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流速度论文

2024-10-05

脑血流速度论文(共7篇)

脑血流速度论文 篇1

偏头痛是由于某种发病机制所引起的发作性神经—血管功能障碍, 表现为反复的单侧或双侧头痛的常见疾病。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4倍。由于本病是发作性脑血管功能障碍, 因此经颅多普勒技术在其临床应用中大有作为。我对85例偏头痛患者脑动脉血流进行了观察、检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5例, 男21例, 女84例;年龄15~70岁, 平均40岁;病程最短15天, 最长22年。临床表现:视觉障碍10例剧痛、胀痛或刺痛15例, 恶心呕吐32例, 面色苍白、畏光、喜静28例。

1.2 方法

嘱患者平卧位, 从颞窗探测双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颈内动脉终末段。每例测8支动脉, 共680支。掌握血流动力学的第一手资料。

2 结果

典型偏头痛发作期, 多数大脑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 可见涡流、湍流并可闻及尖锐血流声频。以大脑中动脉发生率最高, 大脑前动脉次之。血流速度增高可以发生在头痛侧、双侧或对侧, 这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脑血管痉挛所致。另一部分患者在头痛发作期表现为脑血流速度降低、脑血管扩张。还有部分患者两侧同名动脉血流速度不对称, 可发生在左右两侧同名血管测得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均在正常范围内, 但两侧血流速度不对称指数 (PBVA) 超过25%-30%, 其中以大脑中动脉多见。

3 讨论

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的偏头痛常反复发作, 长者一年发几次, 短者一个月或一周发数次, 持续时间一天或数天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检测, 多数提示有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彩色经颅多普勒可以准确的测到偏头痛病人在各个不同时期脑动脉的舒缩状态和脑血流的改变。这些血流动力学资料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

偏头痛的原因说法不一, 但多数学者认为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头痛。1860年DuboisReymond就提出血管收缩说。1862年Mellendert提出血管扩张学说。1973年Skinhaj测定脑局部循环证实偏头痛发作前期有脑血管收缩导致脑缺血。偏头痛发作时, 血中5-羟色胺浓度下降, 缓激肽增多,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副交感神经发生紊乱引起颅内血管收缩或扩张, 使血流速度升高或降低[1]。头痛作为一种不稳定的三叉神经-血管反射, 伴有疼痛控制通路中的节段性缺陷, 使得三叉神经脊髓核末的过量放电以及对三叉丘脑或皮质延髓囊末的过量传入冲动发生, 最终引发脑干与颅内血管间的相互作用。血管性头痛有多种诱发因素, 但50%~60%有家族史。内分泌系统功能障碍, 饮食因素、饥饿、睡眠少、噪音、强光、气候变化等因素均可诱发血管头痛[2]。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在尝试利用超声波技术对脑动脉进行无创伤性血流检测。由于颅骨对超声波穿透性的限制, 声波不能通过颅骨到达颅内。彩色经颅多普勒技术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手段。其操作简便、重复性好, 可以对病人进行持续的、长期的动态观察。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核磁共振成像、CT、脑血管造影等影像技术所检测不到的重要的血流动力学资料[3]。通常首选其作为对脑血管病患者的检测手段, 以获得准确的血流动力学资料。彩色经颅多普勒作为一种非损伤性、简便、可靠的检测手段, 对偏头痛的诊断、分型及药物的使用、疗效的评价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 检测偏头痛患者脑血流量以协助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85例偏头痛患者为选择对象, 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测定脑血流量,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典型偏头痛发作期, 多数患者大脑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升高, 小部分患者表现为脑血流速度降低。结论 彩色经颅多普勒对偏头痛的诊断、分型及药物的使用、疗效的评价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彩色经颅多普勒,偏头痛,脑血流速度

参考文献

[1]朱宪彝.内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256.

[2]王明礼.临床头面痛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2:56.

[3]华扬.实用颈动脉与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2.

