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科技期刊封面设计

2024-10-14

国内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精选7篇)

国内科技期刊封面设计 篇1

一、科技类期刊封面的视觉传播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今时代快速走向“ 视觉化”,不断更新的视觉技术制造出层出不穷的新的视觉形式,对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走向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这样的时代文化特点决定了视觉的吸引力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传播效果。 对于传播科技成果的媒体而言,高品质的内容固然是最重要的,然而要想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科技期刊的视觉形象也是不容忽视的要素。 因为优雅、独特的期刊视觉形象能让受众回味无穷,印象深刻产生更强的价值认同和更大的心理满足,从更深的层面吸引受众,从而更好地实现其传播效果。

一本科技期刊视觉形象涵盖期刊材质、制作工艺、开本及厚度、期刊的文字大小及内容、封面封底、颜色、版式等各个环节的视觉要素。 办刊人需要精心选择并巧妙配置这些视觉要素,来增强其视觉说服力和吸引力。 其中,这些视觉要素中影响最大、最突出的莫过于封面,因为封面是科技期刊最外表的部分,是期刊的脸面,能够在第一时间传达期刊的性质、内容、服务方向、学术水平、审美趋向和在一瞬间吸引读者阅读。 美国单期发行服务机构通过报摊销售试验发现:驱动读者购买期刊的各主要因素中, 封面设计所起的作用占75%[1]。 杂志出版顾问Baird Davis说:“ 实际上,在好的封面和坏的封面之间有20%的销售落差。 ”[2]。 由此可见 ,封面的设计与运作对于期刊树立品牌形象、提升传播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当今全球范围内学术出版的竞争非常激烈,国内科技期刊要想赢得竞争优势,无疑也需要重视对封面的设计和经营。 匠心独具的封面设计能打破科技期刊严肃、单一的刊物形象,帮助科技期刊展现出最强的“ 视觉力”,以更广泛地吸引学术用户。 因此,国内办刊同仁需要积极思考与创新封面设计,以提升期刊的视觉传播效果。

二、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原则

根据现代期刊编辑学理论,期刊封面的主要功能有认识功能和美学功能。 认识功能需要封面设计规范、清晰、辨识度高,能清楚提示期刊的性质、特色、内容及服务方向。 从认识功能这个维度可以延伸出科技期刊的3条封面设计原则:规范性、稳定性和专业性。 美学功能则需要使专业、严谨的科技期刊更具艺术美感,传达出活泼的人文气息,增加期刊的可读性和吸引力,从美学功能这个维度可以延伸出科技期刊的1条封面设计原则:艺术性。 具体论述如下:

(一)规范性

科技期刊的封面首先要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和谐地标出必要的项目和信息。《 科学技术期刊编排格式》 规定科技期刊封面应该标明刊名、卷期、出版年月、责任者、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期刊条码等项目。 因此,在进行封面设计时,这些项目和信息必须做到没有遗漏、简洁清晰。 同时,在期刊卷号、期号表达上尽量采用国际通行做法。 总体而言,规范化标示封面信息是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最基本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封面的认识功能。

(二)稳定性

科技期刊具有无限期连续出版的特性。 如果刊物要保持区别于其他刊物的辨识度,并树立品牌形象,封面设计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进行有规律和细微地调整,使期刊封面能始终延续一种稳定的风格,最终在读者心中形成独树一帜的期刊整体形象。 因此,可以精心设计一种能产生深刻影响力的封面元素,让这种元素成为贯穿各期封面设计的一条线索,由此积淀成为期刊的标志[3]。 总之 ,期刊的封面设计要注意连续性和稳定性 ,即使有变化,也是有规律的、细微的变化,以此发挥封面的认知功能和形成刊物的品牌特色。

(三)专业性

每种科技期刊都会涉及一种或多种学科和专业,每种学科和专业都有专属的研究对象和特色。 这些特定的研究对象和特色能很好地传达科技期刊的专业范围和专业内容,因此在进行封面设计时,可以注意从学科和专业领域的特色中寻找设计灵感,寻找独特封面设计的切入点,通过色彩、布局、 构图等封面设计勾勒出刊物的专业特色,突出刊物应有的个性, 使科技期刊的封面成为其学科和专业服务方向的指示器。

(四)艺术性

优秀的科技期刊总是能同时驾驭好科学性与艺术性这两个维度,而不仅仅是一种严肃、庄重的学术传播载体。 科技期刊通过封面上的图形、色彩等刺激读者的感官,进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使读者产生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这就是封面设计艺术的魅力所在。 对于科技期刊而言,封面设计更宜“ 以少胜多”,以简洁、精练的线条,通过抽象象征的艺术手法表现期刊的专业范围或者内容特色,具体而言就是采用明快简洁的几何构图、象征性图案或者刊徽之类来展示刊物的内容,同时要注意线条、色彩、图片的完美结合,形成简约大方、优美精致的艺术风格,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当下国内科技类期刊封面设计的现状

笔者对国内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规范性、稳定性、专业性和艺术性这4个方面作了抽样调查。 笔者登录知网,进入出版物检索页面, 随机查阅近3年来50种基础科学类刊物的封面和50种工程科技A类刊物的封面。 调查发现,这100种科技期刊在封面设计的规范性、 稳定性方面都做得比较好。 规范化是科技期刊质量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封面设计的规范化则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这100种科技期刊都在封面完整、规范地标注了必要的信息项目。 同时,为了形成刊物的品牌特色和提高辨识度,这100种科技期刊在封面要素布局、色调和刊名字体字号方面也非常注意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其中约80% 的科技期刊除了变更出版年月、卷、期号等信息之外,近3年基本使用同一种封面设计,稳定性比较强。 另有科技期刊封面设计虽有变化,但注意平稳过渡。 如 《 地球学报》 的封面每年都会呈现细微 、有规律的变化 ,但整体格局始终如一。

但是,这100种科技期刊在专业性和艺术性方面则明显不足。其中只有50% 左右的科技期刊能通过封面设计传达其专业特点和办刊特色。 而富有艺术美感、能产生视觉冲击的科技期 刊封面设 计则更少 , 在这100种科技期 刊中约占10% 。 上述调查结果说明,国内科技期刊封面的专业性和艺术性还不够,在办刊实践中尚需重点从这两个方面去改善。

四、科技类期刊封面设计的可行性路径

( 一 ) 以封面故事来凸显期刊的专业性

封面故事中刊载的图片内容往往与刊物本身密切相关, 因而采用封面故事突显科技期刊的专业特色、宣传相关的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是一个有效的办法。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共同主办的学术刊物, 始终以推动生命科学发展为宗旨,现已发展成为被SCI、CA、 俄罗斯文摘等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的优秀科技期刊。 登录《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的网站,可以看到该刊物采用封面故事的形式来加强对该领域创新型科研成果的宣传,刊物在每期封面选登当期发表的优秀论文中的制作精良的图片,图片一经选用,该论文即被作为刊物的封面论文, 以封面故事的形式简介论文的研究内容, 并附上作者、文题和文章所在页码。 《 地球学报》 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的惟一科技期刊,该刊物每期都选用“ 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成果或中国地质科学院科研团队的重要创新成果作为封面照片,同时在封面刊载与之对应的封面故事[4]。 这样可以有效展示《 地球学报》 的办刊特色和水平、宣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创新性科研成果。

(二)以封面固定图案设计来凸显期刊的专业特色

封面中最有视觉冲击力的当属图片, 因此在封面设计时,采用最能反映科技期刊专业特色的图片,形成固定的图案设计,能充分标示刊物的专业特色。 《 机电工程》 是以机械为主,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为辅的跨学科类科技期刊。 该刊物的封面将一幅齿轮的图片和一段波形图进行组合,来代表传统的机械行业和计算机、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于传统机械行业的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期刊内涵[3]。 同时 ,在设计时采用写意的图片 ,图案线条简洁明晰,跨学科的科技期刊内容特色清晰明了,从而简洁又形象地传递了刊物的专业范围,并将这种图案固定贯穿在《 机电工程》 的各期封面中,突出了期刊封面的认识功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

