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概念

2024-09-22

运行概念(精选4篇)

运行概念 篇1

自贸区概念在给股市带来飙升后, 并没有给企业带来短期业绩利好。

去年8月22日, 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 (上海) 自由贸易试验区, 与自贸区相关的股票瞬间拉升, 短短15个交易日内, 外高桥、上港集团、华贸物流等股票价格翻番, 有的上涨三倍, 甚至连续大幅亏损的航运类股票也有所上涨。与此同时, 天津、厦门、广东等地申请自贸区, 与之相关的股票同样飙升。不过经过一轮上涨之后, 纷纷回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自贸区仅仅获批几个月的时间, 政策、方案尚未健全, 对于区内企业的经营应该不会有太大影响, 股市的表现仅仅是炒作。而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大山则告诉本刊记者, 自贸区内的新政策, 对于上海港2013年的业务影响应该不会超过1%。记者通过梳理发现, 自贸区概念物流类上市公司2013年整体业绩平稳。

整体平稳

在记者梳理的14家自贸区概念物流类上市公司中, 全部实现盈利, 其中11家盈利能力同比有所提高。其中, 怡亚通是盈利能力增长幅度最大的企业, 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1 15.87亿元, 同比增长53.3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亿元, 同比增长59.69%。怡亚通去年在互动易平台上回应投资者提问时透露, 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怡亚通临港供应链有限公司注册于上海自贸区四大区块之一的洋山港保税区, 在保税区内拥有仓储物流仓库。公司表示, 从长远看, 自贸区获批对公司发展有利。同时, 怡亚通深圳总公司计划将部分核心业务移往上海。

外高桥是自贸区的直接受益者, 其股价从2 0 1 3年9月5日的16.04元, 飙升至9月26日的64.16元。但其2013年的经营业绩并不像股价一样, 而是维持在平稳增长的水平。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4亿元, 同比增长23.56%, 主要是由于公司转让土地2013年度交付并确认收入, 进而影响净利润增加。但是, 公司201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0.61亿元, 同比下降3.34%, 主要是由于2013年国际经济形势波动, 导致公司国际贸易业务收入略有下降。

上港集团同样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报告期内, 上港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8 1.62亿元, 同比下降0.77%, 主要是原上海港务工程公司改制为中建港务建设有限公司, 从2013年2月1日起不再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如剔除该因素影响, 按同口径计算,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上港集团2013年盈利52.56亿元, 同比增长5.76%。上港集团公告称, 自贸区的建立, 为公司巩固主业优势以及发展新产业、拓展新业务、丰富新业态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冷链是锦江投资和海博股份共同关注的部分。海博股份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25.35亿元, 同比增幅20.1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61亿元, 同比增幅6.73%。其中, 交通运输业实现10.23亿元, 同比增长13.23%。海博股份的交通运输业以冷链物流为核心, 同时拓展城市配送和保税物流。目前, 海博股份旗下的海博物流全供应链公司在自贸区内, 拥有三座高台共6万平方米常温仓库。锦江投资实现营业收入20.89亿元, 同比增加3.11%;净利润为2.35亿元, 同比增加27.14%。其中, 低温物流业务营业收入为1.01亿元, 同比略微降低。

此外, 交运股份、大众交通、上海机场、浦东建设等分别实现了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的双增长。一位不愿署名的证券分析师告诉本刊记者, 自贸区概念虽然使股票市场多了一个炒作题材, 但是其运作时间太短, 目前并不能给相关概念企业带来实质性的业务增长。“大多数企业还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平稳发展。”

少数企业盈利下滑

自贸区概念物流类上市公司中, 东方航空是少数几个盈利下滑的企业之一, 也是记者梳理的14家公司中, 盈利下滑幅度最大的企业。去年, 东方航空营业收入为880亿元, 同比略增1.85%;净利润为23.76亿元, 同比下降25.12%。2 0 1 3年, 公司可用货邮吨公里80.82亿吨公里, 同比增加8.25%;运送货邮1 4.1亿吨, 同比较少0.44%;货邮载运率为60.5%, 同比下降2.89个百分点;实现货邮运输收入75.84亿元, 同比较少5.35%。公司有全货机14架, 其中11架为租赁。对于货运收入和盈利能力的下降, 公司给出的解释是, 全球航空货运市场仍然处于低谷, 国内部分快递企业涉足航空货运业, 导致市场竞争加剧, 加大了货运业务的经营难度。财报显示, 东方航空去年的营业成本同比提升了6.35%, 其中增加幅度较大的是人员工资、社会保险以及餐食等。值得指出的是, 由于“营改增”, 东方航空的税费成本由2012年的6.7亿元, 减少为去年的3.06亿元, 同比较少54.28%。此外, 东航快递公司在去年正式入驻自贸区, 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等业务。

东方创业的盈利能力也出现大幅下滑。财报显示, 东方创业营业收入为140.5 9亿元, 同比下滑0.39%;盈利1.23亿元, 同比下滑20.04%。其中贸易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6.72亿元, 同比下降1.4%, 物流集团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37亿元, 同比上升1.94%。东方创业称, 2013年盈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成本的上涨, 财务费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47.72%, 主要是记账使用的央行中间价远高于市场实际中间价, 造成汇兑损益的同比增加;由于国家税制改革对子公司物流集团的影响, 增值税附加税的增加导致本期营业税金及附加同比上升36%。

