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管理(共9篇)
放线管理 篇1
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 水资源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 离开了水资源, 人类无法生存, 更谈不上发展。水资源在满足人类基本生存的条件之外, 还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对水资源的利用几乎是和人类诞生同时开始的。要对水利资源进行利用, 水利工程是必不可少的设施。水利工程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设施, 其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水利工程能够兴利除害, 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因此水利工程的修建想来被世界各个国家所重视, 我国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之后, 我国修建的大量的水利工程, 在防洪、发电以及供水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 防线问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就要求相关人员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 做好水利工程的防线工作, 确保水利施工的顺利开展。文章对水利施工中防线管理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1 确定水利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步骤
水利工程和其它工程的施工想比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水利工程施工大多都是在山里等人烟罕至的地方, 施工环境相对比较复杂, 且水利工程施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 因此在水利施工正式开始之前, 要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 先确定采用的施工工艺, 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降低施工成本, 确保水利工程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
1.1 首先确定水利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施工阶段, 根据其先后顺序进行合理的安排, 对各个工序的工程量进行估算, 从而确定合理的施工时间。
1.2 由于水利工程是一项规模较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不同的工种和专业的人员协同工作, 为了使不同的工种之间能够协调搭配, 防止相互冲突, 就必须根据现场的实际的情况划分工段, 这样不同的工种就能够在各自的工段之内进行作业, 防止施工秩序混乱, 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 缩短施工的时间, 使水利工程建设各道工序能够井然有序的开展。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对工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 一般情况下最好利用建筑物之间原本存在的缝隙作为工段之间的界限, 防止在施工过程中产生施工的空白。工段的划分应该依据流水作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从而确保流水作业能够顺利开展。
1.3 施工人员应该按照各自工种的不同来进行组织和分配, 根据各个工段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施工, 合理安排施工人员的数量, 尽可能理应较少的人数, 完成较多的工作, 但是各个工段的施工人员数量必须达到完成该做最基本的人数以上, 保证每个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从而保证每个施工人员都保持较高的施工效率。
2 水利工程施工放线管理问题的探索
施工放线在本质上就是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 为施工现场的施工活动提供相应的参照物, 将工程中的各个分项的相对位置进行标注, 这样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就能够准确的开展, 极大的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同时也保证了工程项目能够依据图纸的要求要进行。在实际放线过程中, 工作人员在布置放线时必须根据总体规划及渠道规划, 同时尽量避免通过山脊、山谷、塌方、滑坡及其他工程地质不良地段, 并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尤其是渠道放线还要求管道应尽量避免横穿公路、铁路。
例如:在某水利工程中, 对渠道纵断面放线的任务中, 需做好测定数据的记录, 渠首交上级渠道的桩号及交点处的坐标和渠底高程、水位高程;对已建节制闸、分水闸应测出闸底、闸顶、闸前闸后水位高程, 闸孔宽度和孔数;对已建桥应测出桥顶桥底高程;桥面宽度和其跨度;涵洞或倒虹吸应测出其跨度和顶部高程;跌水或陡坡应测出其宽度、长度、落差和级数;渠道拐角、拐点及其配套建筑物的中点坐标;渠道与河沟、排渠、道路和上下级渠道的交角;渠道穿过铁路时应测出轨面高程;穿过公路时应测出路面高程, 同时应测出道路宽度;做好渠道沿线所留的控制BM点及其高程和位置坐标;对渠道末端坐标和所灌溉的农田地面控制高程做好记录;如果遇到大段的渠、堤中心线在水内, 为了便于测量工作, 可以平行移开, 选择辅助中心线。
该渠道横断面也要做好高程测量记录, 横断面是确定渠道横向施工范围计算土石方数量的必须资料。横断面测量的精度要求:横断面地形点的精度, 包括地形点对中心线桩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平地、丘陵地应不大于±1.5m, 山地、高地应不大于±2.0m, 地形点对邻近基本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应不大于±0.3m。该渠道在横断面测量时, 中心线与河道、沟渠、道路等交叉时, 应测出中心线与其交角。当交角大于85°, 小于95°时, 可沿中心线施测一条所交渠、路的横断面;当交角小于85°或大于95°时, 可垂直于所交渠、路和沿中心线方向各测一条断面。横断面通过居民地时, 一侧测至居民地边缘, 并注记村名, 另一侧应适当延长;横断面遇到山坡时, 一侧可测至山坡上1~2点, 另一侧适当延长。测横断面上地形点的密度, 要在平坦地区最大点距不大于30m, 地形变化处应增加测点, 提高横断面的精度。
该渠道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渠道及配套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测定、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渠道横断面高程测量等3部分。渠道测量的技术要求应按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J3281, DLJ201281, CH22601281规划设计阶段执行。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测量路线中心线上里程桩的地面高程, 以便进行渠道纵向坡度、闸、桥、涵等纵向位置的设计。为便于计算渠道长度、绘制纵断面图, 沿渠道中心线从渠首或分水建筑物的中心, 或筑堤的起点, 不论直线或曲线, 均应用小木桩标定里程, 这些木桩称为里程桩, 木桩的间距一般为25m, 50m或100m, 自上游向下游累积编号, 这种按相等间隔设置的木桩称为整桩。在实际工作中, 遇到特殊情况应设加桩, 整桩和加桩均属于里程桩。该渠道放线测量外业工作结束后, 经过资料整理、数据计算、计算机绘图等工作后, 最终应向设计人员提供测量成果。设计所需要的测量成果包括渠道导线图、渠道纵、横断面图及其软档文件, 其技术要求均应以满足设计需要为准。
3 结论
通过对渠道放线工作规范化管理, 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优越性:第一, 作业效率普遍较高, 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少, 尤其是长直线段更加明显。第二, 节省了相当的人力。第三, 放线精度普遍较高, 既快又准确。第四, 节省测量成本费用。由于省去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耗费, 也缩短了时间, 所以也节省了外业施工的费用。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其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水利工程能够兴利除害, 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因此水利工程的修建向来被世界各个国家所重视, 我国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之后, 我国修建的大量的水利工程, 在防洪、发电以及供水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 防线问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就要求相关人员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 做好水利工程的防线工作, 确保水利施工的顺利开展。文章对水利施工中防线管理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施工,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陈玮, 李上, 陈希子, 董媛媛, 张晓燕.论水利施工项目管理问题及其改革[J]时代经贸 (下旬刊) , 2008, (09) .
[2]姜岳岩, 张立永, 李雪成.浅谈水利施工项目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 2010, (19) .
[3]田树文, 赵显杰, 张树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07) .
