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作业布置的艺术性

2024-10-07

语文作业布置的艺术性(共12篇)

语文作业布置的艺术性 篇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 语文素养对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全面发展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学基本环节之一的练习设计是实施素质教育, 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 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 教师要讲究作业设计策略, 优化作业设计方法。

目前, 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 语文作业在设置环节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作业设计理念落后

语文素养包括了语言文字的学习、积累、应用、学习方法、习惯, 还包括成为人格主要内容的文化品格、审美情趣、思维等等。然而, 现行的作业依旧还沿袭着传统的操作模式, 更重要的是沿袭了传统的作业目的——为考试而做作业。在这一目标的指挥下, 教育的主体已不是学生, 而是一个装知识点的容器。这样教育出的孩子只能是思维僵化、墨守成规的机器。

二、形式单一, 缺乏多样性

现在的作业设置仍旧还是以写为主, 无论是抄写字词, 还是每课一练, 都基本是书面作业。准备考试的时候就更不得了, 试卷是铺天盖地来, 学生写到晚上一点多钟也写不完。而且语文多短期作业, 阅读、观察、思考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这种错误的作业形式不仅降低了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也阻碍了作业目标的达成。

三、作业内容狭隘

著名的语文教育专家刘国正曾分析语文教育的主要问题有:“第一, 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 把语文课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第二, 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第三, 题海战术, 学生苦不堪言。”作业内容局限于静态的学科知识, 远离生活, 缺少实践性和思考性。结果只能让学生对语文失去兴趣, 教学效率低下。

语文作业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一环。好的作业设计, 不仅可以巩固一堂课所要求掌握的知识,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 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可以作如下尝试。

一、分层型作业

目标分层是分层作业的出发点和归宿, 目标分层要求使目标既符合教学的基本要求, 又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水平。一般来说, 目标分为A、B、C三层:A层为基础层, 是基础较差的低层学生应该到达的基本目标;B层为发展层, 它既是A层学生的冲刺目标也是基础中等的中层学生的基本目标;C层为挑战层, 是为基础好的高层学生设计的, 同时也是B层学生的冲刺目标。当然C层的学生在完成C层的目标之后, 可以给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促使他们向更高层次发展。为配合分层目标, 就要实行灵活的弹性作业形式, 作业的完成不一定要求统一的形式, 规定统一的时间, 对于思维缓慢的学生可以相应延长其完成作业的时间, 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完成方式。适量、适当的作业和练习要求, 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

二、自主型作业

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 更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从而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

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的需要, 教师可设计这样几个类型的自主型作业:①想象性作业。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展开合理想象, 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同时也锻炼学生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②专题搜集性作业。专题搜集就是指围绕某一专题, 利用书刊资料、网络等渠道广泛涉猎, 收集整理信息, 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 精心设计物化形式, 以表达、传递信息。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主动求知, 学会合作, 学会搜集信息, 这将有利于提高他们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研究型作业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 开发自身的多元智能,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真正成为个性健全发展的人。如在学了《祝福》《药》之后, 给学生布置一些研究性问题:如何认识柳妈和祥林嫂的谈话?人血馒头不能医好华小栓的病, 要医好中华民族的大病, 需要怎样的药?虽然这些论题都比较大, 但只要教师做一些相应的引导, 学生还是很乐意去做的。

总之, 在实施新课改的大背景下, 教师的语文作业观亟须转变。语文教师要以新课标精神为依据, 确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 要树立起语文作业设计新理念, 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 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得到发展。

语文作业布置的艺术性 篇2

第27卷VOCATIONALAND TECHNICAL EDUCATIONVol·27

总第468期(TeachingResearch)GeneralNo.468

收稿日期: 2006-04-06

作者简介:励珍英(1969-),女,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论。

新课标下职高语文作业的布置

励珍英

(象山县职业高级中学,浙江象山 315700)

摘要:职高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新课标下布置语文作业,应以夯实语文基础知识为前

提,提升语文能力为目标,并且双管齐下;要激发学生探究、钻研的热情,培养创新能力;

要因人而宜,避免“大锅饭”和操之过急的现象,突出应用性。

关键词:职高生;新课标;语文作业

中图分类号:O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06)14-0067-02

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

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

展,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本着这一要求,在新课

标下职高生语文作业的布置应考虑以下方面。

一、作业布置应以夯实语文基础知识为前提,提升语文能力为目标,并且双管齐下

有些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从不让学生抄写生字

词、解释重点词语,认为这种对知识的强化训练是

一种传统的作业方式,新课标下应从掌握这些知

识点转移到着重培养学生思维、掌握解题技巧和

方法等方面,再无必要做这些练习。笔者认为,这

是失之偏颇的。对高中生(尤其是各方面知识能

力较薄弱的职高、综合高中学生)抓好基础知识很

有必要,以上这种舍本逐末的方法不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字词是句的基本单位,把握这些基本

