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域体系(共9篇)
镇域体系 篇1
明代女贞族满语为穆苏石河, 沿用之谐音为沐石河。1949年设沐石河区, 1956年置木石河乡, 1958年改公社, 1983年复置乡, 1984年建镇。1997年, 面积208平方千米, 人口3.5万, 镇政府驻沐石河村, 辖横道、康家、张家、永安、于家、常家、桦家、前梨、沐石河、拉腰子、太和、后梨、八家子、椴树、曹家、八棵树16个村委会和沐石河一个居委会。2000年末撤乡并镇, 卢家乡并入, 共同组成了新的沐石河镇。
一、现状问题
(一) 人多地少, 抗灾能力差
到2012年, 全镇人口超过6万, 人均耕地少, 由于长期处于掠夺式的种植, 只索取, 不投入, 耕地退化严重, 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严重地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全镇农业基础设施虽有较大改观, 但还不完善, 比较薄弱, 不配套, 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此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 产业结构不合理
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较大, 经济作物面积较小, 土地利用效益低。沐石河镇地处九台与舒兰两市之间, 交通便利, 应逐渐增加经济作物面积, 发挥本镇区域优势, 使土地结构趋于合理, 使土地利用不断增值。此外, 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薄弱, 严重制约着沐石河的社会进步。
(三) 基础设施条件差
镇域内除九舒县道公路外, 其余公路皆为乡路, 道路等级较低, 交通条件有待改善。科技意识底, 生产力滞后;市场信息不灵, 流通不畅。
(四) 镇域内村庄分布不太均衡、建设用地规模过大
东南部、西北部村屯密度较低, 西南、东北部村屯比较密集。由于多数村屯与沐石河镇的空间距离较大, 受其吸引和辐射的程度相对较弱。现镇区人均建设用地388平方米, 远远超出国家《村镇规划标准》中镇区人均占地不得超过140米的规定。现有居民点建设用地户均750平方米左右, 而现行标准为每户270~330平方米, 村镇建设用地超标辐度较大, 浪费了土地资源。
二、村镇体系规划构思
(一) 城镇化水平预测
多年来沐石河镇人口增长主要是自然增长, 机械增长所占比重很小。2012年底全镇人口为62347人, 按综合增长率4‰ (其中自然增长率2‰, 机械增长率2‰) 预测:62347 (1+5‰) 20=67529人。
考虑人口增长的不可预见性, 最后确定2030年全镇总人口为67500人。现状人口城镇化水平为7.89%,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目标, 今后工业在全镇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变化, 预计到2030年全镇人口城镇化水平将达到30%~50%, 按全镇人口6.75万人计, 全镇城镇人口将达到2.02万~3.38万人。
人口城镇化途径有三个:
1) 加快农村产业化进程, 增加收入, 产业重组, 土地规模经营相对集中, 搞多种经营。2) 加快中心城镇建设, 就近吸收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打破各村、屯产业结构彼此雷同的局面。3) 用政策调动促进人口流动和资金流动, 如户籍政策和促进土地规模经营政策等等。
(二) 等级规模结构
人口规模≥10000的村镇1个即沐石河镇区;人口规模≥3000的村8个即八家子、杨树、段家、卢家、先锋、梁家、于家、常家;人口规模≥2000的村14个即横道、康家、张家、桦树、永安、沐石河、拉腰子、太和、椴树、曹家、齐家、前央、河南、赵家;人口规模≥1000的村5个即前梨、后梨、八棵树、碾子沟、孤家子。根据镇域村镇现状职能特点和发展预测, 村镇体系等级结构分为三级:一级———镇区;二级———中心村;三级———基层村。镇区:沐石河镇区;中心村:永安村、康家村、八家子村、杨树村、卢家村、梁家村、段家村;基层村:拉腰子等基层村。
(三) 村镇体系职能规划
沐石河镇是沐石河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是九台市东北部地区物资集散地, 是以工贸和特色旅游为主、多种经营为辅的现代化城镇。
1) 精品畜禽养殖区:河南、段家、先锋、齐家、卢家;2) 商品粮生产深加工区:赵家、梁家、后梨、前梨、八棵树、椴树、曹家、康家、拉腰子;3) 林果生产加工区:八家子、杨树、沐石河、太和、永安;4) 特色黄烟基地:横道、张家、于家、常家;5) 特色粘玉米生产区:桦树、碾子沟、孤家子。
(四) 镇域土地利用规划
在规划区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保护耕地面积。划定水源地保护区, 禁止在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进行有污染的生产活动, 禁止进行对生态环境有破坏的行为。划定历史遗址古迹保护区, 并制定相应保护措施。
(五) 产业结构及生产力布局
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在镇现状产业结构中, 工业所占比重偏低, 为了促进全镇的经济发展, 进一步带动和繁荣农村经济, 应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劳力, 依托当地资源优势, 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同时改善投资条件, 注重加强横向联系, 力争外部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各方面的支援协作, 加快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根据当地资源情况, 应重点发展农业、农副产品加工及建材业。沐石河镇资源丰富, 农业生产发展潜力很大。应在现有农业生产的基础上, 以市场为导向,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稳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持续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 发挥本地资源优势, 依靠科技进步, 优化农产品品种和品质结构。实施种植业立体式调整, 发展多种经营,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推广新技术, 加大科技投入和资金投入, 调整农业土地利用结构。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发展养殖业;发展特色农业;开垦利用低洼地, 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发展优质水稻生产;以营林为基础, 加速培育后备资源, 大力营造生态经济林, 防风固沙, 防止水土流失, 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充分利用四大水库及沐石河水域资源忧势, 提高水域面积利用率, 发展水产养殖业;根据全镇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各村、屯情况划分各类生产基地:精品畜禽养殖区、商品粮生产深加工区、林果生产加工区、特色黄烟基地、特色粘玉米生产区。
(六) 居民点布局规划
根据各村的现状自然条件, 耕作半径等因素, 规划期内居民点布局不作大的调整。居民点用地规模维持现状, 对零散户可往附近的村屯迁并。农村居民点建设以改造现有住宅、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点建设质量、完善公共设施为主。每户宅基地面积控制在250平方米以内。
镇域体系 篇2
枫林镇党委书记、镇长 欧阳才华
枫林镇地处鄂赣交界,316省道、五九铁路、杭瑞高速穿境而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被称为鄂东南的“东大门”。近年来,我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发展思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干事创业,加快发展,镇域经济出现了一定突破和跨越,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完成16705万元,比上一年增长7.6%;企业总产值完成2983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8%;固定资产实现43000万元,比上一年增长43%;农民人均纯收入3496元,比上一年增加280元。但是,与县内经济强镇比,我们的思想还不够解放,步子迈的还不够大,经济增长比较缓慢,农产业发展没有形成气候,效益不明显,尤其是在工业发展方面,不利因素众多,地方特色经济难以形成支柱产业,等等,是我镇经济发展的最薄弱环节。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是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重大决策之一。近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工业化是镇域经济的支柱,大力推进镇域工业化进程,才能带动各业滚动发展;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基础,是促进镇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根本途径;城镇化是促进镇
域资源整合的平台,以此可以推动镇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
1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因此,我镇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促进镇域“三化”发展上,坚持镇域经济的发展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大局来进行,实现县域经济与镇域经济相互推动、协调并进。
——在突破思想观念上求新。党的十七大主题之一是解放思想。只有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以先进的发展理念指导镇域经济发展。过去曾是一大批农村青壮年流向沿海,孔雀东南飞,全国各地都来学沿海经济发展的经验,如今是沿海的产业呈现饱和,逐步向内地转移,为此我们就要以真诚的心态来承接沿海产业。枫林具有丰富的山水之源和矿藏资源优势,交通发达,区位优越,人文底蕴深厚,党委政府站在发展大枫林的角度,突破本位思想和山区意识障碍,主动融入沿海意识,积极“走出去”,努力“引进来”,制定符合镇情的“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发展战略。
——在加快工业发展上求强。大力发展工业是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关键所在,而招商选资是借力发展工业、壮大镇域经济的有效途径。我们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招商选资工作要求,抓住乡镇交通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有利条件,认真分析自身优势,参照我县制定的土地、收费、税收、招商等优惠政策,出台本镇的优惠措施,通过打工牵线、创业成功人士的搭桥以及举
办招商会、发布网络信息等形式,开展全方位、宽领域的招商选资,不断突破工业规模。镇域是县域的基本组成单位,既要有独立的“自我观念”,又要围绕全县发展大局,在战略、政策、项目上等主动与县域对接,主动服务,积极落实。就目前我镇来说,主要是要围绕劲牌县重点项目的投产,提供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和优质服务,着力打造好搬运、运输等第三产业服务链;要围绕环球手套厂、海洋森制衣厂等一批延伸加工产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给一批返乡创业青年创造发展平台,形成特色加工产业链;要围绕当前引进福建老板投资的页岩砖千万元项目,认真做好项目的选址和协调工作,千方百计化被动为主动、化不利为有利、变劣势为优势,使一批大项目和资源型、环保型的项目纷纷落户枫林,生根开花结果,不断开创镇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在打造特色产业上求变。枫林的特色腊米已经发展到近4万亩,成为闻名远播的腊米之乡。由于缺乏深加工企业,经济效益不高。镇内竹木资源也十分丰富,把竹面积发展到2万余亩。镇内虽有不少人从事竹木加工,产品远销九江、南昌、武汉等地,产品供不应求,但他们都是零星制作,各自为战,生产条件极差,产品利用率不高,只有实现竹木加工增值和转化升级,优化组合,才能形成产业优势。因此,只有围绕资源优势招商,积极招选加工贸易、农产品深加工和资源开发项目,才能使潜在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在发展现代农业上求活。近几年来,党委政府始终坚持“农业稳镇、工业强镇、商业活镇”的发展战略,把农业发展放在第一首位,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主要任务。一要建设片区型农业,即以坳上、杨柳、月朗等高山地区为主导,充分利用高山独特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发展青椒、山药等高山蔬菜;以南城、宋新、大畈等湖滨平原地区为主导,发展优质稻,推进机耕化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以坡山、大桥、大德等沿街村为主导,发展商贸服务业。二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利用农业机械补贴政策,激发农民朝低成本、高效率、新技术、小型化、多种类的方向,加快农机化发展进程。三要建设农业专业合作化组织,充分运用有关优惠政策,遵循经济规律和产业协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发展一批农民愿意加入并能广泛受益的行业协会等新型经济组织,使其在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作用。
