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尽合理

2024-09-02

不尽合理(精选12篇)

不尽合理 篇1

鉴于目前临床用药不规范, 尤其抗生素滥用等问题, 笔者进行了有限调查, 从得到的数据去分析处方合理性和合理用药指标之间的联系。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门诊随机抽取取药患者200例, 对其进行调查。选取时间要科学, 要在正常情况下, 以确保数据具有意义。

1.2 方法

1.2.1 制定调查表:

调查表的制定要合理, 应具有目的性和调查性。内容包括: (1) 处方:每例患者几次就诊的平均用药品种数;每次药品所花费用;每次就诊平均使用抗生素占药品的多少;每次所购药品是否用完。 (2) 对药品的了解程度:是否知道正确的使用方法、药品主要功效、针对的主要病症;是否注意了药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3) 费用的支付方式:直接付费方式, 无任何福利报销;有合作医疗或公费医疗, 在支付费用时, 可按百分比结算。

1.2.2 调查方式:

调查表制定好之后, 实行对每个项目的实地调查。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以及对其处方和患病资料进行收集, 以便对处方的合理性进行调查。需要注意的是该调查必须确保真实性。

1.3 资料和数据的处理

根据调查数据和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先分析每个调查项目, 然后再进行整体分析。排除特殊情况, 特殊情况要进行合理处理。

2结果

问卷合格率为95%, 应答率为90%。针对的主要问题:药品费用平均150元, 用药品种数平均3种, 抗生素使用占所有药品的百分比平均为35%, 患者了解正确用药率平均70%, 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平均7%。整体分析发现西药占80%。通常采用的是直接支付方式, 享受医疗福利的人很少。

3讨论

本资料显示:我国医药事业合理性还有待加强, 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不仅需要医师对此有足够的警惕性和高度的重视, 还应加强对患者医学知识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因此, 要求全国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1]。

本次调查中发现抗生素被广泛应用, 明显高于世界标准。应尽量少用抗生素, 以免使细菌产生抗药性, 进而威胁人类生命健康。总之, 抗生素使用要合理, 医师必须慎重。

药物配伍要合理, 不能出现专业性错误。医疗机构还要有所改良, 使患者具有医疗保障, 减少患者经济负担。加强医师与患者之间的交流, 使其对疾病更加了解, 懂得正确使用药物, 以提高治疗效果[2]。要加强医药知识的宣传和对合理用药方面的重视, 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青, 兰奋, 肖爱丽.不合理用药问题及干预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3, 19 (1) :75-78.

[2]季波, 韩丽萍, 张延军.我院门诊处方调查及用药情况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2, 18 (2) :119-122.

不尽合理 篇2

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管理制度

为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和用药行为,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以科学诊治为原则,以合理为核心,以规范行为为目的,以降低费用为目标,重点针对诊治过程中对医疗费用影响较大的检查、用药、耗材及治疗措施制定本制度。

1、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临床诊疗指南》和《医院临床路径工作规范》进行检查、用药和治疗。

2、某些单纯或典型的疾病,检查项目要适可而止,能不做的检查不做,如最常见的普通感冒、临床症状典型,胸部摄片检查并非必须。

3、对疑难复杂患者的申请检查应有针对性、阶梯性,可检查可不检查的,尽量不检查或少检查,以降低病人不合理检查费用。如病人确需进行CT等大型仪器检查,取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后方可实施。

4、在诊疗过程中,给病人的检查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费用较低的检查能明确诊断的,不得再进行同一性质的其他检查项目。

5、严格落实“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制”,在同级医院已作的检查认可,不再进行该检查,尽量为患者节省检查费用。

6、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医生在手术和诊疗过程中要有计划地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低中值耗材,以减少浪费,降低耗材费用,凡包括在手术费以内的消耗材料,不另行收费。

7、在检查、诊断和手术过程中的特殊材料和高值耗材,应掌握适应症,保证质量,不可滥用,且预先要将使用的必要性和材料的价格向患者或家属交代清楚,征得其同意并签字后报医务科审批方可使用。

8、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对各类药物的使用应坚持“合理用药”的评价指标:安全、有效、简便、及时、经济。对临床用药应进行动态监控。

9、医生应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正确诊断、正确选用、合理使用,提高药物使用效益,减少浪费,节约资源。同一类或同一性质的药品应严格控制重复使用。

10、医务人员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针对具体病人选用适宜的药物,采用适当的剂量与疗程,在适当的时间,通过适当的给药途径用于人体,达到有效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保护人体不受或少受与用药有关的损害。

11、医生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按照药品说明书所列的适应症、药理作用、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执行用药方案时要密切观察疗效,注意不良反应,根据必要的指标和检验数据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

12、使用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时,要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注意配伍禁忌,合理选药。

13、医生制定用药方案时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结合患者病情和药敏情况,强调用药个体化。要充分考虑剂量、疗程、给药时间、给药途径,同时考虑药物的成本与疗效比。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坚决不用,可用低档药的就不用高档药,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降低药品费用,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

14、抗菌药物使用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分级应用管理办法》执行。各临床科室严格掌握抗菌药物治疗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严格抗菌药物分类分线管理,严格二线、三线抗菌药物审批签字制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滥用和重复使用。

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和医保病人,医师要按照《XX省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合理用药,凡使用自费药品、乙类药品及自费治疗项目时,必须告知患者家属,并签字同意。

16、检验科应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切实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提高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准确率,为临床医生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对住院患者在使用或更改抗菌药物前要采集标本作病原学检查,以明确病原菌和药敏情况,力求做到有样必采。

17、临床药师应参与查房和协助用药方案设计,主动开展专题用药调查和病历用药分析;对重点患者实施治疗药物监测,提出合理用药建议,促进安全、有效、经济使用药物。

18、临床手术科室应严格执行《手术制度》,坚持“小病小治、大病大治”的原则,必须手术的就手术,不必要手术的尽量不要手术。

19、严格执行《输血制度》,加强科学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可不输血的坚决不输血”的原则,充分有效利用血液资源,减少浪费。严禁非法自采自供血液,控制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20、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病人住院天数。

XX县中医院医院 二〇一二年一月六日

XX县中医医院关于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专项整治监管措施

为了加强医院规范化管理,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我院特制定了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用材、合理治疗管理制度,为了切实落实这项制度,特制定本专项整治监管措施。

一、实行院科两级监管、科室负责日常监督和控制,按照制度和临床路径的要求执行,并将检查结果和整改措施记录于《科室医疗质量检查记录本》中。

二、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治理行动领导组每季度组织对临床科室的合理检查、合理治疗进行专项检查治理,检查标准为卫生部《临床诊疗指南》、《医院临床路径工作规范》和管理制度并将检查结果当场反馈到科室,促其及时整改。

三、过度医疗行为专项治理行动领导组每季度将检查结果汇总,对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不合理治疗的,按医院医疗质量检查规定予以处罚(2009年1号文件),并纳入科室目标考核。

从不合理走向更不合理 篇3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出版于2000年。在那之前,我已写作十年左右,发表了七八篇中短篇。在一条循序渐进的文学之路上,我们这一披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作家正在以“新生代”之名崭露头角。但世纪之交,以卫慧为代表的“70后”作家以加速度登上文坛,轻易地缩短了十年距离。《三重门》也是出版于2000年,作者韩寒比卫慧一代还“令人发指”,居然是个“80后”。

前几天看到有人说:“质疑韩寒的多是文坛中人,自己混不出来,所以对韩寒羡慕嫉妒恨。”这话还真很难反驳。一边是毕业于北大中文系,辛苦写作十数年,终于出个长篇,能卖两万本已然可喜可贺;另一边是高中肄业,复旦中文系破格录取人家都不屑上,处女作便是长篇,一个月卖一百万本。能不羡慕嫉妒吗?坦率说,绝对是有的,但并没有质疑。

像我这样一个在应试教育下成长起来,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又总是与最好有一定差距的人,其实很愿意相信天才的存在。中国式的教育,充满了“人定胜天”的思想。从小我们就对这种逻辑耳熟能详:你其实很有潜力,可并没有付出足够努力。你废寝忘食,总算从前二十进入前十了,大人们却总能给你指出新的目标。你觉得你尽了全力?不可能啊,你还没有头悬梁锥刺股嘛!

