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注意问题

2024-07-15

退耕还林注意问题(精选7篇)

退耕还林注意问题 篇1

1 主要做法和措施

1.1 领导重视,责任明确

退耕还林工作是一项政府行为,政府是工程建设的领导者,对工程实施与建设负有主要责任,从市到乡级政府都要成立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责任书、合同书,做到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从而使退耕还林工程有条不紊顺利得以实施。

1.2 精心组织,科学规划,认真做好年度作业设计

编制退耕还林工程总体规划,根据各年度退耕还林任务,组织开展评审年度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各地在作业设计时:一是按照适地适树、尊重农民意愿和生态优先的原则,以乡(镇)为单位,确保生态林面积不低于85%。在水土流失严重、坡耕地及水库周围、山脉顶脊等一切生态地位重要的地区必须营造生态林,并做到宜乔则乔、宜灌则灌、乔灌相结合。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方,适当发展经济林。二是在保证群众基本口粮田的前提下,按小流域、一条沟、一面坡相对集中的连片治理,突出规模治理效益。三是突出重点、稳步推进,优先安排坡耕地和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耕地。四是设计人员深入基层,上山下沟,进村入户,与乡村干部和群众共同商定栽植树种,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选择一些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造林模式,达到了国家要生态、群众要票子的双赢目地。五是建设与保护并重,防止边治理边破坏。通过作业设计,将任务以乡、村为单位落实到组、户和山头地块,建立分户退耕还林卡片,并由乡(镇)政府与退耕农户签订合同。合同的签订,使退耕农户吃上了定心丸,解除了后顾之忧,确保了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1.3 强化监督与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始终将严格管理、保证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认真抓好造林质量工作,不断完善制度,严格管理,要求各职能部门严格检查、严格监督、严格要求,一级抓一级。

1.4 增强造林科技含量,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

为了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好退耕还林工程,加强对现有成熟科技成果组装配套、推广应用,多年来重点推广了ABT生根粉、大坑、座水、地膜覆盖、容器苗、机械化造林等抗旱造林技术,积极推广乡土优良树种,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传授技术、宣传政策。阿荣旗林业局推行林业科技人员技术承包责任制,对退耕还林重点地块,经济林、生态经济兼用林开展技术承包与示范管理活动,承包人员对承包的退耕还林工程,从技术培训、整地栽植、嫁接修剪、施肥治虫、松土除草、林药间作、果品贮藏等环节,进行全程指导与服务。通过开展林业科技承包,提高了管理水平,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1.5 认真组织开展检查验收,为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政策兑现提供依据

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还林阶段验收的通知》、《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地还林阶段验收办法》等要求,对历年工程的保存面积、工程质量、工程措施、成果巩固和技术档案进行严格自查,达不到标准的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林业部门还与检查验收人员签订《退耕还林工程检查验收责任状》,采取“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等措施,实行责任追究。应用GPS定位和测量面积,确保验收质量的同时为政策兑现提供可靠依据。

1.6 开展退耕还林确权发证工作,维护造林者合法权益

按照政策规定,制定《退耕还林登记发证验收标准》,开展确权发证工作。组织专人对每个地块进行详细测量,填写基本情况,反复核对后录入计算机,现地督查和指导发证工作。

1.7 强化政策兑现程序,确保各项补助资金足额发放到户

为切实做好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兑现工作,各项目区政府及时下发有关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工作的通知,制定年度《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实施方案》,要求项目乡镇严格政策兑现程序、兑现标准、兑现时限,将政策补助及时足额发放到群众手中。认真开展退耕还林公示和补助资金兑现工作,成立信访接待组,妥善解决纠纷等问题。

1.8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工作

为使档案管理走上制度化轨道,各地建立健全了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文书档案归档制、档案资料统计制、档案设备管理制、档案调阅审批制”,采取专人、专柜、专室管理措施,为退耕还林宏观决策、政策兑现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以户为单位建立退耕还林档案,卡、册、账、证、表、图分别归档,科学分类,集中管理,保证工程项目在建设期间不断档、不混乱,归档率100%。使退耕还林工程档案管理工作达到科学化、数字化、规范化。

1.9 严格资金管理,做到专款专用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资金使用要求管理、使用资金,做到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款专用。各级林业财务部门和项目实施单位,建立健全了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和预决算制度,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变更建设内容。另外专项资金一经下达后,财务部门即做到文到即转、款到即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及克扣。在资金监督管理方面,加大退耕还林资金监督检查力度,实现由临时性、突击性为主向经常化、规范化为主的转变,把检查监督工程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的责任落到了实处,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

2 取得的成效

2.1 退耕还林工程加快了生态建设步伐

在项目实施地区,绝大部分任务落实在水土流失严重和沙化退化耕地上,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增加了林草植被,有效地控制了工程区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退化,保护了农田牧场的安全,增加了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2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显著

国家的补助政策使我市退耕农户的收入明显提高,农民直接受益,解决了贫困农民的生活问题。不仅增加了购买力,活跃了市场,拉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促进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以及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使农民家庭收入明显提高。

2.3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显著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农牧民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由传统农牧业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转变;由粗放经营到精种、精养,从低产到高产、高效,从单纯农牧业到多种经营转变;加快了农牧民脱贫至富的步伐,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农牧民群众对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意识,增强了生态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全社会退耕积极性普遍高涨,群众由过去的“要我退耕”变成了“我要退耕”。

3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退耕还林工程工作经费和后期管护经费缺乏,使林业负担很重,特别是在检查验收、政策兑现、强化管理、后期管护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与管护投入机制,实行资金分类经营管理。

2)退耕地管护问题严重,保存现有造林成果困难很大。一是由于缺乏管护经费,林木缺乏后期抚育,同时林木郁闭成林后,林间杂草丛生,必将产生病虫鼠害,火灾隐患很大。二是几年来的工程建设,使大面积的宜林荒山荒地变为林地,农民饲养牲畜,特别是养羊业受到很大限制,偷牧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林地损失严重。三是林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全部实施舍饲圈养还存在许多困难。

3)由于近几年气候严重干旱等原因影响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特别是荒山荒地造林受立地条件及自然干旱的因素影响,造林成活、保存率普遍较低,同时,年年重复补植造林,成本增加,国家给予的种苗补助费远远不够,部分退耕还林户缺乏信心。

4)个别地方对后续产业发展重视不足,着眼于争取眼前的退耕还林计划指标和补助政策。同时由于个别地区经济落后,没有一定带动力的主导产业,后续产业发展滞后,退耕农户也束手无策,加之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影响后续产业发展。

