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地区

2024-09-24

退耕还林地区(精选7篇)

退耕还林地区 篇1

位于辽西地区的凌源市, 从2001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项目建设, 截止2015年, 全市退耕还林工程总面积4.34万hm2,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凌源市为全国苦杏仁重点发展地区, 其产量在全国县一级名列前茅。大扁杏在东北地区发展最早、面积最大、产量最高。

1 林业概况

凌源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得到了千家万户的大力支持, 发展经济林热情更高, 但由于此项工程的特殊要求, 经济林面积控制在20%以内, 生态林较多, 经济效益非常差, 因此, 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发展中应注重发展高效经济林。新建是在退耕农户中新造优质经济林, 增加农户收入。发展干鲜果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 凌源市主要用材林树种有油松、杨树、刺槐、柞树等, 其中:油松5.73万hm2、214.5万m³, 杨树0.62万hm2、35.8万m³, 刺槐1.086万hm2、9万m³, 柞树2.466万hm2、12.2万m³。主要经济林树种有:山杏、大扁杏、苹果、梨、大枣、李、桃、葡萄、板栗、核桃等。其中, 山杏4.4万hm2, 年平均单产15kg/667m2;大扁杏1.33万hm2, 年平均单产20kg/667m2;苹果0.533万hm2, 年平均单产2000kg/667m2;梨0.2万hm2, 年平均单产2000kg/667m2;大枣0.2万hm2, 年平均单产100kg/667m2;李子0.133万hm2, 年平均单产1500kg/667m2;桃0.093万hm2, 年平均单产1000 kg/667m2;葡萄0.08万hm2, 年平均单产8000 kg/667m2;板栗0.02万hm2, 年平均单产30 kg/667m2;核桃0.007万hm2, 年平均单产20 kg/667m2。

2 干鲜果经济林发展现状

凌源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后续产业干果改扩建工程, 以发展山杏、大扁杏、大枣、板栗、核桃等高效经济林为主, 总工程量2166.67hm2。主要是在有退耕还林工程的乡镇村新植山杏、大扁杏、板栗、核桃、苹果、梨树、文冠果、大枣等经济树种, 扩大栽培规模。在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 在林下种植中药材和经济作物。工程落实共涉及27个乡镇的10820个退耕还林户。

3 干鲜果造林与管护技术

3.1 技术标准

按照2015年规划地块进行造林施工。打造出形象工程和精品工程。林业局和各乡镇林业站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现场指导, 现场解决实际技术难题, 确保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

3.2 施工保障

各乡镇针对本乡镇的实际情况, 认真组织好专业造林队伍, 不失时机地掌握造林时间, 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工程质量完成此项建设工程。

3.3 加强督促检查验收

依据项目建设和生产的任务指标, 对项目乡镇进行检查。逐乡镇、逐个项目区进行验收, 验收结果上报省市有关部门。

3.4 造林技术

严格按着造林技术规程进行造林, 严把造林“四关”, 即整地关、苗木关、栽植关、管护关。造林时间为4月中旬—5月中旬。

4 效益分析

4.1 经济效益

通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的实施, 使林业得到发展, 提高退耕还林地区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质量, 为生态环境建设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从而改善退耕还林农户生产生活条件, 解决退耕户长远生计问题, 对促进社会稳定, 促进社会进步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4.2 社会效益

本项目建设将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增加农业适应市场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形成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增加农民收入,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走凌源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林果业之路, 并可吸纳大量本地劳动力就业, 为社会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缓解城乡就业压力。

4.3 生态效益

辽西地区干旱、多风, 受到荒漠化侵害, 干旱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应以栽植抗旱树种为主要手段。而山杏、大扁杏、大枣、板栗等树种属较为抗旱的树种, 又能防风固沙, 也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作用, 其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比其直接经济效益的作用要大得多。

因此, 本建设项目的实施对改善凌源市, 乃至辽西北生态环境和提高当地群众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的实施, 使凌源市农业经济的自然制约因素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实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的生态作用。

退耕还林地区 篇2

1 针阔混交模式

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强调生态林造林的树种配置要坚决实行针阔混交, 通过树种结构的调整, 达到改善林分质量的目的。针阔混交模式通过选取湿地松、杉木、水杉等针叶树种和木荷、枫香、杜仲等阔叶树种混交造林, 以块状混交、行间混交为主。

1.1 松阔混交

1.1.1 技术思路。

丘陵地区气温适中、光照充足, 雨量充沛, 雨热同期, 无霜期长, 年均降水量1 149~1 937 mm, 土壤以土层深厚的红壤为主。特别是在立地条件较差的宜林荒山, 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陡坡地, 江、河、水库两岸及其源头、交通干线两旁等生态区位相对重要地区, 培育针阔混交林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式的优点是通过松阔混交, 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 促进林分生长, 防止森林病虫害及火灾, 增强水土保持功能, 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体系。

1.1.2 技术措施。

(1) 树种配置。选用抗病性较好的湿地松、火炬松等松树与香樟、枫香、木荷等阔叶树相混交, 混交比例为2∶1, 以行间混交为主, 呈三角形配置, 株行距2 m×2 m, 造林密度为2 505株/hm2。 (2) 整地造林。在造林前1年秋冬季穴状径流整地, 挖穴规格:松30 cm×30 cm×30 cm, 阔60cm×60 cm×60 cm, 对杂灌茂盛的山场需先进行带状清理, 带宽为1 m。造林时间一般选在早春2月中旬至3月上旬, 造林时必须做到适当深栽、栽正、栽直、舒根、踩实、捶紧。 (3) 抚育管理, 造林后前3年8—9月连续抚育, 第1年抚育2次, 第2、3年各抚育1次, 刀抚、锄抚结合, 苗木四周清除藤蔓杂灌, 穴内松土、培土、壅蔸、正苗, 清除藤蔓、病株, 并对病、死苗进行补植。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采取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如截流沟、沉沙凼等。