(三)以背景色彩及整体布局设计来增强视觉美感

科技期刊在背景色彩及整体布局上讲究均衡或对称、分散与呼应、尺度与比例等,符合视觉审美原则,能够增强封面的美感。 例如,《 机电工程》 封面采用雅致的横向条纹图案,背景色采用单一色彩,比较符合学术研究严谨的氛围,但单一色本身又采用渐变式蓝色,使严肃、庄重的封面风格中又透出活泼清新的气息,同时刊名的色彩在背景色的映衬之下又具有较强的辨识度[4]。 对读者调查表明 ,这样的封面美观大方、艺术性较强,增强了视觉传播效果。

(四)以个性化表达方式来衬托独特的艺术品格

科技期刊通常在封面设计上强调庄重、 严谨的风格,因此容易形成固有的思维定式,封面往往严肃有余,生动、活泼不足, 更难以谈得上艺术创作设计的灵动与创新。 《 建筑节能》2010年4月与国际知名 建材企业奥 地利堡密特( Baumie) 公司进行一次广告设计合作。 在封面设计中采用艺术化的绿色树叶这个元素,将人的眼睛作为“ 绿叶”布图的基本构思,表达了刊物和广告产品共同的追求———绿色环保。 设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图面由双人组成,借此呈现出人、家、自然这3个元素和谐共生的主题。 这种个性化表达方式冲破了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的拘谨和呆板,使《 建筑节能》 封面呈现独特的艺术风格,为进一步提升期刊品牌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分子生物学会 ( The Molecular Biology Society o Japan) 发行的《 Genes to Cells》 的封面图片将细胞中的种种过程与极具日本传统风格的艺术完美结合, 形成了闻名于世的独特风格。 每一期都是浮世绘风格流溢的素雅画作,各色封面中暗藏种种玄机, 擅长将日本特色的物件和场景与细胞生物学模型融合得不漏痕迹。 如2014年的第1期封面,祝福新的一年繁荣兴旺。 两匹骏马牵着象征F- 肌动蛋白的红白旋索在奔跑。 地面的透明流浆让我们想起了原生动物的伪足———它们利用G- 肌动蛋白聚合产生的能量而不断生长[5]。

五、结语

艺术与科学从来就不是截然分开的两个领域。 严谨的科学中从来不乏堪比任何大师名画的和谐与美,感人心魄的艺术中也自有其动人的科学道理。 国内科技期刊应该在封面设计中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让艺术更具科学趣味,科学更具艺术美感,这样才能相得益彰,收到更佳的视觉传播效果, 从而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007年十大国内科技新闻 篇2

对有价值的创新, 人们的看法总是一致的。

一、自主研制第三代战机歼-10列装部队

从上世纪就开始研制和试飞的歼-10战机, “千呼万唤始出来”, 今年1月5日, 歼-10战斗机正式亮相, 列装部队。它由中国一航自行研制, 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战斗机。

自主研发先进战斗机是维护制空权, 保证大国安全的必要举措。歼-10的成功, 使我国成为第四个能同时自主研发先进战斗机、发动机和导弹的国家。

上世纪80年代, 相关部门提出要造一架适用21世纪的先进战机, 但其所需的人力物力远远超出当时的国力所限。1982年, 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听了汇报后, 提出投资5个亿, 要搞一个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

1986年1月, 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文件, 批准歼-10立项研制, 代号为十号工程。当时, 国外先进的第三代战机开始装备并应用实战, 而我国航空工业基础差、人才断层明显, 军用战机落后国外先进水平不止一个20年, 就是在这样的起点上, 科研人员克服困难, 数十年如一日, 投入到适应跨世纪作战环境的新型战机的研制中, 把1986年的一张草图, 变成了印有八一军徽、叱咤纵横的现役机。有专业人士评价说, 歼-10和它附带的发动机、导弹武器系统, 令我们拥有了完全自主研制先进战机的能力, 它的技术水准大大缩短了我们和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差距。

二、又有12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启动建设

“十一五”期间, 我国将投资60多亿元启动建设12项大科学装置, 包括散裂中子源、强磁场实验装置、大型天文望远镜、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航空遥感系统、结冰风洞、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评价设施、蛋白质科学研究设施、子午工程、地下资源与地震预测极低频电磁探测网、农业生物安全研究设施等。

当前全球竞争日趋激烈,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国策。我国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 而大科学装置在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占据重要地位。

目前, 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大科学装置在国家创新能力中的重要地位, 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已经建设众多大科学装置的基础上, 纷纷制定雄心勃勃的大科学装置发展规划并加大对大科学装置的投入规模。

我国要在未来的科技竞争中取得优势, 必须建造大科学装置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提升我国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 在部分科技前沿领域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

三、动车组飞驰大江南北引领铁路第六次大提速

4月18日零时起, 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 正式使用新的列车运行图。命名为“和谐号”的140对时速达200至250公里的国产化动车组驰骋大江南北。

按照中央“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要求, 通过3年多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我国铁路掌握了高速动车组总成、车体、转向架、牵引变流、牵引控制、牵引变压、牵引电机、列车网络控制和制动系统等9项关键技术以及受电弓、空调系统等10项主要配套技术。采用的交直交电传动技术、微机控制制动技术、铝合金和不锈钢轻量化车体技术、列车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以及无摇枕高速转向架等技术, 代表了当今世界高速动车组的一流水平。

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共涉及京哈、京沪、京广、陇海、沪昆、胶济、广深、京九、兰新等18条线路, 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12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共计2.2万公里, 比第五次大提速增加6000公里。

其中, 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16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共计1.4万公里;达到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线路延展里程共计6003公里;达到时速250公里的线路延展里程共计846公里。

四、10亿吨整装优质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被发现

石油短缺, 不仅让加油站里排起长队, 也使日常消费变得更贵。尽管从中东和非洲开采的石油源源不断地运入, 我们滚烫的经济引擎还是喊渴。如此背景下, 渤海湾滩海地区发现的10亿吨大油田———冀东南堡油田, 正好比天降甘霖。

这个大油田, 是继大庆油田以来油气勘探的最大发现, 也是中国近海地区发现的最大油田。它有“两大、三高、四好”。“两大”即储量规模大:三级油气地质储量当量达到10.2亿吨, 其中基本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05亿吨;油层厚度大:平均单井钻遇油层厚度80—100米。“三高”即单井产量高;储量丰度高;储量落实程度高。“四好”即油层物性好;油品质量好;试采效果好;勘探效益好:截至目前, 南堡油田共投入勘探投资57.2亿元, 发现成本为0.59美元/桶, 远低于国际大油公司1.2—1.5美元/桶的平均水平。中国石油方面透露, 将从2008年开始大规模开发南堡油田, 到2012年原油产量达到700万吨, 加上其陆上产量300万吨, 届时, 冀东将成为中国石油又一个新的千万吨油田。

温家宝总理提到, “石油工人和技术人员用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工艺和技术”找到了这个大油田, 具体说来, 就是“一项理论、四项技术”。一项理论即东部陆相盆地富油气凹陷精细勘探理论。四项技术即三维地震的精确描述技术;快速钻井与油层保护技术;定向井钻井技术;井筒储层及油气层评价技术。

五、巨型似鸟恐龙化石现身内蒙古二连盆地

6月13日, 中科院宣布在内蒙古二连盆地, 发现了一具奇特的恐龙化石。这件被命名为二连巨盗龙的化石标本已有8000万岁, 体长约8米, 站立高度超过5米, 体重约1400公斤, 体形可与著名的暴龙相比。经研究表明它是鸟类的近亲———窃蛋龙类, 这一类群的其它属种体形很小, 多数体重仅为几公斤, 甚至不足1公斤。但二连巨盗龙如此巨大, 具有的似鸟特征却比小型的窃蛋龙类多。

虽然没有直接的化石证据, 但科学家们推测二连巨盗龙体披羽毛, 没有长牙齿, 而是发育了一个巨大的喙, 喙是用来切割植物、猎食小型动物, 还是用来压碎蛋壳, 科学家们还无法确认。

科学家们推测, 二连巨盗龙采用一种加速生长的策略, 其生长速度甚至快于某些大型暴龙类。科学家们还运用CT扫描技术对二连巨盗龙的脊椎内部进行了观察, 发现这些脊椎内部具有海绵状结构, 与一些大型植食性蜥脚类恐龙相似。