放线管理 篇2
本节主要对工程轴线控制、高程测量、沉降观测、基坑监测等方面进行阐述,由于专业分包多,各专业施工控制点统一由总包提供控制点,以保证标高及轴线的统一。
1)位置及标高测量
a 总体思路
平面控制网分总控制网和轴线控制网三级测设。
首先建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基准的总控制网,采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
根据一级控制网建立建筑物轴线控制网。地下施工平面测量采用外控法,在基坑外围建立控制网;地上施工平面测量均采用内控法,将轴线控制网投测在首层楼面上,用激光垂准仪将控制点整体同步传递,并采用外控法进行校核。
建筑物的各细部尺寸控制以轴线控制网为基准对建筑物各细部控制点进行加密,建立三级控制网。
b 测量依据
1)) 国家地方现有规范。
2)) 业主提供的有关测量资料,设计资料及相关技术文件、施工规范等。
c 测量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人员的组织及测量仪器的选择、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论证与数据准备,工程重点、难点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d 基准控制点(网)的复测
测量工作实施前与业主进行基准控制点(网)书面和现场交接,对业主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测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控制点(网)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报业主和监理审核。
布设原则及精度:
1))平面控制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进行。
3)) 控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平面控制网的测量精度要求
等级 测角中误差(mβ) 测距相对中误差 相对闭合差
四等 ±2.5 1/80000 1/35000
5)) 控制桩位置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见下图。
e平面总控制网
平面轴线控制网分地下施工阶段和地上施工阶段两部分进行投测,用全站仪导线法测量。其中地下室控制点在建筑物外侧布设点位,距轴线距离具体按照现场情况定,。
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分别在各单体建筑物内设置控制点,建立控制网,逐层向上引测。
f 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1)) 控制点的埋设
高程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为依据,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和地上施工阶段的平面总控制网点上形成环形闭合水准路线,
2)) 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测量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规定的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仪器为数字水准仪。
3))精度等级
高程控制网等级为二等。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序号 分类 项 目
1 等级 视线长度(m) 前后视距差(m) 前后视距累积差(m) 视线高度(m) 基辅分划读数之差(mm) 闭合差(mm)
2 二等 ≤30 ≤1.0 ≤3.0 ≥0.3 ≤0.3 4
2地下结构工程测量
(1) 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移动。校测仪器采用测角精度0.5″、测距精度为1mm+1ppm的全站仪。
(2)平面测量
1) 垫层轴线放样
在垫层上进行基础定位放线前,复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经纬仪以正倒镜挑直法投测各控制线,投测允许误差±2mm。
2) 楼层轴线放样
将经纬仪架设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向轴线各不得少于两条;以此作角度、距离的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轴线及细部线。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3) 楼层轴线复核
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
4) 高程测量
a. 标高引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进场施工时,直接将高程控制点引测到基坑里。
b. 楼层标高控制点布设:采用50m钢卷尺水准法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高程点,与各层标高控制点作相互校核,每次各单体校核不少于4个点,校核后的校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段施工标高的控制点,引测到附近的立柱上进行标识,以便施工中使用。
C. 标高控制线放样
待模板拆除后,用水准仪在高程控制点以外的柱子上抄测每层结构+1.000m 线,作为该层结构施工标高控制的依据。
3 地上结构工程测量
(1) 平面轴线控制点的布设
在地下室施工完成后,依据基坑边布设的平面控制网,在±0.000楼面布设轴线控制基准点,并用全站仪进行坐标校核,精度后作为地上部分平面控制依据。随着施工的进程,主楼部分轴线控制基准点分阶段向上传递转换。
水利施工中放线管理问题的探索 篇3
关键词:水利施工,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0 引言
水是自然界赋予我们的生命元素之一, 同时也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资源和战略物质。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不断地采取各种措施对自然界水进行控制和调配, 这就是水利。水利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重要设施, 它对保证人民生活和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水利施工建设是一个国家水利工程发展的必备措施, 是水利工程产品的直接创造者, 是水利利益的创造的必备过程。
1 确定水利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步骤
受水文气象条件和施工季节性等条件影响较明显是水利施工的一个重要特点之一, 所以组织施工确定施工工艺是水利施工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优秀的施工组织、正确的设计工艺和优化的工艺流程能够大大的缩短建设周期、减低工程成本和保证工程质量。
1) 首先确定流水线中应包含的所有工序及其施工顺序, 然后计算各工序的工程量, 只有准确的计算出工程的工程量才能确定准确地作业时间;
2) 准确的划分工段。施工段划分的目的在于保证不同专业队伍能在不同工作面上同时工作, 它能够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划分施工段时, 首先要保证工程质量, 施工段与施工段间的交接处最好落在建筑物的自然界限, 如伸缩缝、沉降缝上;施工段数目应满足流水作业组织的要求, 即大于或等于流水线中所包含的工序数目;
3) 组织合理的施工队组, 施工队组要根据专业分工来安排所施工的工段。一般每个施工队组的人数, 应根据最小施工段上的工作面情况, 保证每一个工人至少能够占有为充分发挥其劳动效率所必须的最小工作面, 同时队组人数还应满足合理劳动组织要求, 否则劳动效率会降低;
4) 确定每段作业时间并组织连续施工。明确了自己的施工任务, 各小对组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自己队组的施工人数和施工方案。一般情况下为了避免施工队组的转移耽误时间, 提高生产效率, 各小队组还要分别计算各施工队组依次在每段的作业时间和流水作业节拍。各施工对组根据自己的流水节拍确定后, 就可把各施工段的施工时间依次排列起来, 使其连续完成各段的工作。
2 水利工程施工放线管理问题的探索
严格的说, 施工放线就是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放线的目的是为现场施工提供标志, 也就是把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的位置在现场定出来, 然后工人根据放出来的线进行挖土方、做基础以及上部结构等。在实际放线过程中, 工作人员在布置放线时必须根据总体规划及渠道规划, 同时尽量避免通过山脊、山谷、塌方、滑坡及其他工程地质不良地段, 并力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尤其是渠道放线还要求管道应尽量避免横穿公路、铁路。
例如:在某水利工程中, 对渠道纵断面放线的任务中, 需做好测定数据的记录, 渠首交上级渠道的桩号及交点处的坐标和渠底高程、水位高程;对已建节制闸、分水闸应测出闸底、闸顶、闸前闸后水位高程, 闸孔宽度和孔数;对已建桥应测出桥顶桥底高程;桥面宽度和其跨度;涵洞或倒虹吸应测出其跨度和顶部高程;跌水或陡坡应测出其宽度、长度、落差和级数;渠道拐角、拐点及其配套建筑物的中点坐标;渠道与河沟、排渠、道路和上下级渠道的交角;渠道穿过铁路时应测出轨面高程;穿过公路时应测出路面高程, 同时应测出道路宽度;做好渠道沿线所留的控制BM点及其高程和位置坐标;对渠道末端坐标和所灌溉的农田地面控制高程做好记录;如果遇到大段的渠、堤中心线在水内, 为了便于测量工作, 可以平行移开, 选择辅助中心线。
该渠道横断面也要做好高程测量记录, 横断面是确定渠道横向施工范围计算土石方数量的必须资料。横断面测量的精度要求:横断面地形点的精度, 包括地形点对中心线桩的平面位置中误差:平地、丘陵地应不大于±1.5m, 山地、高地应不大于±2.0m, 地形点对邻近基本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应不大于±0.3m。
该渠道在横断面测量时, 中心线与河道、沟渠、道路等交叉时, 应测出中心线与其交角。当交角大于85°, 小于95°时, 可沿中心线施测一条所交渠、路的横断面;当交角小于85°或大于95°时, 可垂直于所交渠、路和沿中心线方向各测一条断面。横断面通过居民地时, 一侧测至居民地边缘, 并注记村名, 另一侧应适当延长;横断面遇到山坡时, 一侧可测至山坡上1~2点, 另一侧适当延长。测横断面上地形点的密度, 要在平坦地区最大点距不大于30m, 地形变化处应增加测点, 提高横断面的精度。
该渠道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渠道及配套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测定、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渠道横断面高程测量等3部分。渠道测量的技术要求应按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J3281, DLJ201281, CH22601281规划设计阶段执行。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测量路线中心线上里程桩的地面高程, 以便进行渠道纵向坡度、闸、桥、涵等纵向位置的设计。为便于计算渠道长度、绘制纵断面图, 沿渠道中心线从渠首或分水建筑物的中心, 或筑堤的起点, 不论直线或曲线, 均应用小木桩标定里程, 这些木桩称为里程桩, 木桩的间距一般为25m, 50m或100m, 自上游向下游累积编号, 这种按相等间隔设置的木桩称为整桩。在实际工作中, 遇到特殊情况应设加桩, 整桩和加桩均属于里程桩。
该渠道放线测量外业工作结束后, 经过资料整理、数据计算、计算机绘图等工作后, 最终应向设计人员提供测量成果;设计所需要的测量成果包括渠道导线图、渠道纵、横断面图及其软档文件, 其技术要求均应以满足设计需要为准。
3 结论
通过对渠道放线工作规范化管理, 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优越性:1) 作业效率普遍较高, 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少, 尤其是长直线段更加明显;2) 节省了相当的人力;3) 放线精度普遍较高, 既快又准确;4) 节省测量成本费用。由于省去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耗费, 也缩短了时间, 所以也节省了外业施工的费用。
参考文献
[1]姜岳岩, 张立永.浅谈水利施工项目管理[J].管理科学, 2010.
