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粮积极性论文

2024-08-02

种粮积极性论文(通用7篇)

种粮积极性论文 篇1

昌图县是农业大县, 近年来由于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实施, 农民在种粮中得到了实惠, 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粮食产量也逐年提高。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18.75亿千克。比2007年增产1.6%;比“八五”期间平均年产15亿千克, 增产3.75亿千克。销售商品粮的产值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5%~40%, 比“八五”期间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0%下降了20%~25%。这里除由于工业生产发展较快因素外, 从侧面也能说明依靠粮食转化和农副产品转化加工来提高粮食附加值方面做的不足。因此, 怎样使农产品增值, 实现在粮食连续增产的情况下, 实现高产、高效, 提高农民的种粮收入, 是我们目前和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鼓励支持发展畜牧业, 实现粮食转化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 粮食安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必须常抓不懈, 把粮食安全放在现代化农业的首位。要想保证粮食安全, 就必须保障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就必须逐步提高农产品的价值, 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使农民在种粮中得到实惠。虽然国家近几年来每年都在提高粮食收购保护价和增加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款, 使农民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从长远的角度看, 要想进一步提高农民种粮的收入, 仅靠国家的种粮补贴政策是不够的, 各级政府还必须采取多项措施, 进行粮食和农副产品的加工转化, 增加其产值, 变补“血”为造“血”, 这样才能实现农民种粮收入可持续发展。要想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是要对当地的粮食加工企业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根据实际情况, 实行一定的减税或免税政策, 也可以给予享受招商引资企业政策, 促进他们收购加工粮食的积极性。二是鼓励发展养殖业, 实现相对的奖励政策, 谁养殖的多, 就给谁包括物资、资金和精神上的奖励, 鼓励一些大型的养殖专业户和大型养殖场扩大养殖规模, 促进饲料企业多收购粮食进行饲料加工, 这样由于养殖发展了就会促进饲料加工业的发展, 转化的粮食就会更多, 粮食价格也就会水涨船高。三是有关部门应建立粮食奖励基金, 作为农民卖粮的奖金, 就如同国家的粮食直补一样, 农民每出售一斤粮食, 就给予一定的奖金。

二、支持农民建长期储粮设施, 使粮食增值

长期以来, 昌图县农民在秋季玉米收获后, 都是在自家院内平一个场院进行露天堆放, 没有一个固定的储藏场所, 不利于长期储藏。在造成一定的损失的同时, 也不利于晾干降水, 有时由于入冬后雨雪过多, 还常造成轻微的焐堆和霉烂现象发生, 更谈不上长期储藏了, 一般都是在春节前出售光全部粮食。有关部门应出台一些政策, 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 鼓励农民在自家院内建一些固定的穗储粮降水仓库, 穗储优点是既有利于降水, 又可长期储存。在秋收时将玉米进行整穗储藏, 这样既可以减少农民在陆地堆放的损失, 又可保障粮食质量, 使农民卖粮有一个缓冲期, 可进行长期穗储, 待市场价格最高时, 再进行出售, 在解决农民储粮问题的同时又可以提高农民种粮的收入。

三、采取科学有效技术, 抓好秸秆加工转化, 增加农民收入

昌图县2008年粮食总产量为18.75亿千克, 其中玉米产量为15.42亿千克。按其经济系数0.4计算, 每年可产玉米秸秆23.13亿千克。据统计这些秸秆在农村每年做为烧柴和喂饲黄牛用掉的还不到总产量的40%, 其余部分一是秋季在田地直接烧掉, 二是拉回村内, 用作烧柴, 由于保管措施不当, 在影响村容、村貌整洁的同时, 还常引起火灾, 造成人畜财产损失。由于这些农副产品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惊人的, 据资料介绍, 每6千克玉米秸秆所含的热量相当于1千克优质煤的热量。23.13亿千克的秸秆如转化加工为工业燃料发电, 可相当于3.855亿千克标准煤 (19.275万吨) 。按每吨标准煤价1000元计算, 23.13亿千克的秸秆加工后可获经济效益19.275亿元, 运输加工等费用按总值50%计算, 可获纯收入9637.5万元, 全县20万农户每户可增收481.88元。如将这部分秸秆用科学方法经发酵或加工成秸秆饲料, 喂养黄牛、奶山羊, 不仅能很好地转化为畜牧产品, 还能将这部分秸秆经过腹后归还给土地, 培肥地力。以昌图县的20万农户计算, 每户平均拥有玉米秸秆11565千克 (做烧柴用去50%计算) , 以每头牛每天食物量20千克 (不包括精饲料) 计算, 就可充分养殖一头黄牛, 得到纯牛粪尿9125千克, 含纯氮36.5千克, 相当于174千克硫酸铵, 有机质1323千克, 相当于13230千克土粪的有机质的含量。按全县每个农户养一头黄牛计算, 可养黄牛20万头, 造有机肥18.25亿千克, 含纯氮730万千克, 相当于3480万吨硫酸铵, 每户可节省化肥支出118.5元。全县可节省化肥支出2370万元。黄牛每头按纯利700元计算, 可获纯收入1.4亿元, 两项共可增加收入1.637亿元, 每户可增收818.5元。

种粮积极性论文 篇2

黄棉珍

农业、农村、农民(以下简称“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取消了农业税和农村义务工和积累工,中央财政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且补贴一年比一年增加,国家粮食最低收购价也是一涨再涨,特别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给农民种粮吃了一颗定心丸,农民土地承包期由50年提高到70年,且又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让农民尽快步入小康社会。近日,笔者通过到农村调查了解,认为,要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从2007年起,化肥、农药、种子价格一涨再涨。尿素由2007年每吨1920元上涨到现在的每吨2520元,涨幅为31%;复合肥由2007年每吨1800元上涨到现在的每吨4450元,涨幅达147%,磷肥由2007年每吨500元上涨到现在每吨2000元,涨幅达300%,稻种、农药价格比2007年平均上涨15%左右,农民因化肥、农药、种子价格上涨平均每亩比去年同期增加成本150元左右。而粮食收购价格与去年持平。因此,要求国家有关部门,根据化肥、农药、种子实际生产成本,制定统一销售价格,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加价销售,一经发现,从严处理。