二连巨盗龙的许多奇特形态特征未见于其它任何恐龙。比如, 它的脊椎体上有一些奇特的孔洞, 不知有什么用。它后肢比例也异乎寻常。一般而言, 当恐龙体形变大的时候, 它们的四肢会更加粗壮, 远端部分会更短, 但是二连巨盗龙和大小相似的其它恐龙相比, 后肢却显得纤细, 小腿修长, 指示它的奔跑能力强于其它恐龙。

六、黑龙江省首次发现两个人类新基因

9月, 黑龙江省血液中心首次发现的两个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新等位基因, 被世界卫生组织HLA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DRB1*1216和B*5621。自上世纪中期发现第一个HLA抗原至今, 全世界已检测出相关HLA等位基因2100个。本次发现为世界HLA系统数据库又增添了两名新成员, 同时意味着人类对自身基因的认识又前进了一步。

HLA系统是人类最复杂的遗传学系统之一。HLA等位基因是编码人类白细胞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 它与骨髓及组织器官移植关系密切。实行器官和骨髓移植时, 需要供体和受体的6个最重要HLA等位基因完全吻合。新基因的发现, 能使器官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更加准确地进行配型, 也增加了人类寻找匹配基因的可能性。我国现无血缘关系供、受体移植逐渐增加, 发现HLA等位基因, 能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型的成功率和精确度。

七、科学家成功破译黄种人生命密码

10月11日, 第一张黄种人全基因组标准图由我国科学家绘制完成, 样本来自一个典型的中国人。炎黄子孙的基因特质首次在基因图谱中得到了完美呈现。中国人的黄皮肤, 诗人的解释是承继于母亲河, 科学家则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精确答案。

这张黄种人基因组图谱由我国科学家采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独立完成, 这是我国继承担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任务, 国际人类单体基因10%任务后, 在人体基因测序方面从1%到100%的一次成功跨越。

获得个人基因图谱, 有助于预防遗传疾病, 并研制新药物和新医疗方法, 最终实现人类个体化诊断和个性化治疗。目前全世界共发现2000个与疾病有关的人类基因, 其中1500个已在美国用于临床诊断。科学家认为, 由于黄种人突变位点与白种人不尽相同, 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诊断标准。因此, 这张全基因组图谱勾勒出了黄种人的独特处, 意义非凡。

八、十七大报告纵论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成国家发展战略核心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报告将“自主创新”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8个着力点之首。报告指出, 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 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 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 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九、中国人实现探月梦想“嫦娥”发回月球照片

10月24日18点05分, 我国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地球轨道。11月26日, 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第一张“嫦娥”拍摄的月球照片。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步, 嫦娥一号从立项到发射仅用了3年多时间。我们没有重复别人的老路, 而是实现了跨越———嫦娥一号卫星将首次绘制月球三维全图, 探测的元素中有9种是国际上从未公布的。

1984年联合国通过的《月球协定》规定, 月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如果我国的月球探测活动取得一些成果, 在国际上讨论《月球协定》的修订和分享月球权益时, 将有更大的发言权, 就能更有效地维护我国在月球的合法权益。

不仅如此, 探月工程中需要突破一系列关键新技术, 涉及到诸多新领域, 这些新突破又将推动一大批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发展。

“嫦娥”的月球之行担负四大任务:绘制立体的月球地图;探测月球上元素的分布;评估月球上土壤的厚度和氦-3的资源量以及记录原始太阳风数据。在接下来的几年中, 它将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向地球人汇报。

十、首架自主知识产权支线客机下线

我国首架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喷气支线客机历时7年的研发已于12月21日下线, 这架能够满足中国高原、荒漠等特殊环境要求的支线客机经过试飞等程序后, 就可以投入商业运营。

ARJ21是一种中、短航程涡扇支线飞机。它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民用支线飞机, 具有两大优势:第一, 它按照中国的自然环境设计, 能满足国内绝大多数机场, 特别是以昆明机场为代表的西部航站的起降要求;

第二, 它比国外同类飞机更宽, 因而更舒适。

国内科技期刊封面设计 篇3

一、我国首颗中继卫星成功发射

4月25日, 我国首颗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继卫星可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它的发射成功, 填补了我国卫星领域的又一空白。

二、科技为抗震救灾提供强大支撑

5月12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广大科技人员在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系列前沿技术为抢险救灾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抗震和重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科技保障。

三、科学家发现铁基高温超导材料

5月25日, 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陈仙辉教授的实验组宣布, 首次在相关结构的氟掺杂的钐氧铁砷化合物中发现了超导电性。之后其他几个中国研究小组陆续发现了更多铁基超导材料。

四、新《科技进步法》实施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自2008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中国科技界基本法, 新的《科技进步法》被认为进一步奠定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法律基石。

五、科技元素让北京奥运异彩纷呈

8月, 科技特色鲜明的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科技部会同北京市及相关部门, 以实践“科技奥运”理念、支撑“绿色奥运”建设为重点, 围绕场馆建设、大型活动、赛事组织等方面, 应用了大批先进技术, 使本届奥运会精彩纷呈。

六、研制成功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今年8月, 由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制造的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宣布研制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制造和应用超百万亿次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七、我国科学家实现世界首个量子中继器

8月28日, 中国科技大学的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宣布:他们利用冷原子量子存储技术, 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 建立了由300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 向未来广域量子通信网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八、神舟七号升空我航天员首次太空行走

北京时间9月25日21时10分04秒,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9月27日16时41分00秒, 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 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

九、绘制成首张大熊猫基因组序列图谱

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10月11日宣布, 大熊猫“晶晶”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完成。该研究将从基因组学的层面上为大熊猫这种濒危物种的保护、疾病的监控及其人工繁殖提供了科学依据。

十、“翔凤”首飞成功国产飞机走向商用

国内府际科技治理研究综述 篇4

科技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科技领域的延伸。近几十年来,治理(governance)一词已经从一个晦涩(obscurity)的词汇逐渐演化成为一个极为时髦(buzzword)用语(Dixit,2009)。这一点可以从有关治理问题的研究动向看出。作者以“governance”为标题关键词,对EBSCOhost总库下的Academic Search Complete、EconLit、Regional Business News等30个数据库进行联合搜索得到一个大致的研究轮廓:70年代以前,研究治理的文献仅为25篇,然而截至到作者写这篇文章为止,治理的文献已经多达31 535篇。

治理的思想应用于科技领域,强调科技政策的参与性、合作性以及政策制定过程的民主性则是近年来科技管理的又一新趋势。采用逻辑搜索词{governance}and{“technology”or“technology”or“science”or“scientific”}作为主题词,对EBSCOhost下属的30个数据库进行联合搜索,得到科技治理相关文献338篇,这338篇文章的年限分布如图1所示。从中也可以看出,2000年以后,科技治理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同时,科技治理的主体是政府,治理问题又强调主体间的参与性和合作性,府际科技治理有其内部逻辑的一致性。

资料来源:对EBSCOhost总库下的Academic Search Complete、EconLit、Regional Business News等30个数据库进行联合搜索整理而得

相比之下,国内对“府际科技治理”还属于一项新的研究议程。就目前所掌握材料,国内虽还未出现从治理视角来解读政府科技管理的文献,即便如此,有关府际科技治理的思想已经初具规模。

1 “科技治理思想”研究现状

虽然国内有关“科技治理”的专门文章还为数不多,但是科技治理的思想研究却散见在各种文献中,其研究思路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科技治理与公民社会政治生活,其中心论点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与公民密切相关的风险、伦理、社会、民主的问题。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方新[1]提出了科技与治理命题,指出生命技术的突破给整个社会的治理结构、社会的伦理提出深刻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科技管理制度带来了挑战,传统的专家模式会造成一定的社会风险,应该在科技治理的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以协商的形式促进科技治理,以规避科技风险[2]。清华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所长曾国屏[3]则认为科技风险无法避免,且利用科学技术更是人的本性,只有在谨慎原则、伦理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上寻求共识才能达到善治的目的。