退耕还林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篇2

退耕还林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有关退耕还林政策,审计部门加大了对该项目工程的审计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笔者针对一些乡镇在退耕还林资金和粮食管理、发放,及造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对策,仅供探讨。

一、主要问题及原因剖析

1、管理不力,随意操作。主要表现在:

(1)项目计划执行不够严谨。虽然计划总量不变,但存在乡镇间随意调增、调减退耕面积,侵害了部分退耕户利益。

(2)缓拨、滞留项目补助资金。部分乡镇政府、财政所疏于管理,监管不力,有部分退耕还林资金滞留在财政所,未下拨到农户。

(3)账目管理不够规范,资金及粮食领用手续不够健全,存在扩大资金开支范围的问题。少部分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未能按照有关国家的政策使用,少数地方擅自将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挪作它用。

(4)兑现政策操作不规范。少数村未按验收的合格面积将补助钱粮分解到户,兑现补助粮食时未严格坚持“三证一章”制度,而是村干部说了算,缺乏严肃性。

(5)措施不力,苗木管理不到位。表现为重植树造林,轻后期管理,造林成活率低,随意改换林种、树种,一些地方还表现为树种结构的不够合理,经济林比重普遍较大。

2、套种、复耕现象突出。主要表现在:

(1)补植补造没有完全到位。县级退耕还林机构虽然定期进行检查验收,由于对检查出的问题督办整改不力,导致退耕户对苗木死亡之后的造林地没有补造,初植密度不达标的没有补植。

(2)套种间作现象屡禁不止。由于对套种间作查处不力,部分农户存在侥幸心理,种一季算一季,有的退耕户将原有生态林毁掉,或将原有效益差的经济林毁掉。

3、认识模糊,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个别乡镇口头上讲得多,任务分解落实少,措施写在纸上多,落实在行动少,没有把退耕还林当作重要事情纳入议事日程,政府责任制没有明确,从局部利益出发,过多考虑政府经费开支不足等眼前利益,没有从全局的角度认识退耕还林的重要性、紧迫性。

二、对策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退耕还林的根本出路在于如何实现生态与产业的“双赢”。要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农民吃饭、增收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坚持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选择树种,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2、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要求各有关乡镇、各有关部门务必对退耕还林工作引起高度重视,要本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退耕还林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明确目标和任务,落实干部任期责任制,建立考核和通报制度,逐级检查、考核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定期通报,并把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3、加强整改,强化监督。要结合检查验收,对历年来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落实到具体的村、组、小班以及退耕户,并由县退耕办下达整改责任通知书,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到位的退耕户或单位,要严肃处理,并按有关规定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加强管理,依法治林。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审计法》、《森林法》、《退耕还林条例》等法律法规、依法坚决打击复耕、继续毁林开垦、蓄意酿成森林火灾以及贪污、挪用、套取国家补助粮钱等违法、违纪行为。

5、坚持审计制度,强化跟踪问效。对退耕还林工作进行审计监督,既有利于退耕还林公开、公平、公正,也有利于促进县、乡政府、村委会的廉政建设。对项目资金未专户储存、财会机构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截留、挪用等资金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单位要责成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彻底,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向财政部门提出暂缓拨付的建议。对有关部门违规调整项目计划的,要责成有关单位及时纠正,对拒不纠正的向财政部门提出暂缓拨付国债专项资金的建议。对查出的问题不姑息迁就,依法及时处理。

浅谈师宗县退耕还林问题 篇3

师宗县位于云南省东部, 为云南省曲靖市中的一个县, 东与曲靖市罗平县接壤, 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隔江相望, 南邻文山州邱北县, 西南与红河州泸西县毗邻, 北倚曲靖市陆良县。全县纵距约90千米, 横距56千米, 总面积2858平方千米。山地面积多达90%以上。

目前,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53.8%, 林材总蓄积量达747万立方米, 总人口378621人 (2005年) 。有耕地面积23453公顷, 水田4529公顷, 旱地18924公顷, 总粮食产量156373千克, 人均纯收入1864元。2000年以来, 师宗县累计实施退耕还林13.8万亩, 其中退耕地还林4.5万亩。退耕还林工程建设, 使师宗县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但耕地面积的减少, 影响了退耕农户的经济收入, 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师宗县涉及退耕地还林8个乡 (镇) 、74个村委会, 155个自然村, 10476户47459人的4.5万亩项目区。

二、师宗县实施退耕还林的意义和必要性

(一) 实施退耕还林对绿化、美化环境和维护珠江流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政治意义

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0多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18.2%;全国25度以上的坡耕地9100多万亩。陡坡耕种, 毁林开荒已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每年流入长江、黄河的泥沙达20多亿吨, 导致江河湖库不断淤积, 下游地区水患不断加剧。而就师宗县来说, 水土流失也非常严重。通过退耕还林扩大森林植被, 可以美化、绿化环境, 提高人们的审美效果。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师宗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而且能改善珠江流域生态环境, 增强抗旱防洪能力, 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有利于城乡人民居住安全, 有利于社会经济良性循环。

(二) 森林资源消耗破环严重, 渴求修养生息

由于师宗90%以上的地方属于乡村地段, 地处偏僻, 经济结构单一, 生活很艰难, 再加上人们的观念落后, 超生超育, 孩子较多, 还要供他们上学, 更是难上加难。所以, 当地人们只能靠山吃山, 不断地上山砍伐树木来获得超薄利润, 减轻负担。正因为如此, 所以森林资源严重消弱, 急需修养生息。

(三) 改善生态环境也成为当地人民的迫切希望和要求

近年来, 人们的收成慢慢减少, 农作物一但失去化肥的供给就没有收成, 而且还一年比一年要得多。加上水土流失加剧, 还有政府的大力宣传, 人们清楚的认识到退耕还林的重要性和生态环境改善的迫切性。

三、退耕还林对师宗县乡村经济的影响

(一) 退耕还林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效益

退耕还林大多是在贫困地区, 师宗县8个镇、乡、民族乡中, 过去由于贫困才毁林开荒, 农民脱贫致富和提高收入的愿望十分迫切。退耕还林的宏观意义是改善生态环境, 而农民考虑的主要是经济效益, 因此, 退耕还林只有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才能保证顺利实施。退耕还林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具有阶段性:

第一阶段, 退耕还林补助期。按退耕还林政策规定, 国家对退耕还林进行补助, 还生态林补助8年, 还经济林补助5年;补助标准是每年补粮食3000kg/hm2, 第一年补助苗木费750元/hm2, 以后每年补助管护费300元/hm2, 退耕还林补助折合现金为1800元/hm2, 在退耕还林的前几年, 农民普遍采取林药、林草、林粮间种的方式, 综合收入大约为2800元/hm2左右。而师宗县丘陵面积大, 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坡耕地上种植的农作物以烤烟、玉米、小麦、红薯等为主, 平均纯收入2100元/hm2左右。因此, 该阶段农民不仅拥有林木, 而且收入有所增加, 生态林比退耕还林前多收入700元左右, 经济林比退耕还林前多收入800元左右, 这正是目前农民退耕还林积极性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第二阶段, 补助结束到用材林成熟期之前, 经济林 (包括生态与经济兼用林) 盛产期之前阶段。按目前政策, 这一时期国家不再补助, 而用材林正处于生长中期, 只能通过抚育间伐获得一点收入, 此时林木郁闭, 不能再进行间作, 收入有所下降;经济林、生态与经济兼用林开始产果, 初见经济效益, 经济收入略高于种植业。但经济林投资大, 经营风险也较大。因此, 这个阶段需要新的政策支持, 否则将是复耕的危险期和关键时期。

第三阶段, 用材林成熟期, 经济林盛产期。用材林成熟后, 木材逐渐采伐可得到较高的收入, 以十年为一个轮伐期, 每年纯收入为1950元/hm2;经济林和兼用林进入盛产期, 收入大大增加, 比如, 退耕还林中种植比例较大的是花椒、核桃、板栗, 按目前市场状况, 这些林果盛产期, 单位面积纯收入15000元/hm2左右, 农民人均纯收入可大大提高。

据统计, 2005年师宗县退耕还林工程已涉及10476户农户, 约47459农民, 平均每户退耕还林4.3亩, 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具体体现在:一是吸引了国家对师宗县的资金投入。按国家规定的退耕还林钱粮补助政策, 师宗县退耕还林工程已完成5.3万, 平均每户每年补助粮食415公斤、补助现金86元。退耕还林促进了农户收入提高, 根据师宗县统计局资料, 农民人均纯收入在退耕前1998年为1042元, 到2002年达到1349元, 平均每年增长了9.8%, 其中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22.4%。二是增强了林业后劲。该区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 发展经济林和生态经济林10万亩。5年后, 预计每年可为农民增收3500万元农村人均增收673元。同时, 森林蓄积量也在不断增加, 农民“绿色银行”的存款会越来越多。

(二) 退耕还林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任务, 过去农村产业结构单一, 农民收入低, 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农业内部结构来看:退耕还林前种植业比例过大, 林业比例偏小。师宗县属于山区和丘陵区, 发展林果业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种植业比例过大, 造成粮食产量低而不稳, 属于低效益结构。退耕还林前的1999年, 师宗年粮食产量为3500kg/hm2, 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159kg/hm2, 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75.4%。退耕还林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新的机遇。因此, 随着退耕还林的不断进行, 种植业比例将下降, 林业、牧业比例不断提高, 农业内部结构将趋于合理,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三) 促进了乡村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 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提高土地利用的效率。

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将原来坡度大、路程远、水土流失严重的低产坡耕地转向植树造林种草, 土地利用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同时使节省下来的生产要素 (如灌溉用水、化肥、劳动力等) 向未退耕耕地转移, 带来粮食单产的增长。虽然师宗县耕地面积3年来有所减少, 但粮食总产量和粮食单产却并未受到影响, 反而均比退耕前有所增加。

2. 退耕后师宗县政府调整农产品结构, 大力发展特

色经济, 油料、核桃总产量分别比退耕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其中以核桃产量变化最为显著, 2000年、2001年、2002年核桃产量增长率分别为29.6%、49.2%和140%。这样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四、制约退耕农户提高收入的因素

(一) 缺乏市场激励机制

退耕是还林的前提, 还林是退耕的目的。我国当前的高额补贴政策只是激发了农户退耕的热情, 但没有真正形成还林的激励, 因而出现不少地方的造林成活率偏低, 甚至出现“全退户”的现象。实践表明, 要形成农户的林业投资激励, 在合理的产权制度安排的基础上必须保证农户投资林业的预期收益高于或至少不低于预期成本。

我国目前实施的退耕还林补贴政策与美国类似, 对退耕农户的损失予以了必要的补偿, 但实施政策的制度环境与手段不同:

1. 我国的林业产权制度长期处于不尽合理并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之中。

一方面, 国有林业企业和林户的经营权与采伐权受到严格控制, 难以形成林业投资激励;另一方面, 政策的多变对于经营周期较长的林业产业, 很难形成投资者稳定的投资预期, 使农户不敢投资林业。虽然今年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明确规定了造林后的权属属于农户, 并承诺承包期一律延长至50年, 但同时又进一步限制了农户的林业经营权, 规定生态林的比例为80%, 而经济林的比例为20%。并且, 生态林是禁止采伐的, 用材林的采伐也必须得到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批。

2. 我国目前的林业税费明显过高, 己大大超出西方

发达国家的水平和投资者的承受能力, 使林业投资者无法得到正常的收益水平。据调查, 当前我国的林业税费率高于30%, 不少省份超过40%, 部分地区竟然高达75%以上。例如, 江西省崇义县的林业税费率高达75.6%。这么重的税费负担, 不要说获利, 恐怕连成本都收不回来, 怎么还可能形成投资激励呢。虽然国家规定对退耕户实行减免税政策, 但没有明确规定减税的幅度和年限, 从而使农户对该项政策心存疑虑, 影响了农户对未来投资的积极性。

3. 退耕还林中农户的收益来自政府的财政补贴和造林后的收益。

如果造林的收益很低 (甚至没有收益) , 那么农户愿意退耕还林的激励主要来自政府补贴。但国家目前的补贴期限是5-8年, 而不是长期的。另外, 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较少, 不少地方的农户是以退耕地为生的, 得不到政府补贴就等于断了生计, 种植的树木、草地可能会被拔掉重新种粮。因而政府补贴的短期性决定了退耕还林的非持续性。

(二) 退耕农户素质不高

1.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导致农民对农产品市场的预测能力及对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受限。

据资料调查显示, 师宗退耕还林地区农村劳动力小学文化程度占劳动力总数的57%, 初中文化程度占33%, 高中文化程度占10%, 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市场调节作用日益增强, 加上农业生产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 对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且文化素质偏低的农民来说, 增大了经营风险, 难以对市场供给的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 结果造成生产趋同, 统一产品在某一时段的供给量增加, 形成结构性农产品积压, 农民增产不增收。

