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资源

2024-06-22

连续性资源(精选7篇)

连续性资源 篇1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综合运用了图表、标语、示例以及目录等形式多样的策略,呈现出直观形象、一目了然的表达特点。事实上,非连续性文本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尤其是对其现实生活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理应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着力于教材,推动置换与互通

1.紧扣目录,促进连续性文本的导入与回顾。

目录作为图书编排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基本形式,是图书内容罗列、整合顺序的鲜明线索。依循目录,读者就可以一目了然地感知图书内容,把握图书结构。而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并开掘目录在教材构建中的价值,使得目录仍旧是阅读教学中被人遗忘的角落。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视角来看,教师应该在开学之初对教材目录进行整体阅读,明晰本册教材的整体内容和编排结构。而在每个单元教学的末尾,教师也应该再度利用目录,或以整体视角观照整个单元的学习,或以回顾的视角在目录的牵引下实现对单元教学的回顾。

以苏教版四上第六单元为例。教者通过对目录的阅读,通过对《诚实与信任》《珍珠鸟》《九色鹿》的初步感知,思考编者为什么将这几篇课文划分在同一单元,从而确定本单元的教学主题———诚信,继而在教学课文时能够紧扣“诚信”的主题,时刻把控研读的方向。而在单元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再次引领学生关注目录,让学生辨析每篇课文对主题的阐释以及表达的方式,从而促进学生价值认知的系列化、丰富化。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以目录总领单元教学,明确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再以目录回顾课文,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梳理、整合。学生在回忆、说话、练笔等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了语文能力。

2.依托图表,强化非连续性文本的感知与体验。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将其语言文字转化为图表等非连续性文本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对课文文本进行了深入解读,同时也强化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1)依循体裁 特质开掘资源。

以教学《恐龙》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介绍的各种恐龙的特点进行梳理整合,将整篇课文的内容浓缩为简洁的表格。鲜明的形式,核心语句的展示,让学生轻松地感知了不同恐龙的特点,并为感知课文说明方法的表达奠定了基础。如在游记类文本《记金华的双龙洞》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厘清文本的表达顺序,在制作游览图中感知课文内容、体验作者的谋篇布局。

(2)运用综合 活动沟通内外。

对于涉及知识类的文本,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打通课堂内外的链接,以综合实践的方式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制作。例如在教学《神奇的克隆》一文后,我让学生通过网络下载、报刊剪贴的方式搜集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将图片、文字等相关资源制作成各种小报、幻灯片,从而借此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融合学科,促进融合与链接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科之间的高度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学生早就开始接触非连续性文本,在感知实践中加深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认知。因此,强化学科之间的高效互通,对学生感知和编制非连续性文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1.联姻品德,提升学生信息提取能力。

小学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涉猎面极广。这些资源不仅成为品德的知识点,很多内容也是语文教学解读文本的重要资源,为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体悟文本思路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保障。例如苏教版教材四下《沙漠中的绿洲》一文就通过阿联酋人民对优美环境的精心营造,表现了阿联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为了引导学生感受阿联酋环境的优美,教师充分运用品德教材中环境污染的图片以及相关调查的统计表,以我国的环境状况与阿联酋的优美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思品教材中非连续性信息的提取,学生从而深入感知了阿联酋人民在沙漠中建设绿色之城的不易。

2.融通科学,提升学生表达辨析能力。

科学学科的教学提倡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丰富知识的同时,积累更为直接的认知经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恰当链接这些知识和经验,便可以有效突破语文学习中的难点。例如在教学《大自然中的文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课文,解读课文,教师将科学教材中的《地表的变迁》图表知识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中来,学生不仅高效低耗地完成了对课文知识信息的获取,更对课文言语表达方式有了深刻体悟。

语文的外延即生活,语文浸润在学生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若能做语文教学的有心人,便可以将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其他课程与语文课程进行有效对接,借助非连续性文本,从而轻松地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

三、指向于生活,强化拓展与延伸

新课标理念倡导语文的教学与考评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学生语文能力综合提升的平台不只在教室中、教材上,还应该借助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有效体悟。因此,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开掘与运用,既满足了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是学生现实生活的需要。

