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

2024-07-01

意识流(共12篇)

意识流 篇1

在全国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 2013中国责任关怀促进大会探讨进一步促进责任关怀活动的措施, 这对推动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化工行业一直是我们认为的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行业。在当前这一形势下, 我们的化工企业更要树立三个意识。

第一, 要真正转变发展观念, 树立代价意识。我们一定要有这么一种理念, 就是抓节能环保也是抓发展。我们要以发展快、效益好来论英雄, 来评价我们的各项工作。我们在做规划、谋发展的时候, 一定要在考虑增加了多少产值、增加了多少利润的同时, 还要看多消耗了多少矿产资源、水资源以及占用了多少土地;在上项目、搞改选时, 要计算资源生产率, 不但要算我们的产品的单耗, 更要算我们的土地、能源、水资源甚至二氧化碳排放的生产率。这是我们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最大, 也是发展潜力最大之处。

第二, 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强化责任意识。目前, 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是前所未有的, 作为化工企业, 对环境保护的状况、污染治理的状况要做到心中有数。因为它不仅事关企业的发展, 更关企业的生存。企业治污达标排放是我们的责任, 是化工企业依法生产、依法经营的重要条件。我们一定要树立治污为我、我要治污的意识, 企业要有更高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而且这个标准要高于你所在地区的标准, 甚至高于国家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实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第三, 推动建设美丽中国, 要提升我们的奉献意识。作为化工企业, 三废全部实现综合利用、循环利用, 真正做到清洁生产、实现企业的污染零排放, 这仅仅是第一步。第二步要为当地社区、城市处理废弃物、垃圾以及危险废弃物, 实现地区和城市的污染物零排放。第三步, 有条件的企业一定要利用企业自身的优势和条件, 为当地的居民、机关和城市设施提供热能、热水及电力以及暖风, 实现企业的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真正利用, 为当地的节能减热电厂作出贡献。真正实现企业和社区和谐共存的良好局面。

意识流 篇2

——以王蒙《蝴蝶》、刘以鬯《酒徒》、林徽因《九十九度中》为例

[摘要]中国意识流小说多运用内心独白、联想、空间切换等手法进行创作,淡化情节但别有深意,文笔跳跃却缺少“绵延”的味道。本文用西方意识流观点观察中国意识流小说,并分析中国意识流小说的不足之处。[关键词] 跳跃 联想 空间切换 绵延

中国“十年”文革结束后,迎来了文学新时期,创作家们努力学习和模仿西方各种思潮的方式进行创作。意识流便是其中一种,但是应用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至少目前还没有哪本书可以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相媲美,我是这么认为的。但中国意识流小说亦有特别之处。

中国意识流小说创作者不乏其人,被誉为“东方意识流”的王蒙、《酒徒》作者刘以鬯、《你别无选择》的作家刘索拉、《九十九度中》作家林徽因、白先勇、穆时英等。作家们对西方文思进行探索和模仿,带着东方韵味的意识流小说纷纷问世。

一、技巧与特点

和其它小说不同之处,意识流小说变幻莫测,以意识的流动代替客观现实活动。伍尔夫主张,伯格森绵延论。中国意识流小说中,确有不同于说理、叙事的意识的流动。采用的手法多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空间转换等手法。下面讲述几个有趣的例子

内心独白

王蒙的《蝴蝶》内心独白很多,海云与张思远离婚后,有一大段内心独白“枝头的输液呀,每年的春天,你都是那样鲜嫩,那样充满生机„.虽然这颗大树可以预见的将来也许永远不会衰老,然而,你这一片树叶确实永远不会再出现了。„„”张思远“这是我吗?我是张思远吗?„„我们应该相信群众,相信党,这是两条基本的原理。”“你那因为爱,因为恨,因为幸福和因为失望常常颤抖的,始终像儿童一样纯真的,纤小的身躯呀!而我仍然坐在车上呢。”这一句亦有跳跃的色彩。刘以鬯在《酒徒》用嫖客的角度讲述对妓女的感觉:她的鼻子有着西洋人的趣味,事实上,以她的整个脸来看,只有鼻子长得美。她的嘴唇仍有唇膏的痕迹,仔细看起来,像极了罐头食物里的浸褪色了的元樱桃。但是,这些都不能算是最丑恶的。最丑恶的是:眉梢的鱼尾纹,隐隐约约的几条,不用香粉填塞,不能掩饰,她不再年轻,可能四十出头,但在黝黑灯光下,搽着太浓的脂粉,用最严去欣赏,她依旧是 一朵盛开的鲜花。

这一段特别有意思,是内心的吐露,没有情节、环境、也没有具体的结局,而是对睡着的妓女的片刻印象。

自由联想

刘以鬯的《酒徒》很有赋格形式的意识流之感,主旋律是作者以酒徒“我”表达的内心世界,赋格则是作者以其它身份的再现。其中充满自由的联想、丰富的想象。同时,该小说打破了现实主义的时空观,强调内心的真实,是我认为较好的一部中国意识流小说。

1.音符以步兵的姿态进入耳朵。固体的笑,在昨天的黄昏出现,以及现在。谎言是白色的,为它是谎言。内在的犹豫等于脸上的洗浴啊。喜悦与犹豫不像是两样东西。

2.我梦见太空人在金星歌唱......我梦见一群狗在抢啃骨头。我梦见林黛玉在工厂里做胶花。我梦见香港陆沉。我梦见她在梦中做梦而又梦见我。我梦见我中了马赛......3.秋天在八字外边徘徊。太阳喜欢白昼;月亮也喜欢白昼;但是,黑夜永不寂寞。谁躺在记忆的床上,因为有人善于玩弄虚伪。

4.用今天的眼光看,《红楼梦》是一部传统之作...所以,曹雪芹在卢骚写《忏悔录》的时候,就用现实主义手法撰写《石头记》;约莫三十年之后,歌德才完成《浮士德》第一步;......约莫一百一十年后,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才问世......唉!还是喝点酒吧。

作家天马行空不断突破现实随机偶然地展现内心漂浮的瞬间,或是梦、或是林黛玉、或是《浮士德》。这种无逻辑的意识的跳动,给人散乱、无序、漫无天际却色彩斑斓的感觉。

时空切换

时空切换是意识流表达的技巧之一,善用时空切换,加之不由自主的回忆。林徽因的《九十九度中》便是如此。该短篇小说小说没有常用的逻辑对话,也无成套的故事情节。仅选取了几个重要的场景进行穿插描写。对一个午后进行多个场景的跳动、时间的延长。令人想到了奏鸣曲形式的意识流。

小说中依次出现的场景及人物分别有:马路上(挑夫、卢二爷)—张家宅院(赵妈、挑夫、卢二爷、)—东安市场西门(卢二爷、王康)—喜燕堂(王康、杨

三、阿淑)—喜燕堂走廊(茶房、云娟、卢二爷、老孟、逸九)—东安市场(杨

三、王康)—洋车上(刘太太)—胡同口酸梅汤摊边(挑夫)—喜燕堂荫凉地面(丁医生)—张家宅院(老太太、刘太太、寿儿、幼兰)—张宅后院(挑夫)—挑夫家(张秃子)—张家宅院(卢大爷、慧石)—报馆(工人)—拘留所(杨

三、王康)

小说舍弃完整的故事情节,穿梭在张家宅院、喜燕堂、东安市场等八九个场景中。几大主要事件:张家宅院庆生,喜燕堂的婚礼等之间并没有逻辑关系。

空间切换例句:

“到市场,快点。”老卢吩咐他车夫奔驰的终点,于是主人和车夫戴着两顶价格极不相同的草帽,便同在一个太阳底下,向东安市场奔去。

很多好看的碟子和鲜果点心,全都在大厨房院里,从黄色层篓中检点出来。如上,空间切换的表达给人跳脱的感觉,从这个跳到那个又跳回原来的场景。

中国意识流小说还有一个特点,也是中国文普遍存在的,就是具有民族精神、家国情怀或反映现实。如王蒙的《蝴蝶》:“她进来了,她说话的时候两眼紧盯着你,她那么愿意看你,因为,你就是党。”是文革之后,对“党”的讽刺与嘲弄。刘以鬯的《酒徒》亦暗含社会人性的迷茫冷漠,商品化社会的残酷无情。林徽因《九十九度中》则是对北京市井人民炎热的一下午生活的反映。

二、探讨

中国意识流小说多遵循了伍尔夫的主张,强调内心、意识的偶然、随机、跳跃,无关乎情节、叙事。给人感觉想怎么来,怎么来。但却难以找到一种流动的感觉,这种流动的感觉正是伯格森的绵延论。再来看看西方乔伊斯《尤利西斯》中的意识流

内心独白:布鲁姆先生严肃地点了点头,凝视着对方一双敏捷的、充满血丝得到眼睛,神秘的眼睛,神秘而锐利的眼睛。我猜他是共济会成员,难说。又同他在一起了。我俩最在最后。但愿他能说些别的。

这一段内省独白,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连续不断的。由布鲁姆、到他的眼镜、再到我和他、我俩。连贯的,叙述者从有到无,我猜,但愿......再来看看这段完全自由的内心独白:

轰隆隆火车在远处名气地这些机车力量真大像巨人水蒸气向四周乱喷就像那首古老情歌的结尾可怜的男人们不得不离开妻子和家庭在发烫的机车里通宵上班今天真闷热我很高兴我已将那些国过期的《自由人》杂志和招聘烧掉一半将东西像这样到处乱放这里变得更热了这常常与太好了恰好当我美美睡上一觉之后我想

看完之后,我也想美美睡上一觉。

其一、中国意识流小说并没有流动起来,不过的确存在跳跃的人物的精神。可以说是符合伍尔夫主张,但不能达到伯格森的意识绵延论的格调;其二,中国意识流小说依旧是现实主义的,《蝴蝶》讽刺文化革命、《九十九度中》反映生活,大部分意识流小说都不能摆脱中国文学民族主义的特点,从而捕捉落在心田的微尘。

参考文献:

意识流电影浅析 篇3

导演:岩井俊二

主演: 中山美穗/酒井美纪/柏原崇/丰川悦司/光石研

类型: 剧情/爱情

地区: 日本

语言: 日语

上映日期: 1995

片长: 117分钟

电影《情书》简析

日本神户某个飘雪的冬日,渡边博子在前未婚夫藤井树的三周年祭日上又一次悲痛到不能自已。正因为无法抑制住对已逝恋人的思念,渡边博子在其中学同学录里发现“藤井树” 在小樽市读书时的地址时,依循着寄发了一封本以为是发往天国的情书。

不想不久渡边博子竟然收到署名为“藤井树”的回信,经过进一步了解,她知晓此藤井树是一个同她年纪相仿的女孩,且还是男友藤井树少年时代的同班同学。为了多了解一些昔日恋人在中学时代的情况,渡边博子开始与女性藤井树书信往来。而藤井树在不断的回忆中,渐渐发现少年时代与她同名同姓的那个藤井树曾对自己藏了一腔柔情。

