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2025-01-06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精选11篇)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篇1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知活动中, 意识到一些难于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索的心理状态。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对问题的感受能力, 它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问题意识”有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曾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学研究表明,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没有问题, 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 不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思索。所以, 新课标特别关注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把问题看作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

2.“问题意识”有利于主体性精神的发展。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 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让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 另一方面是展示学生发展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这一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学生提出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 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锻炼和主体性精神的发展。学生在这富有挑战性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 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也能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 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认知活动, 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识方式, 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 学生的个性品质难以得到锻炼, 主体性精神也难以得到发展。

3.“问题意识”是互动性原则的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 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以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依托构建互动的教学关系, 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二.怎样培养“问题意识”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敢问”。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 但能否得以表露和发展, 取决于是否拥有一个适宜的教学氛围。只有问题意识与问题教学的整体环境得到优化, 学生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究者、发现者。

但是, 即使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主体性, 发扬民主教学的今天, “师道尊严”仍蜇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 学生对书本质疑、向老师发问, 容易被认为对老师不敬, 这就使得理应互相信任的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不断拉大。另一方面, 对学生而言, 自我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尚有相当难度。尤其在起步阶段, 需要教师耐心的鼓励和细致的引导。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培育, 学生才有可能逐步领悟到寻找问题、提出问题的方法。所以, 教师的教学态度将成为教学过程能否和谐顺利地进行、学生的智慧能否得到充分释放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氛围, 平等地对待学生, 正确地对待学生的提问,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鼓动学生创新求异, 挖掘其可贵之处, 保护其积极性, 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 使其生根发芽, 开花结果。全国特级教师孙双金就很注重这点。当学生积极思考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 他常常走上前去, 握住学生的双手, 真诚地注视他的双眼, 然后发自内心地赞美:“你有一双慧眼, 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 真了不起!”在他的精心呵护下, 他教的学生都成了“问题先生”。

2.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能问”。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赖于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能, 教师要善于通过多种手段呈现问题情境,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让学生能问, 有机会问。

(1) 通过对不同学术观点的比较形成问题。在语文教学中, 由于研究者的视角不同等方面的原因, 各种观点并存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些不尽相同的看法, 学者们尚且莫衷一是, 要让学生去深入领会并掌握, 当然勉为其难。但是教师可以利用它们为自己教学服务。通过这些观点的并列提出, 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诱发思考, 引起争论。如小说《项链》主题的认识就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传统的看法是, 这篇小说尖锐地讽刺了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出乎意料的结尾加深了这种讽刺。而另一种看法是, 作者无意对人物作出明确的价值判断, 他所感兴趣的, 或者说发生在人物身上的这种戏剧性的变化引起心灵的震撼与深思的, 是人自身对于这种变化的无能为力。为什么同样一篇文章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理解?它们各自立论的依据是什么?或者更具体的讲, 对玛蒂尔德追求奢华生活, 梦想挤入上流社会, 到底应该怎么看?是不是正当的?作者对玛蒂尔德到底持什么态度?是批判, 还是赞扬, 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或者二者都没有?通过这样一连串的问题的深入思考之后, 学生就会逐渐认识到只有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一分为二的观点, 从文章题材、叙述角度、写作意图、时代背景等多种因素入手, 才能客观地、全面地剖析小说的主题。

(2) 引导学生走进开放的大课堂, 关注生活中的事实和现象, 让现实生活成为语文学习中的问题之源。社会是语文教学的大课堂, 带领学生走进社会, 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 不但能够加深它们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和感悟, 而且还能增强他们学以致用的观念。“忝列”是媒体中常见的一个词语。《辞源》:“忝, 羞辱, 有愧于, 多作自谦之词”。《现代汉语词典》:“忝, 谦词, 表示辱没他人, 自己有愧。”我们平常所说的“忝列门墙”, 也就是愧在师门的意思, 但下面这个句子中该词的使用并不恰当:“以烹制海鲜见长, 口感鲜嫩软滑的菜肴, 历史悠久, 忝列我国八大菜肴系之中”。说菜肴历史悠久, 名列全国八大菜系, 这显然是作者引以为豪的。但是“自豪”与“谦虚”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心态。“自豪”是一种理直气壮的荣誉感, 而“谦虚”是一种力戒矜夸的美德。因此, 文中用表示自谦的“忝列”来表示自豪, 显然用错了。类似的病例在报刊杂志中不胜枚举。留心语言运用上的典型例子, 无论它正确与否, 都能成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宝藏。因此, 只有当语文教学向社会、向生活延伸时, 语文学科才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全面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

3.授予学习方法, 使学生“善问”。教师在为学生创设了问的机会的同时, 还要使学生会问。对于阅读者来说, 一篇篇的课文犹如一条条封闭的曲线。从哪里“问”, “问”什么, 怎样“问”, 对学生来说, 这是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学生提问能力是一个由浅入深, 由简单到复杂的渐进过程。开始只是提出一些简单问题, 但只要认真指导, 长期训练, 就会提出一些紧扣主题, 体现重点难点的问题。笔者经过反复探索与实践, 总结了一些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的方法。