1. 在考查和创编中服务于生活。

教师在教学之余,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引导学生将生活常态下需要阅读的非连续性文本作为课堂教学的课程资源,诸如各种电器的使用说明书、药品的服用方法等。例如在六年级的一次测试中,我就以“实名制火车票”为蓝本,对火车票中始末地点、乘车时间、车次、车厢等诸多内容进行了考核。这就是对学生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时的信息提取能力、辨析能力的有效考查。教师应该以此为启示,使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能够扎实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体系中来。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展现了历史名人的感人事迹,而这类文本的教学重点是借助文本语言感知人物形象,并在此基础上习得作者表现人物、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在这类文本的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创造性地使用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教学,则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根据这一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宣传产品,利用卡片或者宣传画的方式对产品特点进行宣传,从而借助非连续性文本提升学生的创新和表达能力。

2.在罗列与规划中服务于生活。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对非连续性文本的体悟与绘制作用于现实生活,这是语文教学与生活进行链接的重要途径。学生常常在生活实际中对自我的生活、学习的规划无所适从,导致最后参加活动毫无条理。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对这类非连续性文本进行规划,就能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生活以及活动进行合理有序的安排,提升参与活动的质量。

例如在庆祝元旦的活动中,师生决定搞一次班级环境布置。教师依据这一活动契机,引导学生对布置环境需要购置的物品进行科学的分类,并罗列相关的物品清单,最后将每项物品的预估价格呈现在后面,以便采购时不至于遗漏。长此以往,学生不仅养成了依靠非连续性文本规划活动的意识,更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非连续性文本是学生走进生活、走向社会的依托。因此,语文教学理应承担起这一重要职责,并在有限的教学时空中有效地将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融入到语文课程教学体系中来,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连续性资源 篇2

关键词: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样木;复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7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3-128-02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以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为目的,以省为单位,利用固定样地为主,进行定期复查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准确地查清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消长情况,分析研究间隔期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现状和变化情况,找出森林资源变化的规律及趋势,为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林业结构及监督检查森林资源消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提供依据。

在连清工作中,样地与样木复位是外业调查工作的关键环节。样地和样木复位就是使本期所测的样地和样木与上期保持一致,只有实现样地与样木的准确复位,才能保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连续性、准确性和可比性,从而科学反映森林资源的消长和变化情况。笔者多次参加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现结合工作实践,对样地与样木的复位技术进行阐述与探讨。

1 样地复位技术

样地复位包括3个方面:寻找上期样地、上期西南点的复位、上期4条边界的复位。

1.1 寻找上期样地

1.1.1 向导法寻找 调查人员到达乡镇后,应通过当地林业站或乡、村干部及时联系上期的向导人员带路。在大别山区,由于地形复杂、山高坡陡,很多样地都座落于位置偏僻、人迹罕至处,向导往往可以带领调查人员走最近的路线或选择最省力的路线到达样地,有的熟悉情况的向导甚至可以直接找到样地西南点,从而为调查人员节省大量时间和体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2 GPS法寻找 由于上期已经采集了样地西南点的GPS坐标值,调查人员可以预先输入样地坐标值,待接近样地时打开GPS导航,根据GPS指示的距离和方位角等信息找到样地。

1.1.3 利用上期记录法寻找 对于有些样地,上期记录注明了样地内或附近有大石、通讯铁塔、距离某户的墙角几米、有小河流过等信息,或者样地记录显示样地内树种的明显区别与周边树种情况,调查人员可以结合地形图在远处很容易发现并确定样地的位置。

1.2 样地西南点复位 对固定样地而言,样地西南点水泥桩或PVC管的准确复位是周界和样木复位的前提和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对于测树样地,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由熟悉样地情况的原向导或知情人直接找到样地西南点水泥桩或PVC管,这样既准确又省时。

(2)由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间隔期较长,有的向导也只能找到样地,无法回忆西南点位置。这时为节省时间,调查人员可手持罗盘仪先行判断正北方向,再参考前期定位物或定位树及样木位置图判断并确定西南点位置。

(3)有的样地西南点水泥桩或PVC管无法找到,但定位物或定位树可以确定,此时应进一步核实定位树或定位物的准确性,再通过拉皮尺三角快速确定西南点位置。如仅存一个定位物或定位树,则利用此定位树或定位物及最靠近西南点的其他样木,用罗盘仪反打来确定西南点的位置。

(4)对于设在大面积幼林、经济林、灌木林和未成林造林地及非林地中的样地,如上期未设水泥桩及定位物,难以找到西南点时,应根据前期引线记录,在引线起点上架设罗盘仪,按照上期引线的方位角、水平距重新引线确定西南点位置。

