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术

2024-11-07

化学学术(共7篇)

化学学术 篇1

由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皮革协会皮革化工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 温州大学承办的“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第121次学术会议暨中国皮革协会皮革化工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于2008年12月19~22日在温州召开。来自全国从事皮革化学品研究、开发、生产的45个单位的专家、教授、科技工作者、博硕士研究生以及国内外相关公司企业代表共计110人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60篇, 会议论文集共432版, 约40万字。

12月20日上午, 大会开幕式在温州大学学院路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 由温州大学浙江省皮革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兰云军教授主持, 温州大学校长助理赵敏教授、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王大全教授分别致欢迎辞和开幕辞。开幕式结束后, 与会代表合影留念, 并参观了浙江省皮革工程重点实验室。之后, 大会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绿色皮革化学品与皮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学术交流。

20日上午由本行业及相关学科知名专家做特邀报告, 由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长江学者石碧教授主持。首先由中国皮革协会陈占光副秘书长做了题为“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皮革业”的报告;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名誉主席李志强教授做了“论中国制革技术的资源化与生态化发展”的报告;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皮革工业协会理事长李伟娟做了“浙江省皮革行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的报告;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长江学者、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创新奖获得者大连理工大学张淑芬教授做了“皮革染料的生态化研究”的报告;本次会议学术委员会副主席、陕西科技大学资环学院院长王学川教授做了“基于胶原蛋白改性的除醛剂的应用研究”的报告;四川大学范浩军教授做了“以硅化学为基础的环境友好材料及清洁化制革生产过程”的报告。

特邀报告结束后代表们前往温州大学茶山校区, 参观了温州大学校史博物馆。20日下午的学术交流大会分别由陕西科技大学资环学院院长王学川教授和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科研处长贾继章高工担任报告执行主席, 先后有17位代表作了相关的专题报告。这些精彩报告受到与会代表热烈欢迎。

在当天会议的最后时段, 由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院长助理、《中国皮革》杂志社主编谢衡主持进行了大会交流活动。与会代表们围绕“金融风暴中的皮革行业”这一特别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代表呼吁政府应该透过税收等政策性措施适当放宽皮革行业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获得大家一致响应。同时, 代表们呼吁行业内人士应该从科学的角度, 客观、公正地认识皮革行业的污染问题, 避免被扩大化;据石碧教授介绍, 这一问题也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 国际皮革工艺师及化学师协会联合会已经成立了一个联络和交流委员会, 专门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宣传皮革之美, 在皮革工业为人类创造的美好价值和带来的负面影响之间找到平衡点, 以期改变皮革在大众和政府心目中的不良形象, 为行业的发展创造和争取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客观公正的政策空间。同时, 石碧教授也呼吁国内皮革行业界的研究机构积极投身于这一活动当中, 希望行业管理机构能积极推动并予以支持。

12月21日上午, 会议继续在温州大学学院路校区学术报告厅进行, 由宁波工程学院科研处长邵双喜教授担任大会报告执行主席, 先后有9位代表作了专题报告。报告结束后, 由浙江省科技厅办公室副主任袁继新教授主持进行了大会交流活动, 与会代表们围绕“科研与产业对接”这一特别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纵观此次会议, 报告的学术水平高, 内容丰富, 受到与会代表的欢迎。

此后, 由中国皮革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占光先生主持进行大会闭幕式, 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大全教授宣读了会议纪要并获得大会通过。

与会代表对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德赛尔化工实业有限公司、河南呈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对本次会议的支持表示感谢, 对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会刊《精细化工》, 以及皮革专业期刊《中国皮革》、《皮革科学与工程》、《皮革化工》、《西部皮革》和《北京皮革》等杂志对本次会议全程积极参与表示感谢, 特别感谢本次会议组织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和会务组全体同志为会议代表热情周到的服务和卓有成效的工作!

会议决定, 下一届全国皮革化学品会议于2010年召开, 由烟台大学承办。

在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的全球背景下, 皮革行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更大的挑战,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已经刻不容缓。在此过程中, 皮革化学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者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一起, 为推动皮革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做出应有的贡献。

化学学术 篇2

1.会议主要内容

“第二届全国化学教育专题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0月25日~27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在导师王老师的安排下,我有幸去参加了这次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他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我和本校化学系的两位老师是24号下午到的北京,下了火车就直奔北京师范大学报到,缴费、领资料、登记住宿、找到宾馆等办理好事情也就天黑了,然后吃了饭后就回宾馆好好休息了一下,坐了27个多小时的火车确实很累。

