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交际能力培养

2024-08-14

俄语交际能力培养(精选10篇)

俄语交际能力培养 篇1

一、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意义

首先这是俄语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俄语教学大纲是国家对俄语课程提出的总体标准, 以纲要形式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原则等, 是俄语教师进行俄语教学的实施规则。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对高校俄语专业教学的目的做出了明确的阐述:“语言是交际工具, 俄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以口头和书面的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应贯彻交际性的原则, 重视学生的言语结合, 使教学活动尽量符合实际交际的需要。”高等学校俄语专业教学大纲为高等教育中的俄语教育确立了教学目的, 即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领会教学大纲所提出的俄语教学目的要求, 对交际理论有清楚的认识, 切实地把培养学生的俄语交际能力作为俄语教学的宗旨。

其次这是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经过三年的大学学习, 他们对自身的发展有了一个更高的要求, 而自身价值的实现需要以实力为基础。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要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力求使学生的俄语交际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俄语专业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来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交际性原则, 尽可能把课堂变成人为的交际场所, 多给学生使用俄语进行交际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创造出符合交际规律的情景, 用来开展交际活动。通过交际活动, 初步掌握选定情景所体现的各种语言知识, 包括语言形式, 语法规则, 词汇的意义, 语音语调等。在学生初步掌握已学知识的基础上, 还要加强言语能力的训练。教师可以提供情景引导学生按照教师指定的情景开展应用知识的各种操练, 由单项的机械性的操练逐渐过渡到综合性的, 连贯性的操练, 由模仿性的操练过渡到创造性使用语言。学生也可以自创情景, 按照自己的理解作出反应, 即兴发言。通过训练把习得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能力和熟练技巧, 养成随时随地讲俄语, 用俄语的习惯, 把在模拟的交际环境中习得的语言知识和言语能力, 综合应用于现实的交际之中, 使之转化为交际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系统性原则。知识的学习是要求有系统的。在俄语教学中, 交际能力的培养应遵循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俄语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 持续、连贯、有系统地进行,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俄语基础知识, 进而形成学生的交际能力。系统性原则首先要求教学过程是系统的。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工作。每堂课的教学工作要有计划有步骤。知识的讲解, 要层次分明, 合乎逻辑性;言语能力的训练, 要由易到难, 逐步加深, 先是模仿套用, 后是复用、活用, 逐步提高。这一切构成课堂教学的系统性。为实现俄语教学目的, 要求有一套系统的练习体系。通过这套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用俄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培养学生得体恰当运用俄语的能力。

综合性原则的应用。综合性原则首先要求俄语教材是综合的, 无论是内容还是练习题的设置都应是综合的, 要充分考虑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均衡发展。俄语学习是一个听、说、读、写各种活动的综合过程。听说读写既是俄语教学的目的, 又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在掌握语音、词汇、语法知识的基础上, 通过一系列专门的听说读写练习培养起来的。另外, 综合性原则还要求教学过程是综合的。在俄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综合地利用教材, 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全面地发展。学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输入大量的语言信息又可以输出信息, 综合地发展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 为最终形成真正的交际能力做准备。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趣味性原则。俄语学习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并且不无乏味。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产生厌倦的心理。如何克服这种心理, 贯彻趣味性原则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趣味性原则要求教材内容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俄语教材要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 为学生提供他们渴望了解的内容。趣味性原则还要求教材中的信息量要大, 学生总可以感到有知识需要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俄语教师的任务之一。教师必须将趣味性的原则贯彻到俄语教学中, 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结语

现在俄语专业学生的俄语交际能力还并不理想, 正是我们认识到了俄语作为交际工具的本质特点, 认识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是俄语教学的本质属性, 学生的交际能力才有可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彭波:《交际能力与外语课堂教学》.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1月[1]彭波:《交际能力与外语课堂教学》.楚雄师专学报2001年1月

[2]杨茜:《论交际语言教学与能力培养》.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9月[2]杨茜:《论交际语言教学与能力培养》.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9月

[3]于永年著:《俄语教学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3]于永年著:《俄语教学法》.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俄语交际能力培养 篇2

善于交际,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在同学中高年级和低年级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有着各种经常而持久的“辅导提携“关系,即结成对子,互相提供指教、引导、引荐和照顾。这种关系能维持很久,直到双方都成功,1、学会礼貌待人。记住对方名字是礼貌的表现。美好的行为比美好的外表更有力量,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这是一种精美的人生艺术,对所有人都以礼相待,尊重每一个人,这样的人才能更受欢迎,2、养成守时的习惯,绝不迟到一分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守时这种品质更快地赢得别人的信任,也没有什么东西比缺少这种品质更快地失去别人的信任。守时是一种礼貌,是珍惜自己的时间,也是珍惜别人的时间,守时也是良心,不守时乃是一种难以宽恕的罪恶。

3、谦虚让你更受欢迎。谦虚是种美德,情商越高的人往往越谦虚,生活中每个人都是你的老师。谦虚使人拥有丰富的人际关系资源,成为行业中的领导者。谦虚会使对方觉得你富有涵养和人情味,真诚可亲,从而赢得别人的信赖。

4、修炼个性魅力。个性魅力是否突出将决定一个人是否具有影响力和感染力。强的人,其个人魅力也越强大,对别人的影响力也越大,保持自我本色,突出自我个性,是提升修改魅力的根本。受欢迎的个性:

诚实——诚信是最大的美德,是道德与智慧的高度融合,是交友第一原则。

宽容——宽容大度不会伤人和自伤,将会赢得众多人心。一个宽容的人是热情、开明、谦逊、友善的人,同时也是有深谋远虑和聪明智慧的人。

热情——热情是一种由眼睛、面孔、灵魂整体辐射出的兴奋,热情让人的精神为之振奋,热情能唤起一个人内心深处神奇的扬声,让人散发出一训炽热的光辉,这种力量正是吸引力和感染力的魅力。

