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扶贫

2024-06-13

绿色产业扶贫(精选12篇)

绿色产业扶贫 篇1

层峦叠嶂,云山雾罩,春意盎然,茶商云集。遂川县政府举1342万元重金回收“狗牯脑”绿茶品牌经营权和使用权,统一商标后7.05万亩高山茶园生机盎然,预计年产值将首次超过1.2亿元。这汤湖、戴家埔等山乡的角角落落连空气都是甜的,北京蒙太奇环球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投资拍摄的电影《神茶》几经试镜后即日正式开拍,记录下遂川茶乡的绿色经典和动人传奇。此前,一部反映名茶“狗牯脑”百年传奇的电影文学剧本专集《守望》,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频频“闪光”和“触电”的遂川绿色产业,成为扶贫开发、富民强县的主色调。电影剧本专集的出版和电影《神茶》的拍摄,是继上海世博会上“秀”生态、遂川“狗牯脑”绿茶再现百年前巴拿马世博会金奖的辉煌和“中国遂川首届狗牯脑茶文化节”后,该县在产业文化建设上浓墨重彩的又一大手笔,绿色文化建设为该县产业扶贫大长“精气神”,遂川绿色唱响海内外。

一、擦亮绿色名片,全力唱响“地方戏”

乡乡古木擎天,村村新绿夺目。该县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及“国家现代高产油茶建设示范县”、“国家现代茶叶产业体系示范县”的创建为契机,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42.2万亩金桔、油茶、竹笋、茶叶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以“一大四小”工程为突破口,坚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管林护林一齐抓,通道绿化、乡村绿化、城市美化一起上。369万亩林地、88.6万亩国家公益林和省级公益林,象一座名闻遐迩的“天然养吧”,让山河“增绿”,森林覆盖率由77.4%上升至80.1%。该县积极策应江西省农业产业化“双十双百双千”工程项目建设,按“梯级开发、梯度发展”的思路,重点培育茶叶、金桔、板鸭畜禽三大主导产业和油茶、井冈蜜柚等林果业、竹笋食用菌等蔬菜业三大新兴产业,建立“3+3”发展体系。全县新种和低改茶叶、金桔3.76万亩,新种低改竹林3.21万亩,全年出栏生猪、肉牛26.9万头,饲养红毛鸭等家禽580万羽,年加工板鸭652万羽。

二、呵护绿色河山,合力打好“组合拳”

该县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按照城市、乡镇、农村“三位一体”,水网、路网、林网“三网合一”,生态林、产业林、景观林“三林共建”的思路,大手笔做好“水”、“路”、“绿”三篇大文章;紧紧抓住深山区、地质灾害区群众的“脱贫”与“脱险”难题,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双翼共举”,移民和扶贫“两轮驱动”,广大移民绿色创业浪潮涌动;紧紧把握“以民为本”的扶贫宗旨,新农村建设和移民开发向产业发展优势区集中,以争先创优的党员干部为核心和骨干,培养“头雁”队伍,多年沿海学技、特区打工的青年们纷纷回乡创业,迎来“雁字回时”。去年在51个移民社区中,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55万元,发展产业互助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绿色养老基地”等,吸收社员会员3800人,吸纳股金2140万元,发放贷款1.33亿元。农民创业热情勃发,涌现出年种植油茶6000亩的大户刘斌等170余户。仅2010年,该县在南江、大汾、泉江、草林、西溪等14个乡镇新建高产油茶基地1.62万亩。遂川农民积极发展林产业和林下经济,用木屑、竹屑等培育竹荪、木耳食用菌,用食用菌废料加工活性碳,从木竹加工废料里“榨”出2亿元。这种“吃”废料长“元宝”的产业,在遂川县已开始产业链集群化发展,食用菌种植达6300亩。目前,全县已建成林果、桑茶、瓜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0万亩,金橘、茶叶等农产品还出口到欧美、东南亚、香港等地,年创汇2000多万美元。

三、经营绿色资本,大力推出“升级版”

把绿色当资本来经营,着力加快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和无公害农业的发展步伐,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促进品牌农业不断提质升级,农民在生态农业中忙“淘金”。2010年,全县的生态农业系列年产值突破7亿元大关,绿色产业流金淌银。

近年来,该县整合扶贫等项目资金近7.3亿多元,对绿色产业重点倾斜,加快产业龙头重组、品牌整合。大力开展产业招商,扶持产业龙头“创牌”、“申绿”。通过组建产业互助会、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等途径,培育农业产业化省、市级龙头企业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6个,创建名牌、绿标产品20余个,品牌农业实现总产值8.19亿元,利税1.86亿元,带动农户户均增收510元以上。引进新大地油茶、钟氏食用菌业、水一方食品等农业产业扶贫开发项目16个,投资额达18.5亿元,其中引进投资亿元项目6个。并将生态旅游业和观光农业作为朝阳产业来培植,积极开发神山寺森林公园、白水仙景观、汤湖十里茶园和温泉、大坝里、南风面、热水洲等生态旅游景点,打造了一批兼有度假、避暑、疗养和科研功能的生态旅游胜地。2010年度,该县共接待游客20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00多万元。老区遂川贫困人口连续八年大幅度递减,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余元。到目前,全县贫困人口减少至53100人。

绿色产业扶贫 篇2

吕广权

天镇县地处山西省最东北端,与河北省、内蒙古相邻,全县221个行政村,18.18万农业人口,全县无大型工矿企业,是典型的无污染农业县。至2011年底,全县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有2.37万户7.38万人,占全县人口总数的41%,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被列入山西省新十年扶贫开发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先期试点县。广大贫困农民要想脱贫致富,在无资源无矿产的情况下,发展设施蔬菜的绿色农业势在必行。截至目前,天镇县建成绿色设施蔬菜基地1.7万亩。

在我县设施蔬菜示范园区里,县委、县政府以扶贫资金为“黏合剂”,整合水利、林业、交通、农业、开发、电业、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力量,把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农户等多方面资金集中捆绑,统筹谋划。实行“统一采购、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防病、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管理办法,县乡领导包点驻村,科技人员驻点入户,形成全社会扶贫开发大协作,齐抓共管建大棚,集中连片上规模,片区农民早致富的大扶贫格局。

为了让农户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种植设施蔬菜,县委、县政府用多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2011年仅扶贫办牵头印制宣传资料15000份,全部印发给服务对象,举办“科技下乡进村培训班”,为乡村干部、合作社社员、科技户印发各类科技书籍2400份,印制种植大棚科技手册1500册,并且为拓展销售蔬菜渠道解除农民种菜的后顾之忧。我县和北京东城区签订了《关于共同建立无公害蔬菜场地对接、促升东城区蔬菜应急供应保障能力的战略合作协议》,目前已在东城区设立无公害蔬菜及农副产品直营店10个,把优质绿色有机蔬菜直接供应北京东城区。河北崇礼、山东寿光、天津、北京一些大公司与种菜大户签订购销合同,还在大同、张家口、呼和浩特都有定点联系市场,销售天镇蔬菜。为避免风灾、雹灾给广大种菜农户造成经济损失还加入了保险。为种菜农户解除后顾之忧,同时也吃了一颗定心丸。政府还在籽种、育苗、浇水管理环节上给种菜农户提供多种服务。

为了打造蔬菜的品牌,天镇县政府整合农业、水利、科技、扶贫等多个单位在租地、调种、整地、育苗、浇水、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指导方面全部面向现代化。调籽种直接派技术人员到农科院和中国农业大学咨询和联系调种,棚内浇水,用现代的滴灌技术。为种菜大棚的农户提供各种优质服务,使最新科技及早在天镇安家落户。

为了保障广大菜农的经济利益,天镇县人民政府对大棚绿色蔬菜的销售、运输、贮存都做出安排部署。除了订单农产品和十几个大中城市的销售点外,本县还建起玉泉、卅里铺、东沙河、南河堡四个蔬菜批发市场,主要功能包括:产地报送系统(市场区域网络和批发市场之间的信息情况);产地质量安全检测(配置了质量安全检测车和快速检测仪器等);蔬菜物流配送中心(每个中心配套300吨预冷库1个),并且还备有恒温冷藏运输车辆,正在建设中的蔬菜脱水项目和恒温库,都成为菜农的农产品销、运、贮的坚强后盾。到年底,按每个大棚至少增收5000元计算,全县仅此一项增收达8500万元,已流转出土地的农民外出务工增收也达1800多万元,这两项就增收超亿元。这势必带动农民向现代化农业转型跨越。

绿色产业扶贫 篇3

“十二五”期间,湖北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结出累累硕果,总装机容量和总投资规模均位列全国第一,重点布局全省16 个国家级贫困县。截至目前,共实施46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总装机容量12.972万千瓦,总投资12.884亿元,争取中央投资5.539亿元。现已完成26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建设任务,建成代燃料装机容量6.562万千瓦,实现代燃料低价供电5.34万户,保护森林植被面积118.48万亩,实现项目区年均增收5019.6 万元,户年均增收940元。

通过农村水电项目的实施,降低了贫困村的线路损耗、提高了农村用电质量,小水电代燃料项目通过电费贴补机制大幅减轻了农民负担,有效实现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三赢”。

生态保护重于水电开发

老虎洞电站是来凤县代燃料项目电源点,比邻县城,为报废重建项目。为了牢牢把握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理念,老虎洞电站依山而建,没有动用一石一木,所有建筑石材都从山外运送而来,完整地保留了河道的原生态自然景观。

老虎洞电站建设理念正是湖北省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放在首位的缩影。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着力推动人文电站、景观电站建设就是对这一理念的阐释。

——在规划阶段,科学合理选择代燃料电源点,切实避免在生态脆弱、对环境破坏大、影响当地居民取水用水的地方建设电站;