25号上午八点半会议正式开始,会议在北师大二附中三百座报告厅举行。会议开幕式由北师大的王磊老师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的负责人以及北师大化学院的领导都致了开幕辞,然后是全体与会代表合影,9点半到10点50分,安排有著名的化学家徐光宪院士、著名化学教育家刘知新先生的报告,这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都是80岁的老人了,还是能亲自做PPT来大会做报告,真的让我们这次参加会议的每一位感动,徐老先生的报告是“与时俱进的化学和化学基础教育”,他的报告分为五部分:

一、化学基础教育的两种模式,二、事物运动的各种形态,三、与时俱进的化学及其意义,四、未来50年人类生存环境的巨变必将引起化学的巨变,五、21世纪化学的三大研究方法。各个部分他又有较深的解释和详述,听来增识不少。刘老的报告题目是“回望我国化学教育30年”,他的报告分为三个部分:

一、大事记(主要指近30年期间化学教育方面的大事),二、几个阶段与重大变革,三、几点认识与反思,刘老的报告主要针对我国近30年的化学教育进行了回顾和反思,对我国化学教育的发展进行了一次梳理,对我们学化学教学论的学生来说确实增加了不少对化学教育发展史的认识。然后会议安排的是“刘知新先生从教60周年庆祝仪式”,刘老的学生王磊老师主持,刘老的学生代表华东师大的王祖浩老师发言,还有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的郑长龙副理事长致辞等,最后刘老又一次发言致谢,他的亲切的面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看着这位慈祥的、红光满面的老人怎么也不像已经走了八十个春秋的人,感觉是那么年轻,身上透出一种知识分子特有的气质!

中午在北师大餐厅简短吃过饭后,陆续又进入会场了,下午安排的是各个高校的教授、博导、硕导的报告,我做了简短的记录,分别是华东师大王祖浩老师的报告“化学教学情景设计的实践性比较”,东北师大郑长龙老师的“关于教师化学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上海师大吴俊明老师的“复杂性与教学设计”,香港大学Maurice Man-Wai CHENG(郑文伟)博士的“学生对科学模型的理解”,南京师大李广洲老师的“中学化学教学与教学设计的研究与思考”,北师大王磊老师的“关于化学教学设计新的研究与思考——基于北师大化学教育研究所的工作”。不同高校的老师把近期他们研究的课题和项目在这次大会上做了汇报,也让我们了解了近期化学教育的动态,感觉自己增长了不少见识。

26号上午先是安排了六节课堂教学观摩课,每位代表可以自由选择听两堂课,我听了一堂由北京80中于乃佳老师讲的“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必修1),还有一节是北京35中支遥老师讲的“我们需要食品添加剂吗”(选修课),两位老师都是在新课改下进行新的教学备课和授课,给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应该让我们中学化学教师学习和交流,可惜他们的课件不可以随便拷贝,要不然真的可以用作化学教学的观摩课来推广学习。听完观摩课后,观摩课授课教师代表发言,他们主要谈了谈通过新课改的学习,在备课、授课方面教师如何转变教学角色,最后北师大二附中的老师介绍了他们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

下午安排的是教学设计研究论坛,分为教师论坛和研究生论坛,时间是一个半小时,我参加了研究生的论坛,由于时间比较短暂,只有三个博士研究生和两个研三的硕士研究生发

言,他们主要就自己做的毕业论文进行了陈述,就这几个人的发言就感觉时间过的很紧迫,后来还有更多想发言的也没时间了,不过自己能亲自聆听这个论坛,感触还是颇深的。分论坛结束,简短的休息后,是大会论坛,邀请的发言人有:香港中文大学张善培博士的报告“为什么要删除勒夏特列原理”,山西师大粱永平老师的“教师教学行为发展研究的方法论趋向”,陕西师大杨承印老师的“基于科学探究主题的教师教育、教学设计”,还有四川师大的彭蜀晋老师的关于科学教育方面的报告。最后是自由发言时间,有其他师范院校的几位老师上台做了一些简短的发言,谈了谈这个大会的感想和感触。