——在加快城镇化步伐上求精。目前,我县多数乡镇的城镇化程度较低,镇域聚集幅射带动力不强,必须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枫林近几年党委政府始终把集镇建设抓住不放,根据《枫林镇城镇建设与发展总体规划》为依据,以界浮省道为主线,先后投资300多万元,使集镇街面得到了全面硬化,纵横贯通的下水道、点缀整齐的绿化带、鳞次栉比的商住楼、宽敞气派的购物超市以及日益完善的功能设施,大大提升了枫林集镇的品位,形成了新老两街为轴心和大畈、大德、大桥两纵一横的镇区发展格局。今后,我们将正确处理城镇建设与自身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风格的关系,重视、保护、挖掘、传承镇域文化,不断完善镇域功能,体现个性特色。具体是抓好“三个打造”:一是打造生态镇。以治理大德河、樟桥河为重点,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退耕还林的后续管理,坚持生态建设和镇域绿化统筹推进,合理规划镇域绿地、和休闲广场,改善镇区、村庄的人居环境。二是打造亮美镇。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加大镇区范围内的7个中心村环境卫生整治,推进“三清六改”、“家园清洁行动”,不断完善镇域水、电、路、通讯等公共基础设施,不断美化村容村貌,实现集镇洁绿亮美。三是打造文化镇。枫林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有“牛湖秋色”、“飞云古刹”、“泉口碧潭”、“石屋泉河”、“黄荆竹海”等奇异秀丽的自然景观,也有闻名遐迩的“东坡洗墨池”、“国师府第”、“大坡府”“古岭碑刻”、“黄桥古码头”等人文景观,特色各异,风景宜人,只有通过发展文化创业和旅游创业相结合,提升人气,聚集财气,城镇化进程才有质的飞跃。
镇域体系 篇3
乡、镇作为中国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政府, 是直接引导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层组织, 因此镇所管理的事务也是最重实效、最接近群众的环节, 这也就意味着镇域总体规划应该是最能体现城乡和谐发展、切实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基础的规划。
按照新颁布的城乡规划法, 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 从而明确了规划编制由以城带乡向城乡协调转变的规划发展思路。镇域规划作为城乡规划体系中最基层的一个环节, 其主要任务是对一定时期内小城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与具体安排。但是在现行规划体系中, 由于镇域规划面临着上位规划 (主要指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与城镇发展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传统静态规划与小城镇多变的发展机遇等存在一些矛盾, 使得镇域层面的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小城镇的发展需要, 因此, 有必要在镇域规划编制之前引入战略研究, 为镇域规划的编制提供帮助。
二、引入战略研究的必要性
(一) 解决近期发展与长远目标之间衔接的问题
一个镇级层面的规划虽然是面对人口不过十万、面积不到一百平方公里的最为基本的规划单元, 但是在镇域规划过程中, 与城市总体规划一样, 也需要按照相关规范和规定论证小城镇的城镇职能和城镇性质、估算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明确空间布局结构, 并进一步确定小城镇的土地使用、道路系统、绿地景观系统及市政公用系统。因此, 在进行镇域规划的编制之前, 同样面临着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所遇到的技术问题, 即应从更宏观的角度对城镇各个时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各类物质要素进行综合的协调与安排, 进而解决近期发展与长远目标之间的衔接问题。
这也就有必要在编制镇域规划之前, 在综合分析本镇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 提出镇域长期发展的宏观综合战略目标以及制定出实现这一综合目标相应的宏观策略、行动纲领和指导原则, 以保障城镇近期发展 (社会经济五年发展规划) 与长期发展目标的对接。
(二) 战略研究可以为原有静态规划提供动态发展思路
按照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体系, 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首先是以市 (县) 域城镇体系规划作为最直接的指导依据, 根据城镇体系规划论证城镇性质、城镇等级、人口规模和用地标准, 再根据之前的判断, 确定小城镇的空间结构、土地布局等。这种规划的特点就是以时间作为轴线来预测近期 (5年) 或远期 (15—20年) 小城镇的发展, 强调逻辑推理的严谨性。但是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变量, 达到某一城镇人口规模的时间是很难确定的, 这也就导致了未来的城镇人口与经济发展之间有可能出现不匹配的情况, 相应地, 也带来了在用地规模、用地布局和用地结构等方面不能满足未来城镇发展需要和与市场需求的矛盾。
因此, 有必要在镇域规划之前, 对镇域规划由于规划体系的原因而遇到的问题引进战略规划研究, 将原来以目标为导向的静态规划转化为不同发展时期多种发展条件相互促动的动态规划, 将原有的以时间为线性条件的静态规划转化为从物质空间条件和资源承载力出发的动态规划。
(三) 战略研究对城镇发展的宏观指导将使镇域内战略资源得到保护
由于现有镇域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镇区内的城镇建设用地进行规划控制与管理,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处于城镇外围地区但却具有一定战略性的资源的保护与监管职能缺位, 成为规划空间管理的软肋, 例如城镇的建设以及包括交通走廊、能源供应系统等与重大区域战略性工程的建设, 与农田、山林、水系、历史文化遗址、风景名胜区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保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在非城镇建设用地上建设重要交通走廊等很难在镇域规划中直接体现, 而在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也只是“点到为止”, 并没有过多地深入研究, 会造成对这部分公共资源的保护与监管工作一定程度的管理缺失, 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乃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
因此对于重大公共资源的管理应该成为镇级政府承上启下进行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应在以上位规划为依据的基础上进行战略研究, 从镇的实际情况出发, 着重提出对战略性资源的监控与管理, 建立起统筹行政辖区范围城乡设施建设的规划管理。
三、实例———永乐店镇的规划
(一) 项目的特殊性要求我们从战略角度出发看待永乐店镇域规划
永乐店镇位于北京、天津、河北二市一省的交汇处, 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河北省的廊坊市和天津市武青县接壤, 是北京市东南部的门户, 也是京津冀经济区的地理中心。该镇行政上隶属于北京市通州区, 是2002年北京市确定的33个重点镇之一, 也是《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 》中确定的十二个新城之一“永乐新城”的所在地。同时正在修建的中国第一条快速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同期建设的京津之间的第二条高速公路都自北向南穿过永乐店镇域大部分地区, 并分别在永乐店镇设有车站和出入口。因此, 永乐店镇未来的发展将是多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首先, 从京津冀都市圈的宏观角度来看, 永乐店具有较好的宏观区位条件, 位于京津冀的核心地区 (见图1) ;但从通州区范围的中观层面来看, 永乐店与通州区相距30公里, 是距通州新城最远的一个镇, 属于通州区最边缘的地区 (见图2) 。因此, 永乐店在区位上具有核心与边缘的双重特性。
其次, 永乐店境内的京津交通走廊现正在规划和建设中, “走廊”内主要包括京津塘高速公路复线、东南部过境线 (七环路)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规划、市郊铁路 (S6线) 五条线路, 并都将在永乐店境内设站或设置出入口, 这种优越的交通条件是其他乡镇所不具备的。
最后, 京津交通走廊的建设为永乐店带来交通优势的同时也将永乐店镇一分为二, 西南近五分之二的地区划入亦庄新城的规划范围、东北近五分之三的地区划入通州新城, 这直接导致了永乐店镇的行政区划与规划范围的不一致性, 为永乐店规划管理制造了难题, 即在当前一个时期内如何处理隶属于两个不同体制下的土地关系。
因此, 在编制永乐店镇域规划时, 如果仅仅从镇乃至从一个区的角度去看待这样一个有着良好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系统和优越发展政策但又受到多个上位规划直接指导的地区, 那么这个镇域规划就将难以体现出永乐店镇的特点和更高层面的战略部署, 这也就要求我们在编制镇域规划之前要对永乐店镇进行全面、深入的战略研究, 从战略角度审视永乐店镇域规划, 以便更好地把握永乐店的实质和特性。
(二) 永乐店镇发展战略研究简述
1. 通过SWOT分析法认识永乐店
(1) 选择有效因子
通过对永乐店镇的资源禀赋和北京市、通州新城、亦庄新城等上位规划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分别选取区位、交通、资源、经济、政策等几项因素作为影响永乐店发展战略制定的关键因子。
(2) 构筑SWOT矩阵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针对城市中远期的谋划, 它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的发展方向、空间总体结构、城市功能定位等大政方针问题, 强调把握全局, 是涉及到空间、环境、生态、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城市发展研究。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有许多因素属于不确定因素, 而且同一因素由于所处的出发点或对比因素不同, 可能会差异很大, 也就是说同一战略环境因素或战略条件因素在某种条件下是“机会”或“优势”, 在另一种条件下可能是“威胁”或“劣势”。因此就要对关键因素进行前景假设, 从而确定城市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 并构造SWOT矩阵 (见表1) 。
(3) 制定SWOT行动对策
制定SWOT行动对策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 遏制劣势因素, 抓住机会因素, 消除威胁因素;考虑过去, 立足当前, 着眼未来。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 将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 得出对城市发展可选择的四种战略举措。
最大与最大对策 (SO对策) :依托国家及北京市的宏观政策, 特别是亦庄新城的中观政策, 建设永乐新城;利用永乐店未来的交通优势和充足的土地供给, 以TOD模式为主导, 开发永乐新城。
最小与最大对策 (WO对策) :利用国家对京津冀经济区的政策优势和北京市重点新城特别是亦庄新城的建设, 改变永乐店镇的产业结构, 激活永乐店开发区的活力;利用快速交通体系的建设, 引入TOD土地开发模式, 改善永乐地区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的局面。
最小与最大对策 (ST对策) :利用位于京津冀核心区的区位优势, 将永乐地区建设成为京津冀社会经济等多方位交流的平台, 为加强京津之间的合作出一份力 (见图4) ;从区域的高度看待与周边地区的竞争与合作, 要跳出通州区看永乐店, 使之成为带动周边乡镇甚至包括香河县发展的重要力量。
最小与最小对策 (WT对策) :全面融入京津产业带, 以消除威胁和遏制劣势;目前永乐店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且通州区对永乐的扶持力度也不够, 但永乐店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 使其与良好的禀赋相结合, 成就永乐新城的崛起。
2. 永乐地区发展阶段的判断
根据各个发展条件的成熟度的不同以及永乐店镇自身与这些外部发展条件的匹配程度的不同, 分别从远景、中景和近景等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出发, 提出了永乐店地区的空间发展策略。
(1) 远景———全面建设永乐新城
只有在交通走廊的建设进展顺利, 成为吸引周边地区的重要力量;亦庄新城产业发展成熟, 产业出现“外溢”;打破行政区的壁垒, 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 永乐店镇未来才能够真正发展成为永乐新城的核心。
(2) 中景———永乐新城的前期准备
如果上述交通系统完善、亦庄产业外溢、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三个条件不完全成熟, 则应抓住利用成熟的条件, 在土地储备、交通联系等方面为未来发展永乐新城做准备。
(3) 近景———永乐店镇的平稳发展
也就是抓住永乐店地区最近一个时期内最大的发展机遇———京津交通走廊的建设, 争取京津城际铁路预留的永乐站早日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 同时应严格遵循永乐店镇的两个上位规划所确定的人口与用地规模、城镇性质和城镇发展策略, 平稳发展永乐店镇的社会经济。
3. 永乐地区总体发展策略
(1) 全面建设永乐新城的发展策略
合纵连横:承接北京市和亦庄新城的产业、人口、区域服务等多方面的转移, 依托永乐新城未来所具备区域服务和区域枢纽的作用, 联系天津市与滨海新区, 充分利用京津两地在信息、资金、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带动河北环京津贫困带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最终成为北京市面向京津冀都市圈以及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门户。
承上启下: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 京津应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取长补短, 相互借力, 全力打造京津产业带。永乐地区的产业发展应充分承接亦庄新城的产业“外溢”, 融入京津产业带, 立足于北京市在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 发展高端配套产业, 服务于天津滨海新区, 成为京津产业带上重要节点。
