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

2024-06-01

专家热(通用7篇)

专家热 篇1

9月29日, 第十四届种子双交会玉米产业与种业发展论坛在山东济南举办。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和来自恒基利马格兰种业、大京九种业等企业的负责人、养殖户代表共话玉米产业发展及品种需求。

郭庆法:效益和竞争力低是最突出的问题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郭庆法作了《关于我国玉米产业宏观形势与种业发展战略的思考》的报告。他认为, 效益和竞争力低是我国玉米产业最突出的两大问题, 推进玉米产业与种业转型升级十分紧迫, 发展机遇非常难得。种业经营最核心的要素就是优良品种, 如何通过改善品种提高玉米产业与种业的综合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要抓住“精准创新”和“精品创业”双创战略, 创新运营机制、创新合作模式, 特别是要鼓励种企适度规模经营, 打造数据可靠的一流育种基地。要重点加强东华北区早熟、抗逆、耐密、适宜机械化玉米新品种的培育和黄淮海耐密、抗逆、适宜机械化夏玉米新品种的培育这两大工作, 突出育种技术创新, 着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李春辉:主要任务是苗头品种的测试与竞赛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博士李春辉以《机收籽粒玉米品种创新进展》为题汇报了玉米良种攻关的工作简况。到“十三五”末期, 要创制一批早熟、耐密、抗倒、抗主要病害的骨干新优良自交系, 并培育筛选出一批适宜机收籽粒的玉米新品种。据他介绍, 国家玉米良种攻关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苗头品种的测试与竞赛, 选拔新型高效机收品种。他认为, 机收籽粒品种特性和筛选标准以抗倒性、熟期及脱水性为主, 产量丰产性可以略有不足, 品质和抗病性为参考要素。此外, 他还详细介绍了机收籽粒品种区试工作的推进情况。

潘金豹:青贮玉米要遵循“三原则”

北京农学院教授潘金豹介绍了《青贮玉米品种创新的进展情况》。他首先回顾了国家粮改饲试点的历程, 强调了青贮玉米的重要性, 并向与会嘉宾特别讲解了全株青贮玉米与青贮玉米的区别, 指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用型青贮玉米的研发和生产工作, 不能将粮饲通用型玉米与青贮玉米混淆。他认为, 玉米种业的任务是为奶牛、肉牛、肉羊等草食家畜提供大量可供选择的青贮玉米新品种, 同时种植者和养殖者可以根据产量和品质需求选择各自的品种。最后, 他给出了青贮玉米品种审定标准的一些修改建议, 并就青贮玉米共赢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 应遵循种养平等互利、品质分级和生态区专用的原则来发展青贮玉米, 并且当农户不能确定是否适宜种植青贮玉米时, 应当优先选择种植普通玉米, 以确保收益。

邱军:加速选育宜机收品种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品种区试处副处长邱军介绍了《黄淮海区小麦玉米籽粒双机收模式的探索与应用》。据了解, 2016年开展的黄淮海区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模式试验, 初步在河南设了3个试点以筛选适宜的小麦、玉米品种, 研究探索合理的小麦、玉米茬口, 优化集成黄淮海小麦玉米双机收高产高效模式, 为黄淮海区实现玉米机收和小麦、玉米轮作全程机械化作储备。他重点围绕黄淮海区实现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的意义、黄淮海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模式试验情况等4个方面作了解析, 强调必须要转变生产方式, 实现机收籽粒, 推动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他认为, 实现玉米籽粒机收, 品种是关键, 应加速选育和审定早熟、籽粒脱水快、站秆能力强、抗青枯病的玉米优良新品种并应用于生产。

刘长春:用绿色青贮替代精料

全国畜牧总站体系建设与推广处处长刘长春围绕粮改饲政策与畜牧业需求分析了青贮玉米的形势。他认为, 玉米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原料, 随着生产结构的调整, 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增加, 畜牧生产对玉米更加依赖。畜牧业不仅需要玉米籽粒, 也需要茎秆。优质饲草料供给保障能力不强, 是当前我国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应当加强规划引导和支持, 把饲草料产业作为一个独立产业发展壮大。应该多培育一批籽粒高蛋白、高能量, 茎秆产量高、营养含量丰富, 干茎秆绿色的优质青贮玉米品种, 通过全株青贮替代或部分替代精料, 降低生产成本。

岳丹:青贮产业稳定的三角关系

恒基利马格兰种业公司岳丹向与会专家学者及听众介绍了《欧洲青贮玉米产业链衔接经验和借鉴价值》。她认为, 欧洲的企业与其他地区的企业相比, 具有奶牛品种好、牧场管理规范、人员素质强、综合效益高等优势, 2015年全球乳业20强中50%是欧洲企业, 欧洲的成功经验非常值得我国借鉴。她对欧洲的青贮玉米产业链进行了简单分析, 认为欧洲从育种到种植、加工、收获、饲喂这一完整链条的最大特点, 就是形成了非常稳定的三角关系———种子公司、种植者和消费者。而政府更多扮演助推者的角色, 鼓励规模种企自由发展, 但对于生产安全问题则会投入更大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她介绍, 恒基利马格兰从1977年就开始把青贮玉米分离出来, 专门针对不同生物研发不同品种的青贮玉米, 并建立大平台将更多元素吸纳进来, 打造产业龙头。

丁光省:目标是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北京大京九种业董事长丁光省介绍了大京九发展青贮玉米的由来。当年公司看到国外的青贮玉米比重很高, 市场空间和收效也很大, 2003年便成立了青贮玉米研究所, 也邀请中国农科院的专家做这方面的研究, 总的来说起步比较早。大京九选育品种的目标是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创新营销模式是以场户为主要目标客户, 实行品种、播种指导、田间管理技术、收获建议、青贮技术五位一体的全周期服务。目前公司主推的青贮玉米品种有大京九26、大京九青贮10和大京九3912等。

郭爱华:农民不知道哪个品种好

山东省平原县旺源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户代表郭爱华说, 现在没有农民愿意拉秸秆来养牛场了, 目前的问题一个是品种的需求没有很好地解决, 农民不知道哪个品种好, 是不是适合当地种;另一个是养殖技术已经很好了, 但是饲草的检测技术还比较落后, 希望能得到帮助。

链接

我国玉米种业的发展目标

国家玉米种业的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以推进我国种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以整合科研和种业资源为基础, 以提升玉米育种创新能力为核心, 以培育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为突破口, 以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优势种子生产基地, 提高产品质量, 打造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现代种业集团为目标。

青贮玉米的重要性

2015中央1号文件指出: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草牧业, 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种植, 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 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

2016中央1号文件指出:扩大粮改饲试点, 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发展草食畜牧业, 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启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 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

黄淮海区玉米全程机械化的制约因素

主要是缺乏适宜机收籽粒的玉米品种。目前推广的玉米品种生育期偏长、适收期籽粒含水量高 (30%~40%) 、脱水慢、成熟后站秆能力差, 不利于机械收获籽粒。

该区小麦、玉米轮作, 一年两熟、生育期短。尤其黄河以北地区, 前茬小麦多数为中晚熟品种, 导致农民种麦早、收获晚, 压缩了玉米田间生长、脱水时间。

普通玉米与青贮玉米育种目标不同

普通玉米以籽粒产量为目标, 发展方向是早密矮、茎秆细、木质素含量高、纤维品质差, 叶片少、短、窄、薄, 脱水快, 适宜机械化收获籽粒。青贮玉米以生物产量、优质纤维和适量淀粉为目标, 发展方向是熟期适宜、耐密、中高秆、持绿性好, 适宜机械化收获。

