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促进论文

2024-10-09

积极促进论文(精选12篇)

积极促进论文 篇1

金川集团镍钴研究设计院紧紧围绕国际化经营战略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使科研、设计、新产品研发生产和探矿找矿等工作均取得上佳的成绩。

近年来,该院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多种方法打造人才队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把挽留人才和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纳入班子的议事日程,以感情、事业、政策和待遇留人,努力给工程技术人员创造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从2001年至今,先后选聘“学科带头人”、“中青年技术专家”和“项目负责人”50多名,实行了“专题、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长”负责制,使受聘者享受月300元至800元不等的职务津贴。二是为一大批专业拔尖者晋升了中、高级技术职称,并优先安排培训和出国考察。三是加大对科技成果和学有所成者的奖励力度,先后对120多人进行了物质奖励。四是优化分配政策,部分部门实行了“百元工资含量”考核制度,部分人员实行了月400元至3000元的科研奖励基金制度。五是给年轻技术人员压担子、交任务,让他们放开手脚在实践中尽快成长。六是积极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广泛协作,通过建立博士后流动站、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为人才成长开辟通道。

该院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精品图发展”的质量价值观和“市场是海,质量是船,品牌是帆”的经营理念,在研发和生产中做到了产品出厂合格率100%,顾客满意度95%以上。在完成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三标”体系认证工作的基础上,现已开始向ISO14000环境标准认证和ISO18000职业安全与卫生标准的目标迈进。

该院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和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把“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全面培养职工无私奉献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开展“三爱”教育和“三观”教育,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从业理念。通过法律知识培训,打造一支“知法、懂法、用法”的员工队伍。通过举办各种公益活动,增强了广大职工的社会责任感,先后为地震灾区和“希望工程”捐款20多万元,捐献衣物4000多件。

镍钴研究设计院还充分发挥文学、书画、歌舞、棋类、球类等兴趣小组的作用,经常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丰富了职工文化生活,增强了凝聚力,使员工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精神洗礼。

积极促进论文 篇2

效能监察是企业纪检监察三项重点任务之一,是监督工作与安全、生产经营管理相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是监督部门为企业服务的重要途径。效能监察要围绕企业重点、难点和职工反映的热点问题,搞好调查、分析,选准“切入点”、抓住“关键点”、把握“延伸点”。做到明确职责,严肃纪律,摆正位置,以“到位不越位,尽职不越权,参与不干予,帮忙不添乱”为工作原则,积极开展效能监察工作,努力为企业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2009年,***煤矿党政领导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效能监察工作,将其作为企业“管理手段”之一,矿纪委紧紧围绕企业中心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效能监察,全年克服诸多困难,完成了年目标,矿井实现了采掘机械化。

通过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实践,我们认为如何把效能监察工作与企业的安全、生产、经营和管理有机结合,使其发挥最大效能,是纪检监察的重要课题,在这个实践中,我们有以下做法和体会。

第一部分:效能监察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注重抓好效能监察工作的“三个环节”

1、抓选题立项,在“准”字上下功夫

效能监察能否取得实效,选题立项是关键。而深入搞好调查研究是准确立项的前提。矿纪委监察部门深入基层单位和有关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安全、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从影响、制约企业发展 和职工反映的焦点、热点问题为切入点,选择了“安全管理”和“招标管理”为重点进行立项进行专项监察。

2、抓组织实施,在“深”字上做文章

效能监察的实施阶段,重点抓好组织实施。年初,矿党委、纪委与各单位(部门)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双廉”责任书,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群众支持参与”的工作机制。矿纪委围绕“安全、生产、人、财、物”为重点,点多面广地开展工作,深入现场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与相关单位和职能部门沟通,交换意见,并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实。

3、抓验收考核,在“严”字上花力气

在验收考核中严格按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验收考核内容包括安全、生产和工程上的参与部门及人员,施工过程。验收结果纳入当月目标考核,奖惩兑现。

二、注重抓好效能监察工作的“三个要点”

1、围绕企业安全、生产重点开展效能监察工作

我们严格领导值班、带班纪律。党政主要领导在双休日(含节假日)轮流在矿区值班,与值班矿领导形成了“正、副值班”; 严格工作纪律。领导干部坚守工作岗位,保持每天24小时开通通讯联络工具,机关工作人员按规定作息准时上下班,实行指纹机考勤;严格会议纪律。矿组织的各种会议,凡明确规定参会对象的,对无故缺席人员,均给予经济处罚;严格请销假纪律,矿纪委配合劳资等部门对基 层单位20余名长期未上班人员进行了清理、整顿。严格执行禁酒制度,除外部系统特殊陪客外,工作日中午一律禁止饮酒,制度执行情况较好;开展“零点”安全查岗行动,对井下和地面机房、硐室、各要害岗点的人员上岗、设备运行情况和记录台帐进行突击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整改,“三违”给予批评教育。查出隐患50条,“三违”10人次。4月份,对机关业务部门两名科长未参加包队安全学习,进行了经济处罚和通报;先后对未在队值班室值班、掘进队无故不进口、跟班不到位的9名队干在全矿副科级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上进行批评教育并处罚通报。通过扎实有效的效能监察,极大地转变了各级干部工作作风。

2、围绕招标管理开展效能监察

我们盯住关键环节,提前参与,把住源头。重点工程项目和专项工程、修缮工程的招投标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我们把矿新兴食堂、职工澡堂、招待所食堂、维修工程、安全文化“三大”改造项目作为工程建设的监察重点。能否把住关口,直接关系到建设质量的优劣,我们严格实行“三公开”,即公开报名、公开投标单位和公开评标定标结果。对招投标过程,严格把好“三关”,即:严把招投标单位资质关,严把招标程序关,严把招投标纪律关。杜绝了招投标文件不严谨,程序不规范,商议后不及时签订合同,个别承办部门不履行牵头职责,投标方联合哄抬标价,之后违约损害单位利益的现象。还对资金使用,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工程验收与结算进行监督检查,认真 查找管理上的薄弱环节或漏洞,并协助有关部门及时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

3、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开展效能监察工作

(1)加强对财务管理环节的效能监察。重点对资金使用,财务收支,成本费用控制和实物资产管理进行效能监察,检查资金使用是否符合效益优先原则,是否存在 “小金库”,成本费用是否按指标控制,相关制度是否得到落实,检查实物资产计划、采购、验收、建帐、使用、维护及退出是否符合管理规定,做到帐物相符。

