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

2024-09-22

特大城市(精选12篇)

特大城市 篇1

近年来,我国武汉、北京、天津等特大城市在暴雨强度较大时,纷纷出现了“汪洋之泽”的内涝景象(图1);与此同时,中国部分特大城市还面临着水资源匮乏的困境。为应对这类问题,进一步落实中央关于新型城镇化工作精神,并且从源头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国家在2014年10月由住建部指导修订《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以下统称为《指南》),该文件不仅明确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新理念,同时,对各层级城市规划的应对与落实提出了一些指导性要求。

1 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与实践探索

1.1 海绵城市的理念及意义

建设海绵城市,提倡构建低影响开发(LID)雨水系统,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图2)。国家提出的建设海绵城市是一种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式”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2],即一种生态绿色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以此来确保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顺利开展。从生态效益来看,一方面缓解了城市雨洪危害,减少市政基础设施的排水压力;另一方面将收集的水资源初步净化,进行多次利用,最大程度节约城市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经济效益来看,构建海绵城市大大减少了排水管道等的工程量,净成本比较低,还能大幅减少水环境污染治理费用,降低用于内涝造成的巨大损失[2]。

图1各地城市内涝的景象

图2海绵城市排水方式

表1 国外海绵城市建设措施与主要内容

1.2 国外海绵城市建设相关经验

国外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领域研究与实践始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性的有美国的最佳管理措施(BMPs)和低影响开发(LID)、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澳大利亚的水敏感性城市设计(WSUD)、新西兰的低影响城市设计与开发(LIUDD)等[3]。这些措施与经验均力求提出一种新型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理念,并通过规划与实施将这些理念应用于各层面的城市发展之中(表1)。

图3划定蓝线与绿线

图4国内著名湿地公园景观

图7各种雨水调节设施

1.3 国内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实践

相较国外而言,虽然我国海绵城市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尚处起步阶段,但已引起各级政府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如2002年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发布了《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报告集,其中对我国城市雨水利用潜力作了估算;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了《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针对实现雨水资源化、节约用水、修复水环境与生态环境、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等做出技术规定,并作为国家标准实施[4],类似的还有如2013年《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2014年的《指南》中明确提出建设海绵城市,针对建筑及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以及广场与城市水系四个方面规定了具体措施,提出编制基于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的有关专题研究,同时要求确定城市低影响开发策略、原则与目标,制定低影响开发控制指标体系(绿地率、水域面积率、年径流控制率等),并且明确实施过程中的若干技术问题。此外,许多地区也开展了相关研究,如《深圳雨洪资源利用规划研究》等,从国家和城市方面对海绵城市的相关建设开展多层面的探索。

2“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

海绵城市的建设,关键在于对“海绵体”的建设与修复,结合国内外研究和各类规范性文件,具体可概括为如下三类途径。

2.1 保护修复生态海绵体

天然生态海绵体,可以调节河水之丰俭,净化污水,同时又可以缓解旱涝之灾害,因此保护和修复海绵体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内容。凡是对地表径流量产生重大影响的生态斑块均可以列入保护范围之中[5]。生态斑块一般来说可以分为:森林、农业、草原、湖泊、湿地和建成区景观等。

保护和修复生态海绵体通常包括如下主要内容:第一,划定禁建区、限建区,以及绿线和蓝线,通过法制等强制手段保护生态斑块,使得其维持自身的调蓄能力和海绵的吐吸能力(图3)。第二,生态环境的修复,包括水环境以及绿地生态系统,可以通过截污、底泥疏浚构建人工湿地、生态砌岸和培育水生物种等技术手段[5]。第三,构建生态廊道,根据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对于海绵城市建设有利的生态廊道包括绿道由绿色植物组成和蓝道由河流、水渠等组成,通过构建生态廊道一方面加强斑块之间的联系,形成更具有规模的生态海绵体,另一方面使得生态环境之间形成必要的通路与网络,方面雨水的转移收集和蓄积。

2.2 改造建设生态海绵体

图5武汉市大东湖水网连通引水路线图

图6居住区等集中绿地改造模式

图8总体规划中涉及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

当城市缺乏天然海绵体时,可以通过改造和建设予以补充。《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中明确指出,建设下沉式绿地及城市湿地公园,有提升城市绿地汇聚雨水、蓄洪排涝、补充地下水、净化生态等功能。

改造和建设生态海绵体有以下几种重要方法:第一,建设人工湿地、园林。生态园林对于削污有非常好的调节作用,建设人工园林有助于对雨水进行天然的海绵蓄积的作用,提高城市弹性应变雨洪的能力(图4)。第二,改造、扩建、新建城市水系。例如,武汉市建设“大东湖”水网生态构建工程(图5)、新区“六湖连通”及生态修复工程。以达到“流水不腐,清水释污”的目的,形成“襟江带湖”连通体系,充分发挥自然水体的调节作用。第三,改造城市居住区、工业区中绿地建设模式。改变传统集中绿地布局形式,变为小规模而分散的下沉式绿地,在不增加用地面积、少量建设成本的条件下,能够实现绿地多功能化、就地消纳雨水径流、减少外排雨水量、雨水资源化利用、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目标[6](图6)。第四,改造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进行LID设计。LID设计使得绿地生态效益明显,通过设置滞留塘、下凹式绿地等手法,将雨水收集设施同园林绿地景观结合在一起,可以提高园林的透水面积。收集的雨水还可以作为景观用水,用于园林整体水循环。

2.3 智慧仿生人工海绵体

除自然途径外,可以通过智慧方式构建仿生人工海绵体。也就是通过技术手段,建设透水、蓄水和回收利用的设施,形成一种仿生的类海绵体,也能够做到下雨时蓄水,干旱时“释放”的作用,并且通过技术将水净化形成水资源的二次利用。

建设人工海绵体的主要实现途径包括:第一,绿色建筑设计仿生海绵体。运用绿色建筑的设计手法,布置一系列设施将建筑内部灰水和黑水分离,将灰水进行二次利用,可以节约30%的用水[5];绿色屋顶、透水地面和集水罐收集的雨水,通过净化作为生活用水或者景观用水,大幅度减少城市用水。第二,广场、道路等城市市政用水回收利用仿生海绵体,通过建设模块式的雨水调蓄系统、地下水的调蓄池或者下沉式雨水调蓄广场等设施[5],最大程度的收集雨水。例如,设置广场透水地面,使雨水最大程度下渗,提高透水面积(图7)。推广透水停车场和城市市政再生水专用管道等一系列收集和蓄水的设施,推广中水回收利用体系。第三,其他智慧技术仿生海绵体。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将降低碳排放引入海绵城市的建设中来,提高城市智慧建设海绵城市的脚步[5]。

3 现行总规编制面向“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

特大城市具有人口密度大、建设集中等特点,传统基础设施的雨水快排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城市的快速发展,因此特大城市常常成为内涝的重灾区。特大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编制与一般城市相比较,内容更全面与丰富。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涉及到一些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内容,如图8所示。

由此在应对海绵城市建设时,现行总规编制内容在保护水系、绿地系统、生态规划、交通系统规划方面内容都应保留,而在以上各个方面与低影响开发结合方面缺乏相关内容有待深入加强,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遵循原始布局模式,有待修正改进。

表2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内容响应建议

表3 中心城区规划编制内容响应建议

4特大城市总体规划面向海绵城市建设的编制内容响应

基于特大城市现行总规编制内容,结合《指南》在低影响开发系统方面的新要求,特大城市总规面向海绵城市建设的编制内容响应可以从总规纲要和专项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等三方面体现。对照原规划编制内容,一方面保留涉及应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容并进行调整和优化;另一方面,对未涉及的重要方面应积极进行补充和完善。

4.1总体规划纲要和专项内容响应

总体规划纲要,涉及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等方面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原则和建设方针方面内容,应在制定纲要时加入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城市开发原则、目标和政策。在进行专项规划时应对组织管理、规划实施、资金筹集及使用、技术支撑、公众参与及监督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7]。首先应制定出测评城市海绵度的新的指标体系,包括绿地率、水域面积率、年径流控制率等指标因素。通过指标的强制性,规范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并制定一部分鼓励的弹性指标,对达标的规划内容予以直接间接的补偿。其次,具体明确的对涉及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的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四部分设计内容,按照上述技术指标进行具体的规划。最后,对以上四部分设计内容的工程建设和维护管理做出相应规定。

此外,在进行城市生态环境和经济产业专项规划时,应引入LID规划理念,制定污染产业的排放指标,加大对污染产业的治理力度,升级产业技术含量运用清洁能源,赏罚并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同时,通过技术手段,测算出环境与经济的最优发展模式,调整产业和环境的最佳协调度,保障经济产业发展的同时,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

4.2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内容响应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主要关注整个城镇体系内气象、水系等与城镇的发展关系,首先应充分考虑空间气候要素,制定新的评价体系,其次明确海绵城市城镇重点建设区域,控制规划区范围,还应重视城乡结合部的指标设定和政策指引(表2)。

4.3 中心城区规划内容响应

中心城区规划的内容响应主要涉及城市人口、城市规模、城市发展等问题,同时对城市建筑、生态空间、绿地系统交通以及基础设施规划应提出建设海绵城市的原则与策略,同时可针对海绵城市建设增加相应的城市专项规划(表3)。

5 结语

在海绵城市建设的背景要求下,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内容需要做出积极响应,并在规划纲要、专题、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规划各部分进行推进。除了上文分析外,仍然有些方面值得继续关注与细化:(1)城市分类引导。由于气候、土壤等条件和经济条件差异很大,西部干旱半干旱和广西、广东和海南沿海等降雨条件不同,重庆等山地城市和华北等平原城市排水方式不同,海绵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建设不同的指标和测评体系,区别对待,进行分类研究和建设指导。(2)专项规划补充。不同城市总体规划应根据其不同特点在总规的经济、空间布局、生态与基础设施等专题研究及总规相关的水利、市政、绿化等专项规划中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的编制内容。对于,特大城市建议进行“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提出强制性和鼓励性指标,保证顺利落实。(3)规划实施管理。规划实施,在保障“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明确地方政府作为建设落实的责任主体,一方面,应推动建设海绵城市相关政策和规划的进行,同时增大投资。另一方面,应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与分工细节,可以通过组建临时工作小组的形式,也可以进行构建大部门体制深度改革,就既定的工作项目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

图、表来源

图1:彭翀,张乐飞,彭仲仁,等.应对城市洪水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响应研究[C].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2014.

