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依从性

2024-10-05

激素依从性(通用8篇)

激素依从性 篇1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呼吸道疾病之一,吸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的哮喘治疗方案,需要规范、长期治疗。但临床发现哮喘患儿吸入治疗依从性差[1]。本文对哮喘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影响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对策,报告如下。

l 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5月在我院内儿科门诊及住院的进行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0例,女46例,年龄(3~13)岁,平均(6.24±2.25)岁,病程6月~4年,平均(2.11±0.34)年,符合哮喘诊断标准[2]。

1.2依从性评判[3]

长期、规律吸入皮质激素,换药、增减药等均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为依从性性好;不按时用药、减少用药次数、忘记服药、自行停药、更换药物为依从性差。

1.3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儿相关资料,比较依从性好及依从性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家长文化程度、患儿父母经济条件、疾病及激素吸入知识、心理反应、病程、吸入激素技术、医患关系、学校支持、求医条件等差异。

1.3统计学处理

先对计量和计数资料进行单因素t/χ2检验,然后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用条件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方法对某些可能引起混杂作用的变量进行调整,检验标准为P<0.05,统计软件为SPSS10.0。

2 结果

106例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依从性好40例(37.74%,40/106);依从性差66例(62.26%,66/106)。单因素t/χ2检验10个变量是影响糖皮质激素吸入依从性因素(P<0.05)(见表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及激素吸入知识匮乏、存在不良心理反应、吸入激素技术不掌握、医患关系一般是影响依从性因素(OR=3.89、3.35、2.93、2.67)(见表2)。

3 讨论

3.1 影响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

糖皮质激素是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和消除气道炎症的最有效药物,以糖皮质激素吸入为主的长期、持续、规范治疗,可减少哮喘发作,改善肺功能[4],但我国哮喘儿童接受规范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差[5],本文结果显示依从性好仅32.31%,其影响因素复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下列因素有关:(1)哮喘疾病知识匮乏:是影响依从性最重要的因素(OR=3.89)。患儿家属对哮喘需要长期治疗不了解;认为只要没有咳嗽、气喘就不用治疗;偏信所谓“祖传秘方,纯中药制剂”等治疗而自行中断吸入治疗。(2)心理因素:由于哮喘的反复发作,长期应用激素类药物等,使患儿出现心理障碍,产生自卑及消极情绪,家长因患儿病情反复、疾病预后不确定感而对治疗失望,或担心吸入气雾剂会成瘾或顾虑激素药物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产生放弃心理[6]。(3)吸入激素技术不掌握:吸入器装置较多,操作方法不同,需要强调吸气与喷药动作协调[7],由于不能正确应用,影响使用效果增加副反应,影响依从性(OR=2.93)。(4)医患关系一般:医生不能清楚地解释病情、安排治疗过程;对吸药技术、正确认识和预防药物的副作用、如何使用峰流速仪、怎样记录哮喘日记等交代不清,指导不力,患儿对医嘱了解不清,缺乏战胜疾病信心,不能积极配合治疗(OR=2.67)。

3.2 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对策

(1)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讲解是哮喘知识,提高患儿及家长对哮喘的认识,强调坚持长期每天吸入激素治疗的重要性[8]。(2)提供心理支持,通过采取家访、举办哮喘之家,让患儿与患儿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儿与家长更好地依从医疗行为达到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方案;(3)进行规范化治疗指导和用药指导教会患儿及家长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掌握吸药技术,并给以测试和训练,根据患儿年龄、病情选择合适的吸入装置;教会患儿及家长正确使用峰速仪和记录哮喘日记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指导用药,并了解哮喘控制情况[9]。(4)严格管理,长期监督,以达到长期控制哮喘的目标,对初次接受治疗的患儿要求每周复诊一次,以后根据患儿病情(2~3)月复诊一次,复诊时测肺功能,查看哮喘日记,检查吸药技术,并纠正错误,同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进行哮喘防治知识教育[10,11]。

参考文献

[1]文辉,周金艳,欧阳碧庚.哮喘患儿吸入治疗依从性调查[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9):1814~1815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和管理方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3):177~185

[3]陈韫.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依从性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3):274~275

[4]张金琴,张静,薛琴.影响哮喘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调查及干预[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1):10~102

[5]喻爱吾.哮喘患儿服药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77~178

[6]倪海东,李敏敏,周小娣.支气管哮喘儿童缓解期治疗不依从行为调查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l0):976.