知识,对文章句子的理解、段落的分析、文章整体的评价都有很大的帮助,甚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考阅读文中,往往就是由于个别词语的障碍使得学生无法解答整道题,这在文言文的阅读中更是突出。如果错解了某个关键词,就会

“一步走错,满盘皆输”。因此,职高语文仍要抓好

基础,将背诵课文、落实文字及抄写精彩片段等作

为常规作业的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适当布置一些能力题,如造句、仿句、写作文片段和课外阅读等。布置这类作业,要尽量做到内容与课内文章密切相关,难度适中

或略超出课文,最好能贴近学生的生活或现实,容

量上要求短小精悍。设计题目的形式,可以是对

关键词语的解释、对句子的理解、对语段的分析、鉴赏评价文章的修辞手法、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和

写作特点等。

二、作业布置要激发学生探究、钻研的热情,培养创新能力,开发潜能

新课标明确规定:高中语文继续提高学生观

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

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

极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例如,在学习了

莫泊桑的《项链》之后,布置学生写读后感,让他们

分析玛蒂尔德的悲剧性。学生经过探索、分析,对

传统的“爱慕虚荣”的观点有所突破并另立新颖的观点。有的学生认为,玛蒂尔德丢了项链是一件

好事,“使她从幻想回到了现实,踏踏实实地生活,懂得了生活的真谛”。有的学生写道:“挫折、失败

并不是一件坏事,它让女主人公成长了许多,因为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当然在转化时

必须会痛心疾首,玛蒂尔德就承受了10年的艰

辛,但当她走出这个误区时,却是多么幸福。”

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方式也是多样的。

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可以以组为单位或以

程度不等的优差生组合为单位展开讨论。在讨论

中,倾听别人的意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和团队的精神,在不同的学习伙伴中获得不同的精神营养。

三、语文作业布置要因人而宜,避免作业“大

锅饭”和操之过急的现象

职高生个性差异较大,语文教师应针对不同

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层面、不同难度的作业,保证

每一个学生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任务,巩

固必要的知识。教师要拓展学习空间,开放性地

布置作业,使其呈现出一定的弹性,学生根据个

性、兴趣、能力等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教师

也可以根据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和对学生的不同要

求布置适应的作业。例如,学习了钱钟书的《读

〈伊索寓言〉》一文,布置课外作业时就可作出开放

性的题目。稍难的如模仿《读〈伊索寓言〉》里的写

法,另写一则寓言故事;比较容易的题如仿写句

子,写一段“讽喻”性的文字,以物喻人,可以是“家

电”,可以是“服装”,也可以是“食品”等;再简单

一点的,可以提示一些词语。

在布置作文时,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写全篇,一

部分学生则写一些三四百字的片断。在一个片段

里,也可根据个人特长侧重于某一方面,如描述性

语段、叙述性语段、议论性语段等。

四、语文作业要突出应用性

(一)让语文作业走进生活

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的语文资源,语文作业要

让学生走向社会、体验生活。教师利用学生的生

活经验,布置一些和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实用性较

强的习题。比如,告诉他们留意身边的环境,如影

视、报刊、广告、网络、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

情等。要求学生会读、会写、能理解、能积累,使语

文课程运作与学生言语能力的发展同步进行。同

时,注意聆听别人的话语,并随时积累有意义的俗

语、谚语、歇后语、格言等,并在课堂上交流。

随着社会和科技进步,计算机日益普及,网络

语言大量出现。对于它们,不能以一般的语言规

范去要求。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传统的汉语。笔者曾经布置作业,让学生找出平时使用的一些网络语言,谈谈自己的看法。从作业情况

看,学生作了认真思考。通过这样的作业,学生形

成一个共识:每一事物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条件和

存在的合理性,作为旁观者或使用者,应用扬弃的眼光去对待,不全盘接受也不全部否定。

(二)作业布置要走出文本

职高生比较好动,不愿死啃书本,教师应适时

改变作业形式,让学生走出文本,让作业走出文

本。如开展辩论、即席发言、讲故事、谈自己的经

历、观察自然界并写观察日记等。

(三)与其他课程沟通

语文与政史地、数理化都有其内在的联系,语

文是基础学科。学生课外阅读对象不只是局限于

一些文学作品,如《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中国历

代名人》、《数学与生活》等,都可以作为阅读材料,目的在于开拓视野,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随着新课标的广泛实施,语文教师如何布置

作业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其中重要的一条

是处理好文本和课外、知识和能力、短期目标与长

远目标的关系。

The Arrangement ofChinese Exercises in Senior

Vocational School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LiZhenying

给孩子布置作业的艺术 篇3

这篇文章共四段。前两段孩子昨天已会背了,今天的任务其实只有两段。但孩子却不同意,嫌太长,要求只背三段,妻子又不认可。于是,母女俩顶起“牛”来:一个在那里满腹怨气,泪汪汪地抱着书本发呆;另一个满腔怒气,板着脸缝衣服,不理睬女儿。