同情心——学会关心别人,不要只想着自己,要学会在别人沮丧的时候理解他们、陪伴他们。与其用眼泪表达同情,不如用行动来表示。独有的细心和关怀,能提升你的个性魅力。

令人厌恶的个性:自负、孤僻、多疑、害羞、妒忌、贪婪。

俄语交际能力培养 篇3

一 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的迫切性、必要性

1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和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不仅需要大量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更需要大批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经济从人均1000美元向3000和5000美元冲击的时候,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就会迅速增加,我国目前正处于这样的时期。[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只停留在专科层次上,培养基础层次的技术技能型的学生;高等本科院校的传统的俄语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为单一俄语人才,也称作单纯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差。近年来,虽然一些高校处于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阶段,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但在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上仍然偏重于理论研究,选择走精英教育和学术型人才培养道路,从而使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的人才需要之间出现了错位,出现了结构性失业现状。因此,地方高校要切实把发展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未来从事职业所需要的技能上,通过四年的本科学习,使高校毕业生真正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 现代社会发展与对俄各领域的交往需要更多的应用型俄语人才

这些俄语人才除了本专业知识外还应具有跨专业的各种基础知识,包括涉及电子商务、会计、传媒、政治、外交、经济、科技、贸易、俄语涉外法律等方面。除此,俄语专业学生还应具有汉语知识和有关中国社会文化的知识。社会人文知识的不足和汉语水平不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欠缺导致俄语专业学生知识视野狭窄,思维、分析、表达能力受到局限。[2]只有提高俄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应用人才才是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最好出路。

3 俄语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较差是比较突出的问题

国内许多用人单位指出俄语人才缺乏实践能力。应聘单位反映,他们招收的俄语毕业生的俄语专业基本功还可以,但在实际工作中,刚毕业的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较弱、反应能力较弱、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心理素质不高,很少能适合岗位需要。这要求高校必须进行改革,使开设的课程更具实用性、现实性。

二 俄语精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作为以现代的教育思想为先导、以优秀的教材为基础、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前提、以优化的教学内容为核心、以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平台、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为保障的高校课程体系。[3] 2003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之后,全面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又一重要战略举措。2007年,教育部还联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已有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重新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4]。

俄语精品课程的特点是要有创新的理念,鲜明的课程特色和独特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精品课程的重要标志,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方法的创新无疑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俄语精品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參与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由“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双向交流的启发式、探索式教学模式,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在课堂上增加学生语言实践操作环节,加大学生语言训练的时间比例,让学生在具体应用中掌握所学知识。

俄语精品课程授课教师还要结合社会需求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俄语精品课程对于推动俄语专业的建设,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所以要加强俄语精品课程的建设,提高俄语精品课程的辐射和示范作用。

三 在俄语精品课程建设中突出培养学生应用技术能力

培养俄语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注重俄语基础知识的教育,还要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想提高俄语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教学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知识的模拟操作。[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在精品课堂上,整个教学过程要在授课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进行。首先,教师要改进教学内容,要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使俄语知识、跨专业知识互相渗透,增加学生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其次,教师要加大课堂语言实践操作的时间比例,使教师理论知识讲授占课堂时间的1/3,学生口语训练的时间占2/3。再次,教师要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最常使用情景式教学和协作式教学。

1 情景式教学

具体做法如下: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特点设立不同的情景主题,我们为俄语精品课程的大一学生设立的情景主题有相识、介绍朋友、买礼物等。为俄语精品课程的大二学生设立的情景主题有商店购物、参加聚会、巧遇、介绍节日、旅游观光、兴趣爱好、如何学习俄语、介绍中俄饮食等。为大三的学生设立的情景主题有导游、过海关、商务谈判、工作面试等,使情景的主题更规范化。我们把精品课程情景教学过程录制下来,回放给学生看,让学生讨论,找出不足,提出改进办法,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

现举模拟过海关的例子。教师事前让学生准备好过海关需要的单词、句式。课堂上教师在PPT上或黑板上写上重点单词和句式,让学生使用。同时安排一名学生当海关的工作人员,另一名学生准备过海关。这两名同学在讲台上表演,其他同学观看。这一组结束,再换下一组。最后学生评出优秀一组,并说明原因。

再举个商务会判的例子。课前学生背有关的单词和句式,了解谈判的顺序及过程。在课堂上,学生分成几组,一组当中方代表,分配好经理、翻译角色。另一组当俄方代表,分配好经理、翻译角色。教师现场分组指定会谈的主题,比如第一组到访、见面。第二组商谈货物样品及报价。第三组回复货物报价,商定最终价格。第四组谈过货日期,签订合同。

教师在上俄语精品课时,充分使用学校先进的教学设施,利用我校的联合国模拟大厅、同声传译室、实习实训基地、教学实践中心等场地,将课堂演变成真正的实际工作现场,使枯燥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变成生活实际,更加生动形象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学活用,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

2 协作式教学

所谓协作式教学是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相互协作,最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一项实践任务。教师提出一个带有应用型的课题,让学生分组协作完成任务。比如教师提出:如何在境外组织展销会的。根据参与的学生自身特点,学生们内部首先分工,布置各个环节:组织策划、制定流程、准备材料、外围联系、发放材料、布置会场、翻译、现场接待等。得到任务后,学生们开始认真准备。学生需在展销会之前将分工明细及方案提供给教师。教师安排时间,学生现场表演在境外组织的展销会。现场教师会安排其他同学、俄语外教、俄语教师参与活动。最后由协作小组总结展销会成果,分析不足。这种协作式教学,既提高了学生俄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又训练了学生接受任务的心理素质,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接收单位布置的任何工作,真正成为应用型人才。

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最终使学生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基本技能,提高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的对接,这是俄语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是优先考虑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教民.建设应用科技大学培养和造就高技能人才[J].教育发展研究,2013(17).

[2]陈玮.我省高校俄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1).

[3]柳礼泉.论精品课程的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4]教育部.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S].教高[2007]1号.