[7]杨永芝.影响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5):385~386.

[8]怀丽梅;王玫红;孙淑芳;宋海波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8):1435~1436

[9]胡建华.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MDI和都保吸入技术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8):1023~1024

[10]陈海霞.儿童哮喘的临床诊治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114~1l5

[11]车向前,林育红.信必可都保维持加缓解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68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8):174~175

激素依从性 篇2

由于临床路径的实质内涵是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的规范性,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发现虽然制定有标准流程,但“医护人员的不依从“情况仍然是临床路径管理的难点所在。表现为医护人员对事先设计好的操作未执行或未能进行正确的执行,从而导致路径变异的开展同时,更是对路径的标准化与持续改进产生重要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医院临床路径项目管理委员会组织指导评价小组对临床路径的依从性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如下:

一、依从性低的原因

根据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对我院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发现,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为:

1、对临床路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无所谓:医务人员的观念及行为成为临床路径推行的重要阻力,特别是一线的医护人员,由于对路径并不了解也不够重视,存在无所谓的态度,表现在对临床路径各种计划指令的不规范执行上,即实施过程中的依从性差。

2、操作不熟练、不规范:传统诊疗流程习惯对医务人员产生的深远影响,在治疗过程中不按入径标准,随意进入临床路径或不进入临床路径。

3、未按临床路径要求执行医嘱:入径后未按路径的计划运行,自由地实施医嘱或忘记临床路径文本上的医嘱。

4、步骤繁琐,增加临床工作量:存在较多的误操作。

二、改进措施

根据调查结果,医院临床路径委员会及时作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1、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整改措施:①作好反复的宣传提醒,主要由科主任实施,每周院周会由科主任通报上周的统计数据,包括依从率及不规范操作人员,及时作出提醒国。②医院组织临床路径试行科室及医技科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内容包括临床路径的意义、实施流程及操作方法。

2、操作不熟练、不规范,整改措施:反复强化培训学习临床路径文件,并由专人进行电脑医嘱的输入,熟能生巧,减少误操作的机会。

3、未按临床路径要求执行医嘱,整改措施:在主要位置如医生办公室、护士站及电脑旁、病历夹内张贴提醒标志。

激素依从性 篇3

关键词:哮喘,糖皮质激素类,因果律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因素疾病, 根据全球哮喘防治倡议, 治疗原则强调长期持续吸入糖皮质激素以减少哮喘复发, 强调哮喘自我管理, 坚持服药可得到控制, 效果与患者治疗依从性关系密切[1]。本研究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调查, 探讨影响激素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因素,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2012年应用激素吸入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3例, 男59例, 女44例;年龄22~77岁, 平均 (42.1±15.7) 岁;支气管哮喘病程1~20年, 平均 (8.1±4.3) 年。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资料, 根据依从性评判标准[2]判断患者激素吸入依从性情况, 比较依从性好 (对照组) 及依从性差 (观察组) 两组患者相关因素上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年龄、缺少支气管哮喘知识、不良心理反应、激素吸入不良反应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达到长期控制, 保证良好的生活质量。急性发作期患者由于各种不适症状明显, 甚至影响正常生活, 所以治疗依从性较好, 但是在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由于症状减轻甚至没有症状, 患者就放松警惕, 激素吸入依从性差[3]。本研究10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服用激素吸入依从性好48.54%, 不依从性51.46%, 其影响因素包括: (1) 年龄大:观察组年龄高于对照组, 年龄大的患者智力、记忆力、理解力下降不能正确理解激素吸入内容和重要意义, 依从性随之降低。 (2) 缺少支气管哮喘知识:对长期激素吸入规范治疗没有完全理解掌握, 按照自己对其他常见支气管炎症性疾病的认识来理解, 认为只有发作时才需要治疗, 平时自己注意点不必规范用药治疗而影响依从性[4]。 (3) 不良心理反应:哮喘反复发作者可有抑郁、焦虑、性格改变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的表现, 对治疗丧失信心, 导致用药依从性降低。 (4) 激素吸入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用药易致肥胖、多毛、皮肤菲薄、肌无力、低钾性碱中毒、水钠潴留、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 还可诱发或加重消化性溃疡, 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兴奋, 致使患者不愿应用而自行减量或停药[5]。