看着母女俩这种互不相让的架势,我走过去对女儿说:“这么长的文章,只背诵后两段吧!我们的孩子这么聪明,一会儿就会背了。现在是9点半,我保证你10点以前能背下来。不信你试试看!”女儿抹了抹眼泪,情绪有所缓和。我告诉她:先把这两段文章的故事情节、段落大意弄清楚,像讲故事一样讲出来。然后念两遍、试着背,背不下来时把不熟悉的地方多看几遍。用这种讲、背、看、记的方法背课文,效果特别好。女儿点点头,就照着做了。

不到一刻钟,家里便响起了女儿欢乐的笑声:“爸爸,我背下来了,检查吧!”我走过去一听,她并不是只背后两段,而是从文章开头背,而且背得有声有色,感情真挚,挺顺畅。我让女儿看看表,她不好意思地笑了。

小学生意志力比较薄弱,忍耐性差,认识事物笼统模糊,往往不知道能否和怎样去完成任务。家长或老师在给孩子布置任务时,如果不分辨孩子的这些特点,不注意孩子的接受能力,把一大堆问题一股脑儿地堆给孩子,便很可能把孩子给砸蒙了,吓倒了,产生怠惰心理,拒绝领受任务。就小学生背课文来说,他们善于机械记忆,缺乏意义识记的训练和能力,长长的课文只靠机械记忆要背下来的确很困难。我采用化整为零的办法,让孩子掌握讲、背、看、记的要领,孩子不仅很快完成了任务,而且主动背诵全文以显示成绩和“聪明”。针对儿童的这些心理特点,家长或老师给孩子布置作业或任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渐进性原则。每次只要求孩子摘一个果子,而不要让孩子一下子去面对一树果子。

二、可行性原则。不要让孩子去摘树梢上根本够不着的果子,只让孩子摘跳起来能摘到的果子。

三、新异性原则。孩子对很容易摘到的果子——没有一定难度的作业没兴趣,这样的作业对孩子也没提高,因此也不要布置给孩子。

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艺术 篇4

一、语文作业要重“质”减量

针对语文作业种类繁多的问题, 笔者首先做出归类分析, 按功能划分, 把注音本、田字本、大横格三项作业合成一项, 这三项作业基本上都是字词句的认知训练, 大都集中在大横格上, 字词每个两遍, 要求背诵的课文抄一遍, 很多人问:那么少的量, 学生能记住吗?其实, 学生能记住与否, 跟他写多少遍的关系不大, 有的学生记忆力好, 或记忆的方法好, 在上课时就已经记住了。而到了考试的时候学生还得再记, 这就导致了资源的重复浪费。教师与其逼迫学生学会投机取巧, 还不如“化敌为友”, 少留作业。

二、要多布置自主性作业

自主性作业的设计就是把课后作业的布置权下放给学生。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一次作业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 它是学生自我布置作业的方向。接下来是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作业要求自主地设计作业的内容、形式和完成方式。根据不同课文的要求, 教师可以寻找一个最佳切入点, 既让学生自编作业题, 又注重激发他们在自编中的创造性, 把作业的“老面孔”演化为多种多样富有创意的作业活动。如教授《富饶的西沙群岛》时, 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些四字成语和一种新的写法——总分段式。由此,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自己设计作业题, 检验自己对课文中四字成语和总分段式写作方法的掌握情况, 设计好的作业题要自己独立完成。学生根据这两方面要求分别设计了自己的个性化作业。设计作业本身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这就要求设计者对这两部分知识掌握好, 不然就没有办法完成作业。因此, 也就使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这样的作业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又因为有共同要求的约束, 最终达到了殊途同归的效果。

三、作业视角和广度生活化, 让学生找“活水”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一切生活都是课程。”“社会即学校, 生活即教育。”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语文的活水, 生活有多广阔, 语文的世界就有多宽广, 若使语文离开生活, 就犹如鱼儿离开了池水, 不能存活。如果语文教师仅把语文作业局限在书本的范围里, 那么其培养出来的学生视野也不会开阔, 思维也是单一的。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很多资源与信息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培养其形成“大语文观”。中国的节日很多, 每个节日都蕴含着一定的文化, 利用节日资源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 这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习得教育。比如利用“母亲节”, 我会让孩子在腹部捆上一些重物, 帮助妈妈干一天活, 在劳动中让其理解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进而懂得感恩, 并完成一篇文章;“元宵节”, 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夫子庙人山人海的热闹景象, 买一个自己喜欢的花灯, 亲手跟父母学做元宵, 感受中国人的“团团圆圆”;“学雷锋日”, 组织学生义务劳动, 体会助人为乐的意义;“春节”, 让学生查查各地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与春联, 感受祖国节日的文化内涵等。此时, 作业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生活中, 进入了孩子们耳濡目染的坏境里, 当老师布置了这些浸润浓浓生活味的作业时, 他们还会觉得作业枯燥吗?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读书匠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作为教师, 也应该引导鼓励学生多读书、多看报、关心国家大事, 平时利用班会晨会时间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热点话题, 比如:你认为小学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网络, 面对亚运会奥运会, 我能做什么, 谈谈我们身边的不文明现象等, 讨论结束后让大家写心得体会。在这样一个和谐的学习讨论氛围中,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还让学生获得了更多对社会的认识和自我的塑造, 在无形中让他们在思想上成长了许多。