(1) 从字、词、句的理解上发问。对字、词、句的理解是对一篇文章理解的基础。如学习《智取生辰冈》一文, 可引导学生从“智取生辰冈”中的“智取”一词发问:“智取”蕴含着什么信息?又如上《华罗庚》这篇文章, 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 人老易松, 科学之道, 诫之以空, 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可引导学生对“空”、“松”、“实”这些词发问, 以达到对华罗庚高尚品质的深刻理解。

(2) 改换字词法比较发问。如《药》写到华老拿钱向康大叔买人血馒头时用“排”, 为什么作者不写成“拿”?通过比较学生就知道作者的用意了。

(3) 从课题上发问。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眼睛”可以猜测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便于领会文章的中心。如《失街亭》, 一看这个题目, 就可发出一连串的问:a.街亭为什么会失去?b.街亭如何失去?c.街亭失去的结果怎样?d.失去街亭给人有何启示?

(4) 从同一事物的不同角度质疑。如学习《死海不死》可引导学生这样发问:死海的“死”指什么?“不死”又指什么?死海的“死”与“不死”由什么决定的?若能弄懂这些问题, 也就读懂了课文。

(5) 指导学生用批判思辨的思想去阅读发问。如教《荷塘月色》, 可引导学生通过新旧教材对比而发问:旧的中学教材将采莲的场面和感受, 即从“采莲的是年少的女子”至“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删掉了, 你觉得编者这样做妥当吗?为什么?

“问题意识是创新的基石。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发问, 在发问中学会探究, 若能做到这点的话, 问题意识的增强必将催开更多的创新之花。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篇2

一、初中歷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现状与原因

近几年来,很多初中生的课堂表现如下:并不关注教师所问的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强。大部分历史教师都是针对课本内容中的问题提问,以此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但大多数初中生对教师所提问题漠不关心,经常会答非所问。从过去的调查中可知,很大一部分初中学生基本不会在历史课上提问,导致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不善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甚至于部分学生对历史抱有厌恶的态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课堂效率得不到提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1.传统教学的评价影响深远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考试成绩。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往往为了保证升学率,会选择放弃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方式,只注意提高学生的认知力,忽视了学生的价值观、情感与态度等问题;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大部分教师只希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文化学习中,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

2. 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

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很多历史教师只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之很多教师不关注教学进程的训练与探索,导致初中历史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总是将课堂时间用来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久而久之渐渐淡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也会越来越不愿意主动思考,致使历史课堂教学死板、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3. 教师设计历史情境的能力比较

初中历史内容比较丰富,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还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人才。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课堂上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导致学生不会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对策

1. 善于应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了解学生能力与意识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历史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学生难以发现,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通常教师可以应用自己的专业素质与教学经验来引导学生学习,利用提问式的教学方式来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打破思维局限性,从而形成问题意识。

例如:在《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这一课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分析英国资产阶段革命的发生背景与原因,同时向学生讲解革命造成的影响,在教材指导下,拓宽学生认知,只是这种认知方式有一定的固定性,经常局限在教师讲解的内容中与教材中。因此,教师须要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历史发展角度看,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需要巨大的经济与资源作为支撑,而英国是从何处获得经济与资源的?通过教师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换一种角度来分析和看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主动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时间,研究英国政府在当时提出了什么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会利用课余时间来搜索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2. 激发学生求知欲

事实上,问题意识也是学生求知欲的表现形式之一,只有学生对初中历史具有足够兴趣,才可能产生较强的学习欲望,从而主动探索知识,并在探索过程中提出疑问,这就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教师也要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转变,也就是在传统教学观念基础上,结合新型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尤其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借助一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一些抽象概念转变成具体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

如:在“卢沟桥事变”与“七七事变”教学中,教师可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作战过程,而且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表现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将死板、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变得灵活、有趣。而且多媒体视频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有新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索这段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与原因,同时分析该事件在当时产生的一些影响,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3.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要想学生真正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自由灵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天性得到解放,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敢于质疑,并积极地进行思考。在传统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要求比较苛刻,导致学生不敢提出疑问,只能被动地学习;即便部分学生提出了质疑,教师也会严厉地责问与批评,致使学生积极性受到伤害,历史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活动中,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一些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应该予以鼓励,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提出疑问,便于学生掌握与理解所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部分学生会提出疑问:皇太极虽然为清朝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但他生前也做过很多错事,他抢夺了多尔衮的皇位,这就是不义之举。虽然这些问题比较片面,但是证明学生在认真思考。当然学生提出质疑后,课堂上学生就会互相讨论,导致课堂秩序混乱。这个时候教师不可以批评学生打乱了课堂秩序,而是要应用一种积极正面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首先教师要示意学生安静,然后评价学生提出的质疑。教师应该告诉学生,关于皇太极继承皇位这件事,历史上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皇太极以自己过人的才智夺取了皇位,也有人说努尔哈赤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就是皇太极。不管人们如何评说皇太极这段历史,但是不可否认,皇太极为清朝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尤其在位期间,更是国泰民安。最后,教师应该告知学生,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学生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评判,既要肯定其好的一面,又要批评不好的一面。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篇3