(5)西南点水泥桩的保护。由于西南点水泥桩及定位物的极端重要性,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加以保护:告知乡村组负责人及样地户主妥善保护好水泥桩;定位物尽量选用不易移动或毁坏的地物如大石、铁塔、电线杆、桥涵、房屋的一角(注明户主姓名);定位树尽量选取板栗、油茶、桃、李、杏等经济林树种,不要选取成熟的杉木、马尾松、泡桐等用材树种,因为前者较之后者被采伐的可能性更小,定位树更容易保存长久。

1.3 样地周界复位技术 西南点准确复位后,应立即进行周界复位,周界复位就是在西南点准确复位的基础上,以上期周界准确为前提,使本期周界与上期周界相吻合、本期界内界外木与上期界内界外木相吻合。周界复位应做好以下几点:

(1)除地形复杂、起伏较大或坡度较大难以通视的样地,周界复测时,应力求通视,一条边界一次测完,尽量不转站,以减小闭合差并节省时间。

(2)如果西南点落在陡峭处或被大石等地物遮挡时,可将罗盘仪向正北或正东方向平移复测,一条边测完后再往回平移完成这条边界的复位。除西南点外,另3个角点如有某一点落在房屋、水面或其他不能架设罗盘仪处,应在另两个角点架设罗盘仪,正确判定界内界外木状况,并及时做好标记。

(3)在复位周界时,如果边界上树木多、密度大,应及时做好界外木标记。可在罗盘仪方向指导下在界外木上用粉笔或油漆画“×”,或在皮尺量距未收前画“×”,以防止后期每木检尺时误判产生漏测木或多测木。

(4)在测树样地中,特别是边界上树木较多的样地,复位周界应充分认识节省时间的重要性。因为在地形复杂、杂灌茂盛的样地中复测四条边界需要2~3h或更长时间,应争取一次成功;如反复测量,则会耽误很多时间,导致后期工作时间紧张。为节省时间,不可只按先打正北后打正东的顺序复测周界,因为依照本期罗盘儀改正值打完西南-西北边界后再打西南-东南边界,才发现西南-东南边界与上期周界不吻合而需重新调整西南-西北边界,造成返工,浪费大量时间。应同时打西南-西北和西南-东南边界,罗盘仪在西南点架好后,根据上期的样木位置图,派两人分别向东、北方向一边砍灌一边寻找到上期最靠近边界的样木,用罗盘仪打界,使之仍然在界内,再查看罗盘仪读数,对照本期罗盘仪综合改正值判断样地是否发生旋转。假设本期罗盘仪综合改正值为5°,如依照5°测得东、北两条边界与上期吻合,则样地未发生旋转;如果依照5°测得东、北两条边界有一条或两条边界有呈直线状的界内木打出或界外木打进,则可依照4°或3°等的综合改正值重新测定,直到边界与上期吻合为止,余下的两条边界继续依照4°或3°测定,此时可以推断上期样地发生了旋转。为了保证清查数据的连续性,只要是样地整体发生旋转而非一两条边界错测,则尊重上期边界,仍然依照原边界复位。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大大节省样地周界复位时间。

2 样木复位技术

样木复位就是样地内上期样木号和胸高位置能正确断定,上期树种、胸径经复测无错测的为复位样木。样地、西南点、周界的复位,都是为了保证样木复位的准确性,只有样木准确复位,才能保证清查数据的准确性和连续性。

2.1 号牌法 这是最简便省时的复位方法。找到先期号牌后,直接读数;如果牌号不清,可将号牌表面的树脂、灰尘等清除干净,同时注意区分1和7、3和5、8和9等容易混淆的牌号。

2.2 样木位置示意图法 有的样木因为人为或其他原因导致号牌丢失,可根据上期样木位置图确定样木号码。上期样木位置图上标明的样木离西南点距离和方位以及上下左右样木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样木的号码或判断样木是否被采伐或枯死以及是否为进界木。

2.3 每木检尺记录法 根据上期每木检查记录上的立木类型、树种、胸径等信息也可以大致判断样木的号码。

2.4 其他方法 如果根据以上方法难以复位,但可以看到样木上所留上期模糊的油漆号,再根据树种、胸径、距离、方位等因子来综合判断样木号码;或只能看到上期胸高位置线时,可以测量并记录样木的树种和胸径大小,待样地每木检尺完成后,对照上期样木位置图中大致方向上未复位的样木来复位该样木,此时应注意树种、胸径前后应符合逻辑,避免强行复位。