27号下午会议代表领取合影照片、通讯录等。然后是大会闭幕式,郑长龙老师、王磊老师致辞,下届会议承办学校华南师大钱杨义教授作了简短的发言。

2.会后感想

三天的会议紧锣密鼓的很快就结束了,作为一个化学教学论专业的学生,我个人还是有一些很深的感受。

1、有幸听到了许多化学教育界的名人和专家的报告和他们最近研究的课题,使我们研究生受益匪浅,也让我们对化学教育的发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当今化学教育界的研究方向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了一个指导的作用。像北师大王磊老师的研究课题就是针对高中新课改这一宗旨进行的,她带领她的团队下放到北京各个高中,进行“高端备课”,培养一线化学教育人才,此次大会观摩课就是她的团队高端备课的结晶。印象较深的还有王祖浩老师讲的“化学教学情景设计的实践性比较”这个报告,他说现在的老师也知道如何引入课题,知道怎样把化学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但是我们的老师在举例子时总是把化学最恐怖的一面当作例子举出来,比如,讲到氯气时,就说某个工厂氯气泄漏,死了多少人,某个高速路段运输氯气的货车出事,死了多少人和造成了多大的经济损失等;讲苯时,举了一个例子说某个小区发现里面住的人头晕、养的宠物死掉、小孩有白血病,原来是检测到这个小区的建筑苯含量超标,当老师在课堂上拿出苯时,学生都会显出非常恐惧的表情;这些例子举出来让学生刚接触化学时就产生一种错觉:是不是化学都是这样恐怖?所以我们老师在讲课创设化学情景时,可以考虑到不要一味举这个恐怖可怕的例子,化学也是绚丽多彩的,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而不仅仅是恐怖的,而让学生欣赏化学、感受化学。我觉得他的报告对我们做化学老师的来说应该很有启发,我们在创设问题情景时是不是就是走了这样的误区呢?

2、通过这样的一个会议,把全国各个高校的化学教育的专家、学者、教师、研究生都聚集到一起,借着这个契机和平台,让大家都有了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郑长龙老师的闭幕式致辞中就明确提出,大家要互相交流研究成果、交流学术知识,不能搞封闭,封闭是没有出路的。这次来参会的学校几乎覆盖了全国各个省份和自治区,还有香港来的,通过这样的会议我觉得就是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交流机会,大家也趁机结识了很多同行朋友,让我们也逐渐认识到学科教学论发展的前景,这次会议虽然很快的就结束了,但是我们的交流并没有结束,还应该继续,我们有责任把学科教学论搞得充满活力和生机,我们也通过这样的会议看到了学科教学论发展的希望!

3、在这次北京之行中,不得不提起我国近代化学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刘知新刘老先生!这次会议又恰逢他从教60周年、80寿辰的庆典,我的导师王老师也是他的诸多弟子中的一员,去北京临走前导师就安排我代他向刘老先生问好,把祝福带上,我带着导师的“重托”踏上了北行的路,大会的第一天上午就安排了他的从教60周年的庆典活动(按他本人的意愿,没有刻意安排庆80寿辰的活动),我坐在台下的前排,看着台上这位红光满面的老人,心里由衷升起一股敬佩之情。当天晚上我们举行完聚餐活动后,我就和刘老先生联系了一下,想

和他预约一下看他什么时候方便见我,没想到他接到电话后一听我是广西王老师的学生非常热情,当时就答应可以见我,我心里真是那个激动啊!我对北师大不熟,问了几个人才找到他的住所,简单的带点礼物和水果后,我到了他家,他和老伴都在家,他们老两口都是八十或八十多的年龄了,但是没有预想的那种老态龙钟,都是精神矍铄,在客厅里谈了一会话,他问了我导师的情况,让我一定转达他对我老师的问候,不要工作太累等,还问了问我的学业情况,我都一一作了回答,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我就起身告别,他一听我要走,就在书架上拿了两本书送给我,说希望我回去能好好看看,我真的很激动啊,没想到他老人家还会送书给我!这次来北京真的是收获多多啊!我道谢后就告别了他们,他们把我送到门口,一直叮嘱晚上回去路上小心,我带着十二分的满意和感激离开了他家!

通过我和刘老先生的近距离接触,还有通过上午大会刘老先生的报告还有他的学生王祖浩老师对刘老师的评论,我觉得刘老先生对教育是一种执着,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是为了实现他的教育理想,之所以成为名人,对他可能是一种偶然,因为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化学教育事业,没有想到就是想当名人,而对我们这样的凡夫俗人可能想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的得失与利弊,我们没有他有爱心,没有他有执着,没有他的恒心持久,刘老先生对中国化学教育的贡献,应是永恒的和长久的!

怨天尤人,生气,埋怨,都于事无补,自我放纵和消极更会受到未泯良心的谴责,高尚的人的话,醍醐灌顶,唤醒我们沉睡的内心!

化学学术 篇3

大会开幕式于7月23日上午在烟台大学逸夫学术报告厅举行, 由国家制革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主任王全杰教授主持, 烟台大学副校长孙祥斌教授致开幕词, 本次大会主席石碧院士、北海道大学教授古月文志教授、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陈占光先生、山东省皮革协会会长于永昌先生、四川大学副校长李志强教授、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院长杨承杰先生、烟台万华超纤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培利先生、中国皮革协会皮革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黄彦杰先生、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志达先生和烟台市科技局副局长孟庆国先生等代表出席了大会开幕式。之后, 与会代表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材料—制革—环境—共赢”进行了学术与技术交流。

会议共安排特邀报告6个, 学术报告19个, 企业技术报告6个。本次会议第一次与国际接轨制作了会旗和会徽, 并进行了会旗交接仪式。在仪式上, 会议承办单位代表王全杰将会旗交给会议主席石碧院士, 再由会议主席交给下次会议承办单位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代表贾继章, 在与会代表一片掌声和欢呼声中完成会旗交接仪式。

