想象,这一意象长此以往就会成为人在内心深处所具有的审美结构。我国北方地区的山川十分雄伟,平原又极为辽阔,容易产生既质朴而又粗犷之性格,体现于诗文之中就有了长河落日与大漠孤烟之苍茫雄壮。我国南方的山形非常秀丽,河流密布且绵长,容易产生既纤细又柔婉之个性特征,这样一来就有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之意境。唐代孟浩然所作《过故人庄》中则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景象。可以说,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创建了古代文学的审美文化体系,所展现出来的朴素与清新共存的意境,把审美格调放置于非常高的平台中,且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4 造就了中国古代文学封闭性与开放性共存的鲜明特征。

我国古代农业文明下广大民众所生活的空间尽管十分广袤,但实际上所生活的圈子却极为狭小,大多是以家庭为主要生产单位的,而以庭园则是其最为重要的活动与休闲场所。和游牧民族以及商业民族的人们比较起来,农耕民族民众的生活空间具备了极大的封闭性。但是,人们探求未知之本能又促使其十分希望能够进一步突破自我封闭的枷锁,尽可能地拓展自身的眼界。我国古代文学因为受到了农业文明的极大影响,在空间的处置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封闭性和开放性共存与矛盾统一的鲜明特征。在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之中,庭园往往是主人公们进行活动的重要场所,通常都是用个体家庭之兴衰以折射出全社会的变化。这一点从《诗经》当中的诸多怀人诗,至汉代所创作的《孔雀东南飞》,再至唐代所创作的《长恨歌传》等、元代戏剧《西厢记》等,其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均在庭园当中活动,到明清时期,那些才子佳人作品更是遵循着才子佳人在后花园偶遇之模式,以至于我国古典小说经典名著《红楼梦》也成为了一部典型的庭园小说。

显然,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庭园和外国文学当中广袤无边的大海、森林或者大型庄园等比较起来,空间上显得极为封闭。为了能够切实突破这一封闭特性,拓展自身视野,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出现了大量登高望远的场景,古代文学家们利用登山或者登楼等形式,在制高点上遥望远方,体现出空间上的开放特性。比如,先秦时期的学者荀子就在《劝学》中提出“登高而招”,魏晋时王粲登楼时则创作了《登楼赋》,到唐代时王之涣又创作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名句。登高望远主要是从垂直的方向来拓宽自身视野,而通过园墙为隔对各个场面实施同步描写,则主要是在水平的方向上拓宽古代文学反映出来的空间。通过把墙内与墙外同时并行开展的人物动作形态加以描述,就能够让文学作品的内容变得愈加丰富,而且还能够让读者们在接受过程中更有立体的感觉,从而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力,让读者们仿佛身临其境一般。

5 结 语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对外贸易发展 篇6

一、 农耕文明与贸易雏形

三代时期黄土高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塬上“原隔既平, 泉流既清” (《诗·小雅·黍苗》) ,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早熟的农业产生了早熟的文明。如果以国家、城市、文字的出现作为文明的标志, 则中国在夏、商时我国已进入农业文明社会。

农业发展在三代时期以黄河中下游流域为中心地带,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自给自足。同时, 由于农业的不断发展, 导致剩余产品、阶级和国家出现, 商品交换的时机成熟, 对外贸易则在这种历史情况下产生。此时中国处于奴隶社会, 对外贸易主要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 贸易集中在黄河流域沿岸各国。粮食、酒和其他专供奴隶主阶级享用的奢侈品, 如宝石、香料和各种织物等是当时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

对外贸易在奴隶社会开始初步发展, 但其在社会经济中不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外贸易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奴隶贸易成为奴隶主经常补充奴隶的重要来源。奴隶社会虽然出现了手工业和商品生产, 但在一国整个社会生产中显得微不足道, 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很少。同时, 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生产技术落后, 交通工具简陋, 道路条件恶劣, 严重阻碍了人与物的交流。

二、 农牧文明与贸易繁荣

汉唐时期, 由于农业生产力及发展水平的提高, 传统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形成, 农业获得显著和全面发展, 北方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为国家积累了雄厚的物质、经济基础, 丝绸之路得以顺利开发。汉唐时期的对外贸易主要通过丝绸之路与其它国家交流, 对外贸易以陆路为主, 对外贸易的商品种类及数量比较丰富, 中国的对外贸易此时进入繁荣时期。

