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分析框架

2024-07-29

模式分析框架(通用12篇)

模式分析框架 篇1

《艺术概论》理论框架围绕人类的艺术活动来组织构架, 与其相关的范畴、概念、方法等是构成《艺术概论》重要元素。时代在发展, 艺术现象趋于纷繁多样, 理论框架所涵盖的问题研究呈现出不断向内深入, 向外拓展的趋势。在编写模式方面, 2 0世纪不同时期的《艺术概论》也不尽相同。本文通过对理论框架编写模式的细致分析, 力求客观地描述理论框架编写模式的发展演变历程, 从而对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0世纪《艺术概论》在不同时期有很多版本, 其理论框

架的编写模式主要有两种:散点式和板块式。这两种编写模式并非独立分离, 而是存在一定的联系性、渐进性、交叉性和融合性。

早期:散点式为主, 板块式萌芽

通过对2 0世纪早期《艺术概论》理论框架编写模式分析发现, “散点式”是所采用的主要编写模式, 即理论框架包括多个较为分散的“艺术一般”的论题, 相互之间缺乏统一性、整合性。这种模式有两种表现:1.“章—点”式:即“章”下设“点”, 如黑田鹏信著述的《艺术概论》, 共分为十章, 涉及艺术的本质、艺术的分类、艺术的材料、艺术的内容、艺术的形式、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制作、艺术的手法与样式、艺术的鉴赏和艺术的效果等问题。在每一章下又设有若干点具体阐述, 如第四章“艺术的内容”下设:作艺术的内容的自然、天体综合变化、人体与人生、超自然、建筑的内容、雕刻的内容、绘画的内容、工艺美术的内容、音乐与舞蹈的内容、演剧的内容和文学的内容等。作为中国的第一本《艺术概论》, 该书的理论框架编写模式对于早期中国艺术基础理论研究给予很多启示, 尤其为《艺术概论》的编写, 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例和参照。2.“章”式:即章下不设点, 如萨空了著述的《科学的艺术概论》直接以“章”进行阐述, 分七章, 探讨建立艺术哲学之必要、艺术的定义、什么决定着人类的美的概念、艺术与社会的关联、新艺术建设的启示、艺术遗产的批判接受以及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等问题。

虽然2 0世纪早期《艺术概论》主要以“散点式”为主要编写框架模式, 但也出现由“散点式”向“板块式”过渡的萌芽。体现在深受外来译著影响国人积极探索《艺术概论》编写框架模式上, 即在散点“章—点”式的基础上生发出“章—节”式。“章”仍然是最大的外围框架, 但不再是若干分散的“章”, 而是具有较强概括包括多重论题、更集中、更整合、重点更突出的“章”, “节”是先前“点”的扩大。俞寄凡《艺术概论》是典型代表, 包含总论“解释艺术之不可解”、“艺术之独立性”、“艺术之社会性”和结论“艺术之鉴赏与批评”四大板块, 重点是第二和第三板块。以“章—节”式来组织构架, 如第二章“艺术之独立性”, 下设十节, 分别探讨了艺术品之特殊性、纯粹形体之认识、构成形体之要素—线与色、艺术上之个性、再现的境地与表现的领域、表现之法式、样式化之运用与样式之获得、形式与内容之象征的和合、自然之生动感与物之势、游戏与艺术之比较等问题。相对于“章—点”式, “章—节”式是一种很大的进步和突破。可以说, 俞寄凡《艺术概论》建立了最初的艺术概论的编写框架模式, 为此后的《艺术概论》“板块式”框架模式开了风气之先。

中期:“片面式”编写框架模式

5 0—7 0年代末期, 由于特殊的国情, 我国艺术理论研究被迫陷于停滞状态。毛泽东《讲话》, 是中国文艺政策、文艺路线, 指导着中国的文学艺术实践。在“全面学习苏联”的大潮下, 苏联学者涅陀希文著述的《艺术概论》被译介传入国内并占有非常重要位置。该书分为四章讨论了:艺术是反映现实的形式;艺术与社会生活;艺术中的现实主义问题;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诸问题。由于该书讨论范围仅限于艺术与社会现实方面, 视野过于狭窄、单一、片面。这种“片面式”的理论框架编写模式成为2 0世纪中期艺术理论的核心模式。。

后期“板块式”编写框架模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国家政治经济步入改革发展阶段, 各项事业复苏发展, 文化艺术领域充满生机和活力, 艺术基础理论研究也逐步走向正轨。《艺术概论》的理论框架模式由“散点式”逐渐向“板块式”转变。

1.复苏期:“散点-板块”式编写框架模式

8 0年代初期, 由文化部艺术教育事业管理局组织编写小组集体编写《艺术概论提纲》, 该书共有十一个章, 分别围绕一个论题展开论述, 各自独立。从外围来看, 属于“散点式”。但在每“章”的论题之下分设若干“节”, 在每“节”之下又设若干“点”, 形成了“章—节—点”的模式。这是一个由总体→部分, 由总括→具体层层展开的模式, 可说是“散点式”和“板块式”的交合状态, 可称之为“散点—板块”式。此框架模式最大的特点是结构清晰, 主题鲜明、重点突出、可读性强, 我们可以通过浏览目录就可以对该书的章节安排、理论研究主题、重要关节点、理论阐述角度及其表达方式等有个大致了解。尽管该书仅是新时期的“提纲”式的著作, 但树立了新时期《艺术概论》著作编写的典范, 作为步入新时期的转折点著作, 该书发挥了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同时也预示着未来《艺术概论》理论框架必然会向新的模式转变。

2. 繁荣期:“多元板块”式编写框架模式

8 0年代末期到世纪末, 从多重角度编写《艺术概论》使

得理论框架编写模式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 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类型:

1) “散点—板块”式:

8 0年代末期仍有沿用“散点—板块”式理论框架的范

例, 如顾永芝《艺术概论》 (1 9 8 9年版) , 该书分为十二个章, 以“章—节—点”来组织理论框架。这是8 0年代初期《艺术概论》理论框架编写模式的继续沿用。

2) “以编统章”大板块式:

这种模式将“章—节”统摄在“编”之下, 即“以编统章”模式, 一般由两、三个大板块构成, 如哈九增的《艺术教程》包括两大部分, 以“编—章—节”的模式分别探讨“艺术一般”的基础理论和各门类艺术知识, 可称其为“二元板块”。这种“艺术基础理论+各门类艺术基本知识”的“二元板块”框架模式, 虽然从总体上对艺术理论框架的给予重新编排, 但是却有些过于机械化和形式化, 并未实现系统的内在整合。但“二元板块”模式也在转变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分为三大部分, 即“三元板块”框架模式, 以“编—章—节—点”的框架模式分别探讨了艺术总论、艺术系统和艺术种类。该模式是“编—章—节”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由总到分、逐层深入, 更加直接、鲜明地展示了由总括→具体的层递阐释, 使读者能够清晰而系统把握该书的理论框架。“三元板块”模式是富有创见的探索, 使得《艺术概论》理论编写框架模式更加丰富多样。

3) “以章统节”多元板块式

“以章统节”的编写模式往往将六至七个重点论题作为独立的“板块”来组织构架, 形成“多元板块”的格局, 其特点是结构清晰、论点集中突出, 分论题是绕主论题展开论述, 互相联系、有机统一。

8 0年代末期之后“以章统节”多元板块式成为《艺术概

论》主要的编写框架模式, 如孙美兰《艺术概论》最早这种模式, 以“章—节—点”分别探讨了“艺术的形态”、“艺术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功用”、“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创作”、“艺术欣赏”。形成“六元板块”。又如梁玖《艺术概论》以“论”为主线, 分别探讨了艺术论、艺术家论、艺术作品论、艺术创作论、艺术欣赏论、艺术批评论和艺术市场论等问题, 呈现为“七元”板块。欧阳中石主编的《艺术概论》, 分六大板块探讨了艺术的本体、艺术的起源、艺术的主要类别、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创作方法与风格流派、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世纪末王宏建主编的《艺术概论》分六个板块, 以“论”为主线, 采用“章—节—点”模式探讨了艺术本质论、艺术门类论、艺术发展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艺术接受论。该书的理论框架模式可以说是9 0年代以来“多元板块”模式的综合和总结。

结论

综上所述, 2 0世纪《艺术概论》理论框架模式经历了“散点式”—“散点-板块式”—“板块式”式发展的轨迹, 其理论框架也由分散、肤浅、单一逐渐向集中、深入、系统转化, 体现了我国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变化的轨迹。尤其是9 0年代后期, 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确立, 艺术学基础理论研究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 “板块式”, 尤其是“多元板块”越来越成为《艺术概论》编写框架模式普遍采用的框架模式, 论题集中、重点突出、系统整合、开放包容是多元板块所具有的特点, 由此, 这种多元板块框架模式也就成为新时期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框架模式。希冀通过本文研究分析, 对未来艺术学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摘要:本文对20世纪《艺术概论》理论框架编写模式做了细致的分析, 提出20世纪《艺术概论》理论框架编写模式由“散点式”到“散点-板块式”再到“板块式”的转变, 使得《艺术概论》理论框架深入系统、主题集中、重点突出。

关键词:20世纪,《艺术概论》,理论框架,编写模式

模式分析框架 篇2

以框架式模式实施化学教学

系统探讨了教学中的.框架模式.阐述了以框架模式实施化学教学的新方法,作为一种新教学模式,针对化学各学科如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学,高分子化学,环境化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计算化学,计量化学/计算机化学,应用化学.注意对知识结构的剖析与联系,突出了化学学科特点及其内在规律.

作 者:李志良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环境与化学化工学院,重庆,400044刊 名:长沙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年,卷(期):15(4)分类号:A841关键词:化学 分析化学 教学新方法 框架模式 知识结构 学科规律

模式分析框架 篇3

关键词:语用顺应论;隐喻;翻译模式

一直以来,隐喻是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隐喻不同于直译、意译、转换等传统的翻译方法,隐喻通常是把具体熟悉的事物映射到陌生抽象的概念域上。但在翻译过程中,隐喻在文化和特定环境上仍存在一定差异。比利时学者Jef Verschueren提出语用顺应论,并对语言、文化及社会现象的综合应用进行了有效阐述,更有利于译者对翻译内容进行动态、多角度翻译,并做出最佳的语用顺应。

一、语用顺应论与翻译中的隐喻

(一)语用顺应论

语用顺应论(pragmatics adaptation theory)是由比利时著名的语言学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提出的语言学理论。Jef 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应用是发挥语言功能的过程,也可以称为语言使用者以交际环境为主要依据,选择具体的语言手段,使之与使用环境和语言结构间相适应和契合,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语用顺应论将语言现象与诸多语言形式及活动形式的使用充分融合,并从认知、语言及文化现象中入手进行综合性对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语用顺应论的理论来源和理论视角均基于翻译环境和文化环境。

(二)隐喻翻译的研究现状

Lakoff & Johnson 在1980年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著作为认知语言学研究隐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例如,我们用金钱去比喻时间,通过“金钱”范畴去构想“时间”这个目标范畴,就是通过前一目标范畴去构建后一目标范畴。

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差异,在隐喻翻译中也同样存在差异。西方的隐喻更倾向于对自身经历的语言、文化、认知等阶段的综合,其中涵盖的内容和意义更倾向于多样化和多角度。此外,西方在隐喻翻译的研究中,更加倾向应用文化法、综合法以及跨学科法等,且已初步获得值得肯定的研究成果。而我国的隐喻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即使大部分的译者已认识到隐喻翻译对翻译理论和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性作用,但我国毕竟只是在借鉴国外的研究理论,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加以引入和阐述。此种研究方式仍存在单一化和表面化,语料考证的切入点相对较少,研究结果也难以得到有效考证,导致隐喻翻译研究滞后。