资料来源:第十四届种子双交会玉米产业与种业发展论坛

专家热 篇2

对于考生:避免高分考生落榜

市第120中学校长郭振扬的观点代表了许多教师的意见。他认为,推行平行志愿,对考生来说是个绝对的利好消息,有利于保障考生的利益,避免了高分考生因未报好志愿而落榜的问题;此外,也解决了一些高校招生录取分数线一年忽高、一年忽低的“大小年”问题。

从辽宁的情况来看,辽宁已连续两年在二批本、三批本及高职专补报志愿录取时实行了志愿平行分数优先的原则,应该是有一定基础的。

对于高校:建议调整投档比例

采访中,一些高校招生人员担心,推行平行志愿,一方面压缩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另一方面则使考生的分数与高校的层次挂钩,使高校分“三六九等”的问题更加突出。

东北大学的一位教师表示,按照平行志愿录取规则,首先要减少高校在集中录取方面的自主权。以前按规定,高校录取时,最高可按招生计划的120%投档,如果仍保持120%的投档比例,就将有20%左右的学生仍旧会面临投档未被录取而退档的风险。因此,按平行志愿录取规则,高校的投档比例应该能控制为1∶1。但这种做法又有悖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原则,有的高校并不愿意。特别是在提前批次录取的高校,他们需要自主选择的范围更大一些。

从辽宁的情况看,每年要求120%投档的高校并不多,有的要求100%,有的要求105%,还有的要求110%。所以相关人士认为,从这一点看,在辽宁实行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有一定的基础。

沈阳大学一位负责招生的教师说,根据平行志愿录取规则,考生考分与学校层次形成了更加鲜明的对应关系,即考分高的学生进名校,而考分一般的学生,只能进一般的学校。这样,一些原本可以拣点“高分漏”的学校,无法拣到高分生,这也引发了一些高校对于平行志愿录取的顾虑。

平行志愿

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在录取时,将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队,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等几个平行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则被录取,如果分数不够,则继续检索B志愿,以此类推,直到被符合条件的学校录取。

专家领衔热议传染病 篇3

中国工程院院士 郑静晨

过去人们曾普遍认为,传染病不再对人类健康构成大的威胁。然而,不时新出现的和重新出现的传染病流行,一次次为人类敲响警钟。肺结核、性病等过去已控制的传染病、狂犬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以及虫媒传染病(如由蚊子叮咬导致的疟疾),呈高发态势。其实早在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全球警惕,采取行动,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作为世界卫生日的主题,表明了国际社会对传染病的普遍关注。特别是突发SARS(非典型肺炎)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后,人们更加意识到:必须重视对传染病的防范,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那样才能真正维护好健康。

从我个人来说,由于长期从事国际救援医疗事业,对灾情发生后传染病的流行印象尤深。我们经常提醒救援医疗队工作人员:要加强预防传染性疾病,学会自我保护和防范。工作中,救援医疗人员一般都要戴好口罩、手套等,充分做好防护。灾情中还经常出现的情况是饮水和食物污染。为了避免摄入不洁的水和食物,救援工作人员必须得靠自带的水和干粮来维持日常的消耗。很多传染病都是“病从口入”,所以这一关必须把好,不能马虎。其实,这些措施都是预防传染病的通用常识,对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预防传染性疾病也同样有效、管用。

传染病也是生活行为病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陇德

现在经济全球化,交通便利,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传染病流行没有了国界,因此要特别加强对传染病的防范。不过,不管是传染病、慢性病,还是地方病,基本上都是生活行为病。生活行为病的预防要靠自己、要靠每个人。很简单的行为,比如勤洗手、不随地吐痰、多开窗通风,就能预防不少疾病。很多人不懂得相关的知识,这就需要平时主动学习;另一方面,也要广泛开展科学知识普及活动。如果大多数群众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一旦出现症状,主动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不但有利于本人尽快康复,也可避免把疾病传染给别人。

另外,公众对部分传染病还持有一定偏见,比如艾滋病。偏见来自于不正确的认识。大家学习和掌握了传染病防治知识,就能正确看待疾病,从而为传染病患者,包括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大力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对有效控制好这类疾病意义重大。

科学看待,不恐慌、不漠视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缪晓辉

近些年突发的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或SARS)和甲型流感等新发传染病导致了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恐慌和重大经济损失。在民众看来,传染病似乎越来越多,并越来越严重了,对此我们要有客观和科学的认识。

首先,传染病的病种的确增加了,比如艾滋病、“非典”、EV71病毒所致手足口病,出血性肠炎等“新发传染病”。在这些传染病当中,有些早就存在,现在才被发现;有些是原来不存在,现在才出现。除了少数几种新发传染病(如艾滋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外,其他如“非典”和“甲流”等,一经发现和流行,很快就被控制。

其次,全球传染病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经明显下降。天花已经被消灭,菌痢、伤寒、乙脑、流脑等不再成为常见病,霍乱也不再大流行。传染病防控的成功得益于:①对传染病的群防群控措施的不断加强;②各级政府和医疗部门高度重视,防控措施得力,即使在出现严重自然灾害时(比如汶川大地震)也少有传染病大流行;③医学科技高度发展,预警系统不断完善,新的诊疗技术不断问世,发现、预防、诊断和治疗传染病及时、高效和准确;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卫生习惯改变,防御传染病的能力普遍提高。

专家热 篇4

关键词:阿尔法磁谱仪,热分析,专家系统,知识库,推理机

阿尔法磁谱仪 (Alpha Magnetic Spectrometer, 以下简称AMS) 是大型空间高能粒子探测设备, 安装在国际空间站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以下简称ISS) 上, 进行长期 (约20年) 宇宙射线探测任务。至2016年4月22日, AMS在轨运行1 800天, 探测到超过805亿个高能粒子射线。利用AMS探测数据, 可以展现尚未被解释的粒子分布规律, 有助于在宇宙中寻找暗物质和反物质。

AMS在轨运行期间, 通过ISS向地面传送了超过1 000个温度测点、300个加热器、数个轨道参数以及若干子系统运行参数的数据记录。至今, 已积累多达10 GB的数据文件 (逗号分隔符文件)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 AMS热分析有了更多的依据, 但数据处理耗时的增加也导致了热分析效率的下降。AMS热分析实践发现, 文件数据管理系统在AMS热相关数据存储、归纳和调用的效率上表现不佳。随着热控团队人员的更替, 分散的技术文献、漫长的运行经验积累、耗费专家精力的新人培训已不能满足AMS热分析的需求。