1.1.3 目标成效评估。

该模式以注重生态效益为主要目标。松阔混交林冠分布层次与互相嵌镶均比纯林好, 阳光不直射林地, 在高温季节降低林内气温, 提高了林内空气湿度, 不仅有利于改良土壤、保持水土、抑制病虫害、降低火险, 具有良好维持和提高地力的作用, 而且林相整齐, 促进了自然整枝, 提高了树干圆满度, 改善林分的生态状况, 提高林木及林地生产潜力, 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 以更好地发挥防护功能[3]。

1.1.4 适宜推广区域。

可在土层厚度30 cm以上、土壤呈酸性、质地轻粘、石砾含量中等的红壤、黄红壤的南方地区低山和丘陵区中推广。

1.2 针药混交

1.2.1 技术思路。

该模式是通过湿地松等针叶树种与厚朴、杜仲等具有药用价值的阔叶树混交造林, 混交方式以小块状混交方式为主。此栽植模式的优点是既可以增加群众收入, 又能改善生态环境。适合于阳坡、半阳坡或开阔的地段, 尤其在人均耕地面积少的地方适宜发展。

1.2.2 技术措施。

(1) 树种配置。选择黄柏、厚朴、杜仲等中草药树种与湿地松、杉木等针叶树种相混交, 混交比例为1∶1, 混交方式以行间混交为主, 呈三角形配置, 株行距为2 m×2m, 栽植密度为2 505株/hm2。 (2) 整地造林。整地前应对造林地进行清理, 整地方式以穴垦为主, 沿等高线拉线定点进行开穴, 品字形排列, 整地时应做到表土回穴。造林时要严格实施圃地选苗、齿锄起苗、篓子包装, 随起、随运、随栽, 深栽早栽, 锹栽舒根, 栽正踏实, 确保造林成活率一次性达到85%以上。 (3) 抚育管理。在每年4—6月和8—9月进行抚育, 主要是松土、除草、培蔸、除萌、施肥及病虫害防治, 以消除灌木杂草对水肥的争夺, 改善土壤理化性能, 有效促进幼林生长。

1.2.3 目标成效评估。

该模式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为目标, 如能通过培植载体, 集中优势, 形成规模, 创立品牌, 既可产生巨大的生态、社会效益, 又可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

1.2.4 适宜推广区域。

该栽植模式适宜于气候条件为平均气温14~20℃, 年均降水量1 400~2 000 mm, 土壤为土层深厚、有机质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的丘陵、山区、荒坡、滩地上推广。

2 阔叶树混交模式

2.1 技术思路

丘陵地区土壤肥沃, 光照充足, 通过选择香樟、枫香、桂花、木荷、桤木、杜英及早熟梨等阔叶树种进行造林的栽植模式, 混交方式有株间、隔行、带状、块状混交等。该模式的优点是通过树种合理配置, 增强林木抗逆性, 增加林地生物产量, 增加林产品种类, 提高林地生物多样性, 有效提高森林生产力, 增强森林美学价值和游憩价值, 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效益[4]。

2.2 技术措施

2.2.1 树种配置。

选择香樟、桂花、木荷、杜英、枫香等阔叶树混交。混交方式有株间、带状、块状混交等, 阔叶树枝叶多, 水分蒸腾量大, 加之主根长, 侧根须根少, 为提高成活率, 宜采用截干栽植。

2.2.2 整地造林。

采取拉线定点, 秋冬季穴状整地, 规格为60 cm×60 cm×60 cm。造林时可适当加大初植密度, 促进林分尽快郁闭, 做到栽正、栽稳、栽紧, 分层填土压紧, 切不可踩断、踩伤、弄弯树苗主根, 填土厚度比地面高10 cm, 及时浇定根水。

2.2.3 抚育管理。

每年8—9月进行抚育, 适时修枝抹芽, 将树高下部2/3的嫩芽全部抹去, 减少养分消耗, 修枝不能过度, 宜轻修枝重留冠, 保持树冠相当于树高的2/3。

2.3 目标成效评估

一是由于阔叶树根深叶茂, 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 促进林分生长, 可加强水土保持功能;二是由于阔叶树的经济价值大, 大部分树种为重要用材树种和经济树种, 用途广泛;三是由于有些阔叶树作为园林绿化树种, 叶片四季常青或秋天变色, 可达到较好的景观效果。

2.4 适宜推广区域

该栽植模式适宜于土层深厚、光照充足、地力条件较好、p H为酸性至中性的山谷、山麓、红壤、黄红壤和冲积土壤的丘陵、坡耕地、四旁地中推广。

3 竹类造林模式

3.1 技术思路

长江流域丘陵地区是多种竹子的适生区。竹子生长快, 利用周期短, 经济价值高, 用途广泛, 群众喜爱并有栽培技术及经验。退耕还林工程可选择的主要竹种有毛竹、红壳竹、雷竹等。近年来, 在大力营造毛竹人工林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 在退耕还林中将毛竹作为主要栽植树种, 既可适应立地条件, 又符合农民经营习惯, 还能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

3.2 技术措施

3.2.1 造林地选择。

竹类适宜温暖湿润地区, 以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土质疏松、肥沃、保水性良好的砂壤土和较平缓的排灌方便的低丘坡地为宜。

3.2.2 整地栽植。

清除造林地上的树根、石块、树蔸等, 按造林密度和株行距定点开垦, 整地采用穴状整地, 坡地整地长边与等高线平行。在冬季和春季 (11月至翌年2月) 中雨水较多天气进行, 以梅雨季节6月栽植为佳。竹类通常就地选母竹, 造林密度为330~900株/hm2, 也可适当加大初植密度, 以尽快成林。栽竹要做到深挖穴, 浅栽竹, 不拥紧 (土) , 上松盖 (土) 。