二、语用顺应论框架下的隐喻翻译模式

(一)语用顺应论视角对隐喻翻译的启示和影响

从翻译研究的单一化角度来看,翻译视角相对较为狭窄,且翻译策略的科学性和翻译质量相对较差。语用顺应论为译者提供了多角度、动态的研究角度,更有利于译者灵活处理翻译过程中面临的多种问题。中英两个民族在地理位置、历史发展、社会背景、文化传统以及宗教信仰等存在差异,导致所呈现的语言表达存在较大差异,增加了跨文化交际难度。隐喻翻译不仅仅局限在信息的单一转换上,更重要的在于将文采与修辞效果上的对等。而文采与修辞效果与文化内涵和喻体特征相关,这是因为隐喻将一部分喻体隐藏起来,增强读者对目的语的感受,体会语言内的美感。

语用顺应论之所以可以帮助译者解读翻译中隐喻的文化特征和实际内涵,是因为该理论自身具有一定的隐喻性语境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充分了解原作者的语境目的和交际意图,并对顺应可行性进行解释。以分析和对比隐喻结构为主要基础,译者则可掌握隐喻中本体和喻体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及关联程度。同时,将两种文化间的差异性充分现象出来,在高度凸显文化内涵和意识形态的条件下,顺应目标语读者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模式,将隐喻因素与文化内部因素充分结合,最大程度保留喻体代表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内涵。

(二)语用顺应论视角下隐喻翻译模式的构建

从语用顺应论的视角下来看,首先,译者需要对作者多处的环境、交际处境有深刻、明确的了解,人们的思想意识、社会贫富差距等社交语境均会对隐喻翻译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特征,用特定的词汇表达当时人们心中的真实感受,反映现实的社会环境,顺应语境意义。在反应过程中,顺应隐喻的结构客体,可从最大程度上将隐喻的意象凸显出来。

在翻译前,译者需要对源语言的语言环境、交际环境及隐喻客体进行了解和掌握,并切实感受到作者在创建隐喻时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语境、物质条件及心理驱动性等,并结合当时的语境对隐喻做出可行性解释。当隐喻意凸显后,可针对不同的隐喻情形,对语言内外存在的一系列相关性因素进行顺应,在动态的顺应过程和语言选择过程中翻译目的语译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隐喻形式的表达和发展成为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中英文化毕竟在本质上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则难以准确接通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内涵,从而难以有效实现翻译的等值寓意,导致翻译失败。因此,在隐喻翻译过程中,应借助语用顺应理论,以该理论为基础,凸显隐喻核心,表现出翻译的动态过程和语境顺应关系,提升译文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雷晓峰,田建国.语用顺应论框架下的隐喻翻译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2014(02):99-103

[2]傅曙,谢济光.关联—顺应模式下的海明威作品翻译--以《洁净明亮好地方》为例[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01):67-69

模式分析框架 篇4

(一) 房地产业融资模式的内涵

融资模式是指不同融资方式的组合以及在组合中的相互关系和地位。它往往是以某一种或几种融资方式为主, 其他融资方式为辅, 形成多种融资方式相互配合共同起作用的格局。在此基础上, 房地产业融资模式是指实现储蓄向房地产业投资转化的各种融资方式的组合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与作用。

(二) 房地产业融资模式的分析框架

1. 现有分析方法的不足

一方面, 从微观层面出发, 研究单个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方式, 虽然可以得出一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成果, 但由于研究视角比较零散, 有可能导致一些比较短期、片面或脱离现实的做法, 不能解决房地产业融资领域内更深层次的问题。另一方面, 从宏观层面出发来研究, 又面临着如何在一般性研究中针对房地产业特点, 提出适合于产业特点的融资政策和发展举措的问题。因此, 需要探索并建立一个以房地产业为核心, 既能包括方方面面的要素、又能理清各种复杂关系的研究框架。

2. 房地产业融资模式具有明显的系统特性

(1) 构成多样。一是参与房地产业融资的主体多样。仅从融资机构来看, 就包括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财务公司、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政策性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二是参与房地产融资的市场种类也较多, 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一级市场;此外, 在国外还有与一级市场相关的二级市场。三是房地产融资工具形式多样, 主要由商业性和政策性两类房地产融资工具构成。

(2) 具有层次性。房地产业的融资模式是由多种融资方式组成的, 根据资金融出、融入主体的不同, 以及资金融通过程中所采用的融资工具的不同, 融资方式包括内源融资、外源融资, 其中外源融资又包括财政融资、银行融资等方式。

(3) 具有显著的目的。房地产业融资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将储蓄引导为对房地产业的投资。

(4) 与外部环境存在很强的关联, 并受外部环境影响很大。房地产业融资模式通过与外部环境发生资金、信息的交流, 对外部环境产生了诸多效应。同时, 影响一国房地产业融资模式的因素很多, 包括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法律制度、社会文化环境、政府干预程度等诸多因素, 并且这些因素的影响力很大。

(5) 房地产业融资模式处于不断地发展演化中。在不同阶段, 其性质和表现都不同。

综上分析, 房地产业融资模式可以被视作为一个系统。因此, 本文将系统分析的方法引入到房地产业融资模式的分析中, 从内部要素子系统和外部环境子系统入手, 把宏观、中观、微观研究统一起来, 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房地产业融资模式的系统分析框架。

(三) 房地产业融资模式的要素子系统

1. 房地产业融资模式的要素子系统构成

房地产业融资模式系统的内部要素子系统包括如下四个部分:

(1) 资金融入主体子系统。资金融入主体即资金需求主体, 包括各类房地产企业、土地储备机构等。

(2) 资金融出主体子系统。资金融出主体即资金供应主体, 从全社会资金来源构成看, 包括居民、非金融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境外投资者、政府五个部分。需要指出的是, 此处的政府是指以财政融资主体的身份出现的政府, 而非管理者。

(3) 中介服务机构子系统。中介服务机构包括房地产评估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它们的功能主要是提供相关专业化信息, 确保融资活动的顺畅进行。

(4) 监管子系统。指在房地产业融资活动中直接履行监督、管理职能的相关政府部门, 这些政府部门通过制定政策、执行监管来直接影响资金融入主体、资金融出主体、中介服务机构的活动。

2. 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1) 资金流关系分析。在没有任何政策限制的假设前提下, 资金融入主体、资金融出主体资金流活动发生的情形概括如下:

从房地产企业之间的关系来看, 发生资金流动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因兼并重组所产生的股权融资;二是合作开发;三是把自有资金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委托贷款给房地产企业。

从居民与房地产企业的关系来看, 发生资金流动的方式有四种:一是购买房地产, 提供售房款;二是在金融市场购买房地产证券产品;三是把资金存入银行, 并通过银行信贷方式贷给企业;四是直接对房地产企业的股权投资。

从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房地产企业的关系来看, 发生资金流动的方式有四种:一是把自有资金及合法吸存的资金贷给企业;二是在金融市场购买房地产证券产品;三是直接对房地产企业的股权投资;四是购买房地产。

从非金融企业与房地产企业的关系来看, 发生资金流动的方式有四种:一是把自有资金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委托贷款给房地产企业;二是在金融市场购买房地产证券产品;三是直接对房地产企业的股权投资;四是购买房地产。

从境外投资者与房地产企业的关系来看, 发生资金流动的方式有四种:一是以境外金融机构贷款给房地产企业;二是在金融市场购买房地产证券产品;三是直接对房地产企业的股权投资;四是购买房地产。

从政府与房地产企业的关系来看, 发生资金流动的方式有三种:一是以政策性金融机构贷款给房地产企业;二是在金融市场购买房地产证券产品;三是直接对房地产企业的股权投资 (通常是用于保障性开发的注册资本金) 。

从本质上来看, 上述要素间资金流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各种融资方式, 并进一步形成了房地产业融资模式。

(2) 信息流关系分析。包括:

由资金融入主体提供的信息。主要是关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一般性信息, 这些信息不需要专门的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比如在银行信贷方式中, 企业提供的借款申请书就包含了有关企业和贷款项目的信息。

由资金融出主体提供的信息。包括各种融资方式的要素, 如价格、适用对象、条件等。

由中介服务机构提供的信息。如房地产评估机构为银行信贷、房屋销售等活动提供房地产价值的信息等。

由监管部门提供的信息。包括与房地产融资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政策及数据。

(四) 房地产业融资模式的环境子系统

包括: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法律环境、科技环境、国际环境、金融环境、产业环境等。其中, 经济、社会文化、法律、科技、国际环境等属于宏观环境, 金融、产业环境属于中观环境。上述各种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二、我国房地产业融资模式优化的评价标准

房地产业融资模式系统优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房地产业融资模式系统通过与外部环境的适应, 结构和功能的改进, 从而实现兼顾系统效率和稳定双重目标的过程。其评价标准是:

1.与环境的适应性标准

(1) 与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包括一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或阶段、经济体制性质、宏观经济的产业结构政策等。

(2) 与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状况相适应。

(3) 与金融业的发展状况相适应;即要与一国金融业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

(4) 与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相适应。要与一国房地产业的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产业发展阶段相适应。

2.要素的完备性标准

要素是构成房地产业融资模式系统的基础, 也是系统功能得以发挥的基本前提。房地产业融资模式的变迁主要表现为融资机构、融资工具、融资市场等多种要素与构成的变化上, 要素由少到多、由低级到高级, 反映出房地产业融资模式的优化和发展。一个要素完备的房地产业融资模式将有利于充分发挥融资活动的各项功能。

3.结构的合理性标准

(1) 融资的供给状况与融资的需求状况是否协调。这种协调既表现在总量上, 也表现在结构上。具体表现为各种融资方式及其组合能否满足房地产业在开发经营的不同阶段、满足不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和房地产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

(2) 各种融资要素之间发展状况的协调性。比如, 资金融出主体与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是否相协调, 这将影响到融资过程中资金流和信息流能够有效的匹配;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否与资金融出主体的自主经营相协调;进一步地, 在资金融出主体内部, 多元化的机构之间发展是否协调。

(3) 不同层次的各种融资方式之间比例的协调性。房地产业融资模式中各种融资方式之间都应保持一个合理的比例关系, 这是其有效发挥功能的关键。尽管这种比例关系没有一个精确的数值, 但它应与房地产业融资模式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所处的状况相适应, 必要时, 可以用一个动态的区间来表示。

4.整体功能的完善性标准

房地产业融资模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因此, 评价一个房地产业融资模式是否合理, 更科学的角度是从功能入手, 以融资功能的完善程度和发挥程度作为判断的一个定性标准。一种融资方式可以有多种功能, 同一功能也可以由多种融资方式来完成。房地产业融资模式的功能是各种融资方式功能的有效集合与补充的整体体现。

若一国房地产业融资模式功能较为完善, 发挥较为充分, 说明该模式较合理;若一国房地产业融资模式有较多功能缺失, 发挥不充分, 则说明该模式是不合理的。

本文认为, 一个完善的融资模式应具备融资功能、降低交易成本功能、价格发现功能、流动性功能和风险转移功能等五方面的功能。

5.创新性标准

模式分析框架 篇5

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改革,是在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展开的,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而逐步进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适应(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改革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的任务;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根据党的十四大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提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是根据党的十五大对于经济体制改革攻坚阶段做出的重大的理论和政策上的突破,对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做出了突破性的决策,把教育体制改革推到了一个攻坚性的关键阶段。

1.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主要涉及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把原先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教育体制转变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体制,对这一点的认识是一致的。现在的问题是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教育运行中具有什么作用?政府、学校、市场之间处于什么关系?教育有没有市场、教育是不是产业、教育能不能产业化、市场化?这些问题直接关系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需要在改革的探索实践中逐步回答。因此,现阶段不同意见的讨论和不同改革模式的试验,是有利于探寻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体制模式的。我这里只从教育属性的定位这个角度提一点看法。我认为教育具有社会共服务事业和产业的双重属性。承认公共服务事业属性,就要确认教育具有同经济运行不同的规律,肯定政府对教育负有主要的责任,教育不能完全进入市场,实行市场化;而承认产业属性,就要肯定教育是人力资源和知识的生产部门,教育通过人力资源和知识同市场的交换,会增加社会财富,产生经济效益,也就要肯定教育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可以运用产业运作方式和市场调节机制。这里的叫题是究竟在什么范围和多大程度上运用产业运作和市场调节的方式?就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角度说,主要是涉及学校、政府、市场、社会这几方面在教育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义务教育阶段,在政府管理下,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市场的调节机制主要在民办教育中发挥作用;非义务教育阶段,是在政府宏观管理下,学校面向社会(市场)自主办学,市场调节作用的大小,依不同类别的学校和专业而有所不同。这样,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能否说主要包括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广泛参与,市场适度调节,学校自主办学?在这个模式中,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关键.政府越是转变职能,善于宏观管理,市场就有更大的活动空间,越能有序地发挥多方面的调节作用;同样,市场越是发育成熟,规范有序,政府就越能转向宏观管理;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形成制度化的调节机制的条件下,学校就能形成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自主办学的体制和机制。

