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精选12篇)
化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篇1
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科技更新日益加速, 要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就必须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 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表现为自我想学、能学、会学, 即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探究, 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构建知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一味传授的权威地位, 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合作者, 教师应把关注焦点放在每位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上来, 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学习, 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师的责任在教学生学。”学生只有掌握了最佳的学习方法, 才能使他们的学习具有持续性, 并享受终身。
然而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普通初中来说, 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学生寥寥无几, 这就需要每个教师通过学习与实践,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 要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在此, 就如何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谈谈自已粗浅的看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 巧创自主学习情境
导语是课堂教学的突破口, 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刚开始上课时, 有些学生还沉浸在下课十分钟的喧闹中, 心情激荡, 无法平静, 此时如果能根据课堂内容, 巧设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需求感、好奇心, 一开始就像吸石一样将学生牢牢吸引住, 将会起到“先声夺人, 一石二鸟”的功效。
如, 在学习《分子、原子》这一课题的时候, 我是用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咏梅》:“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唯有暗香来。”来导入的。在咏完这首诗后, 我把问题抛给学生:“远看盛开的梅花就像一团团的雪, 可怎么知道它是花, 而不是雪呢, 原来有淡淡的清香飘来呢, 可明明是花, 香气何来呢?相信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一定会有所领悟!”这样数语, 既交代了本节的任务, 又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结果可想而知, 效果很好。
二、合理设计问题, 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 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没有问题, 学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
化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 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教师要紧扣教学内容, 用学生熟悉的事物来创设情境, 学生从情境中生成问题, 再以猜测、验证、观察、归纳等方法进行探讨, 在探讨中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如在《性质活泼的氧气》一节中, 在完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后, 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为什么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得多?”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讨论。在学生分析综合得出结论的基础上, 再进一步提出问题: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能否在氧气中燃烧呢?这就使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提高, 并鼓励学生对此问题进行猜想, 从而引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三、充分利用化学实验, 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化学实验能以鲜明、生动、直观的现象与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产生探究的动机。如, 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 我先演示“水下白磷燃烧”的实验:先在热水中放一小块白磷, 待白磷熔化后, 用一支大试管垂直倒插于水中, 罩住白磷, 可见白磷发火燃烧, 形成白烟, 不一会儿, 白磷就熄灭了。取出试管, 口朝下抖动片刻, 再插入水中, 罩住白磷, 白磷又发火燃烧, 形成白烟 (可以重复操作直到白磷耗尽) 。每当我重复实验时, 同学们屏住呼吸, 睁大眼睛紧盯着水中的白磷, 一颗颗原本平静的心又被激荡起来。接着我问学生:人们常说“水火不相容”, 但热水下的白磷为什么能燃烧?从化学本质上看, 又该怎样解释呢?这时学生的思维高度集中, 迫切希望找到问题答案。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提出问题, 交流并解释。经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之后, 学生从理论到实质, 掌握燃烧的条件, 教学效果当然是很好的。
四、适时运用多媒体, 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使多媒体进入了课堂, 成为了新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形象性、多样性、趣味性、直观性等特点, 通过创设情境、渲染气氛, 将与教学有关的知识运用图像、动画、声音、文字信息等, 在课堂上展示出来, 以大量的视听信息、高科技手段刺激学生, 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如在讲述二氧化碳的教学内容时, 上课开始先播放一段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重要性, 使学生对二氧化碳又有了新的认识, 渴望知道它是如何制取的, 还有哪些性质, 有自己想试一试的冲动, 给学新授知识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心里氛围。再如:利用多媒体强大的功能, 巧妙地创设导入的情境, 引起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如讲述二氧化碳性质前, 将意大利峡谷之迷、动物进入古老山洞出现死亡的现象制作成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学生就会联系生活经验去思考、分析,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 自主学习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 其根本特征表现在主动性和参与性上。教师应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 创设一个场合, 渲染一种气氛, 使学生很快进人情境之中, 从而进人主动学习状态。不过, 在化学教学中, 创设自主学习情境, 优化课堂教学是一项创造性工作, 是教师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 还有待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
化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篇2
之后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验证自己的想法,老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多进行几组对比实验,让结果又充分的说服力。实验结束后让学生进行总结讨论,得出最终结论。
老师进行最后的总结和补充,对于积极参与的学生进行表扬,对于积极性不够的学生积极性不够的学生进行多多鼓励,让组员多多合作多多沟通。
之后就是对于作业的完成上面。可以要求每个人先独自完成自己的作业,保证内容不雷同,之后再在进行评选表扬,增加学生写出有自己特色和想法的作业的信心。
在平时,增加化学知识的补充及时的结合时政和生活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化学原理的解释,并鼓励学生多去发现现象和问题与同学们讨论。
化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篇3
关键词:自主学习 教学模式 化学教学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状态,是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牢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创新,做到乐学、会学、学会。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改变教学理念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寻求和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心情舒畅地接受知识。宽松的教学环境、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思维活跃,智力实现开放性状态,这样就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2.以学生为主体
运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确立心中有学生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在设计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应把以前设计“教师如何教”转变为设计“学生如何学”,要把教学过程看作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现象以及本质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即将面向结论的学习转变为面向过程的学习,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从根本上克服满堂灌,包办代替的现象。提倡精讲精练,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学生的创造欲;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索的方向和问题,选择自主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如在进行有机化学教学中,强调官能团是决定物质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只有掌握了各种官能团的化学反应,也就掌握了多种物质的化学性质。
二、自主学习教学中教师的行为和手段
1.灵活理解《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必须执行的法规性文件。就其主线而言,教学中必须不折不扣地认真施行,但这并不意味着死板、教条地套用《大纲》中的条条框框。对于《大纲》的理解更为重要,在运用时应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充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教学的最初设计上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到低起点、高标准,达到《大纲》要求的真实目的。
2.革新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无疑是教学的关键点。化学作为一门关于自然万象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必须同时把握基本原理与实践操作两个关键主题,而且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具体的做法是:充分了解学生,从调查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基础、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入手,把握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共同之处,在此基础上,认真分析教材,理解教学内容,把抽象的化学知识以容易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
3.准确、公正、全面地评价学生
新的教学机制,自然要有新的评估标准。公正准确的评价学生既是教师的师德体现,更是鼓舞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充分发现学生的优点,才能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才可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