专家系统 (Expert System, 以下简称ES) 是日趋被接受和应用的数据分析方式。ES的核心内容是数据管理和推理策略。数据库管理系统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以下简称DBMS) 是比文件数据管理系统性能更好的新一代数据管理系统[1]。目前在航天器热分析领域, DBMS已被应用于空间环境数据处理[2,3,4]、系统级装配集成与测试数据处理[5]等具体方面中;在能源与动力领域, 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管理系统已应用在高耗能特种设备能耗统计分析[6]方面。推理策略是ES的“思维”机构, 负责对问题进行求解[7]。以工程实际不同, 前人研究中既有仅基于规则的推理策略[8], 又有基于事例和基于规则结合的混合推理策略[9], 以及使用神经网络建立算法模型获得推理数据的实例[10]。

本文根据AMS研究背景和需求提出了AMS热分析专家系统 (Thermal Expert System, 以下简称TES) 的结构, 阐明了AMS TES知识库和推理机的设计与实现, 最后以应用示例展示了AMS TES的解释功能和预测功能。

1 AMS TES的结构

符合AMS热分析需求的专家系统需要综合解释、预测、诊断等功能。AMS TES结构如图1所示, 应包含以下部分:知识库、知识获取机构、推理机、解释器、工作记忆和人机接口。

知识库用于存储AMS热分析相关的专门知识, 包括事例、可行操作与规则等[7]。知识库的建立和完善依赖于知识获取机构。后者通过人机接口从知识工程师处获得知识并存储于知识库中。

通过人机接口, AMS TES还可与用户交流来满足用户需求。当用户提出需求时, AMS TES中的解释器首先将用户需求与工作记忆中存储的记录比对, 若存在与当前用户需求一致的记录, 则直接将该记录通过解释器发送给用户;否则, ES通过推理机调用知识库, 根据一定的推理方法和控制策略进行推理, 再通过解释器将推理结果发送给用户。

AMS TES各部分中, 知识库和推理机决定了其有效性:知识库是AMS TES的基础, 而推理机则是其核心。下面将分别介绍AMS TES知识库和推理机的设计与实现。

2 AMS TES知识库的设计与实现

2.1 AMS TES知识库的结构

AMS TES知识库应包含AMS的热相关数据 (事例) 和AMS的热分析研究结果 (规则) , 如图2所示。

AMS TES知识库的事例部分主要包含AMS温度记录、热相关操作记录和轨道热环境记录。截止到2016年4月, AMS已在太空中运行约5年。在此期间, AMS热控系统存储了大量的热相关数据。事例由一定时间范围内的上述三类记录组成, 相同或相似事例可能多次出现。事例的汇总对AMS TES极为重要, 因为当用户提出的需求属于某事例 (或事例集) 时, TES可直接将事例记录和研究报告作为解释反馈给用户。

知识库的规则部分首先应包含研究报告和论文析出的规则, 主要来自AMS热设计、热优化、热真空试验, 在轨运行温度分析论文[11,12]等。其次, 运行期间热分析专家根据经验总结的温度分析意见也应包含在知识库的规则部分中。此外, 为了扩展AMS TES知识库的规则部分, 还应将AMS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整理收入。AMS热模型的核心为AMS非稳态热网络数学模型, 公式如下[13]

式中Dji和Rji———节点j与i间的导热系数和辐射换热系数;

Qi———节点i的热源;

Ci———节点i的热容;

σ———玻尔兹曼常数。

基于Thermal Desktop软件, AMS热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和节点网络法计算出不同热环境或运行操作下的AMS节点温度和外热流密度。经过对比发现, AMS热模型温度结果与AMS在轨温度记录相符合[14], AMS热模型外热流密度结果能很好的解释不同工况下的AMS温度变化。

2.2 AMS TES知识库的实现

本文采用基于结构化查询语言 (Structure Query Language, 以下简称SQL) 三级模式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AMS TES的知识库。首先, 如图3所示, SQL的三级结构包括:由存储文件组成的内模式 (物理上存储数据) 、由基本表组成的概念模式 (概念上存在且表达数据组元间关系) 和由视图组成的外模式 (主要用于显示数据调用结果) 。

在AMS TES的知识库建立过程中, 概念模式中基本表的设计是数据库设计的核心。由于AMS热相关数据 (温度、AMS操作、ISS操作数据) 在时间属性上有单值性, 所以AMS TES知识库中的相关基本表均以时间为主码 (即唯一标识) 。其余类型基本表 (温度测点和加热器的位置信息) 以其在传输总线上序号作为主码。通过SQLite软件, 在Linux平台上我们实现了AMS TES知识库的建立。

3 AMS TES推理机的设计与实现

推理机是ES的核心, 其任务是控制并执行对问题的求解。推理机根据用户需求, 利用知识库中的知识, 按一定的推理策略和冲突消解策略向用户提供解释。

3.1 AMS TES推理机的推理策略

本文根据应用背景和前人研究[9]采用基于事例和基于规则的混合推理策略, 使得事例和规则在推理中能互补。

基于事例的推理, 是通过类比和联想来解决相似问题的推理策略。当与用户需求类似的事例存在时, 基于事例的推理能迅速的解释用户需求。随着AMS在轨时间的增加, 知识库中的事例也随之积累, 使得AMS TES能通过AMS的运行进行自学习。

若知识库中尚不存在用户需求类似的事例, 基于事例的推理策略则无法为用户提供可靠的解释。用户需求将依靠人类专家在AMS热平衡试验、热真空试验以及数值模拟总结的各种规则得以满足。

3.2 AMS TES推理机的工作流程

AMS TES推理机的工作流程如图4。当AMS TES推理机接收到用户需求后, 首先判断是否有相似事例, 若判断结果为真, 则将相似事例集合并生成冲突集。若判断系统中无相似事例, 则推理机进一步判断是否有规则可执行, 若判断结果为真, 则将可执行规则集合在一起生成冲突集。在生成冲突集后, 需要依据一定的冲突消解策略使推理有效进行下去, 最终判断推理是否有解并做相应输出。若用户需求在系统中既无相似事例亦无可用规则, 此时推理机将提示用户并写入备案便于知识工程师汇总用户需求, 有针对性的扩展AMS TES知识库。

3.3 AMS TES推理机的冲突消解策略

当推理机寻找相似事例或可执行规则时, 可能对同一用户需求找到多条知识, 从而形成冲突集。推理机必须通过冲突消解策略才能获得求解结果。AMS TES中可能有事例型和规则型两类冲突集。

(1) 基于事例推理的冲突消解

AMS TES推理机对基于事例推理的冲突采用相似度法进行消解, 即根据用户需求与事例的相似度大小对事例进行排列[15]。

用户需求cuser与事例crecord的相似度Su-r (cuser, crecord) 可用下式计算[9]

式中n———事例的属性个数;

∞i———第i个属性的权值;

s (cuser-i, crecord-i) ———局部相似度, 即用户需求cuser与事例crecord在第i个属性上的相似性。

(2) 基于规则推理的冲突消解

由于规则来源于专家意见、模拟测试报告、研究论文等, 需引入优先级来消解冲突, 即将置信度较高的推理设置为高优先级规则[9]。根据运行经验和专家意见, 在AMS TES中我们把研究论文析出规则设为最高优先级 (量少而准确) , 其次为专家意见 (量少而宽泛) , 再次为模拟测试报告 (量多而可靠性待验证) 。