图2:作者整理自参考文献[1];

图3:来源自参考文献[5];

图4:http://tupian.baike.com/a2_27_66_01300000199483121933660532653_jpg.html;http://news.anhuinews.com/system/2010/10/23/003394943.shtml;http://www.hbqbylj.com.cn/fengjingyuanlin/gongyuanjingguan/2013/0328/263.html;

图5:作者整理自http://news.cnhubei.com/ctjb/ctjbsgk/ctjb36/200809/t430924.shtml;

图6,8:作者自绘;

图7:来源自http://news.zhulong.com/read179718_2.htm http://baike.haosou.com/doc/3159185.html;http://www.bjwater.gov.cn/pub/bjwater/swzx/swyw/201407/t20140710_247878.html;

表1:作者整理自参考文献[3];

表2~3:作者自制。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R].2014.

[2]张大伟,赵冬泉,陈吉宁,等.城市暴雨径流控制技术综述与应用探讨[J].给水排水,2009,35:25-29.

[3]车伍,吕放放,李俊奇等.发达国家典型雨洪管理体系及启示[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20):12-17.

[4]赵晶.城市化背景下的可持续雨洪管理[J].国际城市规划,2012(2):114-119.

[5]仇保兴.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建设科技,2015(3):11-18

[6]王思思,苏义敬,车伍等.景观雨水系统修复城市水文循环的技术与案例[J].中国园林,2014(1):18-22.

[7]张书函.基于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海绵城市”建设[J].建设科技,2015(1):26-28.

[8]邓春凤,龚克.中心城区空间管制方法研究[J].城市问题,2014(10):34-38.

[9]赵海霞,董雅文,段学军.产业结构调整与水环境污染控制的协调研究——以广西钦州市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21-27.

[10]温春阳,周永章.紧凑城市理念及其在中国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南方建筑,2008(4):66-67.

[11]贺艳华,周国华.紧凑城市理论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24(3):26-30.

特大城市 篇2

在这次放假回家我去了农村,看了农家小孩的生活。让我觉的和我们这些城市小孩的生活真是天地之隔,没法想象,不可理喻。在平时农家孩子们放学以后自己走路回家,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到田里为自己的亲人干活,使他们减轻负担,生活更加的轻松。不是嚷嚷着要父母为他们买好吃好玩的增添幸福,而是和父母一起拼命的干那苦活,过的也一样觉得幸福。可是我们这些城市的孩子放学后,还非得要自己的家长开车来接回家,回家前,要去逛大型超市,嚷着要买好吃的、玩的。买完后还要去肯德基吃上一顿。

城市孩子吃得好,睡得好,农家小孩吃的差,睡的差。可城市孩子在学习方面,还是不如农家小孩那么的棒!在农村孩子中有两个例子如3个农家清华生庄皓、庄大杰等。他们能考入清华大学而突破成绩,可城市小孩就做不到了。最多,的也突不破,只能原地不动。在平时放假,城市孩子在家呆不住,就叫父母带到浪费钱的乐园去玩一天,耽误功课。可农家小孩放假在家为父母烧饭,尽一份孝心。使父母开心,觉得孩子懂事了许多了。

特大城市户外视频,繁华不在? 篇3

同样的原因,为迎接2010年世博会,上海清理各类违规和到期户外广告达万余块,人民广场周边的楼顶、墙面、地面广告明显减少,延安西路、天目西路、杨树浦路等路段已基本实现了无地面广告设施,特别是北外滩地区,区域性的户外广告设施被全面拆除,浦江两岸璀璨彩灯交相辉映已不复存在。

有人断言,中国户外广告已经跨过了其群雄涿鹿的暴利时代,特别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品牌广告在特大城市的投放大幅度削减,户外行业已繁华不在。

众所周知,户外视频新媒体是受益于资本开放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像楼宇电视、公交移动电视、地铁电视以及列车电视等,种类繁多。这几年,户外视频新媒体在资本的推动下,已基本完成了对全国的圈地,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特大型城市和众多区域中心城市(如杭州、厦门、青岛、昆明、合肥、西安等),但在频频试水后,有很多广告主认为在区域中心城市的投放效果比较好,但在特大城市中的户外新媒体广告价格相对较高,而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前不久在苏州召开的第六届户外广告大会上,就有客户明确提出对户外视频广告的质疑,可以说,在宏观经济下滑的背景下,特大城市的户外视频正在逐渐丧失“光彩”,与几年前风险资本争相进入的现象相比已大相径庭。

据CTR市场研究数据显示,金融危机下,相比其他区域中心城市,北上广三个特大型城市的居民整体收入、消费增速明显放缓。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广告市场,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同比2008年1月上海、北京、广东都出现下滑。如果和2008年12月进行环比,上海、北京、广东位居跌幅榜前列,分别下滑了25.3、18.4和13.6个百分点。

我们知道,经过多年的白热化竞争,消费市场在名牌广告的每天“轰炸”下已显疲态。在其他强劲媒体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下,户外视频广告很快就湮没在铺天盖地的宣传氛围之中。同时在特大城市做广告投入巨大,企业想扩大市场份额,投放成本越来越大,但效果越来越小,甚至得不偿失。

而且,从媒体本身来看,北京、上海、广州特大型城市汇集了种类繁多的媒体,受众选择性比较高,加之传统媒体多年来的经营地位已经根深蒂固,对于一个新媒体来讲,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可想而知,如公交移动电视,在特大城市中由于资源占用成本太高,与传统电视相比,公交电视价格优势已不明显。

但是,在此艰难时期,我们却发现一个新的现象,这就是区域中心城市的广告市场继续保持着不同程度的增长。以公交移动电视在北京、青岛、合肥三地的客运量数据为例,青岛、合肥公交车承载的日均客运量所占比例分别为70%和85%,远远高于北京的53%。北京其他的客运量主要被私家车、地铁和出租车所瓜分。可见,在区域中心城市公交移动电视含金量远高于特大型城市。

可以说,在未来的5年,市场将看到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有数字称,全国提出将要建设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有183个,许多城市蓝图按现有人口和产业规模的数倍进行城市规划,会展中心、中央商务区、五星级酒店无一不备。而且在这样的区域中心城市中,房地产价格还没有达到特大型城市的那种“高处不胜寒”,尽管还间或有“成长性的烦恼”,但区域中心城市正在成为经济的重心。

我们从图1的2008年各区域城市GDP的年增长率可见一斑。

改革30年后,中国的经济增长从外部依赖转向内需增长模式。我们知道以前第一波经济增长浪潮中,需要沿海的大型城市对接国际市场,而今天广阔的内地走到舞台的中央,急需区域中心城市提供的公共产品,这一切将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良机,广告市场也可以得到迅速的增长。

下表是《中国消费者研究》过去一年居民收入和支出的增长幅度对比,特大型城市仅指北上广深四个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指南京、武汉、青岛、大连等城市。从中可以看到,在金融危机下,北上广深四个特大型城市居民整体收入、消费增速放缓。

如果按省份看,与2008年12月相比,CTR媒介质讯所监测的30个省份中,仅有安徽、福建、广西、江西和宁夏五个省份广告花费有增长;上海、北京、广东等人均GDP发达省份位居跌幅榜前列。

从这些明晰的市场数据来看,消费品市场的发展逻辑也应了区域中心城市的崛起之路,品牌下沉是今天大多数企业的要务,户外视频广告也应该顺应这样的趋势。经过多年的饱和竞争和广告轰炸,特大型城市的品牌市场格局已经趋于稳定,在特大城市做广告动辄上百万,企业想扩大市场份额成本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小,甚至得不偿失,现在企业已经不敢把增长点寄托在这几个特大城市。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经济发展,各地的本土品牌也在往区域中心城市集中,区域中心城市的市场正在快速的起飞。

由于目前特大型城市的市场已经日趋饱和,潜力巨大的区域中心城市(如厦门、青岛、杭州、济南、烟台、温州、合肥、呼合浩特等)自然成为企业的重点关注对象,加之中国的整体城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许多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和规划中国市场,把市场开发重心由北京、上海、广州特大型城市转向区域中心城市。同时区域中心城市的潜力正在逐步转变为现实的购买力,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把它们当作主要增长点来看待,销售重点向区域中心城市看齐,决定了广告投放重点与特大城市将“渐行渐远”,南辕北辙了。

因此,毫无疑问地说,在特大城市广告市场趋于饱和,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形下,企业已对特大城市的户外新媒体广告渐失兴趣,而区域中心城市则成为他们竞相开辟的新蓝海。综合消费和广告市场来进行双向衡量,特大型城市受经济危机影响更大,区域中心城市是未来的明星,户外视频也会在区域中心市场中再觅昔日的繁华。

责任编辑:简红明

口碑营销、专业网站、旅游搜索

将成为09年旅游业发展重点

商旅服务、社区、旅游策划或成09发展重点

根据艾瑞咨询展望2009年中国网上旅行预订市场的发展,认为市场仍将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增速平缓。另外随着更多国外网上旅游厂商开通中文网站,也期待市场出现崭新的运营模式。“艾瑞”认为,服务模式的多元化是网上旅行预订服务商09年的发展重点。在我国目前的网上旅游市场中,产品和服务模式的同质现象较为严重,造成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随着用户需求的多元化以及运营商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网上旅游市场必会出现更多的服务模式。2009年的网上旅行预订市场或出现以下新的发展:

(1)经济危机大背景下,以缩减差旅开支为目的的商旅管理服务需求将会增多;

(2)旅游作为一种体验产品,更需要借鉴他人的经验分享作为决策依据,因此旅游与社区的结合将是大势所趋;