对于日本导演岩井俊二,很多人会联想到青春、纯美、诗意等字眼。其实岩井俊二的很多作品对人性进行了揭露与剖析,对整个社会和人的发展,尤其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有着深刻思考。因此岩井俊二的很多作品都运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

通观《情书》这部影片,记忆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记忆与现实的闪回交叉建构了影片的整体情节。过往的爱情和青春也便是在主人公的回忆中逐渐清晰、复活,影片中所有的关键元素:时间、爱情、死亡,都是通过记忆得以实现的。频频被唤醒的记忆不仅弥合了时空所造成的问题,而且超越了生死所带来的缺憾,印证了两段不可释怀的爱恋。可以说,《情书》是一部靠记忆生存的影片。

意识流语言在银幕上跨越时空的自由性,扩大了影片内容的外延。影片《情书》运用了交叉蒙太奇的技术,巧妙地将过去时和现在时交混在一起——过去由现在调动,现在又与过去呼应。在过去与现在自由交替,回忆与现实的灵活交错中,影片对时间的控制达到了相当自由的程度。而导演岩井俊二更是通过让同一名演员饰演两位女主角,采用意识流过去与现代时空交错的手法,而使那种本应生硬的时间交替变得痕迹模糊,酣畅自如。

岩井俊二将丰富的想象与联想、虚幻与现实组接在一起。但导演的意识流的手段并没有使得故事变得晦涩。在《情书》中,飘动的白纱窗帘、男藤井树的若隐若现正与女藤井树记忆的朦胧相合,整部影片就是通过一封封情书将回忆与现实不着痕迹地联系起来,如女藤井树幻想看见医生、护士推着病危的父亲的病床急速地奔走的场景。岩井俊二使现实中的人和记忆中的人物同处于一个空间,创造出独特的复合空间,意识流般的叙事手段并没有使人感受到疑惑,反而将现实与幻想的界限减小到了最低程度。

尽管从表现内容上看,两位女主角都有各自独立的世界、独立的生活空间,但导演岩井俊二并没有将两位女主角彼此独立,而是采用了交叉蒙太奇,使得两位女主角彼此的空间发生了环状的交替与重叠。在雪地中,博子踉跄地走向一望无际的雪地,一遍又一遍地哭喊着:“你好吗?”博子终于挣脱了感情的束缚,重获情感的释放和自由。与此同时,经历了生死挣扎的女藤井树安静地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嘴里也喃喃自语到:“我很好,你好吗?”纷乱的思绪中寄托着对亡人的无限的感伤与怀念。同一时间,不同时空,两个女孩子共同的心声,呼唤着男藤井树,呼唤着彼此,也深切地呼唤着自己,从而完成了她们漫长而又艰辛的感情的蜕变与升华,使她们过去的“我”过渡到现代的“我”,并预示着永恒的“我”。此情、此景,感人至深。

意识流电影产生的根本社会原因是当代社会人越发注重自我经验的依赖,内心世界变得复杂深刻。岩井俊二的电影总是以“青春”为题材,也许在他看来只有青春的岁月才存在纯粹的梦想。意识流的表现不仅将《情书》里过去的回忆交错在时空里,现实世界与内心世界之间的相互围绕,都十分细腻地表现出来。

拍完《情书》后,岩井俊二说:“虽然经过了岁月的洗礼,真挚的感情没有磨灭,生命是短暂的,而爱情是永恒的。这就是我在《情书》中要表达的东西。”岩井俊二着意表现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追忆。《情书》正像普鲁斯特那本小说的名字一般追忆着似水的年华,过往的爱情和青春也正是在主人公的回忆中才逐渐清晰、复活。

意识流电影的发展

世界影坛上的意识流电影出现于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之交。在世界电影史上被最早视为“意识流电影”的是瑞典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野草莓》(又名《杨梅树下话当年》)。这位有世界影响的导演,深受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善于通过意识流去体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宗教观念。他敢于运用假定性很大的意识流,如人与神并存、死人与活人重逢之类,但是他力图使这些场面富于纪实性,使环境与人物有机融合,很有电影特性。他的《野草莓》拍摄于1957年,这部影片后来成为西方电影研究家们探讨意识流的范例。伯格曼的其他著名的意识流影片还有《第七封印》《处女泉》等。

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费里尼也以运用意识流著称,其特点是强调直觉。他不但受存在主义与弗洛伊德学说影响,也受哲学家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影响,他们认为,在人的意识中直觉最重要,没有直觉认识也就没有逻辑认识;没有逻辑认识却照样有直觉认识。所以他们极端强调直觉,反对任何理性加工,鼓励创作“内省作品”。费里尼于1962年拍摄的《8又1/2》(又译《八部半》)正是强调直觉的“内省影片”的典型。这部影片是费里尼的创作转向表现人的内心现实的标志,它通过一个隐喻性的“故事”,探索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法国新浪潮电影流派干将阿仑·雷乃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也创作了震撼世界影坛的意识流电影《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尤其是《广岛之恋》在当时被认为是世界影坛上的“一颗精神原子弹”。整部影片没有一个中心事件,没有故事情节,展现的过去和现在、回忆和联系,全是女演员的意识活动。雷乃的另一部代表作《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继《广岛之恋》后,又一部涉及到关于记忆与时间以及遗忘之间关系的意识流影片。

意识流小说《喧哗与躁动》赏析 篇4

首先, 破碎的人物心理都有着明确的中心指向性, 故事中的人物的命运都与凯蒂有关并围绕着她。例如在昆丁自杀的这天, 他的意识流中闪现或者浮动的意识回忆都与凯蒂的过往有关系。这些片段被穿插在他的意识活动中, 并迅速地滑动闪现。凯蒂离开家以后, 班吉的意识活动也会时不时不自觉的滑向凯蒂, 他们会杂乱地出现在他的思想中, 无序支离破碎。昆丁以及班吉的这些不由自主地会浮现出对凯蒂的记忆, 这些记忆的出现频率很高很密集, 所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凯蒂为中心的意识集合。

对于班吉来说, 过去、现在、未来都具有同一个价值, 随着外界的刺激, 他不健全的意识和联想自由地漂浮在各个时间层面上。他比哥哥们更能历历在目地将过去嵌入现在, 从而清晰地将凯蒂和整个家族的悲剧勾画出来。

通过班吉的简单、混乱的叙述, 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凯蒂在性方面逐渐成熟和堕落的过程:她在14岁时, 第一次使用香水, 穿上成人衣服参加舞会;15岁第一次吻自己的男朋友;16岁时与一个男人打秋千;17岁失去童贞;18岁时被迫出嫁。所有这些都是伴随着班吉的嚎啕大哭、乱喊乱叫发生的。在这一章中,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各个片断也许毫无意义。琐碎没有逻辑性, 但拼在一起就构成了某种十字花刺绣的图案。昆丁的叙述发生在自杀的前一天, 精神高度紧张、紊乱, 他的思考和回忆也是零碎的、片断的, 随着时空的交错、转换不断跳跃。也就是说通过昆丁和班吉对凯蒂的指向性的思想意识活动, 表面看似是无序杂乱的, 实则已经形成一种整体的连贯性, 这种过程就像是“聚沙成塔”一样, 无数的零落的“沙”, 由于数量和密集度, 这样就成“塔”这样一个整体性的象征;同样, 无数的心理片断, 经过各种整合, 构成了一个整体性的主体形象。这是福克纳在意识流小说中的独特创新之处, 当然这种创新不是运用传统的艺术手法, 而是通过人物的意识流动、心理思想活动来实现的。

凯蒂的完整形象, 也与小说整体结构的完整性有关。在小说中, 凯蒂是沉默不在场的, 福克纳让三个兄弟以及女仆, 各自从自己的意识出发来感受和描述凯蒂。由于三兄弟各自思想意识的狭隘性和偏执型, 都不能使读者对凯蒂的形象有一个全面的判断, 因为作为中心指向的凯蒂, 每个人的感受都是参照自己的主观体验或者是对比其他方面来体验的, 所以不完整, 直到这三个部分被完整地凑在一起, 我们才能初步大概地完成对凯蒂形象的构造。当然, 作者仍然认为这样还是不够妥当, 于是又添加了女仆和自己的视角。《喧哗与骚动》里, 凯蒂作为聚焦的中心, 三个叙述者处于不同的意识层次, 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对她聚焦:班吉处于意识的最低层次, 相当于无意识的状态, 无知深深爱恋着她, 对她的“失落”永远也不能理解;昆丁因为乱伦和自杀的念头而处于下意识的层次, 像情人似地爱她, 宁死也不愿面对她的“失落”;杰生, 则比较清醒, 他总觉得是凯蒂令他丢掉了银行的工作, 从此对她耿耿于怀, 对她的“失落”感到愤怒, 濒于疯狂。三个不同的视角表现了“凯蒂在作者心目中的不同角色———母亲、情人、女人”, 2反映了作者对于女性的复杂感情和态度, 作品的深层意蕴得以拓展, 叙事更趋于完整, 人物也表现其特有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喧哗与骚动》中, 前三章就是用叙述者头脑中一个又一个的意识呈现来讲述故事, 刻画人物。思绪的错杂、跳跃、不断变换给读者, 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混沌逆乱。当叙述结束时, 孤立地看, 这些零散、错杂, 也许毫无意义的意识片断才组成某种客观、清晰, 具有逻辑联系的故事, 这样作品的意义才能被完整地整合在一起。

全书的第一部分是中心, 而叙述者是班吉。在小说中, 班吉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 班吉的智力水平很低只有三岁孩童的智力, 但是他对事物的感知印象是最客观的。随之而来的第二部分是昆丁的充满自我意识的印象派描述, 把凯蒂交际关系混乱的事实变成了一个可怕的梦魇。接着是杰生对凯蒂的行为发出的喜剧性的愤怒。第四部分采用了传统的、易懂的叙述方法。黑人女仆迪尔西的叙述对凯蒂及康普生家族的兴衰提供了一种不偏不倚的解释。作品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极有特点。故事的中心是凯蒂, 然而凯蒂并不在场, 而是通过班吉、昆丁和杰生的独白来展开的。真个康普生家族无可挽救的衰落, 也是在他们混沌迷乱的内心世界里展开, 最后通过迪尔西的引导, 读者才穿过层层迷雾, 看清了这幅没落破败的图景。四个人各自的叙述, 构成了多角度的主题感和层次感, 更增强了作品的真实可信度。