——在设计阶段,将环境优化与电站建设同步考虑,将生态流量泄放措施与电站挡水引水建筑一并设计,将景观建设与站容站貌统筹规划,让钢筋、水泥、砖石构筑的建筑物活起来,有生命力,丰富并融入自然景观;

——在施工阶段,坚持预防为主、生态保护优先,加强督办检查,切实落实各项环境保护工程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或避免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干扰;

——在运行阶段,强化督察、抽查制度落实,实现电站安全和生态调度,保证生态流量的泄放措施落实,实现绿色水电的管理目标。

借助电站重建,项目业主将以前的荒山打造成旅游休闲的理想之地,夏天的清泉浅滩成了大人孩子们的纳凉乐园,多彩的水利文化长廊,又让身处其中的电站别具韵味,一幅幅画面,或诗歌或散文展现水利水电文化和服务宗旨的描述,拉近了水利水电工作者与老百姓的距离,也让老百姓更加支持欢迎代燃料项目建设,生活环境也美起来。

改善设施拉高幸福指数

湖北省在项目区建设过程中,不仅将生态保护成果作为建设目标,也将提高项目区农户的幸福生活指数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以项目区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提高项目区农户的生活品质,逐步影响改变农民的生活观念,让惠民工程走进民心、温暖民心。

为了实现建设目标,湖北水利部门多管齐下,积极争取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支持,将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等扶农支农项目相结合,统一规划,整合资源,筹措资金,多部门联合推动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对项目区供用电系统进行改造外,还修路、改水、改厨、改厕、改圈,集中力量美化亮化环境,从根本上改变项目区原有的出行难、用电贵、吃水难的困境,努力为项目区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例如,仅神农架林区就整合各类资金8000余万元用于项目区建设。

以前一进入10月,山区农民就要上山砍柴挑柴,常常是身上一身泥,脚上一脚茧,手上一手伤,愁完了当年还要担心来年。

现在电磁炉、饮水机、热水器等家用电器成了日常生活用品,进门干净靓丽,生活简单快捷,出行柏油马路,放眼绿水青山,老百姓生活丰富多彩,神清气爽,幸福洋溢在一张张笑脸上。

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国有资金的引导,改善了这些山区县市开发水能资源招商引资的条件,民营资本积极响应,提升了当地水能资源开发能力,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增加了地方税收。项目区农户在实现以电代燃料后,有了更多时间从事附加值更高的工作,增加了家庭收入。

松滋市洈水镇九岭岗村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后,4组肖志军、2组严世春带头进行规模化养猪,年出栏生猪300头以上,纯收入在10万元以上。2组陈松、7组张玉辉带头发展花卉苗木基地,现在已形成了规模,年效益也非常可观。

当地村民高兴地说:“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实施,既解放了男人,又美化了女人,让山里的农民过上了城市化的生活。”

特殊项目倾斜“特区”

大别山革命老区是国家级贫困地区,是湖北省委政策特别帮扶的地区。为帮助老区群众脱贫致富,在国家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启动后,湖北省水利厅特向水利部和国家发改委争取优先安排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将大别山革命老区纳入项目建设重点帮扶地区,精准定位大别山革命老区小水电代燃料电站项目,力争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经过审慎论证,湖北省水利厅将代燃料电站建设定位于改造老旧电站的发展方式,通过更新设备、提高自动化水平、扩机增容等措施,降低建设运营成本,提高发电效益,使老旧电站焕发新活力,实现人水和谐。通过将老旧小电站打捆申报的方式,先后将红安、英山、罗田、团风4县的13座小水电站纳入国家代燃料工程实施计划,分6个项目实施,代燃料总装机容量1.393万千瓦,可解决44村12588户代燃料用电需求,保护“四区”植被面积24.68万亩。

目前,累计已建成4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包含9座小水电代燃料电站、4个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共争取中央补助资金2710万元,建成代燃料电站装机容量0.995万千瓦,实现了34个村9380户低价小水电代燃料供电,保护“四区”植被面积17.69万亩。增加地方税收93.11万元,直接增加项目区农户年收益740万元,户年均增收799元。

据统计,这4个项目每年可直接减少薪柴消耗9380吨,相当于等值减少煤炭消耗11263.3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及污染物排放23139.05 吨。

绿色产业扶贫 篇4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章康华指出, 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离不开优势高效产业的支撑。特别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 产业扶贫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 扶的是根本。谋划新形势下产业扶贫的科学发展, 打牢贫困地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基础, 是现阶段扶贫开发必须着力推进的重点工作。

近年来, 江西省在实践中总结出最受贫困户欢迎的产业开发模式:示范园带动模式、企业订单模式、融资合作模式和股份合作模式, 每村明确1至2个主导产业, 做到县有产业扶贫规划、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项目。通过产业这根“红线”, 农民与生产、技术、市场精准对接, 抓住了扶贫开发的“牛鼻子”。如今, 全省已发展一批特色产业生产基地, 大量因地制宜的产业蓬勃发展。

一、江西产业扶贫取得的成效

江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目标, 积极创新, 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抓手, 投入开发资金十多亿元, 覆盖一百万贫困农户, 户均年增收2000元, 取得明显的成效。2013年, 江西省被国家评为绩效考评A级省份, 获得奖励资金2300万元。在全国扶贫开发工作考核中被评为先进单位, 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通报表扬。

1、一批扶贫产业已具规模

近些年来, 江西省各地积极行动, 抓住当地优势特色产业, 瞄准市场需求, 大力发展区域扶贫产业, 培育了赣南脐橙、兴国红杜鹃、井冈蜜柚、遂川金桔、茶叶、广昌莲子、南丰蜜桔、赣北水梨、赣西油茶、万安优质米、赣东北水产等一大批扶贫产业, 达到每个县都有一至二个, 甚至更多。这一大批扶贫产业已经初具规模, 蓬勃发展, 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贫困农户增收和脱贫致富。吉安县将横江葡萄品牌做优做强, 该县葡萄种植总面积达2万余亩, 集中连片100亩以上的葡萄示范基地12块, 连片50亩以上的葡萄示范基地39块, 形成吉安—永新公路沿线万亩横江葡萄示范带。2013年, 葡萄总产达2.4万吨, 产值1.4亿元, 辐射19个乡镇, 带动4000余户农民种植葡萄。公塘村种植1000多亩, 销售额可突破1000万, 仅此一项, 每户年入账逾10万元。该县还从2004年开始, 连续举办了5届横江葡萄节, 横江葡萄品牌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葡萄种植户种1亩葡萄纯收入达7000余元, 真正实现“一亩葡萄十亩稻”。

2、一批产品形成规模品牌

扶贫产业的不断发展, 提升了产品的规模品牌, 一大批品牌产品走向全省全国乃至国际。像赣南脐橙、广昌白莲、鄱湖水产、兴国灰鹅、井冈毛竹、修水蚕桑、茶叶、吉安香樟等优质农产品品牌。修水县是全国首批20个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达标县之一。全县茶园面积超10万亩, 有机茶产品16个, 茶叶产量由2002年的380吨增至2011年的3600吨, 茶业产值增至15800.9万元;他们兴建了集科研、生产、加工、商贸、旅游休闲于一体、全国一流、江西唯一的“修水茶叶生态科技示范园”;建立了国家农业部批准实施的、全省面积规模最大的良种茶苗繁育基地;“宁红金毫”、“双井绿”等名优茶产品, 分别在“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名优茶评比、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等活动中获得21个奖项, 其中金奖8个, 一等奖3个。在江西省十大名茶评比及省首届茶博会等大型茶事活动名优茶评比中, 获得18个奖项, 其中金奖4个, 修水县政府被中国茶叶学会和农民日报社联合授予“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 荣获江西省首个“中国名茶之乡”和“全国特色产茶县”、“全国重点产茶县”等至高荣誉称号。再如赣南脐橙, 从2009年开始至2011年赣南脐橙品牌价值连续三年位于柑橘品牌第1位, 2010年赣南脐橙品牌价值为26.08亿元, 2011年达到32.11亿元, 2012年为42亿元。

3、一批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扶贫产业的不断拓展, 许多农户甩掉了贫困帽子。截止2013年, 全省因产业扶贫而脱贫致富的农户达百万余人。为全面解决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及连片特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问题, 江西从2012年起, 将连续10年, 每年从省财政专项安排扶贫重点攻坚的38个县市区1000万元, 集中支持扶贫产业发展。同时, 鼓励贫困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 参与家庭农场、合作农场连户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力争2至3年覆盖带动贫困地区农户达到100万户。兴国县依托专业合作社, 引导贫困户从单打独斗到抱团经营, 解决了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的问题。高新镇贫困户王福进种了六年的花卉, 整天忙碌。但因品种不对路, 又不懂技术, 总是捉襟见肘。今年加入杜鹃花专业合作社, 全部改种红杜鹃, 收入大不一样。如今, 兴国已组建了550多个果业、花卉、灰鹅专业合作社, 发展社员6万多人, 社员平均收入超出当地非社员收入20% 以上。

二、江西产业扶贫的主要做法

产业扶贫要解决的难点是贫困农户有产品没资金、有人力没技术、有产业没产业链、有品牌没名牌、有利益没机制。产业扶贫喜见成效, 靠的是创新举措, 扎实有效的工作。江西的主要做法是:

映日荷花别样红, 莲花县打造“莲花”品牌具有独特优势

1、强化领导, 凝心聚力

产业化扶贫工作, 涉及面广、组织化程度高, 没有坚强有力的领导, 没有领导的高位推动是不行的。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化扶贫工作, 专门转发了省扶贫办关于加快老区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发展现代农业相结合的意见, 部署开展扶贫产业工作。各地也都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 当地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 扶贫、财政、农业、水利、交通、新村办等单位为成员的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同时, 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 加强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的协调配合。由于领导高位推动, 凝聚了人心和力量, 扶贫产业在全省遍地开花, 蓬勃发展。许多地方实现用“小资金”做“大项目”, 甚至“多项目”的目的。吉安县为大力发展横江葡萄, 提高农户种植横江葡萄的积极性, 在县政府的统一组织下, 县扶贫办联合县产业化办和县果业局分别在各乡镇举办葡萄栽培技术培训班, 有1000余户农户参加了培训, 有效地提高了果农种植葡萄技术水平, 使葡萄种植很快形成产业。

2、科学规划, 精心布局

产业化扶贫, 科学规划, 选准、选好扶持项目, 是重要的一环。着眼于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江西逐级制订了扶贫产业规划, 建立了扶贫产业项目库。通过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着力调整产业结构, 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以一两个具有竞争力的“绿、特、优”品牌为骨干, 主导产业优势和区域规模优势都比较突出的产业化扶贫新格局。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 形成了赣南脐橙基地, 上饶、九江市赣东北早熟梨基地, 赣中蜜桔、金桔基地;吉安、上饶市葡萄基地为重点的果业生产基地;以广昌、石城县白莲基地, 井冈山、乐安、万载县竹笋基地, 余干、都昌、瑞金市 (县) 无公害蔬菜基地为重点的蔬菜基地;以赣东北、赣西北、赣南、赣中四个基地为重点的茶叶和油茶生产基地;以万年、鄱阳、上饶县泡桐生产基地, 瑞金、万安、上饶、修水县毛竹基地, 余干、修水、永新县蚕桑基地为重点的经济林生产基地;以赣东北的都昌、鄱阳、万年、余干县和赣中的万安、峡江县淡水水产品生产建设工程为重点的水产品生产基地;以赣东北的都昌、横峰、鄱阳, 赣中的新干、安福、峡江, 赣南的兴国、瑞金、赣县等生猪繁育和养殖基地, 吉安、宁都、泰和等特色鸡养殖基地, 遂川、余干等肉鸭养殖基地为重点的禽畜繁育和生产基地;各地的特色产业发展呈现出喜人的局面。

3、拓展思路, 创新举措

拓展扶贫产业, 思路拓展要先行。通过创新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和模式, 引导社会优质资源参与产业化扶贫, 做大做强扶贫龙头企业, 发展贫困农户受益广、参与深、可持续的特色主导扶贫产业;建立合作组织, 抱团搞活流通;强化科技支撑, 促进产业升级;安排扶贫项目贷款贴息资金、帮助贫困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实施“雨露计划”, 进行科技培训等有效举措, 越来越多的贫困农户加入到产业致富的道路上来。近年来, 九江县注重产业发展, 依托当地资源条件, 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新塘乡铜泉村九江恒业科技扶贫示范基地是从事绿化苗木培育、工业用材林种植等农业综合经营项目。在原先引进的九江恒业科技公司的带动下, 通过发展“公司 + 农户”的模式, 带动村民参与到其中。为了更好的让村民走上致富路, 该县扶贫和移民办发挥好龙头企业带动作用, 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 实现特色农业标准化发展, 给予了20万元左右资金和技术支持, 并免费为农户提供各种苗木, 带动了该村40多户发展红叶石楠、桂花、香樟等苗木产业, 预计人均收入增加2000到3000左右, 使农民有效地实现了增收致富。同时, 该县扶贫和移民办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开发式扶贫, 安排养殖业、种植业等适合农户脱贫增收的具体项目, 帮助建立稳定脱贫的支柱产业, 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战略转变。目前, 该县已发展成各种合作社254家, 带动全县20876农户增收。

4、整合资源, 谋求跨越

永丰县鹿冈乡高坑村玉内坑的烟叶

撒胡椒面的做法不利于扶贫产业的发展。江西早在2009年就通过争取国家在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实施的“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工作和“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等大型试点项目, 依托当地现有优势和主导产业, 统筹规划开展工作, 集中资金重点扶持了一批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强的扶贫主导产业。如在宁都、于都、乐安县, 累计安排试点扶贫资金3950万元, 整合资金14亿多元。贫困村的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加速, 做大做强了蘑菇、商品蔬菜、蚕桑、加工橙、茶叶、油茶、黄鸡等产业。还培育和壮大了一批专业合作社, 为农民提供繁育、种苗、技术、资金、销售等配套一条龙服务。在吉安、余干两县实施的“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工作, 规划项目340个, 安排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为4250万元, 整合资金2648.6万元, 其中用于产业发展资金2496万元。大力发展了吉安县养鸡、养猪、养牛、葡萄种植和余干县枫树辣椒、大棚蔬菜、水产养殖、养猪等特色产业, 有效带动了当地扶贫产业跨上新台阶, 极大地促进了当地贫困农户增收。

三、江西产业扶贫给予的启示

产业扶贫是一篇大文章, 喜见成效的同时, 必须正视其问题和难点。江西近几年的产业扶贫工作实践, 作了有益的示范和探索, 以下几点值得关注和思考。

启示一:要创新产业扶贫机制, 搭好大平台

产业扶贫要靠制度作支撑, 科学完善的机制是重要保证。只有完善科学的决策机制、有力的执行机制、明晰的责任机制、全面的监督机制等, 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 激发活力, 保障产业持速、长效运行, 健康发展。目前, 江西一些扶贫产业点多面广, 四面开花, 效果虽然明显, 但面对新形势, 也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的问题, 制约着产业的发展。应着眼长远, 立足当前, 结合本地优势, 创新并完善有利于促进本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搭好产业发展的大平台, 确保产业体制更有利于贫困农民获益的方向健康发展。

启示二:要选择一个好的产业, 打造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相关产品集中生产、专业化协作配套。这是一个重要特征。成千上万的小企业紧密合作, 配套生产,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从而出现小产品创造大市场, 小企业、大合作的发展局面。如赣南脐橙, 虽然历史悠久, 但真正形成产业还是近几年的事。赣州市委、市政府调整工作重心, 立足地方特色, 整合资源优势, 从注重开发向注重管理、注重营销转变, 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 从抓单一种植业向抓关联配套产业、抓产业集群转变, 才把赣南脐橙产业培植、打造成产值超100亿元的优势产业集群。脐橙产业的发展相继带动了养殖、农资、采后处理、包装、贮藏、物流运输、机械制造、旅游休闲等关联配套产业发展。2012年、2013年, 赣南脐橙品牌连续两年在中国农业品牌大会上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启示三:要建立合作组织, 抱团搞活经营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是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为获取更大效益、所需服务和保护自身利益, 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环节, 开展资金、技术、购买、销售等合作的一个组织。从当前江西整个扶贫产业来看, 大多为有地位优势种养业土产品加工业, 主体是农户。随着时代的发展, 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过去那种分散的、单打独斗式的经营方式逐渐难以适应新环境。特别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 大多数农产品, 都呈供大于求的态势, 优胜劣汰将成为常态,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面临巨大的压力。建立合作组织, 联手打造产业市场, 销售渠道, 优势互补, 风险共担, 利益共享, 是新形势下的一个创举。如前面说到的兴国县的合作组织。还有南城县, 针对扶贫资金分散到户、投入产出效益不高的问题, 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为依托, 组织引导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 确保农户在产业链中取得资金入股、就业、土地流转租金等多种收益。目前, 南城县已有12个养殖合作社与6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1100余户贫困户签订了股份合作协议。

浮梁县特色养殖

启示四:要创新帮扶机制, 搭建起利益链

扶贫产业开发离不开企业帮扶带动。实践证明, 企业, 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帮扶带动, 确实有力地促进了产业较快发展, 使企业获得较多的收入并迅速壮大发展, 较好地实现了政府的产业发展预期。但另一方面, 大多数地方企业与贫困农户之间并未建立起利益连结机制, 贫困农户并没有随着产业发展而同步水涨船高, 大多数农户仅获得很少的一些土地流转租金和临时性务工工资收入, 虽然这对改善贫困农户绝对贫困状况起了一些作用, 但与政府巨大的财政投入所获得的产业扶贫效应相比差距甚远, 与政府的扶贫期望相差甚远, 因而, 必须创新帮扶机制。既要精准扶贫又要提高开发成效, 建立健全以贫困农户为核心、以扶贫效益为关键的扶贫开发利益联结机制。修水县壮大龙头, 依托资源, 建立基地, 通过“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 + 基地”经营模式, 走“合作社搭桥, 公司经营, 农户参与, 市场运作, 利益共享, 风险同担”的发展路子, 取得了明显成效, 仅去年, 修水县5.8万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户增收7888万元, 户平增收1360元。这种创新“政府扶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扶贫体系, 是联系广大农户的纽带, 形成了企业带基地, 基地带农户的联动双赢的发展格局。

启示五:要强化科技培训, 促进产业产品升级

养蜂产业扶贫方案 篇5

遵义市电子商会养蜂产业扶贫

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各级政府精准扶贫战略思想,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尽早帮扶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根据《中共遵义市委办公室 遵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委市政府 市委统战部 市工商联《关于选派李东等34名非公经济人士到深度贫困村挂任名誉村主任的通知》(遵统字〔2017〕45号)等文件精神,按照“统筹协调、集中力量、真帮实扶、务必见效”的扶贫工作思路,遵义市电子商会结合自身实际,以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等举措为抓手,充分发挥商(协)会和民营企业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优势,推动深度贫困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帮助贫困地区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实施经营主体