从这种教育思想里走出来的孩子,心里总是没有成就感,觉得自己一事无成,而且一事无成的原因在自己,是自己没有尽全力,是自己贪玩、贪图享受。这种负面情绪发展到一定程度,也需要发泄和反弹,于是我特别愿意看到天降奇才的叛逆不羁和脱颖而出。

韩寒以博客扬名立万时,我正在加拿大。那时我常上的一个海外中文网站,对韩寒博文几乎是每篇必转。韩寒对“钓鱼”执法、抵制日货、网站侵犯作家版权等问题的评点都与我不谋而合。在我看来,韩寒的观点其实也属于常识范畴,但中国就是一个连常识都缺乏的国家,所以对常识的强调也不可或缺。同样是讲常识,如果是我来讲,肯定是平铺直叙,没人爱听。但韩寒有才华,嬉笑怒骂着一说,大家就觉得有意思。我一直认为韩寒是“60后”的思想底子,“80后”的语言风格。能在思想与语言上跨越二十年,也很不容易。那位博主就算不叫韩寒叫“张三”,我也一样粉。

但是,慢着,如果那些博客的作者其实是我的大学同学“张三”,不是那个阳光帅气穿皮衣的赛车小伙儿,我还会稀罕他吗?扪心自问,恐怕很难,最多也就是有限度地肯定:“咱班那个‘张三’啊,写小说没写出名堂,教书多年没评上教授,现在整博客去了。还别说,倒是挺好看。”造星还是有用的。将各种光环集于一身,还是能“1+1>2”的。

再说我经常上的那个海外网站,有个论坛主题叫“推娃爬藤”。“爬藤’,就是让孩子考进“常青藤”各校。在海外华人中,让孩子“爬藤”是一件跨越地域超越党派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头等大事。各路虎妈在网站分享推娃经验,展示推娃成果,令我得出一个印象:牛娃全是虎妈的作品。虎妈们不仅要与自家孩子斗智斗勇,还要运筹帷幄,调动各路外部资源。我不禁疑惑:现如今,还有不须推动的原生态牛娃吗?答:看你怎么定义了。今日之世界,父母如果只是出钱出力、风雨无阻地带孩子去上才艺班,这样的孩子已经可以宣称是自我奋斗的楷模了。

生活啊,要不要这么步步紧逼?我的自我还没实现呢。

这时候再看韩寒,就有了新的感慨。你看人家韩少,多让父母省心,一边开车挣钱养家,一边稍带着写点文章就做了意见领袖。从前,在相信自我奋斗的时代,韩寒的天才让我原谅自己;待一路走进拼爹时代,韩寒的天才再一次让我原谅自己。韩寒生逢其时,见证了我们的教育(不仅是中国教育)从不合理走向更不合理。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及不合理用药 篇4

儿童时期, 是人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 儿童的各脏器功能及各大系统 (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系统等) 都未发育完善, 与成人有着明显的差别;另外, 儿童对药物的排泄速度及代谢均异于成人, 与成人相比, 儿童更加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 临床用药治疗中, 医师必须熟悉各种儿童药物的作用、性质、剂量、用药注意事项及相关的合理用药原则, 避免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1]。为了探讨儿科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合理用药原则, 本文特针对如何合理安全使用儿科药物进行分析, 现综述如下。

1 儿科合理用药的原则[2]

1.1 合理药物选择

在给予患儿药物治疗前, 医师必须要先准确诊断患儿的病情, 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 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避免用药后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对治疗效果产生消极影响。一般来说, 临床诊断中, 医师要首先诊断患儿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 才能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 给予患儿合适的药物治疗。在儿科中, 常见的病毒性感染有病毒性腮腺炎、麻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水痘及病毒性肠炎等, 这些疾病的体征及症状均不相同, 治疗中要有所针对才能取得治疗效果。关于细菌性感染, 医师应该要掌握治疗细菌性感染药物的用药途径、剂量、适应证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保证用药合理性。

1.2 合适剂型选择

目前, 我国儿科药物剂型改革主要遵循以下的方向: (1) 研制口服制剂:原则上, 小儿给药中, 如果能够通过口服给药的, 就尽量避免注射给药;因此, 尽量研制口服制剂, 用于替代注射剂。 (2) 开发口服制剂:针对儿童的身体状况及药物吸收情况, 开发适合儿童服用的多种口服制剂, 并且多次研究改善口感, 提高儿童服药依从性。 (3) 研制缓释制剂:通过研制缓释制剂, 能够将患儿的服药天数及服药次数减少, 从而使小儿的用药依从性提高。

1.3 合适给药方式选择

临床药物治疗中, 一般要针对患儿的病情轻重缓急、药物本身性质及药物治疗目的等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因为, 正确合理的给药方式能够将药物的作用及药物吸收发挥得更好, 给药中要注意下述事项: (1) 如果患儿能够通过鼻饲给药或者可以口服药物, 最安全的给药方式为经胃肠道给药;但是, 有些药物通过肌内注射比口服能够更快吸收, 因此临床给药中, 医师要注意这一点。 (2) 一般来说, 通过皮下注射给药, 可能会对患儿的周围组织造成损害, 并且皮下注射给药可能会导致药物吸收不良。因此, 这种给药方式不适用于新生儿。 (3) 如果临床治疗药物为地西泮溶液, 那给药时可以选取直肠灌注, 通过直肠灌注给药比通过肌内注射给药, 患儿能够更快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 因此小儿惊厥治疗中, 这种给药方式能够更好地更迅速地控制患儿的病情。 (4) 由于儿童的皮肤结构与成人有差异, 给药时选择皮肤黏膜用药, 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很快被吸收, 但该种给药方式也有可能导致患儿中毒, 因此体外用药时要谨慎。

1.4 合适剂量选择

在临床用药治疗中, 导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未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剂量。由于临床药物中, 大多数未规定儿童用药剂量, 因此, 给药时常用的药物换算方法大多根据成人用药剂量进行换算, 换算时会将患儿的体质量、年龄或者体表面积计算小儿用药剂量, 这些换算方法都各有优缺点。临床用药中, 更应该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 同时结合临床经验, 选用合适的剂量。如果需要给予患儿联合用药治疗, 也要针对具体情况, 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2 儿科不合理用药[3]

2.1 不合理的药物选择

在疾病治疗中, 药物治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治疗方法, 但药物治疗有可能导致出现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及不良反应, 这些均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在我国, 每年大约有3万名儿童由于不合理用药, 导致患儿出现各种药物不良反应, 如耳毒性药物, 严重的会致聋。因此, 临床药物治疗中, 一定要保证合理用药,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保证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2.2 不合理的药物剂型

纵观我国市场上销售的药品, 虽然种类繁多, 但仅有不到10%的儿童专用药物剂型。从我国患病儿童的比例来看, 在患病总人数中, 患病儿童的比例大约为20%, 完全不能满足儿科临床治疗的药物需求。儿科临床治疗中, 如果给予患儿成人药品治疗, 由于不能很好地掌握分割剂量, 并且分割药物很容易破坏药物剂型, 还会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导致药物在患儿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也发生改变, 严重影响药物疗效, 情况更严重的, 甚至还会导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2.3 不合理的给药方式

在儿科临床治疗中, 往往采用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 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如下: (1) 由于静脉输液的给药效果好, 并且药效快, 这些都优于肌内注射及口服, 再加上医师对静脉滴注对患儿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 临床给药中往往将静脉滴注作为患儿治疗的首选给药方式。 (2) 由于静脉滴注给药效果好, 患儿家长往往会要求医师通过静脉滴注给药, 助长这种现象的发生。给予儿童, 尤其是婴幼儿静脉滴注, 不但会产生严重的疼痛感, 还有可能会导致发生静脉炎及急性肺水肿, 与其他给药方式比较, 静脉滴注的医疗成本更高。

3 结 语

儿科用药是一个值得我们加深研究及探讨的领域, 因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因此儿童保健临床服务应该要受到全民的关注;临床用药中, 医师一定要关注儿科药物的性质、用药禁忌、用药剂量、给药方式等, 熟悉掌握儿科药物的相关知识;同时, 临床治疗中, 还要结合儿童的临床诊断结果给予儿童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不断提高用药水平, 避免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 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敬运龙.儿科合理用药浅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合理用药) , 2009, 7 (4) :135-136.

[2]任冠华.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与儿科合理用药[J].海峡药学, 2009, 17 (6) :183-184.

