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在服务

2024-05-19

重在服务(精选12篇)

重在服务 篇1

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及《河南日报》刊发的9篇署名“何平”的政论文章, 适应了新形势, 倡导了新理念, 提出了新要求, 犹如开启思路的金钥匙、指引前行的风向标、科学发展的助推剂, 对于推进思想解放、改进领导方式、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好、深刻领会好、全面落实好这一重要论述精神, 是各级各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党员干部的一份重要责任。通过一段时间研读报刊文章、学习市委通知文件, 特别是参加全市“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培训班的学习, 结合近几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实践, 笔者感到, 贯彻落实“何平九论”, 重在服务、重在创新、重在求实。

重在服务, 就是要践行服务宗旨, 落实服务理念, 改进服务方式, 提升服务质量。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除了人民的利益, 没有特殊的利益。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 心为民想、权为民用、利为民谋、身为民行是应尽职责。我们作决策、定措施、办事情、推工作,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惠民利民。群众的需求、群众的期盼、群众的呼声、群众的关注, 任何时候都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持续动力。领导方式的转变, 最主要的是服务意识的强化、服务理念的深化、服务方式的转化和服务质量的优化。近年来, 特别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组建以来, 焦作市人社局反复强调要坚持“用服务立门市、用服务起家、用服务支撑、用服务报答”, 大力倡导“为离退休老同志提供服务, 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为求职人员找到就业岗位, 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的服务理念, 这既是落实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是转变领导方式的重要措施, 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人社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 一切都是围绕尊重人的劳动、发挥人的潜力、保障人的权益、促进人的发展来开展的, 关系到民生、民情、民利、民心。只有把服务放在首位, 在一言一行和具体工作中着力践行, 才能不负众望、有所作为。为此, 2011年焦作市人社局已确定将着力抓好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积极践行服务理念等工作, 在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措施、服务效果上有新目标、新举措, 并把群众欢迎不欢迎、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最终的衡量标准, 努力实现服务能力的大提高、服务方式的大转变和服务水平的大提升。

重在创新, 就是要不畏险难、敢于攻坚, 不循旧规、勇于突破, 不失时机、精于把握, 不偏规律、善于创造。也就是说, 在开展工作、发展事业的过程中, 要有想法、有思路、有胆略、有措施、有机遇、有成效, 切实做到目标明、头脑清、思路对、方法活、措施硬, 通过“创”来开辟新天地、实现新作为、取得新业绩。要达到这个效果, 就要有智慧去谋、有勇气去试、有魄力去做、有办法去行。只有这样, 才能变不利为有利、变不能为可能、变无为为有为。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曾指出, 领导干部要真正肩负起加快转变的领导责任, 在创新中提高领导水平。近年来, 焦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正是按照“对上级的安排部署, 要不折不扣, 按时保质完成;安排自己的工作任务, 要实事求是, 重在创新突破”的总体要求, 在探索中创新, 在创新中实践, 在实践中前行, 才呈现出自己的亮点和特色, 才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和效应。每年, 焦作市人社局都抓住时机, 突出重点, 干一两件有影响的事情, 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如该局争取的2个国家级试点、1个省级试点, 即全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和全省城镇居民门诊费用统筹试点, 扩大了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较好地解决了居民就医、农民养老问题, 给老百姓带来了真正贴心的实惠, 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又如坚持“先培训后安置、按成绩定位置”的办法, 连年圆满完成军转安置工作任务, 巩固了全国军转安置工作先进单位成果。再如积极实施“金保工程”, 上线运行情况良好, 获得全国金保工程建设示范城市称号。所以,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 只有坚持谋民之福、尽己之责、创新创造, 才无愧于心、无愧于身、无愧于民。

重在求实, 就是要摸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切实做到有务实重干的精神、有务实重干的行动、有务实重干的效果。如果说领导方式的转变, 体现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思维、一种责任、一种作用, 那么发展方式的转变, 体现的就是一个过程、一个态势、一个局面、一个效果。推动转变的最重要因素, 就是要实干。再好的文件, 不去干就等于一纸空文;再好的蓝图, 不去干就等于水中之月;再好的决策, 不去干就等于纸上谈兵;再好的表态, 不去干就等于海市蜃楼。“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任何时候, 说易但做难;任何情况, 不干就无果。所以说, “求实”是一种责任、一种意志、一种能力、一种形象, 是党员干部的职业操守、人格品质、工作能力、精神状态的综合体现。转变作风、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多干实事, 困难才能克服、目标才能达到、愿望才能实现。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指出, 建设中原经济区, 关键在做、关键在实、关键在效。这就要求人社工作者必须扎实干、认真做、求实效。近些年, 焦作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之所以能够取得明显的成效, 多个方面的工作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最主要的就是靠一点一点地去做、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干。如2010年焦作市人社局组建后, 该局下大决心、鼓足勇气、下大力气抓人社大厦建设, 并搬迁入驻办公, 较好地解决了机构改革后人社部门办公场所极为分散的问题, 为落实“三定”方案、促进干部融合、优化为民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又如社会保障工作, 2010年焦作市5大社会保险费征缴超过18亿元, 是一分一分地攒起来的。2010年的工作目标任务, 省定10大项、69小项目标, 市定3大项、23小项目标, 局定208小项目标, 全部圆满完成, 大部分目标还提前超额完成。该局承办的省、市10大民生工程有关任务, 均得到全面落实。这都是在异常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取得的, 是务实重干、努力奋斗的结果。当然, 作为领导干部, 实干还要讲究方式、方法, 做到实干不盲干、实干不空干、实干不胡干。要切实尊重客观规律, 善于运用“三具两基一抓手”的方法, 做到想干、敢干、会干, 干成事、干好事、不出事, 力求达到最好的效果。

总之, 学习贯彻“何平九论”, 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 要把“何平九论”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 纳入焦作市人社局党组中心组和机关干部政治学习计划, 与创建文明单位、践行服务理念、优化为民服务、工作创新突破、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科学发展等结合起来, 促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上台阶、上水平、上质量, 为焦作市走在中原经济区前列、建设更具活力的新型城市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焦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

重在服务 篇2

言论

诚信服务重在“诚”

朱道平

春节前,笔者在超市选购食品时,看到一食品包装袋上所标的生产日期竟然是比我购货当日还晚了两天。我不解地问售货员。她说有些厂家生产批量食品时使用了“推迟量”,好让同一批货在库房逗留一两天仍显得“新鲜”,现在因快过年需求

量大,就“提前”上市了。原来如此!我可不敢再相信这食品的“新鲜”了,而毫不留恋地将它搁回货架上。我想,厂家怎么能这样标注“生产日期”?这还有什么诚意可言呢?我推断如果其他客户看到这一尚未到“生产日期”的食品,肯定也会像我一样,对其持怀疑态度而不可能放心消费的。由厂(商)家不诚而使客户不信,这就是市场的“游戏规则”。由此,我觉得我们在积极推进诚信服务时,应着重在“诚”字上下功夫。