脑血流速度论文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科脑血管意外患者行氙气CT头部血流量化测量135例, 其中男性90例, 女性45例, 年龄29~71岁, 平均46.5岁, 他们分别因脑血管意外准备行手术治疗或已经进行过手术治疗, 而氙气CT能有效定量评估大脑各供血区的脑血流灌注变化情况。

1.2 操作方法

1.2.1 准备阶段

(1) CI机常规校准 (Calibration) , 确保CT值准确无误。 (2) 氙气供给设备预热 (约需3min) , 氙气供给浓度25%, 直至面板提示处于“ready”状态[2]; (3) 设备预热等待时可与患者进行沟通, 对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和科室环境的介绍, 从而消除患者对周围环境的陌生感和紧张心理, 要注意使用安慰性、鼓励性语言, 告诉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如何配合治疗及之前成功的案例, 增加其信心。 (4) 患者仰卧, 帮助患者固定头部、戴好面罩及连接管, 同时要注意检查, 避免漏气。 (5) 准备好心肺复苏设备及相关药品[3]。

1.2.2 扫描阶段

(1) 核实患者, 将其信息输入CT机中; (2) 头颅定位像扫描, 目的是在定位像上选取感兴趣层面[4]。 (3) 打开Xe CT工作站, 观察患者的CO2曲线; (4) 基线扫描:2个序列 (患者没有吸入氙气) ; (5) 扫描参数为120k V, 210Ma, 层厚一般为10mm, 层距一般为5mm, FOV一般为250mm。时间一般为4~5min; (6) 扫描完后将氙气关闭, 取下患者面罩, 平卧10min再起身[5]。

1.2.3 分析处理阶段

(1) 上传数据及图像至Xe CT工作站进行数据计算 (不传定位像) ; (2) 要注意头部的移动度, 其越大则可信度越小; (3) 在数据真实可靠的情况下, 进行CBF测定。

2 护理配合

2.1 检查前准备

包括检查设备的准备及患者的准备。检查开始前应先检查CT设备及氙供给设备, 选择适合患者的面罩, 查看连接管连接是否牢靠。患者在检查前4~6h不要进食, 以防止呕吐。检查前要询问患者或查看病例, 了解患者心肺功能情况及是否对磺胺类药物过敏[6]。详细做好患者的解释及安慰工作, 消除紧张心理, 告知患者氙气输入时可能产生的感觉, 如醉酒感、头晕等, 检查中要注意头不能动、正常呼吸等, 告知患者氙气输入耗时4分半钟, 在此期间不要移动头部, 最好用vacpack装置辅助固定头部, 如有不舒服就触动信号灯。协助患者取仰卧位, 在静息状态下, 帮助患者戴好面罩及连接管, 同时要注意检查, 避免漏气, 让患者平静呼吸[7]。准备好急救药物、急救设备及心电监护仪。

2.2 检查中配合

全程关注患者, 在检查进行时, 随时和患者保持联系询问患者的感受, 保持患者在扫描时头部不要移动、要正常呼吸, 不要睡觉, 连接好心电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呼吸。如果发现患者呼吸频率不稳定, 告知患者进行深呼吸, 如果监测患者呼吸停止超过20s, 应马上取下面罩, 停止检查, 及时抢救复苏患者。检查过程中如患者不舒服或太激动, 可按医嘱使用镇静药物。

2.3 检查后健康宣教

在氙气作用消失前患者不能单独离开, 最好有人陪同才能离开检查室, 检查完成后3h内不能驾车。

3 总结

在利用氙气CT检查时, 吸气时间不能超过8min, 检查中患者会出现兴奋的感觉, 甚至有一些患者会出现头晕, 头昏眼花, 困倦, 呼吸缓慢, 甚至无呼吸等情况, 患者一旦出现危急情况, 应立即报告医师, 并进行急救措施。氙气CT检查前的准备、检查过程中护士的密切观察与配合十分重要, 它关系到患者顺利安全的完成检查, 并且关系到患者治疗方案和方法的制定。

摘要:目的 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行头部XeCT血流测量检查中的护理配合。方法 对135例脑血管意外患者行头部XeCT血流测量检查中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总结。结果 135例患者头部XeCT血流测量均检查成功。结论 氙气CT检查前的准备、检查过程中护士的密切观察与配合十分重要, 是保障一次性检查成功的关键。它关系到患者顺利安全的完成检查, 并且关系到患者治疗方案和方法的制定。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患者,氙气CT (XeCT) ,检查配合,护理

参考文献

[1]卢洁, 李坤成.氙CT脑血流成像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 17 (1) :91-93.

