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汽车工程师人才(精选11篇)
应用型汽车工程师人才 篇1
一、应用型本科培养汽车营销人才的必要性
目前高职院校“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学生, 因其理论知识薄弱, 专业领域狭窄, 无法在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对汽车缺少了解, 实践能力上较差。因此, 各高校汽车营销人才的培养需要向更高层次延伸, 需要培养具有一定汽车知识和营销知识、服务意识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强的新型本科应用型人才, 以此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汽车营销”学科交叉性较强, 课程体系难以确定。
“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科交叉性很强, 需要从业人员既懂“营销”又懂“汽车”。因此, 各大高职高专院校, 有的把该专业放到经济、管理类院系下, 以经管类课程为主, 汽车知识类课程为辅;有的将该专业放到汽车类院系下, 以汽车知识为主, 营销类课程为辅。根据我国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汽车营销”类专业上升到本科层次, 又面临着学生是拿管理学学士, 还是工学学士的问题。如果拿管理学学士, 就要以市场营销课程为主, 汽车知识课程为辅。如果拿工学学士, 就要以汽车课程为主, 市场营销课程为辅, 还要开设一定的机械设计类课程, 所以学生在实际应用中, 不能很好地针对市场进行汽车营销。
(二) 缺少具有应用型、复合型、双师型等素质的汽车营销专业教师。
目前大多数应用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师队伍构成有以下几种:
1. 其他专业转岗教师。
这部分教师虽然有较深的理论基础, 但缺少汽车与服务方面的系统知识, 基本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过程。
2. 汽车类专业教师。
这部分教师对汽车制造、设计及维修等方面有着整体的认识, 但缺少如汽车营销、汽车服务企业管理、汽车保险、汽车金融等经管类方面的交叉学科知识, 驾驭和胜任整个汽车服务工程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3. 该领域其他著名高校的外聘兼职教授。
该领域的教师理论和科研水平较高, 虽然能够提高该领域专业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并能扩大师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但缺少参与热情, 不能作为教学的主力。
4. 汽车服务企业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
他们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能够帮助师生提高实践能力, 但由于企业和学校管理制度上的差异, 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 并且人员数量不多。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 (汽车营销) 专业的师资力量不足, 已成为制约该专业发展的一大紧要问题, 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基本满足了“量”的要求, 但在“质”上还相差甚远, 特别是复合型、技能型的专业高素质教师更是捉襟见肘, 培养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的高素质汽服人才还任重道远。
(三) 实践手段。
大多数学校汽车学院的实践、实验设施建设集中在汽车设计、汽车性能检测、汽车维修等方面, 而“汽车服务”方面的实践、实验设施建设滞后, 存在相当大的空白, 大部分仅停留在理论教学上。
(四) 校企合作。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岗位群主要集中在汽车“后市场”, 如:汽车销售企业、汽车维修企业、保险公司、汽车服务培训机构、市场调研机构等。此类企业 (保险公司除外) 在人力资本方面都有如下特点:一是企业规模较小, 大多数企业在招聘季时, 毕业生需求量较少。二是管理结构较扁平, 一般是三层结构:总经理、部门经理、员工。毕业生在本公司的上升空间小、上升途径窄。三是人力资本使用追求短平快, 希望毕业生来了后就能产生效益, 不太愿意花较大精力培养人才。这些现状都导致企业对与学校合作的兴趣不大, 使很多学校提出的“双元式教学”、“工学结合”等校企合作项目流于形式, 最多是接纳教师观摩学习。顶岗都很难做得到。
(五) 学生缺少学习兴趣。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问题, 学生在高考后选择专业比较盲目, 大多数学生对所选专业完全没有兴趣。笔者曾经做过调查,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生因为兴趣而选择汽车专业的不足10%, 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
三、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人才市场需求分析
(一) 缺少高素质一线汽车营销人才。
国内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客户的需求越来愈多、对服务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等现状, 使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巨大。
(二) 具有“交叉性”知识体系的复合型汽车营销管理人才将更加重要。
优秀的汽车营销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汽车方面、管理方面、市场营销方面及战略管理方面等综合知识及技能。
(三) 汽车营销相关产业将会迅速发展。
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以及汽车营销人才的频繁流动将使汽车市场出现大量相关服务, 如汽车营销大学教育、培训、汽车营销咨询、第三方调查等。
四、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汽车营销方向培养方案框架
(一) 培养方案框架设计原则。
充分考虑该专业只要岗位群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加大应用型课程比例, 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注意工作技能与理论方法的结合。充分考虑营销、管理类课程在汽车工程学院的定位, 注意与学院其他学科方向的协同交叉培养。充分考虑学生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充分考虑该专业有实质性校企合作模式开展的困难, 积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与水平, 利用现有资源大力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模拟场景教学, 尽可能让学生在校内获取一定的实践经验。充分考虑已有师资和意向引入师资的研究方向, 完善综合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 积极落实相关课程知识体系的模块和内容建设任务。在课程体系中贯穿兴趣培养类的课程, 积极提高学生去汽车产业的兴趣, 实现主动学习。
(二) 培养框架。
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 (汽车营销) 专业的目标是培养交叉复合创新型汽车营销人才。因此, 专业课程体系应由三方面组成:汽车工程;宏观的汽车产业经济学和微观的汽车营销学;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基于培养目标及专业课程体系, 将该专业课程分为两大模块, 每个模块分三个层次。具体如下:
1. 汽车工程模块。
专业课有:汽车构造;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汽车电控技术等。专业特色课有:汽车营销方向的学生必须选修汽车文化、汽车养护与美容等两门汽车工程模块的方向课程。
2. 汽车营销模块。
专业课有: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学;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数据分析与仿真;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其中:汽车营销学课程内容涉及产品战略、产品营销、活动策划等;汽车数据分析与仿真课程内容涉及运筹最优化建模、产业经济和调查数据分析方法、常见数据分析和系统仿真软件应用。专业特色课有:商务与礼仪;汽车服务接待;汽车消费心理学;汽车选购与保养;二手车鉴定与估价;汽车租赁与物流。
3. 兴趣培养课程。
经典汽车赏析;赛车与汽车赛事;汽车改装;汽车驾驶等。兴趣培养课程从第三学期开始到第六学期, 每学期一门。课程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 旨在提高学生对汽车的兴趣, 提高其学习主动性。此外, 还应建立相应的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价体系, 通过专业课程设计、实践与实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 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丽霞, 常兴华.探究汽车营销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09, 11:46
[2]吴淑利.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 (学术研究) , 2008, 18
[3]朱杰.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的汽车商务教学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 2007, 1
应用型汽车工程师人才 篇2
教师要构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出合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学习知识,提升技术,提升学生的软件技术水平。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软件分析和设计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软件设计、测试的学生,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教师合理搭配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实际应用知识,才能让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研究工程专业认证要求。工程专业认证需要学生具有工程综合能力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
3.2构建网络专业教学平台
教师要构建网络专业教学平台,让学生利用熟悉的方式来学习知识和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丰富网络专业教育素材。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教育素材,通过提取教材知识点和在网络中寻找相关知识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让学生能够应付工程专业认证,提升学生的考证热情。教师要通过学生的下载情况来了解学生对网络教育内容的喜爱度,从而找到适合的教育方向。第二个方面是提供实时指导。教师要在网络专业教学平台指导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让学生能够主动考取工程专业认证,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3.3构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学校要和企业联合办学,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在企业实习,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能够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学生,企业能够根据职业要求教育学生,学生考取工程专业认证会更加容易,学生的就业率也会更高。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要重视校企合作,要慎重选择校企合作的企业,改革学校教学体系,注重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多种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具备考取工程专业认证的基础知识。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要做好培养工作,要提供给学生有意义的工作岗位,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让学生拥有考取工程专业认证的职业能力。
4结语
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要做好长期的工作准备。教师要构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要构建网络专业教学平台,学校要做好专教育工作,企业要做好实习培养工作,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让学生考取工程专业认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张静,褚燕华,张晓琳,高鹭.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工程专业混合课程建设研究[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33):26-29.