而为了应对走私风险, 上海自贸区将建立联网的物流监控平台, 将现场所采集的数据传送到实时服务器, 对海关监管场所、进出境运输工具、进出口海关监管货物的运输、储存、保管、交付的全过程执行动态监控。专家介绍, 对于货物走私的防范, 主要依靠物流环节上采用射频识别 (RFID) 技术、在集装箱上安装电子标签、在运输检查站或中转站设置阅读器了解货物的具体位置。因此, 主要业务为R F I D的华虹计通成为炒作的热点, 股价在自贸区获批后的几个交易日内翻番。对此, 华虹计通发布公告称, 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可能会为公司RFID业务的远期发展带来良好的市场机遇, 但不会对近期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根据华虹计通发布的业绩快报显示, 其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2.28亿元, 同比减少11.7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利润为0.25亿元, 同比减少20.20%。在半年报中, 华虹计通称, 营业额减少主要原因是前期部分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进度放缓造成报告期销售收入减少;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及应收账款较期初上升造成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相应增加。

成长性较好

贾大山告诉记者, 自贸区的建设短期内不会对上海港等企业造成实质性影响, 但是自贸区改革是一个长期利好, 未来应该会给企业带来业务量上的增长。自贸区获批后, 上港集团发布股价异动公告, 试验区的获批, 将有效带动长三角地区出口加工、贸易、服务产业的发展, 并带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新一轮的发展。公司董事长陈戌源在机构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 自贸试验区涉及三港三区28平方公里, 与上港集团密切相关, 自贸试验区获批, 将对上港集团的港口主业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东方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邵宇指出, 上海的航运有优势, 但仍比不过舟山和宁波, 上海的目的不是成为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 而是做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 一要吸引跨国公司总部;二要构架大宗商品交易平台。

而外高桥去年8月29日发布公告表示, 将通过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合计不少于1亿股不超过2.67亿股股票的方式, 募集不超过27亿元, 用于上海自贸区5大平台的建设。公司方面表示, 在自由区的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 这次定增募资投入自贸区及其配套区域的开发建设, 是全面有效推进自贸区建设的需要。海通证券发布研报表示, 外高桥是上海自贸区开发的主体公司, 未来三年, 公司将重点开发港务区、物流区以及森兰中块和南块国际社区在内的自贸区一期项目, 其中森兰项目130万平方米 (目前已启动78.58万方平米) , 有望给公司带来丰厚回报。根据海通证券测算, 预计外高桥2013、2014两年的每股盈余分别为0.68和0.88元。

上述不愿署名的证券分析师告诉本刊记者, 自贸区建设刚刚开始, 其代表了我国改革的方向, 其改革方案和措施正在逐步出台完善, 将来会给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较好的机遇, 与之相关的企业业绩会逐步提升。“我看好自贸区概念企业的长期成长性。”

浅析概念隐喻的运行机制 篇2

隐喻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概念隐喻也是学者们一直以来关注的热点,本文就概念隐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行机制做进一步的探索。

一、隐喻

隐喻研究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学者们对隐喻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布莱克(1993)把隐喻的研究分成两个部分即传统的修辞观和当代隐喻观。传统的修辞观认为隐喻是一种应用在为学创作的修辞手段,而当代隐喻观则把其看成是一种认知方式。传统隐喻把隐喻分为三种类型它们分别是类比观、替代观以及互动观。当代隐喻观则把隐喻分成是语用观和认知观。认知隐喻观(概念隐喻观)指的是用一种概念域来理解另外一种事物。莱考夫和约翰逊(1984)在他们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我们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隐喻,不仅在语言当中也在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当中。”虽然隐喻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语言当中,但是所有的隐喻都隐藏在我们的语言之中,这些隐喻是不能从语言现象的表面来找到的。在概念隐喻当中包含两种“域”(domain),一种是目标“域”另一种是源“域”。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联系从学术上的角度上来分析我们称之为映射(mapping)。隐喻不同“域”的映射主要来自于人类的认知水平。比如说在隐喻“THE BODY IS A MACHINE.”中,其映射的源“域”是“MACHINE”而目标“域”则是“BODY”。这个机器隐喻给我们的概念就是人体就像一台机器有其内在的机制动力以及工作效率生产能力和运行条件等。最后,在认定语言表达中概念隐喻的过程中,有两个标准需要我们去遵守。第一就是隐喻表达中的源“域”和目标“域”必须两种性质不同的事物,比如说第二就是映射的源“域”和目标“域”必须要有交集也就是共同点,如人体需要正常的运行同样机器也需要正常的运行。

二、概念隐喻的分类

根据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按照隐喻的隐射的源“域”,隐喻可以分为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结构隐喻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目标A理解目标B。例如,在概念隐喻“ARGUMENT IS WAR”中,争论是口头上的而战争则是武装冲突,争论不属于战争的范畴,他们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但是我们可以用战争的冲突性去解释争论的冲突性,这种部分特性的隐喻我们称之为结构隐喻。实体隐喻指的是指通过物体的概念和概念结构来理解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其主要包括物质隐喻、容器隐喻和拟人隐喻三种。方位隐喻指的是通过空间组织形式的隐喻,它通过我们生活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上下、里外、前后、深浅、中间和周围等基本概念来构建隐喻表达。这些空间概念和方位概念来自于我们人类和自然的互动,因此这是我们人类所取得的最早最基本的表达形式。方位隐喻可以归纳为许多在类型如:“happy is up,sad is down”and“conscious is up,unconscious is down”。