班吉和昆丁对于凯蒂的零碎记忆和意识, 之所以最后能够融于一个整体中, 主要是因为在意向结构中本身存在着一个统一规划的功能, 这样凯蒂就被纳入到了每个细微琐碎的细节之中。三个兄弟作为意识主体, 而这个主体是以凯蒂为中心所形成的, 具有完整性和意义上的封闭特征。三个兄弟基于自己意识层面上构建了凯蒂的形象, 在他们看来各自的形象都是完整的。但是凯蒂的客观形象是通过三个兄弟主观形象的构造的叠加, 这样就完成了凯蒂客观形象的完整构建与诠释。

三个兄弟在构建凯蒂形象的同时, 无意中也构建了各自的完整形象。这是人物的构建存在于他人的意识意念中, 这种意向所指是具有双向功能的。主体在构建他人的同时也建构了自己的完整形象。这样说来,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是完整的。福克纳曾说《喧哗与骚动》是“一个‘失落的天真’的故事”。3凯蒂和她的私生女小昆丁是全书的中心, 也是整个家族悲剧的主人公, 书中其他人都是围绕“这两个迷途彷徨的女子”紧紧地缠绕、扭结在一起。作者在这里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技巧, 即通过凯蒂三兄弟的眼睛以及他们对她的需要来刻画这个人物。

作者通过四个人的声音向读者交代康普生家族的生活史。第四个, 无所不知的叙述者, 迪尔西的讲述实际上是作者自己的声音, 作者希望把所有的资料整合在一起。其他的三个声音分别是幼子班吉, 先天性痴呆症患者, 虽然已经33岁, 智力水平却只有3岁;自杀前的昆丁, 患有严重的精神抑郁症;次子杰生, 一个丧心病狂的自私鬼。三人中, 只有杰生是清醒的, 但对金钱的贪婪已腐蚀了他封闭、自私的心灵, 钱财的不翼而飞完全使他丧失了理智, 处于狂乱的暴怒之中。叙述结构的多重安排, 叙述时序的错杂排列充分显示了外部世界和事件本身的复杂多样性。在叙事过程中, 观察视点的改变, 使叙事焦点也随之发生变化, 从而形成多角度的叙述结构。作者通过处于不同视角的叙述者的个性化眼光, 加之不同的意识层次之间的距离, 使读者获得不同的情感和价值判断, 并构成对所描述对象的整体把握。

福克纳对意识流技巧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多层次叙事、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打乱时序等一系列手法令人目不暇接。“福克纳对动词、名词、短语和分句的运用别具一格, 常常是层层相叠, 形同蛛网, 令人无法进行语法分析, 似乎要包容一切。”4《喧哗与骚动》通过革新叙述手法来强化小说的主题。从传统的角度来看, 作品似乎显得晦涩难懂, 没有连贯性, 时空交错颠倒, 场景突变无逻辑, 而且小说中的人物意识思想内心独白反复无常。但是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在此小说中体现无疑, 看似杂乱无序的碎片意识流动, 实则是构成了一个整体。这是福克纳对时间观念的一种认知, 时间是可以随着人的意识, 来回流动的过去-现在, 现在-过去。《喧哗与骚动》这部小说的成功之处就是福克纳革新的叙事方式和视角的不断转换。

参考文献

[1].朱生豪译:《莎士比亚全集》, 大众文艺出版社

[2].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7

[3].宋兆森主编:《诺贝尔文学奖文库.访谈录卷》,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8

意识流电影概论.(范文模版) 篇5

意识流电影是受意识流小说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影片样式。20世纪20年代欧美作家将“意识流”运用于文学创作,50年代才进入电影创作之中。什么是“意识流”?“意识流”这个名词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他在《心理学原理》中说:“意识……并非以一段段的形式出现的,像‘链’或‘环节’那样。它不是联结起来的,而是流动的。河流或流水是描写意识状态的借喻。”这里的涵义在于强调意识活动的连续性,如水流一样不可中断。后来“意识流”被现代派小说广为运用,形成了“意识流小说”派。根据一些文艺史家们的意见,小说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即早期小说,注重描写情节和人物外部活动;心理小说,着重描写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意识流小说,描写人物复杂的精神世界,不仅是理性内容即理智思想,还有非理性内容,如幻想、幻觉、情感波动等。由此可见,意识流小说阶段的文学作家们已开始运用人的意识如同水在流动着的概念去写小说,写人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活动,改变了过去写事件、写故事情节的手法。

其实,一些作家面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复杂性,他们认为过去写实主义的方法已不足以表达已经被认识到的复杂性,需要寻找一种表现这种复杂性的恰当的文学形式,意识流的方法就是在这样的探索中形成的,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者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而展开的结构。故事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实际上,意识流小说用的主要技巧和手法就是“内心独白”。1887年法国作家杜夏丹最早采用“内心独白”手法,因而被认为是“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但“意识流”文学的真正鼻祖应推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尤利西斯》1922)和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1927),他们的创作实践受到了伯格森直觉主义学说和弗洛伊德潜意识学说的强烈影响。二战以后运用意识流方法写作的作家越来越多,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现代小说的一种传统创作手法。上世纪的60年代,法国出现了一个新小说派,代表人物是阿兰·罗勃·格丽叶,他们就是用意识流方法从事文学创作,并且取得了成就。于是,在新小说派的影响下,开始把意识流这个心理学概念引用到电影中来。

什么是意识流电影?它是指这类电影受“意识流”小说影响,要求在银幕上着重表现人的非理性的、潜意识的、直觉活动的电影。

世界影坛上的意识流电影出现于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之交。在世界电影史上被最早视为“意识流电影”的是瑞典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野草莓》(又名《杨梅树下话当年》)。这位有世界影响的导演,深受存在主义和弗洛伊德学说的影响,善于通过意识流去体现自己的哲学思想和宗教观念。他敢于运用假定性很大的意识流,如人与神并存、死人与活人重逢之类,但是他力图使这些场面富于纪实性,使环境与人物有机融合,很有电影特性。他的《野草莓》拍摄于1957年,剧情发生在现在时态的约24小时的一段时间内,表现一个78岁的医学教授波尔格在其儿媳玛丽安的伴随下,驱车前往一所大学接受荣誉学位。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重访了一些故地,使老波尔格不断地进入到往事的回忆和梦幻中,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反思。影片结束,他开始有些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自私和冷漠,希望能与周围的人建立起一种互爱的关系。影片主要以人的潜意识为对象,运用意识流的手法,通过人物的回忆、幻觉、梦境等,表现了一个老人对死亡的恐惧、对孤独根源的探索和对生命再生的渴望。这部影片后来成为西方电影研究家们探讨意识流的“范例”。伯格曼的其他著名的意识流影片还有《第七封印》和《处女泉》等,前者描写一个中世纪武士参加十字军征战后,感到精神毁灭而回到瑞典。当时瑞典瘟疫流行,到处可见强奸、盗窃和杀人的罪行。他更感幻灭,要从信仰上帝找到精神支柱。后来他从死神那里得知自己死期快到,乃与死神对弈,故意拖延时间以便找机会在死前做一好事(救了一对夫妇),以弥补虚度一生的内心悔恨。后者则着重心理分析,有三兄弟作恶多端,合谋强奸少女嘉琳,还杀死了她。她父亲为了报复而处死他们。为了消除内心恐惧,他先举行了异教徒的祭祀仪式。影片结束时,嘉琳尸体下涌出了泉水,象征着道德“干枯”的世界已恢复了精神平衡。

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费里尼也以运用意识流著称,其特点是强调直觉。他不但受存在主义与弗洛伊德学说影响,也受哲学家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影响,他们认为,在人的意识中直觉最重要。没有直觉认识也就没有逻辑认识;没有逻辑认识却照样有直觉认识。所以他们极端强调直觉,反对任何理性加工,鼓励创作“内省作品”。费里尼于1962年拍摄的《8 1/2》(又译《八部半》)正是强调直觉的“内省影片”的典型。它描述了一个名叫吉多的电影导演在筹拍一部影片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顿与危机。这位导演准备拍一部表现人类末日的新影片。为此,他来到了温泉疗养院,边疗养边准备拍摄工作。然而,他却发现自己的创作陷入危机之中。影片的主要布景已经搭好,但他的构思还是朦胧一团,处处是阻碍和矛盾,与此同时,他也深陷

于个人生活的危机中,与妻子在感情上无法沟通,情妇又对他纠缠不休。他幻想出来的思想女性刚刚出现,立刻就显露出同样令人痛心的世俗态……最后,他举行了一次毫无内容的记者招待会,同请来的客人跳起了伦巴舞。这部影片是费里尼的创作转向表现人的内心现实的标志。它通过一个隐喻性的“故事”,探索了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法国新浪潮电影流派干将阿仑·雷乃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也创作了震憾世界影坛的意识流电影《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尤其是《广岛之恋》在当时被认为是世界影坛上的“一颗精神原子弹”。这部具有反战倾向的影片,叙述了一位法国女演员,去日本拍摄一部关于和平题材的影片,她认识了一位日本建筑工程师,他们相爱了。在相爱的过程中,女演员向他讲述了自己的第一次恋爱,那是在二次大战期间,她在家乡纳韦尔爱上了一位23岁的德国士兵,但是,他在纳韦尔解放的那一天,却被打死了。这位18岁的少女则因为与德国人恋爱而被打成“法奸”,关在地窖内,并被剃光了头,遭尽羞辱,一度精神失常。后来她去了巴黎,那一天,正是日本广岛遭到原子弹轰炸的日子。“她”与“他”分手后回到旅馆,因忍受不住孤独的寂寞又来到街上,与徘徊至那里的工程师相会。“他”恳求“她”留在日本,但“她”却难忘巴黎的家。最后,两人互相告别,并深情地呼唤着对方象征的名字:“广岛!”“纳韦尔!”这部影片不少地方运用了“闪回”镜头,由现在转换到过去,由日本转换到法国。日本建筑工程师的任何动作,都引起这位女演员回忆二战时的那位德国士兵和她在一起的情景。其中有一组镜头特别引人注目:早晨的旅馆里,女演员从阳台回到房间后,看见日本工程师还在床上睡,他的一只手在睡梦中蠕动。接着下面一个镜头,马上就是那个德国兵躺在地上,在临死前一只手痉挛的景象。这两个镜头的突然转换和连接,表明现在和过去的情景同时出现在女演员的脑海里了。整部影片没有一个中心事件,没有故事情节,展现的过去和现在、回忆和联系,全是女演员的意识活动。

雷乃的另一部代表作《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是继《广岛之恋》后又一部涉及到关于记忆与时间以及遗忘之间关系的意识流影片。这也是一部没有传统的故事和连贯的情节、人物身份也极不明确的影片。描写在一座巴洛克式的豪华建筑中,聚集着一大群客人。其中有一位X先生,告诉一位叫A的女士,他们去年曾在马里昂巴德见过面。她当时答应过离开她的丈夫M,与他一起私奔,现在一年过去了,他不愿再等下去,她必须跟他一起走,A女士却无论如何也记不清有过这段往事,不承认与X先生有过交往。但在X先生的反复诉说下,她终于抛弃了M丈夫,与X先生一起离开了。