3.4 AMS TES推理机的实现

AMS TES推理机采用SQLite和ROOT软件实现。SQLite主要用于从知识库中选取相似事例或可执行规则;而ROOT软件主要进行冲突消解和结果的输出。ROOT软件在高能物理数据处理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基础, 因此, 其在AMS TES实现中具有良好的应用背景和成熟的技术环境。ROOT支持所有C++语句并提供存储、调用、排序、可视化和信息输出等功能。

4 应用示例

AMS TES各部分功能的连接由Linux平台下的程序化脚本 (shell script) 完成, 并在Linux命令行中完成人机交互。应用示例如下:

4.1 解释AMS测点温度变化

解释AMS测点温度变化可以让研究人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到较为全面的AMS热控系统状态。本节以解释AMS后主散热板上WR1测点温度为例, 说明AMS TES的解释功能如图5所示。首先, 在Linux终端 (Terminal) 下运行AMS TES人机接口shell script文件 (本文为AMSTES.sh) 。之后, 根据提示用户向AMS TES提出需求:解释WR1测点温度变化规律。最后, AMS TES则输出WR1测点温度随太阳Beta角的分布规律 (图5中温度记录) , 并根据WR1所在区域热分析结果解释温度规律 (图5中解释文件) 。

4.2 预测AMS测点温度变化

预测指定工况下的AMS测点温度是AMS热分析最为重要的部分。温度预测可以评估未来工况对AMS热状态的影响, 从而有效防止超温现象和仪器的损坏。本节以预测AMS电源分配系统电子箱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以下简称PDS) 在ISS右舷主散热板45° (由Starboard Thermal Rotation Radiation Joint控制, 简称STRRJ) 下温度为例, 说明AMS TES的温度预测功能如图6所示。与4.1节相同, 首先需要在Linux Terminal下运行AMSTES.sh, 根据命令行中提示完成需求输入:预测ISS STRRJ为45°时, AMS PDS测点的温度分布。

在AMS PDS测点的温度预测中, AMS TES首先在知识库中筛选出了满足STRRJ=45° (范围±2°) 的PDS测点温度记录, 生成了事例冲突集, 消解冲突得到合适的温度记录, 并判断温度记录是否满足用户需求。通过判断发现, 温度记录无法覆盖太阳Beta角全值域, 即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则AMS TES推理机进一步在知识库的规则中寻找可执行的规则。在知识库中, 推理机匹配了一份已发表研究论文[12]的相关温度测点模拟结果, 并判断该模拟结果可以满足用户需求。最终AMS TES将温度记录和模型结果共同输出给用户。

5 结论

专家热议宏观调控新举措 篇5

2008年7月8~11日,国务院在中南海连续召开三次经济形势座谈会,分别听取地方负责人和经济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温家宝总理指出,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的位置。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5日又召开会议,再次强调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把抑制通货膨胀放在突出位置。

编者按

2008年是对中国经济最具挑战性的一年。无论是国际形势的影响,还是国内不确定因素及自然灾害的影响,都使2008年的经济形势变得异常复杂。上半年,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力求在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货膨胀上保持平衡。2008年刚刚过去一半,国务院召开了经济形势座谈会,对下半年的经济工作提出了要求。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对一些政策作出了调整。本期《新财经》邀请了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左小蕾、吴晓求、刘纪鹏对这次经济形势座谈会的精神做一解读,经济学家们还对下半年的宏观调控措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左小蕾: 不要把政策调整成本与经济放缓搅和在一起

2007年,我国GDP达到了11.9%

的快速增长,为了防止经济从偏热到过热,包括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国家采取了一些政策来调整,比如控制投资、控制货币供应、减少顺差等,调整的结果一定会使GDP增速低于11.9%。从市场的角度看,应该对这些政策的调整结果有个预期,没必要看到现在GDP增长降到10.4%就惊慌失措。实际上,10.4%的GDP增长仍然是世界第一位的。

调高利率已没有意义

下半年,对通货膨胀的控制一定是在一个可承受的范围内,但也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GDP要保持在10%~10.5%的增长范围内,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目标。至于货币政策会不会放松,我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在2007年以前从来就没有从紧过。不要看调整了十次存款准备金率,发行了很多票据,公开的市场操作特别频繁。但是,由于我国外汇积累过多,造成为了冲销外汇积累而被动地大量发行货币。2007年发行了1.5万亿元的特别国债,这么大力度的货币政策操作,都没有完全收回外汇结汇造成的货币发行。

实际上,从2007~2008年的货币政策看,并没有影响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应量,也谈不上从紧。事实上,最影响货币供应的是从2008年开始的银行季度性额度信贷管理。之前,银行的信贷管理都是按年度的,所以,银行一般在上半年拼命地发放贷款,把全年的新增贷款额度发出去80%~90%。今年实行季度性额度信贷管理后,上半年的新增贷款占全年的69%,比往年有所减少。这样一来,直接受到影响的肯定是中小企业。所以,大家都感觉资金很紧张。

从下半年来看,还剩下30%多的新增贷款额度,同比可能会感觉宽松些。银监会和央行也会采取一些措施,使相对宽松的下半年贷款向中小企业倾斜。否则,即使放松了银根,贷款也到不了中小企业手中,这是一个制度性问题,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我们要对经济政策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否则,单方面放松银根,会使通货膨胀治理前功尽弃。

下半年对于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基本是没有意义的,对经济放缓也不利。下半年的大政方针还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从成本拉动的石油价格提升、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来看,利率提升对这些因素根本没有意义。现在的CPI是6.3%,而利率是4%,想让利率大幅度地调高超过CPI还不太可能。如果没有大的自然灾害,下半年粮食、蔬菜等的供应量增大,价格应该是下降的。所以,通胀的预期也会下降。利率调整不管对经济增长,还是对通胀预期,在这个时候都不是很关键的因素。

扩大出口的同时扩大进口

从财政政策方面看,最主要的是出口退税政策。上半年经济放缓的原因,一个是来自对投资的控制,一个是来自对外贸顺差的调整。由于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以及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原因,使许多出口企业停产、倒闭,这也应该是政策调整的预期效果。结构调整一定是有成本的,一定是有企业在调整的过程中出局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把扭曲的产品价格调整为市场化的价格,将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淘汰出去。所以,不要把政策调整该付出的成本和经济放缓搅和在一起。

下半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对出口结构的调整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充盈,就业压力很大。而出口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对解决就业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用就业指标来界定结构调整的程度是否与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匹配,不能看有很多出口企业停产关门了,就觉得问题很严重,这些都不能界定结构调整是否合适。最重要的,要看结构性调整过程中结构性失业问题是否越来越严重,因为就业问题是经济稳定的基本指标。在这次结构调整中减少的劳动力需求,市场要有一个平衡过程,如果在劳动力短缺问题平衡了以后,又出现了新的结构性失业,并超过了以前的短缺情况,就要适当调整政策了。

要稳定出口企业结构调整的阶段性到位,最重要的是要改变过去的思路。过去,我们只是一味地调整顺差、调整出口。我认为更健康的方式,应该是在继续扩大出口的同时,还要扩大进口,让进口的扩大比例大于出口,顺差就调下去了,出口企业还会发展,就业机会也继续存在。对经济来说,这是一种比较健康的出口顺差调整方式。财政政策要提上议事日程,要把出口退税比率提上来,全世界都是这样做的。特别是纺织业,如果没有出口退税的话,对这些企业不太公平,财政政策在这方面应该有所作为。