(2)加强对重要物资购销环节的效能监察。我们在物资采购、废旧物资处理、设备在外大修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对物资采购的治理和监控,采取“四查四看”的效能监察工作法,即:查物资采购的质量和价格,看是否质次价高;查物资采购渠道,看是否舍近求远;查库存采购物资,看治理是否到位;查物资采购的收、发、存,看账物是否相符,注重把效能监察渗透到物资采购的全过程。从而,保证这些方面的工作严格按规定运作,程序合法,体现质量、效益优先原则。要择有重点,做好相关物资质量、价格的跟踪调查工作,及时提供有关物资价格信息,维护企业经济利益。

(3)对矿(队)务公开进行效能监察,重点对职工工资、奖金分配,干部为基层服务,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落实企业重大决策、举措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对地销煤销售坚持开展轮流值班监磅,严格煤炭销售管理制 度、矿新招职工体检、沉陷治理房小区售房、“五费”实施了监察。

第二部分:对效能监察成果的认识和体会

1、党政支持是关键。效能监察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一定成效,关键是有矿党政坚强有力的支持。如果离开了矿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将很难有大的作为。

2、真抓实干是根本。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威,坚决排除工作上的各种干扰,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服从服务于企业中心任务,真抓实干、扎实工作是企业效能监察赢得尊重和权威的唯一途径。

3、群众参与是保障。深入开展企业效能监察工作,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分忧解难不仅仅是纪检监察人员的责任,更是全体员工应尽的义务,做到要主动自觉接受监督。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参与企业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是搞好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重要保障。

第三部分:必须认真做好效能监察工作的四个结合

1、效能监察必须与企业中心工作相结合。效能监察工作要紧紧围绕企业中心任务,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实实在在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之中,才能真正体现效能、发挥作用。

2、效能监察必须与宣传和教育相结合。要增强领导干部的思想品德修养,树立起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人生观,使之能正确处理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并充分认识到“做事要一丝不苟,做人要一身正气,做官要一尘不染”。要在员工中形成反腐共识,深刻明白“奉献 一生皆富有,占有一分亦是贪”的道理。

3、效能监察必须与加强内部管理相结合。效能监察工作要紧紧抓住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分析找准企业廉洁风险点涉及的单位和部门以及岗位,通过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出问题存在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进而完善管理制度,才能切实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效益增长。安全、生产是效能监察工作的核心,必须牢牢抓住。

4、效能监察必须与违规违纪快速查处查办相结合。通过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教育处理,才能有效防止失职、渎职问题的发生,才能有效预防各种违纪违规行为的发生,查处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

总之,效能监察是堵塞管理漏洞、治理管理薄弱环节的有效手段,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切实加强党风廉洁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效能监察贵在坚持,重在实效。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这项工作,将会使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普遍增强履职尽责意识,营造廉洁勤政氛围,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堵塞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漏洞,促进企业健康和谐发展。

积极教育技巧 促进正能量 篇3

关键词:关注鼓励;积极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050-01

近几年来,在我所处的这类农村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非正常现象:班级里超过半数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这种社会现象是令学校和老师们头疼的一个大问题,往往“问题学生”多来自这个人群。今年我所带的班级里的“捣蛋王”王**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自幼跟随没有文化的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据了解,老人不懂教育方法,常常对孩子非打即骂,学习方面更是无能为力。这个孩子性格十分叛逆,在校和同学们相处关系紧张,甚至有几次还对同学大打出手,面对错误还要据理力争,老师的多次规劝也是收效甚微。诸如此类现象在农村学校里真是不胜枚举。面对这些问题,不得不让我们这些战斗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引起深思:究竟致使这些孩子产生此类负面行为的症结在何处呢?该如何纠正孩子的行为,促进正能量呢?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在成长中除了身体和认知能力发展之外,还有社会和情感发展方面的心理需求。他们十分渴望从父母、老师或身边人身上获得被爱、被理解、被认可的感觉。而一旦这份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就常常会做出一些反常的行为举止以此来吸引人注意到他们。

针对孩子的心理需求,我们可运用“积极”地教育技巧,促进孩子的正面行为:

一、帮助孩子认可行为守则

教师通过电话、家长会等形式多和孩子家长加强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制定基本可行的家庭守则和学校守则,例如讲卫生、尊重他人、不打人、不骂人、按时完成作业等,家校联手,共同监督,并定期表扬、奖励表现出色的同学,还让他们在班内介绍方法,促使孩子们思考:我的什么行为对大家是有益的?哪些行为是不应该做的?

二、鼓励和强调孩子的正面行为

鼓励和强调孩子的正面行为,会提高儿童被爱和被尊重的感觉,而且会让孩子发现自己的正面行为更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因此,为了增强孩子积极向上的动机,帮助他们形成更多地好习惯和好行为,教师要多观察、多留意,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拿出诚意针对他们的某一项具体成就积极鼓励和赞美他们。比如书写差的学生某一次作业很工整,老师不仅在本子上写下鼓励的话,还在班内大力的表扬此事,提出努力方向;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某一次回答对了问题,老师及时表扬该学生专心听讲,思考问题见解独到……这样做会让那些“问题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注和热情,从而增强自信心,从正面认识到自身价值,并朝老师所期望的方向努力。

三、时刻关注,长期坚持,“积极”应对

孩子由于年龄特点,认知能力的局限,所以并不能长期坚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对于容易“旧病复发”的孩子更要时刻关注,采取“积极”教育方法:定期抽时间与孩子对话或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对孩子做出的不当行为不予理睬,而对良好行为及时给予关注;分解学习任务,分层次布置作业,让孩子能顺利完成,以获得成就感;在班级内开展“结对”活动,建立一个提供帮助、支持的环境……

积极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篇4

一是增加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和稳定就业率, 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继续提高社会保障标准, 多渠道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 增加农民和城市困难群众的收入。同时努力创造条件, 让城乡居民拥有更多的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二是培育拉动力强的消费新增长点。扩大住房消费, 加快中低档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 重视县城、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积极培育汽车消费, 组织开展好各类汽车展销活动, 推动二手车交易市场建设和发展。

三是促进消费升级和完善消费环境。继续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 出台鼓励节水产品、家庭自给式太阳能产品消费, 扶持文化产业, 引导旅游消费, 加强商贸流通、宽带网络等消费基础设施建设, 鼓励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 研究实施信用消费促进政策等。

四是要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目前农村人口消费在全省消费总量中的份额还不高, 巨大的农村消费潜力需要释放。要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 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流通体系和市场建设, 为农民消费提供便利。

五是促进投资转化为消费。民生工程是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 要增加对各项民生工程的投资, 把突出的民生问题解决好, 加强对社会保障体系和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的投资, 努力通过投资拉动就业、增加收入、改善环境、促进消费, 形成投资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六是认真组织好夜间消费。夜经济的繁荣是衡量一个城市活力的重要内容, 每个城市都要根据当地特点形成有特色的夜市中心、文化活动广场, 通过推出一批购物街、小吃街等消费场所, 打造一批夜间购物、休闲、餐饮的夜经济商圈和品牌。同时作好商家和公交延时营业, 保证夜经济安全有序。

