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需求分析

2024-09-06

企业需求分析(共12篇)

企业需求分析 篇1

一、内控基本理论

2006年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 对内部控制内涵和要素重新进行了定义, 认为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 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的遵守, 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内部控制对公司及其利益相关方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和走向成功具有关键意义, 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及有效的执行力能够从信息源头上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管理的目标。快速发展的现代企业需要有科学的管理体制, 规范的法律环境, 规避各种风险的能力。

二、互联网+对内控五要素的影响

“互联网+”实现了信息的高度集成, 拓宽了管理幅度, 企业组织结构由传统纵向组织架构转向扁平化的共享服务架构, 企业变得虚拟化, 企业运作模式变的移动化, 企业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关系趋于社交化。企业文化推崇科技人才的培养。

互联网+”尽管降低了人工控制风险, 却加大了风险评估范围, 因为数据高度集中可能使信息技术人员获得超越自己履行职责以外的数据访问权限, 破坏了系统应有的职责分工, 在未得到授权情况下访问数据, 毁损数据或对数据进行不恰当的修改。黑客侵入窃取会计信息、会计数据信息丢失、档案缺乏有效的保措施等都会波及企业的正常运行, 给企业带来损失;

控制活动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直接和关键途径, 也是其他要素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和衔接点, 内部控制能否得到真正贯彻执行并发挥实效, 最终需要体现在不相容职务分离、授权审批、会计系统、财产保护、预算、运营分析、绩效考评等一系列控制活动的有效展开。“互联网+”增强了控制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高效性, 加强了内部控制的预防、检查与纠正的功能。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转变为对人、机共同控制, 控制程序也与计算机处理相适应。

“互联网+”使得信息和沟通更加便利, 管理层随时了解员工动态, 同时为高层管理者和基层员工提供交流平台, 提高了内部沟通的效率, 避免了旧组织结构下, 禁止信息跨级传递造成的信息失真与过时。而且, 通过互联网, 企业获得消费者的反馈信息过程变得扁平而快速, 能更好地提供符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改善企业的内控机制。

监督在“互联网+”环境下更为重要, 环境控制的优劣、风险评估的水平高低、控制活动的效果、信息沟通的畅通与否都需要有相应的机制加以有效的监控、评估和及时的反馈。在信息化环境下, 用于监督活动的很多信息都由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产生, 一旦某一环节发生错误, 能在短时间内波及整个企业数据库, 从而导致管理层从监督活动中得出结论。因此监控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及时了解系统数据处理流程, 并针对企业内外环境变化, 及时评估业务控制执行情况, 重新调整信息系统和相关的控制措施。

三、企业对内控的需求分析

管理的需要:互联网+时代, 高度的信息集成, 更需要一个高效率的管理体系, 内部控制作为一种有效的现代管理技术, 被现代企业广泛推崇,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职能部门也随之增多, 这就需要企业的内部协调一致, 尽量节约资源, 防止差错和舞弊, 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使企业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这就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包括组织结构、风险评估、内部沟通、业务程序在内的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管理机制。

法律的需要:互联网+, 使得企业的管理由纵向管理趋于扁平化管理, 发散的思维模式更要有严格的法律约束。1977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反国外贿赂法》 (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 FCPA) , 要求在SEC管辖内的每一个公司都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必需拥有持续的内部会计控制, 以合理保证所有交易事项都得到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权和认可, 1978年《证券交易法》 (第14478号公告) 对受《反国外贿赂法》约束的上市公司, 要审查其会计程序、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营业惯例, 促使他们采取符合法律要求的必要措施。

成本效益的需要:控制不足可能导致财务信息不真实, 不能公允反映财务状况, 不能合理配置资源, 造成浪费, 违反法律法规, 最终使企业目标不能实现;控制过度可能导致压制员工积极性, 控制过分复杂, 会降低顾客满意度。因此企业在避免违规、降低处罚、减少欺诈、管理风险、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加强政府管制等方面着手,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选择能够实现“控制过度”和“控制不足”的总成本最小化的控制水平。因此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的当务之急。

企业需求分析 篇2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一项培训活动之前,由人力资源主管部门、主管人员、工作人员等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各种组织及其成员的目标、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鉴别与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的一种活动或过程。

一、产生培训需求的动因

1.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对石化主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无论是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还是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先进设备的应用,都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目前企业与国外大公司的竞争,已经不再局限于产品层次的竞争,而是上升到技术层次的竞争。科技创新已经不只是为生产经营服务,已成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对职工进行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等方面的培训。

2.管理风格创新。一个现代化的特大型联合企业,要想实现基业长青,必然会不断涌现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形成本公司的创新文化。企业要形成自己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管理原则、经营理念、行为准则、公司精神、公司口号等,这些创新文化需要通过培训等各种方式在企业和广大职工中传播,并变成企业和职工自觉遵守的行动。

3.组织本身以及法律法规的变化。一个现代化的企业,其体制和机制必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进行组织机构的调整、优化。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加强,出现了新的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劳资双方而言都必须了解和掌握,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必须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因此要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4.人员变化。对年轻员工和新员工的培训,其内容除了事关就业、上岗能力之外,还必须让他们熟悉企业的一切,包括企业的使命、目标、特定文化、员工的期望等;对成长型员工,需要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为达到更高层次工作要求,需要进行晋级与提升培训;为工作的发展与完善,或为个人的发展与完

善,需要进行复合型培训。

5.绩效变化。实现企业正常的既定的绩效是非常重要的,但结果常常令人遗憾,并由此产生了相关的培训需求。这些遗憾和相关的培训需求主要是提高熟练与准备程度需要培训;消除生产程序无故停顿需要培训;安全生产需要培训;加强工作责任心,提高敬业精神需要培训;保持个人与企业改革、发展整体目标的一致性需要培训。

二、培训需求挖掘方向

1.要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国内外环境进行分析。

2.要从企业内部多层次进行挖掘。对企业管理层可以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全局高度来看待,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工作进行分析;对培训主管部门,由于掌握了大量的有关职工技能水平、人员素质的第一手资料,因此要充分发挥好牵头和参谋作用;对职工本人,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他们最想学什么,需要在什么方面得到提高,将使培训得到职工的支持与欢迎;对职工的上级,由于朝夕相处,他们对职工本人的优缺点比较清楚,因而最能提出职工最急迫需要的培训项目;对职工下级或者同事(同行),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也会有意外的收获。

3.要获取外部信息。从企业外部获得的信息有时更客观、更有利于明确企业的培训需求。由于管理专家、顾问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知识,对问题的看法往往能入木三分,颇有见地,因此,向专家请教,无疑会得到一些启示。客户、供应商以及其他企业外部人员,由于他们与企业接触,明确其中的问题、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比较客观,不受企业内部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信息也比较准确,这对企业需求调查非常有帮助。

三、实施步骤

1.制定详细的培训需求调查计划书。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调查目的。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项调查、想要知道的内容。比如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形式、培训过程异常控制和预案、培训考核方式、由谁来主导培训等等。(2)调查项目。根据调查目的,决定所获取的资料类型和调

查途径。(3)调查方法。决定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样本及调查方法。(4)经费预算。主要包括文印资料费,调查人员的交通费、补贴费,调查过程所需要的费用等。(5)进度安排。根据调查过程所要做的各项工作及关系,列出调查进度表,画出调查进度网络图,以便控制培训需求调查的进度。

2.制作好培训需求调查样本。根据调查的目的、对象及选用的方法,制作好不同的培训调查样表。

3.组织实施培训调查。安排专人实施培训调查,各部门负责人给予一定的支持。常用的培训调查方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档案法、集体(小组)讨论法、测试法、关键事件法、自我分析法等等。重点要调查清楚这类人受过什么同类或相关培训(在哪里受训、何时受训、收获如何、评价);查清楚现在与本培训有关的能力(知识、技能、经验)水平、工作态度、业绩表现;查清楚这类人的知识结构、擅长什么、弱项是什么、到何种程度;查清楚学习动机、风格以及接受培训能力的环境特点等。