三、化学课自主学习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提问题,指导学生发现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因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创设直观鲜明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发探求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乐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安排学生提问,让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引导学生发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既教给方法,又提供思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示范作用,有计划、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找准寻找问题的角度和提出问题的方法。
2.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设计、操作和改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一些简便易行的小实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拓展知识,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教材中的许多演示实验尽可能让学生做一遍,习题中的某些问题也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达到的效果肯定比单纯的习题讲解来得好。如某些物质的鉴别,教师可事先在实验室中配制好这些药剂,然后让学生亲自操作。通过亲身实践,能帮助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它们在实验中明白了科学的真正含义,培养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训练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树立正确的價值观。
四、自主学习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必须把握教学方向
强调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非是放任自流,让学生随心所欲。它并不排斥教师的严格管理和监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牢记自己的职责,不要过多地纠缠于某些较偏的问题,而应采取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的思路,把教学迅速扭回到正轨上来。毕竟,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容量作为载体。
2.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
教师要把自己的身心毫无保留地、无条件地奉献给自己所选择和从事的教育事业,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既具有丰富个性和完美人格,又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实践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不是减少了教师的劳动,而是更多地挤占了教师的宝贵时间,教师必须抱着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崇高使命,乐于与学生交朋友,在化学教学这一领域辛勤耕耘。
3.教师要重视知识更新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充实自己,了解现代科技知识和信息,尤其要掌握和了解一些当今世界的重大发现、发明、科学成果;另一方面,教师要坦诚承认自身的不足,采取平等、诚实的态度,和学生共同研究,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浅谈化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篇4
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总有学生反映化学难学, 枯燥乏味。笔者认为, 要使学生在课堂中体现主体地位, 必须让部分学生改变这种看法, 把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起来。
如在教学“化合价”时, 可把这原本枯燥抽象的概念生活化。我把化合价比喻成自己要卖东西标出的价格。如Na的核外电子排布是2, 8, 1, 最外层1个电子, 要想达到稳定结构需卖一个电子, 于便在头顶上 (即化合价标在元素正上方) 挂一个写有“+1”的牌子。而Cl则要买一个电子, 即标“-1”。这样学生不仅明白了化合价的规律, 也懂得化合物的形成规律。而Na Cl则是一个愿买一个愿卖, 一拍即合。
再如讲述“燃烧”这一节知识之前先用“烧不坏的手帕”这个小魔术导入新课, 学生还会感觉枯燥吗?这说明课堂中设下悬念, 把学生引入课堂, 对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性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体会生活中的化学美是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化学是一门理性的学科, 对一些学生而言, 它会显得深奥难懂。根据新课改的理念, 化学教学就应该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 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 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所以, 我们的课堂首先要缩短学生与化学的距离, 让化学不再神秘,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例如, 第一节化学课上我带了大家最爱吃的可比克膨化食品, 同学们知道了其中的气体成分、带了鸡蛋壳和食醋制作了无壳蛋、让穿全棉衣服和化纤衣服的学生分别谈了自己的感受、让学生灼烧自己的头发闻气味, 虽然这些原理学生还不理解, 但在第一节课中学生至少认为化学就在生活中, 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化学美。再如学习“大苏打的性质”时, 首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使用口碱的例子, 学生立即想到了蒸馒头, 并告诉我看见家长先把面发酵了一夜, 我趁热打铁告诉学生这样使面显酸性;还有同学说馒头的质量和口碱的用量有关, 学生的参与率很高。最终我结合学生的发言, 总结出Na2CO3显碱性, 并与面中的酸反应产生CO2使馒头疏松多孔。把这样的知识与生活结合后, 会使学生有亲切感, 会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三、创设问题的情境是自主学习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理深处, 都有一种需要, 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 研究者, 探索者。”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让学生动手操作, 主动参与, 借助操作启动思维, 使学生转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 实现自主探索性学习。
如在学习Ca O, Ca CO3, Ca (OH) 2三者的转化关系时, 我先播放了一段优美的配乐诗———《石灰吟》, 并提出如下问题:“千锤万击出深山”是什么变化?“烈火焚烧若等闲”烧的是什么?“粉身碎骨全不怕”是什么反应?“要留清白在人间”, 体现了Ca (OH) 2的什么化学性质?在这样优美的问题情境中, 再结合演示实验,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了主动性。
四、实验教学是自主学习的桥梁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 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探究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要创造条件, 把课本中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探究实验, 并由学生亲自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 充分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 课堂上要分体现实验的魅力, 把学生吸引其中。要多做趣味性的实验, 如“空中生烟”、“清水变牛奶”、“魔棒点灯”等。有些趣味实验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化学实验具有奇特的魅力, 能唤起学生探索化学美的求知欲望, 为自主学习提供动力源泉。
其次, 可根据教学的内容要求, 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如要求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某Na OH溶液是否变质?学生思考后可能提出如下方案: (1) 根据Na2CO3溶液显碱性可向该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 (2) 向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看是否产生气泡; (3) 向该溶液中加入Ca (OH) 2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4) 向该溶液中加入Ba (OH) 2溶液看是否产生白色沉淀。学生提出方案后,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像这样, 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适度评价, 学生的自主性才得以充分体现。
化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篇5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综合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进取精神,在实验中加强观察能力,对实验进行质疑、改进、设计。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化学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然而,现在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外活动中,很少注重这方面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找出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现自主学习
创新思维具有求异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灵感等。思维方而灵活善于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思考。思维过程灵活,迁移能力强,能举一反三,多解求异,进行发散思维,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
1.培养学生的生疑意识
“学贵有疑,疑是探究的源头。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产生疑问是自主学习的开端,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创设问题情境,将这些问题筹划为各种形式给学生造疑,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要去研究学习。但学生要善于观察、分析才能提出疑问。
2.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就是要让有不局限于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大胆的提出新的设想和新的思路,在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一题多解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求异思维。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就是根据已有的信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推测、想象,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思考,对信息进行重组和创造,产生和获得新信息的方法。例如:二氧化硫的性质复杂,其中的重难点是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复习中从分析最简单的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原理入手。
二、培养学生实验方面能力,实现自主学习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一般为: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复述、操作——小结等几个环节。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妨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综合实验技能的提高。从近几年高考实验题考查的实践来看,中学的实验能力应该包括实验操作能力、实验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所谓实验操作能力就是指进行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基本实验常规的能力,能无差错地完成中学化学中全部的实验基本操作及所有的学生实验、演示实验等,而实验创新能力是学生靠教师引导经过学生自悟,以中学化学实验常规为基础,所进行实验改进、实验过程的优化、实验原理的变更、实验仪器的它用、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剖析,甚至实验失败原因分析等。可以肯定地说,近几年高考实验题无一例是照搬课本,总是不同程度对考生进行实验创新能力的考查,但这种考查又以实验常规为基础,因此,化学实验必须既要突出实验常规,也要强调实验创新,既要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地讲,实验教学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观察能力,实现自主学习
