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效益

2024-09-12

退耕还林效益(精选9篇)

退耕还林效益 篇1

1 我国退耕还林现状

近年来, 我国生态环境处于攻坚阶段, 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因此, 加快林草植被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近年来, 我国退耕还林的范围不断扩大、面积不断增加, 全国已基本完成退耕还林工程任务, 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已经开始实施, 凡是在25°陡坡耕地都要实施退耕还林, 严重沙漠化和石漠化的耕地将会得到治理, 工程区林草覆被率提高。目前退耕还林工程呈现以下特点: (1) 从试点到全面展开, 逐步推进。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工程建设, 确保质量。 (2) 退耕还林还草地区生态面貌得到初步改善。退耕还林地区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减轻, 输入江河的泥沙量减少。近年来, 我国沙尘暴特别是强沙尘暴发生的几率也大大降低, 生态环境总体上趋于平衡有关; (3) 退耕还林工程由原来盲目的扩大规模向提高质量转型。在退耕还林初期, 重点放在扩大造林规模上, 导致营林质量不高, 近年来, 政府开始把重点转移到关注退耕还林的质量和整体效益上, 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开始注重规范管理、巩固成果、落实后续发展政策。

2 退耕还林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退耕还林工程推进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 退耕还林整体质量不高。退耕还林区条件较差, 造林难度高, 而且种苗的质量不高, 加之“重栽植, 轻管护”, 致使林木成活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 可通过把造林工程承包给当地有一定技术的群众来造林提高造林质量, 同时当地与主管部门了解当地气候、环境科学引导群众适地适树造林, 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造林质量, 同时政府要加强监督管理。 (2) 防火护林存在隐患。有些未成林的地块内, 草比树高, 地块相连, 在天气干燥时极易发生火灾。一些未成年人, 智障人员带火种进入林区, 也是很大的隐患, 对此问题, 在特定季节, 可组织农户除草, 并给予农户补贴, 同时当地政府应加强对易发生火灾林区的群众宣传教育和巡视工作。 (3) 管理力度不够。随着退耕还林工作的深入, 管护任务越来越艰巨, 客观上存在工程配套资金不足、管护力量薄弱, 管理措施不力, 封山禁牧不到位的问题, 凡是放牛、羊多的退耕地影响就大, 加之林业生产周期长, 产出效益相对较低。由此意识到, 没有科学长效的管护机制, 很难巩固成果。针对该问题, 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团队, 并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通过科技来加强对林区的管理, 并加强对管理队伍的监督力度, 制定严格的赏罚制度, 明确责任制。

3 退耕还林效益

3.1 经济效益

退耕还林能给区域带来很多经济效益, 农民除得到国家政策补贴外, 还有很大的经济林利润, 退耕还林后经济林单位面积效益远远高于退耕还林前的农作物种植, 提倡发展林下经济优势, 科学选择林间种植中药材, 食用菌类产品, 并行成规模, 使退耕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升高;退耕后坡耕地减少, 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 也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转, 使一部分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 通过劳动力转移的方式重新就业, 加速了农村人口城镇化, 劳动力内部发生了结构性调整。

3.2 生态效益

退耕还林工程对加快我国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提高了人们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 加快了生态综合治理的步伐;其次, 退耕还林形成的森林植被能够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地下水蓄水量, 改善了枯水期水量少的情况, 有利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增大水利工程效益, 并减轻洪水灾害;另外,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加快了荒山荒坡的治理步伐, 通过退耕还林工程使荒山造林的规模、工程质量和造林积极性都得到了提高, 极大改善了林业用地状况。

3.3 社会效益

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效益显著。首先, 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时, 政府相关部门要对退耕还林地区进行生态教育, 使群众充分了解了退耕还林的益处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提高了生态意识;其次, 改变我国森林资源匮乏的现状, 使森林资源的质量大幅度提高, 充分发挥了林地优势并转化为生产力, 为社会创造了财富;除此之外, 退耕还林工程美化了环境, 缓解了我国大气污染的问题, 使我国社会安定, 人民身心健康。

4 结语

退耕还林的实施, 既能加强我国的生态建设, 又能使贫困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 一举多得, 利国利民。因此, 运用科学的方法合理规划, 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对保证退耕还林长期发挥效益和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已取得显著的效益, 实施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 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但是, 在退耕还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亟待解决。本文简要分析退耕还林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并探讨解决方法以及取得的效益。

关键词:退耕还林,效益,现状

参考文献

[1] 李积秀.试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10 (27)

[2] 赵玉涛, 余新晓, 鲁少波, 鲁绍伟.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及社会影响[J].林业经济, 2011 (2)

退耕还林效益 篇2

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运用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原理,以效益费用分析法为基础,结合陕西省退耕还林规划和各退耕还林地区自然生态条件,对工程可能带来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估算,结果表明: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总价值达1 123.6亿元,水源涵养和维持大气是工程生态效益的.主要部分,陕北和陕南地区是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受益区.

作 者:满明俊 罗剑朝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刊 名:安徽农业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34(18) 分类号:X826 关键词:退耕还林   生态效益   评价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篇3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F316.23 文献标识码:

退耕还林即为针对退化生态系统的重新构建问题,旨在改善区域内生态环境,将低产量、高危害性的农田生态系统变更成林草生态系统。退耕还林与其他林业工程相比,具有范围广、规模大、工序复杂的特点,且国家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成为社会各界争相关注的重要问题。

1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研究现状

1.1 单项研究

目前,相关学者对退耕还林的研究还集中在土壤改良和水土保持效益上。同时,部分学者针对退耕还林后的大气净化、水源涵养、植被恢复效益等进行研究。

1.2 综合研究

已有的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体系基于恢复生态学原理,通过层次分析法的采用,系统地评价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著名学者杨建波结合环境效益层次分析法,实现了以退耕前和退耕后坡耕地的环境变化为基础,对退耕还林地区的生态功能进行评估和分析,并以价值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多年实践,我国针对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的评价方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由以定性为主的评价方法转变为以定量为主的评价方法,从单目标、单因素的评价到多功能、多指标的评价。

2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方法概述

2.1 基于生态学的效益计量评价方法

2.1.1 侧重于评价的计量评价方法 一是根据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的目的以及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对反映效益的评价指标及其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二是要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要素进行分析,理清各项要素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即所占权重;三是要对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进行评价计算,当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将具体的指标值转化为无量刚标度,将指标的权重与标度相结合,即可准确计算出森林资源的综合效益。

