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语文作业的布置(通用11篇)
职高语文作业的布置 篇1
布置作业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也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 更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 从教职高语文多年来, 我发现给职高生布置作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敷衍了事的同学占了多数, 有些甚至抄袭或者不交。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 (2) 学生的自制力和学习习惯较差, 经常会出现抄袭情况。 (3) 学生听课效率不高, 课后作业完成存在一定难度。 (4) 学生的自我要求较低, 因为中职生没有升学压力。因此作业如何布置, 值得我们来深入探讨。
新型语文作业观应当是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 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因此, 教师设计作业, 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 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 让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 使作业富有趣味性, 具有吸引力, 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有了如下的思考。
一、在语文作业的布置上, 我认为首先是观念要开放
我们要树立大教育观、大语文观, 要把“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作为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 立足课本, 放眼生活。因为语文是最灵活的学科, 也是与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学科, 所以应该把学生放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来培养语文综合能力。要让语文作业走向生活, 走向开放, 没有敢于打破常规作业的勇气, 就不可能走出语文教育的困境。观念的开放不能空谈, 要把它作为贯穿语文作业设计、指导、完成、评价的全过程的标准。
二、作业内容要开放, 题材要广泛, 思路要开阔, 让学生有“自由驰骋”的余地
同一次作业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有选择地完成。作业的内容也要多种多样, 如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 追溯这些习俗的历史缘由;参加一些有益的社区活动;利用节假日搞一些社会调查和社会劳动;组建一些兴趣小组, 搞一些竞赛活动;跨学科进行一些综合实践等。内容的开放是语文作业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 语文教师不仅自己要力求在作业设计上开放, 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主动去发现并尝试实践新的作业形式。实践证明:只要学生从开放式的作业中获得了乐趣, 他们就能创造出更加精彩的新作业, 这样教师和学生就达到了一种平等互动、教学相长的理想效果。
三、作业的形式要开放, 或摘或录、或写或画、或唱或演、或竞赛或调查
作业的形式要走出以前的纸笔局限, 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表达的需要自由选择
例如清明节前, 让学生收集英雄、名人、伟人的故事、图片、个人简介, 然后以小报、班会的形式“话英雄、赞名人”, 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 得到鼓舞, 找到人生道路上前进的“路标”;利用周末让学生走向社会, 调查、访问、了解、探讨社会焦点, 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染, 走出校园, 走向社会生活;学完了科技说明文单元, 引导学生寻找资料, 了解环境保护的意义, 并开展辩论, 在活动中使之明白人和自然必须和谐相处的道理。
四、在作业的布置上还要遵循系统性、层次性的原则
语文作业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业的设计必须针对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系统地考虑年级、学期、单元和课时的连贯性和一致性。语文作业应该面向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面向生活需要。高一到高三学生要掌握的能力和实现的目标, 在作业设计里都要体现。比如, 我们在预习作业中加强字词句的积累, 在课堂作业中注重理解和思辨能力的养成, 在课后作业中注意举一反三, 拓展延伸, 形成综合素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设计有层次的作业, 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设计作业时可实行“作业超市化”, 主要是三种类型的题目:便于优等生的思维训练综合题, 便于中等生的思维训练的基础题, 便于学习难度大的学生的基础知识题。这些题目由学生自己选择, 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如学习完《雨霖铃》后, 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背诵文中诗句; (2) 收集几首送别诗或赞颂友情的诗, 并背诵; (3) 以《朋友》为题, 写一位你的好朋友, 表达你和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这三个层次的作业由易到难, 分别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因而有利于激发每个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造潜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职高语文作业的布置要生活化、趣味化
语文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 作业是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作业设计具体内容可以包括“解决学习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如学习了《威尼斯》后, 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世界名城, 制作一张介绍这座城市的手抄报。在制作过程中, 学生分工合作, 收集资料, 安排版面, 绘制图画等。最后, 要求学生拿着制作的图片, 以一位旅游公司的导游身份, 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世界名城。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学习了语文, 获取了知识, 拓展了探究的领域。比如孟祥斌英雄事迹、汶川大地震、奥运会精神、神七的成功发射等问题都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来尝试。作业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 形式新颖多样,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 能充分体验和感受作业的乐趣。比如学了《天山景物记》之后, 学生觉得天山的野马可爱、山峰奇特、天然湖优美, 我便叫学生课外去收集介绍新疆风土民情、奇珍异宝方面的文章, 然后到班上来交流。
赋予作业新活力, 构建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作业体系后, 教师每天面对的都是崭新多彩、充满天真灵气的作业, 每次都能惊喜地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点滴创新, 每次都能和学生共享小秘密、开心事……批改作业不仅不会枯燥乏味, 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这就叫做创新教育, 是师生教学相长的双赢教育, 是为师生奠定终生学习、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
(温州华侨职业中专)
职高语文作业的布置 篇2
关于如何有效布置语文家庭作业的思考(国家级一等奖)
【摘要】:
在小学阶段,语文作业往往是抄抄写写,反复机械地死抄硬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不浓厚,相反,减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应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为目的,根据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因人而异的,合理有效的布置家庭作业,多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又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通过不知一些实践性、操作性强的作业,鼓励学生主动探究,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也开辟我们语文学科教学和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培养的新途径。
【关键词】:布置作业 有效 合理 提高 质量
【正文】:
“君子坦荡荡,小人写作业。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写作业。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少壮不努力,老大写作业。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写作业。”
闲暇之时,在一本杂志上看到这段话,不禁哑然失笑。虽有些滑稽,却真实地道出了如今孩子们的苦衷啊!同时身兼教师和家长双重身份的我,不由得深思这个问题。
作为老师,我们内心并不想布置那么多的作业,但总是不得不找点儿抄写的任务去应付“作业”.有些课文、句子、词语抄了一遍又一遍,学生抄得烦了,老师布置得也腻了,但还得布置,因为要向家长交代啊!如果哪天没有布置需要动手写的作业,必定有家长会打电话问:“老师,今天怎么没有布置作业啊?”在家长和孩子眼里,阅读或复述课文,查阅资料等等诸如此类的作业根本不算作业。语文作业成为老师和家长共同的负担。要放学了,办公室里同年级的老师在商议:“今天抄什么?”放学路上,学生们在议论:“怎么又是抄这些东西?”
