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完全性唇腭裂(通用3篇)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篇1
1993年Grayson等[1]医生在固位良好的口内正畸矫治器上增加了矫治鼻软骨畸形的臂, 即鼻-牙槽突矫治器 (presurgical nasoalveolar molding, PNAM) 。对唇腭裂患儿进行术前矫形, 可以有效地减少上唇及上颌骨牙槽突的裂隙宽度。我科自2009年起采用PNAM对13例唇腭裂患儿进行术前矫形治疗,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3例非综合性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 其中男8例, 女5例, 年龄7~35天 (平均21天) , 患儿健康状况良好。
1.2治疗方法
1.2.1制取上颌印模
选择合适托盘为患儿取模, 取模前1.5—2h内患儿禁食、禁水。用印模材料迅速制取口腔上颌印模, 在制取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通气情况, 避免患儿窒息。取模后仔细清洁患儿口腔, 以免误吸引起窒息。
1.2.2制作鼻—牙槽骨塑形器
PNAM由两部分组成:口内为腭护板, 口外为鼻撑, 用自凝塑料制作口内腭护板, 覆盖整个牙槽嵴和硬腭, 包绕上颌结节。在其前份裂隙处用0.8mm的不锈钢丝弯制连接体, 一端固定于腭护板内, 一端用于固定鼻撑, 鼻撑以自凝塑料包裹钢丝接触鼻翼穹窿鼻腔面, 在自凝塑料的外层覆盖一层弹性内衬材料。
1.2.3矫治器的戴入与调整
PNAM调整抛光后口内试戴, 鼻撑置于相应鼻翼处, 调整钢丝使鼻翼组织略微受力, 鼻部穹窿处略微发白即可。将PNAM戴入口内, 检查鼻撑是否处于正确位置后轻压PNAM30秒, 以确定其固位良好。
1.2.4术后护理
教会患儿家长如何取戴口内矫治器及确定鼻撑的正确位置, 矫治器需全天配戴, 每日清洁鼻-牙槽骨塑形器并更换口外透气胶带。治疗周期为3—5个月, 每2周复诊一次。
1.3评价指标及统计学处理
治疗前后患儿上唇裂隙宽度、上牙槽突裂隙宽度、鼻孔宽度、鼻孔高度及鼻小柱倾斜度。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残根牙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经过3-5个月的治疗, 13例患儿均取得满意效果, 上唇裂隙、上牙槽骨裂隙、鼻孔宽度及鼻小柱倾斜度、鼻孔宽度均明显减小, 鼻孔高度明显增加, 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 P<0.05, 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PNAM矫治完全性唇腭裂畸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 闫燕等[2]认为, 刚出生婴儿6周内鼻软骨复位更为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 PNAM可引导上颌骨生长发育, 缩窄牙槽突裂隙及上唇软组织裂隙, 引导上颌骨朝有利方向生长发育, 形成良好牙弓形态, 达到正常的生理位置。同时, PNAM通过鼻撑用非手术的方法实现了鼻塑形, 确保手术在低张力的基础上进行, 术后鼻唇修复效果满意。
摘要:目的 探讨鼻-牙槽骨塑形器在婴儿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前矫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鼻-牙槽骨塑形器 (PNAM) 对13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进行术前矫治, 比较PNAM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PNAM术前矫形治疗后各测量指标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PNAM治疗对于婴儿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前矫治疗效显著。
关键词:鼻-牙槽骨塑形,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前矫治
参考文献
[1]Grayson BH, Cutting C, Wood R.Preoperative columella lengthening in b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Plast Reconstr Surge, 1993, 92 (7) :1422-1423.
[2]闫燕, 林久祥, 罗奕, 等.婴儿期唇腭裂早期正畸的初步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1994, 2:67-69.