支气管哮喘患者激素吸入的依从性直接影响到疾病转归, 应针对影响因素实施相应的对策提高依从性: (1) 对于老年人应给予更多关注, 及时提醒患者按时、正确服药, 争取家属互动参与, 让家属监督、指导患者服药。 (2) 重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 树立患者维护自身健康的意识, 提高合理用药的意识, 按医嘱用药;为患者建立哮喘治疗计划, 定期随访, 跟踪管理, 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指导患者正确地监测病情和使用药物[6]。 (3) 通过有效的心理指导, 提高患者的认知和适应能力, 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及负性情绪, 调动主动配合治疗和战胜疾病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患者治疗自觉性与依从性[7]。 (4) 告知患者各类激素吸入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正确掌握使用气雾剂的方法, 指导患者在使用气雾剂后及时濑口, 避免喷药后引起干咳及口腔霉菌感染, 雾化剂吸前摇动, 于吸气时按压, 功能残气位缓慢吸至肺总量然后屏气10s, 再缓慢呼气[8]。

参考文献

[1] 赵期, 董鹏达, 吕焕菊, 等.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 2009, 22 (5) :682-683.

[2] 谢章辉, 沈小春.哮喘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差的原因及对策[J].亚太传统医药, 2009, 5 (5) :97-98.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8, 31 (3) :177-185.

[4] 胡建华.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MDI和都保吸入技术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 2008, 13 (8) :1023-1024.

[5] 秦红梅, 宋怡.支气管哮喘患者预防性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及综合干预[J].医学与哲学, 2012, 33 (8) :13-14.

[6] 王冬梅.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 2012, 2 (23) :134-135.

[7] 李国宁, 王国军, 冯保廷, 等.健康教育对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5 (2) :204-205.

激素依从性 篇4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3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45例,女167例,平均年龄(52.3±5.5)岁,平均病程(8.3±4.5)年,文化水平:74例小学及以下,143例中学及中专,95例大专及以上;家庭收入:78例>1000元,且<3000元,214例>3000元,且<5000元,20例5000元以上。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规范标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性治疗,如:止咳化痰、抗感染等,在此基础上,采用沙丁胺醇气雾剂,100~200μg/次,5次/d,1周为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

依从性好:根据医嘱,坚持长期、正确、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依从性差:未能遵循医嘱进行用药、换药及增减药。根据依从性标准对3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进行评价,分析患者治疗依从性予哮喘相关知识、心理状态、医患关系与用药等联系。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转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数(n)与百分率(%)表示,采用单因素检验,单因素检验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赋值后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糖皮质激素吸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依从性因素:

312例支气管患者中34例(10.9%)依从性好,278例(89.1%),影响糖皮质激素吸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依从性因素分别为疾病知识匮乏、不良心理反应、吸入激素缺少认识、医患关系一般、就诊不便、缓解期自行停药。单因素检验显示5个因素影响依从性(P<0.05)。

2.2 影响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依从性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知识匮乏、不良心理反应、吸入激素缺少认识、缓解期自行停药是影响依从性的独立因素OR值分别为3.63、3.41、3.05、2.42,95%置信区间分别为1.76~12.46、1.12~15.58、1.05~13.43、0.98~12.49,P<0.05。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发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上呼吸道感染、接受过敏源及冷空气等,作为气道慢性疾病,其特征为气道高反应性及可逆性气道阻塞,临床上最为主要的、有效的治疗与控制方法为糖皮质激素吸入法,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3]。

本组研究了影响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依从性因素,研究结果为依从性好34例(10.9%),依从性差278例(89.1%),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依从性因素分别为疾病知识匮乏、不良心理反应、吸入激素缺少认识、就诊不便、缓解期自行停药。单因素检验显示5个因素影响依从性(P<0.05)。患者对哮喘疾病的认识不足,在长期的疾病困扰下,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心理,常伴有焦虑、抑郁等,严重者不配合治疗,患者不了解吸入激素的作用,未能与医护人员形成良好的关系。

在临床治疗中,为了提高治疗依从性,首先,健康教育,医护人员定期向患者讲解哮喘病的相关知识,如:发病机制、防治知识、用药注意事项、糖皮质激素的作用等;其次,心理疏导,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构建良好的医护患关系,并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实行个性化的心理指导,缓解缓解的心理压力,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最后,用药指导,指导患者正确、规范、科学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保证患者使用吸入装置的正确性,以此提高吸入药物的有效性[4]。

综上所述,根据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医护人员展开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与用药指导等,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了临床治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影仪,潘永芳,谢惠芬.支气管哮喘患者激素吸入治疗不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1,11:15-16+26.