复位时应尊重上期1.3m胸高位置线,只要在面向下坡方向测量胸高位置线与上期相差在10cm以内,均按原位置重新加固。

连续性资源 篇3

关键词: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外业,操作方法

森林资源一类清查目的是宏观掌握森林资源现状与动态, 为制定和调整林业方针政策, 监督检查各地林业资源消长状况, 评价森林生态功能和效益打下基础。一类清查外业实质就是对国家和地方布设好的样地进行复位并测量样木, 样地为正方形, 边长28.28 m, 面积0.8 hm2, 正方形4个角点分别称为西南、西北、东北、东南角点。依据《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 (2014年) , 现将清查外业的流程和办法归纳如下。

1 加强组织领导与分工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及时成立相应的森林资源清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领导小组负责清查工作的全面布署和科学管理工作。办公室要落实好清查进度和安全管理人员、技术质量指导检查验收人员、资料检查验收人员, 保证专人专用, 负责到底[1]。

2 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分为物质准备和人力资源准备两方面的工作。

(1) 物质准备。根据各地清查工作的实际情况, 需要准备下列物品:前期清查成果的资料、专用平板电脑、地形图、水泥角桩、铁锨、打号机、铁钉、罗盘仪和支架、红漆、毛笔和毛刷等。并且购置安全预防药具, 确保清查人员的人身安全。

(2) 人力资源准备。以前期参加过清查工作的专业技术骨干组成具体清查人员, 并对清查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保证清查人员的技术能力。清查人员要老中青相结合, 为下一次清查储备好人员。

3 利用引点和GPS导航技术寻找样地西南角桩

在寻找样地西南角桩的过程中, 尽可能采用GPS导航技术。在距离样地至少500 m远的地方打开平板电脑上的GPS导航系统, 根据导航系统中显示的当前所在位置和西南角点位置, 在GPS导航系统的指引下, 确定走向样地的路径, 沿路径逐渐接近并到达样地内, 确定西南角桩位置。如果用GPS不能找到西南角桩时, 要采用引点找西南角桩的办法。具体方法是根据上期资料先找到引点, 在引点上支起罗盘仪, 根据方位角和距离找到西南角桩。精度要求:标桩位置在地形图上误差≤1 mm, 引点到样地的测量距离误差小于1%, GPS坐标误差不超过10~15 m[2]。

4 找到样地西南角桩后, 进行样地周界复位测量

在西南角点, 支起罗盘仪, 按照西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顺时针方向, 在正方形样地的4个角点上依次支起罗盘仪, 依次用磁方位角0°、90°、180°、270°, 水平距离28.28 m, 经过测算找到其他3个角桩, 完成样地周界测量。测量时, 对视线受阻, 从一个角点一次不能测到下一个角点的, 可加入多个转点, 经过转点逐步测到下一个角点。例如, 西南到西北角点中间有道山梁, 从西南角点罗盘仪无法直视到西北角点, 这时就要在梁顶上加一个转点。先在西南角点上将罗盘仪的方位角确定为0°, 然后在山梁上调整塔尺, 直到塔尺在罗盘仪十字丝竖丝上为止, 塔尺所在点即为转点, 测量好西南角点到转点的坡度、斜距, 折算成水平距, 再把罗盘仪挪到转点上。将罗盘仪的方面角再次确定为0°, 并实测转点到西北角点的坡度, 将剩余的转点到西北角点的水平距离转化成斜距, 从转点沿0°方位角方向实测该斜距, 得到西北角桩所在位置。周界误差:新改设样地闭合差小于0.5% (0.57 m) ;复位样地周长误差小于1% (1.13 m) , 对超过误差范围的周界测量要重测, 在误差范围之内的周界测量要现场进行平差 (平差办法:在不能与西南角点重合的测点上支起罗盘仪, 测得此点与西南角点的磁方位角与水平距, 然后依次在前面测得的西北、东北、东南角点上, 支起罗盘, 沿与误差线同样的磁方位角, 分别测误差线水平距1/4、1/2、3/4位置, 即得到平差后的西北、东北、东南角点) , 对样地复位要求达到98%以上[3]。

5 样木复位

周界复位后, 就要对其范围内的样木进行复位。样木复位分为样地内的样木编号复位和样木位置复位2个方面。样木编号复位就是寻到样木树上上次清查所钉的样木号, 找到即复位;样木编号丢失的, 就要根据样木与其他样木的相对位置关系、树种等信息进行复位, 对采伐木、病死木、腐朽木等, 还要通过地上遗留的树桩、残根等对样木进行复位。样木复位率要求达到95%以上[4]。