取长补短:首先, 利用良好的土地和交通条件来疏解北京城区人口压力, 并为亦庄和永乐产业发展提供居住配套, 同时为疏解来的城区人口和工作人口提供相应的生活配套服务;其次, 永乐新城应借助交通和区位的优势成为服务于京津冀经济区的一个区域服务中心, 主要提供与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
(2) 永乐新城前期准备阶段的发展策略
在这个时期更多的是强调为未来发展成永乐新城做准备, 特别是在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方面强调应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市区、天津市、亦庄、通州和廊坊的联系, 要在规划中留足交通通廊, 将周边地区的人流和物流引向永乐店。这个时期的永乐店地区应南北两翼协同发展, 也就是要依托京津交通走廊的交通优势重点发展火车站的南北两侧, 实现南北两侧协调发展, 并带动永乐店镇的30多个村庄统筹发展。
(3) 平稳过渡的永乐店镇发展战略
利用在交通方面和土地资源方面的优势成为分流北京中心城区、亦庄新城产业和人口的重要地区, 也应成为带动永乐店38个村共同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并利用自身在交通和产业等方面的优势, 发展成为在京津城镇带中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利用永乐店镇交通便利、土地资源充沛、区位显要等方面的优势条件, 以永乐店镇为发展核心, 为永乐新城或永乐组团的发展做准备。随着亦庄在产业方面由原来的生产型转向更高层次的“创新”型, 必将产生产业发展的梯度转移, 而永乐店镇特别是京津二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将成为承接亦庄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
(三) 永乐店镇战略研究对镇域规划编制的指导作用
1. 区域性、前瞻性的城镇职能性质
在镇域规划中部分继承了战略规划关于永乐店镇的性质定位, 使得镇域规划的城镇性质职能体现了战略规划的区域性和前瞻性特色, 与上位规划衔接得也更好。永乐店的城镇职能性质强调了永乐店镇在京津通道上促进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的作用, 加强了对亦庄、北京城区产业转移的承接, 在产业类型选择上注重对亦庄新城产业结构的服务配套。永乐店的城镇性质职能对《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亦庄新城总体规划》中关于永乐店的定位进行了积极回应, 为永乐新城、永乐———采育组团的发展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强调了永乐店对于北京市、亦庄新城未来发展的战略地位, 体现了战略规划的前瞻性。
2.“两轴、三区”可延展性的城镇空间结构
战略规划中的空间结构在镇域规划中得到了很好的接承, 基本保留了战略规划中“两轴、三区”的空间布局形态, 并为永乐新城、永乐———采育组团预留了发展空间和基础设施框架, 使得城镇发展能平稳的从“永乐店镇”过渡到“永乐新城”, 体现了城镇空间结构的可延展性以及土地资源、基础设施和社会结构的统筹安排 (见图5) 。
3. 京津交通走廊节点 (德仁务) 的TOD开发模式
利用大运量交通京津城际铁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市郊铁路S6线在永乐店设站的区位交通条件, 在战略规划中提出的TOD开发模式在镇域规划中亦得到了应用, 并提出了交通与土地一体化开发的思路, 在土地的使用上采取集中与混合开发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在交通发展模式上采取发展快速公共交通加一般公共交通的模式。
4. 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条件的产业发展策略与布局
战略规划在产业发展策略上注重与北京城区及亦庄新城的互动发展, 在产业用地布局上借助城际铁路站场、高速公路出入口等优势交通条件进行布置。在第一产业发展方面强调利用临近城际站场、高速出入口的交通条件, 依托城区科技优势条件发展观光旅游业、高效农业, 实现永乐店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第二产业发展策略在现状开发区、镇工业区的基础上以及交通条件改善的情况下强调产业发展对亦庄新城产业的承接和配套;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强调依托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S6线等交通条件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房地产业的发展依据德仁务地区的区位、交通条件吸引北京城区、通州、廊坊、亦庄等周边地区的居民入住。
5. 积极稳妥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农村建设
镇域经济发展规划 篇4
2008—2010年,是中江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乡镇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期。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镇域经济在中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重要。为了鼓励、支持和引导镇域经济更好更快地跨越式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依据《平邑县第十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全乡镇域经济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近几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有了很大提高。镇域经济在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活跃乡场、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促进全乡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五个基本形成”:第一,发展基础基本形成。总的来看,主要体现在总量和速度两个指标上:2007年全乡镇域经济总量达到15亿元,增长速度连续几年保持在22%以上,为今后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领导体制基本形成。发展领导小组,配备了工作人员,形成了统一领导、横向协作、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第三,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国家、省、市、县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引导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镇域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第四,镇域企业队伍基本形成。涌现出了一批骨干企业,全乡镇域企业在数量与规模上也不断增加;第五,发展氛围基本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政府表彰奖励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积极支持、广泛参与镇域经济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镇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7年全乡实现GDP4.2亿元,是2002年的2.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是2002年的2.6倍;实现财政地方收入320万元,是2002年的1.2倍;农民纯收入4620万元,是2002年的1.8倍;招商引资实现合同利用外资1.3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152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5.1倍和4.5倍。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按照“五区一园一市场”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完成了道路硬化和美化,架设了一条10千伏的工业电力专线。不断提升小城镇档次,使其真正成为镇域经济建设的平台和载体。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2008—2010年镇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镇域经济发展全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邦、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先进工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加快全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全面建设惠及全乡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推进产业富民,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1.定性目标
2008—2010年,进一步改善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舆论环
境、融资环境,大力拓展镇域经济的产业空间,全面提升镇域企业的发展质量。在产业集群化、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镇域经济成为中江经济增量的重要支撑,在吸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2.定量目标
镇域经济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到2010年,全乡民营经济力争完成增加值5.2亿元,占全乡经济比重达到68%。
重点扶持一批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企业达到15户以上,超亿元的企业达到5户以上。
增强产业集群的产业竞争优势和特色集聚效应,全面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到2010年,全乡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3.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9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培育2个以上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产业集群。
镇域经济财政贡献能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到2010年,全乡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占全乡税收比重达到80%。
镇域经济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镇域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
三、主要任务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引导企业做好资源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循环式清洁生产、建设绿色工厂。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大力推广大中型沼气工程,促进沼气产业化发展,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使全乡民营企业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显著减少,初步建立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化格局。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实施战略性调整,推动镇域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注重技术进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努力把中江建设成为先进工业化基地。一是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拜尔、金太阳、高明科技、等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推进瑞丰、阳光木业的规模化建设。二是巩固传统产业。木材加工业业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2.2亿元,年均递增21%。
(三)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竞争能力。一是制度创新。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建立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引导民营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二是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逐步健全生产、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制度,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转变为企业文化先进、战略目标明确、管理方法得当、运行状态良好的先进企业。三是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先进、适用、成熟技术的引进、开发和产业化,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镇域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和促进机构,引导和鼓励镇域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利用政府资金,引导、带动风险资本和各类社会资