这种现状给“有效教学”带来了新的话题:语文家庭作业应布置什么内容?有效的语文家庭作业布置应注意哪些问题?
我针对这个问题,悉心进行了一番关注与反思,归纳了几点目前我们语文老师在布置作业方面存在的现象:
1、调查发现,许多小学语文教师抱定“熟能生巧”的古训,给不堪重负的小学生留下了没完没了的作业,认为只有没完没了的作业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所以现在仅仅是小学阶段要掌握的那两千多个汉字就足够让学生手忙脚乱了。
2、一个汉字一定要写上几十遍,这是一项极为枯燥的作业,学生因此就足以对语文课产生抵触情绪了,再加上那些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条文,段落等,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说严重点,这甚至对孩子们是一种催残。
3、作业布置不合理也是其中之一。语文作业确实不好布置,过于简单起不到巩固提高的目的,难度太高学生又无从下手。所以造成老师们要么机械地让学生抄写生字词,要么做课后老师讲过的题目,因此就出现了学生做语文作业不用动脑筋的现象。
过去,我也信奉“学而时习之”、“字要写,拳要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等思想,布置作业时,一味地强调“多练”,主张“多多亦善”,相同的练习至少要做三四回,同一个生字新词至少要抄三四遍遍,我才放心。而实际结果是:有一部分学生越来越把语文作业当作是一种老师强加的机械劳动,不胜其烦;有些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大,虽然功夫花了,学习成绩却无起色。事实给了我深刻的教训,也使我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做法。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的不断深入,我逐步摒弃了以前那种陈旧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语文作业布置也越来越注意讲究科学性、实效性。
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我的.个人看法是:
1、目的明确。我在布置作业时注意精心筛选,在学生平时的作业和实际教学中,多加留意,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找出学生易出错或必须牢固记住的内容,以此作为训练的重点。其次是任务、目的明确。我对作业内容做适当调整和补充,达到训练的目的即可,忌过多过繁。在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做作业?”的同时,我自己也要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布置作业?什么样的学生布置什么样的作业?”,即布置怎样的作业及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或取得什么样的成效。并通过对作业的检查,验证是否达到预期目的,进而调整自己布置作业的思路。有些内容可采用长期性巩固的方法,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消除遗忘,不可一次堆得过多。反之,“欲速则不达”,只能是事倍而功半。再次对学生的情况也应明确。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基础能力,在布置作业时更有目的性。
2、提高兴趣。传统的作业单调、乏味,作业内容缺乏趣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尽量富有创意,作业形式新颖,作业内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比如:在上完《神鸟》一课后,我安排了学生复述课文给家人听,并续编故事的作业,学生们欣然接受,并很乐意完成这样的作业。在训练学生口述能力的同时,又达到了培养想象力和写作的教学目的。
3、因人而异。比如:我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或写日记、或写作文片段、或摘录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或练习书法写字、或看有益的课外书。作业不再拘泥于只是动笔,可以看有益的课外读物,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喜欢的读书笔记,学生有兴趣,学习有效果,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孩子们也不会把作业当作一种沉重的“负担”了。如和父母共读一本书,共看一篇文章,与父母交流书中的人物故事……这样的作业给了学生表现自己、发展自己的机会,绘画的形象有趣,朗诵的抑扬顿挫,创作的立意深刻。
4、实践探究。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学生积极探究,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优化作业设计中,我尽量为学生创造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发学生自觉地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很好地理解“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有效提高学生个体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比如:在周末我布置这样的作业――我让学生在节假日走进大自然、参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区服务,从生活中、实践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如教学《卫星比武》一课后,为了更好地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布置作业。
a、数据搜集组:搜集卫星的有关数据,充实课文有关内容,能使读者更具体地了解卫星的有关数据知识。
b、生态环保组:调查自己生活周边环境的保护情况,提出生态保护建议等。
c、资源探测组: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地球资源开发情况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d、宇宙探秘组:查找有关地球周边星球的情况,了解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科学知识。
e、佳句点评组:感悟课文内容,点评文中句子,理解重点句子的作用,领悟课文重在依据事实表达的特点。
事实证明,孩子们积极主动参与,在各小组运作的基础上还举办展示活动。学生收集到许多有关卫星、其他星球以及环保等问题资料,有文字、有图片,并且数据全面,材料翔实,观点新颖,构思奇特,语言精彩。课堂上出现许多非预期性问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有听有说,思维活跃,拓展了自己的知识面,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贴近生活。“生活即教育”,语文从根本上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语文作业不应仅仅封闭在课本范围内。比如:我让学生多多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记录自己最关注的新闻;观看动画片,学写短小的童话、科幻故事;观察大自然中的某种现象,写观察日记;了解某种产品的性能、用途,学写产品说明书、广告语等等,学生既感到新奇,又收获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在学完《花木兰》一课后,我看很多学生对剧本产生了兴趣,于是就布置学生回去学着编写自创剧本,让孩子们自己设计剧情,自己创设情境,自己当一回编导,内容可以是科幻的,穿越的,想象的,现实的……只要把自己心中的故事在自己的舞台绽放异彩就好。我在批改作业时,也不过分严格苛刻,只要按照简单的剧本编写出一个故事,符合剧本基本要求,有一定思想性,教育性即可。我在他们的作业后面批下了“真是一个好编剧啊!”“有想象力哦!”“有编剧风范了!”孩子们很开心,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名编剧了……
我想:谁敢说他们中将来长大了会不会出一两个好编剧呢!就算没走上编剧之路,至少,在孩子们看来,这样的家庭作业真好玩!喜欢做!足矣。
6、培养特长。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培养一技之长,比死读书更利于孩子们的成长。我经常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做精美的读书笔记,自己动手办手抄报;背诵没有学过的古诗,在班上举办诗歌朗诵会;练习书法,展示书法作品;收集名人名言、歇后语、谚语、春联、民间故事,在班上交流;走上街头,纠正街道两旁的错别字等等,通过这样的课外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又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比如教完《左公柳》一课,我结合学生的特长,请喜欢绘画的学生画几幅你印象中的左公柳的图画;请喜欢朗诵的学生选择最喜欢的段落朗读录音;请喜欢创作的学生,让学生思考左公柳还有可能在什么样的恶劣环境下顽强地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情境。