2.管理体制中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学校。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是,改变统得过死的中央过于集权的体制,实行在中央大政方针下的地方分权;改变政府对学校管得过多过死的体制,确保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地位和权利。这个问题的改革思路和目标是明确的,问题在于实施到位。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在基础教育阶段已经明确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实行的成效也是显著的。

主要问题是,在这个体制中,中央政府的责任和权力,现在基础教育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权实际上是在中央,包括基本学制、课程设置和标准、教材审定、教师资格和编制、工资标准乃至学校行政管理中的政策性问题等。但是,中央财政中除了阶段性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专项经费外,没有用于基础教育的稳定的经费项目。世行的建议中就提出中央财政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是值得研究的。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主要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任务,第三次全教会在这个问题上有重大的突破。一方面确定由国务院授权,把高等职业学校和大部分高等专科学校的管理权下放给省级政府;一方面继续推进中央部门办学、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共建、调整、合并、合作”,把中央部门举办和管理的高校的大多数划转地方或以地方管理为主,中央只管理少数关系全局和行业性强、地方不便管理的学校;并且提出在三年内,建立起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的新体制。今后高等教育的资源配置、决策统筹、规划管理等将主要由省级政府负责;这有利于高等教育同区域经济相结合,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这项改革配套,就要调整高等院校的布局结构,因为原有的高校布局是以全国和大区为主配置的,六个大区所在地的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43%,而这些高校大多是面向全国或大区的。现在多数高校由省级统筹和管理,省际之间高校分市不均衡;高校资源充裕的省份如何充分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而资源不足的省份又不要完全自成体系,重复建设。这就要通过统筹规划、调剂余缺、成本分担、利益分享等方法,使高校扩大为社会服务的范围,打破地方分割,实行跨地区招生和就业,使教育资源在更大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政府与学校的关系,是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改革的最终结果是学校能真正成为依法自主办学的实体,真正具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能力。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理论和目标的问题,主要理由是:一方面政府职能的转变还没有真正到位.其中有思想观念;组织体制、传统惯性以及既得利益等因素,需要有革命精神推进这项改革;另一方面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包括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也还没有真正到位,学校从政府文件中得到的自主权由于制度和政策不配套而不能落实。因此,学校是否改变对政府的依附关系,是衡量教育体制改革深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世行在其报告中提出,要把上级政府管理权限中属于学校的直接归还学校,而不要在各级政府中搞“层层下放”,中间环节越多,越容易被截留;这应该在管理体制改革中加以实施。

3.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改革是一种机制性的改革。办学体制改革是要打破单一的公办教育体制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各界包括私人参与办学在教育决策和教育运行上就会增加社会参与的力度尤其是民办教育直接面向市场,势必增强市场对教育的调节作用。投资体制的改革是增加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促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学校要吸纳社会其他了面的资金,就会运用某些市场机制。这些改革的深化实际上是在改变教育运行中的单一的行政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对教育的调节作用。这两项改革的政策已经有了重大突破,现在的问题是要尽快形成操作性的法规和规范。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包括:

(1)如何从政策法规上体现鼓励各方面向教育投资,举办各种形式的民办教育;

(2)教育机构是否需要分为营利性机构和非营利性机构,以采取不同的政策和管理原则,当然这涉及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民办学校的产权界定;

(4)民办教育投资者的投资回报;

(5)民办学校董事长和校长的权责关系;

(6)民办学校教师的地位与待遇;

(7)社会向教育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8)成本分担的具体政策原则,尤其是非义务教育阶段在政府财政可能提供的学额之外的扩招部分,是采取普遍提高收费标准、加大对贫困学生资助的办法,还是在二级学院中实行另一种收费标准;

(9)在实行成本分担,提高收费标准之后,相当部分学生要通过贷学金上学,需要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标准,以提高其还贷能力;

(10)如何运用金融手段加大教育投资,等等。

总之,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教育转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教育,需要有一整套制度和政策的调整和建设,教育体制改革要从体制体制转轨转向制度创新。

4.要将解决教育与科技、经济、社会的结合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克服教育、科技同经济相脱节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是当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也是迎接21世纪挑战的重要准备。要从人才培养、知识贡献和直接社会服务等方面,使教育工作的各个部分密切结合社会实际。这就需要:改革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吸取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按照社会实际需要,培养多种人才,尤其要重视培养创业型人才;面对现代化建设的现实课题,使科研同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并加快科研成果向实际应用的转化,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知识贡献;加强高新科技研究和开发,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的科技园区建设,有条件的高校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国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方面军;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加快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第一线劳动者的科技和文化水平,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知识化和信息化水平;各级各类学校要以自身的知识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为社会服务,中小学要成为社区文化和科技传播的中心,高校要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成为学习化社会的中心机构。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体制问题。按照江泽民同志的要求:“通过经济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配套改革,尽快建立教育与经济、科技

密切结合的新机制”,继续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城市教育综合改革、企业教育综合改革,实行经、科、教统筹;高校同企业可以合作建立研究机构;学校的管理机构尽可能吸收企业和社会有关人士参与等。总之,只有建立学校与社会双向参与的体制和机制,才能使教育同经济、社会的结合有制度化的基础。二是队伍建设。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缺乏生产和实践的经历,也缺少经常参与实践的渠道和条件。要改变教师队伍结构,增加有实践经验并有学术水平的教师的比重,创造条件(包括相互兼职等)让教师经常参与社会实践,建设一支既有较高学术水平,又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师队伍,为教育同经济、社会的结合创造条件。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政策

教育改革和发展最终落实在人才培养。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素质教育最初是针对基础教育中的“应试”倾向提出来的,经过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这次全教会赋予了新的内涵,推向包括整个教育系统的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培养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就这个意义上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是建设21世纪的高质量教育,培养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是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与创新。

我国的人才培养有自己的传统和特点,其中有优秀的和成功的,也有明显的缺陷和弊病。例如:我们有基本的教育标准以及相应的比较统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能保证大面积的基本教育质量;同时又过于划一呆板,缺乏多样性和灵活性。我们比较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和训练,学生的知识水准相比起来还有优势;但是又偏重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和考核,对于学生各种能力,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严重欠缺。我们的教学管理比较严格,学生学习刻苦认真;但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缺乏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等等。我们当然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问题是我国现行教育中的弊病,由于高层次和高质量教育供不应求而产生的“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严重干扰着人才培养,也阻碍着适应21世纪需要的教育改革与创新。因此,只有推进教育的整体改革,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以“三个面向”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培养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摆到重点地位。21世弛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对人的素质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例如: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劳动世界市场化等,要求未来社会的人才必须面对复杂多变、更富有挑战性的世界(比尔·盖茨说:未来10年的变化速度远远超过以往50年);未来的中国人将承担既完成工业化又迎接信息化的双重任务;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应该具有比前辈更高更新的素质。综合素质既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指知识、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教育的四根支柱(学知、学做、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生存)也可以看做是一种综合素质的要求。这就要求改变那种把教育局限于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狭隘眼界,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即能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综合素质。而强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更是反映时代要求和针对现实弊端的,抓住这个重点将会突破现行教育的禁锢,带动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2.建立富有灵活性和弹性的教育教学制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为社会成员创造多种多次的教育选择机会。包括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放宽大学入学年龄限制;实行分阶段完成学业的学分制和工学交替制度;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使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而成为高等教育的“立交桥”等,使人在一生中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机会。

3.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推进教育模式的革命性变革,为创建“人人皆学之邦”的学习化社会创造条件。要充分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对未来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在现有教育技术的基础上,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建立覆盖全国城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各种教育服务。这将会引起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组织结构、师生关系乃至整个教育模式的变革。

模式分析框架 篇6

关键词:MVC设计模型;Struts框架;Servlet;Jsp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5-30789-02

Research of Struts Frame Work Based on MVC Design Pattern

XIA wei

(Bengbu College of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Bengbu 233000, China)

Abstract:Struts is an excellent framework based on MVC design pattern for Web applications. It separates view and business logic and increases reusability and flexibility of the code for Web development.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principle of Struts framework technology and the implementing technology for model, view and controller of Struts based on MVC design pattern. And through a demonstration examples Struts Framework MVC model approach.

Key words:Struts framework; MVC design pattern; Servlet; Jsp

1 引言

当前,SUN公司提出的J2EE (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已经逐渐成为企业Web应用开发的标准,这当中的Servlet/JSP技术也在众多网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仅使用JSP技术开发的Web应用中,业务逻辑处理、动态显示用的Java代码以及HTML混合在一起,使得阅读、调试和维护都困难重重。

为了使开发的Web应用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易于分工,我们必须要做到:

(1)将业务逻辑与用户界面分离;

(2)将动态页面显示逻辑与静态的HTML代码分离。

由Apache Jakarta项目组提供的Struts应用框架正是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它基于MVC的设计思想,很好地实现了业务逻辑与用户界面的分离,同时,它提供了大量的自定义标记库,可以在JSP页面中分离动态显示逻辑与静态的HTML,使页面代码更清晰,可读性大大提高。

2 MVC设计模式简介

MVC是Model-View-Controller的简称,它是一种设计模式,来源于面向对象语言Smalltalk,最近几年被推荐为SUN公司J2EE平台的设计模式,它强制性地把应用程序的输入、处理和输出分开。MVC把应用程序分成3个核心模块:模型(Model)、视图(View)和控制器(Controller),它们分别担负不同的任务,以提高应用程序的可扩展性。图1显示了这几个模块各自的功能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

图1 MVC组件类型的关系和功能

2.1 View

用户视图模块,这是用户界面部分。与Web应用程序一样,主管应用程序与人之间的接口。一方面它为用户提供了输入手段,并触发应用逻辑运行;另一方面,它又将逻辑运行的结果一某种形式显示给用户。

2.2 Controller

流程控制模块。该部分是用户界面与Model的接口。一方面它解释来自于View的输入,将其解释成为系统能够理解的对象,同时它也识别用户动作,并将其解释为特定方法的调用;另一方面,他处理来自于Model的事件和Model逻辑执行的结果,调用适当的View为用户提供反馈。

2.3 Model

事务逻辑模块,这是整个模型的核心。它表示的是解决方案空间真正的逻辑。它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将问题领域中的对象抽象为应用程序对象。在这些抽象的对象中封装了对象的是属性和这些对象所隐含的逻辑。

2.4 MVC处理过程

首先控制器接收用户的请求,并决定应该调用哪个模型来进行处理;然后模型根据用户请求进行相应的业务逻辑处理,并返回数据;最后控制器调用相应的视图来格式化模型返回的数据,并通过视图呈现给用户。

3 Struts体系结构

Struts框架是在MVC模式基础上开发的新一代Web框架,在它的支持下可以快速开发基于Web的应用,而且提高了MVC的分层应用。它的标记库具有强大的页面开发功能。Struts框架的处理流程清楚地体现了MVC系统的特点,简单的Struts组件结构如图2所示。客户端通过Browser发出请求后,请求被Struts的控制器ActionServlet获得,ActionServlet在Struts-config.xml配置文件中查找有效映射,然后将相应的ActionMapping对象转发给Action处理器对象进行处理。Action处理器对象访问ActionForm中的数据,处理和响应客户的请求,它还调用后台的Bean组件,这些组件封装了具体的业务逻辑。Action处理器对象根据处理结果通知控制器,控制器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图2 Struts框架的组件结构图