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周密、精确、系统的观察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的基础。要不断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要求学生从实验现象、实验操作的不同视角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共同现象和不同现象,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在课堂演示实验中要留有空白、开发区,让学生去发现、去创新,锻炼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改进实验,实现自主学习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一些操作不方便,现象不明显或演示实验不利于学生观察,有污染,实验过程不严密的实验进行改进,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中尝到了自主学习的滋味。例如:演示Na与水的反应实验,如果就用书上演示过程,班级后面的同学就很难看到实验的现象,有的只能看到部分。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让全班所有同学都能清楚看到实验过程呢?提示学生看电影,学生会想到投影仪:可将原实验用投影仪配合实验,将滴有酚酞的水注入培养皿中,放在投影仪上,再加入钠块。这样改进后的实验不仅效果优于原实验,而且,方便了全体同学观察现象。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运用实验抓住事物的本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大有裨益。
3.质疑实验、实现自主学习
在教师层引导下,让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并用,排除错误认识得出圆满结论:Na和CuSO4溶液有时剧烈反应产生的.热使产生的Cu(OH)2分解为CuO,部分CuO被还原成单质Cu:故试管壁上又有Cu析出了。
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逐渐领会,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化学实验提高了学习效率,发展了自主学习能力。
4.设计实验、实现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设计实验方案,不失为一种实验自主学习的方法。
在安全范围内大胆让学生自我设计进行实验,自行探索。通过学生自己思考设计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实验设计时可引导学生阅读查找一些实验小窍门。实验药品及仪器的代用品实验装置的改进等有关资料,以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应经常提出一些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和创造兴趣的问题,尽量给学生一些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活动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
5.课外实验,实现自主学习
课内时间限制,使一些实验做得不够尽兴,而课外实验充满思维性、挑战性、趣味性、创造性,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求知欲,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高二学习过肥皂制取后,学生就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原理在家中制肥皂了。可以用猪油、羊油等一些动物性油脂和氢氧化钠按一定比例放在锅内煮,然后按书上步骤要求,逐步加入食盐等,慢慢地肥皂就制成了。学生们实现了创新的尝试,同时感到成功的快乐,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
总之,实验对学生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老师要利用实验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正确引导和激发学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创新,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平时注重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收敛性知识加功能力,相似情境的知识迁移能力,实验的实际操作与设计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等的培养,并始终注意贯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意将学生可得的网络的陈述性知识与创设的教学新情境相结合,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智慧技能的训练,可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可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郝玉梅.浅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化学教学,,1.
[2]郑国武.化学课堂教学要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化学教学,2008,5.
高中化学分层次自主合作学习教学 篇6
关键词:高中化学;分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92-01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次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是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化学能力的理解,通过不同的方法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掌握有关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本文中,笔者结合化学教学的实际,总结了几点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理念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为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有所裨益。
一、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学校,因此在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兴趣爱好、个性品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差异较大,而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教学中任然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将教学目标定在让中等以上的学生掌握的学习内容,所有学生都按照共同的速度前行,那么,对于学习较差点的学生,可能由于目前的听不懂而发展成放弃学习;对于学习好一点的学生,可能就会吃不饱,不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另一方面,课堂教学是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影响素质教育推进的重要因素。在基础教育中,任何一门学科知识的匮乏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其它学科的学习,进而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自主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要求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以保证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学有所得,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因此,不论从那方面来说,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次自主合作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二、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分层次自主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学生进行分层。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过程中往往习惯于按照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进行分层,这种过于单一的分层标准无法兼顾学生各方面的差异,从而导致分层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在进行学生分层之前,教师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对班级中的每个学生都要有一个充分而全面的了解。教师可以通过日常考试测验、课堂练习、学生听课反应、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甚至是学生的兴趣爱好、日常交际特征都要被纳入考察范围。在教师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后,教师就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学科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智力情况等因素,可把学生分成基础层、中间层和优等层三个层次最为合适,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性格等进行组合。一般以三至六人为一小组,每小组均含基础层、中间层和优等层三个层次中至少一人,最多可以安排两人。这样既可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同时也使得分层教学更具实际操作性。在教师对学生分好层后,接下来就是引导分层小组自主合作学习。
三、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并且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意识倾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它能使学生对感兴趣的东西给予优先注意,并使之一往情深地去研究它、掌握它。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次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采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们都喜欢趣味性的事物,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放映一些与化学有关的影视作品;开展介绍学法的讲座,以提高学习化学知识的效率;开展猜化学谜语,化学魔术等活动等等,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四、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化学科目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实施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的利用实验,合理的设计探究问题,引导各个小组自主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一节中,实验探究原电池的反应原理,教材中实验是先将铜片和铁片分别插入到稀硫酸中,然后用导线连接一同插到稀硫酸中,再在中间接一个电流计,依次观察现象。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实验的同时,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设置探究问题:如果将铜片和铁片换成其它的金属,电流计的指针还会发生偏转吗?实验中的原料都是酸性的,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的一些水果里面也含有酸(橘子、番茄等), 如果用这些水果去代替稀硫酸,那么,电流计的指针会不会发生偏转?等探究问题,通过这样的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实验,让学生去自主的发现。在学生完成这个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小组合作会起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在材料的收集方面也需要小组的力量去进行,学生在验证实验的偶然性的时候也可以和其它小组的实验现象作比较,实验进行中,每步操作流程都需要小组成员的有效配合,对小组合作意识以及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设计学生的探究问题时,尽量要做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易偏简单或严重超标。其次,教师设计的探究问题要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既要体现自主性,也要体现合作性。这样,我们的分层次自主合作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开展。
总结:分层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为前提而诞生的教学理念,所以,在分层教学中,更加有利于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人潜能,促进每个学生获得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总结交流教学经验,争取分层次教学的效率越来越高。
参考文献:
[1] 李俊怿.浅谈高中化学分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
化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篇7
2001年新课程改革标准颁布,新课程强调要使学生能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课程实施中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可持续发展.新课程改革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让学生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得到发展.