项目实施经营主体:李东、遵义长山乐洋养蜂有限公司(运营团队)、播州区平正仡佬乡凤凰村委会、凤凰村若干贫困户。

(一)李东:遵义市人大代表,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遵义市电子商会党总支书记、执行会长,贵州兴汇丰 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遵义新华茂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遵义中淳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播州区平正乡凤凰村挂帮名誉村主任。近年来李东本人及其公司累计向社会慈善公益事业捐款捐物达数百万元。

(二)遵义长山乐洋养蜂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遵义市电子商会健康食品分会会员企业,公司注册资金20万元,成立于2017年8月,位于遵义市播州区三岔镇长山村团结组。该公司主要从事蜜蜂养殖技术咨询服务,现有种蜂1000余桶,专业技术人员12人,年销售额300余万元。

(三)播州区平正仡佬乡凤凰村:该村有498户近两千人,大部分农户长期居住在海拔800多米以上的高山坡地上,交通条件差,出行极不方便,对外交流少,还是传统的农业发展观念。该村现有贫困户高达176户,经济收入以小规模种养为主,外出务工为辅,经济来源薄弱、结构单一。但该村自然环境良好,有一条受保护的河流贯穿全村,除油菜等作物外,该村广阔的灌木林为蜜蜂养殖提供了幼稚的蜜源。

二、项目规模及实施地点

先期计划在播州区平正仡佬乡凤凰村辖区内(沿河)投入蜜蜂100桶(4—6匹),资金40万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30万元,挂帮名誉村主任李东个人出资10万元)。力争在3年内建设3个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500桶/基地),按3400元/户标准,帮扶100户贫困户脱贫摘帽。

三、利益联结机制 该项目实施的目的和宗旨是希望通过发挥商(协)会和民营企业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优势,以养蜂产业为帮扶措施拉动深度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帮扶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为了激发项目的造血功能和长效性,项目应遵循“合作共赢、集中养殖、专业运维、统一管理、合理分配”的原则,项目实施产生效益后,在充分保障贫困户有长效收益的前提下,同时应充分考虑参与项目实施的各方经营主体(项目专业运营管理团队、投资人和村委会)的利益分配。

(一)合作方式

养蜂产业扶贫项目由名誉村主任李东牵头组织实施,引入遵义市电子商会健康食品分会会员企业遵义长山乐洋养蜂有限公司合作(该公司主要负责提供种蜂、技术指导、组织培训、分蜂等),并成立养蜂专业运营管理团队(也可根据各方意愿共同成立养蜂合作社或则经营主体公司)。项目启动后由李东个人出资10万元购买100桶种蜂,项目正式运营后由凤凰村将专项扶贫资金30万元作为后续发展资金跟进投入。项目实行统一开发、统一管理、集中喂养、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相互间以契约形式,明确责权利关系,项目收益按比例分成。

(二)利益分配方式及占比

1、项目实施经营主体对贫困户认养蜜蜂产出的蜂蜜按70元/斤价格兜底收购(即贫困户获得的收益是:所认养蜜蜂产出蜂蜜×70元/斤),此外贫困户还享受认养期间每次分 蜂收益的50%。计划将先期投入的100桶蜜蜂按3桶/每户分配给贫困户认养(由村委会协助并提供贫困户名单)。认养期限为三年,期满后,100桶种蜂产权归属投资帮扶人李东。

2、其他经营主体利益分配占比:项目实施期间所产出的蜂蜜除去保障贫困户的收益以外的部分(除去贫困户的70元/斤,兜底价随市场价格波动而调整),按“5:3:2”分配。即主体运营团队占50%,投资帮扶人李东占30%,村委会占20%。认养期间的分蜂收益除去贫困户的50%以外的部分,同样按“运营团队5:投资帮扶人李东3:村委会2”的比例分配。

(三)其他

1、认养期满一年后,如遇到贫困户在充分掌握养蜂技术,需要领养蜜蜂到自己家中喂养的情况,必须经过管理团队派驻的技术指导的认可后方能领养,由村委会利用专项扶贫资金为贫困户购买蜜蜂(注:因贫困户在认养期间享受分蜂收益的50%,村委会享受分蜂收益50%以外的部分的20%,则村委会利用专项资金实际只需支付分蜂收益50%以外的部分的80%),分蜂售卖的价格不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2、为了保障项目实施,李东向遵义长山乐洋养蜂有限公司(运营团队)先期购买的100桶种蜂的资金十万元,三年内分三期支付(第一年40%,第二、三年各30%)。

4、遵义长山乐洋养蜂有限公司(运营团队)需承担项目实施期间的技术指导、分蜂所用的蜂桶(及其他辅助材料)、蜂蜜商标注册、蜂蜜包装及材料、销售等。

5、凤凰村村委会利用专项扶贫资金,承担养蜂基地土地流转(含平场)、荒花期购买蜜蜂食用白糖、项目实施期间的零散用工费用、养蜂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标语、广告、围栏)、为需要领养蜜蜂到家喂养的贫困户购买种蜂、技术人员工资、吃住以及常规接待费用等。

四、项目资金管理措施

(一)建立项目财务专户。由帮扶主体、运营团队和村委会共同在相关银行开设共管账户,并提出资金使用计划,资金使用接受县、乡、村监督和审计部门审计,项目所有资金(包括盈利)在专户上存取。

(二)严格财务审批制度。项目资金调拨和使用必须由项目经营主体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需要制定详细资金使用计划,经集体审定后报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签署同意意见方可支取。项目资金使用严格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及实施方案报账,确保资金落到实处,专款专用,确保贫困人口直接受益。

(三)建立项目验收机制。由经营主体提出验收申请后,项目乡镇和主管部门组织项目验收。

五、责任和维权机制

(一)利益联结机制。帮扶投资人、运营团队、村委会与扶贫对象以养蜂产业帮扶的模式,结成利益联合共同体。整个项目运行过程中在县、乡扶贫办和村支“两委”及贫困代表的共同监督下,以契约的形式确定利益分配比例及年 限,实现互利共赢。

(二)风险防控机制。一是财政扶贫资金项目,按经营主体申报资金使用计划和进度,经有关部门考核验收,分期分批给予拨付。

(三)利益维权机制。一是由项目实施村委会,申报2018年区级重点蜜蜂产业扶贫实施方案,报播州区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二是有项目选定公示、建档立卡户建设规模公示、经营主体选定公示;有以乡镇村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专门工作班子;有乡镇、村、建档立卡户组成监事会等内容。三是凤凰村根据项目方案召开村支“两委”会议确定实施地点和实施主体。四是项目村委会、责任单位、经营主体签订扶贫三方帮扶协议,报主管部门备案。

(四)责任追究机制。一是对故意套取财政扶贫资金的经营主体,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程序,移交司法部门严肃处理。二是对违规使用财政扶贫资金的经营主体,依程序收回相应资金。三是对未履行契约责任的经营主体,由该经营主体按契约规定赔偿扶贫对象损失。四是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无法履行契约责任的经营主体,经行业主管部门评估认定后,酌情处理。

产业扶贫别“编故事” 篇6

脱贫离不开产业,时下有种产业扶贫却令人担忧。

日前参加一个扶贫现场会,企业负责人来介绍经验:公司流转贫困村的土地建基地,搞食用菌大棚,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黏在产业链上,有土地租金、打工薪金、分红股金,变身“三金”农民。算收入账,一年就能脱贫。

代表们热热闹闹观摩,半小时上车走人。笔者留下到村里细问,发现情况并非真为刚才所见。全村105户贫困户,在基地打工、有分红的只有20户,少数掩盖了大多数,其他贫困户有意见。另外,股金分红只分3年,按公司说法,3年后贫困户学到技术,可以租种基地大棚,也可在房前屋后自己发展。一位村干部道出缘由,县里定下2017年提前脱贫,3年分红正好管到这个点。贫困户以后真能稳定脱贫?许多人表示:“技术难、投入大,一个棚光菌棒就要3万多元,想接手不容易。”

如此扶贫,表面看公司带上了贫困户,实际上,贫困户融入难、持续发展难,产业再好,也跟他们关系不大。脱贫不是为了一时摘帽,而是要实现稳定脱贫。这样为了完成任务“编故事”“算脱贫”,是搞弄虚作假的形式主义,注定扶富难扶贫。

在基层采访,这种现象不是个案。其背后凸显了一些干部头脑“贫困”、政绩冲动。脱贫攻坚,各级政府大幅投入,但钱多了,有的地方不会花了。上产业没有好思路,“给钱给物”不行,任务完不成不行,于是就想走捷径。扶贫资金在企业里一转,部分以分红的名义分给了贫困户,脱贫效果“立竿见影”。名曰产业扶贫,实则玩“数字游戏”,这种“跑偏”的政绩观必须纠正。

产业发展不易,扶贫产业更难。贫困地区基础薄、条件差,贫困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年龄偏大、生产能力偏弱。找准产业、对准人头,既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又要适合扶贫对象特点;不能過度追求“高大上”,也不能设置过高的门槛;既要考虑短期,又要兼顾长远。这需要干部沉下身、抓对方,让贫困户真正参与其中,干得了、干得起、长受益,这样的产业扶贫才能变“输血”为“造血”,增强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

农村的事有自己的规律。当前的贫困,致贫原因多样、需求多元,靠以往“一招就灵”的办法很难奏效。一些地方提出,“家家有项目、户户有产业”,大有盲目冒进之嫌。有位基层干部坦言,县里推广黑山羊扶贫项目,有贷款、有市场,试点效果不错,可有的贫困户就是干不了。有人家里缺劳力,照顾老人、孩子抽不出身;有人家庭负担重,上学的、生病的,月月都要现钱,而养山羊1年后才能出栏见钱。因此,精准扶贫不是在办公室里规划出来的,新模式、新思路需要接地气,一户一策,把工作做实、做细。