应用型汽车工程师人才 篇3
关键词:工程力学;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77-02
力学是基础学科,应该在科学的前沿摆开战场,力学又是技术学科,应该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力学学科也不断发展,学科分化和交叉越来越广泛和深入。进一步拓宽力学人才的知识面,培养交叉型、复合型人才,是力学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对于地方工科院校的工程力学专业来说,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力学人才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我校地处汽车产业七大示范基地之一的柳州,依托地理优势,随着汽车行业对工程力学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将工程力学专业与柳州汽车产业结合起来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专业建设的思路。作为教学型大学,我们主要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培养符合地方发展战略和重大产业需求的高级人才。因此我校工程力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強、素质高、有创新意识,具有扎实的力学基础和汽车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现代设计方法,能在汽车、交通、机械等行业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力学教学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经过这些年的摸索和实践,我们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工程力学专业。
一、加强学生对“汽车”特色的工程力学专业的认识
学生不仅是“教”的对象,还是“学”的主体。只有这个主体主动配合“培养”,培养计划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最有效的、真正的落实,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培养”效率。
1.入学专业教育。很多新生刚入学的时候,由于缺乏对力学专业的深入了解,存在一些消极的情绪,甚至于要求转专业。针对这个问题,系里在新生入学专业教育方面投入了很多精力,邀请汽车行业以及力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以力学和汽车的交叉领域作为背景,对工程力学专业的新生进行一些有针对性、深入浅出的入学专业教育,让学生从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工程实践中体会力学的魅力,树立专业信心。
2.举行高年级或往届毕业生的交流会。通过学习交流会、考研交流会、就业交流会等形式与师兄师姐们进行面对面交流,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专业的应用、前景以及就业情况有了更加具体、直观的了解。参加完这些交流会,很多学生反映他们少了很多的盲目和迷茫,学习方向进一步明确,学习动力也比以前大了很多。
3.加强教学过程中专业认识教育。力学教研室的每一位教师都自觉地将加强学生专业认识作为日常教学工作中一项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专业的应用和发展,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对于工程力学专业有了更加直接、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汽车”特色的课程体系改革
1.在加强数学与力学基础之上,实现力学课程与汽车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工程力学专业学生的优势在于数理基础好、适应面宽、后劲足。在力学课程和汽车专业课程的结合上,我们始终坚持既要发扬力学专业学生的传统优势,又要向汽车行业大力拓展的原则。在课程设置上,数学与力学课程仍占较大比重,其中数学与力学课程的学分在必修课占到总学分的54%,目的在于努力夯实学生的数理基础,确保工程力学专业的传统优势。选修课开设数学实验、数学建模、塑性力学、流体力学、实验力学、工程断裂力学、板壳理论、空气动力学、结构优化设计、振动测试与分析等数学力学课程,以兼顾部分学生希望继续在力学专业深造的要求。在实现力学与汽车的结合上,我们在学科基础课中增设机械、汽车类的课程,包括电工电子技术、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材料与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单片机原理与应用、UG建模等。所开设的汽车类专业课主要有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汽车电气设备、汽车改装设计、车身机构与设计、汽车车身制造工艺学等。相应的删减部分力学的专业课程或学时,但这样的课程体系改革不是在做简单的加减法,而是将力学专业课程融入到增设的汽车类专业课程中,从力学的角度讲汽车专业知识,真正实现汽车课程与力学专业有机结合。力学专业的汽车专业课程都是单独开课,教学大纲也与汽车专业的有很大不同,侧重点放在汽车与力学的交叉点上。
2.注重计算机与英语学习。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发展,信息化社会的逐步深入,计算机和英语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我们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四年不断线教学的方式,加强学生计算机和英语的学习。除了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毕业设计英文要求等,还在计算力学课程设计、有限元软件设计及应用中分别增加了8学时的计算力学设计英文翻译、有限元设计英文翻译。
3.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济大学前任校长万钢说:基本的动手操作训练是为学生的知识集成、为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意识的发展提供一个经验的起点。以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将力学知识运用到机械、汽车行业上。首先,充分利用汽车系实验室,积极开展校内实验。工程力学专业就设置在汽车系,我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基础实验、金工实习、驾驶实习等在校内进行,认识实习和毕业实习尽量选在柳州的机械、汽车企业。学生通过在这些企业实习,对企业运作和管理的内在规律和相关规定有了一定了解,通过接触工程实际,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让企业更加了解力学的学生,增加就业机会。此外,通过举行机械设计创新大赛、汽车设计大赛、周培源力学竞赛、大学生科研立项等,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汽车”特色的专业教师队伍培养
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工程力学专业,就需要培养具有特色的专业教师队伍。力学教研室与汽车教研室定期开展教学和科研交流活动,并以借调的形式,选派力学专业教师到汽车教研室工作,促进两个专业的交流和合作。我校重型车辆零部件先进设计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成立后,很多力学专业教师加入了相关的科研团队,开展力学与汽车交叉学科的科研工作,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工程实践的能力,而且对于培养“汽车”特色的力学专业人才也有着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引进高学历、高水平人才为专业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选派现有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外出进修学习,提高专业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近几年新来的年轻老师,学历高,科研能力强,但教学经验少,对教学活动的重视也不够。通过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组织老教师传、帮、带等教研活动,帮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和熟悉教学内容,渡过教学关,提升他们的教书育人能力和责任感。
四、结语
通过这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汽车”特色的工程力学专业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学生就业率、上研率稳步提高,用人单位对我校工程力学专业的学生评价较高,通过前几届毕业的学生,我们已与很多用人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就业合作关系。
21世纪,力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加强了而不是削弱了,只是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力学专业建设也随之改变,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地方工科院校,工程力学专业要立足地方经济,形成特色,才能永葆青春。
参考文献:
[1]孟庆国,靳征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力学学科发展的作用[J].力学进展,2000,30(1):150-154.
[2]刘人怀.我国力学专业教育现状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2007,(1):30-32.