总之,我感觉作业的布置和设计安排,既要根据学生学习内容,分清主次,循序渐进,又要避免多而繁杂,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影响学生发展;既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采用不同的教学措施,还要创设一定的灵活性,发展学生个性。通过优秀的语文作业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想学、爱学和乐学。只要我们清醒地认识家庭作业的功能,不断丰富作业的形式,加强作业的综合性,让作业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我相信语文家庭作业一定会成为助推孩子健康成长的加速器。
实践证明,我在批改着自己设计的这些作业时,深感欣慰,透过孩子们五花八门的作业答卷中,我看到的是他们的收获,更看到了他们五彩的未来……
谈初中语文作业的布置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业布置 方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但在课后我们仍然经常看到许多以知识点整理为形式的作业,这从某种程度上违背了新课标所注重的学习方法指导要求。笔者在实践新课程标准过程中,对作业布置的类型作了一番思考。
一、语文作业的布置要做到三注重。
语文作业的布置要注重反思。在传统教学中,对旧知的复习,我们通常采取的式是要同学整理并掌握课堂上的知识点。其实这只起到了对知识强化识记的作用,而没有真正去培养学生的方法和技能。而学生方法和技能的获得的主要途径在于学生对自己思维过程的反思。笔者在一堂课过后往往会根据教学目标着重在某一方面布置学生思考这么几个问题:一个是在课堂上你有哪些问题,是和老师讲解的思路是一样的,所得解答也是一样的;一个是你有哪些问题,在课堂上思路和老师讲解的思路不一样,但也得到了老师所归纳的参考答案的;一个是你在课堂上有哪些问题,求解思路和老师讲解的思路不一样,也得不到老师样的解答的。并要求学生把最后一个问题整理出来,准备就理解思路和结论跟老师辩论。如在讲解了《故乡》第二课时后我就让学生思考在分析人物形象方面作上面的思考。事实证明这种反思型的作业,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技能方法自我求得,更可以促进教师自身的提高。
语文作业的布置要注重探究。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作业总是以本为本。即使有那么一点探究的味道,也是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紧扣住文本不放。这不仅限制了我们学生的视野,而且使我们的学生在似懂非懂之间吞下了教师的果实,很难成为一个“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人。笔者认为,在作业的布置中不妨多设计一些以文本为起点,向外围扩散,激起学生主动探究习惯的作业。如在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的时候,我让学生去找有关宇宙、星系、恒星、行星等的介绍资料,并举行了评比活动。在评比之后要求学生谈规律,说启示,话理想。这类探究型作业极大的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我想这也才真正符合作者的写作目的。又如教完《孔乙己》后,我就让学生去寻找清末的历史资料以及描写当时社会情况的文学作品。让学生更全面的去了解那段时期的社会状况,让学生去思索那些文学作品中人物的共同遭遇。在探究中学生更具体地体会出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社会成因,在探究中学生认识到那个社会不仅仅“造就”了一个孔乙己,在探究中丰富了学生的阅读面,更重要的是探究的过程其实是阅读方法运用的过程,也是阅读情感迁移的過程。
语文作业布置要注重对他人的情感感染和社会教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语文学习脱离了学生,使语文学习成了“读书人”的事,学习语文是为了考语文,为了考才去学习语文。因此课堂内充满了方法技巧和知识点的讲解,这使本来就很生活的语文脱离了生活的气息。为了寻回语文的生活气息,我们有许多同行在语文的生活应用上作了大量的可行的探索。但我总想他们都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语文的情感感染和社会教化作用。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他的任务决不是只面向学生,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如何接受他人的影响和感染,并如何去如何影响和感染他人。如在学完《范进中举》后,我就让学生回去给家长或邻居讲讲范进中举的故事。向别人讲述故事的过程,是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过程,也是对文本进行再创作的过程。过程也是学生健康情感向周围人迁移的过程。如在学习议论文单元的同时,我要求学生回去规劝父母改正陋习并讲清为什么要他们改的原因,或是通过交流与父母探讨他们对自己种种要求的原因和目的,或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愿望,并极力想办法让愿望实现。在学完《背影》后,我要求同学写《致父亲(母亲、爷爷、奶奶)》类的文章,并且要求他们写完后,在适当的时候,可以读给自己的家长听,也可以录在收录机里放给家长听。当然这类作业的布置还需教师及时并且经常与家长沟通。这种作业的布置,不仅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学语文有用,而且也使学生周围的社会群体受到语文教育的影响。
语文作业的布置注意到了这三个注重,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语文的工具性,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增强了学生的生活语文意识。
二. 语文作业的布置多点突破,分散难点。
设置书面、课外实践等多种形式的作业,多角度突破学习内容向实践技能转化的难点。我的做法是:设置语文作业、作文、小作文、小卡片、课堂笔记等。
1. 语文作业流量每次在半页或三分之二页十六开,题型以达到一或两个学习目标而设置。目标要明确、训练的知识点要贯穿其中,坚决删除单调重复训练的题型。 2. 作文以每期八篇,以“情境教学作文法”实验课题规划为纲,以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为写作情境,以学生关心的热点话题为讨论重点。只提供写作情境和常规要求,而不定话题或主要论点,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事件、社会情境中提炼出自己的论题和观点。
3. 小作文比较自由灵活,在不到写大作文的时间里不定时的对生活突发事件、热点新闻、社会活动、学校班级活动,做出快速灵活地反映。也可以写下读书心得、生活感悟、美文赏析和优美句段摘录。也可以剪贴名作、看图作文的材料等,集中小型作文、日记、读书笔记、积累本的功能。 4. 小卡片,是要求学生在每学习一篇课文,作一些专题性的名句或名我事迹、优美词语的积累,在正课前几分钟交流,等积累到一定数量,在分类,作全班专题性交流。
5. 课堂笔记,记录每节课的重要知识点,预习或复习时的课外作业练习本。
总之,初三学生,毕业升学压力很大,自由学生的空间很小。各科作业普遍很多,都以应考训练为主,所以作业的训练量少时,学生反而觉得很容易就能完成,往往放到最后时间匆匆应付而来,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加大作业量,反而会认真对待。这样,走进了一个怪圈。要想彻底走出困境,尚须教育改革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从制度上拓展学生学习的自由空间。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实验中学)
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策略 篇4
一、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未见意趣, 必不乐学。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诺曾经说过:“学习最大的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实验也表明, 趣味性可以加深一个人在做事过程中的大脑皮层刺激, 从而促进思维更加灵活。因此, 在作业设计布置上, 教师一定要时刻抓住“趣味”, 让学生面对作业时, 能满心欢喜或充满强烈的好奇心, 这样, 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完《公仪休拒收礼物》一课后, 教师紧紧抓住这一课的剧本资源, 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请教他人、小组合作等各种方式, 准备服装和道具, 然后进行课本剧表演。对于如此新颖、充满挑战和趣味的作业, 学生充满了热情。为了出色地完成这项作业, 他们查阅资料, 了解了两千多年前那个时代人物的穿着习惯和特点, 设计了精美的服装, 将台词记得滚瓜烂熟, 人物的动作、神态是一练再练, 为了增强演出效果, 有两组学生还从菜市场买来了两条真鲤鱼。这样的作业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也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发挥。