一.“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问题意识”有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曾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学研究表明, 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没有问题, 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 不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思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

2.“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发展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 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个性品质的锻炼和主体性精神的发展。学生在这富有挑战性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 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 也能成为知识的积极探求者。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程改革的助推器

新课程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 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 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 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中一味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就是要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就是要突显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怎样挖掘学生的“问题意识”

1.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

教学时教师得想办法让学生敢问。要让学生敢问, 最基本的一点是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气氛, 要有和学生平等的意识。只有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 鼓励学生求异求新, 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 不讥讽、不嘲弄, 挖掘其可贵之处,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才能为学生的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适宜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充沛的水分, 使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2. 创设有利于阅读的问题情境。

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引起, 在教学中, 首先要为学生创设提问的课堂情境。通过教师的点拨, 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 打破已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 唤起学生思维, 激发其内驱力, 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困惑, 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并作进一步的探究, 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新知, 提高能力。如教《愚公移山》, 我说:今天我们来探究传说了多年的愚公, 请自行感知文章, 然后提出问题, 让同学们解答。五分钟后, 同学们提出了很有意义的问题:愚公为什么要移山?愚公凭什么说可以移走大山?愚公又是怎样移走大山的?你怎么看待愚公移山的行为?假如你是愚公, 你会怎么做?诸如此类的带有趣味性的问题, 既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又很快地把学生融入到探究的情境中。

3. 培养学生凡事问个为什么的

习惯, 使他们明白多疑多问是好学深思的一种良好学习品质。在预习中要让学生提出并讨论通过学习都还没懂的问题。凡是学生能发现的问题, 要鼓励他们大胆发问;凡是学生有可能发现的问题, 要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比如上《敬畏自然》, 我在上课之前, 首先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提出的问题, 做到心中有数, 然后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合作、探究, 把解决不好的问题再提出来。比如:有的小组提出“我就是我, 宇宙就是宇宙, 为什么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 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我的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 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 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有的小组提出:“从古至今, 人类都是万物的灵长, 自然的主宰, 人类征服自然, 使之为人类造福, 而今要我们敬畏自然是不是太消极了?”“为什么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等等。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发问, 在发问中学会探究, 即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对学生问题意识教学反思 篇4

然而,目前我们学生的问题意识却非常薄弱,学生课堂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随着年级的升高,变得越来越低,这种现象确实值得我们教育者深思。

学生问题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

(1)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好奇心人皆有之,但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怕所提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被老师和同学认为知识浅薄,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所以学生的问题意识没有表现出来,是潜在的状态。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发挥作用。

(2)不能提出问题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由于受传统教与学思想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造成学生不善于思考,思维惰性大,问题意识淡漠或没有,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针对以上情况制定其策略:

(1)沟通师生感情,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2)渗透事例教育,认识“问题”意识。

(3)创设问题情况,激活提问兴趣。

(4)开展评比活动,激发提问兴趣。

(5)强化活动课程,促进自主学习。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篇5

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方式。问题意识,即面临难题时产生困惑并自觉探究的内心活动,在思维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学生产生创新思维的驱动力。在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积极主动研究问题,更为高效地掌握知识,能够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问题意识 语文教学 高中 重要性

高中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接受多于提问”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更倾向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被动地回答老师的提问,学生的创造力不足,没有更深入地探究事物,思维没有得到锻炼。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地去探索发现,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全面发展极为重要。

1.“问题意识”的含义

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难题时,有的人会主动思考判断,带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困惑,并付出行动去探究,寻求解决办法,这种内心状态,就是一个人所具有的问题意识。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在面对难题的时候,思维是积极的,活跃的,他会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新的解决办法,创新由此产生。语文作为高中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更应该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做出研究,去探索和创新,去分析和判断,养成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2.问题意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趣味和困惑去学习,积极主动地探索问题,主动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就能更多地思考问题,更深入地理解问题,就能对学习内容有更深刻的掌握,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语文成绩也会随之提高,从而形成良性刺激,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成就感,获得积极的情感,有更多自信去主动迎接新的学习挑战。当学生不再把学习当成一项艰难的任务,而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有趣的尝试和体验,学生就会更主动地学习,学习效率也更高。

2.2 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方式

人的思维活动,与知识和信息的储备有很大关系。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在遇到难题时,问题意识会驱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不断地寻找解决办法,比如在遇到新的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会采用查阅资料、请教专业人士、实验尝试等多种手段,能有效地扩大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如果有问题意识,遇到难题时他们的思维就会变得很活跃,他们在主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会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倡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勤于动脑动手的学习习惯,而不是细致地将全部知识分析灌输给学生,例如学习文言文时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来尝试翻译文章,解释难词,出现错误给予更正和总结,而不是将文章的正确解释直接给学生,这样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极有效的锻炼。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能够教会学生思维的技能,形成积极活跃的思维方式。