6 样地内的调查

样地内调查主要的内容有:每木检尺, 平均树高, 每木标记 (包括每个树木钉铝牌编号, 红漆标记等) , 进界木的确定与测量标记等工作。对上面各项因子测量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 检尺株数。≥8 cm的应检尺株数不允许有误差, <8 cm的应检尺株数, 允许误差不超过3株, 即应检尺的应该全部检尺。 (2) 胸径测量。胸径<20cm的树木, 胸径测量误差<0.3cm, 胸径大于20 cm的树木, 测量误差<1.5%。 (3) 树高测量。当树高为10 m以下时, 测量误差<3%;当树高为10 m以上时, 测量误差<5%。 (4) 地类, 起源、林种、优质树种等因子不应有错。 (5) 郁闭度、灌木盖度、草木盖度、植被总盖度测定误差应小于0.1或10.0个百分点。

7 现场审核

对现场发现的问题立即更正, 现场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记录, 仔细拍照, 取得全面详细的现场资料后回去解决。现场完成各种表格的电子和纸质资料, 结束外业调查。

参考文献

[1]李智华.关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林地确认问题的思考[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13 (4) :122

[2]周昌祥.对我国森林资源清查体系及年度出数的研究与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 2013 (2) :1-5.

[3]张发富, 张庆秀, 尚守强.试述丹江口市一类清查工作技术方法和步骤[J].绿色科技, 2013 (6) :43-46.

连续性资源 篇4

1 地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可持续性

由于现有的矿产资源开采技术水平不高, 水文、国情、矿床赋存条件、地质等多种因素的束缚和约束, 我国矿产资源采选回收率指标和综合利用程度相当低, 矿产资源的总回收率只达30%, 就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储量的保障程度而言, 形势相当严峻:煤、磷、铅、锌、铁、铜、石油等矿产可采储量仅为探明储量的21% (煤) ~50% (铜) , 加之开采中的严重损失和浪费, 采出矿量已经不能满足增长消耗的要求, 铁、铜、金、钾盐4种矿产不能自给;石油及铅矿由于储采比小于30%而面临减产的趋势。

当前, 相当一部分小煤窑开采利用各种各样的掠夺性和原始性方式, 挑肥拣瘦, 弃薄采厚煤炭资源回收率只有10%左右。此外, 我国其它矿业亦存在这样的问题。例如某资源大县, 磁铁矿、碎云母矿私采乱挖现象特别严重, 资源损失严重,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经济损失巨大。总之, 矿产资源开采中损失和贫化, 加快了矿产资源枯竭速度, 激化了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 缩短了矿井服务年限, 提高了矿石开采成本, 经济效益差, 并使企业陷入不能自拔的恶性循环窘境。

2 产生矿产资源开采中可持续性的成因

为了避免出现浪费、破坏资源的现象, 实现保护矿产资源的目标, 政府部门结合我国国情, 出台了一系列较为有效地法律法规。但是, 这些法律法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矿产资源开采中损失贫化的难题。矿产资源的所有权表面上归属于国有, 其实就是私有性质。换句话说, 矿产资源的产权不清, 是导致矿产资源开采中损失和贫化的根本原因之一。实际上, 矿产资源的稀缺性和有用性, 是其自身价值的主要来源。同种类型矿产品的价值高低,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求平衡与否, 开采品位低资源产生的效益, 远远低于开采品味高资源所带来的实际效益。为了实现超额利润的目标, 相当一部分开采者一味强调开采高品位资源, 长期无偿使用和占有矿产资源, 导致出现人为破坏和浪费矿产资源的情况。另外, 造成矿产资源开采中损失和贫化的现实因素有很多, 包括开采环境不断恶化、矿体分支、边界品位确定不明等。

3 矿产资源开采中损失贫化的应对策略

在对矿产资源开采中损失和贫化的根源进行探讨后, 接下来, 围绕解决矿产资源开采中损失贫化问题, 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意见, 希望能够对矿产资源开采中的损失贫化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

3.1 进行矿产技术经济评价, 选择科学的采矿工艺和采矿方法

开采方法不一样, 贫化率、损失率截然不同。实践证明, 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出现较为严重的浪费和损失, 导致开采出来的矿产资源量无法符合增长消耗的实际要求。不少现实因素会制约和阻碍我们挑选适宜的采矿方法, 这些因素包括:生产技术、矿床赋存条件、水文、地质等等。正如此, 贫化率和损失率是挑选采矿方法必须考虑的关键环节。这里需要明确指出的是, 顺应市场经济变化发展的规律, 采用动态品位指标, 进行矿产技术经济评价, 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

