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依从性(精选11篇)
行为依从性 篇1
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糖尿病的控制存在非常紧密的关联性, 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识以及自我管理技能是患者实现有效控制病情的基本点[1]。患者如何在患病状态下保持应有的健康水平、控制疾病发展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社区护理的主要发展方向。为了使糖尿病人住院治疗稳定出院后, 具备较好的遵医行为, 按时门诊随访, 提高治疗的长期效果, 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依从性, 该研究主要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入住该院的70例T2DM患者随机分组后分别进行单纯住院期间护理干预以及持续护理干预, 对其健康行为的依从性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入住该院的7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 均经我院专科医师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关于T2DM患者的临床诊断标准, 均无严重并发症。其中男39例, 女31例;年龄38~79岁, 平均年龄 (58.90±12.11) 岁;病程1个月~13年, 平均 (6.59±0.27) 年;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35例, 中学24例, 大专及以上11例;职业:干部职工18例, 退休26例, 其他26例;空腹血糖6.2~14.9 mmol/L, 平均 (9.77±1.86) mmol/L;餐后2 h血糖 (2 hPG) 为9.9~15.8 mmol/L, 平均 (12.09±2.11) mmol/L;该组全部患者均按照奇偶数字法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为35例, 经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病程、文化程度、职业、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血糖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均由专科医师按照患者各项指标制定个性化的临床治疗方案, 常用口服降糖药有格列齐特缓释片 (30 mg/片) 、盐酸二甲双胍片 (0.5 g/片 ) 、阿卡波糖片 (50 mg/片 ) 等;常用胰岛素注射剂有诺和灵30R (300IU/3mL) 、优泌林70/30 (300 IU/3 mL) 等。患者经住院治疗血糖控制达标后转回社区。
1.3 护理方法
两组在住院期间都给予同样的治疗方法和以健康教育为基础的饮食、运动及心理护理干预[2], 但研究组在住院期间就给每个病人建立护理干预登记本, 对每个对象的基本资料、服药情况、饮食结构、运动习惯、血糖水平、家属监督力度等进行登记, 在患者出院后社区护士每个月进行电话随访, 或者病人门诊随访, 了解病人以上各方面的状况, 并详细记录, 与之前的内容进行比较, 对于良性发展的给予充分的肯定, 嘱咐病人坚持不懈, 对于不能按照健康标准改善的病人, 给予耐心解释, 说明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对于糖尿病转归的积极效果, 而反之, 不良的健康行为对于血糖的长期控制及并发症的发生都将产生极大地危害, 以此不断往复, 督促提高糖尿病人的健康行为的依从性。具体干预对策如下。
1.3.1健康教育定期请内分泌科专家在研究组讲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实施;平时由护理工作人员按照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以及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每1个月随访1次, 记录以及检查其执行情况与治疗效果, 对饮食、运动等健康知识掌握与执行不力的患者给予及时地纠正, 且对其产生的危害性加以说明, 强化教育到患者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构筑健康的生活方式[3]。
1.3.2饮食干预护理工作人员按照糖尿病患者的身高、体重等计算出每日所需的总热量值, 三大营养摄入比例分别为:碳水化合物占总量的50.00%~60.00%, 蛋白质一般不超过总热量的20.00%, 脂肪占总热量的30.00%。然后将热量换算成为食物的重量之后制订食谱, 且按照患者个人的生活习性、病情以及药物治疗进行安排, 一日三餐分配比例为:20.00%、40.00%及40.00%, 每日饮食中纤维素的含量在40 g以上, 例如:绿叶蔬菜、块茎类、粗谷物、豆类以及含糖量低的水果等, 此外, 还应控制食盐的食用量, 一般将其控制在每日10 g以内。
1.3.3心理护理根据每位患者所存在的不同心理状态, 采用关心、启发、鼓励以及说服等方式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特别是对于最近诊断的T2DM患者, 更需要增加护患沟通的频率, 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耐心地为患者讲解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 让患者知道心理情绪对血糖及病情变化等方面的影响, 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积极地配合治疗。对药物依赖者, 要讲解糖代谢受药物、运动量、饮食以及情绪多方面的影响, 不能一味的依赖药物, 且暗示合理的饮食调配以及有规律性的生活节奏会使疾病得以控制, 病情得到明显地改善。
1.3.4运动疗法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 运动疗法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运动促使肌肉消耗葡萄糖, 从而降低了血糖浓度。按照患者的年龄、体力、病情以及是否出现并发症等指导患者选择适量的运动量以及运动方式。运动种类主要包括:散步、慢跑、骑单车以及跳舞等, 运动强度采用脉率来掌握, 运动中最佳脉率为 (170~年龄) , 最大脉率为 (210~年龄) ;运动时间为每次0.5~1.0 h。运动时的着装应注意轻松、保暖, 适当地准备些含糖类物质, 一旦出现饥饿、出汗以及心悸等低血糖症的时候应及时地进食。注意运动之后应及时地更换衣服。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空腹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生活质量。
1.5 统计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及分析, 计量及计数资料分别以均值±标准偏差 (x±s) 及例数 (百分比) [n (%) ]的形式进行表示, 分别采用t及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对比
由表1可知, 观察组患者健康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
由表2可知, 研究组护理干预前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P<0.05。
2.3 两组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对比
患者出院3个月之后, 研究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以及生活自理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该组再次住院、心脑血管发生以及死亡例数均显著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见表3。
3 讨论
持续的护理干预可以使得T2DM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血糖控制等出现显著性改善, 对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以及自我管理水平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 一部分T2DM患者不能对该病给予高度的重视, 存在不遵医嘱等方面的不良行为。自我感觉良好与慢性高血糖并存, 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4]。此外, 还有一大部分患者虽然对糖尿病方面的知识也有一定了解, 但对自身的生活行为缺乏足够的控制力, 因此, 存在不控制饮食, 用药或者检测血糖不规律, 不愿参加相关运动等情况, 健康行为依从性较差。通过持续的护理干预, 可以不断督促患者提高自我管理水平, 使其自觉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知识教育是提高自我管理水平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及方法。只有让患者对糖尿病进行正确地认识, 才可确保患者的健康行为。所以, 强化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理念, 充分调动其自我保健的积极主动性, 是提高患者健康行为的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 而这个必须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T2DM患者的持续护理干预体现了综合性、有效性以及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式, 对患者更具支持与指导性作用。
注重家庭对患者的支持, 可促进患者遵医。T2DM患者对疾病的控制, 与家庭的支持分不开, 特别是在饮食方面的支持。我国传统的家庭模式是一家几口人一起用餐, 且绝大多数家庭未分餐, 家庭聚餐方式, 食物的色、香、味等对会对患者产生较强烈的刺激, 这对于患者的饮食控制极为不利。此外, 糖尿病患者具有明显的遗传性倾向[5]。所以, 在实际的护理过程中, 应高度重视患者与其家属之间的关系, 家属应采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患者, 这对于患者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均具有较高的意义。
综上所述, 对T2DM患者实施持续护理干预是提高健康行为依从性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效果极佳的方法, 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及普及。
参考文献
[1]陈国美, 陈美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 (22) :3509-3510.
[2]张文丽, 秦宇.糖尿病患者自身因素对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 2011, 6 (8) :1012-1013.
[3]Yang Wenying, Lu Juming, Weng Jianping, 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ew Englo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0, 362:1090-1101.