[3]杨超, 黄宁, 石冰.完全性唇腭裂婴儿术前正畸治疗的临床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11, 29 (4) :396-399.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篇2
关键词:新生儿,单侧完全性腭裂,组内相关系数,Micro CT,信度,效度
唇腭裂是发病率较高的口腔颌面部先天畸形[1,2],新生儿术前矫治技术[3]是唇腭裂序列治疗的首个环节[4,5]。但是,由于缺乏新生儿期腭裂样本有效收集方法,目前国内外对于腭裂术前矫治期间腭裂组织发育变化规律了解极少,从而导致国内外新生儿术前矫治缺乏统一的治疗原则、操作规范及效果评价指标等,而单凭医生的主观经验来进行,新生儿术前矫治的临床应用、发展受到限制。解决该问题需要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即收集新生儿动态的腭裂组织表面发育变化数据,从而总结出规律应用于临床。三维重建技术为采集新生儿期颌面组织信息提供了可能,本研究尝试采用Micro CT方法建立新生儿腭裂数字化模型可行性,并且探讨这种方法在测量新生儿单侧腭裂三维模型线距方面的信度和效度。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设备
Micro CT (Siemens Inveon Micro,Germany),Micro CT自带软件Simens COBRA- Exxim软件;Mimics软件(Materialise公司,比利时);Geomagic Studio 10.0软件(Raindrop Geomagic公司,美国)。游标卡尺(广陆数字测控股份有限公司)。
实验材料:重体硅橡胶(3M, USA);牙科超硬石膏(Die- Stone,Heraeus,Germany)。
1.2 实验方法
1.2.1 腭裂石膏模型的获取
用新生儿腭裂专用托盘及重体硅橡胶制取10 例新生儿腭裂阴模,超硬石膏灌注,制得10 例石膏模型,完成形态修整,打磨备用。
1.2.2 模型定点
在石膏模型上按解剖部位标定A、B、C、D、E、F点(A点代表健侧牙槽嵴顶最前缘点;B点代表患侧牙槽嵴顶最前缘点;C、D两点代表两侧颊沟底点;E、F两点代表两侧上颌结节点)。用口腔高速涡轮机(NSK 日本)、直径1 mm直角肩台车针(MANI, 日本)在模型上相应位置钻得凹点(图 1)。具体测量项目: A- B、C- D、E- F、A- EF(A点到线段EF的垂直距离)、B- EF(B点到线段EF的垂直距离)。
1.2.3 腭裂石膏模型的手工测量
实验者a用游标卡尺测量两标志点圆心间线距,每个线距指标测量1 次,记为a1。间隔1 周再重复测量1 次,记为a2。取(a1+a2)/2为a作为手工测量的数据(Micro CT测量效度检验的对照标准)。
1.2.4 腭裂三维模型的建立与测量
应用Micro CT扫描单侧新生儿腭裂石膏模型,扫描参数:电压80 V,电流500 μA,扫描分辨率55 μm,曝光时间800 ms。应用系统自带软件对数据进行初步图像重建,再应用Mimics软件,选择合适的背景阈值计算得到腭裂三维数字化模型(图 2)。将上述数据导入Geomagic软件工作平台,将数字化模型局部放大,取凹点圆心为标志点位置,逐个标定测量(图 3),由b、c 2 名实验人员分别测量2 次,间隔1 周,得到b1、b2、c1、c2共4 组测量数据, (b1+b2)/2为b组平均数据b,(c1+c2)/2为c组平均数据c,(b1+b2+c1+c2)/4为Micro CT线据测量的平均值d,该组数据组成Micro CT d组。
1.2.5 统计分析
用组内相关系数( 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及95%CI评价实验者组内操作的一致性即可靠性;采用配对t检验、差值平均值、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 RE)来检验Micro CT线距测量的信度和效度。SPSS 13.0软件统计分析,α=0.05为检验水准。效度是指测量指标或观测结果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事物的客观真实性,说明数据的准确性;信度是指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客观事物重复测量若干次,测量结果的相互符合程度,说明数据的可靠性,RE指测量集合中某次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的绝对值与真值的之比,反映测量值接近真值的程度,可以用来反映测量的效度,其值越小,说明越接近真值[6,7]。
2 结 果
2.1 获得新生儿单侧完全性腭裂数字化模型
由Micro CT扫描系统获得新生儿单侧完全性腭裂数字化模型(图 2),形态清晰,特征明显,范围完整,未见缺失。Geomagic、magic等逆向工程软件的应用,使得该数字化模型在工作平台上可放大、缩小并可沿X,Y,Z轴任意方向旋转,显示各个视角。