首先,我们应“诚心”对待客户,满足并合理提供客户的所需所求。在业务宣传时,我们应恰如其分地介绍相关业务的特点、功能和效用,做到如实告知,既不扩大,也不缩小。少数电信员工为吸引和争夺客户,在业务宣传和推广中故意夸大其词,误导消费者的做法应予彻底纠正。在办理业务时,我们应摆正位置,以诚待客,要立足于客户的立场,按客户的所需和所求为其选择相适应且适合的电信产品。

其次,我们应“诚实”公布电信产品价格,积极推进“阳光消费”。当前,电信产品种类日趋增多,客户一时并不能透彻了解具体电信产品的价格。这就需要我们根据相关客户的具体需求,以诚实的态度,做好电信产品价格的宣传和解释工作。特别是我们刚推出的一些新业务和“业务套餐”,价格、种类和组合形式可谓多元多样,更应如实地向需求客户耐心介绍,好让客户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相应消费能力作出恰当的选择,以实现其放心消费。有少数电信员工为推销“业务套餐”而含糊其辞,不够明码标价的做法,我们应予坚决制止。

再次,我们应“诚挚”兑现服务承诺,力求客户满意。诚信服务必须兑现服务承诺。我们应严格按照向社会公布的承诺标准做好我们的服务,不能打丝毫折扣。对于部分偏远地区因通信条件所限,不能兑现较高承诺标准的,我们应在不违背电信行业和省、市总体承诺标准的前提下,以诚挚之心,制定通过努力可达到的承诺服务标准。而承诺服务标准一旦向社会公布,就得不折不扣地执行和兑现,让广大客户满意。

最后,我们应“诚恳”接受客户的投诉、批评和建议。我们的服务工作尚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发生;一些电信员工还不能兑现服务承诺,乃至引发投诉;甚至个别电信员工服务欠缺,引起客户不满……我们应热情诚恳地接受客户的投诉、批评和建议。在接到用户投诉后,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立即纠正”、“专题会诊”、“质量跟踪”等多种方式及时处理,对出现的不满意服务应进行认真分析、积极整改、妥善弥补,从而真正实现服务受控,彻底杜绝服务中的推诿扯皮现象。我们要通过认真处理投诉、接受批评、吸纳建议,积极改进我们的工作,使我们的服务日趋完善完美。

诚信服务重在“诚”,做到并做好这个“诚”字,我们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一是我们应在思想认识上予以高度重视,牢固树立诚信服务和“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理念,真正营造“以诚为荣”的正向激励氛围;二是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致力提高员工自身素质,以利做到规范服务、优质服务;三是将“诚”体现到每个员工的具体行动上,员工在服务工作中,应“想客户之所想、帮客户之所需、解客户之所难”,诚恳热情地接待广大客户,竭诚搞好特需、特色服务;要全面贯彻首问负责制,严格兑现服务承诺,积极搞好售后服务、上门服务和个性化服务。这样,中国电信业今年开展的“诚信服务放心消费”年活动才会真正落到实处。

江苏省兴化市电信分公司朱道平

加快服务业发展重在改善政府服务 篇3

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引起全

社会关注。

尽管服务业非常重要,但事实上,我国服务业的发展长期滞后于制造业,无论是比重、水平,还是国际竞争力都较为逊色。2005年,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仅为40.2%,远不及世界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67%以上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中低收入国家43%的平均水平。

一个深层次原因是,中国的城市化相对滞后。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高度相关。然而,我国的城市化率长期低于工业化程度,不仅城市就业比例低,而且城市规模普遍偏小,大大制约了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显然,如果不能废除户籍制度,城市化不能高度发展,今后服务业的发展仍将是非常困难的。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体制障碍。可以说,服务业的进入障碍远远超过一般竞争性的制造业领域。政府设置的门槛很多,进入后的限制与干预也很多。不仅金融、保险、证券这些所谓现代服务业部门对民营企业开放不足,导致民间金融发展不起来,咨询、文化、软件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也在实践中面临重重阻碍。

最近,我接待了一位从事酒店点播系统服务的朋友。他谈到,许多地方,尤其是落后地区通常都会受到新闻出版、技术监督等部门的不正当阻挠,使一个很有前景的项目难以顺利发展。他甚至想退出这个本来大有希望的领域。

这个现象并不意外,因为许多曾经辉煌过的服务业项目都在“政府管制”的帽子下死掉了。比如,20世纪80年代流行于全国的录像厅、舞厅,都是在兴旺一阵后因管制而死掉的。如今,就连网吧也面临被管死的危险。某个县城的“县太爷”甚至明令全县网吧关闭。真不知他今天该如何面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行政干预之手让这些领域无利可图,让投资者垂头丧气,最后只能关门走人。中国的服务业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怎能大力发展呢?

服务业发展不足还与我国财政联邦主义体制有关。财政联邦主义体制的一个核心是地方经济竞争,但这种竞争是跛足的,因为它缺乏对权力的制约与民众的制衡。地方政府在经济竞争中往往“抄近路”,不择手段,导致中国经济不平衡,其中也包括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发展不平衡。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于地方,如果地方上没有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那么,服务业的发展就会受到抑制。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伴随着中国制造业升级,许多地区出现了偏好发展重工业,忽视服务业的问题。原因很简单:发展服务业涉及多方面工作,细致而烦琐,并且服务业多是中小企业,在政绩上不容易见效,而重工业投资巨大,见效很快。各地理所当然地忽视服务业发展,转而重复性地发展重化工业,从而进一步扭曲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导致服务业的贡献份额进一步下降,并给政府大张旗鼓的宏观调控增加难度。

综上所述,要想加快发展服务业,不仅要有良好的政策导向,还要在体制改革等许多方面做文章。最重要是加快政府改革,以政府自身改革换得市场发展空间。中央政府要想办法消除一切对城市化的阻挠,大力促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同时,改进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办法,让地方政府有积极性发展服务业。

只有政府的平台搭好了,市场的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但如果不深刻改革,不改变目前服务业领域存在的诸多阻碍,服务业的加快发展将会成为一纸空文。

重在服务 篇4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以下简称“郑州牧专”) 作为一所“与农共振”54年的“农科”高校, 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 围绕现代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产业链形成了优势专业和专业优势, 积淀了“立足农业教育, 面向农村建设, 服务农民致富”的办学宗旨和价值追求, 走出了一条“建设专业, 发展企业, 服务行业, 促进就业”的“产学研紧密结合、校企生良性互动”的办学道路, 形成了“教改领先”“校产知名”“学生管用”的“牧专品牌”, 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已经涌起的中原经济区建设大潮中, 我们将主动呼应、主动融入、主动对接, 努力在人才培养和科技服务两个向度发挥更大的作用。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高素质人才

围绕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 坚持“乘势扬优、内涵取胜”的改革道路, 认真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 跟踪行业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经营创新, 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 满足中原经济区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是坚定正确的育人方向。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全面巩固“2+1”“双循环”“210”等人才培养模式示范性成效的基础上, 进一步突出教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健全和完善“订单”培养的模式和机制, 实施多种形式的“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 提升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三是构建整体素质教育平台。围绕大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素养教育, 认真探索农业高职高专素质教育的规律和有效模式, 整合校内外资源, 改革教育教学体制、内容和方法, 着力构建素质教育新平台。

