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理念下的美术教学

2024-10-23

生本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精选12篇)

生本理念下的美术教学 篇1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是必修的一门艺术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美术学习最根本的出发点,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感知、实践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积累对艺术的感知。下面,就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做到以生为本、重视学生的学习进行阐述。

一、创设积极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美

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可以感染学生,美术课要上得活泼高效,使学生情绪高涨、大显身手,就要根据教学需要营造一种符合学生思维的学习情境,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精神乐园。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不同的途径,精心设计富有教学意义的生动情境,借助媒介,让学生感知艺术的魅力。例如,在“拓印树叶真有趣”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可以拓印的方法帮助学生去感知和表现叶脉的美。【教学片段】首先,新课导入,欣赏树叶。大自然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让树叶变得像小精灵般可爱。引导学生瞧一瞧,春天到来的时候,树枝吐出了嫩黄的小芽儿;到了夏天,满树都是重重叠叠,深浅不同的绿色;秋天的时候,叶子又变成了红的、黄的、黄中带绿的。其次,课件欣赏,激发想象。播放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叶子。在课堂上呈现一些在课前准备好的形态各异的树叶,引导学生想象一下:这片叶子像什么?看到它你想到了什么?你们最喜欢哪一片叶子?你可以用它来做成什么?再次,叶画欣赏,拓印增趣。课件播放树叶拓印画,并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拓印示范。引导学生把笔平放,让笔心跟纸挨得紧一点,尝试拓印“小魔术”。经过拓印,树叶美丽的花纹出现了。叶纹好比人体的血管一样,通过它,提供给叶子生长的养料。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感受到叶脉的外在美丽,更能让学生在拓印中对叶纹进一步进行了解,感受到这些外表美丽的叶纹能为树叶输送养料的内在美。

二、重视学生灵感的培养,让学生实践美

一幅作品,要讲究艺术、讲究适当、讲究鲜明,更要讲究创造。美术学习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发展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引导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中的景和物去认识和表现美术,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认识,在实践中感知美和积累美。例如,在一次美术课上,以“热爱祖国”为主题让学生自由选择素材去创作。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画的国旗,有的同学画升国旗的画面,有的同学画向国旗敬礼的画面,还有的同学直接画美丽的国旗。有一位学生画了这么一幅画面:天空突然下起大雨,操场上的国旗还没降下来,在风雨中收起了美丽的笑脸。这时,几个佩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奔跑着去解下旗杆绳索,画面非常感人。美术本来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唤起学生强烈的画画冲动,这不仅能有效锻炼学生的手绘能力,而且这种被真实打动的激情所迸发的创造活力,又使笔下的作品随情感的涌动而产生激动人心的视觉效果以及生命力和凝聚力。

三、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探究美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应敢于放开“呵护”的双手,才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和实践。那么,学生也会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激起学生潜在能量,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实践,从而发现美术的乐趣。例如,教师可以以同桌之间、前后四人、男女生多人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共同激励、竞争提高。比如有的学生虽然动手能力不强,但想象力却很丰富,有的学生思路狭窄,但做工精细。开展合作学习,可以让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依靠,从而取长补短。比如“版面设计”,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四人为一学习小组收集材料,合作调查研究,设计一块别致的版面,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参与美术学习的过程,体会到集体的智慧。《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此外,美的教育不止于课堂。比如风景速写,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去感受大自然的绚丽壮美,唤起强烈的画画冲动。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在大自然中学美术,领悟美术在实际生活中的独特价值。这对培养学生艺术创造能力,对发挥学生个性、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学生艺术学习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四、结束语

一个拾柴者,背了一捆或者拉了一车柴草,但那仅仅是拾来的,再重也是拾来的重量;一个种植者,把种子播进田里,让植物的根系在地上形成,那才是真正丰厚的创造,未来可以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一位美术教师,用美学培育成长的一代新人,将来不一定去当画家,然而他们高尚的情操,他们开阔的眼界,却会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吕轶敏.寓画于情以情动人——论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美术教育研究,2012(15).

[2]孙传云.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究[J].林区教学,2010(02).

[3]张雪芬.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5(02).

生本理念下的美术教学 篇2

王素慧

生本教育,“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带着创新而来,载着和谐而归,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分享着课堂教学的简单,品味着师生和谐相长的成功与喜悦。生本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自然真实,轻松和谐,就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简简单单教语文,踏踏实实学做人。生本教育提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人人可以创新”,“儿童潜能无限”。学习既是儿童的本能,也是儿童的需要。做母亲的不用刻意去传授语言,婴儿就会牙牙学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表达,学会了交流,这是内在学习动力的外在表现。郭思乐教授反复强调,要让学生广泛、自主阅读,大量进行语言文字活动。形成学生的个性语文。所以,我们以教材为载体,利用教材与学生共同感悟学习中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学会生活、学会发展。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发现,诱发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质疑,鼓励学生在阅读欣赏中感悟。让学生在体验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一、“有困难找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无论对于执教者还是学习者,这种温暖来自“一切依靠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相信学生”的生本理念。生本的民主与平等,使备课变得那么简单。记得当时学生用了一节课时间,把初读感知的课文内容概括得有条有理,并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探究的话题,孩子们的质疑和思考,足可以成为他们课外阅读和主题研讨的依据。有困难找学生,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就这么简单!它尊重了学生实际理解的水平,也见证着学生是丰富的教育资源。这种教学双边的雪中送炭,本身就是一种和谐,一种默契,更是一种教学的充实!