金支持镇域企业的技术创新。
(四)引导产业集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和支持镇域企业、中小企业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发展。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和规划,形成有特色、有规模、体系完整科学的产业集群,提高企业的聚集度,加快特色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加强上下游产业的纵向合作和产品研发、品种配套、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横向联合,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显、企业间协作紧密、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推进产业融合,培育块状经济。到2010年,力争形成石膏开采、石膏加工、木材加工、花岗石开采和加工、纸业、新型饲料、规模养殖等一批专业化经营、社会化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带、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五)加强合作交流,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引进管理技术、人员培训、信息交流和产品展览等方式,与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国际贸易,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吸收外商投资,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把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引进智力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加快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由初加工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转变。加快镇域企业从单纯的产品出口逐步开始探索资本、技术、管理的输出,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向利用国外资源转变。积极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加强我乡镇域企业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力度,鼓励镇域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收购、兼并、重组不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领域。
(六)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企业要全面掌握国内外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密切关注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多触角收集和发布各种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快速、准确、及时的信息和政策导向;推进各企业实现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信息手段,构建全社会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民营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准确地向企业提供急需的人才、技术、市场、融资信息以及法律政策咨询;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针对不同类型的镇域企业举办信息化培训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水平,在企业内部实现商务信息的快速、安全传输与共享。积极探索和尝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方式在镇域企业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系统化。
(七)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发展。要充分运用政府、社会中介组织、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金融机构、商业性公司等社会服务资源,围绕镇域企业的需求,构建市、县、乡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建立以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投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市场营销、产权交易、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今后发展镇域经济的措施
1、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一切影响镇域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思想的解放程度直接影响到镇域经济发展的快慢与成效。领导干部要敢于解决、善于解决镇域经济发展中思想观念不适应的深层次问题。坚持与时俱进,着眼于“创”,要
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机制,创新发展工作方法。坚持自力更生,着眼于“干”,要坚决摈弃过去依赖实际扶持的思想,充分发挥主动性,立足自身谋发展,依据资源求突破。坚持舍得付出,着眼于“闯”,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是什么事都做不成的,要打破常规,大胆闯、大胆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转”,从过去主要依靠资源转到主要依靠市场,从过去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转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总之,要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进镇域经济的大发展。
2、以工业化为核心,园区为载体,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总量。一是把做好工业园区的布局和发展规划,实现从工业项目向园区聚集作为发展工业主要方式,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按照“产业聚集发展”的原则,强力打造工业园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落实好已签约或在建的工业项目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引导工业有序向园区聚集,构筑产业链,推动企业集群发展,使工业园区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增长亮点。二是鼓励和支持企业以改革和创新为切入点。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动力和发展后劲,逐步走上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品牌带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要在工业发展认识上要有新提高、新境界,发展有新思路、新举措,借鉴先进乡镇工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力培育壮大规模企业和支柱产业,以形成后发优势,走出工业立镇之路。
3、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招商引资,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和动力。镇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招商引资是关键,项目建成是要领。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要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我乡实际,不断探索招商引资新路子,努力做到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要树立乡外以外都是外的思想,把乡外资金都当作外资引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经济能发展、农民能增收、乡财政收入能增加的原则,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全力加快推进镇域经济发展。
4、努力营造镇域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镇域经济。镇域经济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也是希望所在。因此,发展镇域经济关键要鼓励发展镇域经济,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要进一步清理和废止一切歧视和限制镇域经济发展的规定,尽可能降低镇域经济投资创业成本。二要进一步规范镇域企业的税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三要引导私营业主相信诚信敬业、守法经营观念,通过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改变作坊式、家族式管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四要增强镇域农行、信用社信贷功能,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镇域经济信贷支持。
5、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把小城镇建设好。一是要突出重点、科学布局,高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好小城镇,当前要把建设的重点放在道路、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上。二是要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进程,引导集体、个体、私营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小城镇建设。三是政府要着力在教育、卫生、文化、商业服务、居住小区等配套建设上,要有新的突破。
6、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发展镇域经济的过程就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剩余劳动转移非农产业的过程。农村劳动力要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按照“农民知识化、知识技能化、技能实用化”的要求,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农业信息网络的优势。通过开展“科普村村通”、“科技入户”、“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工程”,举办电视讲
浅谈镇域经济发展思路 篇5
1. 农资市场不规范, 制约农业生产效益提升。
近年来蔬菜、生猪、家禽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 特别是生猪和家禽价格持续走低, 农资产品化肥、农药和种子等价格仍在高位运行, 假冒、劣质农资产品依然影响农业生产发展。
2. 人才、土地、资金等素集聚难。
在人才上, 人才流出多, 人才引进难, 学历水平低, 专业水平低, 特别是缺少一批能引领一方经济的中小企业家, 导致多数乡镇企业人员素质低, 管理水平低, 产品附加值低。在建设用地上, 多数乡镇一味追求上项目, 使得项目布局压力大。在资金上, 大多数乡镇基础设施不完善, 每年都需要投资金, 对于财政收入不足的镇基础设施投入也是有难度的, 很难从根本上改变镇面貌。
3.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农村的水泥道路出现设计不合理、结构不合理、质量不太好的情况“断头路”、“泥巴路”还不时出现, 就给农民的出行、生产带来诸多不便。另外, 农村道路养护机制还不健全或者空白, 缺乏养护与管理, 毁坏情形较为严重。
二、加强镇域经济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 切实抓好镇域经济发展。
提高各村在镇域经济中的首位度, 增强镇域和中心村承接城市辐射服务农村发展的功能, 致力把该镇打造成本区域的卫星城。重点壮大特色产业园区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扩张镇域经济的竞争力。
2. 推进农业发展。
一是规模化。确保粮食生产稳定, 生猪规模养殖比重提高。二是组织化。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做大做强第二、第三等优势产业。三是机械化。加强农业技术装备, 加快推广农业机械化, 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等等。
3. 着力抓好项目建设。
一是积极抓好项目申报。围绕水利设施建设、新增粮食产能、农村能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领域, 策划和包装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加大项目申报和争资力度。二是抓实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加快推进农业生态园示范基地。三是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农村饮水安全、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农村能源沼气产业发展、基层农机推广等项目建设。