[2]罗庆容.影响哮喘患儿激素吸入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2:1550-1552.

[3]尤忠.影响哮喘患儿激素吸入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3,05:796+798.

激素依从性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肾内科就诊的5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 包括男38例, 女18例, 年龄1.5岁~10.0岁 (7.35±5.6) 岁, 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童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断, 且均与患儿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护理方法

所有病人均接受“快乐护理”, 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1.2.1 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

环境是创造快乐的源泉, 适宜的环境更能给人营造放松、愉悦的心情。本科室定期开展研讨会, 树立“快乐护理”精神, 实践以人为本的高水平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以身作则, 保持良好的情绪, 将快乐带给患儿, 影响患儿。在病房的墙上和玻璃上张贴卡通图片, 悬挂小饰品, 各种指示牌都用卡通图片做背景, 活动区安放儿童娱乐设施例如滑梯、卡通玩偶。在走廊墙壁设置“沟通墙”, 张贴患儿及家长的照片、绘画, 使患儿在住院期间保持愉悦的心情。护士服选择色彩柔和的浅粉色调, 在胸牌和护士帽上装饰卡通小夹子, 吸引患儿注意, 分散其对治疗的恐惧心, 在与患儿交谈时始终保持微笑, 采用类似儿童化的语言, 积极和患儿沟通, 获取患儿的信赖, 营造融洽的诊疗环境。另外, 定期开展“亲子活动”项目, 由患儿及家长参加, 举行各类趣味知识问答, 准备各式奖状、奖品, 既宣传了肾病综合征的知识, 又加深了医患沟通。对治疗配合良好的患儿发放小红花贴于病房墙上, 使患儿之间互相鼓励, 配合治疗。

1.2.2 探究不同年龄段患儿的服药技巧

针对喂药难度最大的1岁以内患儿, 应利用玩具吸引患儿注意同时喂药;针对1岁~3岁患儿的兴趣差异, 选择他们感兴趣的玩具或图画, 引导他们在游戏的同时自己主动服药;针对4岁~5岁的学龄前儿童, 可给予鼓励, 正面引导, 配合后奖励等方式使患儿配合服药;6岁以上患儿已具备基本的辨别是非能力, 可向患儿讲解疾病知识, 使其对自身情况有正确认识, 明白服药治疗的作用, 从而自觉服药。肾病综合征患儿服用的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味苦, 多数患儿拒绝服用, 为解决这类问题, 我科采取一定的处理, 例如将药物冷藏后起到转移感觉的作用, 或稀释、兑入饮料、混入食物中、加糖等降低苦感。

1.2.3 建立全程护理“快乐链”

整个住院过程都依照儿童的思维, 就诊环境儿童化, 住院过程均由儿童亲近的家人陪同, 消除孤独感。满足儿童生活习惯, 使住院患儿感受家的温暖。观察患儿治疗过程中的激素服药依从性, 出院时由患儿家长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

2 结果

“快乐护理”实施后我科肾病综合征患儿激素服药依从性从过去的69.8%提升到90.2%, 高于文献报道的72.9%[1]。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临床症候群, 治疗不及时和护理不恰当可引起肾静脉栓塞, 导致患儿突然无尿, 严重者甚至导致患儿死亡。感染是肾病综合征患儿常见的并发症, 部分患儿长时间使用利尿剂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而引起较多并发症。传统的护理模式是以疾病为中心, 将注射、发药及常规健康教育等任务作为该病的护理常规过程, 因此, 患儿激素治疗的依从性较差。患儿治疗依从性是保证治疗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 若治疗依从性较差, 不仅影响治疗效果, 还会造成肾病综合征的复发或反复, 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 也给患儿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国内研究报道, 肾病综合征患儿是否规范服用激素类药物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主要包括患儿疾病严重程度, 家长的年龄、文化素质、对疾病的了解程度,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患儿服药的依从性, 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3]。