[2]曹伟, 李章万, 刘进, 等.GC-MS测定氙在不同浓度脂肪乳中的分配系数[J].华西药学杂志, 2007, 3 (4) :423-425.

[3]王小萍.神经外科病人头部氙气CT脑血流检查中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进修杂志, 2008, 23 (2) :106.

[4]田素良, 于志宏.CT定位像扫描量化定位法的再探讨[J].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1, 10 (5) :208-212.

[5]林浩, 邹志敏, 黄胜平, 等.氙气CT脑血流量扫描的控制难点与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 (22) :105-106.

[6]殷敬喜, 朴常福, 杨磊, 等.头部脑血流扫描不成功病例分析与对策[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 18 (5) :466-469.

针刺对颈性头痛患者脑血流的影响 篇3

1 一般资料

(1) 选取40例患者, 其中女27例, 男13例, 年龄最大者65岁, 最少者18岁, 多数患者表现为项强、后头痛或额颞部疼痛, 或伴头晕、恶心、呕吐等。

(2) 40例患者均经过X片或颈椎CT确诊为颈椎病, 且除外其他疾病。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方法

取穴:风池、天柱、颈夹脊、上星透百会、颔厌透率谷、头维、玉枕、太阳。

操作:风池穴向对侧眼球斜刺1~1.2寸, 施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1分钟, 以针感放散至头为佳;颔厌向率谷方向透刺1~1.5寸;上星穴向百会方向透刺1~1.5寸;玉枕向天柱方向透刺1~1.5寸;颈夹脊呈60°向颈椎方向斜刺1寸;其他穴位常规刺法, 均施捻转泻法。

疗程:每日1次, 10次为1疗程, 完成1个疗程进行疗效评定。

2.2 仪器

北京提供颈颅多普勒 (TCD) 诊断仪, 以2MHz颅内探头进行脉冲多普勒探测大脑中动脉 (MCA) 、大脑前动脉 (ACA) 、大脑后动脉 (PCA) 、椎动脉 (VA) 、基底动脉 (BA) , 主要参数包括舒张期流速、收缩期流速、血管搏动指数、频谱形态等。

3 疗效观察

3.1 TCD观察标准

正常:流速频谱均正常。轻度异常:流速高于正常值上限20cm/s以内或低于正常值下限10cm/s以内, 或双侧流速相差15~20cm/s。中度异常:流速高于正常值上限21~40cm/s, 或低于正常值下限11~20cm/s, 或双侧流速相差21~25cm/s。重度异常:流速高于正常值上限41cm/s或低于正常值下限21cm/s以下, 或双侧流速相差25cm/s以上。

3.2 疗效

通过针刺前后TCD诊断仪疗效分析, 显示针刺对颅内血流具有正性调整作用, 使脑血流不正常趋于正常 (P<0.01) , 见表1。通过对针刺前后TCD异常情况统计, 颈性头痛病人脑血流变化主要表现在MCA、ACA、PCA、VA流速增快和双侧流速不对称为主, 针刺治疗后血流增快型有所减慢, 慢速型血流流速有所提高, 不对称型趋于对称, 经统计学处理, M C A、A C A、P C A、V A针刺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0.01、P<0.05) , 见表2。