4. 加快推进环境整治。
重点解决垃圾分类减量处置和乡镇中心“六乱”治理, 加快建制镇无害化垃圾处理厂和生活污水设施建设步伐。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重点推进防护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生态公益林等生态体系项目建设, 统筹推进城乡绿化。
5. 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
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加强培训和指导,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新农合、新农保实现提标扩面。
三、发展镇域经济的建议
1. 突出发展现代农业, 转变发展方式。
一是着力壮大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 发挥辐射和带动效应。二是着力抓好产业基地建设。推进特色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 培育一批农业种养殖业示范基地、示范区和示范园。三是着力推广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加大对农业装备制造业的扶持, 支持现代农机企业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提高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
2. 突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农村道路建设、养护、管理机制。
一是完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政府在设计、建设、养护和管理等方面把好关, 真正使“村村通”成为农民走向小康生活的幸福之路。加快镇乡村公路建设, 实现水泥 (沥青) 路村村通;加快推进村村通公交试点工程。二是完善农村道路建设、养护、管理机制。在“乡镇建设中心”里设立乡村公 (道) 路专管员或者小组, 行政村设置农村道路专管员, 并按照道路的区段设立管理 (维护、养护) 员。
3. 及时发布农业信息。
各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农产品及农资信息发布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农资的生产、运输、成本、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发布机制, 要求各村能及时将中心发布的《农情信息》放大张贴并充分通过广播反复宣传, 做到家喻户晓。二是根据农业生产规律建立健全农产品价格预警机制, 合理引导农业生产,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发展订单种植、供应的农业生产模式。三是对在信息网上把农业农村政策法规、生产资料供应、农业先进技术、创业致富、市场供求等信息融入农业信息网, 建立上下贯通、服务三农的信息网络。
4. 突出农村改革创新, 激活体制机制。
引入资金、管理、技术等先进要素, 利用有限的资源扩大农产品供给。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推动农业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通过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 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革新农业经营管理理念;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 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探索建立农业担保、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相结合的互动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群众工作体制机制。
5. 发展多元农业服务主体。
支持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和农业园区等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 为农业生产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方位服务。积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发展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业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建设, 支持发展新型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 加大高效设施等险种的推进力度。
摘要:在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的相互促进中, 按照“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创立品牌、增加收入”的农业经济发展思路, 丰南镇正以自己独特的做法助推现代农业“多彩”发展, 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现代农业。
我国镇域发展格局与对策研究 篇6
1我国镇域发展格局与演化特征
基于文献资料与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我国镇域演化趋势,揭示我国镇域发展的时序演化过程及其特征。主要内容如下:
1.1乡镇级区划数量呈波动性变化趋势
自1958年起,我国乡镇级区划数量波动性显著,如图1所示,依据其增长趋势及特征,将乡镇数量变化趋势划分为快速增长期、快速下降期、缓慢增长期与缓慢下降期四个阶段,各阶段特征及其成因如表1所示。
1.2不同主导功能的重点镇空间分布差异显著
人口规模、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收入、粮食产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省(市)建制镇经济社会发展实力。表2统计汇总了各省(市)位居前1000名的重点建制镇数量及比重。主要特征如下:(1)建制镇人口规模较大的省市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其中,广东和江苏分别有185和123个建制镇人口规模较大,分别占其建制镇总数的18.05%和15.39%,位居前列,其次为安徽、广西、浙江、福建、湖北和上海,其位居前列建制镇数量在50~70之间,这八个省(市)建制镇的数量占全国前1000名的建制镇数量的63.8%。(2)以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衡量镇域经济的地域差异,长三角地区镇域经济相对发达。从数据来看,农民人均纯收入位居全国前1000名的建制镇中,江苏和浙江分别占269和262个,占其各自建制镇总数的33.67%和39.88%,其次为上海、北京、广东、辽宁,分别有82、74、63和58个。(3)东部沿海地区与华北部分省市的镇域财政收入相对较高。其中,浙江和江苏仍位居前列,浙江共262个,约占该省建制镇总数的26.48%,江苏共235个,约占该省建制镇总数的29.41%,其次分别为广东、上海、河北和福建。(4)建制镇的粮食生产重点镇的数量分布基本与我国粮食主产区的空间分布相吻合。结合数据来看,黑龙江粮食生产重点镇数量稳居第一,位居前1000的建制镇共238个,约占该省份建制镇总和的58.91%,山东和吉林分别有118和114个,约占各建制镇总数的29.87%和26.76%。
(注:括号内数字依次为该类型建制镇数量、占该省市建制镇总数的比重。)
总体来看,受资源禀赋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我国镇域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显著。其中,人口规模较大、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以东部及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为主,农民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镇域向长三角地区集中,镇域财政收入较高的镇域以长三角与珠三角为主,粮食产量较高的建制镇向粮食主产区集中。
1.3镇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由东部至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
本节选取了工业发展水平、人口与从业人员数量、公共服务配置机构数量等主要指标,分析我国镇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差异。
1.3.1工业发展水平。采用建制镇工业企业数量及其比重反映镇域工业发展水平。一般而言,工业企业数量规模及其比重越高,表明镇域工业发展水平越高。从建制镇工业企业数量的空间分布来看,江苏和浙江的工业企业数量最多,分别为48.01和42.7万个,山东、河北、广东的工业企业个数分别为31.53、30.59和29.05万个;海南、新疆、青海、宁夏和西藏建制镇企业数量均低于1万个。总体来看,江苏和浙江镇域工业化程度最高,工业企业占全部企业数量的比重达到60%以上。
1.3.2总人口与从业人员。人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反映劳动力资源禀赋丰富程度,是镇域发挥经济社会功能的正向指标。各省份建制镇人口资源禀赋与各省份人口空间分布情况基本一致,建制镇人口规模较大的省份,一般为我国人口密集区,以东部沿海地区与中部人口集聚区为主,建制镇人口规模较小的省份,一般为我国人口稀疏区,以西部地区为主。从我国东、中、西和东北地区的统计数据来看,2011年,东部地区建制镇总人口为10943.63万人,占比44.39%;中部建制镇总人口为5966.36万人,占比24.20%;西部建制镇总人口为6456.15万人,占比26.19%;东北地区建制镇总人口为1287.02万人,占比5.22%。
建制镇从业人员与人口规模分布具有较强的空间一致性。山东、广东、江苏、四川等人口大省的从业人员规模相对较高,建制镇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重也较高,均在44.26%~64.28%之间;从不同地域来看,各地区的差异性相对较小,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54.15%、53.69%、52.96%和49.96%,约22个省(市)从业人员比重超过半数以上。此外,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差异较大,上海和北京两个直辖市的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高达80%~90%,而位居西部与西南地区的西藏、云南、海南、甘肃、内蒙古、贵州等地,其比重均低于40%。
1.3.3公共服务功能。建制镇具有提供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的基本功能。幼儿园、中小学、图书馆、医院等是镇域科教文卫事业的基本机构,各类机构配置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镇域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的发挥。2011年,全国建制镇共拥有幼儿园、托儿所15.35万所,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有64658、42331、36152、10329所;小学校数约17.53万个,中学校数约3.78万个,平均每个小学在校学生数(小学在校学生数/小学校数)达到331人,平均每个小学教师辅导学生数量(小学在校学生数/小学教师数)达到16人。从全国四大区域的对比来看,中小学平均每个教师辅导学生数量差别较小,东部与西部地区平均每个小学与中学的在校学生数量相对较高,中部与西部地区平均每个小学的在校学生数量大体相当,东北地区的平均每个中学的在校学生数相对较低,为717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1年,全国建制镇图书馆与文化站共4.28万个,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分别为17026、12460、10782、2536个;全国建制镇拥有医院与卫生院3.94万个,敬老院与福利院约2.50万个,现收养人数约10.88万人,平均每个敬老院及福利院可抚养人数约1338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建制镇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对比如图2所示,东部与中部平均每个医院的医生数高于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平均每个医院的病床数依次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平均每个敬老院与福利院的收养人数为29人,低于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的51人。
总体来看,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镇域工业发展水平、从业人员比重、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基本呈现出由沿海发达地区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逐级递减的趋势;镇域总人口与从业人员规模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各地区镇域教育机构的差异相对较小。
2我国乡村发展的重新定位与可持续路径
当前,快速城镇化过程深刻改变了乡村系统,城乡之间要素加速流动,本文深度剖析不同城镇化路径对我国乡村发展的影响,对乡村发展进行重新定位,提出构建以镇域经济为核心的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
2.1城镇化路径对乡村发展的影响