2. 农民由于受教育程度偏低, 也影响了外出务工的可持续性。

从现有农民的就业领域看, 主要集中在餐饮、纺织、建筑等行业。这些行业工作比较辛苦, 而报酬又较低。随着进城务工农民的增多, 这些行业的就业也相对饱和, 一些新的行业, 如食品加工、机械电子、物流配送等, 其产业技术含量和标准化程度相对较高, 对劳动者素质要求较高。而农民较低的文化程度, 增加了求职的困难, 影响了务工的可持续性。

(三) 退耕还林政策的缺陷

1. 土地用途转变:

退耕还林是将部分农耕地转变为林业用地。为了实现生态目标, 退耕还林政策规定生态林比例应占80%左右, 其它还林面积相应占20%左右。一般来说, 林业用地的土地生产率小于耕地的土地生产率。退耕后, 在农民收入结构中占有较大比例的农业收入份额将会减少。特别是有些地方实施退耕还林中片面强调规模效益, 把坡度不大, 地势较为平坦的平地或二等地 (平均亩产50斤-800斤) 退耕, 这种影响更甚, 而且还是导致其它制约退耕还林因素的重要根源。

2. 关于林农间作:

退耕还林政策规定最初几年不允许林农间作, 己经种下的农作物被强行清除。这种做法一方面影响解决退耕后近期内农民增收, 不利于发挥农民积极性、主动性, 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对幼林的管护和苗木的生长。

五、提高退耕农户收入的建议

(一) 加大农田建设力度, 提高粮食单产

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必须提高保留耕地的粮食产量水平。保证人均0.2公顷基本农田, 对坡耕地进行坡改梯, 以提高耕地产出水平;增加科技投入, 采用先进的喷灌、膜下暗灌等节水灌溉方法, 推广地膜穴播小麦、集流自然降水资源化高效利用等旱作农业技术, 培育抗旱、耐盐碱等性状优良的粮食作物品种, 应用高效、低残留或无残留的新型农药和肥料, 从而全面提高耕地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依靠科技进步, 变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实现粮食高产稳产, 解决农民长久的吃饭问题。

(二) 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

退耕还林还草带来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剩余劳动力能否有效地安置转移是退耕成果能否稳得住的一个关键问题。各级政府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为农民就业服务的信息网络, 及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市场信息, 减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和风险性。同时,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 难以满足社会就业的基本需求, 各级政府要重点在农业技术服务、市场营销、劳务输出等方面给予农民智力支持。使青壮年劳动力掌握一两门劳动技能, 增强农民进入市场的本领, 提高农村劳动力要素价格,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 抓好退耕后管护工作

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是退耕还林还草的首要追求目标, 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 追求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这是各项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退耕还林既要抓林草种植, 更要抓好管护。管护问题是退耕还林草的重要环节之一, 涉及退耕还林草的成败。要转变过去重造轻管、只造不管的倾向, 多渠道筹措资金, 实施多形式管护, 加强管护力度, 切实做到管护到位。

(四) 提高退耕农户的素质

农户的综合素质的高低, 受教育水平是提高农户经济收入的关键。对于师宗县来说, 一方面, 从当前来看, 应派遣专业人员远赴条件较差的偏远乡村地段, 帮助农户提高农业知识, 提高生产技术和育树水平, 从而实现农户的经济增收。另一方面, 从长远来看, 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教育, 做好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 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最终实现农民的经济增收, 安居乐业, 社会和谐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军岐, 王亚红, 廖玉.退耕还林对西部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 220 (4)

[2]师宗县农业信息网[EB/OL].http://www.qjszagri.gov.cn/Xmodel2/default.aspx, 2008-03

[3]李世东.中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 21 (1) :11-16

[4]何磊, 李仙娥.构建退耕还林地区农民利益实现的畅销机制[J].北方经贸, 2006

[5]李禄康.欧洲八国林业税费[J].世界林业研究, 2000 (2)

退耕还林注意问题 篇4

关键词 江西省;退耕还林;问题;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1-0086-01

江西省自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国土绿化进程加快;巩固了国土生态安全,生态效益显著;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林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营造了全社会造林的浓厚氛围,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高。可谓创造了提升造林绿化水平,改善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崭新业绩,初步实现了国家得生态、群众得实惠的建设目标,书写了江西国土绿化建设的新篇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这样,才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最终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真正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1 江西省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

1.1 土地流转不规范,引发了不少纠纷

在江西实施退耕还林之初,特别是2001年、2002年,由于部分群众对退耕还林认识不足,对国家有关退耕还林政策持怀疑态度,再加上当时耕地还需交纳农业税等有关费用,认为即使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性补助能及时到位也会被乡村二级抵扣各种税费。因此,退耕还林积极性不高,为了按时完成退耕还林任务,出现了部分乡镇把任务分解给村、组干部,而村组干部只能自己承包农户的耕地实行退耕还林,但在承包农户的耕地时又因部分农户外出务工、及农村的习俗等原因,没有与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而只是口头约定,以致当后来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及时兑现,特别是当取消农业税后,那些没有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的退耕地出现了不少纠纷,甚至出现了群众上访事件。

1.2 部分退耕地没有做到适地适树,造林成效差

2001年、2002年江西实施退耕还林面积多达220万亩,涉及的县多达65个,而造林苗木准备不足,苗木品种较少,以致,部分地方出现了见苗就栽的现象,没有做到适地适树,特别是对“冷浆田”没有精心选择适生树种,因此,部分退耕地造林成活不高或造林成活后,树木长势不良,退耕农户在国家政策性补助到期后将难于从退耕地所栽植的林木中得到收入。

1.3 实施地区分散,管理困难

2001年开始,江西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省份,到2006为止,国家就已下达了我省775万亩的退耕还林工程计划任务。虽然,从表面看我省退耕还林的总面积不小,但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就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实施地区非常分散,仅江西南城县12个乡镇2002年、2003年退耕还林任务7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3.5万亩,涉及的农户多达1万多户,涉及的小班个数4?500余个。其结果就造成退耕还林工作在各地是零零散散、不能成规模。这样的局面给退耕还林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另外,小面积的退耕还林还很容易又因为不成规模,监督力度也不够,就会被毁林复耕,或者树木被乱砍乱伐,导致难以真正达到退耕还林的效果。