[4]许玲, 王德全, 任键民, 等.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0, 11 (1) :46-50.
[5]李雪芹, 周敏.延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 2010, 11 (8) :98-99.
行为依从性 篇2
由于临床路径的实质内涵是医务人员诊疗行为的规范性,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发现虽然制定有标准流程,但“医护人员的不依从“情况仍然是临床路径管理的难点所在。表现为医护人员对事先设计好的操作未执行或未能进行正确的执行,从而导致路径变异的开展同时,更是对路径的标准化与持续改进产生重要影响。针对这一情况,医院临床路径项目管理委员会组织指导评价小组对临床路径的依从性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如下:
一、依从性低的原因
根据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对我院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发现,依从性低的主要原因为:
1、对临床路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无所谓:医务人员的观念及行为成为临床路径推行的重要阻力,特别是一线的医护人员,由于对路径并不了解也不够重视,存在无所谓的态度,表现在对临床路径各种计划指令的不规范执行上,即实施过程中的依从性差。
2、操作不熟练、不规范:传统诊疗流程习惯对医务人员产生的深远影响,在治疗过程中不按入径标准,随意进入临床路径或不进入临床路径。
3、未按临床路径要求执行医嘱:入径后未按路径的计划运行,自由地实施医嘱或忘记临床路径文本上的医嘱。
4、步骤繁琐,增加临床工作量:存在较多的误操作。
二、改进措施
根据调查结果,医院临床路径委员会及时作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
1、医护人员对临床路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整改措施:①作好反复的宣传提醒,主要由科主任实施,每周院周会由科主任通报上周的统计数据,包括依从率及不规范操作人员,及时作出提醒国。②医院组织临床路径试行科室及医技科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内容包括临床路径的意义、实施流程及操作方法。
2、操作不熟练、不规范,整改措施:反复强化培训学习临床路径文件,并由专人进行电脑医嘱的输入,熟能生巧,减少误操作的机会。
3、未按临床路径要求执行医嘱,整改措施:在主要位置如医生办公室、护士站及电脑旁、病历夹内张贴提醒标志。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探讨 篇3
关键词:药事服务、用药咨询
【中图分类号】R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72-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项服务都更加人性化。人们在复杂的医疗的同时,需要自己得到更简洁的服务,以方便自己更好配合治疗,提高自己的依从性。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合理指导用药时间(特别是联合用药)和服用方法,一般药品每天服用三次,应当注意每日三次并不是指的正常三餐前后服用而是指每隔8小时,每日2次指的是每隔12小时,每日一次指的是每隔24小时1次。当然特殊情况除外比如降糖药、治疗胃酸药、促胃动力药一般都在餐前应用,对胃肠道刺激性大的药餐后服用,空服药物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当然最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治疗时间,年轻人和老年人的生物钟有明显的差异,治疗也应区别对待。当多种药物联合用药时应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是否影响药物吸收。有些药物的服用方法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如酶类、蛋白类、活性菌类等药服用时水温应在40℃左右,糖浆类药物一般用凉开水冲服。一般情况下用200至300毫升为开水(水温40~50℃)冲服。在确认医师治疗方案正确的前提下,我们要让患者乐于听从医生的治疗方案,而不是被动的服从。举个例子,医生给患者把病看的挺透彻,把各种利害也都介绍的很清楚,患者对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也都理解。可等患者拿完药,脑子就炸了,怎么了呢?原来医生给患者开了六样药,有早晨吃的、有晚间服的、还有一天三次的。他年龄大了,孩子也在外地,他怎么能记得清楚呢?自己还经常忘事。这就需要我们药师做好药事服务,我们不妨打破常规,单独为这个患者配药,把他的药分成每天一份放入一个大的药袋,然后再把大药袋的药分成三份分别装入三个小药袋,把早晨的药袋用绿颜色标一下,中午的药袋不用标,晚上的药袋用红颜色标一下,最后在大药袋上标星期几(从星期一至星期日),这样以来患者只需记住早中晚各服那袋药和当天是星期几就行了。当然如果我们能根据以上意思制作几种分药盒就更好了。为什么要多制作几种呢?让患者选择一种自己喜欢及符合自己的。现在有些药品包装比较好,如缬沙坦(代文)80mg*7粒,它的包装背面每粒胶囊处都标有星期几。患者只要知道当天是星期几并按相应星期几服用就不会漏服用了。随着药学发展日益加速,各种新机型出现为患者特别老年患者带来了很大方便,但是他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这就给我们药剂人员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把药事服务推广应用,给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法的药物,只要是患者合理需要的就是我们所要提供服务的。
二.我们药师药严格审查处方,注意各种药品之间是否存在潜在药物反应及用药是否适宜,杜绝不合理用药,合理制定用药时间,使患者在尽量少服药的情况下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因发药交待不周或错误而致死人命的资料也有报道(1)现在研究表明治疗失败原因有你以下几方面:一、患者不遵守医嘱用药。二、对药物副作用耐受不了,自己放弃治疗。三、吃了药没有达到自己的治疗预期目标终止治疗或者未按疗程服药。四、患者终止治疗,或因为吃了很多药经济负担不起终止治疗或另行他法。五、药物用量不足、配伍不当、给药的方式与时机不合理。六、未告知注意事项,如食物对药物的影响有关。从以上几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药师要从多方面来考虑,要与医师、护士、患者多沟通,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的安全性、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等。
三.不合理用药也是造成患者消极治疗的主要原因,不合理用药轻者使治疗效果不佳、延长治疗时间、延误治疗时间、患者经济負担加重、药物副作用增加等,重者使患者残疾、死亡。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有三分之一的患者死亡与用药错误有关,有七分之一的病死者的原因是不合理用药(2),据统计,我国聋哑儿童中的三分之二病例有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引起,用药者的12%-30%存在不合理现象,有药源性疾病致死的人数占住院的11%。(3)不合理用药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临床不合理用药在世界范围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国内对26家医院用药情况研究发现:平均每张处方开具药品2.74种,抗生素使用率47.5%,针剂使用率35.1%,基本药物使用率82.83%,患者了解药品使用率77.78%,药品标签完整率96.9%。这显示了国内不合理用药普遍存在,患者对用药知识情况也不是很了解。我国自2002年来相继颁发、修订了《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家基本用药目录》等法律法规都是为了提高合理用药。
四.积极开展用药咨询工作,为患者提供各方面用药咨询,解决患者用药顾虑
总之,要提高患者依从性,我们药师就要开拓创新积极做好药事服务,为患者为医师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月娥,-药物中毒100例分析(J)-中国药房,1991,2(5)::28
[2] 高鸿慈-临床药学教育急意-中国药房,1992,3(2):28-29