除了介绍以上几位世界电影大师的意识流影片外,当代著名的经典意识流影片还有法国的《老枪》等,也在电影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都具备着共同的创作特点。

世界影坛上出现的意识流影片的创作特点是极其鲜明的,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意识流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给观众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国外电影理论界围绕“意识流”问题历来有争论,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作为现代主义流派的“意识流”与作为表现手法的“内心独白”应严格加以区别;另一种意见认为,“意识流”也就是“内心独白”,它经过现实主义改造可以为现实主义艺术家所运用。其实,当今世界影坛上不少电影导演都是按照第二种意见去做的。法国影片《广岛之恋》就是以其丰富的“内心独白”(意识流)深入生动地剖析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深刻鲜明地表达了影片的主题思想。这部影片在主题思想上尽管有暧昧之处,不像传统电影那样直白单一,但从今天角度来看,影片既表现了一个异国恋情故事,又折射了战争,影片通过女演员视点中的广岛和回忆中的纳韦尔。她说:“我总是为广岛的命运哭泣。”接着以镜头中把相爱的美丽而赤裸的身体和受原子辐射烧伤、变形、腐蚀的人体相对照,这种蒙太奇组合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灭绝人性的屠杀和以爱情为象征的生命的顽强抗争。影片也插进了几个旅游者参观日本和平广场的镜头。她又说:“我还知道一些别的事,一切都会重新开始。20万人死亡,8万人受伤,在9秒钟之内……”这些断断续续的“内心独白”(画外音)是和各种纪录片镜头组合在一起的。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同时发挥作用的时候,就会感受到一些特殊的含义:这是在告诫人们,警惕啊!不要“忘记”,“忘记”就意味着历史的重演。《广岛之恋》也是把文学与电影完善结合起来的成功典范。影片中优美的解说词与抒情的语调给影片带来了浓郁的文学色彩。因为影片的剧本出自法国著名的新小说派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之手。她曾发表70余部小说,10部剧本,当过14部影片的编剧和导演。她70岁高龄时发表《情人》,搬上银幕后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广岛之恋》的语言风格明显带有杜拉斯本人的风格特点。影片中大段的内心独白,祷文式的叠句,咏叹式的朗诵,确是其他影片所罕见的。加上导演雷乃又是个富有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创作者,他掌握了视觉和语言之间的完美的平衡,并且运用画面表现了人的潜意识活动,形成了影片中新颖的意识流手法。这部影片于

1959年问世后,不久就荣获了第1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第14届英国学院奖、联合国奖以及法国梅里爱奖和1961年纽约评论家协会最佳外语片奖。

第二,时间空间跳跃多变,大大丰富扩展了影片的容量,深化了主题。

意识流电影往往是打破了时间、空间、地点的界限,把时间、地点自由地交叉起来,因为这些影片编导认为,当一个人考虑问题时是没有时间、地点观念的,思想活动往往是没有逻辑性和规则的,他们还认为,要“真实”地表现一个人的思想活动,就要不受时、空、地的限制,一定强调时间、地点的统一,必然有“虚假”的成分,有“编”的痕迹。当然把时间、空间与地点混在一起的手法,在常规电影中也出现,有时也出现“闪回”、“倒叙”,但它是围绕一个主题和一个中心事件来处理的。意识流电影的“闪回”、“倒叙”却不同,不是为中心事件服务,完全是按照人的潜意识的不规则活动而混在一起的,从而起到深化主题的作用,当代著名影片《老枪》就是成功的典范。

《老枪》这部影片由法国著名导演罗贝尔·昂里哥于20世纪70年代执导的。他成功地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的电影传统与五六十年代出现的探索创新结合起来,使影片取得令人赞赏的成就,因而荣获了1976年法国首届最高电影奖——凯撒奖的最佳电影、最佳男演员和最佳声音奖。这部影片最显著的特点是大量使用了“闪回”。“闪回”在影片中出现10余次,在时间上占据了全部影片放映时间的五分之二,这在一般影片中是少见的。这部影片由“闪回”在结构上形成了两个时空层次,即现实时空层次(客观的时空层次)和心理时空层次(主观的时间)。这两个层次清晰明确地将影片分成两个部分,讲述了两个故事:一个是二次大战末期,法国医生于连为妻子女儿报仇,手拿老枪,孤身一人消灭德国残敌的故事。另一个是大战前于连和妻子克拉拉从一见钟情,到婚后生育女儿弗洛兰丝的幸福生活。这两个层次展开的两个故事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互为因果,推进两个故事双向展开。现实层次触发了心理层次的展开,心理层次又为现实层次的行动提供动机,两个层次互相对比,互相衬托,构成了这部影片剧作结构的基础骨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意识流影片《老枪》中的“闪回”确实充分发挥了作用。传统影片中的“闪回”主要作用在于交代或补充某些事件,以保证影片讲述的故事有头有尾,完整无缺,很少用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而《老枪》中大量使用“闪回”,其最主要的作用,是将镜头深入到人物的心灵深处,揭示人物心态,从而塑造了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并因此大大增强了影片主题的深度和广度。如影片中的现实层次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展开的,心理层次则根据主人公于连的心态呈现出来的,与现实时间恰恰相反。第一次“闪回”,是

于连的“想象”:妻子和女儿被德寇用喷火枪残害成“木炭”。这里用于连的想象就使观众亲眼看到了于连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体验到他的激愤之情。接下来出现的一个个闪回,使观众从于连的心理角度,看到了于连幸福的家庭生活和甜密的爱情生活。从这些“闪回”里,观众看到了战争在一个人心理上产生了深刻的烙印,同时也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英雄。这完全来自“闪回”手法的功效。因此说《老枪》是一部借助“意识流”刻画战争的成功影片。这个特色体现了50年代以来人们注重展露战争对人精神上的影响,而一反传统战争片从外部反映战争的老套。

再提一下《广岛之恋》,这部影片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故事和线性的叙事结构。它通过大量的“闪回”和画外音手段,打破了时空界限和对情节的外部描述,把过去与现在、经验与经验的描述交织在一起,在对记忆与遗忘,经验与时间等问题的探讨中表现了战争给人带来的梦魇。影片中对过去的追求并不只是对往事的回忆,而是被深深嵌入今天之中,与今天构成了一种隐喻式的结构。影片中移动拍摄的广岛街头的镜头与同样方法拍摄的纳韦尔街头的镜头组接在一起。这种过去与现在的交融形成了影片一个时间性的主题,片中的“她”就是作为“过去”的一个代表,这两位都有着自己幸福家庭的主人公之间的爱情显然不能从一般的生活的意义上去理解,而毋宁说是一种象征。纳韦尔少女的个人遭遇与广岛遭受的浩劫完全不能相比。但导演雷乃却有意把这两个相差悬殊的世界联系在一起,以一种独特的对比强调战争的残酷。这两个异地发生的事件又能从时间上联系起来(“她”获得解放之时,正是广岛遭受灾难之日),从而进一步打破了它们的空间界限,使其成为人类永恒的记忆。

瑞典导演伯格曼的《野草莓》也是通过人物的意识在现实媒介刺激下自由地流动,完全打破了时空界限,几乎概括了老教授波尔格整个的一生。影片在一段波尔格向观众讲述自己的故事的片头后,就是他作的一个恶梦。在梦中,他看见一辆柩车在街上自己行走,棺材打开来,里面的死人伸出来要拉他进去。而他发现,这个死人正是他自己。梦中包含的对死亡的恐惧促使他对自己进行反思。影片中波尔格探望老母亲的段落是用现实的形象来暗示他对自我的探索。影片中的另一个梦,象征着他对自己的判决,揭示了老教授在潜意识中对自己的否定和自责,而又与他在现实中正在走向一个新的荣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影片结尾,老教授又作了一个美好的梦,表现出他对新生活的渴望。伯格曼在影片中不但运用大量直接的心理画面来表现过去的反思,而且通过对现实情景和人物的规定,使其与过去紧密呼应,以强化人物的主观感受。这些现实中的形象既为波尔格的心理活动提供了依据,也使过去与现在、梦幻与现实构成了一个互相耦合的整体。

第三,打破了传统的戏剧化结构。

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的故事片创作达到了鼎盛时期,而这些故事片都是戏剧式结构,故称戏剧式电影。在艺术历史的长河中,先有戏剧,后有电影,早期的电影模仿了戏剧。因此电影作为故事片样式从一诞生,就受戏剧影响,总是沿袭亚里士多德、易卜生等的戏剧编剧方法和舞台处理方法,即开始、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等5个阶段的结构方法,或为三幕剧方法,即第一幕开始,第二幕发展,第三幕结束。但意识流电影的编导们认为,这种创作规律和结构方法不符合电影的特性,电影的特性是能够开拓微观世界,把肉眼看不见的东西,通过摄影机变成可见的。于是根据这个原理,他们更觉得电影应该表现人的内在的心理状态,只有反对戏剧性,反对情节化,摒弃“编戏的虚构成分”,才能“如实地表现”所要表现的事物。

因此,无论是《野草莓》、《8 1/2》,还是《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等这些经典的意识流电影,它们的结构都是打破了传统的戏剧式结构,是反情节化、反戏剧化、反传统的舞台剧结构,也不要求有一个完整的戏剧事件在影片中贯串始终,而是打破时空顺序、随意跳跃、非理性怪诞、无逻辑的闪接。

第四,反对通过电影传达一般的伦理,而是主张“体现一种较伦理更为深奥的哲理”。

混乱的镜头与意识流叙事 篇6

目的:通过对《激情与速度7》的混乱镜头与意识流叙事的分析,探讨了影片中的图像叙事模式。方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观赏影片的方法,对《激情与速度7》影片逼真的特效制作,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作出的奇幻景象和画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论:在复杂而机智的情节构思里展示出了简单轻松的乐趣,就像是一幅肆无忌惮地描写激情与美德的漫画。同时影片以意识流的叙事方式,使故事文本充满戏剧性,拍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血肉联系,使影片充满了善意与活力,深藏着纯净的情感内核。

关键词:

速度与激情7 赛车 镜头 图像叙事

2001年,诞生了第一部《速度与激情》,至今为止一共拍摄了7部《速度与激情》影片。《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以热闹和激烈的飙车场面而著称,是好莱坞史上最为卖座的赛车题材电影,培养了一大批陪伴剧中各位主角网名狂奔十年之久的狂热粉丝。2015年4月,最新一部与观众见面的《速度与激情7》,除了各种让人热血沸腾的汽车、劲爆的打斗场面以及香艳的美女,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混乱的镜头与意识流叙事方式。