由于儿童认知能力差, 生病住院后不懂得配合治疗, 并且还伴有各种心理问题, 如恐惧、害怕。传统的护理模式被动、乏味, 使患儿感受不到关爱, 更增添了患儿的不适和抵抗。“快乐护理”概念的提出, 改变了儿童住院难、服药难、治疗依从性差的特点, 病区布置的趣味横生, 娱乐活动丰富, 护士时刻用笑容、快乐来感染患儿, 使住院过程变成一个快乐的过程, 患儿把护理人员当成好朋友, 把原本痛苦的服药变成积极、自觉的过程, 增加了治疗依从性, 加速康复进程。在“快乐护理”模式中, 护士扮演着“快乐妈妈”的角色, 尤其是快乐链的建立, 使病房给患儿家一般的感受, 护理与快乐相伴, 使患儿由抗拒服药变成自觉、自愿服药, 快乐服药, 提高服药的依从性, 保证了治疗效果, 患儿的快乐心理积极调动患儿自身的“快乐免疫力”, 确保发挥最大的药物疗效[4]。

“快乐护理”使护士由传统的被动、机械心理转变为健康、享受的心理[5]。“快乐护理”拉近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显著增加患儿及家属对护士的信任、感激和肯定, 大大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达到护患双赢的效果。有研究报道, 快乐护理在赢得患儿及家属信任的同时, 减少了护患纠纷,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护士整体素质[6]。

综上所述, 对肾病综合征患儿采取“快乐护理”模式能使患儿将住院转换成一种快乐体验, 增加患儿激素服药依从性, 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程度, 获得满意的协助治疗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值得临床护理工作中借鉴。

参考文献

[1]林丽, 舒芬华, 朱亚东, 等.护理干预对120例肾病综合征出院患儿使用激素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 (8) :38-39.

[2]邹丽敏, 施素华.家庭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出院患儿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4) :17-19.

[3]李云婷.儿童肾病综合征不规范服药影响因素及护理[J].河北医药, 2012, 34 (16) :2542-2543.

[4]张艳玲.构建“儿童亲情”快乐护理模式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14) :320-321.

[5]王筝.“快乐管理”思想在护士优心态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9, 25 (3) :66-67.

激素依从性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4月—2010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 符合中重度诊断标准[2],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人80例, 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组男18例, 女22例;年龄19岁~56岁, 平均54.0岁;病程4个月至4.9年, 平均3.3年。对照组男21例, 女19例;年龄18岁~58岁, 平均55岁;病程3个月至5.5年, 平均3.8年。两组病人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予以药物治疗相关健康教育, 干预组除常规教育外, 由专人负责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干预组病人设立档案, 由专人负责实施整体护理及全程吸入激素督导。按计划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包括: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哮喘阶梯治疗方法、用药安全性、指导病人掌握正确吸入激素方法及自我病情监控。 针对病人病情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 定期监测肺功能, 根据哮喘病情控制分级指南制订治疗方案, 以最小量、最简单的联合和最小的不良反应, 达到最佳控制症状的原则, 以提高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增加病人治疗疾病信心, 从而提高用药依从性。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 每月1次, 以了解病人吸入治疗的依从性, 观察用药后的病情变化, 并交代注意事项, 督促病人规范用药、按时复诊、定期检查。另外, 指导病人记录哮喘日记, 不仅可以让病人动态观察自己病情进展情况, 提高治疗积极性, 同时也为医生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1.2.2 效果评价

两组病人均于吸入激素治疗12个月后进行遵医行为调查和哮喘控制程度评价。

1.2.2.1 遵医行为测量

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①一般资料:包括病人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经济情况等。②吸入激素治疗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包括对哮喘知识的了解、对吸入激素治疗的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吸入的剂量及使用方法、吸入治疗中断的原因及吸入过程中碰到的困扰问题等。由专人负责调查, 调查前使用统一指导语, 问卷由病人自行填写, 当场收回。共发放80份, 收回80份, 有效80份。完全依从:是指病人遵从医嘱时能按时按量用药;不依从:指不遵从医嘱按时按量用药, 包括间断用药、自行增减吸入药量或自行停药[3]。

1.2.2.2 哮喘控制程度评定标准

根据2008年《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哮喘的管理内容, 哮喘控制测试 (ACT) 得分25分为控制, 20分~24分为部分控制, 19分以下为未控制[4]。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3 讨论