浅议如何培养大学生俄语交际能力 篇4

一、积累词汇

对于一门语言来说, 词汇是它的建筑材料, 没有建筑材料就建不起房子。同样道理, 没有词汇我们就不能交际, 语言的功能就不能实现。如果没有掌握足够的俄语词汇, 学习者们很难用俄语进行交际, 无法传递有效信息。词汇量的大小是进行口语交流的基石, 很难想象没有词汇量如何能完成口语表达的任务, 更不要谈交流了。单词的积累, 是俄语学习中一个重要的过程, 也是一个枯燥的过程, 是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从总体水平来看,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远不能胜任交际。词汇量的缺乏成为了影响大学生听、说、读、写、译的主要障碍。为了学好外语, 从初学时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以乐观、愉快的心情使大脑处于活跃状态, 这样就容易接受和记忆单词了, 提倡使用反复循环法记忆单词, 使单词在短时间内重复出现, 加强记忆。大学俄语教学的重点应以词汇为主, 引导他们学习词的构成, 词的意义, 词在不同语境下的运用。

二、反复朗读

大声朗读, 这个要求对学生来说不难做到, 可是要做到有速度, 同时语音语调又正确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朗读的时候要用俄语思维, 不要把看到的东西暗暗转译成中文再用俄文读出来, 这样朗读的速度就无法提高。朗读的同时还要注意背诵, 两者关系密切, 背诵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朗读才能实现, 俗话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做诗也会吟。”学俄语也是一样, 多朗读, 勤背诵一些好的句子和课文, 读的多了, 背的多了, 慢慢就会形成俄语的语感, 说俄语的时候就能够自由发挥了。朗读是口头表达的基础, 它既能让学生积累表达规范的语言, 又能让学生体验到“规范”语言的价值, 进而建立起学习语言的目标。我们可以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 训练将作者的思想感情转化成学生自己的“口头语”去充分表达发挥。如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角色扮演等都是口语练习的好形式。长期训练, 学生不仅可以积累丰富而规范的语汇, 而且能不断增强语感, 使学生水到渠成地准确用语, 表情达意。

三、训练听力

听力在俄语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听懂了, 才能交流, 才能理解别人, 同时别人才能理解你, 从而达到使用俄语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听力训练时要多听标准的语言材料, 录音的准确与否对学生掌握语音、语调特别重要, 在讲新课时, 先放几遍录音, 使标准的俄语发音先入为主, 让学生仔细模仿朗读, 录音, 形成标准的俄语发音, 提高听力, 首先应从多听教学听力录音带入手, 如所学的课本录音带、口语教材录音带, 也可以选听适合或略高于自己水平的有趣的听力材料。无论是精听或是泛听, 最好开始都不要看文字材料。精听应先把录音内容从头至尾听一遍, 再把听不懂的地方反复听。若有些地方实在听不懂, 也应尽量听清各个音节, 然后再翻开书看一看, 有些影响理解的生词可查一下词典。接着再合上书从头至尾听, 直到能够听懂全部内容为止。通过这样的听力训练, 可以促使自己提高辨音及听力理解能力。如果读过书面材料再去听录音, 往往就是耳朵在辨音, 而不是大脑在思索、背诵, 如果看着书面材料听, 则往往是自己的默读, 这样达不到提高听力的目的, 遇到新材料的时候就又会听不懂。

四、注重交际

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 是听说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 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和体现。口语交际历来就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备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为将来奠定基础。要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形式, 下面谈几点建议。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创设俄语口语训练的良好课堂气氛

尊重学生个性、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 是搞好口语交际的前提。教师应尊重和关爱学生, 平等待人, 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 使学生心地坦荡、思维开阔, 创造的火花不断地迸发。教师要做学生的听众、朋友, 和他们一起讨论, 一起聊天, 让学生愿意和自己交流, 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提出不同的建议, 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2.实现口语交际主体的互动性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说明“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它的核心是“交际”, 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以往的听说训练多是一人说, 众人听, 语言信息呈单向传递状态, 思想交流, 思维碰撞较少。而口语交际则强调信息的往来交互。学生在生与生、生与师的口语交际实践中, 互相启发、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

3.创设交际情境, 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

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因为生动、逼真的情境极富感染力, 能够调动学生内在的真实的情感, 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环境, 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交际气氛,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交流欲望, 乐于交际, 善于交流, 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创设交际的环境, 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 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 关注日常生活, 创设交际情境。

生活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广阔天地, 是口语交际的源头活水, 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 善于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精彩画面, 创设交际情境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学生就会感到亲切, 乐于表达, 有利于口语训练的培养。

(2) 设计主题教学, 创设交际情境。

经常设计一些主题鲜明、有趣的活动, 让学生互相间进行交流, 使他们能在特定的情境中, 围绕主题, 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自由练讲, 不求斗争方法的异同性, 只要讲得合情合理, 符合逻辑, 就给予及时鼓励、表扬, 使学生充满自信。我觉得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已达到了。

(3) 巧妙安排节目, 创设交际情境。

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交际能力, 可以在课上开设栏目。在活动中, 教师主动与学生融为一体, 共同扮演角色, 共同完成口语交际内容。学生台上表演, 台下学生给其“配音”;台下学生“发令”, 台上学生表演;教师表演, 学生给老师的动作“配音”, 让学生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想象, 用个性化的语言进行表达, 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学了语言, 最终的目的是要会使用, 并在生活中使用。学生通过课后的商量、准备, 到人选的落实, 都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是学生组织能力的体现。学生在编排小剧本时, 可以让他们的俄语表达能力得到极大的发挥。学生在排练的过程中还会反复的修订自己认为不足的地方, 也让学生在反复提炼自己的俄语交际能力以及俄语语言的综合能力。看着学生们在简陋的舞台——讲台上认真执着的呈现他们的作品时, 真为自己的学生感到骄傲。整个准备、排练和比赛的过程就是学生强化俄语交际能力的过程。等到比赛结束后, 对表现突出的小组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学生会对每节俄语课充满了期待, 对俄语的口头交际也不会感到害怕, 从而让学生在以后的俄语课上口语表达的积极性会更强烈。我们老师再也不用担心学生学的是哑巴俄语了。

教师还要注意, 在口语训练时, 起点要低些, 步子要小些, 抓住重点反复练习, 从简单到复杂。可以先做些机械性的重复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后, 保证学生能迅速地说出新的语言, 增强学习者的信心, 人人都能开口说, 并说得正确。其次, 要耐心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解除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 并给予具体的帮助。如, 有意识地给性格内向的学生多点开口“说”的机会, 锻炼他们“说”的勇气, 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还可以再降低要求。再次, 要通过激发兴趣, 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 它的加入便产生了储存内心的力量。”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好”和“乐”实际上就是指学习兴趣。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过程中, 有意识地让学生体验到快乐的情绪, 真正做到能以旺盛的精力, 饱满的热情, 进取的精神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让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开口“说”, 想开口“说”, 乐开口“说。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开口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养成良好的说的习惯, 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开展各种比赛活动, 如朗诵比赛, 讲故事, 对话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演练活动。

总之, 培养学生俄语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采取一定的策略与技巧, 提高学生俄语口语交际水平, 加大力度推动学生主动表达, 想说会说, 并在交流中展示、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刘振前, 肖德法.外语学习策略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

[2]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3]李国辰.怎样学习俄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4]鲁克园.新课程标准及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 , 2007, (5) .