(3)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目的的旅游策划服务或成提升用户黏性的重要举措。

口碑营销的力量及出游前一周是用户获取信息的集中期

在用户消费行为方面,艾瑞研究发现亲朋好友是中国用户获取旅游信息的最主要途径,有66.6%的被调研者主要从亲友那里获取旅游信息;旅游网站因其专业性亦获得了45.2%的用户青睐;而搜索引擎是44.4%的用户搜索旅游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此同时,“艾瑞”还将中国用户获取旅游信息的主要途径与美国用户进行对比后发现,中美用户在旅游信息获取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用户更加信赖亲朋好友的建议,而美国用户则更加看重互联网的作用。

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用户对互联网上的信息,特别是广告信息还缺乏充分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中国用户心目中,来自可信任对象的口碑宣传的力量最为强大。

根据艾瑞另一项调研显示,旅游用户通常在出游前一周集中搜集旅游信息,用户占比达到49.8%;选择在出游前半个月开始搜集信息的用户占比为30.2%;而选择在出游前一个月即开始搜集信息的用户比例为14.4%。自08年取消五一黄金周,而增加端午节、清明节等小假期之后,出游时间较短、路途较近已成为旅游消费的又一特色,而这也恰恰是用户在出行前一周才开始搜集信息的主要原因。而对于广告主来说,把握好用户搜集信息的时间周期至关重要,如何在这些频繁的信息搜寻过程中了解用户和营销,是网络营销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这一市场大环境下,“去哪儿”旅游搜索也表示,旅游供应商们针对用户消费行为,适时进行投放是成功营销的关键,在投放的方案设计和优化方面更加要符合消费者的需求。例如针对每年6-7月的暑假出游黄金期,企业需要考虑到用户决策流程特征提前进行定向投放。品牌提升和电子商务平台是航空公司推广核心,而酒店及代理商则需重点将酒店的价格及位置信息通过清晰的方式展现给消费者,以便于用户选择。去哪儿网市场副总裁戴政先生表示:“希望可以借本次活动促进行业中各企业间的相互了解与信息共享。如今,整合营销尤为重要,它将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效益。在今后的发展中,去哪儿网也将更加关注和重视合作中的创新与沟通。”

特大城市 篇4

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一直沿用的主要指标为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 简称三项指标 (主要针对建成区) 。从国家园林城市到生态园林城市, 直到提出建设生态城市创建, 国家对城市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地建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传统的三项指标到反映物种多样性、热岛效应、森林覆盖率等指标的扩充, 指标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内容和层次都有所扩充。建设部指导各地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 (试行) 》对于绿化指标的规定除了三项指标以外, 从规划的角度增加了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指标, 强调了公园绿地在城市中的分布结构。

近年来, 各地在编制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时, 在沿用既有绿地指标的同时, 也采用了一些其他指标。尤其是在特大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中, 已有的指标体系无法完全反映城市绿地发展趋势和要求。首先, 特大城市的规划层次相对复杂。涵盖了市域层面、都市圈层面、中心城市和各卫星城镇, 传统指标体系显然无法涵盖不同层面绿地建设规划要求;第二, 国家对城市建设用地的指标有明确的上限。公园绿地属于城市建设用地, 在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已经如此紧张的情况下, 绿地面积的增长极其有限, 已经趋于饱和。因此, 出现了有的城市把非建设用地划入部分公园绿地的情况。比如重庆, 将一部分设施配套比较完善、能发挥绿地公共服务功能的非城市建设用地计入人均公园绿地指标中。规划的编制, 如果仍然机械的沿用传统概念, 难以指导具体的绿地建设。但如果没有一个统一衡量这部分非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建设标准, 由各城市自主创新概念, 不仅不利于城市之间指标的比较和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的规范, 更不利于绿地建设和实际有效绿地面积的增长。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传统绿地建设指标和目前各特大城市实际采用的规划指标主要存在几点问题: (1) 缺乏针对特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而设置的涵盖城市规划区各规划层面的指标体系; (2) 难以具体指导绿地建设, 尤其是属于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绿地”建设; (3) 难以反映绿地开敞空间的布局与城市用地布局之间关系的合理度, 无法体现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4) 指标体系不完善, 不便于各城市之间进行比较。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

绿地系统指标应该是一个综合周密的指标体系。从国内外发展趋势来看, 绿地系统指标体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衡量和评价绿色植物生态效益等功能角度, 不少研究者提出了“绿量”的概念;二是从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分布的角度, 对指标进行了拓展和细化, 提出了服务半径和可达性等指标;三是提出了区域绿地和开敞空间等概念, 区域绿地包括廊道隔离绿地和郊野公园, 还包括郊区生产绿地等。

1. 绿量

绿量是指植物茎叶所占据的空间, 包括平面绿量、复层绿量和三维绿量。平面绿量主要指传统的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复层绿量指单位面积上的叶面积——即叶面积指数;三维绿量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树冠的体积。绿量指标的提出, 从传统的二维角度迈向了三维角度, 使城市绿化朝着提高生态功能的方向发展。但是绿量作为指标存在着本身不稳定、计算难度大等不利因素。

2. 服务半径

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对绿地单项建设用地提出了指导性标准:郊区绿地服务半径30~50 km (车行30 min) ;城市中心绿地服务半径5~10 km (自行车30 min) ;城市组团绿地服务半径1~3 km (步行30 min) ;社区绿地服务半径300~500 m (步行5~10 min) 。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公园与休憩协会制定的《国家公园游憩和绿地标准》, 对千人指标、服务半径都有相当高的标准要求。

资料来源:根据《城市绿量研究进展》整理

3. 景观可达性

该指标可以合理反映城市绿地分布空间格局的指标, 在指导和评价城市绿地的分布格局上为现有的指标做出了补充。生态效益密度作为景观可达性指标的平行层次, 可确切反映绿地分布均匀度和生态效益水平的指标。两者可以作为绿地服务半径指标的补充, 评价和指导绿地系统的均匀分布。

4. 区域绿地

区域绿地指人居环境中所有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绿色空间, 主要的区域绿地包括郊野公园、廊道绿地和城郊生产绿地。这些用地不计入城市建设用地, 但同样发挥着绿地的服务功能。城郊绿化是城市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也为绿地向郊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 区域绿地纳入绿地系统指标体系已经成为趋势所在。

三、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1. 城市现状和规划情况

从南京城市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现状基础等实际情况来看, 南京自然条件优越。丘陵岗地和低山占全市面积65%, 长江、秦淮河和滁河穿城而过, 物种丰富, 景观生态多样。森林覆盖率近年迅速提高至23%,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41.6%, 人均公园绿地13 m2, 绿化覆盖率46%。从历年指标的变化来看, 反映城市园林绿地建设水平的三项指标逐年提高, 园林绿化水平发展很快, 但绿地建设也出现了一些瓶颈。

首先, 建成区内绿地被蚕食现象普遍。传统三项指标的提高依赖于各类绿地面积的增加, 但城市总体规划对建设用地的指标有明确的上限, 大幅度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中的绿地面积变得越来越不现实。如果想提高既有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 那么提高“绿量”就成为了一种有效思路, 应将“绿量”作为衡量绿地建设的指标之一。

第二, 由于地形条件和自然基础不同, 南京各城市组团的绿地水平差异很大, 发展潜力也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城区之间差值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应通过相关的指标进行约束控制。

第三, 南京郊野绿地郊野公园的建设力度较大, 但相关要求并不明晰。郊野绿地如何定义、如何分类、各类型郊野绿地具体如何建设、要满足哪些配套服务要求及可达性要求等都缺乏系统的规划、系统的指标体系支撑和约束。

从城市发展结构看, 组团式、开敞式的空间格局已被证明是有效支持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 也符合南京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现状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南京城市发展已从主城迈向都市区,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已成为共识。多中心组团式结构的形成有赖于使区域生态空间作为骨架支撑, 绿地将起到楔入和隔离的作用。《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07—2020) 》进一步强调了南京多中心开敞式的组团发展模式, 提出了构筑“都市区”的发展目标, 在更大的空间尺度对开敞空间与城镇空间进行统筹布局。都市区内主要城镇由中心城 (包括一个主城、三个副城) 和六个新城以及一批新市镇组成, 根据各自的职能分工, 共同发挥南京中心城市的整体功能。通过建立与南京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相一致的区域绿地生态系统, 使“多心开敞、轴向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结构更加系统完善, 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才能有序发展。因此, 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应该与总体规划这种思路相一致, 其指标体系的研究也应紧紧围绕这一思路。城镇内部应增加绿地覆盖率和提高绿量, 提高城市绿化生态功能;城镇之间则应通过廊道隔离绿地、郊野公园绿地等区域绿地的规划建设优化城市结构。因此, 在沿用传统针对建成区的绿地指标基础上, 尤其应该强调对内增加绿量指标, 外部则应增加反映区域绿地发展情况的相关指标。

2. 指标体系确定的原则

绿地指标的建立原则, 一是要反映绿地总量 (传统指标可以反映) ;二是要反映生态服务功能是否能有效发挥 (绿量) ;三是反映绿地分布合理性, 包括服务半径、分布的均匀性、景观可达性和城区之间的差异性等;四是与城市总体空间结构的关系, 这主要是通过确立区域绿地的各项指标来实现的。

3. 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体系

由于总体规划阶段图纸绘制深度和绿地统计手段的局限性, 规划指标可以采用图纸量算加按比例估算的方法, 在总规阶段通过指标约束控制绿地总量和布局的相对合理性。规划范围不同层次采用的指标有所不同。市域范围强调绿地的生态效益, 以森林覆盖率、区域绿地面积比例为主要指标。受规划深度的影响, 新城和新市镇在总规阶段能控制的指标为绿地占城镇建设用地的比例。中心城区是南京城市功能的集中承载地, 由主城和三个副城构成, 每个城区分别控制绿地三项指标, 并通过差值指标将城区之间的不平衡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而主城内绿地受到蚕食的威胁最大, 应增设主要绿地的绿量控制指标。都市区是南京高环境品质要求的高度城市化地区, 因此应以开敞空间比例、林木覆盖率等指标的高标准来保证其生态环境品质。

(1) 绿地比例=绿地占城镇建设用地的比例。

(2) 都市区开敞空间比例=非城镇建设用地面积/都市区总面积。

(3) 都市区林木覆盖率= (禁建区陆域面积×90%+限建区面积×80%+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绿地率×70%) /都市区总面积。

(4) 人均区域公园绿地=都市区郊野公园面积/规划期都市区城镇人口。

(5) 生产绿地可不计入建设用地面积。

(6) 城市绿化覆盖率的计算方法在城市绿地率基础上加5个百分点以上。

(7) 统一使用“公园绿地”代替“公共绿地”的提法。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城市绿地建设和规划中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结合南京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 提出了特大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指标的选取标准和完善城市绿地规划指标体系的建议, 以供同行讨论。

关键词:城市绿地,绿地系统规划,绿地指标,区域绿地

参考文献

[1]GB50137-2011,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S].

