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共8篇)
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 篇1
压力又称紧张或应激, 是某种事物对人的生理或心理造成的一系列紧张反应状态[1]。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疗保险制度、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 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 医疗维权意识越来越强。儿科护士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压力过大不仅影响护理的工作质量, 还会给护士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所以找出压力因素并予以疏导, 对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和确保护理质量, 减少医疗纠纷显得十分重要。现将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和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总结如下。
1 影响儿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压力因素
1.1 护理服务对象的特殊性
儿科病种多, 病情变化快;患儿自主语言能力差, 交流困难;家长缺乏疾病及护理的相关知识。这就要求护士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敏锐的观察能力, 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
1.2 社会因素的压力
1.2.1 家庭结构的特殊性
目前我国大多数家庭都属于典型的421家庭结构 (即4个老人, 2个大人, 1个小孩) , 1个孩子生病, 多个大人各抒己见, 护士既要顾全大局, 又要当好协调者, 不仅增加了工作量, 也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1.2.2 家长对儿科护士的期望值增高
高水准的技术要求是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的主要因素。面对各项护理操作, 患儿恐惧、家长紧张, 要求一针见血、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操作一旦失败, 轻则抱怨不断, 要求换人, 重则恶语相加, 甚至殴打护士, 常常给护士带来身心创伤。
1.2.3 家长知识缺乏
家长来自社会各阶层, 文化修养和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对医院的规定、工作程序不理解、不配合, 对疾病的认识不足, 对治疗护理工作的认知不一。到医院后迫切希望病情很快得到控制和缓解, 治疗护理即时见效, 否则就会质疑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技术水平, 给护士造成负面的心理负担, 久积成疾。
1.3 专科技能高要求的压力
儿科护士多为年轻护士, 资历浅、工作经验不足, 专科知识和操作技能不熟练, 精神紧张时往往影响操作的正常发挥而产生焦虑、内疚等心理。缺乏自信心影响了儿科护士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 从而产生自卑感的心理压力[2]。
1.4 繁重的工作量
随着护理理念的转变和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 护士的工作量与日俱增。而儿科护士相对成人科室的护士付出的劳动常常要高出几倍。小儿发病急、变化快、病程短、周转快, 加上护理人员编制不足, 频繁轮班, 三班倒生活无规律, 使人体生物钟紊乱, 影响了家庭和社交生活。除此之外, 资深护士还承担着实习、进修、转科新进护士的带教任务, 而低年资护士又要面对院内的各项考试、考核、职称晋升等竞争压力。
1.5 投诉机制的影响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医院实行零投诉管理机制。稍有不慎, 如家属对收费标准的不理解, 对坏境设施及护士的操作技术不满意, 甚至有人故意刁难, 认为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不好而盲目投诉, 让护士有苦难言, 过度压抑的心情得不到释放, 不但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还挫败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1.6 个人价值观与社会地位不相符
儿科护士的工作繁琐辛苦, 责任心重, 风险大, 加之缺乏完善的社会支持, 社会上仍有大部分人对护理工作存在误解和偏见, 护士自身的职业价值得不到体现;而且, 目前护士在医院中、社会上的地位低, 晋升和继续深造的机会少, 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低, 使护士在心理上承受很大的压力。长此以往, 导致护士自我评价降低, 产生失落感、挫败感, 缺乏成就感和幸福感[1]。
2 心理健康的维护
2.1 培养职业道德
通过岗前培训, 年长护士的言传身教,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 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 深刻体会护理抢救工作的重要性, 激发主观能动性。多用换位思考的方法, 站在患儿家长的位置思考处理问题, 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2.2 加强医患沟通
认真学习沟通技巧, 合理使用沟通语言, 掌握适宜的沟通时间及恰当的方式。必须从入院开始对患儿进行全面评估, 最大限度的满足患儿要求, 重视与患儿的肢体语言的交流, 如微笑、抚摸等, 可缩短与患儿的心理距离, 恰当的食物、玩具、鼓励和表扬对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很重要。护士要有换位思考和宽容的理念, 耐心解释, 取得家长对治疗护理工作的主动接受和配合, 这样才能更好的工作。
2.3 努力提高业务水平
护士应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提高技术水平。只有具备丰富的知识, 娴熟的技术, 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 统筹安排作息时间, 培养广泛的兴趣与爱好, 学会休闲、忍耐, 合理的情绪宣泄, 提高自身修养和心理承受力。
2.4 实行柔性管理
在管理工作中, 护士长应加强与护士的沟通和交流, 注意倾听护士的意见, 关心护士的学习和生活, 努力创造和谐, 美好的人际关系。充分肯定护士的工作成绩, 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 营造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实行弹性排班, 给每个护士最大的照顾, 使护士能更好地协调家庭、生活与工作的关系, 满足其心理、生理、社会等多方面的需求, 解决护士的后顾之忧, 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3]。
2.5 良好的团队精神
采取分工合作的工作方式, 在管好自己病人的前提下, 互相帮助, 共同完成本班所有的护理工作, 这样不但不存在分工不均, 反而会形成一种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 有助于减轻精神压力。
2.6 稳定儿科护理队伍
医院应尽可能保持儿科护士队伍的稳定性, 加大对儿科护士教育的投入, 使其知识理论推陈出新, 操作技能精益求精。适当提高工资及福利待遇, 精神上多给予鼓励和肯定, 增强护士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减少护士的调科率和离职率。
综上所述, 由于儿科护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决定了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很大。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减轻压力,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护理管理者应充分利用激励机制, 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使护理人员善于应用各种方式来缓解工作压力, 从而稳定护理队伍, 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刘玉琳.ICU护士压力研究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 (6) :801-802.
[2]何丽英.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缓解对策[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7, 27 (1) :48-49.