4 讨论

颈性头痛好发于额颞枕部, 属内伤头痛。按经络学说分属少阳、阳明、太阳, 取颔厌、率谷、玉枕、天柱、头维治疗可起到疏通少阳、阳明、太阳经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头为诸阳之会,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此, 正如《类证治裁》所说:“头为天象, 诸阳经会焉。若六气之外侵, 精华内痹, 郁于空窍, 清阳不运, 其痛乃作。”督脉入脑, 总督一身之阳气, 取上星透百会有通督调神, 开窍醒脑止痛的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颈性头痛即颈椎病所致头痛一证, 为继发性头痛, 病本在于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或在于颈椎增生牵拉压迫血管神经, 血管痉挛, 造成大脑供血不足, 因此取头部的颔厌率谷玉枕头维等穴, 同时重取颈椎夹脊刺改善颈椎压迫刺激症状, 解除项强头痛等症状。同时观察针刺前后脑血流变化, 针刺后可以改善脑血流的异常情况, 使之趋于正常, 说明针刺可有效治疗颈性头痛。根据现代神经解剖与神经生理学研究, 率谷穴下部深层组织结构相当于颈神经节上行所经过部位, 风池穴下部为椎动脉经过部位, 天柱穴为枕神经经过部位, 针刺这些穴位可直接影响颈上神经节, 而调整颅内外血管舒缩功能, 改善供血情况, 使颅内血流循环趋于正常。

摘要:通过TCD诊断仪检测颈性头痛患者脑血流变化, 发现颈性头痛患者在发作期脑血流存在异常。经过针刺后, 观察到针刺前后MCA、ACA、PCA、VA的变化均有显著意义 (P<0.01, P<0.05) , 表明针刺对脑血流具有正性调整作用, 使脑血流趋于正常。

关键词:颈性头痛,针刺疗法

参考文献

[1]邵福元, 邵华磊, 薛爱荣.颈肩腰腿痛应用解剖学[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7.

[2]陈德成, 王庆文.中国针灸独穴疗法[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9.

[3]蔡雨菲.从偏头痛看国内外针刺临床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4.

脑血流速度论文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VBI组为2006年4月—2007年4月在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并经临床确诊为VBI急性发作期的患者32例。入选标准参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VBI诊断标准[1] 。其中男15例, 女17例, 年龄31岁~78岁 (54.06岁±12.32岁) ;高血压病20例, 高血脂15例, 血液流变学异常13例, 高同型半胱氨酸10例, 纤维蛋白原升高6例。对照组为12名同期健康体检者, 男3名, 女9名, 年龄39岁~60岁 (48.60岁±6.87岁) 。且所有受检者均经临床、化验检查、神经心理学检查及头颅CT等排除VBI及其他脑部疾病。

1.2 检查方法

1.2.1 一般临床检查

患者于起病3 d内予以常规检查, 包括血糖、血脂 (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等) 、 血液流变学、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等。部分患者还进行心电图、颈椎正侧斜位片等检查。

1.2.2 SPECT检查

显像剂为双半胱乙脂 (ECD) 药盒, 由江苏原子能核医学研究所江原制药厂提供, 99mTc淋洗液标记, 放化纯度>90%;显像设备采用美国ADAC公司生产的VERTEX型双探头SPECT进行检查。注射显像剂之前, 在安静、光线暗淡的房间里闭目休息, 20 min后快速肘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99mTc-ECD30 mci, 30 min~50 min后于暗室中进行SPECT显像。患者仰卧, 固定头位, OM线垂直于地面, 进行断层采集, 探头绕头旋转360 °, 每6 °采集1帧, 共60帧, 采集矩阵128×128。经计算机采用预设程序行图像重建处理, 得出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图像分析法采用感兴趣区 (ROI) 半定量分析和目测分析法, 由两名同位素科医师独立评价显像结果, 结果不一致时进行集体阅片, 最终评定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处理,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VBI组与对照组SPECT脑血流灌注检查结果