表白情书:相思不尽,锋利也不尽 篇5

但丁与斐拉脱克里斯的相爱,所以成为千古绝唱,就因为他们没有组合,中国当代诗人徐志摩先生与陆小曼的结合,费尽心机,但婚后却时有苦恼。至后,徐先生坠机身亡,陆小曼把飞机残壳置进卧室。而他们让我们后人记住了,这算不算“永恒”。但我深信,两个相爱的人,爱的是心,而不是随意可以组装的模子,是心灵美的自然流露,不在于怎样的一种形式。

我知道,用钱可以买享受,而享受不等于幸福,逢场作戏,因为它不可能拥有对方的心,真正的幸福它是蕴藏在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珍贵的感情,是一种精神,一种感悟,一种情绪,往往与奋斗、创造、开拓相输佐,它是人生长路上一腔势不可当的激流。我喜欢蜜蜂,它是幸福的,这幸福在于它的奋斗,它的收获,终究没有错过开放的花期,于此,我在自己生活的长河中,寒窗十年,笔耕不辍,我相信,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不会有遗憾,对于你,我正真心已对,可它不是债务,不一定要付出多少而要回报多少,但我不会为付出多少而悔,至少让我在感情的天地里,就犹如黑暗中被拧亮的台灯,在叩响键盘的咯咯声中飞逝过,放纵过,唯一的选择就 是自己一来打开封闭的心灵,自己做自己的朋友,自己来宽慰自己,自己拉住自己的手,开创生活的新天地。

早晨起来,对自己微笑,让自己带着一天的好心情出门,夜外归来,对自己微笑,祝福自己有一个甜甜的美梦,于此,我不小心地写下一段梦中的梦。

海角天涯,我不知道高尔基笔下的——海燕。她穿过时空的尘障,飞越千里万里,究竟会在谁家的窗台上落下,那时究竟会有怎样洁丽的一双手将她轻轻捧起如果说要用我一生守望,那守望里的相思便成了琼瑶笔下的烟云,数着星星,一颗、两颗。

不尽合理 篇6

构架庞大的、由90余部作品组成的《人间喜剧》,是巴尔扎克文学写作的野心和欲望的体现。1834年创作的《高老头》,被他归入《风俗研究》中的《私人生活场景》系列,堪称其中的典范之作,其艺术水准和价值超过了同一时期创作的《欧也妮·葛朗台》(1833)。不过,高老头并非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他由一个暴发户到寄寓在寒酸破败的伏盖公寓里,直到被两个珠光宝气、贪得无厌的女儿榨干最后一滴汁液,像一片柠檬皮一样被抛弃的悲剧,也不是小说的真正主题。小说的核心人物是拉斯蒂涅,一位有贵族血统,从外省来到巴黎学习法律的贫穷大学生。是他把位于拉丁区和圣玛尔索城关之间的牢狱、墓穴一般的伏盖公寓,与圣日耳曼区金碧辉煌、车水马龙的贵族府邸,与他的淳朴的家乡,串联在一起,给我们展示了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法国暨巴黎社会。而他一改初衷,想尽一切手段跻身上流社会的社交圈,目睹高老头凄凉死去而认清这个社会的丑恶本质后,毅然决然地向它发起挑战的故事,则构成小说的叙事脉络。有人认为,小说真正的主题是拉斯蒂涅“学习社会”,因此作家才将小说放在《私人生活场景》中“入世之初”部分。实际上,作家有着更深远的抱负,那就是向我们揭示一位青年在19世纪20年代的巴黎的大熔炉和大染缸中,如何寻找、发现和确认自我的身份和角色。而文学的价值,正如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帕慕克所说,体现在它是“人类在探索和了解自身过程中积累的最有价值的宝藏”,哪怕是从反面的意义上。小说中塑造得最成功、最丰满的人物形象有三位:拉斯蒂涅、伏脱冷和高老头。

拉斯蒂涅虽有贵族血统,但家境贫寒。全家每年三千法郎的收入,要拿出将近一半来供他到巴黎读书。与所有涉世未深的、想出人头地的年轻人一样,他想凭自己的本领闯出一片天地。很快他意识到在巴黎人际关系的重要,需要征服几位贵妇人作为保护人。他与德·鲍赛昂子爵夫人、德·雷斯托伯爵夫人攀上了亲戚、扯上了关系。两位贵妇人的富丽堂皇的府邸与肮脏的、散发着臭味的地狱般的伏盖公寓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坚定了他不择手段往上爬的信念。德赛昂夫人、伏脱冷和高老头三位,在这位外省青年的人生征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前者明白无误地告诫他:“……对付这个世界您绝不能手软。……您越没有心肝,就越能步步高升。您心狠手辣,人家就怕你。您得把男男女女都当做驿马,把他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便扔下,这样您就能到达欲望的巅峰。……您一定能得到女人的欢心,而在巴黎,这就意味着得到一切,掌握打开权势之门的钥匙。……您会发现,社会是骗子和受骗人的集合体。”(张冠尧译。下同)作为过来人的伏脱冷则“看透了他的七情六欲和内心的想法”,直言不讳地对他说:“人生就是这样,跟厨房一样腥臭。要想捞油水就不能怕弄脏手,只要事后洗干净就行;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道德仅此而已。”“世界上没有原则,只有事件;没有法律,只有机遇。高明的人能驾驭事件,抓住机遇而因势利导。”而为了两个宝贝女儿献出了一切的高老头的死,让拉斯蒂涅彻底看清了这个以金钱为中心的社会的冷漠、邪恶和无耻之尤,也让他在追名逐利的野心家的道路上一去不回头。

倘若说,拉斯蒂涅是法国复辟时期渴望融入社会,因而不得不抛弃良知与正义的外省青年的典型形象,那么,伏脱冷则是那个时代政客与野心家形象的翻版,只不过,他的真实身份是黑道老大,越狱逃跑、隐姓埋名的苦役犯。最初在拉斯蒂涅的眼中,这个“奇怪的人物”可以一眼看穿他人,“自己本人则心扉紧闭,莫测高深,宛如无所不知,无所不见,却又一言不发的斯芬克司”。伏脱冷对这个社会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并且毫不避讳地在众人面前大放厥词:巴黎“是个千奇百怪的臭水塘。这里凡是坐车的都算是正人君子,拖着两条腿走路的就是小人。你不幸扒窃一点什么东西,就给拉到法院广场上去示众,让人拿你当把戏看。若是偷了一百万,交际场上就说你功德无量”。他对拉斯蒂涅的友好和对他摆脱底层社会的努力的指点、帮助,乃至出手为他和泰伊番小姐的婚姻道路清除障碍,很难说究竟是出于真诚还是伪善。不过,拉斯蒂涅确实意识到,“仿佛命中注定似的,生活中的一切鸡毛蒜皮的事都促使他进入伏脱冷说的境界,人生如战场,你不杀人就被人杀,你不骗人就被人骗”。伏脱冷有他自己的人生哲学,这套哲学从他嘴里说出来义正辞严,几乎无懈可击,其实不过是为自己和同道的罪恶行径做辩护。此外,这一人物形象的神秘性,为小说带来了很强的悬念性。

巴尔扎克对巴黎“上流社会”的拜金主义、道德堕落、生活奢靡、鲜廉寡耻的深刻揭露与批判,集中表现在高老头和他两个女儿的故事上,而又通过拉斯蒂涅的穿针引线,让人物之间相互交集,演绎出一场人生的悲剧。高老头是一位在法国大革命暴乱期间发家的面条商,也为政府服务过。由于妻子早逝,他把全部的情感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有求必应,溺爱有加。他先后把两个女儿嫁给了一位贵族和一位银行家,为她们各自奉上将近八十万法郎的嫁妆。随着自己钱财的日益缩水,两位女儿和女婿对他逐渐冷淡,直至扫地出门。他不得不独自居住在伏盖公寓,但仍然时时挂念着女儿,屡屡在她们深陷困境的时刻,变卖金银器具、首饰等,而只求能看上她们一眼,能听到她们说话。直到临终前,他才醒悟到,一切罪过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而罪过却因爱而生;是金钱让他获得女儿的欢心,也是金钱让他失去了女儿的爱:“钱能给人一切,甚至女儿。……她们两个真是铁石心肠,我太爱她们了,到头来她们反而不爱我了。做父亲的应该永远有钱,应该紧紧攥住儿女的缰绳,像对付劣马一样,可我却向她们下跪。”垂死前的高老头的绝望呐喊和真诚忏悔,充分体现了金钱对社会和人心的腐蚀、毒害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然而,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拉斯蒂涅,并没有因此幡然醒悟,反而更加坚定了与这个丑陋不堪的社会去较量一番的决心。他对和他一同照料着高老头的同伴、医学大学生毕训安说:“……我已经身在地狱,而且非留在地狱不可了。不论别人说上流社会怎么坏,你尽管相信就是,没有一个讽刺作家,能写尽金银珠宝掩盖下的丑恶。”