特大城市 篇5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近年来,我区组织工作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工

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大服务理念,通过深化“惠民、富民、为民”活动,为建设__特大城市核心区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和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突出惠民服务,在“和谐、发展”中推进社区党建工作

紧扣惠民主题,构建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的新体系。我区相继建立了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三级领导责任制。运用抓社区建设的方法抓社区党的建设,实行“三包、三挂”。“三包”即区委常委包街,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成员包片(社区),机关各部门包点;“三挂”即区委书记、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挂帅领导,机关各职能部门与社区挂钩帮扶,区街党员干部定期到社区挂职锻炼。在区街居三级党组织相应成立了“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明确主要职责,构建了一个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其它基层组织共同参与的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坚持务实创新,构建党员干部践行先进性要求的新载体。区街居党组织着眼于社区工作需要,根据社区党员的专长和特点,组成各类专业化的便民、利民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建立登记制度,将社区党员的自然情况、特长等记入其个人档案。加强社区对党员的培训,在下岗失业党员中,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他们理解党的改革政策,正确对待下岗失业问题;通过社区服务中心,帮助他们转变择业观念,提高职业技能和再就业能力,使他们下岗不失志。下移工作重心,构建政府职能部门“零距离”服务居民的新机制。城区党建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区域性党建,要着眼于整个辖区,就必须立足于服务辖区内各类单位、企业、居民,将党建工作深入到社区管理与服务中。以开展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为重点,拓展城区党建的内涵和处延,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手段,细化工作目标,实行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社区居民自治等工作一起抓,以党建促业务工作开展,将党建工作深入到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中。

二、突出富民搞服务,在“带头、带领”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实施“素质提升”工程,努力增强村级组织创造力。“素质提升”工程的重点是通过提升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进一步增强村级组织的创造力。严格按照“政治坚定、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精干高效”的要求,放开视野,广开渠道,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村级领导岗位,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选拔培养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以及在外经商人员中的优秀人员充实到村两委班子,重视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强化教育培训,重点培训村党组织书记和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通过参加在华西村举办的新农村建设观摩培训班和由中国科协科技与企业杂志社组织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优秀基层领导论坛”,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实施“双培双带”计划,大力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找准党员队伍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结合点,积极培育党员示范点,使广大农村党员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力争每个涉农街道党工委都培养和选拔10名“双强型”村干部和“双带型”党员典型,全区树立10个“双强型”村干部和“双带型”党员典型。切实加强分类指导,对全区农村党员进行全面调查,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分类要求,分批培养,逐步提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开展“定岗定责”活动,构建农村党员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根据农村工作实际和党员的年龄、文化结构、特长和能力等不同情况,明确无职务党员定岗定责目标管理工作实施范围、岗位及要求,实行按需定岗、因事定岗、因人设岗、以岗定责、责任到人、设置岗位。拓展服务内容,开展“八个一”服务,即“方针政策讲一讲、致富经验传一传、科学技术带一带、社会治安管一管、计划生育抓一抓、文明新风树一树、邻里纠纷劝一劝、贫困家庭帮一帮”。

三、突出为民搞服务,在“效能、服务”中加强机关党建工作

坚持抓好班子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工作活力。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使机关党的生活生动活泼。机关工委及各支部班子在研究制定工作计划、组织重大活动、发展新党员和开展评优评先,以及党支部换届等,都注意发扬民主,提交群众讨论,尊重群众意见,在民主基础上实现正确的集中,形成团结有战斗力的领导集体,形成党组织的决定与群众的意愿相统一,并成为党员干部自觉行动。坚持抓党

风带政风促作风转变,增强行政工作效能。大力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转变作风,改进服务。坚持加强调研,改变服务方式,变经常召集上来汇报为多下去搜集意见。坚持以支部为单位,开展抓党风,促政风活动、评选党员示范岗、红旗党支部,发挥支部和党员的作用,引导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从履行岗位职责抓起,努力为基层服务。进一步巩固机关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针

对群众提出的工作作风、办文办事、工作效率等问题,逐项地提出整改措施。健全完善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效能考评制、责任追究制,以及会议组织、公文办理等制度,汇编成册,遵照施行。将机关工作人员执行效能制度情况纳入绩效考评范围、纳入考核重要内容和干部选拔任用、奖惩的重要依据,用制度来保证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一抓到底,取得成效。

特大城市 篇6

此次,就在全国电价一片涨声之际,我们采访了这座水电之都。对于宜昌,人们会很期待:当三峡工程已经建设完毕后,这座城市拥有着怎样的发展空间?又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投资机遇?

在和宜昌的政府工作人员交流中,曾听到个有趣的说法:在宜昌设厂,最起码的一点——电是不缺的!这虽是人们放松时的玩笑之语,却点中了电力这个对许多工厂至关重要的头疼问题。

在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宜昌的潜力还远不止电力这么简单。比如:人们坐船经过三峡大坝时,都能感受到这个人间奇迹的魅力。而宜昌为了发展旅游产业,正为经过大坝的游客打造更为庞大的旅游目的地群落,以让更多游客“留下来”。

而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形成宜昌通则长江通的局面,宜昌作为长江中转枢纽的地位更为突出,也为宜昌建设“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打下了基础。

采访中,宜昌市李乐成市长告诉记者:2011年,国务院通过了《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规划总投资1238亿元……这意味着,三峡工程竣工绝不是带动宜昌快速发展的结束,给宜昌带来的重大机遇还在持续发挥作用!

而宜昌市也相应提出从大城市向现代化特大城市发展的“第三跳”目标。那么,在向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宜昌,目前都是怎样的情况,又给企业投资带来了怎样的空间?这里,就通过对李乐成市长的采访来一一剖析。

宜昌是个有底气的城市

《中外管理》:在您心目中,宜昌的鲜明特色是什么?

李乐成:宜昌最直接、响亮的提法就是“宜人之城、昌盛之地”。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著名的夷陵之战古战场就在宜昌。清朝雍正时,取“宜于昌盛”之意,把夷陵改成宜昌。

从宜昌的历史来看,这里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有2400多年的灿烂历史,是巴楚文化发祥地。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屈原和中国古代民族团结使者王昭君的故里都在宜昌。而且宜昌也是人类发祥地之一,19万年前,“长阳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而现在的宜昌,则是举世瞩目的水电之都。宜昌城区半径40公里范围内,已经建成三峡工程、葛洲坝、清江隔河岩和高坝洲四座特大型水电站,全市水电装机总容量达到290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1300亿度,是全球最大的水电能源基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

在自然、历史、人文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宜昌也是著名的旅游名城。自然景观和现代工程交相辉映,巴楚文化和土家风情水乳交融,国家5A景区宜昌市就有三峡大坝和三峡人家2处、4A景区9处、3A及以上景区总共有25处。而宜昌本身是环保宜居的生态之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58%,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优良天数提高到349天,境内99条河流水质全部保持三类以上,在湖北省率先进入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行列。

此外,宜昌也是适宜创业的开放之城,1994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江开放城市,是长江八大港口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是进出我国西南的重要通道,拥有承东启西、通南达北的区位优势。三峡机场也已经四通八达。可以说,宜昌是通江达海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从大城市向“特大城市”迈进!

《中外管理》:宜昌是个有“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心脏”之称的城市,这些突出的优势带来的发展机遇具体有哪些?

李乐成:当前的宜昌,应该说进入了工业化加速期和城市扩张期。“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实现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的“三大目标”。

你刚提到的优势,给宜昌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首先,水电工程加快了宜昌大城市发展步伐。2011年5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规划总投资1238亿元,用于移民安稳致富和促进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这对地处三峡坝区、库区核心区域的宜昌市来说,三峡带来的重大机遇还将持续发挥作用。

而宜昌城市发展有个“三级跳”的说法:一级跳,是葛洲坝水电枢纽建设使宜昌从一个小城市变成了一个中等城市;二级跳,是三峡工程把宜昌从一个中等城市变成了一个大城市;那么,我们现在是站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就是要借国家实施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的机遇、借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宜昌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机遇,加快发展,奋力实现三级跳,在不久的将来把宜昌建成现代化特大城市。

2011年,湖北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办公会,其中就加快推进宜昌省域副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制定出台政策。要求我们实现从大城市向特大城市的三级跳。省委省政府重视程度之高、政策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是宜昌发展进程中继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之后又一重大历史机遇。

而我们则要抓住三峡后续发展机遇,放大三峡品牌效应,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

宜昌通则长江通

《中外管理》:三峡工程后续发展工作中,会给宜昌这个长江重要港口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李乐成:三峡工程给宜昌带来的机遇,还包括:随着三峡工程蓄水通航发电,宜昌作为长江中上游结合部的港口城市,其中转地位更加突出!

三峡工程建成后,随着蓄水能力增强,川江的运力也大幅提升,而三峡船闸通过能力有限,宜昌自然成为长江黄金水道上的三峡航运翻坝中转中心。可以说,宜昌通则长江通,长江通则全国通。

我们提出实施“以港兴城”战略,将积极对接武汉、重庆两大城市圈,把宜昌建成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这是从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大局出发确定的战略目标。

让宜昌成为“旅游综合体”

《中外管理》:长江三峡和三峡大坝也给宜昌的旅游产业带来很大发展机遇,这方面宜昌市政府在怎样规划?

