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患者生命率(共4篇)
提高患者生命率 篇1
静脉输液是老年病科常用的治疗方法, 是抢救病人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措施[1]。由于老年患者局部血管有不同程度的硬化, 管径变窄, 静脉回流不畅, 给护士穿刺带来一定困难, 甚至影响护患关系。为此我们运用PDCA循环对静脉穿刺进行管理, 收到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08年7月31日以前住院, 且2008年8月1日以后再次住院, 每天连续输入2瓶以上液体的患者116例为调查对象。两次住院静脉穿刺总例数均为443人次。
2 方法
2.1 计划 (P)
设定目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要求护士静脉穿刺一针率由原来的91.2%上升到97%。患者对护士穿刺技术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9.16%上升到95%以上。
2.2 实施 (D)
全员培训:由护士长选出科室责任心强, 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技术水平高的主管护师为质控护士。质控护士对全科护士进行培训示范, 讲解静脉穿刺的整个流程。包括穿刺部位的选择、固定皮肤和血管, 穿刺进针的角度、长度、速度。并对病人进行穿刺前的健康指导。如输液目的、输液速度、药物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等。穿刺时与病人交谈, 分散注意力, 减轻其紧张情绪。输液中勤观察, 多巡视, 及时排除故障, 保证输液安全。搬动病人时防止脱出, 对躁动病人给予约束, 拔针后正确按压保护静脉。正确掌握操作要领后, 要求每天按照培训的方法操作, 并将每天所穿刺病人的姓名填写在本院自行设计的百针穿刺调查表上, 交与质控护士。
2.3 检查 (C)
科室质控护士每天下午按照护士上交的表格, 到病房询问患者及家属, 检查记录是否相符。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反映找出穿刺中存在的问题, 并反馈给责任护士, 帮助分析影响穿刺成功的原因, 及时纠正穿刺中的错误动作, 现场解决存在问题, 不能解决报护士长。
2.4 处理 (A)
护士长每周两次到病房进行现场督导, 通过每月质控会议及护士会组织全科护士进行讨论分析, 制定整改措施, 确定目标, 作为下一轮循环管理的评价依据。确保患者在住院期间得到高质量的安全的输液服务。
3 结果
见表1~2。
4 讨论
4.1 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提高
护士对照调查表提出的问题查找存在的不足, 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 使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增强了护士的自信心, 提高了护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静脉穿刺前后的沟通及宣教减轻了病人的紧张情绪和痛苦, 提高了一针率。也帮助病人获得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增强了病人的自护能力, 提高了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2], 使科室的整体护理技术得到提高。
4.3 护士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
护士巡视过程中, 发现问题, 妥善解决处理, 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 减轻了工作强度, 利于护士个人潜能的开发。有效地提高了护理管理质量, 体现了护理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杜绝了护理纠纷和隐患的发生, 塑造了良好的护士职业形象, 提高了整体素质, 增加了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琳.老年病人静脉穿刺方法的探讨[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5, 39 (1) :32
[2]王英蓉.PDCA循环在静脉输液病人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 2007, 7 (4) :43
提高患者生命率 篇2
关键词:临床综合干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率
痰液检查是在呼吸科应用率极高的一类方式, 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因此痰标本的留取是临床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正确有效的痰标本留取是检查诊断的重要前提[1,2], 因此如何有效提高痰标本正确留取率是临床干预的重点之一。而患者及家属对痰标本留取的认知是对上述方面影响较大的方面, 因此对其进行临床干预的必要性极高[3]。本文中笔者就临床综合干预在提高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率中的效果进行研究与观察,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6月本院呼吸内科2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00例。对照组100例患者中, 男55例, 女45例, 年龄18~75岁, 平均 (42.7±8.0) 岁, 初次住院者65例, 再次住院者35例;其中呼吸道感染70例, 其他30例;患者文化程度:小学与初中48例, 中专与高中30例, 高中以上22例;家属文化程度:小学与初中45例, 中专与高中31例, 高中以上24例。观察组100例患者中, 男56例, 女44例, 年龄18~76岁, 平均 (42.8±7.7) 岁, 初次住院者65例, 再次住院者35例;其中呼吸道感染71例, 其他29例;患者文化程度:小学与初中48例, 中专与高中31例, 高中以上21例;患者家属文化程度:小学与初中45例, 中专与高中32例, 高中以上23例。两组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及家属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另外, 此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且患者均为留取痰液标本3次及以上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 主要进行常规痰标本留取方式及时间等知识的告知。观察组则进行临床综合干预, 首先进行相关知识的查阅, 了解痰标本留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查阅文献研究解决相应因素措施并设计综合干预措施, 制定指导患者留取痰标本宣教的流程指引, 对护士进行统一规范化培训留取痰标本的宣教, 由护士评估排痰困难的患者采用痰诱导技术、体外震动排痰、体位引流排痰、吸痰等临床技术促进患者痰液排出, 同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点的细致宣教, 并积极沟通, 了解其知识盲点, 并进行疑问的解答等。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统计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及家属痰标本留取相关知识认知度、患者依从性及留取方法正确率、各方面对干预的满意度。患者及家属痰标本留取相关知识认知度采用问卷形式评估, 问卷为痰液留取及其相关方面的知识, 问卷总分设定为100分, 分值越高表示认知度越高, 其中90分及以上、70~89分及70分以下表示认知度较高、一般及较低。患者依从性由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及临床医师进行共同评估, 以患者有效正确配合痰液标本的采集, 并且无抵触情况为依从性较高, 以患者有效配合痰标本的采集, 仅仅出现轻微的抵触情况为依从性一般, 以患者不能有效正确配合痰标本的采集, 出现明显的抵触情况为依从性较低。患者、家属及临床医师满意度对痰标本留取及其过程、效果的满意度均采用不记名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中的满意度选项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三项, 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痰标本留取相关知识认知度比较