三、日常表达中的概念隐喻

本研究为了探讨概念隐喻在我们日常表达中是如何实现的,将从网站中按照概念隐喻的种类(结构隐喻、实体隐喻和方位隐喻)收集语料,并对语料用概念隐喻的机制进行分析以探讨概念隐喻是如何在我们日常表达中实现的并且能达到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1. 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

在结构隐喻中主要有战争隐喻(War Metaphor),建筑隐喻(Building Metaphor),旅行隐喻(Journey Metaphor)和液体隐喻(Water Metaphor)。在战争隐喻中主要是通过battle,fight,win,defend,competition,strike,attack,victory,beaten和campaign等关键词来实现,如:I want to win that next battle which is for justice and opportunity(我希望赢得下一场战斗──为了公正与机会)。在这句话中其战争隐喻的表达是通过关键词win来实现的,其映射的源“域”是“battle”而目标“域”则是“justice and opportunity”,把对正义和机会的争取看成是一场形象的斗争,使该句要传达的信息更加形象生动,让读者能领会到这一争取过程的残酷性。建筑隐喻主要是通过set up,demolish,restore,disrupt,slump,remove,和restore等关键词来实现,比如:I did feel bad about leaving the campaign,and I offered to go to Connecticut for a couple of weeks to set up an organization there.(离开竞选活动的确让我感觉不好,我主动提出到康涅狄格州去帮几个星期的忙,在那里帮助建立一个竞选机构)。在这句话中其建筑隐喻是通过关键词set up来实现的,其映射的源“域”是“building”而目标“域”则是“organization”,其形象地比喻了组织的建立就像一座建筑日积月累的建成,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旅行隐喻主要是通过accelerate,overtake,catch up,chase,stepping onto,advance,return,move,keep to,follow和pace等关键词来实现,比如:At that point,post 2012,the social software market growth will accelerate as will the overall impact of social on business and society.(在这一点上,社区软件市场在2012年以后将加速增长,使得社区媒体对企业和社会产生全面的冲击)。在这句表达中其映射的源“域”是“journey”,而目标“域”则是“the software market”,把软件市场看成是一段旅程其发展过程的提升看成是一种旅途中步伐的加速,形象地描述了软件市场发展的特性。液体隐喻主要是通过flow,surge,fluctuation,shrink和mainstream等关键词来实现的,比如:Large numbers of refugees continue to flow from the troubled region into the no-man's land.(大批的难民持续从骚乱地区涌进无人区)。在这句隐喻表达中作者通过关键词“flow”把大量的难民看成是流动的液体,形象地描述了大批难民进入到无人区那种迫不及待以及混入的景象。其映射的源“域”是“water”目标“域”则是“Large numbers of refugees”。

2. 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实体隐喻主要包括人体隐喻(Human Being Metaphor)和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人体隐喻主要是通过swollen,cripple,healthy,recoverystrong和headache等关键词来实现的,比如:The Labor Department figures underscore the shaky state of the economic recovery.(劳工部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经济复苏状况的不稳定),这句隐喻表达是通过关键词recovery来实现的,其映射的源“域”是“human beings”目标“域”则是“economy”,其形象生动地把经济看成是具有健康生病以及身体恢复等人体特性的事物。容器隐喻主要是通过in,into,out of,enter和of等关键词来实现的,比如:Mc Gregor's effort was enough to edge Johnson out of the top spot.(麦格雷戈奋力一搏,成功地将约翰逊从第一的位置上挤了下来)。这句隐喻表达是通过关键词out of来实现的,其映射的源“域”是“container”目标“域”则是“top spot”,其形象生动地把第一的位置比喻成一个容器,把被淘汰出第一位置的人描述为挤出了第一的位置这一容器,使人们能很生动形象地理解这一行为过程。

3. 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

方位隐喻主要包括“Up is good,down is bad”这一隐喻假设,其主要是通过growth,increasing,rise,peak,up,improvement,promote,top,tumble,boost,downturn,decline和decreased等关键词来实现,如:The move is designed to boost sales during the peak booking months of January and February.(这一举措旨在增加1月和2月预订高峰期的销售量)。在此句表达中的概念隐喻主要是通过“boost”和“peak”来实现“Up is good,down is bad”这一方位隐喻表达的,很生动地体现了“增加”和“高峰”都是褒义的隐喻假设。

四、结论

从本文对概念隐喻的种类以及运行机制的分析来看,概念隐喻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且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有效的沟通和信息的传达。

参考文献

[1]林书武.隐喻与认知评价[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4).

[2]赵燕芳.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3]束定芳.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J].外国语,1996,(1).

[4]林书武.国外隐喻综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1).

运行概念 篇3

熵定律是指熵增加原理,它是物理学定律,熵与其他物理定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项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定律,对于任何系统,只要存在大量的微观状态,都受到熵定律的制约,不管是社会系统,有生命的系统,还是无生命的系统,都是如此。《熵:一种新的世界观》的著者里夫金和霍华德认为:“熵定律是自然界一切定律中的最高定律”,熵理论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 还运用到社会科学方面如:历史、文艺、哲学、教育、经济以至神学里,它将揭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本质的某种内在联系。熵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点。