2、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我国现行粮食收购价格应以国际市场接轨。据有关媒体报道,作为全球大米贸易价格基准的泰国大米批发价格已从每吨580美元暴涨到760美元,而我国目前晚籼米零售价每吨仅为480美元左右,粮价上升空间大。国家有关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在现行粮食收购价格的基础上再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使农民种1亩田的纯收入达800—1000元,这样就会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3、继续加大惠农政策扶持力度,改革惠农资金发放方式。现行惠农资金发放是按农民承包土地为依据发放,只要农民承包了土地,不管是否耕种,镇财政所都会按田亩把惠农资金打入农民的惠农卡中,因为没有政策规定没有耕种的农户不能享受政府的粮食补贴资金。建议国家在继续加大对种粮农民补贴力度的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对哪些在外打工的农民,其责任田如转包给其它农民耕种,就应补贴给种粮的农民,抛荒的责任田不能给农民任何补贴,连续抛荒三年以上,应收回其责任田。或者是按农民交给国家粮食数量进行补贴,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关于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的调查 篇3

一、湖南沅陵县太常乡三个典型村的种粮现状

沅陵县太常乡地处湖南西南部, 位于沅水和酉水交汇处, 境内山地多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带, 全乡总面积189.1平方公里, 辖18个行政村, 140个村小组, 6405户, 26340人。资源丰富, 有耕地面积2.85万亩, 水面1.2万亩, 生态林21.9万亩, 经济林1.75万亩, 林地覆盖面积达94.3%, 全乡盛产无公害蔬菜、板栗、有机茶等农户产品。以下根据对该乡三个自然村的调查情况, 进行研究分析。

1、种植条件

(1) 气候条件。沅陵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一般小旱为三年一遇, 大旱为十年一遇, 中等水患为五年一遇, 较大水患为十年一遇。由于季节等气候条件限制, 当地多为自然降雨灌溉, 针对降雨不足或干旱天气而修的灌溉水渠因水源不足导致利用有限。

(2) 土地条件。主要是低产田比重较大, 其中天水田、二干田近13.76万亩, 占总量的28.2%;阴山、冷浸、乱泥田有3.97万亩, 占总量的8.1%。这类田或光照不足, 或水源有限, 或地下冷浸水位高不利作物生长。而水源、光照较好的稻田约为31.1万亩, 占总量的63.68%。人均只有耕地面积0.747亩, 土地的利用率范围为70%—80%。如黔中郡村地理位置为三面环水, 一面靠山, 条件极其落后, 仅靠一条河与外界联系, 是典型的库区贫困村, 该村在农业发展方面主要以经济作物为主。

2、生产状况

(1) 耕地面积少, 产量比较低。太常乡主要种植的作物是单季稻。朝瓦溪主要采用的是自己培育的品种, 种子来源于本村的农机站。每亩地年产量仅为500—600斤, 基本只能维持生活, 有的甚至需要自己购粮。虽然土地人均占有量较大, 但实际上真正能利用的较少, 其中撂荒的土地占了近30%。

(2) 全乡今年农资价格在往年的基础上大幅度上涨。其中尿素135元/百斤, 涨幅30%;磷肥34元/百斤, 涨幅42%;钾肥250元/百斤, 涨幅132%;45%南京复合肥180元/百斤, 涨幅45%;25%复合肥80元/百斤, 涨幅43%。而农药如草甘磷8元/公斤, 上涨66%;农达10元/瓶, 上涨25%。水稻杀虫剂平均上涨25%, 种子价格同比涨幅15%—20%, 而粮食保护价上涨不到15%, 农资成本涨价与粮食涨价严重失衡。

(3) 农村的劳动力大多为年老、病弱者。据统计, 太常乡有140个村小组, 6405户住户, 总人口26340人。其中黔中郡村的劳动力人口1183人, 外出务工451人, 全家外出有132人, 占该村总人数的49.28%。留在村里的劳动力大多为老、弱、病、残、幼等, 劳动能力不强, 受教育程度不高, 运用科技知识能力欠缺, 采取传统种粮方式只能勉强维持家庭生计, 田地少的农户家庭甚至购粮吃饭。

(4) 科技支农情况。太常乡农技服务站成立于1991年, 现有高级农艺师1人, 农艺师2人, 助理农艺师1人, 是一个全额拔款的事业单位。16年来, 全站人员上下齐心协力, 负责全乡新技术的推广、示范和咨询工作。组织全乡的种子、农药、肥料的调运工作。但大部分在家务农的农民年龄普遍在45岁以上, 没有专业的技术水平, 主要是依靠长期积累的种植经验。

3、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成果

2004—2006年, 湖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对落实种粮补贴政策高度重视, 抓得很紧。全省共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50666万元, 水稻良种补贴资金l83571.3万元, 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6110万元, 农资综合补贴共发放58150万元。从2005年开始推行信息化发放, 惠农政策的落实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 并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湖南省乃至全国种粮现状不容乐观, 仍存在问题, 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4、农民种粮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 农民普遍认为种粮食不如种经济作物。由于粮食生产成本的逐年上升, 种粮效益越来越低。今年的早稻成本已经达到每百斤68.3元, 按亩产750斤和农户门前售价68元/百斤计, 粮食销售收入为510元, 剔除生产成本512.26元, 加上良种补贴10元, 直补6.5元 (全年每亩13元, 按早晚稻各6.5元计) , 农资综合直补7.05元 (全年每亩14.1元, 按早晚稻各7.05元计) , 每亩收益为21.29元, 相比2005年的29.67元下降了8.38元。与此相比较, 种植经济作物需要的成本就大大降低, 而且有更高的收益, 如种辣椒、茶等年收入能达2000元以上。

(2) 农民普遍认为种粮不如外出打工。一直以来, 农业都是效益比较低的产业。从调查情况看, 一亩地剔除农药、种子、化肥、机耕、机收、机播、机种、务工等成本因素, 不过六七百元的收入, 农民种田一年的纯收入5000元左右。据调查, 86%的家庭在开支子女教育、婚嫁费用后, 基本上没有剩余的资金。而外出务工者平均年总收入为12000—15000元, 远远超过在家务农的收入。

(3) 农民普遍发现粮食价格涨幅不如农资的涨幅。一是生产成本高, 二是粮价较低。由于今年农资价格涨幅过大, 致使农业生产成本每亩增加120元左右, 严重弱化了国家惠农政策应有的效应, 不利于农民灾后恢复自救与当前生产, 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本地粮食收购的价格为1元/斤, 最好的时候为1.5元/斤, 价格波动变化不大, 基本保持稳定, 但还是相对较低。