干预前 (第一次痰标本留取时) 两组痰标本留取相关知识认知度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第二、三次痰标本留取时) 观察组痰标本留取相关知识认知度较高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干预前后的家属痰标本留取相关知识认知度比较
干预前 (第一次痰标本留取时) 两组家属痰标本留取相关知识认知度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第二、三次痰标本留取时) 观察组痰标本留取相关知识认知度较高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干预前后痰标本留取方法正确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漱口方法正确率、留取和送检时间正确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预后 (第二、三次痰标本留取时) 观察组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2.4 两组各方面对干预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家属及临床医师对干预的总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
例 (%)
例 (%)
例 (%)
例 (%)
3 讨论
痰液检查的临床应用率较高, 尤其是在呼吸内科其应用率尤其高, 本类检查是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因此临床受重视程度也较高, 而痰液标本的留取则是检查的重要前提[4,5], 因此对于痰液标本的正确留取极为必要, 不能及时有效正确地留取痰液标本不仅不利于疾病的诊断, 且对疾病的治疗及预后也可能产生不良的影响, 因此对痰液标本留取的相关研究并不少见, 但是关于此方面的细致研究却相对不足。而要达到有效提升痰液标本正确留取率的目的, 对此类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 对痰液标本留取影响因素的掌握与干预则极为必要。临床研究显示, 患者及家属对痰液标本留取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是对痰标本留取影响极大的一个方面, 此方面不仅可影响到痰液标本留取的过程操作, 且对痰液留取态度及依从性等也可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因此对其患者及家属认知度的提升极为必要[6,7,8]。再者, 认知度的提升关系到痰液标本留取各个方面的正确率, 因此对其提升的需求更高[9,10]。
临床中对提升痰液标本留取的干预性研究十分多见, 且涉及的方式也较多, 但是提升效果突出的方式研究十分不足, 因此此方面的研究仍十分必要。临床综合干预是基于全面细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干预模式[11,12], 其对患者的干预不仅针对症状体征等方面, 且对其影响因素的掌握与干预也是必要的基础, 而其对痰标本留取的干预过程中, 综合干预尤其是对影响因素的干预研究十分匮乏, 故认为临床综合干预在痰液标本留取中的应用研究意义较高。再者, 临床综合干预是临床中受各界认可程度较高的一类干预方式, 其在多科室多类疾病中的应用研究均十分常见[13,14], 且效果极受肯定, 但是其对科室内患者某项措施的细致干预研究, 包括呼吸科痰标本留取的干预干预相对不足。
提高患者生命率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来自我院的100例重症监护室的患者, 其中男60例, 女40例, 年龄15~80岁, 平均年龄55.5岁。100例患者中其中45例患者为严重的哮喘患者, 40例患者为胸外科患者, 10例患者为多发伤患者, 5例患者为腹部外科患者。对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 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了统计学比较, 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生理、心理和环境方面的舒适度进行比较。
1.3 观察指标
对监护室的患者的舒适度进行评分, 在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器舒适度。没想按照0~3分, 如果<1分则为轻度的不舒适, 1~2分为中度的不舒适, ≥3分为高度的不舒适。评价指标:生理舒适患者如果出现轻微的疼痛、恶心持续的时间较短则可以为轻度的不舒适, 记为1分。对疼痛时间较长, 恶心程度较为严重的患者记为2分, 疼痛恶心程度严重, 影响到了患者的心率持续的时间长, 出现全身的症状记为3分。心理舒适:患者主诉有轻度的不适则为1分, 患者情绪波动大影响到饮食和睡眠则为2分, 患者出现不安和烦躁惊恐导致患者的病情加重为3分。环境舒适, 患者主诉环境温度轻微的不适为1分, 环境噪音温度等影响到了患者的睡眠和饮食为2分, 环境温度以及床位的排放严重的影响患者, 感到不适为3分。
1.4 数据处理
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进行护理之前,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生理舒适、心理舒适以及环境舒适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护理之后观察组的患者在生理舒适、心理舒适和环境舒适得分明显的比护理钱的低。对照组护理后患者的各项得分也比护理前的得分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得分要明显的比对照组低。
3 讨论
舒适护理对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对来自我院的100例患者经过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进行了比较, 可以显示舒适护理能够明显的减轻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环境等方面的不舒适感。护理的效果也明显的优于常规护理组。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经常有气管插管, 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由于气管插管对患者的咽喉局部的压迫和刺激会导致患者吞咽困难, 导致患者咳嗽和咽喉部的压迫刺激等, 导致患者不适[3]。所以在护理的时候为了减轻患者的不适, 对患者麻醉清醒后可以尽早的为患者拔管。对不能拔管的患者要对患者进行解释原因以及保留插管的重要性, 这样才能使患者保持放松接受治疗。对患者进行操作治疗时, 动作要轻柔, 不能刺激到患者的气道黏膜, 必要时可以给予镇静剂。留置的尿管对重症患者也会造成不适, 由于尿道具有丰富的神经分布, 所以尿管很容易造成患者尿痛、尿急等不适。而尿管固定位置不当会对患者造成损伤和出血。所以在护理时对这种不适感对患者进行解释, 提高患者对留置尿管后的适应性[4,5]。初次由于监护室的患者有的手术后的伤口疼痛比较严重, 这种特工程度与伤口的大小和组织损伤的范围都有关。患者清醒后要及时的对其进行解释和沟通, 给予患者镇痛药处理。环境和心理因素也是造成患者不适感的重要因素, 所以对各种监护仪器要细心的安置, 帮助患者营造一个更好的环境。对麻醉清醒的患者尽快的与其沟通来消除其恐惧和孤独感。