3.2.3 抚育管理。

适时进行除草松土, 施肥盖土, 水分管理, 间伐抚育, 冬季覆盖, 合理留养, 加强竹林保护, 严禁幼林放牧并及时防治病虫害, 以提高竹类栽植成活率, 促进幼林快速成林。

3.3 目标成效评估

竹类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用途广, 一次造林, 只要经营合理, 就可永续利用。竹材是竹胶板、建筑、造纸、竹编、竹器加工及多种农具等的重要原材料。竹笋味道鲜美, 富含营养成分, 为“山珍”之一, 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竹类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 也有着较高的生态防护功能, 因此被誉为“穷人的木材”、“绿色的金矿”。

3.4 适宜推广区域

该栽植模式适宜于海拔在800 m以下的山谷、山麓和山腰中、下部, 背风半阴坡或半阳坡的缓坡地段的立地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意识相对活跃的南方丘陵山区中推广。

摘要:介绍了丘陵地区退耕还林造林树种的配置模式, 包括针阔混交模式、阔叶树混交模式和竹类造林模式3种类型, 并分别介绍了各个模式的技术思路、技术措施、目标成效评估及适宜推广区域, 以为丘陵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施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丘陵地区,退耕还林,树种,配置

参考文献

[1]沈国舫.森林培育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2]李育材.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技术模式[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3]潘雪雷.芜湖低山丘陵退耕还林方式的选择[J].安徽林业, 2004 (6) :13.

退耕还林地区 篇3

1 导致退耕地区退耕农户生活困难的原因

房县是国家贫困重点县, 也是退耕还林大县, 退耕农户居住分散, 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 技能和经营能力不足;部分农户生计困难, 家底薄, 积累少, 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基础设施薄弱, 产业支撑能力弱, 扶贫攻坚和脱贫致富难度大。 据调查统计, 全县退耕面积1.1 万hm2, 涉及农户32702 户, 基本口粮田达不到人均337.33m2 标准; 人均纯收入在国家贫困线以下标准的困难退耕农户有3599 户, 占全县退耕农户的11%, 有5个退耕村的困难农户超过全村的30%。 导致这些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成员年老体弱或长期患病。 对退耕农户而言, 家庭成员有丧失劳动力, 如年老体弱、经常生病、重病患者, 不仅很难通过劳动获得收入, 而且还要支付很贵的医疗费, 必将债台高筑, 导致家庭生活长期陷入贫困之中。 据有关部门统计, 在全县困难退耕农户中, 已经丧失劳动能力者比重约占34%。 他们几乎只能依靠政府和社会的救助来维持和平生活。

(2) 自然环境差, 交通不便, 灾害频发。 房县是一个地理条件差、自然灾害频发、交通不发达的山区农业大县。 一是“望天收”现象严重。 全县60%以上的退耕农户生活在山区, 远离城镇且居住分散, 水利等基础设施简陋。 人多地少, 土壤耕作层薄弱, 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少。 遇上天灾, 种植业减产减收;养殖业也极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这些极易导致出现新的贫困或返贫。如2011 年上龛乡二荒村发生泥石流, 山体滑坡, 部分退耕农户房屋倒塌、农田被毁, 生活极其困难。 二是交通不畅, 农产品交易困难。 由于交通不畅和信息闭塞, 生产出来的农特产品, 往往要肩挑背驮, 行走几十里山路, 交通条件严重制约了退耕农户物资交流和经济发展。

(3) 劳动力文化程度低。 由于社会上多种原因的影响, 大量困难退耕农户的孩子因贫困而失学, 再次因失学而成为新时期的新一代贫困人口。 根据调查结果, 困难退耕农户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大部分仅有小学文化程度, 思想消极保守, 接受和吸收新技术、新知识能力缓慢。 由于劳动力文化程底低和没有特殊技能, 外出打工收入也普遍不高, 加之缺乏脱贫致富的信心, 成为限制脱贫的一大要素。

(4) 供养子女读书致贫。 对于这些农村贫困户来说, 供给子女读高中、上大学的花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经调查, 因借钱供养子女上学而导致困贫的农户, 占全部困难退耕农户的8.7%, 这一类贫困户的贫困应该说是阶段性的, 子女读书毕业后参加工作, 应该都能摆脱贫困, 只要对他们采取帮扶措施就可以解决问题。

2 解决房县困难退耕地区贫困农户的对策

第一, 开展专项建设, 确保长远生计。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一项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 通过近五年的实施, 大部分退耕地区和退耕农户从中受益。 为了彻底解决退耕农户生产生活困难, 帮助困难退耕地区和贫困退耕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要继续实施和巩固现有退耕还林成果工程专项建设, 适当地提高基本口粮田标准、农村能源标准、生态移民标准, 搞好后续产业发展以及退耕农户培训, 在政策上向困难退耕地区和困难农户倾斜。

第二, 发展林下经济, 培育后续产业。 对目前已经实施的退耕还林部分的森林资源进行总体科学地开发利用, 是解决退耕还林农民当前生计问题的关键和重点。 同时, 我们要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 从两个方面来加强对林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是实行林果、林特间作和立体套种。 除掉禁止种植粮食作物的退耕还林区域外, 大力提倡在退耕还林土地内套种药材、茶叶等经济林木, 配置多种种植模式、实行立体种植经营, 提高土地使用率和经济效益;二是发展林下养殖。 以养殖家禽为主, 开展林下养殖, 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推广林下种草, 以草养牧。 房县是一个山羊养殖大县, 结合“四个百万”工程, 建议在退耕地内因地制宜种植牧草, 搞好以山羊为主的养殖业, 推动养殖业的发展, 增加退耕农户收入。