第二,科技治理与全球化,即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解读政府如何进行科技管理。董新宇等[4]从全球治理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政府在科技全球化背景下所扮演的角色、政府的行为及其政策工具。邢怀滨和苏峻[5]给出了全球科技治理的定义,即在国际层面上干预、规制科学技术发展的制度和规则体系,并进一步探讨了全球科技治理中工具理性、国家主义、治理中的困境以及权利等问题。

第三,具有跨域性公共问题中的科技治理思想,如环境、水域、污染等公共问题具有跨地域性的属性,需要多方合作者共同治理。罗国富[6]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汀江流域的治理问题;刘志华[7]认为专家在大力开展污染治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张崇庆[8]探讨科技示范园区的水土流失治理问题;刘竞[9]探讨北京市科委与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两次共同立项、联合注资以解决垃圾处理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对于科技治理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理研究,学术观点散见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故从公共管理的视角来解读科技治理则尤为重要。

2 “科技合作”中“府际”研究主题

关于科技合作中政府研究的思想起源于官产学研合作,国内这方面文献相对较多,包括研究政府的影响、政府的地位以及政府的作用等。黄家泉[10]考察了政府在产学研联盟中的行为。基于问卷调查,田云辉等[11]分析了四川省科技合作的现状、特点以及缺陷,最后提出政府在合作中的主导能力。胡继妹[12]对浙江省湖州市科技合作的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提出了政府在科技合作中的五大影响。陶丹[13]认为政府可以促成科技合作达到帕累托纳什均衡,探讨了政府在科技合作中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并提出了五大机制:动力机制、信息机制、保障机制、孵化及反馈机制。

从政府视角延伸开讨论府际科技合作,目前在国内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由于府际关系既包括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又涉及区域、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在最后一个部分详述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科技合作,故此处仅对后面两个问题展开综述。

(1)地方政府间科技合作。

论述特定地方政府间科技合作的文献所见不多,且研究始于2004年,如:魏守华[14]提出由于科技资源的稀缺性、空间经济技术联系以及政府增加公共物品的要求,有必要进行跨行政区域的地方政府间科技合作;邱膑扬[15]论述了云南与其他地方科技合作中优势、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刘桂华[16]分析了上海与东北老工业区科技合作的现状与前景;于丽英[17]探讨了上海与西部地区科技合作的模式。

(2)区域政府间科技合作。

区域科技合作的逻辑起点始于技术转移理论(technology transfer)以及法国经济学家帕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growth pole)。由于近几年国家创新系统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的建设,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主要代表有研究东西部政府间科技合作、长三角地区科技合作、珠三角地区科技合作、海峡两岸科技合作、北部湾地区科技合作等。区域科技合作是继区域经济合作之后的又一热点学术问题,其产生与我国目前区域合作的蓬勃兴起有很大关系。

一个共识的思想是,政府在科技合作中应该起到的是引导和适当监督的作用,而不是取而代之。但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当科技事务的外部性增强、科技风险加大、与各级政府内外部压力息息相关时,政府在某些科技领域中的作用更为突出;与此同时,跨域性合作的压力使得府际科技合作尤为重要。

3 国内“中央与地方科技合作”研究专题

建国之初,我国科技活动的参与者仅限于公共研究机构,且集中在中央一级,即“科研五方面军”,研究经费也是由政府直接拨款,但随着财政分权的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公共事务的复杂性增大,科技管理领域对于分权的需求也逐渐增强。据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的检索,我国对于中央与地方科技关系的研究始于1994年,林明福[18]对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科技事业管理方面权责分配格局进行了梳理,但那时有关中央与地方的研究金仅限于两者的功能定位、权责分配等[19];2000年以后,相关研究逐渐开始关注中央与地方科技事务的对接[20],特别是自2008年省部科技合作专题的出现,将研究进一步上升到合作、协商、治理的高度[21]。通过上述文献的浏览概括,可将国内“中央与地方科技合作”研究分为三个方面。

(1)中央与地方科技经费的投入体系。

总体而言,学者们对于中央与地方科技经费投入体系有两种研究路径。第一种是个案研究,如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对中央与地方政府关于农业投入进行分析,给出在财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对农业科技投入总量的政策思路,并通过政府与金融机构、企业及农户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便提高金融机构、企业及农户对农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22]。陈和明[23]分析了中央与地方财政在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发展中的作用,并指出应该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农业科研机构的投入。以北京为例,从创新系统理论的角度,考察了地方与中央科技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并探讨了地方科技投入指南的编制问题[24]。第二种是综合性分析,如提出了政府科技投入结构的分析框架,同时指出地方政府投入不积极将会导致政府科技投入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增长,并且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科技投入的影响显著[25]。刘凤朝、马艳艳以及孙玉涛[26]又运用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占政府资金的比重、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占地方财政的比重两个指标,分析了省区层面的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结构模式,并运用面板数据对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中央财政科技投入对地方科技投入的带动作用不明显,故应该构建国家科技资源与地方科技资源双向优化配置机制。

(2)中央与地方科技合作的模式研究。

2000年以后,以省部合作为题材的文献逐渐呈上升趋势,这类文献将中央与地方的科技合作分为省部共建、省部会商以及省部产学研三种合作模式。一是省部共建。即中央部委和省政府对教育以及科技领域的重大工程共同出资建设,代表文献有近20多篇,包括学院共建、重点实验室共建、新农村共建、科技服务外包体系共建、安徽省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实验室共建、陶瓷产业共建等。二是省部会商。何为东、钟书华[27]认为,“所谓省部科技会商,是省级政府与国家部委围绕科技事务进行的战略性磋商、互动,以达到科技合作的目的。这一概念包含了三层含义:会商的主体是国家部委和省级政府;会商的内容是科技事务;会商的目的是科技战略合作”。这是国内学界第一次对“省部科技会商”这一概念作出的表述。除此之外,省部会商的研究也散见于一些报道或者网站中,如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省部联席会议,科技部与全国27个省、直辖市以及自治区的定期会商。三是省部产学研合作,即是国家层面的产学研合作,特指科技部、教育部与广东省政府围绕地方经济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全新合作模式。从省份来讲,广东是第一个。国内对省部产学研合作的研究,主要是从实践的角度,对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进行初步实践性分析。刘增辉[28]主张广东“两部一省”模式:国家层面的产学研结合试验;尹激、蓝宏[29]指出北京交通大学与佛山市人民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在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了学校政府合作交流的平台,可以服务佛山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经济发展,这样的强强联合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发挥优势,实现了互利双赢。

(3)中央与地方科技合作的理论探寻。

虽然在实践中,中央与地方科技合作的案例不胜枚举,然而在学理上还鲜有学者对其进行宏观理论把握,或者说中央与地方科技合作还未形成一套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文献或是借鉴某一理论对这种合作进行解释,或是从这种合作中推导出一些规律性、经验性的结论。曾婧婧和钟书华[30]认为中央与地方科技合作的动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的建立,部分科技产品的准公共属性以及我国科技资源的稀缺性、分散性与浪费等,并借用多中心理论、公共物品理论论述了这种合作在主体上具有多中心的特点,对象上有准公共属性以及网络化特征;进一步认为“省部科技合作”是连接“国家创新体系”以及“区域创新体系”的桥梁,在政策建议方面,应建立府际或者跨区域科技协调机构,明确合作治理机制中”中央—地方”的角色定位以及构建“垂直省部、水平跨域、公私合作”的科技治理网络。何为东和钟书华[31]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对中国科技会商政策的运作逻辑进行分析,提出科技会商政策的循环跃升路线图:会商―协议―合作―再会商―再协议―再合作,分析了科技会商政策制订与执行两阶段的融合性特点。他们认为与中国传统的科技政策相比较,科技会商政策是典型的第二代公共科技政策,连续双边互动性是其本质属性。实证分析表明:科技会商政策对于科技资源配置、区域科技经济发展、创新体系建设及科技制度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年,何为东[32]还借鉴John Kingdon多源流政策分析模型,通过对问题流、政策流、政府流及触发因素的综合分析,揭示科技会商政策的形成机制,并提出公共科技政策是由社会环境系统、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政策科学及政府意志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理论框架。