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 实施专业群建设。适应中原经济区发展需要, 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提升品牌”为基本思路, 紧跟现代科技进步和行业企业发展动态, 加强内涵建设, 走专业群发展道路;建立动态调控机制, 整合现有专业, 完善专业结构, 加大传统专业改造力度, 寻找增长点, 突出专业特色, 提高专业建设水平。适应岗位群的需要, 积极试行按专业大类招生, 灵活设置专业方向, 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和“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战略举措, 发挥学校的传统优势, 做“精”生命科学类专业;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和“发展壮大优势主导产业”的战略举措, 强化学校发展基础, 做“强”工科类专业;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和“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举措, 积极适应发展需要, 做“大”现代服务类专业;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定位和“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举措, 努力把握发展趋势, 做“活”信息类专业。

改革课程体系, 优化教学内容。深入研究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明晰专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设计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结构, 构建了以行动导向为基础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素质拓展教育、能力拓展教育课程模块, 满足行业、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重视课程的开发和内容的重组、内化、序化, 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 吸收行业企业专家, 制定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 强调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合,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主线, 强化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与设计课程, 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进一步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规范课程标准建设, 加大课程开发和重组课程内容的力度, 巩固建设成效, 完善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

锤炼和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深入研究不同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成长的需求和规律, 有针对性地设定培养目标和标准, 采取分层分类的培养举措并使其制度化。对于高层次人才, 以承担校企合作项目为主, 鼓励他们到行业企业兼职或担任行业协会职务, 提高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话语权;对于青年教师, 则以生产实践为主, 提高其职业工作过程的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大从行业企业一线聘任兼职技能 (技术) 课教师的比例, 建立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满足了教学需要。实行专兼职教师一体化管理, 使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享受同等的科研奖励和评优评先, 激发兼职教师从事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通过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职工培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应用性技术和产品开发项目等, 充分发挥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各自的优势, 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走进社会, 融入社会, 服务社会, 奉献社会

创新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机制。依托“郑州牧专合作发展联盟”和“河南牧业工程高职教育集团”, 进一步创新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体制机制。找准与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兄弟院校的结合点, 进一步优化合作机制, 完善“矩阵连接、网状合作、资源共享、利益多元、动态发展”的组织架构, 创新合作载体, 细化运行模式, 提升工作标准, 探索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 规范、引领校企合作行为。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出台校企合作管理规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建立校企合作项目立项制度、教师联系企业制度、校企合作共建专业考评与奖励制度。二是强化工作职责。明确职责, 强化职责, 落实责任。教师是校企合作的动力源, 骨干教师是校企合作的中坚力量, 专业负责人是本专业校企合作的带头人, 教学主任是系 (部) 校企合作的直接责任人, 系 (部) 主任是系 (部) 校企合作的第一责任人。三是拓宽合作领域。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 广泛开展专业论证、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培训与咨询、科技开发等。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逐步探索契约制、合同制、项目制、租赁制、股份合作制等合作机制, 保证各方合作稳定扎实、有章可循地持续进行, 切实推进协议、责权利的实现和履行。

构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平台。把提高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 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深入农村、深入城市社区办学, 在人才培养、职业技术培训、科技服务等方面构建服务平台, 更好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效的人才、智力和技术服务。面向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面向新农村建设, 提供农业技术推广、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建设等服务。建立专业教师密切联系企业制度, 引导和激励教师主动为企业和社会服务。围绕服务项目, 组建以教授或博士为带头人的专业团队, 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 建立派驻挂职制度, 创造适宜条件, 鼓励服务人员到地方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掌握地方服务需求, 提高服务沟通能力。

提升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能力。制定完善产学研结合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 培育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推广服务队伍。熟悉地方工作流程, 设置关键技术岗位, 积极引进具有行业实践经验的高端科技服务人才, 引领和带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工作深入开展。聘请在服务社会方面经验丰富、成绩突出的专家学者到校指导, 适时进行服务人员业务培训, 提高服务团队水平。引进“外脑”, 借智集力, 密切与国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的关系, 实施联合攻关, 带动服务团队建设, 提升服务能力。以应用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为主要方向, 加强多方横向合作, 着力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依托工程技术中心, 健全科研成果催育机制, 积极推进科研立项计划。以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研究为重点, 逐步建成技术、产品研发基地, 取得一批省部级成果和国家专利。深度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研发和服务, 开展企业员工高技能和新技术培训, 打造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服务品牌。开展“百名教师进企业”活动, 增强教师服务企业的意识, 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重在服务 篇5

首先,要修身立德。

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在学习中认真思考,得出要提升素质,就是要提升为人民服务的素质,也就是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而素质的提升离不开必要的考核,在公务员法的第五章考核一章中的第三十三条指出,对公务员的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全面考核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这跟中央关于干部选人的条件是相辅相成的,对于干部的选拔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而在该条中指出的“德、能、勤、绩、廉,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德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我认为思想认识的提高,思想觉悟的提升的前提是德行的提升。其次,要勤学善思。

所谓“勤”,就是要抓住一切时间学习、挤出时间去学习。时间是最公正的,不管职务高低、年龄大小,一天二十四小时人人平等;所谓“善”,就是要利用一切机会思考,举一反三去思考,要学会触类旁通。机会是最平等的,不论学历高低、年幼年老,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学习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得自己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在工作中求真务实、清正廉洁,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气氛,做到更好的为民服务。而为民服务的基础是要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所以说,广大干部要强化管理知识和业务工作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广大干部多看书,多学习。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加强管理知识的学习,还要加强自身业务知识的学习。只有自身的素质提升了,才能造就一身为民服务的本领;在工作上要处理好埋头苦干与勤于思考的关系。为此,在学习的基础上,要多思、勤思、善思、深思,悉其内涵、悟其要义、觅其规律、吸其精髓,做到透过现象抓住本质、透过变化认清规律、透过苗头把握趋势

第三,要清正廉明。

清廉是一种思想作风,也是一种人格力量,是立身之本、为人之道、处事之基,是工作的“生命线”。塑造清廉形象,必须加深对清廉时代内涵的理解。

一身正气、清廉为民的干部,任何时候都会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要树正气、保清廉,就要认认真真修好三课:一是要认真修好正气课。二是要认真修好民本课。三是要认真修好防线课。

最后,要把为民服务落到实处。

努力践行“出门就上班”的理念。“出门就上班”从根

本来说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为“出门就上班”的宗旨就是全天候、全方位的无缝对接的城市管理模式,而这种模式管理的结果是城市更加美好,而城市变得更加舒适宜居后的最终受益者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以说,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党的理论方针和实际结合起来,就是要认真践行“出门就上班”的工作理念。把这个理念落实好,落到为人民服务的实处。