第三, 因地制宜调整, 搞好综合开发。 努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中水土保持专项建设, 是促进广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全面推动困难退耕农户早日脱贫致富的切入点, 要想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地整理、扶贫开发、能源建设等建设的投资项目统筹结合、综合开发, 确保退耕农户的生产和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日益提高生活水平。 在农业建设项目安排上, 要把工作重点向已经实施退耕还林的地区大量倾斜。 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就是要积极配套现有水利、农业、特产、林业等基础设施, 切实提高粮食单产, 确保旱涝灾害保丰收;加强农村能源建设, 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日常生活必需的能源; 加大生态移民的力度, 通过搬迁和开发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第四, 推进产业扶贫, 拓宽增收渠道。 加强农业、林业等特色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市场的培育, 是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民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一个行政区域内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努力实行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 引导农民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 大力推行订单生产, 彻底改变信息不畅、农林产品销售困难的后顾之忧;加强种植技术指导, 进行农林品种改良, 推广种植新品种。 通过近几年的努力, 全县茶叶种植面积已达到0.7 万hm2, 核桃种植面积2.93 万hm2, 中药材1.05 万hm2, 通过对核桃等特色产业品种进行品种改良和技术改造, 提高出果率和产品优质率;要充分发挥广大农村“土专家、田秀才”的作用, 用他们的技术去帮助缺技术的困难退耕农户, 解决生产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拓展致富的有效渠道。

第五, 发展非农产业, 转移农村劳力。房县是一个人多田少、人地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的地方, 实施退耕还林后使能够耕种的土地进一步地减少。为了彻底解决“人地矛盾”突出问题和广大农民生存发展问题, 必须从传统农业中走出来, 实行外延式发展。通过加快小城镇的建设, 鼓励农民外出打工, 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工业经济等地方经济, 促使农村退耕还林产生的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全面转移, 从源头上减轻广大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真正实现农村“减员增效”;加大对退耕还林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 帮助他们掌握一门或几门新的谋生技能;加强退耕还林外出打工农民的引导和支持, 营造宽松的退耕还林农民工就业环境, 保障退耕还林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够走得出、稳得住、干得欢、挣到钱。

第六, 制定相关政策, 助力农户脱贫。 农户脱贫除了需要当地好的政策, 更需要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一是要认真落实现有退耕还林补助资金政策。 坚持 “退耕还经济林的农户补助5年, 生态林的补助8 年”政策不变, 并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后期补助的期限;二是建议适当加大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后续产业建设规模和比例, 增加后续产业后期抚育补助资金, 提高退耕还林经济林的成活率和经济效益;三是争取国家政策补助, 加大对退耕还林工程地区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 提高基本口粮田有效灌溉面积, 防止因灾害造成大面积减产, 提高粮食产量;四是因原材料和劳动力工资上涨等因素影响, 建议提高退耕建设生态移民和能源建设补助标准, 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五是争取提高因残、因病致贫的困难人群民政救助比例, 扩大对退耕还林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 切实解决退耕还林区特殊贫困退耕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 努力维护退耕还林区农村稳定。

参考文献

[1]胡德才.房县退耕还林造林设计立地类型划分研究[J].湖北林业科学, 2003 (02) .

[2]李勇, 周文.房县退耕还林粮食供应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粮食经济, 2002 (12) .

[3]李世东.中外退耕还林还草之比较及其启示[J].世界林业研究, 2002 (02) .

[4]王闰平, 陈凯.中国退耕还林还草现状及问题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 2006 (05) .

退耕还林地区 篇4

关键词:辽西凌源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干鲜果项目建设,存在问题,对策

凌源市总土地面积中, 林业用地面积达20.25万hm2, 其中有林面积8.95万hm2, 灌木林面积7.72万hm2, 森林覆盖率51.8%。其中油松5.73万hm2、214.5万m³, 杨树0.62万hm2、35.8万m³, 刺槐1.09万hm2、9万m³, 柞树2.47万hm2、12.2万m³。主要经济林树种有:山杏、大扁杏、苹果、梨、大枣、李、桃、葡萄、板栗、核桃等。其中, 山杏4.4万hm2, 年平均单产15kg/667m2;大扁杏1.33万hm2, 年平均单产20kg/667m2;苹果0.53万hm2, 年平均单产2000kg/667m2;梨0.2万hm2, 年平均单产2000kg/667m2;大枣0.2万hm2, 年平均单产100kg/667m2;李子0.133万hm2, 年平均单产1500kg/667m2;桃0.093万hm2, 年平均单产1000kg/667m2;葡萄0.08万hm2, 年平均单产8000kg/667m2;板栗0.02万hm2, 年平均单产30kg/667m2;核桃0.006万hm2, 年平均单产20kg/667m2。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森林面积少、分布不均, 质量低、功能不强

在区域森林面积中, 林种结构、龄组结构、林分起源、主要树种、林分郁闭度、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林分平均胸径, 以及森林生态功能等级和森林健康状况较差。主要以20世纪60、70年代所造的油松林为主, 占50%左右。其次是河滩杨柳占20%, 再次是山杏、大扁杏, 占20%左右, 其它树种占10%。

1.2 湿地萎缩、功能退化, 水资源严重不足

区域湿地面积、湿地率、湿地水质情况和湿地功能退化严重, 全市有一块龙源湖湿地, 也正在建设中, 湿地面积小, 水质较差, 还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区域水资源总量不多, 水资源消耗量较大, 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

1.3 资金严重短缺

由于凌源市属于多风沙、半干旱地区, 造林成活率低, 造林成本高, 退耕农户没有大量的资金进行投入, 建议在增加造林投入的同时, 增加配水配电投资, 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的问题, 让农民真正从中受益。