大家现在都在呼吁提高个税起征点,其实,高收入人群主要针对城里人,如果要刺激消费的话,还是要刺激一般消费。一般消费主要在农村,财政政策要发挥作用,必须把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提起来,可以采取补贴的方式。这种方式既稳定了物价,也解决了农民收入增长问题,既鼓励了农民种粮食,也促进了农民的消费。粮食是所有人都要消费的,这种补贴方式实际上是补贴了所有人,是一种最公平的补贴方式。

近期宏观政策调整措施

进入8月以来,我国财政、货币两大宏观经济政策在继续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均出现一些新调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宣布自8月1日起调整部分纺织品、服装等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是我国自2006年下调企业出口退税率以来的首次回调,也是财税政策维护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步。

无独有偶。货币政策也出现了微调。央行7月份以来没有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近期,央行已提出商业银行在信贷方面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

进入8月,人民币汇率也走出了令人瞩目的新行情:到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行情已连续十个交易日走低,创出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一波最大的贬值行情。

8月6日,我国对外发布并实施新的外汇管理条例。时隔十一年再次修订的这一条例,旨在应对国际经济变化新形势,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给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全力保障。

巴曙松:解决通胀问题不能延误

经济形势座谈会中对政策措辞的

变化,并不意味着宏观政策取向出现了重大改变。实际上与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的“双防”政策是一致的。今年以来,宏观政策走势与预定方向基本一致,只是因为自然灾害和次贷危机等的叠加影响,需要相应进行一些政策的微调。

通胀挑战会长期化

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周期回落阶段,同时也进入到一个经济结构调整压力空前加大的阶段。以目前GDP增长速度和货币供应量的增长速度,尽管较2007年的高点有所回落,但还是很快的,特别与全球经济的回落相比,更是如此。部分地区的企业感受到的冲击是与中国经济进入结构调整阶段密切相关。传统的依靠低资源价格投入、低附加值等出口的增长,在资源价格上扬后,必然会进入到一个调整阶段。

从粮食价格看,中国是在粮食丰收的2007年出现粮价上涨的,因此,考察粮价需要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来分析。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本身就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土地非农化使用,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转移,加上中国农业小规模分散生产的特点,容易受到恶劣气候的冲击,消化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能力也比较弱,使粮食供求不平衡状态可能持续到整个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国际粮价的上涨,以及国内外粮价差距的扩大,也形成了国内粮价上涨的压力。

油价和粮价的上涨压力,加上外汇储备持续上升和被动货币政策放松、实际上的负利率、依然存在的价格管制措施等,加上工资上涨的压力和可能形成的通胀预期,有可能使通胀的挑战长期化。同时,这种长期化不仅是因为国际市场的宽松货币环境和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也因为中国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失衡需要通过特定行业的价格上扬来矫正。

必须实行严厉的反通胀举措

由于中国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已经习惯了更高的增长速度,很可能短期内难以就控制通胀形成共识,如果因为紧缩初期的增长回落就迅速放松货币政策,有可能会贻误控制通胀的良好时机。

严厉的反通胀举措短期内可能会牺牲一点经济增长,但至少可以避免在更高的通胀压力下付出更大的代价。越南宏观政策的教训之一,就是在通胀相对稳定在7%~8%左右时,忽视了通胀的潜在压力,导致通胀失控转化为货币危机。

无论货币政策是否从紧,控制通胀的现实要求不可能使货币政策具备短期放松的条件。我们当然希望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都能兼顾,但是,在具体发展的特定阶段,必须要在两者之间做一个取舍。这对未来的发展很重要,如果通胀较高,即使名义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实际经济增长可能已经付出了代价,真实的增长率已经大幅下滑。

目前我们在抑制通货膨胀方面已经有一些正面趋势:企业财务结构正在调整、信贷扩张速度在下降,资源的跨行业转移在推进。如果继续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并且根据当前转型中面临的挑战,通过财政政策等来减缓调整压力,2009年的通胀压力就不会像今年这么大。

从全国的增长格局看,对于外贸等行业依赖程度的不同,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转型压力有所不同,可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面临的压力会更大一些。而在一些主要为内需生产的地区,感受到的调整压力就小得多,这就是经济结构调整的表现。所以,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状况进行结构性的微调。

巴曙松谈宏观紧缩中的政策微调

第一,货币供应量的从紧和信贷管制的放松。货币供应量基调还是要从紧,但是信贷管制的决策权要更多交还给银行,让他们作出市场化决策。要让银行对市场做出反应,由银行自身来判断。因为按照月度、季度的信贷监控,不但无法熨平经济波动,反而可能成为加剧经济波动的扰动因素之一。银行的资金状况、企业资金需求状况是灵活多变的,特别是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信贷需求应该匹配企业的需求。

第二,在货币政策从紧的情况下,财政政策还有调整空间。我国的财政实力依然较强,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很快,有必要强调运用财政资源来支持经济转型。比如对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一些转型企业的扶持,不是支持它们重新回到低附加值、高污染产品出口的老路上,也不是把它们转移到其他地方再去产生污染和资源消耗,而是通过财政政策的支持,把这些资源转移到服务业等内需行业。另外,税收的降低也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方式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第三,从很多国家转型的经验看,在从紧货币的基调下需要对一些特定行业放松管制。现在我们该紧的部分已经见效了,从这些行业退出了一些资源。目前,不少内需行业的服务业等存在严格的准入管制,准入门槛太高,应该适时放松管制来吸引资源进入,例如医院、教育、社区性的金融业等。同样值得指出的是,当前中国依然处于城市化工业化的战略机遇期,当前也是推进城市化进程一个不错的机遇。

第四,在紧缩银行融资的同时,需要放松其他渠道的多元化融资。可以将风险并不高的民间融资规范化,这样能够吸引很多资金的进入,降低对银行信贷的过分依赖。从融资形式看,银行信贷是低风险偏好的,这种融资形式难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时期需求,也不适用于推动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和创新往往是随机的,应该由一些高风险偏好的基金来推动,例如股权基金等。在转型时期,大量企业有并购整合的需求,需要推动并购重组基金、杠杆收购、垃圾债券的发行,以及PE的发展,这样会更有利于经济转型。今年经济波动比较大,也与过去部分地区过分依赖银行信贷有关。

第五,针对不同地区在紧缩时期的不同状况,采取差异化的政策举措,促进资源跨区域、跨行业流动。目前受到冲击较大的,是一些对出口依赖程度较大的地区,出现了局部企业关闭等现象。但是,一些内需主导地区的经济,所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这种区域运行的差异,促使我们要采取差异化的区域经济政策,同时要鼓励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转移。

第六,宏观政策从紧与理顺价格关系的调整。当前中国经济的失衡,与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价格管制密切相关。中国政府在通胀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果断出台调高油价、电价的举措,显示了对资源价格市场化改革的信心。这种主动进行的资源价格改革,预计会在适当的情况下继续稳步推进,从而有利于理顺价格关系。