重在服务 篇6

戴尔高级市场经理彭宇恒介绍说,在第12代PowerEdge服务器的研发中,戴尔的研发人员曾访问了17个国家和地区超过7700个用户,倾听他们的反馈意见,并引入了多项创新技术来满足用户的需求,这种创新和改进大到在增加刀片服务器密度的同时改善其冷却能力,小到机器前面板上液晶显示板的位置设计。

据介绍,新款服务器均采用英特尔至强E5-2400和E5-4600处理器系列产品。彭宇恒特别介绍说,M420是世界上惟一一款1/4高双路刀片服务器,可带来高计算密度、性能和效率。在带有热能工程的10U机箱PowerEdge M1000e中,最多可容纳32台M420服务器。此外,用户还可以使用M420和戴尔Force10 MXL 10刀片交换机,将每个机箱的节点数量加倍。

彭宇恒表示,戴尔为了保证业务连续性,在服务器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上都做了很多努力。此外,他特别强调,戴尔非常关注服务器的制造工艺,并引领x86服务器的工艺水平。

午间养生重在“休” 篇7

那么午睡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1 消除疲劳, 恢复精力。

上午, 人的精力总是比较旺盛的, 这是因为经过了一夜休息, 内部机能获得了休整, 前一天的疲劳消失了。但是工作或学习一个上午以后, 由于体力和脑力的高度集中和紧张, 新的疲劳又产生了, 并且人体内的热量也有很大的消耗, 这时候生理机能除了要求补偿消耗掉的热量外, 也要求能够适当地消除疲劳, 恢复精力, 以便下午更好地进行工作和学习。

2 补充睡眠, 消暑解热。

夏天日长夜短, 天气炎热, 早上鸟鸣蝉噪, 夜间蚊叮蝇爬, 加之暑热袭人, 人们夜间入睡迟, 早上醒得早, 不仅睡眠时间短, 而且睡眠质量也不高, 这就更需要通过午睡来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况且, 由于中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 人的中暑大多发生在中午前后, 此时若能来个午睡, 放松静养一下, 会降低中暑的发病率。

3 增强体力, 改善功能。

午睡虽不是主要睡眠, 且时间短暂, 但它所产生的效应却不容忽视。午睡不但有利于补足必需的睡眠时间, 使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并对改善脑部血供系统的功能、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作用, 同时午睡还具有增强机体防疫功能的作用。此外, 午睡还可减少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病机会。

4 保护大脑, 缓解紧张。

当睡眠时, 不但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受到保护抑制, 得到休息, 同时身体各部分也得到一个全面的休息, 全身肌肉松弛了, 因活动而消耗的体力就可以逐渐恢复过来, 身体内部的各种器官就可以平静更有规律地工作。根据卡铁尔大夫的理论, 日常活动能使人分泌出产生细胞衰老的氧化物。因此, 午睡时人可得到更好的保养, 紧张也得以缓解。

5 研究表明, 午休是正常睡眠和清醒的生物节律的表现规律, 是保持清醒必不可少的条件。

不少人, 尤其是脑力劳动者都会体会到, 午休后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国外有资料证明, 在一些有午休习惯的国家和地区, 其冠心病的发病率要比不午睡的国家低得多, 这与午休能使心血管系统舒缓, 并使人体紧张度降低有关。所以, 有人把午休比喻为最佳的“健康充电”, 是有充分的道理的。

6 午睡有助于降低血压。

美国的研究人员称, 45分钟的小憩就能够有助于降低血压, 此外白天抽时间打个盹可以改善心脏健康, 特别是当你在晚上没能获得足够睡眠时间的时候。不仅是对健康有好处, 一个短时间的睡眠还可以帮助你调整到较好的工作生活状态。

了解了午休对人体的好处, 那么午睡时应该注意什么?

1 不要饭后即睡:

刚吃了午饭, 胃内充满了食物, 消化机能处于运动状态, 如这时午睡会影响胃肠道的消化, 不利于食物的吸收, 长期这样会引起胃病;同时, 也影响午睡的质量。

2 午休最恰当的时间为15~30分钟。

研究认为, 人的睡眠分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阶段, 是周期性循环交替。一般人在入睡超过30分钟后, 便由浅睡眠进深睡眠阶段, 这时大脑的各中枢神经的抑制过程加深, 脑组织中许多的毛细血管暂时关闭, 流经脑组织的血液相对减少, 体内代谢过程逐渐减少, 若在此时醒来, 就会感到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如趴在桌上睡, 一定要关闭计算机, 避免计算机辐射影响健康, 且用一小枕头垫着头, 以免头部压迫双臂、眼睛, 造成血液循环不良, 影响神经传导。

3 午休和工作:

如果午休后马上要做复杂或危险的工作, 那么最好放弃, 因为午休初醒时, 精神易较恍惚。

4 不适合午休的人:

德国医学专家发现患有低血压及血液循环不良的人不适合午休, 因他们醒后常会头晕脑胀;六十五岁以上老人, 因年纪较大血管常有硬化现象, 而饭后血液吸收营养较多导致血液粘度高, 若立即午休, 容易中风, 故也不适合午休。

5 午休时间不宜过长:

除非前晚睡眠太少, 否则午休请勿超过一个小时, 因为过长的午休睡醒时, 反而头脑不太清醒, 也会影响当晚的睡眠。

6 注意睡的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将裤带放松, 便于胃肠的蠕动, 有助于消化。如果是趴坐在桌子上午睡的话, 最好拿个软而有一定高度的东西垫在胳膊下, 这样可以减小挤压, 比较容易入睡。伏案午睡和坐着打盹会减少头部供血, 使人醒后出现头昏、眼花、耳鸣等大脑缺血缺氧的症状, 时间长了还可引发脊柱变形、腰肌劳损等。有的人用手当枕头, 趴在桌上午睡, 这样会使眼球受压, 还会压迫胸部, 影响呼吸, 也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 使双臂、双手发麻刺痛。

7 午睡地点的选择:

午睡不能随便在走廊上、树阴下、草地上、水泥地上就地躺下就睡, 也不要在风口处睡。因为人在睡眠中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减退, 重者受凉感冒, 轻者醒后易造成身体不适。

住宅部品重在品质 篇8

品质关乎产业存亡

住宅部品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住宅的品质和性能, 房地产行业爆出的多起“质量门”事件, 大多与住宅部品有关。从“毒地板”到“纸装修”再到“瘦身钢筋”, 住宅部品的质量问题层出不穷。这不仅影响了地产企业的发展, 也对部品行业自身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如何解决因住宅部品质量问题引起的整个产业链条问题呢?专家表示, 要以建材部品品质为基础, 建立健康的供应链条, 上下游要基于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开发商不应一味压缩成本, 那必然会导致牺牲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供应商也不应在低端市场一味压低价格而中标, 应通过提高自身产品和服务水平, 来保证市场的占有率。

部品品质对于整个行业尤为重要, 这存在于整个链条。首先, 对供应商而言, 要有部品的标准;其次, 检测的环节要做到万无一失。整个行业都要加强检测力度, 以防不合格建材部品成为品质地产的短板。