七是促进旅游服务消费。近几年旅游正在成为辽宁省消费的增长点, 我们要因势利导满足群众的需求。要利用“十二运”、“世园会”扩大影响, 树立形象, 打造品牌。重点把温泉旅游、乡村旅游、沟域旅游规划开发建设好。

积极推动项目工作促进新农村建设 篇5

——参加区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5月28日至6月1日在区委党校参加肃州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题培训班,通过5天的集中学习培训,收获多多,使自己的思想认识有了新的提高,对新农村建设的科学内涵、指导思想、目的要求有了新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下面我就结合本职工作,谈谈自身的体会。

一、项目化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项目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抓手,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载体。通过项目建设,对进一步明确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使新农村建设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项目建设能使新农村建设工作得到更好地落实。“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和省财政对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扶持力度将不断加大,尽可能多地争取上级的资金扶持是我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当然还要争取其它渠道的帮助,形成全社会共建的局面),但上级的资金支持多是跟着项目走。因此通过项目建设,能够有效地争取支农资金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大事、难事。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建设,能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指标量化,有利于通过项目效绩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确保新农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对一些软指标进行了项目化,使其督有主体、查有内容、考有依据,并让农民群众看到新成效,感受到新气象。

2、项目建设使新农村建设任务更加明确。中央提出的“20字方针”涵盖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涵义深刻,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了目标。但长期以来,上级政府的政策有很强的城市偏向,公共投资的重点是城市,而占人口多数的广大农村地区并没有真正享受到多少公共财政雨露的滋润。这也就导致我区农业条件相对发展较慢,与经济发达县市的差距逐步拉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后,各种资源开始重新转向农村(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农村发展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在这种背景下,经过长期自由化发展的旧农村要回到有规划发展的新农村上来,自然地,建设“摊子”铺得就很大,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一抓就成。这就启示我们,建设新农村要有一个切实有效的抓手,要合理分解目标、确定任务,一步一个脚印地循序向前推进。通过项目建设,能使建设新农村的宏大目标变成一项项具体的行动,也能使我们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轻重缓急,进行分步实施,明确当前和长远的建设任务,做到相互衔接、有机统一。

3、项目建设使农民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好地发挥。农民最讲实际也最讲实惠,只有通过摸得见的工程、看得见的成效,才能激发他们巨大的创建热情。因此推进新农村建设,不能大而化之,搞形式主义,必须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着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扎实实地从实事做起,使新农村建设成为真正的“德政工程”。通过项目,能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同时,项目筛选从农民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广泛征求、农民自愿、自下而上”的原则进行,选择适宜的项

目和他们理解认同的项目进行投资建设,更有利于发挥其主体地位,自觉地为新农村建设投工投劳。

二、积极争取省市项目支持,助推我区新农村建设步伐

1、加强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储备与申报。项目储备与申

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项目投资的成败。为此,要高度重视项目建设工作,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把此项工作作为领导干部的责任目标来抓,及时掌握和吃透国家投资政策,有针对性的抓紧做好危旧房改造、道路建设、水利建设、清洁能源、易地搬迁、农综开发等项目的储备与申报工作,提高项目建设工作质量,加强项目评估论证,抓紧各类条件成熟建设项目的申报,将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的投资盘子,并与省市农业、发改委等有关部门密切联系,及时沟通,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省市对我区更多的投资,助推我区新农村建设。

2、继续完善项目库建设。在现有项目库的基础上,要

加强项目库的完善和充实工作,前期工作不完善的,要进一步补充完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好的项目,要及时补入项目库;对项目库中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特别是被国家淘汰的项目,要予以更新。列入项目库的所有项目都要分别归类,建立详细档案,如项目名称、详细建设内容、投资计划、资金来源、效益分析和环境评价等。当前,各地特别要深入学习研究中央相关政策与措施,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为着力点,进一步梳理国家农业建设规划,认真研究谋划出一批既能扩大内需、应对当前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又能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储备到项目库。

3、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不只是简单地通过建新屋、铺新路就能完成,它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经济发展问题,又有社会进步问题;既有产业结构调整层面的内容,又有体制改革深化层面的内容;既有科技手段的运用,又有经营方式的选择。因而,需要农民不断提高素质,以适应新农村建设任务的客观要求。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对支持项目建设的认识,对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改善环境的认识,充分调动农牧民的积极性,鼓励广大农户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上来,积极投工投劳,共同促进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

为加强对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制定、综合协调、督查指导、工作调度和监督检查。落实新农村建设领导和部门帮扶工作责任制,采取领导每人联系一个乡镇、部门包挂乡镇的方式,确立联系乡镇、联系点,制定工作方案。相关村镇也能主动与所联系的领导、部门沟通,取得支持和帮助。区委、区政府领导经常深入联系点召开现场会议,深入村镇进行调查研究和检查指导。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只要我们把思想统一到党代会的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上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

数学课堂如何促进学生积极互动 篇6

一、激发互动意识,做好互动分工

做好互动,首先在课前要激发学生的互动意识,赋予他们挑战自我,挑战别人的信心,根据同学情况做好小组分工,尽量做到使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活动的主体;课前教师要尽量准备好互动内容,让学生动得有目的、有目标,而不是单纯地为了“动”而“动”。为了更好地促进互动,教师可以提前要求同学做好课堂互动准备。比如,要求小组准备:数学资料的收集,复习课上典型题目的收集,一个数学知识点的发展方向……

二、留有课堂布白,创建互动氛围

课案设计时要留好课堂布白,课堂上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要给学生留有较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互动学习提供机会和氛围,要大胆放手,引导孩子们相互启发,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语言总结自己的发现,你会发现孩子们能把知识的一次次再创造演绎得多姿多彩。教师应把这些宝贵的动态生成资源挖掘出来,使课堂在预设中生成,在动态生成中幻化出灵动的美。要多关注学生的互动状态,切实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三、优化互动形式,增强主体意识

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互动兴趣,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的内容,在新知“动态生成”之后,学生要进行知识的反馈。老师只要适度地出一两个典型题即可,然后以学生活动完成的形式让活动小组互出互练互讲解。这样做的好处很多,你会发现题型也丰富多了,同学们对新知识理解也更透了。当你询问调查时还能很容易找到他们当堂课的薄弱环节。对于变式题在老师的适当引导之后完全可以由学生向同学推广自己对该题的理解和它的变式方法,学生的潜力一定会让你刮目相看,受益匪浅。