其实, 如何让布置的作业发挥它的效果, 是笔者在教学中一直困惑的问题。我认为作业能不能发挥它的作用, 除了恰到好处地结合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练习以外, 还取决于学生是否认真地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生课堂上完成的作业很显然比家里完成的作业效果要好, 原因是学生在家很多时候是应付地去完成, 而在课堂上往往能比较认真地去完成。如果时间允许, 教师可多将一些课外的作业放到课内来完成, 以此来提高作业的效果。

总之, 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作业获得语文能力, 还应让学生在人生最宝贵的童年时代有一段丰富多彩终身难忘的语文生活。教师通过布置开放性语文家庭作业, 让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让每一个孩子在新课标的蓝天下, 多一点空间去探索, 多一点时间去思考, 多一点机会去体验, 多一点困难去解决, 多一点自由去呼吸……从而让语文家庭作业焕发出无限的魅力。

摘要: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自控能力较弱, 因此, 语文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往往会布置一些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 例如, 抄写生字、课文等。教师是想通过这些重复性的作业从时间上来控制学生, 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习上。其实, 这样做的结果导致了大部分学生对这些作业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对于学生的学习没有一点帮助。那么,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布置课后作业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 对此问题进行了具体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布置,新课程标准

参考文献

[1].任敏.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施.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06-30.

如何布置语文假期作业 篇5

假期作业布置首先要考虑到这是假期,是学生以休息为主的时间,成人尚且享受假期,孩子们就更需要,同时享受假期也是他们的法定权利。其次,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孩子们喜欢动手实践,喜欢旅游,喜欢游戏,喜欢看电影电视,就鼓励他们多参加这些健康有益的活动。再次,根据寒假自由时间较充裕、生活领域较广阔的特点,引导学生试啃文学名著、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参与社区活动。因此,假期作业布置要遵照国家法律,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坚持大教育观,针对假期特点,结合本地条件,实施素质教育,算算学生的时间帐,班主任统一调控各科教师作业布置总量,避免学生重复机械繁重作业,讲求做作业的效率。

假期作业的布置,在考虑年级特点的前提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自由自主。

在孩子自由的时间和空间里,自由地完成自己设计的作业、做自己想做的事。老师尝试让孩子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设计“自己的作业”。自己喜欢读的书,由于学习紧张没有读,现在可以安安心心、安安静静地阅读;自己喜欢做的实验(观察、制作、家务劳动、社会实践等),由于学校没有条件,现在可以从从容容地实验、实践;自己喜欢的调查,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进行,现在可以大大方方调查、采访。

二、鼓励引导。

如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扩大知识面和视野,写学习笔记,也可算作是一种假期作业;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社交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写下心得体会,也是一种灵活的假期作业。引导学生利用假期练习写字,一笔一划横平竖直的把汉字写好。

三、巩固与预习

浅谈语文作业的布置 篇6

一.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强调以人为本。因此, 作业布置应以学生为中心, 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和自主权, 选择最能体现自己才能的作业形式。利用课外时间, 可布置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演课本剧、办小报、搜集广告及产品说明书、介绍当地名胜、举办校园演讲或诵读等。在众多活动过程中, 从学生的需求、目的、兴趣出发, 学生不仅得到了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 将课程上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主学习的自学能力。

二.注意作业的多样性

语文家庭作业就其类型而言可分为:练习型、准备型、扩展型和创造型。练习型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准备型作业是让学生预习以后的课程;扩展型作业主要用来考察学生能否把熟知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新的情境;创造型作业需要学生在完成的过程中整合一些知识和技能。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身心特点,精心研究和设计,注意不同形式的作业搭配,要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能只重视书面作业,对于其他形式的课外作业不够重视,甚至排斥。语文家庭作业就其形式有以下几种:复习、预习、阅读课外书籍、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活动作业。练习形式的多样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各种形式的作业相互补充。题型设计要能创造情境,激发学生思维的欲望和冲动,并留有让学生创造发挥的余地。

三.因材施教,注意作业的层次性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的作业也要层次分明,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也应该要体现“层次性”,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有的学生基础好,教师应要求这样的学生做作业时积极探索、努力思考,在作业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对另一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评价时要求就要与基础好的学生区分开,要求只能逐步提高,一次比一次上一个台阶。开始时,只要求他们态度端正,不可有马虎的思想,更不能有偷懒的行为。在达到这一点的基础上,再要求他们作业要漂亮,包括写一手漂亮的字,能听懂课文大意,作文能文通字顺等等,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认识到只要严格要求,就会有进步;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