二、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1、田地土质差, 粮食产量低

一是天水田、二干田比率大, 缺乏水源, 只能栽种生育期在110—125天的早熟水稻, 这类水稻生长期短, 产量不高。二是农业小气候复杂, 易发生作物病虫害。近年来农资价格上涨, 种粮效益下降, 大批青壮年外出打工, 不得不放弃低产贫瘠土地, 撂荒率达到了28.9%。

2、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新技术应用系数低

一是粮食作物新品种的引种与示范发挥作用不强。粮油作物生产难以发挥整体优势, 总体技术推广应用落后, 粮食产量难以提升。二是粮食作物品种优势增产潜力没有充分挖掘。近年来, 除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外, 大豆、红薯、马铃署、花生、荞麦等旱粮基本使用老品种, 没有及时提纯复壮, 品种严重退化。三是农业技术推广系统职能弱化, 推广力度不大。表现为县级技术部门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乡级农业技术力量工作重心偏移本职业务。

3、农田水利设施严重老化

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因资金不足而无法修复, 难以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排灌, 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

4、劳动力资源大量流失

据统计, 黔中郡村外出劳动力达该村总人数的49.28%。外出劳动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而从事农业生产者文化程度较低, 年龄偏大, 这给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带来较大的影响, 不利于农业经济的稳定与快速发展。尤其在边远山区这种情况特别严重。

5、粮食产品产业化进程缓慢

由于受基础条件、开发资金、技术力量等因素的制约, 农业产业化的整体发展不快, 其表现为数量不多, 规模不大, 实力不足, 品质不高, 品牌不强, 效益低下。大批粮食产品不能就地转化升值, 没有粮食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基地, 也没发展订单式农业生产。

6、惠农政策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农业机构尚不完善, 制度建设还不规范, 宣传力度不够。据调查, 85%以上的农户只知道国家颁布了“三补贴”政策, 对于其他政策缺乏了解, 从而导致了农民对领导的误解。

7、国际形势对农民积极性的影响

当前, 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 导致许多国家通货膨胀压力明显增大。如香港前段时期米价出现了暴涨, 发生了抢购;东盟一些大米出口国开始限制出口;非洲在去年粮食价格大涨70%的基础上, 今年又涨30%, 一些非洲国家出现了排队甚至抢粮的现象。尽管我国近两年的粮食价格上涨了9%, 但中国的粮食价格仍是全世界最低的, 这种价格逆差不仅不利于长期的粮食安全, 而且不能使中国的农业成为现代产业, 不能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 美国和欧洲实行的农产品补贴, 已使许多国家的农业投资无利可图, 世界粮仓已从北非、东南亚等地转移到欧美等发达国家, 粮价上升必然对发展中国家构成实质性冲击。长远来看, 任何现代产业的发展, 都离不开规模经济, 农业也不例外。农业作为一个土地要素密集的产业, 其规模经济是建立在土地规模经营基础上的。解决粮食问题, 一靠技术进步, 二靠制度创新。没有制度创新解决农业的规模经济, 再好的技术也无法应用到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因此, 必须正视土地制度的深化改革, 实现机械化种植、规模经营,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三、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可行性建议

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 促进农业产业的稳步发展, 本文根据国家的发展形势,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积极开展宣传动员, 提高和巩固粮食生产

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宣传模式及宣传媒介, 如广播、农业知识宣传栏目、农科所技术人员下田及网络等方式, 大力宣传新的种粮政策及方法, 使农民了解当前政策和措施。根据农民的需要开展专门的农业知识技术讲座, 开设固定的农知咨询台, 对农民在种粮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同时动员广大农民进行粮食生产, 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2、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扩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农村耕地面积有限, 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种植受土地面积影响大。对农村土地进行统一的管理, 实行土地承包管理制, 把全乡的土地合并后, 让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的农户共同耕种、管理, 实现不撂荒不抛田,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对种粮大户实行保护及奖励措施, 努力稳定种粮大户经营的土地。在条件及土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 对粮食种植实行产业化管理, 对中低产田实行改造。大力推广桔杆还田技术, 全面推广测土配肥技术, 提高耕地质量, 最终实现扩大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

3、加大科技投入, 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要实现粮食的高产, 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种粮科技投入力度。由政府或农科站选派知识水平较高、技术过硬的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活动, 把最新科技咨讯及成果带到田间地头, 定期开办农业知识技术讲座, 成立农业技术人员与种粮农民一对一的帮扶小组, 使农业技术人员从根本上了解农民种粮的疑问, 及时解决问题。同时, 利用当地的资源联合设点办厂, 真正将作物变成产品, 提高经济效益。

4、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 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扎实推动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建设, 巩固农业发展基础, 提高以粮食为主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对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和村组集体的建设项目, 县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确保粮食生产不受洪涝与旱灾影响。充分发挥国家以工代赈与扶贫专项资金的作用, 加大园田化建设力度, 努力巩固农业发展基础。

5、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 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为了保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农业生产资源的涨价应在政府或相关部门共同作用下控制在合理的限度, 坚决查处乱涨价的行为, 在农资质量方面要做到严格把关。进一步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 适当调整最低收购价, 使农民获得合理的收益。建立统一集中的市场销售模式, 规范市场的运作, 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利益。

参考文献

[1]刘宝森、董振国、房宁:中国政府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安全[Z].新华网, 2008-06-13.

[2]张尚武、李克勤:种粮政策激励市场前景看好早稻栽播稳中有升[N].湖南日报, 2008-04-09.

种粮积极性论文 篇4

【摘要】农民种植粮食受到政策的落实、粮食的产量和粮食的收益等因素的影响,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下降将直接导致粮食产量的下降,这对我国将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开展对农民种粮积极性问题的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种粮情况及在种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可行性办法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关键词】 农民 种粮 积极性 原因 建议

调查时间:2012年2月9日至2012年2月14日

调查地点:河北省承德市

调查对象:随机选取双塔山镇下属17个行政村中的村民

调查形式:直接走访农户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所下降,出现了改种其他经济作物甚至撂荒等现象。这个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2006年国家正式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的“三补贴”政策。从2007年开始国家还实行了农资综合补贴,2008年国家又出台了十项惠农政策。然而,由于种粮仍未走出“比较效益低”的怪圈,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带来国家粮食安全隐患。确保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因此,本文将集中调查研究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以双塔山镇为例,并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基本现状

(1)基本概述

承德市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处于华北和东北两个地区的连接过渡地带。全市共辖八县三区,市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 340多万人。承德旧称“热河”,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双塔山镇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滦区,是区政府驻地,面积97平方千米,人口1.94万(2007年)。辖17个行政村:单塔子、下店子、西平台、东平台、三岔口、棋盘地、大龙庙、黄地沟、应营子、中营子、松树沟、白庙子、厂沟、团瓢、通沟、大元宝