两汉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 交往的范围主要限于邻国。西汉张骞通西域后, 中国就开辟了从长安经中亚通往西亚和欧洲的陆路商路——丝绸之路。从此, 西汉与西域、西亚的通商关系发展起来。中国的丝织品、茶叶等商品, 从长安出发, 经河西走廊, 转运到安息, 再经安息转运至西亚和欧洲的大秦, 换回良马、种子、药材和饰品等。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史记》、《汉书》等记载, 西汉张骞使西域时, 除了从西域引进了胡瓜、桃、胡荽、胡麻、胡萝卜、石榴、葡等物产外, 也把中原的桃、李、杏、梨、、茶叶等物产传到了西域。

唐朝贸易范围扩大并出现空前盛, 长安成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的交流心, 交通海陆并重。唐代对外贸易发, 封建经济繁荣, 交通发达, 从陆路、路都可东达朝鲜和日本, 往西经“丝之路”可达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以至欧洲许多国家;经“水上丝绸之”可达波斯湾。唐政府鼓励外贸, 广和长安分别为唐朝南北国际大都会, 广州, 唐政府设立市舶使, 管理外商贸往来。

三、 农渔文明与海上贸易

唐代中叶以后, 由于北方战乱、人增长、人地矛盾上升, 大量北方人南。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农业生产工进入江南。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形“苏湖足、天下足”的局面, 这充分明了江南鱼米之乡的富庶与繁华。中传统的农业科技、经济在自己的框架达到了巅峰状态, 并最终完成了中国济中心的转移。经济中心南移之后其业经济后来居上, 北麦南稻作物格局形成, 高产经济作物的不断引进, 促了农业经济的繁荣。

随着江南的渐进开发, 江南农业经后来居上。同时由于造船和航海技术提高, 宋元明清的贸易以海上贸易为。宋元政府鼓励对外贸易以增加财政入, 宋元时期中国对外贸易频繁, 朝设立市舶司, 专门管理对外贸易, 并收商税。广州、泉州、明州成为当时重要港口, 朝鲜、日本、越南、阿拉等是其重要外贸伙伴。

农产品贸易在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占据重要地位, 朝廷与外国商人交换商品中有很大一部分为农产品。明清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引种高潮。甘薯、玉米等美洲作物和种类繁多的经济作物 (如烟草、棉花等) 、园艺作物传入我国, 这些作物的广泛推广与种植, 使我国的作物种植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极大地缓解了人口日增而耕地紧张的矛盾, 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生活。

四、 结论

纵观中国古代的对外贸易, 贸易繁荣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的发达。农业发达的程度与贸易繁荣的程度成正比例不同的对外贸易形式反映了经济重心的不同, 汉唐时期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发达, 贸易也主要集中在北方并以陆路贸易为主, 唐以后, 经济重心南移, 贸易集中在江南并以海上贸易为主。农业的产生与发展是剩余产品出现的前提,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在农业有所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因此, 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史应结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许晖, 邹德秀, 中国古代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史话[J], 生态经济, 2004 (04) :33

[2]、夏秀瑞, 中国对外贸易史[M],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北京, 2001

古代农业 篇7

关键词:“脱口秀”,《古代中国农业》教学,反思

“脱口秀”,是从英语词组Talk Show(口才展示)中音意同译的精彩典范,是形容人的口才很好,说出的话非常有吸引力,而且谈吐不俗,博得众人的喝彩。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讲得好,而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中留给教师讲的时间越来越少,更需要教师的精彩讲演,加强师生交流,以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的激情,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我对《古代中国农业》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如何将“脱口秀”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增强课堂效果,并形成教学特色,在以后的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古代中国农业》一课知识结构很清晰,从耕作方式、土地制度、经营方式、耕作技术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古代农业的特点,我的“脱口秀”即以这四个方面展示出来。

课堂实录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师:铁制农具的出现是生产工具的重大进步,代替了原始的石头、木头、骨头……(等工具)

个别学生:馒头!

(生笑)

师:看来不是所有带“头”的都是对的!