[3]姚宁, 田素英.护士长柔性管理干预对提高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1, 30 (3) :443.
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 篇2
【关键词】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自我心理调控法;分析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52-02
精神科是临床医学上一个非常特殊的科室,该科室主要治疗精神障碍和精神失常的患者,而精神科护士需经常面对这些病人,其精神时常处于紧绷状态。同时,精神科护士也需要面对上班不规律、工作时间长、人力配置不足、劳动强度高等情况,该些压力都会造成精神科护士心情压抑,形成职业倦怠现象[1]。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探究出自我心理调控法,其能让个体充分了解自我和科学合理地评定自我,调节自身内心的情绪,保护自己身心健康,进而满足社会的发展。现针对已选择的92名精神科护士进行研究,使用调查方法了解护士职业倦怠的因素,提出相对应的自我心理调控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的92名精神科护士进行研究,其中女性护士具有67名,男性护士具有25名;年龄分布区间为21-42岁,平均年龄为32.2±2.7岁。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年限为2-23年,关于护士的职称:34名护士,47名护师,11名主管护师。护士的学历程度为23名中专,31名大专,38名本科。92名精神科护士均了解该研究事情,并且同意作为被研究对象。
1.2 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原因 根据临床调查发现,造成精神科护士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因素为①工作环境:护士周围均属于精神状态失常的患者,工作过程中长时间得不到与正常人沟通,则极易引起内心的郁闷和压抑。②工作内容:由于护士需帮助精神病人进行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给药护理以及工娱治疗,而护士经常受到不同程度的殴打、谩骂、吐痰、掐颈、泼水等意外伤害。③工作时间:护士属于一个劳动强度非常大的行业,并且上班属于三班倒轮岗,正常生物钟打乱,则容易导致护士长期属于疲惫状态,心理处于压抑状态。
1.3 解决职业倦怠的方法
1.3.1 课程指导方法 把被研究的92名精神科护士分为四大组,每组的成员为23名,每周定期进行两个小时的指导解压,持续时间为五个星期。聘请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讲师帮助护士们进行学习和指导,讲师也可为知识渊博的主任或者护士长。每周学习和指导一个阶段,每个新阶段开始时需进行回顾上一个学习阶段。①了解阶段:向护士发放专业心理咨询师编著的《自我心理调控法》教材,首先让护士了解自我心理调控法的详细内容,然后心理咨询师针对该教材内容进行指导和传授,让每一名护士均明白自我心理调控法的作用。②熟练阶段:心理咨询师可根据上阶段教导的内容进行回顾,抽样检查护士的熟悉程度,同时各护士进行自我解读时,其他护士可进一步加深记忆[2]。③记忆阶段:于记忆阶段学习前进一步回顾上阶段的学习内容,让护士于熟练的根基上进行反复记忆,最佳的效果为护士可离开教材进行自我背诵。针对部分护士记忆较差者,心理咨询师可传授记忆方法。④使用阶段:按照《自我心理调控法》教材的内容,心理咨询师可设计多个现场运用情境,请各个护士演绎情境中的具体内容,经过人为的现场表演,演绎自身的工作环境、氛围以及心理变化,传达自我心理调控法的作用,最后心理咨询师进行最后的评价,指导护士解决心理难题。⑤最后阶段:开展一次全体性的心理辅导大会,由护士自己提出心理疑惑,然后心理咨询师进行解答,启发护士如何面对工作上遇到的问题,让护士积极地面对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1.3.2 自我心理调控法的实际方法 ①自我排除压力:护士于下班时间可进行表达、发泄、倾诉、运动、购物等方法排除自己的压力,或者使用计算机网络转移自己的心理压力,将自身的感受发表到豆瓣、空间、微博和微信上,进而获得更多人的鼓励和支持。②适当的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属于日常生活中所需面对的事情,根据对方立场进行思考,感受不同角度所带来的困难。所以,针对患者无意识的攻击需宽容地对待,适当的换位思考可了解更多的人,同时也能缓解自己的心情。③增加自身的兴趣爱好:虽然护士的工作非常繁忙和复杂,但生活的品质决定在自己的手中。护士可尽力利用一点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促使自己的业余生活更加缤纷多彩。④提高医院和社会的支持:针对职业倦怠的精神科护士来说当心情极度压抑时,如果医院或者社会群体给予适当的支持鼓励,护士会重拾信心,积极地面对工作和生活[3]。⑤饮食疗法:护士于精神疲惫时食用一些零食,例如:巧克力、樱桃、橘子、香蕉和葡萄等。据德国营养学家证明,巧克力于大脑中排除复合胺,能让人感觉到心情愉悦。而香蕉富含生物碱,可刺激人的神经,进而提高精神。⑥放慢节奏:由于城市发展较快,人们长期处于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所以护士可适当调整自己的节奏,坚持松紧有度的工作和生活。⑦自我暗示法:当护士自我处于一种较为疲倦的状态时,适当地进行自我暗示和自我鼓励,不断地称赞自己的工作,积极地面对困难。例如:护士可提醒自己努力工作后就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⑧确保工作环境整洁:医院属于护士长期工作的地方,所以针对自身所处环境,需注意保护和确保环境卫生,良好的工作环境卫生才能促进工作效率,避免疾病的产生[4]。
1.4 评定指标 调查问卷使用中文版M氏职业倦怠量表进行研究,处于职业倦怠的评标标准为去人格化≥8分;个人成就感≤24分;情感衰竭≥27分。倘若护士的去人格化和情感衰竭小于标准值,则代表维护措施有效;个人成就感大于标准值,则表示维护措施效果显著。反之则无效[5]。
2 结 果
92名精神科护士经过自我心理调控法的指导以及自我调节的方法后,于去人格化、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效果较为明显,见表1。
3 结 论
护士的工作内容和职业特征导致了普遍出现职业倦怠,由于我国长期处于护士紧缺的局面,而职业倦怠则加剧了护士流失的速度。所以,医院和社会需广泛重视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问题,积极寻求更多的维护措施,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自我心理调控法可以让护士能够更加了解自我,准确地评价自我和工作内容,积极地调节内心情绪,进而保护自身的健康,更好地服务患者和社会。经过92名精神科护士研究发展,自我心理调控法又能有效地解决护士的心理问题,缓解职业倦怠状况,并且容易操作,所以值得同行之间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邵翠萍,王建芳,寿棘,毛青英,余丽霞.激励化管理应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0,9(3):187-189.