李乐成:长江三峡和三峡工程交相辉映,是宜昌的重要发展资源,宜昌正向世界水电旅游名城迈进。当前,我们正把旅游业当作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正致力于打造长江三峡、三峡大坝旅游核心品牌,把宜昌尽快建成三峡旅游龙头和国内顶级、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中外管理》:对于三峡大坝有关的旅游产业,宜昌正在怎样进一步开发?投资企业在这里的参与空间有多大?

李乐成:正如大家所见所闻,宜昌旅游是世界级的。我们有两个世界级品牌,一个是三峡大坝,另一个是长江三峡。三峡起点南津关就在宜昌城区,整个西陵峡都在市域内。旅游产业这一块,目前发展基础较好,除了两个世界级品牌,如前所述,我们还有三峡大坝、三峡人家两个5A级景区,9个4A级景区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景区集中度很高,不是分散的,这个非常难得。

当前,宜昌正在打造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把“三峡大坝•高峡平湖”作为核心理念,规划建设以西陵峡为轴线,范围约600平方公里的旅游区,把传统的点式、线式旅游做成区域旅游,做成旅游综合体。

这是一个大型的区域开发项目,涉及方方面面,包括很多子项目。比如:旅游投资平台建设、生态旅游开发、旅游文化产品开发、三峡游轮中心建设、酒店和休闲街区等旅游地产开发。这里,企业参与投资的机会非常多。

“擦亮”宜昌品牌

《中外管理》:为了让宜昌聚集更多的人气和财气,目前宜昌做了哪些城市品牌传播的工作,您对宜昌城市品牌的未来有怎样的期冀?

李乐成:近年来,我们通过举办三峡国际旅游节、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国际龙舟拉力赛等重大活动,对宜昌城市名片、城市品牌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推广。但目前宜昌的知名度、美誉度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还需要像《中外管理》这样具备较强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媒体多多给予介绍和传播,帮助我们把神奇秀美的三峡风光、举世无双的水电之都、活力迸发的旅游名城、宜居宜业的昌盛之地,呈现在华夏儿女和世界人民的面前。

特大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篇7

关键词: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特大城市作为中国重要的金融和商业贸易中心, 掌控着全国的货币流通, 商品与资金的流动与周转, 其在我国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不言而喻。截至2009年底, 我国已经拥有人口达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118座, 人口逾400万的超大城市39座;其中,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座重要的坐标性城市的人口均已超过1000万。特大城市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 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由此凸现出来:稠密的人口、同构的产业、匮乏的资源以及拥挤的交通等。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特大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展规模。所以, 从传统的特大城市经济发展理念中寻求突破, 探索特大城市经济发展趋势的新议题随即提上日程。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于1994年6月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了该组织第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此次会议的主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创举性的战略新视角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坐标。同年, 我国公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 首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跨世纪经济发展的总提领。特大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必将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带来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变革。

一、我国特大城市经济的发展地位

城市是经济赖以生存的载体形式和条件之一, 特大城市作为我国城市的核心, 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越来越明显的支柱作用。

首先, 特大城市是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在西方的区域经济学中, 城市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占有十分卓越的显著地位。虽然, 我国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基础较为薄弱, 发展历程较为短暂, 但其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一直占据较为突出的地位。如辽宁的首府沈阳, 随着经济的发展, 其经济的辐射效应和集聚效应越来越强, 现已发展成为整个东北行政区域最大的经济中心, 不仅引领着东北三省经济的蓬勃发展, 更为毗连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兴安盟、哲里木盟、赤峰市带来了经济发展的新契机。

其次, 特大城市是中国重点经济区的核心支柱。我国的特大城市都是位于中国 (省际) 首位或者前2-3名的城市, 其领先的科学水准, 高级的人才素养, 雄厚的要素聚集以及先进的经营理念无不烘托着国家重点经济区的中心指导地位。如环渤海经济区, 作为国家重点经济区, 它不仅牵动着河北乃至北京的经济发展动态, 而且是我国港口贸易经济的重要输出源。该经济区的依托支柱就是身为特大城市的天津。与此相类似的还有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以武汉为首的长江中游经济区以及以重庆为龙头的长江上游经济区。

最后, 特大城市是我国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动力。城市的经济结构是掌控城市经济功能发挥程度的咽喉, 同时也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速度的先决条件之一。在城市不断自我建设、修复与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中, 特大城市的经济结构变迁, 直接影响着全国的城市经济结构未来的走向。例如产业区位空间结构的转换与变化。

二、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致使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如此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大化, 然而城市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 如人口高速膨胀, 交通持续拥堵, 房价居高不下及居住环境每况愈下等, 都为特大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归其要点, 主要有几下几方面的原因。

其一, 我国特大城市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一五”计划起, 就将工业发展列为振兴经济的龙头, 致使我国的特大城市多是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依托而壮大。然而, 经济高速发展的21世纪, 传统工业已经跟不上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步伐, 究其原因, 归根结底就是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产业的组织协调程度低下;产业资源的短缺与过剩共存;产业技术设备功能落后;产业的地区同构现象明显。

其二, 我国特大城市的所有制结构单一。从历史沿革的历程来看, 我国经济一直秉承所有制为基础, 多种私有制并存的发展机制, 由此产生的所有制单一不变便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桎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特大城市的国有企业不断加大力度深化改革, 力求调整自身多样化, 然而, 其庞大的市场比重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其他非国有经济成份的注入, 这种特大城市所有制结构单调匮乏的局面改观甚微。 (见表1)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2006》,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2006版。

其三, 我国特大城市的经济功能发挥不充分。城市的经济功是指在地域经济中所承担的经济中心的任务并由此发挥出来的效能, 其中, 以集散功能作为先导, 生产中心功能作为基础, 服务功能是条件, 创新功能是动力, 管理功能是保障。它是城市发挥一切职能的前提。就中国的特大城市而言, 其集散、生产中心、创新功能发挥得较为充分, 而服务和管理功能则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这直接制约着特大城市经济功能不遗余力的发挥, 进而阻碍我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其四, 我国特大城市的基础设施投建不完备。我国特大城市在发展初期是以“先生产后生活”的思想为指导, 以至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总体上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然而, 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基石, 是城市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的决定性因素, 其与城市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关度。所以, 我国特大城市这种基础设施的落后与经济活动主题的建设在空间上相脱离, 并加之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的远远不足, 一并把城市经济的发展拉入到了困窘的“瓶颈期”。

三、我国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第一, 实施知识经济战略, 实现经济内涵式增长。知识经济简言之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 是继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发展之后而迅速崛起的一种富有新兴生命力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形态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性。构建知识经济体系, 保证经济的内涵式增长, 不仅是实现我国特大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内在需求, 更是解决我国特大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不协调问题的有效途径。一方面, 要在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之上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 搭建全面的公用信息平台, 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完善的后台环境;另一方面, 特大城市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 加强教育及科研人才的培养, 实现高科技人才服务高新产业的格局, 为知识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

第二, 实施市场机制战略, 实现经济的均衡增长。我国于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上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建设目标, 从此, 我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发展历程。实现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与有效运转, 必须要有完备健全的市场运行法则作保障, 从而促使市场自发开启自我调节自我优化的市场机制, 进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来看, 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情况严重不平衡, 沿海区域相对规范, 内陆区域则相对还落后, 建立以完备健全的市场机制为指导的特大城市势如破竹。首先,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决策机制, 完成政府职能向群众倾斜的有型转变;其次, 要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 为社会的弱势生活群体提供实际到位的保障体系;再次, 要制定完备的激励机制, 鼓励私营经济体进入市场, 打破国有经济体的统治地位, 以达到产业结构的均衡发展。总之, 建立以实现城市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优化配置与协调互助为基础的良性市场机制是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前提。

第三, 实施生态环保战略, 实现经济的绿色增长。我国特大城市由于长期一味追究经济的高速增长, 而忽略了随之而来每况愈下恶劣的城市环境。这一现状给特大城市带来了一系列难以弥补的损失, 如环境污染的治理费用, 投资环境恶化导致的资金外流等。在这种威胁之下, 寻求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平衡点, 建设生态城市, 对于实现特大城市经济绿色健康的可持续增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所谓生态城市, 就是一种经济和社会自然协调的新型社会关系, 是城市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特大城市生态化已经成为未来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因此, 要构建我国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 不仅要对特大城市传统老化的产业采取择优保留的战略方针, 更重要的是对人口、资源、交通和通讯等方面加以严格的治理与优化。

第四, 实施分权管理战略, 实现经济规范化增长。随着城市研究问题的发展与深入, 城市规划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决定着城市的资源配置, 结构优化以及公共秩序等衡量城市发展进程的决定性因素。城市管理正是城市规划中一项重要议题, 是指按照国家政府机关的部署要求, 地方政府通过财政, 税收等行政管理手段, 对城市的基础设施、人口密度、生活的物质精神环境等进行合理而周密的管理。然而, 特大城市本身由于其资源集聚度高, 城市多功能化等特点, 决定了其复杂而混乱的管理环境。因此, 实施分权管理对于特大城市是极其重要的。分权即权力由掌权机构向外流动和转移过程, 包括政府内的分权和政府与社会的分权。政府内的分权即体现在地方政府对特大城市直接管理的高效性与垂直性;政府与社会的分权则主要表现在地方政府与街道办事处等社会机构管理职能的相分离,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由权力界限模糊而引起的政社不分的混乱局面, 提高特大城市的管理效率, 引导其经济走向一条规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左正, 聂小桃, 胡锋, 李浩强.关于特大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承载力的探讨——以“北、上、广、深”为例[J].城市观察, 2011 (02) :158-166.

[2]李勇.中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经济地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2.

[3]李向荣.论特大城市的经济职能变迁[J].城市发展研究, 1997 (05) :48-50.

[4]WTO与都市经济圈的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 2002 (11) :37-43.

[5]朱斌, 曹艾莉, 郗小林.试论中国特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社会对科学的影响, 1996 (04) :3-16.

[6]李向荣.论特大城市的经济职能变迁[J].城市发展研究, 1997 (05) :48-50.

特大城市 篇8

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公交车的调度对于完善城市交通环境、改进市民出行状况、提高公交公司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现有一条公交线路上公交车的调度问题, 其数据来自我国一座特大城市某条公交线路的客流调查和运营资料.

