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的策略

2024-09-11

实施的策略(通用12篇)

实施的策略 篇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小组合作既是实际操作问题, 也是理论问题, 需要我们不断去探讨、去研究。合作与交流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结合实践, 谈谈我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探索出的几种策略。

一、科学组建合作小组

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 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 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 让学习优良的学生更能获得自信。此外, 在合作中, 小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 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 如:激励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操作者等等, 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 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二、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

传统的教学评价关注学生个体在整体中的位置, 热衷于分数排队, 比较强弱胜负, 这种竞争性的评价是有局限性的, 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我在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 注重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 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 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 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 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会让大多数孩子都受到老师或同伴的鼓励, 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取得不同程度的进步, 并由此树立自信心迈向成功。像这样以小组集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评价学生,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更有利于我们走出竞争教育的怪圈, 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三、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做出指导

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 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 同教师的参与指导是分不开的。因此, 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时候, 教师不应“袖手旁观”, 更不能做下一环节的准备工作, 而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 在组间巡视, 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和了解, 对各小组合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 教师还应针对学生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 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提供及时的点拨;对完成任务的小组进行检查;对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等。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了教师的参与和指导, 就能避免“短暂繁荣”和“华而不实”的无效合作场面的出现, 学生的合作才更得法, 交流才更有效。

四、小组合作学习应与自主探究有机结合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重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 但并不是万能的, 它还应与其他学习方式有机结合, 特别是与自主探究有机结合, 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合作效应。因为自主探究是有效合作学习的前提和重要保证, 小组合作学习离开了自主探究这个前提, 就如水上浮萍, 落不到实处。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既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在独立思考的氛围中, 倾听、质疑;在与人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达到豁然开朗, 相互分享, 相互交流, 相互说服的目的。

我们要不断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不断总结提高, 在教学中让每个人的思维都得到发展和提升, 使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真正得以体现。

实施的策略 篇2

-----关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的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而“空间与图形”部分在小学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主要包括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四个板块的内容。我们在进行“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时候,必须要以新课标为指导,研读新教材,领会新意图,树立新思维,采取新对策,切实提高“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教学中应该采取的基本策略。

(一)、突出生活化和现实性。

新课程倡导数学教育要回归现实生活,追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尤其倡导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懂得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北师大版教材将“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目的就是要加强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和几何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突出以学生熟悉的居住、生存和活动的现实空间作为学习的背景,引导学生认识图形与物体、建立丰富表象、形成直觉思维,密切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在现实情境中帮助学生顺利地建立空间观念。

1、紧密联系现实原型。

空间观念的形成需要对现实原型的充分感知,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丰富的现实原型的直觉观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原型,让学生按照一定目的,有顺序、有重点地去观察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积累几何形体丰富的感性经验,并让他们通过分析、比较、找出事物的不同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比如,教学“角的认识”时,(1)首先从学生熟悉的实物中抽象出角。通过学生熟悉的剪刀、红领巾、钟面等现实原型,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这些实物,然后有选择性、有针对性地画下大小不同的三种角,在此基础上引出角的概念,实现从实物到相应平面图形的转换。(2)回到现实场景中去找出更多的角。在学生初步感知了角后,让学生回到生活的现实场景中去找出更多的角,在学生寻找时,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在新课引入时的实物图中去找角,再到教室里去找出更多的角,寻找的范围应是学生熟悉的,从小到大的。同时由于教室里看到的都是物体,物体是许多面围成的,而角是存在于某个面上的,因此,应让学生指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切不可笼统地说桌角是角。通过这样三维到二维,再从二维到三维的反复转换,使学生不断认识、了解、把握实物与相应平面图形的相互转换关系,空间观念就会不断地生发并逐步形成。

2、创设丰富有效的情境。

《标准》中对“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呈现大都采用直观几何、实验几何的方式,在教学中,设置情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日常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增加直接经验,启迪思维火花,展示丰富多彩的几何世界,如运用做游戏、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空间与图形”,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例如,《圆的认识》一课,是学生了解曲线图形的开始,与以往的直线平面图形有着本质的区别,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充分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利用主题图,让学生联系自己课下的游戏经历,创设哪种方式更公平的情景?并在小组内与同伴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在逐步的讨论与交流中,有部分学生就会提出正方形游戏时,站在四个拐角的同学比站在每条边中间的同学到毽子的距离远,这时大家一致认为只有站成圆形才公平。接着,我们还可以反问:为什么?有学生就指出,因为站在圆曲线上的每一个位置到毽子的位置始终都是一样的,学生对于圆的特征认识才会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又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时,可以通过设计墙报的花边等教学情景,让学生体会总结出计算周长的公式。通过粉刷墙壁,学习面积的计算。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知识的用途,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3、用好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对几何形体的掌握,总是先从它的感性直观开始的,他们首先被具体的几何形体的外部形式所吸引,随即唤起他们的兴趣,当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倾注在几何形体的感性形式的特征上时,几何形体的结构及运动规律便在他们的知觉中完形,以形成表象。根据由德国的库仑发现并命名的“脑映像”之说原理可知,儿童对耳闻目睹过的事情,不仅在事后的即刻,而且在几小时、几天,有时甚至是在几年后仍有清晰的记忆。学生已有的空间知识和经验,来自于在现实生活中对一些物体的接触与了解,它们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将数学教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无缝链接,充分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找准发展空间观念的支点,不断帮助学生积累空间观念水平的生长点和着眼点,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逐步认识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并在观察、操作、分析、推理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例如,三年级在学习《平移和旋转》时,就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初步建立平移和旋转的概念。首先谈话引入:今天老师是走路来学校的,平时你们是怎么来上学的?学生回答有走、乘汽车等,老师可以归纳:像人在行走、自行车、汽车在行驶,我们说它们在运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或人在运动?第二,分类探究: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一些物体运动时的视频,看看它们是怎样运动的。可以一边看,一边做动作,然后同桌合作,给这些运动现象分类。同学们把火车、电梯、缆车的运动现象分为一类,把风扇的叶片、螺旋桨、指针的运动现象分为另一类。第三,整体感知:像火车、电梯、缆车这样的运动叫平移,物体可以上下平移、左右平移、前后平移。像风扇的叶片、直升飞机的螺旋桨、钟面上的指针这样的运动叫旋转。教师依次出示一些平移或旋转运动的照片,让学生边模仿动作、边思考这种运动现象是平移还是旋转?学生边用手势判断平移或旋转现象,边回答。第四,初步建立概念,会联系生活实例用手势表示平移或旋转现象。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谈运动现象引趣——给平移和旋转现象分类——在动作模仿中感知平移和旋转——概念的初步建立这四个活动,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初步引导学生建立平移和旋转的概念,发展了空间观念。

(二)、强化过程与体验。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空间观念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才能形成与发展。新课标下的“空间与图形”与以往的“几何”相比,突出了将“过程”作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部分,非常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获得直观的经验,在丰富多彩的探索活动中经历过程与体验实例”。同样的知识点,北师大版教材注重让学生感受实际意义,比如,由认识、知道面积单位的硬性规定转变为经历面积单位的产生过程、体验单位统一的重要性,由对面积公式的记忆与单纯计算转变为对面积公式的探索与实际应用,强调了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强调了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

1、加强操作活动。

小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有直观性的特点,一般比较容易理解直观的几何图形与概念,对一些较为抽象的几何概念不能直接理解,要借助直观的演示才能理解。心理学的观念认为,空间观念的形成不像拍照,要想建立空间观念,必须有动手做的过程。这个做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更是尝试、想像、推理、验证、思考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才能逐步把握概念的本质。所以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把动手操作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让他们自己去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让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分析器官共同活动,有利于形成和巩固空间观念。

(1)、操作与观察相结合。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顺序、持久的视觉活动,它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起到重要作用。除了利用已有经验外,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可以从观察活动开始,在观察活动中,学生逐步获得有关几何形体的表象。学生对现实空间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其所处的方位的感知,对物体视图的初步认识,以及对常见的图形的了解,积累丰富的几何事实等,都有需要他们进行观察。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以及交流与讨论,可以了解现实的生活空间和常见的立体与平面图形,理解现实的三维世界,形成良好的空间观念。如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教师引导学生对带来的实物进行摸,滚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征。又如教学对称图形时,让学生运用折、画、剪等活动,能逐渐悟出什么叫轴对称图形的表象。