[2] 黄蔷薇,张靖.加强自我心理调控改善护士职业倦怠[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2):10-12.
[3] 陈彩平,林如珍,林敏.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的调查与分析[J].大家健康,2013,7(4):175-176.
[4] 李家凤,赵荷艳,赵小雪.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及心理维护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7):2196.
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 篇3
1.1 来自职业方面的压力
护理工作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兼顾的工作。随着人们对护理工作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及专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及各种考核, 都要求护理人员不断的学习来提升自我, 这就给护士造成了智能上的压力;加上护理工作是由大量的平凡、锁碎、繁重、重复的技术操作和护理生活所组成, “三班倒”的轮换工作制扰乱了护士身体生物钟节律, 床护比例的的严重失调导致长期超负荷的工作, 造成了护士心力和体力的过度透支, 使护士无暇顾及患者及家属的心情, 常常导致患者的不满, 出现护患关系紧张;另外, 重复、乏味的工作也使护理人员对护理工作缺乏信心。
1.2 来自特殊工作环境的压力
护士的工作所面对的是千差万别的病人, 每一个病人都有不同的心理和对护理工作的要求, 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需要不断改变自己来满足不同病人的需求。有时会因为有些病人和家属的不理解或患者因身患重病, 常常把暴怒的不良情绪向护士发泄, 导致护士工作受挫, 出现烦躁、易激动、抑郁等心理失衡的现象。这样, 更加重了护患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影响护士的情绪和自制力, 致使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应激源”的环境中。护士工作面对的是有生命的个体, 有时会因为工作中的小小失误或差错都可能给病人的生命造成威胁, 这样也给护士产生一种紧张感, 且长期复杂而又高度紧张的护理工作也容易导致护士们身心疲惫, 失去对工作的热情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更易导致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和护患冲突的产生。目前, 血源性疾病如乙肝、艾滋病及性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呼吸道疾病如肺结核发病率很高, 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密切接触病人的皮肤、血液、大小便等, 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危险性, 也加重了护士焦虑恐惧的心理。另外, 在工作中必须面对“生离死别”的场面, 更加重了护士的心理负荷。如此的循环, 护士的心理压力必然加大。
1.3 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
在家庭中, 护士也要当好贤惠的妻子、慈祥的母亲、孝顺的女儿, 由于护士的工作性质, 使护士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顾及家庭。这就可能会受到家庭成员的责备和不理解, 出现家庭关系不和睦而更加重了护士的心理负担, 导致护士经常把来自家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去, 感到工作疲乏难以适应, 产生抑郁、焦虑情绪。而且, 护士还要承受因怀孕、分娩、月经、更年期等生理变化而出现的心理问题。
1.4 来自社会的压力
护士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白衣天使, 在对患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 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 更需要认真耐心的护理精神。但社会上绝大部分的人重医轻护, 对护士持有偏见, 护士为病人付出辛勤的劳动, 有时得不到社会的公平认可, 甚至有人还认为护士就是所谓的“高级保姆”, 鄙视护士为病人所做的生活护理工作, 使护士的工作成绩得不到社会应有的尊重, 使护士产生情感脆弱、自卑等心理。再加上职称评定、进修、经济收入等问题上的不尽合理, 使她们不能从工作中充分体验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会使护士心理失衡而产生“失落感”甚至希望改行。
1.5 心理卫生知识缺乏
大多数护士都没有心理健康知识的专门教育和训练, 加上现在的年轻护士大都是独生子女, 缺乏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 又不能充分利用各种心理咨询, 一旦受到挫折, 则不会运用心理学知识, 科学地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平衡和完善, 易造成护患冲突, 人际关系障碍。
2 维护护理人员心理健康的方法
2.1 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
首先, 要正确看待护士这一职业, 它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必不可少的事业, 既然选择了这一份职业, 就要干一行, 爱一行, 树立这种职业的光荣感、使命感, 保持愉快的心理, 认真做好当前的事, 完成好本职工作, 成人一个人人称赞的“白衣天使”, 从而达到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同时, 也要把自己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考虑, 培养积极进取的事业心, 从而自觉勤奋努力工作, 也要为自己崇高的事业而勤奋学习, 加强专科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 积极学习现代医学理论, 使自己的知识不断丰富和更新, 从而减少工作中的被动局面, 降低心理紧张的程度。
2.2 设身处地, 将心比心, 同情病人
每一个病人, 都希望在医院中得到护理人员的理解、尊重和帮助。得了病, 心中不免存在焦虑和失落, 护士要学会理解他人、宽容别人, 遇事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了解和思考问题, 主动为病人及家属分忧解难, 使自己保持一种宽容大度的心态, 对病人及家属表现出的误会、不配合甚至不礼貌的行为采取谅解态度, 有充分对待挫折的心理准备。
2.3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护理管理人员要合理有序的安排工作, 白、中、夜班尽量合理, 根据科室病人情况, 灵活机动地调整, 提供休息时间, 促进放松, 使护士有充足的时间与家人团聚, 得到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并可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全身心的投入。
2.4 关心理解护士, 使护士随时保持心情舒畅
当护士与病人发生冲突甚至发生差错事故时, 护士长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只是一味的训斥、批评, 甚至以扣分、扣奖金的方式来惩罚护士, 或不顾及护士的面子当众责骂、批评护士, 而是应确定发生事情的原因和性质, 注意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护士长更要设身处地地去体谅、关心、理解她们的感受, 使护士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所发生的事情, 避免将不良情绪带到以后的工作中。
2.5 加强心理健康保健知识的学习, 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定期对护士进行心理健康保健知识的讲授和心理行为培训, 加强对心理学和医学伦理学的学习, 并以适当的途径和方法培养自己的优良心理品质。掌握自我疏导、自我调节、自我减压、宽容他人等心理保健方法, 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做情绪的主人,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对待病人及家属;以冷静、清醒的头脑, 积极、放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不断提高自身的应激能力, 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心理相容, 以得到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尊重, 同事和领导的帮助、关心, 家庭的支持。
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护士的身体素质, 还直接影响到其技术的发挥, 对护理质量的优劣有着密切关系。护士要保持和形成健康的心理, 就要从自我做起, 努力追求, 对自己充满自信, 对他人充满理解, 对事业和生活充满信心, 对社会主动适应的积极状态, 实现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巴哈尔古力, 茹仙菇达吾提.临床护士的心理压力与对策[J].中国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8, 5 (10) :908.