行为依从性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河南省商丘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中心门诊就诊患者抑郁症状筛查后, 应用DSM-Ⅳ-TR轴Ⅰ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抑郁障碍问卷SCID-Ⅰ/P, 找出符合DSM-Ⅳ轻度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3]。纳入标准:病程>2周;具有2~4个抑郁症状, 包括有抑郁心境或兴趣/愉快感丧失, 但未达到重度抑郁诊断标准。排除标准:重大躯体疾病;智能障碍者;人格障碍者;双相障碍者;心境恶劣障碍者。
将64例轻度抑郁障碍患者分为两组:认知行为治疗组 (32例) 和帕罗西汀治疗组 (32例) 。分组方法:初高中学生40例 (女24例, 男16例) , 按1∶1比例 (女12例, 男8例) 分为认知行为治疗组和帕罗西汀治疗组;门诊24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两组。认知行为治疗组32例中, 男15例, 女17例;年龄16~39 (22.6±8.4) 岁;病程0.5~4 (2.7±1.6) 个月;HAMD总分为 (16.1±3.0) 分。帕罗西汀治疗组32例中, 男16例, 女16例;年龄16~48 (25.3±10.4) 岁;病程0.5~7 (2.9±1.0) 个月;HAMD总分为 (15.778±2.5) 分。经检验, 两组基线具可比性, 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帕罗西汀治疗组:帕罗西汀20mg早餐顿服, 治疗6周后停药。认知行为治疗组:按照研究者自己制定的轻度抑郁障碍认知行为治疗操作手册接受认知行为治疗, 每人接受治疗6次, 平均每周一次, 每次持续时间约为1.5h。
1.3 疗效及依从性评定
以24项HAMD量表评定治疗6周末的疗效。减分率≥75%为痊愈, 50%~74%为显效, 35%~49%为有效。并以HAMD 24项评分≤8分也为痊愈计算, 于治疗前、治疗后2、4、6周末进行依从性评定。治疗依从性以按医嘱服药的时间及按约定时间进行心理治疗次数来评定依从性:按日按量服药或每周按时接受认知治疗达到75%~100%为完全依从;不定期服药或间断服药或曾有中断一周以上但之后又坚持认知治疗达25%~75%为部分依从;中途停药或中断治疗低于25%为不依从。
1.4 数据分析及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 主要统计方法为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 取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在治疗2、4、6周HAMD减分值比较
两组治疗第2周末, 总体上在HAMD总分的减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6周时与基线比较, 两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注:与基线比较, *P<0.05。
2.2 两组疗效分析
治疗后6周时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中药物治疗组痊愈率为20.7%, 显效率为48.3%, 认知行为治疗组痊愈率为6.7%, 显效率为40.0%。见表2。
注:与基线比较, **P>0.05。
2.3 两组治疗依从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第2周时两组间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认知行为治疗组依从性好于药物组;治疗后4、6周时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与基线比较, *P<0.05, **P>0.05。
3 讨论
3.1 药物及认知行为治疗对抑郁障碍的脑机制
国外一项研究对13例男性抑郁症患者在接受6周的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扫描, 结果发现前额叶皮质活动增加, 位于颞叶中部的海马及扣带回背侧活动减少[4]。另外, 对17例未经治疗的单向抑郁症患者在接受认知行为治疗之前和之后扫描, 结果表明:进行了认知行为治疗的患者大脑活动的代谢改变显著, 海马和扣带回背侧活动增加, 大脑皮质活动减少。Helen Mayberg教授认为:人们能通过不同途径影响抑郁环路, 抗抑郁药物通过作用于特殊靶位改变大脑的化学平衡, 认知行为治疗也能通过调节相同区域特殊位点的功能来改变大脑活动[5]。
3.2 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及依从性
由美国13个研究机构和社区诊所组成的青少年抑郁症研究组进行了一项为期12周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结果显示患者对12周认知行为治疗的反应率为43.2%。本研究中治疗6周后认知行为治疗组的痊愈率为6.67%, 显效率为40%, 有效率为16.7%, 总有效率63.34%。
轻度抑郁患者尽管存在社会功能损害, 但大多数人能够勉强坚持一定的工作和学习, 认知行为治疗的时间、次数、疗程及其治疗效果问题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这就要求因人而异符合个性化的治疗模式。本研究在治疗初期的2周药物组和认知行为治疗组在依从性上差异显著, 但后来的4~6周治疗后, 患者依从性没有明显差异, 这表明在治疗开始的2周, 药物副反应是最主要的问题, 在后来治疗的4周里, 由于对药物的适应性以及认知行为治疗各方面产生的不依从, 使得两组依从性上没有明显差异。治疗第4周时一人因治疗时间问题退出, 治疗6周时一人失访, 这表明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 有许多非特定的因素对治疗结果产生潜在的影响, 比如医患沟通技巧, 社会支持和医生素质是比较明显的因素。为了提高疗效和依从性, 还要求在认知行为治疗基础上, 发展更为有效的治疗模式。
摘要:目的 比较单独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和帕罗西汀对轻度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依从性的差异。方法 将64例轻度抑郁障碍患者分为认知行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 治疗6周。利用汉密顿抑郁量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4、6周评定减分值及6周后疗效, 并评定各期依从性。结果 ①治疗第6周末两组HAMD减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3, P=0) ;②帕罗汀治疗组和认知行为治疗组在第6周末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u=316.5, P=0.06) ;③治疗初期2周时药物治疗组和认知行为治疗组在依从性上差异显著 (u=385.5, P<0.05) , 46周治疗后, 患者依从性没有显著差异 (u=424.5和348.0, P>0.05) 。结论 单独认知行为治疗与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疗效相当, 且患者依从性好。
关键词:认知行为疗法,抑郁障碍,帕罗西汀
参考文献
[1]Lyness JM, Heo M, Datto CJ, et al.Outcomes of minor and subsyndromal de-pression among elderly patients in primary care settings[J].Ann Intern Med, 2006, 144 (7) :496-504.
[2]黄晓琦.青少年抑郁认知治疗对照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系, 2005:3-86.
[3]Shu L.Self rating depression scale and depression status inventory[J].WangXD, Wang XL, Ma H, et al.Rating scales for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mentalhealth, 1999:194-196.
[4]Kimberly Goldapple, Zindel Segal, Carol Garson, et al.Modulation of cortical-limbic pathways in major depression:treatment-specific effects of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004, 61 (1) :34-41.