建筑放线实习周记 篇4
时间如梭,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周我把项目部经理交给我的任务熟悉了一下:“专业线工”,呵呵,本来感觉放线是个没技术含量的活,但一周的工作让我改变了想法:
1、放线首先要熟悉图纸;
2、放线可以熟悉工程的具体流程;
3、放线可以学习工程进行过程中技术规范;
4、放线的工作最简单也最容易入门,完成后空闲时间多,可以学学其他东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知识是个积累的过程,技术员的学习也一样,所以不应该小看放线的工作,应该多从中学习,多看,多问,多想,而且只有把小工作做好,领导才会给咱大工作,哈哈。这周去了项目部的一个新工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到了: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前,一定要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千万不能想当然地闭门造车。只有详细了解了现场的具体情况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才有针对性,也才有较好的实用戒指。进行现场实地考察要了解一下一些主要内容:
1、现场供电情况(线路、容量等);
2、现场供水,排水情况(线路、容量等);
3、现场道路畅通情况;
4、现场可供利用的建筑物情况;
5、现场已有地下管线情况;
6、现场周围城市测量控制点情况等,如果是外地工地,还应了解当地施工期间的气温、降雨量、风力、风向以及地震烈度、地方资源、地方交通运输、地方施工协作单位以及大工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建筑市场的管理文件等。周四早上进行了项目部的例会,对我印象很深的是工长说的工地注意事项,我又找了我学过的教材,然后记录下来:
1、在施工生产中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声场原则。
2、“三保、四口、五邻边”“三保”防护(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四口”防 护该工程的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均需进行安全防护。“五邻边”防护(1)禁坑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夜间挂红灯示警;(2)通往屋面周边,一层框架周边斜马道两侧边、卸料平台两边两侧变都必须设置1、2m高的双层防护栏,并挂安全网;(3)电梯口和楼梯侧边必须安装临时防护栏杆,在安装正式栏杆钱,不得拆除;(4)上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5)各种临近防护必须安装牢固。经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任何人都无权私自随意挪动和拆除施工现场的各种防护装置,防护设施按安全标志。
3、三清:下工活低清;了局底数清;工完场地清。六好:施工准备好;设备管理好;工程质量好;安全生产好;完成进度好;生活管理好。(转载于:建筑放线实习周记)周四中午,项目部经理说天气预报下午有雷阵雨,风力5到6级,叫women马上到工地去检查,落实有关质量、安全措施。一路上项目部经理和师傅给我们讲了许多,干我们建筑施工这一行业,要十分注意天气变化情况,气温的高低变化,刮风下雨、下雪、下霜等都有可能队施工质量、安全生产造成影响。还特意让我们上工地注意以下几方面事宜:
1、昨天刚砌的顶层砖墙,因檐口圈梁混凝土还未浇筑,应做好防风、稳固措施;
2、检查井架缆风绳锚固是否稳妥;
3、检查工地电动机等电器设备的防雨措施是否完好;
4、检查脚手架上是否有零星木板、砖块,防止大风刮下伤人;
5、检查工地水泥仓库屋面是否渗漏、地面是否垫高;
6、检查堆放待用的屋面多孔楼板,堆放场地是否箭矢,防止雨后土层下陷,楼板倒塌断裂损坏;
7、关照工地值班人员,待雷阵雨过后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及时与项目经理部电话汇报情况。
项目部新工地也进行到了回填土阶段,我上网查了下回填土的材料选择:
1、回填土:且有限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应大于50mm,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
2、石屑:不应含有有机杂质。
3、填土材料如无设计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碎石、砂土(使用细、粉砂是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好签证手续)爆破石碴,可做表层以下的填料。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用作各层的填料。
4、碎块草皮和与偶及含量大于8%的粘性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淤泥和淤泥质土一半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经处理其含水率符合压实要求的,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
位。
5、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土、流动状态的泥炭土和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粘性土等,不得用作填方材料..........篇二:建筑施工实习周记 2012 年 02 月 14 日----21 日,本周天气情况: 晴,气温:0℃—10℃间,微风 大学马上就要毕业,摆在自己眼前的就是毕业实习,离校前的最后一段日子,我也和大家一样忙碌着找实习单位,最后决定和班里的其他三位同学一块到河南一建项目部实习,本工程的名称为盛润·锦绣城西院主体施工项目,是原国棉四厂搬迁后的新建建筑,位于郑州市中原区神驰路与工人路交叉口。
本项目包括五栋高层建筑和地下车库。地下车库与高层建筑相连。地下车库为地下三层,主楼为地下四层。其中16#楼两个单元,地上33层和20层,建筑高度西单元为96米,东单元为58.3米;17#楼一个单元,地上34层,建筑高度98.6米;18#楼一个单元,地上34层,建筑高度98.9米;19#、20#楼两个单元,地上32层,建筑高度97.28米。建筑结构形式主楼为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基础为独立基础和防水底板相结合的形式。五栋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伐板基础;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下一层及以上部分抗震等级为二级,地下一层以下结构抗震等级为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地下车库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为独立基础,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下一层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地下二层、三层框架为四级,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形式采用cfg桩,筏板基础。安全在工地上显得尤为重要,到工地第一天了负责安全的高经理现对我们进行了安全教育,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施工生产中必须贯彻“安全 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原则。2.“三保、四口、五邻边”“三保”防护(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四口”防护该工程的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均需进行安全防护。“五邻边”防护(1)禁坑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夜间挂红灯示警;(2)通往屋面周边,一层框架周边斜马道两侧边、卸料平台两边两侧变都必须设置1.2m高的双层防护栏,并挂安全网;(3)电梯口和楼梯侧边必须安装临时防护栏杆,在安装正式栏杆钱,不得拆除;(4)上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5)各种临近防护必须安装牢固。经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任何人都无权私自随意挪动和拆除施工现场的各种防护装置,防护设施按安全标志。3.三清:下工活低清;了局底数清;工完场地清。