该公交线路上行方向共1 4站, 下行方向共1 3站.公交公司配合给该线路同一型号的大客车, 每辆标准载客1 0 0人, 据统计客车再该路线上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 0公里/小时.运营调度要求, 乘客后撤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 0分钟, 早高峰一般不要超过5分钟, 车辆满载率不应超过1 2 0%, 一般也不要超过5 0%.现在我们提出如下问题:

为该路线设计一个便于操作的全天 (工作日) 的公交车调度方案, 包括:

(1) 这个方案以怎样的程度照顾乘客和公交公司的双方利益?

(2) 如何将这个调度问题抽象成一个明确完整的数学模型, 并指出求解模型的方法?

(3) 据实际问题的要求, 如果设计更好的调度方案, 应如何采集运营数据.

2 模型的假设

(1) 公交车在各站停留时间记为0, 并不记乘客上下车时间;

(2) 公交车始终以20公里/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

(3) 上下行路线的路程之差忽略不记; (4) 每一时组内发车可足够随意调度; (5) 两起始点的公交车可足够随意调度;

(6) 各站上车乘客或下车乘客之和超过4 0 0 0人的时组, 看作是高峰期;

3 变量及符号

i表示时组1<=i<=18:5:00-6:00记为1, 6:00-7:00记为2, ……, 22:00-23:00记为1 8;

j表示不同的车站1<=j<=1 3;

T[i]表示第j个时组内调度车的时间间隔 (单位:公里) ;

S[j]表示起点站到第j站间的举例 (单位:公里) ;

N[i]表示公司计划发车班次;

A[i][j]表示第i时组内, 在第j站上车的人数;

B[i][j]表示第i时组内, 在第j站下车的人数;

Y[i]在第i时组内, 总上车人数的差值;

D[k]表示相邻两站间的路程 (单位:公里) ;k=0, 1, 2…..12;

X[i]表示第i时组内实际发车班次, 即实际调度的车数;

4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1) 下行问题的求解

定义:下行起始站A[0]定义为东站, 终点站A[1]定义为西站.

公交车从车站运行到西站所需时间

则该公交车在一个时间组内可循环运行.行驶时间状态, 可用如下所示

该时组西站使用16.2t[i]辆回行循环公交车后, 西站至少还需要调用公交车X1[i]

(N1[i]为西站计划调车数)

同理可求出车站在该时组内至少调用的公交车X2[i], 则

最高峰时的X[i]即为该调动方案中的至少需要车辆数Max X[i]

(2) 为兼顾公司和乘客的双方利益, 对T1如下模型约束

当i=2, 3, …..18时, 对T[i]可做如下模型

对双目标非线性规划问题, 一般只能通过计算机编程来求解.求解此方案至少需要公交车

Max{X[i]}的C语言程序由于版面限制, 不在此显示.需要的读者可直接向作者询问.

(3) 两个起点站的发车时刻表的制定i时组内发的车次, 应该全部去N[i]值, 则:

考虑到实际发车的精度应该在秒以上, 所以对T[i]的值, 采用四舍五入法, 使发车的时间更接近实际, T[i]的最小位定在”分”上.制定的两个起点分别到终点站的发车时刻.

(4) 结合具体实际问题的要求, 要设计更好的调度方案, 则应采用灵敏度更高的数据.

首先, 应缩短时组数间隔时间, 若把采集数据的时间周期1小时, 降低到与公交车单行周期4 4分钟相同时, 设计出的模型假设条件变弱, 求解的实际结果的误差会更小.

其次, 若采集数据中能包含各班次车到各站点的时间, 及每一个时组乘客在何时到车站等车的概率因素, 则设计的方案能更合理准确地指导实际.

5 结果分析

求解模型的最有设计方案, 主要是显示了各参数、常数的综合效果。T[i]在范围0

由此采集数据表, 可知该特大城市全天除早晚的时组外, 占决大部门时刻人口流动量较大, 但照顾乘客等车时间不至于太长以及照顾到公交公司的利益, 我们对方案的设计, 都采用了车辆满载率的1 2 0%。为降低此方案的误差, 对所有的N[i]值都取了[N[i]]。

通过对以上参数得分析, 便可在实际调度中灵敏的控制各参数。对灵敏性的参数, 应尽量精确, 使它保证在最优值附近而双方利益影响不太大的参量的取值范围的条件可适当放宽。

6 模型的评价与推广

由于该问题设计因素较多, 数据宏大并且随机性较强, 所以在该模型的建立过程中, 进行科学合理的假设是必要的, 我们用目标规划, 递推算法, 较简洁的对实际问题构造了一种数学模型, 在求解量大的困难下, 我们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的功能, 得出最终得最优解, 对该模型的数学内涵推导较少, 在结果分析中, 尽量给予说明。

本题所考虑的只是城市公交车的优化调度问题我们的解决具有通用性, 可推广到各类运输公司, 排列火车班次, 及其相关一些服务部门等优化调度问题;

如果在更大范围内考虑优化调度构成的网络系统运用此方法, 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发挥理论对实际的指导作用。

通过本问题的研究, 我们认识到进行某像重大决策时, 主管部门进行专家咨询和多方比较, 是非常必要的。

摘要:本文把城市公交车的合理调度问题转化为双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问题.根据城市公交的运营线路上各时组车站的乘客流动情况, 为了均衡公交公司和乘客双方的利益, 本文中利用非线性规划、递推法等相关方法, 并借助C语言程序得出一个工作日的发车时刻表, 进而求得应发车的总数.此方法实用性强, 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非线性规划,递推法,C语言程序设计

参考文献

[1]CUMCM, 优秀论文选编, 西北大学数学建模教学组, 2000, 7.

[2]姜启源, 谢金星, 叶俊.数学模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

特大城市 篇9

2011年上海的GDP是19195.69亿元, 人均GDP为82560元, 为境内各城市之首。在未来的20多年里, 上海将要发展建设成为世界级的超级特大城市, 需要形成与特大城市相匹配的产业结构体系, 以其深化的集聚效应形成高端人才的聚拢, 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开发, 优化传统制造业的盈利模式, 增加高附加值的第二产业, 发展具有上海特色的特大城市产业。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 上海也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第一次调整是20世纪80年代, 上海基于由传统工业基地向经济中心城市的转型, 加快了传统工业的改造, 大力培育以宝钢、一汽大众为代表的重工业, 推动了产业结构从日化化工、纺织等轻工业向重工业的转变。第二次调整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上海紧紧抓住了浦东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 提出了优先发展第三产业、积极调整第二产业以及稳步提高第三产业的方针, 重点发展金融保险、对外贸易、交通通讯、房地产等现代新兴服务业, 实现了经济的稳步发展, 实现了连续从1992年至2007年16年的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第三次调整是21世纪以来, 上海开始大力发展附加值高、关联性大的产业, 如信息、金融、商贸、房地产等, 努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互相促进、互为补充的新型产业体系。2006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首次迈上万亿元台阶。全球金融危机后, 上海仍创造了生产总值14069.87亿元, 以占全国仅0.06%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当时全国生产总值的4.5%。其间, 上海的产业结构转型明显加快, 随着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第一产业保持相对较低的比重。

至今上海本质上还是一座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城市, 而服务型第三产业的发达程度已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标志, 显然上海还有很大的差距和发展潜力。2011年, 上海的第三产业仅占全市GDP比重58%, 而以传统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所占全市GDP中仍占据高达41.3%之多。此外上海更远远落后于国际的特大城市, 如香港、东京以及纽约的第三产业占比均早已达到80%以上。然而在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三大产业特征的行业迅速扩张的以支撑GDP的高增长率的前景下, 以上海为代表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出现了“瓶颈”。最近几年上海生产总值的增速大幅下滑。具有“两高一资”特征的行业存在着产能过剩与重复建设的现象, 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 上海应该充当中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排头兵”, 注重节能、减排、降耗、环保、低碳经济的发展,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包括高科技研发、金融服务、国际物流、信息通信、文化教育、房地产业、社会公共服务等, 并将“两高一资”的“工业制造”行业逐渐迁出特大城市, 加大服务行业的所占GDP的比重, 压缩工业所占GDP的比例。

二、上海的产业结构转变面临的问题

(一) 第三产业的发展问题

上海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均衡性和稳定性不足, 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大。一些服务行业诸如金融、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 而另一些诸如教育卫生、文化娱乐、综合技术等行业发展缓慢。2011年金融业生产总值为1804亿元, 比2010年增长28%, 占全部第三产业的20%, 房地产生产总值为1237.56亿元, 比2010年增长32%, 占全部第三产业的14%。而2011年教育行业的生产总值仅比2010年增长8%。与此同时, 金融业、信息传输、软件业的就业人数却很少, 这些新兴高端服务业的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一大因素, 而批发零售业的就业人口很多, 但其相对生产率较低, 对GDP的贡献较小。

(二) 第二产业的发展停滞问题

受上海“两个中心”战略的影响, 许多人认为只有金融、航运等现代服务业才能“救”上海。因此, 上海很多开发区都开始转型做服务业。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基于一个以现代化制造业为主导的城市, 制造业不能一下子得不到发展的重视逐渐“被抛弃”。长期以往, 钢铁、石化、机械、电子、汽车等重化工业产业成为支撑上海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 而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冲击影响最大的也恰是这些行业。随着商务成本高企、土地资源有限、能源消耗紧张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的不断加剧, 上海在重化工业等产业发展上的竞争优势日益弱化, 重化工业受危机影响的下行趋势日益显著, 第二产业的内部转型势在必行。

由于上海早期就开始发展工业、制造业, 因此其产业规模和提及结构上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继续高速发展遭遇困境, 对GDP的增长贡献度也在逐年递减。此外, 上海作为具有辐射效应的特大城市, 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腹地如江苏、浙江都存在着产业结构同质化的问题, 其制造业上的附加值率也远低于长三角地区的平均水平。