新课程改革中探究式学习需要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的,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型人才的必经之路,它对于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发展学生学习的各种潜在能力,(包括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开放型的思维品质和知识结构、优异的智慧情操和审美能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书本知识和学习实践技能的学习方式.国外把这种学习方式称之为“自我管理学习”,认为它是一种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是一个人个性的表现.自主学习的目标是会学、乐学、善学.自主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向未知领域探索发展.
目前我国,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学习好坏看作是自己的责任,而是依赖老师学习.二是没有真正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技巧,也没有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对此,教师指导也不够.三是由于教师观念滞后,思想不够解放,不太相信学生能自己学好,因此造成课内讲课满堂灌,课外占用自习课时间讲课、辅导,并且作业量太多,使学生自主学习时间没有保证.解决好自主学习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要解放思想,相信只有学生把学习的责任承担起来,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的潜能就能得到开展,就能实现深层次学习、良性学习.所以,认识自主学习,掌握自主学习的相关知识对中学教师尤为重要.
就化学学科而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的学习中要在掌握有关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化学实验,注重方法和实验过程,以培养我们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方式上要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自主学习的定义与特征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觉地运用认知策略和行为策略,主动而有效的进行学习的方式.此定义中学生是自觉地主动而有效的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内容是自己选择的;学习方法由自己选择并能有效地加以利用;学习时间由自己进行计划和管理;对学习过程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对学习结果能够进行自我总结、评价,并据此进行自我强化;能够主动组织有利于学习的学习环境;遇到学习困难时能够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发展自身主体性的过程.自主学习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自主学习的能动性.2.自主学习的独立性.3.自主学习的异步性.4.自主学习的监控性.5.自主学习的创新性.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学习也就变成自己的事,自觉自愿的事.学习积极性的根源在于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而这种积极性一旦被调动起来,学生将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习也将是高效的.教师要放手给学生必要的个人空间,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提供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
可以说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切天赋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
三、实现学生自主学习需满足的条件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化学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做到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利用要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碘的化合物性质”时,可以有这样一段导语:在生活中大家肯定听说过人工降雨,降雪,那么人工降雪的原理是什么呢?有几种人工降雪的方法呢?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要及时评价,以赞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由题质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乙酸》第一节乙酸性质时,可以让学生先读课题,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如同学们的话题一下子打开了,提出了很多问题,学习兴趣被激发了.
(二)教给方法,多方面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仅有化学学习的兴趣是不够的,若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没有较强的学习责任意识,时间一长,遭受学习挫折后,自主学习的兴趣也就因此而减弱.因而,化学教学还必须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1. 教师引导.
教师根据学生的爱好和个体差异,选择一部分内容,围绕教学目的,有意识地一步一步进行教学.如教《氯气》一课,根据学习的爱好,选择“从状态—性质—用途”这一方法进行教学.第一步,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氯气,其状态是什么?第二步,根据生活中盛接来的自来水为什么不能直接倒入金鱼缸中和你见过消毒剂有哪些提问,然后学生回答,再做试验说明他的氧化性.第三步,讨论它的用途有哪些,体现了他的什么性质?做小结?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然而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
2. 总结方法.
让学生去自主学习,教学《氯气》课后,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然后用这种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硫》,学生学习起来就轻松多了,问题抓得很准,对内容的理解也很透彻.
3. 领悟自得.
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本身作为认识和思考的对象,反思自己的思维方法、学习进程,从而达到在学习实践中“悟”出学法的目的..
4. 以学定教.
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如读了课题,你最想了解什么?然后让那些想了解同样问题的同学组合在一起,用他们喜欢的方法来自主学习,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5. 延迟评价.
心理学家认为,延迟评价往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而过早地评价无论是肯定或是否定,都会抑制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性.而学生之间能够就对方的回答进行评价,说明他们已经主动地把自己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真正地体现了自主学习.在该堂课中,可以对学生的争论暂时不发表意见,对学生的回答也暂时不作评价,而由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三)给足自主学习的时间,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习惯是个性心理中的个性意识的倾向性,习惯的力量是一种自然的力量.化学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化学教师持之以恒的培养.化学课上,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化学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能力,并逐步达到自觉化.怎样才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呢?做到:1.学习目标明确化;2.鼓励经常化;3.学习方法多样化;4.师生关系融洽化;5.学习伙伴亲密化.