二、学生自定步调——高度尊重学生。

可谓“四两拨千斤”,生本的课堂学习过程线索清晰,学生上课得心应手。曾经有人取笑说:生本的课堂从来就是三步走:“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学完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也许我们真是这样走过来的,学生们也都约定俗成:学一篇课文,首先得整体感知,了解内容,查阅相关资料;接着是重点品味,体会思想;然后是阅读拓展的交流、运用与延伸。教师抓住主线适时加以点拨,可以让课堂学习牵一发而动全身,教与学产生共鸣,游刃有余、挥洒自如。这种和谐来自“学生自定步调”的“自调节教育”。其实,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实践过程。强调生本并不弱化教师的作用,更不是无师自通。教师需要把握学生的实时学习动态。进行无痕的引领、有针对性的诱发和有创意的调控。所以,我们的课堂是鲜活生命的体现。只要遵循学生天赋的学习本能,就能达到教学的水到渠成。长此以往,教学就变得简单而轻松。

三、教师“不现自我”——充分展示学生。

郭思乐教授认为,相对于学生生命体,教师应该是一个“牧者”。教师的意义仅仅是激发和引导,教师的作用就像是在点燃火把,而不是过去所认为的“灌满一壶水”。我们的课堂不再是教师的满堂灌,而是教师点燃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燃烧学习热情的舞台。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是生本教育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尽展学习的风采,他们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从别人讲到自己,从远古谈到今天,从过去说到现场,从怪诞悲观论述到积极乐观。他们上下互动,取长补短,相互纠正,相互完善,和谐有序,时不时来一阵热烈的讨论,时不时又是一番掷地有声的论说。作为教师,我此时只是个专注的旁观者,充当及时点拨、组织、参与、配合的角色,促使课堂学习各层面实现超越与突破。我个人认为,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不需要太多的求全求美。只要把握好学生学习热情的导火索,就能引起教学的共鸣。

2.以读引读、读悟结合,读写相辅是生本语文的重要策略。生本教育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以学定教,不教而教,引领学生自觉热情地投入学习,学会阅读,学会感悟,学会品味,获得道德品质与学习能力的相应提高。因此,教师无需预设太多,只需要以学生的知识储存和认知水平为起点,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恰如其分地诱导。学生在真实反馈自身阅读感悟的同时,自然会理解、内化、迁移,无声地积淀人文品质。在低年级,语文课的重要内容是识字,尤其重在激趣。结合形式多样的识字游戏,让儿童自主自觉地与文字打交道,鼓励想象、联想、创编、表述,培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鼓励他们遨游书海,泛舟拾贝。在中年级,讲究以读引读,重在积累。比如读着《论语》,就去了解孔子及其弟子丰富的言论;读着《我爱花城》,就能叙说广州悠久的历史与风土人情;读着《生命的掌声》,就能抒发为别人鼓掌喝彩的情怀……到了高年级,更多的是读有所悟、读写相辅,力求全面的提升。从小广泛地读书,是儿童丰富思想的重要保证。思想丰富了,发表见解时就呼之欲出、滔滔不绝了。这是生本语文教学倡导从独立自主地大量识字到积极主动地广泛阅读。再到轻松自如地发表见解。最后情不自禁地执笔写作的美好境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例如,《泪的重量》引发学生为奥运夺金而激情澎湃,为汶川地震而泪流满面……凝聚的思想,让学生下笔成文,同学们争着诉说阅读感悟的收获,他们的习作流泻着学习生活的情趣,记载着童年纯真的印记。

四、静待花开——教学评价和谐简单。

教学本身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关注的是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收获与生成,所以我们允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错,并营造空间引导学生凭借自身学习经验进行互相评价、更正错误并找出预防再次出错的方法。于是,“评研”就应运而生了。所谓评研,就是评价、研讨,由学生自行发现学习上的问题,通过小组内自主合作的交流、研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个单元的课文学习后,学生都要针对自己的学习弱项,自行出题,与同学交换做题,相互评改,自行建构知识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乐此不疲地充当老师与学生的双重角色。他们既是接受考评的学生。又是考评别人的老师,这种角色的并存,让应试教育“谈考色变”的紧张焦虑转化为生本评研的乐此不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种对学习评价的喜好就是学生发展的源头活水!作为教师,再也不用挖空心思去出题考倒学生,更不用在题海中带领学生艰苦跋涉,只要做个旁观者,关注学生的评研过程,学生就能自觉地在评议中识别学习的优劣,在研究中学会取长补短。评价走向生本,和谐又简单。我们不求高分,但求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等待。

生本理念下的识字教学 篇3

一、寓教于乐,游戏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一轮生本课程改革时,教师深刻认识到教育的一切是为学生服务,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低年级识字特点多认少写,那么我们就要充分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用游戏的方法使学生在玩中识字,使学生整个识字过程都处于兴奋状态,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如何使孩子们产生识字的愿望,主动去识字呢?在不停变换方法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小组识字,等级奖励的方法。课堂上在学生找到生字词后,让他们小组互相自学,奖励前3组,对有进步的同学给予特殊奖励。这一方法一出炉,立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孩子们为了不给小组扯后腿,在学课文以前竟能专心积极主动地在家里先把字读会,在课堂上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当老师,而且课堂上气氛活跃,孩子们为了争夺前3名,互助气氛很浓,根本不用老师想办法调控。于是我又对那些平时识字缺乏主动性,而现在也能当老师的孩子大加奖励,给他们一句真诚的赞许,一个夸张的拥抱,一个有力的握手,一个欣赏的微笑,都能使他们非常的激动,使看到的同学羡慕不已。此时老师真诚的,学生是激动的。这种真诚使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学生不在拘束,学生的积极性在这种激动中得以延续。

二、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自主识字。

在我们教学中常常存在着孩子对生字的短时记忆的情况,孩子们在学字时记得很好、很快,但过一段时间又忘记了,那么,又如何使孩子们对识的字记牢呢?其实我们教学汉字要站在中国文化的平台上,将文化融入汉字,使孩子们能感受到中国汉字所蕴涵的美。所以在教学中,我经常告诉孩子们汉字的演变、来历,以及与汉字有关的小故事,使这些汉字在孩子们的眼睛里不在枯燥,而且慢慢生动、鲜活起来,变成一幅幅国画,一个个故事。而且,我在教学中还倡导学生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当中去理解,做到随文识字,学以致用。我又鼓励孩子们去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利用阅读来巩固所学生字。

三、遵循知识规律,掌握学习方法,是培养识字能力的关键。

有了求知欲望与学习的积极性并不一定都能学好,还得要懂得汉字规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识字效率。

首先、遵循识字规律进行教学。我除了要求學生懂得和比较熟练地掌握独体字和合体字、偏旁部首、笔画笔顺规律外,还要求掌握形声字的结构特点。在分析形声字时,能说出音旁表音,形旁表意的道理。对学过的多音字能知道不同的读法和用法。每个生字新词都有按“读准音,记住形,理解意”的要求进行,但不机械呆板,视字词的难易而定。随着识字量的增加,我通过评研题的形式,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比较、归类的方法识字,区别同音字、近音字和形近字,并能把字、词放在句中理解和组词造句、说话。