2.1.2侧重于计量的计量评价方法 侧重于计量的计量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适当的计量模型,将工程区在退耕还林后所能获得的物质效益进行直观的计量反映。由于退耕还林后形成的资源属于我国森林资源的组成部分,因此可以借鉴相关效益模型与评价方法对其进行评价,如森林综合效益、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模型、水土保持综合效益等。由此可见,在对退耕还林的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时,只要其条件与某相关模型的条件基本一致,就可以利用该方法对退耕还林综合效益进行评估。如果条件适用范围较广,则可以选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评估,从多个角度检验森林资源效益。

2.2基于经济学的效益计量方法

现阶段,基于经济学的效益计量方法一般建立在实物计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费用—效益”分析法找出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货币转换参数,对其进行货币计量评价。同时,也可根据森林资源的生态系统效益与自然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将森林资源的生态效益计量评价方法分为直接市场法、模拟市场法以及替代市场法。其中,直接市场法的优点是可对效益进行客观的评估,可信度较高,能粗略地量化生态环境价值,但是难以将直接估算的生态价值进行量化,效益归属问题还存在争议;模拟市场法主观性较强,可信度不高;替代市场法主要利用生态环境的变化估算生产要素价格的影响。

3 退耕还林概况及效益实例分析

作为退耕还林工程的首批试点示范县,四川省木里县于1999年~2015年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面积11133.33公顷,其中,为退耕地还林面积约6666.67公顷,为荒山造林面积4466.67公顷,涉及范围包括29个乡(镇)105个村,有24205户参与到木里县退耕还林建设中。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深入,木里县林业生态生产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生态环境也得到了较大改善。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木里县始终紧抓产业发展,将退耕与林业产业化发展同步结合,既重视特色产业的打造,也重视龙头企业的培养,最终形成“退耕还林促进产业发展,产业进步稳固退耕还林”的循环发展模式,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推动后,大部分农户收入明显增加,加快了木里县进入小康社会的步伐。

4 结语

综上所述,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复杂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环境的改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评估体系,太过侧重于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研究,忽视了综合生态效益的研究,制约了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因此,研究人员应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引进全新的评价方法和监测技术,结合社会大众所关注和接受的生态因子数量效果和生态效益货币计量,全面构建退耕还林综合效益检测系统,提供详细的资料和数据,综合、科学、准确的评价退耕还林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肖庆业.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组合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2]姚清亮.河北省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3]袁红军,曹国璠,晏世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与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09,(02):239-240+242.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浅析 篇4

1 退耕还林相关定义

退耕还林是指在坚持生态优先, 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 防治水土流失, 保护和建设基本农田, 提高粮食单产,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 实施生态移民相结合的前提下将水土流失严重的;沙化、盐碱化、石漠化严重的;生态地位重要、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土地遵循自然规律, 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建设与保护并重地进行综合治理[2]。

2 生态效益评价工作的意义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及时、准确地反映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状况变化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科学、全面地评价工程建设成效, 增强监测评估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应用性, 为指导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和高效推进提供依据, 推进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等。

3 生态效益评价工作各项监测指标

3.1 大气降水

降雨采用日记式自记雨量计或CR2型数字雨量计测定, 降雨量、降水强度和降水历时等由自记记录仪查算, 降雨量记录至0.1 mm。降雪时先量测积雪深度, 平均雪深不足0.5 cm记“0”, 然后取一定体积积雪, 融化后量测其容积, 再转算为水深 (mm) 。

3.2 温度、湿度、风向、风速、水面蒸发及辐射

采用小气候自动观测装置或气象站 (哨) 方法测定。小气候指标测定的标准参照县级气象台 (站) 进行。数据资料的整理与汇总按气象观测规定进行。

3.3 径流

每次降水的径流量、径流过程、产流时间、峰现时间和径流历时等。沟道径流一般在沟口水文站通过自记水位计观测水位, 然后根据量水建筑物的特点, 由流量-水位关系换算。坡面径流采用径流场方法结合自记流量计、集水容器观测。

3.4 泥沙

泥沙观测的取样应和径流观测同时进行, 以保证能充分反映出径流中携带泥沙的一般情况, 常用观测方法有沉淀称质量法和过滤称质量法等。

3.5 土壤风蚀量

称量集沙槽中所集沙量, 并将所测数据整理换算成年土壤风蚀量。

3.6 地被物持水量

采用样方调查, 取样、浸泡、烘干称质量进行监测。具体方法是:在退耕还林地内选取20 cm×20 cm的调查样方3~5个, 首先分别测量枯落物层和活地被物 (主要为苔藓和地衣) 厚度, 再将所有枯落物及活地被物分别收集, 用塑料或纱布袋包好, 放入烘箱内 (50℃, 6~8 h) 烘干后称质量, 并分别换算成每公顷林地上枯落物和活地被物质量。然后将称质量后的枯落物和活地被物分别放入水中浸泡24 h后, 从水中迅速取出并称质量, 经计算即可分别测得枯落物和活地被物的水容量。水容量 (%) = (浸泡24 h后的带水枯落物或活地被物-枯落物或活地被物干质量) / (干质量) ×100%

3.7 林草生物量

林木生长量采用每木检尺方法测定, 据此能得到单位面积木材蓄积量。乔木林生物量采用树干解析法测定材积后换算, 灌、草生物量采用收获称质量法测定。林分郁闭度、林草覆盖率等指标通过标准地调查、样方调查等方法测定。

4 生态效益计算方法

生态效益计算指标拟定为林地土壤贮水量、土壤流失 (沙化) 减少率、治理 (程度) 率、林草覆盖率。其计算方法分别为:林地土壤贮水量 (t/hm2) =104 m2×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土壤平均厚度 (m) ;土壤流失减少率=[ (退耕前流失量-监测年度流失量) /退耕前流失量]×100%, 或:土壤流失 (沙化) 减少率=[ (退耕前流失面积或沙化面积-监测年度流失面积或沙化面积) ]/退耕前流失面积或沙化面积]×100%。退耕前流失量 (面积) 是指退耕前3 a内的平均流失量 (面积) 治理度=已治理面积/需治理面积×100%。林草覆盖率=林草地总面积/土地总面积×100%[3]。

5 关于生态效益评价工作的几点建议

5.1 评价体系与指标的完善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工作涉及多个学科, 监测评估过程极为复杂, 是一个长期开展反复总结过程。因此, 建立起长期持续的评价与监测机制非常有必要, 指标体系构建方面, 要综合考虑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环境、经济水平, 民俗民风等的差异, 寻找一个适用范围广且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是退耕还林效益评价研究工作的重点;在评估指标上, 应全面选取包括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防护等各类功能性指标。