不尽合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0年全年门诊处方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为电子处方) , 总计9164205, 按每月一次随机抽取前一个月第二周的处方600份进行点评, 样本覆盖门诊各科。

1.2 方法

以《处方管理办法》 (2007年版) 中对处方的规定、《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和《北京市医院处方点评实施细则》 (暂行) 中药物临床使用的适应性进行点评, 设计处方点评评价表, 对所抽查处方逐一审查, 登记处方基本指标及分类登记不合理处方。

2 结果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10年随机抽取处方7200张, 其中不合理处方188张, 占抽取总数的2.61%, 分类统计结果详见表1。

3 分析与讨论

因北京市顺义区医院使用电子处方系统, 因此在药品通用名、前记、后记、数量、规格、剂型等方面准确、规范。由表1可见,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不合理处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适应证不适宜:如临床诊断为糖尿病, 处方用药为头孢克洛缓释片;临床诊断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用药为莫匹罗星软膏。 (2) 药物用法用量不合理:如阿洛西林钠按1d的总用量, 采用1次/d滴注的用法, 用药时间间隔太长。阿洛西林钠属于青霉素类为时间依赖性药物, 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血与组织中药物浓度超过所针对细胞的最低抑菌浓度的时间, 此类抗生素一般3~4个半衰期给药1次, 日用药总量宜分为3~4次给药[2]。 (3) 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如盐酸莫西沙星片+甲硝唑或环酯红霉素片+奥硝唑联合应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细菌感染之一, 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必须采用标准剂量和疗程, 不合理的用药不仅导致细菌耐药性, 而且会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或其他不良反应, 《北京地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应用指南》中推荐的治疗方案[3]:a.质子泵抑制剂+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中任何两种;当甲硝唑耐药率≤40%时, 首先考虑质子泵抑制剂+甲硝唑+克拉霉素或阿莫西林;当克拉霉素耐药率≤20%时, 首先考虑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甲硝唑。b.铋制剂+甲硝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中任何两种。 (4) 同类药物重复使用如罗红霉素胶囊分散片联用克拉霉素分散片, 二者均为大环内酯类药物联用不能产生协同作用;西替利嗪和依巴斯汀联用, 二者均为抗阻胺类药物任意选用一种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 不需要同时服用;金莲花胶囊与金莲清热颗粒联用, 二者主要成分相似及作用相似属于重复用药。 (5) 配伍不适宜:如头孢呋辛+呋塞米, 头孢菌素类有一定的肾毒性, 主要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泄, 合用其他对肾有损害的利尿剂时, 更易积聚高浓度的头孢菌素而加重肾损害, 应避免此类联合用药[4];乙酰半胱氨酸+头孢克洛缓释片, 乙酰半胱氨酸可降低青霉素、头孢菌素、等的药效, 不宜混用或并用[4]。 (6) 此外, 还发现无特殊情况用药天数超过急三慢七、用药品种超过5种、待查用药超过3d等不合理处方。

对于上述出现的问题及如何更好地合理用药我有如下体会: (1) 目前很多医院都采用电子处方, 医师给患者开完药直接交费然后到药房取药, 这一医疗程序本身就导致了处方的事后审核, 给问题处方的纠正造成困难。所以合理用药软件系统的配置非常重要, 利用信息自动化手段对处方进行审查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用药错误。对医药专业人员提供用药指南、用药教育、不良反应报道、药物相互作用;对处方中可能存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敏史、药物剂量和注射剂的体外配伍等潜在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性监测, 并将监测信息提供给药师或医师, 简便快捷、安全可靠。 (2) 各种用药管理制度的建立包括基本药物使用管理制度、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处方点评实施细则、处方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制度、对临床科室合理用药考评制度、血液制品的应用原则等。 (3) 领导的重视是关键, 多部门的合作是保障, 合理用药是一个医师医德医风和业务水平的体现, 更是医院领导重视程度的反映。应成立以医务科、质控科、药剂科参加的合理用药管理小组, 每月对处方质量进行考评。 (4) 提高药师的业务水平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 加强临床药师的队伍。药师在做好临床药品供给、调配等常规服务的同时, 还应加强药学专业知识的学习, 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 加强用药适宜性审查, 为患者安全用药把好最后一道关[5]。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处方质量, 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 (2007年版) 中对处方的规定、《抗菌药物临床指导原则》和《北京市医院处方点评实施细则》进行统计分析。结论 门诊用药基本合理, 对不合理处方形成的原因加以控制, 可以显著提高门诊用药的合理水平。

关键词:不合理处方,合理用药,体会

参考文献

[1]吴永佩, 颜青, 李喜西.加强教育与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4, 24 (8) :11-12.

[2]刘中兴.我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调查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08, 8 (1) :71.

[3]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地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S].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7:128.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S].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0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42-474.

不尽合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门诊处方, 每月抽取连续一周的处方共计33657张, 抽样处方涵盖各临床科室, 因而具有代表性, 统计的基本药物以2009年版的《基本药物目录》为准。

1.2 方法

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所附处方点评工作表规定的项目为标准, 应用《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调研方法与评价指标》的方法及合理用药指标对我院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调研, 登记处方基本指标, 并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3 评价指标

处方基本评价指标: (1) 每次就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 (2) 药品通用名使用率, (3) 抗菌药物使用比例, (4) 注射剂使用比例, (5) 国家基本药物使用比例, (6) 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处方合理性评价: (1) 书写不规范处方, (2) 用药不适宜处方, (3) 超常处方。

2 结果

处方点评基本指标结果统计见表1[2,3,4], 书写不规范处方类型及比例见表2, 用药不适宜处方类型及比例见表3, 超常处方类型及比例见表4。

3 分析与讨论

3.1 处方基本指标

3.1.1 平均用药品种数。

WHO对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平均用药数为1.6~2.8种[5],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我院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61种, 基本符合标准, 但高于上海市、深圳市的调查结果, 据报道, 合并用药2~3种时,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7%, 4~6种时为3.9%~6.1%, 7~10种时为7.3%~8.3%, 所以要求临床医师对患者尽可能采用单一用药或减少合并用药品种数, 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3.1.2药品通用名使用率。

处方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对减少重复使用药品情况,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着重要意义。经过加强规范处方开具, 我院基本能按照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 但还存在使用药品曾用名如:安定, 654-2等开具处方情况。

3.1.3 抗菌药物使用率。

抗菌药物使用率是反应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的重要指标, 正确使用抗菌药物能够有效减少产生耐药菌,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调查显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率低于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 但还高于卫生部20%的上限, 说明我院还还存在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象, 如无指征使用, 疗程过长, 不合理联用等。

3.1.4 注射剂使用率。

WHO规定发展中国家平均处方注射剂使用率应为13.4%~24.1%, 我院注射剂使用率高于WHO规定标准, 与北京市、深圳市接近, 使用注射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高于口服药品, 临床医师应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的原则, 减少注射剂的使用。

3.1.5 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

基本药物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证明安全、有效。价廉。本次调查显示我院基本药物使用率为47%, 低于国内一线城市数据。

3.1.6 平均处方金额。

该指标主要是为了解患者患者获取药品所需的经济负担, 目前无具体标准, 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我院平均处方金额为63.9元, 低于上海市的调查数据。

3.2 处方书写不规范分析

本次调查不合理处方占调查总数的6%, 其中书写不规范处方占92.3%, 说明个别医师开具处方时不注意规范性, 处方前记、药品数量、单位等书写不规范给处方划价及调配带来困难, 用法、用量不规范使药师无法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3.3 不合理用药