4.培训需求分析整理。对调查所得的资料进行归类分析整理,并撰写培训调查报告,以便作为培训计划的附件,上报主管领导。

四、注意事项

第一,培训需求的动因来自各个方面,只有对各方面的培训需求做到及时洞察、全面把握,培训需求的分析工作才会变得适时、适当,否则只会浮在表面,既不深入也不彻底。这样才能保证此后的整个培训活动有可能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与此同时要注重经济性和规范性。

第二,培训需求分析时,调查人员要熟悉企业的文化、业务经营范围;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控制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能力等。如果不注意人员的选择,培训调查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第三,培训调查时,要注意分析方法的使用。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要设计不同的调查方法,如果从高级管理层到最普通的员工都使用同一张问卷,或者事前没有做足相关的准备工作,培训需求分析只能走过场,不能挖掘出真正的培训

需求。

第四,培训需求现场调查结束后,工作人员要对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归类,仔细分析、总结、提炼,同时要将以往培训办班以及所做的培训需求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认真总结回顾,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第五,培训需求分析的动态化管理。一般企业往往一年做一次大规模的培训需求分析,实际上这远远不够。在日常培训管理中,因生产经营和管理发展变化,培训需求分析工作要经常化、持续不断,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最新的培训需求。

第六,培训需求分析评估。无论是大规模系统的培训需求分析活动,还是日常的培训需求分析管理,都要对需求分析的全过程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这样的需求分析才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形成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实用中小企业VPN需求分析 篇3

关键词:VPN 需求分析 共享信息资源 协同工作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10-139-02

1 引言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在全国各地甚至全球都成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与产业链上下游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依托互联网,可以实现企业总部、分支机构、经销商、合作伙伴、客户和外地出差人员跨地域、跨时空地交流信息,促进资源共享和业务集成,增强协同效率和降低经营成本。

如何低成本、合理、合法、安全、易扩充地支持异地机构的办公网络互联,一直是中小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大公司采用的租赁电信运营商数据专线方式,由于费用昂贵,不适应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同时,专线也仅仅解决了多个内部网对接的问题,网络互连与身份验证的安全隐患仍有待解决。随着网络与安全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VPN技术与产品已经趋于成熟,易为众多中小企业接受。

本文以一家虚拟的中小企业为例,以现实适应性和安全与投资最大性价比为目标,通过技术解析、需求分析、综合考核评估等几个步骤,逐步剖析优化得出VPN产品的推荐选型建议。

2 技术背景介绍

VPN(“虚拟专用网络”)通过特殊加密的通讯协议,在连接于互联网上的位于不同地方的两个或多个企业内部网之间建立一条专有的通讯线路,从而利用公共网络建立虚拟私有网,实现异地访问。

VPN有两种基本实现方式,IPSec VPN和SSL VPN。前者可提供高安全性的用户远程访问,但安装和维护比较麻烦(需要客户端安装软件,异地机构之间对接要求双方都同时部署设备等),同时客户端上的设备配置改变,不仅可能导致客户端软件的重新安装和调试,还有可能引起整个网络结构的调整。后者是解决远程用户访问公司内部系统与共享数据的最简单、最易用、最安全的技术,在不影响已有网络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加密传输、插件内嵌浏览器的方式实现,具有部署简单,无客户端,维护成本低,网络适应强等特点。

3 选型需求分析

由于市场上VPN实施方法与产品及价格区别很大,作为信息化投入预算较小的中小企业,在采购和实施设备及软件之前,必须进行全面需求分析与合理综合评估。

建议先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3.1 是否需采购专用的硬件设备

理解相关产品所涉及的技术路线,确认解决方案选型的方向。广义上讲,VPN技术是路由器具有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已被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硬件设备或Windows Server、ISA Server等软件支持,配置成为VPN网关。本案例推荐硬件设备原因在于企业级的应用需求,简单通过软件配置难以实现,例如:

(1)当需要同时支持SSL/IPSec时;

(2)当需要支持包括DKEY在内等的网络接入多重身份认证方式组合,以及实施细粒度的资源访问授权控制来保障用户、边界、应用数据的完整和安全时;

(3)当涉及易用性、可配置、执行效率、扩展性、可靠性、系统集成、分布式集群等企业级应用要求时;

(4)当从设备的系统处理能力的角度考虑时。专业的硬件VPN设备采用的是硬件架构甚至专有操作系统,相对于软件VPN服务器的通用架构,系统运算能力与执行效率高。

3.2 对安全接入实际需求的分析

判断到底哪种类型的VPN能够解决问题?用什么组网方式最好?产品中最值得关注的关键指标是什么等等,这些都是后续选型决策评价的依据,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最贵的设备就一定适合。根据研究,本文需求分析如下:

(1)为了对已有办公网络拓扑影响最小,推荐采用旁路方式部署新设备。

(2)应同时支持IPSec和SSL两种标准协议,因为各有最适合的应用环境和情形。

(3)广泛地支持各类网络应用,包括支持绝大部分基于TCP的应用和协议,支持服务器和客户端间的双向访问以及UDP应用,提供客户端安全检查的功能等。

(4)针对吞吐量和并发用户数的评估,不能简单累加用户数,应当针对不同应用领域,差异化估算,再统筹规划,以免过多采购并发数授权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以表1为例,对于某200-300人左右的集团型中小企业,即便拥有多个应用信息系统,最多也只需购买100个并发授权。

(5)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通过建立集群的方式,为企业运营提供更高的可用性保障。中小企业双机集群一般足矣,但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机构,因为外部接入用户数会几何级别变化,需要考虑建立几十台VPN设备的大集群和增加负载均衡器等网络设备。

4 重点研究内容

针对本案例,有两点是需要进一步补充研究的:一是安全体系,二是性价比。

(1)安全是端到端,多层次的管理体系,不是孤立的一个参数。从需求分析角度,有几个考虑:1)仅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的传统登录验证方式,存在密码泄露的风险,建议中小企业用户采用基于USB加密狗等多种安全身份验证技术组合;2)端到端即客户机、设备、数据和服务器的多层安全控制;3)安全体系应当包括终端安全,集成防火墙、反向代理结构,全面的认证/授权/审计,以及安全性能加强的OS等内容。

(2)如何通过选型,合理地节省成本?有权接入用户数量多,但并不代表同时接入网络的“并发用户数”多,否则将产生很多不合理费用。可以争取一种更合理更灵活的报价方式,即DKEY硬件单独报价,并发数授权按需购买。这种采购模式是一种创新,通过合理评估几乎能节省50%的采购费用。

5 后续准备工作

当前市场上不同解决方案所涉及到的信息安全产品的功能特性、实现方法和价格差异很大。经过上述需求分析,我们可以确认一系列待评估和比较的功能技术要点,从而总结出选型标准与细分指标,做到有的放矢,客观量化有依据。

综合选型标准方案应当是全面客观的,不仅需要考虑设备的购置成本,还应考虑设备的管理成本和服务成本,以及后续升级、扩展的成本和实施方法等,要根据当前网络的安全需求、网络规模、具体应用和费用预算酌情选购。

企业应用XBRL的需求分析 篇4

一、XBRL的特征及其优势

XBRL作为一种以XML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并且成功改进的标记语言,不仅继承了XML的所有优点,更拥有其自身独立的特征及优势。