2.3 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发表不同看法和独特见解,而不是只允许学生在标准答案内思考,限制学生的思维,千篇一律,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全面提升能力。学生在问题意识的促使下,积极探求知识,个性得到鼓励与锻炼。如果教师过于强调“标准”,强调标准答案,强调课堂准则,学生应该对教师保持尊重而不能质疑,学生应对标准答案信服而不能有所怀疑,就很容易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学生被动学习,没有积极性,使得课堂死气沉沉,学生思维僵化没有活力,是难以形成良好个性的。

2.4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有问题意识的学生,思维是活跃的,也是独立的,是积极的,也是富有创造力的。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的问题,尝试更多的方式去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创新由此而来。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敏锐察觉寻常现象中的不寻常,问题意识使人具有发现问题的眼睛,也使人产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尝试,鼓励学生提问和尝试,不怕失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不断发展,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问题意识,就没有问题的提出和发现,就没有问题的探索和解决,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2.5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无论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还是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都是一种被动学习,学生没有主动地去思考问题,所得到的都是教师思考的成果,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强,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远远不能达到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只有促使学生自己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去思考,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来发问,让学生养成好闻、多问的好习惯,即使提出的问题价值低、没有深度、比较奇怪,都应该给予鼓励,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提出见解,敢于争辩,这是学生自己思考的成果,也是学生探索的结果,能对学生的思维有很好的激发作用。让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去提问,去深入思考,打破思维定势,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地位,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

2.6 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学生具备问题意识,就会主动发现问题,也会提出质疑,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避免偏见和偏执看待事情,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避免片面。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反思文章,多角度看待文章中的人物。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时,学生会反思传统评价中荆轲的英雄形象。荆轲刺秦王失败后说出是太子丹的指使所为,是否就是“不讲义气”的行为?这种对传统评价的颠覆,正是学生的批判精神体现。

【结 语】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良好思维方式的形成,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能力的锻炼都极为有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提问、思考、探索,自主学习,形成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张黎明.学生问题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环球人文地理,2015(14)

【2】邓显会.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C版,2013(10)

浅探数学探究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篇6

一、教师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问题是思维的起始,是思维发展的产物,没有问题就无法展开思维活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将问题渗透于备课,教研及课后反思中,多问几个为什么。

1. 在备课时要多问为什么。

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时,教师不要完全跟随着教材编写人的感觉走,要有独立的见解,不要过于迷信编写教材的专家和权威,要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更敢于多问自己教材还可以怎样处理效果会更好,还可以怎样教更适合我的学生。

2. 在教研活动中要多问为什么。

在阅读别人的文章,听其他教师的讲课,听教育专家的报告的活动中也敢于多问,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要被动地全面接受,而是要批判性地加以吸收,不要过于迷信权威。

3. 在教后反思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罗增儒老师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正是由于教学的无尽性才使教师们永无止境地研究下去。如果教师在课后能认真反思,多问,将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

二、教师之间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研究意识,教师之间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在教研组甚至在整个学校内要形成学术气氛浓郁的科研之风。通过多问,使学术讨论更加深入;通过多问相互取长补短,真正做到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学。这种教研相长的结果,必将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使教学效果更好。

三、教师要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动作用,善于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不失时机地提出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提问题要注意火候分寸,适时适当,讲中带问,问中带诱,引导学生思考:还能够是什么?还可以怎么做……

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定在“一”上,而是努力使他们去探索“多”,从而克服思维定势对思维的消极影响,引发学生的变异性、深刻性、灵活性。学生一旦对问题产生兴趣,教师就要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地把握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把分析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从而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通过多问学生为什么,有效地启发了学生深入思考,加深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让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获取知识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解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思考的习惯,不人云亦云,敢于另辟途径,勇于探索,使他们体味到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素质上向较高层次迈进。

四、学生要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

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的交流,使学生始终处于再创造、再发展的状态。当学生中出现矛盾的交锋,智慧的碰撞,进而发出创造之花,就会使学生之间互相补充,互相修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它们真正成为创造的主人。在不断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的数学研究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体意识,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成为当今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五、学生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的工作。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主动探索的天性,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问“为什么”,可以利用让学生写“学习小结”“数学日记”等形式,提出自己有疑问的问题,并自己思考解答,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自由的空间,发挥学生的自由性,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让学生多问自己为什么,让他们有数学知识为我所用的感觉,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自己提出来问题自己解答,使学生体会到发明创造并不是科学家的专利,经过自己多次努力尝试,也可以达到。这同时把增强了他们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创造意识。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篇7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 问题意识”培养现状与原因

近几年来, 很多初中生的课堂表现如下:并不关注教师所问的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强。 大部分历史教师都是针对课本内容中的问题提问, 以此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但大多数初中生对教师所提问题漠不关心, 经常会答非所问。 从过去的调查中可知, 很大一部分初中学生基本不会在历史课上提问, 导致教师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 初中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淡薄, 不善于发现学习中的问题, 甚至于部分学生对历史抱有厌恶的态度, 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导致课堂效率得不到提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