产业项目好不好,得让脱贫实效说话,让贫困户说了算。挤出产业扶贫水分,要完善考核机制,不能光看表面,要多听听农民的感受,同群众一起算账,让群众认账。对拿着扶贫资金搞“数字脱贫”的严格问责,对享受扶贫政策弄虚作假的企业从严处罚。

绿色产业扶贫 篇7

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州视察扶贫工作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强调把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作为扶贫工作重点办好的三件实事之一。扶贫对象识别以后,如何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实现精准帮扶、精准脱贫,是摆在贫困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和扶贫部门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江西省委省政府对搞好农业产业扶贫极为重视,把推进产业扶贫列入四大专项扶贫之一。特别是近年来, 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和特困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每年安排每县1000万元专项资金,以及对水库移民安置区移民后期扶持安排产业资金,用于支持贫困村和贫困农户发展产业。各设市区和各县(市、区)也出台了相关政策, 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产业扶贫。各地还就如何做好精准产业扶贫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

精准产业扶贫到底应该怎样扶? 与以前产业扶贫有哪些区别?“造血式”扶贫能不能完全替代“输血式” 扶贫?扶持龙头企业、农业大户带动致富,效果如何评估和保障?小户和弱户能不能扶起来,他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带着这些问题,日前, 本刊记者前往兴国、瑞金等地进行实地采访,切身感受江西各地产业扶贫的新成绩、新变化、新特点。

兴国县——打造产业扶贫的“兴国样本”

兴国县是闻名全国的红军县、烈士县、将军县和苏区模范县。苏区时期,全县23万人口,参军参战的就达9.3万人,为国捐躯的达5万多人。受战争创伤、地理环境的影响,欠发达、 后发展的现状一直未能改变,目前仍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面仍较大,贫困程度仍较深,截止2014年底,全县有重点扶贫村165个, 占总数的54.27%,贫困人口10.83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1.6%。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讲话精神,助推贫困人口同步奔小康,兴国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的重要抓手,以提高贫困群众产业参与度和受益度为目标,因地制宜找准优势富民产业,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 “输血”与“造血”并举,着力打造产业扶贫的“兴国样本”。

瑞金市沙洲坝镇洁源村大棚蔬菜

兴国县县委书记赖晓军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近年来,兴国县将产业扶贫摆在精准扶贫工作之首, 节点突破,破解四大难题:设立财政担保贷款破解产业发展资金筹措难; 开办信息平台破解致富信息获取难; 开展技术培训破解产业技术掌握难; 建立农电商营销网络破解农产品销售难。

据介绍,根据扶贫规划,兴国县形成了“两个结合”的产业扶贫思路: 一是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相结合。全县安排产业扶贫2.4亿元,重点支持52种初具规模的种养业,确定了油茶、 蔬菜、灰鹅、肉牛、脐橙等10项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生姜、百合、绞股兰等特色产业,每项产业都制定详细的发展方案。二是长线产业和短线产业相结合,拓宽产业发展路径。

在兴国县高兴镇,记者看到,当地老百姓以高湖庭院经济示范社区为引领,走出了一条家门口的致富路。

高兴镇高湖村庭院经济示范社区覆盖瑶前、祥宜两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64户258人 , 其中精准扶贫户9户23人。该社区以“闲田荒地种苗木, 房前屋后栽杨梅,池塘养鱼池边种, 林下立体养家禽”的发展思路,制定了“54321”发展模式(即户均50棵花卉苗木、0.4亩菜地、30只家禽、 2头良家畜、10棵杨梅),立足在家门口打造“脱贫钱柜”。目前,社区庭院经济预计2015年可以实现年产值4.6万元,户均年增收1000元,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100元;丰产期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8万元,户均年增收7500元,贫困户人均年增收9000元。

兴国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陈碧介绍,该县还充分利用苏区振兴利好政策,加强与国家部委、央企、上市公司对接帮扶,目前,国家烟草局在原有帮扶基础上,新增的1000万元对口帮扶贫困户资金已经落实。

兴国县将特色农产品与电商平台对接

此外,兴国县还积极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对有劳力和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推行“公司(合作社)+ 基地 + 贫困户”的模式,引导贫困户以返租倒包等方式参与生产。如兴国县埠头官桥蔬菜基地设立的“田间扶贫超市”,将60个大棚返包给10户贫困户管理,基地负责提供生产资料、 开设田间课堂、搭建“蔬菜超市”网络信息平台、设立网络超市农产品展销柜,网上接单、统一配送、网络销售, 贫困户只需付出劳力,便可获得每月1500元的工资收入,同时还可以按承包大棚定额超出部分收入的60%分红, 每户年收入可达2.4万元以上。

对没有劳动力和没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采取“产业托管”的模式把这部分贫困户纳入产业发展中来。 如年新植扶贫油茶10万亩,按每户贫困户5亩的标准,实现油茶扶贫全覆盖。 对于贫困户无能力且无意愿自己管理经营的油茶面积,由政府牵头成立兴国县油茶托管公司,通过招商或者招标形式确定基地托管公司或能人进行托管,没有公司或者能人愿意托管的, 由基地所在乡镇进行托管,托管公司与贫苦户按实物收益3:7的比例进行分配。目前,兴国县已收购方太油茶基地2300亩,采取能人大户托管模式进行经营。为保障托管风险,由县油茶托管公司对基地托管员准入进行筛选、培训、评价;建立托管保证金制度, 托管员按每千亩10万元标准交纳保证金,实行契约管理。

同时,为建立稳固的贫苦户收入来源渠道,兴国县积极引导贫困户盘活自有资源,实行入股分红:一是承包经营权及产权入股分红;二是资金入股分红;三是对贫困户自由农产品加盟“农电商”入股分红。

如针对全县8.8万中小学生,每天消耗蔬菜2.65万公斤、猪肉1.33万公斤,每周需要鸡蛋鸡腿9万只的稳定市场需求,兴国县积极引导校企对接,鼓励贫困户以山林、土地、水面承包经营权入股加入大户领办的营养餐食材基地,每月按股分红。在鼎龙乡,农电商钟燊南组织贫困户把按照生态、有机、无公害的要求发展种养产业,由农电商统一清洗、消毒、 包装,通过网络订单,将贫困户自有的土鸡、土鸡蛋等原生态农产品销售出去,按销售纯利润分红。该农电商目前已发展社员66户,开发方山岭土鸡(蛋)、方山岭土猪、方山岭果蔬等原生态农产品12项,已试运行3个月,平均每个月销售农产品3万元。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着苏区模范县光荣传统的兴国县,带着再创“第一等工作”的感情和责任,努力让扶贫输血实现造血脱贫,创造性地提出并推进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扶贫“兴国样本”,在政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贫困百姓恢复了致富自信,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瑞金市——推进产业扶贫实现“造血”发展

瑞金是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市,全市有“十二五”省定扶贫开发重点村49个,低保户16274户、34219人, 农村五保户6800人,其中集中供养4896人。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 瑞金市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2014年, 全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仍有23541户、 78914人,仍有128个村(居)未得到整村推进扶贫。

为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近年来,瑞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抢抓苏区振兴发展政策机遇,创新扶贫机制、路径和模式,精准施策, 奋力加快扶贫攻坚步伐。

瑞金市市委书记许锐介绍,近两年,瑞金市注重增强贫困群众“造血” 功能,紧扣增加扶贫对象收入的核心目标,出台了支持油茶、脐橙、蔬菜、 烟叶、养蜂、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的意见方案,并按照每个贫困村100万元、每户贫困户不少于1万元的标准, 筹集了近3亿元产业扶贫资金,通过完善设施、技术培训、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土地流转以及与科研院所合作等,大力推行“公司 + 合作社(基地)+ 贫困户”的经营模式,鼓励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致富产业,让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同时,把电子商务作为推进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与阿里巴巴签订了农村淘宝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与邮政等机构合作建设农村e邮等电商平台, 在镇村建立了e邮服务站,让更多群众享受互联网的便利便捷,被列入了国家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试点县市。

以油茶产业为例,瑞金市具有种植油茶的资源优势,瑞林、冈面、万田等乡镇农民亦有种油茶的传统。 2009年,瑞金市曾被列为国家油茶产业发展试点县(市)。通过近些年的良种推广、低产改造,如今10余万亩油茶成为许多农民的“绿色银行”。

为巩固和扩大油茶产业发展成果, 瑞金市里确定了今年新植(改)2万亩的目标任务,并将创新经营机制,按照“谁造谁有”政策,鼓励和引导林农在责任山、自留山上种油茶,且允许继承和转让。同时,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利用国家油茶示范林基地项目资金,对新造高产油茶林给予300元 / 亩补助;定期组织技术人员、施工队伍和造林(育林)农户进行生产技术与施工管理培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推行标准化生产,引导经营者节约整地、栽培成本,并开展“一对一”技术帮扶和送科技下乡活动,指导林农正确生产经营;充分发挥市油茶产业协会的作用, 引导和扶持农民特别是专业大户,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建立健全油茶产业协会,推广“龙头企业 + 合作组织 +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油茶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油茶的产业化水平;引导各加工企业相对联合, 统一品牌,统一技术,保证产品质量, 打造“赣南茶油”知名品牌。

截止到目前,2015年瑞金市已完成新植油茶林7000亩,改造低产油茶林12000亩,力争通过发展油茶产业实现4000户贫困户脱贫。

“扶贫就要看真贫、扶真贫、 真扶贫,要确定扶贫对象,了解掌握他们的发展条件、发展愿望,结合贫困户的特点,因户施策,制订扶贫措施。”瑞金市扶贫和移民办主任曾能贵说,扶贫不能“大水漫灌”,而是要“精准滴灌”。