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篇5

【论文摘要】教育部要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尤其是交际能力。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基础普遮薄弱,尤其是其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将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做初步探讨。

1.背景和现状

随着经济的高度全球化,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广泛,文化冲突不可避免的日益彰显。因此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也更加突出。20xx年5月,《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首次提出了“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宽容性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20xx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在教学性质和目标以及教学要求中也提出了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似乎没有明文规定这方面的内容,但是20xx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颁布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和“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要求》中,强调“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尤其是交际能力,就是培养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因为,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强弱对交际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实际上,高职高专的学生基础较差,跨文化意识不足,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薄弱。最典型的例子之一,每次在第一节课和学生打招呼时,绝大多数学生总是用Good morning,teacher来回应。而英语文化中,teacher基本上是不能作称呼用语的。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切实的增强高职高专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呢?本文将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2.高职高专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1词汇教学

词汇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第一基础。一般来说,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主要是通过母语(主要是汉语)来学习英语。但是英汉两种语言的对等翻译很少,由于文化的差异一个词的翻译,概念上可能有很大的出入。因此在词汇教学方面尤其要注重这些差异。使学生在第一次认识单词的时候就形成较为客观的认识。比如说,dragon,学生认识这个词往往从“龙”这个翻译开始。但是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对龙的概念理解差距很大。在中国文化中,“龙”往往是权势、高贵和尊严的象征,与皇室紧密相连,而在英美文化中,龙往往象征着凶残,其形象往往是有翅膀,能喷火,常是珍宝或王子的守卫者。像这样的文化负载词,在教学中一定要多花精力,解释清楚,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才有利于这些词在交际中的正确理解和使用。

2.2听说教学

听说是高职高专学生更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其中,跨文化意识和知识的不足更常常构成听说能力培养的障碍。比如英语文化中,对于建议往往以间接方式提出,避免强加于人,以表示礼貌。比如,提建议的常见表达有:Why not do…?What about……? Shall wew? Would youlike to do}二?而中国文化中人们,尤其是朋友之间更倾向于直接表达:千万不要做・……这事应该这么做等等。如果学生知道这一现象.在对话中可能就会避免出现使用‘`You should eat more.”这样的句子,而用更加礼貌的说法“Would you like to eat more?"。总之,这些跨文化的知识,会促进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跨文化交际,避免出现尴尬和交际失败的情况。在听说教学中,能更为直观的让学生感受跨文化差异的形式就是英美电影。但是在放映电影过程中,需要教师及时提醒和评注来让学生注意英美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形式,才会收到更佳效果。

2.3阅读与写作教学

阅读是教学中最大的模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保证学生词汇和语法能力基础上,文化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补充必要的英美文化知识,比如典故,宗教知识等。此外,篇章结构的文化差异也会对阅读和写作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一些与文化相关阅读技巧会提高学生的理解及写作能力。比如:英美文章往往有主题句,放于段首,而汉语文章却往往是归纳式的,最后总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寻找主题句快速和准确地了解文章主旨,同时写作当中也可以效仿,使学生写作更符合英美文体风格。

2.4开发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是教学的延伸。光靠课上教师补充英美文化知识,是难以达到培养学生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目的的。最好的是以课堂补充为诱因,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丰富多彩的异域文化,让他们自己去领悟其中的真谛。这样才能产生更好的移情效果,让学生主动高效地了解消化英美文化,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给学生提供参考书籍,电影等文化大餐等来实现这一目的。使学生真正能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做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

3结语

由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更注重英语应用能力,因此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极为重要。课堂上从词汇开始,在听说读写各个环节中,采用各种手段补充英美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做合格的跨文化交际者。

如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篇6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有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意识,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知识出发,有意识、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机会,有效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让他们在口语交际的实践中感受口语交际的乐趣。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激发学生交流和表达的欲望

1.发扬民主,让学生敢说。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者。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和关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促进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进而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学生才能轻松、自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敢于大胆地说。学生有不同意见时,教师不要急着下结论,可让学生在不打断其他学生讲话的前提下自由发言。这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不仅对事情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还培养了表达的兴趣。

2.积极评价,让学生乐说。心理学认为,人都倾向于从背景中脱颖而出,得到认可。因此,教学时,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抓住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并进行肯定。如:“你咬字很清楚,如果声音能响亮些就更好了。”“你的想法比老师的还好。”除了用语言激励之外,教师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赞美的眼神等,都能让学生产生求知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通过积极的评价,学生敢说、乐说,达到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指导学生表达的技巧

1.做好表率,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的语言是学生的表率。小学生的模仿力很强,他们会模仿老师的样子说话、表达。叶澜教授曾经这样形容专业性强的语文教师:他们一进课堂就浑身上下充满语文味儿。这种语文味儿就是教师的语言和体态。教师的口头语言形象具体、深入浅出、准确生动、幽默诙谐,不仅能给教学艺术锦上添花,还能给学生很好的示范作用。所以,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2.规范语言,不断提出“说”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的年段教学目标明确规定,口语交际要用语规范,表达有章法。这就是说,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师应注意用规范的语言来指导学生说话。首先,要求学生说普通话。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同学间的交流也要使用普通话,尽量克服本地方言环境的负面影响,尽可能为自己和学生创造一个有利的说普通话的环境,使学生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其次,要求学生准确说普通话。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过渡时期,刚入学时他们常常只用一个词,甚至一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表达的不完整性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先说一句完整的话,然后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一些优美而规范的句式说话。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纠正学生的语病,提高用词的准确性,提醒他们说话的条理性,明白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要求他们表达完整的意思,让他们互相评价,互相帮助,在实践中逐步规范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规范语言的同时,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品质的教育,指导学生注意仪态和用语,学会倾听,从而形成尊重、善待他人的良好品质。

三、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坚持课前三分钟的演讲。课前三分钟的演讲内容,可与课文相关,也可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相关。演讲可以有效地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加深他们对生命的感悟,还可培养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我时常根据课内阅读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提前布置相应的课前演讲任务,使演讲内容为课堂教学服务。如在教学《长城》前,我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写讲话稿,通过演讲,学生感受到了长城的雄伟气势,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有效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