依从性是指病人在就医后其行为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5]。影响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原因有很多, 最主要是对哮喘以及吸入治疗知识的缺乏。哮喘防治的关键是消除气道炎症, 降低气道反应性[6,7]。GINA方案及中国哮喘防治指南在哮喘病人长期治疗方案中, 均推荐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主要机制是糖皮质激素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而发挥其免疫抑制和抗感染作用。有些病人在吸入治疗开始后6 h内即显示气道高反应性减轻, 而持续数月、数年的规范化治疗可望达到最佳改善效果[1]。病人只有规范、持续用药, 才能充分改善其肺功能, 保持病人病情长期稳定, 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从不遵医原因调查中可以看出, 吸入糖皮质激素不依从的主要原因是:病人对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治疗的疗程长、对长期激素治疗产生恐惧、价格昂贵, 有些病人难以承受从而无法按医嘱服药。但大多数病人还是因为对哮喘这种疾病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而需长期吸入激素的必要性认识不足有关;另外, 病人对糖皮质激素了解不够, 过度担心激素副反应也会影响病人坚持用药。提示医护人员在病人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 要重视与病人沟通, 医护人员和哮喘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加强健康教育, 同时应注意病人的病程、经济负担等因素, 和病人共同制订治疗方案, 提高病人自我管理水平, 提高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依从性, 达到哮喘长期管理目的。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并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予常规护理, 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一系列护理干预, 12个月后观察两组病人激素治疗依从性及哮喘控制测试 (ACT) 得分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依从性分别为70.0%与30.0%;干预组ACT得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哮喘病人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护理干预,糖皮质激素

参考文献

[1]欧阳修河, 于立萍, 郑文涛, 等.医学教育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呼吸与危重症监护杂志, 2004, 3 (1) :37-39.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 2003, 42 (11) :817-822.

[3]孙萍, 张明辉, 吴星恒.儿童哮喘对吸入医嘱的依从性调查[J].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5, 45 (5) :111-112.

[4]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 2008, 31 (3) :183-185.

[5]屈学勤.高血压病患者不遵医行为原因分析与健康教育[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2, 11 (2) :179-180.

[6]胡建平, 孙芳, 朱永慧.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J].临床医学, 2008, 28 (3) :50-51.

激素依从性 篇7

关键词:成人支气管哮喘,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

支气管哮喘又被简称为哮喘, 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1]。据统计, 近年来哮喘的全球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2]。目前哮喘的临床治疗主要以哮喘控制为主, 首选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 其可长期控制哮喘。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对哮喘的控制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 如果能规律地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降低患者的住院率、延缓肺功能恶化及降低死亡危险性[3,4]。因此提高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对哮喘控制具有积极作用。本次研究旨在对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探讨, 并分析与其相关的影响因素, 以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160例。纳入标准: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年龄≥18岁;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以上;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心肝肾等疾病;伴有其他肺部疾病;伴有哮喘急性发作[5]。160例患者中, 男76例, 女84例, 年龄18~69岁, 平均 (47.8±10.5) 岁。

1.2方法吸入糖皮质素治疗依从性的分析应用哮喘用药依从性量表[3]进行测评, 同时应用哮喘知识调查问卷对患者哮喘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测评。由专人进行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的制定,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病程、疾病严重程度、发病有无季节性、吸入技术掌握程度。调查问卷在患者就诊时发放, 并向其讲解调查问卷的目的及填写方法, 在征得患者同意后, 由患者自行完成调查问卷的填写, 所有调查问卷均当场收回。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与吸入皮质激素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160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得分中位数是4.1分, 四分位数P25与P75得分是3.5分与2.7分, 治疗依从性好 (≥4.5分) 的患者60例, 依从率为37.5%, 治疗依从性较差 (<4.5分) 的患者100例。依从性治疗差的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情况, 详见表1。

2.2各因素依从性好患者比例比较患者的年龄、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水平、吸烟情况、发病是否治疗依从性好患者的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吸入技术掌握程度及哮喘知识掌握程度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存在相关性,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2.3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多因素分析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 哮喘知识掌握程度、疾病严重程度及吸入技术掌握程度是影响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详见表3。

3讨论

成人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状况不甚理想, 病情较重、哮喘知识及吸入技术掌握较差的患者尤为明显, 其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亟待改善和提高。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会影响到患者对哮喘的有效控制, 若能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可延缓肺功能恶化、降低住院率及死亡风险[6,7,8]。国外多项研究显示, 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不佳, 识别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可以为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措施提供依据[9,10]。成人支气管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在本研究中, 160例患者中,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好的患者60例, 依从率为37.5%, 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100例, 其中治疗依从差的主要表现为少吸入1个剂量药物、自行停药、不遵医嘱及仅在需要时用药等。