二、实行作业的层次性
因材施教, 这是孔老夫子在几千年之前就提出的教育思想。作为教师, 只有充分地认识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实施有教无类的教育方式, 才能有效挖掘他们的潜能, 使每一位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获得有效发展。因此,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千万不能持一条标准, 可以按照难易程度设计出三四种层次的作业, 供学生自主选择。这样, 一方面能让学优生继续得到挑战与提升, 另一方面, 让学困生也能获得“易学”的体验, 从而逐渐增强学习的信心。
《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文字优美、托物抒情的课文, 作者通过对青海高原那唯一一株柳树生命经历的大胆想象与猜测, 颂扬了由坚韧与不屈铸就的强大生命。在三课时学完这篇课文之后, 教师进行了这样的作业设计: (1) 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给自己的伙伴听。 (2) 正确书写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能使用“摧毁”一词说一句话。 (3) 学习文中对比的写作方法, 写一篇文章。这种层次分明的作业, 给了不同类型的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与机会, 也给了他们挑战自我、展示各自特长的平台。
三、注重作业的活动性
语文学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 要寻求更多的途径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其中, 就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来让学生与生活多接触, 使得他们能够学以致用, 从而获得能力的提升。
如, 在学习了《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之后, 就可以布置学生调查家乡的环境保护情况, 撰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并通过倡导书的形式号召人们多植树, 为家乡增添绿色, 保护环境。同时, 在学校里也可以通过专栏来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张贴拍摄到的破坏环境的图片, 号召每一位学生都加入到环保队伍中来。再比如, 学完《滴水穿石的启示》一课后, 为了加深学生对锲而不舍这种精神的深入体会, 教师可布置学生走上社会, 通过走访、调查的方式, 了解生活中自己身边的这些目标专一、做事持之以恒、并取得辉煌业绩的成功人士, 以他们为榜样, 从中获得学习的动力。此外, 相关的实践作业设计还可以体现在让学生调查家乡的变化, 一些地名的由来, 或者是参加兴趣小组, 与同伴、家长出去旅游等等, 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的综合能力获得显著提升。
四、开发作业的多元性
布置作业的目的, 是使得学生能有效地结合所学内容, 获得知识的巩固积累、情感的浸染熏陶、能力的锻炼提升, 以及品质的习得养成。基于这样的初衷, 因此, 布置的作业内容不应该是单一、乏味和枯燥的。而应该是充满情趣、诱惑, 能强烈吸引学生去参与, 并获得切身体验与成就的内容。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学生的多种感官都将获得或多或少的愉悦体验, 达成一种心理的或来自于体验、或来自于成就的真实幸福感。
多元性的作业主要体现在不拘泥于动笔完成一种。如, 在学习新课文之前, 可以布置学生预习课文,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 了解作者的生平, 以及文章的时代背景, 整理出预习笔记。在学习了一些情节感人、寓意深远的故事后, 可要求学生完成口头作业, 将故事讲给自己的爷爷奶奶, 或者爸爸妈妈听。对于有些课文, 还可以设计一些画图作业, 如《詹天佑》一课中提到的“中部凿井法”的示意图。此外, 还可以设计表演作业、观察作业、记录作业、调查作业等等。总之, 多元的作业设计, 不仅能有效地消除学生对作业的厌倦, 同时还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的加强。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寒假作业的布置 篇5
亲爱的同学们:
当冬日温暖的阳光融融泼洒的时候,我们和着日月轮回的节拍,迎来了寒假。当我们带着捷报,满怀憧憬,荣归家园之际,老师提出以下的要求:
一、读书
阅读的最大理由就是为了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天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些平庸的困扰。所以我们的第一项作业就是阅读。: 必读书目:《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西游记》
选读书目:《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林家铺子》、《创业史》、《基地》 阅读要求:
1、作读书笔记——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你不妨养成这样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读书动笔,能够帮助你记忆,掌握文章的难点、要点,有利于你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浏览与精读相结合,边读边悟,必读书每页圈点勾画批注,字迹清晰、规范、工整,每天进行,切勿突击完成。2、1.《骆驼祥子》:
(1)概述《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600字(开篇须包括作者简介);(2)结合小说具体故事情节,分点分析祥子这一人物形象,先分点概括,后阐述,300字;(3)结合小说具体故事情节,分点分析虎妞这一人物形象,先分点概括,后阐述,300字;(4)摘录100句精彩语句。
2.《海底两万里》:
(1)概述《海底两万里》的主要内容,600字(开篇须包括作者简介、作品情况、题材);(2)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分点分析尼摩船长这一人物形象,先分点概括,后阐述,300字;(4)摘录20句精彩语句。
3、古诗词背诵可以让你增加内涵,灵魂苏醒,更具魅力。背诵默写七年级下册古诗词、预习文言文。
七年级下册古诗:《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逢入京使》《晚春》《梅岭三章》《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 【以复印资料为准】
温馨提示:开学上交默写本(单独一个本子,作为下学期的家默本);错误之处红笔修改;默写全对为止。
二、写作、社会实践(自己编一本书)要求: 1.一律用 A4纸 制作,并装订成册。给自己的书起一个有个性的书名,设计好不同的栏目和一个美观的封面。(可参照《读者》、《青年文摘》)2.书的内容包含假期必写的六篇作文
(1)、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请以“温暖的旅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在暗夜里,你会感谢那个为你提灯照亮的人。在人生路上,也有那样的“提灯人”,为你拨开迷雾,让你找寻到人生的方向„„
请以“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3)、未来的精彩永远生长在不断努力的枝干上。前方,究竟是贫瘠的荒漠,还是葱郁的原野,取决于每一阶段的努力。有的人下定决心,不在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有的人做好打算,在书香中找寻更好的自己„„不想在未来留下遗憾,就必须不断刷新自我。
请以“刷新自我”为题目作文。(4)、以《特别的经历》为题,记寒假里一次特别的经历。(5)、请以“你是我最_________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请你从“贴心”、“感激”、“牵挂”、“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诗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请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3.整理自己上初中以来的所有作文(包括周记、作文等),将自己的得意之作编入书中,拟个有特点的名字哦!