(师面带微笑,手指向说“馒头”的学生)(生大笑)

教有所思:

适时的幽默,对课堂能起到润滑油的作用。此处的“带头”,一语双关,既指出原始农业工具的特点,又对出风头的学生予以提醒,使被打断的课堂顺利进行,且峰回路转,更深入。关键就在于我抓住了有利的时机,对课堂的瞬息万变作出了及时的反应。这对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要求很高。

恰当的幽默对课堂能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否则就是炸药的导火索。在课堂的情境中,一些幽默的语言应点到即止或适可而止,让师生之间会心即可,不可小题大做,使幽默的语言变成恶搞,否则课堂就不再是高效课堂而是搞笑课堂了。

课堂实录二:封建土地所有制

师:井田制下土地归谁所有?

生:奴隶主。

师:(摇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生:周王!(大声回答)

教有所思:

课堂教学要收到“脱口秀”的效果,除了要求教师语言幽默外,还要有一定的水平,体现深厚的文史功底。如果教师在讲课时引经据典,名文佳句信手拈来,且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便能从中深刻领悟,课堂的效果可想而知。在教学中,在我引用了《诗经》的这段内容后,学生很快想出了答案,而且对历史不再感觉生硬。文史不分家,学生能体会到历史也是有血有肉的,不自觉地就会把历史知识与文学知识相通起来。

对教师来讲,平时应多做文史资料的广泛积累,在备课时相关的材料准备充分,理解透彻,如此在课堂运用时才能得心应手。如:在讲“男耕女织”时,我直接说妇女在家“唧唧复唧唧”,课堂立刻生机盎然。

课堂实录三:小农经济

师:(清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带发间。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生有节奏地拍掌,小声附和)

师: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

生:男耕女织。

师: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

生: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富裕祥和。

师:看来只能是精神上的富裕了。

(生笑)

教有所思:

一曲《天仙配》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师的提问,学生更是踊跃回答,从而对小农经济的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若能很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艺,便能收到“脱口秀”的效果。与历史有关的歌曲、故事、笑话等非常丰富,教师应充分利用,大方地进行才艺表演,这对创设教学情境、营造历史氛围大有好处,课堂气氛也会生动活泼。

课堂实录四:精耕细作

师:什么是精耕细作?

生:不知道!

师:我们学校的教师很喜欢开地种菜,在自己开挖的一块土地上(用手沿讲台的四周划出一块模拟的土地),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翻土(做挖土动作)、施肥(做撒肥动作)、拔草(做拔草动作)、浇水(做浇水动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双手向上展开),这就是精耕细作(双手一拍展开)。

(生笑……又笑……还笑……大笑……点头)

教有所思:

课堂绝不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活动应占大部分时间;有限时间内教师的讲绝不能淡然无味,学生应能轻易接受并受益匪浅;“脱口秀”式的教学绝不仅仅体现在教师的口头语言,教师准确的身体语言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古代中国农业》教学中,身体语言是与讲课内容同步进行的,学生看在眼里,乐在嘴里,听在耳里,记在心里。

课堂中,教师的身体语言应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过程的进行而不断变动,准确地体现出教师的意图。即便只是手一抬、头一扭、眼一瞥,只要声形并茂,学生就会有深刻体会。

通过《古代中国农业》教学,我深深体会到,“脱口秀”式的课堂教学对改进传统的平淡教学是一次有益的探索,若常用常思常改,则高中历史课堂定会生动、活泼、高效,但若使用不当,则会适得其反。“脱口秀”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绝不能只重形式,忽略了内涵。若为了“脱口秀”而“脱口秀”,教师用无聊的语言、不断的干笑,诱使学生动起来,学生有可能炸开了锅,但这完全违背了“脱口秀”的初衷,并不是通过幽默的语言、深刻的道理来打动学生,使之产生共鸣。

第二,绝不能偏离了教学内容,脱离了学生。“脱口秀”的内容依教学内容的存在而存在,以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需要为基础。“脱口秀”关注的内容可以贴近历史、贴近文学、贴近生活、贴近时尚……但最终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以有利于学生的掌握。

第三,绝不能夸大其作用,贻误教学。“脱口秀”的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效果。适时、适当、适量,否则,一言堂变成了满堂秀,学生该记住的没记住,该练习的没练成,课堂落实不到位,就谈不上高效。