2.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课文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巧设教学情境,能使他们觉得口语交际无处不在,有话可说,从而产生和同学交流的愿望,有效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如学习了《给秋姑娘的信》后,学生对善良的秋姑娘有了深刻的认识,我抓住时机提问:秋姑娘还给谁写信?在信里,她说了什么?这个问题给了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他们把刚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抢着表达自己的想法。

3.精心设计课外活动。课外是一个大课堂,根据口语交际的阶段目标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为了实现“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的目标,我组织学生春游,要求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美丽的春景使他们受到了熏陶与感染,启发了心智,发展了个性,解除了束缚,让他们觉得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使口语交际训练变得真实、有趣和有效。此外,我还举办了朗诵、演讲和讲故事比赛等,使学生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觉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俄语交际能力培养 篇7

一、造成“哑吧外语”状况的原因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国家没有改革开放以前, 与外界接触很少, 我们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查阅外文资料。而现在形势已发生了变化, 中国日益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国家。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国家对加强外语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制定了新教学标准, 编制了新教材, 大量推广应用教学软件。但我们学生的交际能力仍没有太大提高。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 我想除语音基础、词汇量、外语思维及外语环境等方面制约外, 根本的原因存在于我们的应试教育制度。

二、关于交际能力的语言学思考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认为, “社会中的人需要协调, 需要交际, 语言因此而产生和发展。语言存在于交际中, 没有交际就没有语言。交际是语言发展变化的动力和目的。”[于根元2007:92]“语言是符号系统, 声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形式。”“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辅助交际工具。”“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叶蜚声徐通锵2007:26、13、169]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认为:口语是语言最主要的表达形式, 人类语言中, 说是先于写的。[于根元2007:49]

实践证明, 语言学习只有在实际实用中才能收到最大成效。第二语言的习得也是在其不断应用中才使语言能力得到加强的。初创于加拿大的浸入式双语教育已陆续被其他国家使用, 即将外语作为教学媒介用于教其他学科, 融学科与外语为一体的双语教育在各国得到广泛实践。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最成功的外语教学方法之一。学生通过亲自使用语言来实施真实的交际行为, 使语言学习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几点建议

1、参照外语专业体系, 在完成基础俄语教学后, 开设更高一级的综合俄语和俄语口语课程。

2、在基础俄语教育阶段, 强化听说教学。

要将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阶段和三、四年级的提高阶段相衔接, 组织好基础教学, 为继续提高打下坚实基础。在基础教育阶段, 也要注意抓好听说教学, 使学生的五项技能全面发展。

要开辟利用好第二课堂, 解决大学外语教学课时不足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俄语文学作品、报刊杂志和时事评论等材料, 吸取文化知识, 增加文化素养, 拓宽西方文化视野,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设置口试。

目前的外语考试, 由于实行计算机阅卷, 多数题都实行打勾。这对学生的技能训练非常不利。通过设立口试, 检验教学效果, 督促学生学习, 促进学生口语能力发展, 促进俄语应用技能提高, 促进素质教育落实。并通过测试发现和总结学生学习与教学上的问题与不足, 便于改进教学。

由于俄语学生人数少, 为实施口试提供了条件。

口试的方式:可由两名老师同时测试, 一名负责评分, 一名负责主考, 两名老师打分成绩各占口试成绩的50%, 以确保客观性。可以用抽签法, 在题库中选择试题。一种由老师对学生单独测试。题型可以是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回答问题、翻译、描述、论述、漫谈等。另一种是成对测试。可以两个人一组, 就一个题目进行情景对话, 或进行讨论, 阐述各自的观点。

测试内容: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口头掌握程度和以说为主、听说互动状态下的言语理解和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内容包括语音、语调纯正度, 语法、用词正确性, 词汇量, 流利性, 交谈能力。

结束语

一个国家国民掌握外语程度如何, 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教育发展程度和国民素质。我们国家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在2050年左右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对全民外语能力不能不说是个考验。未来外语的工具性、应用型特征更加明显。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有义务培养具有外语交际能力的专业人才。这是促进中华民族腾飞的百年大计。这项事业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与支持。

摘要:近年来, 大学生外语交际能力问题倍受社会关注, 绝大多数学生学了十多年外语, 直到大学毕业也不能开口说话。在外语界, 关于在这方面的讨论一直不断, 很多人提了很好的建议, 也有的一些院校进行了教改实验, 取得一定成绩。可是到目前为止, 困扰我们多年的这一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本文即对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做以探讨。

关键词:大学公共外语,交际能力,俄语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 商务印书馆, 2007年。

[2]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 北京大学出彼社, 2007年。

[3]郑明秋:《本科外语专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出路》, 《中国俄语教学》, 2005年第1期。

[4]王冬竹:《俄语专业提高阶段教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俄语教学》, 2005年第4期。

[5]王保士:《俄语专业口语测试的一般方法和评分标准刍议》, 《中国俄语教学》, 2007年第1期。

论成人俄语写作能力培养 篇8

经过修改的成人本科学位俄语水平考试大纲规定了成人本科学位俄语水平考试的重点是考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试卷一为客观性试题,60分,试卷二为主观性试题,40分,总分100分。60分通过,但主观性试题不得低于24分。主观性试题中续写句子10分,作文两篇,30分,试题无论从结构,还是分值所占比重,均可见写作的重要性。作文所得分数成为考试能否通过的决定性因素,这对成人俄语教学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因此,作文也成为成人学生学习俄语最棘手的、又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作为从事成人俄语教学的教师,则面临着教学结构的调整、教学观念的改变、教学方法的更新,要从多个侧面、多角度、全方位来提高成人学生的俄语写作水平。

1. 培养成人俄语写作能力的必要性

1.1 考试、获得学位的需要

成人本科学位外语水平考试无疑对俄语教学起着指导和定位作用。对学生来讲,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能引起他们对俄语写作的重视。只有通过俄语考试才有资格申请学士学位。因此,通过考试、获得学位是其学好俄语、写好作文的主要目的。

1.2 进一步深造的需要

现在的成人学生的年龄与前几年相比越来越年轻化,他们对进一步深造都有着美好的憧憬和规划,大部分都有考研的打算,因此,学好俄语,打下扎实的俄语写作功底,是他们自身的主动需求。

1.3 日常工作的需要

成人学生大部分都有工作,而且在工作岗位上都是骨干力量,诸如晋升职称外语考试、论文摘要撰写、参加学术会议等都需要有一定的外语基础和写作能力。

2. 写作能力的概念及重要性

写作即写文章,能力即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能力是终身性的,写作能力即写文章的能力,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起来的,它需要有一个量化过程、积累过程,一旦形成将伴随人的一生。