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维护 篇4
1 影响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因素
1.1 特殊的工作性质
手术室护士工作量大、工作持续时间长、长期站立、高度紧张、常因手术而不能按时吃饭、休息。巡回护士还需要搬运器械包、敷料包。长期超负荷运转使体力、精力经常性发生透支。长期的疲劳与困顿, 无疑对工作、学习、生活以至健康产生负面影响[2]。
1.2 工作环境的特点
手术室病人的病情瞬息万变, 要求护士不但工作紧张有序而且行动要敏捷干练。在手术中, 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 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的危急情况;洗手护士要适应各种不同手术的配合方式以及手术医生的各种习惯和喜好, 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且, 手术室内监护仪和麻醉机的警报声, 无影灯的亮光使得护士长期处于复杂多变且责任重大的环境中, 造成其心理紧张压抑。如遇重症抢救及复杂手术, 则更为明显。
1.3 知识的储备不足
随着外科医学的发展, 现代医疗仪器和设备的不断更新, 各种新手术及疑难手术增多, 在这些手术增加“技术含量”的同时, 也对护士的专业护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护士由于工作繁忙疏于学习, 未能扩充新知识, 导致知识老化, 业务素质难以胜任尖端手术的需要, 疲于应对。高水准的护理要求必然使护士感到精神紧张, 产生对高新手术的“恐高症”。
1.4 复杂的人际关系
护理人员所面临的人际关系包括护患关系、医护关系、护护关系。手术室护士要面对的是饱受疾病折磨, 心理状态不同, 层次不同的病人, 并要应对病人的愤怒、恐惧和悲伤等情绪变化。医护关系也是一个压力源。医生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承认, 整个社会认为护士依然是医生的助手, 而不是具有知识的专业人员。护士觉得地位不如医生, 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因而产生了压力。
2 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维护
2.1 刻苦学习,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利用业余时间丰富更新专业知识, 防止知识老化。通过技能培训和操作考试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手术室护理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很强的专业, 涉及专业多、知识面广, 不仅要有护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还要具有各相关科室、各种不同手术的有关知识, 如麻醉知识, 解剖知识等。因此, 只有通过刻苦学习, 不断深化自身内涵, 拓宽护理知识面, 注重自我提高, 才能使护理质量来一个质的飞跃。
2.2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调能力
平等合作是处理好护患关系、医护关系的基本原则。现代护理观念是以“人”的健康为护理中心, 因此, 要能理解和体会服务对象的要求, 用自己的语言、行为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和行为, 使病人以健康的心理接受手术, 充满信心的走进手术室。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 满足医生工作需要是第1位的。手术前, 要向主刀医生虚心请教询问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配合方法;手术中, 配合工作要灵活、稳当、准确、敏捷;手术后, 仔细清点物品, 并主动告诉主刀医生。积极和谐的医护工作配合, 是减轻护士心理压力的灵丹妙药。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坦诚、豁达, 主动寻找与他人心灵沟通的纽带和交流信息的契机。自觉接受集体规范的约束, 在人际交往中感染和影响他人, 最终得到病人的理解, 同事的帮助, 领导的信任, 家庭的支持。
2.3 善于保持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
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是心理健康的基本保证。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自己的职责出发, 客观合理的评价自我及在社会生活中地位。调整心理需要, 养成良好的性格, 保持乐观的心境。对工作全身心投入, 不把消极情绪带入工作, 用积极情绪感染和影响别人, 用“角度置换”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善于学习和积累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经验, 改变自身的适应能力。通过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转变和自我升华, 使自己处于良好的心理状态。
2.4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保证充分的休息
健康是生活的第一要素, 不仅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还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胜任紧张繁重的手术配合工作。合理地安排休闲时间, 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 如乒乓球、旅游等, 使休息真正成为恢复体力, 调剂脑力, 增长知识, 获得健康的时机。感到疲劳以后, 改变不好的工作习惯, 适当参加集体活动, 学会宣泄和疏导, 保持平和、乐观、稳定的心境。
摘要:本文就影响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因素作了分析, 并对手术室护士如何维护身心健康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如保持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 培养应对挫折的能力,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调能力,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等, 以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关键词:手术室,身心健康,维护
参考文献
[1]谭自然, 金良玉.护理新概念与临床[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8:12.