四、转化角色互换,增强互动兴趣

有人提倡把講台还给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尝试担任教师的角色,是一种很好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复习课中,可由学生代替教师的角色向同学们推荐自己对章节的总结,与同学分享收集的典型例题;或以未知者的姿态以你问我答的课堂方式进行知识回顾;当然做好这些离不开教师课前任务的布置,课堂适时地指导和总结。即使这样,你还是做到了只以指导者的身份存在的,你的课堂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能够在讲台上发挥自己才能的时候,他们的角色就发生了改变,他们的学习激情就得到了激发,他们的探索求知欲就不可遏制的发挥得淋漓尽致。

积极关注,促进师生良性互动 篇7

一、改变观念,积极关注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的成长,激励效应大于批评效应,换言之,每个生命个体都渴望得到周围人的价值认可与肯定。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语言和行动上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激发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热爱。对于小钱而言,其进步大小取决于主观上的前进动力及对自己的约束力。班主任如果能设法提高其对事情的专注力,加强其自身控制力,促进其对周边事物的正面感知,会使小钱的表现有所改善。

小钱“做作业凭兴趣”,那么班主任就要观察一下小钱会做什么样的作业、做得怎么样。从中或许可以了解到小钱在学业上碰到了什么麻烦,面对学业负担产生了哪些不良情绪,等等。小钱“心情不好便会看窗外的风景”,这说明班主任已经关注到了小钱的情绪,不妨告诉小钱:“老师已经注意到你好像有什么心事,你愿意和我说说吗?”教育过程中要尽可能让小钱主动开口,以谈心为主,切莫说教,淡化教育痕迹。

“在课堂上及时地提醒并教育”,这种在大庭广众下的批评很可能会伤害小钱的自尊心。因此,班主任要改变工作方法。比如,当小钱上课走神时,班主任可以走到他的身边,轻轻拍拍他的肩膀,提醒他集中注意力。“经常教育”“从父母期待到自身的发展”这种空洞的说教可能会把学生推得更远。对于“90后”的小钱同学而言,逆反心理较重,他更多的是需要老师真诚的关心,更多的是想自我探索、自由成长,而不是空洞的说教。班主任表面上积极学习“酱紫”等网络语言,归根到底还是想去改变学生,更多的还是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不接纳。学生是聪明的,他们看到了教师教育中的伪善和功利,所以就会拒绝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因此,“积极的关注”远会比“消极的改变”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二、注重沟通的艺术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一座桥梁。班主任和学生的沟通既要能够触及彼此的内心深处,又要把握好一个尺度。

1. 沟通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沟通不足会产生问题,但过多的沟通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有时甚至会使矛盾恶化。同时,并不是所有的沟通都是正向的,负向沟通只会导致负向结果。虽然班主任一直就小钱的问题积极地与小钱进行探讨,但是收效甚微,甚至让小钱一度无话可说。一句“你很搞笑的”的背后让我们感受到小钱一种无所谓的消极人生态度。这时班主任可以暂时减少沟通,增加具体细致的帮助与鼓励,削减小钱的反感。

2. 寻找师生沟通的共通背景

运用积极思维促进比赛发挥 篇8

积极正确的思维并不局限于对每次训练和比赛的认识态度, 运动员在参加比赛的准备中, 对比赛的指导思想和心理定向往往准备的很充分, 应该说是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准备的, 但是, 随着比赛的进程, 体力的下降, 赛场上突发情况的出现等, 原来正确的思维将会发生变化, 如果自己不进行引导和克服, 就会对比赛造成影响。一名运动员在一次自行车比赛中随着比赛的进行, 运动员的体力透支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 面临着身体和意志的考验, 如果运动员咬咬牙坚持住可能就打败了对手, 反之, 当思维出现“我不行了”、“我骑不动了”这一类消极的想法, 运动员就会立即败下阵来。当然, 我们不是说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应该有思想活动, 人的大脑每秒种会产生几百个信号, 不反应是不可能的, 而反应的关键在于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思维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以上的例子只是说明运动员在比赛关键时刻的思维变化影响着比赛的结果, 因此, 教练员、运动员应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力求自始至终用积极的思维方式引导自己, 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激励自己, 从而使比赛取得好的成绩。

积极的思维方式不是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后就能顺利地在比赛中体现出来的, 它和其他事物一样, 有一个习惯成自然的过程, 我们要在平时的训练、工作、生活中有意识的进行培养, 养成遇事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提高对积极性思维重要性的认识, 努力引导运动员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积极的思维方式处理问题

积极思维的重要性是通过教练员的讲解和运动员自身的训练和比赛的实践中来深刻体会的。积极性思维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它是动态的、辩证的, 是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人的本能是消极的思维方式, 其错误的心理定向会自然形成, 想用积极的思维方式代替固有的消极思维方式是一个十分艰苦的过程, 要求运动员要有个良好的自我克制能力和坚强的意志才可以完成。因此, 培养积极性思维方式, 要在提高认识的同时, 从点滴小事做起, 在平时的训练、工作、生活中用积极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养成遇事不乱、不慌, 敢于拼搏的积极思维习惯。

二、运用积极思维方式是多想自己的成功和优势所在, 不去想自己的失误及缺点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良好的传统, 从小就受着各种美德思想的教育, 因此养成了谦虚、谨慎、忍让、自责等行为习惯, 这是做人谦逊的一面, 但对于自行车项目而言, 这种教育方式在训练方面是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的, 我们绝不能每天想着自己的缺点及差距去训练, 这些都是与积极思维所提倡的只想好的, 不想坏的要求背道而驰, 同时, 教练员在培养积极思维过程中也会增加一定的难度。

运动员在训练中, 要具备一个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有一个过程的, 即使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了, 有时也会有反复的现象出现, 如果一堂训练课或比赛没有发挥好, 在心里不要认为自己不行, 更不能找客观原因, 而要用积极的思维方法去思考, 找出自己发挥不好的原因, 比如在关键的时刻为什么没有拼上去, 比赛和训练中自己又忽视了什么等, 而不是一味的乱找毛病, 产生消极心理。运动员每一次的训练课都要充满自信的去面对, 可以自己给自己打气,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也可以想象一下站在高高的领奖台的那种自豪与骄傲, 让自己有一个好的状态投入到训练中, 其效果也是令人惊喜的。

三、帮助运动员树立自信心, 提高积极思维的能动性

在运用积极性思维过程中, 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对于一件并无多大把握的事, 如果我们事先相信它能完成, 那么, 它通常是唯一保证成功的因素。”自信是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反映。运动员参加比赛, 首先要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的技术动作是正确的, 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 在任何时候,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 都要坚定自己的信念, 坚决按照自己的赛前准备去做, 按照教练员的指示去做, 抱着永不放弃的信念, 这才是取得比赛胜利的唯一途径。