四.作业的趣味性

作业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愿望等学习要求和心理需求,可以与唱、画、玩、演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联系起来,寓练于乐,在轻松的情景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必要条件。家庭作业总是背课文、抄生字词等如此一类的,这常常会使学生们感到枯燥无味。要使作业起到应有的作用,就应要求作业类型多样化,用新颖有趣的作业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努力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

实践证明,把课外作业由机械单调的抄写变为灵活有趣的作业,由教师统一布置的作业变为学生自主选择的具有层次性的作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已更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创造性的语言学习。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把学生看做一个完整的人,相信学生的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信任学生的潜能可以在他们自己选择的学习方式中得到发展;教师应以真诚、坦率的态度面对学生;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情感和意志,把自我实现的抉择权留给学生,从而确立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发展观。总而言之,语文作业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要从学生兴趣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出发,要从强化教学目标出发,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农村小学英语布置课后作业的艺术 篇7

一、从学生实际出发, 设计富有个性化的作业

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 分层分类地布置作业, 力求让每位学生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我们所面对的是全班同学, 他们既是一个整体, 又是完全不同的个体, 可以说, 没有两个学生是完全相同的。学生们的知识基础不同, 理解能力不同, 对问题的看法不同, 对知识的接受情况不同, 自然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对此, 我们绝不能强求“整齐划一”。而应该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 布置每个学生都力所能及的作业, 而又不限制学生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作业分为三层次:一, 听录音, 仿读对话;二, 表演对话;三, 和你的朋友一起根据今天学的内容创编新对话。 (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任选一个做) 比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1 How tall are you?询问别人的身高和体重一课时, 我就采用家庭作业分层的方式:优等生用写作文的方式来描述自己与别人的身高与体重, 最后用比较级的形式得出A is taller/heavier than B;中等生则结对表演对话;让程度最差的学生回家听录音仿读对话。这样各层次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二、好帮差, 结对完成课后作业

课后我常让一个优等生和一个学困生一起来完成一个对话, 优等生说一段话, 学困生根据故事内容给故事配图, 或说几句简单的话语。这样尽量各显所长, 为学困生创造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结果几次作业下来, 我发现学困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了, 并且学习态度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转变。课外作业不再是负担, 而是变成一种学习的乐趣了。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帮助, 没有距离, 没有恐惧, 用学生自己特有的学习方式相互学习, 自然很快学会知识, 表演起来也更加流畅、生动, 从而使每个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 设计生活化的作业

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努力寻找和学生生活有关的内容。只有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 才是学生乐于关注的;只有学生乐于去关注的, 才是有效的。同理, 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也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而不是生搬硬套布置一些学生感到很陌生的作业。例如, 现实生活中的许多英语单词:salad, hot dog, pizza, coffee, coke, 衣服标签上的size等, 因为他们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学生每天都能接触到, 所以学起来就很轻松自如。所以为了便于教学, 我经常告诉学生随时注意观察我们的周围, 将与英语有关的内容统统收集起来, 形成自己的英语小锦囊。经过一段时间的收集、整理后, 请学生将自己的成果拿到学校进行交流评比, 看看谁是英语收集小能手。这种方式既能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又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让他们深深地感受到英语就在身边。这种作业形式不仅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 而且让学生觉得新奇有趣, 学生会欣然授受, 那么作业效率也就会自然而然提高了。

四、自编自创、布置多样化作业

人与生俱来就有一种好奇心, 这种好奇心会使人在面对陌生事物时想一探究竟。因此, 有经验的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作业, 告诉学生如何运用探究的方法, 采用不同的建议去完成各种各样的课后作业。例如组织学生开展课外英语活动, 但这种活动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 而是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英语课外活动。比如表演英语短剧 (小红帽) , 讲故事, 朗诵诗歌, 举办英文歌曲演唱会。这样既可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也可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

五、结语

“教者有心, 学者得益”。合理有效地布置课后作业, 既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作业, 又能使课堂教学得到更好的补充与完善,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对于小学英语来说, 布置课后作业有两方面的好处, 其一, 对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其二, 可以借此检测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在布置课后作业时, 一定要以英语新课标的标准为依据, 注重使用形成性评价促进教学, 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 这篇文章将就如何为小学生留英语课后作业发表一下我个人的建议。

初中历史作业布置与批改艺术探讨 篇8

一、历史学科的作业布置应讲究艺术性

1. 多布置预习性作业

新课程理念要求课堂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强调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为此,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指导学生收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 培养学生的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而在这其中, 最重要的手段便是布置预习性作业。像这样的作业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是“提纲式”作业, 就是要求就教材内容列出读书提纲, 理出主要知识点, 待下节课上课前抽查;二是“习题式”作业, 就是根据大纲要求, 把课本知识转化为习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 边预习边做习题, 习题要有一定的综合性和启发性, 要涉及主要知识点, 难度要适中, 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知识,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历史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做好课堂笔记

做好课堂笔记是课堂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否科学地做好笔记, 是检验是否能调动学生各个学习器官听讲即课堂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好的笔记可以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学习和复习的资料。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多介绍做笔记的方法, 如圈点法, 重点摘录法, 重、难点体会法等。实践证明, 能科学做笔记的同学成绩就好, 不会做或胡乱笔记的同学成绩往往差很多。因此, 课堂笔记在中学历史课教学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