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 篇5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择我院妇产科10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 平均年龄 (27.34±7.23) 岁, 护龄1年~10年, 均无严重病史。
1.2 调查形式
心理问题测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进行测评, 评分按5级计分, 0分为从无, 1分为轻度, 2分为中度, 3分为偏重, 4分为严重。评分标准:总分超过160分, 提示阳性症状。阳性项目数超过43 (43项2分以上) , 提示有问题。因子分≥2.2~2.9分为轻度, 3~3.8分为中度, 3.9分及以上为重度。将结果与中国常模对比。
1.3 调查方法
利用休息时间向护士讲解此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然后讲解问卷的具体内容和填写注意事项, 并采用当场发卷, 一起填写, 填完收回的方式。
2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2份, 回收有效问卷102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采用SCL-90量表对妇产科102名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 并与常模比较, 发现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得分。调查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影响妇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
3.1.1 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由于现在医疗条件的好转, 很多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妇产科护士的工作都是8 h倒班制, 85%的护士常常白班倒夜班, 加之体能上的不足, 导致体力透支, 身心疲劳却得不到及时缓解。护士长期处于这种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 加之女性生理上的特殊性, 很容易引起心理及生理疾病。另外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促进了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这就要求护士要不断提高自身护理水平。
3.1.2 工作的满意度低及缺乏认同感
有关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 妇产科护士一直处于不满意的水平, 原因有多方面, 我们将这些原因细分为8项: (1) 薪酬福利 (如休假等) ; (2) 对工作强度的满意度 (如劳逸结合是否合理, 节假日加班的补助等) ; (3) 能否兼顾家庭与工作间的平衡; (4) 同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 (5) 工作成果是否被患者、领导认同; (6) 对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的满意度; (7) 能否参与专业上交流、培训充电的机会; (8) 工作是否有升职的机会。如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这种压抑的环境中, 又无法自我缓解, 势必会造成抑郁、厌倦等不良情绪的产生[1]。
在现代医疗系统中, 护士的护理工作相对比较辛苦, 但是工资待遇和福利却相对较低;护士付出了大量的劳动, 却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 而且工作价值长期得不到重视。长此以往, 必然会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3.1.3 精神与心理健康知识匮乏
忙碌的工作, 让许多护士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专业咨询。在正常工作中, 如遇到来自工作的压力或受到严重挫折时, 往往不能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 容易形成自我封闭, 影响身心健康。
3.2 维护妇产科护士心理健康的方法
3.2.1 环境的适应和自我调适
一方面医院要改变排班制度, 合理安排上班与休息时间, 避免护士过度疲劳;另一方面要改善工作环境, 为其营造一个和谐、舒适、方便的工作环境;再者应加强培训, 让护士认识到妇产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产生一种来自工作的自豪感与成就感, 这样有利于护士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与压力。
3.2.2 加强护士护理能力与护理业务的培训
能力的提升可以提高自信, 有效地缓解压力, 使心理健康维持在一个理想的水平。护士还应加强业务训练, 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这样可以有效地缓解因自己能力不足和知识缺乏造成的紧张和恐慌, 并保持自信健康的情绪面对工作。
3.2.3 加强人际沟通, 建立和谐的关系
和谐的同事关系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 如果在和谐的环境中工作, 护士就能发挥潜能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同时领导的关心、支持与表扬能使护士从中感到个人工作的重要性, 使其更有信心、更积极地面对工作和压力。护士如在工作中有明显进步, 要及时给予表扬, 满足其心理需求[2]。并且管理者应对护士在物质、精神方面的合理要求及时给予满足。护士的自身价值感得到了满足, 工作热情就会被调动起来, 对于长远的医护资源配置, 改善医院服务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3.2.4 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妇产科护士可能要常常面对各种突发情境, 应学会缓解心理压力的必要技能, 提高心理承受压力的能力。所以护士应经常接触专业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学会自我分析法, 辨别出导致影响自己身心健康的各种因素, 并且学会自我宽慰, 总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提高妇产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 并借此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韩晓虹.倡导“快乐护理”提高护理质量[J].基层医学论坛, 2011, 15 (9) :218-219.
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 篇6
1 原因分析
1.1 护士自身心理因素
近年来, 随着新的护理教育模式的诞生及护士总体水平的提升, 护士队伍的总体水平差异较大。对新生代护理人员的要求较多, 但是其经验不足, 而资历教老的护士虽然有丰富的经验, 但新的知识技术掌握的速度却不及年轻护士, 而新的护理模式却要求两者俱优, 因此不管给年轻护士还是资历老的护士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加之, 个人性格的不同, 对于同样事情的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 再者手术室护士的护理工作不同于普通门诊护士或病房护士, 其工作节奏快, 工作要求更为细致, 例如手术室护士总害怕器械、纱布遗留在患者体腔内[1], 这些都给护士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1.2 影响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
影响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较多: (1) 手术室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其余危险物质接触的频率要远高于其他科室的
或鱼缸等, 让患者感受到有生命的存在, 从而获得生存的希望[5]。室内要保持空气流通, 光线充足。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于患者身心休息, 促进病友间的人际关系, 增强患者心理治疗效果, 使患者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积极配合治疗。
4结果
95例患者经精心护理, 病情均得到改善。
总之, 对乳腺癌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对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对改善患者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提高疗效、促进康复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是决定护理质量、治疗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 对不断提高护士的身心素质, 提高护理质量, 促进患者的自我康复,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心理护理, 为患者创造一个温馨、愉快的治疗环境, 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 才能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6,7]。
护士, 经常与大量的体液、血液及排泄物等接触, 势必会对护理人员的心理造成影响; (2) 手术室护理的工作流程完全不同于其他科室, 其应激事件较多, 节奏较快, 而高节奏的同时还要求细致严密, 不容疏忽, 这些特殊的工作要求对护士的心理的压力可想而知; (3) 手术室的某些仪器及药品对护士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4) 其他因素:来自于家属及其他方面的压力。
1.3 护理人员配置不足
护理人员一般为三班倒制度, 其生物钟被完全打乱, 加之超负荷的手术量, 造成护士工作时间延长, 体力和精力消耗过度, 不能按时正常上下班及休息, 再者护理人员数量严重配置不足, 除去休假和其他方面原因不能工作的护士, 人员数量的不足, 工作量的加大, 致使护士的身体及精神出现问题而导致工作能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及差错增多。这些都影响着护士的工作和生活, 时间久了, 压抑转变为焦虑和抑郁, 形成恶性循环, 而解决的办法应是增加手术室的护士编制, 从根本上确保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 确保护士的身心健康。
1.4 社会因素
护士的劳动长期得不到应有的社会认可, 患者往往会对主管医生表示感谢, 而对护士的工作成绩很少给予肯定。患者及家属往往忽略了护士的作用, 因而对手术室护士不理解、不尊重。另外, 急症患者病情变化快、后果难以预料, 患者及家属在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 难以接受后果, 往往会出现急躁不安的情绪。新的护患关系和患者及家属法律意识
[参考文献]
[1]文华, 苏小茵, 高玲玲.化疗期乳腺癌患者抑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
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 (42) :322-324.