其次、师生共同掌握识字要求。识字教学不仅教师自己要明确每一课的教学要求,而且也要让学生明确掌握学习要求:学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学?每上新课,我总是舍得花时间让学生理解题意,弄清每一步的学习要求,做到“明确要求再看,明确要求再读,明确要求再写”,养成“要求明、再动手”的习惯。例如在学集中识字前,我都要求学生通过审题理解每课要求(比什么,认什么,与前面同类型课有什么不同要求),并分析这课的特点。

第三、指导自学方法。一般要求做到四点。一是自学生字表,读准字音,相互正音,区别好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二是分析生字结果特点,主攻难点。三是划划、圈圈、查查,边读边圈出生字新词,不认识的字和有不理解的字去查字典。如学“挽”字,三个学生说出“拉”、“钩”、“携”三种不同解释,我不下结论,让学生查字典自己明确正确的字意。四是自报怎样识字。例如“我来学个‘伤’字,‘伤’字是左右结构,人有伤心的时候,所以是单人旁……”又如:在学习“渠”时,马婉婷同学说:“我是这样记住这个字的:一场洪水把巨大的木头冲到水渠里了。”这样学生们一下就记住了这个字。实践证明,这样进行训练,其他学生也纷纷效仿,不仅学会了字,而且还学会了识字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生本理念下的高校政治教学分析 篇4

一、生本理念的内涵和主张

高校教学改革中所提出的生本理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 所有的教育内容都要根据学生来设计。生本理念强调一切的教育都是为了学生, 教师要充分给予学生尊重, 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还是教学内容的调整, 或者是教学方式的优化, 都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来进行。生本理念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生本理念下的教育, 强调实践活动, 能让学生体会到教学中的乐趣,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生本理念主张转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被动的学习状态, 积极地投入于教学活动中, 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 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其认为教师在教学中, 要注重人的发展, 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资源,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以形成新的教育动力机制。

二、在高校政治教学中坚持生本理念的重要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 各种思潮也随之产生, 给高校学生带来了冲击。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的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些传统的价值观被抛弃, 学生的思想受到不健康的观念影响, 使得高校政治教师的教学活动难以有效开展。除此之外, 随着时代的变化, 学生接触世界的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其所接受的观念也有正有误, 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则必须在高校政治教育中坚持生本理念。生本理念下的高校政治教育, 要求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 把握学生的情感思想, 帮助学生分清道德界限, 以消除学生的不良思想。在高校政治教育中, 坚持生本理念, 基于学生的个性特点, 制定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和个性发展的教学内容, 为学生指引正确的政治方向, 以提高高校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保障高校政治教育的质量。

三、生本理念下的高校政治教学

(一) 转变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式,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生本理念下的高校政治教学, 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在高校政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特点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因而, 教师必须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 树立符合新时期要求的教学理念, 做到与时俱进,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其积极参与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习特点来调整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潮。实现政治教学的教学目标。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 教师要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 可让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焦点话题进行讨论, 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并加以引导, 提升学生的思想层次, 让学生主动的关注社会问题, 进而能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思想特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真正的参与到政治教育中。

(二) 坚持以人为本

生本理念下的高校政治教育, 要求教师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 以培养学生政治素质。教师要给予每个学生尊重, 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 开展有效的政治道德指导, 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领悟来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服务于学生的, 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 通过自己的改变来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教师在政治教育中, 要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在高校政治教育中, 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是有思维有想法的生命, 具有主观性。教师的政治教育是对其思想加以引导, 但其思想的最终形成还是要依靠学生自己。在竞争愈来愈烈的今天, 学生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坚持爱国主义。教师要注重内化的作用,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提高学生的俄合作能力, 以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

(三) 积极开展政治教育事件活动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主动参与政治教学活动。教师不仅可进行课堂教学活动, 还可将政治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学中,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志愿者活动。教师可带领学生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以培养学生的校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心, 让学生能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另外,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 进行社会调查, 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社会, 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

结束语

生本理念下的高校政治教学, 是坚持以学生为本, 把学生作为政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将政治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生本理念下的美术教学 篇5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教学质量问题,小学语文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主要内容之一,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本教育作为当前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升学生对作文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本教育

由于小学生缺乏实践经历,也就缺乏写作素材,所以,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难度,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经常会出现没有内容可以表达的状况。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采用生本教育的教育方式,提升学生对语文作文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进步,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

一、生本教育概念

生本教育指的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一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教授的状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情况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语文作文学习方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生活引导

写作源于生活。当前时期的作文教学,教师过分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脱离实际的现象十分严重,学生完成的作品不够真实,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自然难以提升。部分教师仍将作文教学重点放在写作技巧指导上,没有明确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写作难度,局限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例如教师让学生朗读、背诵、摘抄优秀的作文片段,要求学生写作中盲目套用,在这样的错误引导下,学生的写作热情渐渐丧失。

(二)缺乏阅读指导

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组织阅读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填补思维空缺,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更优异的教学效果。不过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指导阅读,有些老师只是简单地将文章朗读一遍,甚至有的老师根本不注重作文阅读,这些行为必然会对学生的写作产生影响。

三、基于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一)运用有效手段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最有效的手段,不但能使孩子们身心愉快,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某种思想教育,同时还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同学们都感兴趣的写作情境和材料。譬如元旦、中秋、国庆晚会、主题班会、学雷锋做好事活动、“六一”游园会等,因为这些活动已经纳入学校或者班级的工作计划之中,不用我们语文老师“掺和”,由于活动的内容新颖别致,学生个个都乐于参与,形成了“我要活动我要写”的良好局面。如我们可以精心拟定和组织的活动有:(1)“夸我妈妈”演讲会,参加者不一定是全班人,但可以多角度写出几篇作文。(2)娱乐游戏,这是人人都?⒂搿⑷巳硕甲缘闷淅值幕疃?。如游戏“错位”,上课了,给学生每人发一张纸条,讲清游戏规则:第一组同学在纸条上任意写班上某一个人的名字,第二组同学写“在哪里”,第三、第四组写“干什么”,等大家写好后,随意抽查搭配成为一个句子,据有:“×××在马路边吃饭”“×××在屋顶数星星”“×××在教室里梳头”等很有趣的句子,做完游戏即刻宣布写作文,这样的游戏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素材,也提供了情感感悟,学生写起来得心应手。(3)学表演。作文中需要人物的动作、心理活动等描述,这也是一个难点。我们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哑剧,例如“快迟到了”“矮个子擦黑板”“考试想作弊”、“猜动作”(猜吃西瓜、吃甘蔗、吃辣椒、吃酸东西)等,从哑剧表演中揣摩各种动作和心理活动,突破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的难点。我们也可以用创设情境法让学生表演去市场采购所需食品,“讨价还价”“短斤缺两”“四舍五入”等“商业活动”进入我们的课堂,让学生学会这些心理和动作的描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