1.4 退耕农户生活生计困难

自开展退耕还林到现在的14a中, 肉食、粮食及其他生活用品等物价不断上涨, 粮食直补金额上调, 而退耕农户的补助标准未变, 一部分退耕户无其它收入来源, 与退耕前比较, 30%退耕户收入不升反降, 生活上出现一些困难, 40%退耕户能够持平, 30%的退耕户有所增加。

2 主要对策

2.1 大力开展退耕还林

针对存在的诸多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用好用足国家关于退耕还林政策, 大力开展退耕还林, 在退耕还林中鼓励开展扁杏、大枣等适宜本地区栽植的干鲜果经济林。

2.2 分年度造适宜栽植的树种

退耕还林总面积为4.34万hm2, 其中生态林3.1万hm2, 经济林0.14万hm2, 退耕还草0.13万hm2, 封山育林0.966万hm2。按年度完成如下:2001年生态林3077.826hm2, 经济林311.866hm2;2002年生态林2553.598hm2, 经济林117.8hm2;2003年生态林5464.487hm2, 经济林535.6hm2, 退耕还草1333.33hm2;2004年生态林4467.75hm2, 经济林198.93hm2;2005年生态林3640hm2, 经济林160hm2, 封山育林40000亩;2006年生态林1868.09hm2, 经济林131.906hm2;2007年生态林3333.33hm2;2008年生态林2000hm2, 封山育林2000hm2;2009年生态林1333.33hm2, 封山育林666.67hm2;2010年生态林1000hm2, 封山育林1333.33hm2;2011年生态林1066.66hm2, 封山育林1666.67hm2;2012年生态林533.33hm2, 封山育林666.67hm2;2013年生态林666.67hm2, 封山育林666.67hm2。

2.3 大造干鲜果经济林

干鲜果建设主要为退耕地、荒山的山杏、山枣改接、退耕户老果园改造及新植造林, 造林的主要树种有山杏、核桃、扁杏、苹果、梨、枣等。此项工程5a共完成0.606万hm2, 约有4.8万户退耕农户13万口人受益。

2.4 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

退耕还林地区 篇5

1999年, 为了遏制西部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态势, 中央决定在四川、陕西、甘肃3省启动退耕还林试点工作。迄今为止该工程已经实施14年, 累计完成退耕还林4.41亿亩, 中央财政投入各项资金达3262亿元。中央设计的退耕还林工程的目标是既要实现“保护生态环境”, 又要实现“促进增加农民收入”, 同时, 还要兼顾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值得注意的是, 退耕地区绝大多数农户在退耕还林后仍然保留有一定面积的耕地, 还要进行传统的农业生产 (如种植业与养殖业等) 。由于退耕地区水土流失情况严重,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如果农户在退耕之后的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将使得退耕地区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退耕还林工程的政策效果必然会被弱化。因此, 为了与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目标相契合, 退耕地区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应该是“亲环境”的。生态农业强调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农业生产, 最终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实施多年的退耕还林工程在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林地资源, 具有得天独厚的林业与林下经济及多种形式生态农业的发展条件。因此, 发展生态农业将是遏制西部退耕地区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路径。从本质上看, 生态农业与退耕还林工程之间具有较强的系统耦合性。行为心理学认为, 行为主体的认知与态度将直接作用于行为主体的动机, 进而影响行为主体的行为过程和效果。因此, 在退耕还林政策背景下推进生态农业发展, 关键在于提高退耕地区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1. 调查区域与问卷设计

陕南地区位于陕西省南部, 北靠秦岭、南倚巴山, 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该区域由秦岭山地、大巴山地和汉江谷地组成。陕南地区是我国退耕还林最早实施的试点区域和重点区域, 〔1〕因此, 本文选择该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对陕南地区商洛、安康和汉中三市多个乡镇的农户实地调查问卷。该项调查的时间为2012年1~2月, 调研样本采取随机抽样方法, 并综合考虑了样本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地理区位、地形地貌以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进度、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差异。调研样本总数为291个, 其中退耕户114户, 非退耕177户。

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 具体涉及农户家庭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劳动力配置情况等;第二部分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情况;第三部分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情况。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 概念界定。生态农业认知是指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主观认识与感知, 是人脑存储的对生态农业生产的最终印象与知觉。目前生态农业在我国已经有多种发展模式, 作者在陕南地区广泛调研得知, 该地区农户选择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有以下8种:设施生态农业、猪—沼—果、生态养殖、稻鸭共育模式、生态旅游农业、高山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无公害或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开发模式。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退耕还林等政策的不断推进, 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发展生态农业显得越来越迫切。〔2〕而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决定了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意愿和具体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不同类型的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认知水平必然不同, 因此, 只有在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差异的基础上, 找寻提升农户认知水平的政策着力点和一般规律, 才能有效提升农户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程度。

(2) 理论基础。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计划行为理论 (TheoryofPlannedBehavior, TPB) 。该理论认为, 个人的行为态度是个人对自身行为进行评价的结果。因此, 农户会基于自身所具备的常识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利弊进行评估, 这种常识显然与农户所具有的相关知识、教育水平和生活阅历有关;同时主观行为规范也会影响个体行为态度, 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会受到对其有重要影响的农户或群体态度的影响, 诸如已经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或是对生态农业有所了解的亲朋好友会引导并提高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3〕农户认知同时受到外界条件所决定的个体行为控制的影响, 退耕还林工程是外界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农户深入了解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提供了激励并且创造了条件。因此, 退耕还林工程势必影响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 农户所具有的生产技能、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会通过影响其行为控制进而影响其相关认知。〔4〕

依据TPB理论, 农户行为认知会影响农户的行为意向, 进而会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退耕还林工程会通过影响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 进一步影响农户关于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行为意向, 最终影响农户是否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这一行为;同理, 外界条件所决定的行为控制变量, 诸如农户所具有的生产技能、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政府相关政策除与农户认知相关外, 也会影响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