1.传统教学的评价影响深远

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是考试成绩。从教师的角度来看, 教师往往为了保证升学率, 会选择放弃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方式, 只注意提高学生的认知力, 忽视了学生的价值观、情感与态度等问题;而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大部分教师只希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文化学习中, 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不够重视, 导致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

2. 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

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 很多历史教师只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 并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加之很多教师不关注教学进程的训练与探索, 导致初中历史教学效果不理想。此外,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总是将课堂时间用来提高学生文化知识水平, 久而久之渐渐淡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也会越来越不愿意主动思考, 致使历史课堂教学死板、乏味, 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3. 教师设计历史情境的能力比较

初中历史内容比较丰富, 因此,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 还要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人才。但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会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 课堂上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活动中, 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导致学生不会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这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了初中历史教学效果。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对策

1. 善于应用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能力与意识有一定局限性, 因此, 历史教学中的很多问题, 学生难以发现,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并提出问题。通常教师可以应用自己的专业素质与教学经验来引导学生学习, 利用提问式的教学方式来启发学生思维, 促进学生打破思维局限性, 从而形成问题意识。

例如:在《 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这一课教学时, 教师要为学生分析英国资产阶段革命的发生背景与原因, 同时向学生讲解革命造成的影响, 在教材指导下, 拓宽学生认知, 只是这种认知方式有一定的固定性, 经常局限在教师讲解的内容中与教材中。 因此, 教师须要主动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从历史发展角度看, 英国资产阶级的革命需要巨大的经济与资源作为支撑, 而英国是从何处获得经济与资源的? 通过教师的问题, 启发学生思维, 让学生换一种角度来分析和看待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主动分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时间, 研究英国政府在当时提出了什么政策。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就会利用课余时间来搜索资料,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2. 激发学生求知欲

事实上, 问题意识也是学生求知欲的表现形式之一, 只有学生对初中历史具有足够兴趣, 才可能产生较强的学习欲望, 从而主动探索知识, 并在探索过程中提出疑问, 这就促使学生产生“ 问题意识”。 教师也要对传统教学观念进行转变, 也就是在传统教学观念基础上, 结合新型教学方式,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尤其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借助一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将一些抽象概念转变成具体事物,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

如:在“ 卢沟桥事变”与“ 七七事变”教学中, 教师可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 让学生了解作战过程, 而且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表现形式也变得多样化, 将死板、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变得灵活、有趣。 而且多媒体视频的应用, 可以使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有新的体验,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探索这段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与原因, 同时分析该事件在当时产生的一些影响,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只有这样,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3. 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要想学生真正参与到历史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自由灵活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天性得到解放, 启发学生思维, 使学生敢于质疑, 并积极地进行思考。 在传统历史教学的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要求比较苛刻, 导致学生不敢提出疑问, 只能被动地学习;即便部分学生提出了质疑, 教师也会严厉地责问与批评, 致使学生积极性受到伤害, 历史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 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方式, 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活动中, 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一些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 教师应该予以鼓励,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提出疑问, 便于学生掌握与理解所学知识, 在教师的引导下, 部分学生会提出疑问:皇太极虽然为清朝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 但他生前也做过很多错事, 他抢夺了多尔衮的皇位, 这就是不义之举。虽然这些问题比较片面, 但是证明学生在认真思考。 当然学生提出质疑后, 课堂上学生就会互相讨论, 导致课堂秩序混乱。这个时候教师不可以批评学生打乱了课堂秩序, 而是要应用一种积极正面的方式来引导学生。 首先教师要示意学生安静, 然后评价学生提出的质疑。 教师应该告诉学生, 关于皇太极继承皇位这件事, 历史上说法不一, 有人认为是皇太极以自己过人的才智夺取了皇位, 也有人说努尔哈赤指定的皇位继承人就是皇太极。不管人们如何评说皇太极这段历史, 但是不可否认, 皇太极为清朝入主中原打下了基础, 尤其在位期间, 更是国泰民安。最后, 教师应该告知学生,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学生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评判, 既要肯定其好的一面, 又要批评不好的一面。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篇8

在我们国家新课程的改革过程中, 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整个初中生学习方式改革的效果。因为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出发点, 人们所说的问题意识指的就是, 人们在认识的活动中, 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一些抽象的理论问题产生的一种困惑、怀疑和探索的心理, 而在实际中, 这种心理状态会使人们的思维变的更加积极, 使人们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文主要总结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来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在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 新课程改革要求提倡学生研究性的学习, 这是以“问题”为中心的, 将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 目的在于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养成独立思考、评价、判断、选择和创造的意识, 只有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想问题”的方式, 才能使学生关注社会、自然社会和学生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