[2]袁志萍.癌症患者化疗前的心理状态及护理[J].黑龙江医药, 2008, 5 (21)
139-140.
[3]白金红, 刘洪兰.乳腺癌患者化疗期的心理反应与护理干预[J].中国民
康医学, 2008, 2 (20) :304.
[4]金香今.乳腺癌术后的整体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19) :114-
[5]黄浩.乳腺癌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 2008, 3 (6)
[6]毛尚群.乳腺癌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 2007, 45
[7]蒋靖兰.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27) :115.
不断增强, 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护士常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 担心稍有不慎导致医疗纠纷, 故而心理压力非常大。
1.5 职业因素
护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与不同人打交道的性质, 与之交流的多为身体不健康的患者, 其患者角色的心态及生活态度势必会对护士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负面影响的长期积累, 对护士造成的压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因此必须定时为护士进行心理咨询, 疏通其心理压力。
1.6 职业技术的因素
近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护理模式的不断转变, 其对护士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护士在繁重的工作之余, 还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 为自身充电, 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
2 措施
2.1 保障护士的身心健康
加强对护士的人身保护, 应进一步完善、优化操作规范, 强化职业防护, 结合实际, 完善操作流程和工作规范, 积累工作技巧。若长时间手术, 术前应进食高热量、高营养的饮食, 手术时下肢可适当在原地活动, 并根据手术情况酌情休息。
2.2 提高护士的福利待遇
适当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福利待遇, 建立奖罚制度, 以增加手术室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2.3 心理疏通
手术室护士应以适当、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压抑的心情, 和家人、朋友沟通交流, 寻求心理的安慰, 也可以朋友聚会等方式调节自己的心理。另外, 对患者所表现出的误会、不配合、甚至不礼貌的行为, 采取谅解的态度, 可用“角色置换”来调控自己的情绪。要确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客观合理地评价自我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 使心理处于平衡。以较强的职业角色意识, 自觉地勤奋工作, 保持乐观、恬静的心情, 有健康向上的精神。
2.4 充实自己, 加强沟通
手术室护士需要学习新知识, 加强专业职能的提高, 以适应各学科不断更新的技术, 另外, 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 注意参加体育活动, 以增强身体素质。针对危害因素要保证手术室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醒麻醉师检查麻醉机的性能, 减少药液散发。接触患者体液分泌物应戴手套小心操作。传递锐利器械时应避免徒手传递, 一旦受伤应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出血液, 用流动水冲洗消毒, 同时注射免疫球蛋白等[4,5,6,7]。
总之, 手术室护士除了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外, 还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紧张的快节奏的工作中始终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手术室护士要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境, 自尊自强自爱, 使心理处于平衡状态, 养成开朗乐观的性格。对自己充满自信, 对他人理解, 对事业和生活有信心, 对工作积极热情, 从而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本文通过对手术室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 对其心理状况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积极实行, 达到维护护士心理健康的目的。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对策
参考文献
[1]耿水英.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的维护探讨[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 9 (2) :331-332.
[2]凌叔群, 郭旭辉.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 2006, (5) :92-94.
[3]朱艳.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8, 2, (25) :174-176.
[4]洪瑞乔, 黄华兰, 应文娟, 等.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护理, 2003, 9 (9) :676-678.
[5]董伟.手术室护士职业性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25) :23.
[6]程宗燕.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 7 (4) :84.