VBI组经半定量分析后发现脑血流灌注在多处较对照组减低, 在颞叶、顶叶、小脑、丘脑、底节区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左右两侧不对称, 右侧脑血流灌注普遍低于左侧, 但在颞叶、顶叶、底节区处有统计学意义, 以颞叶、顶叶、底节区最为显著 (P<0.01) ;对照组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示各脑区未见明显异常灌注, 经半定量分析后发现除丘脑外, 其他各区右侧脑血流灌注普遍低于左侧, 但均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2.2 VBI患者SPECT局部rCBF显像分布异常情况

32例VBI发作患者行SPECT检查, 25例示异常, 左侧异常14处 (31.1%) , 右侧异常31处 (68.9%) , 右侧明显高于左侧。其中额叶异常2处 (4.44%) 、颞叶13处 (28.89%) 、顶叶6处 (13.33%) 、枕叶4处 (8.89%) 、小脑9处 (20.00%) 、丘脑4处 (8.89%) 、底节区7处 (15.56%) 。可见VBI急性期患者rCBF分布以颞叶、小脑、底节区等血流灌注减低区域较明显, 这也正是椎基底动脉供血分布所在。

3 讨 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椎基底动脉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形态、机能的异常, 产生相应灌注区供血不足状态;而椎基底动脉作为后循环的上游血管, 是幕下及部分幕上脑结构供血的主要通道。因此任何影响椎基底动脉系统血供都可成为VBI的发病因素。本研究中发现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危险因素, 高血脂次之, 与文献报道一致[2]。

SPECT是利用注入人体内放射性核素射出的单光子为射线源, 由于不同组织浓聚放射性核素浓度的不同而构成反映人体功能的解剖图像, 其可以定性分析椎基底静脉系统, 并且可以通过半定量分析局部脑血流灌注量, 以得到脑血流灌注情况。利用SPECT研究VBI的文献报道较少, 在评估脑血流灌注及客观评价疗效方面具有很大价值, 是诊断VBI最重要方法之一[3]。它可以在MRI明确病灶结构以前探测脑血流灌注情况, 相比其他方法, 能更早显示大脑功能状态及脑缺血现象[4]。

本结果显示脑血流灌注减低大部分位于颞叶、小脑、枕叶、丘脑, 这也正是椎基底动脉供血分布区域, 而底节区与顶叶所占比例也较高。在脑血流的半定量分析中, VBI组脑血流灌注与对照组相比有多处减低, 在颞叶、顶叶、小脑、丘脑、底节区处有统计学意义, 与目测分析结果基本一致。VBI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同时波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和颈内动脉系统, 其可能的原因为:①椎基底动脉系统细小分支缺血造成功能障碍, 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SPECT分辨率有限, 对内听动脉及耳蜗总动脉、前庭动脉等终末小血管供血区就有局限性;②Wills环的盗血现象, 在颈内动脉系统缺血后, 椎基底动脉向其分流时, 其rCBF尚处于临界状态, 此时出现临床症状轻, 持续时间短, 或rCBF下降呈一过性;③同时存在椎基底动脉系统和颈内动脉系统缺血;④远隔效应;⑤入选患者标准及检查方法 (显像剂的标记、注入时间及量等) 有差异。由于眩晕中枢位于颞上回, 颞叶缺血导致rCBF减少及功能障碍, 可能是VBI患者眩晕发病基础之一, 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显示脑显像左右比较两组均可见多数脑区左右不对称, 左侧多数区域高于右侧, 这可能反映了不同脑解剖结构区域所处活动存在生理性和功能性差异[5] , 但在对照组中, 左右脑区的脑血流灌注经半定量分析后不具有统计学意义。VBI组存在左右不对称, 且右侧脑血流灌注普遍低于左侧, 与目测结果一致, 正好与MRI检查右侧VA较左侧VA受累居多相一致, 这可能进一步提示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结构的异常, 如扭曲、移位、缩细、狭窄或闭塞, 可引起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异常, 是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症状产生的重要原因。