矫枉不可过正,用“脱口秀”改进课堂而不是代替课堂,教师应理解“脱口秀”的内涵,把握好度,真正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古代农业 篇8

一、河南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现象

虽然这些年经过河南省政府的努力,河南省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目前仍然存在着生态污染、水土流失等许多农业外部不经济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水土流失和耕地被占。

河南省水土流失严重,以河南省淮河流域为例,其总面积为8.83万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为2.63万km2,严重的水土流失对当地及下游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危害;由于土地管理制度不严格,政府对耕地缺乏有效的监管,加之许多村民对耕地重要性的意识淡薄,农村居民一般都拥有多套宅基地,占用了大量的耕地,造成了耕地资源的大量流失。

2. 土壤盐碱化。

河南省一些大中型灌溉区,现在仍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由于过量灌溉产生大量田间渗漏,加上灌溉渠系渗漏和排水系统不健全,依靠地面潜水蒸发来平衡水量,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和耕作层土壤水分蒸发加剧,增加了地下水通过土壤毛管向上运动的速度和地下水蒸发量,使非盐碱土或轻微盐碱土变成盐碱土或强盐碱土[1]。据统计,河南省灌区内不同程度的盐渍化耕地面积达79 864 m2,主要分布在新乡、原阳、封丘、长垣、濮阳、开封、商丘等地,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灌溉不当引起的。

3. 水土和大气污染。

河南现代农业生产中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地膜以及不合理的施用化肥,使相当一部分化学物质作为污染物进入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造成了湖泊水库的富营养化。加之农民由使用有机肥转为化肥,使畜禽粪便难以处置,造成江河、湖泊、水库的水富营养化。另外,河南的秸秆焚烧现象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郑州、开封、濮阳、漯河、周口五市“可吸入颗粒物级别为四级”,属于中度污染。焚烧秸秆本身造成的烟雾,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同时,焚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都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河南省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的,使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大力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才能协调好现代农业各系统和层次以及农业生产与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最终全面实现生态品质、生物产量、经济收入以及自然环境四者间的良性互动,才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增强,不断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之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中国传统农业的可持续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传统农学的互动,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天、地、人”三才传统农学思想。以此为纲,形成了二千多年的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孕育了灿烂的中华农业文明。其间产生了间作套种、优化组合;循环利用、多极优化、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系统思路以及发展农业、稳定社会、推广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用养结合、常新地力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发展思想。

1.“三才”论。

《管子·禁藏》中说:“顺天之时,约地之宜,忠人之和,故风雨时,五谷实,草木美多,六畜蕃息,国富兵强。”这就是说,在农业生产中,只有做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的和谐与协调,才能出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富兵强的局面,《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先秦时期农业文献。其中《任地》、《辩土》、《审时》等三篇则是农业技术论文,主要内容是关于土地利用、耕作制度和自然气候条件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问题,它们集中体现了先秦时期的“三才论”农学思想及价值观念[2]。

2. 中国古代农耕实践的系统思路———间作套种、优化组合。

《齐民要术》中记述说:“将豆科作物和其他作物轮作或间作,既可增进地力,又可增加产量;在葱地中套种芫荽,随时供食用,也不会妨碍葱的生长;在桑树下常常刨一刨,种些绿豆、小豆,这两种豆很肥美,又保持土壤润泽,对桑树有好处。”这些正符合系统自适应的机理,多种作物既相互影响,协调同步,又使系统与环境相适应,从而显示出一种整体效益。

3. 用养结合,使地力常新的可持续系统思维方式。

中国古代农业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而没有出现地力衰竭的情况,是由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具有了朴素的用养结合思想,使地力常新的可持续系统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农业主要采用精耕细作、轮作、重施有机肥等保持和提高土地肥力,如采用耕肥等耕作措施,精细整地,这些对改善和保持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等状况有决定的作用。

传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现今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在河南省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积极发扬间作套种、优化组合的系统思想,对于开展集约生产,提高复种指数具有重要意义。

三、国外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国外许多国家采用一系列方法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 建立推动环保农业的市场机制。