3.2 进行矿产资源资产评估, 实行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

从某种意义上说, 矿产资源产权关系不明, 是导致矿产资源出现严重浪费、损失现象的首要原因, 因此, 厘清矿产资源产权关系具有必要性。事实上, 矿产资源的产权界定, 一定程度上指引人们促成外部性内部化, 最大限度地减少外部性。对特定的采矿权实行有偿出让, 是实现矿产资源产权界定十分重要的途径之一。另外, 考虑到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进行矿产资源的资产评估十分必要, 一般来说, 采用收益现值法是较为不错的选择。

3.3 加强矿产资源开采损失和贫化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覆盖各省 (区、市) 的矿产开采损失和贫化监察体系, 明确执法主体, 加大监察队伍能力建设, 使法规政策的实施得到监督保障。政府应出台详细的法律法规, 针对开采中损失和贫化问题进行有效监管。

4 结语

综上所述, 地质矿产资源开采中的可持续性探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实践表明, 不少现实因素会较为严重的制约和影响矿产资源的利用率。这些因素包括:我国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对矿产资源的实际需求量、企业过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矿产资源的管理水平高低、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等等。换句话说, 能否加快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程, 控制耗竭速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科技水平高低。

参考文献

[1]李明.浅谈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监督管理工作[J].科技研究, 2014.

连续性资源 篇5

1.1 森林结构质量

近年来, 虽然森林总面积、覆盖率、立木总蓄积都有所增加, 此外, 经济林、竹林面积也有所增加。就当前形势来看, 现有的森林面积比例、蓄积结构明显不合理, 面临着很多困难。由于阔叶树、松树木材都各具特性, 不仅在木材市场的价值比较高, 其用途也很广泛, 而且在对生物资源、环境资源的保护方面, 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伐区设计和伐后监管不严

伐区设计和伐后监管不严主要表现在中龄林抚育间伐和疏林、针阔混交林择伐。对于林木的采伐都有相关的采伐标准, 但是这些标准都只限额采伐数量, 只是强调采伐数量的问题, 并没有注意伐区采伐的强度、采伐的方式和采伐的对象, 这必然会导致林业质量与数量的大转化。

1.3 建立资源动态变化的监测

森林资源是一个成分多、结构复杂、有限性与再生性交叉的巨大生物生态系统。由于各成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彼此影响而存在和发展。而监测木本植物资源消长变化动态则是掌握森林资源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1.4 不适应资源调控的需要

现阶段, 突出商品用材林经营、管理, 符合国情、县情、民情。但是忽视其他林种和森林资源调控、管理, 不利于森林可持续经营, 不利于经济建设和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保护。水源林、水土保持林、竹林、天然林和自然保护区等动植物保护缺乏资金、人力、机构和健全的机制。

2 林地资源管理是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

首先, 林地是林木生长的主要载体, 是林业生产中所不可缺少而且又不可再生的生产要素;森林环境则是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加上非生物空间的综合体。如果林地资源被转为其他用途, 其它森林资源也就永远消失, 反过来说, 如果林地资源依然存在, 在自然条件比较好的地方, 依靠自然力就能实现森林植被的恢复。可见, 保护林地不仅是保护森林资源, 而且是保护其它森林资源的生存条件和生存基础, 保护森林资源这一物资的源泉。可以说, 林地是森林可持续性的基础。其次, 林地的可持续经营和管理是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核心是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本, 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和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林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本的核心要素, 对其实施可持续管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

3 森林资源可持续性管理的措施

3.1 树立资源管理的整体观

森林资源具有整体性和多样性, 其中多样性资源包括土地、生物、气候、水、地下矿藏等。保护管理好森林资源, 必须“合而为之, 分而治之”, 从整体功能出发, 分类管理, 从根本上确保诸多资源有机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2 加强依法行政, 强化森林资源管理与保护

3.2.1 需要强化木材流通管理。

加强木材运输证件的管理, 建立健全木材运输证的领取、保管、发放和统计报告制度, 规范发证程序, 明确发证要求, 确保发证质量, 提高木材运输办证率;加快木材检查站的建设管理, 合理调整州内木材检查站的布局;加强对木材运输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进一步规范木材运输监督检查行为。