自信心的建立要靠平时的刻苦训练和经验的积累, 用积极的思维来激励自己, 树立能够战胜对手的信心。教练员也可用“赏识教育”的方法, 多表扬, 少批评, 多鼓励, 少指责, 多找优点, 少说缺点的方法, 让运动员在成功的时候看到成绩, 增强信心, 在失败时也看到成绩, 看到光明。对于运动员每个训练阶段的任务指标, 教练员要灵活掌握, 确保完成。

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比赛, 自信是打好比赛的首要条件, 如何使运动员在比赛时充满自信呢?我认为, 运动员要有“天不怕, 地不怕;天是老大, 我是老二”的气势, 首先在气势上给人种下稳操胜券的印象, 在比赛中稳扎稳打, 哪怕是输给了对手也要让对方感受到一种压力和对未来比赛的一种担忧, 这就是说运动员有了足够的信心也就为今后的比赛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四、注重比赛过程, 在日常训练及比赛中要规范和演练比赛思维程序

竞技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夺取冠军, 俗话说:“不想拿冠军的运动员不是个好运动员”, 但是光靠空想是想不出来的, 赛前夺冠呼声很高, 但比赛失利的例子真是举不胜举, 倒不是不应该去想, 而是想的方式不对, 如果一个运动员在赛前只想得到冠军, 而不去想夺冠军的过程, 那么这一切只能算是一种空想, 机会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 冠军的取得也是一样的, 如果没有平时的刻苦训练, 没有平时精力的投入, 是不可能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在赛场上如果考虑比赛结果的多一些, 而考虑比赛的过程少一些, 那么他的成绩也是不会理想的, 作为教练员, 我认为, 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更加注重比赛的过程, 而应较少的关注比赛的结果, 这样就会放下很多的包袱, 轻装上阵, 取得优异的成绩便会指日可待。

如何才能把精力全部投入到比赛过程中去呢, 这是值得我们仔细研究的问题。巴沙姆在《驾驭思想方法》一文中说道:“人的头脑如同计算机, 如果你储存一套想法, 编制一套程序, 在每次表演前, 可以模拟思想的系列图像, 这样就可以获得思想的一致性”。根据巴沙姆先生的这一理念, 我们不妨把运动员比赛全过程的思维活动, 人为地编程序, 就叫做“比赛思维程序”让大脑的思维活动跟着比赛程序走, 大脑里只想, 准备活动如何做, 如何起步, 如何抢位, 如何分配体力, 如何克服比赛时的急躁, 如何摆脱和超越对手等, 思维活动既不瞻前也不顾后, 只想动作要领, 只想怎样克服比赛中的各种困难, 只想如何在意志上、体力上拼过对手, 如果我们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 才能将自己的最好水平发挥出来。

五、小结

综上所述, 竞技体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夺取金牌, 金牌的取得要靠良好的心理素质, 而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积极的思维来完成。积极性思维的运用可以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进行正确的心理引导, 运动员在比赛中才能更好的发挥, 最终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

参考文献

积极开展药物咨询促进合理用药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3年我院在门诊药房设立了专门的药物咨询窗, 每周一至周六上午, 有专门咨询药师值班, 有明确药物咨询岗位职责, 配备了专用的计算机和大量医药专业参考资料和书籍, 如《中国药典》、《新编药物学》、《临床用药须知》、《临床合理用药指南》等, 并开通药物咨询服务热线。不论是现场咨询还是电话咨询, 均填写药物咨询记录表, 详细记录咨询者的情况、咨询内容及药师解答情况。对需要通过再咨询后解答的问题, 进行专门登记, 事后及时告知咨询者。

1.2 方法

整理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记录完整的2421例药物咨询登记资料, 对咨询人群、咨询内容、答复及满意情况进行分析与总结。

2 结果

2.1 咨询人群

在2421例咨询者中, 主要为患儿家属咨询, 共1435人次, 占59.3%;其次为本院医生咨询, 占28.1% (680人次) 。再次, 护士咨询占8.8% (212人次) , 健康人群咨询占3.9% (94人次) 。现场咨询占62.6%, 电话咨询占37.4%。患者家属以现场咨询为主 (1197人次) , 医护人员以电话咨询为主 (493人次) 。

2.2 咨询内容

以用法、用量、服药时间及注意事项最多, 占34.8%, 其次为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占18.3%;是否属医保范围占13.51%;新药的适应症、疗效占10.70%;药品的不良反应占8.10%;药品的商品名与成分占7.31%, 再次为药品价格占3.30%;贮存保管占1.78%;生产厂家、库存情况占1.40%;其它占0.78%。患者家属最关心的是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大部分患者因看不懂医嘱或药品说明书前来咨询, 而咨询最多的是每日服药次数和用量, 饭前或饭后服用, 多种药物能否一起服用等。护士普遍关注药物的配伍和稳定性这些与日常操作密切相关的问题。医务人员咨询以国内外新药信息、老药新用、药物相互作用、联合用药时的配伍禁忌、药物的适应证、疗效等为主。

3 讨论

开展药物咨询工作, 是医院药学部门从以“保证药品供应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以“药剂为主体”向以“临床药学为主体”的转变;向以“参与临床用药实践, 促进合理用药为主”的转变。在2421例药物咨询中, 2359例予以答复, 答复率为97.4%。只因患者时间关系、记录不详或没留电话等没有答复。少数咨询者对回答结果不满意情况有: (1) 因药品招标落标、产品降价厂家无利润而停产、进口药品不再进口、药品的替代品多或廉价药品短缺等, 无药可取; (2) 咨询药师回答时不注意说话方式、不够热情, 解释太专业化、不够详尽等; (3) 重复开药、病人嫌药品价高、药物不良反应、收费或药房工作失误等原因引起的退药问题。

咨询药师本人要加强学习, 调整药学及临床医学知识结构, 以便准确、全面的解答患者的咨询。开设临床药学授课, 向临床介绍宣传新药知识。有些患者稍有病就吃药;有些患者认为广告宣传的就是好药, 价格贵的药疗效就好;有些患者常不按时服药或随意中途停药;有些患者由于害怕毒副作用, 病情好转就自动减量或停药。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加大药物知识科普宣传, 开展健康教育讲座, 印发一些药品使用的宣传资料, 帮助他们合理用药、纠正用药心理偏差。