7月25日, 与会代表分别赴烟台蓬莱和威海等地考察并进行会后交流活动。

化学学术 篇4

第八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在厦门召开

摘要:第八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于12月1日至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所属的21个油田、15所高等院校和来自中国科学院及企事业单位的13个科研院所、2个专业学会、1家出版社和4个国外大学及公司的21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规模与代表人数在我国专业性学术会议中均居前列,充分显示出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队伍的巨大凝聚力和学科的兴旺发达。 本次会议共收到346篇学术论文的摘要,分5个专业组进行分组学术报告,共计进行了116项交流;还举办了“油源对比中生物标志物指标的选择”、“碳酸盐岩生烃问题”、“天然气与石油地球化学研究方法的异同”等3个学术沙龙,108名代表参与研讨;此外,举办了一次有国外学者出席的关于天然气碳同位素动力学问题的会外交流。会议还对我国有机地球化学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进行了论证,提出了加强基础工作、加强地球化学与地质学研究相结合的努力方向。 本次会议有如下特点:①是跨世纪的承前启后的学术会议,对我国20世纪与21世纪初的有机地球化学发展进行了总结与预测;②是主题十分突出的学术会议,有46篇论文的内容是关于天然气成因、气源对比、超压气田形成机理的,占论文总数的36%;③有机地化与油气勘探实际紧密结合,来自生产第一线的油田地球化学家作了33个出色的报告,占报告总数的1/4;④体现了我国有机地化研究领域已涉及油气生成、运移地球化学、注入史、成藏史、次生-后生变化等,尤其是混源油的研究更体现了研究的新进展、新水平;⑤45岁以下的中青年地球化学家的.报告达92个,占全部报告的70%,经学术委员会认真评议和投票表决,首次评选出基础研究扎实、很有独到见解的21篇中青年代表的优秀论文;⑥充分体现了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学术民主气氛,评选优秀论文、决定下届地球化学会议的承办单位等问题都通过投票表决确定。 会议决定,第九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将在由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承办;大会论文即将由国内几家著名地学期刊以专辑的形式出版。 (王大锐 供稿) 作者: Author: 作者单位: 期 刊: 石油勘探与开发 ISTICEIPKU Journal: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年,卷(期): ,28(1) 分类号: 机标分类号: H15 G25 机标关键词: 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石油天然气优秀论文报告中国科学院有机地化问题投票表决代表专业学会中青年石油地球化学化学家学术委员会生物标志物企事业单位地质研究所油源对比油田 基金项目: 第八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在厦门召开[期刊论文]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28(1)第八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于月1日至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来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所属的21个油田、15所高等院校和来自中国科学院及企事业单位的13个科研院...

化学学术 篇5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以皮革化学品的发展带动皮革产业的转型升级”。

22日上午, 举行了大会开幕式。四川大学副校长李向成、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陈占光、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委会主任王大全分别致辞。

本次学术交流共有六个大会特邀报告, 分别是: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高延敏作的“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自然科学基金委孙宏伟处长作的“化学工程学科最新进展”, 中国皮革协会副秘书长陈占光作的“皮革行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王子建教授作的“行业化学品风险管理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教授作的“化工反应强化的理论、装备及工业实践”, 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石碧院士作的“以消除铬排放为目的的逆转铬鞣工艺”。除此之外, 来自国内高等院校、皮革专业研究院的专家教授及皮革化学品企业代表作了22个学术报告, 与会代表围绕皮革化学品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当前热点、前沿问题进行了认真探讨和学术交流, 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会议气氛融洽热烈, 为我国皮革化工领域的一次高层次、高水平的大型学术会议, 必将对我国皮革产业的转型升级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中国皮革协会理事长苏超英在闭幕式上作总结发言时说, 本届大会有两个数据创历届之最, 一是参会人员总数达300多人, 为历史人数最多;二是制革、毛皮及皮化企业代表90余人, 充分显示出企业对于了解和吸收学术研究与技术创新成果的积极性。本届研讨会为与会者带来的丰富的信息分享, 将对我国皮革行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苏理事长表示, “皮革化学品技术与产品的技术创新是皮革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之一, 对于皮革产业的健康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院长、大会组委会副主席何有节为大会致闭幕辞。他介绍说, 到会的300多名代表, 分别来自国家工信部、国家自然基金委、政府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国内外及海峡两岸皮化企业、制革企业、毛皮企业、制革园区、贸易企业、科研院校及行业媒体等。本届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78篇, 这些论文分别来自11所高校、13家科研院所以及63家企业。其中促进皮革产品质量提高的高性能皮革化学品方面论文11篇, 关于制革污染防治新材料、新技术论文47篇, 皮革化学品毒理评估与检测新方法论文6篇, 人造革、合成革清洁生产新材料与新技术论文8篇, 革制品加工辅助新材料6篇。大会报告及论文涉及国家的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及皮革行业发展形势, 化学品风险管理, 化工反应强化理论, 化工反应新装备, 促进皮革产品质量提高的高性能皮革化学品、制革污染防治新材料及新工艺、皮革及合成革清洁生产新材料和新技术, 以及目前业内及消费者非常关注的皮革化学品毒理评估与检测新方法等, 反映出行业绿色、环保、低碳、清洁的发展需求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 阐明了皮化行业技术开发新趋向。