3.2.2 加强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

加强自然保护区工作的管理、指导, 选取1~2个市级自然保护区启动市级自然保护区示范建设工作;充分利用“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 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保护条例》及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 进一步提高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加强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场所的管理, 坚决打击贩卖野生动物的不法行为。

3.2.3 切实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修订的《森林防火条例》, 全面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包保责任制和森林防火成员单位职责制, 加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的建设和管理, 突出抓好火灾预警监测、防火道路、林火阻隔等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森林火灾扑救应急演练, 坚决杜绝群死群伤和重大森林火灾事故发生, 降低森林火灾损失, 确保森林火灾受害率在0.5‰以下。

3.2.4 进一步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全面加强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工作。加强松材线虫病预防除治, 认真开展好松材线虫病的春秋季普查工作;加强对外来包装材料的封堵, 加大无植物检疫证运输的处罚力度, 严防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传入。

3.3 坚持关系调节

3.3.1 坚持质量与数量之间层次的协调关系。

在林业经济活动和资源管理的活动过程中, 引入数量与质量互补的全要素生产率。但是要注意质量结构关系, 结构决定了森林性能、生产力和功能。

3.3.2 坚持资源变化动态监测。

森林资源是有限的, 同时也是可再生资源。其中木本植物消长变化对资源整体变化起着调控作用。参考水文、社会经济、农业、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多部门经验与做法, 定点监测和全面调查相结合, 适时掌握和预测森林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变化, 为制定林业发展规划和森林开发利用计划提拱依据。

3.3.3 坚持政企分离。

连续性资源 篇6

现代医院公共关系战略的实施无不依赖某些关键的资源,如何最大限度地谋求医院员工、投资者、供应者、消费者、政府部门、其他医院、新闻媒体以及其他社会利益集团地竭力合作与支持,不断地维持和开拓现代医院关键的公共关系资源,是确保现代医院实现公共关系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

公共关系是一种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状态,一个现代组织无论自身是否意识到公共关系的存在,是否从事公共关系,不容回避地说,任何组织或处于一个良好的、或处于一个平衡的、或处于一个紧张的公关公共关系状态之中,当组织处于自发的公关公共关系状态时就不可能产生自觉的公共关系行为去改善公共关系状态,更谈不上如何自觉的开发和拓展公共关系资源。长期以来,由于行业的优势和体制的原因,致使医院真正进入市场竞争的态势并不明显,医院在某种程度上缺乏主动的,自觉的参与市场竞争意识,所以在对公共关系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上,从观念还没有真正的转变过来,在积极开拓公共关系资源方面所做出的反应多少显得有些迟钝,这不能不引起医疗卫生业管理层的高度关注。

长期以来,不少的医院管理者对公共关系资源的概念产生了模糊的认识,形成了不少误区,把现代经济交往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礼尚往来、权钱公共关系、私人感情等与公共关系资源混为一谈,对现代医院的经营秩序造成极大的混乱。现代医院的公共关系资源是指组织在与内、外部诸多方面有良好的沟通公共关系之后产生的对组织有利的内、外部支持力,以及内、外部可供借用的资源等。这种资源不像物资资源那样以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的形式存在,它往往是无形的,即使它不会出现在医院的资产负债表中,但却能给组织带来客观的财富,可能转化为现代医院真正的竞争优势。

1 公共关系资源是一种无形的资源

大量的管理实践证实,现代医院中有形资源的获得、占用、利用程度和水平的高低无不与公共关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密不可分,无形的公共关系资源以有形的物资资源为载体,有形资源的效用以一定的公共关系资源为依托,互相补充,相得益彰。现代通信企业作为高技术的企业更离不开现代管理,如何使技术,设备,资金等有形资源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院对无形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这也是不少成功医院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在通医院开发公共关系资源的实践中,尤其应当重视对企业内部人力源的开发,我们每一位管理者应当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医院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医院的内部与外部因素形成一个互动关系。只有在组织和工作中获得高度满意感的员工,才有可能产生组织所期望的行为。只有获得高度激励的员工,才有可能向消费者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从消费者反馈的各种改进工作和服务的意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医院管理层在与员工的沟通,激励等内部公共关系资源的开发上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的有效结合才构筑现代医院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