5.2 监测项目的完善

检测项目应该包括:监测站所在县退耕还林基本情况;监测站所在地自然条件 (包括地形、地质、地带性土壤、地带性植被和气候等) 、基础设施及观测设备情况;水土流失或风蚀沙化调查情况;林草植被及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调查情况等;只有全面准确的数据, 才能做到有效评价退耕还林生态效益。

5.3 评价方法的创新

在主动借鉴国内外生态效益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 我国的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工作可以结合不同的评价方法, 广泛采用多种定量方法来提高评价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同时, 加强对基础数据及评价机理的研究, 积极结合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尤其是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 为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工作提供新的方法。

6 结语

实施退耕还林, 是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 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是一项得人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对我国的生态建设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深入开展, 生态效益评价的研究工作将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要:退耕还林工程是改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项重大举措, 综合查阅了国内外有关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的文献, 简要介绍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背景及生态效益评价工作的重要性;详细阐述我国退耕还林生效效益评价工作的各项检测指标以及生态效益的计算方法, 并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建议, 以供环境科学、管理科学、生态学等领域的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

参考文献

[1]王珠娜, 潘磊, 余雪标, 等.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J].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7 (1) :91-96.

[2]钟晓娟, 赵岩, 孙保平, 等.盐池县退耕还林生态效益评价[J].中国水土保持, 2010 (9) :34-38.

退耕还林效益 篇5

关键词:三峡库区;退耕还林模式;水土保持;定位监测

中图分类号:S7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4)04-0001-05

长期以来,三峡库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2007年遥感调查结果,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8 04210 km2\[1\],而坡耕地分布广且垦殖指数高是造成其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2\]。库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大量泥沙直接进入水库,对水库的库容和水质产生严重影响\[3\],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减少该区域水土流失对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实施的一项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现已成为我国生态经济建设和林业发展的重点之一\[4\]。从2000年开始,三峡库区开始实施大面积的退耕还林,退耕还林与植被恢复的程度究竟如何,其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多大等等,目前没有一个系统和科学的评估,以至影响到了该项工程的持续性\[5-6\]。为了及时、全面地反映退耕还林不同时段和不同模式的效益变化趋势和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开展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及工程效益动态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评价其综合效益动态\[7-8\]。

为此,本文选择了三峡库区4种典型退耕还林模式,在连续多年定位观测基础上,开展了退耕还林水土保持方面的研究,以期为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以及退耕还林效益评价提供相关的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湖北省秭归县境内的兰陵溪小流域,距长江三峡大坝上游5 km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4′30″~110°56′20″,北纬30°50′04″~30°52′09″,基岩为花岗岩。气候类型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夏气候交替明显,年平均气温180 ℃,≥10 ℃积温为5 300 ℃,无霜期250 d,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 150 mm,年内分配不均,4~10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5%,年蒸发量为1 4215 mm。流域内土壤以黄壤为主\[4,8\]。

1.2研究方法

1.2.1样地设置

选择该区域退耕还林较为普遍的4种退耕还林模式(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柑橘 Citrus reticulata +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林、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林、茶园)进行监测样地的布设,各种退耕模式每年进行1次穴式施肥。样地设置采用典型取样法,面积为20 m×20 m,每个模式5次重复。样地基本情况具体见表1。

1.2.2监测及调查方法

土壤理化性质观测。分别于2004,2007和2010年6月中旬在每个样地对角线上选2个部位,各挖1个土壤剖面,土样仅取0~30 cm的混合样,带回测定土壤养分指标。同时,利用环刀于剖面中部采集土样1份,带回室内测定土壤容重、孔隙度等指标。

地表径流量及产沙量观测。通过在各类退耕林地内设立坡面径流场,径流场水平投影面积为20 m×10 m,下端设承水槽,并连接1 m3沉沙池,设水尺观测径流体积,底部设排水管。在观测径流的同时,将量水池中的水搅拌均匀后取样,经过滤、烘干、称重求算径流含沙量和侵蚀量。降雨量采取CR2型翻斗式电脑数字雨量计(成都产)观测。于2004,2007,2010年6~8月间对各模式降雨数据和产流情况进行调查。

土壤养分含量测定。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测定,全氮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全磷采用氢氧化钠熔融—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全钾采用碱熔—火焰光度法测定。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土壤物理性质动态

一般而言,地上植被的生长会对土壤质地和物理性质具有较大的改良作用,包括改变土壤结构、土壤质地以及空隙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各种退耕模式对土壤改良效益。

从表2可知:土壤容重在不同模式间的变化趋势为坡耕地>茶园>板栗林>刺槐林>柑橘+紫穗槐林,其中茶园减少1236%、板栗林1215%、刺槐林1128%、柑橘+紫穗槐林1085%。随着退耕还林年限的增加,刺槐林和柑橘+紫穗槐林土壤容重具有减小的趋势,而板栗和茶园则具有增加的趋势,这可能与后两种退耕模式受人为活动影响更大造成。

孔隙度反映土壤孔隙所占容积的比例,亦可反映土壤的基本物理性质属性。从表2可知:土壤孔隙度在所有退耕模式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其变化趋势为板栗林>刺槐林>柑橘+紫穗槐林>茶园>坡耕地,分别较坡耕地增加了872%,609%,430%,223%;土壤非孔隙度变化趋势为板栗林>柑橘+紫穗槐林>茶园>刺槐林>坡耕地,分别较坡耕地增加了15250%,14248%,13246%,7690%;土壤总孔隙度变化趋势为板栗林>柑橘+紫穗槐林>刺槐林>茶园>坡耕地,分别较坡耕地增加了1180%,869%,699%,141%。同时,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对土壤孔隙的改良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其中生态林则各指标均向良好的方向发展,而经济林则变化较大,这与人为生产活动干扰严重密切相关。

nlc202309030228

2.2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径流及土壤侵蚀动态

地表径流是降雨经过林冠截留、地被物的拦蓄以及填洼、入渗和蒸发等过程后,到达地表形成的径流,它是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主要驱动力。在相同立地条件下,同一场降雨下,地表产流主要受地表地被物的特性影响,不同植被类型其产流量大小差异较大\[8\]。

由表3可知:与坡耕地相比,退耕还林后,地表径流量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平均减少量为8043%~8682%,变化趋势为坡耕地>茶园>刺槐林>板栗林>柑橘+紫穗槐林。在所有退耕还林模式中,茶园模式的地表径流量最大,其平均值为32030 m3·hm-2,这主要是由于茶园地在采收、管理等人为干扰下,破坏了林地土壤的结构和物理性质,致使其地表径流在所有退耕模式中最大\[9\]。各退耕还林地的径流系数变化范围在0017~0025之间,与坡耕地相比,各退耕模式明显降低,其中柑橘+紫穗槐林8679%、板栗林8539%、茶园8333%、刺槐林8095%,由此可见,研究区坡耕地退耕还林后有效减弱了地表径流的发生。土壤侵蚀模数也都表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与地表径流变化趋势一致,为坡耕地>刺槐林>板栗林>茶园>柑橘+紫穗槐林,减少的范围为1 40939~1 45815 t·(km2·a)-1。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坡耕地经退耕还林后能有效减弱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的发生,对水土流失起到了有效的抑制作用。