痛风患者饮食依从性的调查分析 篇5
[关键词] 痛风;饮食;依从性;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89.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5-133-02
痛风是因遗传性和(或)获得性引起的尿酸排泄减少和(或)嘌呤代谢障碍的一组异质性疾病[1]。其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反复发作可导致尿酸性肾石病、急性肾功能衰竭、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而痛风发作时的剧烈疼痛也是心脏病患者诱发心肌梗死的重要诱因之一。而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富含嘌呤及核蛋白食物的摄入量明显增多,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不仅有逐渐升高的趋势,还有发生年龄提前的趋势[2],从而导致痛风病及其复发率也是明显上升。因此,提高痛风患者饮食治疗的依从性、减少富含嘌呤及核蛋白食物的摄入,对有效预防和减少痛风病发病率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笔者对来近两年来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复诊和住院的45例痛风患者,通过填写问卷和当面询问的方式对其饮食依从性方面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以便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进行饮食指导,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痛风患者共45例,其中门诊复诊患者20例,住院患者25例;男36例,女9例;年龄28~75岁。其中文化程度高中或以上者20例,初中或以下者25例。
1.2 调查方法
自2010年1月起,对来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复诊和住院的糖尿病患,采取发放问卷和当面询问的方式,由患者自行填写或调查者代为填。调查内容的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原患疾病、文化程度、尿酸控制情况、饮食状况以及饮食对原患疾病影响的认知度等。
2 结果
在被调查的45例痛风患者中,不能规范日常饮食行为或膳食结构不合理28例,不依从率为62.2%,能规范日常饮食行为或膳食结构合理17例,依从率为37.8%,依从率低。65%的患者表明知晓饮食对尿酸的影响。经统计分析,导致痛风患者饮食依从率低下的原因详见表1。
3 讨论
3.1 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
调查发现有33.3%患者未能正确掌握痛风的发病机制,认
为痛风就是风湿性关节炎,吃吃药、不受寒就行,与饮食无关。因此,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让患者正确了解自身疾病发生的机理,了解富含嘌呤及核蛋白食物对尿酸的影响,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合理安排日常饮食,使血尿酸保持在正常范围,从而预防或减少痛风的发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2 自控能力差
此因素也是导致患者饮食依从性差的原因之一,本次调查发现,特别是35岁以下和70岁以上男性患者自控能力较差,前者是因为缺乏长期坚持的毅力和以及对美食追求,或抵挡不了美食的诱惑。后者是抱着年事已高、没几年活头的心态,所以该吃就吃该喝就喝。另外,还有部分患病年限在3年以上者,其饮食治疗依从性也差。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出现并发症的现象。
3.3 文化程度
调查证明在15例饮食依从性较好的患者中,其中8例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5例为大专,另外2例高中学历。从总体45例分析结果显示,饮食治疗依从性与学历呈显著正关联。
3.4 职业
职业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农民和打工者,他们往往工作劳动强度大能量消耗多,患者为了补充体力,在饮食注重高营养高热量摄取,而这些都是富含嘌呤及核蛋白食物,从而导致高尿酸血症使病情反复发作。而高嘌呤饮食的摄入在大部分患者的发病中占重要作用[3]。对农民和工人而言,繁重的体力劳动及过长的劳作时间,使他们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了解痛风的疾病知识。因此,职业也是导致患者饮食依从性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3.5 受社会不良广告宣传影响
随着电视、网络等媒介的高速发展,许多保健品大肆宣传其神奇的功效,甚至宣称服用他们的产品可迅速根治痛风病,无需吃药,无需忌口。这正好迎合部分患者急于求成的心理,从而放弃正规的药物与饮食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综上所述,饮食治疗依从性差是导致痛风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之一, 欧美有些国家已将痛风的防治纳入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4]。因此,加强痛风病基础知识的宣传教育、强化饮食治疗的重要性、提高痛风患者饮食依从率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同时应要患者了解痛风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饮食治疗是综合治疗的基础[5]。只有科学合理规范日常饮食行为,才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途径,才能预防或减少痛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蒋明,张奉春.风湿病诊断与诊断评析[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4:319-321.
[2] 马玲,陈红.痛风患者的护理52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5:123-124.
[3] 左晓霞,罗卉,胡燕表,等.健康教育在痛风及高尿酸血症防治中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07,3 (7):508-509.
[4] Woolf AD,Doherty M.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health of the nation who should weedcate ?[J].Ann Rheum Dis,200,59(6):401-402.
[5] 俞淑颖,汤素华.痛风患者家庭饮食的随访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6A):54-55.
行为依从性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1年以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50例高血压患者,经过病史、体检、辅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病,其中男95例,女55例;年龄42~79岁,平均(48.9±9.7)岁。
1.2 干预方法
患者均被建立高血压病健康管理档案,定期系统接受社区护理干预,观察社区护理干预6个月前、后的效果。
1.2.1 诊断标准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为收缩压≥140 mm Hg和(或)舒张压≥90 mm Hg,至少3次不同日血压测量,2次以上血压值达到该标准者纳入观察。
1.2.2 干预教育方法
定期对高血压患者举办相关知识讲座、观看视频、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社区护士和家庭医生每月到居委会或家庭访视患者1~2次,测量血压并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教育指导,讲解肥胖、高盐饮食、吸烟、饮酒、不良心理情绪等不良生活方式对血压的不利影响;改善饮食的原则是低盐(每天3~6 g)、低脂、低热量;行为原则是戒烟、戒酒、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1.2.3 服药依从性干预及观察
通过教育、交流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病防治的长期性、坚持服药的至关重要性,同时要定期监测血压、不能轻易停药和擅自变换药物,出现副反应时及时报告医生调整方案。服药依从性的评价标准按照Bittar标准:(1)你是否有过忘记服药的经历;(2)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3)当你自觉症状改善时,你是否曾停止服药;(4)当你自觉服药症状更糟时,你是否曾停止服药。其中四个问题的答案均为否,评为依从性好;四个问题中有1~2个问题答案为是,评为依从性中等;3~4个问题的答案为是,评为依从性差。
1.2.4 行为干预方法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行为、情绪问题,主要采取健康教育讲座、交流、督导给予干预。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及综合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比较
见表1。
2.2 护理干预前后行为习惯改变比较
见表2。
2.3 护理干预前后服药依从性比较
见表3。
例(%)
3 讨论
3.1 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行为和服药依从性堪忧
从医院社区医疗和社区护理资料分析发现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缺乏相关预防、保健、正确治疗的知识,更没有有意识地定期监测血压、竭力控制危险因素的行动,因此,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大多不理想[1,2,3,4]。
本课题经过半年的系统性的社区护理干预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一系列相关医疗卫生知识、饮食行为习惯、服药依从性都有明显进步,与文献报道相似[5,6,7],说明基层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行为和服药依从性堪忧,特别需要健康教育干预、需要防治知识,高血压这种严重影响健康的慢性疾病本身也应该经常获得有效的监测、随访,才有利于改善目前高血压治愈、控制都很糟糕的局面;本组干预后血压得到明显控制的结果,不完全是社区护理干预的单独作用,而是护理干预协助和促进了医师处方药物的准确服用,促使患者通过系统掌控危险因素、科学保健、增进服药依从性而间接获得的这种综合效果。
3.2 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必须与良好的患者自我管理相结合
虽然高血压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是一项计划性、系统性地开展疾病知识、生活起居、行为习惯的健康教育活动工程,能够促使患者认识高血压病需要终生服药的性质、自觉地选择有益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高血压病控制因素的综合性干预方法。然而,笔者的体会是高血压社区护理干预工作作用的效果受到患者本身积极性的明显限制,尤其是健康教育作用的巩固比较困难,往往是对患者的干预效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8,9]。本课题干预后仍然有不少患者的改善有限,就是因为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差,还需要更长期的教育。因此,笔者体会到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和治疗效果只有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才能持之以恒。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原理符合社区高血压这种慢性病防治规律,建议把社区护理的重点放在教育患者习得系统的自我管理技巧上来,长期、科学的患者自我管理以及社区护理和医疗的反复监督才能获得最满意的防治效果,值得今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马凤桃,宋丽萍,杨丽洁.高血压病患者认知行为及态度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08,22(6):1531-1532.
[2]潘秀娟,李爱群,覃燕平,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社区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107-108.
[3]魏金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46例社区护理干预[J].齐鲁护理杂,2011,17(1):100-101.
[4]刘勇.心血管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问题[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12):1567-1568.
[5]许雪梅.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知识需求情况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7C):1934-1935.
[6]樊丽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8,3(7):126-127.
[7]田佳宁.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饮食护理指导[J].药品评价,2009,6(4):148.
[8]肖家连.高职护生对社区护理认知情况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8):126.