学生互评互改也是有效培养学生写作的手段,基于生本理念的教育前提下,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作文的评价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互评,这样能让学生真正意义上感受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这样的方式也很好地构建了科学的竞争环境,同时也让学生在写作中可以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引导学生阅读,积累作文素材

丰富的课外阅读可以让学生从中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则可以在课外阅读中受到课外读物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思想感情,进而为日后的写作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当然基于生本理念的教育模式,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推荐学生喜欢看的读物,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全神贯注地进入阅读的天堂。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实现教育的生本理念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认识到写作的本质,尽量消除学生对于作文的抗拒心理,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突出作文课堂的生本理念。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抛出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另一方面还要求学生把事情讲清楚、讲具体。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前期准备活动中,进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既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要遵循生本教育理念,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探索的过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更深入地进行教学的探索,创新更多更有效的写作技巧,在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前提下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正国.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6.[2]王甲河.生本教育及其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启示研究[J].亚太教育,2015.作者简介:

生本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 篇6

【关键词】生本理念;中职;数学教学

在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已经具备的数学能力结合中职数学大纲的要求制定教学策略。教师要让在教学的过程中满足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并能够通过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积极探究,主动思考。中职生毕业之后基本上都要走上工作岗位,教师要努力发展学生适合社会岗位的数学能力。

一、以生为本,针对学生的岗位实际以及学生现有的数学能力选择教学策略。

1.教师要思考中职生的职业特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

作为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职业规划,要联系学生日后的工作岗位,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中职生的数学基础一般都不是很强,因此中职生在职业学校进行学习的时候学习数学的兴趣相对而言并不是很浓,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就要想办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上感觉到不是那么吃力。教师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将中职学习建立在学生数学能力的基础之上。教师要选择相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在讲授中职数学的时候遇到学生还没有弄明白的初中数学问题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补充教。

2.针对学生的数学能力选择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数学思维方式,运用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教学。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数学能力选择适合中职生的教学策略。教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以及可持续性发展,坚持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教师要努力改变中职生在中学阶段学习数学的学习方式,要不断通过各种教学情境以及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降低教学坡度,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数学相关概念、数学公式,并学会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理论解决数学问题。

二、多媒体辅助中职数学教学,采用接近学生实际数学能力的课件进行数学教学。

1.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中职数学教学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中职生数学能力较差,甚至有些学生已经完全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中职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中职数学教学。如在中职数学《正弦定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先复习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加强学生与初中数学的衔接,让学生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正弦定理的学习。当学生掌握了正弦定理的理论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再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际问题的实践。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好地强化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强化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2.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中职数学教师要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加强对学生的数学引领。中职数学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学生学习来较为吃力。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引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学习起来能够轻松一些。如在《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首先展示知识回顾,让学生首先复习一下旧知,然后再通过多媒体课件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习题的讲解让学生突破难点。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层层递进,逐步深化研究,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

3.运用多媒体课件拓展训练,深化学生主体地位。

生本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要能够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在数学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因此教师要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当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掌握了教学重点难点之后,教师可以运用课件拓展中职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在相应的拓展训练中进一步巩固数学技能。

三、强化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发展自己的数学能力。

1.引导学生学会用导学卡进行自学。

中职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贯彻生本理念。因此中职数学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结合内容制作导学卡。中职数学教师首先要进行教研组内研讨,在这个基础上制作年级通用的导学案。接下来每个班级的中职数学教师要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修订适合本班的导学案,并结合学生的能力以导学卡的形式出示可以能够自主完成的课前预习题,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充分发展自己的自主探究能力。当学生在课前通过导学卡问题的引导进行自主探究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自己还没有弄懂的数学问题记录在导学卡上并在课前收齐导学卡了解学生对数学内容的认知,确定课上的授课环节。

2.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后导后教。

当学生通过导学卡对教学内容完成了自主认知之后,中职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环节。对于学生已经掌握的中职数学内容,教师可以减少讲解的流程或者放弃不讲,对于学生具有的疑问教师要作为重点讲解,并可以延伸拓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课堂生成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数学问题。

总之,生本理念下的中职数学教学,教师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娄默军,杨瑞成.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0年01期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篇7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本理念,教学思想,运用研究

“生本理念”作为我们高中数学的主要教学理念, 坚持以学生为本, 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对这一点还并不能够做到充分, 教学方法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去面对。本文就结合这一课题展开相应的研究与论述过程, 希望能对今后继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

一、“生本理念”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 “生本理念”对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都是要对于自身学习过程提出很高的要求, 同时也是形成自己独特学习方法的关键所在。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够自由发展, 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注重对学生的研究与发现设计相应的教学过程并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 这是我们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因素,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中之重。“生本理念”恰恰是对以上这些能够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 从此我们也能够看出其重要性所在。

二、以往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弊端

1.教学主体观念比较模糊。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之所以不能很好地落实“生本理念”实施教学, 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自身对于教学主体的认识程度还有待提高, 同时对于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教师起主导作用的意识没有真正形成, 很多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以要求学生以及规定学生为主, 并不能够将教师主体思想摒弃, 导致了教学过程过于死板, 学生能力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这是落实高中数学“生本理念”教学中我们应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所在, 同时也是我们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应该得到转变的教学思想。

2.对学生与教师互动教学环节较为忽视。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之中, 对于学生进行的教学过程我们还是以单纯的知识传授倾向为主, 而对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教学环节是我们普遍缺少的, 同时也是学生自身学习积极性和能力培养不足的主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所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往往还是可以要求为主, 没有让学生通过互动环节来体现出重要性所在, 学生的学习过程往往都是处于被动接受的层面上, 而主动学习的观念并没有得到学生们的重视, 同时也是我们在落实“生本教学”理念的过程中主要的问题所在, 也是需要我们应该注重的地方。