3.1 控制器(Controller)

控制器的作用是从客户端接受请求,并且选择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然后把响应结果送回到客户端。在Struts中Controller功能由图中ActionServlet和ActionMapping对象构成:核心是一个Servlet类型的对象ActionServlet,它用来接受客户端的请求。ActionServlet包括一组基于配置的ActionMapping对象,每个ActionMapping对象实现了一个请求到一个具体的Model部分中Action处理器对象之间的映射。

3.2 模型(Model)

MVC系统中的Model部分从概念上可以分为两类——系统的内部状态,和改变系统状态的动作。Struts为Model部分提供了Action和ActionForm对象:所有的Action处理器对象都是开发者从Struts的Action类派生的子类。Action处理器对象封装了具体的处理逻辑,调用业务逻辑模块,并且把响应提交到合适的View组件以产生响应。Struts提供的ActionForm组件对象,它可以通过定义属性描述客户端表单数据。开发者可以从它派生子类对象,利用它和Struts提供的自定义标记库结合可以实现对客户端的表单数据的良好封装和支持,Action处理器对象可以直接对它进行读写,而不再需要和request、response对象进行数据交互。通过ActionForm组件对象实现了对View和Model之间交互的支持。Struts通常建议使用一组JavaBean表示系统的内部状态,根据系统的复杂度也可以使用像Entity EJB 和 Session EJB等组件来实现系统状态。Struts建议在实现时把"做什么"(Action)和"如何做"(业务逻辑)分离,这样可以实现业务逻辑的重用。

3.3 视图(View)

Struts应用中的View部分是通过JSP技术实现的。Struts提供了自定义的标记库可以使用,通过这些自定义标记可以非常好地和系统的Model部分交互,通过使用这些自定义标记创建的JSP表单,可以实现和Model部分中的ActionForm的映射,完成对用户数据的封装,同时这些自定义标记还提供了像模板定制等多种显示功能。

3.4 配置文件

Struts是用XML来描述如何自动产生一些JavaBean的属性的,此外Struts还利用XML来描述在国际化应用中的用户提示信息。Struts-config.xml是Struts的关键,基本上所有的控制都是通过该文件实现的,通过该配置文件可以控制全局转发、ActionMapping类、ActionFormBean、JDBC数据源。另外利用资源配置文件applicationResources.properties可以实现消息的国际化和本地化。页面上的所有静态文字信息都可以定义在该属性文件中,不同语言可以定义不同的属性文件,并且改变页面文字信息时不用修改JSP而直接修改属性文件即可。

4 Struts简单实例

该实例的的主要功能是验证login登陆页面的用户名和密码,如果验证成功则显示登陆成功页面,否则,显示登陆失败页面。

4.1 视图部分

视图包括3个JSP文件:login.jsp提供用户界面,接受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密码,并提交登录请求到Action;success.jsp提供登录成功界面,取得Action转发的用户名,并提示该用户登录成功;error.jsp提供登录失败界面,取得Action转发的用户名,并提示该用户输入的用户名或者是密码错误,登录失败。

login.jsp的源代码如下:

<% @ taglib uri="/WEB-INF/Struts-form.tld" prefix="form"%>

UserName:

Password:

4.2 模型部分

模型包括一个JavaBean组件LoginForm,它有username,password两个属性,代表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和密码。它提供了get/set方法,分别用来读取和设置username,password的属性。

LoginForm.java的源代码如下:

import org.apache.Struts.action.*;

public class LoginForm extends ActionForm{

public String username;

public int password;

public String getUsername() {return username;}

public void setUsername(String username) {this.username=username;}

public String getPassword() {return password;}

public void setPassword(int password) {this.password=password;}}

4.3 控制器部分

控制器包括一个Action类LoginAction,它的任务是从LoginForm中接收用户名和密码,判断如果用户输入的用户名是”zhangsan”,密码是”1234”,则登录成功,跳转到success.jsp;否则登录失败,跳转到error.jsp。

LoginAction.java的源代码如下:

import org.apache.Struts.action.*;

public class LoginAction extends Action{

public ActionForward execute(ActionMapping mapping,ActionForm form,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response){

String userName=((LoginForm)form).getUsername();

int password=((LoginForm)form).getPassword();

if(userName.equals("zhangsan") && password.equals("1234")){

return mapping.findForward("success");

}else{

return mapping.findForward("failed");}}}

4.5配置文件

用户提交请求到Action以及Action处理完之后跳转到不同的页面都是通过ActionServlet来处理和转发的。而ActionServlet是根据配置文件Struts-config.xml中的映射信息来做出决定的。

Struts-config.xml的配置信息如下:

//定义FormBean

//定义ActionBean

//定义ActionForward

5 结束语

由于在MVC设计模式中,应用被分为三个部分,这样有利于在代码修改过程中选取重点,它还有利于三个部分并行开发,缩短开发周期,还增加了程序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并使测试变得更为容易。由于它满足业务逻辑复杂的大中型Web应用的要求,因而也越来越受到广大编程者的青睐。由于篇幅有限,文中实例只是简单的讲述了Struts的用法,要想真正掌握其开发技巧,还须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孙卫琴. 精通Struts:基于MVC的JavaWeb设计与开发[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丁鹏,刘方,邵志峰,等. Struts技术揭密及Web开发实例[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杨磊, 陈凌云. 精通Eclipse Web开发——Java体系结构、工具、框架及整合应用[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戎伟,张双. 精通Struts-Java流行服务器、框架、工具及整合应用[M].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模式分析框架 篇7

1.1、建设资金不足、融资方式较单一

改革开放以来,体育场馆的建设虽采取一些灵活的融资方式,但是总体上还是以国家投入为主,一个大型的体育场馆在建设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经费少则几千万,多则上亿。这样不但给政府带来压力,并且资金的使用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我国目前公共体育设施所处的现状是设施器材整体的不充足,尤其是中、西部经济落后的地区问题更加突出。

1.2、赛后经营困难

体育场馆在建设规划时基本确定了其功能定位,传统场馆功能单一化,缺乏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与一定的变通性,只是局限于体育赛事的专业性,限制其开发与利用率,影响其经营的可持续发展,使体育设施很难再应用于其它领域。同时,由于商业活动所获得的经费不充足,巨额的常年维修管理费用也成为体育场馆的沉重包袱。

2、国际上常用的体育场馆建设的融资模式

2.1、PPP融资模式

体育场馆建设的PPP融资模式主要是指非盈利部门,比如说政府等公共部门和一些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项目而形成相互合作的关系。

2.2、TOT融资模式

这种融资模式是指政府把一些已经建成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转让给外资或者民间资本,这些外资和民间资本可以在一定的期限内对体育场馆进行经营,在到经营期限时,必须将体育场馆无偿的交还给政府部门。

2.3、BOT融资模式

BOT融资模式的基本融资理念是:由融资项目的所属机构来为项目的经营提供特许权协议,并且将这个协议作为项目融资的基础,再由项目的投资者来承担融资风险和完成项目的开发工作。

2.4、ABS模式

它是以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这种融资模式意味着体育场馆还没有建成,场馆收费就可以提前收入囊中,将非流动资产转换为可流通证券。

3、现代体育场馆建设融资模式选择框架的深入探讨

3.1、建造大型体育场馆融资模式选择

以2008奥运会这样的国际赛事为例,采用的是比较典型的PPP模式,业主单位是由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和上信集团联合体共同组建的国家体育场有限责任公司。前者代表府出资58%,后者出资42%并负责完成设施建设,在获得国家体育场特许经营权的30年内,回收成本、偿还债务、赚取利润。30年后,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将代表政府收回国家体育场的经营权。在PPP融资模式下,公共部门对体育项目有很大的影响力,同时由于它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始终,建立在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和交流的基础之的“共赢”,避免了BOT模式由于缺乏相互沟通协调而造成的项目前期工作周期过长的问题,也解决了项目全部风险由私人企业承担而造成的融资困难问题,公共部门、私人企业合作各方可以达到互利的长期目标,实现共赢。

同时也可采取以BOT模式为主、TOT模式为辅的新型“TOT-BOT”互补模式,即将政府已建成的项目通过TOT融资模式获取的资金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到体育场馆BOT模式建设中,保证了工程质量,缩短了投资商的经营周期。

3.2、已建成和发育程度较高体育竞技表演市场的选择

TOT模式是针对对于已建成的大型体育场馆和一些体育竞技表演市场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来说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已有的体育场馆进行扩建时具有风险小、资金投入少、融资方式只涉及经营权转让,不存在产权、股权之争的特点。以合同方式将现有的体育场馆的经营权转让给竞技项目俱乐部,既减轻政府部门的直接管理压力,有节省场馆维修保养方面的开支,还保证它直接用于体育活动。它的不足之处是受原来体育场馆设计的影响大,这样就导致在扩建完成之后,体育场馆的使用途径会受到限制。

3.3、新建体育场馆与高校的选择

BOT模式的运用主要是针对新建体育场馆而言,该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政府在体育场馆投资上的资金不足。再有BOT模式投资对高校建设来说有以下优点:可以弥补国家政府投资的不足,增加了学校的固定资产与融资途径;学校不承担任何风险;可集中精力抓教学和科研,对投资者来说也有如下好处:可以充分利用富余资金,并获得丰厚回报;高校基础设施使用市场稳定,投资风险较其他行业要小,服务对象素质较高,易于管理与沟通。采用BOT方式下的融资具有解决高校面临着体育设施滞后需更新和体育场馆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如:湖南大学湘雅学院,在新区迁址时期,与香港一家投资公司合作,采用BOT项目融资方式,引进近亿元资金,新建了一批学生公寓、文体设施中心等。

摘要:传统体育场馆建设的融资模式因为自身存在的弊端,已经不能再满足体育场馆建设的要求,这样一来,也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探讨融资模式,借鉴国外体育场馆建设和经营模式,以此来弥补我国在融资和经营方面的不足。

关键词:体育场馆,融资模式,选择框架

参考文献

[1]陈月梅,徐震宁.基于PPP视角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模式的选择[J].建筑经济,2011,(03).

[2]刘波,邹玉玲.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浅谈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经济效益目标定位[J].湖北体育科技,2008,(12).

模式分析框架 篇8

语码转换现象作为语言接触的表现之一, “语码”指“人们在任何场合所使用的方言或者语言, 语码是适用了双方或者多方进行交际的系统”, 美国语言学家Carol M. Scotton给语码转换下的定义为“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更多的语言变体。语码转换不拘数量, 可以仅仅是一个词或几分钟的谈话, 转换的语码可以是没有谱系关系的另一种语言或同一语言的两种语体。”即语码转换就是在交谈中不断地进行语码选择的过程。从Scotton的主体语言框架模式为切入点, 通过分析李安导演的电影《喜宴》中的语码转换, 试图归纳和总结语码转换的心理动机。下面我们先对其理论进行介绍。

2. 主题语言框架模式

主题语言框架模式由著名语言学家Scotton提出, 她认为语码转换的发生必然涉及两种语言或语言变体, 在语码转换中必然有一个语码是处于主体或主导地位, 被称为Matrix Language (ML) , 即主体语;另一个语码则属于从属地位, 被称为Embedded Language (s) (EL) , 即嵌入语。一般情况下, 主体语是母语, 嵌入语是目的语, 长期居住在国外的华人除外。此外, 在含有语码转换的句子中, 主体语的语法影响嵌入语的语法或形态。电影中出现了大量的句内语码转换现象, 而且具有从汉语转向英语的方向性, 嵌入语英语遵行主体语汉语的语法规则。影片中出现了5 次从英语转向汉语的情况, 该转换与人物的心理状态密不可分。

3.《喜宴》台词中的语码转换

《喜宴》讲述了来自中国的高伟同在美国与美国人赛门之间同性恋的故事, 无奈之下他与房客顾威威结婚。双方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结婚, 但不幸的是高伟同的父母要来参加两人的婚礼, 一场真正的较量刚刚开始。高伟同和赛门尽量掩饰他们的感情, 最后还是被父母知道了。电影的结尾是个欢喜大结局。

关于语码转换的心理动机的研究文献有很多, 甘伯兹曾经总结归纳了六种动机:避免含糊、强调、经济、炫耀、准确引用和团结的语言动机。动机分析跟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是密切相关的,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1 回避。在交往过程中, 当谈论到自己不想多说或较为私密的事情的时候, 当事人总是吞吞吐吐, 会使提人感到不舒服, 语码转换则可以避免尴尬局面。

(1) 赛门: Why?