高经理还给我们讲了很多有关安全的实例,加强了我们的安全意识。2012 年 02 月 22 日----28 日,本周天气情况: 晴,气温:0℃—9℃间,微风 因为今后要先走施工方向,我自然被分到生产部,还有和我一块的还有我们班的两个男生,另外一块的还有两个女生,他们被分到技术部了,学做资料和预算。
现在几周的工作就是挖土,我们的任务也并不多,更多的就是到现场超平,水平仪算是熟到家了,甚至都有点不耐心去摆弄了,但是还是不能骄傲的。因为我心里很清楚,经常放点用到的全站仪我还皮毛不懂,每一次用到全站仪的时候,我都积极的帮助蔡师傅拿仪器,悉心的去观察、询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生产经理告诉我们,每项建筑工程施工开始就是施工定位放线,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是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的一环。放线说白了就是把图纸上的形状按1:1的比例投放到地面上,放线人员不仅要掌握各种仪器的操作,而且得能识图,并且能快速地记忆数值,要求精确的操作等等。首先学会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的操作,然后学习识图,最好是能画图,接着熟悉图纸,从放大线开始,确定轴线位置,最后放局部轴线,弹出墙体等。放线主要的工具有,卷尺,长钢尺,墨斗,油漆,小刷子等„.因为工程刚开工,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主要是在办公室看图纸,熟悉各个部位的构造。很快这一周就过去了。充实中让我体会到了实习的快乐!安全问题也一直被强调:
1、基坑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工人入场前必须进行三级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所有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合格安全帽,系好下颚带,锁好带扣;土方开挖必须严格按照
施工组织设计和土方开挖方案进行;开挖深度超过1.5m,应设人员上下坡道和爬梯,以免发生坠落,开挖深度超过2m的,必须在边沿设两道 1.2-1.5m高护身栏杆,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任何人严禁在坑底休息;基坑上口周边必须用细石砼做挡水台和排水沟,确保排水畅通,保证边坡的稳定。等等。
2、基坑防坠落安全措施:当正开挖作业(深度不超过5m时),按挂警示彩旗作为安全警示围栏;当基坑超过5m后安装钢管安全护栏;在基坑顶距离基坑边缘1m处用?48脚手架钢管搭设搞1.5m安全护栏;安全护栏柱安装:在基坑的四角的角点和间距每6m打入土中0.5m;安全护栏大横杆间距0.5m,搭设4排;施工人员不得趴在栏杆上往坑底观看。
实习的日子里,我们生产部的经理给我们许多机会,让我们有许多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内心十分也十分的感恩。2012 年 02 月 29 日----03 月 06 日,本周天气情况: 晴,03月01日阵雨,气温:0℃—10℃间,微风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时间总是那么的匆匆,以致我们忘记了时间。又是一周结束了,当然也过得十分充实。我也已经慢慢适应了新的环境,渐渐的融入了工作中。上一周是比较轻松的,但这一周就让我体会到了工地实习的苦同时也让我有不少的收获。工地上有许多要控制的要点,也就是控制点,本周接触和了解到一些。现场平面控制、垂直度控制、高程控制和沉降观测控制的方法主要是(1)平面控制,根据甲方提供的坐标点和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采用角度交汇法和距离交汇法建立平面坐标控制网。(2)垂直度控制,基础工程完成后,将建筑物轮廓和细部轴线精确的弹测到首层平面上。在各层施工时,利用激光经纬仪通过预留孔将轴线控制点垂直传递投测到每层。(3)高程控制,±0.00点的绝对标高由建设单位提供,并将该水准点确定为固定高程点。在施工现场四周不宜破坏的地方设立半永久性水准点,形成闭合的水准测量控制网。(4)沉降观测控制,根据《建筑物变形测量规程》及图纸设计的要求与规定,按照设计图标注位置设置沉降观测点,并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确定沉降观测的周期和时间。观测记录每次观测应记载施工进度、建筑物倾斜裂缝等各种影响沉降变化和异常的情况;每周期观测后,应及时对观测资料进行整理,计算观测点的沉降量、沉降差以及本周期平均沉降量和沉降速度。
这一周的主要工作就是测量放线,根据甲方给的基准点一步步的引出所需要的点。通过放线找点,让我熟练掌握的水准仪,经纬仪,和全站仪的使用。建筑定位放线、标高传递、垂直度控制采用苏州一光j2经纬仪篇三:大学毕业生建筑工程实习周记
大学毕业生建筑工程实习周记 时间如梭,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周我把项目部经理交给我的任务熟悉了一下:“专业线工”,呵呵,本来感觉放线是个没技术含量的活,但一周的工作让我改变了想法:
1、放线首先要熟悉图纸;
2、放线可以熟悉工程的具体流程;
3、放线可以学习工程进行过程中技术规范;
4、放线的工作最简单也最容易入门,完成后空闲时间多,可以学学其他东西。“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知识是个积累的过程,技术员的学习也一样,所以不应该小看放线的工作,应该多从中学习,多看,多问,多想,而且只有把小工作做好,领导才会给咱大工作,哈哈。这周去了项目部的一个新工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到了: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前,一定要到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千万不能想当然地闭门造车。只有详细了解了现场的具体情况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才有针对性,也才有较好的实用戒指。进行现场实地考察要了解一下一些主要内容:
1、现场供电情况(线路、容量等);
2、现场供水,排水情况(线路、容量等);
3、现场道路畅通情况;
4、现场可供利用的建筑物情况;
5、现场已有地下管线情况;
6、现场周围城市测量控制点情况等,如果是外地工地,还应了解当地施工期间的气温、降雨量、风力、风向以及地震烈度、地方资源、地方交通运输、地方施工协作单位以及大工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建筑市场的管理文件等。周四早上进行了项目部的例会,对我印象很深的是工长说的工地注意事项,我又找了我学过的教材,然后记录下来:
1、在施工生产中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声场原则。
2、“三保、四口、五邻边”“三保”防护(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四口”防 护该工程的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预留洞口均需进行安全防护。“五邻边”防护(1)禁坑四周设置防护栏杆,夜间挂红灯示警;(2)通往屋面周边,一层框架周边斜马道两侧边、卸料平台两边两侧变都必须设置1、2m高的双层防护栏,并挂安全网;(3)电梯口和楼梯侧边必须安装临时防护栏杆,在安装正式栏杆钱,不得拆除;(4)上料平台除两侧设防护栏杆外,平台口还应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5)各种临近防护必须安装牢固。经检查验收后方可使用,任何人都无权私自随意挪动和拆除施工现场的各种防护装置,防护设施按安全标志。
3、三清:下工活低清;了局底数清;工完场地清。六好:施工准备好;设备管理好;工程质量好;安全生产好;完成进度好;生活管理好。
周四中午,项目部经理说天气预报下午有雷阵雨,风力5到6级,叫women马上到工地去检查,落实有关质量、安全措施。一路上项目部经理和师傅给我们讲了许多,干我们建筑施工这一行业,要十分注意天气变化情况,气温的高低变化,刮风下雨、下雪、下霜等都有可能队施工质量、安全生产造成影响。还特意让我们上工地注意以下几方面事宜:
1、昨天刚砌的顶层砖墙,因檐口圈梁混凝土还未浇筑,应做好防风、稳固措施;
2、检查井架缆风绳锚固是否稳妥;
3、检查工地电动机等电器设备的防雨措施是否完好;
4、检查脚手架上是否有零星木板、砖块,防止大风刮下伤人;
5、检查工地水泥仓库屋面是否渗漏、地面是否垫高;
6、检查堆放待用的屋面多孔楼板,堆放场地是否箭矢,防止雨后土层下陷,楼板倒塌断裂损坏;
7、关照工地值班人员,待雷阵雨过后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及时与项目经理部电话汇报情况。
项目部新工地也进行到了回填土阶段,我上网查了下回填土的材料选择:
1、回填土:且有限利用基槽中挖出的优质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应大于50mm,含水量应符合压实要求。
2、石屑:不应含有有机杂质。
3、填土材料如无设计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碎石、砂土(使用细、粉砂是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并办好签证手续)爆破石碴,可做表层以下的填料。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用作各层的填料。
4、碎块草皮和与偶及含量大于8%的粘性土,仅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淤泥和淤泥质土一半不能用作填料,但在软土或沼泽地区,经处理其含水率符合压实要求的,可用于填方中的次要部
位。
试议水利施工的放线管理问题 篇5
关键词:水利施工,放线管理,新技术
放线管理作为水利施工管理中一项管理内容, 可以说是水利工程得以顺利施工的基础, 也是避免施工误差的关键环节, 但是这一管理内容却时常被管理人员忽视。施工单位也未能派遣专门人员来负责管理放线问题, 这使得后期施工时, 不得不重新进行放线审核或者重新进行放线测量, 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与质量。
1 水利施工的放线管理
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和其他的工程项目存在很多的差异, 由于实际需要, 很多的水利工程项目一般都是兴建在偏远的地方, 自然环境比较复杂, 为施工带来了难度。所以说在施工之前, 应该对施工场地进行详细的勘查, 然后确定出详细的施工工艺和步骤, 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水平, 确保能够在工期内完工。
由于水利施工时常会遇到不良的地质地形条件, 要想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放线管理必不可缺。水利工程建设, 从宏观上讲对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从微观上讲对当地的民众生活的改善有着重要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 则直接关系到工程性能的发挥程度。放线作为水利工程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工程质量影响重大, 做好防线管理工作, 水利工程质量就有一份保障。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而言, 放线测量通常应用的都是整体测量方法, 初步测量结束之后, 还需要进行复测。放线测量时所应用的工具, 要预先进行检验与校正, 以此确保放线测量数据误差可控。测量之后, 工作人员要对各个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之后交给工程监理单位审核。放线测量主要是将设计图纸中要求的各个数据落实到地面上, 施工人员主要是根据工程起始点坐标与转折位置坐标来进行测量, 便于后期施工。
2 水利施工放线管理问题
施工人员按照制定的施工计划方案将所有的工程施工要件进行标识, 以此确保后期施工人员能够按照标识进行施工, 找到施工位置, 保证施工进度与效率。放线区域, 施工人员进行初步放线之后, 还需要设计人员以及业主进行复核, 以此降低误差率, 为了保证施工人员能够准确无误的找到标识位置, 放线管理人员需要安排专门人员来保护标识点。
2.1 测定管理。水利施工的放线管理的重点就是测量放样, 因此施工单位通常会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测量放样, 该名负责人员通常由理论丰富、经验丰富的人员来担任。测量放样之后, 该名负责人员将结果交给监理单位工作人员, 审核合格即可作为施工依据。水利工程具体施工位置, 必须要根据施工图纸来标注, 在此基础上, 再进行测量。放线测量工作人员对设计方案与施工图纸要十分了解, 以便能够找到测量关键点。测量过程中, 相关人员既要按照国家技术规范标准中的要求去测量, 同时也应该遵循现有施工条件, 另外, 还需要将所有的第一手资料都归纳整理好, 以便后期查询。
2.2 过程管理。水利工程放线施工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因此管理也会持续到放线测量完全结束。放线本身就是将施工图纸中各个要素, 根据实际要求标识到施工场地中, 通常会涉及到放大比例的问题, 在进行放大处理时, 放线管理人员一定要精细, 认真核算比例关系, 以免放线失误。如果高度问题位于不同的序列, 则可以运用换算形式来及时调整, 对于这一问题, 放线人员可以选择运用特定编号, 来进行排序。放线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按照设计图纸中规定的工艺以及施工条件来进行管理, 以便放线施工整个过程都不会出现明显问题, 将精度控制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2.3 放线工艺管理。放线人员如果要测定中心线, 能够选择应用桩, 桩与桩之间要保持20-30m的距离, 如果施工要求, 则可以将白灰撒到边线处。在对纵断面水准进行放线测量时, 放线人员应该以工程线路标志水准点为基础, 来进行桩位高程测量, 明确沟槽深度, 如果需要架设, 则还需要明确架设高度, 以此才能够保证放线施工正常进行。直线建筑放线应于施工平面通过复核测定位置, 当出现测算与实际位置存在误差时, 应该要求施工人员采取复核、改变失误后, 再将规划出控制点移出施工场外, 需要注意的是于垫层上需弹出柱子定标, 以便给柱子钢筋确立标志。
弧线边建筑放线过程比较复杂, 首先依照圆心与半径, 进行放线操作。在挖掘或施工延伸或空中时, 圆心点需要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测算, 然后确立组合成圆或弧完成施工要求。另外, 弓高微积分测算, 通过圆弧道去实施放线, 可以避免地形环境和仪器等其他条件的局限性, 依照施工精度要求确立放线施工中实际需要点数量。这不但解决了高嶂度暗渠的复杂放线, 也能适用地下、地上不同工程结构以及工程精度的要求差异, 特别是不同的圆弧管道工程放线, 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3 放线新技术应用于管理观念更新
传统使用的直线边建筑放线相对较为简单, 其首先要对施工总平面图上绘出的坐标进行复核, 然后将规划出的定点位置 (控制点) 引出建筑物场外, 并进行保护, 最后, 依次往上弹线连接各分层工序;挖土方洒灰线, 捣制垫层后弹墨线。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 简称全站仪, 采用光、机电结合的新一代测量器材, 在针对水平角、垂直角、斜距与高差测量上具备强大功能, 已经广泛应用在精密施工测量或特殊环境监测领域。它能够依照输入坐标值测算放样点角位及差值, 一般于测定斜距、高差核算中误差在最小值。全站仪可以部分替代水准与经纬仪的功能, 本身带有施工放线数据处理中心, 能够精确处理数据, 并把需要数据显示于屏幕, 并且适合各种地理环境工作, 帮助技术人员快捷准确判断放线所需数据, 且测算一站式形成, 没有技术人员判断影响。水利工程建设有着比其他建设更加苛刻的质量要求和标准, 水利施工过程是一个系统的实施过程, 要求相关人员从理论掌握、科技论证、放线管理、施工监管、成本控制管理, 最后达到质量标准的多个层次的科学管理体系。同时也要求实际工作中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以及当代科学化管理观念促进水利施工过程每个细节, 改变传统观念和施工过程的粗放式, 使工程建筑既体现经济利益又获得社会效益。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可知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对放线管理越来越重视, 很多相关方面的学者也在研究新技术, 以便能够保证放线测量的准确性。现阶段, 水利工程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 放线管理作为水利施工单位竞争的一部分, 能够反映出水利施工单位整体的管理实力, 也影响着施工单位的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泽祥.水利施工中放线管理问题的探索[J].科技传播, 2010 (23) .
[2]郭宗河, 郑进凤, 崔云川.全站仪两点参考线测量与放样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 2004 (8) .
[3]于珍玲, 李世峰, 刘鹏, 徐萍, 李居坤.浆砌暗渠圆弧弯道的施工放线[J].山东水利, 2003 (9) .
[4]尹延东.水利施工放线管理探索[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28) .