2、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 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才能和教师主动的配合, 达到教学的目标。教师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时, 一定要使学生们带有疑问和兴趣去学习,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探究奥秘的好奇心充分的调动起来, 主动的完成教师所留的教学任务, 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愉快和刺激性。

3、有利于学生发掘探究问题的本质

在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学中, 教学的一个目标就是使学生可以通过课堂的学习对社会的一些现象有一个感官的认识, 并对这些现象进行分析, 逐渐的掌握社会运行的各种规则。如果想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问题的本质, 那么就需要对学生的“探究、好奇”心进行培养, 提高问题意识。

4、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只要有了问题意识, 就会对问题产生一种心理基础, 这样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冲动。学生的创造意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不断的培养锻炼出来的。

三、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方法

1、转变旧的观念, 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相应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中, 教师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目的, 为了使学生在期末的考试中获得较高的分数, 忽视了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 所以, 以往的教学过程中, 思想品德老师只是将学生看作是一种接受知识的容器, 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 所以, 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 没有问题离开教室。因而, 在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下, 学生问题意识从何而谈。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下, 我们应该充分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给学生充分自由的时间, 让他们在思想品德课程外也可以达到培养问题意识。所以, 思想品德教学一定要树立新的教学观, 使学生真正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

2、师生关系要和谐、平等

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 学生有问题意识, 但是其是不是能够真正的发展起来, 这主要是和学生所处的环境密切结合的, 教师应该在内心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的感觉。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氛围下, 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和激情才能够被激发出来, 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问题意识得到真正的发展, 使学生和老师可以平等的对话, 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体现和张扬, 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发现教学中的新亮点

在思想品德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充分重视学生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的能力的培养。在一节普通的思想品德课堂中, 教师一定要最大限度让学生有时间可以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 这样学生对问题的发现能力才可以提高, 用这种方法来启发学生, 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印象更加深刻, 而且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有所提高, 锻炼了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 不断的使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得到提高。与此同时, 教师可以在这种方式教学中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而自己只是教学中的辅助者和引导者。

4、创设问题的情境,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 问题提出的情境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问题是一种极具情境性的, 那么它可以使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大大的增强, 使学生的思维朝向多元化的发展, 但是学生培养问题意识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技能。在日常的教学中,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的电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引导学生得出问题。多媒体课件可以使课堂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它将一些具有探索性的主题图片和情境生动的表现出来, 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感官受到刺激, 使学生的思维变的活跃起来, 进而可以提出更多的问题。例如, 我们在讲解“民族区域自治”时, 可以将新疆的一些历史故事做成多媒体课件, 使这些影像和文字帮助学生得出问题。之后, 老师可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一个回答, 使学生对民族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这样就可以达到教学目标。

四、结语

总之, 在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养成一种敢于提问和乐于提问的习惯, 使学生恢复原始的天性, 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有效的培养。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后, 学生所要达到的水平。在思想品德的课堂上, 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并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 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学生的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校的重视, 现在的学生学习方式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的变革, 学习方式的变革在于对问题意识的培养, 所以, 在初中的思想品德的学习过程中, 如何有效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关系到整个初中学生思想改革的效果。因而,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中, 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问题意识,敢问,爱问,初中思想品德,培养

参考文献

[1]梁舒鹃、何辉:《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0 (10) 90-91。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篇9

一、让学生结合兴趣点进行设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激发学生设问的热情, 教师可以从不同方面给予学生启发,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上更加活跃。首先, 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点提问, 以这样的方式为出发点通常学生能够找到很多相关问题, 学生对于提出的问题的探究欲望也会更为浓厚。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做好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与协调者, 可以透过一些资料的呈现、现象的描述等方法来将一些问题引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这样才会让学生更积极地提出问题, 自身的问题意识也得到了有效锻炼。

例如:在学习《世界的气候.气温和降水》一节时, 我请学生描述本地春夏秋冬四季下雨前后的不同情形, 这样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 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和生活有密切联系, 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非常浓厚, 大家纷纷就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展开了各种生动形象的描述, 学生迅速进入到本次课程的教学主题。在描述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就产生了“为什么会降水”“、降水有哪些主要类型”等问题, 大家的思维也更加活跃起来。这就是一个非常自然的由现象描述到问题引发的教学过渡, 教师透过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出发点, 很好地实现了对于学生思维的有效激发, 并且让相关问题随之产生。学生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提出问题并寻求答案的学习过程, 可以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渗透在很多不同的教学环节中, 教师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一些话题来创设情境, 为学生的思维的活跃打下好的基础。同时, 在问题产生后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思考探究,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加深相关知识的体会。