3.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过程比较老套落后。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时,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对于知识点的传授过程一向比较单一, 教学方法也是比较枯燥的, 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很难做到。同时学生对于教师过于传统的教学手段也会逐渐产生不良厌烦情绪甚至是抵触情绪, 这是我们在教学中会经常出现的教学现象。传统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于知识的需要, “生本理念”教学自然也并不能够得到很好地落实, 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落实“生本教学”理念应该尽快转变的一个方面所在, 希望广大教师能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

4.教学实施过程过于简单死板。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实施过程我们以往的做法还是比较死板的, 这对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并不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同时会给学生学习造成一种心理压力, 同时也使学生不愿意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和参与到教师教学过程中, 出现了不配合教师的情况, 其主要原因我们还应该从教师教学实施过程来找。如何转变教师教学过程中死板现象的出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希望我们广大教师对于这一点还应该加以充分的重视, 在后边的研究与论述中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就会进行相应的研究和论述。

三、“生本理念”教学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加强学生主体观念意识的提高。在进行“生本理念”教学过程中, 我们首先应该强调的就是以学生为主体, 这是落实“生本理念”教学的重要前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围绕学生身心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是我们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同时也是我们在新时期为学生设计心的教学思想的重要保证。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中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是我们进行“生本理念”教学的关键, 同时也是关注学生以及深入了解学生的一个基本过程。对于这样的思想认识我们还应该进行相关的教学培训以及增加教师间的相互交流来完成。

2.将问题情境教学过程融入到教学中去。在教学中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使其对高中数学能够产生学习主动性的基本手段之一, 同时也是我们不断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办法, 通过问题的设计使得问题与生活能够机密联系在一起, 同时情境教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将问题带入整个课堂教学中, 同时也会让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这是我们落实高中数学“生本教学”理念的主要方法之一, 希望能够对我们今后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

3.“探究式”教学法应得到最大化普及。“探究式”教学是让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关键手段之一,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主要手段。在教学中我们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解决, 教师观察学生的思考方向并且加以充分的引导, 这样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充分的提高, 同时也是我们落实“生本理念”教学的主要体现形式之一。

4.“合作学习”过程应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在进行高中数学教学中, 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沟通以及合作交流能力的主要方法, 同时也是我们全方位培养学生问题思考能力的基本手段。在此之中学生会倾听其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 使问题解决过程更加的完善, 同时也是加强学生之间思路借鉴的主要方法, 是高中数学教学中落实“生本教学”理念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之一。

生本理念下的美术教学 篇8

一、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基准, 创新教学观念

初中思想品德内容包含道德、素质教育、人文精神等等, 知识繁琐且记忆性强, 在传统教学中, 不乏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使得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产生畏惧情绪, 其思想品德思维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和运用, 加之教学中教师的主宰现象, 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的位置。而生本教育理念, 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 诱发学生自主掌握知识, 形成一定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因此, 作为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内容, 清楚地认知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和作用, 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基准, 最大限度地挖掘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资源, 强化自身的教学使命感, 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死记硬背”等教学观念, 创新教学模式, 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单一、被动的接受式教学为多元化的、多样化的主动学习式教学, 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让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等, 促使课堂教学的主体得以回归。

二、以学生为中心, 构建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

一位学者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涉及许多严肃的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以教学内容为中心, 往往使课堂呈现出严肃、紧张的教学环境, 很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发展思维、学习知识的。因此, 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 放下“师道尊严”, 构建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要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观点并及时地给予评价, 走进学生, 倡导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 允许学生的求异思维, 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促使和谐课堂环境的有效形成,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 在学习关于“意志”的教学内容时, 其中涉及了“愚公移山”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出现在此的用意是让学生了解和认知愚公带领一家老小不畏艰难、不怕辛苦, 和大自然斗争, 坚决挖门前那座大山这种“意志”。在教学中, 笔者给予学生自由, 让学生大胆地提出疑问, 大多数学生都提出了共同的疑问:愚公这样蛮干的方法可行吗?愚公的这种行为有点愚蠢。对此, 笔者并没有忽视、批评学生的这种观点, 而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维, 让他们对移山提出自己的办法, 学生结合目前经济背景提出了搬家、开发旅游、开隧道等等多种答案。课堂教学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促使学生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意识, 诱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围绕学生的个性特征, 开展多样化的思想品德实践活动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丰富, 涉及许多人文知识, 综合性很强, 其主要教学作用在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深化其民族精神。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源于生活, 与社会有着密切的关系。新课程倡导思想品德教学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教师可以将学生身边熟悉的时事热点问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推动学生个性的有效发展, 为学生认知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笔者在教学中, 围绕学生的个性特征, 结合教学内容, 开展多样化的思想品德实践活动, 借以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可以说这正是生本理念下教学的关键所在, 同时, 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体验, 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从真正意义上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如, 笔者在教学“自觉磨砺意志”教学内容时, 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增强自我意志的方法和途径, 结合全体学生的个性特征, 设计了一个“意志诊断与治疗”的表演活动, 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角色:意志薄弱者 (负责叙述“病症”) 、心理医生 (结合病情进行诊断分析并对症下药) 、心理学家 (对病情诊断以及治疗进行评价和补充) , 这样让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自编自演, 就能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帮助学生更好地认知和了解自我, 促使学生自我坚强意志力的形成和提升。

此外,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内容涉及法律知识的教学, 笔者经常开展一些“讨论”“座谈”“辩论”“模拟法庭”“今日说法”“法律顾问”等等模式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受, 发展学生的思维, 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学生通过实践真实地感受到思想品德教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进而形成正确学习思想品德的态度, 同时, 不断地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 整合教学资源

俗话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不教”。生本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发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涉及面较广, 如, 历史知识、人文知识、法律知识、经济知识、道德知识、伦理知识等等, 时空跨越也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生本教育对于教师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单一的书本、教材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而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可以说:“学习的自主性是学习者搞好学习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 是决定学习效果的一种关键主体变量。”因此, 教师应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来整合教学资源, 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知识。笔者在教学中, 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方式、途径来自主地总结、分析一些思想品德教学知识, 使学生逐渐地形成主动获取知识的良好习惯。总的来说,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 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会”, 更重要的是“会学”。

综上所述, 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为教师应全面认知和了解这种教育理念, 进而在教学中切实以学生为中心, 整合教学资源, 开展教学活动,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促使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从而让生本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确保思想品德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生本理念下的美术教学 篇9