山、小元宝山。

(2)承德市的地理位置与气候类型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2万人,是一个“七山二水一分田”的传统农业大市,农业气候复杂,属于燕山与内蒙古高原地质的过渡带,属半温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西北高,东南部低,丘陵居多。南北海拨相差1200米。北纬40°12′至42°40′,东经115°54′至119° 15′,平均海拔:300m--1500m,年降雨量: 400mm至800mm,无霜期:62天至180天,年有效积温:1800℃ 至3980℃,年太阳光能量L129至150千卡/cm2 ;地上水:33.9亿立方米;地下水:6.9亿立方米 ;年日照时数:2500至3100小时。主要气候特征为: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少雨;夏季温和多雷阵雨;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霜害较重。

(3)土地条件

承德市国土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截至2007年底,全市土地总面积5927万亩(3951189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4551万亩(30342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6.8%;建设用地136.6万亩(91069.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未利用地1238.76万亩(82584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0.9%。

在农用地中,耕地总面积502.25万亩(334835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11.04%;园地119.69万亩(79793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63%;林地3394万亩(2262678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74.57%;牧草地403.86万亩(269241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8.87%;其他农用地131.6万亩(87731公顷)占农用地总面积的2.89%。全市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494万亩(32933.33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98%。

我市土地资源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土地总面积大,占全省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但耕地面积小,占8.6%。二是耕地总体质量低。从地形分布上看,全市有15°以上坡耕地145.26万亩(96840.17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28.9%;从耕地结构上看,水田和水浇地仅占20%,其余为旱耕地;从土壤肥力上看,多属于四、五级水平,三分之二的耕地属中低产田。三是土地生态环境脆弱。全市有沙化土地832.71万亩(555136.75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1%。其中沙化耕地达171.31万亩(114209.65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34.1%。

(4)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成果

承德市补贴耕地284万亩,补贴农户76万户,受益农民257万人。承德市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已于6月初基本完成,全市粮补资金已全部兑付到应补贴农民手中。此次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共涉及全市2514个行政村;补贴耕地284万亩;补贴农户76万户;受益农民257万人;市级拨付各县补贴资金1692万元,县拨付到乡镇直补资金1765.3万元,部分县从本级财政列支73.3万元。

承德市高度重视粮补工作,成立了以市长景春华为组长的粮食补贴工作小组,统一协调和组织全市粮食补贴工作。同时抽调财政、农业、监察等部门专人组成“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工作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政策解释、基数测算、资金拨付、进度督导等工作。

在粮食直补工作中,各级各有关部门努力做到把握关键环节,确保政策宣传,核算余额到户、张榜公布到户、补贴兑现到户;加快粮补进度,坚持补贴区域面积核定加快,资金下达加快、兑付进度加快、坚持计税土地面积不变、补贴标准不变、补贴资金总额不变;及时兑付粮补资金,做到坚持直接兑付,不打白条;坚持按公示及通知书填写的金额足额兑付;坚持提供优质服务;坚持按程序兑付;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同时为保证粮补工作圆满完成,各级各部门明确目标责任,加强督导检查;积极开展“回头看”活动,倾听农户反映,悉心听取群众对粮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总结粮补工作。

二、农村粮食生产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土地抛荒和半抛荒现象突出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突出表现为对农村土地的抛荒和半抛荒。深入农户调研时也发现大部分农户种粮只是为了满足自食口粮,于是种单季稻就足够了。目前大部分农户种的是单季稻,种粮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口粮和避免让乡镇干部为难。对土地进行抛荒或半抛荒是农民对种粮收益和比较收益很低的一种理性选择。

(2)水利设施的年久失修和功能弱化,是制约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很多水利设施都是20世纪50~60 年代修建的,如今大部分已经年久失修,一些水库出现了渗水现象,一些水渠已经被淤泥堵塞。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因资金不足而无法修复,难以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排灌,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可见水利设施建设已经成为当地人民最希望得到政策扶持的项目。水利设施落后,粮食生产保险业又缺位,种粮成为了一种高风险、低收益的生产活动。

(3)劳动力资源大量流失

据统计,随着北京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承德各县区约有10万余人进京从事建筑业和各种服务行业。在对农户的调研中发现,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将进一步加剧农村土地的抛荒,未来农村粮食生产和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同时外出劳动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而从事农业生产者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偏大,这给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带来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农业经济的稳定与快速发展

(4)粮食产品产业化进程缓慢

由于受基础条件、开发资金、技术力量等因素的制约,农业产业化的整体发展不快,其表现为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实力不足,品质不高,品牌不强,效益低下。大批粮食产品不能就地转化升值,没有粮食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基地,也没发展订单式农业生产。

(5)农业技术水平低,缺乏专业指导

我村的农业缺乏规模化,产业化,缺乏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主要原因是农业技术知识传播途径不到位。如今乡镇农技干部主要工作都放在发展经济、壮大工业和计划生育等方面。其实农技干部也有苦衷,乡镇农技员自己也缺乏农业技术培训,还停留在过去传统的农业生产知识,无法指导农民。近年财政对农村基础

设施投入较大,但对农业的科技软实力投入却很少,因为经费不足,先进适用农业科技推广培训难以进行,也影响了种粮效益。

三、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成因分析

(1)种粮收益率低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的最主要原因

2008 年国家最低粮食收购价每50公斤早稻为77 元、晚稻为79元,即使以85元每 50公斤的市场收购价计算,每100平方米地种单季的成本大概是120元,单产60公斤,纯收益为负值。试想农民只种粮,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耕种事业上,可是辛苦忙一年,所得的收入却不够日常开销,不够孩子的学费,这可能有积极性呢?要想生存他就必须改变现在这种状态,自然就处在种粮积极性不高的状态。

(2)农资价格飞涨导致种粮成本加大,进一步抑制农民种粮收益

农资价格上涨的幅度大于粮食价格上涨的幅度,农民拿到的补贴被农资价格的上涨给抵消掉。部分县(乡)干部指出,粮食价格没有市场化,而生产资料的价格已经市场化了,结果导致粮食价格上不去,农资价格却飞涨,种粮越来越没有收益。粮食价格名义上是市场化了,其实并没有。国家的最低收购保护价名义上是保护农民的利益,实际上起到了价格信号的作用,抑制了粮食价格的上涨;同时国家严禁粮食出口,国外粮食价格的上涨对国内没有形成较大传导效应。虽然国家对农资价格进行了限价,但是效果不明显。本来国家给予的各种补贴是一项重大的激励措施和惠民政策,结果却成了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上涨的导火线,使得政策设置的目的严重偏离了预期效果。