刘纪鹏:应利用股市泡沫和通胀做点事

当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

经济形势,从紧的货币政策也不排除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微调。对于2008年,无论从哪方面考虑,本来应该是非常有希望的一年。但是,一系列原因却导致了今年成为最困难的一年。其中,既包括自然灾害的因素,也包括对经济政策的应用,还有中国股市的不支撑。十几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荒芜中的绿洲,但今年的中国股市却成了荒漠中的重灾区,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受到了限制。

应该靠资本市场发展经济

从年初从紧的货币政策看,控制信贷规模,防止信贷增长过快,调整信贷结构,都是商业银行的问题。但是,商业银行只是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我们应该更多地依赖资本市场发展经济。

2008年以来,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第一,我们没有利用股市泡沫做点事,加速上市公司的融资和再融资,错过了时机。用行政手段把股市压下来,在一些政策上出现了偏差,导致今天的困境。

第二,我们没有利用通货膨胀做点事。在整个国际经济形势中,中国经济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普遍性是指国际油价、粮食等基础性材料涨价造成的通胀,还有因外汇储备增加后,人民币印刷过多造成的通胀。除了普遍性之外,中国也有自己的特殊性,我们总以廉价的劳动力换取所谓的出口,现在虽然土地价格涨了,资本价格涨了,唯独劳动力价格没涨。其实,我们应该利用通货膨胀将不合理的石油价格、农产品价格理顺,适应市场化形势。将财政补贴补到老百姓身上。我算了一笔账,如果有1亿个家庭吃不上猪肉,每个家庭一年补2000元,也就是2000亿元,这个数字只相当于去年证券印花税调高后的征收收入。这样,可以把家庭社保建立起来。另外,通货膨胀最受损失的是有钱人,让他们的票子变薄也可以拉近贫富差距。

发达的资本市场是一个国家兴起的必由之路,世界经济第一强的美国就有世界最强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是经济领域中最重要的环节。中国未来从制造业低端转到金融业高端也要靠资本市场。但是,很遗憾,中国上半年的经济政策并不符合市场规律,对农产品没有采取保持稳定和高速增长的措施,对石油、电力等的价格都用行政手段抗衡市场规律。从改革的角度看,让人感觉回到了过去,没有往前走,所以,我对上半年的经济政策感觉比较忧虑。

下半年关键是

推进积极的股市政策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化解金融矛盾,紧紧抓住金融这个“牛鼻子”,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下半年的经济政策要适当放开,关键是要推进积极的股市政策。积极的股市政策与从紧的货币政策可以并行,商业银行可以维持原来的信贷政策。当股市恢复到4000点以上时,就能加大融资了。货币政策放松,是可以通过股市来实现的,关键是要把股市搞上去。

中国的资本市场可以让国家不费一枪一弹,就顺利实现健康发展。关键是思想认识要对头,政策举向要得当。股市并不是一个坏孩子,而是一个有风险大家承担的好孩子。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推动股市健康发展:第一,应尽快推出金融首长负责制。金融首长负责制就是把“一行三会”办成一个权威机构,成立资本与货币政策协调委员会,统一落实推进积极的股市政策,让大家知道是哪位首长在负责中国的金融。第二,解决“大小非”问题。用价格锁定代替时间锁定,比如以股指5000~6000点为背景,设立可流通的底价,像中石油,在5000~6000点之间,价格是20元,中石油就自动把价格锁定在20元,只有在20元以上可以减持,股价一跌破20元就自动关闭。第三,要加快推出期权政策。让“管家”来管制“东家”,现在让裁判来管制“东家”已经不行了。股改要保持连续性,只有靠发行期权,“管家”拿到期权3~5年不兑现就作废,要想兑现必须让股价涨上去。因此,大股东要减持造成股价下跌,会遭到“管家”的反对,手里的期权就变废纸了。所以,让“管家”和投资人都不愿意股市下跌,就可以把后期的政策落实到人。

吴晓求:宏观政策要保持平衡

一个国家要成为经济强国,一定

需要十至二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这是所有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已经从体制、产业结构等方面奠定了经济起飞的基础。从2000年开始,中国经济开始起飞,这个经济高速增长期,大概要维持到2020年。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伴随着物价上涨。没有哪个国家在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物价始终不变。

要历史地看待通货膨胀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定面临着一个问题——经济快速增长与物价上涨之间如何平衡?这是宏观经济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当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处在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这样,我们还是应该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7月份CPI是6.3%,如果历史地看,6.3%的水平并不是连续的。在2000年、2001年我国都处在通货紧缩时期,物价在那几年是负增长的,从2004年才开始上涨。从一个较长时期来看,物价的平均上涨幅度与经济的增长幅度相比还是很低的。因此,我们要历史地、理性地看待通货膨胀,不能采取急刹车的办法,那样会对经济造成损害。

中国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我们的生产能力和供给体系都非常市场化。如今,已经不是计划经济年代,我们不能把现在的物价上涨看成是计划经济年代的物价上涨。我认为,中国不会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经过一个周期后,物价会慢慢平稳下来。所以,在宏观经济政策上,除非在特定的时候,可以把控制通货膨胀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一般情况下,还是要把维持经济快速增长与控制通货膨胀放在一个相对可以承受的水平上平衡。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货币政策只考虑了单一目标——控制通货膨胀,忽视了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考虑单一的目标,在我看来,至少要考虑三个因素,第一,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第二,关注通货膨胀;第三,要关注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承受力。

财政政策要真正发挥作用

下半年要对政策进行一些微调。第一,不能采取更加严厉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目前的货币政策已经是底线,中小企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就意味着提高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非常低。第二,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速度应该减缓,不能太快。第三,财政政策也要有很好地配合。

长期以来,中国的财政政策并没有发挥经济调节作用,只是一种征税工具。无论经济处在什么状态、什么周期,都要义无反顾地征税,这是有问题的。所以,财政政策也要做出调整。

首先,要改变初次分配比例。我们一直在说经济增长要靠内需来拉动,可是,现在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外部需求——出口来推动的,这就反映了中国的收入分配结构有问题。要靠内需拉动经济,必须改变初次分配结构,让企业的利润、劳动者的收入以及社会财富都有更高的增长,这样才能让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同时,减缓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有些税率要降低,有些税基要提高,有些税种要免掉,降低经济运行中的成本。

专家热 篇6

三网融合改造任务对两方均繁重

中国大陆现有1.6亿有线电视用户, 其中有6500万实现了数字化, 而在这已经实现数字化的用户中有2000万实现了双向化, 其中只有200万用户真正有双向交互功能。

因此首先要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的数字化、双向化改造, 目前还有60%的用户需要数字化的转换, 有87.5%的用户需要单改双, 任务非常重。广电所看好的NGB建设需要上千亿元的投资, 但其方案的技术与经济性仍有待验证。

不仅是广电网络存在障碍, 电信网的宽带化需要升级, 光纤到小区和光纤到大楼的工作量也不少。而由于IPTV是在可管理的IP网上的电视, 现有互联网需要增强支持大规模流媒体组播和QoS保障能力。

此外, 三网融合需要增强对视频节目播放的安全管理需求。同时, 目前数千家有线电视公司采用的是无法互融的底层软件和CA (加密认证) 系统, 如果不改造为统一的底层软件, 就无法实现业务互通。