需要指出的是,诸多解释当今中央与地方科技合作的理论,如治理理论、多中心理论、多源流、国家或者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等,都存在内部逻辑的一致性。多源流框架理论涉及政策主体的多元化、政策的多样性,则会出现纷繁芜杂的“政策垃圾桶”(garbage bin)现象,故多元化是其理论的核心价值之一。多中心理论也是治理理论的面向之一,需要依靠多方合作。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强调了国家目标和区域目标的整合,企业、政府、高校的整合,故是多目标和多行动者的系统整合问题。归根结底,科技治理体现的是合作、参与以及协商。

国内科技期刊封面设计 篇5

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直接影响着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与水平, 是科技期刊发展和生存的关键, 因此关于科技期刊的质量评价成为科技工作者和期刊研究人员的重要研究课题。学术期刊评价可以衡量科研机构和学者的贡献, 能够为大学等科研机构的人事决策提供依据, 指导图书馆正确订购期刊, 方便科研人员获取资料。

管理科学学术期刊的评价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的一个研究对象。Franke等人根据ISI从1977年到1987年出版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期刊引文报告》, 统计了l7种战略管理科学期刊每年的当前文献影响 (Current article impact) 、累积期刊影响 (Cumulative journal influence) , 计算出它们的排名[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为了完善其基金项目成果评估, 开展了我国管理科学重要期刊的遴选及其认定工作。采用了以专家咨询调查的定性方法为主, 文献分析的定量方法为辅的过程遴选出了管理科学的重要期刊[2]。

随着国内几个大型文献数据库的开发成熟, 各自推出了学术期刊的引证指标, 当然也包括管理科学。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各数据库推出的管理科学期刊引证指标进行对比, 以期发现各数据库推出的期刊引证指标评价管理科学期刊的优缺点。

2 期刊评价方法

对学术期刊评价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专家调查法、引文分析法。

专家调查法作为一种主观研究方法, 不可避免地会受个人喜好等因素的影响。如调查对象会给曾发表过他们文章的出版物以更多的正面评价, 并且将期刊的高质量归因于更低的论文接受率, 某些调查对象只熟悉自己感兴趣领域的期刊。显然, 专家调查方法中的个人认知偏差无法用调查设计来克服。因此, 这种方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比较少使用了。

自从美国情报学家Garfield Eugene (尤金·加菲尔德) 利用引文索引方法创建一系列引文索引工具以来, 学术期刊的评价和分级定量化研究引起了学者的极大关注。特别是ISI期刊引证报告 (JCR) 的推出, 期刊评价方法有了重要的改进, 在评价内容上转向以期刊学术质量为主。由于学术质量的难于量化评价, 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是评价科技期刊的两个重要评价指标。引文分析方法比专家调查方法更加客观, 因此, 引文分析方法成为当前评价学术期刊的主流方法。

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 这一评价期刊的重要指标是E.加菲尔德1972年提出的, 是对一篇文献或文献集合获得客观响应, 反映其重要性的宏观度量。定义:期刊前2年发表论文的被引次数占前2年论文总量的比例 (相对数量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影响因子 (ΙF) =2

期刊被引频次 (Cited Number of Journal) 可测度期刊自创刊以来的学术影响力, 是从信息反馈的角度评价期刊的基本指标之一。该项指标从历史的角度, 用期刊论文被引用的数量直接反映了期刊在科学发展和文献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定义:自期刊创刊以来全部论文在某一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绝对数量指标) 。

3 国内5种期刊文献引证数据库

随着国际性大型科学引文分析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全文文献数据库的推出, 比较和评价国家、研究机构、团体以及个人宏观与微观研究绩效等, 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随着大型文献数据库引文数据积累成熟, 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量化评价指标统计开始兴盛起来, 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最早研制并发布了JCR, 使其迅速成为权威性的世界期刊评价工具。

而国际性的科学引文分析数据库对分析中国科学研究状况缺乏普遍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部分国家级科研机构开始推出自己的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由于JCR收录中国的科学期刊量少, 不能从整体上了解中国数以万计的中文期刊的引文指标, 国内各大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开始推出自己的反映国内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 (CSTPCD) 始建于1989年, 1990年首次对1 227种统计源期刊包括影响因子在内的7项文献计量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 并正式对外发布了统计分析结果;1994年开始了国内期刊论文的引文统计分析工作, 被其选作信息统计源的期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的重要科技期刊;1997年开始编辑出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设立了多项期刊评价指标, 主要有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平均引文率、即年指标、期刊被引用半衰期, 除了期刊基本引证指标外, 有独创性开展了一些期刊特性指标, 如扩散因子、地区分布数、基金论文比、他引总引比、国际论文比、平均作者数和引用刊数。有专门的管理科学学科类目, 但收录期刊较少, 2004年收录10种管理科学期刊[3]。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开发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CSCD) 始建于1989年, 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期刊600多种, 扩展库期刊300多种。被其选作信息统计源的期刊包括了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的重要科技期刊。期刊引证指标附录在印刷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论文与引文统计》中, 2005年开始单独印刷出版《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 主要指标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基本相同。有专门的管理科学学科类目, 但收录期刊较少, 2004年核心库23种管理科学期刊[4]。

1989年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原中国科学院西南信息中心) 推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CQVIP) , 收录期刊2 000余种。2000年正式推出《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引文版) , 收录了1990年至今公开出版的科技类期刊5 000多种, 其中包括《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的核心期刊1 500余种。2005年1月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增加收录文、史、哲、法等学科分类的文章、期刊, 形成社会科学专辑, 目前收录中文期刊 12 000 余种, 2004年开始期刊引证指标统计, 没有专门印刷出版期刊引证报告, 期刊引证报告可以通过网络版浏览。期刊评价报告分为即年指标评价和期刊综合统计两部分。没有专门的管理科学期刊分类, 包含在经济管理类目下[5]。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数据库《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 始建于1998年, 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全国2700余种中文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性期刊中精选出学术性强、编辑规范的期刊作为来源期刊。1998年来源期刊496种, 1999年来源期刊506种, 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来源期刊均为419种, 2004、2005年来源期刊均为461种, 1998年开始期刊引证指标统计, 没有专门印刷出版期刊引证报告, 期刊引证报告附录在印刷版《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中, 主要有期刊影响因子、被引次数和当年被引指数。学科分类有专门的管理学类目[6]。

《中国学术期刊》 (CNKI) 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 始建于1999年, 收录国内6 000余种统计源期刊, 包括国内出版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社科期刊。2002年出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试刊版, 按照《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对其中学术性论文的引文数据进行规范化加工处理, 经统计分析后编制的一部综合性跨学科大型科学文献计量年报。除基本的期刊引证指标外, 还开创了一些期刊网络传播指标, 如下载频次、浏览量、访问量, h指数等等。学科分类没有专门的管理学类目, 但几乎所有的管理类重要期刊都有引证指标[7]。5种期刊引证数据库的特性列于表1中。

4 管理科学期刊引证指标评价比较

管理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组织管理活动客观规律及其应用, 是一门跨自然科学、工程科学、技术科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综合性交叉科学。从世界范围看, 管理科学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作为一门学科得到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 单独把“管理学”作为一个学科门类, 从此开始, 管理科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才真正纳入到整个国家的科学研究轨道中去。1996年对管理科学发展进行资助的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管理科学组升格为管理科学部, 以及中国工程院成立工程管理学部。这也意味着管理科学地位为社会与科学技术界承认的标志。

然而, 与其它学科相比, 管理科学在我国仍然是一门发展中的学科, 反映在期刊上, 管理科学缺少自己独有管理科学专业特点的管理科学期刊群, 我国的管理科学期刊大多创刊于20世纪80年代, 由于当时管理科学未成为独立的学科建制, 专业的学术期刊少之又少。在20多年的发展中管理科学学科地位逐渐确定, 管理科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逐渐显现, 部分学术期刊慢慢向管理科学专业靠拢, 成为展示管理科学研究成果的阵地。但由于管理学科交叉的特点, 研究成果分布比较广泛, 与经济学、工学和数学期刊论文相融合在一起。管理学科的专业期刊看上去又不是那么专业。迄今尚未形成在本学科得到共识的核心期刊群, 甚至对于相对重要的期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与认识[2]。国内几个重要的文献数据库都将管理学作为自己的学科范围, 各自选出了自己的多少不一管理学期刊。CSSCI数据库收录管理学期刊26种, CSTPCD管理学类期刊10种, CSCD管理学类期刊22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遴选和认定的重要期刊20种。CNKI和CQVIP数据库没有专门的管理学期刊分类。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管理学科期刊, 以CSSCI数据库收录管理学期刊24种 (由于《经济管理》和《未来与发展》部分年份的影响因子缺失, 故略去) 纳入我们比较的范围。