管道施工放线技术 篇6
关键词:管道,施工,放线技术
工程在施工阶段所从事的测量工作称为施工测量 (也称测设、定线放样或放样) 。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主要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高程或者构筑物的特征点 (如道路转弯点、管线的起点、终点、路面标高等) 运用必要的测量方法, 标定于施工现场的地面 (即放样) , 以便于施工。这一过程与测绘地形图的过程正好相反, 但其根本工作仍然是针对点, 只不过是在地面上进行点位的测设, 标定出点的实地位置而已。
1 管道中线放线
给排水、供气、输油、输电线等管线工程不涉及车辆高速行驶的问题, 用地比较狭窄, 工程线状多以直线、折线的形式。管道中线放线主要是直线段的中线桩的测设。
1.1 管道主点的测设
管道主点类似于交通路线起点、终点、交点, 亦即管道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测设的方法一般是图解法和解析法。
(1) 图解法:如图1所示, a、b、c、d、e是供水管道中线点的设计点位, 线路测量的目的是把这些点位测设到实地。图解法的步骤是, 首先在图上量取设计点位a、b、c、d、e与相应的建筑物点位1、2、3、4、5的关系参数, 如点位之间的距离等;其次在实地以建筑物的点位1、2、3、4、5分别测设设计点位a、b、c、d、g。
(2) 解析法:如图1所示, a、b、c、d、e是供水管道中线点的设计点位, Ⅱ、Ⅲ是控制点。解析法步骤是, 首先, 根据设计点位a、b、c、d、e的图上坐标和控制点Ⅱ、Ⅲ的坐标求取图1管道主点的测设测设数据Si、ai;其次, 在实地以控制点按相应的测设数据测设设计点位a、b、c、d、e。
1.2 管道中线里程桩的测设
和测设公路中线桩一样, 管道中线应按一定的间距测设中线里程桩, 其中整桩间距为10 m、20 m、50 m等规格, 加桩视地物、地貌情况而定。中线桩之间的距离可以用皮尺、全站仪测量。
2 管道施工测量
管道施工测量前, 应首先熟悉并认真分析管道平面图、断面图及施工总平面图等有关资料, 核对有关测设数据, 做好管道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2.1 主点桩的检查与测设
如果设计阶段在地面所标定的管道中线位置, 与管线施工时所需的管道中线位置一致, 且主点各桩在地面上完好无损, 则只需进行桩位检查, 否则就需要重新测设管道中线。
2.2 检查井位的测设
无论何种地下管道, 每隔一段距离都会设计一个井位, 以便于管理检查及维修。各种地下管道的井位的布设距离见表1。测量人员应根据设计数据测设到实地, 并用木桩在地面上进行标定。
2.3 控制桩测设
施工时, 管道中线上的各种桩位将被挖掉, 为了在施工开挖后能方便地恢复中线和检查井的位置, 应在管道主点处的中线延长线上设置中线控制桩, 在每个检查井的垂直中线方向上, 设置检查井位控制桩, 如图2所示。
控制桩的桩位应选择在引测方便, 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一般说来, 为了施工方便, 检查井控制桩离中线的距离最好是一个整数米。
2.4 管道中线及高程施工测量
根据管径大小、埋置深度以及土质情况, 决定开槽宽度, 并在地面上定出槽边线的位置。若横断面上坡度较平缓, 则管道开挖宽度可按下式计算 (如图3) 。
式中b—槽底宽度;h—中线上挖土深度;m—管槽边坡坡度的分母。
槽边线定出后, 即可进行施工开挖。
施工过程中, 管道的中线和高程的控制, 可采用龙门板法。在管径较小、坡度较大、精度要求较低的管道施工中, 也可采用水平桩法 (亦称平行轴腰桩法) 来控制管道的中线和高程。
2.4.1 龙门板法
龙门板由坡度板和高程板组成, 如图4所示。一般沿中线每10~20 m和检查井处设置龙门板。中线放样时, 根据中线控制桩, 用经纬仪将管道中线投影至各坡度板上, 以一小钉作为中线钉标记 (图5) 。在各中线桩处挂上垂球, 即可将中线位置投影在管槽底层。
管槽开挖深度的控制, 一般是将水准点高程引测到各坡度板顶。根据管道坡度计算出所测之处管道的设计高程, 坡度板顶与管道设计高程之差, 再加上管壁与垫层的厚度即为坡度板顶起算应向下开挖的深度, 称为下返数。
此时计算出的下返数一般是非整数, 并且每个坡度板的下返数各不相同, 不便于施工检查, 故实际工作时, 一般是使下返数为一预先确定的整数, 由下式计算出每一坡度板顶应向下量的调整数。
调整数=预先确定的下返数- (板顶高程-管底设计高程)
根据计算出的调整数, 在高程板上钉上一个小钉作为坡度钉, 则相邻坡度钉的连线即与设计管底平行。
在坡度钉钉好后, 应重新用水准仪检查一次各坡度钉高程。龙门板的中线位置和高程都应定期检查。
2.4.2 水平桩法
在管槽挖到一定深度以后, 每隔10~20 m在管槽两侧和在检查井处打人带小钉的木桩, 并用水准仪测量其高程。在竖直方向上量出与预先确定的下返数的差值, 再钉上带小钉的水平桩。各水平桩的连线应与设计管底坡度平行。
3 结语
总之, 市政管道工程是城市给排水的重要工程, 管线长、涉及面广。所以, 只有对其进行细致周密的测量, 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肇富.新型地下管道测量装置[J].市政技术, 1998, (4) .
架空线路旧线带新线放线方法 篇7
1 该放线方法的优点
(1) 施工方法简单, 同时确保旧料回收, 减少损失。
(2) 因为导线在滑轮上“走”, 有效保护了导线不受外力摩擦伤害。
(3) 导线在滑轮上摩擦力小, 可以轻松放线。既节省了劳动力, 又缩短了放线时间, 也节约了施工费。
(4) 大大减少了跨越障碍物所需要搭设的跨越架。
(5) 做到了施工安全。挽起旧导线一端在空线滚上徐徐卷起, 另一端新线滚处导线慢慢放开。收紧导线时, 也有效预防了被障碍物卡挂住的现象。
2 存在的问题
对某工程定位放线的研究 篇8
该工程层数三层,一层(-3.600米以下)为大厅、卫生间及办公场所,二、三层(-3.600米以上)为放映机房、观众厅及20米倾斜式内幕。本工程主体结构为框架结构体系,屋盖为单层焊接球网壳,施工测量放线的难点主要集中在-3.600层及其以上部位的放线,主要包括单层焊接球网壳的空间定位、大半径观众看台及椭圆形内球幕环梁的定位放线。在施工测量中考虑到网壳结构采用高空散装法进行安装,其焊接球节点及杆件的空间定位精度要求高,为确保空间定位准确,在施工组织过程中采取了土建主体施工至-3.600层后即先进行网壳的拼装,而观众看台及内球幕支撑柱、环梁的施工则在网壳拼装完成之后进行。
2 3.600层以上部位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本工程-3.600层以上部位测量控制网由圆心坐标(X=09040.115,Y=57328.629)、高程点B3001(高程值为118.08m)及设立在已建气象雷达科普楼南楼上的测量控制点形成-3.600层测量控制网。
3 施工放线方法
3.1 焊接球网壳的空间定位
3.1.1 支座的定位
本工程网壳支座共23个,其测量放线主要在-3.600层楼板上通过圆心点O建立直角坐标系,将经纬仪架设在圆心O点,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支座中心的圆心角α=150弹出各支座所在轴线,再用钢尺根据已知设计半径R=11.4米定出各支座中心点,最后采用水平仪测出网壳结构整体支座相对水平标高。
3.1.2 网壳安装空间定位
3.1.2. 1 网壳中心参照物的设置:依据设计图提供的网壳几何尺寸在建筑物内找出球体中心,利用Φ48钢管垂直立在球体中心点位置,采用经纬仪反复校正,确认无误后对钢管进行固定,以防摇摆和侧移。最后依据设计网壳将每一层坐标高度和直径尺寸标注在中心参照物钢管上。
3.1.2. 2 网壳节点空间定位:利用经纬仪架设在-3.600层板上圆心O点,根据支座圆心角α=150定出各球节点所在轴线位置及对网壳空间节点经向轴线进行控制,将水平仪架设在已建气象雷达科普楼南楼上对每一层球节点的水平标高进行控制,同时采用一根长等于各层节点半径扣除节点球半径及中心参照物钢管半径(24cm)的放样专用线定出节点球心所在标高处的圆弧曲线,三者汇交的点即为该球节点所在球心。
3.1.2. 3 网壳在组对过程中,每一圈的各个球节点都必须和球体中心参照物进行校对。
3.2 坐标计算法放线观众看台
本工程观众看台是一组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弧曲线,由于半径较大,圆心越出建筑物平面以外甚远,测量放线时采用的方法是坐标计算法,通过这种方法施工操作简便,同时能获得较高的施工精度。
3.2.1 矢高值的计算
3.2.1. 1 沿观众厅横向画出中心线,作为直角坐标的X轴线,经看台圆弧的圆心点O作直角坐标的Y轴线。
3.2.1. 2 在观众厅横向沿X轴线向两侧分,每隔1m(该数值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画若干平行线。