二、让学生抓住教学重点提问

让学生围绕教学重点提问, 这也是很好的一个教学展开模式。教学重点往往是课堂上需要学生有效掌握的内容, 如果能够逐步引导学生就这部分内容进行设问, 这会让课堂教学的重点突出, 学生也会更牢固地掌握课堂上的知识。如何能够逐渐引发出课程教学的重点, 这需要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灵活的设计。教师可以先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入手, 让学生从一些自己熟悉且感兴趣的话题或者问题着手, 慢慢引入教学核心问题, 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只有让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地进行, 并且逐渐实现对于学生思维过程的引导, 这样学生才会一点点抓住核心知识点, 并且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于重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世界的居民·世界的人口》的学习重点之一是“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在学习这一节时, 我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世界人口增长”图, 让学生仔细观察分析, 学生自然产生了“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增长特点?”等问题。这些问题学生自主读图表学习后, 比较容易完成, 透过图表的辅助, 学生也会实现对于这些知识的获取。让学生自己产生问题和由教师提出问题, 产生的教学效果会有较大差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过程的一种体现, 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再来想办法解决问题, 这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 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素养都会是一种积极推动。

三、让学生在思维产生障碍处提问

对于有一定思维量或者比较复杂的教学知识点, 教师同样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与交流探讨, 并且让学生就自己在思维上产生的一些障碍提出相应问题, 这同样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教师不能指望所有问题学生都可以自主解答, 复杂的问题上学生产生了思维上的障碍和瓶颈, 这是非常自然的现象。学生的这些思维障碍往往也是知识教学的重难点部分, 学生在这部分内容上的疑问会极大地加深学生对于这些问题的印象。在这样的基础上, 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帮助后, 学生在慢慢探究出问题的答案后, 大家会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印象格外深刻, 对于这些相关内容的理解往往也会更加透彻。

例如, 在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人口》一节时, 针对学生往往会受社会上一些人的影响, 无法正确理解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的情况, 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我国人口情况和独生子女政策的了解, 再出示“世界上部分国家人口状况对比”图“、世界上部分国家国民经济总值对比”图“、世界上部分国家国民人均收入对比”图, 学生对比分析后自然产生了“我国存在什么人口问题?“”怎样看待我国的人口基本国策?”等问题。这几个问题有着一定的难度, 解答过程需要学生对于我国的综合国情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在学生提出问题后借助各种数据、信息的说明来辅导学生展开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 经历了这个过程后学生心里的疑问也会一点点化解。

参考文献

[1]肖擎.基于学生发展的地理课堂教学调控理论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13

[2]朱彦.追问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张建情.自学共探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河北师范大学2013

[4]张雪卉.初中学生参与地理课堂教学的对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5]王丽.知识经济·创新能力·地理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1999 (10)

[6]张之强.关于优化地理教学过程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1999 (09)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篇10

关键词:物理教学 问题意识 作用 培养

问题意识与问题提出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有效开启任何一种科学之门的钥匙。历史上曾有不少伟人结合自身的理解对此做过诸多个性鲜明的见解。如巴尔扎克的观点是:“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就要问个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的角度提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这一点在学生的精神中反应尤为强烈,而问题情景恰恰能够满足之。”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新的源泉。初中物理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认知,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抽象性、概括性强,中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还是对感性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在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的时候不能只是死记硬背,而是要让学生参与到思维加工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是表面联系和内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在思维加工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很多疑问,有些问题还有可能是比较幼稚的,但因为学生的提问往往能够反映学生在掌握概念的过程中在哪些地方存在误区,所以教师必须予以重视,并且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工作。

二、有利于發展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会启动思维,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对其重新分析、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此外,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请教别人,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在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中,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这就提高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为今后学生获取更多知识和培养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就目前教育现状而言,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尽如人意。有学者曾将此问题作为课题进行了翔实的研究,该项研究表明: 66.9%的学生感觉缺乏质疑问难的技能,即使提出问题,也抓不住问题的要害和学习的关键;高达85.0%的学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问题,说明多数学生发问的思路不太明晰;有73.6%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师的勤于培养和精于激发。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想问

教材中的教学材料和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是很好的教学例子。教师要善于将这些例子应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有趣的试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能够自主开动脑筋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巧妙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平面镜”这一节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儿时学习过的“猴子捞月亮”“杯弓蛇影”的故事。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给学生讲“凿壁偷光”的故事。讲到“滑动摩擦力”时,我先提问学生:“你们捉过黄鳝和泥鳅吗?好捉吗?怎样才能轻松地捉住它们呢?”教学时,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问题作为素材,先介绍问题的背景和教学的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讨论,然后再适时穿插一些启发性问题。通过情境设置,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诱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求知识和谋求释疑的情景中去,从而使之乐于学,勤于问。

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会问

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乐于提出问题,并不是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可疑处提出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现在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准备的资料又相对比较缺乏,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矛盾的能力也处于尚待发展的时期,提出的问题往往到不了关键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会问”。

首先,从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比如,学习了“摩擦和惯性”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了解自行车、老虎钳等用具的工作原理,了解坐车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又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地面杂草上的白霜,树枝上毛茸茸的雾凇,天空中飘飘洒洒的雪花,春天融化成水的冰雪,人口中呼出的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等现象。即创设出雾、霜、雪、冰、露等是怎样形成的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其次,从教材内容本身的不明确之处、矛盾之处寻找问题。在教材中,有很多探究活动只给了探究过程,并没有结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大胆地设想。如学习了生活中的透镜,明白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情况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节就可大胆猜想凸透镜成像性质与像距有关,并为此展开实验探究,分析得出结论。如焦点处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处是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等。

问题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知识是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起始,是学生尽快步入自主学习的极好途径,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最好开始。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真正让我们的学生做到想问、敢问、乐问、会问。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从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 冯贵东.物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学物理,2007(6).