行为依从性 篇7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在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本院收治且病情好转后出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0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分组的情况下,随机将所选患者分为延续护理组和常规指导组、各300例。延续护理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80例和120例,年龄(42.3±10.2)岁,病程(5.1±1.5)年;常规指导组30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78例和122例,年龄(41.9±9.8)岁,病程(4.9±1.7)年,两组患者间的男女比率、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内均按照下述要求进行院外护理干预,并在出院6个月后接受问卷回访。常规指导组:本组患者均在出院前接受饮食、用药等常规指导和不定期随访、观察。延续护理组:首先制定饮食控制、运动训练、用药指导、血糖自我监控等干预方案,并以电话回访(3~4次/周)、定期家访(1次/周)的方式进行干预、监督和指导。如规定患者每天应养成标准的三餐饮食习惯,同时注意避免高糖、高能饮食的摄入;督促患者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如太极拳、羽毛球、慢跑等,以增强其体力、免疫力;以讲座的形式组织患者进行用药知识(抗糖尿病药物作用机理、用法、用量等),促使患者按照医嘱服药;通过家访为患者测量血糖,并使患者学习、掌握测量血糖的常规方法,督促其自我测量、监控血糖数据,以便及时、合理用药。观察指标:(1)医嘱依从性:将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和完全不依从3种,以依从率来评价患者出院后对医嘱的依从性,总体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总病例数]×100%;(2)病情控制情况:将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分成完全控制(患者糖尿病症状基本消失、血糖恢复并稳定在正常水平)、部分控制(患者相关症状改善明显、血糖恢复至正常范围,有时出现小波动)和控制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加重、血糖水平不达标、波动较大),病情控制率=[(完全控制例数+部分控制例数)/总病例数]×100%。
1.4统计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率描述、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出院6个月后随访调查结果中,延续护理组、常规指导组总体依从率分别为88.7%和66.7%,延续护理组的护理疗效高于常规指导组(P<0.05);在病情控制情况方面,延续护理组、常规指导组的病情控制率分别为75.7%和51.3%,延续护理组的病情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2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及胰岛素抵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其发生、进展与遗传、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环境等密切相关[1]。主要表现为血糖持续升高和体内代谢紊乱,患者的心、脑、肾等组织器官出现功能障碍或衰竭。
2型糖尿病的病程长、发病率高、治愈困难,其治疗包括饮食指导、健康宣教、药物治疗、运动疗法、血糖控制等。如何通过有效的护理手段来控制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症状、维持治疗效果是临床中的热点问题,出院后延续护理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均有所影响。由于糖尿病需长期治疗、护理,因此患者在出院后的护理质量、医嘱的依从性对于控制患者的病情至关重要[2]。依从性是指患者对医嘱内容(包括饮食、运动、用药、作息、病情自我监控等要求)的依从程度、执行情况。研究证实,患者出院后对医嘱的依从性与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治疗效果、生活质量水平具有较强正相关性,这也说明提升依从性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3,4]。实际上,约有2/3的患者不能完全按照医嘱要求进行自我护理、病情监控[5],而出院后通过定期家访、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有望提升依从性。我院对300例治疗后出院的2型糖尿病者进行了延续性护理,结果发现延续护理组患者的总体依从率和病情控制率均高于常规指导组,说明延续护理可提升患者的医嘱依从性,并能促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更有效地控制,值得实践和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出院延续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医嘱遵从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随访的6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延续护理组和常规指导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医嘱依从率及病情。结果:经过护理,延续护理组的医嘱完全依从率、总体依从率分别为51.3%和88.7%,常规指导组为32.0%和66.7%,延续护理组的护理疗效优于常规指导组(P<0.05);在病情控制情况方面,延续护理组病情控制率为75.7%高于常规指导组的51.3%(P<0.05)。结论:我院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出院延续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
关键词:出院延续护理,2型糖尿病,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高婷,陈培红,金华,等.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体脂分布的相关性分析[J].山东医药,2014,54(6):4-7.
[2]刘彩红,郭志鹏,闫峰,等.SDS-AGE在糖尿病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54(11):100-101.
[3]谢凤兰,成守珍,蔡卫,等.电话随访实施延续护理对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4):52-53.
[4]李素秀,孙玉萍.延续性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22):94-95.
行为依从性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120例, 均为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农村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均符合高血压病诊断标准[2]。随机将12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观察组男39例, 女21例, 年龄62~80岁, 平均 (69.7±8.4) 岁, 病程4~23年, 平均 (9.4±3.5) 年;对照组男38例, 女22例, 年龄60~79岁, 平均 (70.2±9.3) 岁, 病程3~24年, 平均 (9.8±3.7) 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后均采取常规护理, 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 出院时进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在患者出院后继续实施护理干预, 即在患者随诊时或通过定期对患者上门随访、电话随访, 对患者服药、饮食、运动及定期监测血压等方面进行监督, 对其不良健康行为予以纠正。具体内容: (1) 通过各种联系途径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 强化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材料或一对一讲解等方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保健常识,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指导, 并鼓励家属积极实施家庭支持, 定期与患者或家属就进行沟通并提供个性化指导。 (2) 规范用药:严格遵照医嘱按剂量、时间、方法服药, 以合理控制血糖、血脂及血压, 告知患者不可随意停用降压药, 必须在医师指导下调整药物品种或剂量。对记忆力减退的患者, 可请家属提醒服药, 或指导患者设立闹铃或便签的方法提醒服药, 帮助患者建立规律服药的习惯[3]。 (3) 不良习惯纠正:农村老年人普遍喜食腌制咸菜, 告知患者高盐高脂饮食、暴饮暴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均可加重高血压, 指导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饮食应清淡少盐, 荤素搭配合理, 戒烟限酒。此外, 还应保持心情愉快,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4) 适度运动:告知患者适度运动有助于降低血压。指导患者规律作息, 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及爱好在病情允许下适当运动, 如散步、太极拳、骑自行车等, 也可力所能及地进行家务活动, 运动量循序渐进, 不可过劳, 劳逸适度, 血压过高时应暂停运动。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住院第1天安静状态下连测3次血压作为干预前血压, 使用自行设计的健康行为依从性问卷调查表评价健康行为依从性, 内容包括服药、饮食、运动、定期测量血压等内容, 其结果作为干预前健康行为依从性情况。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在安静状态下连测3次血压作为干预后血压, 并进行健康行为依从性调查作为干预后评价指标。
1.4 健康行为依从性判断标准:
患者能长期遵循或基本做到按医嘱规范服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及定期测量血压者为健康行为依从性佳, 反之为依从性差。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取SPSS16.0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行t检验, 计数资料用%表示, 行χ2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健康行为依从性比较:
两组患者出院1年后进行随访, 观察组失访2例, 实际随访58例;对照组失访4例, 实际随访56例。两组患者干预前健康行为依从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依从性显著优于本组干预前 (P<0.01) , 对照组健康行为依从性较本组干预前提高, 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干预后健康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压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血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均较干预前改善 (P<0.05) , 观察组血压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3 讨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出院后由于失去医护人员的监督, 在医院获得高血压相关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信息逐渐弱化, 加之记忆力减退, 在服药、饮食、运动及监测血压等方面的健康行为依从性逐渐减弱, 致使血压控制效果不佳[4]。本研究中, 对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实施连续护理干预, 通过各种形式的随访, 继续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指导, 使患者充分认识到不健康行为的危害性, 在随访中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不健康行为并予以纠正, 持续督促并强化患者采取合理饮食、规范服药等健康行为以维护自身健康, 结果表明, 观察组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可见, 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连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健康行为依从性, 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 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连续护理干预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与血压控制效果的探讨。方法 选择120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 两组均在住院期间给予健康宣教、用药指导及出院指导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继续实施护理干预, 随访1年, 观察两组患者健康行为依从性情况及血压控制效果。结果 观察组健康行为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对农村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有助于提高健康行为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效果, 适合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农村,老年,高血压,健康行为依从性,血压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熔雪.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 2012, 11 (1) :18-20.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05年修订版) [J].高血压杂志, 2005, 13 (增刊) :5-3.