高伯伯:For the family, 唉, 如果我不让他们骗我的话, 我怎么能抱的了孙子。

赛门:I don’t understand.

高伯伯:I don’t understand.

这段对话中的语码转换发生在句间, 两种语言遵从各自的语法规则。英语转向汉语的方向性本身就说明了高伯伯的某种心理。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想抱孙子, 为高家留下后代。

3.2 聚拢。贾尔斯的“言语顺应理论”提出了“偏离”和“靠拢”的概念。“靠拢指调整自己的语言或语体, 以更接近谈话对象的语言或语体”。表示讨好对方的心理, 靠拢的谈话方式可以增加谈话双方的好感和吸引力。例如:

(2) 赛门:高伯伯, 高妈妈, 久仰久仰, 欢迎欢迎。

高妈妈:他会说中文啊。

赛门是美国人, 为了给高伯伯和高妈妈留下好印象, 讨他们的欢心, 专门学了很多汉语。虽然有的句子不是很顺畅, 但他很用心, 高伟同的父母对这位所谓的房东很是喜欢。

3.3 炫耀。一个人的谈吐往往与其社会地位相关, 所以在谈话中发话者也许会通过语码转化来突然自己的学识, 炫耀自己。例如:

(3) 赛门:Relax, stretch, as the great Chinese poet once said:

青山本不老, 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 因风皱面。

病人:What’s this to mean?

赛门:………you will be murdered by your physician.

这段对话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出现在赛门的讲话中, 主体语是英语, 嵌入语是汉语, 嵌入的汉语语言岛遵循汉语的语法框架。该转换具有从英语向汉语转换的方向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转换时因为赛门的爱人高伟同来自中国, 赛门耳濡目染的学会了一些中国的古诗。赛门用中国的古诗来劝说病人正是炫耀自己的表现。

结束语

结合主体语言框架模式, 通过分析《喜宴》中的语码转换得出结论如下:第一, 关于语码转换的方向性问题。本论文再次证明了在汉语为主体语的情况下, 语码转换具有从汉语转向英语的方向性。第二, 验证了嵌入语遵从主体语语法框架 (英语服从汉语的语法规则) 这一准则。本文关于语码转换的动因分析为电影文学的分析、人物性格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摘要:作为语言接触的表现之一, 语码转换被认为是一种交际策略。李安导演的《喜宴》讲述了中国人在美国的感情经历, 影片细腻感人荣获多项大奖。而片中的语码转换更使人物的形象被刻画的入木三分。本文试图从Scotton的主体语言框架模式理论出发, 结合台词中的句间和句内语码转换现象, 分析人物语码转换的动机, 为电影文学人物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并得出语码转换具有从母语向目的语转换的方向性结论。

关键词:语码转换,主体语,嵌入语,动机

参考文献

[1]祝婉瑾.新编社会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2]何自然, 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评述[J].现代外语, 2001 (1) .

框架协议采购模式研究 篇9

框架协议采购,一般是指大型企事业单位针对具有较强通用性、标准性且采购频次高、供求市场稳定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通过招标或谈判方式,一次性的与供应商(或服务商)签订供货或服务协议,协议期内通过订单合同方式操作执行。框架协议不再是简单的集中采购,而是一种全新的供应管理模式,实行框架协议采购,目的是通过有序竞争,整合外部资源,与供应商建立相对稳定的供需关系,有效实现高效供应保障、降低采购成本。

框架协议采购的特点

框架协议采购注重建立采购人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框架协议采购的采购人通过有序竞争,选择优秀供应商,并将供应商的资源纳入采购人的管理范围,供应商获得较为稳定的长期合同,双方通过建立更加紧密的沟通、协调、合作和共享机制,形成战略协调和共赢优势。

适用于框架协议采购的采购对象有一定要求。框架协议采购首先是集中采购的一种形式,一般只有采购频次高、数量大且通用性、标准性强,价格具有一定稳定性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才适合框架协议采购,如工程常用物资、办公用品、办公设备及工程常见零星维修等。

框架协议合同形式一般是一份框架协议和多份供货或服务订单合同,框架协议是合同的实质主体,多份供货或服务订单合同是框架协议的分批执行方式,框架协议与订单合同是一份合同的不同组成部分,不存在冲突关系。

框架协议采购的采购数量一般只约定某一协议期的预估数量,采购阶段确定采购单价或定价原则,协议期内,采购结果在限定条件下可反复执行。考虑实际执行数量与预估数量可能会存在偏差,一般还会约定协议期内承诺下限或终止上限,原协议期内实际执行数量不足预估数量的下限比例时( 如9 0 % ),可适当延长框架协议期限;原协议期未满,实际执行数量已达到预估数量的上限比例时(如110%),则有效期提前终止。

框架协议供应商的不唯一性。由于框架协议采购覆盖的时间长、需求空间较大,选择一家中标供应商势必存在交货期延误、货物质量不合格更换供货商等各方面的风险。因此,框架协议采购有时会针对一个标包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两家或多家中标供应商,各中标供应商商按招标文件约定的比例获得该标包的合同份额。

框架协议执行价格的可调整性。框架协议采购的有效期一般较长,在有效期内,部分货物品种受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工程类可能受地方人工费、不可竞争性费用费率等影响,因此在框架协议的执行期内,应该针对上述情况,制定明确的调整措施。

框架协议采购的主要优势

提升供应保障能力。框架协议采购,通过合理设置招标条件,淘汰不稳定的供应商,择优选择资质、业绩、经验、快速响应能力强的供应商,优化供应商结构。采购人与供应商建立沟通协同机制,采购人将供应商纳入供应链的管理范围,供应商共通信息资源共享更好的安排生产组织供货或调配服务资源,大大提供供应保障能力。框架协议采购尤其是在应急保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降低采购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框架协议采购,摒弃了传统的“一单一采购,一单一签”采购模式,形成批量优势,减少了重复采购次数,采购人可大幅降低采购成本,供应商也减少了频繁参加投标或谈判的工作量,可提供更优惠报价。采购人员从繁琐、重复的采购活动中解脱出来,可将更多精力放在市场调查、订单合同的执行、供应商考核和管理方面,使整体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

有利于推进技术规范及业务管理标准化。货物要实现框架协议采购,必须对技术规范、采购标准进行归并,减少个性化需求,在满足专业要求情况下逐渐适应市场主流产品,减少配件、备件的种类及规格,整体提升标准化程度,工程及服务类框架协议通过优选供应商,增加服务商集中度,减少与众多工程或服务企业之间的重复管理,有利于推进企业业务管理的规范化。

降低企业库存压力。采购人与供应商如能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供应商可根据采购人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生产进度及组织供货,避免通过增加库存保障供应,采购人与供应商均可降低库存压力。

框架协议采购存在的常见问题

框架协议采购的作用容易被片面夸大,容易被过度使用。如前所述,框架协议采购主要针对具有技术通用性和标准型且具有稳定需求量的采购对象,虽然采购对象数量具有不确定性但需要确定明确的单价或定价原则,框架协议采购的执行也需要有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措施,但部分采购人往往只片面的看重框架协议采购减少重复采购次数一方面的优势,盲目扩大框架协议采购的应用范围,盲目追求框架协议采购率,为了框架而框架。部分企业实施的所谓的框架协议采购实质上只起到的资格预审的作用。

框架协议采购预估合同量准确性较低,容易对甲乙双方的利益造成影响。框架协议采购的采购数量一般为某一协议期的预估数量,实际执行结果肯定会与预估数量有一定的偏差,一般在采购时应向供应商说明实际合同执行量的范围,如为预估合同量的一定范围,90% ~110%等。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采购人不注重前期计划管理,对预估合同量随意估计,有的只约定合同协议执行期限,不约定预估量和浮动范围,供应商报价完全凭经验,供应商价格水平与实际执行量不匹配,容易造成甲乙双方利益冲突。

采购过程采购文件、评审标准还不够完善。框架协议采购注重建立采购人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关系,采购文件内容的编写方面应当注意突出双方沟通、协调、合作和共享机制的建立,突出框架协议执行过程中采购人对供应商的过程管控,突出供应商快速响应、售后服务能力提升。根据实际经验,框架协议采购由于不是针对具体对象的一次性采购行为,部分招标文件中对供应商技术投标方案要求方面往往内容过于宽泛,针对性内容较少,容易造成供应商投标方案内容千篇一律,技术投标方案评审难以拉开差距,最终价格因素成为决定中标的主要因素,容易引起供应商在价格方面的恶意竞争。

框架协议采购的后续管理和监督还不够完善。框架协议一般协议期较长,如2~3年,框架协议执行过程中,对货物类经常会发生技术升级、原材料价格变动等情况,对服务类经常会发生人工费及部分非竞争性费用调整的情况,框架协议并不是在采购阶段一框了之,框架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市场分析、价格跟踪、供应商考评等管理上不到位或是疏于管理,造成供应风险。另外由于部分框架采购不严格约定预估合同量和执行终止条件,造成个别供应商中标后为多执行合同额而向招标人进行公关,产生腐败。

框架协议招标的改进建议

加强需求计划管理。采购人必须对本企业往年的工程建设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结合年度投资计划,对适合框架协议采购的品种和数量尽量准确估计,合理划分标包,避免预估合同量与实际需求量存在重大偏差。

进一步完善框架协议采购后续监督管理模式,完善与框架协议采购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

建立框架协议采购执行监督、检查机制,要善于发现框架协议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问题,定期总结运行状况,对于存在的问题,要落实整改措施,加以修正,在管理上不留死角。

浅谈MVC框架模式 篇10

MVC模式是"Model-View-Controller"的缩写, 中文翻译为"模式-视图-控制器"。MVC应用程序总是由这三个部分组成。

(1) 视图 (View) :视图是用户看到并与之交互的界面。对老式的Web应用程序来说, 视图就是由HTML元素组成的界面, 在新式的Web应用程序中, HTML依旧在视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一些新的技术已层出不穷, 它们包括Macromedia Flash和像XHTML, XML/XSL, WML等一些标识语言和Web services。

(2) 模型 (Model) :模型表示企业数据和业务规则。在MVC的三个部件中, 模型拥有最多的处理任务。例如它可能用像EJBs和Cold Fusion Components这样的构件对象来处理数据库。被模型返回的数据是中立的, 就是说模型与数据格式无关, 这样一个模型能为多个视图提供数据。由于应用于模型的代码只需写一次就可以被多个视图重用, 所以减少了代码的重复性。

(3) 控制器 (Controller) :控制器接受用户的输入并调用模型和视图去完成用户的需求。所以当单击Web页面中的超链接和发送HTML表单时, 控制器本身不输出任何东西和做任何处理。它只是接收请求并决定调用哪个模型构件去处理请求, 然后确定用哪个视图来显示模型处理返回的数据。

以MVC为框架的Web应用如图1所示:

1.1 MVC框架模式的优点

(1) 可以为一个模型在运行时同时建立和使用多个视图。变化-传播机制可以确保所有相关的视图及时得到模型数据变化, 从而使所有关联的视图和控制器做到行为同步。

(2) 视图与控制器的可接插性, 允许更换视图和控制器对象, 而且可以根据需求动态的打开或关闭、甚至在运行期间进行对象替换。

(3) 模型的可移植性。因为模型是独立于视图的, 所以可以把一个模型独立地移植到新的平台工作。需要做的只是在新平台上对视图和控制器进行新的修改。

(4) 潜在的框架结构。可以基于此模型建立应用程序框架, 不仅仅是用在设计界面的设计中。

1.2 MVC框架模式的缺点

(1) 增加了系统结构和实现的复杂性。对于简单的界面, 严格遵循MVC, 使模型、视图与控制器分离, 会增加结构的复杂性, 并可能产生过多的更新操作, 降低运行效率。