[3]姜嘉乐.工程教育永远要面向工程实践——万钢校长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1-7.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项目(2009B077);广西高等教育教改项目(2011JGB092);广西工学院教改项目(J0909)
应用型汽车工程师人才 篇4
本文从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工程实践教育的探索等方面对汽车电子人才培养进行研究探索, 制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等方面探索研究, 培养出满足社会及企业需求的具有良好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汽车电子应用型人才。
一、汽车电子人才培养专业定位的思考
在汽车电子人才培养专业定位上, 主要从二个方面进行思考:人才市场的定位及人才具有的专业结构定位。
人才市场的定位就是根据当前与未来的就业形势和学生职业选择, 充分考虑本校所处教育系统和本校其他专业的定位情况, 使之既符合所属教育系统、所在学校的定位, 同时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天津理工大学是以工为主的地方性本科院校, 坚持以服务区域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根据对当地汽车人才需求的调研, 在人才培养专业定位上,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培养的汽车电子人才未来是零部件、系统的设计工程师、还是汽车检测设备的技术工程师以及目前汽车维修市场上急需的既有基本理论又有很强实践能力的维修工程师。专业定位的确定既要合理利用自身的办学优势, 又不能过多地依赖本专业的现有条件。
在人才具有的专业结构定位思考中, 汽车电子是面向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兴学科, 集机、电、汽为一体的多学科的综合技术。需密切联系企业, 确定汽车电子人才的知识结构, 优化整合专业课程、加强能力培养。当前我国汽车电子行业的人才现状是:复合型人才缺乏, 缺少既懂汽车又懂电子的复合型人才;各类人才的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各类人才的创新精神尚需加强, 原创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还不多。我们根据本校招生、教学、专业发展的特点以及汽车电子行业人才需求等实际情况, 从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对人才培养进行定位。在知识结构中, 避免只关注理工课程, 忽视人文科学在培养人方面的作用。
由于天津理工大学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是在机械电子工程大平台下进行的。因此, 我们将汽车电子专业方向定位在汽车电子的系统工程师。以机械工程和电子技术为基础平台, 培养具有较扎实的电子电路及微机电设计能力又对汽车构造原理、电子电器及电控系统熟悉的专门人才;培养既懂车辆专业知识又懂电子技术和相关控制理论的复合型人才, 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二、工程应用型汽车电子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
1998年, 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 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 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给出了一个定义: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因为我们立足于培养工程应用型的汽车电子人才。美国工程与技术认证委员会 (ABET) 对21世纪新的工程人才提出了如下的11条评估标准[2]: (1) 有应用数学、科学与工程等知识的能力; (2) 有进行设计、实验分析与数据处理的能力; (3) 有根据需要去设计一个部件、一个系统或一个过程的能力; (4) 有多种训练的综合能力; (5) 有验证、指导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6) 对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的了解; (7) 有效地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8) 懂得工程问题对全球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9) 学会终生学习的能力; (10) 具有有关当今时代问题的知识; (11) 有应用各种技术和现代工程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概括起来, 21世纪的工程人才需具备工程知识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工程实施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等6种能力;要求学生知识的复合型和能力的多样性, 具备良好的较宽领域的适应能力;要求培养的工程人才不仅具有良好的技术水平, 在加强学生的科学基础、提高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之外, 还需要博雅而圆通的人文情怀。汽车电子技术涉及到汽车、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通信等多方面知识, 其口径较宽。因此,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 首先从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入手, 把握好教学中通用基础与专业基础、实践性环节的关系, 在学生必需掌握的“专业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基础上, 合理规划, 突出工程意识的培养。同时利用课程设计、实践环节加强工程性实践训练, 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三、汽车电子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
1. 机电工程背景下工程应用型汽车电子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
从大系统观的角度分析学生所应具有的专业能力, 进而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如果将汽车理解为广义的机电系统, 汽车电子学生应具有的能力包括:较强的计算机制图能力、机电产品的基本开发设计能力、熟悉汽车的结构和性能且具有较强的单片机系统开发设计能力、汽车电子系统的开发设计能力。汽车电子本科培养方案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及集中实践教学构成。同时, 在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规划出“工程图学模块”、“机械基础模块”、“机电控制基础模块”、“汽车技术基础模块”、“汽车电子控制模块”五大课程群安排相关的课程。其中:
机械基础模块包括的课程有:工程力学、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液压传动、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电控制基础模块包括的课程有: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测试技术与信号分析、嵌入式控制技术。
汽车技术基础模块包括的课程有:汽车构造、汽车理论。
汽车电子控制模块包括的课程有: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检测与诊断分析。
为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培养方案在“公共基础课程”中设置了包括人文素质类、经济管理类、外语、计算机、数理和体育等多种类型的课程;在“集中实践教学”中设置了军事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内容, 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2. 应用实践性的课程设计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
汽车电子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 结合社会对复合型与应用型汽车电子工程人才的能力需求, 改革实验教学、生产实习、专业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的内容及方法, 提高学生所需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实施能力。
首先, 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增设课程综合性实验、专业综合性实验、自主设计性实验及科研创新性实践内容, 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达到训练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 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设置了一门“汽车电子工程实训”课程, 在实验室授课, 利用汽车实验室配备有整车透明实训台、全车电器实训台、汽车电器综合实训台、发动机试验台、自动变速器解剖运行实训台等设备, 通过发动机、变速箱的拆装及汽车整车的性能实验等实践环节, 让学生了解整车的构造及工作与控制原理, 通过汽车零部件拆解实验, 锻炼工科学生的动手能力。这门课程配合“汽车理论”、“汽车构造”两门专业课程学习, 同时为学生后期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学习提供认识实践平台。
生产实习、课程设计、专业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内容也以实际需要为出发点, 按照实践、实际、实用的原则设置, 应强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如利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并制作出完整的基于单片机汽车电子控制单元, 在专业设计实践环节, 利用实验室的ECU实验单元及整车设备, 安排学生利用ECU编程实现车辆的控制;最后的毕业设计使学生进行汽车电子的相关设计和研究训练。这样, 既有利于充分挖掘实验室的资源优势, 也有利于促进指导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同时, 在教学的多个环节, 例如, 从大二开始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或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创新大赛, 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备这种能力, 学生就可以不仅仅依靠课堂、老师获得知识和能力, 而是学生可以自我规划, 依靠学生的课余或走上工作岗位后在实践中自学。同时, 在课堂教学中, 强调教师改革教学方法, 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科学基础, 这是他们能够自主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基础和本钱。
四、结语
我国汽车工业在今后仍将是一个大发展的时期, 需要大量的车辆工程特别是汽车电子的人才。我们以培养工程应用型汽车电子人才为目的, 构建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汽车电子人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 使教学具有工程实用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王知学, 刘晓建, 庄汝科.汽车电子技术行业现状分析[J].山东科学, 2010, (03) .
[2]李培根.工程教育需要大工程观[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 (03) .
[3]易克传, 陈皓云, 董福龙.车辆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J].课程教育研究, 2012, (23) .
应用型汽车工程师人才 篇5
关键词:高校;汽车服务工程;职业道德教育
一、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迫切性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从事的行业与汽车后市场紧密关联,主要包括汽车销售、保险与理赔、维修、美容等。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逐步增长,从事汽车服务行业的人才会越来越多,从各高校纷纷开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就可见一斑。
职业道德教育是高校德智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5月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随着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偏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特别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职业道德教育往往处于被边缘化或者被忽视的情况,由此造成了毕业生职业道德水平下滑严重的现象。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的钟源海2013年对汽车营销方向的学生职业道德追踪调查的现实令人担忧:部分行业的学生跳槽率高达50%。更有甚者,近年来破获的利用高科技手段、专业知识和职务便利犯罪的案件中,涉案人员也不乏大学毕业生,这就再次给我们敲响了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警钟。
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主要从事汽车后市场方向的工作,像汽车维修保养、汽车保险理赔等行业历来都是道德风险重灾区。这就要求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也要解决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职业道德教育地位偏低、职业道德教育目标模糊、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不够完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职业道德教育评价方式过于简单、职业道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等。
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
1.探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开设专门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的可行性。西方国家职业道德教育主要通过显性课程和隐形课程两种途径进行。显性课程的目标主要集中于道德推理技能和调解能力;隐性课程则是使学生能更正确地评价他们的态度和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并负起更多的个人责任。在吸收国外成熟经验后,结合实际情况可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增设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课程。课程的开设可以考虑分成两部分,分别放在入学教育和生产实习环节。
2.探索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教育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齐齐哈尔职业学院的张秋在《汽车构造》课程中通过情境教学融入了职业道德教育,并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结合我院汽车服务工程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实际,可以尝试在所有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如在课堂教学和自编教材中更多地融入职业道德教育案例,探索出可行的方法。
3.探索在实践和实习教学过程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很多,既有校内的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学,又有校外的校企合作实习教育。特别是校外实习教育,比较接近生产实际,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良好机会。学校应利用校外实习基地,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探索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
4.职业道德教育效果评测。建立有效的效果评测机制,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持续的跟踪调查来评测。
四、结论
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不仅关系着大学生今后的择业、就业,也关系着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和职业价值取向在青年人中,乃至在全体社会成员中都有着引导作用和示范效应,因而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状况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不应忽视。
“要做事,先做人”,中华民族历来是以德为先。学校要结合国内外经验,在专门课程的开设、专业课程的融入、实践环节的加入以及长效评价机制的建立方面,逐步探索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林明松,林燚宁,梁志宇.浅析高职院校汽车保险专业职业道德教育[J].读与写杂志,2014,11(12):32.