由于每年CSSCI收录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未公布, 我们分为两类排序比较, 一类是CNKI与CSSCI收录期刊2001—2004年5年平均影响因子排序比较;另一类是各数据库2004年影响因子排序比较。表2给出排序结果。

注:表中空白表示该期刊未收录

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

(1) CNKI与CSSCI5年平均影响因子排序比较看, 24种期刊排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错位。错位超过4位的期刊有《中国行政管理》、《管理科学》、《中国科技论坛》、《南开管理评论》、《中国软科学》、《科学学研究》和《管理现代化》。排序完全一致的有4种期刊。

(2) 2004年4个文献数据库各期刊影响因子也不同, 整体上, CNKI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CQVIP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CSTPCD的期刊影响因子大于CSCD的期刊影响因子。4个文献数据库各期刊影响因子的排序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错位。CNKI与CQVIP相比较错位超过4位的期刊有9种, 分别为《中国行政管理》、《管理科学》、《软科学》、《管理工程学报》、《科学管理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科学学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和《中国软科学》。

为什么同一种管理科学期刊会出现如此的反差, 出现以上结果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从期刊影响因子的公式找到原因。决定期刊影响因子的最主要因素是某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 其次是该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而决定某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的最主要因素是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的学科范围和期刊种类的多少。而管理科学发表研究成果涉及的期刊范围是相当大的,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在1997—1999年批准资助443项面上项目统计, 发表的3 320篇论文分布在901种国内外期刊中, 19%的论文发表在196种大学学报上[8]。而且管理科学文献涉及的学科跨度大, 特别是经济学、应用数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等。正是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多少, 影响了管理科学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年的被引用次数这一重要数值, 如2004年收录期刊学科范围全和期刊种类多的CNKI的普遍大于其它类文献数据库管理科学期刊影响因子。收录期刊偏重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学科且收录期刊较少的CSCD、CSTPCD期刊影响因子小, 并且期刊排序较无序。

而期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看是一个比较明确的数值, 但由于各期刊有正刊, 还有增刊、专辑、专刊和特刊, 同时期刊栏目有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学术动态、书评和领导讲话等等。期刊来源文献量多少也严重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但各大文献引证数据库在确定这一数值时, 都根据自己的标准来确定来源文献收录量。我们发现造成《中国行政管理》影响因子排序错位最多的原因在于确定来源文献收录量这一数值, CNKI和CQVIP两文献数据库在计算2004年该刊影响因子时, 对该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的总数这一数值存在较大出入。由于该刊的文献规范性稍差, 对于是否属于学术论文存在分歧, 才造成了总数这一数值的出入。

5 结论

5种文献数据库都有管理科学期刊被收录, 并且都编制了其相应的期刊引证指标。但评价期刊影响力的影响因子这一指标却出现了较大差异, 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各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多少, 其次是来源文献收录量的确定。

目前利用5种文献数据库期刊影响因子评价管理科学期刊的影响力, 都存在一些缺陷。特别是CSCD、CSTPCD管理科学期刊样本量过少, 收录学科偏重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而CSSCI管理科学期刊样本量较多, 但只局限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三个文献数据库不能体现管理科学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以及管理科学文献的广泛性。近年CQVIP文献数据库在逐渐扩充学科范围, 增加文、史、哲、法等学科, 但其收录的期刊过于宽泛, 非核心期刊过多, 同时期刊引证指标编制开发较晚, 还不够成熟。CNKI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学科范围及收录期刊种类都较合适, 但在来源文献收录量上过于宽泛。

单独利用某一年份的影响因子评价管理科学期刊也可能存在问题, 随着管理科学研究队伍的扩大和研究实力的提高, 不断有管理科学期刊扩版增页。由于期刊当年发文量激增, 但被引量不会大幅变化, 会降低当年的期刊影响因子。同时由于国内的期刊引证指标开发较晚, 统计数据的稳定性不够, 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时有发生。合理的评价应尽可能是取多年影响因子平均排序。

在编制期刊引证指标的过程中, 应开发新的反映期刊影响力指标, 如他引影响因子, 有些期刊为了提高引影响因子, 要求论文作者大量引用该刊论文, 这失去了期刊评价的意义。

参考文献

[1]FRANKE, RICHARD H, TINNY W EDLUND, FREDERICK OS-TER III.The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 qualityand article impac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ma1, 1990, ll (3) :243-253.

[2]陈晓田, 金碧辉, 杨列勋, 等.我国管理科学重要期刊的遴选及其认定[J].管理科学学报, 1999, 2 (4) :70-76.

[3]潘云涛, 马峥.200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

[4]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2005年卷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R].北京, 2005.

[5]维普资讯.维普期刊评价[EB/OL].http://www.cqvip.com/qikan-pj/qkpj.asp.

[6]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中心.CSSCI来源期刊 (2006-2007) 学科分类[EB/OL].http://www.cssci.com.cn/documents/CSSCI-lyqk2006.htm.

[7]万锦堃.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 (2002、2003、2004、2005、2006年版) [R].北京: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电子杂志社, 2002、2003、2004、2005、2006.

国内科技期刊封面设计 篇6

中文期刊的发展情况与我国的社会大环境紧密相关。随着文化产业日益兴旺, 国内中文期刊的出版发行基本上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1978-2008三十年间, 国内中文期刊的种类由930种飞升至9549种, 以平均年增长297种的速度扩张了近10倍。20世纪80、90年代, 期刊出版异常活跃, 很多年份的期刊增长量都在千种以上。

与期刊数量的大幅跨越不同, 国内期刊每年的整体构成比例大致是稳定的。科技类期刊在种类上所占的百分比略高于社科类期刊, 但在总印数上却远远逊于社科类期刊。以2008年为例, 科技类期刊品种比社科类期刊多0.4个百分点, 但在总印数上甚至不及社科类期刊的五分之一。期刊的发行量及出版频率受读者群的影响很大, 科技类期刊由于读者群狭窄而发行量较小, 社科类期刊更易于被普通大众所接受。

表1-2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 (2009版) 》所公布的官方统计, 全国9549种期刊中包含高校学报、公报、政报、年鉴1742种, 内部发行的期刊数量未包含在内。

无论是从所占比例还是从绝对数量上来讲, 内部期刊无疑是中文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灰色文献”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出版相对自由, 目前国内内部期刊可达数千种, 自由带来了争鸣却给管理带来了难度, 各地新闻出版局也无法掌握内部期刊的确切数据, 因此精确数字无法统计。事实上, 内部期刊的数量可能超乎人们的想象。2005年新疆自治区出版局公布的准予发行的内部期刊有399家, 2008年安徽一次通过新闻出版局年检的内部期刊就高达231种。新疆、安徽不算出版大省, 内刊数量尚且如此, 在北京、上海、湖北这样新闻出版发达的地区, 内部期刊的出版会更为活跃。

总之, 随着种类的激增, 针对国内中文期刊的分类标准也更为多样, 逐级的划分使当前的期刊出版情况变得纷繁复杂。

(注:“正规出版”项下可依多种方式进行细分, 上表仅列出国图常用的两种分法, 虚线部分为忽略的其他分类方法)

2 国家图书馆中文期刊入藏情况

2.1 正式期刊

从数量上看, 截止2010年, 国家图书馆入藏现行正式期刊9162种, 少于官方统计的9549种 (见表1-2) 。

数量上的差异源自以下两个方面: (1) 《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 (2009版) 所提供的为2008年的统计数据, 国家图书馆的数据则是根据2010年3月系统数据得出的; (2) 《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 (2009版) 中的数字包含年鉴和专利公报, 专利公报有专门的收藏机构, 国家图书馆就不再重复入藏, 而年鉴在国图归入图书管理, 因此期刊统计数字未将这两项计入在内。