3.3.1 用药不适宜。

(1) 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如患者诊断为高血压, 处方用药为头孢米诺, 头孢米诺为头霉素类抗菌药物, 主要用于耐药菌感染。 (2) 联合用药不适宜;如湿疹患者同时应用倍他米松擦剂与康酸莫米松乳膏, 倍他米松与康酸莫米松同为糖皮质激素, 联合使用没有必要, 长期使用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3) 选药不适宜;如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使用加替沙星, 由于加替沙星影响患者血糖水平, 糖尿病患者应谨慎使用[6]。 (4) 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如柴胡注射剂口服用药, 甲硝唑片阴道给药等难以发挥药效, 给患者带来用药风险。 (5) 用法、用量不适宜;如阿奇霉素片一日两次口服, 阿奇霉素片为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半衰期达38h, 且有较长后效应, 应一日一次用药, 一日两次长期用药可以引起蓄积, 造成肝肾功能损害。

3.3.2 超常用药。

(1) 无适应症用药;如包皮环切术后预防感染, 使用头孢曲松, 清洁手术一般无需使用抗菌药物, 若有必要应自术前30min~2h使用一次。 (2) 超说明书用药;如带状疱疹患者使用更昔洛韦, 更昔洛韦主要治疗巨细胞病毒感染, 而带状疱疹为疱疹病毒感染, 属超说明书用药。 (3) 同类药物重复使用;如过敏性皮炎患者同时应用依巴斯汀与氯雷他定, 联合使用不同结构类型的抗组胺药可增强疗效[7]。依巴斯汀与氯雷他定同为哌啶类抗组织胺药, 药理作用相同, 不宜同时使用。

4 结论

通过此次调查分析发现, 我院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总体情况较好, 但在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基本药物使用率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国内一线城市医院还存在一定差距, 要求我院加强对门诊处方合理用药审核与管理, 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基本情况, 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以《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调研方法与评价指标》、《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为依据,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九月至2011年九月门诊处方共计33657张, 逐一审核, 并登记处方基本指标及整理不合理处方, 采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对处方基本指标、处方书写质量、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处方不合理率占调查总数的6%, 不合理用药占不合理处方的7.7%, 表现为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用法用量不当等。结论 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基本合理, 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门诊处方,合理用药,调查分析

参考文献

[1]苏强, 郝伟迤, 唐捷, 等.我院门诊处方合理性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 2012, 23 (5) :474.

[2]谢守霞, 杨红英, 贾孟良, 等.深圳地区临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查[J].中国药房, 2007, 18 (34) :2707.

[3]关爱武, 李玲, 盛琳, 等.我院临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研[J].中国药房, 2007, 18 (25) :1994.

[4]陈莲珍, 王淑洁, 王青, 等.合理用药国际指标现场调查[J].中国药房, 2003, 14 (3) :156.

[5]李洋, 颜红.处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J].中国医院统计, 2005, 12 (1) :79.

[6]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 (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 2010年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0:768.

不尽合理 篇9

WHO在1985年内罗毕会议上把合理用药定义为:“患者所用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 所用剂量及疗程符合患者个体情况, 所耗经费对患者和社会均属最低。”[1]不合理用药是全世界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 卫生部药政局号召做好合理用药工作, 1984年的资料表明, 药源性死亡占住院死亡总数的5%~17%[2]合理用药的问题因为其对于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现在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

1、我国消费者不合理用药的现状

我国医疗资源的短缺、临床治疗的不合理和患者用药知识的匮乏等都导致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随着国产药、进口药药品数量和种类的增加, 不合理用药问题已经相当突出。

1.1 抗生素的滥用

医生在手术或日常用药中过多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昂贵药物, 使药物疗效降低。患者在医生给药和自我给药的过程中也对抗生素形成盲目的依赖, 有的患者会在医生给药时明确指出要求使用抗生素或进口药物, 导致抗生素使用过多, 联合用药过多。

1.2 不合理用药的形式多样

主要有: (1) 违反禁忌症和慎用症用药[3], (2) 用药剂量不准确, (3) 疗程过长或过短, (4) 无明确指证用药。

2、消费者不合理用药的原因分析

造成不合理用药的因素有很多, 不合理用药可分为:患者的、处方医生的、工作环境的、包括生产厂家影响在内的药品供应系统的因素、法规的因素、药物错误的信息因素, 上述几种因素也可能同时存在[4]。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不健全、药品法规的不完备以及执行不力、企业的不良推销活动都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分析消费者不合理用药的原因,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

2.1 家庭环境、收入水平、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患者对药物的选择态度和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部分患者医药知识缺乏, 尤其是农村患者, 因医疗条件限制常出现不合理用药。患者自我诊断和自我用药的情况极易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2.2 患者获得的药品信息本身就存在错误的可能, 而且这些信息要么是来自广告宣传, 要么是既往患病使用药物的经验, 而两者往往会导致不合理用药的持续发生。随着药品广告的不断增多, 看广告吃药的人也越来越多。药品广告往往极力突出药品的功效, 对其不良反应则有意回避或含糊其辞, 患者过于轻信药品广告而导致不合理用药。

2.3 患者存在的错误观念是影响合理用药的重要因素。受我国传统的用药观念的影响, 很多人“久病成医”凭以往经验到药店购买药物, 根本不管所用药物是否合适。再者如一般人对慢性病存在侥幸心理, 不依从治疗或自行中断治疗。

3、合理用药知识传播的模式

美国政治学家拉斯维尔认为, 所有的人类传播活动均可分解为五大要素, 概括起来就是, “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一传播效果”。在英文里, 这五大要素的表述都含有一个w, 所以, 拉斯韦尔的这个理论就被称为5W理论, 或者叫5W模式[6]。

第一要素是传播主体。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离不开传播主体, 合理用药知识传播的主体就是医学与药学主业工作者, 具体说就是医疗机构中从事医学和药学工作的服务人员。

第二个要素是传播内容。合理用药知识的传播内容必须有的放矢, 并寄托于某种表现方式。而用药作为关系到生命安全的内容, 其传播的内容也必须要保证其正确性。

第三个要素是传播媒介。合理用药知识的传播也必须有自己的“阵地”, 借助媒体而“行走”。

第四个要素是传播对象。通过对传播对象的调查、互动可了解他们的需求。

第五个要素是传播效果。合理用药的一般做法是:要通过对传播对象“知信行”变化的评估, 对传播的效果做出客观的评价。

4、针对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原因, 结合合理用药传播模式, 寻找促进合理用药知识传播的措施

下面是深圳市儿童医院口腔中心进行的调查结果。

4.1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患儿家长获得口腔保健知识途径占最高比例的均是“口腔医务人员”。说明在现阶段医务人员直接传播还是人们获取用药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在传播主体阶段, 加强医学和药学人员的合理用药教育和培训对合理用药的传播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 百姓用药安全与药店营业员的药学水平关系非常密切, 因此要注重药品销售方面的药学人员的继续教育, 特别是社区和药品零售人员的教育和培训。药店职业药师作为专业性药学服务的提供者, 宣传、推广安全用药知识责无旁贷, 因此其教育培训同样重要。

4.2 合理用药的传播内容方面, 要做到所传播的用药知识的正确性。因此政府要做到:保证市场上销售的非处方药有适当的标签和详细的说明书, 对非专业人员而言, 标签和说明书必须准确、易读、易懂;对广告进行监督和管制, 同时也必须加强对药品广告的宣传和管制;

4.3 在传播媒介方面, 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大众传媒也是人们获得用药知识的重要途径。从表1中可以看出, 患者从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途径获得知识的比例都是相当高的。开展药品的公共教育活动, 通过以报纸、广播、电视等公众媒体为中心的宣传教育活动, 普及基本的药物使用知识, 使消费者具备一般的非处方药使用常识。药品的公共教育活动还可以考虑安排在医学院的课程教育计划中, 也可以与成人教育计划结合起来。

4.4 针对用药知识传播对象的不同, 所应用的传播媒介也应有所区别。从表1中可以看出, 学历为大学以上患儿家长组从报纸杂志途径获得知识所占比例为24.5%, 仅次于口腔医务人员传播途径的24.8%, 位于第二;在学历为高中以下患儿家长组, 从电视广播途径获得知识占16.3%, 仅次于科普宣传, 位于第三。或者说, 在运用不同的传播媒介进行用药知识传播时, 要注意其面对的消费者群体的特征, 如从报纸杂志获得用药知识的多是学历较高的消费者, 因此, 报纸杂志上的软文宣传应着重“以理服人”, 以药理、生理知识来说服消费者。

5、确保合理用药知识能够发挥作用, 以促进消费者合理用药

以上是根据合理用药传播模式的各个要素对合理用药知识的传播提出的一些措施,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客观因素也必须要把关, 以保证合理用药知识能够发挥作用, 达到促进消费者合理用药的目的。