[2]钟源海,邓海燕.高职院校汽车营销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调查报告[J].中国外资,2013(10):353-354.
[3]武晓华.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2):120-123.
[4]王畅.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9):164.
[5]张秋,张娜.汽车构造课程中的职业道德教育[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8):174-175.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学院教改课题(编号:JY1434)。
探索应用型汽车营销人才的培养 篇6
汽车市场营销人才连续多年占据人才需求榜前列, 供不应求的比例也占据前列, 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地区, 对营销人才的需求趋于多样性, 比如:销售管理、市场调研、客户服务、营销策划、渠道管理等岗位对人才的需要都非常大。在营销人才需求量增加的同时, 对营销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汽车营销人才既要懂汽车技术, 又要具有充足的营销管理知识。汽车产品的特点决定了汽车营销具有行业特殊性, 而目前, 多数汽车营销人才要么是专门学习营销管理专业的毕业生, 要么是专门学习汽车相关专业的学生, 既掌握汽车技术又熟悉营销理论的人才并不多, 再加上汽车技术是一项较复杂的专业技术, 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因此, 注重应用型营销人才培养是目前值得研究的问题。
1 我国汽车营销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对行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 汽车营销是一个管理的过程, 需要了解和掌握汽车售前、售中、售后的管理情况。而汽车行业的人才多数是通过高等院校进行培养, 为适应我国汽车产业全面发展和市场的需求, 我国高等院校纷纷开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以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汽车营销人才, 但是, 多数高校都是采用学科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科型人才培养方式具备一定的优势, 即对学科知识进行系统学习、理论功力较强;但不足的是对市场需要关注不够, 因此, 这种培养方式更适用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
当然, 也有一些学校认识到传统模式与市场的差距, 进行了一定改革, 但改来改去也只不过是增加了一些案例分析, 而培养方案、课程结构设置与一般专业学科区别不大, 仍然是基础课程加专业课程, 同时, 所用教材更新较慢, 新的市场形势下出现的新的营销模式、手段, 在教材中不能及时体现, 整个教学过程滞后、被动, 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对相关知识掌握不扎实, 更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以至于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在相应岗位上不能体现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优势, 造成汽车市场营销管理人才的供需脱节。
2 如何培养应用型汽车营销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较好运用于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应用型汽车营销人才就是能将所学的汽车专业知识、汽车营销管理知识、汽车专业技能应用到未来从事的汽车专业的社会实践中, 简单来说, 就是既懂汽车营销管理又懂汽车专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汽车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针对我国当前汽车市场经济对人才丰富的需求, 探索贴近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式, 以学生就业和从业质量为重点;而这样的要求用学术型人才培养方式很难满足。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升级发展,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表现出专业化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明显区别于学科型人才培养, 在保持人才科学素养养成的基础上, 突出工程意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 因此, 应用型人才培养就是要探索出另一条人才培养路径, 使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有较高的契合度。
目前, 高等院校中开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院校多数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并结合课堂案例教学, 尽管这些案例都是我国及欧美国家在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的经历的总结, 但对从未走向社会的学生来说, 这些案例太陌生, 其无法想象案例的情景, 更不知道这一切与他们未来工作的关系。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中, 应加强对学生汽车营销理论、汽车技术知识的讲解, 以满足社会实践需要, 此外, 还要加强社会实践中实情实景的训练,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所学理论知识, 因此, 探索应用型汽车营销人才的培养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开发、研究、总结。
(1) 将情景实验、角色扮演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学生单纯学习理论, 难免会感到乏味、迷茫, 不知所学的知识要如何运用, 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通过情景实验和角色扮演等形式, 模拟未来的工作环境, 使学生将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运用于情境中, 以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 弥补以往汽车营销课程设置中的空白。
(2) 将课堂知识、教学实践与从业资格认证考试的要求相联系。对作业形式进行改革, 摒弃纯客观题, 将几章内容融合在一起, 使学生尝试为某汽车品牌或4S店做制定具体的市场开拓方案、营销策划等, 这样的作业形式可以为学生日后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大学生营销创意大赛等赛事奠定基础, 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大有益处, 使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 而且提高了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 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 强调说明与本专业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 使教、学更加有的放矢。
(3) 极强“校企合作”。一方面, 邀请汽车生产厂家的市场管理人员、4S店销售精英、销售经理来学校和学生交流, 介绍工作环境、任务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另一方面, 利用周末或寒暑假带领学生去4S店观摩, 或者扮演成顾客去4S店接受服务, 体会在交易过程中买卖双方的心理活动及作为顾客希望得到怎样的服务等, 以提高学生对营销专业课程的兴趣, 从而付出更多努力去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这种形式为企业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让学生尽早了解企业, 为学生选择企业提供参考。另外, 与企业合作的同时, 为教师提供了接近市场的机会, 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市场变化及市场需要, 并对这些最新信息进行讨论、研究, 然后发现问题, 提出对策, 并将其作为辅助资料植入到课堂教学中, 减少因教材更新缓慢而造成学生知识陈旧的问题。
(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的普遍应用, 为企业带来了更多商机, 而将年轻人对网络的喜爱与他们从事的专业相结合, 会给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活力。将新型的营销手段, 如电子商务、微信营销、微博营销等相关知识融入教材, 进行讲解, 并建立微信群、微博平台, 模拟微信营销、微博营销,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结语
在传统汽车营销人才的培养方案中, 缺乏实验、实践环节, 导致学生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对该问题的探索, 提出相应建议, 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成为营销人才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 将网络与未来工作相结合, 为学生讲解电子商务、微信营销、微博营销等新型营销模式的相关知识, 并进行实践应用, 使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该模式能有效培养出应用型人才, 多数学生能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同时, 该模式也为汽车行业的经营业绩、未来发展带来新鲜的血液, 使培养出的汽车营销人才真正满足汽车市场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春明.校企合作在汽车教育中的办学优势[J].科技视界, 2013, (34) .
[2]顾金兰.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商业经济, 2011, (5) .
[3]王启万, 姚刚.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J].市场营销, 2004, (10) .