[2] 季涛.让“问题”走进物理课堂. 中学物理,2007(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9-11.

[4] 宋振韶.课堂提问基本模式以及学生提问的研究现状[J].教育理论研究,2003(2):24.

(责编 张晶晶)

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意识 篇11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意识,作用,培养

问题意识与问题提出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是有效开启任何一种科学之门的钥匙。历史上曾有不少伟人结合自身的理解对此做过诸多个性鲜明的见解。如巴尔扎克的观点是:“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 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就要问个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从教育的角度提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这一点在学生的精神中反应尤为强烈, 而问题情景恰恰能够满足之。”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 是创新的源泉。初中物理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认知, 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基础和出发点, 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抽象性、概括性强, 中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但是还是对感性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因此, 在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的时候不能只是死记硬背, 而是要让学生参与到思维加工的过程中。这个过程, 是表面联系和内在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生活经验和科学概念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 在思维加工的过程中肯定会产生很多疑问, 有些问题还有可能是比较幼稚的, 但因为学生的提问往往能够反映学生在掌握概念的过程中在哪些地方存在误区, 所以教师必须予以重视, 并且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工作。

二、有利于发展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具有问题意识的学生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为解决这些问题, 他们会启动思维, 搜寻头脑中的原有知识, 对其重新分析、理解, 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此外, 解决问题的欲望还会促使他们去查阅资料, 请教别人, 这就使他们的知识得以扩充。在积极的思维、探索过程中, 零星的知识变得系统、有序, 原有的知识结构更为完善、合理, 这就提高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 为今后学生获取更多知识和培养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就目前教育现状而言, 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尽如人意。有学者曾将此问题作为课题进行了翔实的研究, 该项研究表明:66.9%的学生感觉缺乏质疑问难的技能, 即使提出问题, 也抓不住问题的要害和学习的关键;高达85.0%的学生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问题, 说明多数学生发问的思路不太明晰;有73.6%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问题意识不是天生的, 它需要教师的勤于培养和精于激发。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 就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谈一点自己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想问

教材中的教学材料和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是很好的教学例子。教师要善于将这些例子应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 设计生动有趣的试验,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使学生能够自主开动脑筋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巧妙设置悬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平面镜”这一节时, 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儿时学习过的“猴子捞月亮”“杯弓蛇影”的故事。学习“光的直线传播”时, 给学生讲“凿壁偷光”的故事。讲到“滑动摩擦力”时, 我先提问学生:“你们捉过黄鳝和泥鳅吗?好捉吗?怎样才能轻松地捉住它们呢?”教学时, 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的问题作为素材, 先介绍问题的背景和教学的要求, 让学生自主探索、相互讨论, 然后再适时穿插一些启发性问题。通过情境设置, 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诱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求知识和谋求释疑的情景中去, 从而使之乐于学, 勤于问。

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使学生会问

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并乐于提出问题, 并不是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可疑处提出问题,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现在的课堂上, 教师和学生都习惯了“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的模式。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足, 准备的资料又相对比较缺乏, 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发现矛盾的能力也处于尚待发展的时期, 提出的问题往往到不了关键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方法的指导, 使学生“会问”。

首先, 从生产、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比如, 学习了“摩擦和惯性”之后,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了解自行车、老虎钳等用具的工作原理, 了解坐车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 启发学生的思维。又如, 在学习“物态变化”时, 教师可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 地面杂草上的白霜, 树枝上毛茸茸的雾凇, 天空中飘飘洒洒的雪花, 春天融化成水的冰雪, 人口中呼出的白气, 茶杯上的白气遇冷变成的小水滴等现象。即创设出雾、霜、雪、冰、露等是怎样形成的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 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其次, 从教材内容本身的不明确之处、矛盾之处寻找问题。在教材中, 有很多探究活动只给了探究过程, 并没有结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 让学生大胆地设想。如学习了生活中的透镜, 明白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情况后,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一节就可大胆猜想凸透镜成像性质与像距有关, 并为此展开实验探究, 分析得出结论。如焦点处是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 二倍焦距处是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等。

问题是教育的起点, 也是教育的终点。知识是产生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是求知的起始, 是学生尽快步入自主学习的极好途径, 也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最好开始。所以,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又带着更深刻、甚至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 真正让我们的学生做到想问、敢问、乐问、会问。只有这样, 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从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使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

[1]冯贵东.物理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中学物理, 2007 (6) .

[2]季涛.让“问题”走进物理课堂.中学物理, 2007 (9) .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9-11.

上一篇:朋友关系下一篇:老师的缺点