3.2.1. 3 以第二排看台为例进行计算。第二排座位的圆弧曲线弦长为14.8m,圆弧半径为14.931m,每米一道的横向线将弦长分成16段,每一横向线与弦的交点为1、2、3、4、5、6、7,与圆弧曲线的交点为1/、2/、3/、4/、5/、6/、7/。
3.2.1.4以1/、2/、3/、4/、5/、6/、7/各点分别向X轴线作垂线,得交点为a、b、c、d、e、f、g各点,并都可以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a1/O、b2/O、c3/O……。
3.2.1. 5 在直角三角形a1/O
用同样方法可求得:
由于X轴线是横向中心线,所以只需计算一半就可以了。
3.2.2 实际放线步骤
3.2.2. 1 根据设计图纸所给定的尺寸,先弹出第一排圆弧形座位曲线的弦(可作为整个放线中的矢高基准线)。
3.2.2. 2 弹出横向中心线,并向两侧每隔1m弹出一道纵向平行线。
3.2.2. 3 根据计算所得矢高值汇总表的数值,由矢高基准线开始向后逐一量取各点,最后将各点顺滑连接起来,即可简单、迅速而又精确地得到各排座位的圆弧曲线。
3.2.2. 4 注意事项
在矢高值计算及具体施工放样时应注意不能简单的认为在求出第一排座位圆弧曲线的位置后,向后逐一移一个排距就能得到第二、第三……排座位的圆弧曲线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只是把圆心向后移动,把各排座位圆弧变成了若干个相同半径的圆弧曲线了,这是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因为观众看台的座位圆弧,在设计上是一组不同半径的同心圆弧曲线,这一点,在施工中应切实注意。
3.3 直接拉线法放线内球幕环梁
本工程内球幕环梁为一椭圆形平面曲线,且平面尺寸较小,放线过程中选择直接拉线法进行施测,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放线速度快。
3.3.1 具体放线步骤
3.3.1. 1 根据椭圆长、短轴设计参数a=9700mm,b=9069mm和已知的圆心点及长、短轴线,定出椭圆平面四个顶点位置,即A(9069,0)、B(-9069,0)、C(0,9700)、D(0,-9700),并计算出椭圆的焦距,同时确定焦点位置。
3.3.1. 2 在焦点F1和F2处采用钢钉建立较为稳固的桩。
3.3.1. 3 用一根长度等于F1E+F2E=9700mm的专用放样线,两端固定于F1、F2上,然后用钢钉套住放样线在长轴两边画曲线,即得到一条符合设计要求的椭圆形曲线。
3.3.2 放样精度控制措施
3.3.2. 1 两焦点上设置的固定桩位置应准确、设置稳固,在施工中妥善保护。
3.3.2. 2 使用放样专用线不应有伸缩性,描画曲线过程中始终拉紧,不得有时紧时松现象。
4 测量成果复核
在本工程主体结构完成后,对其进行全面的测量复核,观众看台圆弧梁及内球幕支撑柱、环梁轴线最大测量偏差均控制在士5mm之内,网壳节点中心偏移及纵向、横向长度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测量精度控制达到了预期效果。
5 结语
在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过程中采取了先安装网壳,后施工观众看台及内球幕环梁的方案,这样有利于全面有效的控制整个网壳的空中定位;坐标计算方法测放观众看台圆弧曲线的方法适合现场实际情况、操作性强、精度高;直接拉线法测放内球幕椭圆形环梁的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又能保证精度。施工测量采用上述方法,既满足了工期的要求,又保证了施工质量。
摘要:该工程建筑面积为845.9平方米,-3.600层以上为球幕电影院。工程为半球形建筑,造型新颖,结构复杂,施工放线难度大,施工中采用了直接拉线法、坐标计算法等多种测量方法。
放线菌产生的杀虫素 篇9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 全世界虫害造成的损失约占农作物总收成的13%, 每年的损失近千亿美元, 长期以来, 人们通过农药控制农作物虫害, 提高了作物的产量, 保证了农作物的丰收。然而, 由于不合理使用, 一方面, 农药给人类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另一方面, 污染农产品导致慢性或者急性中毒, 化学防治弊端现已越来越突出[1]。于是国内外研究者都在积极寻找对人畜安全, 毒性小, 环境污染小, 低残留, 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生物农药。近年来发展最快生物农药就是放线菌杀虫素, 其具有十分突出的优点: (1) 在自然界分解比较快, 残留少, 不易污染环境。 (2) 对昆虫的作用浓度都比较低, 杀虫效果好。 (3) 有高度的选择性作用。杀虫素对害虫有很强的杀灭力, 而对其他昆虫都是安全的, 有利于保护害虫天敌。 (4) 不少种类的放线菌及其代谢产物同时具有杀虫、防病和刺激植物生长等功能。 (5) 抗生素的生产 (包括工厂化及土法的) 技术都比较成熟, 生产原料来源广, 既易于大规模生产和应用, 又无“三废”污染, 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近几年来杀虫抗生素的品种在不断增加, 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 所以其研究开发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本文就几种主要的放线菌杀虫素的研究进展作简单阐述, 并对杀虫素前景作了展望[2]。
2. 杀虫放线菌的研究现状
放线菌一般利用其代谢产物抗生素, 而不直接利用其活体做杀虫剂。从20世纪50年代初人们就开始了对抗生素类杀虫剂的研究, 1950年Kido等发现抗霉素A (Antimycin A) 具有杀虫、杀螨作用。60年代后, 人们开始有目的地筛选以杀虫为目的的新的抗生素, 报道的品种有卟啉霉素 (Porfiromycin) 、密旋霉素 (Pactamycin) 和稀疏霉素 (Sparosomycin) 等。70年代, 日本筛选出杀螨素 (Tetranactin, 又名四抗霉素) 和密灭汀 (Milbemectin) 。80年代初, 阿维菌素 (Avermectin) 的发现和开发成功被认为是抗生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的第3个里程碑, 是农业生产中最有潜力的抗生素[3]。我国抗生素类杀虫剂的研究起步较晚, 80年代, 浙江农科院的杀蚜素、上海农药所的浏阳霉素、上海农科院植保所的韶关霉素、江西农业大学的南昌霉素和梅岭霉素等相继问世[4]。下面对其中几种主要的杀虫抗生素的研究状况作简单介绍。
2.1 多杀菌素
多杀菌素 (spinosad) , 是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的新型生物源杀虫剂, 是由土壤放线菌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 spors spinosa发酵产生, 其有效成分是大环多杀菌素spinosyn A和spinosyn D, 二者混合的比例约为85:15[5], 它兼有生物农药的安全性和化学合成农药的速效性, 且具有低毒、低残留、对昆虫天敌安全、自然分解快, 而获得美国“总统绿色化学品挑战奖”[6]。多杀菌素的化学结构式见图1。
多杀菌素能有效控制的害虫包括鳞翅目、双翅目和缨翅目, 同时对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翅目、蚤目、革翅目和啮虫目的某些特定种类的害虫也有一定的毒杀作用。目前, 多杀菌素已经在60多个国家登记用于防治多种害虫。如在美国, 该产品登记应用于包括十字花科蔬菜、叶菜类蔬菜、果实类蔬菜、豆类蔬菜、葫芦、各种水果等经济作物和一些小宗作物在内的180多种作物。在加拿大, 多杀菌素和相关产品 (Success誖和Conserve誖) 的登记应用于防治苹果、室外观赏植物和草坪害虫。具体情况可参见网站http://www.ars.usda.gov。从进化论的观点来看, 任何一种杀虫剂都存在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可能。由于多杀菌素的作用方式独特, 不同于目前各类杀虫剂, 而且对许多抗性品系无交互抗性[7], 因此, Sparks等认为害虫对多杀菌素产生抗性的潜在可能性很低[8], 但有报道甜菜夜蛾对多杀菌素产生了抗药性。Moulton报道, 在南美和东南亚地区, 甜菜夜蛾田间种群的抗药性提高了3—70倍。2000年泰国发现, 甜菜夜蛾对多杀菌素的敏感性:2龄幼虫下降85倍, 3龄幼虫下降58倍。同时发现, 甜菜夜蛾的Arizona种群 (2—3龄幼虫) 对多杀菌素的抗性提高了14—20倍, Florida种群的抗性提高了7.1—17倍, 而且抗性种群与敏感种群杂交得到的F1代其抗性增加了22倍[9]。