由于对药师的交待记忆不清或记混;怀疑药师发错药;中、西药的合用;药品不良反应的反馈;药品价格的疑虑;药品质量问题;药物服法不明;漏、少发药因素;有关用药的注意事项等原因, 患儿家长返回药房再次咨询[1]。咨询药师应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沟通技巧, 多听咨询者讲诉, 留意对方的情绪状态, 教育程度及沟通感受和对药物的认知情况, 尽量使用大众化、确定性语言, 正确理解医师的用药意图, 充当医师与患者之间的桥梁, 指导患者合理的用药, 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避免药源性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咨询缓解了门诊窗口的药师解释如何合理用药的压力, 有效地减少了患者的投诉, 大大提高了患者对药房工作的满意度, 是门诊药房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开展药物咨询一方面可以提高药师的专业知识水平, 树立医院药学人员的良好形象, 丰富药师内涵;另一方面促进患者的合理用药, 密切医、药、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对医院总体服务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为了提高药物咨询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近一年半内记录完整的药物咨询登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咨询人群以患儿家属为主 (59.3%) , 其次为本院医生咨询 (28.1%) ;咨询内容以用法、用量、服药时间及注意事项最多 (34.8%) , 其次为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 (18.3%) 。结论药物咨询可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临床药学,药物咨询

参考文献

积极促进论文 篇10

一、构建教研网络为校本教研搭建平台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不是弱化专业教研部门的职能, 淡化行政部门的教研意识, 而是对我们的教研管理与指导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一是着力抓好教研人员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 建立竞争、激励机制, 进一步完善教研人员目标管理考核办法, 充分调动教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在加强建设的基础上, 突出创新, 以形成我市教研新特色。二是要求教研人员转变教研工作方式, 以课程为导向, 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开展研究, 努力提高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发展。三是教研人员要从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学校发展的需要出发, 工作重心下移, 使教研工作植根并服务学校的教学实践。全面了解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以更新理念, 改进教学行为为重点, 发现教师教学优点, 并和教师一起总结提炼, 开发教师教学潜能, 与教师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探索出有效的方式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抽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教研员深入教学第一线, 将教研重心下移到学校, 倾听学校呼声, 了解教师教学和研究中的困难和问题, 提供专业咨询、信息服务与技术帮助等。以各种方式参与校本教研制度当中去, 努力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 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并在实践中得到锤炼, 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

同时, 市、片、校三级教研网络的建设, 为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搭建好平台。将我市中小学划分为八个教研片, 局领导分片挂钩, 教研员、校长分别担任正、副片长, 深入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市直学校和部分乡镇中小学还建立了教研室, 承担组织课题研究和指导、督促、检查学校教研工作的职能。各校建立健全了校长、教研室主任、教研 (备课) 组长、教师四级教研网络, 并努力做到任务落实、人员落实、制度落实、经费落实,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研究工作规范有序地开展。

进入新课改, 我们出台了《德兴市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成立了市、校领导小组和市专家指导小组, 构建了教研网络。一是启动“教研型”师资培训工程, 采取师资培训与教研活动相结合, 定期举办教育教学研究培训班、研修班, 对学校领导、学校教研室成员和教研骨干, 分层次、有计划地进行普及教育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培训, 寻求将“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最佳途径。二是每年暑假, 送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参加省、市课改培训, 回来后要求授课者集体备课, 集中设计, 开展好全市课改年级所有任课教师的二级培训。三是各校大力开展校本培训, 提高教师素质, 形成一支善教育、精教学、懂教研的适应课程改革的教师队伍, 确保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有一支雄厚的教师队伍。四是珍惜人才, 爱护人才, 任人唯贤,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有计划地组织优秀教师、各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到外地参加学习、考察、调研活动, 为他们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创造良好的条件。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各科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带领和激励其他教师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中。

二、开展系列主题教研活动对校本教研进行有效牵引

近几年来, 围绕以校为本制度的建立, 我们先后开展了“‘教育质量年’活动”、“‘百课千人’教学研讨活动”、“‘四项教学技能’竞赛活动”和“‘五环联动、反思成长’主题教研活动”以及正在进行的“学科论坛”等系列大型区域教研活动, 为课改理念的贯彻、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为学校的校本教研的开展及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发挥了良好的牵引作用, 丰富了校本教研内涵。系列主题教研活动的不断深入推进, 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我市校本教研制度一步步走向良性发展的探索历程。

2003年, 我们提出了“加强校本教研、迎战新课改”的口号, 以学校为研究阵地, 以教师为主体, 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战场, 从课堂教学的实施、课后的教学反思入手, 针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情境的创设, 民主、和谐、宽松、安全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教师角色的转变等方面进行深入审视反思。在新课标的学习落实中, 将全市区域性课题理念与新课标进行整合, 确立的区域性省级立项课题《主体参与型发展性教学模式的研究》被评为“省先进课题组”。形成了“主体、探究、发展”六字理念, 并以区域性课题牵引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特别是针对传统教研活动重结果、淡过程, 重竞赛、轻发展, 只关注少数人, 而忽视了大多数教师专业成长的弊端。我们开展了以校长讲座竞赛、教导主任评课比赛、教师人人进行说课、上课、评课为主要内容的“百课千人”教学研讨活动。要求校领导率先垂范, 学科带头人做典型示范, 广泛深入地动员发动全体教师人人参与。活动历时1年, 教研室组织专家评审组指导、检查、评比, 评出了100节好课, 全体教师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理念洗礼, 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

反思中, 我们也感觉到虽然全体教师参与到活动中来, 但参与的质量、深度和效果还不够, 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作用不够大, 教师在这次活动中“得”还不够多。为此, 2004年底, 我们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又开展了教师人人参与的“微型讲座、抽题上课、课后反思、相互评课”为主要内容的“四项教学技能竞赛”主题教研活动。由于发动深入、组织得力, 历时一年的活动, 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增强, 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质的提升。它为我市的教学改革引来了源头活水, 为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注入了全新的内涵。

2006年底, 在教师座谈和总结反馈中, 我们进一步感觉到教师的教研自主意识有待加强, 参与教研的深度不够。教研人员退到了评判教师研究状况的配角中, 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专业教研人员的引领作用。在广泛论证的基础上, 我们又启动了“主题发动、分散研究、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展示”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五环联动、反思成长”主题教研活动。

一系列主题教研活动, 促进了我市教师专业成长。我市教师在省、市举办的各种教学技能竞赛中捷报频传, 其中铜都中学教师徐香莲在全省物理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并被选派参加全国优质课竞赛;香屯中学教师李朝楠在全省体育教师基本功竞赛中荣获一等奖;铜矿一小教师周艳在全省小学数学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二等奖、上饶市一等奖;德兴二中教师程皆煌在上饶市初中数学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并被选派参加全省优质课竞赛。