一、影片简介

《激情与速度》虽然是一部系列电影,但是,每一部中,都有一个独立的故事。虽然这7部电影的导演一直在更换,但是主角们的阵容却没变。《速度与激情7》是由凭借着《电锯惊魂》系列在惊悚电影圈中创下自身口碑的詹姆斯.温执导。另外,在《速度与激情7》拍摄间,主人公保罗.沃克在一起车祸事件中意外身亡。作为保罗沃克的遗作,《速度与激情》打破了美国电影票房首日最高票房纪录,获得了3.19亿元的成绩,上映三天就轻松的拿到了7亿元票房,正如主演米歇尔说的:“这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速度的电影,更重要的是与一位很重要很特别的人告别,所有粉丝看我们的致敬,也会感到欣慰”。

《速度与激情7》延续了《速度与激情》系列电影一贯的火爆场面,是以“人生中最终的永远是此刻此地的家人”为故事主线,除了飞车场面,还升级了情怀。影片中的故事设定为多米尼克(范·迪塞尔vinDiese饰演)和布莱恩(保罗·沃克PauIWalker饰演)在一年多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亡命生活,重新获得了自由后,却发现这个家已经脱离了现实。为了重新培养感情,多米尼克忙着修复和莱蒂(米歇尔·罗德里格兹MichelleRodriguez饰演)两人之间的感情,而布莱恩则努力跟妻子米娅(乔丹娜.布鲁斯特J0rdanaBrewster饰演)、儿子适应郊区生活,而为了实现花花公子的梦乡,泰吉(卢达·克里斯Lusacris饰演)和罗曼(泰瑞斯·吉布森TyreseGibson饰演)则大肆庆祝得来不易的自由。可是他们都没发现自己身边危机伺伏。为了给弟弟欧文肖报仇,英国特种部队杀手伊恩.肖(杰森·斯坦森JasonStatham饰演)正在虎视眈眈地注视着他们。先遭到谋杀的是东京的韩哥,紧接着洛杉矶的卢克·霍布斯(道恩·强森DwayneJohnson饰演)遭到暗算,随着伊恩·肖炸了多米尼克的家。这个家是全家人的避风港,是玩儿命团队重获自由的家。多米尼克只好请求美国特种部队(库尔特·拉塞尔Kurt RusselI饰演)的协助。为了避免家人再度遭到毒手,夺回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伊恩·肖下落的追踪装置,也是为美国政府夺回聪明的追踪装置,这些英雄打算重操旧业。玩儿命团队不但在熟悉的战场——洛杉矶的街头上演了一场场惊险,还远征阿布扎比和亚塞拜然,再度出击。

二、《速度与激情7》的图像叙事模式:混乱的镜头

《速度与激情7》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的奇观画面,如:高速穿梭、激烈碰撞、拳打脚踢等。电影奇观是指“借助各种高科技电影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或者非同一般的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速度与激情7》和前6部《速度与激情》一样,呈现出了赛车手极速驾驶时营造的速度奇观。如影片的开篇和结尾,装甲车从洛杉矶大峤山高高坠落。再如在阿布扎比的高楼上,从一扇窗,急速跑车穿过飞翔另一扇窗,再从另一面传出后又飞向第三扇窗,影片将速度、飞行、射击和特技这些元素极其复杂地糅合在一起,堪称视觉工程上的奇功壮举。同时,从第一部到第七部,保罗均担当着主演,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片中当之无愧的男一号。而2013年11月30号,《速度与激情7》刚拍了一半,还没有杀青的时候,因为一起严重车祸引发的爆炸,保罗不幸身亡。在此情况下,保罗的意外身亡没有使影片更换或者死亡,而是通过CG(电脑特效)技术令保罗“复活”。因此,加上CD(电脑特效)技术,令影片中的镜头更加产生了一种混乱的感觉。

和其他《速度与激情》系列片一样,《速度与激情7》中,速度成了影片制作的一大关键点。在山路上,飙车族的急速转弯,在险境中,高速的漂移成了难得一见的景观,另外,高空汽车跳伞、豪车飞跃摩天楼、高速对撞等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速度奇观。这些桥段光听着就令人心惊胆战,而在导演詹姆斯.温的大胆指导下,往日游乐场中云霄飞车终于变成了现实。如:高空跳伞对于许多人来说是遥不可及的冒险,但是在高空中驾车跳伞更加不敢想象。伴随着刺耳的红色警报声,凭借着高空气流,各自驾着爱车的“飙车客”们从飞机尾翼处的货舱口一跃而下。强大的气流让这些“重型汽车”毫无招架之力,就像在沸水中翻滚的饺子。可就在人们满心期盼他们赶快打开降落伞保命的时候,在人们肾上腺素飙到极限的时候,却发现还有条“漏网之鱼”正躲在机舱中做祷告。伙伴们命悬一线,驾车跳飞机可不是说着玩的,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为了全盘计划的成功,领头人多米尼克手里的遥控器一按,胆小鬼罗曼的座驾开始缓缓地向后移动,伴随着罗曼的惊呼,“砰”的一声降落伞喷射而出,罗曼也随着伙伴们“飘”到了空中,准备着陆……由此,在多米尼克的带领下,他们“疯”出了新的境界。

为了达到最先到达终点的目的,这些混乱的镜头体现了赛车手在驾车速度和技术上的生死较量。因此在驾驶赛车的时候,赛车手需要超灵敏的反应和高水平的驾驶技术,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极快的速度来完成各种复杂的操作,并且要迅速做出大量的判断。在各种惊险、激烈的场面中,为了使观众感受到速度与技术本身带来的愉悦感,赛车之间相互超越、车身相互碰撞和高超的驾驶技术等的呈现,为影片的镜头更加增添了混乱的感觉。《速度与激情7》的速度奇观化以比赛过程中赛车手的言语和面部表情,不但是吸引观众眼球的诱饵,更凸显了赛车手的性格,同时这些混乱的镜头也推动了影片的叙事进程。

另外,赛车手健壮、刚强的身躯和赛车女郎高挑儿、性感的身材,构成了身体奇观,增添了镜头的混乱感。身体只局限于人的展示和再现身体,身体奇观画面是“调动各种电影手段来展示和再现身体”。身体奇观画面的呈现是为了满足观众心理和行为的需要,是基于观众个人的需求和欲望,表现观众拥有选择权和控制权去选择影片。《速度与激情7》与其他《速度与激情》系列片一样,为了吸引观众眼球,以呈现身体的方式,利用了观众接受媒体传播的主动性。女郎的性感身材、妖娆的翘臀爆胸动作都被置于观看和被展示的位置。男性阳刚的身体是身体奇观的重要构成因素,男性肌肉凸显、身着紧身服装,强健的身躯成了力量和勇气的化身,使其散发着成熟男人的魅力和安全感,恰好契合了女性观众对安全感的崇拜和渴望心理,弥补了大多数女性安全感的缺失。而女性身体的呈现则满足了男性观众生理和心理的欲望,使男性观众将女性作为了观赏对象。

三、《速度与激情7》的图像叙事模式:意识流叙事

在以前美好的时代中,由于制片公司拍电影主要是为了给成人看,像《速度与激情7》这类电影是不存在的。近些年来,好莱坞的手脚放开了,一个方面是赤裸裸的商业化,另一方面则是令人侧目的个人题材和另类叙述。而《速度与激情7》就表现出了赤裸裸的商业化。也正是如此,《速度与激情7》影片在动作打斗中呈现出货真价实的奇迹画面,在复杂而机智的情节构思中展示出了简单轻松的乐趣,不但派出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血肉联系,也肆无忌惮地描写出了激情与美德,也有重重压力下令人会心一笑的幽默,使影片充满了善意与活力,深藏着纯净的情感内核,由此可见,《速度与激情7》的叙事方式属于意识流叙事。影片中杰曼.韩苏扮演的恐怖分子贾卡德与全世界之间的战争,杰森·斯坦森扮演的反派德卡特·肖与赛车队全体成员之间的战争,这两个故事在影片中相互交织进行。同时影片中还具有两个婚姻的故事:保罗·沃克饰演的布莱恩娶了乔丹娜·布鲁斯特扮演的米娅·托雷多,为了照顾好儿子杰克,当好“家庭煮夫”,布莱恩可谓是大费周折。而由范·迪塞尔饰演的米娅哥哥娶了米歇尔·罗德里饰演的莱蒂。后来莱蒂得了失忆症,在她的记忆中,他们浪漫的过去只是一片空白。

《速度与激情7》在核心剧情设计上,抓住了全球流行文化的核心,是靠飙车这样的视觉效果支撑起来的,具有开放性的结构,属于意识流叙事。由于男女主人公的结婚、死亡故事,体验着不同的冒险故事,不像其他爱情片,汽车、冒险、友情开放式的组合空间很大,具有无穷无尽的表达能力。影片在拍摄过程中,尽管保罗的去世对影片有意想不到的作用,但是制片方找到了詹姆斯·温,在继承林诣彬风格的基础上迎合了观众的需求,具有了更大胆的创新。

《速度与激情7》以亲情、友情元素的融入,对传统是非观念的解构使赛车这一单调主题产生了戏剧性效果和看点。同时,本身就以酷炫的画面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速度与激情7》,故事文本饱含了戏剧性色彩,创作者融入了具有矛盾冲突和看点的复仇元素,使动作和枪战一并呈现在影片中。飙车被赋予了多重含义,不再是赛车手之间的单一速度和车技的竞赛,而是复仇者的主要工具,是复仇者和赛车手之间展开追逐战的重要桥梁,是正义和非正义的较量,从而使故事文本具有了社会支撑力,使飙车升级到了一个道德和友情、亲情的社会生活层面上。如:环顾着身边的家人和伙伴,历经波折的多米尼克发出这样一句感叹:“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此刻你身边的人,这才是真实的”。面对曾经的特种部队杀手,大魔头尹恩·肖,“飙车族”的伙伴们严阵以待,在肖的世界中,他们的游戏规则不管用,多米尼克和他的朋友们已经深陷其中,因此,在多米尼克看来,“我没有朋友,我们是家人”。由于他有这群视彼此为家人的朋友,再强大的敌人也不是麻烦。

另外,在叙事模式和角色定位上,创作者逐步进行了转换和升级,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和交叉性互换。如:由政府资助的屈指可数的自由职业者充当了拯救者,他们可以使这场灾难避免,他们不是为了钱,而是出于爱。再如:在危难时刻为了兄弟和爱人奋不顾身的重情重义的人,视团队里的成员成为大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亲人。这种融合结构增添了一种人性的感动和温情。由此可见,导演詹姆斯.温的动作摄影之所以这么有力,依靠的是爱这个核心,不仅仅是依靠技巧,纯洁情感的脉动给了他有力的支撑,从而使影片具有了紧凑的节奏。影片不再局限于对家的虔诚上,而将“家庭”变成了一个隐喻,它为小说中没有了父母的人们带来了经得起千锤百炼的亲密关系。