化学学术 篇6

本次会议共收录会议论文83篇, 内容涉及到皮革化学品的制备与应用技术、国内外皮革化学品的发展趋势、皮革及相关化学品的分析与检测、合成革与清洁制革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技术等领域。

会议共安排特邀报告6个, 学术报告19个, 技术报告6个。本次会议的特点有:参会人员历届最多, 参会企业多, 会议与皮革行业关联度增高;在保持学术论文宣读的基础上, 增加了来自企业的“技术报告”;学术报告水平高, 大部分报告由专家亲自完成;企业赞助热情高;学术和技术涉及领域宽, 学科交叉性强。

化学学术 篇7

关键词:学术,共同体,规范,批评,创新

“共同体 (Community) ”是一个社会学概念, 其内涵包括:任何大小的社会组织, 其成员居住在一特定区域内, 并有共同的文化和历史传统;一个因具有共同特征或兴趣, 使它在其存在的较大社会组织中显现出来的团体;公众、大众;共有、共享。“共同体”是一个由多人组成的群体, 群体成员之间具有社会性依赖关系, 他们共同讨论, 共同决定, 共同定义着共同体, 并为共同体所影响, 给成员以归属感。学术共同体是指致力于某一学科知识领域的学者群体, 他们共享着某种价值和文化、态度和行为方式, 也就是所谓的“学术部落”[1] 。学术共同体成员在学术理念、学术精神、学术关怀、学术操守方面有一个相互的认同和行为规范, 以学术活动为中心而构成一个“圈子”。学术共同体是学者与其他人相互依赖、探究、交流和协作的一种学术活动方式或平台, 强调共同信念和愿景的树立, 强调分享各自的见解, 鼓励探究以达到深层的理解与认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就在开展有关“学术规范化”的活动, “但曾是思想和文化解放后盾的‘学术’, 现在反而被另外一套‘学术’取代了:一方面学术活动日趋行政化、市场化, 学术行为极其漠视学术本身的规则和权威, 形成了逼良为娼争相炮制学术泡沫的局面;另一方面学术秩序混乱, 学术批评异化, 平庸之作泛滥, 学术创新极其缺乏”[2] 。学术失范、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弥漫于学术界, 严重地削弱了知识分子及学术共同体的话语权和公信力, 制约了学术繁荣与发展。学术需要学术精神、学术责任和学术创新。通过学术共同体建设强化学术共同体的主体意识, 加强学术规范, 突出学术批评的地位、功能与作用, 推动学术创新, 为创新社会体系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动力。

一、学术规范:学术共同体建设的基础

(一) 学术规范化是重构学术秩序的基础

学术规范是一套学术共同体的规则, 是学术共同体科学、高效、公正运行的制度条件。学术规范化是学术秩序重构的基础, 就学术知识生产主体及其行为而言, “规范源于学术的合作、竞争、组织和互动性质, 它为这些相互关系提供框架——通过给每个个人施加约束, 来提高整个知识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3] 。学术规范化可保证知识分子知识生产活动的严肃性, 提高学术共同体的社会公信力。学术规范化作为学术共同体及其重建的基础, 涉及学术制度、权力、权威、学术主体等一系列问题。上世纪80-90年代针对学术的粗疏化就提出了“回归学术”, “中国学术界由于重建历史短暂等局限, 其专业主义运动具有形式大于内容的空洞化特征。一方面是行政手段强化了某些形式理性的标准, 另一方面却是实质性规范的匮乏。”[4] 以至到如今中国所谓的“学术共同体”还是松散的, 仍靠一系列的“潜规则”在维持。当然, 学术规范并非指学术规范制度及其操作的“行政化”, 而是在学术共同体内部所建构的一种制衡制度。