三、加强校本管理是开展校本教研的落脚点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关键是要以加强校本管理为落脚点, 没有有效的校本管理加以实施和完善, 再好的理念、再周密的方案、再多的投入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不断地建立机制来完善学校的校本管理, 激活校本教研的细胞, 加强学校校本教研的督导与评估, 从而保证了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我们以学校发展为本, 创新教学研究机制, 积极建立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将教育教学管理、教育科研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评, 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考核、评价制度, 完善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活动制度。

建立多元开放的校本教研制度, 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制度创新, 是推动课程改革实验和推广工作的保障与支撑, 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 是以人为本、文化管理、建立学习型学习的有效途径。因此, 我们要求各校建立一套与校本教研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首先是理论学习制度。理论学习突出以教学创新思想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的学习, 重视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学习。要求学校为教师推荐并购买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报刊资料, 使教师在眼花缭乱的书山中找准学习目标。其次是建立对话交流制度。加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对话, 使教师有机会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公开而自由的讨论, 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开放的讨论领域, 使校园文化有一个学术对话和学术批评的氛围。第三是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引导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提升新课程实施效率。根据课改要求出台了新的《教师考核办法》。第四是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下发了《德兴市教学常规指导意见》, 对备课等常规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教师日常工作入手, 研制启用新理念下的备课本、听课本, 规范引领促进教师在新理念下逐步成长。第五是建立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机制, 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充分了解、挖掘、弘扬学生个性,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第六是加强了各校教导处、教研室、教研组建设, 明确校长是校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促进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的转换, 激发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确保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七是引导学校加强校际交流, 出台《教研组建设指导意见》, 规范加强教研组建设, 有效激活学校教研细胞。督促学校完善校、乡 (镇) 级学科带头人管理方案, 充分发挥市、校两级学科带头人作用。

积极搭建平台促进老有所为 篇11

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是老龄群体中很有特色的组成部分,我省据粗略统计约有60万人,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在全面达小康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程中,如何针对这支队伍的特点,恰当地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充分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有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缓解老龄群体对社会的压力。与许多老年人不同。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不仅是被“赡养”的对象。也可以继续发挥专长。起“建设者”的作用。实践证明,许多有才华的老专家,可以健康地工作到70岁、80岁。其中有不少老专家到了老年或接近老年时诞生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科学技术贡献;有的老专家在退休以后又成功创办、领办科技企业,不仅为社会创造了财富,还为社会增加了就业机会;有的老专家利用自己的学识和经验,为政府和社会提供重要决策咨询建议。为践行科学发展观作出了宝贵的新贡献:还有很多老专家深入企业和农村,开展技术服务、人才培训、科学技术知识普及、医疗健康服务、扶助弱势群体等活动。其次,充分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有利于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就当下我省的人才需求来说,一般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充裕,而那些造诣较深、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才则较为缺乏。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在职期间曾为我省经济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他们中的很多人,特别是不少老专家专业功底较深、经验丰富、情况熟悉。在当前我省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进程中,他们理应是一种素质好、用得上的宝贵人才资源。

经过多年的实践,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重要意义不断被社会所认识。并不断被列入党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2005年中办、国办颁发了由中组部、中宣部、统战部、人事部、科技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和中国科协共同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办、国办“意见”),系统地阐明了我国现阶段有关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的主要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中办、国办“意见”强调“高度重视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社团组织的作用”。其目的是通过社团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处于离散状态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组织起来,形成符合这一特定群体特点的既能使他们安度晚年。又能力所能及地发挥专长、服务社会的新型管理服务模式。江苏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是我省由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主要社会团体。成立于1983年,近年来,特别在中办、国办“意见”颁发以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现有会员2.1万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者占60%,在全省各省辖市、近半数县(市)和部分行业、高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建立的基层组织已初步形成了网络。在今后的工作中。协会要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一是针对农业、能源、环境等改革与发展方面的突出问题,组织老专家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近两年来,由省老科协直接组织提交并得到省领导批示或批办的建议有8项,包括加快发展我省再生资源产业、再造徐州工程机械新优势、加快发展我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广示范环保甲醇汽油等。其中“关于建立我省节能长效管理机制的建议”,经省有关主管部门研究部署,已在全省推广。

二是认真组织老专家深入农村和企业开展科技服务。我会有一大批老专家报名参加了由省委农工办、省科协组织的“万名专家兴农富民工程”。如苏州市老科协农业分会在农村建立了11个专业示范基地,为发展现代规模农业出谋划策。2007年,全省老科协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260期,参训人数达到2.3万,组织科技下乡1000多次。受益农户3万多户。无锡市、南通市通州等地基层协会老专家与企业结对服务,组织推广了一批重要的科技成果,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获得了省科协、省发改委、省经贸委等单位的肯定。

三是深入基层开展科普讲座,为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出力。各地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相继组织成立了老专家科普讲师团,入团老专家615人,2007年在全省巡回进行科普报告(讲座)2200多场次,听众达40余万人次。同时。积极举办各类科普展览,广泛开展科普进社区下农村活动,为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提高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组织老专家创办社会公益事业,以知识服务民生。我会与金土地有限公司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企业联合在全国首创“江苏省金土地科学育儿社会服务援助系统”,建立了以500余名老专家为骨干的南京地区科学育儿咨询服务团,同时采用科普小报、网络通信、短信平台和电话热线为全省的广大育儿家庭提供专业服务。得到了省计生委和省妇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为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素质做出了切实的贡献,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五是活跃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凝聚力。针对老年人的各种需求,我会创办了一批以学习娱乐为主的文化团体。定期举办形势报告会、组织兴趣小组、开展特色旅游、举办体育比赛、进行保健咨询与健康检查等。还同时开展为高龄老专家祝寿、表彰和慰问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对严重贫病老专家扶助帮困等活动,建立了充满人性的协会管理制度,营造了充实、欢快的群体氛围,增强了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的凝聚力,吸引了大批协会内外的老年专家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作中来。

积极促进论文 篇12

一、校本培训的有效开展, 建立了适合贫困地区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

在校本培训开展的初期, 新课程改革正在部分省市进行试点, 中小学教师对相关新课程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晰, 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也不是很高。因此, 在校本培训实施后, 教师认识到了校本培训在提高自己教学水平上的意义, 调动了教师自觉进行培训提高的积极性。校本培训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通过校本培训成长起来的县、乡、校三级骨干教师培训带动了全县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教学技术水平、课堂教学形式、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和提高, 在拓宽资源利用渠道, 整合其它教育教学资源, 综合开发各种乡村教育资源等方面也创建了新的、较为有效的模式。

1. 学区和学校学会了挖掘本学区、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的方法。

如充分利用中欧项目和国家“远教”试点项目、“义教”项目配备的信息技术设备、图书与软件资料, 整合原有图书仪器、优秀教师的教学案例, 以及适合培训教师的音像资料、自制教具等, 拓宽了教师培训资源渠道, 实现了资源利用途径的普遍化和利用方式的多元化。