应用型汽车工程师人才 篇7
一、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 工程教育理念不到位, 顶层设计不合理
许多地方本科院校提出培养“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人才培养教学理念, 但在借鉴老牌本科兄弟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在我国教育考核与评价机制不完善的影响下, 极易陷入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 理念提得好, 但却是“新瓶装旧酒”。传统的“三段式”的培养模式主要以学科为核心, 其缺陷明显:一是缺乏对历史、社会与环境的认知与责任方面的教育[2], 二是以学科为核心的工程教育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忽视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等问题, 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相吻合。
2. 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需求脱节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已经推进多年, 但没有法律约束及行业制约的背景下, 校企合作“两张皮”现象导致教师对企业工作流程和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不了解, 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 课程知识点重复, 缺少优化配置, 知识衔接性不好, 前后课程延续性不强。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知名, 尽快开设或增设硕士点, 学校政策导倾向于写论文与申报课题, 工程实践教育有下降之势。在汽车专业课程中, 仍有一定篇幅介绍七八十年代的东风、解放牌车型, 以及九十年代的夏利车, 优秀人才对于编写教材、改革教学内容, 提升工学结合不感兴趣。
3. 实践硬件差, 实践教学体系层次性不突出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是具有良好的自然科学素养, 掌握汽车服务工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 具有解决汽车工程实际问题基本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非常强调工程实践培养。但相当部分本科院校由于资金困难、优先科研平台建设等各种原因, 硬件设备、场地、制度、师资等重要因素建设不到位, 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没有足够的份量比例, 多以验证性、演示性为主, 未有能够建立起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没有按照学生实践技能掌握规律从低到高分层次设置, 不能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工程能力训练。
4. 实践环节管理和考核不严格
普通院校实践环节的管理手段和评价机制不完善, 其实验、实习与实训过程中, 组织和管理松散。未能针对汽车服务项目特点, 细心设计基于项目为导向实践项目, 课后的实验报告多为照抄提交了事。以测缸压、油压为例, 如果能设置一个实验故障, 在故障现象的强烈视觉冲击下, 通过实验指导书引导学生进行逐步分析, 最后通过测缸压、油压来排除故障, 是一定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习的。
同时, “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往往忽略了实践环节的考核要求, 虽然在教学大纲多有提出实践环节占成绩比重在10%~20%的比例, 但是执行起来不严格。
5. 实践教学师资薄弱
地方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多是招聘刚毕业的研究生与博士生, 从企业来又能满足职业要求的企业人才甚少。这一长期现象决定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不强,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严重影响了实践教学环节的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教师晋升职称需要发表SCI, EI论文, 申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内在要求, 实践环节建设困难重重。
二、构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 实践体系的软件建设
(1) 意识形态建设
统一思想是一切行动的前提。教师队伍方面意识形态建设主要通过教研室活动宣讲与鼓动, 教学改革课题引导, 校企人才互换等方式激发教师工程实践兴趣, 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学生方面, 每年新生报到伊始, 可通过专业介绍、专业班主任的引导、校园汽车文化活动周、行业专家进校讲座、汽车创业创新小分队、汽车爱好者协会等方式进行引导, 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内涵与前景, 促进专业学习与实践。
(2) 建立阶梯提升式的实践课程体系
遵循学习规律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遵循障,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提出了分阶段分层次五个阶梯实践教学体系。以汽车电器与电控模块为例, 由低到高分别为第一阶梯:建立基于工程意识培养的基本实践技能教育, 通过《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系统》课程学习来实现, 含课内实践项目6个;第二阶梯:基于工程素质培养的综合专业技能教育, 整车虚拟检测实验周来实施;第三阶梯:基于工程能力培养的工程设计教育, 实车故障实训周来实施;第四阶梯:基于工程科研能力培养的科技创新教育, 通过大学生方程式赛车等创新项目来实施;第五阶梯:基于职业行为能力培养的岗前教育, 到企业从事具体工程项目来实施。
(3) 建立符合工程实践要求的管理机制与考核机制
对于独立的实践课程, 则按照形成性考核, 以项目为单位计分。对于课内实验课, 则依据实验完成情况及实验报批阅情况来认定成绩, 其比例严格按照大纲要求执行。同时可实行“考证替考试”的做法, 既让学生获得行业的认可, 又通过以考促学的方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4) 推行“三一”师资工程, 强行“双师”队伍
一是每位专业教师负责核心课程, 并实施工程项目教学法;二是为每位专业教师每年提供一次外派到区内企业、院校考察学习的机会, 开拓视野;三是专业教师每年必须有一个月以上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实际产生活动。
2. 实践体系的硬件建设
按照“毕业要求→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建设→师资建设”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逻辑建设主线, 扎实推进硬件平台建设, 依据五阶段对实践环节的要求特点, 多渠道多方位推进基础实验实训建设, 满足台套数要求。目前,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通过申报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项目以及学校自筹等方式, 四年来共获得了600多万元的投入, 购置了大批汽车实验实训设备, 建成了11个校内实训室和实训基地, 实现“基本技能→专业核心能力→专业综合能力培养”阶梯提升内在要求, 实施“教室与实训室相结合、实训室与维修车间相结合、学生与企业员工相结合、教师与技师相结合”。在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平台方面, 加大了与桂林天成、深圳美鹏、玉柴机器、广西长久集团等12家区内外知名企业合作力度与深度, 实现企业全程参与各项专业教学工作, 稳步推进“天成班”、“美鹏班”订单式培养, 极大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实现预就业。
三、改革总结
实施改革近三年来, 我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竞赛获得省级以上的奖项有39人次。其中, 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有5人获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 有4人获得国家级项目立项, 22人获得自治区级项目立项;在广西大学生创业比赛中, 有5人获得银奖, 6人获得铜奖。我院重点推进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 (FSC) 项目荣获2015年新秀奖, 今年将向更高的名次前进。
同时, 在推进改革中我院共成功申报了8项教改课题, 其中5项为区级教改课题, 发表相关论文20余篇, 更重要的是改革提升了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构建了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了符合行业要求高素质工程人才。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汽车服务工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可行的改革措施,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改革实践表明推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有利于高素质汽车服务工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汽车服务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魏辉等.基于项目教学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 2010, (18) :67-70.
应用型汽车工程师人才 篇8
1 通过企业调查发现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数家汽车企业的调查研究显示, 企业并不看好本科汽车营销专业的学生, 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1 实践能力差。某大型汽车维修与配件营销公司人事部经理在我们调查中坦言他们曾招过本科的营销人才, 但是发现他们其实与普通的专科院校学生并没有什么差别, 甚至比专科的学生实践能力更差, 主要体现在做事的积极性与参与性, 同样的一个任务, 专科生可以做到与本科生相同甚至高于本科生。
1.2 自我定位高。一般企业在招营销类专业的本科人才时设定的岗位都是“储备干部”, 主要目的是想要他们能够先从一线做起, 慢慢实践学习, 并从中总结经验为以后的管理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企业发现, 这些本科生对这个岗位普遍认识不深, 觉得来到这个企业他就是“干部”的身份, 很多事情不愿意自己去做而是指使别人去做, 导致同事关系紧张, 在团体中很难建立威信, 致使他在工作过程中很难学习到真正的知识, 这让企业很为难。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所以在招贤纳士之时考虑的也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利益, 企业希望招到勤勤恳恳、积极性高、参与性高、好管理并且薪资水平低的人来为企业创造财富。
但对于企业而言本科的汽车营销人才也不是一无是处, 企业很看好本科生的“复制性”。对于企业, 随时注入新鲜的资讯与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在企业需要新的资讯与技术时, 一个专科生很难做到在短时间内消化学习, 并将所学内容完整地“复制”给下面的技术人员, 但是本科生可以很轻易的做到这点, 本科生的学习能力与“复制”能力强这是众多企业所认可的, 但是有一点需要我们明白, 一个企业一般只需要一个这样的人才就以足够, 甚至几个企业共同使用一个这样的人才就可以满足需求。
通过以上企业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培养目标不够清晰, 学生定位不准确
专业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的战略规划, 是一个专业的灵魂指导, 是专业发展的关键, 只有设计出一套符合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才能体现出“应用型”的实践意义。但是通过查阅国内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 我们却发现大多数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向、课程设置几乎完全相同, 缺乏自己的特色, 导致了整个汽车营销的专业培养目标不清晰, 违背了“应用型”的实践意义。而正是因此, 学生在四年中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所有的课程只是学习了其中的皮毛, 但是却自我感觉良好, 使得学生自我定位太高, 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2) 专业特色不鲜明
由于市场对于汽车营销专业的人才需求, 使得大多数院校盲目的开设此专业, 从而忽视了对人才的适应性、特色的研究。缺乏科学的分析和研究使大多数院校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人才的培养只是停留在汽车营销专业的核心能力、必备能力培养的层面上, 从而忽视了企业的需求, 而在现今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 市场竞争将会愈演愈烈, 对汽车营销人才的需求会进一步加强, 但是这种需求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如果各校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 那么就会在汽车营销人才培养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甚至被淘汰。
(3)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汽车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仅仅只是课堂模拟, 或者实验室软件模拟, 甚至有些院校并没有任何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课堂模拟与软件模拟的学习毕竟是有限的, 因为在实战过程中会有很多不可控因素, 而这些不可控因素往往是成功的关键, 学生很难在模拟过程中把控这种不可控因素。而对于没有任何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的院校, 就更难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得以施展与发挥了。
(4) 教师缺少实践经验
由于目前高校对于师资队伍的学历资质普遍提高, 因此引进的教师基本都是属于高学历、学术型的人才, 他们并没有汽车营销的实践经验, 而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 要实现“应用型”, 就必须具备应用型教学的思维和能力, 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应用型本科院校将无法推进应用型教学改革。
2 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人才专业素养的培养的对策
2.1 科学规划培养目标, 构建合理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人才的培养应该是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在制定培养目标的过程中, 必须以企业需求为主线, 以自己现有的教育资源培养具有独特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 使学生即能掌握汽车营销专业所需的营销基础知识又能通过实践具备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处理危机、随机应变的综合运用能力, 市场调研与分析的能力以及公关能力等。
2.2 强化师资队伍, 培养教师实践能力