总之, 在重症监护室开展舒适护理不仅能够减少患者在心理、生理和环境方面的不适感也有利于对护士的护理水平的提高起到激励作用, 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其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对重症监护室病房采用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对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来自我院的100例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 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 而观察组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生理、心理以及环境方面的舒适度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在进行护理之前,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在生理舒适、心理舒适以及环境舒适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护理之后观察组的患者在生理舒适、心理舒适和环境舒适得分明显的比护理钱的低。对照组护理后患者的各项得分也比护理前的得分低。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得分要明显的比对照度低。结论 在重症监护室开展舒适护理有利于减少患者在生理、心理以及环境方面的不舒适感, 也有利于对护士的专业素质和护理水平的提高起到激励作用, 也能提高监护室的护理质量。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舒适护理,生命质量,常规护理
参考文献
[1]Apostolo JL, Kolcaha K.The effects of guided imagery on comfort, depression, anxiety, and stress of psychiatric impatients withdepressive disorders[J].Arch Psychiatr Nurs, 2009, 23 (6) :403-411.
[2]McCarthy EP, Phillips RS, Zhong Z, et al.DyilIg with cancer:patients function, symptoms and care preferences as deathapproaches[J].J Am Geriatr Soc, 2000, 48 (5 Suppl) :S110-121..
[3]王朝燕.舒适护理在IC U护理中的应用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 (2A) :21-22.
[4]信梦雪.舒适护理在预防ICU综合征中的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 (18) :2332-2333.
提高患者生命率 篇4
关键词:舒适护理,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生命质量,效果评价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需要进行重症监护的患者190例, 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患者95例。对照组患者男性50例, 女性45例, 年龄范围在34~73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4.36±2.25) 岁;观察组患者男性53例, 女性42例, 年龄范围在32~74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 (52.14±2.16)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舒适护理需要对环境、生活、疼痛、睡眠情况进行护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情况,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满意75例, 不满意的患者20例, 满意程度为78.95%;观察组患者满意92例, 不满意的患者3例, 满意程度为96.84%, , 两组患者的相关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后发现, X2=14.296, P=0.0001, P<0.05, 具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详细情况见表1。
3 讨论
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患者均是病情危急情况较为严重的患者, 当重症患者入院治疗后其心理、生理等各个方面均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在加上周围环境的影响, 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发生变化, 怎样改善患者的舒适程度成为临床中应用的重点问题[1]。
舒适护理自从应用于临床以来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并且对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不适感。在舒适护理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主要包括精神和身体上的伤害.患者会对疼痛产生一定的恐惧感, 因此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密切的观察, 首先用通俗的语言向患者解释相关操作的过程, 进行操作准备工作时需要背对患者, 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的恐惧。另外, 静脉留置针也能够减少反复穿刺而引起的疼痛。这一系列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护理效果更好[2]。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证明在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 使用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舒适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增加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建春.舒适护理对重症监护患者提高生命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 2014, 02:339-340.
【提高患者生命率】推荐阅读:
提高患者满意度09-24
提高患者满意度鱼骨图10-01
基层护理人员如何提高患者健康素养08-25
提高奶牛受胎率06-09
提高鸡孵化率08-30
如何提高面试率08-01
提高奶牛乳脂率论文07-06
提高鸡孵化率措施08-08
提高母猪受胎率措施09-04
提高母兔受胎率措施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