贫困户精准识别以后,瑞金改变以往“撒胡椒面”输血扶贫的做法,针对贫困户各个家庭情况,一户一策、明确目标、责任到人、限期脱贫,做到了有措施、有计划、 有步骤、有目标。

走进瑞金市沙洲坝镇洁源生态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只见有的村民在蔬菜大棚内采摘蔬菜,有的村民在西瓜大棚内施肥,有的村民在葡萄基地松土。而两年前,这里是出了名的贫困村。

看到记者,村民欧阳晋拉着我们直奔他家大棚,摘下小西红柿叫我们尝尝。他说,这些蔬菜是按标准化无公害种植的,市场非常紧俏,亩均年纯收入可达五六千元。

兴国县官桥千亩蔬菜基地

瑞金市壬田镇扶贫产业烟叶基地

欧阳晋夫妇以前除了种田外,偶尔也在周边打零工,生活无多大起色。 为了脱贫致富,他想依托毗邻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势,种植蔬菜产业,却苦于没有资金和技术。帮扶干部帮他联系到省里学习种植技术,又联系并落实了信用社的惠农信贷6万元。今年,他种植了8亩大棚蔬菜, 纯收入可达4万元以上。如今,洁源村像欧阳晋这样的贫困户,在干部和扶贫政策的支持下,都有了自己的致富门路。

精准扶贫,扶真贫、真扶贫,瑞金市在推进扶贫攻坚过程中,还精准运用干部入户、农户入社、土地入股、 龙头带动、产业联动、项目推动等方式, 使贫困村发展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贫困百姓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编后记:一路采访、一路观摩、 一路思考。在江西,精准扶贫改变的还有扶贫方式——换“穷”业、兴“富” 业,让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穷人能人都跟着产业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

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党组书记、 主任章康华多次强调,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离不开优势高效产业的支撑。特别是促进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发展,产业扶贫将“输血式” 转变成“造血式”扶贫,扶的是根本。谋划新形势下产业扶贫的科学发展, 打牢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基础,是现阶段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工作着力推进的重点。

在产业扶贫的实际工作中,江西省探索出“四位一体”产业扶贫到户新模式,即:选择一个好产业,提高产业化和专业化水平;组建一个合作社,提高社会化和组织化程度;设立一个风险补偿金,为贫困农户发展产业提供贷款,综合贴息、保险和直补等手段来破解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不足问题;创建一个部门帮扶的新机制, 形成各部门共同扶持移民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其中设立风险补偿金已和省财政厅等4家单位联合印发了产业贷款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在全省特困片区县和水库移民大县中选择27个县 (市、区)进行试点,探索在财政产业扶贫资金中安排产业贷款风险补偿金。

产业选择方面,江西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在本县(市、区)重点发展的优势高效主导产业中选择一个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以保证产业发展成功。

在资金安排方面,江西省加强省财政专项安排重点扶贫攻坚县每县每年10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的管理,支持贫困村发展特色扶贫主导产业,夯实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基础。明确产业扶贫资金必须扶贫扶弱,集中支持贫困村群众可以直接参与并能直接受益的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营组织的发展。

据了解,为在全省开展好扶贫和移民产业发展,2015年,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先后与省财政厅、省农业厅、 省农信社、中国人行南昌支行等多部门研究,出台了完整的政策文件,并将文件汇编成《扶贫和移民产业发展理论实践与政策指导》,供各地学习并执行。

在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强力推动下, 如今,全省已发展蔬菜、茶油、茶园等一批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大量因地制宜的产业蓬勃发展,贫困村的落后面貌正被改变,贫困群众收入稳步提高。

绿色产业扶贫 篇8

一、试点、背景

1. 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要求

新扶贫开发纲要中明确提出: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因地制宜进行扶贫试点,创新扶贫开发机制。

2、“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的启示

该县原有“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群众解决了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发挥了相应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在试点摸索过程中,存在识别比例低、资金分散、认识有偏差、产业开发积极性不高,难以发挥资金的帮扶带动效应。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改革势在必行。

3、农民脱贫致富的需要

通过对全县生猪产业发展历程深入调研分析,发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解决了企业农户“卖难、买难、增收难”的市场瓶颈,生猪产业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明显。由此启示:产业扶贫到户是能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渠道。

二、试点基本情况

1、制定了改革试点方案

在经过充分调研考察和征求意见后,全县制定了《洞口县产业扶贫到户实施方案》。试点分为一般项目村和金融扶持村。

2、扎实开展了改革试点工作

2013年,全县选定楠竹、生猪、蔬菜三个产业进行重点扶持,由湖南旺正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花园镇泡桐村建立了万亩楠竹示范基地,洞口县肉食冷冻有限责任公司在洞口镇双联村建立了万头生猪养殖示范基地,湖南雪峰山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在高沙镇马安村建立了1500亩蔬菜种植示范基地,3个基地覆盖贫困人口500户1370人,占总人口的26%,其中直接帮扶482户1328人(含入股分红114户375人),委托帮扶18户42人。

三、试点主要做法

1、科学选定产业和试点村

按照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相结合、有龙头企业带动的原则,确定生猪、楠竹、蔬菜作为试点产业。

按照试点村的8个基本要求,将村级班子团结有力、愿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产业基础条件好、符合“一村一品”要求、有一定连片开发规模、群众致富愿望强烈、与对口扶贫龙头企业有合作协议、有销售保障和技术支持的花园镇泡桐村、洞口镇双联村、高沙镇马安村列为首批试点村。

2、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动改革试点工作

一是提供组织保障。

洞口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产业扶贫到户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提供政策保障。

洞口县政府相继出台了《洞口县产业扶贫方案》、《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强县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洞口县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细则》和《洞口县产业扶贫到户实施方案》,加大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财政和税收支持政策、收费优惠政策、用地优先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等。

三是提供服务保障。

对各种资本投资农产品加工项目,所办手续由县政务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免费全程代理。

四是提供资金保障。

县财政每年安排1150万元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对龙头企业的基地建设、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品牌培育等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和奖励,涉农项目和资金重点支持主导产业发展,特别是对扶贫带动效应明显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重点倾斜。同时,市政府、市扶贫办积极牵线搭桥,引进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金融资本参与试点。

3、准确识别扶贫开发对象

按照“应扶尽扶”的原则,突破以前扶贫开发对象识别率只有2.12%的标准。根据2300元的扶贫标准,在洞口镇双联村、花园镇泡桐村、高沙镇马安村分别按25%、31%、25%的比例识别出扶贫对象708人、245人、375人。

4、因地制宜,分类实施帮扶措施

(1)一般项目村:花园镇泡桐村

一是直接帮扶。全村建立了6种利益联结机制:①由村集中组织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资金统一用于楠竹低改,再由合作公司每亩补助60元。②公司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行情差时,保护价收购;行情好时,高于市场价的5%收购。③公司在村建加工企业并提供设备,村部管理,初加工后每根楠竹增收1-3元。④整合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公司出资新修村组道路2公里,林业部门修建林间小道4公里。⑤聘请劳务。初加工车间吸纳本村20名扶贫对象长期务工,总厂也在该村招收了20名工人。⑥与村分红,增加村级集体收入,村从加工楠竹中获0.1元/根的利润分红。二是委托帮扶。对该村外出或没有劳力的18户42人进行委托帮扶,18户村民委托村里有劳力的农户对楠竹进行低改,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资金和公司的补贴支付楠竹低改工资和其他成本,楠竹订单收入归18户农户所有。

(2)金融扶持村:洞口镇双联村和高沙镇马安村

一是直接帮扶。洞口镇双联村建立了6种利益联结机制:①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资金全部由公司免费为贫困农户提供母猪或仔猪。②扶贫办委托公司组织养殖技术培训;③公司与养猪户签订订单合同,行情差时,保底价收购;行情好时,高于市场价的5%收购。④整合资金加大扶持力度,扶贫、畜牧、科技等部门对大户进行生猪出栏补贴,公司对大户实行栏舍建设补贴。⑤聘请劳务,该村10名贫困农户在公司务工。⑥国家进出口银行已预审通过洞口县肉食冷冻有限责任公司2000万元的贷款项目,贷款全部用于基地建设。

高沙镇马安村建立了7种利益联结机制:①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资金全部由公司免费为贫困农户提供蔬菜种子、化肥及其他生产资料;②金融扶持,由洞口县富民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向洞口农商银行贷款200万元,雪峰山农业集团公司进行担保,所贷资金全部用于基地建设,由合作社使用偿还,农户不承担任何责任。同时,国家开发银行通过邵阳武陵山片区产业扶贫融资平台,对合作公司和合作社2500万元的贷款项目预审通过。③土地集中使用,合作社先期补偿村民土地集中使用费100元/亩。④扶贫办委托公司、合作社组织种植技术培训。⑤公司与种植户签订订单合同,行情差时;实行保护价收购,行情好时,高于市场价5%收购。⑥整合资金改善基础设施,扶贫、农业、交通、水利等部门对该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扶持。⑦聘请劳务,公司在该村聘请长期工15人,平时也聘请临工。

二是入股分红。高沙镇马安村114户375人全部以土地入股加入合作社,公司对合作社进行返利,社员分红。公司给合作社收购一斤蔬菜0.02元的手续费,每年合作社获返利近60万元,合作社在扣除管理成本后,剩余的全部用于社员分红。

四、成效

1、贫困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

通过直接帮扶、委托帮扶、入股分红三种方式,让试点村的1370名贫困农民人均年增收1238元,其中,花园镇泡桐村贫困农户人均年增收1633元,洞口镇双联村贫困农户人均年增收1288元,高沙镇马安村贫困农户人均年增收2058元。