而提高住宅部品品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就是由政府授权有关机构对住宅部品进行认证。通过对部品的标准性、通用性、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节能性、环保性等性能评估认定, 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和产业化技术要求的落后技术和产品, 引导通用部品的生产和先进成套技术的推广。

住宅部品认证制度是许多发达国家的通常做法。开展住宅部品认证不仅有利于住宅品质的提升, 而且有利于有关标准的贯彻执行, 有利于节能减排, 对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建立完善的住宅部品体系, 还应建立科学规范的部品认证机制。

突破成本瓶颈谋发展

目前, 我国住宅部品的发展还面临诸多瓶颈。首先, 住宅产业化主要是走构件预制装配的道路, 总体成本较高, 建筑开发企业在市场化环境条件下, 推进住宅部品化与住宅建设成本增加必将发生尖锐矛盾, 住宅开发企业愿意并主动推进住宅部品化必将有一过程。同时部品企业自身研发、推广成本高也是产业发展的瓶颈, 某陶瓷企业推出了一种新型墙体材料, 花了几千万元进行市场推广却未见成效, 严重制约了部品产业发展。

其次, 住宅部品的标准化设计、装配技术的提升、配套构件的规模化生产尚未形成成熟技术。行业内一面是恶性竞争:生产技术、发展方式和产品方面趋同化严重, 某种产品、技术引进或问世, 很快就会被复制, 一旦供大于求, 价格战便拉开恶性竞争之幕, 致使出现“在效率提高的情况下, 行业效益提高不明显”的怪现状。建材行业各领域一直未走出以原材料生产为主的发展阶段,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业内人士评价, 不少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低, 对事关行业发展共性、前瞻性、基础性的关键技术问题缺少有效解决机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较弱, 国际竞争力不强。

最后, 推动住宅部品化的市场环境尚未成熟, 标准化设计、构件生产能力与达到一定规模的住宅产业化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方面, 中小型部品企业预制技术和生产能力不足, 具备成熟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大型企业的机械化施工能力、物流管理能力、总包综合管理能力等还有待提高, 缺乏稳定的PC施工劳务队伍。另一方面, 现有成熟部品企业短期内产能有限且以外销为主, 无法满足各地大规模推广的需求, 且部品企业区域不平衡性严重, 综合能力强的企业多分散集中在珠三角地区, 区域辐射能力差。部品的运输经济半径在中国应低于150公里, 不宜超过300公里。在万科集团29个有项目发展的城市中, 只有11个城市在经济运输半径之内有A类构件厂, 其中, 珠三角有6个城市, 长三角有3个城市, 京津地区有2个城市。

抓住调整结构机遇

住宅部品行业转型和结构调整恰逢其时。当下住宅部品行业“大而不强”、“强而不精”、“精而不优”的特征依然明显。尽管行业收入与资产规模都有了万亿元的量级, 但建筑部品的产能过剩、企业分散、效益低微仍是司空见惯, 特别是恶性竞争困扰着整个行业, 加上陶瓷、家居、地板业的“群雄混战”, 使行业的整体性亏损依然严重。因此, 必须“跳”出部品看部品, 抓住行业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 探索一条通过资源整合取得规模优势、通过科技进步实现节能减排、通过区域协作抑制恶性竞争、通过提升管理获得企业盈利的转型创新之路。

部品节能大有可为

相关数据显示, 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49.5%, 而建筑材料是建筑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筑工程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住宅部品的节能效果直接决定建筑住宅的能耗, 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能耗。因此, 国家科技计划把建筑部品节能作为重点, 研发了大批新技术、新产品、新装置。

住宅部品的多样性决定了节能途径的多样性, 通过采用新技术对传统住宅部品进行升级改造, 如对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照明、炊事、家用电器、电梯等方面进行升级改造, 可实现理想的节能减排效果。此外, 住宅室内热湿环境低能耗控制技术、高温离心冷水机组、太阳能光热技术、地源热泵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等, 都能有效实现节能目标。

住宅部品在使用过程中, 不同的使用方法也能达到不同的节能效果。建筑墙体时, 可采用节能型围护结构复合型节能材料构造, 大力支持板状复合墙体, 鼓励发展石膏板内隔墙系统, 将居住环境从冷涩的水泥转变为暖性、会呼吸的石膏环境, 既能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又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住宅部品的不同选择, 也影响住宅的质量和节能效果。在地材方面, 可采用能够减少地表水污染, 并能排水的植草路面砖;在墙材方面, 可以采用新开发的加气混凝土砌砖, 可用木工工具切割成型, 具有阻热蓄能效果;在墙饰方面, 可用草墙纸、麻墙纸、纱绸墙布等产品, 具有保湿、驱虫、保健等多种功能;在管材方面, 可用塑料金属复合管, 其内外两层均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 兼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 且不生锈, 无污染;在漆料方面, 可用施工简便、多种颜色的生物乳胶漆, 能给家居带来缤纷色彩, 并能抑制墙体霉菌。

据统计, 2010年我国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超过4000亿块标砖, 占墙体材料总产量的60%左右, 新型墙体材料应用量3500亿块标砖, 占墙体材料总应用量的70%左右, 通过这一墙体材料革新, 不仅推动了新型墙体材料技术与产业升级转型, 也推广了保温结构一体化新型建筑节能体系和轻型结构建筑体系等一批建筑节能新材料。

新型住宅部品打破传统住宅建筑主要采用钢筋、水泥、土砖、陶瓦的建筑模式, 主要以可再生的生物质材料以及可回收利用的金属、塑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不仅能够在墙体中以植物纤维的形式固化大量的二氧化碳, 而且85%材料可再生利用。从而有效解决了建筑报废时, 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问题。采用独特复合材料地锚机构取代传统住宅修筑的砖石地基, 在房屋需要拆除或迁移时, 可将房屋的锁固螺丝拆卸开, 将设置在地下的地锚拔出后, 即可将房基恢复到住宅建造前的地貌,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以往住宅 (尤其是农村住宅) 建设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程度。

新型住宅部品既可以建造7层以下的住宅, 又可以通过另外增加复合材料框架结构的形式, 建造20层甚至更高的低碳住宅。通过优化创新设计, 可以通过工厂化标准生产提高建筑的安全、节能、环保、生态以及健康指数, 还可大幅度降低建筑的成本, 可缓解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矛盾。

转向集约化生产

住宅部品作为打造住宅产业化的重要材质载体, 具有高度的产业化特点, 这一特点有助于推动绿色施工的发展。由于采用部品工厂化预制与现场装配, 施工现场基本无混凝土现浇和钢材加工作业, 实现了干法施工, 减少了建筑垃圾的产生、建筑污水的排放、建筑噪音的干扰以及有害气体与粉尘的产生, 让整个施工体现了绿色施工的理念。同时, 由于装修与结构实现一体化, 同步设计、同步施工, 避免了二次装修造成的建筑垃圾和建材浪费。