(二) 通过规范达成相应的共识

学术以对命题单位的真假进行论证为核心任务, 一个命题或一种理论有了学术规范性, 也就获得了要求所有人对其认同的资格。学术只有追求学理上的普遍有效性, 这样才有资格要求别人接受你的观点。“做学术的人不把自己的学术成果看成是普遍可接受的规则, 那就是把学术当儿戏。”论证具有特定“正确性的命题”, 追求学术的“普遍有效性”, 进而“等待他方的挑战, 随时保持开放的态度, 不采取任何学理以外的方式强迫人家就范”。这是学术的核心部分, 有了这个核心, 才可能有学术对话和批评, 包括对伪装成学术的意识形态的揭露, 都是从学术研究到学术批评再到学术创新所涉及的主要规范。学术研究通过学术规范化追求一种特定的“普遍有效性”, 达成相应的共识, 也只有基于特定的共识, 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才能现实化, 共同体才能成其为学术共同体。

(三) 学术规范强调三个制度

个体性的学术自律、个案性的规范性学术操作、在学术对话基础上的学术批评与学术制度的建构是学术共同体现实运作机制中密切相关的必要环节。为保证各环节有效运行, 学术共同体规范化必须强调三个制度:①“准入制度”, 作为学术共同体一员的学者应存有其本真的学术良知与学术精神, 这是学术的自律也是进入学术共同体的保证。学术准入制度确保最为基本的学术良知、学术精神与学术自律。②“运行制度”, 以健全的社会性学术评估与奖励体制, 学术成果评奖体系与基金项目的审批体制, 网络评审机制、民间学术团体荐举机制, 确保成果的学术效应和社会效益。通过学术规范不断建立健全学术公共运行机制, 使制度失范者的自我辩护失去效力。③“出列制度”, 学术规范保证自身的健全与完善, 一经核实, 情节严重而恶劣的学术不端者即应“出列”, 亦即不端者或自我请辞, 或被开除出特定的学术机构或团体。

(四) 学术规范的四个层次

从层次上分析, 学术规范包括道德规范、形式规范、学科规范与学理规范四个关联的逻辑序列。学术道德规范涉及学术秩序与学风的基本问题, 学术研究及其论著的写作应基于严谨的考辨、真诚的思考、缜密的论证, 反对侵占、剽窃、抄袭他人的研究成果, 此乃最为基本的学术规范, 也是学术研究者与学术论著、论文写作者的道德底线。看似基本的规范, 但都涉及学术道德与学术主体人格。形式规范是有关引证与注释以及术语的标准化、分析的模型化、归纳的计量化及推论的逻辑化等方面的要求。学术研究如果不理会他人已有成果, 就容易导致重复劳动, 不利于知识积累和学术传统的养成。引文意味着对话、积累与传承, 这种同行交流的进程就是学术共同体的形成进程, 引证本身还是一种让读者发现和接触新知识的渠道。“所谓学术规范不仅是指形式上的注释、索引之类, 而且有更实质的内容,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术的积累性, 即研究是否在了解前人有关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从事学术研究, 必须保证从问题到结论逐步深化, 逐步前进。”特定学科独特的研究对象、方法、观念、范式、传统及其惯例规定了规范的学科性。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有着不同的学科规范。学术规范有学科性, 但又有超学科性, 不同学科之间还存有某些具有普适性的学术规范。“尽管不同学科的知识类型和相应的规范类型的区别不能忽视, 但更重要的是寻找不同学科都必须遵守的学术规范。”“超学科性”、“学科间性”即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影响。不同学术规范之间拥有相关于人类思维的基本方式与学术研究的传统及其惯例的共同性 (亦即所谓元规范) 。学科性规定着学科规范的具体性与特殊性, 也正是在特定的学科领域之内, 形式规范与学理规范才能得以实施。而超学科性则使学术规范具有特定的普适性与开放性。

学理规范是学术规范中的高层次、高境界, “有思想的学术与有学术的思想”乃学术最高追求目标。它强调学术要有独创性, 提出真问题, 进行较为充分而系统的论证。厘清源流, 规范方法论, 才能保证学术研究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真正的学术规范应当是学理的规范, 即通过正常的思想交锋和辨析从理论上清除思想界的陈腐之见, 在具有基本思维能力的学者中形成某些共识。” [5] 学术创新也主要是从学理规范层面而言的, 需要独立的立场、自觉的精神和思想的穿透力。

二、学术批评:学术共同体建设的保障

(一) 学术批评与学术规范双向互动

学术规范是学术共同体活动的依据, 而完善的学术批评则是学术共同体得以现实运作的保证。学术规范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 不是一存在即是明确化的, 也不是恒久不变的。学术规范生成有一个过程, 是在学术研究与学术批评的整体运作中不断生成、确立与转换的, 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学术是不是有价值, 只有靠学术来评价, 评价规范即学术批评的原则或标准。学术批评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事实依据与真理的标准;学理依据与逻辑圆满性标准;思想取向与意识形态标准。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的标准是相契合的, 应当基于对学术规范的特质及其形态类型的理解来把握学术批评标准的基本规定性及其形态。学术批评的道德标准与形式标准具有非独立性, 道德标准与形式标准只能从属于学科规范、学理规范与评价规范, 并从其现实运作中体现出来。