(3)粮补政策存在缺陷

从2006年起相继出台了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作业环节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目的在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但这些政策仍难以达到激励种粮的目的。国家发放的是粮食直补金,是根据税改前的计税面积发放,造成“粮补”变“地补”,良种补贴是也是按计税土地实际种植面积进行补贴。这样的情况使农民只要手中有田,无论种菜或种粮,补助都一样,种粮与不种粮的农民会同时拿到相同补助,这显然是违背政策初衷,无疑使种粮农民心理有不平衡感,反而挫伤种粮农民积极性。粮食直补的政策是好的,可是一旦到了基层实际操作层面就变得复杂。

四、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可行性建议

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业产业的稳步发展,本文根据国家的发展形势,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我村人多地少,不可能实行规模种植,而与一些单纯平原地区比较这里也有它的优势,但是地域优势在科学技术知识的帮助下,才能更好显现,大力种植高效经济作物,使绿色农业、高效农业能在我村发芽、开花、结果。应进一步加大

农业科技投入,推广良种良法,从而提高土地生产率,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增强中国粮食竞争力,确保社会稳定。

(2)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扩大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农村耕地面积有限,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种植受土地面积影响大。对农村土地进行统一的管理,实行土地承包管理制,把全乡的土地合并后,让责任心强、工作效率高的农户共同耕种、管理,实现不撂荒不抛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对种粮大户实行保护及奖励措施,努力稳定种粮大户经营的土地。在条件及土地面积允许的情况下,对粮食种植实行产业化管理,对中低产田实行改造。大力推广桔杆还田技术,全面推广测土配肥技术,提高耕地质量,最终实现扩大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

(3)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为了保证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资源的涨价应在政府或相关部门共同作用下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坚决查处乱涨价的行为,在农资质量方面要做到严格把关。进一步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适当调整最低收购价,使农民获得合理的收益。建立统一集中的市场销售模式,规范市场的运作,进一步保障农民的利益。

(4)以制止抛荒为目的,完善对抛荒进行处罚的法律法规,提高执行效力 对待农村粮食生产应该采取“奖罚并用、以奖为主”的原则,对恶意抛荒应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从而降低农田的抛荒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 2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许多地方政策是田地连续2 年抛荒的由村集体收回,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缺乏执行效力。因此,一方面,应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法律的执行效力;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行政规章,对抛荒者进行一定的处罚。对于半抛荒的情况,地方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如对没有抛荒者或者种粮大户给予一定的奖励。

(5)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种粮积极性论文 篇5

一、引言

在传统社会中, 农民取得收入的途径主要是农业;在现代社会中, 农民可选择的行业扩大到非农领域。与此同时, 农业经营领域也发生了变化, 既有传统的粮食生产活动, 也包括大量的经济作物生产以及果树种植、水产养殖等更广泛的范围。农民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 在传统的粮食生产收益远不如其他行业的情况下, 会逐渐减少甚至放弃粮食生产投入, 转而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 或者选择进城务工, 或者选择种植经济作物。现实中, 由于种粮收益过低以及工农产品比价不合理, 农民对于粮食生产的热情已日趋下降,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离开土地流入城市, 这就出现不同程度的土地抛荒现象, 尤其是季节性撂荒。

目前, 世界粮食价格持续上涨,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 粮食价格从200-2007年涨了23%。其中, 谷物涨了42%, 油类涨了50%, 而奶类制品涨了80%。到2007年底为止, 有37个国家面临粮食危机, 有20个国家实行了一定程度的食品价格管制。在全球粮价暴涨的今天,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中国, 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而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下降以及土地抛荒现象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那么在种粮的比较收益较低的情况下如何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呢?本文将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来阐述研究上述问题。

二、理论基础

(一) 委托——代理机制

委托——代理的概念最早是由罗斯 (Ross, 1973) 提出的:“如果当事人双方, 其中代理人一方代表委托人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 则代理关系就随之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是一种契约, 在这种契约下, 一个人或一些人 (委托人) 授权另一个人或一些人 (代理人) 为他们的利益从事某项活动, 并相应授予代理人某项决策权, 代理人通过代理行为获取一定的报酬。委托——代理理论就是以委托——代理关系为研究对象, 从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契约的形成过程出发, 探讨委托人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去设计一种契约或机制, 促使代理人努力工作, 减少委托代理问题, 以最大限度增加委托人效用的理论。

(二) 政府与农民的委托代理关系

对于粮食安全, 以价格为核心的市场机制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会出现市场“失灵”, 这就需要政府来矫正和弥补。粮食安全正像国防安全一样, 是一种纯公共物品, 承担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义务的主体只能是一国政府。然而, 国家却不能从事粮食生产, 这项工作只能由农民来承担, 此时就产生了国家与农民之间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政府是委托人, 农民是代理人。

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 委托人政府的目标是国家的粮食安全, 而代理人农民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 他们所追求的是自身的粮食安全和收益最大化, 国家粮食安全不是他们所要考虑的问题。这就出现了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目标不一致。同时, 政府与农民之间的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像其他的委托代理情况一样, 存在信息不对称性, 也就是说政府不能够完全掌握农民的种粮状况, 如是否存在撂荒、种粮的投入情况等等。另外, 由于种粮的特殊性, 政府和农民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也会呈现自身的特点。代理人的种粮成果不仅受到自身努力的影响也受到如气候、自然灾害等不确定随机因素的影响, 农民的劳动成果具有不确定性。由于环境或随机因素的影响, 农民付出的努力和成果之间不完全一致, 而且政府无法监督农民是高投入还是低投入。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应该如何监督并有效的激励农民的种粮行为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问题。

三、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

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即农民对粮食生产的热情度, 具体表现为粮食生产的投入情况和粮食的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当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下降时, 就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粮食生产投入的减少和撂荒现象。

(一) 种粮收益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农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他们所追求的是自身的粮食安全和收益最大化。所以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一个根本因素就是种粮的比较收益。在不存在粮食生产补贴时, 种粮收益=P*Q-C (其中P为粮食价格, Q为粮食产量, C为粮食的生产成本) ;在国家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时, 农民从粮食生产中获得的收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粮食作为商品的收益, 二是政府对粮食生产的财政补贴, 即:种粮收益=P*Q-C+S (其中P为粮食价格, Q为粮食产量, C为粮食的生产成本, S政府对粮食生产的财政补贴) 。从上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因素具体可以包括:粮食的价格、生产成本以及对粮食生产的财政补贴。其中, 粮食价格和粮食补贴与农民种粮积极性呈现正向关系, 即粮食价格和种粮补贴的提高都能够带来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粮食生产成本与农民种粮积极性呈现一种负向关系, 生产成本越高农民种粮积极性越低。