5.1 强化零售药店内部管理,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医药分业势必进一步推进, 作为零售药店来讲, 要从观念上认识到自身在推进消费者合理用药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严格贯彻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强化制度推行, 深化认证管理, 保证药品质量, 从流通环节上为促进合理用药创造条件。职业药师作为专业性药学服务的提供者, 宣传、推广安全用药知识责无旁贷。

5.2 加强医院药事管理改革,

改革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职能, 充分发挥其在促进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应逐步开展药物使用评价、医院处方集制定、职工药学培训、医院药品费用控制等工作, 不断促进合理用药[5]。

5.3 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险体系,

逐步完善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 通过在医疗保险中建立服务监管和费用控制机制来促进合理用药。我国医疗保险要大力规范和发展商业医疗保险, 利用保险体系的杠杆作用来调节药品价格和使用, 促进合理用药。特别是在国家制定的基本药物目录和治疗指南的基础上制定报销目录和服务监管规范[6]。

5.4 改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医疗机构及药品生产流通体制。

卫生行政部门严格管理药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工作, 加大力度消除药品购销、使用中的回扣现象, 是药物的流通能够公平、公正, 使消费者真正按照需要合理地使用药物。

结语

鉴于不合理用药现象在我国存在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以及消费者一些用药观念的根深蒂固, 要改善消费者不合理用药的现状, 保障全民用药的安全、经济、有效,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而合理用药知识的传播是其中重要而艰巨的任务。近几年来, 随着公民素质的提高和政府措施的加强, 消费者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已经得到了逐步的改善, 特别是农村消费者的用药环境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 公众合理用药意识逐渐增强。伴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向前发展,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和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的推广, 消费者的用药状况必将得到更大的改善。

摘要:通过分析我国消费者不合理用药现状和原因, 指出患者的心理因素、患者用药常识的有限性以及药品信息的不当传播是导致消费者不合理用药的重要因素。结合合理用药传播模式的各个因素, 提出了能够促进合理用药知识传播的措施。

关键词:合理用药,传播模式,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汪光宝, 张震巍.WHO促进合理用药的核心政策[J].医院管理论坛.2003 (6) :38240.

[2]中华医学会/中国药学会.全国合理用药专题学术讨论会纪要[J].中华医学杂志.1985, 65 (5) :258—263.

[3]葛德元, 张永斌.药物毒副应警示.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 4

[4]MSH, WHO/DA P, Managing D rug Supply, 2nd Ed, Kumarian Press, U SA, 1997:425.

[5]尹运冬等.不同传播途径口腔保健知识传播效果的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5, 21 (5) :354

[6]徐岫茹.心理健康知识传播的实践与探索 (二) [J].中国健康教育.2006, 22 (10) :778

不尽合理 篇10

老雕塑家杨林于1984年受孝感城建委委托, 创作了《董永与七仙女》双人雕像, 安放于董永公园孝子祠里。此后这尊雕塑成了该市的城市标志及吸引游客的特色景观。2001年至2003年, 杨林发现孝感市孝南区某麻糖食品厂、武汉硚口区某食品厂等20家单位分别生产和销售了外包装上印有该雕像图案的食品, 遂起诉该20家单位, 要求赔偿并赔礼道歉。

法院审理后认为, 杨林雕塑的《董永与七仙女》设置于董永公园内, 成为公园景观的一部分, 其艺术作品本身具有长期的公益性质。按《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包括以营利为目的的“再行使用”,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不向其支付报酬。法院同时认为, 麻糖生产者在产品包装上使用该雕像图片, 目的在于利用《董永与七仙女》民间爱情神话故事的知名度来宣传孝感, 推荐孝感产品, 消费者购买的是麻糖食品而非包装, 并不影响杨林对该作品的正常使用。

2007年9月29日武汉中院认定上述20家单位不构成侵犯杨林《董永与七仙女》雕像作品著作权, 驳回了杨林的诉讼请求。 (1)

笔者认为, 这是一起关于合理使用的典型案件, 对他人著作权的使用分为合理使用与侵权使用, 而原、被告双方的争议焦点在于被告的行为属于前者还是后者。认定被告行为的性质必须先明确“合理性”的判断标准, 只有先确立适当的依据, 才能将之运用于司法实践, 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著作权及邻接权, 鼓励有益作品的创作和传播,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二、合理使用判断标准的立法模式

合理使用在著作权领域里占据重要地位, 是作者对其著作权的一种适当让渡, 这一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与应用, 然而各国对其合理性判断标准之规定则各不相同。学界对该立法模式类别的讨论大同小异, 概括来说包括“因素主义、规则主义、因素主义与规则主义相结合的模式。”

“所谓因素主义是指法律对是否构成著作权合理使用只作原则性的规定, 把合理使用的构成概括为若干要素, 符合了要素规定的条件就构成合理使用, 采取这种模式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所谓规则主义是指法律采用列举的方式对构成合理使用的行为类型作出具体规定, 符合这些类型的行为就构成合理使用。德国、中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多采用此种模式。而在我国台湾地区则采用的是因素主义与规则主义相结合的第三种折中模式。” (2) 下面进行详述。

(一) 美国相关法律规定

美国在合理使用判断标准问题上采用的是典型的因素主义立法模式, 自美国法官Joseph Story于1841年首先提出合理使用三要素, 这一合理性的界定规则于1976年写进了版权法, 该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在任何特定情况下, 确定对一部作品的使用是否合理使用, 要考虑的因素应当包括: (1) 使用的目的和性质; (2) 有版权作品的性质; (3) 同整个有版权作品相比所使用的部分的数量和内容的实质性; (4) 这种使用对有版权作品的潜在市场或价值所产生的影响。”这也是首次将合理性判断标准引入立法, 它确立了在世界范围内认可度非常高的四条标准, 灵活度较强、适用范围较大。然而这四条标准并不能为案件的审理开启新的局面, 由于合理使用规则界定本身的缺陷以及执法者过高的自由裁量权, 合理性判断标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及多样性, 适用争议较大, 不利于公众正确充分地行使著作权及邻接权。

(二)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在合理使用判断标准问题上采用的是典型的规则主义立法模式, 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中详细列举了包括“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 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 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报道时事新闻, 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等12种合理使用的情形。这种立法模式为司法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有利于提高案件审理的规范性和公众接纳度, 然而无法应对层出不穷的新状况, 不能全面保障民众的著作权。

(三) 我国台湾地区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台湾地区在合理使用判断标准问题上采用的是因素主义与规则主义结合的立法模式。其著作权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著作之利用是否合于第四十四条至第六十三条规定或其它合理使用之情形, 应审酌一切情状, 尤应注意下列事项, 以为判断之标准: (1) 利用之目的及性质, 包括系为商业目的或非营利教育目的; (2) 著作之性质; (3) 所利用之质量及其在整个著作所占之比例; (4) 利用结果对著作潜在市场与现在价值之影响。”其第四十四条至第六十三条规定则为对合理使用具体情形的列举。

此外伯尔尼公约和Trips协议在该问题上的规定也采用了因素主义与规则主义相结合的立法模式, 该公约第9条第2款规定了构成合理使用的三项要素: (1) 合理使用仅就特定的情形而适用; (2) 不得与作品的正常使用相冲突; (3) 不能不合理的损害作者的合法利益。笔者认为此种制度相对来说最为合理。

三、合理使用判断标准之考量依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因素主义和规则主义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同时也存在固有缺陷, 无法完全满足实践的需求。我国著作权法采纳规则主义, 其列举之合理使用的情形内涵不够明确, 外延不够概括, 容易导致司法僵化, 不利于实现其立法宗旨。笔者认为, 可以吸收与借鉴外国立法经验, 以原则、规则、因素作为合理使用判断标准之考量依据, 将三者相结合, 共同应用于司法实践。详述如下:

(一) 合理使用判断原则

法律原则是指在某一法律体系中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全过程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作为“利益平衡器”的合理使用制度, 其重心在于“平衡”, 而要达到“平衡”, 则必须以公平、平等、公益、合理作为合理使用制度的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既为公众最大程度地享有知识产品、满足精神需求提供保障, 又为司法实践提供规范合理的判断依据, 以保护著作权、激励有益创作和传播、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二) 合理使用判断要素