2、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善

通过企业出资、其他部门扶持基地基础设施建设,3个试点村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得到了根本改善,增强了农业产业发展后劲。

3、促进了扶贫产业发展

通过企业发展基地规模、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拓宽销售网络、对产品进行深加工等方式,提升了农业科技水平,完善了市场流通体系,推进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有效促进了扶贫产业发展。

4、示范带动作用显现

在三个试点村的带动下,周边村民纷纷要求与企业签订订单合同,发展产业。花园镇泡桐村带动周边4个村进行楠竹低改20000亩;洞口镇双联村带动周边5个村发展生猪养殖大户180余户;高沙镇马安村带动周边3个村发展蔬菜种植面积5000余亩。

5、壮大了扶贫龙头企业

扶贫龙头企业依托政策扶持和基地发展,规模逐渐壮大,收入明显提高。2013年湖南旺正新材料有限公司新建了1个深加工车间4条生产线、1个初加工厂;洞口县肉食冷冻有限责任公司新建5000吨肉丸火腿肠生产线1条;湖南雪峰山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建了一个40000吨果蔬气调保鲜库。

五、存在的困难

在实施改革试点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1、政策障碍。

“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资金要求“打卡到户”,改革试点却只能用于产业开发,委托公司运作或参与基地建设,最后以分红、利润或生产资料等形式间接获得,这有悖于“打卡到户”的原则,监管部门会认为这是违规使用资金。

2、观念障碍。

一方面,“两项制度”先前的“直接打卡”到户方式,导致部分基层干部、扶持对象错误地认为这是对贫困户的政策性扶持资金,忽视了帮助扶贫对象发展产业的要求。另一方面,乡村干部认为产业扶贫到户方式很好,但因统一集中使用“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资金,只能少数试点村享受,担心村与村之间工作难以协调,会引起更多的矛盾。

3、对扶贫龙头企业扶持不够。

目前,扶贫部门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大,政策不明朗,也不敢大胆扶持。

4、贷款担保风险。

在金融扶持村,企业为村民进行贷款担保,所贷款项全部用于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资料投入,收益一下难以实现,存在一定的政策和市场风险。

5、扶贫部门工作量和风险显著增加。

“产业扶贫到户”使扶贫部门工作量成倍增加,既要帮助农户选准产业,又要帮助农户与企业对接,监督企业履行承诺,规避市场风险。可农业产业生产周期长、风险大,一旦市场或企业出现问题,就会引起较大矛盾。

六、思考与建议

产业扶贫到户是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扶贫部门帮助贫困农户脱贫的捷径和主要职能之一。

1、产业扶贫到户资金应明确多途径多种形式到户,而非单一的“打卡到户”。

产业扶贫到户必须要有农业企业参与,采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这样才能实现农产品加工、转化、增产、增值,增收,增强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企业为了满足标准化生产要求,向基地贫困农户免费提供的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等到户形式应得到认可;实行差别化扶持时,收购扶持对象的产品高于市场价部分也应确认为到户形式。当然,所有到户形式须得到农户认可。在顶层设计中到户形式可明确多种,而非单一的现金到户。

2、要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的扶持。

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产业扶贫到户中要为基地建设垫资,免费提供技术和生产资料等,承担了市场风险。只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产业扶贫到户才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因此,扶贫部门应加大对扶贫龙头企业技改、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的贴息扶持力度,使企业在产业扶贫中也得到发展和壮大。

3、允许到户资金可以用于企业为基地村民贷款担保的反担保资金。

在产业扶贫到户过程中,有些基地需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资料投入,到户资金全部投入仍然缺口较大,扶贫对象户又无法从金融机构贷到款,需要企业为他们提供担保,企业存在一定的金融担保风险。为降低风险,增加农户的责任性,在制度设计上可考虑允许将到户资金作为反担保资金使用。

4、加强扶贫部门自身建设。

绿色产业扶贫 篇9

按照省、州统一部署,凉山州蚕业管理局驻村帮扶点是在远离会东县城60多km、四面环山、地势偏僻的新街镇红岩村和增产村,一直以来,由于受交通、信息、观念及技术等因素影响,当地老百姓产业优势不突出,致富门路少,贫困户超过两村总户数的10%,55户贫困户中从事栽桑养蚕的有35户,受房屋条件、生产设施及养蚕技术等影响,大部分贫困户养蚕量小,单产不高,效益不好,蚕桑产业在家庭经济收入中所占份额较小,难以担当产业扶贫的重任。面对现状,结合当地蚕业发展优势和特点,凉山州蚕业管理局借助驻村扶贫工作的深入开展,在“四大”举措上激活贫困户产业“造血”功能。

规划引领,坚定蚕农发展信心。结合两村蚕业发展现状和潜力,同地方党委、政府一道共同编制了红岩、增产两村蚕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通过三年努力,在政策、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改善养蚕条件,提振蚕农信心,力争把蚕桑产业发展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脱贫奔康的主导产业。

技术培训,引导蚕农科技兴蚕。针对两村养蚕技术缺乏,单产、质量、效益不高等实际困难,蚕业局依托驻村技术人员分期分批开展技术培训,发放技术资料和养蚕手册,在管桑护桑、小蚕共育、大蚕饲养、消毒防病、上蔟管理等环节中跟踪服务,现场指导,引导蚕农细化管理,规范操作,把科技兴蚕贯穿于生产全过程,起到了良好效果。春夏两季红岩、增产两村养蚕727张,产茧655担,蚕农售茧现金收入119.62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产增收成效显著,增幅均超过10%。

示范带动,培育大户典型示范。为引导建卡贫困户树立蚕业发展信心,加快脱贫奔康步伐,先后在两个村35户养蚕贫困户中确立了8户示范户,其中6户为科技示范户,重点以桑蚕新品种、养蚕新技术示范推广为突破口开展蚕业科技示范;2户为养蚕大户培育户,以规范化种植、标准化饲养为突破口,培育年养蚕15张以上、年收入3万元以上,在贫困户中起良好带动作用的养蚕大户。

绿色产业扶贫 篇10

一、产业扶贫催生了一批贫困户脱贫致富

“十五”、“十一五”期间,国家逐步加大了对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扶持力度,各地用足用活用好国家的扶贫政策,采取实施产业开发项目、对辐射面广辐射作用强的项目贴息补助、发放小额贷款等方式,扶助了一批产业的发展,许多贫困群众从中受益,一些贫困群众因此走上致富之路。江西永丰县同其他地方一样,实施产业扶贫,催生了一批脱贫致富的典型。在实际工作中,永丰县做到三个相结合。一是与县里的产业布局相结合,形成扶贫产业带。根据县里的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对油茶、食用菌、白茶、烟叶等布局在贫困地区的产业进行扶持,从而使永丰成为江西省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最大的白茶生产基地。二是与开发当地资源相结合,形成产业链。陶唐乡园内村各项条件都较差,但具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这些年来,该村将财政扶贫资金用于平整土地、架设用电线路、组织贫困户到福建等地考察学习,帮助群众筹集办起了24个石灰高炉,带动170余名贫困群众直接从事石灰生产,近千名劳力从事与石灰有关的工作。作为“十一五”重点村,石灰生产的发展不仅使其产生了百万元户,更重要的是带动全村群众脱贫致富。三是与扶持传统产品相结合,形成传统产业。白莲是君埠乡空坑村的传统产品。受各种因素影响,前些年面积不增反而下降。近年来,该村利用扶贫资金,为种植户免费提供莲种,2009年净增400亩,使全村白莲种植面积达1200亩,全村80%以上的农户种植白莲,大部分贫困户因种植白莲摆脱了贫困,并且辐射到周边的上固乡章田村贫困户种植120多亩白莲。

二、产业扶贫面临不少困惑

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产业扶贫政策使不少贫困户摆脱了贫困,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总体上产业扶贫的效果还不是很大,有的甚至还处于示范点阶段。具体表现为:第一,已形成产业规模的村少。从永丰的情况来看,26个“十一五”扶贫重点村中,真正形成一定产业规模的村只有8个,占35%,绝大多数重点村尚处于无产业或产业规模不大的状况。第二,辐射作用不是很强。与永丰县非重点村的产业规模相比,重点村形成规模产业的过程中,或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之后,其辐射和带动作用没有非重点村大。陶唐乡园内村石灰产业发展很快,规模也不小,但具有不可复制性。君埠乡空坑村的白莲也只是辐射到周边个别村。

三、产业扶贫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扶贫要求的指导性,使产业扶贫弱化。目前的扶贫工作,实施整村推进是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无疑是根据目前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正确选择。而整村推进的六大建设中,第一项就是“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前,在有关扶贫开发的要求中,对产业化扶贫也提出了具体意见,但具体落实起来,一般都会把整村推进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选。二是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性,使产业扶贫边缘化。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农村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扶贫重点村在各个方面与其他村相比,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尤为迫切,所下拨的扶贫资金用于修路、修渠等成为不二的选择,而对发展产业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三是扶贫资金的有限性,影响了扶贫产业的发展。尽管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重点村不二的选择,但在每年编制项目时,扶贫部门都要把编制一定的产业项目作为硬性规定。但是由于扶贫资金有限,投入产业项目的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目前,国家每年对重点村的扶贫投入一般为10万元左右,五年共50万元。单纯就50万元的绝对数来看,是很大的,但与重点村必须搞的基础设施建设来比照,仍然是不足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每年每个村都要拿出10%的资金用于扶持产业的发展,也就是说在一个重点村,每年拿出一万元来扶持产业的发展,这也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四是扶贫资金的普惠性,约束了扶贫产业的发展。目前,整村推进的资金带有普惠制的意义,在普惠制的大前提下,要对某个典型、某个贫困户来做特别扶持,相对比较困难。