(二)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的一个推动因素

由于不同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不同, 劳动力必然会从低效益的部门向高效益的部门转移。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与城市和农村二、三产业相比, 比较利益一直是低的。在户籍分割、农村劳动力流动受到严格限制时, 大量农村人口被限制在农村不允许自由流动, 在这种情况下, 就算是种粮的比较收益不高, 农民没有其他择业机会, 还是会无奈选择种粮。随着国家对人口流动态度的变化, 农村劳动力流出农业成为可能。此时, 农民作为收益最大化的追求者, 在种粮收益低的情况下, 必然会流出农业流向相对高收益的行业, 以致出现撂荒现象。

四、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分析

在种粮比较利益较低的情况下, 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受挫, 在劳动力转移成为可能时, 他们会逐渐减少甚至是放弃粮食生产投入, 影响到粮食安全, 导致国家粮食安全目标与个人收入目标之间的冲突, 也就是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不一致。此时, 就需要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代理人进行激励, 使委托人与代理人的利益趋于一致, 实现两者的双赢。对其进行激励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 加强粮食保护价格

粮食保护价格是指政府给某些粮食品种规定一个政策价格, 如果市场价格高于这个政策价格, 则政府对市场活动不加直接干预;如果市场价格降低到这个政策价格水平时, 则政府按这个政策价格进行收购, 从而使得市场价格不会降低到这个由政府所确定的政策价格水平之下。这种粮食保护价格就给农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降低了“谷贱伤农”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不利影响。

在制定这个保护价时, 要确保这一保护价格水平要能够达到保护农民利益的目的。为此, 粮食的保护价格必须能够补偿农民的种粮成本并有一定的利润, 否则对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没有多大作用。所以在制定粮食的保护价格时, 应该充分考虑粮食生产成本的变化。

(二) 控制粮食生产成本

粮食的生产成本包括了各项生产资料的成本, 即:种子、劳动力、农药、化肥以及灌溉等各项成本。降低粮食的生产成本有利于农民种粮收益的提高, 从而有利于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所以, 有效控制粮食各项生产资料成本的上涨也是激励农民种粮的一个重要手段。如目前所做的种子、农机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 都属于通过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来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

(三) 实行粮食补贴

同样, 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 也会有利于农民种粮收益的提高, 从而有利于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但是政府的粮食补贴为多少才能调动和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呢, 怎样进行补贴才会最大程度的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呢?这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有些地区采用按拥有耕地面积给予补助的方式, 这样尽管操作起来简单, 但是却不能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由于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农民接受了补贴却不种粮, 这种补贴方式只对农民增收有作用, 而对于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没有影响。所以, 采取有效的粮食补贴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 虽然提高粮食的价格、降低粮食的生产成本以及对粮食生产进行补贴都会带来种粮收益的提高, 但是在考虑种粮机会成本的情况下, 其对农民种粮的激励作用会受到影响。如下图所示, 第一个阶段政府选择是否进行激励, 如果选择不进行激励, 当然农民没有种粮的积极性, 国家的粮食将出现危机。此时政府虽然没有因此发生财政支出, 但是其收益为-A (由粮食不安全造成的) , 而农民不种粮可以有其他的收入 (如打工收入) , 即其收益为B。如果政府选择进行激励, 则由农民选择是否种粮。若农民选择不种粮, 此时政府因实施激励发生了相应的财政支出C, 但是其收益仍为-A, 而农民的收益不变仍为B。若农民选择种粮, 虽然政府因实施激励发生了相应的财政支出C, 但其收益为D, 此时农民的收入为种粮的收益E与补贴之和。那么, 在存在激励的情况下, 如果种粮收益和补贴之和E+C小于农民的非农收入B, 农民作为理性的经济人还是不会选择种粮的。所以在农民的非农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政府对农民进行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

五、小结

种粮积极性论文 篇6

关键词:产粮大县,粮食安全,种粮积极性,“十二五”规划

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 在地方粮食生产中起着顶尖设计作用, 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 对地方政府种粮积极性的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 关于种粮积极性的研究, 主要集中于对农户的研究, 地方政府研究较少, 吴海峰认为农民种粮积极性与农民的边际收益和直接收益有直接关系, 应建全农民增收的多元路径。陈彬文等认为农用耕地的质量和规模是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应加强耕地保护, 实施土地规模经营。刘金荣发现农业补贴等农业政策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具有较强影响, 应加强农业政策的有效性。其他研究结果还表明, 农民积极性还受农业科技推广、种粮风险等因素的影响。

关于地方政府种粮积极性的研究, 主要在于欧阳旭初指出地方政府的种粮积极性比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还要低, 如何调动地方政府的种粮积极性, 是发展粮食生产的根本选择。地方政府的行为直接影响着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 制约着粮食安全的发展, 地方政府在实施农业支持政策, 加大农业投资、发挥本地粮食生产优势的政策导向方面的不可替代作用。因此, 如何发挥地方政府的种粮积极性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尤其是对产粮大县地方政府的种粮积极性的研究更具有研究价值。

1 样本选择与资料收集

样本来自中央一号文件在《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2009-2020年) 》的800个产粮大县当中, 且选取的50个产粮大县来自32个省级行政单位, 涵盖了除港澳台特别行政区以外的全国范围, 具有代表性, 其中除河南3地、江西2地、福建省2地、安徽省3地、黑龙江省6地、吉林省3地、河北省2地, 其余省份都选1地, 共50个产粮大县, 针对50个产粮大县的“十二五”规划, 运用文献搜索法对相关信息进行调查。

调查发现, 产粮大县在发展经济的建设目标和发展重点战略规划中, 对农业的基础地位, 粮食安全的重视程度不高, 仅有38%个产粮大县提出建设目标, 多数产粮大县粮食量产化目标不明确, 仅有46%的产粮大县提出量产化目标, 农业在三产中的比重整体降低, 农业发展优势低, 因此, 尽管中央政府政府积极倡导提高种粮积极性, 保障粮食安全, 但地方政府的产粮动力不足, 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低。