2.3不同退耕还林模式土壤养分动态

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植被对土壤养分的吸收与归还过程各有差异,从而就体现出不同植被模式对土壤改良效益的差异性\[9\]。如表4所示,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除了板栗林表现为逐渐增加外,其他退耕还林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就单一退耕还林模式而言,从2004~2010年,刺槐林增加了6129%、板栗林5195%、茶园2222%,而柑橘+紫穗槐林则降低了4088%,这主要是新造林地土壤通透性变好,由于土壤通气条件的改善,土壤有机质分解也较快。另外,新造林地处于林分形成阶段,消耗了大量的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土壤碳输出往往大于输入,导致土壤有机质暂时出现下降,但随着退耕还林年限的增加,地上植被生长状况逐渐变好,返还于土壤的枯落物的含量也逐渐增加,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上升。

就土壤养分全含量而言,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土壤全氮含量平均值变化为柑橘+紫穗槐林>板栗林>刺槐林>茶园,分别为0077%,0069%,0051%,0035%。随着退耕还林年限的增加,刺槐林和柑橘+紫穗槐林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而板栗林和茶园则表现为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经济林较非经济林土壤有机氮增加的比例要高,这主要是由于经济林人为每年施用氮肥造成其土壤含量增加较多。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土壤全磷含量平均值变化为刺槐林>柑橘+紫穗槐林>茶园>板栗林,分别为0180%,0120%,0085%,0082%,且随着退耕还林年限的增加,各种退耕还林模式都表现为逐渐增加,分别为刺槐24428%、柑橘+紫穗槐林30975%、板栗林20487%、茶园10163%,可见退耕后土壤全磷增加比例相当大,这更多的是因为人为施肥导致土壤中磷元素含量极大的增加。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土壤全钾含量平均值变化为茶园>板栗林>刺槐林>柑橘+紫穗槐林,分别为184%,073%,068%,065%。随着退耕还林年限的增加,除柑橘+紫穗槐林增加35%外,其他模式都表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分别为刺槐林3724%、板栗林1233%、茶园823%。

3结论

(1)退耕还林后,各退耕模式土壤的通气状况大为改观,土壤孔隙数量增加,总孔隙度增大,毛管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也相应增加,通气透水性增强,表明随着还林年限的增加,土壤的通气、保水能力在缓慢增强。

(2)与坡耕地相比,退耕还林各模式地表径流量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平均减少量为8043%~8682%,变化趋势为坡耕地>茶园>刺槐林>板栗林>柑橘+紫穗槐林。径流系数变化范围在0017~0025之间,与坡耕地相比,各退耕模式明显降低,其中柑橘+紫穗槐林8679%、板栗林8539%、茶园8333%、刺槐林8095%。土壤侵蚀模数也都表现出明显的降低趋势,为坡耕地>刺槐林>板栗林>茶园>柑橘+紫穗槐林,减少的范围为1 40939 ~1 45815 T·(km2·a)-1。可见,不同的退耕还林模式比坡耕地都具有更好的固持土壤和减少土壤侵蚀的作用,且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植被生长状况更加良好,植被土壤的固持作用和减少侵蚀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3)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除了板栗林表现为逐渐增加外,其他退耕还林模式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土壤全氮含量在刺槐林和柑橘+紫穗槐林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而板栗林和茶园则表现为逐渐增加。全磷含量则在各种退耕还林模式都表现为逐渐增加,分别为刺槐24428%、柑橘+紫穗槐林30975%、

板栗林20487%、茶园10163%。全钾含量除柑橘+紫穗槐林增加3500%外,其他模式都表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分别为刺槐林3724%、板栗林1233%、茶园823%,这与钾元素容易溶水有关,随着降雨的冲刷往往使得土壤钾元素含量呈现减少的趋势,而柑橘+紫穗槐林的增加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和探讨。从中可以看出,由于植被特性和人为干扰程度的不同,不同类型的退耕还林土壤质量恢复具有明显的差异,但整体而言,说明退耕还林有利于土壤养分提高,土壤保存养分能力也随之增强\[10\]。

(4)通过对三峡库区不同退耕模式的水土保持监测研究发现,坡耕地经过植被的建设和恢复,其水土流失在短期内即可得到一定程度控制,而且随着退耕还林年限的延长,水土保持效益均会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以短期内观测到数据还不能够衡量各退耕模式的优劣,因为人为活动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水土规律的变化,这还需要长期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宏忠, 冯明汉, 赵健 等.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防治对策\[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8(3): 25-27.

\[2\]王幸, 张洪江, 程金花 等. 三峡库区坡耕地植物篱土壤改良作用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5): 59-64.

\[3\]金慧芳, 韦杰, 贺秀斌. 三峡库区面向水土保持的土地利用模式\[J\]. 中国水土保持SWCC, 2011, 10: 36-38.

\[4\]潘磊, 唐万鹏, 肖文发 等. 三峡库区不同退耕还林模式林地水文效应\[J\].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5): 103-107.

\[5\]贾云, 杨会侠, 王卫 等. 辽东山地不同退耕还林模式的生态效益\[J\]. 林业科学, 2010, 46(3): 44-51.

\[6\]吴代坤, 戴应金, 李双龙 等. 鄂西南退耕还林6种经营模式综合效益评价\[J\].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1, 31(1): 34-38.

\[7\]米文宝, 樊新刚, 谢应忠. 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效益评估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26(1): 118-125.

\[8\]王珠娜, 王晓光, 史玉虎 等. 三峡库区秭归县退耕还林工程水土保持效益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7, 5(1): 68-72.

\[9\] 肖运来, 王斐, 史玉虎 等. 兰陵溪小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生态功能研究.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 28(4):476-482.

\[10\] 康苗, 冯磊, 孙保平 等. 重庆合川区坡耕地退耕还林后改土效应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16): 89-94.