四、加大对产业扶贫的倾斜

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产业扶贫应成为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

第一,制订重点村的产业发展规划。各地应该组织力量,花大力气对重点村的产业发展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产业发展方面要与当地产业布局要求相结合,与当地资源利用相结合,与产业基础相结合,与群众意愿相结合。在制订规划的过程中,要让当地群众广泛参与,通过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多方论证等途径使规划既有科学性,又有实用和有效性。规划要明确产业发展的方向,五年内要达到的规模,每个年度要达到的效果等。

第二,指导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扶贫部门要将工作精力从整村推进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转移到指导重点村的产业发展上来,用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来衡量、考核重点村的整村推进工作。采取资金随着产业走的方法,在保证每年重点村得到基本的产业扶助资金的同时,设立产业发展奖励基金,对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的好、产业发展实际效果好、产业壮大的快的重点村给予资金上的重奖,调动各地尤其是重点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湖南“四跟四走”推进产业扶贫 篇11

为了推进产业扶贫,湖南探索出了“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路子: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湖南省扶贫办主任王志群认为,应坚持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相结合、将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与扶贫对象自身特点相结合,鼓励扶贫经济组织与贫困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三种帮扶方式,实现贫困农户稳定增收。

中央农广校召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座谈会

近日,中央农广校在京召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座谈会。会议交流了各地加强农广校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研讨了《关于贯彻落实健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定向培养职业农民的意见》(讨论稿),研究部署了新阶段农广校与定向培养职业农民相适应的职能建设、条件建设和能力建设的举措与机制。

会上提出,定向培养职业农民,核心是围绕职业农民本身的性质、特点、规律进行精准培育。当前农广校体系建设要突出抓好四个方面重点工作旨在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目标、内容、方式和效果的全方位精准。

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明确农广校培育基础工作、教育培训资源统筹和认定管理等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农广校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门机构的主体作用。二是探索统筹机制,建立“专门机构+相关资源+市场主体”大体系。坚持开放的大体系观,集合一切资源,创新机制模式打造资源集合平台。三是加大条件建设,筑牢工作基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县级农广校设置标准,开展标准化县级农广校创建活动,创建与培育职业农民职能相匹配的示范学校。四是强化“三个能力”,提升履职水平。充分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决策参谋、技术支撑和政策执行等公共服务职能,配合农业行政部门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础工作,不断提升“服务政府的支撑能力”。

绿色产业扶贫 篇12

一、加强领导,明确目标,科学制定产业扶贫发展规划

广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工作,把产业当作扶贫开发的重头戏来抓,组织各相关单位成立了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并由县扶贫和移民局牵头,制定出台了《广昌县产业扶贫开发发展五年规划(2008年-2012年)》,明确提出了将产业扶贫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该县每个产业都安排了一位县级领导挂帅,由县级主要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具体抓,这样即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合力,为产业扶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全县形成了莲、烟、药、菌、果等五色缤纷的产业格局。

二、拓宽思路,探索机制,积极推动产业扶贫工作向前迈进

1、“公司+基地+农户”扶贫模式。

近年来,广昌县把扶持龙头企业作为发展壮大农业特色产业的重点来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探索并实践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扶贫开发模式。在扶持白莲产业发展方面,该县采取扶贫贴息贷款的方式,重点扶持了莲香食品、成启食品等企业。广昌县莲香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白莲深加工的企业,以前只生产销售白莲藕粉、莲籽,通过扶贫部门和其它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为其争取到了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利用以前不被农户看好的荷叶成功开发出了具有保健功能的荷叶茶系列产品,产品畅销江浙沪市场并远销东南亚、日本等地。荷叶茶产品的成功开发,进一步延伸了白莲产业链,提升了白莲附加值。如今,公司在千善、尖峰、赤水、塘坊、杨溪等8个乡镇均建立了万亩白莲生产基地,参与农户达2000余户,带动贫困农户3000余人。

2、“合作社+基地+农户”扶贫模式。

近年来,该县按照“立足基础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引导、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一村一品”建设蓬勃发展,大力探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扶贫新路。目前,已发展白莲、烤烟、食用菌、泽泻等“一村一品”村12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为基础,涉及种植、养殖、农机服务、农副产品加工等多个行业。“一村一品”专业村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中介,依托地域优势,延伸合作链条,促进产供(加)销一体化,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在壮大“一村一品”产业规模的同时带动更多人致富。旰江镇下兰村是白莲“一村一品”示范村,2008年3月,在县扶贫和农业部门的指导下,该村60户农民注册成立“蓝天白莲”生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五统一”方式管理运行,即“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防病杀虫、统一销售、统一收支和盈余分配”,为当地莲农架起了一座致富金桥。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下兰村白莲面积由2006年的不足300亩发展到如今的600余亩,种莲农户发展到276户,对外销售莲种年逾220万株、荷叶6万公斤,种莲农户户均增收1800多元。2009年该合作社被评为全省示范专业合作社。目前,广昌县共扶持发展白莲生产专业合作社13家,带动了全县农户近万户。

3、“科研机构+基地+农户”

扶贫模式。以“科研机构+基地+农户”的模式实施产业扶贫是我县的另一大特色。为扶持壮大白莲产业,我县成立了白莲科学研究所,投入1500万元建起了白莲科技博览园。几年来县扶贫部门投入白莲科技扶贫资金260万元,用于扶持白莲良种培育、良种推广、科技培训等。县莲科所通过航天搭载诱变育种,成功选育了太空莲36号等系列新品种,将白莲单产由30-40公斤/亩的水平提高到了80公斤/亩的水平,高产的甚至达到120公斤,大大提高了农户种植白莲的积极性。该县还将白莲新品种向全县推广,在全县建立起了6.5万亩的绿色食品白莲标准化生产基地,良种覆盖率达100%。2010年,全县白莲总产达5200吨,产值达3.4亿元,莲农实现收入近1 800元,人均增收420元,直接带动了农户1万余人,其中贫困农户近3000人。在茶树菇产业的发展上,该县依托抚州润德真菌研究所在甘竹镇建立了200万筒的生产示范基地,用于推广茶树菇液体注入接种法,辐射带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农民的致富步伐。据该公司介绍,通过液体注入接种法,在菌种分离、母种提纯上可大大节省人工费用,减少杀菌液的污染,使原来用固体接种法所需的1个半月时间缩短为7天左右,变一年一季为一年四季均可生产食用菌,大大提高了食用菌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4、“协会+基地+农户”扶贫模式。

近年来,随着该县白莲、食用菌、烤烟等产业的迅速崛起,出现了跨地域发展、外向型经营的产业布局。为更好地服务于产业发展,该县因势利导,根据“产业相近,地域不限”的原则,打破乡镇、村委会及村民小组的界限,结合产业布局,建立起白莲协会、烤烟协会、食用菌协会、油茶协会等65个产业协会,通过产业协会促进扶贫开发。广昌县旰江镇下湖村是“茶树菇”一村一品生产基地。2006年该村只有几户人家试种茶树菇。为扶持壮大茶树菇产业,在村支部书记揭友毅的组织引导下,该村成立了茶树菇产业协会,并积极争取到省外专局扶持,5年来共获补助达30万元。该村一方面对加入协会的新菇农建大棚按10元/平米进行补助,最多一户补助达8000元;另一方面,由县扶贫办聘请茶树菇生产大户曾小明当老师,把科技培训班办到村委会和菇棚生产基地。会员邓家燕自从学会种植技术后,连续几年种菇15万筒,年收入达9万元,不但培养了两个儿子读大学,还建起了一栋3层楼的别墅,生活过得美滋滋。甘竹镇则按照“民办、民管、民治”的原则,把“一家一户”单打小闹、分散生产经营的烟农组织起来,通过协会带农户的方式,有组织地带领烟农闯市场。烟农的补助金、贷款、育苗、缴费和销售等事项全由协会统一管理,这样既节约了经营成本和时间,又增强了农户的抗风险能力。

5、“互助资金”扶贫模式。

为缓解农村困难群众创业“贷款难”的问题,加快贫困地区农民创业脱贫致富步伐,广昌县按照政府配股、农民入股的形式,大胆创新了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模式,建立了“贫困村扶贫互助社”。目前,已在上凡、甘竹、小港、赤岭、官庄5个村设立了“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每个村安排扶贫互助专项资金15万元,同时鼓励农民自愿入股,建立“贫困村扶贫互助社”,为生产资金短缺者提供资金帮扶服务。通过一年的运作,该县入社农户数已达266户,其中贫困户86户,发展互助资金总额80.19万元,发放互助资金75万余元,实现产业增收260多万元。长桥乡上凡村利用互助资金帮扶种烟户18户、茶树菇种植户3户。草塘村小组的揭多发,几年前的一场大火把其房屋及家产全部烧光了,揭家成了全村有名的贫困户。今年他向村里申请互助资金1.5万元,种烤烟39亩,年纯收入3万多元。高排小组的李冬荣本来只能种12亩烤烟,因借助互助资金5000元,租用烤房和购买烟苗,现在可种植烤烟22亩,纯收入达1.6万元,比计划增收7000多元。

6、贷款贴息扶贫模式。

广昌产业多,规模大,为尽可能地提高扶贫贴息贷款的效益,该县从众多的产业中选择了富县富民的烤烟产业作为贴息的主要对象予以重点扶持。小额信贷扶贫资金的投入,切实帮助贫困群众解决了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烤烟的积极性,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10年,全县共发放小额扶贫贷款52万元,覆盖农户1350户,实现年产烤烟5.092万担,产值4000多万元,利润1600多万元,烟农户均增收6000元。

三、创新形式,强化培训,提高农民产业增收能力

上一篇:外伤性青光眼下一篇:企业社会责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