2. 学会了教师培训资源开发的方法。

县项目办在全县范围内组织省、市、县级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根据县乡实际, 编写适合本地教师实际需求的培训资料, 开展教学风格明显、课改理念深、具有引领作用的示范观摩课, 举办导向性较强的专题讲座等, 对农村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培训条件, 强化对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等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

3. 建立了有效的教学资源传送渠道。

县级教研部门以校本培训为载体, 精选活动中积累的教学资源向各级教研组织复制下发, 再由本学区、学校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二次增减筛选后复制下发辖区学校或教学点用于教师培训和教学, 这样便实现了优质培训和教学资源在全县范围内范围的最大共享。

4. 初步建成了教师校本培训新体系。

通过校本培训, 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求得到激发, 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 对所需资源进行整合, 方便了开展校本培训或教师在家里进行自学“充电”, 为教师的学习最大化地提供了硬件支持。校本培训已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校本+自学”的教师培训模式, 已成为实现教师终身学习的较佳方式之一。

二、校本培训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搭建了培训提高的广泛平台

校本培训不要求统一模式, 但必须注重实效, 并要鼓励教师开阔思路、大胆创新。在实际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中采取举办讲座、组织观摩教学、案例教学、读书活动、备课指导、教学诊断、师带徒、参与式培训等形式, 改变了过去一直沿用的单一的讲座形式, 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各级教研部门还可组织各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研员开展“送教下乡”活动, 深入教学现场与山区教师面对面进行交流, 这种形式可使广大农村教师在不耽误教学的情况下, 得到有效培训。在平时的校本培训活动中利用乡镇资源中心的条件和教师资源优势, 以及其示范、带头作用, 以校本教研为龙头, 解决农村学校分散、学习资源有限的问题, 改善教师的学习环境, 提高培训设施的利用率, 提高教师的素质与工作效率, 改进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行为,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与学的质量。同时, 教师学习资源中心为辖区学校培训学习支持人员和技术支持人员, 让他们为学区或村级学校的教师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和技术上的支持, 使校本培训活动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学习的组织和纽带, 让农村教师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能及时得到他人的指导和帮助, 形成片区中心校本培训有骨干引领, 全员培训教师能够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 教学反思有培训者指导。多方位开展的培训活动为校本培训的发展开辟了持久的运转途径, 带动了周边学校教师的整体提高。由于开展的各种培训活动符合教师的教学需求, 因此, 得到了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支持, 在辐射周边学校进行教师培训、服务社区的活动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在校本培训中开展的信息技术 (ICT) 应用培训, 是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 因此, 要把ICT培训作为创新校本培训的重点进行促进。为了培养广大农村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 使多数农村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育资源, 优化教学方法, 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校本培训指导中对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的开出率和参加有关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次数等应做明确的要求, 并要作为教师教研及常规管理的硬性指标列入业务考核范围。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参加一次信息技术集中培训, 每学期都要开展五次以上利用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 并结合教学实际撰写两篇以上的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论文。对每位教师关于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情况、学生的反馈效果、教师的教后感等都进行详细的记录, 在年终结合信息技术教育效果对教师进行量化评估, 从而激发教师充分使用信息技术、认识和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的积极性, 促进校本培训效果。

三、校本培训理顺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长效运行机制

校本培训的实施过程既是一个建设过程, 更是一个总结经验, 为农村教育今后的发展建立运转机制的过程。因此, 摸索出一套适合农村环境, 促进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运转机制, 对校本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在培训实践中, 要充分发挥各级教研部门的协调组织功能, 牵头组织教研室、电教馆等指导帮助乡镇学校开展各项工作。充分利用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培训工作中长期积累的经验, 负责开展对乡、校骨干教师的培训, 并在资源库的建设和资源管理上向受训学校提供成功范例与典型经验。发挥教研室研究、指导教学的功能, 教研员要深入基层调查了解学校、教师的需求, 指导帮助乡校开展以提高教师素质为主的教研活动;利用教研部门主办的教育刊物编发教师的论文、教学经验、培训材料等, 通过开展以教学方法为主的研究活动, 把教师的教学感悟和体会挖掘总结出来, 转化成教师共同的学习资源, 在中小学广泛交流, 使教师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电教馆派技术人员要经常性地深入各基层学校解决技术问题, 现场培训各校技术人员, 并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和维修。在加强指导培训计划的制定, 加大对各资源中心计划落实的督查力度, 指导完善乡镇学校的培训工作机制等方面, 要随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督促各中心计划培训任务的完成。

多方位、多层次的有机配合, 既可高质量地完成校本培训任务, 又可逐步完善建立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的长期运行机制。

四、校本培训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育教学水平

经过这几年的校本培训实践, 我县坚持以乡镇中心小学 (或初级中学) 为主阵地, 利用各级教研部门的信息技术设备和教学资源对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 在提高教师素质上,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教师个体素质得到了快速提高。

开展的校本培训, 使教师对新教材有明确的认识, 对新理念、新课标、新教法有正确的理解;教师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说感受、谈体会, 会展示自己的新见解;在教研活动中, 教师学会了在对比中学习, 在对比中找不足的方法。

2. 乡、校教师群体水平得到了提高。

通过各级骨干教师和校长的带动, 校本培训带来的最新教育教学信息和各校开发的本土化教学资源在大多数基层学校已“生根开花”。如有的学校以组建摩托车为交通工具的“送教下乡”小分队, 极大地缩短了培训周期, 拓宽了培训面, 提高了培训效果, 实践证明, 这是一条值得推广的耗时少、投资小、效果好的校本培训新路子。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来说, 各基层学校在一学期中每个重点学科都能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使各级各类学校利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的整合课程数目达到了相关要求, 为教育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校本培训中以培训促进教师发展、以培训强化教师业务素质的运转途径, 是贫困县教师成长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培训途径。教师水平的提高, 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校本培训为农村学校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学生学习的途径变得丰富多彩, 学生的知识视野得到了拓展,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形成, 学生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学习不再是中小学生的负担。这些变化的出现, 均得益于以教学实际为起点的校本培训活动, 得益于校本培训与常规教研活动的融合, 得益于校本培训的实施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摘要:以学校为依托的校本培训, 对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变农村教师的研修方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作者所在县的实际开展情况入手, 阐述了校本培训的实效。

关键词:校本培训,专业发展,农村教师,实效

参考文献

[1]陈如平.欧洲教师校本在职教育模式[J].中小学理理, 1997, (9) .

[2]曹大宏.关于“校本教师培训”的辩证思考[J].成人教育, 2005.01.

上一篇:美术实践课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反思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