(一)XBRL的特征

XBRL具有标准化、结构化、可扩展性、跨平台和跨语言的特征。

1.标准化。XBRL严格定义标签概念,用全球通用的语言使财务信息的标准化描述成为可能,成功解决了全球流通的规范问题。

2.结构化。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具有结构性,可以自动识别XBRL格式的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我们可以定义每一个会计科目,并且还能够深度定义直到最末级。比如:“流动资产”下包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短期投资”、“应收票据”三个科目,后三者之间属于并列关系,这些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可以在XBRL技术中体现出来。

3.可扩展性。它的可扩展性体现在国家、各行业、各企业都可以按照会计准则和分类标准扩展不同层次的标签,实现XBRL格式的财务报表的通用分析和个性化展示,具有一致性和灵活性。

4.跨平台。在XBRL格式下相关数据能够跨硬件、软件、网络等进行互联互通,只要生成规范的实例文档都能被识别,不存在任何所谓“平台”的限制。

5.跨语言。在XBRL的技术架构中支持多语言标签,能够对财务报表进行跨语言转换。

因此,XBRL被称作财务报告领域的“条形码”,与现有的技术条件相比,具有很大优势。

(二)XBRL具有的优势

1.XBRL为财务分析提供便利

XBRL的应用为财务数据提供了更广泛的可比较性。与传统的PDF格式报表相比,避免了自行寻找、整理的麻烦。计算机保存有大量财务数据,信息使用者可任意选择不同年份、不同行业甚至不同国家的数据灵活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针对有价值的信息还可以提取细小标签进行深度财务分析,增强决策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XBRL有利于简化企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XBRL的应用简化了会计信息产生、传递、应用的各个环节,使财务数据收集、报告工作更加流畅。传统格式的财务报表在对外披露时,需要由相关人员重复输入并制作不同体例、格式的数张报表提供给不同使用者,输入错误的风险大。而利用XBRL技术可以由计算机自动生成,虽然传递的信息内容上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是使用者能够更加智能化地利用这些信息,有效降低了数据采集、传递的成本。生成规范的XBRL实例文档只要通过计算机简单操作,便能高效、准确地反映结果。

3.XBRL有利于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企业中若存在对会计信息后期操纵或更改数据的严重违纪行为,现有技术条件通过调查也可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但是,企业中为了避税或增加报表上资产项目等进行的一些不规范操作,传统的技术条件就无法实施监控。而XBRL技术严格执行会计准则,防范这些游走在准则边缘的行为,大大减少舞弊空间。从另一方面讲,XBRL的高效使用也为企业审计工作提供便利,审计方可以利用XBRL格式的数据及时查出问题,并发表意见,进一步实现企业财务透明的目标。

二、企业应用XBRL的需求分析

(一)企业外部的需求

1.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会计国际化趋势的要求

目前,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会计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企业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化激烈竞争。财务报告既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证明,同时也是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重要信息载体。通过互联网向投资者、债权人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商家们竞相争夺的资源。与此同时,国际上要求会计标准统一化和报告语言的无差异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用XBRL格式呈现的信息将允许国际投资者在语言无差异的环境下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而不用考虑语言的差异。使用XBRL格式呈现财务报告的公司将最有可能获得分析师的注意。目前,世界各地会计界组织也在积极推进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2.适应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用户对企业的需求

XBRL的应用大大降低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对于债权人、投资者等而言,信息可以直接从不需要人工翻译的数据源中提取,重新捕获或检查数据,中介机构可以不复存在。XBRL显著提升了信息获取、加工和扩展的速度、准确性和科学性,及时形成所需要的个体、整体或行业等各类信息,包括历史信息和当前信息,从而使信息需求者做出更加科学合理和快速的投资和信贷决策。

3.适应相关政府部门对企业监管的需要

证券、税务、审计等政府部门对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起着监管的职能,承担着经济警察的作用。每个企业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和管理要求,按期向税务、审计、证券等管理部门提交纳税报告和财务报告。政府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企业提供的财务报告分析出当地企业的发展状况。利用XBRL还可以将被监管者纳入现代化的统一监管系统,从而大大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作用。同时,XBRL还能够打破不同监管系统、不同监管部门间的数据屏障,从而形成“数出一门,资源共享”的统一监管平台。

(二)企业内部的需求

1.有效降低数据采集和财务信息披露的成本,提升内部信息系统的整合速度

使用XBRL进行披露的财务信息具有标准格式,一次生成以后,就可以直接在会计师事务所、监管机关、互联网站以及出版印刷单位等不同机构、部门之间流通。XBRL技术的应用,使相关的网上系统能够无缝对接共同工作,能更高效率,低成本地缩短公司报告时间,从技术上促成在线持续报告的实现。由于在大范围内使用相同的标准,加上计算机技术会使数据传送速度更快,从而帮助管理层能够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

2.提高会计报表编制效率,降低人工数据采集的风险

传统的纸质财务报告方式需要会计人员人工采集数据,明显大大增加会计报告的复杂程度。XBRL提供的规范的报表格式,降低了重复输入资料的次数,增加了资料的可靠性,同时提高了会计报表编制的效率及准确性。

3.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平台,及时分析和利用信息,提高管理绩效

在企业实现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中,大多数公司希望利用XML的优点,加强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间的协调和跨平台数据重复利用,以方便数据合并。XBRL以XML这一标记语言作为基础,继承了它拥有的所有技术优势。一方面,XBRL的“下钻”功能使得公司管理层在阅读报告时可以随时查阅相关明细信息,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面对汇总数字,有助于提高管理者对报告数据的理解,帮助其做出有效的管理决策;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地采集同行业的其他企业或上下游企业基于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及经济交易数据,运用分析软件与企业进行对比分析。

三、企业应用XBRL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一)企业应用XBRL的影响因素

1.分类标准体系的完善性

分类标准是对财务报告内容的描述和分类体系,可以看做是XBRL模式的扩展,规定如何由特定组织依据XBRL规格书创建适用于本行业企业信息交换的“词汇表”或“字典”。例如,对于某企业的财务报告,可以利用财务信息元素理论说明该报告包括的信息量是多少,并可以实现在进行国内和国外、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之间财务信息量的对比。因此分类标准只有“统一”之后才可通用。如果XBRL分类标准的汇总程度比企业偏好的汇总程度高,企业也许会按XBRL分类标准编制财务报告,这将导致信息损失。为了避免信息损失,企业也许会扩展XBRL分类标准,但不同的企业很难采用统一的扩展标记语言来编制报告,这有可能会导致企业间信息可比性的降低。另一方面,如果XBRL分类标准的汇总程度比企业偏好的汇总程度低,企业自身的偏好可能促使其将XBRL分类标准中的几个子账户汇总起来编报,而这又需要企业扩展此类汇总标记,从而导致企业间信息可比性的降低。

2.企业应用XBRL的成本和效益

作为市场参与主体的企业具有理性人的特征,在做出任何决策之前,都应该充分衡量该项决策的成本和效益。在收益方面,企业会考虑引进XBRL能否使企业获益,包括财务报表编制是否简单,数据传送与交换是否快捷准确,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是否改进,管理水平是否得到提高以及是否因此获得竞争优势等。在成本方面,企业会考虑引进XBRL需要哪些投入以及会带来哪些风险等,目前企业应用XBRL需要很大的成本,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应用XBRL的意愿。

3.应用软件和应用流程的完善性

对于企业来讲,采用XBRL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购买软件以及用于新系统的开发和完善。这对于规模小的企业很难做到;对于大的企业,是否有动力舍弃现有的系统去采用XBRL很难确定。通用型的XBRL系统软件的产生和应用,能有效降低企业施行XBRL系统的成本和风险,加速XBRL系统的推广进程。XBRL报告供应方及报告使用方的应用流程也是XBRL应用的必备条件。从基础数据到实例文档到多种格式报表的输出,及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利用、分析都离不开应用流程的参与。