目前, 对于VBI的诊断手段有多种, 利用SPECT可以客观适时观察VBI患者脑血流灌注情况, 发现VBI患者存在缺血灶或潜在缺血灶, 为临床上及早进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摘要:目的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PECT) 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 急性发作期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 (rCBF) 情况。方法将临床确诊为VBI患者32例进行SPECT检查, 与12名健康体检者同期进行对照观察, 分析VBI患者脑血流灌注的情况。结果目测示VBI发作期患者右侧低灌注明显高于左侧, 经半定量分析后VBI组的脑血流灌注在多处较对照组减低;VBI组左右比较, 右侧脑血流灌注普遍低于左侧。结论SPECT对VBI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且VBI发作期患者脑血流灌注异常在椎基底动脉系为主的基础上还波及颈内动脉系。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局部脑血流

参考文献

[1]王新德.脑血管疾病分类及诊断[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1997, 13 (1) :2-5.

[2]Barbara MD, DeWitt L, Dana MD, et al.Basilar artery occlusivedisease in the New England Medical Center posterior circulationregistry[J].Archives of Neurology, 2004, 61 (4) :496-504.

[3]Barbara C, Elke V, Dirk C.The role of SPECT imaging in the diag-nosis of 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J].Nuclear Medicine Com-munications, 2005, 26:299-301.

[4]Koyuncu M, Elhami A, Akan H, et al.Investigation of the verte-brobasilar arterial system in vertigo by vestibulocochlear test, SPECT and angiography[J].Auris Nasus Larynx, 2001, 28:23-28.

脑血流速度论文 篇5

关键词:抗抑郁治疗,老年,脑梗死,脑血流

改善脑血流状态是脑梗死患者治疗的重要环节之一[1]。本研究将80 例行抗抑郁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与另80 例未行抗抑郁治疗的患者相比较, 以了解抗抑郁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状态的影响。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11 月~2014 年10 月收治的160 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均于治疗前采用Zung抑郁量表 (SDS) 进行测定, 得分>50 分以上的80 例纳入研究组, <50 分纳入对照组。 研究组中男35 例, 女45 例;年龄60~84 (72.56±9.83) 岁;病灶部位:基底节区57 例, 脑叶区18 例, 多发性病灶5 例; 合并基础疾病: 高血压43 例, 糖尿病31例;神经缺损功能得分8~20 (14.29±3.56) 分。 对照组中男37例, 女43 例;年龄62~85 (73.18±10.05) 岁;病灶部位:基底节区55 例, 脑叶区19 例, 多发性病灶6 例;合并基础疾病:高血压40 例, 糖尿病28 例;神经缺损功能得分7~18 (13.85±3.88) 分。 所有患者均依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 无意识障碍和理解障碍, 对各项检查均能较好的配合, 既往无抗抑郁、安眠、镇静药物使用史, 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差别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 包括溶栓、 抗凝、 营养神经、院后康复治疗等。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抗抑郁治疗: (1) 药物治疗, 盐酸舍曲林 (商品名左洛复, 生产公司为美国辉瑞,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0141) 初始剂量为50mg/次, 顿服, 连续3d;从第4d开始增加至100mg/次, 顿服, 连续3 个月。 (2) 心理治疗, 包括心理支持、认知干预等。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观察指标为治疗前、后的抑郁得分及脑血流检查情况。 抑郁得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 [2]进行评价, 得分越高, 抑郁程度越严重。 脑血流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 进行分析:仪器为德国EME3D-TCD仪, 探头频率为2MHz, 将其置于颞窗和枕窗, 测定血管包括大脑前动脉 (ACA) 、大脑中动脉 (MCA) 、大脑后动脉 (PCA) 及椎基底动脉 (VA、VB) , 记录内容包括上述血管的平均流速 (Vm) 、收缩期峰值流速 (Vp) 、舒张期末流速 (Vd) 。

1.4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由SPSS 13.0 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用 χ2检验, 以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抑郁得分高于对照组, 两组治疗前血流值及治疗后抑郁得分无明显差异, 研究组治疗后血流值大于对照组。 见附表。