(3) 研究方法。从农户认知行为理论来看, 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经营特征、政策约束等方面, 〔5〕为了更加明确地阐明各因素与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的关系, 本文采用列联表分析方法研究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的认知影响因素。

列联表分析原理如下:假设有A、B两种属性的类型变量, 其中i表示A属性, 当i=1时表示具有A属性, i=0表示不具有A属性;同理, 用j表示B属性, 当j=1时, 具有B属性, 当J=0时, 表示不具有B属性。进一步, 我们可以运用样本数据, 进行如下处理:

其中π11表示在所选择的样本中, 同时具有A、B属性的概率, 而π10表示只具有A属性的概率。

假设:用上述概率分布表的记号πij来表示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其中, 原假设H0表示A与B的反应独立, 备择假设H1相反, 表示A与B具有相关性。也可以记为:

为了检验H0成立假定下的理论分布与实际分布是否一致, 本文选择运用皮尔逊χ2 (n) 统计量进行检验。其中, 皮尔逊χ2 (n) 统计量为:

式中nij表示具有A、B属性的频数, πiπj分别表示具有A与具有B属性的概率。

三、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的实证研究

1. 变量选择与理论分析

结合本文的研究框架以及研究内容, 我们选取如下变量进行分析研究:

(1) 户主个人特征。作为家庭生产经营的重要决策者, 户主的个人特征包括其年龄、受教育程度, 这两者直接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具体而言, 随着户主年龄的增长, 其认识以及接触到的事物更多, 眼界更宽, 从而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可能更深刻;但另一方面, 年龄的增长可能使得农户更加墨守陈规, 相比年轻人接收新生事物可能更加困难, 因而年龄对于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行为的影响方向暂时无法判断。

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劳动力质量的重要指标, 已有的研究表明, 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 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越强, 相应的其认知能力可能也越强。

(2) 退耕还林。是否参与退耕还林是农户认知行为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变量。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过程也是农户对自然环境重要性的了解过程, 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下, 参加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可能更清楚自然环境对农户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 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和经济资源, 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对可利用要素的有效配置。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为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 会充分关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提高认知水平。

(3) 农技培训。农业技术培训在农村非常重要, 对于生态农业这类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农业生产方式, 更需要有相关技术的指导。农户接受农业技术培训, 一方面在培训的同时会接触到以农业技术为依托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另一方面, 农技培训能够丰富农户的农技知识, 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能, 加深对生态农业的理解程度, 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4) 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农业信息对农户的生产至关重要。由于交通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限制, 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往往比较单一, 主要渠道来自于政府与媒体宣传。大量农户通过电视、广播以及乡村能人等常用渠道来获取农业信息, 其他获取信息渠道包括农业书籍和报刊、政府农技推广人员以及有限的网络资源, 这些渠道对于普通农户而言较难实现。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决定了农户对农业信息捕获的能力, 农业信息越容易获知, 农户对农业相关知识就更为了解, 因此, 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将会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5) 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近年来, 农产品安全事件已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确保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生态安全是农产品质量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证, 提升农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关注度, 可以有效引导农户采取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也就是说, 在形成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前提下, 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关注, 他们就越有动力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条件、方式和手段进行深入了解, 进而提升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综合以上分析, 各变量的预期作用方向如表2所示。

2. 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采用的列联表分析方法属于描述性的横截面研究。陕南地区农户生态农业认知程度分布以及各变量与生态农业认知行为的卡方检验表如表3、表4所示。

下面将具体分析各统计变量与其对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

(1) 户主年龄。青年农户生态农业生产认知比率最低, 仅为78.6%, 中年农户认知比率最高, 达到了91.3%, 老年农户生态农业生产认知程度次之, 为82.6%。卡方检验显示, 线性检验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似然比卡方检验、皮尔逊检验在10%的水平通过检验。由此看出, 户主年龄与认知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但并不存在线性关系。

(2) 户主受教育程度。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农户生态农业认知水平都很高。其中, 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农户认知比率最高, 达到90.9%;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农户认知比率稍低, 为89.4%;而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农户的认知水平为83.5%。卡方检验显示, 户主受教育程度的3个检验指标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因此, 在所选样本中, 户主受教育程度与认知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可能的原因是, 由于当地对生态农业的宣传推广程度已经较高, 而同时该认知对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不高而导致。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调研数据整理所得。

(3) 退耕还林。退耕还林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水平高于非退耕还林户。其中, 退耕户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为94.7%, 非退耕还林户的认知比率仅为84.7%。由卡方检验表得知, 皮尔逊检验、最大似然卡方检验以及线性检验均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检验, 说明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具有显著影响, 换言之,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4) 农技培训。农户是否参与过农技培训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有较大影响。其中, 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比率为98.4%, 未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仅为81.7%。进一步的卡方检验显示, 3个检验指标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显然农户参与农技培训与其生态农业认知之间有显著关系, 农技培训可以显著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5) 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对农户的认知行为具有较大影响。其中, 信息获取容易的农户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达到97.8%;而信息获取较难的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仅为53.3%。卡方检验结果显示, 该变量在1%水平上通过了皮尔逊检验与似然比卡方检验, 且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 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之间有显著的关系, 信息越易获取, 农户的认知行为比率越高。

(6) 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调研数据表明, 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重视, 对生态农业认知的比率越高。其中, 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比率达到77.0%, 这些农户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为92.0%;在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中, 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仅为77.6%。卡方检验显示, 该变量在1%水平上通过了皮尔逊检验与似然比卡方检验, 且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可见, 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农户越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水平越高。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1. 结论

本文主要在退耕还林政策背景下分析陕南地区不同类型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的影响因素,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多种因素影响退耕地区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其中, 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程度具有显著关系, 参与退耕还林显著提高了农户的认知程度;是否参与农技培训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影响较大, 参与的农户认知比率均高于未参与的农户;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认知行为, 如果信息越易获取, 则农户越容易产生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2. 政策建议