关于合理使用的判断要素, 目前国内学界普遍认可“四要素说”, 即作品的使用目的、被使用作品的性质、使用作品的程度以及对被使用作品的市场影响。笔者认为, 这一学说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与高度的概括性, 值得采纳。分别论述如下:

1. 作品的使用目的

“使用的目的必须正当, 包括不具有商业性质和非营利的教育目的。”有些学者主张将使用作品的目的界定为“非营利性”, 笔者认为, 吴汉东教授提出的“正当性”比“非营利性”更准确、概括程度更高。在实践中, 一些非营利性的著作权使用行为也可能构成侵权, 如为毁损他人名誉而使用其作品。而对教育目的进行限制也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目的之公益性与使用者是否营利是相互独立的, 以教育为目的使用他人作品也可能侵害他人著作权, 造成他人损失。

2. 被使用作品的性质

“作品的类型与合理使用存在着有机联系, 而作品的性质则难以具象, 应当予以适当考虑。”吴汉东教授以此为基础针对作品类型与合理使用之间的联系展开了具体的论述:一般说来, 合理使用限于已发表作品, 而对于虚构作品的合理使用要严于纪实作品, 视听作品、为特定对象创作的作品则有着非常严厉的限制。从中分析可知, 作品受到限制的程度与其独创性密切相关, 独创性越高, 限制越严厉。这一做法与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相符, 有利于提高社会大众的创新意识, 营造全民创新的良好氛围, 促进文化大国、科技强国的创建。

3. 使用作品的程度

“作品的实质部分应是整个作品的灵魂和精华所在, 在整个作品中具有核心地位和重要价值。因此过量或损质的使用, 都不符合‘合理性’要求。把握该要素, 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该要素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二是使用作品的数量与‘实质’的关系。三是新作品与原作品的关系。”对作品的使用程度应从“量”与“质”的角度进行分析, 即同整个作品相比所使用部分的数量和内容的实质性应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而“量”与“质”均属于比较抽象的问题, 难以做出精确的判断与界定, 在实践中容易引起争议, 吴汉东教授的阐述则提高了该要素的可操作性, 有利于缓解司法困境。

4. 对被使用作品的市场影响

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在于保护著作权, 鼓励有益创作与传播,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 故这一要素应作为最根本的判断标准。吴汉东教授认为, “作为合理使用构成条件的市场因素, 其设定目的在于维系使用者使用作品的利益 (主要是非物质利益) 与创作者控制作品使用的利益 (主要是物质利益) 之间的平衡。因此, 考察对著作权作品市场影响, 关键在于有无损害的发生。”合理使用与侵权的主要区别在于损害程度, 合理使用作为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 著作权人难免遭受轻微的损害, 当这种损害扩大到一定程度时, 就构成了侵权。因此对于损害程度的界定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认为, 应从使用作品的经济结果入手分析, 合理使用应当是“不损害作品潜在市场或价值”的使用。

四、结语

杨崇森指出,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权力为本位的社会, 权利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然而, 任何权利的行使都存在一定的边界, 权利的无限扩张必将导致垄断的产生, 因此, 对于权利的限制显得尤为重要。”合理使用作为对著作权的限制,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这种限制也应当适度, 否则将损害民众的创作积极性, 违背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 传统的合理使用制度不断受到现代技术的冲击, 现有的合理性判断标准难以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形, 因此只有坚持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则, 立法指导司法、司法促进立法, 不断完善立法, 积累司法经验, 不断提出、引入科学合理的新观点, 促进整个法律体系的更新与有效运转, 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更好更全面地保护著作权, 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参考文献

[1]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2]于玉, 纪晓昕.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判断标准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论坛, 2007 (03) .

[3]吴汉东, 曹新明, 王毅, 胡开忠.西方诸国著作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阳台的合理利用 篇11

夏目的傍晚,当你下班回来,洗完澡,吃罢晚饭,可坐在阳台上,那阵阵清风会使你消除疲劳、顿感惬意;如能邀上好友,品茗聊天,还能增长知识,增强团结。寒冬腊月,如利用有遮风设备的阳台晒晒太阳,可消毒灭菌、降低血压,预防小儿佝偻病。如果节假日在阳台上看看书、下下棋,也是快乐不过的。阳台的三面栏杆应适当地摆些盆花,如迎春、月季、茉莉、菊花、月桂、腊梅等,可享受四季花香。如果在阳台的一角放一只稍大些的花箱(木质或陶瓷类均可),选栽些牵牛花,金银花,葡萄等攀缘植物,将会使阳台满目翠绿、花香四逸、果实累累,如置身于花园之中。喜欢养金鱼的人,可将玻璃鱼缸放在向阳处,在缸里栽上几株水生植物或配上一些彩石,会使你在工作之余饱享眼福,调节精神。也可在阳台上设置一些盆景,如假山、树根造型、石雕等,小小的阳台上有山有水,风光绮丽,更使你如入其境,胸怀开阔。

楼层愈高,在阳台上就会看得愈远。当你看书用眼过度时,可站在阳台上远眺一会儿,能使你视力疲劳得到消除。青少年每天清晨在阳台上做做体操;老年人利用阳台的栏杆锻炼一会儿腰腿,都有助于身体健康。

不尽合理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主要调研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

WHO制定的合理用药调查指标包括:处方指标、患者关怀指标、管理指标和补充指标。本文主要调研指标如下。处方指标:(1)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2)处方药品使用通用名的百分率;(3)抗菌药物使用百分率;(4)注射剂使用百分率;(5)基本药物使用百分率。患者关怀指标:(1)患者平均就诊时间;(2)药师平均发药时间;(3)实际调配药品的百分率;(4)药品标签标示完整的百分率;(5)了解全部处方药用法的患者的百分率。补充指标:每张处方的金额。

1.2 处方点评的合理性判定标准

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从以下方面分析处方合理性。用药不适宜处方包括:适应症不适宜的;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用法、用量不适宜的;联合用药不适宜的;重复给药的;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的。超常处方包括:无适应症用药;无正当理由开具高价药;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

1.3 研究方法

3.1资料纳入方法

采用机率均等的系统抽样方法(处方数/期望样本数=抽样间隔),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5~6月的门诊处方1440张,登记专用调查表统计分析合理用药国际指标中的处方指标及补充指标,并点评处方合理性。对门诊各科室患者随机抽取400例,采用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患者关怀指标,取得有效答卷380例。

1.3.2 资料统计内容及方法

将处方日期、每张处方药品品种数、是否使用抗菌药物、是否使用注射剂、基本药物品种数、药品通用名数、处方金额等录入Excel表格。同时,对每张处方依据处方点评的合理性判定标准点评用药适宜性,记录存在的不合理因素。

具体统计内容包括:(1)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处方用药总品种数/处方总张数);(2)处方中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处方中药品通用名总数/处方用药总品种数×100%);(3)就诊应用抗菌药物百分率(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处方总张数×100%);(4)就诊应用注射剂的百分率(应用注射剂的处方数/处方总张数×100%);(5)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处方中基本药物品种数/处方用药总品种数×100%);(6)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处方总金额/处方总张数×100%)。

对380例患者指标有效问卷进行统计:(1)平均就诊时间(患者就诊时间的总和/总的患者人数,单位min);(2)药师平均发药交代时间(发药交代时间的总和/患者总人数,单位min);(3)实际调配药物百分率(实际调配给患者的药品总数/处方药品总数×100%);(4)药品标示完整的百分率(标签标示完整的药品总数/调配药品总数×100%);(5)了解全部处方药用法的患者的百分率(能正确回答全部处方药用法的患者数/患者总人数×100%)。

2 结果

2.1 处方指标调查结果

处方指标调查结果详见表1。

2.2 患者关怀指标调查结果

患者关怀指标调查结果详见表2。

2.3 处方合理性调查结果

对1440张处方,主要从用药适宜性方面点评处方合理性,其中29张判定为不合理处方,合格率为97.99%,分析结果详见表3。

3 讨论

3.1 处方指标

3.1.1 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04种,符合合理用药指标。

该指标反映药物使用基本情况和联用情况,目的是考察用药多少的程度。WHO对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的合理利用制订的标准为1.6~2.8种[3]。该院指标与2006年WHO平均值2.5相比较低。与国内一项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多中心干预研究的干预后指标相比[4],该研究干预后的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36,该院指标也低于这项国内指标。与区域内其他三家医院的指标对比[5,6,7],区域内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17,该院指标也低于区域内均值。《处方管理办法》中规定,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当合并用药品种数为2~5种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10种为10%,11~15种为28%,16~20种可达54%[8]。因此,应尽量避免无必要的药物联合使用,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1.2 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9.56%,符合合理用药指标。