四、自主学习中教师应做好自己角色的转换
(一)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了解学生已储备知识.
教师在进行自主学习活动之前,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基础.其次学生能否理解您准备让他自主学习的内容.因此,要进行自主学习,首先就要研究学生.
2. 选课题制定目标.
教师确定的目标,是经过学生可接受的经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选的课题也要设置切合学生实际.
3. 指导学生自学.
自主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学习,而自己学习就要有一定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本科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授之以渔”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4. 与学生共同探讨.
学生要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探讨新方法,交流学习体会和学习材料,互相帮助.
5. 得出明确结论.
(二)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做好自己角色的转换
1.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并不是排斥“教”,也不是不要教师的系统讲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培养.学生的认知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不知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成矛盾转化,从而使学生较快地实现学习上的飞跃.所以本人认为“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教师在发挥导引作用的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环节:(1)在备课中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师如何教,又备学生如何学;既考虑教材、“课标”要求,又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并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2)在课堂中“走出演讲的角色”,引导学生进入语言情境,开动脑筋,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3)在课后不使学生进入大量的“题海”,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教学要归还学生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
40分钟,教师讲得多,无疑就挤占了学生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1)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更多地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2)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五、自主学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重课堂调控.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并畅所欲言,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条件.
但许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前提,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结果使学生沉默寡言,就算有一两个“尖子”学生跃跃欲试,也是教师和一两个学生在演戏,而大多数学生则成了台下的观众.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决不仅仅指一两个学生,而应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在大多数学生无动于衷、思维处于抑制状态的情况下,怎么能谈得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2.目标导向要强.
有的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大家都抢着发言,把教师忙得不亦乐乎.但学生所讨论的问题,大多数是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无关的,甚至全是些无关紧要的问题.这样的课堂教学热闹非凡,但漫无边际,费时低效.原因是教师忽视了教学的目标导向,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片面地认为只要学生发言积极,就是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面向全体.
现在有不少课堂教学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恰恰是接受能力较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往往能提出一些比较新的见解和主张,教师却误以为自己引导得法,就跟着这些“主体作用”发挥得好的学生“走”,而中等生和相对比较差的学生则丧失了“发挥”的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遵循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规律,违背了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限制了大多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4.教法优化.
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有的教师严重忽视了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处于重要地位的教师主导作用发挥不当.在一堂课的教学中,从大的环节看,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情来设计和安排的,但每个环节的具体教学过程,教师仍采用灌输、填鸭式的一问一答的机械模式,牵着学生跟着自己的教案走,不容有半点变化.学生想说,而教师不是不让说就是置之不理或者敷衍了事,这显然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落后而造成的.
5.注意学法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却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实际上仍然处于被动状态,依赖性强,离开了教师,还是不会学习,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自主学习在高中化学课堂中的研究 篇8
一、创设良好情境, 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成败的关键在于学生, 尤其是学生会不会把自己定位为学习的主体。高中化学的学科特点, 决定了这门学科有很多因素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生动的生活性例子, 有趣的实验等等。这些都可以被教者充分运用变成良好的素材,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一般来说, 以下一些内容可以被用来作为良好情境的素材。 (1) 首先, 连旧引新。高中学生学习化学已经有了一定基础, 教师如果能够抓住新旧教材中的不同点和相似点, 再以这些相似点或者不同点为切入点进行认真设计, 就能够让学生在思维的过程中碰撞出火花, 从而产生学习兴趣。比如, 化学选修的知识内容是建立在必修和以前初中基础之上的。因此, 之前所学的知识就可以成为创设情境的良好材料。 (2) 其次, 可以借助周围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境。学生的生活环境是学生最为熟知的, 但很多跟化学学科紧密相连的知识细节却不一定观察到。例如, 在讲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以及金属的活性的时候, 笔者就提出了一个生活中的现象, 用多媒体的形式展示了两张图片:一张是一个锈迹斑斑的铁棍, 一张则是一个铝制的器皿。这两个图片在生活中都不陌生, 但学生从来没从这个角度看过。笔者在激发了学生兴趣之后, 提出了几个探究性问题:铁跟铝应该是什么颜色的?你们看到的现实中的铁跟铝是什么颜色呢?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学生们在通过自主探究之后纷纷得出了答案:那是因为暴露在空气中跟非金属氧气反应之后变成这样子的。接着笔者继续抛出问题:我们从书本知识上能不能了解下, 铁跟铝哪种金属活泼性更强呢?经过自主学习, 学生纷纷得出答案:铝比铁更强。教师继续设置问题情境:那么, 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图片展示的情况来看, 为什么铁锈成那样子了, 铝好像还很好呢?这个问题相对有一点难度。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探究。最终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 得出了答案。 (3) 最后, 还可以用一些跟化学学科内容联系紧密的热点新闻或者生活常识, 设置自主学习情境。这样, 学生就会被自然而然地吸引过去。同时, 也可以树立用化学学科服务社会的意识。
二、鼓励学生展示自主性学习成果, 并合理评价
在自主性学习中, 主观能动性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 教师应当在高中化学课堂上激励学生把经过自主学习得到的心得、看法, 大胆地表达出来。可以让学生在班级中进行思想交流讨论, 甚至可以用辩论等形式来组织。要让学生有成就感, 并且继续以积极的思维, 去寻找下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从自主学习中得到快乐。但是, 也不能一味地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抱鼓励态度, 客观合理的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也要对自主性学习过程中或者之后生成的资源进行合理归纳重组。教师在自主性学习中也要扮演好重组者、引导者、归纳者的角色。否则, 学生就会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鲜有发展。