结语

浅析《到灯塔去》中的意识流技巧 篇7

弗吉尼亚·伍尔夫曾以其熟练的意识流写作技巧在世界文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是英国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到灯塔去》是伍尔夫的代表作之一,该作品全篇充满着意识流小说写作的痕迹。而在本文中着重对作品的重要角色之一——莉丽·布里斯库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意识流小说写作技巧。

作者在《到灯塔去》中对莉丽的描写充分展现了明显时空交错的景象,这是一个典型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在小说开头处,我们可以从对莉丽的轻描淡写中了解到这是一名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莉丽在刚开始从事着绘画这个职业的时就已经33岁了,而且在当时,这个职业是被看做是男人专利的,基本没有女性选择这个职业。“女人不可以画画,女人也不可以写作”,纵使查尔士·塔斯莱反复强调,莉丽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他为拉姆齐夫人作画的这份职业。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小说了解到莉丽一直不结婚,“夜晚已经消逝,晨曦揭开了帘幕,小鸟不时在花园里啁啾,她拼命鼓足勇气,竭力主张她本人应该被排除在这普遍的规律之外;这是她所祈求的命运;她喜欢独身;她喜欢保持自己的本色;她生来就是要做老处女的”。通过这些描写,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作者意识流的写法技巧,黑夜和黎明交替出现,日子却一天天过去,鸟儿在花园里鸣叫,而莉丽一个人在屋里做着她挚爱的工作,同时在心理上却坚守她心目的这个一个,通过以上种种,产生了时空交错的意象。

单纯的从内容上看,伍尔夫对意识流文字和叙述的操控能力在写作中体现出淋漓尽致,帕格森的“心理时间”理论也反复出现在小说的多处叙述之中,过去与现在抑或同时交错,在别墅这一空间之中,或者是在其他场景中和莉丽脑中无尽的遐想互相碰撞,这些交替出现的场景更加迸发出了虚幻和现实的意境,从而把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很好的展现出来。在《到灯塔去》该小说中,即便作者想描述的内容以及人物没有同一个时空里,但是这并不影响伍尔夫的场景描写,仍然可以让读者提取和分辨出其中的信息,不会因为时空的交替出现而影响读者的阅读,此种写作手法的确高明。

在小说第三部分“灯塔”中,作者对于对莉丽的描写,意识流特征最为明显也最为精彩。当她站在草坪边望向海滩回忆拉姆齐夫人并试图继续创作夫人的画像时。莉丽徜徉在她自己心目中的两个时间里。伍尔夫将现实的场景与莉丽的内心世界完美的融合到一体,使得读者对这种杂糅交错的印象深刻。她心中的客观时间貌似是在当下,而她心中的主观时间却早已回到飞到了十年前的场景。“你还记得昔日的情景吗,卡迈克尔先生?”莉丽问卡迈克尔,她通过这种方式把自己带到了回忆里:“她又想起了拉姆齐夫人坐在海滩上的情景,那只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桶,随着波涛一上一下的晃动;那一页页的信纸随风飘散”;“正在从容不迫地作画的莉丽觉得,似乎有一扇门户打开了,她走了进去,站在一个高大而非常阴暗、非常肃穆,像教堂一般的地方默默地向四周凝视。从一个遥远的世界,传来了喧嚷的声音。几艘轮船化为缕缕轻烟,在远处的地平线上消失了。查尔士在掷着石片,让它们在水面上漂跃。”随着思绪的慢慢回归,从十年前渐渐回到了现实。这一段描述从触觉、视觉、听觉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描述了在莉丽的心目中拉姆齐夫人的形象。俩人都处于默默无言的状态,但是俩人之间的关系却有一种朦胧美,通过这种时光交错从而塑造出拉姆齐夫人在莉丽心目中不可玷污的、疏离却又亲近的形象。

伍尔夫提到莉丽用红色以及灰色在画布上以此来体现,这两种颜色似乎就在暗示着拉姆齐夫人轻盈、纤细、扎实的性格,与此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脆弱、坚强的个性。这样的颜色运用还包括了蓝色代表着莉丽心目中拉姆齐夫人的一点点瑕疵,绿色代表着拉姆齐夫人试图撮合但结局糟糕的雷莱夫妇。利用颜色、画布还有莉丽的回忆,伍尔夫娴熟地构造出了一幅意识流中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交叠的画面,更加清晰地体现出了莉丽对于拉姆齐夫人的那种复杂情感,表现出莉丽在面对绘画,面对拉姆齐夫人的时候既脆弱又坚强的敏感个性。诸如此类的意识流描述还有很多,它们就在莉丽和她的画布之间灵活地进行着转换,也同时提示着读者客观时间和主观时间的变换。

最后,莉丽没有失望,在她的翘首期望中,拉姆齐先生和他的孩子们到达了灯塔,也就是到达了整篇小说的核心意象———拉姆齐夫人的形象不仅代表着灯塔,与此同时,莉丽也完成了她的最后一笔,小说最终达到了高潮。“画好啦,大功告成啦。是的,她极度疲劳地放下手中的画笔想到:我终于画出了在我心头萦回多年的幻景。”

莉丽从来没有考虑过她的作品会被挂在阁楼还是被渐渐遗忘,在她的心中,只有到达灯塔才是重点,能不能完成自己的心愿,这才是她一直关注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莉丽成功地画出了她心目中理想化、几近完美的拉姆齐夫人。对于绘画这个男性职业来说,莉丽也从来没有因为绘画是男人的专属而影响自己的创作,最终她完美的到达了灯塔。

伍尔夫在《到灯塔去》这部小说中,对于意识流创作技巧的把握和掌控非常成功,并且自然的在主客观时间,现实与回忆,当下与过去中来回穿梭,穿插描写。整篇小说展现出了莉丽无穷的想象能力以及灵活的动脑能力;与此同时他也从其他角度充分说明了伍尔夫本人所具有的创造力和缜密思维。因此,从意识流写作技巧的角度对莉丽进行全方位的赏析,从而能够让读者真正领略到伍尔夫笔下这个充满幻想而又栩栩如生的角色。

参考文献

[1]James,William.What is an Emotion?[J].Oxford:Mind,1884(9):188-205.

[2][法]柏格森.吴士栋译.时间与自由意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8:135.

[3]伊丽莎白·鲍温.小说家的技巧[J].北京:世界文学,1979(1):276-310.

[4][英]弗吉尼亚·伍尔夫.瞿世镜译.到灯塔去[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5]Rachel Bowlby.Virginia Woolf:Feminist Destinations[M].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1988.

[6]李森.评弗·伍尔夫《到灯塔去》的意识流技巧[J].外国文学评论,2000(1):62-68.

浅谈《尤利西斯》中的意识流艺术 篇8

《尤利西斯》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领域的一部经典名作,由著名意识流小说家詹姆斯·乔伊斯完成于1922年。该小说在意识流方面有着巨大的成就和魅力,因此一经面世后便获得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誉,这部作品所展示的人性的复杂和深刻,以及作者娴熟的英语语言表达都使乔伊斯成为了时代的先驱。

该小说自出版以来,许多专家学者已纷纷对其进行过研究探讨。本文作者将主要从意识流的角度分析和探讨《尤利西斯》中的艺术成就。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英美作家笔下的意识流艺术,意识流技法的多层次性,以及意识流小说的创新意义。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讨论,可以深刻理解意识流的艺术成就,并对今后的英美文学作品有更全面的把握,从而有力推进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二、英美作家笔下的意识流艺术

意识流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的,他认为个人的内心体验是以不平衡的方式推动的。在意识流的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内心独白的技巧来展示人物心理,表现实际生活。二十世纪初期,一些英语作家开始发现并将该理念运用到文学创作中,因而形成了意识流文学艺术手法。

英国女作家陶罗塞·瑞恰生所创作的小说《尖尖的屋顶》可以说是意识流小说最初的代表作。在阅读中,读者需要去感受小说中人物通过意识流的方式所传达出的内心世界,体验现实生活对人内心的影响。重要的意识流小说家还包括美国女作家奥茨、劳伦斯以及弗吉尼亚·伍尔芙等。奥茨所创作的短篇小说《幽会》通过人物的意识流程来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的,利用主人公头脑中河流般涌动的意识流打破了叙事时间的限制,将主要画面和故事情节生动的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作为现代文坛中重要的意识流作家,劳伦斯在其主要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恋爱中的女人》中等,通过心理学、内心独白等多种表现方式,运用意识流的艺术手法,反映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矛盾和现代工业化所导致的诸多问题。英国著名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作品包括《一个人的房间》、《到灯塔去》等,她用自己的方式和意识流手法再现了小说中人物内心深处的感受和和对现实生活的领悟。

在这些意识流小说中,故事的情节退居到次要地位,小说的主题包括主人公的个性、社会工业文明对于人性和人类社会的影响等都是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来展示的。因此,意识流小说作为西方现代派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迅速发展。受到许多英美国家作家的推崇,他们在自己的小说中成功地运用了意识流艺术手法。

三、意识流技法在小说中的运用

作为意识流表现手法和象征主义的结合,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被称为“一部现代主义的散文史诗”。在小说中,作家运用“意识流”手法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主要讲述了一位广告代理商布卢姆游历在都柏林的街头的经历。故事通过叙述布卢姆在酒吧间的经历、护送醉酒的斯蒂芬回家等一系列故事,展现了在发达的现代工业文明社会中,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内心活动。乔伊斯在写作过程中,不断的更改语言的表达方式并打破传统的思维习惯,运用不同文体和内心独白的方式来展示人物内心自由的联想和一流的流动性。通过不断被打乱的语句结构,作者成功地展现故事主人公意识的流动与跳跃性。小说中主要围绕生活在都柏林的三位主要人物。他们都是普通人物的代表,其中包括能力平庸的报刊广告代理商布卢姆、愤世嫉俗的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以及布卢姆的妻子,随意放纵自我的莫莉。故事以这三个人物为中心展开,通过他们头脑中思维的流动,展示了人内心深处涌动的三种不同意识。乔伊斯从现代版的古希腊影响人物尤利西斯入手,结合生活在现代爱尔兰都柏林的人物进行描述。笔者认为,乔伊斯小说的意义正是让读者在阅读该小说之后,认真反思生命的意义和人类所生活的世界。

四、结论

通过对小说《尤利西斯》所运用的意识流技法的分析和讨论,可以看出意识流小说的特点在于其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通过小说人物内心的思维活动和独白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感受。意识流小说不再像传统叙事小说那样较多描述主人公的具体行为活动,而是大量篇幅展现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意识流小说也不再受到故事情节完整性和连贯性的约束,而是以人物意识的流动为主要线索,使读者在阅读中不断的展开丰富的联想。这些不同于以往的特点都给读者以新颖的理念和富有冲击力的视觉感受。

在小说《尤利西斯》中,作者乔伊斯所采用的意识流技法完整而真实地展现了人类内心深处情感和思潮的涌动,这不仅改变了以往文学作品的创作技法和表现方式,同时也使读者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因此,意识流文学作品对当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甚至是影视作品,都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力。语言学习者不仅在习得外来语的同时,重新思考自身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而且在文学作品欣赏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

摘要:《尤利西斯》是爱尔兰著名意识流作家詹姆斯·乔伊斯所写的一部关于现代版的古希腊英雄尤利西斯在一天之内的经历。意识流的艺术手法使这部小说充满了魅力。本文将主要英美作家笔下的意识流艺术和意识流技法在小说中的运用两个方面,对作品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影响力进行分析和讨论,以便对此部文学经典有更全面和理解和学习。

关键词:《尤利西斯》,詹姆斯·乔伊斯,意识流艺术,内心独白

参考文献

[1]、Alien,Walter,The English Novel,Penguin Books,1975.