2 地方政府种粮积极性发展现状分析

2.1 指导思想上农业地位不突出, 思想重视程度不足

指导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思想、观点或理论体系, 是行动获得成功的必要保障, 调查发现, 半数以上的地方政府“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都包含了本县的建设目标和发展的战略重点, 但是在建设目标中, 仅有19个县明确提出建立产粮大县、农业强县目标, 占整体比重的38%;在发展的战略重点中, 有13个产粮大县提出以农业为主导的发展思想, 仅占总比重的26%, 通过对各产粮大县地方政府“十二五”指导思想的整理分析, 表明地方政府在思想上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低, 对农业基础地位以及粮食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高。

2.2 粮食发展目标不明确, 定位不清晰

根据“十二五”规划要求, “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达到5.4亿吨以上, 与“十一五”时期相比, 增加了800亿斤粮食。但是在对产粮大县地方政府的“十二五”规划进行整理时发现, 多数产粮大县并没有对粮食的产量和耕地面积有明确的规划, 粮食量产化目标不明确, 首先, 在产粮具体数量上没有明确的规划,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 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万亩, 调查发现, 仅有46%的产量大县对产量有明确要求;其次, 对耕地保有量没有明确规划, 仅有19个县对耕地保有量进行了明确规划, 占总比重的38%;粮食量产化目标的实施可以为全县粮食的发展提供明确的目标, 在量产化目标缺失的情况下, 将导致实施的不到位, 进而影响粮食的发展。

2.3 农业占三产比重降低, 二三产业优势明显

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但是在调查中发现, 与“十一五”期间农业占三产的比重相比, “十二五”期间农业占三产比重整体降低, 一方面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需要, 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重视二、三产业的表现, 调查中46%的产量大县, 将农业比重降低10%以上;且在主要任务中农业所处地位的调查中发现, 有13个县以农业为主导, 占总比重的26%, 有26个县以第二、第三产业为主导, 占总比重的52%, 11个县未明确提出, 占总比重的22%。这表明, 地方政府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上, 更倾向于对地方经济贡献较大的二、三产业, 这与国家提出的将产量大县发展为高产稳产商品粮生产基地的目标相违背, 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展目标不利。

3 影响地方政府种粮积极性的因素分析

3.1 国家种粮普惠政策激励效应逐渐降低

近年来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激励政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央支持商品粮基地建设和产粮大县发展的相关政策;二是中央支持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普惠政策向粮食主产区倾斜。这些政策虽然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粮食的发展, 尤其是主产区和产粮大县的粮食生产, 但中央支持粮食生产的相关政策大都是普惠性的, 而且主要局限于粮食生产和粮食产业发展, 局限于生产性的政策范畴, 即围绕扩大粮食生产而出台各种惠农政策, 忽视了产粮大县除粮食产业之外的其他区域性政策需求, 由此导致产粮大县粮食生产与加工转化之间的不协调, 相关配套政策和公共服务滞后。

3.2 粮食比较效益低, 对地方财政贡献小

1994年分税制实行以后, 财权大多集中到了中央, 地方不能发行地方债券, 地方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于银行贷款、土地出让金以及本地企业的税源。因此, 地方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二三产业的发展, 工业和服务业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明显, 与农业相比, 在缓解地方政府的财政困境方面更有优势, 因此, 地方政府在三产发展选择上, 更加倾向于二三产业。且由于粮食生产的特殊性, 使得粮价在必须保持稳定,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资价格飞涨导致种粮的成本加大, 进一步抑制了农民种粮收益, 粮食价格没有市场化, 但生产资料已经市场化了, 以“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许昌为例, 复合肥的价格普遍上涨20%-30%, 由2014年的105-110元, 涨到135元左右, 同时种子、农药等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涨, 农资价格的上涨幅度远远大于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 中央政府下发的种粮补贴, 大部分都被农资价格的上涨而抵消掉了。最后, 由于长期形成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使得农业的发展经营规模小, 生产条件简陋, 生产经营模式老套, 技术难以革新,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因此, 粮食对地方经济而言, 提供的支持力度较低,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拖累地方经济的发展。

3.3 地方政府的绩效评价指标单一, 倒卖地情况严重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把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 对政府工作成绩的考核就长期依赖GDP的增长, 各地GDP崇拜之风盛行, 经济发展成为政绩评价和官员职位提升的主要依据。首先, 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 地方政府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增加本地GDP。在利益驱动下, 边际报酬率较高的产业和部门由地方政府配置的资源会更多些。为了发展当地经济, 地方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但又因为招商引资后用地指标不够, 只能违法占用耕地, 这样就造成了地方政府的违法占用耕地现象普遍存在。再加上目前干部业绩考核中权重较大的是经济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而耕地保护的权重较小, 导致地方政府往往非法占用耕地, 牺牲耕地以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从中获取更高的经济政治收益。

4 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发挥地方政府顶尖设计作用

通过对地方政府种粮积极性的研究发现, 影响地方政府种粮积极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农业的比较收益较低, 对地方经济的贡献小, 在地方经济发展出现困境,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信息存在不对称, 利益冲突严重, 地方政绩评价指标不健全的情形下, 产粮大县地方政府很难集中精力发展粮食生产, 因此要想提高地方政府的种粮积极性,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促进建立“粮食服务型”政府, 改革产粮大县地方政府政绩评价指标

建立“粮食服务型”政府, 针对产粮大县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的特殊性, 提高粮食发展服务水平, 将建立“粮食服务型”政府作为重要指标加入到产粮大县政府评价体系中, 所谓“粮食服务型”政府是指为粮食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 包括提供农业教育、农业技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通过粮食服务型政绩评价指标的建立, 更好的引导地方政府为粮食生产的发展做贡献。

4.2 加强农业资金管理, 拓宽资金渠道, 减轻地方政府财政压力

在调查中发现, 农业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投入渠道单一, 主要依靠中央财政, 导致地方财政对中央补贴和奖励过于依赖, 而资金渠道的单一, 也导致地方政府财政面临困境。因此, 需要扩大对农业资金的投资渠道, 保障农业资金充足。首先, 加大中央财政对农业的直接投资资金和补贴扶持力度, 保障支农资金的落实到位, 避免贪腐现象发生;其次, 对涉农企业和涉农个人给予优惠政策, 通过减免手续、完善地方政府服务等措施吸引外来资本;最后, 转变农民思想, 发动农民力量, 农民一直是农业投资的主体, 鼓励农民扩大投资农业资金, 调动农民自有资金也是解决农业投资不足的重要渠道之一。

4.3 重新估量粮食价值, 对产粮大县实施特惠补贴政策

粮食不仅具有商品价值, 还具有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 一方面粮食具有公共物品性, 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粮价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保持稳定, 这就使得发展粮食生产的产粮大县, 发展粮食生产时失去了发展其他方面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 粮食作为谷类作物是属于绿色植物之一, 因此在生产粮食的过程中, 通过光合作用, 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排放氧气, 炭汇交易在各发达国家盛行的现状, 在计算粮食对经济的贡献时, 被忽略了, 据有关调查显示, 粮食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态效应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范畴, 国家应为粮食生产提供公共财政补贴的额度可高达5140元1亩, 因此, 在粮食生产中应从新估量粮食价值, 实施特惠补贴政策。

参考文献

[1]欧阳旭初.必须调动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J].农业经济问题, 1988 (06) .