护士权益维护中的问题与对策 篇7
1 护士权益的基本概念
护士权益法理上称之为护士执业权, 是指具有一定资格的人在执业活动中可以享受到的法律权[4]。护士权益主要特征:一是权益主体必须具备一定资格;二是该权益只有在执业活动中才能享有。从内容看, 既涉及全社会对护士应有的尊重, 更多地则涉及护士的工资、福利待遇、社会保险、劳动保护、技术职务和职称等多方面。
2 护士权益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2.1 护理人员配置不足, 护理工作强度过大
护士是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对改变病人的结局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护士短缺和流失问题日趋严重[5]。部分医疗机构凭借其雄厚的医疗资源吸引大量的病源, 使医院的病人远远超过固定床位数, 但护士的数量却不能及时的增加, 从而造成护理人员严重缺编[6]。据卫生部对全国696所三级综合医院进行的调查显示, 病房护士与床位比为0.38∶1[1], 而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护士床位比在1∶1以上。2009年OECD-ilibrary公布了经合组织 (OECD) 成员国每1 000人口的护士比例平均为1 000∶8.4, 而我国仅为1000∶1.4[7]。护士人员的配置与医疗服务质量, 效率及护士工作负荷高度相关[8]。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使护士用拖班和牺牲休息时间来弥补人力的不足[9]。刘克英等[10]调查显示, 护士延时下班涉及面广、频率高、延时时间长, 延时下班率达90.5%。研究显示, 延时下班可造成护士身心疲惫和工作不满意, 甚至离职[11]。中国医院协会对全国59所医院8 000名临床一线的护士进行调查显示, 43.2%的护士每周值2个或3个夜班, 有89.6%的受访护士认为劳动强度高。在我国, 临床护理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的原因, 主要是医疗机构控制护士编制, 随意减少护士职位造成的。
2.2 护士收入不能体现其劳动付出
随着护士条例的颁布和实施, 护士获得合理的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成为其最主要的合法权益之一, 而我国医护薪酬相比悬殊, 部分医疗机构重医疗、轻护理, 与护士所从事的高风险、高负荷的工作相比, 他们并不能得到公平、合理的报酬[12]。部分护士因薪酬水平低等原因对工作现状产生不满[13], 工作态度不好, 工作积极性不高。在我国, 许多医院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首要目标, 护士来自医院的薪酬、福利等与他们的劳动不成正比[14]。在中国医师协会开展的针对医院落实《护士条例》情况的调查中, 薪酬待遇是受访护士认可度最低的项目, 结果显示, 约有50%的护士认为所在医院未能根据法律的要求, 实现同工同酬[15]。薪酬激励是激发护士工作热情、提高护士满意度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激励方式[16], 因此, 为了促进护理队伍的发展, 体现多劳多酬, 充分调动每位护士的工作热情, 迫切需要探索出一种调整分配、按岗取酬的方法以改善护士待遇, 提高护士的收入水平。
2.3 编外护士权利得不到保障
近几年来, 招聘合同护士已成为补充医院护理队伍的主要形式, 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全体护士中, 合同护士占的比例为46.54%[17]。但大多数合同制护士与在编护士之间的工资、奖金、劳动关系、津贴、社会保险、住房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12]。另外合同护士在工作中还经常受到不公平对待以及领导的歧视。在对部分医院合同护士的调查中发现, 这些人员虽然对医院的护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仅有1.66%的合同护士和在编护士享有同样的待遇。根据陈晓燕等[18]对北京、山东、广东等六个城市300个合同护士的调查发现, 86.6%的合同护士认为自己与正式护士待遇差别较大, 基本工资占77.8%, 奖金占65.4%, 夜班费占21.8%, 过节费占44.7%。经济报酬虽然不是合同护士工作价值观中最重要的维度, 但却对护士满意度的影响最大。迟春霞研究发现[19]合同护士待遇低, 与在编人员同工不同酬, 一半以上 (58.7%) 的合同护士处于亚健康或者经常生小病状态,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更加不利于护理专业的发展和护理队伍的稳定。
2.4 护士人格及人身安全未得到保障
近年来, 随着医疗费用的增长、媒体的舆论导向等, 医院暴力事件屡屡发生, 护士是最主要的受害者[20]。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是其他健康从业者的4倍, 据调查, 深圳市3家综合医院932名护士1年内遭受不同性质的医院暴力发生率为64.3%[21], 严重危害到护士的健康和安全, 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质量。长期以来, 人们重医轻护, 认为护士只是为医生跑腿的, 把不满的情绪迁怒于护士, 护理人员受尊重程度普遍较低, 甚至存在歧视现象。研究发现心理暴力在各类医暴中所占比例高达55.66%, 说明医护人员经常遭受病人的辱骂、威胁等[22]。根据调查显示护士自觉其人格得到尊重仅占9.4%[23]。从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3名护士被砍事件, 到南京鼓楼医院护士被打事件, 国内医暴事件愈发严重, 对护士的人身安全也构成了巨大威胁, 令人堪忧。
3 加强护士维权工作的建议
3.1 从健全法制的角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2000年对121个国家的调查情况发现, 其中有78个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护士法、护理人员法或护理法[24]。而在我国, 护士的权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受法律的保护, 在2014年3月6日的全国“两会”上, 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为护士立法。提案指出, 2008年出台的新的《护士条例》是行政法规, 立法层次及法律效力均较低, 在维护护士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方面尚缺乏法律保障。因此, 亟待制定并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法》, 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范护士与护士、护士与医生、护士与病人、护士与医院之间的法律关系, 为维护护士权益给予法律保障。同时建议完善相关配套法律法规, 如制定《护士劳动保护规定》、《护士配置编制办法》、《护士同工同酬管理条例》等配套法规, 使护理工作者特有权利落到实处。
3.2 从政府和社会的角度
卫生行政部门是否作为是护士权利实现的重要保障[25]。因此, 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通过积极的探索合理的方法或制定合理的政策来保障护士待遇的公平、公正及工作环境的安全;为护士创造更多的维权平台, 畅通维权渠道;考虑护士意见, 给予其更多的机会能在相关的制度建设、医疗方案制定和管理工作中有发言权, 增加自我价值感, 提高工作热情。当前一些媒体扭曲而不切实际的报告严重影响了护士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国家应该把握舆论导向[24], 引导舆论传递正能量, 朝着符合实际的正面方向来向社会报告, 让大众全面了解护理工作, 更加理解和认可护士, 呼吁整个社会对护士的工作给予肯定和尊重。
3.3 从医院管理的角度
护士权利的维护和实现还有赖于医院管理者是否落实相关法律及政策[26]。首先, 医院管理层应重视护士队伍建设, 一定要保证核定的护理编制数, 配备足够的护士;其次, 医院可探索建立一支全科护士人才库, 储备一定的人力资源[27], 以保证灵活及时调配护理人员, 保障医疗安全。目前医暴频发, 医院管理层面对病人及家属无理的取闹, 不应一味忍让妥协, 使护士权益被破坏时感到无助, 缺乏安全感。医院应呼吁“医暴0容忍”, 同时听取医患双方的陈述, 综合考虑。建议院方要采取得力的防暴措施, 如提供保安服务、监控系统、警报等, 对高风险医院工作场所的工作人员提供个人防护装备, 如随身求救警钟, 能有效遏制暴力事件的发生, 提高对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保障[28,29]。医院护理部在分配上坚持以工作量、工作质量、病人满意度、技术难度等客观指标为依据, 形成公正、公平、合理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护理工作者的继续教育, 积极开拓教育渠道, 不断完善多途径分层次护理培训体系。护士长应该重视护士身心健康, 合理分工, 弹性排班, 分层管理, 使护士拥有充分的精力和体力, 胜任本职工作。
3.4 从护士自身的角度