2 江西省退耕还林的发展策略

2.1 完善退耕土地流转合同,及时解决退耕还林中的纠纷

退耕还林工作在我省的开展,其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都是巨大的。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完成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兑现32.84亿元,其中种苗补助3.88亿元,现金补助资金2.52亿元,粮食补助资金26.44亿元,惠及农户145万户约588万人,人均获得补助559元。这对于改善退耕还林后我省的农村经济发展是一笔不小的资金。另外,退耕还林后,对于改善我省水土流失、空气环境质量恶化等都会起到显著的效应。这种全省受益,农民得利的好事一定要好事办好。因此,各级各部门都要加强对退耕土地流转工作的重视,严格按照赣退耕办[2006]03号文件“关于做好有关政策调整后退耕还林流转合同完善工作的通知》要求办事,承包户尚没与退耕户签订合同的要积极完善退耕地土地流转合同;签订了合同的,要尽快对退耕还林承包合同中的相关条款进行完善,确保退耕农户的利益不受侵犯。同时,要强化信访查处工作,畅通信访渠道,明确查处纪律,确保公正、公平的开展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尽快做出处理决定,及时向举报人反馈调查结果。从而,及时解决退耕还林中的纠纷,这样才能做到退耕还林稳得住、不返耕。

2.2 坚持适地造树的原则,加强造林技术改进

对于那些不适宜在退耕地生长的树木应及时调整树种,坚持做到适地适树。同时,农业、林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也需要加大对造林技术的研发,尤其是反季造林技术、“冷浆田”适生树种的研发。对于造林树种的选择,一般的原则是在不影响造林效果及对生态环境的恢复层面上,应该更多的考虑农民经济效益的问题。为此,各地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气候、土壤条件,在国家对退耕还林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多种植一些见效快、效益高的树种,不断调整经济林比例,允许退耕农户自由处置自家退耕地上种植的经济林,获得林产品。另外,也可以推广林下种草。在退耕地内种植苜蓿等适宜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草养牧,推动养殖业的发展,解决农民生计问题。另外,油茶、竹类在江西具有广泛的种植,且江西的气候适合油茶、竹类生长,可以综合考虑在退耕还林工作中以油茶、竹类作为还林树木。

2.3 科学制定退耕还林地域,力求实现规模化发展

对于项目的开展,要更加科学的规划,尽量使工作能够兼顾规模和各地开展的必要性相结合,通过严格的分析,明确各地退耕还林工作开展的先后顺序。尽量在不影响各地环境改善的前提下,使退耕还林工作成规模化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政府可以集中精力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树木自身的生长。对于已经完成退耕还林的地区,要加强管理,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对一线的广大退耕农户进行培训指导,做好林木抚育、病虫害防治、森

林火灾预防和人畜破坏等工作,政府可以引进退耕地管护奖惩制度,并对退耕地区的生态林管护进行适当的补偿。

3 结束语

对于退耕还林工作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能接受,很多人不理解这个问题。感觉种上树了,就会影响自己的粮食产量,甚至很多农民会认为国家补助的那些钱远不如自己种地的收入大,所以对于退耕还林的抵触情绪比较大。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从推动江西全省农业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来看,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的推进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但是,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中,必须考虑退耕地区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以确保农民增收、生活水平的稳定与提高,这是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必须研究的课题。这就需要各级政府在引导退耕还林工作中采取更加灵活的方案,用更加人性化和科学化的工作思路来对待,并且逐步完善退耕还林工作的各项政策,因地制宜的制定具体的工作细节,这样才能使我省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得以持续进行下去,并为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江西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取得的成效[EB/OL].

[2]江西省退耕还林现状[EB/OL].

[3]张超,彭道黎,谢晨,黄东.西南地区退耕还林现状与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11,6.

[4]冯艳红,李延涛,陈李根.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园艺,2011,19.

山西退耕还林工程存在问题与建议 篇5

1 自然地理概况

山西地处黄河中上游, 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 东西宽约290km, 南北长约550km, 全省总面积15.60 万km2,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0%。境界轮廓略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 东有太行山作天然屏障, 与河北省毗邻;西有吕梁山, 以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中有汾河流淌;北跨内长城, 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

1.1 地形地貌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 整体轮廓自东北倾向西南, 高原内部地形起伏不平,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境内山地、丘陵分别占40%、40.3%, 平川和河谷面积较小, 仅占19.70%。山西地貌的基本轮廓是:平面略呈东北———西南向延伸的平行四边形。高原内部地势起伏较大, 最高的五台山北台叶斗峰海拔3 058m, 最低的垣曲县境东南隅黄河谷地海拔不足200m。

1.2 气候特点

山西省地处中纬度的温带, 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具有四季分明, 雨热同期, 光照充足, 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冬夏气温悬殊, 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全省年平均气温在3.7°C~13.8°C之间, 无霜期120d~220d。年平均降水量介于380mm~650mm, 年降水量的60%集中在夏季。全省各地冬长夏短, 春长秋短。冬季干冷, 雨雪稀少;春季风大, 降水稀少。故有“十年九旱”之说。

1.3 土壤特性

按照土壤成因可以分为三类: (1) 省境中南部为森林草原褐土, 北部为干旱草原栗钙土, 吕梁山以西为由森林草原向干草原过渡的灰褐土地带。土壤类型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 (2) 垂直地带土壤有山地草原草甸土、山地黑钙土 (或山地淋溶黑钙土) 、山地灰色森林土、山地栗钙土、山地草原草甸土、山地棕壤、山地淋溶褐土、山地灰褐土、亚高山草甸土。 (3) 隐域性土壤有沼泽土、草甸土、盐渍土、风砂土。

1.4 植被概况

据统计, 山西现存植被有:云杉、细叶云杉林、臭冷杉、华北落叶松、白桦、油松、白皮松、侧柏、辽东栎、栓皮栎、山杨、小叶杨、箭叶锦鸡儿、高山绣线菊、金露梅、胡枝子、榛子、沙棘、虎榛子、黄蔷薇、黄栌、红酸刺、连翘、荆条、狼牙刺、扁核木、野皂角、蚂蚱腿子、白羊草、酸枣、长芒草、茭蒿、百里香、扁穗鹅冠草、兴安胡枝子、木贼麻黄、拂子茅、苔草、狗牙根、马牙头等, 以及各种类型的农作物群落。

1.5 水资源概况

山西河流以外河流为主, 内河流不多。内河流主要分布于运城盆地的闭流区, 以盐池、硝池为中心, 面积约700km2。分属黄河与海河两大水系, 黄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97 503km2, 占全省面积的62.20%;海河水系境内流域面积59 320km2, 占全省面积的37.80%。