4.XBRL人才的完备性

XBRL格式的网络财务报告不但能提高财务人员获取信息的速度,而且能使从业人员通过软件工具对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重复利用。这样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将从传统的对数据信息的组合、分类、报告转变为正确合理地评估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并且及时地向他们提供有关的信息。XBRL的实施给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需求,要求相关从业人员至少要了解XBRL及其相关软件工具的应用才能提高财务信息的分析和利用能力,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二)企业应用XBRL的对策分析

XBRL具有很多潜在的好处,但由于这项新技术的实施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根据研究分析认为企业、政府等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给予改进。

1.完善XBRL的分类标准

XBRL分类标准的制定是XBRL应用的最重要的环节,是我国开展XBRL的关键。首先,分类标准的制定机构既要考虑准则如何映射,又必须考虑企业如何应用,甚至有必要研究企业实施XBRL报送的效益与成本,才能充分挖掘企业应用XBRL的原始动力,保证XBRL技术的生命力。其次,必须着眼于整个XBRL分类标准体系这个大局,充分考虑元素的粒度和导入机制,为分类标准的扩展预留接口,以满足日后行业监管和企业扩展的需要,为整个XBRL分类标准体系的完善做好准备。

2.政府的政策

首先,政府部门可以考虑以减少企业实施XBRL费用支出为目的给予企业税收优惠,如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其次,税务机关、监管部门等也可以要求只接受XBRL格式的资料,强制企业使用XBRL。

3.加快XBRL相关软件和应用流程的开发

XBRL从根本上来讲是一种计算机语言,其制定和应用都需要相关软件和系统的支持,因此,应该积极引导国内会计信息化软件企业全面参与XBRL的研究制定工作,积极地推动我国信息化软件民族产业的升级与国际化。我国可以在目前的通用报表、会计科目层面的分类标准的基础上,为现有的会计软件添加XBRL转换器,使会计软件的内部数据传递及报表输出统一为XBRL格式,开发以XBRL格式为基础的数据分析、转换工具。

4.加快XBRL应用人才的培养

对于XBRL应用人才的培养,一方面,我们应该加强对XBRL教育的研究,并在高等院校开设XBRL相关课程,如在经济学、计算机信息、管理学等相关专业开设XBRL的必修课。以各类职业技术学院为主培养基层从业人才,以各地的高等院校为主培养中、高级从业人才。另一方面,必须加大非学历教育,强化从业人员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职业培训可以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形式,社会的团体组织应定期组织XBRL短期培训,以便使从业人员能够快速做到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具体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定泉.会计信息系统[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2]陈文铭,王淑娇,郑芳.基于XBRL模式的网络财务报告应用问题[J].财经问题研究,2011,(8).

[3]刘玉廷.推广应用XBRL推进会计信息化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11,(8).

[4]邵敬浩.XBRL在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2,(11).

企业培训需求分析检讨与改善 篇5

通过前几天的讨论学习,相信大家对培训需求分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对照自身所在企业的培训需求分析现状与效果,结合大家的成功经验,你是否有所收获呢,一起来诊断和改进吧。请问:

1、目前你公司的培训需求分析存在哪些问题?

2、具体你会怎么来改善和优化?请分享你的思路和想法。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工作的开始。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由此可见,培训需求分析尤为重要。在本周二、三与大家分享了培训需求分析的注意事项,实际上在具体的操作中很难周全地兼顾到,时间不允许,精力也不够。

一、培训需求分析存在的问题 就我所在企业而言,培训需求分析工作还是存在较多问题的:

1、培训需求分析在走形式。对培训需求的分析重视度不够,需求调查以后,没有充分的准备和思考,往往造成分析流于形式、浮于表面、也不彻底,没有有效与后期培训计划的确定工作挂钩。

2、前期没做好宣传和培训。正是因为宣传和培训工作的缺失,导致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没有到位,并且没有掌握相应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也不了解企业战略等因素。

3、培训需求调查方式单一。我们在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时,基本上都采用的是问卷调查的形式,并且还是一份问卷多年使用。

4、培训需求没有有效整合。培训需求的汇总、分析时,没有充分考虑员工短板,更不用说考虑员工的兴趣与职业发展,更多考虑的是官方和客户对企业培训的要求。

5、需求分析没有及时跟踪。一般情况,企业的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都是每年一次,当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没有及时组织需求分析,没有进行必要的培训计划调整。

6、培训需求分析不够全面。主要源于经办人员高度不够,只是办事员角色,不了解公司战略。另外,经办人员的沟通、协调及文字表达能力也很有限,不能很好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导致分析不够全面。

二、改善和优化思路

明确问题后,我们才可以对症下药。采取哪些措施才能达到改善和优化的目的?我认为主要要抓好以下方面:

1、抓好全员培训引导。培训引导的目的,一是让全体员工重视培训需求调查,二是让员工明白公司战略、本职工程操作流程等,三是让员工掌握一定的培训需求调查知识,尤其是让HR专业起来。通过努力,提升培训需求分析工作的科学度。

2、做好分析方法选取。不同对象使用不同的方式,即便同样采取问卷调查法,不同人员采用的问卷也是有差异的,所以要采取多种方式,比如新员工采用

工作分析法,老员工采用绩效分析法等,要提高方法选取的针对性。为了提升需求准确性,也可以综合采用多种方法。

3、衔接多方需求关系。衔接好行业、客户、企业、个人等多主体对培训工作的要求,绝对不能一味迎合行业、客户对培训的要求而背弃了培训的初衷。要充分辨识好现阶段的关键和培训的主要目的,要有轻重缓急,绝不能舍大取小。

企业需求分析 篇6

【关键词】技术壁垒 竞争情报 情报预警系统

【中图分类号】F75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427-01

技术壁垒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国家以保护人类、消费者权益、环境以及国家安全等目标而制定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食品安全以及动植物检疫等措施。目前技术壁垒已经超过传统配额、许可证措施以及反倾销,成为影响我国企业出口贸易的第三大障碍。

1、技术壁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在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运作过程中,技术壁垒带来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根据调查显示,2010我国年有31.74%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582.41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3.69%;企业新增成本243.91亿美元。而欧美、日本和韩国是技术壁垒主要实施的国家。技术壁垒增加企业出口成本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为了技术创新、环保和工作条件而投入的生产成本,其次是为了检测而引进的先进测试设备,第三是进行相关认证提交的费用。

2、企业对外贸易中情报信息的需求

本文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对外贸易情报信息需求内容和信息服务方式,为技术壁垒竞争情报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本次调研使用邮寄问卷和电子邮件相结合的方式,并辅以电话追踪。本次调研回收130份有效问卷,行业涉及食品、纺织、电子、轻工以及钢材五个行业。

2.1 企业需要的情报信息内容

企业对所需的情报信息内容反馈如下表所示,整体来看,大部分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都希望能够获得情报信息的有关支持。而相关调研数据也表明,超过半数的企业都急需贸易环境分析等在内的信息,其次是贸易风险预警的通告和标准。

2.2 企业情报信息源使用情况

通过对10个类别情报源使用情况的统计和分析,使用最为广泛是企业内部的各种出版物,比如说企业内部研究报告、规章制度以及产品标准等,另外政府网站也是企业获取情报信息的主要来源。

2.3 企业需求的情报信息的服务方式

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企业都会选择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获取企业所需信息,这也与上一部分情报源的调研相符合,剩余三种方式企业使用差别不大。虽然大部分企业都在使用互联网搜集免费的竞争情报信息,但是由于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因此大部分企业都在使用搜索引擎来提高信息搜集的效率。但是也有一部分企业选择收费数据库,期望获得相对高效、精确地情报。而同时也有将近六成的企业从不使用竞争情报专业软件。

2.4 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满意度

通过文章的第二部分了解到,企业情报信息主要是来自企业自身进行的情报工作,其次依次为专业咨询公司、行业协会以及政府机构。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得到的情报服务支持比率以及企业满意度如下图所示:

3、对外贸易企业竞争情报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

根据调研数据,企业竞争情报信息服务体系的构建,要结合企业不同的情报需求在技术壁垒危机还未发生、但却存在很大可能性的时刻,及时有效做出警示,并在接收到相应警示后迅速采取措施,经技术壁垒的危机扼杀在襁褓中,或者将技术壁垒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3.1 建立横向和纵向的信息协作网络

在原有质检体系的检验标准基础上加强信息交流,扩大竞争情报的信息来源,建立横向和纵向相结合的评定信息、技术法规和产品标准网络,由相关部门带领三资企业、出口企业在内的的横向信息协作网络,以达到相互协作、互通有无的目的。充分利用WTO关于技术壁垒咨询窗口的作用收集相关信息,及早获取其他贸易国相关技术法规和评定信息,加强对其他国家技术政策、标准结构、技术标准以及相关法规的研究,密切关注全球技术壁垒最新动向,帮助我国产品满足国际标准或贸易国要求,避免陷入技术壁垒陷阱,无法补救。

3.2 技术壁垒竞争情报信息的推送

目前,国内很多出口城市都建立了以政府为主体的技术壁垒预警网站,比如上海是的贸易监控预警体系、深圳的技术贸易壁垒资源网等。但是这些系统或网站并没有真正发挥预警效果。虽然这些系统都涵盖了很多国内外的市场信息和政策法规的变化,但是信息滞后严重,并且服务主体严重偏差。要帮助企业因信息不畅通造成的经济损失,借助推送技术可以真正达到预警的作用。

企业根据自身个性化的需求,对技术壁垒相关情报信息进行筛选,享受推送服务的企业在独立频道内,依据企业的行业特征、相关贸易出口国等信息实时获得技术壁垒竞争情报,并按照预警的级别进行排序,定期推送给相关企业。在此过程中,可以由专家组进行情报分析,形成情报简报和经典案例,供企业进行检索和参考。

4、结束语

企业如何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篇7

一产生培训需求的动因

进行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必须要搞明白“为什么要培训”, 也就是要弄清楚产生培训需求的动因。产生培训需求的动因有很多种, 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科技进步

科技进步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科技创新对石化产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新产品的开发, 还是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先进设备的应用, 都与科技进步密切相关。目前同类企业间的竞争, 已经不再局限于产品层次的竞争, 而是上升到技术层次的竞争。科技创新已经不只是为生产经营服务, 已成为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企业致力于科技研发, 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与保护。科技进步使得企业走出“引进—落后, 再引进—再落后”的技术发展怪圈, 成为企业安全生产、发展壮大的助推器。因此, 为赶上科技进步的步伐需要对职工进行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等方面的培训。

2. 管理风格创新

出一个现代化的企业, 要想实现基业长青, 必然会不断涌现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形成本企业的创新文化。很多企业通过多年发展, 形成了自己的愿景、使命、核心价值、管理原则、经营理念、行为准则、企业精神、企业口号等, 这些创新文化需要通过培训等各种方式在企业和广大职工中传播, 并变成企业和职工自觉遵守的行动。

3. 组织本身以及法律法规的变化

一个现代化的企业, 其体制和机制必将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进行组织机构的调整、优化。比如企业发生管理模式变革、并购重组等, 这些必须通过培训, 让广大职工所熟知并执行, 以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实现最佳的组织效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日益加强, 出现了新的法律法规, 如《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 对劳资双方而言都必须了解和掌握,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企业, 必须依法经营、依法管理, 因此要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4. 人员变化

对年轻员工和新员工的培训, 其内容除了事关就业、上岗能力之外, 还必须让他们熟悉企业的一切, 包括企业的使命、目标、特定文化、员工的期望等;对成长型员工, 需要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为达到更高层次工作要求, 需要进行晋级与提升培训;为工作的发展与完善, 或为个人的发展与完善, 需要进行复合型培训。

5. 绩效变化

实现企业正常的既定的绩效是非常重要的, 但结果常常令人遗憾, 并由此产生了相关的培训需求。这些遗憾和相关的培训需求主要是提高熟练与准备程度需要培训;消除生产程序无故停顿需要培训;安全生产需要培训;加强工作责任心, 提高敬业精神需要培训;保持个人与企业改革、发展整体目标的一致性需要培训。

二挖掘培训需求的方向

进行企业需求培训分析必须要弄清楚“需要培训什么”, 也就是挖掘培训需求的方向。挖掘培训需求的方向, 基本上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从总体上进行把握, 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国内外环境进行分析, 结合企业发展规划目标, 使企业培训的核心工作和中心任务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2. 从企业内部多层次进行挖掘

对企业管理层可以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和全局高度来看待, 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工作进行分析;对培训主管部门, 由于掌握了大量的有关职工技能水平、人员素质的第一手资料, 因此要充分发挥好牵头和参谋作用;对职工本人, 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 他们最想学什么, 需要在什么方面得到提高, 将使培训得到职工的支持与欢迎;对职工的上级, 由于朝夕相处, 他们对职工本人的优缺点比较清楚, 因而最能提出职工最急迫需要的培训项目;对职工下级或者同事 (同行) , 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也会有意外的收获。

3. 获取外部信息

从企业外部获得的信息有时更客观、更有利于明确企业的培训需求。由于管理专家、顾问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知识, 对问题的看法往往能入木三分, 颇有见地, 因此, 向专家请教, 无疑会得到一些启示。客户、供应商以及其他企业外部人员, 由于他们与企业接触, 明确其中的问题、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比较客观, 不受企业内部人为因素的干扰, 因此, 信息也比较准确, 这对企业需求调查非常有帮助。

三如何实施培训

进行企业需求培训分析还应该明确“该怎样培训”, 也就是如何实施培训的问题。一般来说, 企业培训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制定详细的培训需求调查计划书

一般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 调查目的。说明为什么要进行这项调查、想要知道的内容。比如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形式、培训过程异常控制和预案、培训考核方式、由谁来主导培训等等; (2) 调查项目。根据调查目的, 决定所获取的资料类型和调查途径; (3) 调查方法。决定调查地点、调查对象、调查样本及调查方法。

(4) 经费预算。主要包括文印资料费, 调查人员的交通费、补贴费, 调查过程所需要的费用等。 (5) 进度安排。根据调查过程所要做的各项工作及关系, 列出调查进度表, 画出调查进度网络图, 以便控制培训需求调查的进度。

2.制作好培训需求调查样本

根据调查的目的、对象及选用的方法, 制作好不同的培训调查样表。

3. 组织实施培训调查

安排专人实施培训调查, 各部门负责人给予一定的支持。常用的培训调查方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档案法、集体 (小组) 讨论法、测试法、关键事件法、自我分析法等。重点要调查清楚这类人受过什么同类或相关培训 (在哪里受训、何时受训、收获如何、评价) ;查清楚现在与本培训有关的能力 (知识、技能、经验) 水平、工作态度、业绩表现;查清楚这类人的知识结构、擅长什么、弱项是什么、到何种程度;查清楚学习动机、风格以及接受培训能力的环境特点等。

4. 培训需求分析整理

对调查所得的资料进行归类分析整理, 并撰写培训调查报告, 以便作为培训计划的附件, 上报主管领导。

四进行企业培训需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企业培训需求分析时, 有一些基本的要求, 需要特别注意把握, 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对培训需求做到全局把握

培训需求的动因来自各个方面, 只有对各方面的培训需求做到及时洞察、全面把握, 培训需求的分析工作才会变得适时、适当, 否则只会浮在表面, 既不深入也不彻底。这样才能保证此后的整个培训活动有可能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与此同时要注重经济性和规范性。

2.注重培训人员的抉择

培训需求分析时, 调查人员要熟悉企业的文化、业务经营范围;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 良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管理能力、控制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能力等。如果不注意人员的选择, 培训调查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3.培训调查时, 要注意分析方法的使用