二、历史学科作业的批改艺术

1. 批改学生作业时要注意学生作业信息的反馈和讲评

教师不重视学生作业讲评, 学生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作业评讲, 不一定要求有批有评, 但对一些典型的习题一定要认真讲评, 让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当然这个讲评过程也要讲究艺术, 对作业一贯认真或进步快的学生应多表扬, 使之得到鼓励;对普遍错误的作业应讲明错的根源, 根据不同错误讲清应对的策略。

2. 作业批改可采用多种批改方式: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

批改作业要讲究原则性 (即做到“有发必收, 有收必改, 有改必评, 有评必补”) , 也要讲究灵活性。如我们有的学校往往只有一本练习, 习题质量比较高, 这就要求全收全改;而对一些探究题、思考题, 每位学生的观点不一样, 就要求面批面改。又比如对待一些家庭作业、课堂笔记, 为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可采用分组批改、抽查批改的方式。

初中语文定量性作业的布置 篇9

一、端端正正写好字, 练出好习惯

写字作为语文学科基础入门之学, 在小学阶段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学校为此开设了专门的书法课, 学生书写大多能做到一丝不苟, 毫不懈怠。到了中学, 写字的地位一落千丈, 盛世不再。书写已犹如一位被人冷落的弃儿而少有问津。很多语文教师平时仅仅注重对学生内在语文素养的浇灌与培育, 轻视甚至无视书写外在素养的励炼与提升, 学生也只顾做文, 不重书写。于是乎, 呈现于眼前的便是这样一番“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书写景象:形近意远的李代桃僵;音同字异的随便通用;笔画稠密的掐头去尾;结构扶疏的添枝加叶。有的笔顺颠倒;有的部首错位;有的字迹潦草怪异, 难以辨认。随着电脑的普及, 学生的交流方式也与时俱进, 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驾驭冰冷枯燥的网络汉字, 平时和同学交流, 都依赖于网络, 甚至作业也是通过网络上交给老师, 对于灵动飞扬、极富活力的手书汉字的接触却日渐减少, 这些不得不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思考。

书写要求学生做到写字姿势正确、方法得当、笔画优美、结构合理, 这些学生都知道, 事实上学生写好字除了掌握正确的方法外, 更可贵的是持之以恒的“练”。进入中学, 科目增多, 时间确实很珍贵, 加之省教育厅最近也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时间, 所以我们不可能占用太多时间,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根据实际需要去定量, 定好字数, 控制时间, 但力求做到每日必做, 时刻提醒学生书写的重要性, 养成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培养学生坚定执着的精神。

二、认认真真朗读, 读出语感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都知道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每一个语文教师也知道在平时的课堂中运用朗读教学来提高效率, 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或者只强化课文中的字词的识记积累、课文篇章结构的分析鉴赏, 或者以讲代读、以默看代替朗读, 导致学生对课文内容在细读精读方面深入不够, 对文章理解肤浅, 感悟不深。无法实现“新课标”提出的“要让学生充分的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目标。所以我们也不难发现, 学生在课堂上所呈现出来的朗读水平良莠不齐, 有的同学不愿读书, 有的同学不敢读书, 有的同学即使尝试了也是读破句, 音调、语速不到位, 这样文意自然就不甚清楚, 必然造成理解上的障碍。但同学们点评的时候, 同学们都能指出其中不足, 为何学生们都成了小小理论家呢,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实践的少, 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朗读训练, 所以我们必须把朗读延伸到课外, 必须作为一个定量性作业布置给学生。

朗读是打开语文文学殿堂的一把钥匙, 无论是在新课标下服务于中考, 还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朗读作用不可忽视。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说:“每天朗读15分钟是美国教育的秘诀。”也许这句话能给我们一些重要启示。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作为每日不可少的定量性作业, 只要我们坚持下去, 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用用心灵去拥抱语言, 与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 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 朗读一定会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

三、快快乐乐体验生活, 寻找生活之“米”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被封闭在课堂的小圈子里, 接受单一机械的语文“训练”, 缺乏生活经验对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家长在升学考试竞争的氛围下, 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 除了学习, 其它一切都与孩子无关, 衣食住行全都包办, 孩子完全脱离了社会, 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 缺乏生活经验对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 缺乏对生活中写作素材的积累, 这就是所谓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平淡乏味、题材陈旧、内容空泛、言之无物、无病呻吟、缺少真情实感。所以作文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积极地参与生活, 叶圣陶曾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的的事勉强拉到笔底下来, 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为着写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 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人的责任, 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必须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 作为一个定量性作业, 让学生去参与生活, 去体验生活, 从中有所感受, 有所发现, 有所思, 情有所感, 心中的积蓄也会日渐丰盈起来, 何愁生活无米, 何愁下笔无神呢!