例如, 在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了常见合金的重要应用之后, 结合实际生活, 提出了一个比较有难度的自主探索性问题:钢是我们常见的一种合金, 请问, 在生活中钢可以分为多少类?这个问题跟生活联系十分紧密, 也很契合课堂教学。但在教学中, 笔者发现, 学生的分类归纳能力有待提高。比如, 很多同学能够结合生活回答出钢有碳素钢、低硅钢、优质钢等等。虽然也能够说出一部分内容, 但不经过合理总结, 学生提升就显得困难。于是, 在这个时候, 教师就通过客观评价, 给出了分类的方法, 再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比如, 按品种划分, 钢能分为普通碳素钢、低合金钢、低硅钢、一般碳素结构钢等等, 也可以综合划分为普通钢和优质钢两大类, 还可按规格分为小、中、大三类。经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加上教师合理组织评价,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让学生学会利用各方面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 由于化学学科的特性, 有很多资源可以被利用到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去。这类资源大致有三个方面。首先, 是生活化资源。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化学知识, 同时学生对生活环境也十分熟悉, 可以借助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化学教学合理地对自主性学习进行设计。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也会得到体现。生活中有很多是学生已有的经验, 要让学生从思维上新旧相连, 变主动为被动促进自主学习。其次, 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回到化学课堂, 化学课本、教材是掌握知识的最基本资源。所以, 每一位教者都应当强调和重视对教材资源的合理利用。要以教材为基准, 然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最大限度地建构知识, 重视学习方法和化学思维的构建。所以, 在自主学习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度阅读, 并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研读、探讨、合作学习以及归纳总结, 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最基础的教材内容。最后, 自主学习中还应当把握生成性内容。在自主学习中, 教学过程不会一成不变地按照教师的预设走下去,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会迸发出很多生成性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有意义, 有的无意义。有的重要, 有的没那么重要。所以, 在自主学习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内容进行选择性接受, 合理调配, 为自己的自主学习打好基础。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 找到喜悦和激情, 让自主学习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成为优质、高效的化学课堂。
化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篇9
一、构建自主、和谐、互动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发展, 展现出学生的“个性”, 突出“面向学生”这一观念。学习是一种自我体验的过程, 不是只要结果, 所以教师要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上,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以平等民主的教学态度来营造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 提供学生更多表现自我的机会。学生只有在轻松的、没有压抑的课堂上才会有自由的思想, 才会和其他同学尽情地一起探究问题。给学生向老师提问题的机会, 进行师生、生生之间多方面的交流, 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与同学一起自由地进行探讨与研究, 大胆的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教师应该从多方面去评价学生,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现学生的智慧, 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思维火花的碰撞, 并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及指导, 这样学生才会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反之则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比如:在课堂上, 老师问学生:“氢氧化钠 (Na OH) 久置会变质, 你该如何设计实验进行检验?”学生们首先会想到用酚酞试剂来进行检测, 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思维交流:为什么不正确, 正确的做法有哪些。老师应该让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而不是批评学生想法。
二、发展探究式学习替换填鸭式学习
新课程认为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可以自己来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 主动地获取知识, 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创建一种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 为学生提供多种途径学习知识, 并且可以灵活地把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当中, 开拓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而且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方式具体以三个形式体现:实验研究、课外调查、课堂讨论。例如:在学习溶解物质所需的温度变化时, 教师应该提供学生选择的原料, 比如以氯化钠 (Na Cl) 、氢氧化钠 (Na OH) 为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然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再进行数据整理, 最后得出结论。若在学习与社会有联系的内容时, 如环境污染的问题,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离开书本, 亲身进入现实环境当中去, 让学生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能力。等在课堂上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进行互动讨论、交流, 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与竞争的能力, 并且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 发掘出学生潜在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自己主导学习, 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样自由、开放的环境下, 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产生对知识的渴望。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堂与社会相联系
《标准》强调的一个理念是:让化学进入社会, 把生活带进化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 把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 让学生从身边的实际生活中发现化学现象, 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身边的化学物质, 加深学生对实际化学的认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杜威曾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践经验二者互相联系的必要性, 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 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互相的联系。”这样的教学方法其实在教科书中有一些也体现出来了, 比如现有的教科书上的很多内容都比较接近现实社会与实际生活。如学完《分子和原子》之后, 就可以解释铁轨、大桥连接处为什么要空一定的间隙, 瘪的乒乓球可放在热水中恢复的原因等, 所以要把化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 要让学生感受到在生活中到处都可以学到化学, 化学是无处不在的, 让学生知道自己学到的是对自己有帮助的, 这样学生才会投入到学习中,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四、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新课标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对学生的要求比以前有所提升, 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可以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也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 要学会学习的方法, 即是学会学习。首先得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有学习目标才有学习的方向。俗话说“十个手指有长短”, 客观的表达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与个性, 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这是客观存在的, 是无法改变的, 然而一味地追求每个学生都一致的话, 显然不符合客观规律。教师只需要明确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 指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目标, 完成后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再制定下一个目标, 这样学生就会沉浸在成功的心情里学习知识, 才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
据调查显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 基本上都会有课前预习、课上认真听课、课后复习这三个学习步骤, 这就说明学会学习还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在预习的基础上, 课堂上听老师讲的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于听课,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自主学习 篇10
那么, 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重视并加强自主学习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 大多数学生的智商是相差不大的, 而在学习的动机、兴趣、意志等方面却相差较大, 其中兴趣尤为重要。
1. 用好化学实验, 能够帮助教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必须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演示实验生动、直观地展示着教学内容, 能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外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 让学生探究体验, 联系生活实际, 学有所用, 获得成功的体验, 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好趣味实验对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大有裨益。在“碱金属”一章的教学中, 讲到过氧化钠的性质时完成了“滴水生火”和“吹气点火”两个趣味实验, 学生感叹于化学变化的神奇。由此产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是很多说教无法代替的。
2. 教师要增强自身的素质, 语言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知识渊博, 仪表端庄, 充满自信和活力, 能很好地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实验技能娴熟的教师受到学生的推崇。许多学生因此喜欢化学。在教学中师生之间要经常交流, 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