2 公共关系资源可以反复利用同时实现边际收益递增

一方面组织中的公共关系资源不像物资资源那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次全部消耗或分期分批消耗到产品或服务之中,而公共关系资源伴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尽管部分转移到医院的服务之中,但医院并不会因此而失去这部分资源,这部分公共关系资源仍然是医院可以继续利用的,仍然可以为医院带来可观的长远利益。另一方面公共关系资源的利用可能导致物质资源的利用更加有效,提高医院产品服务的附加值,增强现代医院的竞争力。但是我们应当认识到这种资源并不会自然的发生作用,而需要医院管理者精心的去经营。现代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不同的医疗业务,不同经济发展地区,面临着不同的医疗市场,目前所呈现的是“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同时并存的格局。某项医疗业务在某个地区虽已处于成熟阶段,但同样的业务此时在另一个地区可能刚刚起步,不同的地区医疗业务的构成与需求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不同的地区在有效开发公共关系资源上应具体考虑怎样确保已有的公共关系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怎样潜心的研究开发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公共关系资源的支撑,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尤其是随着现代医院制度的推行,医院产权制度正在发生根本的变化,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来自产品和服务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督将迫使医院的经营者在研究医院发展战略不能不对医院公共关系资源的开发与配置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这将对医院公共关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新的严峻挑战。

3 公共关系资源是社会组织的共同财富

公共关系资源反映出的应是利益主体的共同愿望,维持、改善和发展良好的利益公共关系是每一个利益主体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作用是交互的,只有谋求各利益主体之间实现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谋求相互之间的信任、谅解和支持,才能确保公共关系资源获取不竭的源泉。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同行业的医院应形成一种战略联盟的关系,自觉遵循行业自律规则,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公共关系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通过市场竞争寻求医院之间更广泛的沟通与协作,共谋如何把医院的“蛋糕”做好做大,而不是在“蛋糕”的分割上陷入恶性竞争。

4 公共关系资源具有能动性

任何一个组织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错综复杂的,不同的市场环境反应了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地位,不同的市场环境要求不同的利益主体作出不同的选择,作为一种活化的公共关系资源应具有一定的能动性,如何实现公共关系资源的优化配置,主动适应医院外界环境的变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依据不同医院所面临的环境复杂程度与变化程度,制定医院公共关系发展战略与对策,使公共关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仅仅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和程度上,公共关系资源也需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赋予其新的内涵,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使公共关系资源得以不断的积累和扩张。

5 公共关系资源具有难模仿性

正因为在管理的实践中找不到在任何环境和条件下普遍适用的管理模式,所以不同医院的公共关系资源应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医院的公共关系资源的构成和质量是有所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医院在不同的成长时期,由于自身条件和外界环境能够的变化,其所拥有和可支配的公共关系资源也不尽相同,在当今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不同的医院就应构造不同医院的竞争优势,构造其他医院难以模仿的公共关系资源,以此形成现代医院公关战略的核心竞争力。

6 公共关系资源具有创新性

创新性是现代通信企业公共关系资源的生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获取和维持原有的公共关系资源已成为现代通信企业参与竞争基本前提,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研究环境的变化,把握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激励职工参与管理,维护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增强与政府的联系,在公众中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才有可能获得并利用公共关系资源赢得竞争和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现代医院充分的认识到原有的公共关系资源构成和状况可能成为新时期现代医院发展的制约因素,作为一种传统的习惯势力阻碍医院的成长,现代医院公共关系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必然经历变革———创新———再变革———再创新的良性循环。

连续性资源 篇7

2011年6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通报了2010年度全国社会保险主要业务工作考核情况, 福建省医保中心再次被评为"基本医疗保险经办管理先进单位"。至此, 中心已连续六年获此殊荣。2010年, 福建省医保中心在省委、省政府及厅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真抓实干, 开拓创新, 认真执行医保政策, 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的各项部署。2010年, 省医保中心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工作取得突破, 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医保待遇稳步提高、管理逐步走向精细化, 为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我省经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福建省医保中心于2000年9月经福建省编委批准成立, 为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直属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主要承担福建省、部属驻榕单位及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工伤保险、生育医疗费用统筹基金及商业补充医疗保险费的征收、支付、管理和服务工作, 负责全省联网及省级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确认工作, 受人社厅委托对全省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业务进行指导。

医疗保险事业是一项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 近年来, 福建省医保中心全体员工以医保人特有的团结奉献精神, 积极作为, 在新的创业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近三年, 中心就先后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劳动保障系统优质服务窗口”、“全国社会保险经办管理创新单位”、“全国社会保险‘数据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多次被福建省直机关党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上一篇:糖尿病肾病V期下一篇:全程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