3 讨论

脑梗死患者由于脑组织的大面积受损, 颅内血流量明显减慢, 细胞能量代谢减慢, 诱发脑水肿, 增加颅内压, 进一步减慢脑血流;而颈动脉粥样硬化又是脑梗死患者的潜在因素, 易引起血管弹性降低, 影响脑血流速度。 因此, 脑梗死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流减慢。 本组治疗中的160 例患者老年脑梗死患者治疗前ACA、MCA、PCA、VA、VB的流速均较治疗后慢, 与临床报道观点相同。

抑郁症是脑梗死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 给患者后期康复和生命安全均形成严重影响, 且抑郁症状的发生又与脑血流降低密切相关[3]。我们对80 例老年脑梗死存在抑郁的患者实行抗抑郁治疗, 并与另80 例未行抑郁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经治疗后两组抑郁程度无明显差异, 但行抗抑郁治疗的一组ACA、MCA、PCA、VA、VB的Vm、Vp、Vd均明显大于未行抗抑郁治疗的一组。 抗抑郁治疗可有效的改善脑梗死患者中枢神经递质的功能, 使患者生理功能和情感调控机制得以改善, 从而减轻患者的抑郁症状, 使脑血流得以改善, 对提高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绪新.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改善脑梗死患者脑血流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6) :59-60.

[2]张平, 魏云.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的调查分析及干预[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 (4) :44-45.

脑血流速度论文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2月于本院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25例颅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 同期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 男性16例, 女性9例, 年龄26~58岁, 平均年龄 (41.1±5.8) 岁, 疾病种类:脑出血15例, 脑肿瘤手术7例, 其他3例;ASA分级:Ⅰ级15例, Ⅱ级10例。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 男性17例, 女性8例, 年龄26~59岁, 平均年龄 (41.3±5.7) 岁, 疾病种类:脑出血15例, 脑肿瘤手术8例, 其他2例;ASA分级:Ⅰ级14例, Ⅱ级11例。两组患者的南岭、性别、疾病种类与ASA分级构成数据比较, P均>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以芬太尼进行麻醉干预, 麻醉诱导期采用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进行干预, 然后以每千克3.0μg的芬太尼进行静注。观察组则以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干预, 麻醉诱导期采用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进行干预, 然后以每千克1.0μg的瑞芬太尼进行静注。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10 min、术后5 min的脑血流指标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5.0, 计量资料 (年龄、脑血流指标) 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 采用t检验处理, 而计数资料 (性别构成、疾病种类构成及ASA分级构成) 则进行卡方检验处理, 软件为SPSS16.0,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术前对照组的Qmean、Vd及CP分别为 (10.23±0.66) m L/s、 (24.58±2.23) cm/s及 (8.01±0.82) k Pa, 观察组分别为 (10.24±0.65) m L/s、 (24.59±2.21) cm/s及 (8.02±0.81) k Pa, 两组患者的上述脑血流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0.05, 而术中10 min对照组分别为 (7.45±0.39) m L/s、 (20.17±1.83) cm/s及 (10.10±0.97) k Pa, 观察组分别为 (9.20±0.44) m L/s、 (23.12±2.15) cm/s及 (8.45±0.85) k Pa, 术后5 min对照组分别为 (7.78±0.41) m L/s、 (20.54±1.90) cm/s及 (10.01±0.93) k Pa, 观察组分别为 (9.38±0.48) m L/s、 (23.61±2.19) cm/s及 (8.33±0.90) k Pa, 观察组术中10 min、术后5 min的Qmean及Vd均高于对照组, 而CP则低于对照组,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颅脑手术是临床中难度相对较大的手术种类, 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对于各项操作干预的安全性要求均相对较高, 而其中对于麻醉的安全性要求更高, 既要保证对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 且应保证对脑血流的稳定, 因此在选择麻醉用药的过程中应重视对上述指标的调控[2,3]。另外, 颅脑手术本身对于脑血流即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因此在选择麻醉药物的过程中对于脑血流的监测更为重要。其中Qmean、Vd及CP作为有效反应脑血流的重要指标, 其临床监测价值较高[4,5]。本文中我们即就瑞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患者脑血流的影响进行观察, 发现其较芬太尼表现出更佳地控制Qmean、Vd及CP等指标的效果, 其上述指标的波动均相对更小, 说明患者的脑部血供相对稳定, 也肯定了瑞芬太尼对脑血流的不良影响更小的优势,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瑞芬太尼在颅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瑞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更为积极, 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性更高。