生本内涵

生本,是相对传统的师本而言,由郭思乐教授提出。生本的核心理念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改变以往“师讲生练”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则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其价值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学习。生本的主要方法论是: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先会后学、以学定教,最终达到不教而教。生本课堂教学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在课堂学习中学会感悟,体会生活,将知识融入生命。

微课内涵

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的,还有一些辅助性的资源如微学案、微练习、微评价和微反思,主要针对某一知识点(重点或难点)而设计开发的,从而帮助学生学习。微课的特点是短小精悍,短是指时间短;小是指容量小,主题简短;精是指内容精、设计精、活动精;悍是指应用面广,效果显著。微课在教学中用以辅助学习或拓展学生思维。

生本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

1.高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并附有辅助性资源,帮助学生学习。微课中的微视频可以重播多次,非常适用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主要是以提高学生应用技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的,其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型、操作型和综合型。操作性的知识点较为零散,应用微课教学可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对于操作有困难的学生,微课能帮助学习且视频可以反复播放;对于操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微课可以拓展学习,实现真正分层教学,真正达到1:1的教学效果。

微课是时代发展的宠儿,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存在误区:只注重其华丽的外表(重视视频的制作),忽略了其实质的内容(教学内容),更有甚者仅将传统课堂上课的视频一部分截取,主题不聚焦。为了避免为微课教学而微课的误区,笔者提出生本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

2.生本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可以有效弥补微课教学的不足,一切从学生出发,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胡铁生老师将单个知识点的微课资源用“非常4+1”进行形象化概括。“1”是指微型教学视频,一般为5~8分钟,微视频的制作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4”是指与微课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如微学案、微练习、微评价、微反思等。生本指导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就是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探究性,紧紧围绕“非常4+1”,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本贯穿始终。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应用

笔者以苏教版信息技术基础5.1“图像信息的采集与加工”中的5.1.3“数字化图像的采集与加工”为例,全面阐述生本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微课教学。

1.以生为本——做好微课的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围绕学生设计教学活动。在了解学情基础上,创设情境,设计教学。让学生理解、内化并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教学中若引入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能促进学习。在进行5.1.3的教学时,教师可先创设情境,展示一组“华南虎”事件的照片,让学生看看那真假难辨的照片,并提出问题:照片是如何PS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以生为本——做好微资源制作

微资源制作主要包括微视频和辅助资料的制作,即“非常4+1”。微课资源制作时,要在了解学生认知的基础上进行。微视频属于核心内容,制作时要仔细研磨,力求将知识点展示清楚。在5.1.3的微视频制作时,考虑到学生操作水平有差异,笔者将视频分为基础和拓展两部分,并添加简洁的字幕说明。基础微视频详细讲解了Photoshop软件启动、窗口组成、常用工具的使用并附有微练习的详细操作,让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体验PS的神奇之处。拓展微视频则包括图像效果的调整以及滤镜的使用,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参考。微学案主要让学生了解需要掌握的内容,具有导读、导学、导听、导做的作用。微练习则起到巩固知识、检查的作用。微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微课学习效果的分析、测量。微反思是教师微课教学的心得体会。在微课教学时,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调整。

3.以生为本——微课教学实践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精美的志愿者图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出为支援祖国的西部开发贡献自己力量。同时,分析图片加工的步骤:图片合成和文字加工,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学生访问局域网Ftp://192.168.16.10,下载本节课的图片素材和微课资源。

(2)自主探究,图片加工

学生根据微学案,自主学习基础微视频后,自主探究完成微练习:图片加工。

图片合成:将背景.psd、人物.psd、爱心.psd、丝带.psd半成品图片素材组合成示例图片。

文字加工:添加文字时注意字体、字号、颜色、形状的设置(文字的作用:画龙点睛、升华主题)。

教师巡视,深入课堂,与学生对话,了解易错点,并检查学生完成情况,适时点评。

(3)合作探究,画面效果调整及滤镜使用(选做)

此部分内容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完成基础微练习的学生可学习拓展微视频,对图片的画面效果进行调整及使用滤镜。组长起带头作用,只有做得又快又好的学生才有资格当组长,否则下次换人,组长做好之后,指导组员,互帮互助,争做冠军组,激发学生的潜能。

(4)成果展示

组内成员评价,评选出最优作品。从主题与图片是否一致、色彩搭配是否和谐、整体设计是否有创意等几方面进行评选。教师评选出最佳作品,并请作者示范讲解操作要点,这样既可激励学生又起到了复习巩固的作用。

(5)总结反思

刚开始学生边看微视频边操作,熟悉软件后,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逐渐抛开微视频,自主探究、自主创作。本节课有一半学生都能完成拓展性内容,证明学生的潜能永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在实践中创新,体验成功的喜悦。

生本理念下的美术教学 篇10

1. 中学化学教学现状. 毋容置疑,新课改理念为中学化学教学提供了思想指导,但教师如何理解新课改理念、如何展开教学,这才是关乎中学化学教育发展前途的大事. 当前,教师教学方法相对比较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与新课改相脱节,以至于教学表现出“你推我进”的被动教学状态. 教师以高考为教学前提,学生以高考为奋斗目标,这种偏激的教与学的思想观念,难以支撑中学化学教育的发展.“生本”理念是新课改的最大亮点之一,但这一亮点与传统教学形成了激烈的碰撞,“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教学理念仍植根于此.

2. 学生化学学习的现状. 新课改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但学生化学学习的现状如何呢? 笔者看来,中学生的学习环境仍旧不容乐观,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状态,仍是阻碍中学化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如下表1所示,是新课改实施之后学生动手实验的情况.

从表1我们可以知道,新课改实施之后,中学生自主动手能力有所增加,但效果并不明显. 这说明,现阶段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加强,强化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当前中学化学教育的一大内容,旨在力求让学生好学、懂学,方是学生长远发展之计. 此外,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厌化学、怕化学”的心理,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化学学习,而且加剧了师生之间不良关系因素的建立,以至于化学教育面临师生关系僵化的窘境.

二、基于“生本”理念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优化

1. 依托化学教育资源,实现多元化的教学形态. 多元化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强调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下,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 当前,中学化学教育的考虑面相对比较集中,生本理念侧重于“生本学习”,难以让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与乐趣. 对此,多元化的教学形态的基本面就是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优化传统单一的教育情形,转而通过情景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等,迎合中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个性教育能够在中学化学教育中充分体现. 例如,在“氯水性质”的实验教学中. 教师可以基于“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实现有效教学.