语文就是生活, 生活就是语文, 让学生有一颗灵动善感的心去体味生活, 那生活中的精彩世界就会更多地呈现在孩子面前。我们要让学生在生活中乐学语文, 在生活中乐用于文, 学生才能更好地学好我们的语文。

对小学语文作业布置的探讨 篇10

一、重“质”减量

针对语文作业种类繁多的问题,我首先作出归类分析,按功能划分,把注音本、田字本、大横格3项作业合成一项,这三项作业基本上都是字词句的认知训练,都集中在大横格上,字词每个两遍,要求背诵课文抄一遍。很多人问:那么少的量,学生能记住吗?其实,学生能记住与否,跟他写多少遍的关系不大,有的同学记忆力好,或记忆的方法好,或许在上课时就记住了,再抄5遍10遍只会增长厌烦心理。记得我小时候,老师让我们把字词写10遍,我们就学会了投机取巧的办法,手握3、4根笔,握成一竖行,一次就相当于写了3、4遍了,跟留2、3遍的道理是一样的。而到了考试的时候还要再记,重复浪费资源。与其逼迫学生学会投机取巧,还不如“化敌为友”,留少些作业。至于学生能否掌握我还有对策,我与学生立下条约:当天学完的字词或课文必须当天掌握,第二天早自习考,全会的可以免去这些作业,错个别的可单改错字即可,“全军覆没”的则甘愿按原来的量完成作业。如此坚持几天,大家都看到会的同学享受的优待及带来的种种好处,便都自觉学习生字词了。再加上同学们看到别的班同学作业多,自己作业少,心里就觉得很美,还能增进向师性。如此,学生可减轻一半的作业量,基础知识也掌握了,老师也省下了许多批改作业的时间。

二、注重作业的趣味性

教学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然而有些语文作业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形成了一个一成不变的无趣模式,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果我们的作业设计富有创意、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定会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我们要相信每个儿童都有巨大的学习潜能,儿童唯有把自己所有的感觉情绪和智慧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才能发挥学习潜能。因此,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在作业形式设计上,要把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力求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并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制作、游戏等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如在学习古诗《绝句》过程中,我让学生在理解诗意后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把诗中描绘的美景画下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习古诗的兴趣。又如在教学生学习生字时,为了能把识字、记字变得生动有趣,我根据小学生好动手爱动脑的特点,引导学生在预习生字时根据字的音、形、义的特点设计谜面、歌谣、顺口溜等进行识记,唤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寓识字于愉快有趣的猜猜玩玩中,使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三、作业要彰显个性

人和人的个性爱好、能力是有差异的。之所以360行,行行出状元,就是因为他自身技能得到充分发展了,所以语文老师的职责在于传播知识,让学生学语文,爱语文,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但没有义务把每个学生都教成语文家,从而遏制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发展。原来我们留的作业都是抄某些词或某篇课文,每次一留作业,学生总是垂头丧气,把它当成一种负担,何时能让他们把作业当成一件好玩的事情去做呢?如学了古诗,我便留了一项作业,让学生为古诗配主题图,同学们很兴奋。

四、适当布置实践性作业

浅析有效语文作业的布置 篇11

布置作业是各科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作业在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外作业的布置,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巩固知识。但是,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成为每一位教师所深思的问题。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为学生布置有效的作业。

为了让作业更为有效,教师必须明确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的有益补充和延伸,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摇篮,不能把学生绑缚在死记硬背上,要更新观念,重视疏导。

一、作业设计要体现趣味性,让学生喜欢做语文作业。

一直以来,作业的功能被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直接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时总要贪多求全,生怕有遗漏,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事实上,能力的高低与机械的记忆书写没有多大关系,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那种机械的书写作业已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些学生经常完不成作业,其实是那些单调的书写作业让他们对作业丧失了兴趣。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的特点,把作业设计得形式多样,争取让作业内容丰富而又不失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全面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作业,比如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实践性较强的作业。

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业要体现层次性。

1.作业量的分层。

对作业量增减的依据是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对其发展的要求。内容简单、容易掌握的就少布或不布,切忌重复布置简单重复性强的机械性作业,这会极大挫伤学生写作业的兴趣。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不留作业,给这些学生减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其他爱好,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发展时间和空间。对于学习能力弱、态度不认真、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2.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选择简单的。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有些学生会知难而进,还有一些学生会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跳一跳,尝试“摘树上的果实”。这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作业,作业要有层次、有梯度、难易有别。对于读书笔记这类作业,低年级应以摘抄为主,中年级要以概述为主,高年级以谈感受为主。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学习相同的知识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如果设计作业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结果往往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语文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我在作业的设计中,撇弃了过去那种强制、命令式的作业布置方式,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多梯级作业,充分给学生留出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优秀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承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三、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传统的作业读写训练量大,形式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效率较低,不能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可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会在学生的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学生在形式丰富多彩的作业诱导下,必然会对做作业产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必将大大提高。