(二) 学术批评为学术活动提供运行机制

制约与遏制学术失范需要非制度性的学术批评, 也需要制度性的奖惩体制。学术批评是中介性环节:一方面, 学术批评通过对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学术造假等学术腐败现象的揭露与批判, 来促动学术主体的自律;另一方面, 通过学术批评的开展, 促进学术规范的自觉化、惯常化与制度化, 进而重构滞后性的学术制度。学术批评不仅仅满足于“遏制”学术失范、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现象, 维护学术的尊严, 学术批评最大的职责在于建构完善的学术运作—评价机制, 张扬学术的理性精神, 促动“积极性学术共同体”的生成并发挥其良好的社会功能。学术批评作为一种非制度性行为可以监督并强化学术共同体的自律与廉洁。严格的学术批评, 如同看不见的手构成一种制约机制, 最终促成“产品”的完美。

(三) 以学术批评促进学者学术意识

知识分子角色定位、精神特质是学术重建的关键, 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角色地位发生着极大的变化, 但职业化、体制化、商业化往往以知识分子群体精神品格的沦落与责任—批判意识的丧失作为代价。对于学术共同体而言, 不仅仅有一个知识生产的维度, 而且也有一个良知与道义的维度。学术批评功能的达成有赖于学术共同体的成长, 而学术共同体的生成及其现实运作则有赖于知识分子的精神自觉、意识形态立场的选择与角色意识的定位。精神的自觉与意识形态立场的选择是知识分子灵魂之所在, 也是学术共同体所理应拥有的规范化原则与基本共识得以存在的前提与条件。学术批评的理性精神还应与人文知识分子的职责岗位意识结合起来。只有在知识分子拥有自身独特而独立的阶层意识与意识形态批判立场的情况下, 学术共同体才能在真正意义上达成, 所谓的学术规范与学术批评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发挥自身的功能。

(四) 学术批评为学术创新创造条件

学术发展的实际表明, 学术基本运作机制是由“规范”与“背离”所构成的。学术研究本身即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规范”是学术共同体得以存在的基础与条件, 而“背离”则构成学术创新的动力。当然这“背离”并非指对基本学术“规范”的不遵守, 而是指对传统或当下僵化的学术观念、方法、模式的批判性超越。在这种“规范”与“背离”所构成的矛盾机制中, 学术批评发挥着重要的整合功能。学术需要“拿出有学理上的强大说服力的命题系统来”, 进而“在学理的普遍有效性的基础上, 争取实际上被世界上很多人接受”。学术需要独立与自主, 并非只是一个从传统政治体制与当下经济体制中独立出来的问题, 而是一个在依赖学术共同体内部规范化运作的基础上进行学术创新的问题。与政治和商业的“他治”相对的“学术自主性”, 由原创性所获致的“学术自主性”。只有学术规范与创新相统一, 学术共同体才能达成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独立与自治。

三、学术创新:学术共同体建设的主旨

学术研究的本质就在于创新, 通过新的论点、新的视角、新的材料、新的论证方法或新的论据等, 对前人已有的研究结论有所推进或是质疑与更正, 这也是学术及学术共同体建设的主旨。

(一) 拓展新思想和新知识创造的自由空间

新思想和新知识的产生需要创造的空间, 新的思想、新的科学、新的知识在刚出来之时往往不知道是什么, 需要有一个宽容的环境。一种新的思想、新的知识创造出来之前往往并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处, 学术共同体应提供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学者去研究。创造需要在个性的基础上共同讨论、共同争论, 学术共同体就是要提供这样一个共同交流和表达的平台。越是有自由空间的共同体学术风气越好, 学术共同体可提供一些终身职位来保障他们这样的活动, 直接面对学术共同体本身。学术共同体规则是由学术共同体延伸出来的, 学术要在充分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再研究、再观察, 再重新做出自己的发现和描述, 需要知识的积累与知识的传承。

(二) 培养真正的学术人格精神

学术共同体的建设, 一方面是学术规范制度化, 重整学术的秩序, 进而使学术知识生产有效化、创新化;另一方面又要张扬学者所应具有的反思—批判理性及其精神, 强化其公共性和参与现实、改造现实的能力。学术需要不媚俗、不媚势、不媚财的人格品质, 如果整天热衷于评奖、拉关系, 忙于东奔西走, 是做不好学术的。学术强调尊重已有认识, 同时崇尚理性质疑, 勇于否定那些看似天经地义实则囿于认识局限的断言, 接受那些看似离经叛道实则蕴含科学内涵的观点, 不承认任何亘古不变的教条。学术永无止境, 学术精神集中体现为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尊重实践、弘扬理性。学术倡导不懈追求真理的信念和捍卫真理的勇气, 奉行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用继承与批判的态度不断发展学术体系。学术共同体使命是生产与传播知识, 成为一个真正强而有力的公共磁场:不仅吸引公众的关心注意和殷切目光, 而且要把公众引领到一个进步的社会形态里去。