对于经济增长现象的关注和研究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主要内容,谁都不会怀疑经济增长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因为增长是全部经济活动的前提, 又是全部经济活动的归宿。自古以来追求经济高速增长一直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如果说, 经济发展对于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 毫无疑义经济增长则是经济发展的源泉。但是, 由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和放纵, 世界上非再生能源和物质资料的耗散正在加速增大, 两者的熵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水平。地球上的低熵物质 (如矿物、森林等资源) 总量是有限的, 它们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济研究特别是生态经济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在一定量的低熵资源的条件下, 制造出尽可能多的低熵产品, 排出尽可能少的高熵废物, 以期节省有限的资源。这正是当前坚持科学发展观,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意义所在,熵增原理指出, 孤立系统内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不会使系统的总熵减少, 当系统的变化可逆时总熵保持不变, 当变化不可逆时总熵趋于增加, 直到系统达到平衡态时, 熵增加到最大值。

二、熵增加原理与宏观经济体系

熵增加原理为研究具有特殊方向的自发过程提供了定量的基础。因而宏观经济体系为避免无序和混乱, 只有两种途径:一是对外实行经济开放政策:这种开放不仅包括对自然界开放, 而且还包括对其它社会经济体系开放从自然界和其它社会经济体系不断地输入物质、能量、信息等。如果外部环境在与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过程中,向系统提供足够数量的负熵流,则系统的总的经济熵的变化就可以为零,这样一来,系统就可以维持原来的有序结构而不趋向混乱,如果再增加负熵流,就可以使系统总的经济熵甚至变为负值,从而使系统趋向更加有序状态,这便是中国经济不断进行开放的意义所在。二是建立和优化自组织机制:作为一个自组织系统,能够不断地存储和积累从外部环境中输入的物质、能量、信息等,其内部经济熵的产生可以补有序地控制,有可能降低到零水平,如果内部的运转机制和组织系统被不断地和有效地改进和优化,则可能使整个系统内部产生经济熵为负值,这便是中国经济不断进行改革的意义所在。

正如同物理世界中偶然事件的出现,如不规则的粒子碰撞 (布朗运动)、非持续性的运动 (量子论),以及其他无法预先知道的混乱等等,都会对物理系统形成冲击,并有可能使物理系统走向无序并陷入混乱。同样,对于宏观经济体系这样一个开放的复杂经济系统,来自于自然界的经济冲击 (如自然灾害、疫病等)和来自其他社会经济系统的经济冲击 (如金融危机,石油禁运等)带给经济系统的都是正熵流,损失经济系统现有运行秩序,并产生经济资源耗损,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宏观经济体系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复杂巨系统,而且系统本身通常都存在混乱、无序,经济冲击也存在许多不可预知和难以把握的因素和方面,从这一角度上说,战胜混乱和无序,远比战胜突发事件本身更重要。

三、熵定律用于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观察和预测

在人类居住的地表环境中,熵值的逐渐增长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自然内在现象,特别是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发展,熵值的增长还可能加快,最终将引起地表环境的全面崩溃;尽管这个结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人类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尽量使这种结局向后推迟。

生产方式密集地使用以石油等能源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和以石油等矿物为原料的化肥、农药、塑料,因此也被称为“石油农业”。目前中国农业同样在向“石油农业”或“高熵农业”转变,它的好处是可以生产出大量粮食,缺陷则是依赖和大量消耗能源、矿物,使农业成为石油消耗大户,同时对地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根据前述熵定律,现代农业所建立的精密的生产秩序,是以地表环境中更大的秩序混乱为代价的。农业产量的有限增长与整个地表环境中巨大的能量耗散不成比例,并且,许多四处散逸的处于无效状态的能量对土壤与河湖水系造成了严重污染。大量使用化肥造成了土壤结构失序、退化,大量使用农药在害虫具有抗药性之后只能使用更多、更具有生物杀伤性的农药,恶性循环有增无减。农业的高能耗使得农产品成本越来越高,而原先“高能量投入必然带来高粮食产量”这个如意算盘也因为土壤秩序受到破坏而逐渐失效。就世界范围而言,由于农业越来越依赖石油等非再生资源,粮食危机将难以避免。

其实,不仅是农业生产处在熵值越来越高的状态,巨型城市和城市中的摩天大楼,也同样造成了能量的过度投入与四处耗散。作为开放的经济系统,有一些经济和社会的其它因素,会影响到国民收入的变动,如技术的时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人口变动、社会制度变革等,这些因素被视为经济系统变动的外部条件。统计熵表明,总收入越大,熵越大,总收入的增加,使熵总值也增加了,外部条件的变化,会影响到与货币收入相联系的熵值变化,由于这种影响系统的熵会减少,货币收入从原来的状态向更加有序的状态转变,但如果这种外部条件一定,币收入的增长,最终会加强自发的增熵过程,负增熵递减,系统趋向无序状态。

熵规律将使现代经济学维持经济持续有序增长归于失败。统计熵对所有国民收入变化的宏观状态都有意义。哪怕是在各种外部条件影响下的非平衡状态中,都有微观状态数与熵相对应。国民收入的增长的结果必然使熵值增加,全球经济总量不断倍增的时间不会很长,熵值会越来越大,外部条件变化引起的负熵流将更加难以改变无序化趋势。在21世纪,人类将面临全球经济因无序化扩散而出现的长期停滞危机。全球经济一体化,虽然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但也会缩短经济发展长期停滞到来的时间,在资源、环境、人口危机尚未到来之前,经济持续增长的时代就可能会结束。因此,要在全社会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公民, 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 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 不断提高自身的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 增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做文明、科学的现代人。要增强法律意识, 提高依法开发、利用、保护资源的积极性, 切实做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 节约利用、综合利用、循环利用自然资源,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人类的命运无论是好是坏,都取决于他们对自身、对他者、对环境的态度。“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人类在高扬其主体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其自身在自然环境中的相对性,自然环境是人类的母亲、人类的本源,人类在建立自身生活、生产秩序的同时,也要尊重自然环境的本来秩序。

参考文献

[1]高雁.熵的科学定义[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3, (4) .