城镇化过程是贯穿我国乡村发展历程的重要主线。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种城镇化模式,不同的城镇化路径对我国乡村发展产生的效果不同,不同模式各有利弊。其中,在自上而下的城市化过程中,以政府为主导,在产业布局方面采取了大中城市优先的战略,产业空间分布规模大、分布相对集中,乡村发展依靠来自于首都、省会、地级市等各种大中小城市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外部驱动作用,导致了城镇体系结构不合理,大城市过多,小城市和镇发展不足,同时政府投资的低效率利用。在自下而上的城镇化路径中,以苏南地区乡镇企业为典型,依靠乡村自我发展能力,主要来自农村社区政府、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主要弊端在于因小城镇规划缺少规划导致无序发展,农村环境污染严重,人口城镇化远滞后于人口非农化。
尽管两种城镇化模式均在不同程度上对乡村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不同模式导致乡村人口、土地、产业要素流动与集聚程度各不相同。例如,在“自上而下”的城市化作用下,乡村生产要素向大中城市集聚,支撑了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但是,由于大中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距离衰减效应,总体上城市化对乡村发展的带动作用极为有限。
2.2镇域经济的优势与特点
镇域经济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本单元,本研究提出“村镇化”,重点突出镇域在不同城镇化路径中的衔接作用,通过培育镇域经济,推进以村镇建设为核心的小城镇建设,增强对我国乡村发展的辐射作用,对于实现农村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乡村竞争力提升角度,镇域经济具有以下优势与特点:
(1)在行政体系中,与其他层级相比,镇域层面的人口、土地、产业要素及其耦合机制具有一定的优势。①镇域能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与居住空间,由于相对较低的准入门槛,能够承载大中小城市难以彻底转移的农村劳动力,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盲目流动,推进农区城镇化进程。②对镇域产业发展重点进行重新定位,围绕农业生产这一核心,着力于发展现代农业与农业产业化,培育镇域特色产业,创建“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镇域产业体系,形成与都市产业、县域经济错位发展的镇域产业格局,提升其集聚和带动周边腹地发展的功能。③以镇域经济带动农村资源要素的空间集聚,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现代农业生产,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减少农民通勤距离,满足就地城镇化的居住需求,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2)镇域经济的规模效应。我国小城镇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的基本特征,现有200多万个村庄和3万多个乡镇,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由于地缘优势,乡镇与广大农村地区联系最为紧密。目前,我国镇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等,一些拥有较好产业基础的镇域,已经初步具备辐射带动乡村发展的能力。若选择在镇域层级推进城镇化,能够对乡村发展产生明显的规模效应。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在快速工业化与城市化带动下,大量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导致其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据预测,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60%,这表明,我国每年约1000多万的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转移。数量庞大的乡镇能够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若未来将部分城镇化人口分散至一些小城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的资源环境压力,镇域将成为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潜力区。
2.3以镇域经济为核心的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
本文在分析不同类型乡村人口、土地、产业要素的制约作用的基础上,从要素耦合角度提出不同类型乡村可持续发展路径,如表3所示。
参考文献
[1]浦善新.中国建制镇的形成发展与展望[J].村镇建设,1998(1):11-15.
[2]魏后凯.我国镇域经济科学发展研究[J].江海学刊,2010(2):81-86.
[3]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委会.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12)[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13.
[4]陈晓华,张小林.“苏南模式”变迁下的乡村转型[J].农业经济问题,2008(8):21-25.
[5]杨晓光,樊杰.20世纪90年代中国乡镇企业变革及其地方效应[J].地理学报,2008,63(12):1268-1276.
[6]乔家君.村域经济分异的内在机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30(5):1-6,+29.
[7]乔家君.村域经济研究的国际进展[J].人文地理,2010,112(2):24-30.
[8]张崇安.村域经济转型与制度约束条件[J].企业家天地,2009(1):251-252.
[9]赵志刚,巴曙松.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困境与政策建议[J].新金融,2011,263(1):40-44.
对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篇7
一、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夯实镇域经济发展基础
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镇域经济的经济实力和档次、转变镇域经济的经济增长方式、形成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色产业的发展要立足于本地实际, 因地制宜, 发挥优势, 采取多种方式, 尽快打造镇域经济发展的特色。
1、以工业园区建设为平台, 全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工业的发展要走集约化、区域化发展思路, 也就是走发展工业园区的发展思路。工业发展的集约化、区域化符合工业发展规律,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既能够加快产业聚集, 也有利于基础设施配套和项目服务, 还可以节约利用土地、减少环境污染。因此, 要本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集约发展的原则, 在中心镇和区位、资源、交通、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 集中规划建设乡镇加工制造业基地工业园区, 同时积极引导各类加工制造企业向基地集中。在管理服务上, 要牢固树立“企业发展我发展、企业发展我服务”的亲商、安商、富商的服务理念, 靠特优服务打造“投资洼地”, 增强环境的吸引力。每个园区均实行闸口式管理, 企业除正常生产管理以外, 其他方面的社会事务基本上由园区接管, 让客商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上。通过实施园区带动战略, 使园区真正成为镇域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良好载体和平台。
2、以招商引资为突破, 破解镇域特色经济发展的资金难题
发展镇域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依托, 而在资金的来源上, 招商引资是有力的依托。招商引资要立足自身优势、创新思路、积极拓宽渠道。首先要围绕资源优势抓招商, 发挥农村劳动力、农副产品、自然资源等优势, 积极引进加工贸易、农产品深加工和资源开发项目, 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其次是围绕特色产业抓招商, 加大产业招商力度, 在膨胀规模的同时, 提升“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水平。再次是要抓住当前国内外产业加快转移的机遇, 坚持围绕大项目抓招商, 积极参与市场分工, 发展配套经济, 使镇域经济在分工协作中发展壮大。最后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招商战略, 实行蹲点招商、召开招商引资推介会等多种形式, 增加招商的时效性。
3、以民营经济为主攻方向, 充分发挥镇域特色经济主力军的作用
民营经济是镇域经济的主体和生力军, 是其经济发展的活力与希望所在。在发展民营经济的过程中, 要坚持抓环境、抓引进、抓培植、抓提高的方针, 把市场主体定位于民营, 壮大私营企业、培育个体大户, 使民营经济成为加快发展镇域经济的主力军。抓环境, 切实放宽对民营资本投资的各种限制, 清除各种不合理的门槛, 着力培育有利于民营经济快速成长的良好环境;抓引进, 积极引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到乡镇投资创业, 努力形成聚集效应;抓培植, 大力兴办工业项目, 迅速形成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塔基, 鼓励和支持富裕起来的农民、农村能人、打工学成归来者投资兴业;抓提高, 筛选一批重点民营企业, 实行重点帮扶, 促其尽快上规模、上档次, 加快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
二、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 优化镇域经济发展环境
城镇化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坚持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 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 搞好
小城镇的建设
要坚持“富规划、穷开发”的原则, 在规划上高水平、高标准, 舍得投入, 在开发上厉行节约, 把钱花在刀刃上。坚持“求精不求大”的原则, 树立精品意识和适度超前意识, 加强建设区内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要突出抓好城镇的净化、绿化和美化, 坚决整治脏、乱、差的问题。要加强城镇管理, 全面提高城镇的管理水平, 努力为镇域经济的发展创造优良的投资环境。
2、把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互为条件:城镇建设靠产业发展来驱动, 产业发展靠城镇环境来支撑。把城镇建设与工业基地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和发展服务业结合起来, 确立自己的产业发展重点, 培育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 使产业发展和城镇建设互促共进, 不断增强城镇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特别是中心镇和地处城郊的乡镇, 要把发展第三产业摆在重要位置,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提升人气、聚集财气, 让城镇更加繁荣。
3、积极探索城镇经营的路子
要将城镇规划作为经营城镇的第一资源, 积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 盘活城镇土地资产, 培育多元投资主体, 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小城镇建设, 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断提升城镇的发展档次, 以城镇建设助推新农村建设, 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长久支撑。
三、坚持城乡统筹以推进新农村建设, 延伸镇域经济发展腹地
镇域经济的发展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 因村制宜、规划先行、突出特色, 立足于产业强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三大支撑点, 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不搞形象工程, 按照“一村一品、强村富民”的发展思路, 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
1、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我国农业的发展始终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责任, 因此要把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发展现代农业, 要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改善农业科研的创新环境, 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 激发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提高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的科技含量。
2、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按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食品和生态农业, 保护农产品知名品牌,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同时扩大优质专用农产品、出口创汇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规模。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 积极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优势农产品, 推进“一村一品”, 实现增值增效。