4.将你假期里的读后感和阅读的精彩词句语段编入你的书中,并给你的读后感和摘录取一个个性的名字!
5.本书要求有自己写作的序言和后记,序言可以写本学期学习语文的感受,后记可以写假期的感受或编完这本书后的感受。字数在300-500字不等。
6.可将你的照片、漫画或你的摄影作品编入书中,让自己的书看起来尽量显得充实和美观。7.可以请你的父母或朋友给你书中的文章写评论。
8.收集春联,在你的书中开辟一块“春联集”,进行对联评赏:
① 请你摘抄两副你在拜年中见到的精彩对联,写清对联的出处(或摘抄地点)。请你从内容与形式上作简要评析。
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拟一副对联,表达新春祝愿!9.在你的书中看开辟一个我的祝福短信栏目:
寒假时亲人团聚的日子,是感恩和祝福的日子。请同学们先收集3条祝福短信,再创作1条祝福短信。
我收集到的最真诚的短息是: 我收集到的最具创意的短信是:
我收集到的文字最优美的短信是:
我创作的短信: 奖励评价方案: 开学后由语文老师和班级内选出的语文寒假作业评价小组成员,一起来评价同学们的寒假作业,对优秀者给予表彰奖励.要求:
1、每项作业都要认真完成。初中假期已不同小学,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2、开学上交:自己出的一本书、默写本。
3、每个同学必须保质保量完成。
祝同学们都能度过一个快乐、充实、有意义的寒假!
初一年级语文备课组
语文家庭作业布置的对策 篇6
一、传统语文家庭作业布置存在的缺陷
笔者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发现教师所布置的家庭作业实效性太低,大多数家庭作业等于是机械的重复,枯燥的拷贝……归纳一下,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语文家庭作业的布置缺少实效。教师布置的作业常常是全班学生做同样的作业,内容单调,读、背、抄唱主角,若是日记、作文等类型家庭作业学生更是硬着头皮去做,全班一个也不能少。这样一刀切的作业缺少实效,往往会使有的学生“吃不了”,视作业为负担,丧失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吃不饱”,从而使潜在的能力受到遏制,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学生做家庭作业的方法和习惯不好。学生长期局限于“教师布置→自己来完成”的家庭作业模式中,其他的方法和能力根本得不到锻炼。
(3)家庭作业缺少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学生完成的家庭作业教师经常指派学习委员或组长来检查,将检查情况汇报给教师,而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态度,教师根本掌握不了,只是听取简单的汇报(好的表扬,做得差的或没有完成的则狠狠训斥),长此以往,家庭作业就变成了一种形式,更无质量而言,教师在其中充当着一名“指挥官”,根本掌握不了学生的实际情况。
二、语文家庭作业布置的对策
结合教学实际和农村孩子的特点,本人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收效明显,对家庭作业的布置可从选择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综合性作业、思维性作业等方面考虑,具体情况是:
(1)选择性作业布置。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生的差异,设计出适合不同基础学生需要的多层次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消。例如,学习了写读书笔记的三种方法后,我给全班学生提供了一篇阅读文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选一种方法来写读书笔记。有的摘抄好词佳句,有的写内容提纲,有的结合自己实际谈体会,择难选易,全由学生自己而定。教师在考虑家庭作业时,还可以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一些多梯级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第一类的题型灵活多样,注重于理解、想象、运用;第二类的题型较第一类要低一层次;第三类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能力强的同学可选择第一类较难的做,能力差一点的同学,可以做简单的,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对作业感兴趣,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2)实践性作业布置。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不断提高获取信息、创新意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就应该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实践性的作业就是连接课堂与社会生活的纽带和桥梁。可以促进学生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通过实践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实践性作业有这样几种类型:①观察。农村的孩子靠近大自然,让学生在亲近大自然中去捕捉、去获取,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如学了《春风染绿了我们的脚》一课后,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盎然生机,通过具体的景、物去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从而产生共鸣。②体验。学生做作业的过程,就是巩固和获取知识的过程,而要获取完整的知识,必须要通过实践才能完成。所以,语文家庭作业的设计必须确定实践第一的观点。每逢节假日,建议孩子和父母去旅游、做家务,和同学一起去做一些社会调查,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活动,坚持写假日日记等。假期结束后,让孩子汇报自己的所见所感。特殊的节日,还可随机布置有意义的作业。如:“三·八”妇女节,布置自己和爸爸一起为妈妈做一顿饭,或制作一个小礼物等,让妈妈感到节日的快乐和家庭的温馨;“六一”儿童节,自己准备一个节目,请爸爸妈妈一起参加等;“清明节”让家长带着自己去参观当地的烈士陵园,通过实物、看现场、文字材料等感受烈士们为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壮举;“重阳节”自己和父母一起去看望自己的长辈,体会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③课外阅读。根据所学课文的特点,教师可循序渐进、有针对性的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外阅读,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或一篇文章在课堂上展示,如:学了童话《巨人的花园》,可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这样不仅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趣,培养语感,得到美得享受。
(3)综合性作业布置。学科整合的思想是新课程改革的又一重要思想,学科整合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比如,学会了有关蔬菜的词语后,让学生跟爸爸妈妈学着去集市买菜,或通过双休日和爸妈一起到自家的园地去学种菜,给菜浇水、施肥、除虫等,体会餐桌上的蔬菜时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来的,更应该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学了课文《四季》后,让学生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同时让学生把自己对四季的感受用简短的一段话描述出来;学了《黄河象》、《琥珀》后,让学生选择一种事物进行仔细观察后去查阅有关资料,然后写成文章介绍给大家……
(4)思维性作业布置。思维是智力的核心。语文家庭作业的布置应该着眼于培养思维力为核心的智力因素。抄写、背诵被称为机械作业,其实这类作业只要强化了思维参与,就能变“机械”为“灵活”,变“死记”为“活学”。如:抄写生字,第一次可以让学生按生字音序排列抄写,第二次按生字结构分类抄写,第三次则按部首分类抄写等等,这样坚持下去,孩子在抄写的过程中要动脑,注意力集中,所以他不仅巩固了生字的写法,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归纳能力。
初中语文定量性作业的布置 篇7
一、端端正正写好字, 练出好习惯
写字作为语文学科基础入门之学, 在小学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学校为此开设了专门的书法课, 学生书写大多能做到一丝不苟, 毫不懈怠。到了中学, 写字的地位一落千丈, 盛世不再。书写已犹如一位被人冷落的弃儿而少有问津。很多语文教师平时仅仅注重对学生内在语文素养的浇灌与培育, 轻视甚至无视书写外在素养的励炼与提升, 学生也只顾做文, 不重书写。于是乎, 呈现于眼前的便是这样一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书写景象:形近意远的李代桃僵;音同字异的随便通用;笔画稠密的掐头去尾;结构扶疏的添枝加叶。有的笔顺颠倒;有的部首错位;有的字迹潦草怪异, 难以辨认。随着电脑的普及, 学生的交流方式也与时俱进, 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驾驭冰冷枯燥的网络汉字, 平时和同学交流, 都依赖于网络, 甚至作业也是通过网络上交给老师, 对于灵动飞扬、极富活力的手书汉字的接触却日渐减少, 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思考。