[2]张真.熵概念及其对经济学问题的认识[J].自然辩证法研究Studiesin Dialectics ofNature Vol.22, No.8Aug., 2006, (8) .

[3]郭俊峰, 戴天宇, 段科锋.宏观经济冲击与经济熵[J].决策参考, 2003, (4) .

[4]全球粮食危机与熵定律[N].南方都市报2008-04-19.

运行概念 篇4

一、文献回顾

中国商业政策研究会的万典武 (2004) 认为“内外贸一体化不是企业的问题, 而是政府部门管理一体化的问题”, 他建议商务部对内贸和外贸实行统一、均衡、协调管理 (1) 。商务部李永江 (2004) 认为长期分离的管理体制已经给当前的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留下了诸如体制、机制、政策法规、观念和管理等多方面的障碍, 内外贸在体制上的分割根源于中国原有的纵向化、条块分割, 以及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与市场体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丁俊发 (2004) 分析了内外贸分割体制的形成, 及其在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 认为解决内外贸分割问题:一要形成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思维定势;二要逐步扩充和完善商务部的职能;三要培育和发展内外贸一体化的大型商业企业集团;四要创造有利于内外贸一体化的法律政策环境。因此, 只有加快流通体制创新, 提高流通业的市场集中度和流通效率, 才能充分发挥流通引导生产、促进消费、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中介作用, 这是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2) 。

郭冬乐 (2004) 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实践出发, 分别研究了日本综合商社的内外贸一体化流通组织形式, 西方工业型跨国公司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以及多个从本土经营到国际化营运的连锁零售企业集团, 认为在当前中国所处的中外经济贸易环境下, 迫切需要通过企业的相对集中化和集团化, 构造内外贸一体化的流通组织形式, 使其具有足够的国际竞争力, 分享更大的国际市场分额。郭冬乐、申恩威 (2004) 通过对中国家电行业中一批已经具有跨国公司雏形的优势生产企业和为了建立综合商社而艰难探索的中化集团公司发展历程的深入研究, 提出中国要加快内外贸一体化进程, 除了实现内外贸行政管理体制融合之外, 还需要塑造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微观基础, 培育和发展一批以贸易和生产为龙头的, 实行内外贸或中外市场一体化经营的大型企业、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 (3) 。申恩威 (2005) 认为加快一体化的政策体系建设是内外贸一体化体制建设的实质性内容, 一是内外贸、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 以及进口与出口间的协调发展政策;二是重要资源战略性保障政策;三是产业调整、优化、升级政策;四是市场主体培育和促进政策;五是市场主体保护政策;六是市场维护和监管政策 (4) 。

商务部政策研究室何亚东 (2005) 认为,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流通的内涵已由内贸扩展为内外贸两部分, 流通对生产的决定作用日益强化。因此, 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 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必然沿着市场、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展开。市场和企业的一体化是“双向”的, 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随着大幅度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市场一体化”的挑战使国内经济发展面临强大的外部冲击。“企业一体化”蕴含的风险在于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内贸份额, 国内企业、特别是国内流通企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政府应该在实现内外贸管理职能一体化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对国内产业和国内市场实施有效保护 (5) 。

李永江 (2005) 在诠释内外贸一体化的概念时, 认为内外贸一体化是针对内外贸分割而提出的, 有关内外贸经营方式和管理体制的一个新概念, 它具有市场因素和上层建筑设计两个层面的涵义:在市场层面上指的是要使市场主体能够根据自己的意志, 不受内外贸界限的约束而自由选择其经营方式, 整个市场实现内外贸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在上层建筑层面上, 内外贸一体化要求对内外贸及整个流通产业实行统一管理。李永江认为内外贸一体化的核心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一体化, 具有显著计划经济体制特征的内外贸分割的行政管理模式, 在整个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宏观背景下, 演进为内外贸一体化管理体制具有历史必然性 (6) 。

于培伟 (2005) 认为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是政府行政管理一体化, 内外贸一体化的政策特征是国家统筹管理内外贸, 而不是对内、对外贸易政策简单地完全划一, 他从扩大内需的角度提出建立统一的国内大市场是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对于如何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 于培伟提出要统一管理职能、统一经营主体和统一内外市场 (7) 。蔡珍贵、王石 (2006) 在分析了内外贸分割体制的诸多弊端 (包括内外贸市场分割, 行业隔离, 信息阻滞;多头管理、机构臃肿, 政出多门, 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 之后, 指出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上存在经济体制、运行机制、政策法规、思想观念、管理协调等方面的障碍, 提出必须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和创新, 加强流通产业相关法制建设, 深化流通企业改革, 培育流通领域的大公司和大集团 (8) 。

综合上述文献不难发现, 学术界对我国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的认识是沿着管理体制及其政策体系, 市场机制及其流通体制, 企业组织及其经营模式等层次而不断深化的, 同时又都将政府内外贸行政管理体制一体化问题, 归结为我国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的核心。

二、内外贸一体化的概念框架

为了充分把握内外贸一体化的确切内涵, 必须避免陷入若干认识误区。

第一, 不能单纯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角度去理解内外贸一体化。内外贸管理体制长期分割是阻碍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严重障碍, 但它并不是内外贸一体化问题的全部。只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并面临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新的经济基础之上, 这种内外分割的管理体制必须加以变革而已。