(2) 视图与控制器间的过于紧密的连接。视图与控制器是相互分离, 但确实联系紧密的部件, 视图没有控制器的存在, 其应用是很有限的, 反之亦然, 这样就妨碍了他们的独立重用。

(3) 视图对模型数据的低效率访问。依据模型操作接口的不同, 视图可能需要多次调用才能获得足够的显示数据。对未变化数据的不必要的频繁访问, 也将损害操作性能。

(4) 目前, 一般高级的界面工具或构造器不支持模式。改造这些工具以适应MVC需要和建立分离的部件的代价是很高的, 从而造成MVC使用的困难。

2 现有的MVC框架

MVC在J2EE里已经广泛使用, 并不断有新的MVC框架发布。目前最流行的MVC框架Struts和Spring MVC。

2.1 Struts

Struts是Apache基金会Jakarta项目组的一个Open Source项目, 它采用MVC模式, 能够很好地帮助java开发者利用J2EE开发Web应用。和其他的java架构一样, Struts也是面向对象设计, 将MVC模式"分离显示逻辑和业务逻辑"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Structs框架的核心是一个弹性struts的控制层, 基于如Java Servlets, Java Beans, Resource Bundles与XML等标准技术, 以及Jakarta Commons的一些类库。Struts由一组相互协作的类 (组件) 、Servlet以及jsp tag lib组成。基于struts构架的web应用程序基本上符合JSP Model2的设计标准, 可以说是一个传统MVC设计模式的一种变化类型。

2.2 Spring MVC

Spring框架提供了构建Web应用程序的全功能MVC模块。使用Spring可插入的MVC架构, 可以选择是使用内置Spring Web框架还可以是Struts这样的Web框架。通过策略接口, Spring框架是高度可配置的, 而且包含多种视图技术, 例如Java Server Pages (JSP) 技术、Velocity、Tiles、i Text和POI。Spring MVC框架并不知道使用的视图, 所以不会强迫您只使用JSP技术。Spring MVC分离了控制器、模型对象、分派器以及处理程序对象的角色, 这种分离让它们更容易进行定制。

3 结语

当今社会对于软件开发是一个分工很细的工作, 在开发过程中不同的人负责不同的模块开发, 比如有专门的人负责业务逻辑, 有专门的人负责图形界面, 所以现在的开发人员都是某一方面的专家。引入MVC模式之后, 逻辑层与表现层分离开来, 业务逻辑不再关心具体的显示层面, 逻辑层的代码量消除了膨胀隐患, 表现层也可交由其它非业务人员自由调整, 最后完美整合, 在层次分工上, 比传统模式更加清晰, 利于维护, 在项目有升迁移植改造需求时, 由于业务逻辑层不与表现层直接关联, 故可直接使用已有的业务逻辑, 大大减少了重构成本。越大的项目中MVC的作用表现的越明显。

参考文献

[1]张红实, 何桂兰.Java Web应用开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模式分析框架 篇11

关键词:温室群;监测传感网络;网络模式;分簇;异构层次;服务质量框架

中图分类号: S1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7-0405-04

收稿日期:2014-03-27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委员会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130109);江苏省泰州市社会发展项目(编号:TS2013023)。

作者简介:成维莉(1982—),女,江苏泰兴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农业物联网与信息系统研究。E-mail:41066741@qq.com。

通信作者:毛林,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农业信息化研究。Tel:(0523)86358610;E-mail:mljsahvc@foxmail.com。无线传感网络采用无线通信、微电子、嵌入式和分布式系统等技术,在监测区域内大量部署微型多传感器节点,自组织成多跳网络,协同感知、监测、处理覆盖区域的感知对象信息[1]。无线传感网络是现代农业生产对环境实时、自动及精准的监测、管理与控制的核心与关键,主导着智慧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具有结构简单、功耗低、组网灵活、可靠性高、无基础设施等优点[2],最适合温室环境监测与控制,现有的成果主要集中于单体温室监测的应用研究[3-10],而溫室群或连栋温室监测应用的全面性需求正不断提升。目前,温室群监测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11-13],且相关研究成果较少。

温室群监测传感网络的应用研究需要经历3个阶段,即:网络模式及其服务质量体系建立、网络控制优化与仿真、网络部署与维护。特定应用场景决定了网络结构的特定模式,网络模式成为规定服务质量需求的基础条件[14],其中网络模式及其服务质量框架是研究的基础、重点与核心。本研究针对温室群环境监测网络性能与服务质量的现实应用需求,对网络模式及其服务质量标准框架进行研究,在构建可行、有效的网络模式基础上,从服务质量的两大层面对用户服务需求及网络服务指标进行分解,采用质量功能展开的方法提出适用可行的服务质量框架。该网络模式及其服务质量框架为优化网络控制的实施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1问题与困难

与单体温室监测相比,温室群监测传感网络规模更大、覆盖范围更广、监测信息种类更多、节点密度更高,网络结构呈现分布式、异构化、多层次等复杂特征,受传感网络自身原有的资源有限、通信干扰不畅等因素制约,使得温室群监测传感网络的研究面临诸多困难,这些困难主要表现在:(1)现有单温室系统网络结构单一、可扩展性差,无法直接移植到温室群系统。(2)研究过于理想化,缺乏有效性分析与可行性论证。现有研究中做了最理想的假设[11],采用固有的组网结构,利用强功能设备(如服务器)将多个单体温室网络连接组合成温室群监测网络并进行仿真试验,缺乏对网络结构需求深入实际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分析,而温室群监测网络需要结构良好、可扩展性强的网络支持。(3)用户所需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实时性、可靠性与网络资源效能是无线网络服务质量的3大基本标准[15],ZigBee传感网以数据为中心,资源严重受限,节点的处理、存储、通信能力有限,网络中无线信道通信受噪声干扰存在不确定性,用户所需的业务流受到限制,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2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QoS)是资源受限环境中尽可能获得良好网络整体性能、为用户需求提供有关服务的一种保障机制,受到用户高度关注[16]。服务质量(QoS)是用户所需业务流(监测区域内感知信息或事件从源头传输至目的地的数据流)在网络传输整个过程中,对网络服务需求的总和[17]。服务质量体现网络整体性能对用户提出业务要求的支持能力。服务质量指标是现实应用场景中支持服务需求而预定义的一组可测定量参数[18-19],包括:网络寿命、有效覆盖率、连通性、吞吐量、丢包率、信号干扰、时延、负载均衡、可靠性、可扩展性等指标。服务质量指标体系是选择特定服务质量指标进行组合的形式。服务质量机制通过服务质量指标体系,获得指定业务流的传输[20],最大程度地保证传输服务质量,有效缩减受限资源开销、优化网络整体性能,延长网络生存期[19]。

无线传感网应用场景复杂,服务质量框架没有普适、统一的标准,须针对特定应用场合,由用户和网络之间协商确定[14]。一般划分为3种等级[20]:保证服务(guaranteed QoS)、区分服务(differentiated QoS)和尽力而为的服务(best effort)。对数据为中心的任务型传感器网络,各种业务之间公平竞争网络资源,尽力而为的服务框架使得一些业务流被迫丢弃[15],服务质量需求不能得到全面的保证。

3网络模式构建

3.1网络结构需求

网络模式是服务质量需求的前提及服务质量框架的基础。温室群监测区域中(图1-a),一般需部署基站(网关)、协调器、路由器、各类传感器(含RF无线收发模块)等设备完成相应任务,协调器、路由器为全功能设备(full function device,FFD)。ZigBee协议将其定义为4种类型的节点,即网关节点、汇聚节点、中继节点、感知节点,各节点在物理形态上呈现随机散布(图1-b)。感知节点将环境信息上传或经中继节点接力传送至汇聚节点;中继节点处理及转发数据;汇聚节点是网络或子网中唯一主控节点,将其他节点加入网络,组建并维护网络,同时压缩、融合网络数据,以减轻网络负载;网关节点负责收集汇总全网的监测数据,配置、管理全网以及发布监测任务。ZigBee协议可将节点组网成星型、簇状、网状或混合型的自组织无线网络,对整个网络的感知区域实时监测与控制。

nlc202309021316

温室群呈现大规模分布式特点,监测范围广,监测区域内节点数量众多、类型各异。随着网络节点密度增大,节点类型与功能的不同,温室群网络复杂度增加。其网络结构需求特征包括以下几点[21]。

(1)异构性。温室环境监测应用中,气温、湿度、土壤水分及酸碱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感知对象种类各异,要求更多的异质传感器节点获取不同的信息。网络节点类型、地位及分工的功能呈多样化,节点自身资源状况、数据通信与处理能力不同,使得组网结构的异构成为必须。异构型结构能剔除不必要的转发路径、避免冗余数据及内爆,并降低网络功耗,延长网络生存期。

(2)分簇特性。温室群监测网络中,簇成为通信骨干网络,多簇树结构能使网络覆盖范围扩大,并且简化多跳路由,更适合于温室监测系统。异构结构中,须对节点按类型进行分组,构成星形结构的簇(cluster),利用簇首适当控制簇的规模。1个簇中同节点类型相同,初始能量与能耗水平相当,且感知数据的相似度高,在数据融合时可提高网络运作功能,大幅降低节点能耗,延长网络生存期,并具有高适应性和鲁棒性。

(3)层次性需求。分层式网络是一种网络拓扑控制手段,可分类组网或联接孤立的节点,在节点层数扩展空间上具有较大灵活性。对每个簇限定簇中节点数目的同时,分层传输数据。源节点监测有效覆盖半径或传输距离有限(理论上为10~75 m),且受环境变化、信道干扰等因素影响时,可扩展成多层结构,上层的簇首通过在簇内增加新簇或中继节点,来延长通信距离,扩大多温室块状监测区域的全网覆盖范围。

(4)能量有效性。温室传感网络中,除网关节点(基站)不受能量限制外,其他各类均能量受限。感知节点与中继节点由电池供电,出于节能与延长生存期,两者无需进行数据处理,前者一般只负责采集和上传数据,后者負责向骨干网转发数据。层次性结构中,以簇首为中心构成骨干网络,簇首节点为骨干节点,需配备更多能量,使其数据通信和处理能力更强。汇聚节点(协调器)与骨干网络进行通信,通信能耗更大、数据负载重,容易引发故障或失效,需具有更强的接收/发射功率与承载能力。汇聚节点使用外接电源供电来保障汇聚节点工作稳定性、持续性与鲁棒性。

3.2网络模式设计

高服务质量和网络资源高效利用是网络设计的首要目标[17]。大规模温室群环境中,节点呈现异构化特点,节点按同质分簇,以及网络分层化的需要,组网结构随之发生根本改观。依据其业务需求,适应其拓扑结构变化,同时兼顾拓扑结构控制及优化问题,在逻辑上对温室群网络进行分簇异构层次型网络模型设计,构建自组织、自愈合、数据转发或重传、易部署、覆盖范围可扩展的增强型结构(图2)及信息传输方式(图3)。该模型的构建过程为:(1)总体结构分4层:汇聚层、簇首层、中继层(可扩展多层)、源节点层。(2)纵向上,单体温室中安放1个汇聚节点(协调器),汇聚节点设备由外接电源供电,组建并维护1个子网,子网作为数据转发的骨干网,4层结构自上而下构成多个子网,不同子网间相互独立。(3)横向上,汇聚层中汇聚层节点之间形成闭环结构,使不同子网间互相通信。(4)簇首层也为闭环结构,同一子网内簇首间可进行数据处理,转发至上层汇聚节点。(5)子网内上下层直接通信,汇聚节点Si与各簇首节点Cij之间直接通信,子网可扩展为多层结构,自组织成多跳路由。