[3]刘崴, 孙立荣, 徐燕梅, 等.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 2013, 20 (3) :121-122.
行为依从性 篇9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广泛性焦虑障碍,认知行为治疗,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
广泛性焦虑的治疗药物有丁螺环酮抗焦虑或苯二氮卓类以及抗抑郁药物等。艾司西酞普兰属于新型抗抑郁药物, 其治疗广泛性焦虑有肯定的疗效[1], 但患者的依从性差, 导致病情反复, 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认知行为疗法 (CBT) 的理论依据是使患者找到自身的错误、不合理的认知, 并认识到不良的认知是导致不良行为和情绪的根源, 重塑患者正确的思维方式, 正确认知事物, 达到缓解病情为目的。CBT明显缓解其焦虑症状[2], 但治疗时间长, 初始阶段患者依从性差。笔者采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广泛性焦虑患者,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14年8月-2015年7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广泛性焦虑患者64例, (1) 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CCMD-3) 广泛焦虑诊断标准[3]; (2)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总分≥14分者; (3) 年龄在18~65岁者; (4) 自愿入组治疗者; (5) 排除继发性焦虑、妊娠、哺乳期和严重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者以及具有严重自杀倾向者。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 研究组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CBT组) 32例, 男14例, 女18例, 年龄19~60岁, 平均年龄 (35.37±8.24) 岁;本次病期 (3.98±1.15) 年;对照组 (艾司西酞普兰组) 32例, 男13例, 女19例, 年龄18~60岁, 平均年龄 (34.39±8.52) 岁;本次病期 (4.35±2.02) 年;两组以上各项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
1.2治疗方法入组后所有患者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起始剂量为10mg/d, 剂量为10~20mg/d, 平均剂量 (17.24±5.69) mg/d , 疗程共8周。研究期间不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物。在此基础上研究组CBT:CBT分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 进行有效的医患沟通, 增强其对治疗师的信任感, 建立治疗联盟。对患者病情评估, 了解患者的应对能力和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系统、个性特点、情绪状态、心理问题等。患者学习认知与情绪、行为的密切相关, 启发和引导患者进入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2) 第二阶段:应用CBT技术方法, 布置家庭作业, 启发患者自动思维和制定治疗计划, 教会其每天做笔记, 记录焦虑症状出现的时间、情境及情绪反应等。使患者认识到不良的认知是产生不良情绪、行为反应的根源。教会患者合理的正确的思维, 放弃不合理的信念, 重建良好的认知过程, 达到重塑良好的行为模式。教会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3) 第三阶段:分析和总结。治疗师评估、分析和总结在治疗中的效果与不足之处, 引导患者分析自我肯定, 认识自我, 学会合理自我评价、自我监控, 充分发挥潜能, 提高自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学会用理性的认知以抵御非理性的认知。治疗时间:30~50min/次, 前4周1次/周, 以后2次/周, 共12次。
1.3评价方法
1.3.1量表评定: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 (ITAQ) [4]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74) [5]进行评定。ITAQ量表:由11个问题组成, 评定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住院和治疗的态度。评定标准:无自知力、部分自知力、全部自知力, 分别评为0、1、2分;分值:0~22分。GQOL-74:包含74个条目, 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来评定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四个维度评分之和为GQOL-74总分, 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于治疗前后体检:生命体征、体质量、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MA) 、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 (ITAQ) [4]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74) [5]进行评定。ITAQ量表:由11个问题组成, 评定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住院和治疗的态度。评定标准:无自知力、部分自知力、全部自知力, 分别评为0、1、2分;分值:0~22分。GQOL-74:包含74个条目, 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四个维度来评定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 四个维度评分之和为GQOL-74总分, 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于治疗前后体检:生命体征、体质量、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
1.3.2疗效评定:以HAMA减分率评定疗效, HAMA减分率<25%为无变化, 25%~49%为好转, 50%~74%为显著进步, ≥75%为痊愈;减分率≥25%者为总有效。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包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临床有效率采用卡方检验, 疗效采用轶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HAM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HAMA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第8周末, 两组的HAMA总分及各因子得分明显少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研究组的HAMA总分、精神性症状和躯体性症状的分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见表1。
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 *P<0.01。
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第8周末,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7.50%, 与对照组的78.13%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988, P=0.320) 。轶和检验:研究组的疗效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094, P=0.036) 。见表2。
2.3两组ITAQ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ITAQ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第8 周末, 两组的ITAQ得分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研究组ITAQ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3。
2.4两组治疗前、后GQOL-74评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前的GQOL-74总分及4 个维度得分,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第8周末, 研究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GQOL-74总分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或P<0.05) ;两组的物质生活维度得分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4。
注:t1为两组对比的统计值;t2为组内治疗前、后的统计值。
2.5安全评定第8周末复查生命体征、体质量、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 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3讨论
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高效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对广泛性焦虑及急性惊恐发作均有很好的疗效, 而且起效快[1,6]。文献报道CBT能有效矫治不良认知过程, 增强自信心, 减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减少焦虑发作, 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6,7]。CBT旨在将患者的认知偏差重新组合成理性的认知功能, 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和回避行为[2], 塑造良好的行为模式, 维护良好的情绪状态, 故CBT能明显改善焦虑患者的症状, 提高其生活质量。生活质量 (QOL) 是个体对其生活的总体满意程度的感受和对其健康状态的满意度的全面反映, 是躯体机能、精神状态和社会能力等方面的主观评价, 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治疗成功的标志。
本研究示第8周末, 两组的HAMA总分及因子的得分明显少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文献报道一致[1]。提示:艾司西酞普兰或艾司西酞普兰联合CBT均能改善焦虑症患者的病情。但研究组的HAMA总分及各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 疗效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CBT改善病情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这可能是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基础上, 患者的睡眠障碍、焦虑情绪得到部分改善, 患者更加信任治疗师, 更能配合CBT和理解CBT的内容, CBT充分发挥其治疗功能而缓解病情。另一方面, 药物和认知行为治疗起到协同作用, 共同缓解焦虑患者的病情, 故疗效得以提高。
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能力直接影响到患者对治疗的态度、依从性、疗效、预后等。焦虑性障碍患者认识缺乏、夸大躯体症状、忽视心理症状、不相信生活事件导致焦虑症状。也不相信疾病可以治愈或担心药物对躯体的影响, 其治疗依从性差。认知治疗可以纠正不良的认知过程, 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和对治疗的依从性[8]。但患者强调躯体症状为主, 医师必须使用药物改善其失眠、躯体性焦虑情况下, 才能使得患者信任心理治疗师, CBT才能顺利开展。本研究示:治疗第8周末, 研究组的ITAQ总分得分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说明, 联合CBT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与报道的CBT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表现、治疗、预防的认识, 提高了对治疗的依从性相一致[2]。同时, CBT帮助患者对精神病性体验的正确分辨和描述, 利于工作人员有针对性治疗, 以缓解患者的痛苦体验, 提高患者对药物、心理治疗的依从性。
本研究示:研究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GQOL-74总分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说明:CBT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单纯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与文献报道的认知行为干预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提高其生活质量相一致[7,9]。这与联合CBT可提高治愈率, 恢复社会功能, 来改善其生活质量或CBT与药物联合应用可减少患者焦虑情绪, 提高其自信心, 提高参与社会活动能力, 达到提升整体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有关。CBT中的放松方法能明显改善焦虑与失眠, 减轻因失眠和病情导致的日间功能障碍, 提高生活质量[6,9]。
总之,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CBT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对治疗依从性的提高以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均优于单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芳珍, 谢焱, 陆金进, 等.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 2012, 25 (3) :157-160.