[2]、陈嘉,《英国文学史》,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86年.

[3]、王佐良,《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商务印书馆出版社, 1983年.

意识流小说中的心理距离与连贯 篇9

关键词:意识流,心理距离,连贯

一、引言

关于语篇连贯, 国内外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较早对语篇连贯性进行解释的有韩礼德和哈桑, 他们合著的《英语的衔接》, 开创了衔接理论。近几年, 国内有不少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语篇连贯进行了阐释。王寅 (2005) 指出一个语篇若具有 (除连接形式上的完整性外) 的三个语义条件: (a) 概念成分上的照应性; (b) 命题发展上的索引性; (c) 语用推理上的顺应性, 就能在心智上形成一个统一的, 可被理解的认知世界, 该语篇就具有最理想, 原型性最高的连贯性, 可被视为连贯语篇的ICM (理想化认识模型) 。然而, 不少文学语篇, 特别是现代文学从连贯语篇的ICM来看, 可以说是不连贯的语篇。文学作品中的联系不是简单、任意的, 而应是美感性的联系。那么, 这种联系的美感是如何建立?在跳跃性很强的意识流小说中, 作者是如何掌控整部作品的心智连贯性?本文将用美学中的心理距离理论出发, 具体分析意识流小说中的连贯。

二、心理距离与文学连贯的关系

“心理距离”, (Psychical Distance) , 这一概念在现代美学和文艺学中被广泛运用, 甚至成为一个基础性概念, “心理距离说”则成为重要的审美原则。20世纪初, 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爱德华·布洛 (Edward, Bullough) 在《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指出:“心理距离是通过把客体及其吸引力, 人的本身分离开来而获得的, 也是通过使客体摆脱了人本身的实际需要, 目的而取得的”朱光潜说:“这个原则不仅把从前关于美感经验的学说都包括无余, 而且对于文艺批评也寻出一个很适用的标准。

布洛所说的“心理距离”, 内涵丰富而繁杂, 它同时包含着几个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涵义:“审美心理距离” (即在艺术和审美活动中主体跟日常的实用态度拉开距离) 、“经验距离” (即主体与艺术对象间的经验差异, 也即艺术对象的陌生感) “艺术品与现实对象的距离”、 (即陌生化) 等等。

首先, 布洛是从审美态度角度来讨论“心理距离”的。在此, “心理距离”是指与日常的现实态度拉开距离, 以完全不同的方式, 也即非日常、非现实的态度相对待, 这就是“审美心理距离”。布洛说:“距离的改造作用首先在于把现象从我们实际的或真正的我这个范围中转移出去, 在于给现象以超越于我们个人需要和目的范围之外的地位。”“距离的产生是由于通过把客体从我们实用的需要和目的的范围中抽取出来的办法使客体及其影响脱离我本身的结果。只有这样, 对客体的‘直观’才有可能。”

我们可以看一下庞德这首著名的意象派小诗:

On a Station of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在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这些意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给人以新奇感, 陌生化的震憾效果。人们在阅读时都有一个期待视野, 当文本内容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完全一致时, 读者会感到索然无味, 相反, 如果文本内容与读者的期待视野格格不入, 读者会感到茫然费解, 阅读难以完成, 也不能产生审美的快感。只有当文本内容与读者期待视野既相合又有一定距离时, 读者才会高度兴奋, 现代主义文学正是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读者的期待视野, 激起读者的探求心理, 使读者久久沉浸于艺术氛围之中, 不断沿着诗人提供的信息去想象, 去思考, 从而进入一个更为高远的艺术境界, 得到更多的审美享受。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人的内心深处有向往完美和规则化的心理需求。当一个完整规则的图象呈现于眼前时, 人们会感到极为舒服和平静。当一个不完全形呈现于眼前时, 会引起一种强烈追求完整规则的心理倾向, 也就是说, 会激发一种这个不完全形补充或恢复到“完整”状态的冲动力, 从而使想象的兴奋程度大大提高, 同时, 人在这种补充和恢复中确证了自己的能力, 从而得到一种快感和愉悦。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在现实与文本间造成一种心理距离, 这样读者就既可以入乎其中, 进行种种的感情体验, 又能出乎其外, 不被这种感情所伤害, 在这种超功利的感情体验中, 人的感觉、知觉、思维都是自由的无阻碍的。这种自由产生美感, 给人心理上的圆满与连贯。

三、意识流小说中的连贯分析

艺术既需要制造距离, 又需要控制距离, 因此, 从艺术对象与观赏者的关系来看, 存在着一个“最小距离”和“最大距离”的区间, 在这一区间之内, 最有利于审美欣赏。艺术就在这两极之间作“距离摆动”, 并获得“距离平衡”。艺术家总是在挑战“距离极限”。譬如现代派作家的创新欲望, 往往驱使他们把自己的作品推向很多人难以接受的地步。

意识流小说因其打破时空界限, 把过去、现在、未来、回忆、视觉听觉和触觉感受, 想象和梦幻, 意识和潜意识, 跳跃式地交织在一起, 被人认为晦涩难懂。事实上, 直接呈现人物思维的写作方式缩小了“艺术品与现实对象的距离”、 (即陌生化) , 而人物思维的跳跃, 不连贯性又产生了“审美心理距离” (即在艺术和审美活动中主体跟日常的实用态度拉开距离) , 同时“思维写实”缩小了主客体之间的“经验距离” (即主体与艺术对象间的经验差异) 。这种奇妙的“平衡”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法国作家艾杜阿·杜夏丹的《月桂树被砍掉》被人们认为是第一部意识流小说。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使意识流小说趋于成熟。

(一) 主体距离的实现

《尤利西斯》很多句子与上下文的主述位间缺乏联系, 推进过程中的脱轨现象。这是意识流小说的主位模式中常见的情况, 中间没有衔接与过渡。在这里, 语篇的连贯不是依赖于词汇手段, 或者主述位的重复出现, 而是一种艺术创作手法, 即蒙太奇。

蒙太奇 (montage) 原为建筑学术语, 其含义为构成、组装, 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蒙太奇艺术技法不仅适用于电影艺术.同样也被其他艺术形式加以借鉴。小说《尤利西斯》蒙太奇的时空转换技法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 以时间为固定中心, 截取横断来描写这个时刻人们进行的不同活动, 叙述不同人物在这个时间段上思想意识的流动;二是, 第二以某个人物为中心, 截取纵切来描写某个人物在不同时间内的思想意识。读者读到的往往是一个人的思想在过去、现在、将来时空内忽前忽后的随意飘动。通过回忆、现实、幻想和梦境等的交织组合, 将十几年压缩在十几个小时之内加以集中表现, 根据“心理时间”, 形成多层次的结构。

另一中实现这种艺术效果的手法是:自由间接引语。

自由间接引语是一种转入别人的语言和思维活动的表达方式, 常用来描写或叙述人物内心活动。自由间接引语的“双重观点”为意识流作家隐蔽地控制语篇提供了理想的物质手段。他们正是利用自由间接引语叙事声音“亦此亦彼”的双重身份, 巧妙地把叙述者隐藏起来, 让全知全能的叙述者悄然隐退。

(二) 客体距离的重构

布洛指出, 要进入审美欣赏活动, 建立“审美心理距离”, 同时取决于客体的特性和欣赏主体保持距离的能力。也就是说, 欣赏对象的新异程度预设了对象与欣赏者之间的“经验距离”, 这一距离是有利于引导欣赏者与对象建立非日常、非现实、非实用的审美关系。

我们欣赏语言艺术, 要通过再造想象。想象有创造想象、再造想象、自由想象。再造想象就是根据语言、符号、图样和它的描述和指示, 你在头脑中构想相应的形象。《红楼梦》拍得再好, 也无法重现我们想象中的完美意象。这个再造想象是文字和形象长期联系的结果, 它如同一次翻译, 实际上这是第二次翻译, 头一次翻译是由作者完成的。

看电影、看戏, 如果观众不结合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去理解, 那么蒙太奇就成为不知所云, 潜台词就变为子虚乌有。所谓的艺术感受, 只留下一些肤浅模糊、支离破碎的印象。对不同个体来说, 存在不同的“距离极限 (Distance-limit) ”。如果缺乏审美能力, 过分缩小距离 (经验距离) , 就可能因共鸣和自居而丧失“审美心理距离”。

四、结语

文学作品中连贯的本质是由作者提炼和读者的再造想象共同完成的。布洛的“心理距离”说给了我们一个指向, 在想象和思维转喻过程中有一个合适的度, 能够做到“不离不即”, 在文艺欣赏的过程中是有利的。如果说意识流小说呈现出来的人物思维只是“冰山”一隅, 而由此表达的人物“潜意识”和“审美心理距离”是“冰山”隐没的部分, 那么在人类思维中一定还有更深层的“冰山”, 有待我们进一步挖掘。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与语篇连贯研究[J].外语研究.2005.

[2]爱德华.布洛著, 缪灵珠译, 作为艺术要素和审美原理的“心理距离”[C].章安琪.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1988.