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 要设计不同的调查方法, 如果从高级管理层到最普通的员工都使用同一张问卷, 或者事前没有做足相关的准备工作, 培训需求分析只能走过场, 不能挖掘出真正的培训需求。

4. 及时收集第一手材料

培训需求现场调查结束后, 工作人员要对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归类, 仔细分析、总结、提炼, 同时要将以往培训办班以及所做的培训需求分析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认真总结回顾, 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 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5. 培训需求分析的动态化管理

一般企业往往一年做一次大规模的培训需求分析, 实际上这远远不够。在日常培训管理中, 因生产经营和管理发展变化, 培训需求分析工作要经常化、持续不断, 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最新的培训需求。

6. 培训需求分析评估

民营企业人才需求分析 篇8

本次调查历时半年多, 共发放问卷320份, 收回有效问卷297份。统计结果显示, 企业性质:国有企业8.91%, 私营企业65.35%, 合资企业10.98%, 合作企业3.96%, 股份制企业4.46%, 集体企业1.49%, 其他4.95%。人员规模:100人以下53.92%, 100-500人20.10%, 500-1000人7.35%, 1000-2000人4.90%, 2000人以上13.73%。

1 我市民营企业人才资源统计 (传统方式) 概况

按传统的人才统计口径, 我市民营企业人才的总量很小, 层次不高。初步统计测算, 我市非公经济组织 (包括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和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 人才总量为100多万人, 占全社会人才总量的30.5%。其中, 大专以上的比例为29.4%, 本科以上的比例为13.6%, 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比例为2.33%、12.52%、45.49%。从对我市非公有制单位 (包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 人员状况的抽样调查, 基本反映出我市非公有制单位从业人员的大致状况是, 总体素质偏低, 具有专业技术职称或技术等级证书的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从分企业类型看, 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的人才集聚能力较强, 而私营企业的人才拥有量非常缺乏;在三次产业分布中, 第二产业人才相对不足, 第三产业人才拥有量有一定程度上升, 但仍然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1.1 从素质结构看

1.1.1 低学历人员多, 高学历人员少。

在这些人员中, 只有0.2%的人员具有研究生学历,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分别为2.3%和7.5%, 而高中及高中以下学历的人员比例高达83.5%。根据就业人员的职业类别调查分析得知, 从事管理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差不多都是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相较于我市国有企业而言, 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在国有企业中占51.69%的比例, 比非公有制单位高出20个百分点。

1.1.2 大部分专业技术人员都是初级及无职称的人员, 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较少。

在专业技术人员中, 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占22.3%, 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初级技术职称以及无职称的人员比例分别为4.6%、34.1%和43.7%。与省内国有企业相比, 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各类职称的人员在国企中所占比例高达91.86%, 这比非公有制单位高出35.6个百分点;其中, 国企中的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比例为29.09%, 比非公有制单位高出6.8个百分点。

1.1.3 在工勤人员中, 一般人员多, 高级工或高级工以上的专业人员很少。

技能人才总人数少, 而且大部分人员只有初、高中学历, 技术工人队伍整体素质较差。工勤人员中的高级技师、技师的人员比例分别为0.19%和0.79%, 2.72%的工勤人员为高级工, 三类人员的比例为3.7%。从人员结构来看, 大部分都是初级工, 持证上岗的技工人员较少。

1.2 从企业类型分布看从企业登记注册的类型来分

析, 在全部从业人员中, 大专和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在其他联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中的比例高达8.2%;私营企业为7.8%, 列居第二;在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中占6.1%的比例, 而仅有2.5%的人员从事个体工商户的职业;而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在全部专业技术人员中, 从事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工作的人员比例高29.2%;25.1%的人员在其他联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就职, 只有20.9%的人员在私营企业, 而15.4%的人员成为了个体工商户;高级工以上的专业人员在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中的人员比例为8.5%;3.2%的人员在私营企业;0.9%的人员在其他联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只有0.6%的人员成为了个体工商户。

2 调查分析

针对中小民营企业急需职业技术人才在“贵企业需要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技术人才吗?”一题, 选择了“需要”的人员比例为78.38%。从企业的名称、性质以及人员规模来看, 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就业的人员答案几乎都是“需要”。

技术人才在众多企业人才中所占比例最大。针对“您需要并打算招聘什么样的人才?”一题, 56.36%的企业人员选择“技术人才”, 在这一比例中, 选择计算机、电子商务、广告、外语的人员比例分别为34.4%、8.7%、13.04%、1.63%, 而技术工人所占比例高达38.58%。

在针对民营企业的问答中, 对于“贵企业在招聘人才方面是否遇到过困难”一题, 持肯定答案的民营企业高达67.84%。其中, 44.59%的民营企业认为存在人才匮乏和人才断层的问题。很多职业院校都存在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而超过半数的企业却认为人才难求, 而且12.16%的企业认为“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眼高手低”, 这说明我国的职业教育已严重脱离实际。上述调查数据表明, 职业院校和企业之间尚未形成一致的供求关系, 所以才出现了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难、企业人才招聘难的尴尬局面。

3 调查总结

当前, 民营企业的发展已成为国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民营型企业已成为教育市场, 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市场的重要需求方。中小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 由于企业性质的原因, 他们在招聘人才上处于弱势地位;但由于其体制灵活, 他们的发展却是迅速的, 因此对各种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强烈。

企业培训需求分析与效果评估 篇9

1. 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 科学技术也取得飞速发展, 促进了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当前这个现代化社火里, 企业的发展与市场之间紧密联系, 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 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培训就是当前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开发的主要手段, 它对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员工的行为模式和工作态度, 更有利于员工适应不同的企业外部以及内部环境的变化。因此, 必须重视企业培训需求分析与培训效果的评估, 这对企业培训是否发生作用起到直接的作用。培训需求分析的作用就是将培训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投资, 在开始工作之前, 对投资收益的好坏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 并不断采取措施将投资的利益最大化。同时培训效果评估也不能被轻视和忽视, 因为它是培训管理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 是对整个培训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如果培训效果评估所得出的结果不准确, 将会严重影响企业决策者对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开发引向一个错误的方向, 阻碍企业的安全平稳运行, 不利于企业的科学、健康发展。

2. 作用

第一, 帮助员工提高其知识、技能和能力, 以不断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 让员工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可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工作技能, 并保持着对工作的高热情, 以最大限度的减小企业发展需求对员工所期待的工资水平与员工实际工资水平之间的差距。为此做好企业发展培训需求分析和效果评估工作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 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培养健全的人格。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培训的手段全面促进企业员工的进步与发展, 是扩大向员工提供可能性的过程。简而言之, 也是在一定程度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提高了自身的实力水平, 在企业培训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可利用的资源, 并不断为自身发展创造更多的可能性。企业培训不但有利于员工健全人格的培养, 而且对其生活品质的提高有一定的贡献。

第三, 调和员工的信念和价值观, 以培养正确的职业观念。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变化, 不断有新事物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新观念也在不断转变我们的生活工作方式, 通过培训企业员工可以接触到讯多的新事物、新思想。在新观念不断融入到工作过程中, 可以不断对员工的价值观进行调和, 树立新的职业观和价值观, 因此, 改善对工作的工作态度。

二、培训的需求分析

作为企业培训管理的关键环节, 培训需求分析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中高层的重视, 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 各部门的相关人员从培训的各方面入手分析, 最终确定是否需要培训及培训内容。其实用简单方法就可以做得很好:

第一, 查找绩效差距。绩效差距是企业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第一步, 通过对效绩距的查找可一找出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不足, 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方向对员工能力需求与员工实际工作能力之间的差距, 更好的判断进行企业培训能否消除或者减小两者之间的差距, 进而确定培训的主要目标, 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第二, 分析绩效差距出现的原因。在上个环节完成之后可以进一步进行原因分析, 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如果绩效差距受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则可以判断进行企业培训是没有很大必要的;如果绩效差距出现的原因是员工自身的工作技能和知识储备的不足, 则可以开始做培训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三, 设计解决方案。找出差距原因后, 确定是采取培训还是非培训方法去消除差距, 并设计解决方案, 并进行简单科学的分析工具准备。

三、企业培训评估体系-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

适用的评估方式能够更好的评估培训学员, 使培训达到更好的效果, 通常在培训中一般采用柯氏四级培训评估, 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一:观察员工的反应。在企业培训结束的时候, 可以向参与的员工发放满意度调查表, 对培训过程中的不足指出进行指出, 及时了解他们的培训感受。

阶段二:学习的效果。可以对参与培训的员工进行相关测试, 反应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转变。

阶段三:行为改变。这一阶段主要就是对员工培训后行为上发生改变进行观察。

阶段四:产生效果。这个主要是针对未参与培训的员工进行的, 了解培训后对整个企业工作氛围所带来的变化。

企业培训的效果评估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作用决定了它的重要性, 上述的四个阶段需要根据企业培训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到第几个阶段, 实现通过培训让员工获取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及技能, 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原兆厅.企业如何创新发展人力资源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16, (8) :140.

[2]李军波, 孟立春, 游慧彬.柔性管理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 :57-58.

现代企业公关策划的需求分析 篇10

一、企业公关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企业从产品竞争、价格竞争、服务质量的竞争, 延伸到了信誉和形象竞争。由于竞争的需要, 企业塑造成功的形象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要求, 主要的挑战也是企业的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塑造企业形象过程中作为沟通的一门艺术, 重要的责任是管理企业的无形资产, 包括知名度和美誉度等。因为本身是“隐形”的, 大大增加了公共关系工作的难度。公共关系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产物, 公共关系学学科和发展时间相对较短, 公共关系的专业教育和公共关系知识的普及, 目前还处于初始阶段。

二、企业公关的基本问题

1、企业公关的长期价值关注度。

能够注重公共关系, 拥有公关能力的工作人员, 对于企业来讲, 最直接的好处便是能够利用公共关系处理更好的治理企业。尤其是突发疾病的各种疑难杂症, 非常有效。但是部分企业遇到问题的时候, 公共关系开始发力, 一旦问题解决, 企业公关将停止。然而, 我们应该认识清楚建立企业形象和品牌, 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 需要全体员工通过长期、持续的工作才能实现。企业公关策划应统一到企业整体规划, 力争实现企业的整体目标, 并持之以恒。当企业遇到公关活动时, 也可以随机应变, 不断修正和维护公共关系下的企业形象。因为企业的形象是企业的公众评价, 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所以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的建立和维护, 需要长期坚持, 需要全员参与和支持。

2、公共关系的主体认识。

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知识更多的体现在实际公关活动中, 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公共关系部门和专业的公关人员, 更是需要专业的策划公关活动, 才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企业的形象不是个人行为, 不是一个单独的部门可以实现的行为。事实上, 我们已经忽略了另一个重要团体的公共关系, 也就是我们的员工。

专业的公关人员应成为主要的企业公共关系主体, 是保持对外良好的企业形象, 维护企业公共关系的核心。通过公关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专项活动的商务人士, 能够让顾客在活动中, 不断提升对企业的认知。但是, 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而不是几次宣传就可以实现。诚然, 大规模的宣传, 所谓的“轰动效应”可以帮助企业扩大社会影响力, 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但这种现象能否持续在公众心目中, 还取决于产品的质量和基本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只有全体员工加强对员工的公关意识, 珍惜和爱护企业形象、信誉, 立足企业, 面向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才能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如果不能从企业和企业员工的角度, 不能从各自岗位出发维护企业的公关关系, 即使有再多努力, 也无非是毫无意义的宣传, 不仅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它会违背自己的意愿, 给公众的印象是华而不实。

三、企业公关问题的解决建议

在企业里, 员工的福利, 可以包括学习、培训, 不仅可以更好的工作, 而且也会增加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只有工作人员能够树立主人翁意识, 以主人翁的角度认识问题, 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潜能才能有效发挥出来, 以便和企业站在一起, 齐心协力, 愿意为企业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而努力。因此, 企业的良好局势, 形成一个完整的公共关系, 必须通过人才队伍建设, 努力抓好人才资源, 在企业内部营造尊重人、塑造人的文化氛围, 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 才能够让员工有尊严, 把公司的发展作为自己的发展, 才能进一步助力企业发展, 为塑造企业社会责任的良好形象, 以身作则, 不断努力。

四、结论与讨论

企业公关策划的目标是实现和对接群体的高效沟通, 尤其是与消费者的沟通, 有效沟通的真正价值在于通过公关活动向目标群体传递品牌的核心价值, 以获得目标群体的确认和全新认知。企业公共关系必须把能够实现有效转移为根本目标, 在公关活动的支持下, 实现品牌价值的发挥。通过有效的沟通, 让企业的目标公共关系活动的信息和品牌价值得以传递, 同时得到受众群体认同, 从而使之成为忠实的品牌价值关注群体, 并树立企业良好形象。这不仅是公共关系的核心, 真正的价值也是有效的沟通。只有意识到了这一点, 企业才可以在公共关系活动更准确地明确我们的观众是谁, 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如何传播才能使信息更快捷的到达受众。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关系的作用, 也是企业公关规划的基本需求。归根结底, 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离不开交流与合作, 而更需要的则是公关策划的实践, 对此, 绝大多数企业都应该深思。

参考文献

[1]娜日松.浅析企业公共关系的作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0 (01)

[2]郭震.企业公关危机预警管理问题探究[J].企业活力, 2009 (05)

[3]张丽娟.公共关系是现代企业市场营销的一把利剑[J].中国集体经济, 2010 (04)

企业需求分析 篇11

关键词:电子商务 电子商务项目运作 企业电子商务项目需求分析 企业生命周期

1.需求分析是企业电子商务项目实施的基础

在电子商务项目生命周期中,需求分析(Requirements Analysis)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电子商务项目需求主要是指企业对开展电子商务的需要,并有满足这种需要的各项条件和资金来源,企业对电子商务的需求,主要是为了采用合适的现代化手段来提高本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项目需求分析阶段要注重分析、识别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注重分析企业面临的机会和企业实施电子商务项目的需求因素。

2.企业正确进行电子商务项目需求分析的步骤

企业实施电子商务项目前应首先拟定企业实施电子商务项目的总体规划,包括企业电子商务商业模式的选择,目标与计划的制定等。企业实施电子商务项目前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做好目标市场的定位,确定企业实施电子商务项目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的区域范围,决定要生产销售何种产品,产品促销的手段及企业网站设计要突出的特点等。

加强网络推广,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分析确定企业通过Internet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内容,考虑企业进行网络推广的方式和途径。

选择合适的电子商务技术作为企业实施电子商务项目优先考虑的基本手段。

建立高效的信息收集系统,将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商业伙伴进行系统集成,利用电子商务技术高效地进行信息流传输,采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将企业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建立CRM客户管理系统,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系统,建立稳定的顾客群。

在实现企业商务流程联机后,规划电子商务可以为企业解决的商务问题。

分析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项目后,给企业在财务状况、公司声誉、员工士气和投资商关系等诸方面带来的竞争优势。

在考虑了以上各方面问题之后,企业可以从宏观上了解实施电子商务项目的各方面需求,完成项目需求分析之后,企业要注意到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及企业在不同发展生命周期中的具体需求是会发生变化的,企业要注重在这个过程中的需求变更管理。