这样大规模的建设和改造需求将给整个业界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据测算, 在未来三年三网融合可带动投资和消费6880亿元。其中, 电信宽带升级、广电双向网络改造、机顶盒产业发展以及基于音视频内容的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有效投资, 估算将达2490亿元;可激发和释放社会的信息服务于终端消费近4390亿元;数字内容开发制作、机顶盒生产与安装等将新增就业岗位达20万;由此推动的固网宽带业务将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

中国科学院高级研究员侯自强

获IPTV传输与分发权已是电信胜利

播控权肯定是广电掌握的, 因此不能说获得IPTV的播控权就是广电的胜利, 关键问题在于EPG、用户端、计费、版权等管理权给了广电, 这个方面电信肯定是做了让步的, 但又规定“在用户端和计费方面, 广电可以和电信合作开展”, 这是平衡双方利益的安排。

其实, 对于电信来说, 获得IPTV的传输和分发服务的权力已经是一个胜利了。这方面在全国各地一直是广电垄断的, 譬如卫星电视的落地, 以江苏卫视和湖南卫视为例, 卫视台要通过地方广电的有线网络, 不仅不能带来收益, 反而是要交钱的, 现在这方面的垄断打开了, 电信方面的公司也可以参与其中, 卫星电视也可以通过电信公司的网络落地。今后节目内容由广电控制, 而在网络方面, 广电网络公司和电信公司是平起平坐的, 这将带来良性的竞争, 影响是非常大的。

在IP电话方面, 虽然允许广电进入, 但广电真正从网络做起是非常困难的, 广电通过电脑对电脑的方式实现IP通话是可以的, 如果考虑落地的话, 就只能租用电信公司的网络。

整体上来说, 目前的方案并没有出乎意料, 同时也只是“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的方案, 因为国家无法从体制上解决三网融合的问题, 所以采取了国务院调停的办法就事论事。

现在只是有线方面的方案, 今后在无线方面可能还会产生一些新的问题。譬如在宽带网建设方面, 此前七部委出台的光纤网络建设意见, 广电总局就没有被涉及其中, 相信今后两个部门在现有体制框架下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还是很多的, 而且是长期存在的。

个人认为还是存在一些解决方案的, 譬如将有线网络独立出来, 只将内容的播控权放在中宣部的管理范围。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郑文富

政府决策也应考虑民意

试点方案的“持久战”, 主要围绕电信和广电双方各自的利益诉求展开, 过程可谓几经曲折。尽管目前消息称试点方案已最终通过, 但这里面反映出最大的问题是:中立机构或听证形式的缺位。

三网融合前几次试点方案的起草、撰写以及论证, 仅仅是在广电和电信系统内部展开, 因此这些方案仅仅反映了双方的利益, 而广大用户的利益和民意则是其中最大的缺位。

取消电话初装费的改革曾大大促进了我国电信市场的发展, 而当时推动这一改革进程的正是听证会制度, 充分反映民意。

因此, 在三网融合的推进过程中, 国家应考虑在论证、试点和部署过程中, 充分引入听证形式甚至中立机构, 这样不但可以反映广电、电信双方的利益诉求, 还可以让用户拥有充分的发言权, 并使其他部门形成充分联动, 如此方能保证三网融合的顺利实施。

另外, 在三网融合的建设过程中, 政府应充当宏观调控的关键角色, 对于一些具体的运作模式、应用服务等应通过市场机制由各运营主体和产业链厂商进行充分竞争, 各运营商和厂商进行“自由恋爱”, 这样不但可以促进三网融合产业和市场的快速发展, 也能使政府集中精力, 做好制度建设和政策管控。

同时, 政府也应当牵头建立充分听取民意的机制或机构, 就三网融合的技术、市场、业务等各方面形成综合意见, 从宏观高度上确保三网融合的顺利开展。

最终的方案通过后, 将形成4家运营主体竞争的新格局。尽管就当前阶段而言, 让广电和电信互相充分进入对方领域时机还不成熟, 但从长远来看, 政府应充当内容监管和管控的角色, 而4家运营商可通过自由竞争的市场行为, 在各业务领域展开竞争, 这样既可以促进应用和业务的发展和繁荣, 使运营商摆脱目前数据业务难盈利的局面, 同时又可以大大提高运营商的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使用户受益。

城市热点公司总经理陈志峰

意义在于有了启动后续融合的基础

电信经历了从邮电分开, 到固话与移动分开, 已经是一个相对多头的市场, 而广电一直是比较单一的市场, 从最终通过的试点方案来讲, 其实也没有实质性地改变广电在IPTV这个最有增长潜力的收费项目上的控制权和垄断地位, 只能说形成了一个电信和广电都能接受, 可以启动后续融合的基础文件。后续在执行中, 还会有很多的擦边球和擦枪走火的事情发生。

试点方案的通过, 保证今后广电和电信彼此都有章可循, 但牵涉的利益制衡, 肯定不会十分顺利, 还要看具体执行者的智慧。但是双方都需要认识到, 随着存储和带宽以及处理器的发展, 僵持下去大家是双输的局面, 主动融合比被动融合更加有利于双方的发展, 现在趁用户还没有离开, 双方应充分合作, 才能确保利益最大化。

三网融合是全球性趋势, 随着存储、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带宽的不断增加, 而成本不断降低, 三网从技术上已经具备融合的能力, 标准也在不断完善, 这都不是问题, 而最核心的改变在于随之改变的运营模式和潜在替代, 经营模式已经从按时长、按流量的模式向按内容、按服务的方式转变, 传输渠道从同轴转向光纤转变, 带宽扩大成百上千倍, 从收费改成免费的运营模式, 无线可以取代有线, 互联网能够取代电话网和广播网。这些趋势都是不可逆转的, 谁能够及早顺应这个市场趋势就能够处于领先的位置。

电信专家陈志刚

电信运营商应以互联网模式运营视频

我认为拥有集成播控权并非做好视频类业务的必要条件, 建议电信运营商重点把握电信网与广电网的互联网化趋势, 学习门户网站的运营思路, 通过增加互动体验等方式积累用户偏好。

在互联网上, 拥有新闻采编权曾是门户网站的梦想之一, 但是多数门户网站并未得到。以新浪、搜狐为例, 它们只是新闻的聚合者, 没有对内容的控制权。但是, 对广大网民而言, 没有牌照和控制权的新浪、搜狐一样拥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影响力。

电信运营商的优势不仅在于网络和用户规模, 更在于多年积累形成的业务创新与运营经验, 建议电信运营商采取互联网门户网站的模式, 以聚合的方式, 做互联网电视的门户王者, 获得新的差异化优势。

首先, 建立一个全国视频门户网站, 用于做视频内容的聚合和用户的聚合。视频内容方面, 电信运营商要与所有获得集成牌照的广电系电视台合作, 从它们那里获得已通过审核的内容。

其次, 充分尊重用户, 增加互动体验。视频网站将提供一个搜索引擎, 在门户中聚合来的用户可以方便地搜索自己偏好的视频, 并且网站还将给予用户投票的权力, 让用户选择和推荐自己喜欢的视频, 将网站视频内容的控制权更多地交与用户。