1.演说交际类作业。

可以是演课本剧,如学习课文《三顾茅庐》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演课本剧,起到理解深化、巩固的作用;还可以设计一些辩论题,让学生通过辩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迸发灵感的火花,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把口语交际课中的观点拿到生活中实践一下,学习与人交往,锻炼口语交际、待人处事的能力。这类作业真正让书本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把知识放在生活中进行检验、进行思考,达到了活学活用的目的。由此可知,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

2.读写积累类作业。

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必要的积累,这类作业也是发展语文能力的重点。这类作业可以是把好词佳句摘抄下来,可以写读后感,可以对精彩片段进行比较创作,以提高语言和写作能力;还可以是一些“信息收集”类的作业,对广播、电视、报纸里的内容进行采集,并定期进行交流。通过对学生摘抄内容的跟踪调查发现,经过摘抄等作业无意识地诱导,童话和故事已不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方面,诗歌和散文已经进入许多学生阅读的视野。这类作业的主要作用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语言素材,发展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为更好地进行写作做好了铺垫。

3.奇思妙想类作业。

想象力是创造的源泉,语文作业也可以较多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关注那些自己认为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试探着提出改进办法。如学了《诚实与信任》这一课后,可以让学生来谈谈对“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这句话的理解。

浅谈语文作业布置的技巧 篇12

一、实践性很强的随堂练习

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的作业可以随堂解决, 不需要孩子们课余时间再大费周章去做练习。例如《赶海》这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有这么一句:“咦, 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让孩子们感受语气词的作用, 并且让他们仿造几句带有语气词的句子。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受到文中氛围的感染, 随口就能说出几个类似的句子。这样的作业不需要孩子们课余时间做, 在学习课文时, 利用一点时间, 老师稍加指点, 就可以完成了。这样做既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内容, 加深了对字词句子的理解, 又节省了他们的课余时间, 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增强了孩子们的课堂实践性, 增加了孩子们积极参与的热情, 让孩子们主动地实践、学习, 何乐而不为。

二、自由选择的阶梯式作业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同一个班级中, 学生的综合水平存在差异, 因此, 我们要多给孩子一些自主机会, 给孩子们提供一个由低到高的阶梯式作业, 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由选择。成绩好的孩子选一些有难度的, 这就避免了“吃不饱”的现象;成绩差的孩子选一些基础性的, 这就避免了“吃不了”的现象。实践中, 大多数孩子可以选择一些稍有难度的基础知识类的作业, 让优等生既巩固了所学内容, 让其知道一山更有一山高, 防止优等生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 又超前开发其智力;而后进生则选择一些基础性作业, 这样后进生既能完成作业, 又不至于产生厌烦、自卑心理, 从而继续保持适度的自信心。这既做到了让优等生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断追求新知识、巩固旧知识以保持领先位置, 又让后进生看到了和领先者之间的微小差距, 时刻保持自信心。

三、兴趣盎然的课堂与趣味横生的作业

作业只是老师和学生巩固教学成果的一种方式, 与其让学生被迫地完成作业, 不如激发其潜能, 给其自由发挥的平台。教师与学生间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交流的过程, 因此氛围要轻松和谐, 话题要趣味横生, 否则是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让其踊跃参与到课堂愉悦的交流之中, 同时老师也要充分发掘教材中生动活泼、充满趣味的片段, 让学生仔细品读, 从而让他们主动地从课堂和课文中发现乐趣, 培养他们以读书为乐趣的习惯。

课堂之余的作业也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的一种方法, 但是这种方法如果用不好, 不但起不到提高他们语文素养的目的, 反而可能有负面影响。如果布置的课余作业选题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能力范围, 大家都觉得作业难, 费了好大的力气才一知半解, 哪里还有愉快的心情来欣赏作业, 损害了大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如果布置的课堂作业选题枯燥无味, 则会使本来有一些兴趣的学生逐渐失去兴趣, 使本来没有兴趣的学生更加不喜欢作业甚至讨厌作业。因此, 课余作业一定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理解和接受能力, 一定要使得其产生较高的阅读兴趣, 觉得做课余作业是一件很愉悦、轻松、惬意的事情。只要让作业充满趣味, 学生才不再视课外作业为一种沉重的负担。

总之,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欢声笑语、和谐、互动的实践性场所, 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如沐春风般的感觉;我们的课余作业形式要多样, 内容要丰富, 要使孩子们觉得犹如进入了一个大型购物中心一般可以自由地选择、快乐地选择。它应该是犹如炎炎夏日午后红茶般的清爽, 它应该是凛冽寒风中雪中送炭般的温暖, 它应该是一剂快乐的圣水, 让每个孩子的心都愉快地跳动起来, 让他们爱做作业。虽然我们任重而道远, 但是, 我们在路上。

摘要: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能力, 本文笔者从当下语文作业布置存在的问题出发,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提出了语文作业布置的若干技巧, 即作业布置要注意实践性, 要讲究梯度, 要与课堂相结合等。

上一篇:精英教育的复兴与转型下一篇:新模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