第二, 内外贸一体化并不是内外贸管理体制和管理政策方面的趋同。尽管人们可以在产业链条、产业环节、市场细分以及企业经营范围等层次, 找到内贸和外贸在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交叉重叠部分, 但是决不能由此混同内贸与外贸的不同行业性质和市场特征。因此, 内外贸一体化是相对统一, 而非绝对趋同。

第三, 尽管从总体上看,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先由市场诱致性制度变迁引领, 后由政府领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推进的, 但是, 不能过分强调政府行政管理职能的重组对内外贸一体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仅从体制变革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层次而言, 市场的自发演进往往会起先导作用。当前的内外贸一体化进程就是如此, 内外贸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体化变革仅仅是顺应了内外贸市场一体化演进的必然要求。简言之, 内外贸一体化是一个市场自发演进过程, 而非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过程。

第四, 必须充分认识到内外贸一体化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 在此意义上的内外贸一体化并不是从内外贸行政管理部门的重组之日开始的, 可以认为它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 而且这一进程还将不断深化发展下去。

1. 内外贸一体化是一个经济发展过程。

任何一个开放经济都存在内外贸一体化过程, 只是在一体化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别。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一个经济体的对外开放程度与其内外贸一体化的程度是正相关的。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 (9) 的不断提高, 其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必然会不断加快。

2. 内外贸一体化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自发演进过程。

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也是内外贸一体化的经营主体, 正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 企业的自主经营活动构成了内外贸一体化的微观基础。广义而言, 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流通企业, 只要其价值链或产业链延伸到国内外要素市场或产品市场, 从要素投入和产品实现角度就可以认为其生产或经营活动是内外贸一体化的。因此, 我国企业生产经营层面的内外贸一体化, 要比政府行政管理层面的内外贸一体化早得多。

当然, 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企业, 开展内外贸一体化经营的层次和规模是不同的。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早期 (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 , 实行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战略的典型代表, 是外商投资企业 (包括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 。随着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的不断扩大, 许多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和部分中小型国有企业, 不断进入加工贸易领域, 而加工贸易在本质上是内外贸一体化的。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 一些大型跨国公司陆续进入中国市场;同时, 我国一部分大型国有或民营企业也纷纷通过对外投资进入国际市场, 发展成为以中国为母国的跨国公司。从跨国公司全球配置资源及其国际迂回生产过程来看, 其生产和经营战略都是内外贸一体化的。正是企业的性质、规模和结构的不断变化, 推动了我国内外贸一体化的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组织结构也日趋复杂。

3. 内外贸一体化以市场供求规模和产业分工

为基础, 其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供求规模及其结构的变化;同时, 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格局的变化, 对内外贸易一体化进程也产生深刻影响。就市场供求而言, 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是决定内外贸一体化的规模和结构的主导方面, 这里的需求不仅仅是对最终产品的消费和投资需求, 更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对中间投入品和原始投入要素的引致需求, 内外贸一体化就是由市场需求变化最终决定的供给变化过程。从分工角度而言, 产业间的分工 (垂直分工) 、产业内的分工 (水平分工) 以及产品内的分工 (要素分工) (10) 的格局及其不断演进, 直接决定了内外贸一体化的现实路径。

4. 内外贸一体化的基本内容是国内外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不断融合。

按市场层次, 可将内外贸一体化的内容分为产品市场一体化和要素市场一体化。产品市场一体化是指最终产品 (主要是最终消费品) 同时在国内外市场销售, 满足国内外同质细分市场需求。要素市场一体化是指基本生产要素 (资本品、劳务、技术等) 和中间投入要素 (中间产品) 同时供给国内外生产者。产品市场一体化和要素市场一体化还可以进一步根据产业链条和产业环节, 细分为“纵向一体化”和“横向一体化”及其混合形式。纵向一体化是指来自国内外市场的不同要素进入同一产业链条的不同产业环节 (这一产业链条可能是国内的, 也可能是国外的, 还可能是跨国的) 。横向一体化是指同种产品或同种要素进入不同产业链条的相同产业环节 (生产环节或流通环节) 。就某一企业的生产和流通过程而言, 可能既存在产品市场一体化, 又存在要素市场一体化;既存在纵向一体化又存在横向一体化, 即出现“混合一体化”。

5. 内外贸一体化以市场竞争为主要推动力量,

内外贸一体化的原动力内生于企业的市场竞争活动。如前所述, 内外贸一体化进程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市场自发演进过程, 市场自发演进的动力来自于市场竞争。从企业行为考察, 无论是内贸向外贸延伸, 还是外贸向内贸拓展, 都符合利益最大化原则。企业在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的一体化经营, 遵循以要素禀赋、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则;企业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中的一体化经营, 遵循以广义技术差异为基础的规模收益递增原则。正是基于对比较优势利益和规模收益的追逐, 促使企业实施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战略。

6. 内外贸一体化要求政府的内外贸管理体制和管理政策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政府通过变革管理体制、调整管理政策, 实现内外贸战略一体化、内外贸政策一体化和内外贸监管一体化, 以“宏观调控”手段间接“诱导”企业的竞争行为, 弥补“市场失灵”。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政府通过职能重构和政策调整, 可以消除阻碍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流通体制障碍和贸易政策障碍, 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但是政府不可能代替市场“预先安排”市场竞争秩序。换言之, 市场竞争秩序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