意识流 篇10

在山西省经信委系统“吃拿卡要”专项整治工作座谈会上, 省经信委产业政策处处长李志松、投资与境”情况以及今年以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情况和“吃拿卡要”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在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听证对话会上, 参会的16家大中型企业的代表从产业发展政策、项目审批、核准备案, 焦化行业兼并重组、收费, 行业发展, 加强政银企对接, 协调土地、环保部门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五位处长分别对各位代表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 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周礼仁代表省经信委对各企业多年来一直关心和支持省经信委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并表示对企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委党组汇报, 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 希望企业的同志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关心支持省经信委的政风行风建设, 为推进山西省工业转型跨越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饮食意识流 以光影的名义 篇11

心灵的盛宴

19世纪,两姐妹和她们的牧师父亲一起居住在丹麦东海岸的一个遥远静僻村庄里。这一家三口过着清教徒式的简朴生活,每天的饮食就是水煮干鱼配面包糊。父亲去世后,姐妹两人仍在父亲创办的教会中贡献自己,一如既往地过着简朴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们收容了一位来自法国的名叫芭贝特的难民,她们和村民们的生活就此改变。

芭贝特幸运地获得了一笔巨额奖金,为了报答两姐妹和村民们的收留,她决定以一顿丰盛的法国大餐作为回报。透过电影镜头,我们看到了整整一船来自法国的优质食材:高档美酒、蔬菜菌菇、海鲜火腿、鹌鹑海龟,还有精美的餐具和晶莹的冰块。这些食材在芭贝特的手中变成了一顿丰盛美味的大餐,欢宴时刻,人们震惊于眼前的美味佳肴,冰封已久的热情慢慢流溢出来,上帝的灵光和恩典也就此降临。

这部丹麦电影于1987年上映,20多年过去了,时空转换,3D盛行,但这部美食电影的经典之作,依然值得反复体会。当看到人们大快朵颐的幸福表情时,我们意识到芭贝特的那顿大餐不仅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加唤醒了大家心中尘封已久的对美好的感知和对生命的尊重。那是一场心灵的盛宴。

《饮食男女》

食物有味道,生活才有味道

影片一开始,就是老朱以各种娴熟的技法在做松鼠鱼、切鱿鱼花、片鸭珍、去椒籽、蒸腊肉、做扣肉、炖鸡汤、包小笼包……

老朱是一位退休的大厨,本来大厨无所谓退休与否,不能做给顾客吃,还可以做给家人吃。然而,老朱费心劳力的一桌美食,却没有把三个女儿齐齐拉回餐桌的吸引力,在她们心中有比陪父亲吃饭更重要的事,在一次次精心准备的餐桌上,女儿们宣布即将离开的消息。多年老友突然离世,不仅使朱师傅的生活更加孤独寂寞,也让朱师傅感慨生命易逝,人生无常,心中多了一份惆怅。而真正把朱师傅推到人生低谷的是他的味觉消失了,他每天馔制各种美食,却全然尝不出滋味。几经世情辗转,继承了父亲烹饪天赋的二女儿家倩渐渐对自己和父亲有了新的认识,决定留在老宅陪伴父亲。生活逐渐展现出鲜活的模样,老朱的味觉也奇迹般地恢复了。

这是一部既关乎饮食又关乎男女,更关乎爱与亲情的电影。尽管世事变迁,亲情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柔软的牵挂。中国文化重视家庭观念和集体意识,反映在饮食文化上,维系宗族亲缘和伦理关系的重要方式就是共食。看完这部电影,我们会得出生命和饮食的真谛:食物有味道,生活才有味道。

《开心就好》

—切都很简单,开心就好

老于和老伴经营着祖传的老于拉面馆,养育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从国外学成归来,娶了一位ABC媳妇,婆婆高兴地从家庭主妇的岗位上退了下来,没想到儿媳妇对家务一窍不通,每顿饭只是叫外卖。二儿子酷爱赛车,对老爸引以为豪的祖传拉面手艺不感兴趣,却被老爸逼着继承拉面馆,苦不堪言。小女儿辗转于各个饭馆、快餐店,为的是偷学手艺,继承老于家的传统拉面,无奈于家拉面“传男不传女”……

一边是人声鼎沸的老于家拉面馆,一边是琐碎纠结的老于家家务事;一边是父亲为祖传手艺得不到孩子的尊重而黯然神伤,一边是女儿想继承而不得。当然,故事的结尾是东方式的温馨和圆满,婆婆理解了在外国长大的儿媳妇,父亲尊重儿子的意愿,儿女的一腔诚意和热情终于被父亲看到,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这部电视剧首播于1999年,那时候扮演于家大儿子的李亚鹏还不是王菲的老公,如今贵为国际影后的周迅也不过扮演二儿子的女朋友这样的配角。那时还初出茅庐的他们,也像所有的人一样,在眺望将来的一切是否有新的精彩。他们从陌生到相爱,再到成为熟悉的陌生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部像MV式的电视剧,告诉我们,有太多不值得的坚持和执着应该放下,生活其实很简单,就是开心就好。

荧幕上的色香味和一个个关于饮食的故事告诉我们,世间所有的饮食都是有灵魂的。

浅淡《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意识流 篇12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海明威30年代中期的作品, 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是一个作家名叫哈里的作家去非洲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狩猎的途中, 因皮肤不慎被划破没有及时消毒后发展为坏疽, 本可以带他们离开的汽车抛锚, 等待来救援的飞机只是无望的期待, 哈里在绝望中死去的故事。哈里本希望通过这次非洲之行找到自身价值, 找到创作的灵感, 但始料未及的是他就这样仓促的离开了这个他曾经热爱的世界, 带着他想写却一直未动笔写的故事离开。因此在死时追悔莫及。

二、意识流手法的运用

“意识流手法是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 在创作上, 它打破了由作家出面介入人物、安排情节、评论人物的心理活动的传统文学手法, 而以直接表现出人物意识活动特别是潜意识过程为其主要特征, 以意象和人物内心的态度为表现形式。”[1] (p.40) 在意识流小说中, 一般不按事件发生的顺序来展开, 缺乏连贯性, 只是通过回忆等形式将人物心理和故事情节展现在读者面前。海明威恰到好处运用意识流手法来描写故事主人公哈里, 一个只能躺在帆布床上等待死亡的人的内心世界, 他借助对话叙述与现实与非现实意识流相互穿插为手段不仅展示了哈里的一生经历同时也准确的描绘出了哈里在面临死亡的威胁时对未完成自己写作夙愿的遗憾, 对生活的眷恋以及对自己的堕落行为的追悔莫及。最终哈里对于死亡的态度由原来的恐惧、厌恶, 憎恨逐渐转变为理解, 坦然和接受。

哈里在等待死神降临之际, 他浮想联翩, 把现实、内心独白与幻觉交杂在一起, 在死神的威逼下, 主人公经历了苦闷、痛苦、绝望, 悔恨的心理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描写现实与非现实的两股不同层次的意识流—“清醒时的意识流”和“梦幻时的意识流” (that of waking (reality) and that of dream (imagination) 。时而现实化入梦幻, 时而梦幻转为现实”[2] (p.98) 从而表现了他临终前对自己一生的反思。

(1) 在幻觉 (梦境) 的意识活动中, 展现的是哈里留待以后写下来的纷纭繁复的往事:他天真浪漫的少年生活;不可磨灭的血淋淋的战争回忆以及他如何在滑雪、赌博中寻找刺激、麻醉自己;战后旅居欧洲所切身体会的日益深化的社会危机、思想危机;他的爱情, 他的放荡生活, 他的寂寞。

“他想起了卡拉加奇的火车站, 他正准备这里的战场……那年冬天几个姑娘一步步踩着积雪进山, 直到冻死……一个圣诞节, 一个逃兵跑进屋来, 说后面有宪兵追他, 他们缠住宪兵, 让落雪盖没了逃兵的足迹……在雪暴中, 他们一周都在玩牌赌钱……那个圣诞节, 他们去轰炸送奥地利军官休假的火车, 杀死的人中有不少曾和他一起滑过雪……”海明威并没有按传统小说按时间顺序叙事, 介绍人物、时间、事件而是编织起哈里意识流动的片段来介绍哈里在战争年代的经历和他个人逃出战争后作为受害者和旁观者所感受到的战争和死亡。

对于他的感情生活, 一次次的感情经历不断加深他的幻灭感, 婚姻失败后, 他流连与不同的女人, 但并不能消除他内心的空虚和迷惘。

祖父那支烧坏的猎枪还搁在那堆灰上……客店主人因物价飞涨而破产, 自杀……就是在那些贫困潦倒的酒徒和运动员们居住的城堡护墙广场, 他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在这些意识流的片段里所体现的是哈里对少年时光的追忆和当年满怀激情初入文坛时的过往。然而这些回忆也不无例外和死亡联系在一起, 祖父早已作古, 客店老板也成为了战后经济危机的牺牲品。

然而对战争的残酷和无情是通过英勇的投弹军官威廉逊在铁丝网里被德国巡逻兵的手榴弹打中, 肠子淌了出来, 钩在铁丝网上, 为了将他抬进来他们不得不把他的肠子割断的意识流片段描述展现。血淋淋的战争在海明威的笔下犹如历历在目。

(2) “在清醒时的意识控制下, 他想起他那看重金钱、追逐女人、纸醉金迷、贪图享乐的颓废生活, 继而开始不断反省自己。”[3 (p62)

“他永远不会写了, 因为每天什么都不写, 贪图安逸, 扮演自己所鄙视的角色, 就磨灭了他的才能, 松懈了他工作的意志, 最后他干脆什么都不干了。”“把自己连同自己所信仰的一切都出卖给了这个有钱的女人。她喜欢他的东西, 一向羡慕他过的那种生活, 把他当做她的私产供奉着。而过度的酗酒已腐蚀了他敏锐的感觉, 懒惰、势利, 傲慢和偏见, 凡此种种毁了他的才能, 松懈了他的意志。”

(3) 意识流推进的故事高潮。

故事的高潮是以哈里在梦幻的状态中听到飞机来到他们宿营地的旁边, 载着他飞向乞力马扎罗雪峰顶, 哈里在这个时刻与纯洁的雪山融为一体。“乍看起来还以为主人公哈里真的灾清难满, 终于凭借飞机的钢铁翅膀逃脱了死亡的绝境呢。现实却是极其残酷的, 乘上飞机向乞力马扎罗雪峰顶飞升的只是刚刚脱离了躯体的哈里那倔强不屈希望依稀的灵魂, 它要去追寻西峰顶上的那不朽的化身—雪原上那具风干冻僵的豹的尸体。”[4] (p.53)

三、小结

海明威在运用意识流为手段的过程中, 为读者呈现了又一个硬汉形象, 在死神面前他毫不惧怕, 最后虽然经历了肉体的死亡但也得到了灵魂的升华。主人公哈里希望通过非洲之行来寻找一种复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结果在他将死之际, 他并未向死神低头, 向着新的高度飞升上扬寻觅永恒的归宿。

摘要:本文从意识流的角度对《乞力马扎罗的雪》作了详细和深入的分析。剖析了海明威如何采用“清醒时的意识流”和“梦幻时的意识流”交错纵横来展现主人公哈里对过往的追忆, 对爱情的迷茫和对死亡的态度转变。

关键词:清醒时的意识流,梦幻时的意识流,死亡

参考文献

[1]肖立青.海明威:一位伟大的语言艺术家—小说《乞力马扎罗的雪》的魅力与启示[J].柳州师专学报2003:40-43

[2]林立峰.浅谈《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意识流及象征手法[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98-99

[3]郑秋萍.生与死的真谛—海明威《乞力马扎罗的雪》浅析[J].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61-63

上一篇:分布式直流电源下一篇:成员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