(2)、操作与思考相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操作启动思维,思维服务于操作。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在体验中构建空间模型,感知体与体、面与面、线与线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产生了位置、方位与变换,就产生了平行、垂直与角,就有各种不同的拼搭与组合。对这些关系的把握,学生就能认识图形之间的各种相互关联和依存,把握其中的各种稳定与变化,由此内化成关于空间的若干结构,这就是空间观念。但这一环节说说容易做起来难。比如,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公开课中,些学生往往只觉得热闹、好玩,并不能很好地进行“数学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例如,教学《认识物体》时,教师课前请每个学生搜集一些实物,如:药盒、八宝粥罐、积木、乒乓球等。上课时教师就请学生搭,看谁搭得稳,搭得漂亮,然后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没有把球放在最底层?把八宝粥罐放在底层要注意怎么放?四种立体图形有什么不一样?这样就不再需要老师来一步步地牵引,而看一看、摸一摸、滚一滚都将成为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

(3)、操作与想象相结合。

学生通过想象绘制和比较放在不同位置上的物体或实物模型,逐步形成各种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如教学“观察物体”时,让学生在小组内观察茶壶,又让学生猜一猜小组内其他同学看到的茶壶是什么样的。并且在想象完后,走到该同学的位置观察一下,在这个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再如学习“面积单位”,在认识1平方分米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看书自学---观察教具---动手裁剪---闭眼想象”来建立1平方分米的表象。又如,学习“折叠与展开”,可以从长方体、正方体的“立体图---动手裁剪展开---闭眼想象折叠”这种平面与立体之间的转换,以丰富的表象作为建立空间观念的坚实载体。

2、引导动态想象。教学心理学认为,动态想象是学生数理逻辑与经验生成的源泉,静态想象只能产生物理经验,而空间观念不仅仅是一种印象,更是一种思考,是一种逻辑,是一种内在的把握,所以说图形的动态是空间观念形成的源泉。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通过研究动态的圆来把握实质,首先让学生用图形纸片研究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并且在同一个圆中所有的半径与直径都相等。在把圆形纸片反复对折的过程中让学生想象会折出多少条半径和直径,有些学生想象成有无数条,有些学生进而认为半径的条数应该是直径条数的两倍,可见动态研究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其次是把两个小球分别系在一根绳上和一根橡皮筋上,通过不断加速的转动让学生想象,小球划出的图形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一个是圆,一个不是圆,由此引导学生体验圆的本质特征。再如在教学平移时,引导学生闭着眼睛想象当金鱼的嘴向前移动一格,这条金鱼也向前移动了一格;嘴再向前移动一格,金鱼也向前移动一格,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使学生把部分与整体在平移运动中融合起来,只有达到这样的认识,由点的移动距离来确立物体的移动距离才能得以内化。又如在研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设计一组运动的拼搭游戏,三条线段,两条是分开的,让学生想象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再进行变化,把其中一条缩短,能否围成三角形;再把缩短的一条增长,能否围成三角形,第三种情况两条短边之和正好等于第三边时也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时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其中一条短边增长一点点,你很难想象到的一点点,你说这时能否围成三角形,让学生在这样的想象中构筑自己的心理图像,由此进一步理解这一原理。

3、组织有效合作交流。

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培养空间观念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学生要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观察、测量、动手操作、对周围环境和实物产生直接感知,这些都不仅需要自主探索、亲身实践,更离不开大家一起动手,共同参与,合作交流。因此,我们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讨论交流、合作实验。同时,把握好合作交流的时机,在学生产生疑难时、在质疑辨析时、在总结概括时,引导学生主动地与同伴合作交流,积极地表达自己对几何空间的看法,倾听、接受同伴的正确意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集思广益中产生新的思考,建构、完善自己的空间认知结构。例如,在探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开展“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动。学生在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已经充分体会到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可以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纸片,先让学生想象一下,怎样把三角形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通过讨论一致认定想办法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应该可以的。然后让学生设法按自己的思路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学生就要自主探索,亲自实践,有的学生只考虑了最后的结果,剪出来是拼成了长方形却各片大小不一,而且没有连在一起,却不知道如何拼成学过的图形。这时就可以乘势引导组织讨论交流,想办法解决存在的问题。通过交流,分享各自的想法,大家达成共识。这样,学生经历观察动作的变化,或者动态的模仿,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在不断观察、思考、交流中学生一定能感悟“空间与图形”本质的东西。又如,在学习“确定位置“时,根据游乐场的示意图回答问题:小敏到海洋馆可以怎样走?由于走法不止一种,因此留给学生交流的空间就相对较大。组织交流时,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准确地表达自己选择的行走路线;另一方面更要鼓励学生说出各自的不同走法,比较各种走法的异同,以使学生对平面图的认识更加全面,从而逐步提高识图的能力。

(三)、加强实际应用。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也是检验认识正误的唯一标准,更是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能力的必由之路。加强实际应用是新课标下的北师大教材区别于其它教材的又一个显著的特点。强调要让学生通过所学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几何形体的感知,发展空间观念。比如,在c层补充教材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分别在6个面的中心位置挖去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求它现在的表面积。”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先让学生独立做,结果大部分同学的算式是:“4×4×6-1×1×6×6=60(平方厘米)。当问他们为什么这样解答时,他们的意见是那么一致: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平方厘米,每个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平方厘米,挖去6个小正方体,表面积当然就减少了36平方厘米。学生的解答让我感到意外,同时也使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契机。有什么方法能让学生感受到正方体表面积的变化呢?对这一题,我没有进行讲解和分析,而是设置了这样一个活动:用学具盒中的小正方体先摆出这样一正方体,从上面正中间取走一个,观察有什么发现。我首先让学生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当他们借助演示都确信切去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就增加4个正方形的面积后,我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是不是切下一个正方体后,表面积就一定会增加4个面的面积呢?结果他们通过再次的动手实践,得出了如果在8个顶点上切,表面积的大小不变;如果在两个顶点之间的棱上切下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只增加两个面的结论。又如,在五年级的“体积单位的换算”教学中,在教学的最后,我出示了一个装电视机的盒子图,上面有一个连乘算式:60×50×40。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重视学习场的开放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几何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限制、学习方式被约束,所有的学生都必须用统一的方法来认识图形、学习几何证明,导致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彰显,创新的热情得不到激发。新课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路径,提倡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数学。在“空间与图形”部分,提倡设置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如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教师可以提供平面图,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来解决,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活动空间,激活创新意识。又如在学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之后,呈现用这些图形拼成的一幅美丽的图画,让孩子们从这幅美丽的图画中找出所学的图形,在这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让孩子们用学过的图形画物体,有的画出一列小火车,有的画出一艘轮船,有的画出机器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再如,在五年级学习三角形面积时,练一练中,先让学生观察再计算:图中涂色的四个三角形面积各是多少?是怎样想的?学生能很快领悟到图中涂色三角形面积是相等的,因为它们属于“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必然相等”,然后变换课件,随着课件的一步步点击,变化为底边不动,一个顶点运动,构成若干个三角形,思维敏捷的学生马上能领悟到:其实图中的a点是个动点,它可以在线段ab间任意移动,这样可以得到无数个涂色的三角形,但面积都是相等,经这样的练习设计能让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

“活力课程”的实施策略 篇3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实验小学多年来一直以“让儿童充满生活力”为办学目标,学校也曾与浙江教育学院开展了为期6年的“让儿童充满生活力”的实验,并将“让儿童充满生活力”的育人信念,贯彻到学校的每项工作、每门学科、每个活动之中,积极为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奠基。

新世纪,课程改革赋予教师课程的开发权,但教师对选择性课程不是积极行动,而是看成一种新的负担、压力。课程意识、育人理念需要学校领导、专家的引领,更需要外在制度指引、环境创设和内在需求的激发。2015年3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体现义务教育基础性、全面性和公平性的基础上,强化选择性教育思想,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育评价,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学校结合指导意见,动员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并就如何加强“活力课程”建设,创造性地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融合在“活力课程”体系中,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并积极付诸实践。我们认为,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实施的旨在让儿童充满“生活力”的教育教学活动,统称为“活力课程”。课程改革以“让师生个性绽放,让教育充满活力”为目标,以“让活力课程润泽每个孩子快乐成长”为行动纲领,赋权师生,整体推进,在实践中构建起以“多元、整体、体验”为特点的“活力课程”体系,激励教师教学创新,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个性化发展,铸就“生活力教育”特色品牌。

二、“活力课程”体系的建构

1. 围绕宗旨,目标统一。让每位儿童充满“生活力”,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认知力”“生活实践力”和“生命成长活力”为目标实施各类课程。

2. 结构多元,实施灵活。“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全新架构。在整合学科课程、拓宽活动课程时,首先确保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开齐、开足、开好教育部门规定的课程,确保基础性学力的目标与要求。