[2]韦伟香, 袁治进, 王骏, 等.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抗焦虑药治疗焦虑症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 (14) :49-50.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213-214.
[4]张敬悬.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山东: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部, 2001:169-170.
[5]李凌江, 杨德森.生活质量得分评定问卷 (GQOL-74) 〔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88.
[6]安婷, 王丹, 刘春生, 等.心理干预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老年高血压焦虑患者的血压影响〔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 35 (3) :334-335.
[7]季晓英, 吴峰芬, 邱晓园.认知行为干预对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浙江医学2015, 37 (2) :174-176.
[8]张东.认知治疗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 2015, 11 (6) :116.
糖尿病胰岛素治疗依从性 篇10
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分泌的蛋白激素[1],由A、B两个多肽链组成,A链21个氨基酸,B链30个氨基酸,共计51个氨基酸,笼统地讲与蛋清、猪肉、牛肉等一样都是氨基酸连接而成的蛋白质。胰岛素是目前所知体内唯一的降血糖激素,帮助机体代谢葡萄糖。
1. 胰岛素的概念、作用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2]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也是唯一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的激素。胰岛素能够促进葡萄糖进入肝脏、肌肉等组织转化为肝糖原、肌糖原,并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同时抑制氨基酸和脂肪转化为葡萄糖。总之,其作用是降低体内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则与其相反。另外,胰岛素还与胰高血糖素起拮抗作用,胰岛素的升高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的升高则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3],跟胰高岛素的作用相反。
2. 患者对胰岛素的误区影响其依从性
合理应用胰岛素在控制糖尿病的急性代谢紊乱、防治各种慢性并发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存在误区,在已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48%注射部位出现脂肪组织隆起或硬结现象,有一半因疼痛不愿再持续使用,这不仅可导致胰岛素吸收延迟或不稳定,影响血糖控制;而且造成患者对胰岛素使用的认识误区和不必要的恐惧。除此之外部分患者认为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后一招,实际上糖尿病患者在很多情况下需要胰岛素治疗,如1型糖尿病、出现急性并发症、合并重症感染、围手术期、妊娠、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效果不理想等。部分糖尿病患者在某个阶段需要使用,但以后还可以改用口服药治疗;还有一部分患者认为打胰岛素会上瘾[4],胰岛素是人体按需分泌的激素,医生之所以使用胰岛素,是因为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已不能满足正常需要,对缺陷进行补充是必须的。一旦血糖被控制住,就可以考虑减小剂量或停用。但对于口服药失效或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长期使用;另外,还有个误区就是认为胰岛素容易引起低血糖,低血糖确实是胰岛素治疗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但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干预、定期监测血糖,适时合理地调整剂量,注射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另外一部分患者会认为胰岛素会导致发胖,胰岛素是一种促生长激素,应用后可能导致体重增加,但只要剂量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或配合减轻体重的药物,能使体重基本稳定。最后还有部分人以怕疼或技巧不好为理由排斥胰岛素注射,目前注射胰岛素的专用针头都有光滑的外涂层,且针头非常细,注射时几乎不会感觉到疼,而且大多采用笔式注射,使用和携带起来比较方便。为使患者走出认识误区,消除对胰岛素使用的恐惧,及时开始胰岛素治疗,《中国糖尿病药物注射技术指南》提出,不同胰岛素因起效时间差异,其注射部位也不同。总之,我们主张适时、合理應用胰岛素,反对过度或滥用,而且,对于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依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3. 提高胰岛素依从性的方法
如何提高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刻不容缓。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关键在于患者是否愿意接受、严格遵从以及长期执行胰岛素治疗;核心在于医务人员是否对胰岛素治疗进行科学教育以及周详细致的沟通;保证源于是否认真落实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管理。教育包括:1)采取一种或多种教育模式,促进胰岛素治疗行为的改变。⑴健康信念模式;⑵授权教育模式;⑶基于问题的教育模式;⑷阶段性改变模式/跨理论模式;⑸门诊-住院-出院后全程健康教育模式;⑹同伴支持教育模式;⑺“看图对话”模式。医患对话包括:⑴辨别心理性胰岛素抵抗,认真仔细进行评估;尽快恢复患者自我控制意识以及增加患者自我效能;⑵推荐使用几乎无注射痛的胰岛素笔或其他设备,如胰岛素泵、超声雾化导入仪;或者使用其他剂型的胰岛素,如口服胰岛素等;⑶使用糖尿病专职教育护士,讲解胰岛素规范注射技术:按时、正确操作、部位轮换、短针头;⑷探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低血糖等,消除患者疑虑;⑸讨论胰岛素治疗花费:与其他降糖药物及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花费相比,胰岛素治疗花费要低。
4. 结论
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表现为患者心理性胰岛素抵抗,即患者由于心理原因,如担心疼痛、注射技术、疾病已经进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担心成瘾,对长期注射的恐惧,生活方式感觉受限制,对掌握胰岛素治疗失去信心,害怕发生低血糖,担心胰岛素会增加体重,尽量延迟开始胰岛素治疗时间的一种心理障碍。然而,胰岛素治疗依从性越差,临床结局也越差,这会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差、总体治疗费用增加、以及住院率和死亡率增加等。因此如何提高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刻不容缓。胰岛素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关键在于患者是否愿意接受、严格遵从以及长期执行胰岛素治疗;核心在于医务人员是否对胰岛素治疗进行科学教育以及周详细致的沟通;保证源于是否认真落实胰岛素治疗过程中的管理。
同时糖尿病患者部分认为有了胰岛素,得了糖尿病就高枕无忧,这是不对的。因为胰岛素并非是所有糖尿病人的最佳选择,使用是要有指征的。而且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必须是在饮食加运动的疗法基础上,否则糖尿病人以为用了胰岛素,就大吃大喝,只能加重病情。很多初期糖尿病患者,不能用胰岛素,因为只有在身体不能合成胰岛素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因此,糖尿病人是否使用胰岛素,怎样使用胰岛素要听医生的建议,严格依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这样依从性再也不是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彩云.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依从性调查及干预.临床医药实践,2007,16(8):774-776.
[2]郭丽芳,张锦萍.用护理程序提高初发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依从性.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8,10(16):163-163.