护士权益没有得到维护和护理工作者自身的维权意识不强有很大关系, 研究发现, 懂得相关法律知识的护士, 具有良好的维权意识和能力。对此, 护士应该加强学习法律知识, 明确执业权利与义务, 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的同时, 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护理人员后期的“修炼”对于自身权益的维护也非常关键[27], 护士毕业后继续学习教育是确保不同教育背景的护士能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护理的必要手段[30]。临床护士应该积极进行业务学习, 不断巩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保证各个环节的护理质量。其次, 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24], 在工作中应当关爱病人, 转变服务态度, 学会换位思考, 加强主动服务意识, 注意沟通技巧, 给予病人及家属全面的照顾和心理支持, 重塑护士美好形象。影响更多人尊重和理解护士, 从而共同维护护士权益。
4 小结
护士权益的维护直接关系到护理队伍的稳定以及护理事业的发展, 是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 所以, 关注临床护士的合法权益实现现状, 听取护理工作者的职业诉求, 唤起护士自身的权益维护及全社会对护士队伍的尊重, 是护理管理者及政府部门的重要课题。
摘要:本文指出了护士权益维护的重要性, 分析了护士权益维护中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国家、社会、医疗机构以及护士自身从国民健康, 护士切身利益的角度, 建设性地提出的关于完善护士权益维护的相关对策。
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 篇8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在我院骨科工作的40名在职护士为调查对象(研究组),均为女性,年龄24.80岁±4.12岁。
1.2 方法
1.2.1 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研究组护士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并将结果与国内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常模进行对比分析。考虑到将测试结果与正常成人常模或者与女性正常常模进行对比分析会造成结果的偏差,所以选择了与国内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常模进行对比分析[1]。
1.2.2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到数据建立数据库,应用SSP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
2 结果
表1显示,研究组躯体化、强迫状态、焦虑因子分高于国内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因子分差异更加明显(P<0.01),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与国内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SCL-90是精神科常用的评价心理卫生健康状况的一种自评量表,内容丰富,可以全面反映被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所以本文应用此量表进行评定被测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本测试结果显示,民营医疗机构里工作的护士在躯体化、强迫状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因子6个方面存在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3个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与国内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差别不大。心理健康对于专业护理人员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心理状况是其在工作生活环境中正常工作、生活的基本保证,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导致心身疾病和工作事故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护士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护士的工作具有特殊性,需要承担巨大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期望,当社会责任、社会期望与个人能力产生冲突的时候就容易导致不良心理状态;医院的工作环境属于服务性行业机构,行业标准要求较高,但工作内容相对较单调,时间久了极易形成职业倦怠,工作倦怠会进一步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2];护士作为专业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地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学习能力欠缺者自然就容易产生心理不适、紧张恐惧等不良反应,另外同行业群体竞争也需要护士不断地进行继续教育,以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广大病人是护士的服务对象,护士需要与病人进行护患沟通,缺乏与他人沟通技巧就容易造成焦虑、恐惧等情绪;另外护士的工作性质也决定了她们与家庭成员相处的时间较少,对家庭不能够尽到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得不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缺少成就感[3],容易造成家庭成员间的关系紧张。外科护士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外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更大[4],在民营医院里就更加明显,长期在高风险性、高强度环境下工作,自我调节能力无法满足适应环境的需求时,就会造成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综上所述,骨科护士相对于国内护士常模而言心理健康状况更差。管理者要实施规范化管理,通过改善工作氛围、人岗比例、员工帮助计划(employ assistant program,EAP)等措施适时对护士给予支持和干预,减少护士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因素,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5]。
摘要:[目的]探索我院骨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随机抽取的40名骨科护士(研究组)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定,并与国内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常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骨科护士症状自评量表中除了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之外,其他因子分均高于国内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常模,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因子分的差异更加明显(P<0.01)。[结论]从事骨科护理工作的护士的心理压力更为突出,社会各界应积极通过各种途径提供心理支持与帮助,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
关键词:骨科,护士,心理健康,护理
参考文献
[1]张平,陈蕾,宋旭红,等.SCL-90评论中国内地31249名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Meta分析及常模确定[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3):297-300.
[2]余华,许秀峰,宋建华.护士工作压力、生活质量、心理健康与工作倦怠关系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7,7(8):24-27.
[3]任红梅.骨科护士心理压力调查及减压措施[J].医学信息,2010,23(11):4274-4275.
[4]陆晓霞.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其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06,20(6B):1438-1440.
【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推荐阅读:
护士心理健康05-12
浅谈如何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06-04
护士心理健康状态06-06
影响护士心理健康09-27
护士生心理健康教育11-08
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08-03
儿科护士心理压力分析09-30
手术室护士心理减压08-19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05-19
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