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时代, 主体面临着多向的诱惑与选择。“知识群落”需要批评讨论, 需要自我反思, 需要规范的学术自制。学术主体性直接影响着学术共同体的特质及其现实运作, 如果将学术主体性泛化, 就会丧失真正的思想、学术创造和知识分子的批判情怀。学术腐败是整体性社会腐败的一种表征, 但就知识分子的角色而言, 学术不端、学术腐败则在深层次上标志着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及其精神的沦丧。学者“敬业爱岗”的“职业操守”, 是知识分子人文精神得以存在的前提与条件。“学术思想是个人志趣的志业, 它需要无数个体的问题和个体的历史性思虑与积累”, 学术的语法更多时候需要反反复复的论证。布迪厄曾提出作为一个文化的生产者, 要成为知识分子, 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方面, 他们必须从属于一个知识上自主的, 独立于宗教、政治、经济或其他势力的场域, 并遵守这个场域的特定法则;另一方面, 在超出他们知识领域的政治活动中, 他们必须展示在这个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权威。尽管自主和入世之间存在二律背反的对立, 但仍有可能同时得到发展[6] 。

(三) 培植良好的学术制度环境

学术发展需要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才能有生命力, 没有创新, 学术的生命就不能在实践中发展而衰竭。但学术创新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许多探索还会以失败告终。不要指望随大流, 跟上所谓的学术潮流, 就能有所创新。学术要追求正确, 但也不能害怕出错或失败, 要敢于为自己的学术错误作证, 哪怕是为其他学者树立一座告诫的界碑。学者具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 才可能产出创新的学术成果。学术创新是以批判为前提的, 批判往往孕育或带来新生。学术自由是学术发展、学术淘汰的有力机制。要创新学术评价方法、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杜绝急功近利的学术取向, 改变传统的以论文数量为主的指标体系, 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教学、科研经费划拨体系, 给教学科研人员的职业行为以新的导向。建立以质量为核心的评价机制, 完善学术项目评审、学术成果鉴定程序, 规范群众监督机制, 鼓励共同体成员对人才选拔、职务晋升、评优评奖等过程进行监督。要通过有效途径和形式, 倡导学术自律、严谨治学的学风, 营造以遵守学术道德为荣的环境。规范学术发展的督导机制, 加快专业而规范的学术创新保障体系和互动、选择、自构学术平台建设, 培植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

(四) 发展学术的永恒生命力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之源, 学术创新乃最根本的创新, 是其他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学术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辛的工作, 凡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 都有它存在的学术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合理性, 要创新就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原理论的现实与趋势的存在, 通过原理论的解读, 冲破原有思维定势和理论框架, 提出独到的见解和观点。学术创新必须尊重并科学地对待知识本身的规律, 从研究的内在活动中获得学术洞察力, 推出创新的学术成果, 需要学者多方面的专业的知识积累和学术研究积累, 需要对相关学科学术动态的敏锐观察, 需要对学术发展可能提出问题的预见。通过学术共同体建设加强学术体制改革, 为学术创新提供动力支持和组织平台, 引导学者由追求外部的非学术的表面功夫回归到学术本位, 静下心来, 持之以恒, 着力练内功, 不断提高学术创新水平。在推进学术创新的使命下, 排除功利主义的干扰, 坚持学术自由原则, 使学术发展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学术规范、学术批评与学术创新具有密切的逻辑关联。学术规范化是学术共同体乃至知识分子思想共同体得以生成的基本前提。而学术规范化的良性发展的机制, 又依赖于学术共同体批评及其功能的发挥。学术批评是从学术研究到学术共同体再到社会文化现实这一关系链条之中的动力性中介环节, 而学术共同体得以存在的现实依据即是其学术—知识的生产与创新。学术共同体建设必须通过从制度到内容的不断创新, 打破既有的病入膏肓的体制与机制, 强化其内在活力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边国英.学术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7, (4) :167-172.

[2]王晓明, 等:美和诗意如何产生[EB/OL].http://www.cu lstud-ies.com (2005-09-04) .

[3]张静.回应对规范的疑虑 (1995) [A].杨玉圣, 张保生.学术规范读本[C].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4.125.

[4]刘擎.当代中国知识界“学术”与“思想”的分裂[EB/OL].ht-tp://www.cc.org.cn (2005-12-23) .

[5]邓晓芒:思想中的学术与学术性的思想[EB/OL].http://www.fatianxia.com (2001-10-15) .

上一篇:简易化教学下一篇:困境儿童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