该院指标高于2006年WHO平均值的72.30%。与区域内其他三家医院的指标对比[5,6,7],区域内平均值为79.42%,该院指标也高于区域内均值。自《处方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该医院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加大管理力度,处方书写规范,特别是药品通用名广泛使用,所以通用名使用率较高。提高药品通用名的使用率,可有效避免药品重复使用,减少处方错误,提高处方合理性,更好地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维护患者合法权益。

3.1.3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96%,不符合卫生部要求的合理用药指标。

该院指标虽然低于2006年WHO平均值的46.40%。与区域内其他三家医院的指标对比[5,6,7],区域内平均值为33.94%,该院指标也低于区域内均值。但是,依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要求,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该院这项指标仍不达标。抗菌药物是目前医院使用较广泛的一类药物,也是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药物。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导致细菌耐药趋势逐年增加。因此,卫生部先后下发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医院应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提高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合理性,将使用率逐步降低在20%以下。

3.1.4 注射剂使用率为25.07%,不符合合理用药指标。

与区域内其他三家医院的指标对比[5,6,7],区域内平均值为30.79%,该院指标低于区域内均值。但是,该院指标高于2006年WHO平均值的19.00%。与国内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多中心干预研究的干预后指标相比[4],该研究干预后的注射剂使用率为16.3%,该院指标也高于这项国内指标。儿科处方、妇科处方使用注射剂较多,分析原因,主要是儿科患儿多是在院外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才到医院就诊,妇科主要是人流术预防用药或急性盆腔炎使用注射剂治疗。但对该院35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结果显示,静脉给药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占93.75%。因此,从合理给药的角度来讲,能外用的不口服给药,能口服的不静脉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不静脉给药。注射给药一旦发生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很难将药物从体内除去,所以在选择给药途径时,应遵循给药原则,尤其是对儿童和长期给药者。

3.1.5 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6.92%,符合河南省三级医院合理用药指标。

20世纪7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基本药物”的理念,并据此制定了基本药物示范目录,同时还制定了标准治疗指南和处方集,促进基本药物的公平可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在我国,基本药物是指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够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2009年9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部分)》颁布实施,同年底,我国印发了印发了《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及《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为进一步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民群众基本用药需求,河南省印发了《河南省基本药物增补目录(2010版)》,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同时,要求全省三级综合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50%。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该院指标低于2006年WHO平均值的89.40%。与国内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多中心干预研究的干预后指标相比[4],该研究干预后的基本药物使用率为82.5%,该院指标也低于这项国内指标。因此,医院应继续加强基本药物使用的宣传力度,采取广泛宣传、药师指导、完善监管等措施促进临床科室在诊疗过程中优先选择目录内药品,不断提高医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

3.1.6 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86.79元,符合合理用药指标。

与区域内其他三家医院的指标对比[5,6,7],区域内平均值为115.10元,该院指标低于区域内均值。该指标属于国际指标中的补充指标内容,主要是为了解患者经济负担,为药物经济学的研究服务。从该院的此项指标来看,该院长期坚持处方的动态监测与预警,对“大处方”严格落实检查处罚,有效控制了处方费用,提高用药合理性,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

3.2 患者关怀指标

3.2.1 平均就诊时间为6.90min,符合合理用药标准。

该院指标高于2006年WHO平均值的5.6min。与区域内其他两家医院的指标对比[5,6],区域内平均值为5.7min,该院指标也高于区域内均值。这项指标体现了医务人员与患者的交流程度,可保障每位患者都有足够的时间与医生沟通,使医生能够全面了解患者情况,以做出正确诊断;同时,保障医生权益,使其承受正常的工作压力,减少医疗差错的机会。当门诊就诊人数与诊室设置数量不相符合时,将难以保证就诊时间。在我国现行的医院设计规范中,门诊诊室间数按以下标准进行计算:诊室间数=日平均门诊诊疗人次/50~60人次。这个标准约为美国医疗标准中医生每天接待病人的4倍。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赶上发达国家的标准仍是挑战,但应该树立明确的目标,合理规划利用资源,保障就医条件。

3.2.2 平均发药交待时间为32s,低于2006年WHO平均值的71.30s。

与区域内其他两家医院的指标对比[5,6],区域内平均值为44.4s,该院指标也低于区域内均值。目前,医院强调缩短患者取药排队等候时间,在不增加取药窗口的情况下,是减少发药交待时间的客观原因。但仍需注意药师需增加与患者的沟通,对药品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交代清楚,特别是儿科、老年患者用药及一些治疗窗比较窄的药品。

3.2.3 实际调配药物百分率为100%,符合合理用药标准。

此项指标说明我院药品供应充足,能够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同时,药师与医师之间的及时沟通协调,也保障了药品供应。

5.2.4药品标示完整百分率为100%,符合合理用药标准。

该院指标高于2006年WHO平均值的79%。药品标示是保证用药安全的必要措施。该院发药均由双人复核,写明药名、用法用量,必要时还注明注意事项,体现了较高的药学服务水平。

3.2.5 患者了解药品用法百分率为90.43%,符合合理用药标准。

该院指标高于2006年WHO平均值的70.50%。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患者对口服药用法了解清楚,不了解的主要是一些特殊剂型药品,如:吸入剂及缓控释剂型。因此,药师在发药交待时应对这些特殊剂型的药品用法重点说明,必要时请药品咨询窗口的药师提供帮助。

3.3 处方合理性

处方合格率达97.99%。由表3可以看出,主要存在的是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方面的问题。

在药物选择方面,应严格依据临床诊断选择药物。特别是抗菌药物的选择,在尚未有病原学及药敏结果报告时,应根据临床表现和标本涂片,预测病原菌种类,进行经验治疗,参考相关疾病指南或区域药敏统计资料选择药物品种,带药敏结果报告后调整用药,有针对性的选择敏感药物。同时,医师应掌握各类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依据药效学特点及疾病严重程度选择用药。

在药物的用法用量方面,应严格依据药品说明书开具处方。抗菌药物为保证在体内充分发挥药效,还应结合药代动力学特点。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多数头孢菌素类及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红霉素、克林霉素,应依据药物半衰期每日分次给药;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药物,应一日一次给药。

在联合用药方面,尤其应重视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联用应有明确的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指征仅限于: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感染。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时,应遵循主治功效互补及增效减毒原则,且无配伍禁忌。

合理处方,合理用药是一个系统性、持续性工程。一方面,医师应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严谨开具处方。另一方面,药师应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积累、严格审核处方。临床药师针对处方点评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应加强合理用药的培训与监督指导,建立医院合理用药长效机制,促进处方的持续改进。

摘要:目的 对某院门诊处方合理性进行调研,为制定促进合理用药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行动计划/合理用药国际网络联合制定的国际指标及我国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2011年5月至6月的1440张门诊处方和同期380例门诊患者进行调研,分别统计处方指标、关怀指标及不合理处方。结果 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04种,通用名使用率为99.56%,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96%,注射剂使用率为25.07%,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6.92%,处方平均金额为86.79元;关怀指标中,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为6.90min,平均发药交代时间为32s,调配药物率为100%,药品标签标示完整率为100%,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率为90.43%;处方合格率为97.99%。结论 该医院门诊处方在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处方平均金额、平均就诊时间、实际调配药物率、药品标签完整率、患者了解药品用法率等方面均符合合理用药标准。但在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平均发药交待时间等方面不符合合理用药标准;不合理处方主要是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不适宜,需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关键词: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处方分析,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WHO/DAP/INRUD.How to Investigate in Health Facilities[M].Geneva,1993:74.

[2]WHO.Medicines use in primary care in developing and transitionalcountries[Z].Fact book summarizing results from studies reportedbetween 1990 and 2006.2009:91.

[3]李洋,颜红.处方信息的分析和利用[J].中国医院统计,2005,12(1):79.

[4]王青,王育琴,李少丽,等.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多中心干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3):233-235.

[5]杜书章,张晓坚,康健.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4):95-96.

[6]谷华.我院2008年第三季度门诊处方评价与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1):140-141.

[7]李建勋.我院2009年处方点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0):226-227.

上一篇:二语习得与语法学习下一篇:构建和谐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