(1) 在退耕地区为农户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技培训。对于退耕地区农户而言, 林业与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等都是新生事物, 不太容易掌握其生产技术与市场特点, 而且农户需要维持一定的资金投入, 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较大。例如, 特色经济林栽培与加工技术、农业生产中的种养结合技术以及农产品运销渠道与管理技术等, 绝大多数农户都未能真正掌握。调研过程中很多农户都表示希望政府能提供长期的技术扶持政策, 帮助其规避市场风险。因此, 地方政府应该为退耕区农业与林业发展提供长期的技术与资金保障, 如为农户开展林业与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培训, 同时为其农产品运销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

(2) 拓宽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 农户农业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作者在调研中发现, 虽然目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但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比较单一, 主要还是传统媒体如电视、报刊以及乡村能人、集市等传统人际传播渠道, 网络渠道普遍应用较少, 从各级政府机构以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通畅。因此, 应该在退耕地区着力拓宽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首先, 应充分发挥电视和广播传播农业信息的主渠道作用, 可以通过农业专栏形式在固定时段播发农业信息;其次, 在县 (区) 、镇 (乡) 农业推广部门设立信息服务站, 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第三, 要注重发挥农村专业户、农民经纪人等乡村能人的信息传播作用;〔6〕最后, 应加快农村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为农民主动获取农业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3) 普及和提高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实证结果表明, 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对其生态农业的认知有很大影响。为了进一步在退耕地区推广生态农业生产方式,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提高农民收入, 退耕地区各级政府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力度, 引导和帮助农民掌握科学的农业生产知识, 促使农民养成安全生产习惯, 增强对消费者、对社会的责任感, 从而培养和提高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摘要:发展生态农业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具有较强的系统耦合性。本文以陕南地区为例, 利用该地区3个市291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 (TPB) , 采用列联表与卡方检验进行了计量分析, 初步探讨了西部退耕还林地区农户生态农业认知的影响因素, 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及农技培训显著提高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水平, 农户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和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显著影响了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农业,认知

参考文献

[1]何家理.湿润山区发展生态经济对策研究——以秦巴山区为例[J].价值工程, 2011, (24) .

[2]邓正华, 张俊飚, 许志祥, 杨新荣.农村生活环境整治中农户认知与行为响应研究——以洞庭湖湿地保护区水稻主产区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 2013, (02) .

[3]李崇光, 陈诗波.乡村清洁工程:农户认知、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 2009, (04) .

[4]陈洪昭.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农户行为探讨[J].当代经济管理, 2010, (05) .

[5]牛建高, 李义超, 李文和.农户经济行为调控与贫困地区生态农业发展[J].农村经济, 2005, (06) .

退耕还林地区 篇6

1 周至县退耕还林区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扩大良种推广和提高田间管理水平是增加猕猴桃经济效益的关键, 由于周至县的猕猴桃品质良莠不齐, 管理水平较低, 造成猕猴桃商品性状差, 缺乏国际市场竞争能力, 不仅影响群众发展猕猴桃栽培的积极性, 而且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难以实现, 这些都与栽培方法、施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控制、采收储存的方法有很大关系。因此, 有必要对猕猴桃产区广大的干部群众进行现代猕猴桃栽培技术培训, 以提高果品科技含量, 促进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培训推广优良猕猴桃新品种的丰产栽培和综合管理技术, 进行高接换头技术, 从而改造原有退耕还林区的劣质品种, 让广大果农集中参观学习, 亲手操作, 掌握新品种栽植、嫁接、施肥、防病虫等技术, 确保广大农民建园能见效, 对振兴周至县经济、加快周至县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使猕猴桃产业快速稳定发展、提高该县猕猴桃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均具有现实意义。

2 存在的问题

2.1 培训师资不足, 效果不突出

从培训内容看, 培训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材的编写相对薄弱。对培训的课程设置没有进行充分调研, 未能把握好农民的需求方向, 没有结合当地的产业特点, 导致培训内容和生产实际脱节, 农民听不进去, 培训教师兴趣降低。另外, 培训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操作少, 教材不生动, 不符合农民的需要。从培训形式上看, 重声势、走过场, 忽视培训效果。许多培训往往重视落实上级部门的任务, 喜欢请领导讲话, 喜欢声势浩大、过程热闹, 培训结束留下一地果皮纸屑, 却未留下实用技术。

2.2 培训的长效机制不健全, 经费投入欠缺

培训资源没有有效的整合, 资源分配不合理, 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有的乡村有多家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有的乡村多年没有人培训。因此, 相关部门应做好乡村培训的年度计划, 不做重复培训、交叉培训的工作。由于培训经费不足, 培训工作有时只能做开头, 如要继续落实后面的培训计划, 则资金明显不足。培训工作需要长期系统地进行, 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以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对策

3.1 创新培训形式

多办实事, 经常走村入户收集、听取农民群众对科技兴农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经常到田间地头上门服务, 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当地产业特点, 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培训方式可采用多样化, 多实践指导少理论说教, 采取“走出去, 请进来”的思路, 开阔农民眼界, 借鉴成功经验, 进行取长补短。

3.2 制订培训计划

农民培训工作具有系统性、长期性、针对性, 应当将长期计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1]。长期计划的制订需要有极高的质量, 并且有相关政策规定予以支持, 不至因非计划本身和计划实际情况变化而影响计划实施。其中培训内容要结合农民及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 分层次分类制定。短期计划则需遵循长期计划的指导, 安排一定时期的具体培训工作, 包括内容、时间、方式安排。这样既有利于他们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提高, 又有利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培养科技示范户, 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 从而形成专业村甚至专业乡, 以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