书写要求学生做到写字姿势正确、方法得当、笔画优美、结构合理, 这些学生都知道, 事实上学生写好字除了掌握正确的方法外, 更可贵的是持之以恒的“练”。进入中学, 科目增多, 时间确实很珍贵, 加之省教育厅最近也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时间, 所以我们不可能占用太多时间,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根据实际需要去定量, 定好字数, 控制时间, 但力求做到每日必做, 时刻提醒学生书写的重要性, 养成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培养学生坚定执着的精神。
二、认认真真朗读, 读出语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都知道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每一个语文教师也知道在平时的课堂中运用朗读教学来提高效率, 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或者只强化课文中的字词的识记积累、课文篇章结构的分析鉴赏, 或者以讲代读、以默看代替朗读, 导致学生对课文内容在细读精读方面深入不够, 对文章理解肤浅, 感悟不深。无法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要让学生充分的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目标。所以我们也不难发现, 学生在课堂上所呈现出来的朗读水平良莠不齐, 有的同学不愿读书, 有的同学不敢读书, 有的同学即使尝试了也是读破句, 音调、语速不到位, 这样文意自然就不甚清楚, 必然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但同学们点评的时候, 同学们都能指出其中不足, 为何学生们都成了小小理论家呢,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实践的少,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朗读训练, 所以我们必须把朗读延伸到课外, 必须作为一个定量性作业布置给学生。
朗读是打开语文文学殿堂的一把钥匙, 无论是在新课标下服务于中考, 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朗读作用不可忽视。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说:“每天朗读15分钟是美国教育的秘诀。”也许这句话能给我们一些重要启示。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作为每日不可少的定量性作业, 只要我们坚持下去, 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用用心灵去拥抱语言, 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 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朗读一定会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
三、快快乐乐体验生活, 寻找生活之“米”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被封闭在课堂的小圈子里, 接受单一机械的语文“训练”, 缺乏生活经验对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家长在升学考试竞争的氛围下, 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 除了学习, 其它一切都与孩子无关, 衣食住行全都包办, 孩子完全脱离了社会, 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 缺乏生活经验对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 缺乏对生活中写作素材的积累, 这就是所谓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平淡乏味、题材陈旧、内容空泛、言之无物、无病呻吟、缺少真情实感。所以作文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积极地参与生活, 叶圣陶曾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的的事勉强拉到笔底下来, 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为着写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 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人的责任, 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 作为一个定量性作业, 让学生去参与生活, 去体验生活, 从中有所感受, 有所发现, 有所思, 情有所感, 心中的积蓄也会日渐丰盈起来, 何愁生活无米, 何愁下笔无神呢!
语文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语文, 让学生有一颗灵动善感的心去体味生活, 那生活中的精彩世界就会更多地呈现在孩子面前。我们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乐学语文, 在生活中乐用于文, 学生才能更好地学好我们的语文。
对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探讨 篇8
一、重“质”减量
针对语文作业种类繁多的问题,我首先作出归类分析,按功能划分,把注音本、田字本、大横格3项作业合成一项,这三项作业基本上都是字词句的认知训练,都集中在大横格上,字词每个两遍,要求背诵课文抄一遍。很多人问:那么少的量,学生能记住吗?其实,学生能记住与否,跟他写多少遍的关系不大,有的同学记忆力好,或记忆的方法好,或许在上课时就记住了,再抄5遍10遍只会增长厌烦心理。记得我小时候,老师让我们把字词写10遍,我们就学会了投机取巧的办法,手握3、4根笔,握成一竖行,一次就相当于写了3、4遍了,跟留2、3遍的道理是一样的。而到了考试的时候还要再记,重复浪费资源。与其逼迫学生学会投机取巧,还不如“化敌为友”,留少些作业。至于学生能否掌握我还有对策,我与学生立下条约:当天学完的字词或课文必须当天掌握,第二天早自习考,全会的可以免去这些作业,错个别的可单改错字即可,“全军覆没”的则甘愿按原来的量完成作业。如此坚持几天,大家都看到会的同学享受的优待及带来的种种好处,便都自觉学习生字词了。再加上同学们看到别的班同学作业多,自己作业少,心里就觉得很美,还能增进向师性。如此,学生可减轻一半的作业量,基础知识也掌握了,老师也省下了许多批改作业的时间。
二、注重作业的趣味性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然而有些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无趣模式,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果我们的作业设计富有创意、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定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我们要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儿童唯有把自己所有的感觉情绪和智慧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才能发挥学习潜能。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作业形式设计上,要把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力求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并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等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如在学习古诗《绝句》过程中,我让学生在理解诗意后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把诗中描绘的美景画下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习古诗的兴趣。又如在教学生学习生字时,为了能把识字、记字变得生动有趣,我根据小学生好动手爱动脑的特点,引导学生在预习生字时根据字的音、形、义的特点设计谜面、歌谣、顺口溜等进行识记,唤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寓识字于愉快有趣的猜猜玩玩中,使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三、作业要彰显个性
人和人的个性爱好、能力是有差异的。之所以360行,行行出状元,就是因为他自身技能得到充分发展了,所以语文老师的职责在于传播知识,让学生学语文,爱语文,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但没有义务把每个学生都教成语文家,从而遏制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发展。原来我们留的作业都是抄某些词或某篇课文,每次一留作业,学生总是垂头丧气,把它当成一种负担,何时能让他们把作业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去做呢?如学了古诗,我便留了一项作业,让学生为古诗配主题图,同学们很兴奋。