该模型的优势为:(1)扩大了单体温室监测覆盖面积,并扩展了温室群监控总体覆盖范围。在汇聚层加入新汇聚节点能增加新温室,能适合于各种形态的温室群,满足温室群规模扩大的需要。子网多层结构中可增设新节点,自组织成多跳路由,能扩大子网通信距离。(2)保障了网络连通性与数据完整性。汇聚节点以外接电源供电,使其处理数据能力更强;汇聚节点相互交换信息,当其他子网故障或失效时能接管失效子网的所有信息;子网中簇首节点剩余能量许可情形下,可接管其他邻近失效簇首节点并接受其所有信息。

4网络服务质量框架

4.1服务质量需求

无线传感网络服务质量包含用户层面、网络层面2层含义[15]。用户层面上,是用户需求中得到的网络服务水平,即网络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网络层面上,是网络向用户提供满足其业务的服务质量,体现网络提供服务的容易程度及统一性[19]。针对上述温室群监测网络模型进行服务质量需求分析:

(1)用户层面上,由用户(可结合专家意见)提出若干符合实际业务的质量需求,形成较全面的用户需求服务描述。最终明确的用户需求包含10项(表1)。

(2)网络层面上,服务质量需求的重点是明确服务质量度量。其中,实时性、可靠性和资源效能是传感网络服务质量机制中3个首要的度量指标[15]。同时还包含网络寿命、有效覆盖率、连通性、吞吐量、丢包率、信号干扰、时延、负载均衡等指标和可扩展性等服务要求[20]。服务质量含10项(表2),通过向专家咨询由专家来确定。

表1用户服务质量需求

需求项需求描述Q1(1)能对环境监控区域全面覆盖Q1(2)对被监控区域发生的异常能够实时反馈信息Q1(3)得到的数据准确真实Q1(4)节点失效能维持整个区域的监控Q1(5)收到来自控制者的查询请求时反应迅速、响应快Q1(6)网络工作时间长Q1(7)指派任务的命令迅速反应Q1(8)节点稳定、工作时间长Q1(9)能增加温室、扩大监测范围Q1(10)投资总成本低

表2温室群监测网络服务质量指标

服务质量项服务质量度量定义Q2(1)节点能耗Q2(2)有效覆盖度Q2(3)实时性Q2(4)可靠性Q2(5)健壮性Q2(6)可扩展性Q2(7)连通性Q2(8)平均时延Q2(9)吞吐量Q2(10)丢包率

4.2服务质量框架

采用QFD方法建立服务质量框架,如图4所示。QFD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方法[22]通过主动获取用户明确提出的服务质量需求,并挖掘用户不明确的、潜在的需求,尽可能最大化为用户提供“积极”的质量。通过3轮纵横2相规划(每个质量屋表示1轮),最终将用户需求转换成明确的网络服务质量,对服务质量指标发挥作用与程度进行需求分析,评价各项指标贡献值,考虑各项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包含或矛盾选择关键性指标。

nlc202309021316

5结论

网络模式与服务质量是温室群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研究的基础、重点与核心,是解决传感器网络多样性、复杂性应用的重要途径。本研究提出了温室群环境监测网络模式及适用可行的服务质量框架,该框架的提出为温室群环境监测应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利用该网络模式及其服务质量框架,进一步进行拓扑控制优化,能大大提高温室群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并满足“区分服务”质量需要,为下一步要开展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崔逊学,赵湛,王成.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领域应用与设计技术[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220-221.

[2]李善仓,张克旺. 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10.

[3]孙学岩. 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测控系统[J].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0(8):47-49.

[4]杨玮,吕科,张栋,等. 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无线智能控制终端开发[J].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3):198-202.

[5]李立扬,王华斌,白凤山. 基于ZigBee和GPRS网络的温室大棚无线监测系统设计[J].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2,20(12):3148-3150.

[6]滕志军,李国强,王中宝,等. 基于ZigBee的温室大棚远程监测系统[J]. 农机化研究,2012,34(4):148-151.

[7]张京,杨启良,戈振扬,等. 温室环境参数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系统构建与CC2530传输特性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7):139-147.

[8]高立艾,唐娟,于华丽. 基于太阳能的无线温室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J]. 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372-374,380.

[9]张烈平,杨帆. 基于ZigBee的温室监测系统设计[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34(2):113-116.

[10]谭励,李冬,郭雪,等. 基于 ZigBee 网络的温室环境监测系统设计[J]. 农机化研究,2013(3):145-148,153.

[11]张猛,房俊龙,韩雨. 基于ZigBee和Internet的温室群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设计[J]. 农业工程学报,2013,29(增刊1):171-176.

[12]江儒秀,林开颜,吴军辉,等. 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室群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8,26(5):440-444.

[13]王宗刚,朱志斌,张志成.基于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群测控系统设计[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3(4):49-50,57.

[14]俞靓,王志波,骆吉安,等. 面向移动目标追踪的无线传感器网络QoS指标体系设计[J]. 计算机学报,2009,32(3):441-462.

[15]史浩山,侯蓉晖,杨少军. 无线传感器网络QoS机制研究[J]. 信息与控制,2006,35(2):246-251.

[16]Chen D,Varshney P K. QoS support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a survey[C]//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ireless Networks.Bo-gart:CSREA Press,2004:227-233.

[17]户田岩. 网络服务质量技术[M]. 朱青,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7-49.

[18]Crawled E. RFC2386:a framework for QoS-based routing in the internet[EB/OL]. [2014-05-27]. http://www.ietf.org/rpc/r.

[19]Chakrabarti S,Mishra A. QoS issues in ad hoc wireless networks[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2001,39(2):142-148.

[20]王兆波. 面向特定QoS需求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优化设计方法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3-4.

[21]周穎. 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控制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20-33.

[22]金明华,崔良杰,刘晓莉. QFD在提升移动通信业服务质量水平中的应用研究[J]. 学术交流,2009(12):175-180.

科学理论诠释模式的基本框架 篇12

20世纪60年代,科学哲学界对如何刻画科学理论的本性形成了一种比较受到广泛认同的观点,即“公认观点”(Received View)。该观点认为理论是由观察语句与理论语句构成的公理化命题集合,理论语句自身没有意义而应由观察语句经对应规则提供[1]。可是,公认观点在刻画实际的科学理论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例如:由于公认观点将理论结构限定为命题集合而将理论语义功能全部赋予观察语句及对应规则,使得在这种观点之下,理论每当面临命题语言与实验技术手段与观察数据的细微变化时都将发生断裂性的跳跃变化,而这一点又使理论发展失去连续性、对理论之动力学的刻画遇到障碍[2]。因此公认观点后来受到了广泛的批判,但是它仍然富有洞见地将科学理论本性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引入到刻画理论的视野之中,第一个要素是理论形式系统的构成或理论结构,第二个则是作为我们获得、理解与应用这种形式结构的依据的理论语义内容。这两个要素在公认观点中即对应于公理化命题集合以及理论与观察语句的区分和经对应规则形成关联两个要点。综合考虑理论结构与语义要素、通过它们刻画理论本性并使它们之间按照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的过程即对理论进行诠释(interpretation)的过程。精确地刻画对理论进行诠释的过程、尤其是给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理论诠释模式甚至诠释纲领就是解决科学理论诠释问题的最终目标,而公认观点正是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一次具有典范性的尝试。

科学理论的语义观(the semantic view)是为解决公认观点所面临的困难而发展起来的试图取代公认观点的科学理论诠释观。语义观是一个家族性的概念,它们共通的论点是:1.理论的基本组成是模型而非公理化命题系统;2.理论的基本结构形式是数学结构而非一阶逻辑等元数学的结构[3]。这样,语义观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不同于公认观点的科学理论图景。而且,从理论结构与语义两大要素来看,语义观对模型的刻画可以被进一步地澄清为:构成科学理论的核心是模型,模型是理论语义要素的来源,而模型的结构形式是数学结构。值得注意的是模型同时作为刻画理论的结构与语义要素的核心,可以预见的是,在理论语义观下,对理论模型结构形式的刻画必定与对其语义的刻画密切相关。就这一点而言,萨普(Frederick Suppe)认为理论结构是一种超语言(extra-linguistic)结构[2]4,这种观点是具有洞见的。

可是,语义观并不是一种统一的理论诠释模式。尽管其内部的各种观点都注重模型和数学结构在科学理论中的作用,但是基于不同的哲学立场与需要,各种进路之间对模型及其数学结构的刻画就具有重要的分歧。例如,对于刻画理论结构本性的数学是什么这一问题就有状态空间(state space)和集合论(set theory)这两种不同的典型进路[3]824;而在理论语义方面的争议更多,如解答模型的形而上学地位问题即有物理客体、主观构造物、数学结构和方程等不同的方案[4]。这些观点看似都满足某些实际的科学理论案例,所依据的哲学立场之间的争论也远未得出最后答案。这种复杂的研究现状造成了推进对科学理论观的研究、解决理论诠释问题的重要障碍,其形成是因为与公认观点不同,语义观的形成在出发点上即重视科学理论研究的实践[5]、拒斥脱离这些实践的单一规范性刻画,于是它不得不面对复杂而多变的理论案例,对这些案例的理解形成的争议也导致了对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形而上学与认识论等哲学基础的争议。可是,这一障碍是必然存在的、我们只能基于特定的理论案例去琐碎地理解理论吗?我们是否可能统一地理解各种理论诠释模式并调和它们之间的冲突,使它们能够在一个更基本的立场上统一地重构起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一种不同于已有理论诠释方案的、所预设的哲学立场最少而对各种可能方案包容性最强的诠释方法论基础。

二作为理论诠释方法论基础的最小科学结构主义与简单示例

(一)最小科学结构主义简述

如前所述,为了提出一种诠释方法论基础,兰德里(Elaine Landry)与布拉丁(Katherine Brading)提出一种“最小的科学结构主义”(minimal scientific structuralism,MSS)方式[6]。为了引入这一方式,他们将科学理论与对数学理论的结构主义理解进行类比,得到对科学理论的相应结论,即:1.科学的对象由结构化系统中的占位显示(presentation);2.科学理论通过其具有共有结构的模型[6]572。于是,科学理论被刻画为一系列具有共有结构的模型簇,而理论所刻画的对象类型(kinds of objects)就被显示为其在这簇模型中的占位[6]573。我们可以将上述结论形式地表达为:

SS=(ΟΚ+SR)Μ=SS+SUS

即共有结构SS可以表达为SS中所有对象类型OK的占位与除OK的占位之外的所有结构项SR之和;而一个模型可以表达为这种共有结构与模型独有之结构的和。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基于兰德里与布拉丁采用的模型定义,其实单一模型与理论结构的共有结构就是模型自身的结构,不过也由于理论结构同样需要通过各个模型来刻画,因此单独将模型自身的结构作为共有结构就显得过于平凡。例如,仅仅考察牛顿力学系统的形式结构,依照MSS的观点我们可以认为,万有引力定律与惯性定律都是这个理论系统的模型,它们都共有“F”与“m”(力与质量)这个共有结构,对象类型(质点)就在这样的共有结构中被显示为占位。上述例子中括号中的概念仅仅应被视为对某一部分形式结构的称呼,它们暂时不应被理解为具有实际的语义内容的科学概念。

当然,科学理论必定需要表征世界中具有一定形而上学地位的对象或事实,这些对象或事实是无法仅仅作为一种形式表达而在形式性系统的模型中的占位显示出来的。我们还需要以具有物质性特征的方式理解这些形式性的对象类型,使它们与世界中的对象实体发生关联[6]573。赋予理论类似于对象实体这样的超出其结构形式的内容都是一种为了使我们理解理论而进行的关于理论语义的诠释。于是,MSS至少已经以显示的方式给出了理论诠释的一个直接目标,从这里出发我们就可以诠释理论的语义要素。