摘要: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2月于本院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的25例颅脑手术患者为观察组, 同期采用芬太尼进行麻醉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 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10 min、术后5 min的脑血流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的脑血流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0.05, 而术中10 min、术后5 min观察组的Qmean及Vd均高于对照组, 而CP则低于对照组, P均<0.05, 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瑞芬太尼对颅脑手术患者脑血流的影响更为积极, 手术中的应用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瑞芬太尼,颅脑手术,脑血流,影响

参考文献

[1]裴远宾.瑞芬太尼在急性颅脑损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 2011, 32 (11) :148-149.

[2]邓巧荣.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颅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 2010, 37 (15) :2990-2991.

[3]陈君, 梁禹.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在颅脑手术中应用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 2009, 49 (40) :62-64.

[4]马克强, 于彩廷.颅脑手术中咪唑安定、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比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 (28) :33-34.

脑血流速度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案组) 25例和观察组 (常规治疗方案加乌司他丁组) 25例。对照组的25例患者中, 男15例, 女10例, 年龄39~79岁, 平均年龄 (65.9±7.7) 岁, 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0.5~13.0 h, 平均 (5.2±0.8) h;病灶部位:基底节19例, 其他部位6例。观察组的25例患者中, 男15例, 女10例, 年龄38~80岁, 平均年龄 (66.0±7.5) 岁, 发病至接受治疗时间0.5~13.5 h, 平均 (5.3±0.7) h;病灶部位:基底节18例, 其他部位7例。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年龄、梗死病程与病灶部位比例之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案进行干预, 主要给予患者扩血管、抗凝、改善微循环及神经功能状态等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案的基础行加用乌司他丁进行治疗, 每次以10万单位的剂量进行静脉滴注, 静脉滴注3次/d, 连续应用2周。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2周的脑血流指标 (Vm及Qm) 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数据处理软件包为SPSS16.0,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的Vm及Qm水平分别为 (13.78±1.55) cm/s及 (6.01±1.05) ml/s, 观察组的Vm及Qm水平分别为 (13.80±1.53) cm/s及 (6.02±1.02) ml/s。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1周, 对照组的Vm及Qm水平分别为 (15.21±1.63) cm/s及 (7.15±1.11) ml/s, 观察组的Vm及Qm水平分别为 (18.20±1.70) cm/s及 (9.07±1.19) ml/s。治疗后2周, 对照组的Vm及Qm水平分别为 (17.67±1.68) cm/s及 (8.02±1.14) ml/s, 观察组的Vm及Qm水平分别为 (20.83±1.75) cm/s及 (10.27±1.25) ml/s。观察组治疗后1周与2周的脑血流指标显著地好于对照组治疗后的检测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心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且危险程度极高的一类疾病, 此类患者的脑部血供相对较差, 对于神经功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极大, 因此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需求极高, 需尽早进行脑部血供的改善及神经功能状态受损方面的改善[2]。临床中用于本病治疗的药物较多, 其中乌司他丁是近年来在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物, 关于其对各脏器的保护作用的肯定性研究较多, 但是对于本药对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状态的影响研究却相对少见。本文中作者就此方面进行研究发现, 加用乌司他丁后患者的脑血流状态明显改善突出, 从而实现了尽早有效改善脑部血供的目的, 而这可能与乌司他丁的血管保护作用有关, 其为血供的改善奠定了基础, 有助于早期血供的改善[3]。

综上所述, 乌司他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的影响较大, 可有效改善脑血供,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赵良梅, 周长文.乌司他丁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 (1) :31-32.

[2]季云秋.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7, 11 (11) :68-69.

上一篇:激素依从性下一篇:PCS7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