沈阳丽水新城、深圳龙悦居是两个住宅产业化项目, 都采用住宅部品装配方式建造。其中深圳龙悦居由万科代建, 采取的是“预制装配整体式内浇外挂体系”, 外墙板、楼梯采取工厂预制生产。经万科以16万平方米住宅建筑面积测算, 与传统建造方式相比, 节约标准煤320吨;节约木材160立方米;减少废水5.4万吨;减少施工垃圾约1600吨。总体上节约20%左右。

绿色施工有助于促进建筑业的生产方式向以“管理高效、环境友好”为核心特征的集约化生产模式转变, 推动建筑工程项目采取节能、节水、节材措施, 降低和减少扬尘、噪声、固体废弃物的排放, 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按照规范管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关心作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原则, 有效开展绿色施工样板工地活动, 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大力推动施工过程节水降耗。

通过推进绿色施工, 促进建筑业生产方式转变, 深入挖掘建筑业节能减排的潜力, 促进建筑节能服务业、节能环保设备和制品制造业、新型建材和部品生产业、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升级, 更好地发挥建筑业对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作用。

住宅部品体系是住宅产业化的重要技术支撑和科学基础, 建立住宅部品体系将大幅提高住宅的生产效率和工业化水平, 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和责任追溯, 有效促进产业协作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推广应用, 从而大幅提高我国住宅装备水平和工业化建造水平。

新闻写作重在采访 篇9

一、注重采访, 夯实新闻写作基础

新闻这门学科是一个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个实践是什么呢?就是新闻采访。采访是新闻事业存在的基础, 是新闻活动的起点, 是新闻事实向新闻报道的唯一桥梁。每个记者都应当从理论的高度、实践的高度认识新闻采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认识到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 采访决定写作。新闻采访是一门学问, 本质上是一种认识客观事物的特殊社会活动。怎样才能写出好稿子呢, 就是一定要到实践当中去采访、去体会、去撰写。即所谓“七分跑, 三分写”。采访本身既是采集酝酿过程, 也是辩证思维过程。它要求记者进行精力高度投入、非凡的精神劳作。

二、未雨绸缪,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采访必须重视效果, 而掌握采访方法是提高采访效果之必需。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采访头一个关键就是要拟定提纲, 做好准备。在采访准备上所花的时间有时多于采访时间, 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把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做细、做深、做好, 才会成竹在胸。一个成熟的记者决不会去打没有把握的仗。艾丰在《新闻采访方法论》中说:“采访, 实质上是人的一种认识客观事物的活动。贯穿于采访活动全过程的主要矛盾, 是认识主体——记者同被认识的客体——事实之间的矛盾。简言之, 即主观同客观的认识与被认识, 反映与被反映的矛盾。”作为记者, 在采访活动中, 你是主体, 你是主动者, 采访对象是被动的客体, 一定要让对方知道你要做什么, 要怎么配合你。采访提纲的拟订和记者的采访习惯、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但确保问题的明确、独特、准确、连贯、创意、引人入胜是更为重要的因素。

三、注意方式, 与采访对象良性互动

采访的方法也非常重要。采访的活动方式很特殊——社会活动, 它主要不靠行政的手段进行工作, 而是主要依靠社会交往和个人交往, 靠独立活动和朋友式的平等交谈取得所需信息。这就决定了一次成功的采访不是记者一个人唱“独角戏”, 而是采访者与被采访者双方高度默契配合的结果。要达到这一境界, 就需要记者与采访对象良性互动。

(一) 加强“印象管理”

从某种意义上说, 新闻采访是一门人际交往的学问。在直接的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中, 准确的社会认知有利于交谈双方调节心理状态, 采用得体、适宜的态度和方法, 提高采访效率, 达到采访目的。记者采访, 需出入各种场合, 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 也属于一种公众人物。有意识地向对方展示美好的自我, 吸引对方的注意, 将采访气氛调节到尽可能的融洽, 是十分必要的。西方社会学者主张, 在人际交往的场合, 人们应当注意加强“印象管理” (impression?management) 。“印象管理”又称“印象整饰”, 指有意识地控制别人形成自己所需要的形象的过程。行为者选择适当的言辞、得体的表情和动作, 可使知觉者对自己产生某种特定的看法。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 (I.Goffman) 认为, “人在生活舞台上演出的种种行为和戏剧表演一样, 分前台和后台。前台是展现于观众 (即交往对象) 面前的一种情境, 个人前台专指印象整饰。一旦人们进入前台, 就会将自己的种种外表和举止同他人的期望相一致, 若要做到这一点, 位于前台的人必须以理想化的形象、表达的控制以及一定的社会距离等手段来取得观众的信任和尊重。”采访实践中, 影响着记者“印象管理”效果关键因素之一的是见面的第一印象。心理学的解释是:它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 指“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人们都对和自己有相似之处的人和物有亲近感, 而对和自己差异太大的人和物产生排斥感。物以群分, 人以类聚。因此, 要尽量给对方一种与自己同属一“类”的感觉。特别是他看见你的第一眼。从这一点上来看, 可以这样讲, 采访总统就要像总统, 采访农民就要像农民。人们初次相遇, 总要首先观察对方的衣着、相貌、举止以及其他可察觉到的动作反应, 然后根据观察到的印象对对方作出一个初步的评价。虽然第一印象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根据有限的、表面的观察资料所得出来的, 但由于它的新异性和鲜明的情绪色彩, 却能在人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社会心理学家阿希 (S.E.Asch) 在研究中发现, 第一印象的作用不仅强烈而且持久。美国学者伦纳德·曾宁博士在他所著的《接触:头四分钟》一书中指出, 交接新认识的人时, 头四分钟至关重要。如果一见面就给采访对象格格不入, 生存在不同世界的感觉, 那么采访就很难成功了。笔者就曾经吃过这样的亏。有一次, 笔者去乡下采访税改费给老百姓带来的影响。那天, 笔者穿着高跟鞋。在田地里看见了正在劳作的农民。从车上下来一脚踩在泥上, 鞋跟陷进了田里, 弄了半天也拔不出来, 引来农民一阵哄笑, 记者顿时面红耳赤。就这样, “出师未捷身先死”, 记者满腹的采访计划夭折了, 那次采访以闹剧收场, 记者最终无功而返。

(二) 钻入人物内心世界

采访活动中有很大一块是人物访谈, 通常的做法是提问。但是“提问”两字的内涵可就深远了。提什么样的问题, 能不能够抓住中心, 对方是不是会恳切真实地回答, 这些都是必须注意的。否则, 记者在那里忙活了半天, 文章出来后, 采访对象摇摇头说:那不是我。做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真是一件尴尬的事情。采访方式当然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不可苛求一致。正所谓文无定法, 采访也无定律。但是想要得到高质量的人物新闻, 一定要钻入人物的内心世界。采访比较熟悉的人, 一般是先列个提纲, 以便从过去芜杂的印迹中挣脱出来, 照单行事, 不致疏漏重要环节。采访生疏的人, 应当先把这个人归到大千世界中的一类人, 再对这类人作一个深入的了解。最后在见到采访对象时先和他谈他们这一类人共同关心的话题和生活, 然后再根据采访的需要, 把他从这一类人中隔离出来, 共同探讨他的独特之处。这样, 既有面上的情况, 又不乏点上的特色, 既是典型, 又是他自己。在这一点上, 可以借鉴文学大师鲁迅“典型塑造”的方法。