3、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 也是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是联系农民与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的“桥”, 也是拉长产业链、实现农业外延增值的“路”。鼓励和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乡镇企业发展, 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 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 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4、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民要富裕必须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外出务工农民的收入, 而且可以增加在家务农农民对土地等生产要素的占有量, 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收入。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加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户籍制度、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搞好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 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劳动力市场, 推动劳务经济的发展。
四、深化城乡体制改革, 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的形成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方面面。要加快推进各项改革, 为镇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大力推进有利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经营制度改革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 必须搞活土地流转, 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 向优势产业、重点区域集中。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政策, 规范流转程序, 加快流转速度, 因地制宜地探索“散户出租、企业承包”、“集体转包、大户经营”、“带地入社”、“以地入股”、“以承包地换保障”、“以宅基地换住房”等路子。建立利益保障机制, 解决好流转利益分配的问题, 为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做好信息发布、典型宣传等工作, 促进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2、推进以农村新型合作组织为重点的农村经营方式改革
农村新型合作组织是农民在保持产权相对独立的前提下、自愿组成的一种新型集体经济形式, 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个制度创新。围绕优势产业, 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创办、市场运作”的思路, 重组、整合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 积极发展生产合作型、加工合作型、销售合作型、科技服务型等不同类型的农村新型合作组织, 逐步形成纵向相通、横向相联、产加销衔接、农工贸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网络, 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3、推进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户籍制度改革
重点是消除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社会保障、劳动就业、计划生育、服役退伍、文化教育等福利差别, 全面建立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或稳定职业为基本落户条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使进城务工农民在就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4、推进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投融资体制改革
加快建设以政府投入为导向、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和地方金融机构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 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乡镇的信贷投放, 鼓励发展农村信贷担保机构, 积极培育小额信贷组织和资金互助组织。要探索设立投资基金, 组建各类投资公司, 逐步建立市场化的投融资体制。
加快我国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 篇8
一、我国镇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镇域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在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 随着民营经济的发展, 我国镇域经济的发展环境有效改善, 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在沿海地区出现了大批经济强镇, 如广东省中山市的小榄镇、广东省东莞市的虎门镇、江苏省昆山市的玉山镇、江苏省张家港市的杨舍镇、上海市浦东新区的花木镇、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宁围镇、浙江省绍兴市的马安镇、福建省晋江市的陈埭镇等, 在内地也出现了大批专业化生产的明星镇, 创造了一个个经济“神话”, 如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的画家村经济、北京市顺义县崔各庄镇的仓储园区经济、天津市蓟县邦均镇的苗木经济、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镇的优质蔬菜镇、四川省成都市郫县新民场镇的花卉产业经济等, 这些乡镇已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镇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桥梁, 是吸纳农村重要劳动力的蓄水池。它是以街镇为中心, 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多层次、区域性经济体系, 发展镇域经济既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缓解城乡矛盾, 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强县富民的基石, 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落脚点和关键点;二是工业资源的基地, 为大中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各自的生产资料和为经济发展扩张了市场需求;三是拉动农村消费的“超市”, 是实现农民增收、经济总量扩张、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途径;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农业工人化的便捷之路。
二、镇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受国际经济危机大环境的影响, 镇域经济同样面临着转型和发展难的严峻课题。在知识经济背景下, 镇域经济如何紧跟世界经济技术发展的大趋势, 利用国际范围内产业调整和转移的机遇, 及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1、土地制约瓶颈
土地是制约镇域经济顺利转型的关键瓶颈之一, 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土地整体开发难度大。东部沿海省市经济水平较高的镇已经历了早期的开发建设, 剩下的可供开发的土地零散且总量较小, 同时, 城中村和工业用地相互穿插分布, 土地属性不同, 各方利益难以协调, 难以进行统一规划和改造。二是土地开发成本较高。目前东部沿海地区土地供不应求现象突出, 土地增值效应已经显现, 企业不愿土地仍以工业用地价格被回购, 要分享使用期间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 私房共有产权人也对土地征收补偿存在较高的期待, 土地开发收支平衡难度逐渐提高。三是镇域经济发展与土地开发难以形成合力。土地开发涉及规划、税务、财政等多个领域, 这些领域分属政府的规划局、税务局、财政局等部门管理, 政府在关注土地开发中, 注重该地区的形态建设, 对镇域经济的转型和发展缺乏总体的规划和布局, 难以形成推进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合力。
2、行政权限瓶颈
虽然镇级政府是推动镇域经济转型的主体, 但是镇级管理权限与镇级政府职能不匹配。一方面, 各镇在推动镇域经济转型时不得不涉及到土地、规划、交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另一方面, 镇级政府不具备完整的行政权, 没有土地、规划、交通、市容等执法权。镇级政府在开展具体推进工作时, 协调市或区县级委办局的难度很大, 难以得到上级各委办局的合力支持, 于是造成了镇级政府在推进镇域经济转型发展时有心无力的被动局面。
3、财政扶持瓶颈
镇域经济转型涉及到土地二次开发、新兴产业扶持和基础设施提升等工作, 需要有相应的资金支持, 但是, 镇级转型发展的财政压力正在显现。一方面, 受经济增速放缓、税收分成比例下滑和税收结构变化等影响, 镇级财政总收入增长正在放缓。另一方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价的上涨, 镇级财政收入用于教育、医疗、养老、文体等社会事业的民生保障呈刚性支出正在逐年增加, 随着党和政府越来越注重民生保障, 预计未来镇级政府对社会民生保障的资金投入量会越来越大, 导致支持镇域经济转型的资金总量趋于减少。
4、集体经济瓶颈
受体制和机制约束, 集体经济组织竞争力较弱, 无法承担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任。集体经济组织属于典型的“政经社合一”组织, 既要服务领导指示, 又要承担社会民生事业, 还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加上受历史遗留问题拖累, 其市场竞争力普遍较弱。同时, 镇集体经济组织涉及的利益复杂, 集体经济组织领导难以协调各方利益关系进而明确组织发展方向, 被动地处在发展的两难境地。此外, 大多数集体经济组织由于长期受体制约束, 发展模式比较单一、业务模式过于简单, 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 已经难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 更无力推动镇域经济转型。
5、城乡二元瓶颈
发展镇域经济必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改革户籍制度, 统一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养老保险, 使农民在医保、子女上学、社会救助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搭建承包经营权交易平台, 推进土地向规模化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镇域经济中, 城乡二元体制主要体现在“城中村”改造和治理方面。一方面, “城中村”带有农村社区的属性, 在土地制度、生产组织制度等方面执行着农村社区管理体制, 难以按照城市管理体制进行管理, 导致“城中村”长期处于混乱和无序状态;另一方面, “城中村”改造涉及土地、户籍、基础设施、教育、卫生、福利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牵涉到政府诸多部门, 协调推进的难度非常大。随着“城中村”逐渐进入了城市的中心地带, “城中村”改造难度正在逐年加大。
6、人才技术瓶颈
由于我国80%以上的乡镇由农村居民点发展而来, 人口规模偏小、经济实力弱、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落后, 加之工业区、居住区和服务区相互混杂, 乡镇环境品位难以提升。由于以上原因无法吸引城市科技人员和应届大学生去乡镇工作, 导致镇域经济难以创新, 转型发展的难度加大。此外, 农民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不高, 因循守旧、重农轻商的观念依然存在, 市场观念淡薄, 缺乏竞争意识, 也加大了镇域经济转型的难度。
三、加快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对策和举措
镇域经济连接村域经济和县域经济, 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环节。镇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为加快我国镇域经济转型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深化改革, 积极探索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