2.2 实验者ICC
ICC分别评价手工石膏测量者和Micro CT测量者2 次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表 1显示了实验者内ICC,总体来说,实验者a、b、c的ICC均大于0.90,呈现很高的一致性[8]。
2.3 Micro CT测量数字化模型组内线距测量值的信度检验
Micro CT测 量数 字化模 型 组内 线距的 最大差 值(测量者自身误差)平均数为0.052 mm(表 2),P>0.05,测量者自身2 次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cro CT组间最大差值平均数(测量者间误差)为0.035 mm(表 3),P>0.05,测量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注:△undefined: 差值平均值(毫米),α=0.05设为检验水准,表中“+”、“-”由统计的2 组数据相减而得,数据绝对值代表差异大小,上述注释在表3、4中亦如此。
2.4 Micro CT组所得数据测量效度检验
Micro CT组与石膏模型组线距最大差值平均数为-0.361 mm,RE最小为0.36%,最大为1.97%,P>0.05,2 组数据配对t检验无统计学差异(表 4)。
注: RE相对误差为undefined
3 讨 论
关于腭裂数字化模型建立方法鲜少有文献报道,Baek[9]、高涛[10]、吴国锋等[11]学者分别采用激光扫描及结构光扫描的办法使腭裂模型数字化,但是由于上述扫描方法均为表面扫描方式,获得数据的完整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型的表面形态的复杂程度。若模型表面存在扫描盲区,则扫描时需对模型做多次多角度扫描,数据重建处理时将多组数据拼接、删减势必会有误差,影响结果。而本文所采用Micro CT扫描技术属于断层扫描,扫描结果不会受到模型表面形态复杂程度的限制,可一次性完成整个模型的扫描。同时Micro CT扫描精度高,最小扫描层厚可达10 μm。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使用Micro CT建立腭裂数字化模型的文献报道。
本研究以石膏模型手工测量结果作为对照,探讨了Micro CT方法在测量模型线距方面的信度和效度。在实验开始前,我们检测了实验者操作的一致性,用ICC作为指标分别评价了手工石膏测量者和Micro CT测量者的可靠性。如表 1结果所示,总体来说,实验者a、b、c的ICC均大于0.90,呈现很高的一致性。Micro CT组内线距的最大差值平均数为0.052 mm,P≥0.298(表 2);Micro CT组间线距最大差值平均数为0.035 mm,P≥0.597(表 3),显示Micro CT线测量信度较高。Micro CT组与石膏模型组线距最大差值平均数为0.361 mm;P≥0.301,RE最小为0.36%,最大仅为1.97%(表 4),均显示Micro CT线距测量效度较高。在本研究中将b和c两人Micro CT测量结果作为一个整体与石膏模型组比较,主要考虑到分别所测2 组数据偏少,不能很好反映Micro CT测量的真实值,故取4 组数据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当然这无形中增加人为因素误差,实为本实验不足之处。
本实验应用Micro CT建立起新生儿腭裂数字化实体模型。相对于传统腭裂石膏模型,数字化模型具有很多优点。首先腭裂实体模型数据要比石膏模型易于存储,将模型数字化后就可以很方便快捷的完成数据信息的传递以及保存,同时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远程会诊以及治疗将成为可能。其次,可以借助逆向工程软件对模型进行线距、角度、表面积、体积的测量,所有的测量结果都可以借助于逆向工程软件方便获得,这是石膏模型所不能达到的。再次,课题组计划后续将收集大量唇腭裂数字化模型,并将其分类存储,建立新生儿唇腭裂牙槽嵴数据库,不但可以提供给科研人员详实的临床资料,而且也可以为外科医生评估唇腭裂手术难度及预后预测提供参考。新生儿腭裂数字化模型数据库也可用于分析腭裂组织的发育变化规律,为临床PNAM矫治CAD/CAM的实现提供实验依据。
4 结 论
本研究应用Micro CT技术成功获取新生儿单侧完全性腭裂三维模型,并且证明该方法在测量腭裂模型线距方面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参考文献
[1]Dixon MJ,Marazita ML,Beaty TH,et al.Cleft lip and pal-ate:Understanding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J].Nat Rev Genet,2011,12(3):167-178.