3.3 整合资源, 发挥整体效益

积极探索农民培训方法和合作形式, 资源共享、广泛联合, 实现培训内容的融合和丰富, 既避免重复培训又节约培训成本[2,3]。一是与基层农业职能部门联合, 简化培训的组织形式, 使农民培训工作组织得力, 培训目的明确。二是与农资企业联合, 既宣传了实用技术, 又培养了农民科学选择农资产品的能力。三是与“三支一扶”支农工作结合, 利用各个涉农支农部门的工作条件, 利用这些支农队员在农村获得的有效信息, 指导其在不同的乡村开展农民工作的组织和衔接, 有效地推进农民培训工作。四是与现代传媒公司及承担农业宣传、落实农民培训的单位紧密联系, 组织好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培训形式上采取集中课堂培训与现场实地指导相结合、影音教学与发放技术材料相结合、专家讲授与农村技术能人现场示范相结合的方式, 做到选择的技术有效、培训地点的产业特点清楚、培训的内容丰富生动。五是依托科研院所、地方能人、土专家等师资队伍, 提高技术的创新和实用性。在公共资源相对短缺的条件下, 整合资源还意味着将农民培训工作走向社会化、市场化, 从而增强农民教育培训的专业化程度, 提高培训效益, 这也应该是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以后的发展方向。

3.4 建立完善的都市型现代农民培训体系

采取“专家集中辅导+基地配合实践+远程培训”三结合的农民创新模式培训, 使广大农民以快捷的方式拥有新的实用技术、新的致富思路、新的农业理念、新的生产实践能力, 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提供基础性服务。通过市县 (区) 乡 (镇) 3级相互配合, 形成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长效机制, 有效地整合农业农民培训资源, 建设和完善都市型现代农民体系,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同时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3.5 树立培训品牌意识, 抓住重点, 强化资金投入

每个培训机构都应该树立品牌意识, 农民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 在产生社会效益的同时, 培训效果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培训机构的声誉乃至形象, 因此培训机构在培训过程中一定要不断创新培训机制, 增加农民培训的“含金量”, 实现农民培训的实用、有效[4]。陕西省就阳光工程所作的思路调整非常好, 一是培训向就近贴农转变;二是撤销一些培训机构, 着力打造省级优势品牌基地;三是资金划分倾斜力度差距大, 将退耕还林地区培训纳入农民创业培训人均2 500元的计划。这个调整无疑会激发每个培训基地的品牌意识, 一方面直接提升培训效果, 另一方面杜绝流于形式的农民培训。

摘要:介绍了周至县退耕还林区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分析了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对策, 为今后退耕还林地区农民科技教育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对策,陕西周至,退耕还林地区

参考文献

[1]丛晓峰, 高霞.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培训”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9) :9389-9390.

[2]刘建斌, 李敬岩, 可欣, 等.抓好新型农民培训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1) :120-122.

[3]沈丽娟.欠发达地区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2) :397-398.

退耕还林地区 篇7

一、退耕还林现状

以康保县为例, 该县从2000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试点该工程以来, 累计完成退耕还林110.3万亩, 其中退耕地57万亩, 荒山匹配53.3亩, 还生态林109.2413万亩, 还草1.0587万亩, 涉及全县15个乡镇四个林牧场, 325个行政村, 23万农业人口, 全县116座山头得到绿化, 163条沟壑得到治理, 绿化效果取得明显成效, 全县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森林覆盖率由退耕前的9.8%提高到现在的21.36%。

二、产业发展现状

康保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农业生产力低下, 综合经济不发达, 有80%以上的农户是纯农户或以农为主的兼业户, 他们收入的90%甚至更多仍然来源于农业, 农产品销售是实现收入的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途径。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 肉类年总产量达3万吨。林业建设快速发展, 全县林地总面积达到197万亩。

三、产业发展方向

1. 利用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 发展林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随着近年来退耕还林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大面积实施, 全县林地面积迅速增多, 全县林业地面积增加到197万亩, 其中山杏、沙棘、枸杞30万亩, 柠条50万亩, 为果品饮料加工和柠条草粉饲料加工提供了充足的林产品资源, 目前需采用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龙头加工企业, 以点带面开发林产品加工产业, 促进农户增收。

2. 利用草场广阔的优势, 发展畜牧产业

畜牧业既是关联度高、农民容易进入的产业, 又是康保农民增收最具潜力的产业。康保县草场广阔, 饲草丰富, 共拥有草场180多万亩, 年产各类饲草15亿千克, 可为草食畜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草业支撑, 具有发展以牛、羊为主的畜牧业的雄厚基础条件。同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肉奶等动物性食品需求越来越大, 市场前景看好。因此, 康保县要适应生态建设的需要, 发挥草业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舍饲养殖畜牧业, 走立草为业、种草养畜的路子, 实现“绿”与“富”的最佳结合。

3. 利用绿色错季优势, 发展蔬菜产业

康保县一方面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利于干物质积累, 同时病虫害轻, 田间用药少, 无工业污染, 水源、空气、土壤洁净度高, 具有生产绿色、优质蔬菜的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 有明显的绿色优势, 是天然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另一方面, 每年七、八、九三个月是康保各种蔬菜收获上市的旺季、而此时段又恰恰正是京津及南方地区蔬菜生产的空档期, 形成了自然的错季, 填补了南方市场蔬菜供应的不足, 成为了重要的错季蔬菜生产基地。另外, 康保近邻京津, 交通运输便利, 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竞争力较强。

4. 积极推进林地流转, 发展林苗一体化

要鼓励退耕农户或承包大户承包租赁林地, 保证不破坏原有树木及原来造林模式的前提下, 在林间草带内进行树木育苗, 通过出售苗木创造经济效益, 这样退耕农户既能获得林地承包费, 又能育苗盈利, 同时还便于林地的管理管护, 节省了开支。

上一篇:农机实用技术培训下一篇:半周期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