(三) 产业结构转型所存在的人才问题

上海作为典型的特大城市, 具备其特有的集聚效应, 可以借助原有产业优势聚集大量劳动力。过去上海大力发展第二产业, 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 使很多人口集中在这些地区。当产业结构发生调整, 并向服务业转型时, 除了需要解决淘汰落后产能和产品的问题外, 同时也必然要求过去的劳动力转型为能够为第三产业提供高素质的服务的人才。结构性失业会显现出来, 许多劳动者随着第二产业从低端的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调整的同时被迫失业, 然而又不能够符合新兴第三产业的要求, 造成大量劳动力失业。

毫无疑问, 上海要发展高新科技和高新产业, 最需要的就是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但是中国现阶段只有不到30%的劳动力接受过中学以上的教育, 科技创新激励体制相对落后, 专利技术的法律保护尚不健全。上海本身具有较为优越的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才, 但是人口的素质提升是个全民性问题, 需要一定的时间。上海在努力吸引人才的同时, 也要自主地培育一批金融、地产、软件开发以及其他服务型行业的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提供支持。据相关调研报告分析, 上海金融人才在2008年之后增长进一步放缓, 2006年上海金融人才为20万, 2008年上海金融人才总数就已达23.2万人, 到了2010年年底, 才为23万人左右。相当于之后的两年内几乎没有增长。

三、加快上海产业结构转型的建议

(一) 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避免制造业空心化

上海应通过科技的开发创新, 促使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 尤其是将低技术含量高劳力的产业向城市周边的经济腹地转移, 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而且也是作为特大城市发挥其辐射效应以提升经济腹地基础的途径。而那些高端制造业为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也应将利润较低的部分产业链外移, 与周边的经济腹地形成产业链分工态势。由于制造业的生产及销售是创造利润的关键环节, 上海只须将设计、研发、销售等关键环节掌控住, 倚靠上海在充足的专业人才储备和良好的市场体系上的双重优势, 开发创新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拥有自主的品牌才是关键。

(二) 围绕经济辐射力促进第三产业, 发展现代服务业

上海要建成“四个中心”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上海的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增强第三产业的服务能力, 要通过上海的集聚效应, 形成服务业的大量需求, 促使上海不断拓展服务业领域的新市场, 为不同的客户研发和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同时, 要通过辐射效应将服务范围从本地域发展到覆盖到全国的服务一体网络, 综合各地区的第三产业特征, 快速提升第三产业的经济贡献。

(三) 产业结构升级与人才结构优化的互动调节

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度化导向已经明确, 即未来产业发展将朝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服务产业和复合型产业等方向调整。但上海的人才结构现状还存在不少问题, 尚不能给产业结构的转型以充分的支持。所以, 上海目前的人才结构必须进行优化调整。人才结构的调整不仅要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 而且也要求产业结构对人才结构作相应的协调, 此外人才结构在不断优化的过程中还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具体而言, 要建立起合理的信息平台发布人才规模及结构、人才就业状况等静态信息。然后优化人才结构, 形成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为开发在基本性能、功能有上发生本质变化的新产品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曲建, 彭坚.从与香港的比较中看上海产业结构发展[J].特区发展研究, 2011 (01) .

特大城市 篇10

一、强化税收征管, 为建设特大型城市提供财力保障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加强社会建设, 不断完善社会管理, 不断扩大公共服务,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致力于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这都需要强大的财力支持。“十一五”期间, 辽阳地税系统累计完成税收157.4亿元, 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0%, 年均增长27.6%。“十二五”辽阳市提出了“实施五大发展战略, 建设特大型城市”的发展宏图。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地税部门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要求我们今年在全市冲刺财政收入超百亿进程中当好主力军。为此, 我们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 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的原则, 确保国家税收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增加, 确保各级政府能够有效地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要认真做好税收征管基础工作, 建立和完善税收经济分析、企业纳税评估、税源监控和税务稽查的互动机制, 加强税收预测和能力估算工作, 进一步落实对重点税源的分析监控, 及时发现和解决征管中存在的问题。要大力推行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不断完善征管措施。今年我们通过加强对服务、娱乐业的管理, 全面提高20%的定额增收和推行发票摇奖活动, 全面提高全市土地等级和征收标准, 加大催缴欠税工作力度等举措, 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税收大幅增长, 而且还提高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

二、严格执行政策, 为改善民生工程做出积极贡献

税收既与发展休戚相关, 也与民生紧密相连。改善民生是我们各级各部门服务的最终目标。辽阳作为老工业基地, 不仅结构性和体制机制性矛盾比较突出, 而且民生问题欠账也比较多。近年来,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程, 通过加大棚户区改造、零就业家庭就业等重点民生工程实施力度, 积极化解历史遗留矛盾和问题,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 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与形势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很大距离。我们地税机关在保障民生方面发挥职能作用, 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强化:一要强化税收调节功能,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税收的调控功能体现在对分配的调节上, 主要是个人所得税作用的发挥。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 继续加强高收入行业、高收入个人的收入监控和个人所得税征管, 发挥好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 平抑贫富差距,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这几年, 我们加强对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税申报的管理, 申报人数平均增幅达30%以上, 推动了收入公平分配。二要强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保障国家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我们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要严格落实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沈阳经济区、民政福利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 加强执行政策情况检查监督, 建立健全申请、审批、监督制约等制度, 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 为辽阳经济发展服务。三要强化社会保险费和残保金等征收, 做好惠及民生的重大工程。要坚持“税费并重、税费统征”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 搞好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工作。继续落实省80号文件精神, 实行企业养老保险统筹半年审核制度和建筑安装企业“以票控费”办法。要加强与残联、工会等部门的配合与协作, 做好残保金、工会经费、河道费、价格调节基金的征管, 为辽阳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做出积极的贡献。

三、优化纳税服务, 为构建和谐税收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特大城市 篇11

在以“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为主题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上,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商务部的4位部门负责人围绕新型城镇化、财税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对外开放等重点领域改革发表看法。并与中外代表对话,释放了中国应对改革挑战的新思路。

城镇化

两亿农民工市民化七年内分“两步走”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徐宪平说,今年要求各类城镇制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具体标准,在特大型城市则制定与居住年限等条件挂钩的居住证制度,标准将向社会公开公布。

徐宪平说,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城镇常住人口中的2亿多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将在今后7年内分“两步走”有序、逐步地实现市民化。

他说,通过实施差别化的落户政策到2020年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今年国家发改委要求各类城镇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的具体标准,特大城市要实行居民制,并向社会公开公布,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预期。

针对另外1亿多常住城镇但无法落户的农村转移人口,徐宪平说,将通过建立居民制实现市民化。国家将以居住证为载体,与居住年限等条件挂钩,稳步推进城镇的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并使这五大公共服务覆盖城镇常住人口。

加强职业培训让农民变市民

农民变市民,政府有无职业培训时间表和路线图?徐宪平说,我国2.7亿农民工有两个70%的特点,即70%只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70%没有接受过正规职业培训。农民工已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就必须提高农民工受教育程度,加强农民工职业培训。

国务院已经出台有关现代职业教育的文件并将农民工作为重点对象。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也专门制定了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将在今后一个时期内着力推动政府投入资金补贴职业技能培训,并强化企业开展农民工岗位技能培训的责任,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职工教育培训经费,让农民工“进得城,留得住,能发展”。

社保

机关养老金改革将遵循市场化

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说,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着力解决社保领域存在的不公平、不可持续的问题,重点推进四方面任务,努力建立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他表示,首先要实现社保的全覆盖,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为重点,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真正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二是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保险制度改革,着力解决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并行的“双轨制”、待遇差等矛盾。如何缩小企业养老保险金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之间的差距?胡晓义认为,造成养老金差异在于企业进行了市场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而机关事业单位的改革还未完成。因此,首先要建立公平的规则,然后遵循市场化原则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

三是大力推进城乡统筹。他透露,国务院已经决定合并实施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也要进一步推进。胡晓义说,五险中对农民工最重要的是三险。解决农民工的工伤保险迫在眉睫,急需提高工伤保险的普及率和有效性。医疗保障需解决新农合与城镇医保之间体系和机制的不同,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养老保险方面,应淡化农民工身份,引导和支持农民工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促使雇主履行依法缴费义务。

四是搞好各项制度之间的衔接转续,为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扫清制度障碍。

在努力保证群众享受更多实惠的同时,胡晓义也特别指出要严防福利刚性的弊端,不能因一时之需或满足部分群体的诉求,而扭曲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

环保

环境税将逐步增加对排污惩罚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说,需要提交全国人大立法的环境税未来会逐步增加对排污的惩罚,可能要先增加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的惩罚。

楼继伟表示,环境税实际上是一个对排污惩罚的税种。下一步也会考虑推进碳交易,但前提是要确保在行政上有严格的执法,对企业排放多少碳要有严格的测度,只有做到这些才有可能推进碳交易。

除了环境税外,对于社会关注的房地产税改革,楼继伟表示,这一税种也需全国人大立法,尽管改革比较复杂,但立法进程会适时推进,财政部将积极配合。

论坛上,针对是否开征资本利得税问题,楼继伟说,这需要先改革个税制度。中国目前个税实行分项征税,只有薪酬收入累计征收。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个税改革要从分类计征改为综合征收,个人所得收入都算为应税收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考虑对资本利得征税。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从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三方面入手。楼继伟说,前两项明确了具体的改革任务,后一项更大程度上涉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他认为,政府推进简政放权的改革举措需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配合。从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来说,应当放给市场的权力坚决要放,在此基础上再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

声音

“中国即将踏上其不平凡旅程的下一阶段,而正是这一旅程让中国在非常短的时间里进入全球顶级经济大国行列,并使亿万人口脱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

“如果没有比较稳健的公共政策,城镇化的一些积极效应可能会被成本所拖累,比如污染、交通拥挤以及生活成本的上涨等。”——世界银行常务副行长英卓华

“中国应通过扩大税基来增加税收,包括设立新税种、提高税收征缴率和征收执行率。目前中国个税占总税收的比重只有6%,仍有改进空间,中国征收个税不能仅限于工资,应对资本收益、房产、遗产和赠与财产征税,建立更具累进性的税收体系。”——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 武彦

“中国改革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创造公平机会,消除城乡差距。中国需要消除当前城市中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和本地劳动力的差别待遇。”——经合组织秘书长安赫尔·古里亚