[2]Klassen AF,Tsangaris E,Forrest CR,et al.Quality of lifeof children treated for cleft lip and/or palate:A systematicreview[J].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2012,65(5):547-557.
[3]邓典智.我国唇腭裂治疗的现状及展望[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2,12(2):95-97.
[4]Grayson BH,Santiago PE,Brecht LE,et al.Presurgicalnasoalveolar molding in infants with cleft lip and palate[J].Cleft Palate Craniofac J,1999,36(6):486-498.
[5]杨欣,封兴华,陆斌,等.唇腭裂新生儿术前矫治方法与技术的探讨及术后疗效评价[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9,25(2):206-209.
[6]Gribel BF,Gribel MN,Frazo DC,et al.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craniometric measurements on lateral cephalome-try and 3D measurements on CBCT scans[J].Angle Orth-od,2011,81(1):26-35.
[7]Moshiri M,Scarfe WC,Hilgers ML,et al.Accuracy of li-near measurements from imaging plate and lateral cephalo-metric images derived from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7,132(4):550-560.
[8]Youdas JW,Carey JR,Garrett TR.Reliability of measure-ments of cervical spine range of motion-comparison of threemethods[J].Phys Ther,1991,71(2):98-106.
[9]Baek SH,Son WS.Difference in alveolar molding effect andgrowth in the cleft segments:3-dimensional analysis of uni-lateral cleft lip and palate patients[J].Oral Surg Oral Med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2006,102(2):160-168.
[10]高涛,马莲,王勇,等.唇腭裂患者牙槽嵴数字化模型建立及分析的初步探讨[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11):666-669.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完全性唇腭裂婴儿51例,其中,男婴26例,女婴25例,婴儿月龄3个月~15个月不等。均为该院确诊的完全性唇腭裂患儿,其中,单侧完全性唇腭裂27例,双侧完全性唇腭裂24例。所有患儿一般状况良好,家属自愿同意进行矫治。对51例患儿均进行术前鼻-牙槽突出矫治器治疗,测量治疗前后的鼻状态相关指标和牙槽骨裂隙宽度,对比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评价其对婴儿修复效果的影响。
1.2 方法
1.2.1 取模
取模前禁食水4 h或以上,取模过程可在手术室或门诊进行,取模时患儿取仰卧位平躺;医生位于患儿头顶位,患儿保持清醒状态,选用形状、大小合适自制自凝塑料小托盘。印模材料选用藻酸盐印模材料,调拌均匀,置于托盘内取模,白石膏灌模[3]。采用硅橡胶材料,印模清晰、准确。取模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通气情况,确保婴儿能进行自主呼吸,患儿哭闹有助于呼吸。
1.2.2 制作PNAM
画出矫治器基托需覆盖的牙槽突及腭部范围,用蜡填塞去除模型裂隙中的倒凹,填平牙槽裂隙;使用0.8 mm的不锈钢丝弯制连接体,连接腭护板和鼻撑;调拌适量自凝塑料(丙烯酸树脂),覆盖整个牙槽嵴和硬腭;在基托前突的前颌骨部位制备2个固位柱,在其前端有一宽约1.5mm×2.0 mm的槽沟;矫治器戴入后,固位柱应避免压迫下唇,不妨碍下唇运动和奶瓶喂养,抛光后在婴儿口内试戴。
1.2.3 婴儿试戴
先用免缝透气胶带加压黏着突出、扭转的上唇,固定于面颊部,减小唇裂间隙;将义齿黏着剂涂于基托组织面牙槽嵴处,PNAM戴入口内。若试戴合适,则需对患儿家属进行相关的指导,尤其是鼻撑应放置的正确位置。佩戴一般全天佩戴,每天取出一次进行清洁处理,定期复诊[4]。
1.3 观察指标