综上所述, 内外贸一体化是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供求规模和产业分工为基础, 以国内外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逐步融合为基本内容, 以市场竞争为主要推动力量, 并引致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政策协同变化的经济发展过程。

三、内外贸一体化的市场运行机制

由于内外贸一体化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自发演进过程, 探讨内外贸一体化的市场运行机制, 必须着重考察企业的行为。因为产业及其结构是企业集群化经济活动的组织形式, 而市场及其结构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成果以及实现其物质和价值转换的机制和规则, 分析内外贸一体化, 还要考察产业结构和市场结构的演进趋势。

1. 企业内外约束条件下的内外贸一体化。

企业实施内外贸一体化战略, 会导致其规模扩张和治理结构的相应调整。相对于产品市场而言, 在“需求—供给”分析框架中, 企业是供给主体, 相对于要素市场而言, 企业是需求主体。企业面临的产品市场需求容量和要素市场供给能力, 共同构成企业的外部约束 (11) 。内外贸一体化可以扩大产品市场需求容量和要素市场供给能力, 从而放松企业的外部约束。所以, 较大的企业规模意味着较大的市场规模。但是, 产品市场或要素市场规模的扩大却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因为企业规模还受到企业内部约束条件的限制。

制约企业规模的内部约束有二:一是企业的预算约束;二是“成本-收益”规则:边际成本=边际收益 (MR=MC) 。就外部约束而言, 企业在确定生产经营范围和规模时, 总是要事先考虑产品的需求规模和投入要素的供给能力, 因为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经营规模, 才能实现企业内部规模收益。如果内外贸一体化导致市场容量扩大并且有助于企业规模收益的实现, 在内在约束允许的条件下, 企业就会选择这种一体化经营模式。

就内部约束而言, 企业首先必须考虑预算约束问题。所谓预算约束, 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受到可能用于初始投入和规模扩张的既有资源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 的限制。企业必须拥有足够的资源存量, 才可能进行规模扩张。企业在规模扩张过程中必须实现递增的规模收益, 以抵消由于规模扩张带来的成本递增, 使其生产经营活动在接近于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最优状态下进行。在规模扩张的同时, 企业会不断调整治理结构, 尽可能减少由于规模扩张带来的内部管理成本和外部交易费用的相应增长。可见在内外约束条件下, 不是所有企业都会选择内外贸一体化经营。只有具备一定资源存量和潜在递增规模收益, 并能实现治理结构转换的企业, 才会通过实施内外贸一体化战略来扩大市场容量。所以, 企业实施内外贸一体化战略的一般模式是:以潜在的外部产品市场需求容量和要素市场供给容量增加为前提, 通过资源积累或资源集中, 扩大生产规模, 调整企业治理结构, 实施内外贸一体化经营, 提高市场份额, 实现规模收益递增。

2. 基于产业链延伸与拓展的内外贸一体化。

内外贸一体化的广度和深度依赖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路径, 从内外贸一体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来看, 可以认为内外贸一体化的进程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不断演进过程的必然伴生现象。在技术进步不断加快和国际国内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 现代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和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技术进步导致交易成本和管理协调成本大幅度下降, 使得产业内分工、企业内分工和产品内分工不断深化。以此为基础的产业结构调整, 不再主要表现为不同产业间的产出规模和比例的变化, 而主要是表现为产业链的内外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

产业链延伸和拓展的原因在于生产、流通和交换的环节增多和规模扩大, 这种延伸和拓展是依据要素禀赋条件、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的。它不仅是现代分工和专业化体系的产物, 而且反而促进了产业内、企业内和产品内分工的深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并带来系列化的产业转移、产业集聚和产业关联效应。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存在两种形式, 一种是内部化延展, 另一种是外部化延展。产业链的内部化延展是企业内部纵向的生产和交易环节增多, 各个环节的幅度和规模扩大, 是建立在企业内部的契约关系和行政组织体系之上的。产业链的外部化延展是以某种最终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目的, 是按照市场交易规则形成的不同企业间的生产、流通和交换纽带的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张。如果外部市场的边际交易成本下降, 那么产业链的外部化延展趋势会加强;如果企业内部的边际管理成本下降, 那么产业链的内部化延展趋势会加强。

产业链的内外延伸和拓展不是彼此独立的, 而是相互连接、相互交叉的, 产业链的外部化延展与内部化延展的均衡条件是:外部市场的边际交易成本等于企业内部的边际管理成本 (12) 。沿着各条产业链, 按照价值增值最大化原则, 各种投入要素、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以及各类相关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流转, 并引发持续的产业转移、产业集聚和产业关联效应。产业链向国内外双向延伸和拓展, 不仅使其中的流通和交换 (贸易) 过程相应延伸, 规模不断扩大, 而且必然强化伴随产业链延展的内外贸一体化过程。因此, 产业结构调整与内外贸一体化在本质上属于同一过程。

3. 依赖于市场一体化程度的内外贸一体化。

虽然内外贸一体化是企业在内外约束条件下的自主抉择过程, 也在产业结构上表现为产业链的纵横延伸和内外拓展, 但它还依赖于市场结构各个层次的一体化程度。对于单个企业而言, 后者构成其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模式选择的严格的外生约束 (13) 。可以将市场结构分解为三个层级:以禀赋和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要素供给市场;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链和产业网络为载体的要素需求市场和产品供给市场;以收入结构和消费偏好为基础的产品需求市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上述第二个市场层次有其特殊性, 其间存在一个以资本品 (包括中间投入品) 的生产与销售为主要内容的供求自循环体系。