(三) 关于“晕轮效应”的补救

历史教育重在养成 篇10

学习历史的过程, 与其说是记忆, 不如说是理解和体验。记忆是简单的再现、认知, 理解需要情感的认同与交融, 体验是一种精神的内化和营养的吸收, 是人生价值观的养成。记忆、理解和体验三个层次递升的全过程, 就是一个继承人类传统而生成智慧和养成人格的过程, 养成是一种过程, 是一种积淀, 也是一种结果。比如学习屈原, 不仅要记住屈原的事迹, 更要理解其《离骚》的情感, 体验“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高远人生境界。

一、体验“人”的历史, 养成内在人格和外显才智

人类生生不息不断进步, 铸就了合规律、合人性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留给后人的财富中, 人格传统继承和发展是最具本质性的, 所谓“文化养人”“血脉相连”“香火不绝”。历史所给予人的智慧是潜移默化的, 所谓“牢记古训”“读史明智”“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以改革史的学习为例, 战国的商鞅改革, 北宋的王安石改革, 近代的康梁改革, 历史发展的内容在变化, 但社会追求改革与发展的精神是永恒的, 改革需要大无畏的勇气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二、体验民族的、乡土的历史, 养成爱民族、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与“品德”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 光辉灿烂, 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资源。当个人的情感与国家民族的荣辱兴衰紧密相联时, 深厚的民族意识、爱国情感不知不觉, 自然生成。传统的精神和品格不断内化, 从而形成个人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 真正受益终生。如科技史的教学, 就应使学生基本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 感受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从而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萌发和加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三、体验世界历史, 养成国际意识

绿色环保重在宣传,更重在品质 篇11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现在对于纺织品的要求愈加注重“环保、绿色、天然以及功能性”,这也是人们消费观念和生活品质提高的表现。供应商也会顺应市场需求给自家产品贴上这些标签。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免有些厂家过度炒作产品性能,从而导致甚至是一些知名服装品牌也难逃“质量门”,当中涉及的甲醛、PH值超标甚至查出可致癌染料等纺织品服装质量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关注绿色环保没有错,可是一些过多的、过度的要求和炒作,导致一些坚持走质量路线的企业也吃了“哑巴亏”。

“产品宣传的夸大与否其实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之一。”记者在和纺城企业家聊起这个话题时,绍兴禄龙针纺有限公司董事长盛阿根从企业角度进行了解答:“在我看来,所谓的‘过度宣传’甚至‘炒作’并不是企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要保证纺织面料各个生产环节的环境效益最大化才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印染环节。”

众所周知,印染行业属于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在当今形势下,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议题。绍兴华通色纺有限公司董事长季国苗以麻面料的生产为例向记者解释,“麻纤维化学脱胶后的COD高达两到三万,而大麻纤维运用微生物脱胶技术可以将COD含量降到2000,之后再进行处理可以将COD从2000继续降解到100,直接可排放入河,不会产生环境污染。”

此起彼伏的“绿色”词汇和关于有机、环保、可持续性的产品宣传确实使消费者增强了环保意识。但是,有科学依据的宣传才是促进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绿色环保功能性强大的概念推广虽然愈演愈烈,但我们仍应相信广大纺织面料制造商在理念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在控制生产节奏,始终不忘功能性纺织面料制造的初衷。纺城作为面料王国,亦应在这点上抱有行业领先观念,树立自己的模范标杆作用。

“动在金秋·活力纺城”活动展纺城党员风采

为进一步丰富广大党员干部的业余生活,激发体育锻炼热情,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展现轻纺城党员干部敢于拼搏的精神面貌,近期,由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动在金秋·活力纺城”体育竞赛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具体活动内容包括游泳、乒乓球、羽毛球和拔河这四项体育赛事,其中最后一项拔河比赛于近日在创意大厦举行。来自建管委各级党组织的8支参赛代表队共80余人参加了比赛。

伴随着裁判员的哨声,参赛队员们个个铆足了劲,齐心协力,全力以赴,时常出现势均力敌、胜负难分的局面。场边的拉拉队也是不甘示弱,纷纷为参赛队员呐喊助威。随着比赛的白热化,热烈的现场氛围也是越来越浓。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最终,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荣获第一名,中国轻纺城东市场网格支部和中国轻纺城开发经营有限公司分别获得第二、三名。(邬莹颖 文/摄)

柯桥数码印花出专业教程

数码印花技术是一种集机械、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由于其污染较小、色彩丰富、表现力强、印染速度快,适合个性化、小批量、多批次的印花产品市场需求,因此在纺织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

柯桥区作为全国最大的数码印花产业基地,区内约有60多家企业开展相关的印染业务,数码印花产业日渐走向成熟。虽数码印花近年来成为印染业的热门技术和话题,但是关于数码印花实践操作的教程在国内却是少之又少,而原色数码印花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为海近日编写的《数码印花工艺教程》着实弥补了这一遗憾,为柯桥乃至国内的数码印花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据了解,该书将数码印花理论和实践操作有效结合起来,从数码印花技术的起源与发展、设备配备、图案设计制作、工艺流程、产品应用等方面,全面、系统地介绍数码印花的发展历程及操作方法。出版后,很快成为行业中炙手可热的畅销书。

绍兴原色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从2009年开始就开展数码印花工艺的研究,已掌握了一整套的数码印花工艺流程技术。张为海表示,出书分享经验并不担心同行借鉴了经验而影响生意,恰恰相反,他希望可以向更多的业内人士普及数码印花的知识以及技术,以此推动柯桥数码印花产业的发展。(陈晓莉 文/摄)

智慧调控重在实效 篇12

一、智慧调控的根基:正确定位, 明确调控目标

对房地产市场实施宏观调控的首要问题, 是要明确调控的目标, 而要明确调控目标, 又必须要对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定位, 这是智慧调控的前提和基础。

首先必须明确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和作用, 这是由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房地产业的产业链长, 关联度强, 带动系数大,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直接或间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在2个百分点左右。住宅建设投资和住宅消费双向拉动经济增长。前一时期有人提出“国民经济去房地产化”, 否定房地产业的支柱产业地位和作用, 对房地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十分有害的, 不利于新常态下确保国民经济中高速增长。所以必须对房地产的支柱产业地位和作用取得共识。

鉴于这一认识, 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应当是实现房地产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促进国民经济中高速增长。

其次, 房地产宏观调控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住房消费是关系到居民生活的重大问题,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发展生产, 满足需要, 发展住宅建设的目的, 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居住需要, 这是发展房地产业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 宏观调控的目标, 应当是在住宅建设稳定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改善居住条件, 提高居住水平和居住质量, 这是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根基和灵魂。