写作是一种综合性的言语活动,它不仅检验学生对词汇、语法的掌握,而且检验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语体体裁的掌握运用及各种修辞能力。可以说,写作真正反映人的言语修养。作为语言交际两大方式之一的书面语交际能力应当受到相当程度的重视。

3. 成人俄语写作能力现状分析

3.1 成人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总的来说,成人学生的年龄趋于年轻化,但还是存在差异的。他们的语言基础参差不齐。由于工作、家庭等因素的影响,投入到俄语学习上的精力相对较少。俄语课时少,无专门写作课等。

3.2 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俄语语言水平不成正比

成人学生的汉语思维已经成熟,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然而,由汉语思维转入俄语思维却有障碍,比较复杂的、完整的思想却很难用俄语表达清楚,确实有“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的苦楚。

3.3 写作水平滞后的原因

究其原因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第一,遣词造句的能力非常薄弱。主要是由于学生词汇贫乏,对短语、惯用语的掌握不够,不会运用,动词掌握不牢。

第二,汉语式俄语现象严重。中国人能看懂,外国人却莫名其妙,不符合俄语表达习惯和俄语语法。

第三,句式单一,枯燥乏味,无变化,不擅长运用复合句。

第四,最基础性的错误:标点符号的使用错误、词形变化错误、动词时态和搭配错误、文章不分段、开头字母不大写等。

4. 成人俄语写作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

4.1 培养写作意识和写作习惯

写作能力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它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意识和写作习惯。写作意识和写作习惯的培养至少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课堂教学,二是利用课外阅读。

首先,应将写作教学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凡是符合学生写作水平的课文应当作范文详解。如题目、篇章结构、固定结构、成语、惯用语的掌握;然后进行缩写训练、续写训练、复述课文、改写课文、仿写课文、背诵课文等。

其次,课下学生应有一定主题的阅读作业,增加阅读量,巩固课上的相关语言知识点,并背诵个别段落,甚至整篇文章,以利于形成语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对培养写作能力的重要。

最后,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辅导,以使学生能够长期不间断地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将写作意识和写作习惯扎根于学生的头脑,付诸于实际行动,变成一种潜意识的行为,成为学生的一种能力。

4.2 加强语言基础知识训练

词汇量对于写作来说至关重要,背单词是学习外语的基础,但单纯地背单词对于写作帮助不大。对于成人学生来说,领会式掌握词汇不是问题,但要想复用式掌握词汇就困难了,也就是如何才能学会正确使用词汇?因为写文章不是单词的简单罗列,所写的句子应符合外国人的思维习惯,是地道的俄语,不是中文式的俄语。俄语的实践性决定了俄语课堂要以练为主,即在讲解写作原则、技巧、方法的同时,必须配以相应的实例和练习篇章,所以课堂上有计划、有目的的语言基础知识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语言基础知识训练应包括两方面:一是词汇;二是固定搭配和句式。

词汇训练的目的是要会正确使用词汇,所以词汇的搭配关系是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其实,词汇的搭配是固定的,不可随意更改,尤其是动词搭配,因为俄语的词汇大多是多义词,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学生应掌握基本意义,即词的积极义项,在此基础上进行语义联想,其它义项便可以轻松掌握。教师应在一定的语境中讲解词汇,并配备大量的练习,如,翻译词组、句子,完型填空,问答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词汇、使用词汇。

固定搭配和句式在俄语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不无夸张地说,掌握了它们也就掌握了地道的俄语。固定搭配包括:惯用语、成语、俗语、谚语、插入语等。

固定句式即句子的固定表达。如,нетолько...,нои... (不仅……,而且……) ;неуспеть...,как... (还没来得及……,就……) ;слишком+形容词或副词比较级,чтобы...(太……,以致于不能或不可以……);так..., что...(如此……,那么……,因此……)等,可见俄汉语固定句式表达的一一对应性。

4.3 关注预写作文

预写作文是学生写作前的重要一环,也是学生写作质量的保障,所以教师要格外关注,并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时间。如,写命题作文,教师要指导学生先审题,根据题目确定写作体裁,然后列出俄文写作纲要,有了文章的框架,才能使所写文章条理分明,重点突出。教师要根据不同段落的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句子翻译,复习固定搭配,给出有关的成语、惯用语、谚语以及联结上下文的插入语、连接词等供学生使用。同时,给出1-2篇范文,供学生模仿。预写作文这一环节做得越细致,学生的作文质量也就越高。

4.4 重视作文批改和讲评

对学生的每一次作文,教师都要认真、仔细地修改,无论是用词,还是句子和篇章结构,最后都要给出总评,分析不足,并给出启发式的评估和鼓励的话语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以增强学生不间断写作的信心。教师应把学生每一次作文中的错误,如,句子结构、固定短语等作一总结,在讲评课上讲解,让学生们知道错在哪里,掌握正确的语言表达,同时要求学生修改作文。教师应对修改后的作文再次评阅,直到合格为止。

此外,每一次作文讲评课,都要挑选1-2篇相对优秀的学生习作作为讲评的范文,既是对学生的肯定,讲起来也有针对性,比较具体又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对一的写作交流方式。长此以往坚持下去,学生的作文水平定能提高。

对学生作文的评阅过程恰好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指导和帮助,也就是说教师评阅作文就是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服务的。教师开放性的评语会促使学生修改作文;启发性的评语不仅会提高作文质量,而且会使学生成为更了解自我、对自己写作负责的作者;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会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4.5 利用网络进行个别教学和辅导

利用网络进行俄语写作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网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非常适合成人学生群体。如,电子邮件、聊天室系统———可通过文字交流;耳机对讲可视系统———可直接“面对面”交谈,以实现一对一的帮助和辅导。

结语

写作能力的重要性正是体现在它的终身性和实用性上,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目前成人本科俄语水平考试暂未对口语表达作出要求,因此,成人俄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写作能力,那么无论是精读,还是阅读和泛读,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补充,都是为写作服务的。因此,教师要树立一种观念: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写作这一目的服务的,从而找到最佳的培养途径和方法,才能真正提高成人俄语教学质量和成人俄语写作水平。如何利用和开展网络成人俄语写作教学,则是有待深入研究的又一课题。

参考文献

[1]陈伟平.增强学生词块意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J].外国语, 2008, (3) :48-53.