内外贸一体化必然要求上述市场结构的三个层次都要达到较高的一体化程度, 要素自由流动是企业能够获取相对较低成本投入要素的前提。从市场角度考察, 只有在要素自由流动的条件下, 才能依据要素稀缺程度优化要素组合, 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必须打破两种类型的要素市场分割, 一类是国内外要素市场分割, 另一类是国内区域要素市场分割。另外, 还要实现产品自由流动 (无论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 在具有相同或相似收入水平和消费偏好的细分市场, 同种或同类产品应该是自由流动的。但是, 由于运输距离、非对称信息、行政垄断等因素导致的不同交易费用, 总是使现实的细分市场被彼此分割。

要素自由流动和产品自由流动是要素市场一体化和产品市场一体化的内在要求, 正是这种“结构”意义上的市场一体化, 放松了企业在要素获取和产品实现两个“规模”意义上的外生约束。在以资本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主要内容的生产体系内部的自循环过程中▼, 市场一体化不仅仅表现为一般意义上的外部市场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动, 更表现为资本品和中间投入品沿着产品的迂回生产过程, 在企业内和企业间的产业链或价值链上, 实现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流转。这种流转往往在企业外部市场和企业内部“市场”上同时进行, 而这种流转也是沿着“价值增值最大化”、“交易成本最小化”和“规模收益递增”的路径进行的。

最具内外贸一体化特征的要素流动和产品流转, 在跨国公司的投资、生产和营销活动中集中体现出来。跨国公司在全球配置资源, 因而它面临的要素市场是一体化的。跨国公司为世界市场生产和销售产品, 并建立复杂的全球迂回生产体系和多维营销网络, 因而它面临的产品市场也是一体化的。无论是海外的跨国公司还是中国的跨国公司, 都具有这种显著特征。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经营模式, 也必然遵循“价值增值最大化”、“交易成本最小化”和“规模收益递增”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 “国别市场一体化”相对于“国际市场一体化”, 对于跨国公司的全球一体化生产和经营更具战略意义。国别市场对于跨国公司的生产和销售而言, 属于细分市场, 而这些不同的细分市场, 在要素成本、交易费用、收入结构、消费偏好、制度环境等方面是各不相同的, 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同质国际市场”。在各个国别细分市场上, 在上述“利益最大化原则”支配下, 跨国公司必然采取差别产品策略和差别价格策略。如果更具现实意义的国别细分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越高, 则跨国公司在该市场中的交易费用就越低, 递增规模收就益越大。国内 (区域) 市场一体化对于非跨国企业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同样至关重要, 虽然只有占据静态和动态比较优势或禀赋优势的企业, 才可能实现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目标, 但这不是充分条件。比较优势或禀赋优势的发挥必须有足够规模的需求市场才能实现, 而国内足够规模的市场需求, 为企业提供了早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国内 (区域) 市场一体化将会扩大市场供求规模, 提高企业的交易效率 (15) , 降低交易费用, 增加规模收益, 并为企业的对外扩张奠定基础。由于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一体化 (特别是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 , 是企业发挥比较优势, 实现价值增值最大化、交易成本最小化和获取递增规模收益的前提, 所以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就决定着内外贸一体化的程度。

四、结论及政策含义

内外贸一体化的市场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 是众多的企业微观主体在追寻比较优势利益、递增规模收益、降低交易成本, 力图实现收益最大化的进程中, 从宏观层次表现出来的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自发演进过程。从市场角度观察, 内外贸一体化表现为国内外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加快融合的趋势。内外贸一体化也不仅仅是一个贸易或者流通问题, 既存的产业分工格局及其演变和现有的市场供求规模及其结构, 构成内外贸一体化的前提和基础。从企业主体行为角度来看, 内外贸一体化是企业在外部市场规模、内部预算约束和成本收益规则制约下的自我成长路经;从产业结构解析角度来看, 内外贸一体化是以产业链的内外延伸和纵横拓展为内容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从市场结构变迁角度来看, 内外贸一体化是国内外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加快融合的市场一体化过程。尽管内外贸一体化会引致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政策的协同变化, 但政府毕竟不是内外贸一体化的行为主体, 政府内外贸管理体制的变化并不能给企业带来“潜在收益”, 也就不能对“企业、产业、市场”三个层面的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产生直接的实质性推动作用。

政府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的行为目标, 应该集中于四个层面:一是完善产业 (企业) 发展扶持政策 (融资政策、税收政策、采购政策等) , 放松企业的内外约束;二是强化推进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政策, 特别是要消除由于“地区封锁”、“行政分割”、“行政垄断”导致的国内区域市场分割;三是要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使企业在内外贸一体化进程中, 摆脱对现有经济体制和利益格局的“路径依赖”, 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制度交易成本” (16) ;四是要充分履行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能, 完善内外贸一体化所必需的现代物流体系。

摘要:内外贸一体化是以企业为主体, 以市场供求规模和产业分工为基础, 以中外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逐步融合为基本内容, 以市场竞争为主要推动力量, 并引致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政策协同变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企业选择内外贸一体化经营, 除了受到内部预算约束和外部市场规模限制以外, 还依赖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一体化程度。

【运行概念】推荐阅读:

概念书籍07-17

概念复习05-13

概念整合05-29

概念迁移06-05

错误概念06-05

形成概念06-09

概念营销06-10

概念误区06-14

发展概念06-22

概念课堂06-22

上一篇:核专业实验室安全管理下一篇:连铸浊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