为了满足人民的住房需求, 必须确保城乡居民买得到房, 买得起房, 租得起房, 这就要严格控制房价, 保持房价的基本稳定和合理定价, 这是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第三个重要目标。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是一套中等住房的价格相当于居民年收入的3倍至6倍。我国一线城市的房价畸高, 涨幅很大, 远远超过居民收入增幅, 远离合理房价的标准, 房价泡沫越积越多, 隐藏着极大的金融风险, 控制房价具有极端重要性。但是房价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不能单纯强调控制房价, 而是要通过供给侧、需求侧改革、控制土地价格等多方面措施, 求得供求平衡才能奏效。

二、智慧调控的依据:认清形势, 精准调控

对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的准确判断, 是实施宏观调控的客观依据, 也是精准调控的基础。同一般商品比较, 房地产供给和需求具有一系列特点, 从市场供给方面看, 具有明显的刚性和时滞性, 房地产商品的生产周期长, 一般要两三年甚至数年时间, 短时间内供给不易及时调整。同时, 房地产是房屋建筑物和土地的结合体, 土地供应刚性对商品房供给的制约作用特别大。从市场需求方面看, 房地产需求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地区性特征。商品住宅价值量大, 受收入水平限制, 住宅市场需求可分为消费性住房需求和投资性住房需求两大类;消费性住房需求又可分为:高档房、中档房、低档房三类需求。同时, 受各地区收入水平和人口数量等影响, 住房需求也有很大的地区差别。

充分认识房地产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特点, 才能真正摸清市场供求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制定正确的调控政策, 做到精准调控。今年年初的时候, 重点强调商品房总量过剩, 要去库存, 各地纷纷出台宽松的调控政策, 如放宽信贷、放宽购房限制等等。而到了下半年出现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上涨过快的情况, 又反过来采取紧缩政策, 收紧房贷, 重新启动限购、限贷政策, 这一宽一紧实在使人费解。说到底, 还是对房地产市场形势缺乏准确判断, 政策左右摇摆。

笔者对“房地产市场总量过剩”的说法持怀疑态度。如果是总量过剩为什么房价那么高, 涨得那么快?特别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个一线城市和大多数省级二线城市今年以来住房价格上涨了30%以上, 明显是住房供不应求, 而不是供给过剩。前一时期的宽松政策助长了住房价格上涨。

从总体来看,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高峰时期, 2亿多农民工市民化, 需要提供大量住房, 而土地供应偏紧, 普通商品住房建设还要大力发展。精准调控需要从供需两端着力, 供给方面, 要求增加住宅土地供应, 特别是要调整住宅供给结构, 增加中小套型住房供应。需求方面, 要大力支持自住性刚性需求, 抑制投资性住房需求, 采取差别性住房政策。

三、智慧调控策略:分城施策, 精细调控

房地产是不动产, 具有固定性和不可移动性的特征, 这就决定了房地产市场供给和需求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差别性。我国北上广深一线城市, 省会级二线城市和三四线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发展程度、供需状况、住房价格等差异很大, 精细调控必须给地方调控决策自主权, 分城施策, 因地不同、依需有别, 全国不搞一刀切调控。

目前, 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 供需不平衡的情况突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由于收入水平高, 导入的人口多, 住房的需求量大, 而土地供应不足, 商品住房供给短缺, 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 自住性需求和投资投机性需求过旺, 双向拉动住房价格快速上涨。在这些地区的调控, 需求侧应采取紧缩政策, 加大抑制住房投资投机力度, 压缩投资性需求。具体实施时, 还要求精细区分需求, 区别对待, 有保有限。保的是刚需和自住性需求, 限的是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同时, 要加强供给侧的调控, 增加住宅用地供给, 加快住宅建设, 整顿违法违规的开发企业和中介服务企业, 规范市场行为, 实行综合调控。

从实践中看, 不少地方调控新政还是体现了这些要求的。北京市的“京八条”, 把“加大住宅用地供应力度”放在第一位, 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进一步增加住宅土地供应, 并且调整土地供应结构, 加大中低价位, 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应比例, 满足刚性自住性住房需求。上海市的“沪六条”, 也提出增加土地供应和加强销售环节监管等措施。

二线省会级城市由于供求形势有别, 房价涨幅不一, 调控政策力度应当有所区别。

至于三四线城市, 主要还是住宅供过于求, 供给过剩。因而在宏观调控上还是应采取宽松政策, 鼓励居民买房。

四、智慧调控的机制:政府主导, 市场调节

在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中, 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个重大的关键问题。智慧调控必须建立在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础上。

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核心问题, 是如何提高房地产资源配置效率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房地产资源主要是由市场机制调节和配置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这对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指明了方向。所谓市场配置资源, 就是遵循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 运用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调节资源配置, 简要地说, 就是依据价值规律, 反映供求关系, 体现竞争原则, 把房地产资源配置到效率最高部门和企业中去, 实现资源配置高效率。所以,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房地产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主导作用, 主要是制定国民经济长期发展战略, 掌握调控方向, 采取正确调控政策措施, 引导房地产市场协调稳定健康发展。尽量少用行政命令手段, 主要利用税率、利率机制调节, 以间接调控为主。

政府主导和市场调控决不是矛盾的, 而是存在互补性, 可以做到内在结合。市场调节的长处是信息灵敏反馈快, 资源配置效率高, 但也存在着盲目性、滞后性、分化性等缺陷;政府主导的长处是可以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从全局出发协调各方面关系, 做到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但也存在着对房地产市场干预过多, 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把二者结合起来, 取长补短, 就可以既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高效率, 又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这就保证了房地产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五、智慧调控方式:放眼长效, 依法调控

前一时期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频繁多变, 往往是一年一变, 搞得地方很被动, 居民不知所措, 搞乱了科学预期, 房市脱离正常轨道, 房价泡沫越积越多, 面临泡沫破裂的危险。究其原因调控决策者犯了主观主义短视的毛病, 头痛医头, 脚痛医脚, 没有从根本上建立长效机制, 科学调控, 依法调控。

所谓长效机制是指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较为规范、长期起调节作用的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既包括反映社会主义本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规律, 又包括反映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前者如发展生产、满足需要的基本经济规律, 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规律、按比例协调发展规律等, 根据这些规律制定的保障民生、充分满足居民居住需要的住房政策, 支持自住性住房政策和住房社会保障政策等, 都是对整个社会长期起调节作用的长效机制。后者如反映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利率机制也是利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的最好的长效机制。政府可以运用信贷政策, 通过控制住房消费信贷投放的货币量来控制住房需求, 住房需求不足时放松房贷, 反之, 住房需求过旺时收紧房贷, 特别是对投资投机性购房, 通过限制房贷成数 (首付款) 和提高房贷利率, 可以抑制住房投资和投机, 稳定房价。

财政税收政策也是较好的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如增加住房税收可以抑制过旺的住房需求, 降低住房税收可以扩大住房需求。世界各国都通过物业税 (或房地产税) 来抑制投资性投机性购房需求, 取得了较好效果。我国至今尚未开征物业税, 靠“三限” (限价、限购、限贷) 来控制投资和投机性购房, 决非长久之计, 应尽快出台物业税政策。

上一篇:作文教学中情感培养下一篇:军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