四、适当布置实践性作业
浅谈语文作业布置的技巧 篇9
一、实践性很强的随堂练习
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作业可以随堂解决, 不需要孩子们课余时间再大费周章去做练习。例如《赶海》这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有这么一句:“咦, 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让孩子们感受语气词的作用, 并且让他们仿造几句带有语气词的句子。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受到文中氛围的感染, 随口就能说出几个类似的句子。这样的作业不需要孩子们课余时间做, 在学习课文时, 利用一点时间, 老师稍加指点, 就可以完成了。这样做既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内容, 加深了对字词句子的理解, 又节省了他们的课余时间, 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增强了孩子们的课堂实践性, 增加了孩子们积极参与的热情, 让孩子们主动地实践、学习, 何乐而不为。
二、自由选择的阶梯式作业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同一个班级中, 学生的综合水平存在差异, 因此, 我们要多给孩子一些自主机会, 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由低到高的阶梯式作业,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成绩好的孩子选一些有难度的, 这就避免了“吃不饱”的现象;成绩差的孩子选一些基础性的, 这就避免了“吃不了”的现象。实践中, 大多数孩子可以选择一些稍有难度的基础知识类的作业, 让优等生既巩固了所学内容, 让其知道一山更有一山高, 防止优等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又超前开发其智力;而后进生则选择一些基础性作业, 这样后进生既能完成作业, 又不至于产生厌烦、自卑心理, 从而继续保持适度的自信心。这既做到了让优等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断追求新知识、巩固旧知识以保持领先位置, 又让后进生看到了和领先者之间的微小差距, 时刻保持自信心。
三、兴趣盎然的课堂与趣味横生的作业
作业只是老师和学生巩固教学成果的一种方式, 与其让学生被迫地完成作业, 不如激发其潜能, 给其自由发挥的平台。教师与学生间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交流的过程, 因此氛围要轻松和谐, 话题要趣味横生, 否则是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让其踊跃参与到课堂愉悦的交流之中, 同时老师也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生动活泼、充满趣味的片段, 让学生仔细品读, 从而让他们主动地从课堂和课文中发现乐趣, 培养他们以读书为乐趣的习惯。
课堂之余的作业也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的一种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如果用不好, 不但起不到提高他们语文素养的目的, 反而可能有负面影响。如果布置的课余作业选题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能力范围, 大家都觉得作业难, 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一知半解, 哪里还有愉快的心情来欣赏作业, 损害了大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如果布置的课堂作业选题枯燥无味, 则会使本来有一些兴趣的学生逐渐失去兴趣, 使本来没有兴趣的学生更加不喜欢作业甚至讨厌作业。因此, 课余作业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理解和接受能力, 一定要使得其产生较高的阅读兴趣, 觉得做课余作业是一件很愉悦、轻松、惬意的事情。只要让作业充满趣味, 学生才不再视课外作业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总之,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欢声笑语、和谐、互动的实践性场所, 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如沐春风般的感觉;我们的课余作业形式要多样, 内容要丰富, 要使孩子们觉得犹如进入了一个大型购物中心一般可以自由地选择、快乐地选择。它应该是犹如炎炎夏日午后红茶般的清爽, 它应该是凛冽寒风中雪中送炭般的温暖, 它应该是一剂快乐的圣水, 让每个孩子的心都愉快地跳动起来, 让他们爱做作业。虽然我们任重而道远, 但是, 我们在路上。
摘要: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 本文笔者从当下语文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出发,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语文作业布置的若干技巧, 即作业布置要注意实践性, 要讲究梯度, 要与课堂相结合等。
语文作业的布置与方法探讨 篇10
长久以来, 师生都把课后练习理解为写作业、做书面练习。我觉得语文作业的布置应从狭窄的书面作业观念和作法上解放出来, 要全面落实语文教学目标。要加强听、说、读、写方面的综合练习。从内容上讲, 要布置听、说、读、写多方面的作业和练习;从形式上和方法上讲, 强调灵活多样, 推陈出新, 使练习和作业来一番改革, 以达到切合学生实际, 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由“苦练”变为“乐练”, 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总目标。
一、听的练习
要培养听的能力, 首先, 就必须培养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敏捷准确的理解力和鉴别力。听和读不一样, 读是靠眼睛吸收文字信息, 一次看不清或不理解, 还可以重看重读。而听则不能, 声音瞬间消逝, 这就非要高度集中注意力, 除接受声音信息外, 还要通过大脑活动, 迅速理解活动中的内涵, 并抓住活动的要点、实质, 及时作出反应。
为了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我布置了以下一些练习作业:听新闻联播、听广播。我布置学生每天的新闻联播必听, 并要求学生找出播音员或电视、电影中人物读错的字音。第二天在学生中进行议论。听录音, 利用现代音响设备, 把一些文章和故事片段录好音, 放给学生听, 然后马上要求学生复述或回答问题。听讲演、听发言、听辩论, 要求学生说出要旨。
我还要求学生到公共场所去听大众语言, 我曾布置学生到自由市场去, 听各种各样的人讲话, 并要求记录一句最能体现各种人物职业身份的语言, 然后拿到学生中交流, 先让一个学生讲语言, 再由其他学生猜讲这话的人是何身份、何职业、何气质、何类型的人, 看谁最会捕捉个性化语言。
二、说的练习
说话有三个层次, 一般要求, 要说普通话, 力求发音准确, 吐字清晰, 注意恰当的音量, 运用恰当的语调, 注意句子的停顿, 把握说话的速度, 使口头表达的语音、语调、语量、语脉、语流、语速、语体等, 自然合度, 大方得体, 掌握说话的基本功, 这是最低层次的要求。其次要求说好。做到言简意赅、生动活泼, 形象感人, 富有表现力、吸引力。第三要求会说。做到话随情迁, 言从意顺, 精于思想, 合于意境, 表情达意畅达。
为达到以上目的, 我经常布置学生讲故事, 讲笑话、讲见闻、讲趣事, 模仿别人说话, 搞讲演, 即席发言, 开调查会, 组织讨论, 进行采访答辩等多种形式的作业和练习, 经过多次练习, 学生说话能力迅速提高。再一种有效方法就是贴近学生生活, 创设情境, 要同学发挥想象发言。如小兰一次数学考了100分, 接过试卷后, 小兰会怎么想?再如, 妈妈丢了20元钱……爸爸瞒着妈妈给爷爷寄了200元钱, 被妈妈发现了……根据创设的情境, 叫同学们自由发挥想象。这种练习, 在每节课的开始5分钟进行效果很好。再一种能激发学生说话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说自己的光荣史 (过去) , 奋斗篇 (过去或未来的) , 或说自己的父母、家庭等, 这些往往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以上这些说的练习, 既形式多样, 时代气息浓, 又激发了说的兴趣, 培养了说的能力, 使说的训练落到实处。
三、读的练习
开展了以下几种符合学生心理需要, 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练习。录音, 利用现代的音响设备, 给自己的朗读录音, 其好处是学生可以闭门谢客, 独处一室, 尽情恣意地朗读, 读不好, 洗掉重读。第二天把录音带放给老师同学听, 他人和自己都来评头论足。经过几次练习, 朗读能力大有提高。还有经常布置学生读自己的作文, 读日记、读书信, 读自己的摘抄本等, 人人都有强烈的表现欲, 特别是青少年, 老师布置了作业, 学生会千方百计选自己最见得人的东西来读, 再者, 这些都是自己亲手劳动的产物, 读起来格外顺畅有感情, 就是那些平常读得结结巴巴的学生, 一旦读这些, 也都一个个变得伶牙俐齿了。
四、写的练习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 篇11