特大城市 篇12

在“三纵两横”的城市空间战略格局中,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这五大特大城市群顺势成为东中西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增长极,长江经济带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承东启西、辐射南北的核心增长轴,囊括其中三大城市群,面临环境压力更敏感,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程度更高,属于一带一路的核心区,牵一发而动全身,战略意义重大。

特大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典型城市,具有一定的资源集聚效应,形成了城市群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力支撑[1]。长江经济带按照空间布局分为上游地区、中游地区和下游地区,每个地区特大城市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同时特大城市区域内协调发展问题严重,如何协调发展特大城市之间以及城市内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是长江经济带整体城镇化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意义深远。

一、长江经济带特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困境

(一)中心城区极化效应显著,城镇布局不合理,城市发展不协调

2014年成都市中心城区锦江区城镇化率达到98.2%,而成都市下辖各县平均城镇化率仅为43.8%,两者相差4.4%。重庆市中心城区渝中区城镇化率接近100%,而其他各区县平均城镇化率为39.8%,远远落后于中心城区的城镇化率。武汉市中心城区城镇化率接近是新城区城镇化率的3倍。南京市玄武区城镇化率高出其他辖区平均城镇化率15%。杭州市中心城区城镇化率高达93.4%。上海市总体城镇化率虽已达到90%,但是中心城区与偏远城区城镇化率存在一定的落差。这说明六个特大城市均存在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中心城区极化效应严重,对资源吸纳性较强,人才、资金等资源过分集聚,超重负荷,导致运转效率低下,城市规划不尽合理,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形成了“城市病”[2]。同时受到空间、资源等的限制,中心城区辐射效应不显著,导致周边区县受益有限,新城区建设不得不偏离中心城区,交通不便利,开发难度大,城市建设不协调,难以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集聚效应,因而导致整体城镇布局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不均衡。

(二)长江顺流而下特大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差距显著,城镇化水平呈反梯度变化

以重庆、成都为核心城市的长江上游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较弱,以武汉为核心城市的长江中游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较强,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城市的长江下游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最强。在经济实力上,长江下游地区特大城市遥遥领先,2014年上海、南京、杭州整体人均GDP达到68138.69元,将近是武汉市的1.3倍,重庆和成都两市的2.3倍。在人口转移方面,2014年上海、南京、杭州整体人口城镇化率达到0.779,比武汉高0.129,比重庆和成都均值水平高0.211。在基础设施上、生态环境、居民生活质量方面,长江下游地区都处于领先地位。从区域条件来看,重庆和成都为核心城市的上游地区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土地资源开采困难大,过多的山地导致交通、人员流动、城镇化建设受到阻碍,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大多数是平原地带,土地资源充沛,城镇化建设相对更有利,因而城镇化水平相对更高,但是仍然存在后备资源不足的现象,所以总体来看,种种因素导致长江顺流而下东中西部特大城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差距明显,不均衡发展问题严重。

(三)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严重,农业人口市民化存在一定的制度障碍

长江经济带6个特大城市有足够的吸纳力,导致人口流动性强,流进人口大于流出人口,城市人口规模急剧膨胀。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户籍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种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城乡人口长期不平等,特大城市流入的人口更多是非农业非本籍户口,户籍分隔制度严重阻碍了大都数持农业户口的农民工享受同等的福利待遇,追求自己应有的权益,影响了劳动力流动和资源有效合理地配置[3]。现行的土地制度是集体所有制,农民享有使用权和收益权,但不享有所有权,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导致农民放弃土地存有疑虑,导致土地制度改革困难重重,城镇化进程受到阻碍,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附带的住房、教育等问题也比较突出,这些都会对农业人口市民化进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影响新型城镇化的进程。

(四)“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问题严峻

2005-2013年上海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39.63%,而城镇人口仅仅增长12.24%,南京市建成区面积扩大59.51%,城镇人口增长18.92%,杭州市建成区面积扩大47.08%,城镇人口增长32.36%,武汉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42.83%,而城镇人口增长仅为9.44%,成都市建成区面积扩大52.89%,城镇人口增长33.97%,重庆市建成区面积扩大70.25%,城镇人口增长64.45%。由此,可以看出长江经济带6个特大城市普遍存在“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的现象,城市呈现“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新城区,而新城区人口密度低,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低下,城市无序地开发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和城市畸形发展,城镇化空间布局不合理,与环境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严重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

(五)政府主导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着土地、资金等资源的需求压力问题

特大城市是农民工迁入的集聚地,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及住房问题突出,保障性住房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这无疑是对政府财政产生巨大压力,政府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主张收购土地,垄断土地一级市场,形成一个多渠道的融资体系,但是这忽略了农民工的自主性,政府通过征收土地大量无序搞城市建设,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而且容易导致与农民之间的冲突[4]。同时,城镇建设的污染情况越来越严重,对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政府不得不筹集资金进行环境污染治理,总体而言,政府主导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土地、资金等资源的需求问题日益严峻。

二、长江经济带特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

通过探究国内外特大城市先行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结合长江经济带六个特大城市发展特点,总结出如下可行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

(一)梯度就地城镇化

长江经济带6个特大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为了统筹协调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破除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促使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社会保障、医疗福利等权利,推进城镇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了协调中心城区与周边落后区县城镇化建设协同一致,需要优化两者的建设布局,扩大中心城区的资源溢出效应,推进周边落后区县小城镇建设,实现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方式就地城镇化,进一步提升小城镇的吸纳力,形成梯度城镇化格局,从而通过市场杠杆的作用引导劳动力资源流向周边落后城区,解决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交通拥挤一系列问题。上海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龙头超大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推进区域差异化积分落户和居住证积分制度,严格控制黄埔区、浦东新区等中心城区的转移人口数量,适当放开崇明县等周边相对落后区县的积分条件,促进流动人口的再流动,减少核心城区的城镇密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其他特大城市可以效仿上海的积分制度,形成梯度就地城镇化建设格局,确保大中小城区城镇化建设均衡发展。

(二)区域协作分工,互通互联

长江经济带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极核的成渝城市群,以武汉为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上海、南京、杭州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三大城市群以特大城市为依托,是农业转移人口的集中流动区,各种资源的集聚地,是各个特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本营,所以应该进一步强化三大城市群的主体功能,加强城市群内特大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协调合作,积极引导劳动力资源向周边城市扩散,缓解特大城市的人口承受压力。同时,依靠黄金水道的独特优势,进一步加大长江上中下游的水陆空三位一体化,实现特大城市之间的互通互联,积极引导重庆、成都偏远山区劳动力资源向武汉、南京、杭州和上海转移,武汉、南京、杭州和上海应该做好承接作用,形成资源整合,错位发展,实现特大城市有效合作分工,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

(三)产城融合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各种资源、要素集聚的一个过程,而资源要素集聚的过程离不开产业的支持,产业集聚促进就业,引导劳动力资源区域集聚,促进农业人口转移,推动城镇化发展,同时产业集聚吸引投资,能够为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供资金支持,特大城市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重视产业集聚的重要性,因地制宜,形成适合自己发展的创新型主导产业,进而形成一定的产业链,实现产业和城镇化建设融合发展[5]。重庆、成都作为西部核心城市,应该抓住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机械(汽摩、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应。武汉作为中部最大的城市,积极推进钢铁化工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生物食品等主导产业的发展,从而引导主导产业链的形成。杭州、南京、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核心城市,应该进一步发展高端装备业、电子通信业、新能源制造业等主导产业,实现主导产业集聚,带动就业,形成产业链,促进经济发展。

(四)土地资源循环绿色化

新城区是城镇建设的空间质量载体,建设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新城区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6个特大城市进一步推动新区建设,比如上海浦东新区、南京江北新区、杭州湾新区、武汉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成都天府新区等。在新城区建设过程中,根据区域人口密度合理优化布局,避免盲目建设,新城区建设应该环绕于核心城区,承接核心城区的部分功能,做好核心城区人口转移的承接,在建设新区的过程中,依据实际调研情况,合理布局,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切勿铺张浪费,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在土地开采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土地资源绿色循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了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政府应该进一步推动土地改革,完善土地流转程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开发指标,同时在新城区建设土地开发过程中,要妥善处理征收土地的赔偿工作,避免农民土地矛盾,保护农民对于土地资源的使用权和收益权。

(五)PPP多元融资

在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仅仅依靠国家财政,势必会造成巨大的财政压力。政府作为主导部门,应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实现政府部门、民营私人企业通力合作的融资体系。以上海、南京、杭州、武汉为核心城市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金融资源相对充沛,为了促进金融资源的均衡化配置,应该以政府为主导,合理安排金融机构城乡比例,加大中心城区以外的偏远区县、小城镇的金融机构设置,加大对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小城镇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放开农户小额贷款条件,实施一定的鼓励政策,促进资金回流这些偏远区县,通过特许经营权、财政补贴等形式引入民间资本,缓解财政压力。以重庆、成都为核心城市的长江上游地区,紧抓“一带一路”战略契机,积极吸引金融机构、企业单位、民营私人企业多元化投资,大力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六)“四化”同步发展

所谓的“四化”指的是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是空间依托,工业化、信息化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的根基,只有“四化”融合,协同一致,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快速发展。为了实现特大城市资源共享,均衡发展,上海作为工业龙头城市,应该发挥辐射扩散效应,联动南京、杭州工业同步发展,武汉作为中部工业重镇,应积极引导部分工业生产链转移至重庆、成都,形成带动集聚效应。为了实现智能、人文的城镇化建设之路,各大城市之间应该加大信息建设投入,实现城乡信息共享,鼓励大小城镇实现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融发展,形成一种包容性现代城镇文化发展氛围。同时,各大城市应该加强区县小城镇农业生产方式改革,促进农民生活方式城镇化。只有在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这“三化”的合力推动下,新型城镇化建设才能高效、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忆邵.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大城市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3(4).

[2]石忆邵.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J].经济地理,2013(7).

[3]徐成华.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研究[J].小城镇建设,2013(7).

[4]杨贵庆.新型城镇化面临的城乡社会危机及其规划策略[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4(1).

上一篇:唐山地震下一篇:电工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