1.6 社会经济情况

据2013 年人口抽样调查,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3 630 万人;全年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389.83 万hm2;全年粮食产量1 312.8 万t;全年生产总值12 602.20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73.80 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6 792.7 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5 035.8 亿元。

2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现状

2.1 实施范围与布局

山西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范围共涉及全省11个市的113 个县 (市、区) 、1 090 个乡 (镇) 、14 000 个行政村, 共计100 多万户退耕农户参与了工程建设。全省退耕还林工程布局在3 个区域:一是黄河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区, 共有74 个县 (市、区) ;二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 共有13 个县 (区) ;三是太行山退耕还林工程区, 共有26 个县 (市、区) 。

2.2 实施情况

2000 年~2006 年, 国家累计下达山西退耕还林建设任务129.80 万hm2, 其中退耕地还林46.27 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79.53 万hm2、封山育林4.0 万hm2。

2.3 成效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一是增加了工程区植被覆盖, 起到了改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遏制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的作用。二是调整了产业结构, 形成了一批产业富民项目, 促进了农民致富。营造以核桃、枣、花椒、柿、仁用杏等为主的干果经济林, 并形成了深加工企业。三是发展带动了新型产业。种植连翘、双季槐等, 发展和带动当地农民全面种植、规模发展、深加工药材与茶叶, 增加了农民收入。四是发展林下养殖、种植业, 在退耕还林地种植药材、菌类, 养鸡、养鸭等, 初步形成了产业。五是为森林公园与旅游景点做出了贡献。六是推广使用容器苗造林、混交造林、生根粉蘸根造林、地膜覆盖造林等实用技术, 总结出了林草间作、林药间作及“灌木铺底、乔灌混交、立体种植”等不同营林模式。

3 存在问题

3.1 农民生活问题

国家在退耕还林工程一轮期满后, 实施了巩固成果专项建设内容, 有干果经济林、薪炭林、退耕户农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生态移民、水果经济林、太阳灶、炕连灶、梯田修复治理与培肥等等。农民在退耕后, 部分进行了移民, 在新的居住地, 由于配套措施不到位, 生活比较困难。

3.2 成效不明显

国家为了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下达了许多有利项目, 但没有统一组织实施, 没能统筹安排, 林业上实施林业部分, 农业上实施农业部分, 项目不能统筹, 没有充分起到应起的作用。

3.3 退耕还林二轮到期后该怎么办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15 年, 补助实行了两轮, 目前已经陆续到期 (经济林已经到期) , 但是国家还没有再出台明确政策, 怎么保护与延续, 成为问题。

3.4 退耕还林工程林分质量低、经济效益差

一是退耕还林工程在启动之初为了成活, 大量营造柠条灌木林,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低下。二是由于立地条件差, 连年干旱, 个别林分为疏林地。三是沙棘灌木林在气候干旱的影响下, 有的濒临死亡。

3.5 县级小退耕问题

有些县为了大搞生态建设、通道绿化、景点美化等, 涉及到一部分占用耕地问题, 县里采取县里出资补助征占耕地, 给县级财政增加了很大的负担。

4 几点建议

1) 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相关政策, 补助期满后, 是继续补助还是停止实施, 应该及早明确。

2) 建议国家在项目管理上给予统一, 切实把惠民、利民工程落到实处, 以达到富民目的。

3) 建议在新移民地划拨部分土地, 作为退耕农户基本生存条件, 并出台优惠政策, 扶持项目发展。

4) 建议国家尽快启动低效林改造项目, 在退耕还林地块进行灌木中插植乔木, 优化林种, 增强生物多样性, 提高生态效益。

5) 建议国家针对疏林地、濒临死亡的退化林分, 按照宜林地进行重新造林。

退耕还林注意问题 篇6

经过10多年的艰苦建设, 贫困山区生态建设已初见成效, 基本形成了农林协调发展, 互相促进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区域性综合防护林体系, 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1 粮食安全隐忧

大部分贫困山区退耕后粮田产量低, 不稳定, 难以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粮食安全退耕农户人均耕地面积少, 退耕农户户均劳动力人数不多, 人均劳动力耕地面积少, 退耕农户户均必要劳动力人数 (指耕种现有的耕地最少需要的劳动力人数) 多为2~4人, 户均剩余劳动力不足1人, 退耕农户家庭还存在一定的剩余劳动力, 但是退耕农户人均耕地面积却较少, 近一半的退耕农户存在缺粮问题, 缺粮时间长达半年左右。贫困山区退耕农户存在粮食安全隐忧问题的主要因素有:第一, 退耕农户人均耕地面积不足, 人地矛盾突出;其次, 人均旱涝保收耕地面积仅满足稳定发展生产的基本条件, 现代农业基础薄弱, “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转变,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低;第三, 退耕农户主要使用传统方式来增加耕地粮食收入, 大部分的退耕农户主要采取增加化肥的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增加粮食产量, 退耕后绝大部分农民并无兴趣提高土地的集约化水平, 他们对国家的补贴依赖性强;第四, 部分退耕农户针对农业基础薄弱和农田基本建设质量低等问题, 没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农田基本建设的质量, 粮食增收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获得解决, 部分退耕农户的缺粮问题将对其生计造成重大困难。民以食为天, 贫困山区退耕还林成果巩固进程中存在的粮食安全问题不解决, 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就很难展开。

2 后续发展乏力

贫困山区退耕还林成果巩固过程中凸显的关键问题之一、退耕还林农户后续发展乏力。加快发展后续产业, 是确保退耕农户收入稳步增加的重要途径, 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措施。有的贫困山区通过政府引导和激励、投入技术和资金帮扶, 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等途径, 推动农户后续产业发展,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农户在发展后续产业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从后续产业的投入与收入来看, 退耕农户后续产业发展投入高, 收益小。退耕农户增加了对养殖业的投入, 收入却未明显增加, 投入与收入不成正比。由于缺少资金与技术的支持, 多数的贫困山区退耕农户虽然有强烈的发展养殖业的意愿, 但实际增收效果并不明显。后续发展乏力, 已经成为退耕户发展后续产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值得注意的是退耕农户为增加经济收入、增强经济发展能力, 发展后续产业的意愿非常强烈, 退耕农户已经具备了后续产业发展的内驱力。但提升贫困山区退耕农户后续产业发展能力与发展质量除了政府大力投入的资金扶持外, 更为重要的是发展后续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科技支撑。