[2]陈晓棠.大学俄语四级写作教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5.

[3]侯新伏.大学生俄语写作现状分析及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6) :33-34.

[4]李清华.英语写作评估理论的新突破[J].外语界, 2007, (5) :53-57.

[5]童丹, 徐红.大学俄语写作高分突破与技巧[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

[6]王红.如何提高夜大学生外语教学质量[J].成人教育, 2003, (2) :74-75.

[7]王琦.E-mail与现代英语写作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 2000, (2) :39-41.

俄语交际能力培养 篇9

一、俄语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里所说的外语思维, 是指在使用俄语时用俄语想俄语, 也可以说成用俄语思考。学俄语而不学用俄语思考, 一定学不好。用俄语思考, 是指学生在用俄语表达和理解时, “没有本族语的介入, 没有“心译”的介入, 或者说本族语思考的介入被压缩到了极不明显的程度, 自己也感觉不到“心译”的负担。” (《英语教学法》胡春洞, 1990:35) “用外语思考并不神秘, 也非高不可攀。初学时, “心译“的介入很明显, 但时间一长, 反复运用的次数越来越多, “心译”的程度就会越来越小, 以至接近消失, 可见, 培养外语思考的基本途径是系统的大量的反复使用, 是实践练习。” (《英语教学法》胡春洞, 1990:35) 而我们在以前的教学中, 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教师的讲解, 学生语言实践机会少, 练习的又是主要考察语法内容的习题, 学生就像学习数学公式一样学习外语, 离开教材外语课几乎无法进行。学生背的是单词, 学的是语法, 对于俄语的实际应用重视不够, 外语思维更无从谈起。我去年9月在黑河学院做过一次测试, 在课堂上我要求15名97届俄语新生 (中学学的是课改前的教材) 朗读一篇俄语课外小短文, 短文的难度不大 (高中的学生能很轻易的翻译出来) 。读之前没对学生提任何要求, 读完之后, 我问学生读的是什么内容, 结果有8名学生对所读内容没有记忆, 5名学生能说出1~2句内容, 2名学生能大致说出内容。测试结果表明, 学习课改前旧教材的学生在读俄语时, 大脑思维不够活跃, 大部分学生在张口说俄语时, 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是像公式一样的字母、单词, 而不是能表达一定意义的俄语。更谈不上用俄语思维。

我们现在采用的大学公共俄语教材, 沿袭了中学课改后教材的优点, 每课都是一个比较好的和俄罗斯人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做到“主题为线, 话题为体, 读听领先, 说写跟上, 突出交际。” (《普通高中俄语课程标准》 (实验) , 2003) 避免以往课堂上烦琐枯燥的语法讲授, 用句式带动语法, “在主题活动中, 先使用典型句式, 在学生理解了句子结构和意义的基础上, 进行大量的句式操练, 让学生参与听、说、读、写活动, 观察、体会和理解语法的结构和表达的意义, 获得对语法的初步的感知。在学生初步掌握典型的句式之后, 再或由教师或由学生自己归纳出新的语法规则。这种方法比较符合中学生掌握俄语语法的心理过程。” (韩爱国, 《论高中俄语新课改如何实施》硕士论文2006年10月) 现在的俄语课堂我们教师应尽量用俄语组织教学, 由于现在公共俄语课班额较以前小很多, 所以应让学生尽可能参与教学全过程,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和创造性地使用语言。主题活动的设计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 给学生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语言形式等要符合交际的功能和规律, 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 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对于学俄语的学生来说, 本族语思考和俄语思考常常是交织的和交替的。在情景、主题、上下文、语言形式和内容熟悉的条件下, 在好的俄语环境中, 加强语言实践训练 (没有单一的语法母语讲解) , 俄语思考就容易实现。现在采用语言实践训练、主题教学的方式对学生的俄语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何影响呢?下面用实验来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对于学生外语思维能力的测试,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权威的测试方法和手段, 但从学习者听、说俄语的反映速度的快慢上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俄语思维能力的强弱。在黑河、绥芬河等边境城市, 有一大批专门从事对俄批发、零售商品的商贩, 这些人中很多人在从事这个行业之前并没有学过俄语, 但他们在市场上从业一段时间后, 大都能够和俄罗斯人用俄语讨价还价及进行一些简单必要的交流 (尽管说的不很标准) 。他们的俄语是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的重复、演练中习得, 特别是对于讨价还价中的数字特别敏感、熟练, 看不出母语的任何中介作用。1998年9月, 笔者选取A组——从事对俄商贸行业的20人 (工作时间2~5年, 从业前没学过俄语。) 、B组——黑河中学高二年级学生20人、C组——黑河学院大一新生 (俄语) 20人, 共三组, 进行了一个实验。在实验中, 笔者对商贩从业以前是否学过俄语、高中学生接受的是主题式教学、大一新生是否接受的是显性语法教学等控制变量进行了控制, 以保证实验的信度。对参加实验的三组进行数字听、说测试, 以检验他们在听说过程中的反映速度及口误率。实验结果见表1:

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 在一定的语言材料中, 语言实践的多少及重复强度对语言应用过程中的反映速度影响最大, 有利于学习者俄语思维能力的形成, 也同样说明语言实践训练在以考察使用为目的的产出任务中有显著作用。学习时间是俄语思维能力形成的必要条件, 但不是决定条件。在测试过程中, A组被测人员反映最快, 时间最短, 几乎没有“心译”的介入, 口误率最低。B组学生的测试结果介于A、C组之间, C组学生反映时间最长, 而且在测试过程中, 对俄译汉 (数字) 反映最慢, 有部分学生要求教师重复一遍才能明白所听内容。测试结果表明, 主题式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方面要优于显性语法教学, 社会语言实践对于俄语思维能力的形成作用明显。因此, 笔者建议, 教师在坚持主题教学的同时, 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语言实践, 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 促进学生俄语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良好外语语感的培养

从教学论的角度来说, 外语语感是一种修养, 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实践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我们在课堂上应采用主题教学形式, 增加课堂上师生、生生俄语交流的时间和机会, 在主题活动教学中, 随着课堂上言语实践的增多, 学生在情景中运用和感受语言, 以实用的技能带动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掌握, 学生的语感也会随之增强。“语感最初的产生和以后的发展和完善, 只有在相应的实践活动条件下才有可能。言语实践是形成语感的决定因素。没有言语实践就不可能形成所学语言的语感, 没有语感要掌握语言也是完全不可能的。” (《外语教学心理学》1994:113)