年龄、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水平、吸烟情况、发病是否存在季节性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病情严重程度、吸入技术掌握程度及哮喘知识掌握程度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存在相关性[11,12]。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 哮喘知识掌握程度、疾病严重程度及吸入技术掌握程度是影响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在本研究中发现, 疾病严重程度越重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越差,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病情较重的患者经症状反复发作后, 会对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效果产生质疑, 从而治疗依从性较低, 此外疾病的严重程度对患者的自我效能产生影响, 进而对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 对自我效能高的患者, 其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也好, 但是随着病情的加重, 患者的自我效能通常较低, 进而影响治疗依从性。本研究还显示, 哮喘知识掌握越好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越高, 这可能是因为哮喘知识的掌握程度可影响患者的治疗态度、对疾病的认知及自我效能, 进而对治疗依从性造成影响。对糖皮质激素吸入技术较好的患者存在较高的治疗依从性, 反之治疗依从性较差,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不正确的吸入方式会造成进入气道药物剂量不足, 使得药物疗效降低, 未能达到理想疗效[13,14,15], 患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信心减弱, 进而不能积极接受治疗, 此外若患者在吸入药物后未以正确方式漱口, 将会出现口咽部念球菌感染、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 患者可能会停止用药。因此,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 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应加强哮喘知识的宣教, 并指引患者提高吸入技术, 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进而缓解病情。

儿科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 篇8

关键词:儿科,依从性,药学服务

儿童的器官和生理功能均未成熟,自我意识与认知能力较低,其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感,用药依从性相对较差[1]。导致儿科患者产生用药不依从的主要原因为药物因素、患儿因素、监护人因素、药师因素[2]。2011年8月,卫生部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强孕产妇及儿童临床用药管理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对儿童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分析、评估,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用药依从性作为反映用药情况的一个指标,能通过适当的药学干预,例如使用儿童剂型药物,对监护人开展用药教育工作,以加强患者或其监护人对医嘱的重视度,从而提高用药依从性。

因而,如何根据患儿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增加其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合理性,达到“以患儿为中心”的最高目标,也是目前临床药师所要面临的工作。

本文收集了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期间共103份《中山市中医院住院儿科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问卷》,并通过跟随医生查房,了解临床儿科用药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影响住院儿科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分析,以求为儿科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1研究方案

1.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访谈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充分了解患儿用药依从性的背景与现状,分析国内外药学服务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等。

问卷调查法:论文收集了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中山市中医院住院儿科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问卷》共103份。调查问卷的设计,参考了大量文献研究,并结合医院的临床实际情况,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调查问卷经由中山市中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室批准,在儿科住院部派发。

访谈法:通过跟随住院医师临床查房,以笔录形式,记录患儿用药情况。

本次研究的所有内容及资料均真实,并且保存完整。

1.2研究对象

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中山市中医院住院儿科患者的监护人。问卷派发采取随机发放方式。共派发11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03份,回收率为:93.64%。向监护人发放问卷时,不考虑年龄、职业因素,并充分向其解释调查的目的,得到大多数监护人的理解与支持。

1.3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主要为定量研究。通过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103张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方法与结果

2.1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注:百分比%=(人数/103)×100%

表1为103名患儿的基本情况。结果显示,2011年12月,住院患儿男女比例约为1.2∶1.0,患病群体主要是婴幼儿(29.13%)及学龄前儿童(60.19%)。患儿住院期间,监护人主要为双亲(95.14%),其中以母亲居多(60.19%)。表2为住院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冬季患儿住院,以感染类疾病为主。其中,肺部感染和肠道感染最为常见。临床诊断前三位为:肺炎(37.86%)、支气管炎合并肺炎(22.33%)、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感染)(35.92%)。

2.2用药情况调查结果

2.2.1 给药剂量调查结果

注:该调查针对口服药中片剂处置方法。

表3统计了患儿用药剂量情况。结果显示:有49.51%的患儿能完全依照规定的给药剂量用药。而不遵医嘱,监护人自行增减患儿用药量的比例为33.98%。只有16.50%的监护人,咨询医护人员后再进行药量增减。临床查房中,患儿口服药一般采取研碎成粉末后,用温水送服。表4统计了口服药片单次给药后,监护人对患儿吃不完的药品的处置方法。结果显示:52.46%的监护人会选择让患儿愿意服药时,再给予服用,以保证规定的用药剂量。30.10%的监护人会直接倒掉剩余药物,18.45%的监护人会强行让患儿服用。