3. 尊重选择,发展个性。系统设计校本课程框架与结构,规划三大类必修校本课程:体艺特色课程、道德生活课程、七彩活力节。五大类选修课程40多个小课程,并明确科目设置和授课内容与形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4. 全员参与,整体建设。以“让教师资源有效利用与整合”为原则,配备好年级组分管行政和年级主任,以优化组合的原则,选调好各年级组教师,达到各年段内师资均衡,特色课程全面,结构合理。

三、“活力课程”实施策略

“活力课程”开发围绕“基础学科课程”“体艺特色课程”“行知活动课程”三大块内容,经历了“学科课程”的整合、“行知课程”的分解、“体艺特色课程”的筛选和丰富的过程,各类选修课程逐一设计、梳理,稳步实施,“活力课程”改革显现出独特的魅力,成功的实施策略可以概括为:

1. 赋权教师,自主开设课程

在保证达到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以教师自身专长和儿童的不同禀赋为起点,赋权于教师、放权到年段,让每位教师研究“选材”,研究什么是孩子最需要的,怎样的内容最有价值、最有意义。尊重教师首创精神,鼓励教师执教自己擅长的特色课程。在各年级主任带领下,组建好各学科教师团队(备课组),再根据各教师的专业特长和研究领域,落实特长教师走班、学科教师蹲班等方案。

(1)独立设课。学校注重特长教师的挖掘,让教师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如胡则锋老师爱好羽毛球,个人屡获上虞区羽毛球男子冠军,胡老师开设羽毛球特色课,以走班的形式为四年级11个班级的学生每周上一节特色课,老师愿意执教,学生也受益。

(2)自主开课。如数学老师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有的开设“数学史话”,从奇妙的数字开始跟孩子们漫谈;有的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开设“纸牌的玩法”,动手动脑、启智明理。又如科学老师章兴波,喜欢钻研魔方、魔棒等益智玩具,为三年级学生开设选修课“魔幻科技”,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3)合作开课。科学课养蚯蚓、观察绿豆发芽,语文课写观察日记,美术课线描“我的科学宝盒”,两三位老师将同一主题的内容整合起来,引导学生面向生活、研究生活、体验生活,让学习充满了惊喜与活力!

2. 改革课时,实施长短课时

按照课程内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在保证课时总量不变的前提下,灵活地安排课程时间。

(1)35~40分钟基础学科课时。学校实施长短课时制,要求教师实践“以生为本、任务驱动、轻负高质”的活力课堂理念,精讲精练,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

(2)30分钟自主活动课时。每天上午3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开展各种体育健身活动。每天中午30分钟的自主体验活动课程,包括午间阅读、音乐欣赏、实验调查、卫生与健康指导、道德礼仪等内容,由班主任老师和走班教师协同教学。

(3)70分钟“快乐周五社团选修”。安排在周五下午1∶15~2∶25,全校3000多名学生自主参加两课时连排的社团选修。只对单一的主题实践活动感兴趣的学生参加“年段为主体,教师走班”的主题实践选修课。兴趣爱好专一、需要持续训练特长的学生参加校级“特色课程高级社团”选修,学生自主选择,各得所需,使特长生更有特色。

(4)200分钟的“七彩节”活动。一学年落实“七大活力节”,每个月安排一次大型的主题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成果、体验生活的大舞台。部分家长、社会人士参与活动。

3. 拓宽内容,融合选修必修课程

(1)“体艺课程”丰富多样。健康意识、良好习惯及艺术情趣,是孩子今后幸福人生的重要内容,学校以体育、艺术特色课程作为“活力课程”建设的切入口,满足学生多元发展。如赵哲老师是校园内的短式网球“高手”;董冬梅老师被称为“黑带教头”,是跆拳道训练省级优秀教练……由他们选定特色体育课程(项目),为某一年段学生“走教”,让学生自主探究、实践训练,深受大家欢迎。在一、二、三年级开设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课,安排三位棋类教师“走班”授课;一年级到六年级分别开设短式网球、艺术体操、轮滑、跆拳道、羽毛球、足球等特色体育,由特长体育教师年段走班。音乐、美术课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在平时的课堂中渗透普及,不定期地安排课时指导。

(2)“学科课程”提升拓展。让学科教师选定自己最擅长的学科课程,确定课程名称,制定课程教学目标、实施进程和评价方案。学期初,教师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报学校课程指导中心审批。学校领导小组同意后,逐一实施。授课教师通过整合教材、课程资源,考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等诸多因素,并加以改造与整合,形成“主题实践活动选修”,把学科实践活动提升为学科的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对某学科学习和研究的兴趣。

(3)“社团超市”特色创新。很多学生喜欢走班教师开设的特色课程,如跆拳道、轮滑、武术、葫芦丝等,这种普及性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学到了初步的本领,尝到了甜头,渴求进一步学习。学校将特色课程与学校社团活动结合起来,成立“特色课程高级社团超市”。在每周五下午,以“社团活动”的形式再度吸引具有某项潜能的学生深入学习,实现特长学生的最优化培养。

4. 搭建平台,体验生活技能和快乐

学校积极搭建学生发展平台,丰富校园文体实践活动,学校以每月的校园“七彩节”系列活动,检测“活力课程”的实施效果。每次近200分钟的活动时间,侧重于某几项课程内容,并赋予活动主题,创新活动的形式。

“奇思妙想”科技节每年都有主题,“鸡蛋撞地球”“梦幻加工场”“魔幻科技”“记忆大比拼”“极速赛车比赛”“纸船承重”“玩转七巧板”“科学小实验”“24点擂台赛”“神奇的多米诺骨牌”“扑克牌搭高塔”……这些主题活动,累积起来就是一本本生动的“生本教材”,培育着一个个能想会做的“科学小达人”。

“雏鹰”体育节,每年都举行开幕式,并分阶段举办田径运动会、体育达标运动周、班级三人制篮球赛、足球嘉年华、广场棋艺争霸赛、冬季长跑与跳绳赛等,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也是一次次展示力量与美的生命课程。“小雪花”艺术节,既有指尖上的艺术——钢琴演奏赛,也有班级集体亮相——班级歌咏赛,还有艺术特长生个人才艺展示——校园好声音、扬琴个人演奏会等。

“红红火火中国年”活动,更是一年一个主题,“喜洋洋庙会节”“爱心公益年”“梦想起航年”等吸引社会团体、家长们的参与,深受学生家长的喜欢。“校园七彩节”,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充分体现“舞台属于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享受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办学宗旨。

四、“活力课程”实施的成效和思考

“活力课程”的实施,教师的课程意识明显增强,教师不再拘泥于一堂课的研究,而是主动思考这一课程能够带给学生什么。教师以极高的热情自发地整合课程内容,开展跨学科研究,教师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浙江省教研室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5门学科的教研员曾来学校调研,对学校“活力课堂的构建”的研究成果予以了肯定。浙江省小学英语疑难问题解决暨新教材培训活动,绍兴市科学、品德与生活等学科优质课展示活动陆续在学校举行,兄弟县区学科骨干教师考察团、小学校长考察团等多次来学校考察“活力课程”开发的经验。

“活力课程”的实施,培育了一大批优秀学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减轻了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升了学生素质。以2014年6月毕业班学生质量调测为例,学校学生学科质量总分、资优生和后10%学生成绩都明显高于同规模学校。同时,学生的素质全面、特长明显,参加省市的各类比赛成绩优异,跆拳道、短式网球、国际象棋、中国象棋、合唱、舞蹈等项目学生纷纷夺魁。学校艺术社团成为了绍兴市优秀社团,“丫丫”戏社、“科技集中营”等社团的学生近百人次在各级电视台亮相。

“活力课程”建设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的、长期的工作,需要调动全体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致力于课程改革的实践。学校将完善课程开发实验方面的奖励制度,循序渐进地推进学校课程的特色化、精品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赋权给师生,发挥每位教师的聪明才智,全面实施“活力课程”,让每位儿童充满生活力的办学实践,将会使全面培育新一代合格公民的育人之路愈走愈宽广。

和谐语文的实施策略 篇4

和谐语文指在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 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与学的着眼点, 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 经过整合、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追求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成为不同生命个体进行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经验重组、释放活力、展示成长进程的空间。此间,师生的生命个体都得到和谐发展,达到促进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和谐语文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表现为教与学之间和谐融洽。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协调各对关系,实现语文课堂中教与学的互促优化,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与学之间处于一种相互耦合、相互协调、 和睦融洽的关系与状态,让课堂焕发语文应有的魅力。通过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 “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 让教师体验“幸福”。