值得注意的是,MSS之所以是“最小”的,其原因在于:1.只要将科学理论视为结构化的系统,该系统的模型必定与理论有共有结构,而讨论结构的同构性本身是比较简便的,不需要澄清理论及其模型的结构与语义本性是什么;2.对象类型仅由共有的结构形式显示,因此对象类型中立于对象的实在论与反实在论的争论,还可以不涉及理论的检验与确证问题;3.尽管模型与理论的关系涉及理论的真值条件,但是在2的前提下,模型并不需要使理论具有实质性的真值,而只需要作为可满足理论的一个形式的例示。于是,MSS对理论的刻画避免了在开始阶段就需要对上述基础性的关于理论结构与语义尤其是形而上学的疑难进行承诺。但这并不代表这一方式在解决理论诠释论题时毫无作用。相反,它确定了理论结构的主要构成是通过共有结构形成的模型族,而且以显示对象类型的方式给出了理论诠释初步的语义目标。因此,它可以成为科学理论诠释的一种方法论基础。

三从形式模型到实质性模型——表示及其示例

事实上,以MSS作为方法论原则所构造出来的上述理论结构形式表达仅仅是一种对结构的最简约的刻画。这是因为显然MSS并未清晰地解释以下问题:1.如何划分模型中的共有结构及非共有结构部分,同时如何认定与刻画共有结构的同构性,例如认定万有引力中的“力”与受力加速运动的“力”确实是牛顿理论各模型所共有的结构(而不仅仅是恰好采用了同一个名字);2.如何在模型中找到能够显示对象类型的占位,或如何划分与认定那些具有特殊意义的结构单元。于是在以MSS作为理论诠释的方法论基础之后,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理论诠释方法论来刻画理论结构的本性,这样的方法论至少需要解决上述两个基本的问题。

而且,如前所述,理论诠释问题不仅需要刻画理论的结构,更重要的是需要刻画理论的语义要素,语义要素的内容必定超出理论的形式符号层面而进入世界乃至心灵层面,通常它即被认为是对现实世界的某种表达[7]。对理论语义要素的刻画就是要刻画这些被表达的对象与表达的方式,兰德里与布拉丁将这样的刻画统称为“表示”(representation)[6]573 。MSS同样没有给出对如何表示理论结构(模型)这一问题的清晰刻画。因此,尽管MSS为理论诠释提供了初步的结构形式刻画与语义的表示目标,但是它不可能成为科学理论诠释模式的唯一组成部分。我们仍然需要更进一步的方法论原则,用以解决上述由MSS进行初步分析后所突显出来的关于理论结构与语义表示方面的精细问题,使MSS下的形式模型深化为实质性的模型。这一方法论原则是什么?本文接下来将通过已有的一些理论诠释的示例来揭示答案;并且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样的范例中,诠释者在诠释理论的过程中必然引入相应的形而上学与认识论观念。

A.朴素实在论

朴素实在论是最简单和直观的诠释范例。在这个例子中,SS中的OKSR通过一一对应的指称关系指向由对象和关系集合构成的实在世界的形而上学结构。显然,这表示了理论结构的语义要素就是世界中的实在对象及其关系,表示的方式就是一一对应的指称关系。

B.经验观察句与经验论

一般而言,科学理论被认为至少应该受到充分的经验观察证据的支持,或者说,理论的真值应由是否其满足经验现象来判定、一种真的理论应该满足那些经验现象。于是,经验现象对于理解和构造科学理论来说不但有认识论的意义,还可能有语义学价值。假如考虑世界模型是在世界中为科学研究者所观察到的经验现象的模型MP,MP=(P1,P2,…,Pm),即经验模型为局部的一系列所需要为理论所解释的经验现象的有限集合。那么,理论模型应与经验模型协调,因此理论模型M可表示为M=(SUP;P*1,P*2,…,p*m),(P*1,P*2,…,P*m)是理论模型中与其所解释的经验现象对应的形式结构部分,SUP则为非对应部分。在暂时不对这一表示方式进行进一步分析与辩护的前提下,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P*1,P*2,…,P*m)就是公认观点之下的观察语句,而SUP则为理论语句与对应规则,依照公认观点的阐述,(P*1,P*2,…,P*m)是SUP的逻辑后陈。结合前述对模型形式结构的分析,SUP应显示对象类型OK。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地讨论OK与对象的集合(O1,O2,…,On)的关系,那么,类似于朴素实在论的结论,有:

Μ[(Ο1Ο2Οn)Μ(Ο1Ο2Οn)(Ρ1Ρ2Ρm)]

这就是把理论(模型)改写成相应的拉姆塞语句(Ramsey Sentence)并使其蕴涵经验观察集合[8]。于是,根据这种诠释方法论,理论就是通过一定的经验观察证据支持的对对象的描述,这两项也是表示了理论结构的语义来源;而理论结构则相应地改进为一系列的一阶逻辑演绎结构,其严格的体系化结果就是公认观点所阐述的公理化命题集合。当然,一种完全的经验主义甚至可以不需要认为(O1,O2,…On)确实指称着实在的对象,而只需要承认它们是对某些特定经验现象的恰当概括。

C.结构主义与集合-结构、结构实在论

由斯尼德(Joseph Sneed)等人发展起来的关于科学理论的结构主义通常采用的刻画理论结构本性的方法论就是用集合论来刻画理论结构的模型[3]826。在MSS的框架下考虑这种诠释方式,我们可以认为理论及其模型的共有结构也是一种集合-结构(set-structure)。法兰奇(Steven French)将集合-结构刻画为知识域中对象与对象间关系的总和,即有M=<A,Ri>,其中A为一个非空的集合,RiA中各元素之间的部分关系(partial relation)或这种关系的一个集合。所谓部分关系是指对该关系的刻画并不需要概括所有满足关系性质诸元的对象(即A中能够形成这种关系的元素),这就使集合-结构是一种部分结构(partial structure)[9]。法兰奇对集合-结构的定义是结构主义中的一种典型定义方式,其他结构主义者对此的定义与其大同小异。

如果仅仅看到集合-结构的定义,结构主义与朴素实在论可能并没有什么差异。不过结构主义者显然更注重经验观察在表示理论中的作用。由苏佩斯(Patrick Suppes)给出而受到兰德里与布拉丁所支持的建议是理论的模型应同时为数据的实验性理论(experimental theory of data)与现象的经验性理论(empirical theory of phenomena)的模型[6]574,即作为诠释目标的理论应与数据理论和现象理论具有共有结构,而数据理论和现象理论是目标理论与经验现象联系的桥梁。这实际上是一种理论分层的做法,形成一系列自目标理论开始逐步接近经验现象,而且各层之间都具有共享某一模型簇的共有结构的理论层级[6]574。由于集合-结构中包含关系要素,于是在此基础上甚至还可能提出一种“本体论式的结构实在论”(an “ontological” form of structural realism)[9]203。这种结构实在论由雷迪曼(James Ladyman)提出,它一般认为,将对象看做一种在形而上学上相对于结构关系而言更基本的物理实体或客体(entity or object)是没有意义的[10]。或者说,结构才是最基本的实在,而对象只是结构中的占位。在这种结构实在论下,集合-结构作为一种刻画集合元素和元素之间关系形式的数学结构就成为了结构实体,而它所含有的集合元素就仅仅是对结构节点的形式显示。

于是,结构主义提出了在朴素实在论与经验论式诠释模式之外的第三种理论诠释模式。它同时将对象、关系与经验观察作为表示理论结构的语义内容,就此兼有朴素实在论与经验主义的特征。而在表示的方法上它既不采用直接指称法也不运用一阶逻辑的演绎推理手段,而是将理论语义要素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结构化(将经验现象结构化为数据与现象模型,甚至在本体论上提出结构实在论)之后通过理论的分层与各层之间共有结构的同构性逐层递进地传递语义。

四基于MSS对三个示例的综合分析

上述的三个理论诠释的示例其实都代表着一种常见的诠释科学理论、理解科学语言的方法论框架。三种框架都能够在MSS的基础上得到重构,这也显示了之前所说的MSS作为诠释方法论基础的优势。在这样的重构过程中,理论诠释者的哲学立场就同时展现为表示了模型共有结构和对象类型的语义内容和表示方式。例如朴素实在论体现为实在对象与关系的集合及它与结构形式之间的指称关系,而经验论就体现为经验现象的集合及使它成为一种推论的演绎体系。

相对于前两个示例,结构主义的示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但兼顾了朴素实在论与经验论两种框架的结论,而且根据自己的哲学立场需要重构了这些结论,使之以新的方式出现,这就可能避免前两种框架可能遇到的困难。例如,朴素实在论通常在不可观察对象的实在性问题上面对很大的争议,那么结构主义模式可以通过对象与关系集合的结构化、提出结构实在论等方式弱化和回避这一争议;经验论则经常受到蒯因式的对逻辑经验主义之分析与综合的区分以及有意义的陈述需还原到直接经验这两个教条的批判[11],而结构主义则通过结构化经验观察与通过同构性传递语义的方式解决了这一困难。在MSS的基础上理解结构主义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就显得十分的自然:引入结构化实在对象与经验观察是为了解决两种已有框架的困难而不是凭空的想象。此外,结构主义涵盖了前两种框架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这时,结构主义模式能够与前两种已有模式比较诠释的效果——如果一种诠释方法论框架能够通过重构出其他框架来避免它们的问题并同时仍然保持被重构框架的成功之处,那么相对于那些被重构的框架,重构者显然是更好的诠释方法论。当然,结构主义框架并没有解决所有的理论诠释问题,它自身仍然面临很多困难,于是我们仍然需要在MSS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解决这些困难。由此可见,MSS的特性使它能够引入一个使各种理论诠释模式可以相互进行合理比较的平台。

五总结:科学理论诠释模式的基本框架与一般性诠释过程

总之,如前所述,科学理论诠释模式的基本框架应该是MSS与另外一种方法论原则X的结合(简写为MSS+X)。MSS提供了对理论结构与语义表达对象的最宽泛理解,而X则在此基础上对结构与语义要素进行更精细的刻画。而且从前面的分析可见,诠释者在诠释理论时所基于的各种哲学立场和需要实际上都由X来承担,这些哲学立场和需要都应通过X自身与X和MSS的结合方式来体现。

更进一步地观察各种诠释范例,我们可以发现,MSS+X是一种“能行可操作”的方法论结合体,无论X是什么,它都是通过动态的校正与匹配过程来逐步满足MSS的基本要求,进而逐渐精细地刻画理论结构与语义、展示诠释者的哲学立场。这种动态的校正-匹配过程就是理论诠释的一般过程。在这样的校正-匹配过程中,承载在两种不同的理论诠释模式(MSS+X1与MSS+X2)上的哲学观点就可以进行相互比较。假如其中一种模式能够更好地解决另一种模式所面临的困难并避免新的问题,我们即可断言承载在前者上的哲学观点将更加基本,于是,这种更基本的诠释模式就能够统摄另一种模式。这就是一种尝试提出统一理论诠释纲领的工作,理论诠释的校正-匹配过程正是反映了完成这一工作所必须的不断反思、批判与拓展的哲学精神。

参考文献

[1]Suppe F.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Theories:2nd Edition[M].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77:3.

[2]Suppe F.The Semantic Conception of Theories and Scientific Realism[M].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89:4-5.

[3]Llyod E.Theories[M]//Sakar S,Pfeifer J.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an Encyclopedia.New York:Routledge,Taylor and Francis group,2006:824.

[4]Frigg R,Hartmann S.Scientific Models[M]//Sakar S,Pfeif-er J.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an Encyclopedia.NewYork:Routledge,Taylor and Francis group,2006:743-744.

[5]Sakar S,Pfeifer J.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an Introduction[M]//Sakar S,Pfeifer J.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an En-cyclopedia.New York:Routledge,Taylor and Francis group,2006:xiii.

[6]Brading K,Landry E.Scientific Structuralism:Presentation and Representation[J].Philosophy of Science,2006,73 (5):571-581.

[7]Suppe F.Scientific Theories[M]//Craig.E.The Short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New York:Rout-ledge,2005:1016.

[8]Suppe F.Ramsey Sentenses[M]//Newton-Smith.W.H.A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2000:391.

[9]French S.Models and Mathematics in Physics:the Role of Group Theory[M]//Butterfield J,Pgonis C.From Physics to Philosoph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190.

[10]Ladyman J.Structural Realism[EB/OL].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2007-11-14[2009-05-22].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structural-realism/.

上一篇:激励机制的原则论文下一篇:电动洗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