首先,为了从市场角度推进可持续发展,一些国家建立了环境标签和审查制度,为利于环保的农产品加注特殊的“生态标志”。如瑞典的有益于环境的“KRAV”标志被消费者广泛认可;丹麦的食品生产必须符合许多规范和标准才能取得国家认可的市场标记。其次,是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制度,即采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方法评价产品生产和消费诸环节对环境的影响,这种方法强化了保证初始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最后,是较高的市场价格,即在确定产品的市场价格时,考虑了环境保护支出、自然资源消耗和使用清洁生产方式的额外费用等来保证环保农业的有效实施[3]。

2. 以科技开发为突破,追求产业创新。

科技是许多国家寻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美国国会立法拨发专款,责成美国农业部在全国大农业区建立为过剩农产品寻找非农用途的研究开发部门。这一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建成的四个研究中心取得了数以百计的创新成果。技术创新的非农产品缓解了农产品积压的压力,并帮助农民从农产品出售中获得更多的利润,为农业科技研究注入了动力。

3. 多种渠道的资金支持。

许多国家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手段吸纳国内外资金,以解决落后农村地区所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如通过吸引国际或国家的一些专项环境基金;如全球环境基金、波兰国家环境保护基金等提供启动基金再吸引额外的资金;如立陶宛为进行可持续农业改革,制定了多项重要的国家试点规划并建立了实施该规划的基金会,该基金会在竞争基础上为其成员分配无息贷款和拨款,并调拨环境保护建设设施、环境教育活动、生态监测和其他活动的有关经费。

四、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河南省农业发展面临着工业化与生态化的双重使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跨度大,只有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才能更好的实现农业发展的质的飞跃。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除了要因地制宜的借鉴上述国外的先进经验外,还应当做到:

1.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

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基本模式,也是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措施,只有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大力发展节约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促进中国农业持续发展。河南省长期以来以粗放式的经营模式为主进行生产,造成农业生态系统严重受损。我们要结合省情,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具体有豫东和豫北平原区“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豫南丘陵区“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豫西北“五配套”生态农业模式、豫西山区“节水”生态农业模式和城郊区“综合型”生态模式。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加强科学技术投入与推广,包括立体种养技术、有机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生物防治病虫草害技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态治理技术、种植业清洁生产技术等现代生态农业技术,走技术生态型农业之路[4]。

2. 建立政府和民间组织共同参与的支持体系。

科技走向农村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政府设立一些科技服务站;二是通过市场配置,用政策优惠鼓励科技企业投入到咨询服务行业中。只有用科技去武装农民,用科学去指导农民才能使农业可持续思想深入人心,才能更好的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科技的推广就需要政府、民间学术团体、农业从业人员的通力合作。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以政府行政领导、民间学术团体倡导、农业从业人员积极参与的立体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体系来保证科技的传播。河南省要依托星火计划等国家政策,创新农业科技传播模式,因地制宜的借鉴他地的农业专家大院、农业科技110、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农业特派员制度等,来保证农业科技的广泛、有效传播。

3.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耕地实行先补后占,不得跨市进行占补平衡。搞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所节约的土地,首先要复垦为耕地。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河南省目前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圈的宏伟蓝图,在这个蓝图实施的过程中必然出现许多城市扩张与保护耕地相冲突的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应当站在战略的角度,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耕地,从而继续保持河南第一粮食大省的地位。

4. 加快步伐早日实现农业的“三化”。

实现河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实现农业“三化”即: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工业化。首先,农业现代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农业现代化建设要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注重从粗放型农业向生态环保可持续农业转变。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的综合教益,避免以透支农业资源和简单扩大生产规模为特征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其次,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步骤。农村城镇化是农业工业化的基础平台,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结果。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只有提高他们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才能更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城镇化解决了他们的技术和教育的问题。河南省的城镇化建设重点要放在点多面广的小城镇上,要选择一批基础较好、布局相对合理及发展较快的实力型或潜力较大的小城镇进行重点开发;要加快中原城市集群建设,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最后,农业工业化是实现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用现代工业化理念来谋划和运作现代农业,是未来河南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加速河南省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的根本出路。但是农业工业化的同时要防止石油农业等高污染的农业工业化发展模式,走合理的农业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孙保营.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河南农业,2008,(11).

[2]盛邦跃.试论中国传统与现代农业理念的辩证关系及现实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01,(3).

[3]陈士军.国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农机化,2007,(4).

上一篇:医疗保险金支出下一篇:自主修复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