从比例上看, 国家图书馆入藏的社科类期刊在种类上要多于科技类期刊, 这与统计年鉴所反映的国内期刊出版情况相悖。

该情况的出现由诸多原因造成: (1) 社科类期刊多版本的情况较多, 原则上版本数量再多, 也属于同一种 (即官方将其计数为1) , 但为了便于记到与读者借阅, 国图编目员采取了分编数据的方式, 在统计时系统会将每一个版本分别计为1种; (2) 国图的馆藏统计涵盖了内刊数量, 社科类内刊要比科技类刊多, 正式刊和内部刊的数量相加之后, 社科类期刊总数就会高于科技类期刊。

在对正式期刊进行分析时, 作为特殊形式的少儿类期刊往往被单独提及。少儿期刊, 一般是指以少年儿童为主要目标读者对象的期刊。按照联合国有关“未成年人”的规定, 其年龄段大致为0-18岁。2008年, 官方公布的少儿刊种类为98种, 而国家图书馆入藏的少儿读物要远远超出这个数字。

国图所入藏的少儿期刊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即综合性少儿期刊、少儿画刊和教辅类期刊, 其中少儿画刊类占的比重较小, 教辅类期刊所占比重相对较大。在官方统计中, 教辅类期刊是不被列入少儿刊之中的, 因此在数量上会大打折扣。

2.2 内部期刊

由于受空间、人力等因素的限制, 国家图书馆目前只能择优入藏一部分内部期刊, 截止2010年, 国图入藏的内部现刊有1169种 (见表3) , 入藏量可能仅为内刊总数的冰山一角。需要指出的是, 在考虑一种内部期刊是否具备入藏条件时, 国家图书馆并不以该刊是否拥有准印号为决定因素, 而是考察其内容价值, 因此这一千多种内刊馆藏主要集中在民间诗文集、政府公报、军队内部资料以及在业内影响较大且发行稳定的行业内刊等方面。

3 影响期刊发展及馆藏优化的一些因素

由上可知, 作为国家总书库的国家图书馆中文期刊的入藏情况和国内中文期刊出版发行情况存有一定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合理因素外, 还有其他因素, 这些因素给国内期刊的发展和图书馆馆藏优化造成了不良影响。

3.1 假刊盗号现象严重

新闻出版机构严格控制统一刊号的审批, 许多期刊在无法得到正式刊号后会采取买卖、盗用刊号等违规方式发行。还有一些获得正式刊号的期刊由于各种原因不再出版, 但将刊号卖于多家杂志社以谋取利益, 这就产生了“一号多刊”的情况。

3.2 版本泛滥、频繁更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期刊经营也由事业向产业转化, 一些期刊为了占据更大的细分市场, 针对不同的读者群相应出版了多种版本, 一时间大量的多版本期刊开始涌现。为了吸引读者, 这些版本的题名会频繁变更, 由更名产生的大量数据垃圾给书目数据维护和读者检索造成了困扰。

3.3 擅自改频, 总期混乱

一些经济类、生活类期刊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擅自将双月刊改为月刊, 月刊改为半月刊、旬刊甚至周刊, 恶意增加印刷量。由于实际发行的频率和新闻出版署的备案频率相矛盾, 这些期刊多半采取“半明半暗”的出版方式, 比如某刊自称为月刊, 但实际上每月出版两期甚至三期, 这种做法产生的后果就是该刊的总期号极为混乱。擅自更改频率加大了编目员维护数据的难度, 同时也给到馆期刊的“登到”造成影响。

3.4 无法通过刊号确定归属

近几年, 国际上的一些期刊通过版权合作等方式进入中国期刊市场, 它们往往只具有国外的ISSN号而不具备我国新闻出版总署审批的统一刊号。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 一些期刊利用香港、澳门的ISSN号在大陆编辑出版。由于以上两种期刊不使用国内刊号, 其真伪就无从考证, 而且即便是真刊, 它们的归属也存在异议, 归为海外中文期刊或国内中文期刊均有欠妥当。

3.5 获取信息渠道有限, 新刊信息滞后

目前国家图书馆的采访信息主要来自订刊公司提供的订刊目录、编辑部寄送的征订单和样刊, 以及定期浏览新闻出版署网页查看新刊公告, 以上这些方式提供的期刊信息十分有限。无法获取完整的期刊目录, 也就无从完全入藏。

3.6 样本呈缴问题凸显

新闻出版总署虽然规定正式期刊必须向国家图书馆呈缴样刊, 但有些编辑部却置若罔闻, 不予配合。对于内部刊物, 新闻出版总署没有强制规定其必须向国家图书馆缴送, 因此开展工作更是困难。呈缴不全直接影响了馆藏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4 利于馆藏建设的一些建议

中文期刊工作的理想状态是:辨别真伪有据可查、入藏与否有规可循、样本呈缴有法可依。针对如何实现上述三点,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4.1 有效联系各级机关

4.1.1 联系新闻出版署, 获取正式期刊出版明细

建议新闻出版总署每年将正式正规期刊目录发至国家图书馆及各地方馆、高校图书馆, 每季度更新期刊变更情况目录, 同时及时更新网站数据, 增加检索方式, 扩充可查询的内容, 以利于各级图书馆辨明期刊真伪。

4.1.2 联系地方出版局, 获取内部期刊出版详情

建议各地方新闻出版管理局对自己管区内的内部期刊进行登记, 尽量将其都纳入有准印号内刊的范畴。每年向新闻出版总署和各级图书馆提供有准印证号内刊的详细目录, 同时, 将图书馆随时提供的没有准印证号的期刊逐步纳入自身监督范围。

4.1.3 联系各编辑部, 了解期刊最新状态

建议新闻出版总署每年发文至地方出版管理单位, 再由地方出版管理单位向自己所辖各编辑部发出通知, 配合各图书馆采编人员了解刊物详情。

4.2 严格规范中文期刊入藏标准

(1) 正式出版、公开发行、正规经营的中文期刊要全面入藏, 年鉴及专利公报仍做特殊处理。

(2) 少儿刊由于其读者群特殊, 需特殊对待。原则上正式出版的少儿期刊均应入藏, 但有部分种类建议不予入藏, 如儿童挂图、识字卡片、手工读物等。教辅类的少儿刊也应该酌情处理, 具有学习指导性质的期刊可以入藏, 单纯的习题集、练习册则不应收藏。

(3) 内部期刊要择优采选, 重点放在有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刊物上, 如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学术会议文献等, 同时要注重刊物的出版频率是否具有规律性, 便于连续性收藏。

4.3 推进图书馆立法进程

新闻出版总署颁布的是公文而不是法律, 因此督促国家尽早出台《图书馆法》十分必要。《图书馆法》是图书馆事业发展和兴旺的保证, 也是确保中文期刊缴送的法律依据, 呈缴问题应成为《图书馆法》规章的重点部分。总之, 立法才是解决国内中文期刊出版问题的根本。

摘要:随着数量的迅速增长, 国内中文期刊的出版发行情况日益复杂。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比对, 发现国家图书馆中文期刊馆藏和国内中文期刊出版现状存在着显著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诸种因素, 以及这些因素给期刊发展和图书馆馆藏优化造成的负面影响, 并提出了弱化负面影响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文期刊,出版现状,图书馆馆藏

参考文献

[1]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ISBN中心, 2009.