[2]催奇峰, 周宁, 孙翠清, 吴颖宣.粮农综合补贴对农户种粮积极性的影响分析—以内蒙古太仆寺旗种植业农户为例[J].农业经济, 2014 (01) .

[3]陈彬文, 粮食安全:重在保护耕地与农民种粮积极性[J].农村经济, 2004 (12) .

种粮积极性论文 篇7

一、丘陵地区农村现状

1. 农田出现荒凉景象

95%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 在家种粮农民大多数是老弱妇孺, 他们只能草率完成自己责任地的种植任务, 不荒田土就很不错了。因此农村小路两旁、田土周围毛荒草荒的现象屡见不鲜, 撂荒地10%以上。

2. 农业生产后继无人

20世纪90年代以前, 5月份农村要大战“红五月”, 抢收、抢种、抢管, 学校也要放农忙假, 学生回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体验农村生活, 学做农活, 现在已没有农忙假了, 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在家休息遇上农忙季节也不愿去做农活, 在校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更没指望。

3. 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

一般从事粮食种植和家庭小养殖每年平均每人毛收入20 000元也难, 又累。而外出务工, 做体力活每年平均每人毛收入45 000元不成问题。

4.20年后谁来种庄稼20年后老的不能劳动, 年青的不会做也不愿做, 丘陵地区粮食安全令人担忧。

二、粮食补贴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粮食补贴面积核实困难

粮食补贴按国家政策只对种粮面积进行补贴, 但核实种粮面积非常困难:一是由于补贴对象涉及千家万户。乡镇由于人员有限在短期内根本无法对种粮面积逐一核实, 种粮面积核实只能依靠村委会协助进行;二是村委会为了简便工作和照顾村民。二轮承包面积内非种粮面积不核减, 因承包地农户人为的因素, 但也确实核实困难。有的村委会也不敢核减, 怕引发上访事件, 虽然种粮面积需要公示, 但是捡地种植粮食的村民得不到补贴也不会举报, 怕得罪承包地的农户。

2. 粮食补贴的种类过于繁多

我国已出台的粮食补贴的种类主要有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 (分水稻、玉米、油菜、小麦) 、种粮大户补贴, 而且补贴标准不同。虽然每种补贴的意义不一样, 但粮食补贴种类过多, 发放成本高, 还会增加出错的几率, 而且不方便农户理解。

3.1/3以上的农户粮食补贴款不用于粮食种植上国家制定粮食补贴政策的目的, 是鼓励农民种植粮食, 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提高复种指数, 增加粮食产量, 增加农民收入。按政策规定, 中稻良种补贴为15元/亩, 小麦良种补贴为10元/亩, 玉米良种补贴为10元/亩, 油菜良种补贴为10元/亩, 粮食直接补贴13.76元/亩, 农资综合补贴123.09元/亩。这钱不多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种粮农民的鼓励政策;不种植粮食照样拿到粮食补贴的现实会引发更多的撂荒地, 不利于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不利于提高复种指数, 与补贴的目的不符。

4. 粮食补贴政策难以更大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在政策出台初期, 粮食补贴政策的信号效应较为明显。但由于普惠制补贴方式缺乏边际激励效应, 粮食补贴政策无法持续促使农民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从近几年调查情况来看, 粮食补贴资金在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微不足道, 甚至部分农民群众把补贴资金简单理解为党和政府的关心款, 与粮食种植没多少关系。有的田土荒弃照样得补贴;有的全家在城市生活得很富裕, 根本不从事粮食种植, 也没人能从事粮食种植, 他们为了得补贴而不退田土给集体;有的捡别人的撂荒地种植粮食却得不到应得的补贴。2010年起有对种植水稻和玉米或小麦达到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实行20元/亩的补贴, 但捡别人的撂荒地种植粮食的农民比种承包地农民少得补贴130元/亩以上 (粮食直接补贴13.76元/亩, 农资综合补贴123.09元/亩, 良种补贴平均为15元/亩) , 这样不利于减少撂荒地, 更不利于调动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2012年方坪乡共有21 183人, 粮食种植面积共有17 760亩, 粮食收入约为24 072 000元, 补贴资金1 542 579元, 粮食补贴只占农民种粮收入的很小比例, 对确保农民种粮收入的稳定作用不明显。相对整个家庭收入比例更小, 对引导农户种粮作用很小。

6. 粮食补贴政策制约土地流转

粮食补贴带来利益关系调整, 以往有流转土地意向的农民, 现在看到每年都有补贴, 担心自己失去土地, 将来会损失更多的国家补贴, 把土地租给别人耕种或者抛荒, 制约了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影响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也进一步强化了小农生产方式。

三、完善粮食补贴工作的几点建议

粮食补贴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操作难度较大的工作, 涉及全政策真正起到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 相关政策和执行方式还需进一步改善。

1. 坚决杜绝不种粮食得补贴

建议仿效购机补贴、家电下乡补贴那样, 补贴农户在购买良种、购买专用肥 (水稻、玉米、小麦) , 提高粮食收购价格上。

2. 强化补贴政策, 加大补贴投入

尽管最近两年粮食价格回升, 补贴提高, 但农资价格和人工工资增长较快, 农业仍然处于弱势, 效益低下。种粮农民期盼着“粮价高一点、补贴多一点、农资稳一点”, 为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必须不断强化粮食补贴政策, 加大补贴投入, 使从事粮食种植和家庭小养殖的农民收入能接近外出务工收入, 就不会有那样多的农民弃农荒地, 鼓励种粮农户增加复种面积, 减少季节性抛荒, 促

3. 一事一议以奖代补资金应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倾斜

上一篇:制造质量下一篇:数学翻转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