(责任编辑:郑京津)

永善县退耕还林效益评价及建议 篇6

永善县退耕还林规划乡镇多是高寒贫困的乡镇, 土壤主要有棕壤、褐土和高山草甸土, 土壤养份总体情况是缺磷少氮富含钾, 土地沙化现象严重。永善县自2002年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 2002年、2003年、2005年、2008年, 4年共完成退耕还林任务5466.67hm2, 其中, 退耕地还林2666.67hm2, 荒山造林2800hm2。项目共涉及茂林、伍寨、大兴、莲峰、码口、万和、马楠、务基、溪洛渡、佛滩、团结、青胜、细沙、莲峰林场等14个乡、镇、场。

2 永善县退耕还林效益分析

2.1 退耕还林生态效益逐渐显现

通过退耕还林, 减少水土流失, 改善了生态环境。永善县退耕还林任务主要安排在南部生态恶化、土壤沙化、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乡镇。通过实施退耕还林, 大批陡坡耕地和宜林荒山得到有效治理, 变成了绿色生态屏障, 为维护国土生态安全,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据各乡镇监测, 辖区内已经成林的退耕还林地, 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均比退耕前减少30%~55%。90%的河流在雨季泥沙含量明显下降, 茂林小河、冷水河、黑龙江河沟、中寨河沟、野猪河沟、赖子河沟、团结河等河流泥沙含量平均减少32%~78%。这些河流多数流入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库区, 退耕还林的实施, 每年大量减少输入金沙江泥沙量, 为溪洛渡水电站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全县退耕还林形成的林草植被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定二氧化碳和供给氧气等方面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随着退耕地森林植被的增加, 工程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一些地区重新出现了消失多年的老熊、岩羊等野生动物。伍寨乡、茂林镇已成为国家一级保护黑颈鹤的天堂, 种群数量在原来基础上大幅度增加, 由退耕还林前的几十只上升到了几百只, 同时鹭鸟等鸟类栖息数量也在不断扩大。

2.2 退耕还林还出了经济效益

各工程区把退耕还林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和种植结构, 因地制宜推行生态林草、林果药, 以及林经间作、种养结合、互利共生、产业配套等开发模式, 大力培育生态产业,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2002~2008年, 全县依托退耕还林营造了核桃、花椒、脐橙等经果林, 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种植的竹林、经果林已开始发挥效益。据抽样调查, 种植的枇杷667m2均收益达到6000元以上, 脐橙、花椒、核桃667m2均收入达到1300元, 这2项指标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溪洛渡镇玉笋村以实施退耕还林为契机, 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团结乡、大兴镇林农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2/3。茂林、伍寨、莲峰大力推广“林———草———畜”和“林———药”模式, 退耕农户在退耕地未完全郁闭前间种优质牧草, 饲养肉、山羊等牲畜;在适宜种植药材的地段种植药材, 以短养长、长短结合, 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退耕还林以前, 工程区域内农户大部分住房是草房、土胚瓦房。近几年, 草房基本不见了, 到处是砖混结构的小洋楼, 成为永善县退耕农户退耕致富的真实写照。

2.3 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随着退耕还林的实施, 许多农民从单一的种植业中解脱出来, 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降低。由此出现大量富余劳动力, 这就促使这部分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向大中城市转移, 使劳动力在不同产业和地域之间进行优化配置, 从而提高了人口素质和农民生活质量。2002年以来, 全县六乡镇因实施退耕还林有5000农民外出务工或从事其它经营, 实现劳务收入上千万元。

3 对今后退耕还林工作上的建议

(1) 自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 全县的林业发展很快, 调整了农业结构, 加强了生态建设, 尤其是农民得到了实惠, 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 转变了农民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观念, 退耕还林工作成绩显著。但是, 还有少数农民在理念上存在着问题:一是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资源利用的效率、人与自然的和谐理解不深;二是对科学种树、科学管理、科学发展,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观念不强。今后要进一步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

(2) 林业在调整农业结构、繁荣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林业生态产业已成为农民新的增收渠道及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3) 近几年来, 各乡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在发展速生丰产林、经济林、森林旅游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 在发展竹产业、森林食品、森林药材方面还做得不够。今后一是要重视经济林、竹产业、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的开发和利用, 以发展林、果、药来拉动农民脱贫致富, 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二是要在林业发展规划中, 区域布局、突出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整合自然、社会、经济资源, 形成支柱产业, 打造品牌产品。

(4) 加强领导, 切切实实做好退耕还林工作。搞好生态建设, 发展林业产业, 关键在各级政府领导重视和林业职能部门加强管理。各乡 (镇) 林业站隶属关系变更以后, 要加强技术力量, 切实保障“退、还、补、管”四到位, 确保退耕还林的成果。

(5) 实施专项建设, 积极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退耕农村能源建设、发展林下经济、生态移民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举措。各退耕乡镇要紧紧围绕“巩固成果”这一主题, 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 按照需要和可能,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长短结合、自下而上、实事求是编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专项规划和专项建设要向生产生活条件差、长远生计困难的退耕农户倾斜, 把专项资金用在刀刃上, 用在真正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同时, 要加大统筹力度, 整合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等各种支农资金, 加强工程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 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 逐步建立起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长效机制。

(6) 突出区域优势, 大力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后续产业, 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在完善退耕还林政策中, 国家专门安排了部分专项资金用于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各工程区要充分利用这一优惠的政策措施, 结合本地实际, 发展具有区域优势的特色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在尊重自然和经济规律的基础上, 立足退耕农户增收, 积极推进退耕林地集约经营, 改善森林植被结构, 提高林分质量。对造林树种及配置模式选择不当、效益不高的, 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结构, 推广林竹混交、林药间种、林草结合等生态效益好、经济价值高的经营模式。要通过发放技术资料、实地讲解举办讲座等形式, 有针对性地督促和指导农户搞好林地集约经营, 提高经济效益。

(7) 发挥主体作用, 切实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退耕农户是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 必须充分发挥广大退耕农户的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鼓励他们投劳投资参与退耕还林成果巩固。各地要研究和建立对退耕农户的约束机制, 通过检查验收、兑现政策和确权发证等管理措施落实好退耕农户的责任和权益, 严格实行林地管理效果与政策补助兑现挂钩, 实现责、权、利的统一, 增强农户履约责任。凡检查验收不合格的, 暂缓兑现政策补助, 责令限期整改。要创新管护机制, 积极推行“联户共管”、“出资代管”、“集体统管”、“大户租管”等管护形式, 确保管护质量和成效。对擅自毁林复垦和随意改变林地用途的行为, 依法严查, 坚决防止毁林复垦。

退耕还林效益 篇7

1 监测地点选取及其基本情况

1.1 监测与评价样本选取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样本。首先将全省106个有退耕地还林任务的工程县分区, 然后在各区内选取工程量较大的12个样本县;其中太行山系3个 (济源市、辉县市、林州市) , 伏牛山系7个 (洛宁县、新安县、伊川县、灵宝市、陕县、禹州市、西峡县) , 桐柏-大别山系2个 (桐柏县、光山县) 。