和谐不是平均(均分),而是使各种因素处于最佳状态的一种关系。从实践来说, 也就是让各种因素都被激活,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和价值,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它不是“量”的概念,而是“质”的概念。 建构和谐语文课堂教学范式就必须考虑到课堂教学系统各要素及整个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联系,使各因素得到最紧密的、最佳的组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基本策略如下:

一、教学目标要简明、适当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向、过程及结果评估,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因此,和谐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要简明而适当。 简明是指在一堂课时间内,彻底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适当是指教学目标要因课而异,因学生而异。和谐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应具备立体性、开放性、 个性化、生成性的特征。

二、教学内容要精当、简约

加大语文课堂教学的容量无疑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是大容量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的庞杂,因为课堂教学时间40分钟是有限的,学生的学习精力也是有限的,如果追求面面俱到,反而导致满盘皆损。衡量一节语文课是否成功,应该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了多少有效信息, 激发了学生多少思维潜力。因此,教师应当在语言文字教学的基础上,使教学目标精当、简约。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一定要做到“该教的就教,不该教的就不教”(学生自主学习就会的不教,学生似懂非懂的引导教,学生不会的要教透)。简约不是简单、机械地减少教学内容,减少教学的知识容量,而是要求教师认真钻研、解读教材,对课文进行科学、合理地整体把握, 科学地补充教材,善于使用教材中最具价值的地方,合理裁剪、大胆取舍。

三、教学过程要科学、高效

和谐语文的课堂教学,一是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恰当地安排教学环节。二是整体把握教学目标。 三是科学选择教学环节。四是教学环节组织要最佳化。

“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二者是相辅相成,是矛盾的统一体。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这一矛盾,实现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的和谐共振。充分地预设,代表了对教材更深入的理解,代表了对整个教学设计更为成熟的把握。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得心应手,把握生成的机会,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形成动态的生成过程。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要简便、 实用

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二者是紧密关联、互为影响的,任何一方不恰当,都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需求及教学内容、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为学生提供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条件。教学方法会因课文的题材、体裁、 教学目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当然,教学也有基本的方法:导入— 初探— 深究—总结—延伸。以上几条标准是一个整体,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从实际出发,全面综合地选择并合理地组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学媒体的使用标准是要简便,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过去传统的语文教材观,把教材内容等同于教学内容,教语文就是教教材,学语文就是学教材。“教师教学不敢越教材雷池一步,更不敢自制教材和批评教材”, 这完全是狭隘、封闭的。现代课程论认为,教师即课程,教师不应只是教材的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所以,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用教材教的观念深入人心。然而,我们发现,在“用教材教”之后,面临更多的是语文教学的“泛语文” 和“非语文”的现象。过度开发文本教学资源,太多的非语文的教学内容、集中的知识补充、形式化的活动,使学生真正用于读课文、品味语言或实践训练的时间变得少之又少。抛开文本,盲目综合,过多、过早补充其他教学内容影响了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按照王荣生的研究,作为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选文可分为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四大类型。这种明确的划分可以很好地实现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的和谐统一,为和谐使用语文教材提供印证。因此,要正确处理文本和引进相关课程资源的关系,明确文本仍然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做到引进课堂资源要适当、 适度。

五、教学语言要简练、智慧

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是师生之间沟通关系、进行信息交流、知识传播和品德影响的桥梁或纽带,是开启学生智能的钥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教学实践的重要条件。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为凭借。在语文课堂教学交往中,教师所使用的语言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声语言,也就是体态语言。在构成教师“教学行为”的一连串教学语言中,最初步、最常见的一种就是“眼神”交流。俗话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许多时候,人都是通过眼神来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表情达意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眼神技巧与丰富的体态语,如“点头”“微笑”等,可以让学生的心情放松, 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和谐交往。

生本教育的实施策略 篇5

一、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

第一,对人的学习能力的认识。人具有学习的天性。郭思乐教授认为,学习是人的天性,是生命演化的结果。人是天生的学习者、感悟者、阅读者、计算者和思考者。人往高处走,进取是人的本性。

第二,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教育者的最高境界是当学生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学生的学习最后发生在学习者自己的头脑中,教育建筑在人的潜能发挥的基础之上。因此,教育行为的本质是推动、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它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其深层意义是以生命为本。生本教育关注和弘扬的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保护和依托人的天性;人具有发展的需要,人渴望实现自己的价值;尊重、信任和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第三,什么是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生命为本的教育。生本教育的三个原则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所谓生本教育,就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区别于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郭教授称,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是师本教育。

第四,生本教育的教学观。“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要把“主要依靠教”的教学转变为“在教的帮助下,主要依靠学”。郭教授提出生本教学的十六字方针: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

二、生本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个人先学,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被称为课堂教学的四流程 1.个人先学。郭教授认为,过去我们的课堂教学,在知识学习面前师生并不平等。教师有备而教,学生却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准备,而且还让学生发言,这样的课堂不平等。所以,学生也要有备而来。有备而来的学,才是生命的课堂、平等的课堂。因此,要从观念、策略的高度看“先学”。

这里的“个人先学”,指的是教师把明天要讲的教学目的、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实际上是把明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通过“前置性作业”的形式,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当然,布置“前置性作业”也非常有技巧,同样考验教师的教学规划能力。

生本教育认为,常规教学以教师的教为起点,生本教学的起点是学生个体先学,以学生原始的、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作为教学的第一步。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感到这个知识是我探究出来的,是我自己学会的,从而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有了想“展示”的欲望。由此展开学生学习的第二环节――小组交流。所以,先学是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是小组学习的基础,是知识获得的根基。

2.4人小组交流。学生有了先学的基础,回到课堂,就可以进行小组交流。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研究心得(无论多少,无论对错),都想在同伴面前“炫耀”,此时课堂上教师就要给学生这样的展示机会。有人提出,小组中有学生不学怎么办?瞎学怎么办?调皮捣蛋怎么办?生本教育实践者告诉我们,小组讨论其实在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合作学习的课堂文化氛围。即向别人求教是光彩的,能帮助别人的是好学生。同时,教师的教学管理、评价方式也要随之发生改变。教师通过评选“优秀小组”的方式,促进4人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学。当学生通过组内交流、互相帮助,全组同学都学会之后,就可以获得“优秀小组”。如此的评价坚持两周,这个小组的合作学习气氛一定会很快地成长起来。3.班级交流。小组交流之后,无论是学会的还是没有学会的小组都要在班级层面进行交流。生本教学的课堂实践表明,经过小组的初步研讨,学生提高了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会大大提高班级研讨的质量。班级研讨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小组交流中已经学会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分享,二是交流小组学习中存在的分歧、疑问和没有学会的知识。如果某个小组学习中存在疑问,可以请其他小组学生上来讲解,帮忙解决。不同小组学生对同一个知识的讲解,不仅能够帮助全班学生加深、补充对知识的理解,而且使学生思维得到极大拓展,形成良好的课堂文化,即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文化。虽然学生的经验有限,但是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点不比成人差。由于学生的讲解使用学生自己的语言,对知识的理解溶入了学生自己的生活,所以学生的讲解既生动,又易于其他学生理解。4.教师点拨。教师点拨被称为课堂教学最后的安全系数保障。万一学生还是没有学会,老师在这个时候才出现,进行适当点拨。

至此,一节课的知识经历了如下的“四重唱”:在个人先学阶段,估计有20%-30%的学生掌握;经过小组交流,可以使40%-50%的学生掌握;经过全班交流,可以使70%-80%的学生掌握;经过教师点拨,可以使90%-95%的学生掌握。并且,经过以上四轮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不断深化。

生本实验学校的教师普遍反映,尽管生本教学和传统教学要达到的教学效果一样,但是学生的学习状态截然不同。生本实验班的学生更加爱学习、对学习有兴趣,学习的领悟能力强。正如生本实验学校的一位学生说的:“别的班的同学是靠老师教的,我们是在老师帮助下靠自己学的”。

(二)没有“前置性学习”,就不是生本课堂

郭教授认为,生本教育不是不要教师,而是使教师变得更加高级、潜在和有力量,通过学生的力量来显示教师的力量。没有教师,学生自发的自学难以取得优质和高效。教师要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的学习;从设计教学转到设计学习。教师更大的作用在于“帮学”。教师的“帮学”,很大程度体现在“前置性学习”的设计和规划上。所以说,没有“前置性学习”,就不是生本课堂。

关于“前置性学习”的设计,郭教授提出了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设计原则。低入的含义是:简单,根本,开放(可拓展);多做的含义是:人人可做,人人多做;深思的含义是:通过学生自学,使知识扎根心灵,提高学生的智慧;高出的含义是: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我们看到,实验班学生的“前置性作业”体现出以下特点:

(1)生本教育对现有教材进行改革,编写了贯彻生本教育理念的学科教材。

(2)前置性作业有知识的层次性,“差生可以跳舞,好生可以跳高”。

(3)无论是数学还是语文教学,生本教学要求知识学习一定要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实践。这一点在数学学习上尤为突出。例如,一般的概念学习,学生可以从书上找、或照抄书上的语言。但是,知识的应用一定要有“我的例子”“我的理解”。同样,在语文学习中,也一定要谈“我的感受”。

(4)前置性作业不等同于课前预习。郭教授说,课前预习是为了教师顺利地教,教师仍然是“纤夫”,而生本教育提倡教育者是学生生命的“牧者”,提倡“以学定教”,前置性作业不是解决课上45分钟的问题,而是给学生极大的学习空间。

(三)语文学习注重学生的大量阅读

语文的“前置性作业”不仅是课文学习的要点,而且以课文阅读带动学生课外阅读----“以读引读”。比如,我们听课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脱稿讲一个感人的父爱故事,不超过一分钟,并将你讲的故事内容写下来”。一般来说,语文的“前置性作业”都要求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题材等,去课外寻找自己喜欢的类似文章阅读。在高年级,可以要求学生模仿写,然后在小组中与同学分享。通过大量阅读,带动学生整体语文能力的发展。郭教授说,阅读、积累、思考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四)用评研代替考试

郭教授提出,生本教育不是不要考试,而是在平时的考查中,去掉考试的控制性,保持考试的检查和练习的功能,以良好的素质来迎接社会的检查和评价,解决现行教育中素质教育和考试之间的矛盾。评研就是让学生用研究的态度对待考试,把考试作为对知识的再次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实施的策略 篇6

摘 要:新课程的目标是三维的,其中认知能力是新课程教育目标的重要一维,也是今后评价和考核的重要方面。在培养学生数学认知能力时,要反对自主机械灌输,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对数学新课程的内容安排和教学案编写,要高度重视认知策略原理,才能克服教学教条性和盲目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教学;认知策略;学案导学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试教区内已经纷纷使用了新的数学教材,课堂教学过程正在悄然发生深刻变化。新课程理念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新课程的目标是三维的,其中认知能力是新课程教育目标的重要一维,也是今后评价和考核的重要方面。虽然知识的考核是永远不可能废除的,但是考核的内容和结构肯定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因此,改变认知方式应该成为新课堂教学的主要方面,利用认知策略条件能主动积极地开展新的课堂教学,顺应新课程的需要。一百年前著名学者赫伯特·斯宾塞提出:“什么样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人们在今天又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时,在回应新课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时,探讨认知策略是很有价值的。

一、教师应该关注数学新课程中的认知策略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注重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培养。学生认知策略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主要有:(1)原有的关于数学知识的背景;(2)学生的自我效能感;(3)解决问题情境的一致与变化;(4)反省认知发展水平。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认知策略条件,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以达到教学目标。

1.利用原有的知识背景,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建构丰富的知识网络

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创造出问题情境并通过提示、启发和鼓励,让他们一步一步地自己完成知识的建构,而不应该硬把加工好的知识与结论灌输给他们。教师应从“教授”角色转化成“指导者”的角色。

2.关注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高他们对自己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富有成效的教学绝对不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与情感交织在一起。

3.设计一定的一致性问题情境和变化问题情境,达到真正掌握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新知识的生成能力

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变的重要条件,是教师精心设计相似情境和不同情境。然而,提供情境必须具有一定的连续性,才能形成一定图式,但情境也必须有一定的变化,只有在变化的情境中,才能使图式更加深化,使原有的知识不断被激活。

4.提高学生的反省认知水平,认识教与学存在的缺陷,共同采取矫正补救措施,以达到预期的认知教育目标

反省认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的认知,属于自我意识的范畴,学生往往先有认知的发展,然后才有反省认知的发展。不同的人,反省认知水平不一样。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再加工是相当重要的,它是培养学生认知策略的有效方法。

二、教学实践汇报——“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

学案是全组老师集体备课的结晶。即教师在写好自己教案的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编写统一体例的高水平的导学方案,供学生在课下预习、课上学习和课后复习巩固时使用,使学生和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投入课堂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及记忆知识要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1.编写学案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2)探索性原则;(3)启发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易于在课堂上操作,学案应便于教师指导,便于学生学习。

2.编写学案的环节

每个学案都要呈现教学目标、知识要点、知识网络、检测训练等。其中教学目标是方向,是动力。知识要点可以分主要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知识网络,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点框架,夯实基础。检测训练是对一节课学习的检验,目前我们主要用选择题、填空题。

3.实行学案导学的意义

实行学案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提高课堂利用率。实行学案教学,便于学生记笔记,便于学生查阅和复习。学案教学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师的授课意图和教学方法,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学会了学习。

三、结论

1.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

2.学案有利于解决教材本身的理解困难,还有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探究精神和科学的思维品质。

3.学案有利于营造浓厚的主动学习氛围,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和自主探究的主体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维时空。

四、思考

教学内容过多、过难,评价内容机制滞后,制约了教与学过程的開展。学案编写应该是知识与方法的统一,而不仅是知识的累积。学案不应该只是教师教的工具,更是学生学习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99-422.

[2]方国才.怎样教得精彩[M].中国科技出版社,2006:51-75.

[3]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05-212.

快乐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7

一、巧设快乐导入,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导入的作用很大, 可以激发兴趣, 引起学生注意;揭示课题, 体现教学意图;铺设桥梁, 衔接新知和旧知;沟通感情, 为理解课文做好铺垫。“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堂课, 教师要精心设计好导语, 以求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达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我在教学《我站在铁索桥上》这首诗歌时, 我采用了看视频导入的方法。开课就播放“红军飞夺泸定桥”这段视频:那炮火连天和红军不畏牺牲的激烈战斗场面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导入的好处一方面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场远离了他们的战争, 另一方面也为理解诗歌和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做好了情感铺垫。再如, 教学《吆喝》一文时, 我又从网上下载了全国各地具有特色的吆喝声的音频。文未学, 声入耳, 学生一下子对各具特色的吆喝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并饶有趣味地学文读文, 整堂课洋溢着快乐的吆喝声……教学《灰椋鸟》, 我则采取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这首歌曲来导入, 在这优美的歌声中我讲述着徐秀娟与丹顶鹤的故事, 孩子们很安静地听着, 眼睛里溢满了对这位“仙鹤姑娘”的敬重之情。平时, 我还采用过猜谜语、读诗歌、即兴演讲等形式导入新课, 一方面将学生轻松愉悦地引入课堂, 另一方面是能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些教学实践让我明白了导入新课, 如果能做到有趣、灵活、新颖, 学生就会学得轻松, 从而会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二、创设快乐情境, 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学生展现自我, 则需要自由、宽松的氛围。当他们的思维不被压抑, 一个个奇思妙想就会喷涌如泉。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 课堂上应为学生营造一种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 借以各种情景, 打破灌输式的沉闷、单调的教学格局, 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 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学习, 陶冶情操, 轻松而且快乐。

比如, 作文教学《走, 我们秋游去》, 我会带着孩子们走出校门, 走进大自然, 去寻找秋天, 在孩子们的谈笑风生中我收获了很多篇佳作;教学《看戏》, 我播放梅兰芳的《穆桂英挂帅》的录像, 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梅兰芳高超的唱功和京剧艺术的魅力;又比如在教学《巨人的花园》一文时, 我创设扮角色对话的情景, 让学生感受巨人感情的变化和孩子们的快乐;教学《中国结》创设了运用实物演示的情景;教学《爷爷的芦笛》创设联系生活展现情景;教学《匆匆》创设语言描绘的情景等等。在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情景, 的确能让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快乐。

三、快乐评价, 激发学生快乐学习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 改善教师教学。”“评价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 从不同角度进行探究。”教学中, 我采用快乐评价, 的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快乐学习的情感。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对于一个学生来说, 老师的赞美能唤起他们学习的激情, 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对学习也会产生莫大的兴趣和动力。因此,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尽可能的多一些欣赏和鼓励的语言, 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如教学《太阳, 你好!》一文, 在指导朗读第2—6自然段时, 学生都不敢举手朗读。我就点了一个比较会读书的学生, “来, 我们俩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好不好?” (其实我只是起了个头) 读完后, 我说:“孩子, 你真行, 你的朗读不仅感动了我们, 连太阳公公听得笑眯眯的在夸赞你呢。你 (点另一个同学读) 也想读一读吗?”这个孩子也兴致勃勃地读起来……后面的教学就比较轻松、愉快了。在教学《书本中的蚂蚁》一文时, 一个学生读第一自然段“……风在轻轻地唱着歌。一只黑黑的小蚂蚁, 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读的声音很大, 我一那只小蚂蚁的口吻说:“哎呀, 谁这么吵人呀, 把我都吵醒了。” (学生笑起来) “瞧瞧, 小蚂蚁向你提出抗议了, 咱们轻点声读, 好不好?” (生再读) 。这样风趣的评价, 既指出了学生的不足, 又不失学生的面子, 而且有效地指导了如何读得更好, 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改正不足, 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 是蜜, 可以牢牢粘住学生;是磁, 可以紧紧吸引学生。在课堂上, 它让我们看到学生灿烂的笑脸, 听到学生爽朗的笑声。在课堂教学中巧妙运用评价语言来引领学生快乐地学习, 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对话。