强化师资队伍, 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一专多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给青年教师提供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机会,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课题研究, 使得教师能够将企业经验与教学、科研相结合, 在传授知识时多以实事为案例, 增强课堂内容的真实性以及生动性。还可以引进一批由企业培养的优秀的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到学校来交流互动, 交换案例, 真正实现科研促进教学, 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2.3 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 开展实质性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一种“三赢”模式, 通过合作可以使得企业得到人才, 学生得到学习, 学校得以发展。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开展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人才专业素养的培养, 培养过程中以真实的营销实例为切入点, 通过全面的汽车营销专项能力的综合训练, 到毕业前的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设计, 形成系统的、完善的汽车营销实践课程体系。由企业提供素材、制定训练项目来展开实质性的校企合作, 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真实性, 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除此之外, 通过校企合作, 可以使学生能够比较早的接触到企业, 了解到企业的需求, 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 精准定位自己的职业生涯, 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企业调查发现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题的分析, 研究出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人才专业素养的培养的对策。
关键词:应用型,汽车营销,培养
参考文献
[1]吴淑利.应用型本科汽车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 (学术版) , 2008 (18) .
应用型汽车工程师人才 篇9
加强技术型本科汽车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 我国汽车相关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 专业知识薄弱, 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大部分从业人员的知识与技能老化现象严重。因此, 高素质人才短缺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汽车运用技术行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对部分一、二类维修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 在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 有26.2%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在一线工人中, 有38.5%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接受过新技术培训的占11.7%;接受过管理经营培训的占9.3%;接受过维修基础培训的占9.3%。而二、三类汽车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工、城市普通中学毕业生、转岗择业的工人, 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匮乏等问题。除汽车维修之外, 车辆销售、保险、车辆性能检测、二手车市场等从业人员数量不足、职业能力不高等问题同样存在。
长期以来, 我国汽车运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较少介入。我国现行的中专和高校基本上是学科型教育, 重视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 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技工学校虽然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 但学生技能单一、理论基础薄弱、发展后劲不足。不合理的教育结构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短缺的现象。仅仅依靠行业管理、企业培训和中等职业教育无法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最科学、最直接的解决办法还是牢固树立人才意识, 加强高等教育汽车服务工程及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建设, 加速培养具有较高学历层次的汽车维修技术与管理人才。这不仅仅是我国汽车服务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及其培养目标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培养从事汽车市场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通过培养, 学生应掌握机械和车辆工程基础理论知识, 具备汽车市场的服务能力。它的专业内涵宽, 研究和应用范围包括汽车结构、运行性能研究及模拟、汽车可靠性、汽车运行监测、诊断和维修技术、汽车运行安全技术和标准、汽车使用效益与管理、汽车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与开发、汽车市场的预测研究开发、汽车营销、保险等。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是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等。可见, 无论是应用范围还是相关学科领域均突破了原来的汽车运用工程专业范围, 培养的人才需要了解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当今前沿科技以及现代管理等相关知识。学生毕业后将从事汽车检测诊断、汽车维修、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装饰与美容、汽车评估与再生等技术与管理工作。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新、宽、高”的特征, 为其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 在知识结构方面, 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专业知识, 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汽车服务业务发展的前沿知识;在能力结构方面, 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 拥有一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
据此,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确定为: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 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掌握机械和车辆工程基础理论, 具备解决从汽车开始运转使用到车辆报废回收的全过程中车辆工程技术及汽车服务问题的能力, 从事汽车市场服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为了解决我国汽车领域出现的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的情况, 2004年3月, 教育部、劳动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和卫生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 确定优先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四个专业领域加快培训基地的建设和紧缺人才的培养。技术型本科院校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问题, 在汽车服务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实现新的突破。
(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优化专业结构
现代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吻合甚至超前。汽车及相关产业呈现出来的对人才的渴求是教育部门的基本着眼点。适应社会需求, 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对专业结构进行优化组合。汽车维修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销售业务管理、汽车保险业务管理、旧车评估技术、企业经营管理、事故鉴定与理赔技术、汽车检测技术等专业都是社会需求的热点, 也是各高职院校精品专业的发展方向。同时必须注意的是, 优化专业结构问题不能依靠政府的行政干预, 各院校应该密切贴近人才市场, 通过学校的自我调控, 逐步建立起弹性化、多样化、个性化的专业结构模式。
(二) 全面改革课程与教学方法
课程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目前, 我国不少高校的汽车专业仍然使用20世纪70~80年代的教材, 学的还是中型货车的发动机结构, 学生的实践机会也很少。相比而言, 发达国家汽车专业培训大都由各大汽车公司和高校联合进行, 属于定向培训, 学生有一半的时间在生产线上实习, 对专业非常熟悉。所以新型汽车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课程与教法改革。
优化课程结构应以提高技术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应用能力为目标,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逐步形成与现代社会汽车服务工程应用型人才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包括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精品课程、精品教材、教学软件和实践教学基地等。还应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 构建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课程教学体系。通过这些改革, 使课程体系中的各门理论课程、实践环节课程成为有机统一的整体, 体现课程体系的科学性、特色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
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就目前的教学方法来看, 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 都以“填鸭式”的教法为主, 教学形式单一, 课堂枯燥乏味, 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学习效果不甚理想。特别是专业课 (如汽车构造等) 实践性较强, 个别环节单凭理论讲授很难讲清讲透。为此, 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 采取新的教学方法, 在专业课教学中采取以“现场教学、实物教学、多媒体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对难讲、难懂、难记的内容, 用形象、直观、仿真的教学手段传授知识和技能。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现“感性—理论—实践”的认知过程。这样才能增强汽车构造、汽车维修技术等实践性较强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 加强实践性教学
加强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是加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对各种汽车检测设备的熟练使用、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掌握都要依靠实践教学。学生对汽车构造知识的学习, 仅靠传统的挂图、教材讲解是无法完成的。要运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理论教学, 并安排学生在实验室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实际拆装。汽车检测与维修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为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工作能力, 不仅要求配备齐全的实验室设备, 而且要求建立开放性的实验室。开放性实验室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以保证每一位学生能亲手反复操作, 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提高操作技能, 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验室可以培养学生掌握设备使用和故障诊断的技能。但目前实验室在各种台架上对汽车故障的设置基本上采用通断式的设置方法, 与实际的汽车故障还存在一定的差别, 故障产生的环境与实际工作环境也有较大的区别。实际的汽车故障多种多样, 不可能在实验室设置所有的汽车故障。因此, 学生必须到维修企业实践锻炼, 才能提高处理汽车故障的能力。与维修企业加强合作, 以维修企业为实训基地, 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一方面, 企业可以弥补学校实验室设备的不足, 另一方面, 学校也能及时调整计划, 根据企业需求培养人才, 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上岗。
(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素质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 对教师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宽厚的行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还必须具备将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不少教师虽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却缺乏实践能力和技能。因此, 加大对教师实践能力和技能的培训力度, 建设一支符合培养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要有一批应用型教师。建立应用型师资队伍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从社会上汽车服务企业引进高级技术人才。这些高级技术人才具有丰富的汽车服务实践经验, 熟知社会对人才能力的具体要求, 可为更好地制定培养计划提供实践依据。二是选送教师到社会兼职或国外培训, 以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 由社会技术人员兼职, 开设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选修课程。四是培养“双师型”教师, 鼓励现有教师, 特别是青年教师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
(五) 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
用人单位普遍注重应聘者的职业能力和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 在学习基础通用知识的同时, 应鼓励学生考取一个或多个与本专业相近的职业资格证书, 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摘要:分析了我国对汽车服务人才的需求变化,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等教育在汽车服务人才培养中的必要性, 提出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应在专业结构、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职业培训等方面加以改进。
关键词:技术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岳林.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现[J].教育与职业, 2005, (29) .