3 补偿机制有待完善

经过多年的实践努力, 我国贫困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这与合理的经济补偿机制是分不开的。贫困山区退耕还林农户在接受经济补偿之后, 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对退耕还林工作的积极性。但值得引起重视的是, 受比较经济利益的影响, 大部分的农民更为注重政府的补偿优惠, 而对林木的管理和维护不够重视;与此同时, 退耕还林剩余的劳动力对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的兴趣与热情不高, 而对经济补偿的依赖性较强。因此, 一旦经济补偿停止, 而林木又还暂未到效益回收的时候, 农民将失去生活来源, 又将重新陷入贫困的境地。因此, 完善退耕还林相关的经济补偿机制, 对农民继续维持退耕还林的积极性, 对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及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展开意义十分重要。

4 生态文明意识不高

在贫困山区退耕还林生态建设不易, 但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 毫不夸张地说, 多年的退耕还林努力将毁于一旦。巩固贫困山区退耕还林成果, 一方面需要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措施;另一方面, 需要不断增强与提高退耕农户的生态文明意识。多渠道提高退耕农户生态文明意识可以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由政府行为转变为农户自觉行为, 最终形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当前, 贫困山区退耕农户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较低。笔者在深入退耕还林农户中的调查研究中了解到, 对于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哪一个更重要的问题, 多数农户认为是发展经济, 仅有少数的农户认为保护环境更重要。贫困山区经济社会教育等发展水平落后, 生存仍然是多数农户的最根本自然需求, 因此, 发展经济, 维持最基本的生存所需, 自然成为贫困山区退耕还林农户的首选。另外, 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是谁的责任, 多数农户认为是政府, 仅有极少数的农户认为是老百姓。这说明, 退耕农户生态文明意识还较低。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山区, 仍然是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经济发展的短视行为, 不仅经济发展速度慢, 而且经济发展质量低, 美好的生态环境将会遭到严重破坏, 好不容易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将会被逐渐侵蚀, 甚至前功尽弃。因此, 贫困山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必须将提高退耕农户生态文明意识作为重要工作。

退耕还林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世纪工程,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对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都有重要战略意义。贫困山区开展退耕还林工程10余年来, 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必须要切实解决退耕农户在退耕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突出问题。其中, 比较典型的亟需引起高度重视的凸显问题主要有粮食安全隐忧, 后续发展乏力, 补偿机制僵硬滞后, 生态文明意识不高的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目标实现程度将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新一轮的退耕还林的顺利展开将无从谈起。当前, 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 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发展后续产业缺乏政策支持体系;农村富余劳动力缺乏技能培训, 剩余劳动力转移处于无序状态;退耕农户耕地面积减少, 现有耕地质量低,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将退耕还林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相结合, 特别是与“工业强省战略”、“城镇化带动战略”、扶贫开发相结合, 形成多元化的应对机制和制度性安排, 继续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建设, 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用活、用好”当前中央有关贫困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 才能解决退耕农户在后续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最终实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目标, 确保新一轮的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展开和扎实推进, 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张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对策措施[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2 (3)

[2] 周红, 缪杰.贵州省退耕还林工程阶段性评价研究[J].贵州林业科技, 2003 (4)

[3] 安和平, 卢名华.贵州省退耕还林绩效与持续发展研究[J].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8 (3)

退耕还林注意问题 篇7

关键词:退耕还林工程;成就;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163-2

宜君县地处渭北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的过渡地带,属子午岭山系、黄土高原沟壑区。全县总土地面积1531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林业用地面积152.9万亩,森林覆盖率46.5%。宜君县退耕还林工程从1999年开始试点,2000年全面启动,经过12年实施,既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 宜君县退耕还林工程取得的主要成就

1.1 生态环境明显优化

退耕还林工程是国家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林业生态工程之一,其目的是遏止水土流失。宜君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3年来,已完成退耕还林33.47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0.32万亩,宜林荒山造林18.25万亩,封山育林4.9万亩。在保持水土、防洪减灾、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效益,宜君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农民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1.2 增加了农民收入

实施退耕还林以来,经营性收入中的传统种植业收入有所下降,养殖业收入没有变化,而农民从事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及外出务工人数大幅度增加,工资性收入中的务工收入明显增加,同时国家钱粮补助的转移性收入直接增加了退耕户农民的收入,有效促进了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1.3 提高了农业生产率

退耕还林工程主要是把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投入产出率低的陡坡地退耕,使农村有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平缓土地的耕作之中,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耕作水平和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1.4 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

宜君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其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一、二、三产业比例2000年为60.5:23.5:16 ,到2010年调整为28.2:47.2:24.6,二、三产业增长比较快,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1.5 优化了土地利用结构

宜君县坡耕地面积大,达 16万亩,占61.3 %,坡耕地退耕还林面积达10.23万亩,占64 %,使土地利用得到优化。

2 宜君县退耕还林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退耕还林后农民收入补偿存在不到位的问题

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在实施之初能够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但随着国家加大对粮食生产补贴的投入,加之粮食和其他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上涨,而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不变。

2.2 退耕还林的有关政策需进一步完善

在退耕还林实践中,套种一定的矮秆作物有利苗木的生长,退耕还林地没有套种的苗木生长较差,其原因是以耕代抚可促进苗木健康生长,而国家《退耕还林条例》不允许兼种其他作物。

2.3 缺乏退耕还林绩效考核监督机制

退耕还林的验收标准是面积计算。田退耕了,树种了,到底有没有效益,是否达到生态保护的标准,是否有较高的成活率?缺乏一个有效的退耕还林绩效考核机制。有的退耕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是由于缺乏明细的退耕还林绩效考核指标,很多退耕农户管理缺乏主动性,只管拿补助,至于今后有没有收益则不关心。有的退耕农户公开说“如果没有收益,再改种粮食”。二是退耕林管理水平差距大。三是缺乏科技支撑,退耕林没有栽种管护、病虫害防治等配套科技服务,直接影响退耕林生长质量和后期效益发挥。同时,《退耕还林条例》规定坡耕还林地禁止林粮间作,这对经济林和兼用林后期管理很不利。大多退耕户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后期管护投入,致使除草、修枝整形、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等工作跟不上,5~8年后难以发挥其经济效益。

2.4 林业管护机构不健全,力量不足,严重制约着林业的健康发展

我县现有国有林场4个,兼、专职护林人员只有195名,2个森林公安派出所,14名干警,承载着153万亩林地的管护任务,人均0.8万亩,管护力量严重不足,乱砍滥伐、森林火灾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加之缺乏办案经费,条件差,设备技术手段落后,管辖范围太大,办案力量严重不足,致使林政案件查处难,严重影响了农民投资林业积极性。