与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方法不同, 主题教学法注重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语法隐形在主题教学中, 使学习俄语的过程该尽量接近母语的习得过程, 母语习得过程是听说在前读写在后。幼儿是在现实环境中联系周围事物接触语言的。习得语言首先是大量接触语言, 幼儿在说话之前, 实际上已经能够听懂不少词语了。也可以说, 幼儿在说话之前就已经在语言环境中形成了良好的母语语感。隐形语法教学的实行, 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 教师较以前更多的使用实物教学、情境教学及多媒体教学, 可以使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语言, 在语言实践中获得良好的语感。

众所周知, 语言的学习及良好语感的形成, 和学习者的年龄有很大的关系, 例如, 一个祖孙三代的家庭从一个方言区搬迁到另外一个方言区, 孩子会很快的说一口流利的当地语言, 孩子的父母却始终保留着老家的口音, 而老人的口音几乎没什么变化。在我省的边境地区 (如黑河、绥芬河、同江等地) , 中俄联姻的现象相对较多, 他们的子女从小就受俄语、汉语的同时熏陶, 在小孩会说话之前就能同时理解父母的部分话语 (汉语和俄语) , 到上学年龄之后, 这些孩子不论在俄罗斯还是在中国上学, 他们都不会有语言上的障碍。可以看出, 良好的俄语语感的培养是越早越好。我省大部分俄语学生都是在初中开始学习俄语 (部分边境地区小学开始开设俄语) , 因此, 现在外语语感的培养在中学俄语教学中就已经被重视。我们在大学外语教学中在课堂上教师也应切实坚持主题教学、在口语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通过强化训练,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涉及主题的词组、句子, 最终在口语实践中, 根据自己的语感能不加思索地正确进行词的性、数、格、人称和时间的变化, 使用必要的前置词等等, 以达到新大学俄语课标所要求的技能、知识、情感等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韩爱国.论高中俄语新课改如何实施[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3]李国辰.俄语教学心理学[M].长春:时代文化出版公司, 1995.

如何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篇10

关键词:中学英语;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英语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既有扎实专业功底,又具备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学习最新教学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勇于探索、尝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新途径。本文针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出初步探讨。

一、更新理念,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单纯以语法项目为主要脉络来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结构的准确性,忽视学生的听说能力的训练,结果学生学了多年的英语,却不能把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无法克服“哑巴英语”的难关,并且传统的英语教学索然无味,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针对这种弊端,出现了新的教学理论,提出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些英语教育学家认为:英语教学的中心应着眼于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只是对知识结构的掌握;一个成功的英语教育者,不单在于他掌握了多少语法知识,更在于他能否在各种社交场合里成功地进行有效的交际。

二、坚持听说为主,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课堂上要坚持以听说为主,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大量接触英语,沉浸在使用当中去,才能较快地培养起来。因此,英语教师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创设应用英语的情景,让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当中,不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课前会话。利用新课开始前3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用英语作值日报告,谈天气、班级、出勤,过渡到谈学习、朋友、校内新闻、自己喜欢的人物等,这种活动一般由班长或课代表组织。通过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都会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有的学生甚至可以进行较为流利的英语新闻报道。这样做,不仅没有耽误教学进度,反而由于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促进了英语教学。

创设情景。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要求,灵活地、创造性地创设情景,把真实生活搬入课堂,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在自觉与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受,达到掌握和运用语言的目的。如我在教人体部位单词时,将几个学生叫到讲台,让他们做“Touch your eyes, leg, finger, nose.”等动作,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轻轻松松地掌握了这些单词。

激发表达欲望。学生有了听说英语的兴趣,自然会产生一种表达的欲望。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练,尽量创造条件,以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能力,如训练学生连续答问,组织学生自由对话或叙述一件事情,利用教科书提供的对话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等。

模仿录音。学生接触到的仅仅是授课教师的语音语调是不够的应多让学生亲耳聆听标准的磁带录音,也可试着让学生自己录制英语磁带,看谁模仿得像。看谁模仿得地道。学生纷纷响应,语音语调日益标准,同时又增加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语感越好,越想开口说英语,模仿录音可以说是一种最简单、最基础、也是非常必要的口语练习方法。

扮演角色。将所学的对话或课文让学生分扮各种角色来表演,这可以说是学生最喜欢的一种语言交际训练形式了。如在教学中把学生分组并给一定的时间进行模拟练习,在掌握了基本的句型后,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再进行真实的交际,学生们兴趣浓厚,很快掌握了所学的语言知识。新教材的情景对话,很适合分角色表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想象力、表演能力及性格来分配角色,让学生去表演。

设计游戏。在初中英语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或设计一些游戏进行语言教学,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掌握所学的内容。教师既可参考、借鉴国内外已有的教学游戏,也可以自己根据教学内容,匠心独运地设计出既能紧扣所授语言材料,又能为学生所喜爱的游戏。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学生掌握了所学内容,并且进行了交际训练。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创造更多的英语交际的环境和情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既拓展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也活跃了学生的第二课堂,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唱英文歌。利用课间、课后教唱一些国内外流行较广、影响较大的英文歌曲。由于这些歌曲在广播、电视中经常播放,学生对其旋律和唱法较为熟悉,颇感兴趣,注意力集中,所以学句子、词汇也易上口和记忆。学唱英文歌曲,使学生克服了学习英语过程中产生的畏惧心理,为与人交际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设英语角。英语角也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在英语角,学生口语自由交谈感兴趣的任何话题。这样,他们便能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这种口语训练中来。但在英语角,教师要引导学生避免重复或无聊的话题,要注意订正错误但不能吹毛求疵。这样既能保证英语口语训练的质量,又不会打击学生训练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英语论坛、讨论会、演讲比赛或英语晚会等,让学生用英语来演讲、辩论,来表达自己对基本事情的认识、看法及态度,用英语来讲述自己所关心的事情。组织学生经常听英文广播,用英语采访等等,也是培养学生口语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总之,我们要用多样的化的活动形式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培养学生的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四、以学生为中心,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即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操练和语言体验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可以放任自流,相反,学生在许多环节上需要教师的指导,也需要接受教师在总体范围上的组织和管理。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际情景、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设法增加学生参与交际活动的密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上一篇:小型水电站的组织管理下一篇:灌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