国内科技期刊封面设计 篇7

1数据来源和分析方法

1.1数据来源

本研究科技论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 CNKI) 《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其中核心期刊数据来源于北大中文核心数据库。考虑到数据库的动态更新因素,检索时间截止至2014年7月31日。

本研究主要从科技论文产出数量情况( 包括发文数、核心期刊发文数、第一作者单位发文数、被引频次) 结合科研项目及人员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数据检索单位主要以新疆畜牧科学院现设有的7个研究所( 中心) 为基础分类单位,包括畜牧研究所、兽医研究所、草业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饲料研究所、科技信息研究所和畜牧业质量标准研究所( 以下简称畜牧所、兽医所、草业所、生物中心、饲料所、信息所和质标所) 。

1.2检索方法

本研究主要按新疆畜牧科学院机构名称进行模糊检索,同时又对院内7个研究所下属不同的中心、 实验室名称,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业质量标准研究所和农业部畜牧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等进行进一步检索、查重。

1.3统计分析方法

1. 3. 1年均增长率年均增长率是指在一定年限内,平均每年论文数量增长的速度。通过年均增长率可看出各研究所论文数量增长的整体趋势,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 n指计算增长率的最后一年,o为初始年, Yn和Yo分别指该研究所第n年和初始年所发表的论文数。

1.3.2科研项目数量与发表论文数量指标的归一化处理归一化方法为:

式中: rij为第i种指标,第j种科研项目与科技论文的归一化指标值; fij为第i种指标,第j种科研项目与科技论文实际指标值; fmin、fmax分别为某指标所有同类科研项目与科技论文实际最小值和最大值。

1. 3. 3第一作者单位占比分析第一作者单位占比 = 第一作者单位发文数量/总发文数 × 100% 。

1.3.4核心期刊论文占比分析核心期刊论文占比=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总发文数×100%。

2统计及结果分析

2.1新疆畜牧科学院2004—2013论文产出情况

新疆畜牧科学院2004—2013年共发表科技论文1 201篇,其中兽医所发文数最多为404篇。全院人均发文数为3. 85篇,其中兽医所、生物中心、畜牧所和饲料所分别是4. 99、4. 91、4. 90和4. 20篇,高于全院平均水平。王婷等人( 2014) 在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产出及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得出,1994—2011年中国农业科技论文的年均增长率7. 9% ,运用相同分析方法得出新疆畜牧科学院2004—2013年科技论文年均增长率为11. 54% ,高于7. 9% 的年均增长水平, 其中信息所和饲料所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7. 54% 和26. 84% ,高于全院的平均增长水平,均属于增长速度比较快的研究所。

2.2新疆畜牧科学院2004—2013论文产出变化趋势分析

新疆畜牧科学院发文数量呈上下波动增长趋势。 这种增长趋势可分为三个阶段: 2004—2006年,较少数量波动阶段; 2007—2008年,数量高速增长阶段; 2009—2013年,多数量波动增长阶段。从数据显示来看,2008年较2007年全院的论文发文数量有了一个较大的增长,增长率为65. 38% 。通过对畜科院2006—2013年省级及国家级科研项目数量及发表论文数量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发现,全院论文数量与科研项目数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见图1。说明该院科研论文数量的激长与科研项目数有着密切关联,同时进一步证实科研论文在科研项目产出评价中的重要性及有效性。

2.3新疆畜牧科学院第一作者单位、核心期刊论文发表情况分析

国内学者提出了学术论文存在围绕核心期刊集中的效应,即“核心期刊”的马太效应,国内论文流向核心期刊的现象明显存在[2]。因此,将核心期刊论文作为重要论文产出评价指标之一具有其合理性。

新疆畜牧科学院2004—2013年共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93篇,占全院论文发表总数的32. 72% 。其中,生物中心和兽医所核心期刊发文占比分别为63. 39% 和34. 90% ,高于全院的平均水平。不但远远超过了全院的平均水平,而且也明显高于其他各所的核心期刊的发文占比水平。饲料所、草业所和畜牧所与院平均水平相近。经信所虽然在论文的年增长率上表现突出,但核心期刊发文比例较低。新疆畜牧科学院2004—2013年以第一作者单位( 未包括通讯作者) 发表论文695篇。各研究所中,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论文占比来看,饲料所、经信所、草业所和质标所分别为89. 29% 、76. 81% 、69. 78% 和67. 27% ,均高于全院的57. 87% 水平。

2.4新疆畜牧科学院发表论文作者职称结构分布

通过对所有论文作者发表该论文时的职称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发现随职称由低( 初级) 到高( 正高级) ,其人均发文数也呈现出由少( 2. 43篇/人) 到多 ( 7. 78篇/人) 的增长趋势,见图2。其中正高特别突出和明显,副高、中级与初级人均发文数相差不多。

2.5高被引频次论文的机构分布

高影响力作者是科研机构科研产出的主要力量, 因此对作者机构分布规律的研究是进行科研机构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3]。论文质量是科学论文的关键,质量高,被引频次就高,学术影响力就大; 质量低, 被引频次就低,学术影响力就小[4]。

分析结果显示,新疆畜牧科学院2004—2013年期间所发表论文的平均被引频次为2. 19次/篇。其中,被引数大于等于6的论文共有128篇。从这些高被引频次论文机构分布来看,畜牧所占比最高达32. 03% ,其次是兽医所和草业所占比为23. 44% 和20. 31% 。同时发现这128篇论文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为65篇,非核心期刊论文为63篇,数量几乎一样。因此,就新疆畜牧科学院所发表科技论文的学术影响力来看,并不能说明发表在非核心期刊的科技论文其学术影响力一定小于核心期刊所发表的科技论文。

3结论、分析与建议

本研究通过对新疆畜牧科学院2004—2013年的中文科技论文发文数量情况、院科研项目情况和人员职称结构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新疆畜牧科学院近十年来发表科技论文总体呈增长趋势,其年均增长率远远高出了1994—2011年中国农业科技论文的年均增长率7. 9% ,特别是全院2008—2013年的发文929篇较2004—2007年272篇高出3. 41倍, 并与该院的科研项目数的变化走势基本保持一致。 说明该院2004—2013年特别是近五年来在科研项目、科技论文增长态势上有了一个很大的提高与进步。2) 从各研究所发文情况来看,论文发文数和高被引频次论文占比都居高的三个研究所分别是兽医研究所、畜牧研究所和草业研究所。这三个研究所是该院在职职工数、科研项目数占比较大的研究所,同时也是成立时间较长的三个研究所,其学科建设、人才队伍相对成熟,学科优势和地位都十分突出和明显。3) 从发文期刊水平上来看,生物技术研究中心核心期刊发文占比63. 39% ,排名第一。这与该研究所的学科发展、人才队伍和机构设置有一定关联,该研究所硕、博研究生学历科研人员占全所总人数的69. 57% ,远高于其他研究所,同时拥有农业部家畜繁育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拥有更多优势资源的同时,相对其他研究所发文期刊水平也相对较高。4) 饲料所从人均发文量、核心期刊占比以及年均增长量上都位于全院中等水平,说明该所的科研工作始终保持着一个稳定的持续发展过程。经信所、质标所人均发文量、核心期刊发文量都较低,主要也是由于前期受科研项目数量制约; 后五年的发文量有了明显的激增,说明这三个研究所具有一定的学科优势及发展潜力。

根据新疆畜牧科学院各研究所的学科特点,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 该院在继续加强畜牧、兽医、草业、生物中心这些优势学科的科研管理同时,更应加强饲料所、经信所、质标所的科研支持力度,不仅从科研项目上给予支持,同时更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推行人才引进计划,以及加强与其他院所的合作关系,从而提升整体科研工作能力与水平。2) 根据新疆畜牧科学院高被引论文分析结果显示,高被引论文在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的数量分布几乎一致,因此建议在科研管理工作中对科研人员的论文发文要求不能一概而论,应结合各研究所实际科研工作情况,学科发展情况、人员结构等指标进行综合考量。

科研产出评价不能仅从论文发文上来进行考量, 还应包括专利、科技成果奖励和科研机构创收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针对科研机构的评价要注意学科特点,避免在定量评价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因此,本研究结合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兽医、草业、生物技术、信息等学科各不相同的研究所自身发展程度,通过数据分析,综合各研究所实际情况,进行相对研究评价,分析各自的优、劣势。

参考文献

[1]贺德方.中国高影响力论文产出状况的国际比较研究[J].中国科学,2011(9):94-99.

[2]杨兆弘.学术论文流向与科研评价[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23(3):62-65.

[3]杨波,黄水清,白振田.高影响力作者的机构分布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22):37-41.

上一篇:四个创新论文下一篇:职业院校的通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