2.5 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不完善

没有区别地区、地类、林种和郁闭度等,使正常的间伐、采伐被统死。目前停止了一切商品材采伐,仅实施了商品林采伐1000方指标试点,退耕农户看到营造的商品林不能得到及时采伐,而且采伐手续过于繁琐,加大了成本,预期林地收入不高,降低了投入积极性。

2.6 森林资源流转,特别是林地流转不规范

缺乏资产流转评估平台,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没有建立,投融资渠道不畅,严重制约了退耕林后期的发展。

2.7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

一是 “三防”协会(防火、防虫、防盗)、产业协会、科技协会等行业组织没有形成,致使林农在林地管护、林木销售、科技推广等环节遇到的困难无法得到及时解决,不利于规模化发展。二是为退耕林农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木材检验、林业科技推广等方面的中介服务机构缺失,不利于森林资源盘活,无法实现资源经营向资本经营的转变,影响了林业的健康发展。

2.8 缺少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

一是森林资源投保价值和受灾损失难以估算,自然和人为因素造成损失的情况十分复杂,保险机构风险大。二是基层没有开展森林及其产品保险业务,林农生产的积极性受阻。耕地退耕的10.23万亩中,有近90%的核桃林,丰收时核桃收入占农民收入的1/2以上。但春寒严重影响使核桃三年两不收,致使农民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打击,农民急盼的核桃等林木的保险业务还未开展。

3 对策建议

3.1 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由于生态环境是一种公共资源,市场无法进行调节和配置。因此,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碳汇交易制度的试点范围和推广力度,提高退耕林地补偿标准,全面启动生态效益补偿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财政补偿、受益者补偿与合理经营利用自我补偿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林农的积极性。

3.2 退耕还林补助标准实行比照粮价浮动补贴机制

退耕还林补助标准应建立与物价指数、工资增长、粮价等联动增长的机制,同时实行地域分类投资补偿政策,加大北方造林管护资金投资补偿力度,其原因是南北地域差异大,北方属干旱、半干旱寒冷地带,林木生长慢,成活率较低,成林周期较长,造林、管护成本比南方高许多,改变现有补助标准长期不变的政策。

3.3 建立退耕还林的绩效考核机制

制定退耕还林工程绩效考评机制,重点对生态林、经济林的生态效益,以及对后续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估,主要集中在林果业、特色产业、生态旅游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几个方面。加大退耕还林的检查考核力度,对5-8年后未成林或郁闭度不达标的,要采取扣除补助资金或取消退耕指标的办法,力求实效。对于毁林行为,不仅要取消退耕还林指标,而且要追回已领取的钱粮补助,严重的要追究刑事责任。对于虚报、瞒报、套取国家钱粮的,要追究其刑事责任。要将退耕还林成效纳入各级地方考核,坚决防止已退耕10年,现在仍然是未成林造林地现象发生,特别是经济林要兼有经济与生态效益,要防止以退耕之名,粗放管理树木,十几年仍没效益,是小老树,仍然种植粮食作物,双收益现象的出现。

3.4 林粮间作的政策要宽严适度

实践证明,对新造林地未郁闭前科学林粮间作,有利于促进苗木生长,5-8年待其郁闭成林后,再放弃林粮间作。建议国家修改完善《退耕还林条例》,适当放宽退耕地林粮间作政策,对营造的经济林和兼用林允许套种豆科及矮秆作物,以耕代抚,促进苗木正常生长。当然,对于营造的生态林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地区退耕还林地禁止任何形式的套种。同时,关于国家大型工程占地的情况,要规范大型工程建设占用退耕还林地的审批程序、责任补偿单位和补偿费用的金额标准。

3.5 培育退耕还林后续产业

发展后续产业是退耕还林成果的有力保障。应着重在栽植经济林的退耕地中推广核桃生产五大技术(换良种、巧施肥、套秋粮、精修剪、有机化),加强病虫害防治,幼林抚育,科学管理核桃,使其早挂果,早收益。政府应将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后续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核桃栽植、加工、销售等环节要重点扶持,延长产业链条,增加附加值,使退耕农户真正能够从退耕地增加收入,同时,还应在财政支持、税收减免方面对后续产业给予优惠。

3.6 赋予退耕农户林木及其产品的处置权

生态林处置权的残缺使农户对生态林未来收益预期变得不确定,严重抑制了农户种植生态林的积极性,允许退耕农户自由处置所种植的生态林和经济林,才能真正体现《退耕还林条例》规定的“谁造林、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

3.7 加强基层林业站、林业公安派出所等工作机构建设

充实编制、经费和人员,充分发挥其在林业执法、技术服务、政策宣传等职能作用,确保林业资源的安全与健康发展。

3.8 完善林木采伐管理政策

完善商品林采伐限额管理,建立科学合理、审批简便、有利发展的管理体制;实行林木采伐审批公示制度,简化程序,按不同树种林木大小及林地郁闭度安排采伐指标,确保退耕林农经营的林木都能及时得到抚育和采伐,确保退耕还林发挥应有的生态功能。

3.9 出台林地林木流转政策

要加快林地林木资源流转平台建设,建立林业产权管理、伐区调查设计、林权抵押贷款、林业科技法律咨询、林木采伐证办理、林权交易、法律咨询为一体的森林资源流转的要素市场,同时要制定出台森林资源资产流转评估政策,加快盘活林地资源资产。

3.10 完善林业投融资政策

完善林业信贷投资政策,加大林业信贷投放力度;完善林业信贷担保方式,健全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出台森林保险政策,完善保险机构网络,丰富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类资金投入林业生产,不断增强林业发展后劲和活力。

3.11 加大林业科技研发推广力度

针对当地干旱气候、土壤、水热等条件,选育推广适宜本地造林的树种,研究推广提高造林成活率的适用技术,用科技不断提升林业生产力,真正做到“因地因技制宜”,提高林地产出率,破解“年年栽树年年荒,年年栽树老地方”的困境。同时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林农培训制度,确保及时有效地把林业新技术、新知识、新信息传授给退耕林农,不断提高林业科技兴林水平。

3.12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积极组建种苗、林产品加工、营销专业协会及林业科技协会等行业服务机构;探索建立造林公司、木材销售公司、木材加工公司、商品林企业联合会等新型林业经济组织,延长产业链,提高林业的附加值;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支持发展森林防火、防止乱砍滥伐、防治病虫害等专业合作组织,解决林农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建立森林灾害联防应急反应机制,实行县、乡、村干部联包责任制,鼓励林农成立管护队,加强巡逻看守,并给予一定的补助,增强全民的护林意识,为林农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上一篇:电子市场下一篇:主要差异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