3.企业在不同发展生命周期中电子商务项目的需求分析

企业创业期电子商务项目需求分析及实施对策

在企业的创业初期阶段,企业规模小,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资金,市场占有率小,市场形象尚未树立起来。这个阶段称为在线信息呈现阶段,这个阶段企业应注册企业域名,进行统一的企业形象设计,制作企业网站,选择网络平台服务提供商,在网站上面提供相应的功能(如在网上增加用户反馈表、电子邮件等功能),在网站上对企业及其产品与服务进行宣传。这一阶段企业的电子商务需求是如何低成本、高效率地将网站推广出去,对此可以通过注册搜索引擎或借助大型电子商务网站来推广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免费资源,低成本、高效率进行网络营销。

企业成长期电子商务项目需求分析及实施对策

企业在成长期销售规模快速增加,企业可依赖其创新产品或技术在市场上立足生存。这个阶段称为在线初级商务阶段,本阶段企业电子商务需求为建立交互性的企业网站,实现初级电子商务,将电子商务整合到企业管理中,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电子商务模式,采用EDI、OA办公系统,注册交易平台会员等方式推广企业,这一阶段主要是注重信息流的整合。这个阶段中企业内部应进行信息化的整合,将销售、采购、库存、送货、客户管理和内部办公系统等模块进行整合,逐步实施企业资源管理(ERP),实现更好的企业资源集约式管理。 网站功能要比前一阶段更强,应增加网站的交互性,建立数据库,实现网站的动态更新,网站应该具备初步的在线销售,资金结算,定单查询,会员管理等功能。为节省资金和降低本阶段的应用门槛,企业可以考虑同网络第三方公司,如支付宝、网上支付平台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等,通过将这些资源整合来构建一个专业的,可以供企业进行交易的门户网站,这样企业可以跳过多级分销商,可以有更好的价格优势,并有助于品牌推广。另外,ASP(业务外包)也是目前企业廉价、快速、灵活开展电子商务的有效手段。

企业成熟期电子商务项目需求分析及实施对策

企业处于成熟期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销售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利润比较稳定,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这个阶段称为全面商务集成阶段,此阶段企业应建立完整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系统,寻求企业商务模式和线上模式的结合点,采用完善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和技术将企业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物流进行整合,实现供应链集成和管理,将整个企业商务流程搬到网络上来实现,这个阶段企业要管理好内部部门,处理好和供应商以及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关系,优化资源配置,逐步实现零库存。这个阶段并不是单靠信息化工具可以完成的,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培养,对标准严格实施。这个阶段由于要采用复杂和昂贵的信息化软件,对大多数企业而言是望尘莫及的,在国内只有海尔、联想等少数大型企业进入这个阶段,大多数企业在这个阶段要多多斟酌,结合自身特点来决定是否实施这个阶段,对于实力有限的企业,可以通过和企业供应链的上下游能紧密合作,来降低风险。

企业衰退期电子商务项目需求分析及实施对策

当企业处于业务衰退期,企业规模过大,管理层次增多,组织成本上升,创新意识减弱,企业决策效率降低,人才开始外流。本阶段企业应重新分析这个阶段的电子商务项目需求,寻找新的突破点,对原有电子商务系统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这个阶段中企业在原有的资源上很难在取得长足发展,企业需要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对原有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在商务模式上企业应进入电子商务持续变革演化阶段,充分发挥电子商务方便、快捷的优势,这个阶段企业的运作应该完全信息网络化,并且企业应对市场需求具应有很强的柔性,电子商务运作体现为持续变革演进,具体表现为随需应变(On demand)的电子商务,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的选择合作伙伴和调整业务流程,企业运作趋向虚拟化,这是最高阶段的电子商务模式。

结论

电子商务这一新经济时代的商务模式为企业带来了更好的发展契机,企业应该认识到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正视目前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所面临的问题,要注重电子商务项目实施前期对企业自身电子商务需求进行科学分析,要在对市场的充分认识、对同行业竞争要素的充分分析、对企业自身现状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和对企业发展战略的明确规划下,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行业特点以及区域经济特点的情况下稳步进行,同时,也要对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投资回报评价标准、回报率和汇报期有科学的认识,对实施电子商务项目存在的风险也要有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郭建校,高雅荣.中小企业如何实施电子商务[J].经济论坛,2004,(18):14-16.

[2]周可,顾力刚.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方法综述及其划分依据与成长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2):23-24.

[3]王树进,主编.电子商务项目运作[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企业需求分析 篇1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的钢铁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2014年我国粗钢产量已达到82269.8万吨。可见, 我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钢铁大国, 但我国却并非钢铁强国, 在产业结构, 企业管理等很多方面都与世界钢铁强国有着很大的差距。随着我国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我国钢铁工业的供给和需求不尽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

二、模型设定和数据说明

本文主要采用p阶向量自回归模型:

影响钢材产量的需求因素一般包括:基建建设的用钢需求, 房地产行业的用钢需求, 以及机械行业的用钢需求。本文选取铁路机车的产量、房地产投资总额、汽车产量和主要家用电器产量的加总量来近似这四类需求的用钢量。样本期为2000年1月~2012年12月。另外, 为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影响, 本文对钢材产量、铁路机车产量、房地产投资额、机械用钢量进行自然对数变换。

三、实证分析

1.确定滞后阶数及模型的稳定性检验。使用SC信息准则作为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的检验标准。检验结果显示, 当滞后阶数为2时, SC=-3.9498, 当滞后阶数为3时, SC=-3.9247, 由此可确定VAR模型的滞后阶数为2。在滞后2阶时, 通过检验VAR模型的F矩阵的特征根都落在了单位圆内, 因此, 滞后2阶的VAR模型是平稳的。

2.格兰杰因果检验。接下来采用基于VAR模型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 对这些变量与钢材产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 至少在95%的置信水平下, 可以认为LNFDC、LNJX和LNGC互为格兰杰原因。

3.脉冲响应函数。为进一步研究房地产投资额LN-FDC、机械用钢量LNJX以及铁路机车产量LNTL对钢材产量造成的影响, 建立脉冲响应函数。

房地产投资额LNFDC对钢材产量LNGC在刚开始时有着负面影响, 但这种负面影响很快就变成了正面影响。这种正面影响大约在第三期时达到最大, 之后影响逐渐减少;机械用钢量LNJX对钢材产量LNQC的影响与房地产投资额的影响类似, 大约也在第三期时达到最大;铁路机车产量LNTL对钢材产量LNQC的影响具有波动性。

4.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方法可以分析一个变量的变化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其他变量的扰动引起的。

从方差分解结果可以看出, 钢材产量的预测误差主要来自于自身的扰动。房地产投资额变动的冲击对钢材产量变动的影响占到32%左右;机械行业用钢量变动的冲击对钢材产量变动的影响只占了6%左右;而铁路机车产量的变动冲击对钢材产量变动的影响很小, 只有大约2%。

四、结论

1.房地产投资和汽车产量对钢材需求均有一定的拉动作用。房地产投资和汽车产量的外部冲击都会经市场传递给钢铁行业, 给钢铁行业带来同向影响。

2.机械行业和基础建设方面对钢材产量贡献不足。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我国钢铁行业产品性能还有待提高。由于机械行业和基础建设中的很多产品对钢材的质量有着一定的要求, 相当一部分的钢材依靠进口。

3.我国应该加快经济转型的步伐, 加快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主要钢材品种。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 钢铁的需求量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我们要成为一个钢铁强国, 必须加快钢铁品种结构, 工艺技术结构的调整。

参考文献

[1]高铁梅, 孔宪丽, 胡玲等.中国钢铁工业的供给和需求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J].管理世界, 2004.

[2]郑瑞芳, 郭秀君, 田明华.对未来我国钢材需求的预测[J].国际商务—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07.

上一篇:参数(坐标)下一篇:在线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