在每个样本县中, 按照工程量较大、经济条件适中的原则选取1个样本村;每个样本村选取10个样本户, 农户样本从全村退耕户花名册中随机抽取。

1.2 监测方法

县级指标由监测人员到县级统计、农业、水利、国土、环保、气象等部门查询获得, 村级和农户指标由监测人员走村入户调查获得。自2005年开始, 对12个样本县、12个样本村和120个样本农户进行连续跟踪调查。

1.3 样本县、村、农户基本情况

样本县行政区域总面积23 773 km2;截至2012年底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7.58万hm2, 其中退耕地还林7.84万hm2, 荒山荒地造林15.64万hm2, 封山育林4.10万hm2, 分别占全省任务的25.56%、31.23%、22.35%和31.95%;累计获得中央财政退耕还林补助资金22.00亿元, 占全省退耕还林投资总额的28.27%;样本县涉及退耕地还林农户数37.66万户, 占全省退耕地还林总户数的29.2%。2012年总户数、总人口分别为208.37万户, 852.27万人, 其中乡村人口666.92万人。

样本村土地总面积6 500 hm2, 退耕地还林面积1 034 hm2;2012年总户数、总人口分别为7 613户、28 610人;其中退耕地还林户数5 998户, 占样本村总户数的78.79%。

样本户退耕地还林总面积34.57 hm2, 户均退耕地还林面积0.29 hm2;经营耕地总面积29.85 hm2, 户均耕地面积0.27 hm2。2012年家庭总人口574人, 总劳动力348人。

2 效益监测与评价

经过多年的退耕还林建设, 工程区森林资源得到快速增长。2012年, 样本县林地面积129.38万hm2, 比2001年增长18.49%;有林地面积96.65万hm2, 比2001年增长了27.48%;森林覆盖率40.7%, 比2001年增长了8.8%;森林蓄积量2 981.24万m3, 比2001年增长了48.11%。森林资源增加的同时, 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得到体现。

2.1 生态效益

2012年, 样本县水土流失面积65.06万hm2, 比2001年减少27.46% (图1) 。样本县2000-2002年先后启动退耕还林工程, 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前几年, 因植树造林对土壤表层的翻动, 造成水土流失面积增加, 并在2005年达到高峰。随着退耕还林工程栽植的树木逐渐成林, 森林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逐渐显现, 从2005年以后, 工程区水土流失面积开始逐步下降。表明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具有良好的控制作用。

2012年, 样本县年降水量704 mm, 比2001年增加18.92%。2004-2012年, 样本县年均降水量最高765 mm, 最低638 mm (表1) , 均高于2001年592 mm的降水量。

2012年, 样本县平均扬沙 (尘) 0.5次, 比2001年减少4.3次 (表2) 。2001-2012年, 样本县年均扬沙 (尘) 次数大幅减少, 自2009年起, 年均扬沙次数不足1次。由此可见,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增加了地表植被的覆盖度, 有效减少了沙尘来源, 从根源上有效的控制了风沙灾害。

2.2 经济效益

2.2.1 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2012年, 样本县国内生产总值3 237.81亿元, 比2011年增长10.34%, 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43个百分点。2001-2012年, 样本县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超出全省同期平均水平1.36倍。2012年, 样本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80万元, 比2011年增长10.14%, 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24个百分点;比2001年增长6.23倍, 远远高于同期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4.29倍的水平。

2.2.2 粮食产量稳步提高

2012年, 样本县耕地面积49.51万hm2, 比2001年减少11.71%;粮食播种面积70.29万hm2, 比2001年增加4.79%;粮食总产量375.68万t, 比2001年增加44.28%。2004-2012年, 样本粮食总产量最低287.44万t, 最高382.87万t, 均比2001年的260.39万t明显提高。

2012年, 样本县粮食单产5 345 kg/hm2, 比2001年增加37.68%;样本村粮食单产8 805 kg/hm2, 比2001年增加43.48%;样本户粮食单产9 795 kg/hm2, 比2001年增加65.40% (图2) 。由于粮食单产明显增加, 2012年, 样本县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拥有量563 kg, 比2001年增加了46.61%。由此可见, 实施退耕还林后, 优化了耕地结构, 环境、气候和生产条件等也明显改善, 粮食单产明显提高, 粮食供给得到了有效保障。

2.2.3 人均收入显著增加

2012年, 样本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 902元, 比2001年增加了3.72倍;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 524元, 比2001年增加了3.59倍 (详见图3) 。2001-2012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呈上升趋势, 但样本县增加值及增长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由此可见,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有促进作用。

2.2.4 收入结构明显调整

2012年, 样本户人均经营性收入6 021元, 比2001年增加4.21倍。2012年, 样本户外出务工收入3 992元、工副业收入1 752元, 分别占经营性收入总额的66.30%和29.11%。由此可见,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 使他们在享受退耕还林补助的同时, 能够腾出时间从事第2和第3产业, 大大提高了家庭收入。

2.3 社会效益

2.3.1 基本农田建设大力推进

2004-2012年, 样本县新建基本农田2.42万hm2, 改建基本农田8.85万hm2;样本村新建基本农田0.25万hm2。由此可见, 各地在实施退耕还林的同时, 加强了基本农田建设力度, 实行“占补平衡”, 及时补充因退耕还林减少的耕地面积。

2.3.2 耕地结构得到有效调整

2012年, 样本村耕地面积1 264 hm2, 比2001年减少35.79%, 其中25°以上陡坡耕地减少73.48%, 15°~25°斜坡耕地减少66.74%, 15°以下缓坡耕地及平地增加1.57% (图4) 。由此可见, 样本村退耕地还林占用的主要是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25°以上陡坡耕地和15°~25°斜坡耕地, 增加了高产、稳产的15°以下缓坡耕地面积, 有效的优化了耕地结构。

2.3.3 外出务工人员比例继续增加

2012年, 样本县外出务工人数为177.76万人, 比2001年增加107.26万人, 外出务工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例为41.48%, 比2001年提高24.66%。样本户外出务工人数151人, 平均每户有1.26人外出务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深入开展, 样本县还对生存条件较差的特困人口实行易地搬迁, 截至2012年底累计生态移民9 848人, 为加快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可见退耕还林使众多的劳动力从繁重的农业经营活动中解脱出来, 为他们外出务工创造了机会。