深化改革的程度直接影响到镇域经济发展的快慢, 因此, 乡镇和行政村两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敢于触及、善于解决镇域经济转型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 坚持与时俱进, 立足自身谋发展, 打破常规,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促进镇域经济的发展, 积极探索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路径。
2、逐步完善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机制
在推进镇域经济转型的过程中, 乡镇和行政村应主动结合《决定》要求和本地实际情况, 逐步完善本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机制。对中央和省市出台的《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管理办法》、《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规划、改造和开发的指导意见》、《关于规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和入股的指导意见》、《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改革方案》、《关于推进集体经济与国有经济、非公有经济混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指导意见》等制度的试行版本, 要紧密结合本乡镇和行政村的实际, 跟踪各个方案、指导意见及扶持政策的执行情况, 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此外, 还应推行“一事一议”制度, 及时解决束缚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逐步完善镇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机制。此外, 各镇应适时设立镇域经济转型专用资金, 支持镇域经济转型工作深入推进。
3、充分发挥市场在镇域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镇域经济转型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一方面, 乡镇和行政村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在村镇兴办各类事业, 为镇域经济中的集体经济组织摆脱“政经社合一”困境创造条件, 不断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另一方面, 镇域经济中的村镇集体经济组织要扎实推进集体产权确权工作, 积极引入国有资本、非公有制资本, 实行混合所有制经营, 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活力。此外, 要建立激励机制, 积极引进人才和优质企业参与镇域经济转型, 充分发挥市场优势, 助推镇域经济顺利转型发展。
4、坚持现代化农业是发展镇域经济的基本方向
镇域经济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增长的基本动力问题。镇域经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作为一个局部的区域经济, 不能把经济增长动力仅仅建立在为本镇域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基础上, 而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 将经济增长动力转移到为外部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轨道上来。寻求为外部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基本经济动力部门, 是发展镇域经济要考虑的根本性问题。发展镇域经济和解决“三农”问题一样, 其根本是要坚持现代化农业发展, 这是唯一的出路。
5、提高乡镇综合服务功能, 优化镇域经济发展环境
加快乡镇建设对于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以新型小城镇为载体, 加强环境建设。以集镇建设为主题, 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设计, 高水平建设, 以增强集镇整体功能为原则, 着力搞好集镇的规划和建设。同时镇域经济的发展急需加大镇域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加快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进一步优化镇域招商引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为镇域经济发展做好系统的配套工程。
6、深化城乡体制改革,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 要大力推进有利于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经营制度改革, 推进以农村新型合作组织为重点的农村经营方式改革, 推进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户籍制度改革, 推进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投融资体制改革。要积极探索乡镇新型化建设的新路径, 运用市场化手段, 盘活土地存量, 培育多元化投资主体。要改革镇政府职能定位, 一是制定规划, 定位产业行业发展方向。二是搞好服务, 重点是协调、调控, 由领导型、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三是营造环境, 建设硬件, 制定政策, 治理“三乱”, 综合整治, 塑造形象。
参考文献
[1]温春娟:近年来镇域经济理论研究取得的进展[J].中国国情国力, 2010 (8) .
[2]李宴:城中村土地制度问题本质及其治理路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6) .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3.
[4]刘红萍、杨钢桥:农村城市化中的城中村形成机制与思考[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4 (4) .
[5]陈振宇:镇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现象:基于“缪尔达尔-赫希曼”模型视角——以乐清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7) .
[6]祝艳: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J].理论学习, 2006 (10) .
[7]陈新光、崔文成、李一喆:2014年世界经济前瞻[J].科学发展, 2014 (1) .
镇域体系 篇9
关键词:创新驱动,梁山县拳铺镇,工业园,经济
工业园位于水泊梁山南部,面积163.58平方公里。工业园区位优势明显,地处鲁南经济带规划区和京杭运河经济带交汇处,距济宁机场50分钟车程,距京沪高铁曲阜站1小时车程,形成集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高铁、航空和水运为一体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已融入以省会济南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梁山工业园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部署,大力发展工业经济,集中突破项目建设,工业园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势头。201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余亿元、财政收入1.48亿元。先后被评为中国专用汽车产业基地、中国二手商用车交易基地、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山东省循环经济园区、山东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梁山工业园大力实施“工业立园”、“产业兴园”、“科技助园”发展战略,大力度招商引资,突出抓项目落实,逐步形成了以专用汽车产业为主导,以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物流商贸、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为辅助的多元化产业集群。目前,入园企业已达548家,形成年产专用汽车15万辆和各种配件400万件(套)的生产能力,可生产20大系列1300多种型号的专用汽车,已形成全国规模最大、密集度最高的专用汽车产业集群。
一、坚持科技推动,支撑企业做大做强,搭建创新服务平台
梁山工业园成立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设立了专用汽车产业办公室,大力加强服务平台建设,创优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先后建立了山东省专用车及零配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山东省鲁南工程技术研究院梁山专用汽车研发分院、山东汽车工程学会、山东省汽车行业协会等4个专用汽车研发创新平台,推进专用汽车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全面提升专用汽车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
二、坚持人才带动,夯实企业发展根基,强化产品研发
积极鼓励和引导骨干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科研中心,切实提高企业创新、产品研发能力。目前,以中集东岳、水泊焊割等企业为载体,先后建立山东省特种车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专用车制造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研发机构,建立各类研发站、所35个,并与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36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格局。目前,梁山工业园从事企业研发工作高层次人才达100余人,聘请佟振合、蔡鹤皋、宋振骐、郝吉明四位院士担任政府科技顾问,并在水泊焊割、威特立邦等企业建立了院士工作站。承担国家级项目16项,参与制定国家级标准20项、获得科技成果19项、国家专利231项。中集东岳研制的铝合金罐车、沃德研制的重型自卸半挂列车、天宇公司研制的冷藏车、盛润公司研制的LNG、CNG低温运输车等各类科技含量高的特种车占产销量比重达到28 %以上,部分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三、坚持政策促动,激励企业竞相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
一是靠政策带动。工业园专门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不断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奖励力度,大力鼓励企业打造强势品牌,重点引导和扶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有市场潜力的企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对申报相关名牌、商标的企业予以资金扶持,对被评为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的企业予以奖励。盛润汽车、通亚汽车、中集东岳、杨嘉公司、水泊焊割、太岳板簧、康健配件等企业的20余种产品先后获得“山东省名牌产品”、“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二是用服务帮促。工业园(拳铺镇)专门实行领导班子成员重点技改项目包扶责任制,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推动机制,对规模以上企业进行重点帮扶,跟踪服务,并建立健全帮扶台帐,落实“双向定期沟通”机制,动态掌握帮扶企业问题台帐的节点推进情况,积极帮助企业解难题、办实事,确保企业重点技改项目快落实、快推进、快见效。三是靠科技兴企。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共梁山县委、梁山县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专用汽车产业提档升级快速发展的意见》、《梁山工业园关于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鼓励企业创新研发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扶持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开发力度,提高创新能力,2013年企业研发投入资金达1.1亿元,用于企业科技创新奖励1000余万元。
截止目前,梁山工业园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家,其中国家级5家,市级12家,达到行业标准的43家。2013年,规模以上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7.14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21.16%,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年增长3.12%;规模以上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销售收入比重达到4.12%。
【镇域体系】推荐阅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评价体系08-29
“三公经费”披露体系与审计监控体系研究06-12
法律论文:法律体系与法治体系之比较09-09
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09-21
旅游体系07-16
反馈体系07-19
助学体系07-19
预防体系07-20
骨架体系07-20
营造体系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