第三, 门户一定要有微博。短信通道是运营商最优势的利器, 在门户上一定要设置微博, 让观众在看电视的时候既可以围观电视剧也可以围观别人。

此外, 电信运营商也可以考虑联合视频内容制作商, 利用自己覆盖大江南北的分发渠道来争取首播权。

总之, 用互联网思路经营三网融合业务才是电信运营商的根本出路。而对广电和电信双方而言, 谁先完成互联网化的蝶变, 谁才是三网融合最大赢家。

《中广互联》总编辑吴纯勇

商业化广电公司恐受冲击

此次《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方案》中提及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并不会落实到每一级广电单位。目前来看, 上述平台很可能落实在事业单位性质的广电单位, 比如地方电台、电视台等, 这些广电事业单位将从此次政策中受益。但其余商业化性质的广电网络公司或将在未来遭受冲击。

三网融合使得广电运营商参与到跟电信运营商的直接竞争当中, 加之此次广电运营商获批开展有线互联网接入、数据传送及IP电话业务, 未来在家庭市场方面, 广电或者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内容将趋于相似, 每一个家庭用户可能只会选择其中的一家运营商。

专家热 篇7

5月30日,在财政部印花税上调的影响下,上证指数当天狂跌6.50%,收盘于4053.09点。

如果以5月29日沪市A、B股总市值14.44万亿元计算,一天之内,有超过9300亿市值灰飞烟灭。在股民扼腕疼惜备受煎熬的同时,上市公司自身也无法再置身事外无动于衷了。

“上市公司的老总,开始高度关注市值了。” 此前的4月21日,2007中国上市公司和谐投资者关系发展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光耀曾谈到:“浦发银行在经营中走过了四个阶段,最早的时候它们考核存款指标,后来是利润指标,再后来是利润加风险控制指标,今天抓的是市值指标。”

与市值相关的会议也接连不断。5月18日,在南京举行了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全国巡回研讨会;5月26日,第一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在这些会议上,与会者形成的一个共识是,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反映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市值正日益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目标,而与之相关的市值管理,亦正成为上市公司、证监会和国资委共同关心的问题。

全流通时代需要市值管理

何谓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施光耀曾讲过一个亲身经历的案例:有一个客户是美国一家上市公司,在寻找合作伙伴时,它明确要求对方需要一定的信用指标,不能是“坏人”,不能有“前科”。为什么呢?

“不能合作还没有谈成,就因为合作伙伴的不良背景,让公司市值下降。” 施光耀说,“国外上市公司在寻找合作伙伴时,其考虑的主要标准是市值。这个市值管理是自觉行动。”

市值管理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有助于实现上市公司的根本目标—体现投资者本位,为股东创造价值,其基本涵义是:以持续、稳定、合理和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股票市值为目标,使公司股票价格正确反映公司的内在价值,并努力实现公司内在价值最大化和股东价值最大化。

不过,对于中国的上市公司而言,市值管理却曾走了一个大弯路。

过去,中国上市公司有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之分,其中,流通股是以市值最大化为目标,而非流通股却以净资产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在圈钱,并不特别在意市值的高低。

“上世纪90年代,我们评比‘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上市公司’,要选出50家企业,但是到30家时就没法进行下去了,因为上市公司很多管理都是投机性的。”上海亚商企业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琦伟说。

而在全流通时代,这种本末倒置的情况得以改善,“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追求统一为市值最大化,融资策略也成为市值管理的一个环节。” 上海证券交易所研究中心主任胡汝银说,“不过,当股权激励、股权支付等手段使上市公司高管个人利益与股票价格捆绑在一起时,市值管理也容易产生一些误区。”

市值管理要警惕内部人交易

5月11日,上海证交所发布公告,对在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违规行为的浙江杭萧钢构及其董事长单银木、董事潘金水、总裁周金法、总经理陆拥军、证券事务代表罗高峰进行公开谴责。证监会随后对该公司及上述个人分别给予警告并处以总金额110万元的罚款。

5月14日,中国证监会做出处罚决定,对天山股份原副总经理陈建良利用内幕消息买卖公司股票的行为罚款20万元。而根据沪深交易所网站最新公布的信息,今年以来,共有17名上市公司高管“顶风作案”,6个月之内买卖自家公司股票。

“面对股市产生的巨大财富效应,操纵信息炒作公司股票、抬高公司股价对于公司控制者存在巨大诱惑,因为这为他们进行内部交易和通过其它违规手段牟取不当利益提供了条件。”胡汝银表示:“但是,这却导致了市场定价效率下降和资本市场压力下降。”

市值管理这些误区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就是掏空公司和掏空市场而自肥。”胡汝银说,“实际上,无论是上市还是市值管理,不是为了掏空市场,而是为了加大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加大公司创造财富的能力,使之有更大的吸引力,更健全的公司管理机制和商业模式、运作机制,更低的融资成本以及更强的资源整合能力。”

相比之下,国外证券管理机构对上市公司操纵股价的监管更为严格。

5月1日,道琼斯披露接到新闻集团收购要约的消息,其后股价涨幅超过了50%。5月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就在曼哈顿联邦地区法院起诉一對涉嫌内幕交易获利800万美元的香港夫妇。

5月10日,SEC再度公告,摩根士丹利华裔副总裁王雪佳,在过去的15个月间,涉嫌三次将公司股票内部信息故意透露给其曾在ING证券任职的丈夫陈若翩,非法获利超过60万美元,5月10日,王被拘捕,交送纽约南区联邦法院。

“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无论立法和执法与国外相比都还不太成熟,所以中国上市公司市值波动比较多。” 上海亚商企业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琦伟说。

国资委也要参与市值管理

如果说证监会的作用是看紧篱笆,规范信息披露,谨防内幕交易的话,那么,在中国股市还有为数众多的国有股股东的背景下,当上市公司市值扩大到一定规模,且因市场投机而产生泡沫时,国资委也必须走向前台。

近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其发起人股东中信国安及下属公司累计减持中信证券1.5亿股,中粮集团已累计售出中信证券6000多万股。

“中信证券股东套现36个亿,泸州老窖第一大股东泸州国资局减持套现24个亿,他们用不到百分之三的股份就能从市场拿走二三十个亿。”5月26日,第一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高峰论坛上,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纪鹏提出了尖锐的问题,“这对国资委的挑战太大了!”

刘纪鹏进而问道:“泸州老窖的股份是泸州国资局卖的,作为上级主管部门的四川省国资委却并不知情。没有任何的程序需要备案,如何谈国资考核?此外,今天中信的股价又涨了,你到底是批评卖低了,还是套现卖高了。资本投资所得和产品利润是否应有所区别?”

这也似乎给其他852家国有股股东一个启示,原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么容易,但是,“这样做有没有考虑到如何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股民的利益?”刘纪鹏问道。

市值管理作为国有上市公司考核新标竿,不仅要考虑到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且还要考虑到股市的稳定以及长期的发展。这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

5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伟在第十届科博会金融高峰会上透露,国资委将加强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监管,已研究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其要点是在维护市场稳定的前提下,推动国有资本的有序流动和优化组合,规范控股股东行为,做优做强上市公司,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真正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基石,为各类投资者提供合理回报。

上一篇:大容量火电厂下一篇:单腔中心静脉导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