[2]李国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6, (24) .
[3]蒋红枫.职业教育要重视汽车后市场人才的培养[J].职教论坛, 2006, (2) .
应用型汽车工程师人才 篇10
关键词 定位教育 汽车维修 人才培养 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不再只是一种单一的交通工具,而慢慢地变成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汽车业的蓬勃发展不仅给汽车生产销售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还给汽车售后服务(尤其是汽车维修业)也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作为汽车后市场——培养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技工院校不得不改变原来传统的教学理念,进行适应汽车市场发展的教学改革,即:根据汽车维修企业进行设岗定编,注重基本技能和强调问题解决能力及决策能力的培养。
一、定位教育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
“定位教育”:即根据汽车企业的用工需求先定岗位,然后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培养。以选拔企业后备员工的名义招收中专层次和大专层次的高考和中考落榜生,在技工院校进行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对于达到培养要求的学生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就业,并在学生入学时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因其落榜而无所事事,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的问题,也解决了技工院校招生难等问题。这样一个新的教育模式是一个符合社会、企业、学校和家长需求,合作各方皆大欢喜的、务实的、资源组合型教育模式。学生通过接受“定位教育” 模式的教育,真正获得人生生存与发展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汽车产业市场和维修市场的发展,对汽车维修人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决定了汽车维修人员必须以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主。并要求其必须知识全面、理论扎实、技术过硬、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既要熟悉汽車结构、汽车原理和传统的机械维修技术,又要熟悉现代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等技术,掌握现代的电子维修技术和检测技术,且具有实践经验、操作熟练,能根据外观的故障现象快速、准确地判断并解决现代汽车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为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维修业不会再延用传统的师徒模式的培养方式,而会十分重视汽车维修技术人才的引进,需要有适应现代汽车维修新型的机电一体化人才进入维修行业。由于汽车市场的发展和维修人才的需要,需要专门机构来培养“汽车维修技术人员”,而这些专门机构则自然而然地落在了专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技工院校上。但现阶段技工院校制定的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已不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尤其是目前汽车上普遍装配的,建立在先进的信息传感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基础上的汽车控制与诊断系统,决定了维修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维修技术和检测的操作能力,这些都是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汽车维修专业所培养出的人才所不能胜任的。汽车产业不断在发展,汽车人才的培养方式也要不断地进行变更。
三、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定位教育的特点
鉴于以上汽车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定位教育”的培养模式是汽车人才培养模式最可行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内容规范,招生与招工相结合。首先,培养目标一定要明确,要言之有物,不能不切合实际。其次,先按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进行定岗招生,后在技工院校中按企业对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的要求进行培养。最后,必须切合实际摸准实际目标,只有目标明确了,岗位定准了,一切都以这个目标为中心,围绕它来努力引导学生去学习和实践。
二是实行联合办学、联合教育,利益共享。由成人高等教育机构以远程的教学形式负责学历教育,技工院校负责技能、素质及学历辅助教育,由先前定岗的用人单位负责更深层次的实训教育,并在新生入学时,与学校、学生签订三方就业协议。
“定位教育”在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
(1)对于程度高技能好的学生采取快速,深层次的高级教学模式,如进行汽车维修业中的汽车检测、故障诊断、传感技术等一些现代化的维修技术的应用,毕业后可在维修企业中进行高技术含量的定岗工作;对于程度中等技能中等者采用教给其基本的维修方法。
(2)对于将从事汽车行业,但不专攻汽车维修方面的学生,比如汽车销售、与汽车相关的其他行业,采用普及型教育模式,只需大致掌握基本的理论和简单的维修操作。
(3)对于一些并不从事汽车维修行业,但对汽车维修行业感兴趣的学生,则可进行兴趣性教育模式,即第二技能的培养。
四、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定位
对汽车维修学生进行了大致的定位以后,对于其教师也要进行一定的定位。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教师的配备则要求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理论实践水平高超,然而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处,比如说有些教师在汽车维修理论方面很有建树,有些则有过硬的维修实战技能。因此,要对教师根据学生培养的目标和学生本身的基础能力进行定位,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把教师最拿手的东西教给学生。
五、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设置的定位
在学生中实行了设岗定编,教师中也进行了相应的教师定位,则教学课程的设置也应随其进行设岗定编的教学规划。以汽车维修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根据现代汽车维修专业培养的目标,以应用能力为培养主线,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建立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结构上,按素质教育、能力培养、技能实训三大类课程进行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尤其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课时比例要统筹兼顾。课程目标应根据现代汽车维修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水平,及时调整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将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纳入课程范畴。
这种“定位教育”的教育模式,由于是定岗定位教育,扩大了招生量,降低了流失率,给社会和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好处。学生通过“定位教育”的教育模式,真正获得人生生存与发展的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以往的“保证就业”,实现了“无忧就业”。以上是我个人对汽车维修人才培养中的一些思考,希望对目前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恳请有志之士,提供见解,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杨金栓.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改革理论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4
[2]秦会斌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期刊论文] -辽宁高职学报2003(10)
[3]刘自冉,方文理.浅析从业人员素质问题的影响与对策[J].汽车维护与修理,2001,(12).