多杀菌素对昆虫存在快速触杀和摄食毒性, 通过刺激昆虫的神经系统, 导致非功能性肌肉收缩、衰竭, 并伴随颤抖和麻痹[10,11]。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烟碱型受体使昆虫神经细胞去极化, 引起中央神经系统广泛的超活化。这种独特的作用结果和烟碱性乙酰胆碱受体被激活的结果相一致。目前尚未发现某类产品能以同方式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有关多杀菌素处理后昆虫的中毒症状和作用机理的研究, 徐志红和蒋志胜[12]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在此就不再赘述。
多杀菌素在国外已经投入使用, 主要由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Dow Agrosciences Company) 生产。商业化的品种有用于棉花上的Tracer誖、Laser誖, 用于蔬菜类的菜喜 (Success誖) 、Conserve誖和Spinor[13]。在我国登记的多杀菌素主要用于棉花上的“催杀” (多杀菌素48%悬浮剂) 和用于蔬菜上的“菜喜” (多杀菌素2.5%悬浮剂) 。
2.2 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 (avermectins, AVMs) 又称阿佛曼菌素, 是一种具有抗寄生虫活性的抗生素, 其产生菌是阿维链霉菌 (Streptomyces avermiti2lis) , 最初是1975年日本北里研究所 (KitasatoInstitute) 从日本静冈川奈市的一个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的[14]。其结构图见图2。
阿维菌素是一种神经毒剂, 对螨类和昆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其机理是作用于昆虫神经元突触或神经肌肉突触的GABAA受体, 干扰昆虫体内神经末梢的信息传递, 即激发神经末梢放出神经传递抑制剂γ-氨基丁酸 (GABA) , 促使GABA门控的氯离子通道延长开放, 对氯离子通道具有激活作用, 大量氯离子涌入造成神经膜电位超级化, 致使神经膜处于抑制状态, 从而阻断神经末梢与肌肉的联系, 使昆虫麻痹、拒食、死亡。因其作用机制独特, 所以与常用的药剂无交互抗性。据报道, 除GABA受体控制的氯化物通道外, 阿维菌素还能影响其他配位体控制的氯化物通道, 如Ivermectin可以诱导无GABA能神经支配的蝗虫肌纤维的膜传导的不可逆增加。
阿维菌素作为生物农药的一种, 自发现以来, 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不但具备一般生物农药的特点, 而且它的化学结构新颖, 作用机制独特, 杀虫活性强, 杀虫谱广, 被誉为20年来抗寄生虫药物研究的重大突破。同时它也是目前生物农药中最受欢迎和较具市场竞争的产品之一[15]。美国Merck、Sharp、Dohme Agvet等公司最先将阿维菌素B1a+B1b用作杀虫杀螨剂。我国于1991年引入阿维菌素, 截至2005年7月, 全国近400家企业累计登记产品1268个厂次, 其中原药14个、单剂400个、复配制剂854个[16]。
阿维菌素杀虫范围非常广, 对棉花、蔬菜、果树上的害虫害螨效果十分明显。据报道, 阿维菌素对棉铃虫、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叶蛾、斜纹夜蛾、卷叶蛾、潜叶蛾等鳞翅目害虫, 以及美洲斑潜蝇、梨木虱、茶黄螨、红蜘蛛、白蜘蛛的防治效果较为明显, 而且可用于防治根结线虫、韭蛆等地下害虫[17]。
2.3 埃玛菌素
高效环境友好杀虫剂埃玛菌素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是在阿巴菌素的基础上经五步合成获得的衍生物, 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与水溶性, 对鳞翅目害虫具有极高的活性[18,19,20], 现已在世界近50个国家用于防治许多农作物和花卉害虫。其结构 (见图3) 及其作用机理与阿维菌素相似, 通过阻碍昆虫神经传输, 使昆虫麻痹不能正常活动而死亡。与阿维菌素相比, 其主要区别是增加了对鳞翅目的杀虫活性, 降低了对温血动物的毒性[21]。
2.4 浏阳霉素
浏阳霉素 (Polynactins) 是由灰色链霉菌浏阳变种 (Streptomyces grisenius var.liuyangensis) 所产生的杀螨农用抗生素, 具有大四环内酯类结构, 是经生物发酵而成的。其作用机制是导致寄主线粒体基本阳离子 (如K+) 的外泄, 而水分则有助于这种离子的泄漏。浏阳霉素对防治棉、茶、柑橘等多种作物上的螨类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而且在潮湿环境下其效果更好[22]。
2.5 密灭汀
密灭汀 (Milbemectin) 是从一种土壤放线菌———吸水链霉菌Streptom yces hygroscopicus (Jensen) Waksman&Henric subsp.aureolacrimosus中分离获得的一种具有十六环内酯混合物。其作用机理与阿维菌素相似, 但其生物活性谱较阿维菌素窄, 而对各种螨类都有较高的防治效果[23]。
2.6 梅岭霉素
梅岭霉素 (Meilingmycin) 是从江西农业大学校园内油菜根际的一株链霉菌发酵液中筛选出的杀虫抗生素。该链霉菌的发酵液中含有多个活性成分, 其中A、B、C、D杀虫毒力较强。成分B就是梅岭霉素[24]。用梅岭霉素粗提纯物配成溶液对30多种昆虫和螨类进行了杀虫试甘薯天蛾、玉带凤蝶、扁刺蝗和黏虫对梅岭霉素最敏感, 另外, 梅岭霉素对线虫的作用也很强, 5 mg/L可100%杀死小杆线虫[25]。
3. 杀虫放线菌的展望
3.1 目前杀虫放线菌面临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 链霉菌是放线菌中产生抗生素最多的菌种, 据报道, 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70年代, 每年由链霉菌产生的抗生素几乎呈现指数增长, 并在70年代达到最高峰,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增加幅度下降[26]。目前已经发现的杀虫抗生素几乎都是从链霉菌属中发现的。这就要求研究工作者积极探索更有效的方法筛选和鉴定新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抗生素。还有杀虫素进行工业化生产也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比如用于杀虫剂生产的阿维菌素菌株多为从自然界筛选的天然菌株, 虽然经过一些诱变异化, 但其基因产物表达水平受到细菌自身调节系统及毒素基因拷贝数的限制, 存在药效慢、杀虫谱相对较窄和稳定性差等制约。其工业化过程中还存在菌株的选择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大大限制了阿维菌素的推广应用。因此对于这些问题的顺利解决少不了相关的研究, 这也将成为未来关注的热点。
3.2 杀虫放线菌的前景
进入21世纪,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大大加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采用绿色生物杀虫剂防治病虫已成为保护农业作物的主流。而放线菌所产生的具有杀虫活性的抗生素因其高效、低毒、安全、无残留、无公害的优点更备受青睐[27]。对于放线菌杀虫素的开发研究利用越来越多:我国蒲小明等人从链霉菌4138菌株中分离得到杀虫活性成分星形孢菌素, 室内生测结果表明:星形孢菌素对甜菜夜蛾三龄幼虫的作用方式主要为毒杀和拒食活性[28]。范永玲等人发现植物内生放线菌Lj20的发酵液对小菜蛾幼虫有较强的拒食作用, 对朱砂叶螨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和产卵忌避作用[29]。史赟从番茄植株根茎接合部分离得到1株有杀虫活性的植物内生放线菌St24, 其发酵液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强的拒食作用, 选择性拒食率和非选择性拒食率分别为100%和97.8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