儿科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 篇11
关键词:儿科,依从性,药学服务
儿童的器官和生理功能均未成熟,自我意识与认知能力较低,其对药物的反应比较敏感,用药依从性相对较差[1]。导致儿科患者产生用药不依从的主要原因为药物因素、患儿因素、监护人因素、药师因素[2]。2011年8月,卫生部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强孕产妇及儿童临床用药管理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对儿童用药情况进行监测、分析、评估,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用药依从性作为反映用药情况的一个指标,能通过适当的药学干预,例如使用儿童剂型药物,对监护人开展用药教育工作,以加强患者或其监护人对医嘱的重视度,从而提高用药依从性。
因而,如何根据患儿的生理和心理状况,增加其用药依从性,从而提高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合理性,达到“以患儿为中心”的最高目标,也是目前临床药师所要面临的工作。
本文收集了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期间共103份《中山市中医院住院儿科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问卷》,并通过跟随医生查房,了解临床儿科用药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影响住院儿科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分析,以求为儿科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1研究方案
1.1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和访谈法。
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充分了解患儿用药依从性的背景与现状,分析国内外药学服务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等。
问卷调查法:论文收集了2011年12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中山市中医院住院儿科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问卷》共103份。调查问卷的设计,参考了大量文献研究,并结合医院的临床实际情况,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调查问卷经由中山市中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学室批准,在儿科住院部派发。
访谈法:通过跟随住院医师临床查房,以笔录形式,记录患儿用药情况。
本次研究的所有内容及资料均真实,并且保存完整。
1.2研究对象
研究的主要对象为中山市中医院住院儿科患者的监护人。问卷派发采取随机发放方式。共派发110份调查问卷,回收问卷103份,回收率为:93.64%。向监护人发放问卷时,不考虑年龄、职业因素,并充分向其解释调查的目的,得到大多数监护人的理解与支持。
1.3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处理方法主要为定量研究。通过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对103张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方法与结果
2.1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注:百分比%=(人数/103)×100%
表1为103名患儿的基本情况。结果显示,2011年12月,住院患儿男女比例约为1.2∶1.0,患病群体主要是婴幼儿(29.13%)及学龄前儿童(60.19%)。患儿住院期间,监护人主要为双亲(95.14%),其中以母亲居多(60.19%)。表2为住院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冬季患儿住院,以感染类疾病为主。其中,肺部感染和肠道感染最为常见。临床诊断前三位为:肺炎(37.86%)、支气管炎合并肺炎(22.33%)、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感染)(35.92%)。
2.2用药情况调查结果
2.2.1 给药剂量调查结果
注:该调查针对口服药中片剂处置方法。
表3统计了患儿用药剂量情况。结果显示:有49.51%的患儿能完全依照规定的给药剂量用药。而不遵医嘱,监护人自行增减患儿用药量的比例为33.98%。只有16.50%的监护人,咨询医护人员后再进行药量增减。临床查房中,患儿口服药一般采取研碎成粉末后,用温水送服。表4统计了口服药片单次给药后,监护人对患儿吃不完的药品的处置方法。结果显示:52.46%的监护人会选择让患儿愿意服药时,再给予服用,以保证规定的用药剂量。30.10%的监护人会直接倒掉剩余药物,18.45%的监护人会强行让患儿服用。
2.2.2 用药情况调查结果
注:用药情况调查为多选题,百分比(%)=(出现频数/总频数)×100%。总频数为453。以上项目按发生率由高到低排序。
表5列举了16项患儿用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结果显示:个人因素(项目2、6、8、9、10、15),药物口味(项目1、4),给药途径(项目3、7、11),药物使用合理性(项目12),药物不良反应(项目14),药学服务不足(项目5、13、16),均能影响患儿用药。按影响度对以上项目进行排名,前八位分别为:药物口味不佳,患儿不愿吃药(18.10%);漏服(14.13%);点滴速度太慢,自己调速(13.47%);不愿意喝中药(9.93%);药袋没有标示具体用药时间(8.39%);患儿吐药(7.51%);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手肿、针头处疼痛(5.96%);忘记拿药或者漏发药物(5.74%)。
2.2.3 药学服务调查结果
注:该项调查为多选题,百分比(%)=(出现频数/总频数)×100%。总频数为:281。
另外我院还调查了监护人放心给患儿用药的原因。药物疗效显著(42.16%);医护人员提供优质服务(25.49%);患儿用药后没有出现身体不适和不良反应(24.02%);药价合理(5.39%),均能增加监护人对治疗的信心。表6对该如何改善患儿用药依从性进行统计。29.54%的监护人认为:生产商生产更多的儿童专用药物,可提高患儿用药依从性。此外,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与监护人加强沟通工作(27.40%);对特殊给药途径、给药方式的药物进行适当讲解(19.22%);增加药物宣传和普及儿童用药教育(13.88%);家长做好与患儿间的沟通工作(9.96%);可改善患儿用药依从性。
3讨论
本次调查中,患儿住院原因,主要是以感染为主(占96.11%)。查房记录显示,呼吸系统感染的患儿,口服药物、雾化吸入治疗的依从性较好。而轮状病毒感染的患儿,由于病程开始前1~2天,常发生呕吐(该病临床特点),此时服用药物,药物极易伴随呕吐物排出。临床查房中,对患儿呕吐物进行检查,肉眼可见未溶解的药物,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量减少,造成药物剂量不足,影响依从性。此外,由于该类患儿需要大量补液,静脉滴注治疗时间较长,患儿常常抱怨针头处疼痛或出现手肿。监护人自行调节点滴速度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降低了患儿用药依从性。
影响患儿用药依从性的药品使用复杂性因素也是重要方面,从临床查房数据观察,住院儿科患者普遍存在联合用药情况。调查中,抗感染治疗的患儿使用,抗生素联用微生态制剂(如妈咪爱、金双歧、三联活菌片或四联活菌片)的现象十分普遍。患儿住院期一般为一周,在此期间应用大量抗生素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部分患儿家属不理解为什么服用抗生素的同时,还需要服用微生态制剂。监护人的轻视,容易导致患儿漏服现象的发生,影响用药依从性。
患儿对药物不良反应耐受差也是患儿用药依从性差重要原因之一[3],例如患者使用奇霉素针过程中出现腹痛,监护人立即要求停止使用该药。其实可以通过减慢滴速,控制药物浓度等手段降低这一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
提供良好药物服务,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最主要手段。良好的药物服务手段包括:医护人员做好患儿与监护人的沟通工作,及时给出用药指导;特殊给药途径、给药方式的药物,要给予适当的讲解,减少错误使用,如:不少肺炎患儿需要进行雾化吸入治疗,使得粘痰稀释,促进排出。不少监护人不了解该如何正确地使用雾化装置,导致雾化治疗效果不好,因而对患儿用药效果产生质疑,产生不配合治疗的情绪。
患儿住院花费金钱较多,45.70%的监护人认为,患儿情况好转就不用继续服药。访谈中,有的监护人甚至认为,医生坚持用药维持治疗是为了从患儿身上多赚钱,因而,擅自停药、要求出院的情况也较常见。对疾病严重程度认识不足,对治疗方案不够信任,也是造成患儿用药不依从的原因。
目前,药师深入临床查房可以填补医生药学服务不足这一现状,且临床药师因具有良好的药学专业知识,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好的用药建议,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用药依从性,增强临床药疗效果。此外,临床药师参与查房工作,可以从专业角度出发,为患者讲解每类药物治疗的作用,对特殊给药途径的药物进行用药示范,增加病患对治疗的了解,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参考文献
[1]任艳丽.对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4(3):12-14.
[2]叶秋明,劳嘉华,肖美华.儿科患者用药不依从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今日药学,2012,01(2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