四、快乐自身, 让学生在愉悦中受到启迪

要想给别人带来快乐, 自己应该是快乐的。一个快乐的教师, 会给学生心中留下良好的教师形象。教师的形象包括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外在形象包括衣着、举止、语言;教师的内在形象是高尚的师德, 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身为人师, 要做到为人师表, 即为“师”要有知识, 为“表”要有美德。“亲其师, 信其道。”我们要做一个能给学生带来快乐的快乐教师, 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教师要微笑着进课堂。我读过这样一句话:“在炎热的夏季, 老师的微笑如甘露, 带给我们一个清凉的世界;在严寒的冬日, 老师的微笑似春风, 总让我们感觉到温暖。”由此可见, 教师的微笑对孩子们来说是多么可贵, 但凡看到这句话的为师者都不会吝啬你的笑容了吧。因为你把微笑带进教室, 就是把快乐带进了教室。

教师的语言要有感染力。教师的语言必须巧于引导, 注重启发, 循循善诱, 能激发学生思考, 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风趣幽默的语言, 不仅能使学生以轻松愉悦的情绪学习知识, 而且在笑声中得到启迪;生动、精妙的语言会让课堂妙趣横生。

教师有善于调控教学节奏的能力。首先教师要善于调控教学语言的节奏, 教学语言要快慢适度, 抑扬顿挫, 有美感, 能激起学生、教师和文本间的情感共鸣。这样才能吸引学生, 激起学生听讲的兴趣, 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二是教师要有调控教学内容的节奏, 一节课的难易要适度, 讲议要结合, 听说读写活动安排合理, 让学生不觉乏味, 也不能过于紧张, 让课堂轻松而且和谐, 师生建立平等、民主、友好的关系。

五、快乐媒体, 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

自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验收后, 我校实行了“班班通”, 多媒体走进教室, 所以我在每节课前都做了精美而实用的课件, 这大大增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 改变了传统的沉闷的教师说教的课堂面貌, 学生的兴趣大增, 有助于实现轻负高效和快乐教学模式的实施, 真正落实了素质教育。教学《秦兵马俑》时, 孩子们足不出户, 在课堂里就很直观地了解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种类繁多, 个性鲜明的特点;又如《观潮》一文的教学, 我在课件中导入视频, 插入图片, 学生如身临其境, 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场面和独特的景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生在轻轻松松的氛围中理解课文, 学到知识, 真正达到高效课堂。多媒体教学给我的快乐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

这些年来, 快乐教学是我尝试的一种教学实践模式, 也是一种理念, 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快乐教学, 使教师越教越乐教, 让学生越学越乐学, 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实施快乐教学,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能更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巧设快乐导入,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快乐情境, 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快乐自身, 让学生在愉悦中受到启迪;快乐媒体, 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快乐教学, 使教师越教越乐教, 让学生越学越乐学, 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实施的策略 篇8

关键词:饥饿营销,品牌造势,消费者心智

一、引言

我国经济正处于要素成本急剧上升阶段, 同行企业间竞争手段同质化严重, 许多行业趋向饱和, 行业平均利润随之下降。伴随越来越多的行业告别暴利时代, 微利时代不可避免到来, 商家们急需挖掘更新更有效的方法以建立竞争优势, 并以此为突破口获取更高的利润和更广阔的市场份额。在这种背景下, 饥饿营销以一种非常规的营销方式获得了消费者、商家和学者的持续关注, 以苹果和小米品牌为代表, 饥饿营销在众多细分领域掀起热卖风潮, 却也一次又一次挑动起大众的口诛笔伐。[1]显然, 饥饿营销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如果没有必要的实施条件与实施准备, 那必然只会是“东施效颦”, 不但赢不了市场, 甚至对企业的品牌形象也会产生重挫。

二、饥饿营销的典型实施过程———以小米为例

(一) 小米的“饥饿”准备

首先, 小米手机的产品定位是要打造一款独特或者无可挑剔的顶级智能手机, 在做手机计划目标之前, 小米团队将精力投放在MIUI操作系统的开发和跨平台、跨运营商的手机社交工具———米聊上, 在短时间内迅速聚拢了强大人气。其次, 小米手机的细分市场是15~40岁之间的、并且为之发烧的中青年人群, 他们能很快的适应新的东西并理解互联网商业模式。小米团队一直强调, 用户就是驱动力、小米“为发烧而生”、小米手机就是发烧友手机。有了准确的定位和客群后, 小米团队要做的就是如何抓住这些客户群的核心需求, 并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群了。

(二) 小米的“饥饿”进程

首先, 小米手机高调发布并限量发行。在最早的酷似苹果的小米手机发布会, 雷军以乔布斯的方式登场亮相给大众留下深刻印象, 与此同时小米手机每天几百台限量发售, 并鼓励米粉在试用后撰写用后感言和使用心得, 更重要的是, 小米与运营商合作推出无限制套餐的电信版小米手机, 铺天盖地的社交网络推进让小米手机的这些配置和卖点迅速地传播到普通人的耳朵当中。其次, 小米手机大量制作话题。如模仿《那些年, 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青春版宣传海报、发布微电影《我们的150克青春》等, 诸如此类的宣传使小米手机成为了消费者口口相传的话题, 并且增加了小米手机的消费群体“发烧友”对小米手机的热爱, 同时自然增加了小米手机的销量。

三、微利时代饥饿营销的必要实施条件

(一) 不充分的市场竞争

首先, 同类商品威胁水平低。即便在微利时代, 如果企业细分市场内竞争激烈, 应用饥饿营销就有难度, 因为消费者会转移到其他同类商品那里去。如果企业细分市场内没有同类商品, 或同类商品威胁水平较低, 市场状况为卖方市场, 这时企业处于主动地位, 就可以考虑饥饿营销策略。因为即使企业供货不足, 消费者也不会转而消费其他产品, 而只能加剧消费者占有这种商品的欲望。

另外, 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当一个行业进入壁垒较低、预期利润较高时, 就会有企业不断的大量涌入。一旦竞争者数量越来越多, 带来的威胁也就越来越大, 这时不适宜采取饥饿营销策略。[2]相反, 行业前景乐观, 预期利润很高, 同时行业进入壁垒也较高, 这就会拦截很多资金实力弱、经营水平一般的企业进入, 企业的竞争者数量不会在短期内急剧增加。在这种条件下, 企业可以有时间和精力应用饥饿营销策略。

(二) 强势品牌与良好产品共存

乔布斯一直强调精品战略, 基于这种理念, 苹果iphone系列产品都非常具有吸引力。反之, 2004年长安铃木宣布新车型“雨燕”在年底上市, 由于上市时间一再推迟, 吊足了消费者胃口, 然而, 其上市后的价格和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品牌竞争力弱、产品线单一、很快就被其他车型所湮没。由此可见, 饥饿营销运行的始末始终贯穿着“品牌”这个要素, 其运作必须依靠产品强势的品牌号召力。同时优良的产品品质、款式、质量也是实施饥饿营销的关键, 是实现产品不可替代性的优势途径, 这样的产品不仅能刺激消费者的需求, 而且会促使消费者下定决心非它不买。

(三) 品牌达到一定影响力

产品品牌所具有的极大的市场号召力是推行饥饿营销的有力保障, 小米手机早在上市之前, 就已经在网上引发各种热议, 发布会、微博、网站、媒体都已成为小米手机的传播工具, 截至2014年3月底, 百度搜索“小米手机”相关关键词超过2160万个, 谷歌搜索相关结果已达1.39亿, 还有各大微博上的搜索也不下百万, 这些都来源于小米手机的超高的性价比。如果产品在未创造足够的市场影响力的情况下贸然对产量及供货量加以控制, 不但无法获取高额收益, 反而还存在丧失原有市场份额的可能。