(1) 创设情境: 探究酚酞褪色的原理. 教师向学生演示实验: 向Na OH溶液中滴入酚酞试剂,然后加入盐酸溶液至刚好褪色,再将混合液分为甲、乙两份. 其中,甲滴加酚酞试剂; 乙滴加Nao H溶液. 操作之后,让学生观察现象.

很快,学生回答道: 甲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乙中溶液恢复红色. 学生对于实验现象非常感兴趣. 教师就带着学生一起就实验现象就行分析. 在学生的探究之下,学生得出结论: H++ OH-=H2O,酚酞之所以褪色是因为Nao H溶液的碱性被盐酸中和了.

(2) 为抓住学生探究的热情,教师可以提出问题: 探究氯水的成分与性质. 在进行探讨之前,需要思考新制绿水的成分:,即成分为: Cl2、HCl、HCl O、H2O.

同样,教师演示实验: 向Nao H、酚酞的红色混合液中逐滴加入新制氯水. 随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对其进行假说.

(3) 学生的假说有:①溶液褪色是由于Cl2或HCl O的漂白作用. ②溶液褪色是由于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基于学生的假说,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操作实验,进行实验的探究. 学生在自主探究之下,得出结论: 溶液褪色是HCl O的漂白性.

所以,以学生主动思考、探究为主导,让学生在探究式实验教学中,不断的自我提高,进而实现有效化学教学.

2. 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师生双边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强调良好环境在互动过程中的重要性. 所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自由,以便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首先,针对中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班级制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 其次,以“生本”理念为指导,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定位. 例如,在化学人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多媒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参与到化学教学中来.

综上所述,基于生本理念下中学化学教育的优化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这不仅是由于中学化学教育的现状所决定,而且在于新旧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思维的碰撞,以及新课改在实践中的磨合所致. 所以,新课改下基于生本理念的中学化学教育的优化,首先需要抓好教育思维、教育理念、教育模式的发力点,大力推进中学化学教育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摘要:化学是中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当前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在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束缚下,中学化学教学更多强调“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而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此,为更好地迎合新课改,推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改革,应进一步夯实“生本”理念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有效践行.对此,笔者立足于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现状,阐述了生本理念下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的优化策略.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篇11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说道: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会后学”的过程上,这是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实现这一步?

1 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由我国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创立的,从李老师的实践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法给目前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实践道路。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进行自主探究,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创设愉快学习情境,巧妙设疑,鼓励质疑,诱发思维,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着思维的火花,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古人语:“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尤其是鼓励学生不盲从,不唯书,不唯师,大胆提出问题,善于质疑,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设置的问题必须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并富有启发性。

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能预测学生接受知识时可能存在的问题,抓住学生认知上的矛盾,选准问题的切入点,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探求;激化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比如,笔者在教初二学生的逐帧动画时,问学生如何才能把自己从网上下载下来的GIF的动画图片变成一张一张的图片。学生讨论或者从网络中搜索的过程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又比如,笔者在讲“文件的命名”这一部分时,这样设疑:“我们这里只有一条桓公路,如果再把其它的路命名成桓公路,是不是路名就混淆了呀?是不是就给我们认路造成很大的困难呀?当然如果到了其他的城市,它就可以把道路命名为桓公路了。在文件夹和文件命名中要注意什么?”由此学生就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要文件或文件夹命名的注意事项了。在讲幻灯片制作时,在学习过程中边学习边激起疑问:插入不同格式的音乐文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插入的影片不能播放?这样,通过在导入新课时设疑、在学习过程中激疑等方法,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参与学习。

2 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学习可以是快乐的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是展示学生的信息储存的地方,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和思考的地方,只有当“教堂”变成“学堂”时,课堂才是生动的、生活的、生成的、生态的和生命的。

生本教育课堂重视对学生的分组,信息技术教学也不例外。课堂中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舞台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适时让学生讨论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降低学习难度,把学习活动转化为学生喜欢的活动。同时讨论的前提是必须经过学生充分的探究和思考后进行。另外,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广阔的研究空间,使小组间、小组内有机会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学生讨论碰撞的火花引领他们进入思维的“深水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清晰地表达思维的过程。

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变也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变,教育者要勇于放下自我,敢于“装傻”。教育者要保护学生的主动性,关键还是放下自我。“放下自我”说起来容易,实践起来很难,要能做到真正的“无我”,把自我缩小到比尘埃还小,镶在学生的眼睛里,而且他们也不会感觉不舒服。

所谓放下,主要是两点。一是放下面子,向学生学习。一旦有勇气向学生学习,教师收获到的将是学生自己主动学习,何乐而不为呢?二是放下虚荣,有困难问学生。一旦有困难找学生,哪怕是教育学生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当请教学生的时候,他或许会给你一个奇迹般的答案——比任何高明的教育家告诉你的答案要精彩、绝妙。

充分依靠学生的力量进行学习,让学生能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权利与自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教师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将会发现学生的聪明与智慧。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进行大胆的探索,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探索未知事物的与热情。

3 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

英国的普德曼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获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获一个命运。”而中国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由此可见,习惯与做人品格的培养存在一种线性关系,人格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如果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大屋子,那么需要找到门和门把手,否则是知其门不得而入,这个门把手,就是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至关重要,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习惯的过程。人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就是说习惯是一种自然动作,是不假思索就自觉地、经常地、反复地去做了。三岁决定一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少年儿童成长中的每一天都是习惯培养的好时机。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教授曾说过:“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培养。”培养好习惯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经历一定的发展阶段。按照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而关键就在头三天,并且要注重第一次,因为第一次在习惯养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好的“第一次”往往能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因此而养成好习惯的可能性就较大;不好的“第一次”往往会把人引入歧路,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坏习惯。

生本教育同样也需要抓好学生的第一次,这样能够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并能巩固所养成的习惯。生本教育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和强调。生命如此神奇,其本能的感悟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极其优越,无可比拟。所以,教师在进行生本教育教学的时候,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本能为根本任务,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知识、感悟世界,自主地实现生命的提升。

学生感悟能力的高低,对他们的学习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这一点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教师的细致讲解永远替代不了学生自身的阅读感悟,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让他们凭借自己有限的人生体验,走过文字这道“桥梁”,去体会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