二、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是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措施
学生的主体性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一个重要的参与者, 在活动中, 学生积极主动思考, 勤于动手, 善于自我小结, 从中获取基本知识, 培养技能, 教师起着引导、启发的作用。
1. 须转变教师与学生角色
在应试教育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环境下, 教师是传授知识这一活动的主体, 只重视学生在课堂知识的掌握与消化上, 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交流、思考和创造, 也忽视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合作, 而在评价一堂课的好坏时也常常是看教师是否把问题讲清楚明白, 是否突出重难点, 教师是否有较好的基本功, 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参与活动。但这样的教学结果往往是教师费尽口舌, 讲得满头大汗,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 一知半解, 就算是学生理解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但一遇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仍然解决不了。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启发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自主性学习中应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 然后进行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交流, 归纳小结解释其内在的深层关系, 最后在掌握主要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探索新的知识。如笔者在讲授乙炔、炔烃时, 把乙炔的实验室制法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 因为学生已经学习了乙烯这一不饱合烃的性质, 从结构决定性质这一角度出发, 让学生大胆地猜测乙炔与酸性高锰酸钾及溴水的反应现象,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实验来回答自己的问题, 而在实验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也可让学生产生各种疑问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乙炔燃烧的实验中, 学生会很自然地发现乙炔的燃烧火焰与乙烯的燃烧现象不同, 这也同样激发学生去找原因。另外还有在乙炔的用途中提到它有果实催熟的作用, 这是为什么呢?由此可以让学生上网找答案或是请教权威人士, 从而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权力, 这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还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2. 充分利用启发及教材的讨论, 让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
化学教学既有化学现象观察与实验的直观教学, 又有高度抽象思维活动的理性教学。针对教材特点, 结合课堂学习目标,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 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实验、去发现, 教师要在设计学生“如何学”上下功夫;要让学生在讨论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即使学生说错了, 也要加以鼓励和引导, 这样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提出的问题也要有意义地提出, 要能激发兴趣, 启迪思维的作用。教师不但要考虑问什么, 同时要考虑怎样问, 要有层次, 指明方向, 不能让学生面对问题一团迷雾。
3. 课堂上要给学生自主思维的时间,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满堂讲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参与、交流、思考和创造, 往往让学生感到是旁观者, 时间长了就会感到厌烦, 即使学生理解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 但一遇到实际问题仍然解决不了。所以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习时间, 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三、充分利用好教材, 让化学与生活相联系,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
在化学教材中, 新闻记者资料、家庭小实验、选学等栏目的内容占了一定的比例, 而所有的这些内容一般都不会在课堂教学中详细讲解, 这都要求教师能够引导, 使学生自主地完成这部分的内容, 教师也可适当地印发一些与之相关的补充内容让学生自己阅读, 或在课外活动中指导学生的有关学习及实验, 这样一来不仅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及自学的能力。如在烷烃这一节, 有一个自制烷烃分子模型的家庭小实验, 就可以指导学生课后完成,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烷烃结构的进一步了解, 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 化学即是生活, 在教学中结合有关内容, 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考察, 例如教学在合成氨的内容时, 指导学生阅读化学史, 了解最合成氨的发展史, 组织学生到氮肥厂参观生产车间, 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 了解在实际工业生产中是一个如何复杂的生产过程, 实际生产中又是如何讲究成本、效率、效益的, 从而使学生增加了不少工业生产的感性知识。从校园走向生活、社会, 学习、探索新知识, 既大大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通过课后作业,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
新大纲和新教材对原有的一些过时的知识点进行了删除, 对一些只需知道的知识点的要求也降低了, 现有的许多参考资料多无法直接应用, 因此我们选择作业时要多做几套题, 精心挑选, 所留作业要在注意题型和知识点全面的基础上, 要突出重点, 特别是要突出基础知识, 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内容。另外, 还应考虑到一个班的学生在方方面面的差距,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程度在自习课上有事干, 独立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作业, 实现学习过程中真正意义上的“躬行”。重视习题讲评, 习题解后的评析, 不仅能及时整理学生的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习题评讲课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多让学生讲, 教师加以强调和点评。
总之, 作为一名化学教育工作者在化学教学中应扬弃传统的填鸭式的、被动的教育方法,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 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和实践活动中来, 使学生的个性及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摘要:“灌输式”的课堂教学越来越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是枯燥且低效的, 所以教师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从重教转向重学, 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本文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加强自主学习进行了探索, 现就思路和一些做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化学教学,加强,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唐晓明.课程改革与教学革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2年
[2]蒋逸萍.化学自主能动性学习的实施策略自主学习[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03年6月
化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篇11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最显著、最根本的特征。这要求我们把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努力使学生作为发现者和探索者,充分发掘自己的最大潜力。为此,我们提出在化学教学中构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与自主学习模式有关的几个策略
问题导引的策略。教师把教学内容根据要求转化为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问题,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动机与行为,这样教师备课的重点应转到备问题上来。
为认知而活动的策略。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行为,是促进学生为认知而展开自主学习的活动,如查阅有关背景材料、比较分析、紧张思考等,都是自主学习中常见的方式。
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与教师讲授为辅的策略。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排斥教师的精心讲析,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接纳所有的教学方法来促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由于缺乏背景知识或认知策略陷于困境时,教师就必须给以讲解点拨。但教师的讲解是为了帮助学生能自主地开展学习活动,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教师的讲解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来说只是起铺垫导向的辅助作用。
个人思考与同伴合作学习相结合的策略。个人思考探索是开展同伴合作、小组讨论的基础,开展合作学习的活动不仅仅是为了认知,还为了培养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技能。
学习信息及时反馈的策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活动情况,以便及时给予必要的辅导点拨,这就要求我们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系统。
问题的设计统揽全节内容,既有对重要基础知识的概括,又有分析评价的能力要求,难易适当,因而能诱使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有利于学科能力的培养。