2.2.2 用药情况调查结果

注:用药情况调查为多选题,百分比(%)=(出现频数/总频数)×100%。总频数为453。以上项目按发生率由高到低排序。

表5列举了16项患儿用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结果显示:个人因素(项目2、6、8、9、10、15),药物口味(项目1、4),给药途径(项目3、7、11),药物使用合理性(项目12),药物不良反应(项目14),药学服务不足(项目5、13、16),均能影响患儿用药。按影响度对以上项目进行排名,前八位分别为:药物口味不佳,患儿不愿吃药(18.10%);漏服(14.13%);点滴速度太慢,自己调速(13.47%);不愿意喝中药(9.93%);药袋没有标示具体用药时间(8.39%);患儿吐药(7.51%);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手肿、针头处疼痛(5.96%);忘记拿药或者漏发药物(5.74%)。

2.2.3 药学服务调查结果

注:该项调查为多选题,百分比(%)=(出现频数/总频数)×100%。总频数为:281。

另外我院还调查了监护人放心给患儿用药的原因。药物疗效显著(42.16%);医护人员提供优质服务(25.49%);患儿用药后没有出现身体不适和不良反应(24.02%);药价合理(5.39%),均能增加监护人对治疗的信心。表6对该如何改善患儿用药依从性进行统计。29.54%的监护人认为:生产商生产更多的儿童专用药物,可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此外,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与监护人加强沟通工作(27.40%);对特殊给药途径、给药方式的药物进行适当讲解(19.22%);增加药物宣传和普及儿童用药教育(13.88%);家长做好与患儿间的沟通工作(9.96%);可改善患儿用药依从性。

3讨论

本次调查中,患儿住院原因,主要是以感染为主(占96.11%)。查房记录显示,呼吸系统感染的患儿,口服药物、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较好。而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由于病程开始前1~2天,常发生呕吐(该病临床特点),此时服用药物,药物极易伴随呕吐物排出。临床查房中,对患儿呕吐物进行检查,肉眼可见未溶解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量减少,造成药物剂量不足,影响依从性。此外,由于该类患儿需要大量补液,静脉滴注治疗时间较长,患儿常常抱怨针头处疼痛或出现手肿。监护人自行调节点滴速度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降低了患儿用药依从性。

影响患儿用药依从性的药品使用复杂性因素也是重要方面,从临床查房数据观察,住院儿科患者普遍存在联合用药情况。调查中,抗感染治疗的患儿使用,抗生素联用微生态制剂(如妈咪爱、金双歧、三联活菌片或四联活菌片)的现象十分普遍。患儿住院期一般为一周,在此期间应用大量抗生素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部分患儿家属不理解为什么服用抗生素的同时,还需要服用微生态制剂。监护人的轻视,容易导致患儿漏服现象的发生,影响用药依从性。

患儿对药物不良反应耐受差也是患儿用药依从性差重要原因之一[3],例如患者使用奇霉素针过程中出现腹痛,监护人立即要求停止使用该药。其实可以通过减慢滴速,控制药物浓度等手段降低这一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供良好药物服务,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最主要手段。良好的药物服务手段包括:医护人员做好患儿与监护人的沟通工作,及时给出用药指导;特殊给药途径、给药方式的药物,要给予适当的讲解,减少错误使用,如:不少肺炎患儿需要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使得粘痰稀释,促进排出。不少监护人不了解该如何正确地使用雾化装置,导致雾化治疗效果不好,因而对患儿用药效果产生质疑,产生不配合治疗的情绪。

患儿住院花费金钱较多,45.70%的监护人认为,患儿情况好转就不用继续服药。访谈中,有的监护人甚至认为,医生坚持用药维持治疗是为了从患儿身上多赚钱,因而,擅自停药、要求出院的情况也较常见。对疾病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对治疗方案不够信任,也是造成患儿用药不依从的原因。

目前,药师深入临床查房可以填补医生药学服务不足这一现状,且临床药师因具有良好的药学专业知识,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好的用药建议,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用药依从性,增强临床药疗效果。此外,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工作,可以从专业角度出发,为患者讲解每类药物治疗的作用,对特殊给药途径的药物进行用药示范,增加病患对治疗的了解,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参考文献

[1]任艳丽.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4(3):12-14.

[2]叶秋明,劳嘉华,肖美华.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今日药学,2012,01(22):35-37.

上一篇:新闻的代表性下一篇:脑血流速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