可把对此的理解归纳为“多做而深思”。“多做”,正是以生为本,回归学生本位的体现;“深思”就是在“多做”中实现思维的积累和深化。教师要善于设计更多、更有效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大量实践中一步步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思考,从中领悟知识,提升思想。

生本理念下的美术教学 篇12

众所周知的,英语学习离不开词汇的积累。可是一提到背单词,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定的厌烦情绪,甚至个别人对单词记忆还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害怕记单词,一拿起单词本心头顿时就像被一块大石头压住了一样喘不过气来,单词记忆事倍功半。成人英语学习者如此,小学生更不例外。因此,如何帮助小学生们既快又好、既快乐又持久的记忆单词,也就成为了当下我们英语教育者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认为,英语词汇教学的真正出路就在于教会学生记忆单词的技巧,教师应真真切切地做到以学生为本,努力帮助学生建构属于自己的单词记忆的快捷途径,而不应简单的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的领读,然后就不管不顾的直接布置背诵单词的任务。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领读→学生死记硬背单词的现象却并不少见。为此,本文拟尝试建构一个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以期能够为我国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一丝的借鉴。

二、生本教育概述

“生本教育”这一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育理念及有效的教育实践模式,最初起源于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所主持的“生本教育”体系研究。其创始人郭思乐教授站在教育本体论的高度,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秉持“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在新时代下重新诠释了教育的旨归。郭教授在其专著《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更是进一步阐述了“生本教育”所持有的九个基本观点,即“起点非零”的儿童观、“教皈依学”的教学观、“发展悟感和情感”的基础观、“回顾符号实践”的课程观、“生命的牧者”的教师观、“无为的繁荣”的生态观、“以儿童的美好学习生活为真正基础”的德育观、“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的评价观以及“经典科学的影响与教育的生命机制之冲突”的根源观。郭教授的“生本教育”体系从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体系中汲取了丰富的理论营养,从学生、教师、教材、课程、教学、评价等视角,多角度、立体式地重新解读了教育的本质,形成了新的教育教学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师观和评价管理观等,旗帜鲜明地向传统的师本、考本、本本教育开战,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1]

三、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的建构

基于对“生本教育”理念的充分解读,本文初步建构了共由六个部分构成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即词汇认读→明确任务→合作记忆→教师指导→小组汇报→教师总结。

(一)词汇认读

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音标并不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部分教师也就忽视了系统的音标教学,致使小学生们不仅根本无法正确的写出每个单词的音标,甚至都无法正确的拼读完整的单词音标,而小学英语教材附录中的英语单词表也并未标出单词相应的音标。因此,在学习新单词时,教师有必要为学生们做发音示范,并以领读的方式帮助学生们正确拼读单词,这是词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二)明确任务

在学生们都能够正确拼读单词后,教师便可以向学生们布置明确的单词记忆任务。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对学生们做单词四会或是其它程度的要求。本模式中以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拼写单词为最终目标。

(三)合作记忆

合作记忆是“生本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具体来说,就是将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然后让学生们在小组内部集思广益,按照老师讲过的各种单词记忆的方法找寻最适合每个新单词的具体的记忆方法,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来挖掘每个单词记忆的窍门,并在小组内部分享。事实证明,此种方法较以往的教师领读,然后学生自顾背单词的方式而言,效率极高。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每个单词的记忆方法都是学生们自主建构的,这种方法不仅是他们本人智慧的体现,集体智慧的结晶,更符合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们自己所优选出来的单词记忆方法对于他们来说则非常易于接受和内化,这种“以学生为本”的词汇教学方法真真切切的是事半功倍。另要说明的是,此环节的顺利进行是以教师已对学生们进行了充分的单词记忆策略培训为前提的。也就是说,教师要集中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单词记忆策略的培训,使学生们掌握多种多样的词汇记忆方法,而学生们在此环节要做的就是用已学的各种词汇记忆术对新单词进行自我知识建构,从而完成对词汇的高效记忆。

(四)教师指导

本模式并没有像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样将单词记忆的任务完全推给了学生,而教师却置身事外只顾考查学生们是否记住了新单词。此模式中,教师在学生们合作记忆单词的时候要充分扮演好顾问、组织者、督促者等诸多角色,在学生们无法很好地运用已学习的单词记忆方法来解构单词需要教师给予有效帮助的时候,教师必需要能够提供必要的帮助。此外,教师还要很好地组织、督促学生们的自主合作学习,以使学生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不至流于形式。

(五)小组汇报

此环节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就每一个单词详细说明该组同学所共同推荐的记忆方法,如果组内有异议或是有多种较为合适的方法可供推荐,则可由其小组成员加以补充说明。每个小组轮流发言,然后由大家就某一个单词共同评选出一种或是几种有效的记忆方法,并在全班范围内试用,进而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优中选优地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词汇记忆方法。

(六)教师总结

当学生们已就所有新单词完成了记忆方法的建构后,教师应适时的对学生们的劳动成果加以认可与鼓励,而对部分学生们未能很好地完成记忆方法建构的单词,教师则务必要帮助他们完成,寻找到合适的记忆方法,绝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单词。随后,教师应对本课时的词汇记忆学习做一简要总结,在进一步确认学生们所建构的各种可行的词汇记忆方法的同时,切记要多鼓励,不仅要让学生们体会到词汇记忆的乐趣,更要让他们意识到他们不仅能行,而且能够很出色的完成单词记忆任务,从而树立良好的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四、结语

实践证明,本文所建构的词汇教学模式对提高小学生的词汇记忆效率、增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与合作学习等均取得了良好的作用。那么,在“生本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以学生为本”已是教育界共识的时代背景下,作为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的一线教师,我们有义务为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扫清障碍、铺平道路,笔者希望本文所建构的这一词汇教学模式能够为一线教师的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些许的借鉴。

摘要:以学生为本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而教会学生学习则是当今时代的教育诉求。为此,本文基于对“生本教育”理念的解读,尝试着建构了共由六个部分组成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模式,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生本教育,英语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齐聪,陈旭远,于超.从生本教师像谈生本教育[J].教育导刊,2014(5):64-66.

[2]李康.浅谈生本教育下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学教双方[J].科教文汇,2011(7):106-107.

[3]李瑛.生本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山西科技,2011,26(3):130-131.

[4]黄蒲.生本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反思[J].现代教育论丛,2010(9):86-87.

上一篇:趣味课堂语文教学下一篇:调整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