2.3.4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速建设

2012年, 样本县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为421.20万人, 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为642.82万人, 分别占乡村总人口的63.16%和96.39%;样本村低保户336户, 占总贫困户数的53.16%,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展。由此可见, 退耕工程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加速建设, 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5 农村能源建设成效显著

截止2012年底, 样本县累计以煤 (电、汽等) 代柴户数为130.80万户, 建沼气池37.61万口, 节柴改灶35.79万户, 利用太阳能34.42万户, 分别占农户总数的62.77%、18.05%、17.18%和16.52%。120个样本户炊事用能使用煤炭的52户, 使用燃气 (煤气、液化气) 的46户, 使用柴草的17户, 使用沼气的4户。由此可见, 由于农村能源建设加速推进, 退耕农户烧柴问题已得到根本解决, 有效的减轻了退耕还林保护压力。

2.3.6 农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2012年, 样本村农户总数7 613户, 其中用电户数7 613户, 饮用水符合国家标准的农户数7 399户, 收看电视户数7 605户, 使用电话户数 (包括移动电话) 6 992户, 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7.19%、99.89%和90.92%, 与2001年相比均有大幅提高,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 农民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3 主要结论

3.1 退耕还林有效的遏制了水土流失趋势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2 a后, 样本村25°以上陡坡耕地面积减少了73.48%, 15°~25°的斜坡耕地面积减少了66.74%。通过在坡耕地上植树造林, 改变了工程区多年来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样本县森林覆盖率由2001年的31.9%增长到2012年的40.7%, 水土流失面积由2001年的89.68万hm2减少到2012年的65.06万hm2, 工程区水土流失趋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3.2 退耕还林稳定的增强了粮食持续供给能力

2004-2012年, 样本县累计新建基本农田2.42万hm2, 改建基本农田8.85万hm2, 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因退耕还林减少的耕地面积。2012年, 样本县粮食播种面积70.29万hm2, 比2001年增加4.79%, 粮食单产5 345 kg/hm2, 比2001年增加37.68%, 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拥有量563 kg, 比2001年增加46.61%, 样本县粮食供给能力得到了有效保障。

3.3 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发展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推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调整了农民收入结构, 工程区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且高于全省农民平均水平。同时, 退耕还林工程还加强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农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农村能源利用结构进一步合理, 初步实现了“国家要生态, 农民要利益”的双赢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军利, 秦富仓, 岳永杰, 等.内蒙古伊金霍洛旗风沙区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效益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 2013, 20 (5) :104-107, 118.

[2]姚盼盼, 温亚利.河北省承德市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3, 27 (4) :47-53.

[3]牛辉, 庄嘉, 胡冬冬, 等.广西凤山县退耕还林土壤效应及生态效益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3, 41 (5) :2054-2057.

[4]任静, 余劲.退耕还林工程碳汇生态效益补偿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 2013, 52 (8) :1749-1751, 1759.

[5]白春雷, 高嵩.退耕还林水源涵养效益评估[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5) :185, 187.

[6]李毅.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J].现代园艺, 2013 (6) :134.

[7]谭成静, 曾凡春, 卢红, 等.信阳市平桥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效益及主要做法[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1) :191-195.

退耕还林效益 篇8

永靖县位于黄河上游,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和甘肃省18个干旱县之一,也是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大水库重点移民安置县,全县共辖17个乡镇,140个行政村,总人口达20.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14万人。 总耕地面积63.64万亩,粮食总产量13.12万t,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385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18.9元。 1999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全县完成退耕还林30.27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7.32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0.65万亩,封山育林2.3万亩,涉及17个乡镇105个村,6个国营林业单位,12336户。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实施以来,永靖县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坚持生态优先,巩固退耕成果,强化质量管理,精心组织施工,发展后续产业,增加林农收入。实施7年以来,取得了一定成绩,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了该县经济的发展,改善了农户的居住环境,解决了退耕农户当前的生活困难,增加退耕农户的经济收入。

2历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完成情况

2008~2014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完成基本口粮田水平梯田28623亩,沼气池1395口、沼气灶405口、太阳灶7004台,节能炉6184个,发展新育苗4214亩、核桃经济林24970亩、杏1000亩、苹果经济林3905亩,技能培训6168人,薪炭林6706亩,完成补植补造33478亩,累计完成中央投资3726万元。

3项目实施组织管理措施

3.1强化组织领导

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巩固退耕还林工作领导小组,并通过领导小组会议定期召开有效的研究和解决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并对资金和项目安排工作进行统筹协调。

3.2强化落实责任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实施,实行项目分工负责制,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审批和组织实施。在项目建设中明确责任主体,认真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 公示制和项目监理制。对项目实施进度、质量、投资“三控制”。公示项目建设地点、建设任务、中央补助资金、 地方配套资金、群众投劳数量等。

3.3加强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确保项目建设成效,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制定了一系列工程管理办法和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从而推动了管理工作有序地进行。一是转发了《甘肃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临夏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管理意见》。二是制定了实行巩固退耕还林项目地方政府负责制、工程施工合同制、造林质量督查制、报帐兑现制、过失责任追究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3.4项目实施的组织措施

在项目实施上,永靖县严格按项目方案实施,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县政府统一领导全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实施;县发改局负责专项规划实施的牵头工作;县林业局负责该县专项规划实施的组织、建设任务分解工作;县财政局负责落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实施的资金管理工作;县水保局负责实施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县能源办负责实施农村能源项目中的沼气池、秸秆气化炉、太阳灶;县林业局负责实施后续产业及技能培训项目、退耕还林补植补造项目;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各项工程的组织实施、资金拨付、督促指导、统计汇总、检查验收等日常工作。

3.5项目资金管理措施

根据省财政厅甘财农[2008]287号文件精神,永靖县在各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和审批的设计组织施工,严格控制工程补助标准和规模,严把各环节的建设质量,使工程达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要求。严格执行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和财经纪律,严肃工作纪律,严禁弄虚作假骗取和截留挪用专项资金。专项资金实行专门帐户、专款专用、规范核算、封闭运行,根据工程进度及时拨付项目建设资金,各实施单位也设立专户,专人专管,确保项目资金的安全运行。

3.6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各实施单位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解决。项目竣工后,及时按照国家要求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任务的专项资金是否按计划完成;项目质量是否达到规定的标准,资金拨付、管理与使用是否符合制度规定,有无违规问题;工程管护措施是否落实;各项效益指标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工程档案、信息报送制度是否到位。

3.7项目档案管理措施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建设项目,建设内容多,建设周期长,建设规模大,为此,永靖县加强了工程建设档案管理,对有关工程建设的相关文件、项目实施方案、阶段性项目建设总结、检查验收资料、资金审批和审计报告、技术资料、图片照片、统计数据和录像资料等,分门别类地归档保存、严格管理,按照项目法人单位有项目总材料,项目实施单位有项目子项材料的原则, 分类规范归档。