[4]郑国强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综论[期刊论文] -辽宁高职学报2004(7)
[5]赵 新 汽车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思路的探讨[期刊论文] -辽宁高职学报2005(2)
[6]蒋玉秀 汽车技术进步与高职汽车专业的教学改革[期刊论文] -辽宁高职学报2003(3)
应用型汽车工程师人才 篇11
对往届毕业生的回访已经成为高校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回访, 获得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的各项表现, 获得企业相关人员对其进行的各种评价, 从而能正确、客观地评估所培养的学生在工作中的绩效。这种绩效的评估对接下来总结经验, 改革专业建设方向上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但在如何更加公正、客观地评价往届毕业生工作绩效方面, 成为各大院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和讨论的问题。
为此本文以温州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往届毕业生为例, 引入西方经济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常用的一种绩效评估和职业发展的评估手段——360°绩效评估法, 用于识别、观察、测量和开发被评估者的绩效, 成为评价毕业生的重要依据, 为获得被评估者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提供第一手资料。本次评估结果一方面可以作为学生所在单位对其的全面考核, 也作为个体能够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为下一步需要专门提升的方面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作为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毕业生回访的重要数据, 为下一步教学改革提供指导方向。
由于被评估面非常大, 如全面统计耗资巨大, 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某些往届毕业生作为本次评估的研究对象, 从中获取这些往届毕业生在各个方面所获得的评价与自我评价, 总结出性格特征以及人群关系状态, 指明下一步如何调整自我的方向。
1 360°绩效评估法简介
360°绩效评估法又称为多方评估者评估法, 是对一般和中层管理人员评估考核使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它包括直接上级、间接上级、同级领导、下属和自己评估, 评估的指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设计:努力程度、工作态度、行为结果。每一个大的指标可以下设几个小指标, 如工作态度可以包括任务完成的速度、质量、对下属的亲和力、同级领导的认可度等, 从而构成一个指标体系。
在360°评估中, 不同评估者都从各自的工作角度, 考察和评定被评估者, 因而评估的结果反映了员工在不同场景、不同方面的行为特征和业绩, 综合这些评估结果能够对员工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参看图1) 。同时, 不同角度的评估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评估者的利益取向和性格特征。
360°绩效评估法存在以下优点:
(1) 评估方法较简单, 可操作性强;
(2) 多方评估者参与评估, 使评估更具民主性;
(3) 提供分析的信息量大, 管理者可从中获取较多的第一手资料。
2 调查过程
温州大学汽车专业创办于2000年, 先后培养了三百多名汽车服务类人才, 他们大部分就职于温州地区汽车服务类行业, 为温州地区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从毕业第一年开始的学生, 现在已经工作4年, 基本上都已经对本职工作有了较强的掌握, 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优秀学生逐步从部门中脱颖而出, 担任一定职位的基层领导。这些往届毕业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代表了本专业的优秀培养成果。
本次调研涉及了温州市典型的汽车后市场部门, 包括汽车4S店、汽车零部件企业、汽车维修连锁店, 调研对象为单位中任职为基层领导或任职在重要岗位的毕业生, 发放调研问卷130份, 发放问卷对象为毕业生所在单位或部门的主管、工作组的直线领导以及单位相关部门的人员。收回问卷127份, 收回率97.6%, 有效问卷122份, 问卷有效率为93.8%。在调查过程中, 为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尽量与每一位参与调查人员进行简单谈话, 了解得分原因。
工作标准:5——优秀;4——良好;3——合格;2——有待提高;1——不合格
工作标准:5———优秀;4———良好;3———合格;2———有待提高;1———不合格
3 数据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出, 就职于4S店中层管理人员的往届毕业生在工作业绩和敬业精神上都得到了单位相关平级人员的良好评价以上, 说明这些往届毕业生经过多年的锻炼工作能力得到了肯定, 做出的成绩得到大家的认可;另外, 他们在全局观念和合作上也得到了较高的评价, 说明这些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具有良好的大局观, 可以为单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善于和周围的同事合作, 取长补短, 说明在校期间, 专业教师在对学生应用型技能训练得当、工作态度训练恰当, 此外工作协作能力也有较好的锻炼。
但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 四位部门经理在管理才能一项并没有获得良好以上的评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第一, 这些往届毕业生由于刚刚做到中层管理岗位, 还没积累足够的管理经验, 其管理手段还不够丰富, 管理绩效还没有发挥出来;第二, 其下属以及相关部门人员对其管理能力还没有得到认识;第三, 上层领导还没有全面考核他们的管理能力和工作业绩, 评价比较小心。不过, 这也凸显出专业教师在工程管理上的教育不足。在接下来的专业建设中, 需要添加管理类课程或管理类实践训练, 以增强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
表2的数据显示的是该专业往届毕业生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中层领导的360°绩效评估。总体来说, 三人的科研能力得到了良好以上的评价, 说明其学习的基本工比较扎实, 同时其善于探索的特性也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
在表2中也凸显出这些毕业生在创新精神上略有欠缺, 除了相关部门评价为良好之外, 直线领导和部门主管以及自评都在合格左右, 说明企业领导认为学生在工作方法或者工作思路上的创新不足。这反映专业建设中有关于设计类、创新类试验课程或者学生科研工作还没有做到位, 这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中有着侧重点的偏移。
工作标准:5——优秀;4——良好;3——合格;2——有待提高;1——不合格
表3表示的是该专业往届毕业生担任某汽车连锁店店面经理的360°评估。从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 这位经理在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上得到了大家的好评, 评价值基本都在良好以上。这表明这位毕业生能够踏踏实实地完成单位布置的各项任务, 保质保量处理各项工作内容。此外, 其协调沟通能力和纪律性也得到了同事们和领导们的好评, 说明该毕业生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 注意自己的言行, 同时也善于与其他同事沟通, 合作处理各项事务。
但评价中, 直线领导对其工作主动性的评价为合格, 产生的原因是这位店面经理对于本职外工作鲜有染指, 同时对于本店今后的发展规划没有一个合适的想法, 基本上是根据总店的指示一项一项地做。
Ai表示自我评价值;Bi表示各方位评估值的加权平均值。
根据表1—表3, 可以获得有关于温州大学汽车专业毕业生中工作于企业部门管理者工作情况、职能部门工作情况、个人自我评估与来自其他维度评估的差异等大量信息。这些信息一方面可以作为用人单位对其进行晋升、薪酬、激励、培训、任用等重要决策的参考;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其培养单位对专业毕业生回访的重要资料, 以便从中总结出重要经验, 为将来培养更加合格的人才积累初步的科学数据。
从以上分析可得, 需要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对比研究, 从中总结出规律, 特别是能总结出被评估者性格特征以及今后需要调整的心态状况。为此将被评估者的自我评估值与其各方位评估值进行对比, 从对比的差异评价出被评估者的性格特征及其人群关系状态, 指出被评估者需要注意调整的心态, 也同时成为本专业在培养学生时要注意的地方。
当然, 以上各种评价和反馈后的数据只能大体上反映本专业毕业生培养成果, 不能代表完全正确。这是因为:
(1) 由于参与面大, 每个个体均带有主观性;
(2) 绩效评估的偏差有时源于个人的某些不合群的癖好;
(3) 有时会出现小团体主义倾向, 使评估失之公正。
4 结论
(1) 采用了360°绩效考核法实现了对温州地区汽车服务类行业及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毕业生的绩效评估。调查范围广, 调查问卷得当, 问卷有效率高。
(2) 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显示, 这些毕业生在工作技能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肯定, 吃苦耐劳精神可嘉, 但在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略有欠缺。
(3) 通过回访所获得的结果, 作为温州大学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设的一项重要数据, 为将来的教学改革指明方向。
摘要:采用360°绩效评估法对温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汽车专业往届毕业生进行绩效评估, 评估结果一方面可以作为企业对本员工全面考核的依据, 同时也作为汽车专业建设的效果重要的评价之一。评估结果显示本专业在培养学生工作技能和工作协调能力方面较突出, 但在工作创新性以及管理能力上有一定欠缺, 总体得分不佳。这给汽车服务类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性意见, 有助于汽车专业今后培养更加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360°绩效评估法,汽车服务工程,毕业生,就业,评价
参考文献
[1]慕彦瑾.360度反馈评价:应用、问题及建议[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 :22.
[2]古银华.360度绩效考评方法研究评述[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 :16.
[3]阎世平, 林娟.儒家思想与360度绩效评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5) :30.
[4]庞鑫培.基于360度反馈评价的高校辅导员发展机制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7 (2) :180-181.
[5]王悟.绩效评估精确性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4, 24 (2) :24-25.
[6]谢治菊.基于平衡记分卡和3 6 0度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1) :45-47.
[7]薛璐.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中的360度绩效考评[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29 (3) :5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