对患儿治疗前后的鼻小柱长轴与面中线的夹角(鼻小柱倾斜度)、鼻小柱基部中点到鼻翼转折处中点的连线(鼻小柱长度)、鼻小柱基部中点到鼻翼基脚的距离(鼻孔宽度)、鼻孔最高点到鼻底的垂直距离(鼻孔高度)进行测量对比,并作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经研究结果显示:51例患儿在鼻小柱倾斜度、鼻小柱长度、鼻孔宽度、鼻孔高度等指标数据表现上,较前显著改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唇腭裂婴儿术前鼻-牙槽骨塑形(NAM)的方法由美国纽约大学在1999年首先提出,大大提高了先天性唇腭裂的治愈率。但唇裂修补术后鼻畸形仍较常见并持续存在。近年来,提出了唇腭裂术前鼻牙槽骨的塑形治疗(PNAM)技术,已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广大患儿家属的广泛认可[5]。
该探究采用术前鼻-牙槽突矫治器治疗,结果显示,患儿鼻部各个指标较前显著改善。从总体数据来看,51例患儿的鼻部相关指标均较前显著改善,治疗后鼻小柱倾斜度/°、鼻小柱长度/mm、鼻孔宽度/mm、孔高度/mm分别为:20.6±1.2、12.8±1.6、5.1±0.3、3.2±0.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平均来看,患儿鼻小柱倾斜度平均减小32.1°,鼻孔宽度平均减小5.7 mm,鼻孔高度平均增加3.1 mm,牙槽突裂隙平均减少4.1 mm。鼻矫正与口内牙槽的矫正同时进行,降低了治疗后鼻部变形的可能。矫正牙槽骨,使牙槽骨形成较为规则的弧形排列[6]。鼻矫正,通过鼻撑重塑鼻穹窿和软骨外形,改善鼻翼塌陷和鼻尖形态,总体效果满意。过程中患儿父母非常积极的合作,并无放弃治疗的患儿,这与鼻-牙槽突矫治器的简单易行,无创操作,方便佩戴的治疗方法密不可分。结合相关研究报道发现,硕士研究生渝翔[7]在其2012年的硕论中提及鼻牙槽矫治器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前矫治中应用效果明显,患儿家属满意度高。刁健[8]等人在鼻-牙槽突矫治器用于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治疗后发现其可明显减少患儿上唇腭裂宽度、减少鼻底宽度,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术前鼻-牙槽突矫治器在治疗完全性唇腭裂患儿方面,效果显著,安全无创、可行性强,家属满意度高,能明显改善完全性唇腭裂患儿的鼻部形态,减少牙槽骨裂隙宽度,从而减少手术难度,提高整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钟渝翔,李万山,李远贵,等.鼻牙槽嵴塑形矫治器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腭部畸形矫治中的效果评价[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2):145-147.
[2]Lizio G,Sterrantino AF.Ragazzini S,et al.Volume reduction of cystic lesions after surgical decompression:a computerised three-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ic evaluation[J].Clin Oral Investig,2013,17(7):1701-1708.
[3]Kirtaniya BC,Sachdev V,Singla A,et al.Marsupialization:a conservative approach for treating dentigerous cyst in children in the mixed dentition[J].J Indian Soc Pedod Prev Dent,2010,28(3):203-208.
[4]钟渝翔,李万山,李远贵,等.鼻牙槽嵴塑形矫治器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鼻唇畸形矫治中的效果评价[J].激光杂志,2012,33(5):69-71.
[5]杨超,黄宁,石冰.完全性唇腭裂婴儿术前正畸治疗的临床研究[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1,29(4):396-397.
[6]Tarsitano A,Vietti MV,Cipriani R,et al.Functional results of microvascular reconstruction after hemiglossectomy:free anterolateral thigh flap versus free forearm flap[J].Acta Otorhinolaryngol Ital,2013,33(6):374-379.
[7]渝翔.鼻牙槽嵴塑形矫治器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前矫治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