一、作业布置要讲究趣味性
众所周知,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 因此作业的趣味性就显得尤其重要。充满趣味的作业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而且还可以加深对学生大脑皮层的刺激, 使其印象深刻。比如, 在给学生布置抄写生字的作业时, 教师可要求学生用生字卡片做一个有趣的游戏。首先, 教师可要求学生把生字按字形结构进行分类, 然后再让学生把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 按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情况重新排列, 即按左宽右窄、左窄右宽、左右各半、上大下小、上小下大等情况进行再归类。在这样的归类过程中, 学生既动脑又动手, 兴趣盎然, 同时通过这种反复的观察, 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了每个生字的字形结构, 加深了对生字的印象, 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又如, 在布置抄词语的作业时, 教师可以转变角度, 让学生将抄词语变为写词语, 即鼓励学生在进行抄写的时候, 大胆根据生字的意思组成一到两个新词语, 看看谁组得多又妙。这样的作业设计, 不仅给学生留出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还适时地引入了竞争机制, 使学生不再视抄写词语为苦事, 而对其充满兴趣。
二、作业的布置要体现层次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发现, 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在生理、心理、知识水平、接受能力、意识倾向、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如果一味地为这些学生布置一些完全相同的语文作业, 必定会导致优秀的学生“吃不饱”, 较差的学生“吃不了”的情况出现。因此, 在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方面, 广大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实际水平, 对作业的量度和难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获得一定意义上的进步, 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在给学生布置写观察日记的作业时, 教师可以对好、中、差三类学生进行不同的安排。对于优等生而言, 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必须细致观察、具体描写, 同时还要对事物表达出一定的喜爱之情;对于中等生而言, 教师在要求其进行细致观察的同时, 还可以要求他们必须做到条理清晰、描写具体;对于差等生而言, 教师只需要求其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 能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 写一段有条理的话即可。这样, 不但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协作能力, 还有效地解决了“吃不饱”“吃不了”的问题。
三、作业的布置要注重探究性
探究是学生互相学习的过程, 也是进一步碰撞思维、发挥潜能的过程。因此,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多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质的语文作业。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往能力。例如, 在布置作文作业时,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平时自己制作一本作文集, 将自己的作文进行整理, 并在每一次的作文课后,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其中的优秀作文进行编辑与评选, 最终组成一册班级优秀作文集;或者在学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后, 教师适时地安排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或者在一节语文课结束后, 教师适当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延伸性的作业, 如编辑专题手抄报、黑板报, 进行书法、绘画创作, 交流读书心得等活动。在这些需要合作、探究才能完成的作业中,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还可以使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四、作业的布置要注重实践性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广大教师往往只注重作业的功能定位, 将作业限制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 认为学生做得越多, 记得越牢, 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 因此作业的布置一直较为重复和单调。然而, 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进一步要求, 而且枯燥、单调的作业也极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广大语文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 多为学生布置一些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 增强作业的实践性, 让学生对作业始终保持一种新鲜感。比如, 在学完《燕子》一课后, 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观察作业, 让学生走进大自然, 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燕子的可爱, 进而写一篇描写大自然的观察日记。这样, 学生不仅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 还可以为自己的观察日记寻找有益的素材, 充分抒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又如, 在教学完古诗《春雨》后, 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家庭作业,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彩色画, 从而使学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诗中的意境。这种实践性的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真切的感受和体验, 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 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它既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布置得当, 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我们应该积极对其进行探索, 不断丰富作业的形式, 充分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使学生在适合的自己的作业中获得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并乐在其中。
参考文献
[1].沈沪宁.优化语文作业设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0 (08) .
[2].杨夕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再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 2010 (35) .
[3].沈会菊.试论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优化问题[J].小学教学参考, 1999 (04) .
[4].郭会新.孩子, 别为家庭作业而发愁——对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思考与对策[J].新课程 (教育学术版) , 2009 (06) .
[5].张显燕.让作业增效让言语生根——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操练的实效性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 2012 (33) .
【职高语文作业的布置】推荐阅读:
职高学生的语文困惑05-31
职高语文课堂11-01
职高语文高一05-31
职高语文教学的生活化08-18
职高语文教育10-20
职高语文阅读教学08-27
职高生学习语文05-12
我国职高语文教学05-18
职高语文教学方法12-16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高语文教学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