4项目建设效益情况

通过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的实施,减少了水土流失对项目区内及下游的危害,改善了项目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生态环境的改善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逐步实现了良性循环。

通过该农村能源项目的实施,提高了秸秆资源、太阳能资源和人畜粪便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减少了林木砍伐量,保护了林草植被,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肥农药施用量,进一步改善退耕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从而有效巩固退耕还林建设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对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建设的实施为退耕农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建设中的经济林建设,直接给退耕户带来可观的林果收益。二是通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永靖县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畜牧业发展。三是通过补植补造的实施,有效提高了退耕还林保存率, 加快了退耕还林地的郁闭成林,提高了造林合格率和森林覆盖率,确保了该县退耕还林工程整体质量。

摘要:指出了2008年以来,永靖县实施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通过对项目基本情况的阐述,分析了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总结了项目实施中的一些管理措施及取得的显著的经济效益,以期对退耕还林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退耕还林,措施,效益

参考文献

[1]张耀甲.民勤地区柽柳属植物的生态生理特点及其在防风固沙中的意义[C]//王继和.甘肃治沙理论与实践.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

[2]赵金荣.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灌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3]牛西午.柠条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退耕还林效益 篇9

关键词:退耕还林,农户效益,发展对策

1 基本情况

原州区退耕还林于2000年试点实施以来, 按照“退耕还林 (草) 、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指导方针, 坚持“全面规划, 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先易后难, 先行试点、集中连片、稳步推进”的原则, 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造林3.72万hm2。截止2013年底, 累计向退耕农户兑现政策补助资金8.38亿元, 户均享受2.33万元, 人均享受5 051元, 涉及11个乡镇176个行政村, 直接受益群众35 889户165 893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不但绿了山头, 使生态环境逐年好转, 林地面积翻倍增加, 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 而且解放了大批劳动力, 广大退耕农户思想观念有了新变化, 2013年有近8.2万人外出务工, 年创收10亿多元, 增加了农民收入, 为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

2 主要问题

近些年, 各级政府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了自来水入户、柏油路进村、沼气池、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等能源入户工程, 并组织大规模的农民培训, 积极引导退耕农户积极发展牛、羊、鸡、猪等养殖业和经济林、冷凉蔬菜等特色种植业,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农村生产条件有效改观, 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是, 原州区地处宁夏南部干旱山区, 生态环境本来就脆弱, 且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不高, 经过近些年的连续补植, 保存率虽有所提高, 但林木生长量低, 大部分退耕林地尚处于幼林阶段, 成林面积只占到很少一部分。而且以柠条、山桃等灌木为主的水土保持林占绝大多数, 基本上没有什么经济效益, 退耕户的收入主要为国家政策补助金。当国家第二轮退耕还林补助政策结束后,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原州区3万多户退耕农户的稳定收入和吃饭穿衣问题, 这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现实问题。为此, 笔者结合本区实际, 试着提出几点建议, 以期抛砖引玉, 引起全社会关注。

3 措施及建议

3.1 继续延长补助政策

积极向国家申请, 将山区没有经济效益的柠条、山桃等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粮款补助政策再延长一个周期, 即延长8年, 补助标准延续第二轮标准不变。对枸杞、红梅杏等经济效益较好经济林, 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停兑补助政策。

3.2 大力实施生态移民

政府加大投资, 加快城镇化建设进度, 继续大力实施生态移民或劳务移民。将居住在深山的一部分不具备发展条件的退耕农户, 整村迁移到发展条件较好的城镇或农村, 如将寨科乡、河川乡、炭山乡、官厅镇、黄铎堡镇等部分深山中的村民迁移到三营、杨郎、头营、张易等镇区、固原市区周边, 或在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集中建设生态移民村, 并进行集中培训, 使之掌握一技之长, 能够自主发展商贸、物流运输、外出务工, 或扶持发展设施种植、养殖等, 稳定收入来源。

3.3 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

在一些已经成林或者林木生长较好的地方, 通过林权抵押贷款, 鼓励有条件、积极性高的退耕户承包林地, 利用林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优势, 扶持养殖生态鸡、羊、牛、兔子、猪, 种植中药材、蘑菇,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或者就近承包水库、水塘, 进行鸭、鱼等养殖, 为市民提供垂钓休闲服务等;同时利用丰富的柠条、山桃资源, 组织退耕农户进行柠条枝条编织、利用山桃核加工手工艺品等, 进行林副产品加工, 增加退耕农户收入,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3.4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

借助原州区特有的如须弥山石窟等古遗迹, 以及森林资源等大力发展访古游、生态游。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 进一步改造提升须弥山“4A”级景区环境, 建设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 完善毛家台子农家乐基础设施, 提高服务水平;开发固原古城墙和秦长城遗址等资源;建设叠叠沟生态旅游公园、贺家湾生态休闲公园等。积极鼓励扶持退耕农户在旅游区发展商贸、餐饮、住宿、旅客运输等三产服务。并经培训, 优先安排一部分退耕农户在景区保洁、导游等岗位就业。

3.5 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

一要促进枸杞产业提质增效。强力推广宁杞7号、0901、0902等新品种, 引导三营、头营、彭堡等乡镇的茨农更换枸杞新品种;同时积极引进枸杞产品加工企业, 拉长枸杞产业链条, 增加就业岗位, 促进枸杞产业提质增效。二要进一步扩大红梅杏面积。头营镇、寨科乡、河川乡有种植红梅杏的基础, 要以示范园、点为带动, 鼓励农户大力发展红梅杏;对如官厅镇、寨科、河川等乡镇的山杏进行高接换头, 嫁接改造为红梅杏。三要促进早酥梨精细化管理。依靠科技支撑, 对河川乡现有的早酥梨进行改造, 提高商品果率和经济效益;四要大打品牌战略。注册“原州红梅杏”和“原州区早酥梨”品牌, 提高红梅杏和早酥梨知名度。

3.6 稳步发展高效农业

在山川结合区域, 一部分山地已退耕还林, 退耕户手中尚留有一部分川塬地或水浇地, 如三营、头营、彭堡、中河等乡镇, 可因地制宜大力推广高效复合种植, 设施农业、旱作节水农业等现代农业, 因地制宜的发展冷凉蔬菜、设施果树、特色经济林、中药材等现代农业和特色种植业, 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大力推广现代先进农业科技, 进一步提高土地收益率, 增加农民收入。

3.7 实施转产转业

上一篇:手术操作下一篇:化学化工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