四、微利时代饥饿营销的实施策略

(一) 精准的定位

在微利时代, 产品定位既要做到差异特别突出, 还得考虑到消费者是否感兴趣, 否则差异的优势与在终端销售中的作用就难以得到体现。许多企业都认为自己的产品有包括差异化在内的多方面竞争优势, 可销量却不尽如人意, 这往往是由于消费者不能将产品和自己的利益联系到一起。[3]在产品定位过程中, 企业必须将消费者的需求和产品的关键利益点直接相联系, 做到产品核心层次的差异化, 才能够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因此, 对于打算尝试饥饿营销的企业来说, 精准的定位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首要事项。

(二) 做好产品上市前的造势准备

回顾小米手机的产品推广, 足够久的前期预热获得了足够高的关注度, 这是基于苹果产品的典型营销套路, 也借势于雷军在业内的光环效应。对于饥饿营销这种非常规的营销手段, 产品前期宣传务必做到让媒体跟着跑、让消费者跟着追, 然后在消费者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发布新产品, 在新产品发布之后, 再制造现货源不足的情况, 让人买不到而对其更加关注和期待。

(三) 做好产品的实体店售后服务

除了实际销售, 实体店的售后服务对实施饥饿营销的产品来说非常重要。例如, “七天包退, 半个月包换, 一年包修”这样的口号就可以体现个性的售后服务。现在的零售终端比的不是品类和价格, 而是售后服务。而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 他们对一个产品的好感度往往也是来自于产品的售后服务。售后服务要有真正作为, 首当其冲是要解决和消费者主动接触这一问题。为此, 开设以售后服务为主的直营店非常有必要, 它既可以销售产品, 也可以作为形象展示吸引合作商和消费者。消费者在终端购买产品后, 可以在售后服务中心接受专业人士提供的使用建议, 这样可以把消费者的信息集中起来, 利于企业的研究和对相关消费者的控制, 也可以作为对代理商和终端的支持起到营销差异化的作用。

(四) 优化生产及销售环节的时间控制

小米手机在生产及销售环节成功地做到了时间上的优化控制, 典型如小米曾发布消息:“因水灾泰国工厂停产了一段时间, 出货量大大降低, 小米手机需要暂停发货5天 (10月29日到11月2日) ”, 从中可见小米在生产-销售环节上细致的时间控制。对此, 小米给出的解释是:泰国水灾导致部分IT产品供货紧张, 小米手机因有零部件在泰国生产也受此影响, 被停止发货。这样的回答不仅没有减低人们对于小米手机的质疑, 反而更添几分欲盖弥彰的色彩, 做实了饥饿营销。

通常来说, 企业可以选择一个合理、恰当的理由来制造产品供不应求的假象, 并在一段时间后恢复供货。这里“一段时间”的控制主要看网上消费者的反映, 当消费者的市场反映刚要从好转坏、消费者亟不可待之时, 企业可以再度向市场适量投放一定数量产品为消费者适当充饥, 如此得以在心理上牢牢掌控消费者。

(五) 饥饿营销的实施要适度

饥饿营销的分寸把握成功与否, 与市场竞争度、消费者成熟度和产品的替代性三大因素息息相关。在市场竞争不充分、消费者心态不够成熟、产品综合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较强的情况下, 饥饿营销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 否则饥饿营销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而饥饿营销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 可以使得原来就强势的品牌产生更大的价值;用不好, 将会对其品牌造成伤害, 从而失去应有的市场竞争力。同样, 对饥饿营销实施时间长短的控制是非常有技巧性的。时间短了, 激不起消费者的关注和兴趣;时间长了, 消费者就丧失了兴趣, 甚至引起反感。所以对企业来说, 饥饿营销这个手段并没有好坏之分, 关键是有没有做得恰如其分。

五、结论

从本质上讲, 饥饿营销的过程就是对消费者购买心理的微妙把握, 然而, 消费者欲望的构成比例始终处于变化发展之中,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也复杂多变, 因此, 时刻把握市场动态是企业实施饥饿营销时必须注意的关键事项。在残酷的微利时代, 除了适时、适当、适度的实施一些有效的营销方式之外, 企业更应该转换视角, 尝试从横向而非纵向的竞争思维去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 企业必须致力于建立独一无二的差异优势, 牢牢占据消费者心智中的一个“格子”, 这才是能让企业把握市场主动权的长久之计。

参考文献

[1]许双.小米手机“饥饿”营销方式招怨[J].中国质量万里行, 2013 (10) :36-39.

[2]宗战国.营销理念及市场营销模式创新[J].商业时代, 2013 (27) :38-39.

语文慢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9

1. 教学目标尽量少一点 , 向课堂要效度。一篇课文所蕴含的信息是大量的,课堂上要做到有主有次,有所取舍。2.思考时间尽量多一点, 向课堂要深度。与其让学生沉湎于许许多多一般的问题,还不如让他们集中注意力,深入地探究两三个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同时, 课堂也要向深度发展,而不是停留在一个浅层次上,这对学生的思维开掘也是很有帮助的。3. 教学节奏尽量慢一点, 向课堂要高度。我们要尽量简化教学环节,尤其是让教学语言的语速慢一点,做到抑扬顿挫,有话除了好好说, 更要慢慢说; 还要不断提醒学生慢慢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到,都能听懂。4作业布置尽量精一点, 向练习要准度。对布置给学生做的作业,教师自己先要做过,这样才能了解作业是否适合学生。对作业本上或练习试卷上的题目, 要进行必要的删选、改编,提高作业的精准度。

(摘自《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年第12期,有删节)

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10

一、学生作为一个群体, 存在着个体差异

1. 智力差异。

每个学生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 智力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有的人聪明, 有的人愚钝, 有的人形象思维强, 有的人逻辑思维强, 有的人记忆力超人, 但推理能力较差, 有的人记忆力较差, 但推理能力强。

2. 学习基础差异。

不同的学生在小学的数学学习状况不一样, 有的学生数学成绩十分优秀, 有的学生数学学习基本还没入门, 两极分化相当严重。

3. 学习品质差异。

有的学生学习数学十分认真, 有一套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 学得轻松愉快;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入门, 学得十分艰难, 部分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

正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这些个体差异, 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困难, 课堂上要求太高后进生跟不上, 要求太低优等生又吃不饱, 教师处于一种“首尾不能兼顾”的两难尴尬境地。所以我们要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 让不同的学生接受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

我们实施的数学分层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班内分层, 而是打破行政班的限制, 跨越班级教学模式进行分层教学。我们每三个班分成一个实验组, 每个组将学生分成三层:提高层为C层、中间层为B层、基础层为A层, 各层自成一个教学班。三个层次的学生同时在指定的不同教室上数学课。

二、分层教学的基本原则

1. 学生分层原则。

学生分层主要参考学生成绩、学习状况和分层自愿。教师首先按学生成绩给所有学生排序, 分出理论上的A、B、C三层, 然后每个学生都填写分层自愿, 并说出理由, 理论分层与自愿不相符的学生, 要征求原科任教师意见, 进行必要调整。通过权衡, 教师要对不能按自愿给予调整的同学, 及时耐心地做好思想工作。

2. 分层教学动机。

分层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清楚自己的数学学习状况, 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各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施以不同的教学方式, 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且与其基础相适应的教育, 获得相同的发展权利, 进而都有进步。对A层学生突出一个“扶”字, 让他们学会学数学, 对数学学习充满信心;对B层学生突出一个“推”字, 推他一把, 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上尽快上路;对C层学生突出一个“激”字, 激励他们努力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 培养创新意识。

3. 教师配备原则。

分层教学首先要打破传统的快慢班办学理念, 即用最优秀的教师教最好的学生, 最“差”的教师教最“差”的学生。三个层次的学生得到的教育应该是平等的, 他们在数学上求进步的要求应该得到平等的满足。因此, 我们根据三个层次的不同特点和需求, 以及实验组三个教师的优势进行配备。一般安排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富有管理经验的老师任教A层学生, 安排对课本知识研究较深且善于带优生的教师任教C层学生, 二者兼而有之的教师任教B层学生。这样既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与之相适应的教育, 又可以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4. 课堂标高设置。

因为学生层次不同, 数学学习基础差异较大, 各个层次的课堂教学标高不可能一样, 每个教师都应悉心研究所教层次学生的状况 (即层情) , 再确定每节课的标高,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得到”。对A层学生教师应主攻基础, 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让他们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并不可怕, 自己原来也能学好数学;对B层学生在打牢基础的前提下, 适当提高其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对C层学生打好基础仍是关键, 但重点是培养其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无论哪个层次教师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让学生在不同的知识掌握程度上具有相同的创新精神, 是课堂的最高追求。