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同伴合作,组织小组讨论,这是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模式的重要策略。这一阶段,学生难以解答的问题和在阅读中发现的新问题是小组讨论的主要内容,学生围绕问题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切磋,纠错改误,既增加了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团结协作攻关的精神。这是一个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最佳时机。质疑、释疑阶段是学生与教师信息交流、师生平等民主讨论的过程,教师要根据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讲解,把学生阅读阶段得到的感性認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拓宽思路。对小组代表提出的质疑,教师可让其他小组的代表解答、补充,在全班学生的讨论下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学生阅读讨论、质疑问难、师生民主讨论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总结归纳概括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并巧妙地转化为板书提纲,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系统的、有序的认识,形成知识点——知识链(线)——知识板块(面)。
至于检测评价,重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要精心设计新颖灵活的题目,力求题型多样,难易适度,即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迁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应是:揭示教学目标、展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探究——小组讨论、同伴合作——师生质疑、释疑——检测评价——总结概括、构建知识板块。
二、自主学习为主的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应认同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并内化为较为规范程序化的教学行为。它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观,破除教师中心论,凸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引导学生自觉动脑、动口、动手,大胆探索,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许会有人担心这样做会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我们认为教师主导作用的最终结果就是体现在学生主体地位与作用上,换言之,学生主体地位与作用的充分发挥也就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的师生双方才能进入“谐振”状态。
其次,要施行课堂教学民主化。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教师。如此,就需要施行课堂教学民主化,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热情爱护、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自始至终都充满期望,要充分相信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能行,对学习困难者则备加关心,适时加以启发点拨,而不能损害其自信心和自尊心。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是完全平等的,这也是这一模式反应原则的内涵所在。
再次,注意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畅所欲言。学生提出问题,开始往往是肤浅的,甚至幼稚可笑,这说明他们的思维还处于低级状态,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在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解答问题。这样做不仅对学生理解教材开拓了思路,而且为学生明天走向社会,研究新情况,发现、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最后,要培养学生的自学方法和能力,这是实施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首先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主要是教会学生“粗读、细读、精读”教材。所谓“粗读”就是浏览教材,抓住章节子目,知其大意;所谓“细读”,就是对教材要逐字逐句地读,掌握时间、人物、地点等化学基础知识;所谓“精读”就是对背景、影响等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成要点。通过阅读思考,将教材内容问题化,答案内容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
化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 篇12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则是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大亮点, 也是较为成功的教学模式之一。
一、“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则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为基础的全新的教学模式, 是对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能力的真正张扬和提升。这种教学模式是建立在认识理论, 大脑生理学以及新的知识观、学习观和能力观等理论基础之上的。心理学认为, 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信心。在适当的条件下, 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的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被释放出来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之上的。它最易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论认为, 大脑的情感边缘系统部分是通向持久记忆的大门, 所以激发情感, 会把你刚学到的东西融入到记忆中去。学习者个人自我发起的学习, 是最持久、最深刻的。教师的任务是提供各种学习资源, 创设一种促进学生学习的氛围, 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学。
“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以独立学习过程为载体, 真正掌握学习的策略。从表面上看该模式是让学生自学, 教师起辅导作用, “教”的成分不多, 但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因为教师要明确目标才能随时恰当地调控教学进程, 回答学生的疑难, 引导学生的质疑。
化学课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可适用于多数化学教学内容的学习, 如概念学习、规律学习、知识应用等。学习材料以教材为主, 可提供一定的其他资料、素材, 如开放实验室、电脑上网检索等。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教师可设置难度小、阅读量少的内容。在一节课的某一段时间, 让学生以自学等方式自主学习。
二、化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
1. 激情引趣, 设问引思。
课堂教学过程的起始, 应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最近的发展区, 提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定向。
2. 自主探究, 分层指导。
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旧知识和基础自主探究, 有疑难的问题可集体合作, 要充分发展学生的探究水平。教师对不同学生给予恰当的指导。
3. 师生交流, 共同整理。
在学生自主探求的基础上, 展示、交流不同学习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学生的探求思路和方法,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方法与结果进行反思和改进, 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4. 课堂反馈, 深化提高。
通过让学生去解决同类问题, 如教材里的“议一议”“练一练”“想一想”和课后练习题等,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5. 课外延伸, 自主发展。
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以期获得对化学学习的不同经历和体验, 实现化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相结合。
三、“自主学习”模式中使用的学习策略
化学课堂“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要使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可分为教授策略和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有效的学习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 是判断会不会学的重要标志, 也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1. 知识编码:
注意大小标题、各段的主题句或总结性段落, 能迅速识别材料的重要部分和具有实际关系的部分, 充分利用实物、插图, 加深理解。
2. 有效记忆:
善于用比较、归类等学习方法, 探索规律, 掌握记忆技巧。如可将较难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儿歌”化, 学生学习、掌握就容易些。如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 可以总结成“钾、钠、铵、硝溶解快, 硫酸盐除钡、银、铅、钙, 盐酸盐除亚汞、银, 碳酸盐多往下沉 (不溶) , 碱溶钾钠钡三位, 酸多可溶硅酸微。”
3. 集体激励:
鼓励自由思考、改进或联合他人设想、集体讨论, 可创造一种相互撞击、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的氛围, 能有效的发挥创造力。
4. 改进实验, 鼓励发明创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实验, 掌握第一手材料和数据, 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 从而获得真知。教师在让学生动手实验操作时, 有意识的短缺药品或器械, 让学生寻找可替代的东西, 意外的使学生获得收获,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发明意识。
【化学教学中的自主学习】推荐阅读:
自主学习生物化学教学07-06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10-23
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10-22
小组合作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09-08
学习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07-29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11-24
化学自主学习06-03
化学教学中的习题教学08-12
化学中的兴趣教学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