5. 动态管理原则。

学生所在层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不断发生变化, 学生的思想也在发生变化, 因此, 我们对学生实施动态管理, 由学生申请, 每个实验组三个教师协商, 对学生所在的层次随时进行调整。其目的有二:一是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心理需求, 把学生尽量调整到他比较满意的层次;二是在实验中形成竞争机制, 激励学生不断追求进步, 抑制学生中极易出现的“退步无所谓”心理。

分层递进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 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使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

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11

一、去除胆怯心里,让学生畅所欲言

一、二年级学生大都胆子小,声音小,怕说不好,怕给老师批评,怕给同学笑话,他们心目中天生就具有一种惧怕心理,能积极举手、敢说的人是少数,同时,由于他们本身具有的词汇量就有限、心理素质不强,说话过程中肯定不能如人意。因此,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因为学生学习氛围的变化,导致许多孩子紧张、害怕,不好意思表达。所以,我们首先必须消除儿童的胆怯心,鼓励孩子们大胆说话,要把老师当作自己的的朋友。老师态度要和蔼,说话要热情而有童趣。

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对培养学生大胆发言、提高口语能力也是很有好处的。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把说话内容自己说一两遍,然后在小组自由说,同学互相评议,最后在班上个人发言,通过表扬激励,激发了学生的说话兴致。孩子们在进行说话训练时,同学在一旁听,老师还可以夸张地一边喜形于色,偶尔表扬几句,等学生都说完后,教师进行评价,学生学习兴趣大增。

二、大胆进行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主动学习的最好老师”。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学习。

1.设疑导趣。例如,学完《春天》这一课后,我让小朋友展开想象说春天,以此来激发兴趣:“小朋友,春天,小草、柳枝抽出了新芽,春风吹拂着大地,花开了,小鸟回来了,多么美好呀!请你们静听音乐,想象春天美好的画面”。播放能体现春天旋律的音乐。“刚才听着音乐,闭上眼睛,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一番春天景象”?学生展开想象: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等。“是呀,春天多美好,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你们从哪些地方发现了春天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春天的故事。

2.表演引趣。好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根据学生特点,我把说话训练通过玩玩练练的形式进行教学,让生动有趣的课堂表演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动力,如学完《小蝌蚪找妈妈》一课,让孩子们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蝌蚪、大青蛙和妈妈,孩子们生动有趣的语言、幼稚的动作、认认真真的表演,使课堂生动有趣,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丰富了学生的口语,又增长了他们的才干。

3.比赛激趣。开展说一说、背一背、读一读等生动有趣的比赛活动,就能大大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课前5分钟可安排5~7人进行口语比赛,比赛内容可以是朗读课文、背儿歌、讲故事等,比完以后可以由学生评出最喜欢的一个,由组长记录下来,结果一周公布一次。这样,为同学们搭建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孩子们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口语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深入学习生活,让学生尽量说实话

口语交际能力要想真正得到培养,必须扎根生活,从而形成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口语教学要努力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

例如,课堂上,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好的朋友,使教师和同学们对这位被介绍的同学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了解,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的能力,又增进了同学、小伙伴之间的友谊,而且还使被介绍的同学在下次发言时更有自信心,为后面同学的发言提供了很好的铺垫,使孩子们在无拘无束的交流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中,也可让孩子们把发生在自己或家人身上的一件有趣的事情,向他们介绍,要求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让别人明白这是一件什么事,争取从他们那里得到中肯的意见和建议,以此达到强化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

口训练重在实践,多练。只要教师按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训练语言学习的方法,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依托,各个感官充分利用,课内、课外结合在一起,不断重视口语修养,从而不断提高对学生说话能力培养,一定事半功倍。

优化估算教学的实施策略 篇12

问题一:生活体验缺乏.在“千米”的教学之后,我让学生估一估从学校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结果学生把1千米的路程不是估远了就是估近了.还有的学生竟填出课桌高8(厘米),黑板长(30)米.

问题二:推算能力较差.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从学生绘制的前30次在口袋里摸球的数量统计图可以看出,摸出红色球的次数最多.然后教师要求学生边看统计图边回答,“再摸一次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可能性最大?”一些学生开始乱猜起来.

问题三:估算意识薄弱.在笔算288÷36时,有的学生算出的结果却是“80”.如果这些同学有估算意识的话,一估算就可以知道这个计算结果错误是十分明显的.

根据以上存在问题,我们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估算教学的效率.

一、体验价值,形成估算意识

1. 以生活实例,体验估算实用价值.

华罗庚曾经说过:“人们对于数学产生枯燥无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比如在教学乘法估算前,笔者设计了一问: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学生们纷纷猜测.有的说:“如果每班50人,那么全校48个班,就大约有2500人.”也有的说:“如果每个年级有400人,那么全校6个年级就大约有2400人.”……因此很自然地引出了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只需说出近似数就够了.源于生活的数学问题,使学生倍感亲切,自然在无形中体会到了估算的作用,从而诱发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心理倾向.

2. 以数学应用,体验估算数学价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验算时,可采用估算的方法.如:“398+273=571”和的百位上应该是6;38×52积应该是四位数等.教师要重视估算的价值,设计相关的练习,引导学生感受估算的作用,形成估算的意识.

二、创设情境,养成估算习惯

估算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需要教师长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创设估算情境,进行估算训练.教材中估算题材是很丰富的,无论是计算、应用题,还是空间图形、量的计量,只要教师用心挖掘,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细节,随时、随“材”都可以进行估算训练.

如教学“妈妈带了100元钱到商店买三样东西,买哪三样东西妈妈带的钱够,买哪三样东西妈妈带的钱不够?”我给出了一些商品和它们的价格,让学生自由选择.一桶色拉油39元,一袋营养麦片25元,一袋卷筒纸10元,一瓶洗发水38元,一条被套58元,一件衣服52元……若我们估计一下买一桶色拉油、一瓶洗发水和一条被套大概需要多少钱?40+40+60=140(元),140超过100许多,所以买这三样东西钱不够;学生运用估算很快找到了答案.这样教学,不但填补了以往教学的空白,还有机地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技能.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形成良好的估算习惯.这符合《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提出的:估算不是教学如何近似计算,而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在许多问题情境中需要用到的估算.

三、掌握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估算带有直觉和猜想的成分,是一种跳跃式的思维,在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时最佳的结果往往需要多次的修正和尝试.优化估算教学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灵活地运用估算解决一些问题.

1. 讲究估算策略.

小学生估算技能如何,很大层面上是看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否主动尝试着从估算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由此可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估算方法对学生估算技能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50名学生去春游,买6个一袋的面包要买几袋才够每人发一个?”学生可以通过猜测的方法,6×8=48,48小于50,所以买8袋不够,需要买9袋.也可能直接通过计算50÷6=8(袋)……2(个),从中可以知道要买9袋才够每人一个.对一个具体题目进行估算时,要注意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思考,这样会引起学生估算的兴趣和欲望.

2. 提供充分的估算训练机会.

为了促进学生熟练掌握估算的技能技巧,养成先估后算的习惯,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估算练习机会.练习可以分基本练习及综合性练习,

基本性练习:基本性练习一般放在新知教学以后,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设计时要注意:①练习形式要多样化,吸引学生去思考,理解和掌握.②要与其他数学知识相结合,使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综合性练习:旨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下面是几种常用的综合性习题类型:①操作实践型:如教学了长度单位以后,引导学生估测家校距离;教学了面积单位以后引导学生估测教室地面面积.②探究实践型:如教学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后提供不同长度不同价格的地板供学生选择,让学生为自己的房间铺地板.③社会调查型:如教学了重量单位吨以后,引导学生调查一幢居民楼一天用水的情况,并根据调查统计写一份节水倡议报告.

3. 估算与口算、笔算相结合.

估算是计算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估算以口算为基础,它离不开口算,反过来又促进口算能力的提高.估算与口算笔算有机配合,能有效提高精确计算的准备率和速度,而且估算对精确计算具有一定的矫正作用.如“如果看一部电影的门票是7元,某校组织98名学生去看电影,带700元够不够?”这种估算就需要学生有100×7=700的口算能力.又如两位数乘一位笔算例题求“2盒彩色一共多少支?”,列式36×2,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问题,先让学生估计一下,积会在什么范围.由于36在30和40之间,所以36×2的积肯定在30×2=60和40×2=80之间.这时的估算对于后面的精确计算结果起到了预测的作用.当学生笔算求出72支后,又可以印证估算的情况,答案确实在60与80间.这样,学生通过先估一估,再算一算,最后进行验证的过程,估算能力得到提高,计算正确率得到保证.

上一篇:坚持造就成功下一篇:不停输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